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风波

2024-10-11

选举风波(精选5篇)

选举风波 篇1

选举**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本文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的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主人公对待生活及苦难的态度,调整自己的生活心态。从林武祥受伤事件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教学重点:

把握人物性格,学习本文生动活泼的语言。

教学课时:2课时

相关链接

1、简介作者

秦文君,女,当代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上海人,1981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作品400余万字。代表作有《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孤女俱乐部》《十六岁少女》。新作有《一个女孩的心灵史》以及长篇小说《天棠街3号》。

2、《男生贾里》简介

《男生贾里》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儿童文学评奖的十九部获奖作品中票选名列首位。《男生贾里》和其姊妹篇《女生贾梅》,这两部长篇之所以成功,主要有三点:一是鲜明的时代特点,二是鲜活的少年形象,三是浓郁的儿童文学特色。小说展示了城市中学生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比如,怎样认识“歌星”“影星”,怎样看待金钱及“打工”,如何加强同父母的亲情,以至如何解决在初中生中出现的吸烟、早恋等等问题,这些都是九十年代中学生面临的新问题。作品不回避矛盾着力表现了当代少年儿童在错综复杂的现实中的种种生活,展示了他们逐步。克服自身的各种弱点,从幼稚迈向成熟,逐步成长的过程。

男生贾里,女生贾梅,还有一系列的中学生,他们经历了平平常常但十分有趣的学生生活,他们的欢乐和苦恼、聪明和可爱、机智和勇敢、憧憬与向往,是城市中学生生活的典型概括。作品富于喜剧特色,结构单纯明朗,充分吸收了当代中学生个性鲜明的生活语言,采用同胞兄妹不同视角描述同一事物,整部作品又用一个个可以独立成篇的小故事串联组成,因而不但受到小读者的欢迎,也得到成年人、老年人的喜爱。

课前预习:

1.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扫清文字障碍,了解故事情节。

2.有余力及兴趣的同学可阅读《男生贾里》。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预习反馈

1、掌握下列字词的正确读音。

发酵(jiào)

喝招徕(lái)

贿赂(huì)(lù))滚瓜烂熟(shú)气氛(fēn)应酬(chóu)不言而喻(yù)洋溢(yì)心有余悸(jì)巾帼(guó)舆论(yú)

耿耿于怀(gěng)噩梦(â)茅塞顿开(sâ)许诺(nuò)譬如(pì)

泰然处之(chǔ)请柬(jiǎn)

二、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眉飞色舞:形容非常高兴或得意的神态。

滚瓜烂熟:形容念书、背诵非常纯熟。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遭到灾难或遭受压力。

心有余悸:危险虽然过去,回想起来还感到害怕。

舆论:公众的议论。

自告奋勇:自动要求承担某项艰巨的工作或任务。

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稍强一点。

三、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请部分学生复述故事内容。

按选举前——噪音事件——同学受伤(余波)——庆祝会(结局)为线索

轻率投票

危难见人心

好事多磨

笑对困难

四、作业:抄写字词积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小组合作探究

1、在这个事件中贾里经历了怎样的起伏波折? 提示:先是为了一块巧克力不选项鲁艳青当学生会主席,后在她的协助下解决了学校外店铺的噪声干扰问题大出风头,但因班上一位同学被拆迁的店铺奔头砸中受伤又备受非议,最后又提议为其捐款使问题圆满解决。

2、你怎么理解“贾里有些难过,也许真正的人生滋味就是多味的?”这一句话?生 活里你有同感吗?(交流感受,体会人生)

提示:因为在选举而引起的几件事情中,他认识到事情并不是事事都如自己原先想像中 的那样顺利、明朗。每件事都有让人意想不到的意外和结果,其间充满酸甜苦辣,有喜有忧 有愁有苦„„所以他有些难过,认为真正的人生是多味的。

3、如果你是他,你会怎样做?

(进一步深问让学生明白:人生不总是晴空万里,不总是一帆风顺,但不管头顶的是怎 样的天空,面临的是怎样的航程,我们都得勇敢地往前走。)

4、贾里是个什么样的人?

提示:他是一个典型的现代城市中成长起来的一个中学生形象。他自信而不自傲,他坚强而又自立,幽默而诚挚,聪明机智、热情侠义。

5、你怎么理解 “谁也不会天生是伯乐的,这是真理。”这句话的?

提示:这句话是说谁也不会天生就成熟而坚强,看透一切人和事,这是真理。

6、文中查老师只讲了一句话,你怎样诠释这句话?

提示:这是查老师在鼓励孩子们,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成长的过程中必定会经历

一些坎坷、挫折,这种磨练是不可少的,只有经受住这些考验,才会变得成熟、坚强。

7、你最喜欢小说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鲁艳青:有责任感,热心,有魅力,主人翁态度,不讲前嫌,乐于助人是当代中学生 中的优秀代表。

里:聪明、活泼、热情、负责任、正义感强。勇于面对困难,也有急躁、感情用事 过,但至此经历后,便成熟了许多。

鲁智胜:大大咧咧,好心肠,单纯处理方式欠妥,但林武翔被砖砸后,他着急且主动去 照顾她父母。

陈应达:有点自私,但勤奋好学。女班委:爱逛街,喜欢潇洒的男篮队长

三、拓展延伸。

推荐长篇小说《男生贾里》。

书中描述了中学生贾里和他周围伙伴的一连串生动有趣的故事。贾里聪明机智、热情仗

义。他的伙伴一个个也不同凡响,经常会有令人意想不到而又令人刮目相看的举动。作品从 家庭——学校——社会出发,全景式地展示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90年代少儿生活画卷及其 成长过程,反映了新时代少年的人际关系和可喜气质,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

四、小结

故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不可能具有完全理想的状态,你的出发点和结果可能会偏差。

作者塑造了贾里这个阳光男孩来让大家学会宽容、乐观、充满勇气地对待生活。贾里和他的 小伙伴的故事,以及他们蓬蓬勃勃、开开心心有滋有味的成长过程,是我们大家所欣赏和应 该学习的。作品采用了“串糖葫芦”式的结构,情节轻松活泼,行文诙谐幽默,人物个性鲜 明,具有轻喜剧的艺术风格。

五、习题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三及练习册上的相应练习。

六、板书设计

人生多滋味

中学生—————————————————— 勇敢往前

不会天生是伯乐

《选举风波》缩写 篇2

学校发了一份候选人名单,让每班从中选一名当学生会主席。大家都无所谓,让班委会决定。

下午,班委会决定两点在教室开会,可到了两点整,教室只有贾里一人。两点过五分,陈应达的请假条到了。三位女班委一点三刻就到了,但被墙外的吆喝声吸引过去。贾里他们的新教室挨着校园的墙,倚墙新搭了个售货店,生意很好。两点二十分,鲁智胜拎着个大提兜闯进校园,随后,三个女班委脸通红地回来,讨论才开始。

鲁智胜眉飞色舞地说选择他的堂姐鲁艳青,而三个女班委则决定选男篮队队长,最后鲁智胜以巧克力作贿赂,让大家选鲁艳青。

鲁艳青最终未能当选,原因是:初一年级虽然投了她的票,但“选举理由”里填着:因为她弟弟请我们吃巧克力。所以虽然鲁艳青呼声很大,但只担任学生会办的油印小报的主编,而男球星却当选为学生会主席。

鲁智胜暴跳如雷,骂贾里不够朋友,鲁艳青知道后,把鲁智胜训了一通。不过,后来再见到鲁艳青,贾里就想逃,尽管鲁主编一点儿不记恨他。说实话,这样贾里心里更难受。

很快,賈里就更后悔了,墙外的售货店铺生意越做越大,还卖起了卡拉OK机,每天噪声不断,教室里受到的干扰不言而喻。

老师几次要求换教室,可是学校没有空余的教室。

开班委会时,从上到下大家都说,让他们搬家行不行?可说得心有余悸,因为对方是个财大气粗的大公司。

班委会决定向学生会求救,只是潇洒的篮球队队长应酬太多,尽管他声明:“我站在你们一边”,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后来还是鲁艳青帮忙解决了这件事。

谁也没有想到,这件事还有余波。

这家店铺拆迁时,击中了贾里他们班的林武翔,一下子,舆论反了过来,贾里陷入深深的内疚,贾里找了鲁艳青,对她说:“下次一定选你”,反正谁也不是天生的“伯乐”。

简评

小作者抓住了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来进行缩写,理顺了人物关系,突出了小说中的矛盾,简化了语言,去掉了很多枝枝叶叶的部分,突出了主要情节,缩写出来的文章线索清楚,吸引读者,让读者透过缩写的文字,仍然可以品出原文的风格和面貌。

【教师总结】

一般来说,缩写有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要体现原文的风格和面貌,不能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不能改变原文的体裁,甚至连人称也不能变。要保持原文的主要事件,保持原文人物的基本特点;还有段落顺序,表达方法也都要维持原样。第二,要按缩写的要求将原文的篇幅缩短或者去掉部分描写语句,或者把有些次要的事件加以概括,或者删去无关紧要的介绍。缩到多短为止,要根据题目的要求而定。第三,要衔接自然,首尾贯通,使文章成为一个整体。

定风波 苏轼年谱 篇3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定**2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写作背景:

苏轼的好友王巩(字定国)因为受到使苏轼遭杀身之祸的“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定国受贬时,其歌妓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公元1083年(元丰六年)王巩北归,出柔奴(别名寓娘)为苏轼劝酒。苏问及广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词中以明洁流畅的语言,简练而又传神地刻画了柔奴外表与内心相统一的美好品性,通过歌颂柔奴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抒发了作者在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

苏轼年谱

宋仁宗景佑三年丙子(1037)一岁。苏轼生于四川眉山县城纱谷行。时为十二月十九日,依公历推算,是1037年1月8日。

庆历二年壬午(1042)七岁。始读书。知欧阳修、梅尧臣文名。

庆历三年癸未(1043)八岁。入小学,师为天观道士张易简。

庆历五年乙酉(1045)十岁。听母程氏讲授《汉书·范滂传》,奋发有当世志。至和元年田午(1054)十九岁

娶四川青神县进士王方之女王弗为妻。

至和二年乙未(1055)二十岁

到成都,谒张方平。张待以国士。

嘉佑元年丙申(1056)二十一岁

与弟辙随父赴汴京(今河南开封)应试。

嘉佑二年丁酉(1057)二十二岁

春,与弟辙应试礼部,兄弟同科进士及第。深受欧阳修赞赏,谓“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是时苏氏父子三人名震京师。四月,母程氏卒于眉山,奔丧归里。

嘉佑四年己亥(1059)二十四岁

与弟辙及父洵再赴汴京,途中所作诗文为《南行集》。是年长子苏迈生。

嘉佑五年庚子(1060)二十五岁

至京。授河南福昌县主簿,弟辙渑池县主簿,俱未赴任。

嘉佑六年辛丑(1061)二十六岁

参加制科考试,中第三列三等。除大理评事,凤翔府签判。十一月与弟辙别于郑州,作《和子由渑池怀旧》。十二月到任。

嘉佑七年壬寅(1062)二十七岁

在凤翔。春,赴宝鸡、虢、郿、盩屋四县减决囚犯。

嘉佑八年癸卯(1063)二十八岁

在凤翔。始识陈慥。慥为新任凤翔知府陈希亮第四子。

英宗治平元年甲辰(1064)二十九岁

在凤翔。与文同订交于歧下。同字与可,善画竹。十二月罢凤翔任,赴长安,游骊山。

治平二年乙巳(1065)三十岁

正月还朝。判登闻鼓院,直史馆。五月,妻王弗卒于京师。

治平三年丙午(1066)三十一岁 在京师。四月,父苏洵卒。

治平四年丁未(1067)三十二岁 与弟辙护父丧返川。

神宗熙宁元年戊申(1068)三十三岁

十月,续娶王弗堂妹、王介幼女王闰之为妻。冬,与弟辙携家赴汴京,途中在长安度岁。

熙宁二年己酉(1069)三十四岁 二月还朝,在京任殿中丞直史馆判官告院。是年王安石始行新法。

熙宁三年庚戌(1070)三十五岁

在京师。弟辙以议新法忤王安石,自三司条例司属官出为陈州学官。第二子苏迨生。

熙宁四年辛亥(1071)三十六岁

春间,自判官告院改权开封府推官。上书神宗,论朝政得失,忤王安石。四月奉命通判杭州。七月出京,赴阵州见苏辙,初识张耒。九月与弟辙赴颍州谒欧阳修。十一月到杭州任。作《游金山寺》、《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戏子由》等诗。

熙宁五年壬子(1072)三十七岁

在杭州。冬间,赴湖州相度堤岸利害,晤湖州太守孙觉。作《吴中田妇叹》、《山村五绝》等诗,反映民间疾苦,有所托讽。少子苏过生。

熙宁六年癸丑(1073)三十八岁

在杭州,行部富阳、新城,始识晁补之。协助陈襄修复钱塘六井。在常州、润州赈饥。作《法惠寺横翠阁》、《饮湖上初晴后雨》、《山村五绝》等诗。

熙宁七年甲寅(1074)三十九岁

在杭州。纳妾王朝云。行部至于潜,识诗僧参寥。十一月改知密州。是年郑侠上《流民图》,王安石罢相。

熙宁八年乙卯(1075)四十岁

知密州。重葺超然台,作记。作《江城子.记梦》,悼念亡妻王弗。二月王安石复相。

熙宁九年丙辰(1076)四十一岁

在密州。作《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十二月以祠部员外郎直史馆移知河中府,离密州。是年王安石再罢相,不复出。

熙宁十年丁巳(1077)四十二岁

改知徐州。四月到任。七月河决澶渊,亲率军民防洪,徐州得以保全。作《河复》等诗。

元丰元年戊午(1078)四十三岁 在徐州。建黄楼,重阳大会宾客。秦观来谒。与参寥游百步洪。作《九日黄楼作》、《百步洪》等诗。

元丰二年己未(1079)四十四岁

三月改知湖州。四月到任。七月御史李定等交章弹劾所作诗文言涉讪谤,被逮。八月下御史台狱。十二月出狱,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元丰三年庚申(1080)四十五岁 二月到达黄州贬所,州守徐大受待之厚。初居定惠院,后迁城南临皋亭,筑南堂。作《梅花》等诗。

元丰四年辛酉(1081)四十六岁

在黄州。躬耕东坡。陈师仲自杭州来书,告以编成《超然》、《黄楼》二集。撰《易传》、《论语说》成。

元丰五年壬戌(1082)四十七岁

在黄州。筑“东坡雪堂”,自号东坡居士。两游赤壁,写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大江东去》。

元丰六年癸亥(1083)四十八岁 在黄州。参寥来访。

元丰七年甲子(1084)四十九岁

迁汝州团练副使。游庐山、石钟山。过金陵访王安石。年底到泗州,上表求常州居住。作《题西林壁》、《石钟山记》。

元丰八年乙丑(1085)五十岁

得神宗诏旨,允许常州居住。六月自常州起知登州。十月到任才五日,被召还朝任礼部郎中,迁起居舍人。

哲宗元佑元年丙寅(1086)五十一岁

在京师。自起居舍人升为输林学士,知制诰。对司马光尽废新法有所保留。是年王安石、司马光相继去世。

元佑二年丁卯(1087)五十二岁

在京师。因政见不洽,四上札乞外任,不许。

元佑三年戊辰(1088)五十三岁

在京师。因言遭新旧两党攻击,又连上札乞郡,仍不许。

元佑四年己已(1089)五十四岁

在京师。连章请郡,三月以龙图阁学士充两浙西路兵马钤辖知杭州军事。五月过南,都谒张方平。七月到达杭州任所。时方旱饥,疏浚茅山、盐桥二河,以工代赈。

元佑五年庚午(1090)五十五岁

在杭州。春夏间,疏浚西湖,建堤桥,即苏堤。秋,大雨,太湖泛滥,上疏请求救灾。作《赠刘景文》等诗。

元佑六年辛未(1091)五十六岁

三月被召入京,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还京时绕道视察湖州、苏州水灾。八月出知颖州军州事。

元佑七年壬申(1092)五十七岁

在颍州。春,疏浚颍州西湖。被命移知扬州军州事。八月以兵部尚书召还。十一月迁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守礼部尚书。

元佑八年癸酉(1093)五十八岁

在京任端明殿学士,左朝奉郎、礼部尚书。八月,妻王闰之卒于京师。九月出知定州军州事。

绍圣元年甲戌(1094)五十九岁

在定州。四月以讽斥先朝罪名贬知英州。未至贬所,八月再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不得签署公事。十月二日到达贬所,时詹范守惠州。苏迈、苏迨归宜典,苏过与朝云同行。

绍圣二年乙亥(1095)六十岁 在惠州。作《荔支叹》等诗。

绍圣三年丙子(1096)六十一岁

在惠州。买白鹤观地筑屋。助修惠州东西二桥。七月,朝云病故。作《悼朝云》等诗。

绍圣四年丁丑(1097)六十二岁

在惠州。白鹤峰新居落成。子苏迈来惠探望。四月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属今海南岛)安置。五月遇弟辙于藤州。六月渡海。七月抵贬所,儋守中待之甚恭。

元符元年戊寅(1098)六十三岁

在儋州。被逐出官屋,在城南桄榔林下买地筑屋,名曰桄榔庵。潮州人吴子野渡海从苏轼学。

元符二年己卯(1099)六十四岁

在儋州。琼州进士姜唐佐从苏轼学。从惠州至儋州,除继续修改《易传》、《论语》外,又作《书传》十二卷。着《志林》,未完稿。

元符三年庚辰(1100)六十五岁

在儋州。五月量移廉州。施改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行至英州,得旨奉朝奉郎提举成都玉局观。年底越南岭归。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辛巳(1101)六十六岁

正月抵虔州。五月至真州,作《自题金山画像》诗。暴病,止于常州。六月上表请老,以本官致仕。七月二十八日卒。

文具风波的故事 篇4

“铅笔,就凭你?”橡皮不服气了,“你写了错字还要我帮你擦,你算什么?我才是小主人最得力的助手。”

橡皮话音刚落,铅笔马上反唇相讥:“你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打杂的,怎么能和我比?”

削笔刀看不下去了,对着铅笔就大声嚷起来:“如果不是我把你削好,你能写字吗?最得力的助手非我莫属。”

文具盒干脆拿了个大喇叭,理直气壮地说:“你们都住在我的房子里,有什么资格评选自己,这个名号我拿定了!谁要是不同意,就从我这儿滚出去!”

在文具们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主人发话了:“你们各有各的本领,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你们好好想一想,如果离开了大家,自己还能做什么?”

定风波教学实录 篇5

这首词展现了苏轼被贬黄州时的基本心境:泰然、旷达,自解、思“归”。我们当以字词句意为立足点,意境理趣为突破点,反复吟咏,体会其疏朗刚健之风、旷达深邃之境以及深刻透辟之人生哲理。【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句,感知本词内容。

2.反复咏诵,体会本词意境和作者胸怀。

3.探究本词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模式】

咏诵式自主探究式读写结合式

咏诵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有针对地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的精美诗词,领略词句中的音韵和谐之美,熏陶渐染,形成和积累丰富的语感,并以此基础上体会文本的内涵。

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质疑、探究、归纳、整合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学习愉悦的方法。【教学过程】

诗词和作者经历导入:

师: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一生宦海沉浮,他被贬到杭州的时候,写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被贬到儋州时写道“芒鞋不踏名利场,一叶轻舟寄渺茫”;被贬到惠州的时写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被贬黄州时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在这些作品中,我们能看出,苏轼的心胸与境界,旷达与乐观。

师:今天我们学习苏轼一首词,让我们饱含深情地朗读他的诗词,一起走近苏轼,走进他的《定**》。

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

2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春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南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说说你从这些诗句中读出了什么?

生1: 第二首表达了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生2:第一首表达了孤傲高洁,乐观向上的精神,生3: 第三首他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诵读感悟整体感知

师:学生自由朗读,揣摩词人情感,把准词的缓慢轻重,抓住关键词句,感知本词内容。

(学生先听范读,然后自由诵读,展示诵读,教师指导)生:读

师: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教学实录

牡丹江第三高级中学

王馨婵 师:小序在全词中的作用?删去有何影响? 生1:交代时间、地点、事件及写作缘由。师:词中写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生1:沉着。生2:通达。生3:随遇而安。生4:豪放

师:自主探究品味语言,学生之间自己去探究、发现、质疑,归纳、整合。“莫听”为何不是“不听”?

“穿林打叶声”写出风雨什么状态? “何妨”是什么意思?

“吟啸且徐行”是雨中漫步,且歌且行吗?

“竹杖芒鞋”为什么“轻胜马”?“轻”是指行走轻快吗? “谁怕”与“怕谁”有什么不同?你能想象“怕”什么? 学生自主探究生成 生1: 生2: 生3: 生4: 生5:

“吹酒醒”说明词人曾喝过酒,说明前文的行为是属于什么状态?这与“微冷”有什么内在联系? “微冷”仅仅是酒醒后的内心状态吗?

“斜照却相迎”映照词人什么心态?有人认为这是很经典的情景交融的句子,应作如何解读? 雨过天晴,词人为何还要“回首向来萧瑟处”?“萧瑟处”仅仅是泥泞的沙湖田中吗?“萧瑟”有的版本写成“潇洒”,你认为哪一个词更好/

“归去”,归哪里去?是沙湖田园还是江海之上还是归于自我?为什么?与“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是一样的归去吗?“归去”后的标点句号好还是叹号好,为什么?

“也无风雨也无晴”,而小序中有“道中遇雨”“已而遂晴”,如何理解“风雨”晴“?联系上下句,表明词人一种怎么的人生情怀?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鉴赏《定**》这首词的关键,试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

读到“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会想到谁曾有过类似的归去?他们的归去一样吗?

上一篇:中小企业薪酬制度范本下一篇:中职机械识图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