民族理论课教学工作计划

2025-01-02

民族理论课教学工作计划(精选8篇)

民族理论课教学工作计划 篇1

民族理论课教学工作计划

2012——2013学上学期是中职新学期的开始,我担任学校民族理论常识课的教学任务,为更好地将工作做好,现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教学目标:

民族理论课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了解我国民族理论的基本知识,进一步体会我党的民族理论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正确性和优越性。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绿色环保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绿色、健康、环保的意识,为打造绿色校园,做出本学科的贡献。

一、教学资源分析:

民族理论教育是职业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内容包括四个模块,分别为“民族”,”民族问题“。“中国的民族问题” 及“中华民族问题的解决”。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上。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全校的学生由于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即便是一个班学生情况也不相同,如基础、学习状态、学习热情等。因此在实践中边了解边随时采用有效、合理地方法,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个提高。

四、教学方法设计:

结合学校民族问题的实际,每节课都精心设计,认真备好课,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到党的民族理论和知识,使他们将来在工作中自觉运用党的民族理论政策。

五、教学评价方案:

做好每节课的教学评价,课后反思,反思不仅要反思自己备课情况,还要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阶段性考查和考试,

民族理论课教学工作计划 篇2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民族观教育主要是要帮助学生树立关于民族、民族问题的正确观点, 深入了解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我们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教育。

一、加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有利于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我国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繁荣。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到民族没有优劣贵贱之分, 树立起各少数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的思想观念, 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大学生要做到相互尊重;要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现象, 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各民族经济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相对来说, 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比较落后, 除了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的因素以外, 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如思想观念保守、封建残余思想和迷信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固步自封观念和保守心理, 扼杀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尽管我国政府实行各种优惠政策, 但这些地区的发展相对缓慢, 不过, 这不是民族的优劣问题, 而是各个民族发展的先后问题。

民族平等是指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社会交往中各个民族之间处于同等的地位, 享有同等的权利;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 在祖国这个大家庭中亲如一家、和睦相处的一种友好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民族院校大学生进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思想教育, 首先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 我们党一直把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放在一个重要的战略高度来考虑。在民族问题上, 我们党首先解决了我国各民族的社会地位问题, 指出:在我国各个民族具有一律平等的社会地位, 享受同样的社会权利, 同时也应该承担相同的社会义务;各民族无论拥有多少的人口, 居住地域无论大小, 经济发展水平高低, 是否具有相同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汉族和少数民族一律平等, 各少数民族之间一律平等。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关系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对于我们这个拥有50多个民族的国家来说, 是一个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二、将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引入课堂

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增加我国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文化资源等教育内容, 激发民族大学生继承和发扬各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 提高民族文化素养, 传承我国中华民族文明和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首先, 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作为古代中国人的精神支柱, 他们曾经熏陶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心灵, 提升了我国人民的思想境界, 培育了传统的民族精神, 中国先辈们创造的灿烂精神文化, 对中国今天文化的繁荣甚至是整个世界都有着重要影响。但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我们忽视了对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教育, 中华民族文化在我国不同程度地渐渐退却, 尤其是高校大学生总体上呈现出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和传统文化意识淡薄的现象。为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精神文化, 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注重把儒家思想文化、爱国主义精神等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 帮助民族大学生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教育他们“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为人处世之道;培养他们“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高尚爱国情操;发扬“刚健奋进,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艰苦奋斗、勇于探索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民族大学生。

其次, 要倡导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我国各少数民族都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各少数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少数民族各自独特的生活方式、风俗礼仪、宗教信仰、节日庆典、绘画艺术、建筑风格、医药艺术、文化典籍等等, 构成了我国各民族绚烂多彩的文化格局和文化特征。我国各少数民族都希望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因此,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这种心理, 创造各种条件, 尽量避免单纯的灌输和说教, 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 将政治思想教育贯穿于民族整体文化中来进行。要加强民族常识教育, 引导他们体验不同文化的魅力, 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 发扬光大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做到推陈出新, 继承和发扬各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

同时, 要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民族历史。为了使民族大学生更加了解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课上指导、帮助和培养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之外, 在课外也应指导民族大学生阅读我国历史文化方面的书籍, 引导民族大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国际的视野看待中国, 使他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的艰辛历程;了解中国各族人民灿烂的优秀文化, 民族院校大学生通过一些课外学习和阅读, 进一步深入了解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 有利于丰富他们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知识, 进一步增强民族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民族院校通过加强民族大学生民族观教育, 有利于民族大学生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 正确认识、理解和掌握我们党的民族政策, 了解我国的民族情况和民族问题, 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民族观, 培养他们自觉贯彻执行我们党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培养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正确认识和对待各民族的不同文化, 处理好大学期间各民族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共同抵制民族分裂活动和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分化;有利于保持我国的稳定、团结和统一。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民族院校思想理论课教学加强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应该加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倡导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文化

参考文献

民族理论课教学工作计划 篇3

关键词 :生物化学;理论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52;Q5-4

生物化学涵盖的知识面大,需要记忆的内容、知识点较多,内容复杂、抽象、枯燥、乏味,而且新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学过生物化学的学生都深有体会,生物化学这门课程难、不好学。在理论课堂上,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教师多数是限于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学生在课堂上忙于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缺乏时间主动思考。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生物化学上遇到的问题就尤为突出,大多数同学的反映是“听不懂”。而且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习也缺乏主动性,学习动力不足,形成了考试前死记硬背,考试后抛之脑后的恶性循环,不利于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笔者经过多年教学经验,通过优化与重组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注重难点,抓住重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通过介绍生物化学的广阔前景,利用学生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好奇心密切联系临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将教学手段进行更新,让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更为全面,使学生由“听不懂”“不会学、不想学”转变为“我会学、我要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课堂

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具有强烈的情感意识,热爱教学、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要有耐心,多给予表扬与鼓励,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鼓励民族学生大胆发言,特别是鼓励他们自己组织语言来表达,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而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發学生学习潜力。

2.优化与重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

培养新型实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实用”、“够用”为度。认真研究大纲、教材,做到有纲不惟纲,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科学整合教学内容,保持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又不失教材的整体性。在备课时应该对教材进行提炼与消化,通过归纳、合并甚至不惜舍弃部分叙述性内容,将整体框架体系整理出来,化繁为简。把书由厚变薄、由难变易,加强章节间的联系,紧扣前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巧妙设置悬念,将书本知识与日常生活、临床需要紧密结合,以典型的病例,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导入课程,精心设计教学程序。让学生都享受到获取知识的喜悦,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有更深层次的知识吸引学生。例如以糖尿病病例为纲的病例讨论,时间放置在物质代谢课结束之后,系统地讨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代谢抵抗对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的影响;三大代谢之间的连接点、相互转换的条件及影响因素;三大代谢对机体能量供应、物质供应的作用;最后系统总结糖尿病引起的原因、对三大代谢的影响临床表现及症状(“三多一少”症状)的根本机制。通过这个病例的讨论,引导学生整体把握物质代谢理论知识网络,完整、系统地掌握糖代谢、脂代谢与氨基酸代谢在体内的进行与转化;明白葡萄糖代谢其实就是物质代谢的中心,三羧酸循环是机体物质代谢的最终通路。复习时紧密围绕葡萄糖代谢这个“纲”来展开,就能纲举目张地统领整个物质代谢,最终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是学习者自觉、主动、积极的心智认知活动。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学习者的主观因素,即动机、情绪、努力程度等对学习的影响和作用不可忽视。所以,想让学生学好生物化学,教师要提高教学效果,首先要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使其感觉生物化学有趣、有用,从而想学、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兴趣就会主动学习,才能够学的好。因此,在生物化学的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手段来充分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1通过介绍生物化学的广阔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是生物化学专家,随着DNA解码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遗传密码被揭开,人类对自身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生物化学正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如在《绪论》一章中,可向学生展示生物化学科学的发展历史,列举生物化学当今取得的成果,展望未来生物化学发展的宏伟蓝图,结合生物制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航天工程等尖端科技为人类带来的重大福音,使学生体验到生物化学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关系。

3.2利用学生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现代社会的许多学生,他们的课堂知识储备可能不多,但是他们有一定的生活见识,并且对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充满了疑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好奇心来充分激起他们对生物化学的兴趣。尤其是在第一堂课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件,比如女孩子比较关注的体重问题,为什么吃的多了就会长胖,但是有些人想瘦瘦不下去,而有些人想胖又胖不了呢?比如讲到酶,学生对酶基本没有概念,但是提到洗衣粉,学生都知道,那为什么有的洗衣粉包装袋上还多出一行醒目的“加酶洗衣粉”或者“冷水加酶洗衣粉”呢? 比如:“为什么要用卤水点豆腐?重金属中毒该如何抢救?这些问题进入课堂,学生的兴趣会大大增加。

3.3密切联系临床,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结合医学相关知识,为学生提供利用生物化学知识解释临床现象的机会,使学生领悟生物化学在基础和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学好生物化学课程。同时,临床知识的运用可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如在讲解蛋白质的理化性质时,告诉学生临床上消毒使用的乙醇浓度为75%左右,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不用浓度为95%的乙醇?”再如糖代谢这章可结合糖尿病来学习,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三多一少”症状?需要用什么药物来降血糖?降血糖的机制是什么?讲氨基酸代谢时,可介绍高氨血症、肝性脑病;在讲脂代谢时,可以结合脂肪肝,糖尿病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加强与医学知识的联系,通过这些内容的相互联系,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可以引导学生将基础知识灵活地应用于临床问题的分析,使学生了解生物化学与医学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医学思维能力,为其将来走向临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激发其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endprint

4.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教学中既要讲出相应知识点的深度,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讲解知识点,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调整教学方法,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达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和目的。就生物化学课而言,教师应改变相对落后的传统教学方法,增加更多更好的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多种教学方法相联系和交叉,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4.1.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适合于刚开始上课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听课兴趣。在教学中,介绍具体知识点之前,先以专业相关的临床和生活中问题导出,提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堂上有目的地寻找答案。如学习糖代谢的生理意义时可以提出人长期不进食为什么会死亡?体内发生了哪些生物化学变化、生理病理变化?在学习脂肪代谢时,可以让学生先想想,为什么减肥时不仅要控制脂肪的摄入还要控制糖类的摄入?使学生带着问题在书中找寻答案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学和自主思考的能力,并同时体现了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4.2.想象比喻教学法。生物化学许多原理比较深奥、难以理解,大多数同学几乎都是死记硬背,如果在讲课过程中采用想象法可以使同学们简单、清晰、快速地掌握生涩的知识点。比如,在讲授蛋白质分子结构时,将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二级、三级、四级结构)与一根绳子形象地联系起来。一整条绳子可看作一个亚基,即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几条绳子相互缠绕、相互作用则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将DNA双螺旋结构比作旋转向上的楼梯,将磷酸戊糖链当做楼梯的扶手,将碱基当做楼梯的台阶通过这种形象地讲述,学生对蛋白质分子结构DNA双螺旋的抽象构型就变得形象化和具体化了。

4.3.對比启发教学法。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和鉴别问题的能力。人们要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就必须善于分析比较。生化教学中对相互关系密切且容易混淆的知识,要引导学生正反比较和新旧对比,启发学生在比较和分析中加深理解,积极思考去获得知识。例如,DNA复制和基因转录,二者在所需模板、原料(底物)、催化的酶及生成产物等方面均有区别:DNA复制是以亲代DNA的两条链为模板,主要在DNA聚合酶催化下,指导4种脱氧三磷酸核糖核苷按碱基配对的原则(A-T,G-C),合成两个结构和碱基序列完全一致的双链子代DNA;基因转录是以DNA单链(有意义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催化下,指导4种三磷酸核糖核苷按碱基配对的原则(A-U,T-A,G-C),合成相应的RNA。通过这样的对比, 可以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促进积极思维,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巩固,又可培养进行对比分析鉴别问题的能力。

4.4列表绘图归纳教学法。在动态生物化学内容中,各大分子之间的代谢、转化关系错综复杂,学习起来比较枯燥,记忆起来又容易混淆。可在课后让学生基于课堂所学的知识及搜集的资料,自己绘制各个大分子的代谢图谱及分子之间的转化关系,下次上课时再与学生一起对绘制的图谱进行总结完善,经过这样一个训练过程,学生会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糖代谢部分可采用列表比较法将糖酵解、糖的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异生等不同的代谢途径,从起始物、终产物、关键酶、能量产生的数量、生理功能等几方面列表比较,通过教师的重点讲解就使多而容易混淆的内容变得简单明了便于记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绘制糖代谢的联络图,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生化理论的核心内容。

4.5动画与在线教学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上与生物化学教学相关的音频、视频文件越来越多。将经典的动画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结合,可以使教学更直观、更生动,便于学生理解。例如,基因信息传递这部分课程内容,基因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本来就比较复杂、抽象,若仅凭教师在讲台上手舞足蹈的讲解,哪怕是教师讲到口干舌燥,学生还是难以理解,而引入相关的动画以后,教学效果得到了大幅度改善,教师讲解起来变得轻松,学生学起来也不会费事,同时还可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避免顾此失彼,从而赢得了更加充裕的教学时间,使基础知识的讲解、分析更为详尽,课堂练习和内容更为广泛有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5.注重教书育人

教育以育人为本,育人以立品为先,要做好事,先要做好人。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书育人,从课堂纪律、作业讲评等方面入手,好的行为及时表扬,不好的行为及时批评,时刻提醒学生以认真的态度学习,养成认真做人、认真做事的习惯。有时,在黑板上出题,让每一个组派一位同学到黑板上做题,全体同学参与讨论,让学生之间开展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明白,只有从一点一滴身边的小事做起,今后才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贾弘禔,倪菊华,案例分析系列.生物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77-386.

[2]沈建新,王海燕 ,王海江.PBL: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1,22(2):36-38.

民族理论课教学工作计划 篇4

(第一章——第四章)

第一章 绪论

1.学习重点

(1)民族理论研究的对象和内容(2)民族理论研究的方法

(3)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 2.学习要求及方法 对民族理论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主要是理解和识记其中涉及到的有关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对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主要是联系实际加以理解。

在学习时,不仅要认真阅读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的有关部分,还可充分利用网上IP课与辅导材料中的重要概念、问题解答和自测题中的有关内容。

第二章 民族

1.学习重点

(1)民族的概念:中外历史上呈现的各种定义(2)民族的基本特征:当代中国的六特征说(3)民族与宗教的联系(4)民族的历史类型

(5)中国的民族识别:必要性,依据;实践 2.学习难点

关于民族的概念和民族的基本特征的不同表述 3.学习要求及方法

对教材所述中外历史上出现的各种民族的概念,要能够理解其含义,并在此基础上着重识记马克思主义的说法。

对民族的基本特征,要能够识记和理解斯大林的四特征说与当代中国的六特征说的内容,并能联系实际来认识二者之间的同异。

对民族与宗教的联系,要理解教材所述。对民族的历史类型,要能够识记。

对中国的民族识别,要联系实际认识其必要性,理解其依据;了解其实践过程。

在学习时,不仅要认真阅读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的有关部分,还可充分利用网上IP课与辅导材料中的重要概念、问题解答和自测题中的有关内容。另外,应注意结合前三个学习重点,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或案例分析。

第三章 民族发展

1.学习重点

(1)民族的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规律(2)民族发展的基本动因、基本条件和基本规律(3)民族的同化、分化、组合、融合与消亡 2.学习难点

民族的同化、分化、组合、融合与消亡 3.学习要求及方法

对民族的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规律、民族发展的基本动因、基本条件和基本规律等内容,要能够联系实际理解。

对民族的同化、分化、组合、融合与消亡,不仅要能够联系历史和现实的实际加以理解,而且要能够清楚地辨识这些问题之间的不同。

在学习时,不仅要认真阅读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的有关部分,还可充分利用网上IP课与辅导材料中的重要概念、问题解答和自测题中的有关内容。另外,应注意结合学习重点,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或案例分析。

第四章 民族关系

1.学习重点

(1)民族关系的含义、基本表现形式、基本性质、基本内容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确立

(2)民族关系特点:核心问题、特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3)民族关系发展规律:影响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民族关系的影响、发展趋势、民族关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2.学习难点

(1)民族关系的含义、基本性质、基本内容(2)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3)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 3.学习要求及方法

对上述本章学习重点的所有内容,均要求能够理解,特别是对民族关系的含义、基本性质、基本内容、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等内容,需要联系实际深刻理解。

在学习时,不仅要认真阅读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的有关部分,还可充分利用网上IP课与辅导材料中的重要概念、问题解答和自测题中的有关内容。另外,应注意结合学习难点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或案例分析。

民族理论课教学工作计划 篇5

一、存在的问题

(一)对照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相关决策部署,学习得怎么样,领会和把握得怎么样,特别是对总书记关于党的民族工作重大创新性论述是否真正领会透、把握准方面:一是理论学习还需进一步加强。缺乏系统性学习,特别是缺乏对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相关决策部署的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的效果上还存在看的多思考的少,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足。二是服务大局意识还需进一步提升。一些工作只是站在**工作的角度思考问题,对全局的任务目标思考不足,领悟不够透彻,导致工作过程中前瞻性、预见性不够,在超前服务、主动服务上做得还不够好。

(二)对照党中央关于推进双语教学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怎样认识的,结合分管工作实际推进落实得怎么样,工作存在哪些差距方面:一是基层调研还需进一步加强。下基层时,大部分是被动安排,由于工作较为繁忙,主动深入基层调研不多,导致调研存在片面性,不能全面和真实的反映实际情况。二是群众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主动和群众打交道、听意见,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热情和标准不高,真正自己到困难群众家庭了解民情、建言献策的少,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还有很大的空间。

(三)对照是否自觉主动地从事关党的民族政策贯彻落实、做好民族工作大局的高度来谋划和推进分管领域的工作;

对分管工作中涉及民族因素的工作,是否坚决按照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政策部署推进落实;

在可能遇到矛盾和阻力时是否仍然坚定不移向前推进方面:一是对党员管理、监督和服务方面有待强化,没有充分发挥党员的积极创造性。比如,个别党员认为推进双语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是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关怀,学生及群众理所当然会接受和适应形势需要,不会有任何问题,所以在工作上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影响了想干事者的积极性。二是舆论宣传不广,未充分利用新媒体矩阵,进一步加强宣传民族工作,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缺乏必要的警惕性,认真分析研做的还不够好。

(四)对照是否认识到自治区民族工作中存在一些偏差和不足,分管领域工作是否存在强化民族的差异性,忽视和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的情况,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有哪些,是否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整改方面:一是求真务实不严,一抓到底不够坚决。对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提的多一些,对解决工作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办法少一些,“严”和“实”的工作作风没有贯彻始终。二是对于在新常态下,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主动研究不够,知识储备不足,措施办法不多。

(五)对照从政治站位、思想认识、责任担当、工作作风、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水平等方面:一是进取精神有待加强,攻坚克难不够到位。面对推进民族工作形势的新变化、各项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存在畏难情绪,缺乏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精神。二是对干部缺乏更深的交流与谈心,不能及时了解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经常以工作交流代替谈心交流,纪律意识有待加强,严管干部方面还缺乏“刀刃向内”的勇气。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理论学习不系统,在学用结合上有差距。将学习内化为行动、转化为实际成效方面还有很大不足,将上情与下情的有机结合思考得不够深入。理论学习还缺乏广度、深度,在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上下的功夫还不够,离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大局意识不深化,在统筹兼顾上有差距。在推进民族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虽然体现在表象上,但实质却透视出大局意识不够强。满足于上级安排什么就干什么,没有时刻提醒自己,在应对民族工作时既要站在全局角度去谋划统筹,又要充分结合实际去贯彻落实,没有把推进民族工作考虑得再全面细致一些,做得再周密稳妥一些。

(三)联系群众不紧密,在宣传动员上有差距。宣传方式方法单一、不够灵活,宣传氛围营造得不浓厚。平时联系群众不够紧密,为妇女群众服务的宗旨意识不牢靠,深入基层一线主动倾听民情民意时间少,不善于发现和处理群众关注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与群众单向沟通有余、双向互动不足。

(四)开拓进取不积极,在责任担当上有差距。工作中的担当意识、担当能力与组织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缺少直面问题的锐气、争创一流的决心,缺少排除万难的勇气、一干到底的韧劲。自认为一直以来对现在的岗位能够胜任,缺乏应有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放松了对自己的高标准和严要求。通过推进民族工作,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工作中的诸多问题,想不出、悟不出更多、更管用的办法,提不出更好、更有效的建议,自己同新时期复合型人才、学习型干部的标准相比,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

三、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一是抓好理论学习,增强党性锤炼。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坚持学习经常化、系统化。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优良学风,把所学知识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用实践来检验学习的效果。

二是不断解放思想,增强创新观念。树立开拓创新的精神,永葆工作中的蓬勃生机和活力。进一步更新观念,工作中勤于思考,多发现问题,多想办法,多出点子。面对新的形势,以全新的思维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围绕如何提高设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继续努力,全面提高工作效能和整体水平。

电大-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多选 篇6

1保障我国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具有以下重要意义(ABCD)。

A有利于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 B有利于加速散居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C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 D有利于国家的稳定CCCCC

1从民族社会属性的角度,也就是民族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性质,可以把民族划分为(ABCD)。A奴隶制民族 B封建主义民族 C资本主义民族 D社会主义民族 E共产主义民族。

2从宏观上看,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可概括为(ABC)。A自然因素 B民族自身因素 C社会因素

从微观角度看,经常影响具体的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包括(ABCD)。A民族居住混杂状况 B民族间互通语言情况 C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状态 D民族间通婚情况处理好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关系,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有(ABC)。A切实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 B坚决维护各民族的团结 C坚持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DDDDD

1当前,迫节需要调整少数民族干部的结构比例,其中主要包括(ABCDE)。A数量结构B文化知识结构C专业结构D分布结构 E年龄结构FFFFF

1发展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有(ABC)。A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B转变和调整经济增长方式道路 C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

2党和国家在贯彻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BCDE)。B.组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队,编写出各少数民族语言简志 C帮助一些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了文字D实行母语教学和双语教学 E注重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和有关人才的培养 GGGGG

1各民族的多种多样的发展过程,可以归纳为几种基本的发展模式(ABE)A常态发展 B异态发展E.跳跃式发展

2各民族风俗习惯共同的基本特性包括:(ABCDE)。A民族性 B群众性 C传承性 D变异性 E敏感性JJJJJ

1即使在同一时代一国内的民族问题,也由于(ABDE)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特

点和发展趋势。A地域 B民族 D经济 E文化

2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 000万以上的有(BD)。B壮族D满族

3决定了加速发展(包括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必要性的因素主要是(ABCE)。A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 B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地位 C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 E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4就人为宗教(神学宗教)而言,宗教所具有的基本要素大体包括(ABDE)。A宗教的观念或思想 B宗教的感情或体验D宗教的行为和活动 E宗教的组织和制度 MMMMM

1民族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容,主要应包括(ABDE)A研究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 B研究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 C研究民族问题解决的方法D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民族政策E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2民族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ACE)A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C抽象归纳研究方法 E定量分析方法

3民族理论(ABCDE)A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B是一门理论科学 C是一门实践科学。D是一门交叉学科 E是一门新兴学科 4民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种的繁衍现象,具有(ACE)等基本属性。A自然属性C社会属性E生物属性5民族的发展变化,取决于它的(ABC)A社会生产 B社会分工 C内部交往程度 6民族发展包括(BCD)等B经济发展C政治发展D文化发展

7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ABCDE)等内部和外部条件。A民族结构 B民族素质C民族关系D自然环境E社会环境8民族问题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情,它关系到(ACDE)。A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C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 D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 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9民族平等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的相互关系中,处在同等地位,具有同样的权利,包括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ABCD)的平等。A地位 B待遇 C权利 D利益

10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含义主要是(ABCE)。A承认和坚持一切民族的一律平等。坚决反对任何民族享受任何特权 B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的一切权利上完全平等 C无条件地保护一切少数

民族的权利 E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形式上法律上,乃至事实上的完全平等

11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ABDE)。A和睦 B友好 D联合 E协调

12民族自治机关建设要注意的民族特点包括(ACE)。A民族干部C民族语言文字E民族形式

13民族教育(ABCD)。A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有效途径 B是民族经济起飞的前提条件 C是少数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D有利于协调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14民族语言文字的主要特点是(ABCE)。A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性B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 C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性E民族语言文字的交融性

15马克思主义对民族语言文字采取的原则态度是(BDE)B平等D使用 E发展

16民族风俗习惯的社会功能与作用包括:(ABCE)。A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B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阻碍滞后作用 C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中性作用 E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混合作用

17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原因包括如下方面:(BCDE)B自然原因 C经济原因 D历史文化原因 E宗教原因WWWW

1我国的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ABDE)。A民族特征 B历史依据D民族意愿 E就近认同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是

(ABCE)。A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 B民族团结的相对性 C民族间互利合作的有限性和互助与竞争的共生性 E民族和谐的初步性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是(ABCDE)。A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 B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正确结合 C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的正确结合 D民族自治权利的广泛性 E自治机关的两重性民族化4我国民族教育具有以下特点(BCDE)。B民族教育的基础差,发展不平衡C民族教育受民族因素影响制约很大 D民族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文化物质条件不足E民族教育体制有待改善

5我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宗教问题,所具有的基本特点有(ABCDE)。A群众性 B民族性 C国际性 D长期性 E复杂性6我国少数民族信仰的世界性的宗教主要有(ABCDE)。A东正教 B佛教 C天主教 D伊

斯兰教 E基督教

7.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已形成民族语文的协作机构,著名的有(ABCE)

A.朝文三协B彝文四协 C藏文五协 E.蒙文八协

QQQQQ

1.强迫同化是(ABCD)A凭借暴力和特权来实现的社会现象B民族压迫制度的产物C民族压迫的表现形式D违背被同化民族意愿的SSSSS

1孙中山在1924年《三民主义》一文中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然力,其中包括(ABCDE)。A血统 B生活 C语言 D宗教 E风俗习惯

2斯大林提出的民族的共同特征是(ABDE)。A共同语言 B共同地域D共同经济生活 E共同心理素质

3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ABCE)。A.政治平等团结关系 B经济互助合作关系 C文化共存繁荣关系E社会和睦协调关系

4(BCDE)是我国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B实现民族平等 C加强民族团结 D促进各民族发展繁荣 E从而使我国的民族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是(ABCDE)。A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B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 C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D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 E尊重民族自治权利的原则

6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主要有(BCDE)。B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 C有利于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D有利于调动少数民族的积极性,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E有利于巩固祖国的统一

7少数民族干部是(ABCDE)。

A党和政府联系各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 B各少数民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标志 C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强有力的组织保证D把千百万各族群众组织起来从事革命和建设的骨干力量 E.带领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前进的先锋。

民族理论课教学工作计划 篇7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意义

1.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高校学生承担着建设祖国的重任, 高职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作为高校学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影响着该民族的思想素质和思想政治趋向及发展方向, 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升高职院校少数民族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对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有很重大的现实意义。

2.促进各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

随着国际和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 民族问题日益凸显。要想在全社会营造全国各民族大团结的大好局面, 以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其根本就在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舆论引导。提升高职院校少数民族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有助于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达到进行“五观”教育的目的, 促进各民族的大团结, 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共同努力为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3.维护社会长治久安

在世界多极化的形势下, 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从未放弃对我国进行“西化”和“分化”, 企图从民族、宗教作为突破口对中国进行分裂的政治图谋。一些思想政治素质淡漠的少数民族很容易被利用。因此,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加强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素质, 有助于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班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制约因素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受到制约,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语言沟通不畅的影响

在高职院校少数民族班就读的学生多来自于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没有汉语语言环境, 只有在入校第一年预科教育时学习汉语, 身边一起学习和生活的又都是自己本民族的同学, 没有更多的汉语语言交流实践机会。因此, 汉语基础较差, 只限于简单的日常交流, 对于理论性较强、生涩难懂的思想政治理论更是难于理解, 给教师讲授和学生听课带来很大的障碍, 严重阻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2. 民族宗教意识的影响

大多数高职院校少数民族班的学生都成长在民族和宗教环境中, 在民族习惯和宗教活动的影响下, 形成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宗教情感。在没有系统学习民族宗教理论之前, 不接受其他任何思想观念的介入, 甚至是排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老师讲授的内容抱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 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难于开展。

3. 专业实践教学较多的影响

高职教育大多实践多于理论, 学生在校接受理论教学的时间不确定、不规范, 思想政治理论课时常不能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不定时的就要进行专业实践教学学习, 使原本由于语言障碍等诸多因素而受到影响的实效性更加难以保证。学生原本接受和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不多, 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实践教学后, 学习过的相关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已所剩无几。

提升高职院校少数民族班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1.加强双语教学力度

提升高职院校少数民族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首先要从语言沟通上抓起。采用双语教学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培养并选拔一批具有汉语语言表达能力又有民族语言讲课能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为必要。选用的教师可以是懂汉语的少数民族教师, 如遇到学生不懂难懂之处可以用本民族语言进行讲授, 并有利于发挥民族情感, 提供思想政治认同。也可以选用懂少数民族语言的汉族教师, 通过使用少数民族学生本民族的语言来解决学生不懂的知识点, 拉近与少数民族学生的距离, 在达到教学目的的同时, 促进民族团结。

2.加强民族宗教理论教育

少数民族学生对民族宗教理论的理解和认识仅限于民族民俗习惯和民间宗教活动, 对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宗教观及党的民族政策, 更是知之甚少。在高校民族学生中,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培养民族整体意识, “就要经常进行民族问题的教育, 使其认识自己的民族;认识其他民族;认识自己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认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1], 培养他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和我国相关民族宗教政策教育, 明确党的领导与正常的民族宗教政策并无矛盾对立, 提高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 从而实现提高少数民族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3. 加强与专业教学有效对接

在教学过程中, 任课教师必须与少数民族班的专业教学进行对接, 相互协调制定符合学生专业特点的教学计划, 避免出现因学生专业实践教学等原因引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无法正常授课的情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应该多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知识,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 与学生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讲授,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巩固理论内容。如根据学生专业选用相关的案例、指导学生结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进行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调研等, 均能达到高职院校少数民族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民族理论课教学工作计划 篇8

关键词:民族音乐 理论教学 改革措施

民族音乐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的载体,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以及推动社会的进步都有着深刻的意义。高校的民族音乐理论课随着社会与经济文化的发展在不断地探索和进步,但在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在发展的步伐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本文从高校的民族音乐理论教学的现状,以及改革前景进行分析。

一、高校开展民族音乐教学的必要性

(一)高校开展民族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意义

高校开展民族音乐教学能够极大地激发大学生群体的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从而弘扬和传播民族音乐的内涵,有助于为大学生引导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从音乐教学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当今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国与国之间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的交流,然而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过程中,一个国家注重的是对人才的培养,这是一个以人才为竞争的核心时代,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为发展我国文化的必要条件。

(二)高校開展民族音乐理论教学的文化建设意义

民族音乐作为本土文化,民族音乐蕴含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高校大学生进行对民族音乐理论的学习,能够促进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进一步的了解,同时能够开拓大学生的音乐视野,让大学生感受到民族音乐所传达出的爱国之民族精神,加强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从而继承并弘扬的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最终使我国优秀的音乐文化在全世界得以广泛传播。

(三)高校开展民族音乐理论教学的教育深入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教学改革的步伐也在随之进行推进,各大院校对于本校学科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都进行了大幅度的转变。音乐教学工作者在不断的发挥自身对于音乐知识的见解,同时也在对音乐教学工作的发展与创新进行不断地钻研。力图改善并提高我国民族音乐教学面貌。因此对于民族音乐教育的改革存在着很大的必要性。

二、高校民族音乐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对教育人才的培养

我国是个有着众多民族的国家,并且每个民族的文化各异,都有其代表性的文化特征。并且许多少数民族都有着其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高校应加强对民族音乐教学的分类和教学计划,注重对高校的音乐教育者的水平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够培养出高校较高素质水平的音乐教师,从而在教学工作中向学生展现出正确的民族音乐价值观念。

(二)高校民族音乐教学模式的创新

高校民族教育工作者应该致力于对教学模式的转变,摈弃传统教学观念中的落后的思想理念,应该制定更加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适应各时代学生心理观念的变化,将新的具有吸引力的非教学方法与学生兴趣点想结合。此外,高校对于民族音乐教学课程内容的安排也应该进行合理的调整。加之少量的学生实践过程。高校民族音乐教育课程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才能够深刻的感悟到所学民族音乐的思想情感,以及民族音乐所表现的意境。通过对学生的体验能力的培养,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对民族音乐的审美能力。

(三)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理论的不足

民族音乐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强,各国文化的交融,我国许多本土的民族文化受到侵蚀,因此,高校就要重视民族音乐理论的进一步探索,要及时改进落后的理论内容,使之符合时代民族音乐的发展特点,以更好地指导民族音乐的教学事业。

三、高校开展民族音乐理论教学改进的措施分析

(一)民族音乐学学科理论的影响力

民族音乐学在学科理论的整体构架和研究探索中已经取得新的、不断的进展,但是曾受到我国70年代的特殊的国内情形以及较为封闭的学术研究环境,与民族音乐学相关的学术观点及思想一直处于封闭的状态。

(二)对民族音乐理论教学增添活力因素

民族音乐能够反应出民族文化的内涵,同时能够传递出一个民族或是一种民族的精神内涵,因此,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理论知识的同时,应该更深入的了解一种民族文化背景。通过更深入的了解,体会所学的民族音乐理论。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枯燥的理论呢知识,能够给成文的理论知识增添新鲜的活力。

(三)采取将理论教学转变成项目模式,让学生进行自主的讨论,分析研究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在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自主的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如自主地采集有关音乐的相关资料,或者学生亲身投入实践中,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检验与证明,考察实际情况,最终通过实践得出结论。通过这种项目模式能不仅能增加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也能够增加民族音乐理论教学的成效。打造出一个新式的平台致力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体会不同种类的民族音乐的特性。

四、结语

民族音乐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整体的文化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力。学生作为继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群体,必须要不断地对民族文化理论进行探索。民族音乐理论只有进行符合时代发展而进行改革才能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持久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文兴,张新林.论高级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保山师专学报,2006,(01).

[2]郑莉.现代音乐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3]周乐瑞,徐涵.我国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模式评价[J].职教通讯,2012,(25).

作者简介:

上一篇:觉醒年代观后感1500字大学生下一篇:农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