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研究生会(共8篇)
北京大学研究生会 篇1
北京大学研究生会 2007年9月工作简报
北京大学研究生会办公室编 2007年10月10日
一、学术部举办2007届毕业研究生学术成果展
2007年6月25日,在各院系的大力支持下,校研会学术部整理了2007届毕业研究生十九位优秀学术代表们的学术成果,作为对他们在燕园求学踪迹的回溯。在校园的日子里,他们默默地攀登着学术高峰,承继着北大百年来的学术传统和学术理想。
毕业将至,这次成果展承载着我们2007届毕业生学术精神的敬意。我们相信,这也将勉励在校的同学继续踏实为学、勤勉学术。
自学术成果在三角地展出以来,很多同学驻足观看。特别是在2007级的新生入学后,他们看到这些学术成果后,纷纷表示向毕业的学长学习,勤勉学术。
二、校团委研青部和校研究生会为庆祝教师节共同组织“尊师敬师,吾爱吾师”系列活动
为了庆祝第23个教师节,在校团委的指导下,团委研青部和校研会共同组织了“尊师敬师,吾爱吾师”为主题的庆祝教师节系列活动。各院系的研究生会和广大同学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9月7日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郝维成教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学院的院士图片长廊、地质博物馆等。9月10日在化学学院,朱涛教授引导来自不同院系的同学参观了基础化学试验大楼。其中包括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等多个实验室。通过这次尊师爱校的系列活动,同学们建立了跨科的视野,不再仅仅将眼界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同时,通过表达对非本院系老师的感谢和尊重,也让同学们更全面了解了教师的可敬之处,增进了师生之情。
三、学术部“青春奥运”北京大学“奥运与文化”博士生论坛筹备工作顺利开展
“青春奥运”首都博士生学术论坛是北京市教工委、市教委所举办的“第二届首都大学生创意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研究生会在校学工部和校团委的指导下承办其中的“奥运与文化”分论坛,分论坛的筹备会议于9月11日下午2点在校团委211会议室举行。学工部老师尹鹤灵,研青部部长朱凯,以及研会的论坛筹备组参加了会议。会上做了细致的分工和工作部署,为下一步的论坛筹备工作的高效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北京大学“奥运与文化”博士生论坛是一个具有学术性特色的奥运主题论坛,这次论坛不仅体现出博士生同学从文化学术视角对奥运主题的关注,也体现了北京大学在人文奥运这一主题中的特殊角色和重要作用。校研究生会从本次论坛的特点出发,进行了大量的宣传。目前征稿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已征得稿件20余篇,组织嘉宾学者等举办报告会、讲座等后续工作正在紧密筹划中。
四、校研究生会走访新生宿舍
校研究生会于9月13日晚,走访了07 级新生寝室,向新生发放了“北京大学2007年研究生新生调查问卷”,调查住宿、就餐、图书资源、体育设施、学术环境等关系到同学们日常学习生活的问题,此次走访旨在对新同学入学后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听取他们意见并及时向学校反映。同时,研会同学向广大新生宣传研会服务同学的职能,就研会的具体情况和招新安排对新生同学做了具体说明,希望新同学们能够积极参加北大研会,为服务同学和研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五、校研究生会成功组织招新活动
9月15日至9月19日,北京大学研究生会执委会和常代会在三角地、畅春新园和畅春园进行了现场招新。在研究生会主席滕飞同学的带领下,研究生会上下齐心协力,在三角地等处向研究生新生同学们发放了介绍研究生会的招新海报和校历课程表,向研究生同学们宣传了校研究生会以同学为本、服务同学的宗旨,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校研会主席滕飞同学以及校研会各部门的负责人,向同学们介绍了研究生会各个部门的工作情况和职能分工,并就一些研究生同学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悉心听取同学们提出的一些建议。2 本次招新活动有200多位研究生同学加入到校研会的大家庭中来,为校研会未来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员基础和组织保障。同时,也增进了同学们对校研究生会的了解认识,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
9月20日开始,研会各部门陆续开展面试和迎新工作,新成员们初步明确了所属部门的职能和特色。招新工作顺利完成后,各部门分别召开例会,通过研究讨论,均确定了本的工作设想及活动计划。
六、校研究生会文化部、国际交流部分别组织中秋活动
9月25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校研究生会在吸收大批新成员后迅速开展了旨在促进各部门之间及同学之间的了解与交流的丰富多彩的中秋活动。
9月25日晚,在研会主席团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在研会各部和体育舞蹈协会、合唱团、民乐团、魔术协会的积极配合下,由校研会文化部策划并主办的北大中秋舞会在未名湖畔的一体地下舞厅成功举行。
为了增进了留学生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国际交流部也把邀请留学生参加“中秋思乡party” 作为今年本部的第一项国际交流活动。25号晚上九点半在静园草坪,来自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阿尔及利亚,法国,秘鲁等国的留学生们与研会国际交流部的同学一起欢度佳节。
六、校研究生联合校学生会力图加强学生代表与校方的沟通和交流 校研究生生活维权部协助主席团起草了《关于建立两会与学校职能部门对话与协作机制的建议》,《建议》旨在增加学生代表与校领导、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反馈出北京大学校园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生活维权部负责人在本学期初联合学生会向学校领导提交了《关于近期北大食堂涨价问题的报告》,反映出学校食堂饭菜较大幅度涨价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
七、“青春北大,燕园韶华”校史校情系列讲坛开讲
在“青春北大,燕园韶华”校史校情系列讲坛中,研究生会邀请到北大研究专家、校内外著名学者以及社会知名人士,以较为学术化的视角,对北大精神、北大文化及北大教育理念等相关主题进行了探讨。
北京大学研究生会 篇2
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科技基金 (以下简称“科技基金”) 已实施13 年, 通过每年征集自主项目和委托项目的方式, 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提高科技基金的运行效率, 发挥科技基金的最大效用, 已成为科技基金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科技评估是提高科技基金运行效率的重要手段, 运用科技评估理论, 在科技基金的评估原则、评估方法、评估程序和评估内容方面开展研究, 为后期的评估实践开展奠定基础, 十分必要。
1 科技基金基本情况
1.1 科技基金管理情况
在研究生科技基金的规章制度方面, 北京工业大学分别制定了《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科技基金章程》、《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科技基金经费管理办法》, 有效保证了研究生科技基金的顺利运转。在研究生科技基金的管理架构上, 北京工业大学要采用了院校两级的管理体系。各学院主要负责对研究项目的初审、管理等。校研究生工作部主要管理重点项目和对一般项目进行抽查。从项目管理的角度看, 北京工业大学对基金研究项目的管理覆盖全过程, 包含项目的立项管理、中期管理、结题管理等。
1.2 科技基金主要特点
在项目来源上, 自主项目与委托项目并存。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科技基金项目来源主要有自主项目和委托项目。自主项目即研究生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 自主设定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预期研究成果等。委托项目, 每年研究生工作部发布委托项目指南, 对所属委托机构、项目名称、委托人、委托项目内容、预期成果、考核指标和项目要求做了详细的描述。
在支持对象上, 主要面向研究生一年级学生。从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科技基金的支持对象上看, 主要支持硕士一年级和博士一年级的同学, 研究生二年级的科技项目一般不予支持。同时在支持项目的研究内容上, 一方面不能够与导师的研究课题相关, 另一方面不能够与研究生毕业论文相关。
在目标定位上, 着眼于研究生熟悉科研过程。从《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科技基金管理章程》分析来看, 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科技基金主要定位于研究生对科研过程的熟悉上, 并非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研究基金明确提出要“形成一批创新性成果”。
2 科技基金评估基本原则
2.1 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原则
定量评价是采用数学的方法, 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 对评价对象做出定量结果的价值判断。定量评价相对比较客观, 人为影响因素相对较少, 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定性评价是不采用数学的方法, 而是根据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现实和状态或文献资料的观察和分析, 直接对评价对象做出定性结论的价值判断。
在对研究生科技基金评估时, 应该对研究生科技基金的投入、产生的成果、立项数进行一些量化的处理, 从而判断其成效。同时, 在研究生科技基金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隐性影响和一些非量化成果是无法用定量的方法进行评价, 应对其进行定性评价。
2.2 坚持各相关主体共同参与评估活动原则
该原则源自利益相关者理论。①一般认为, 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对研究生科技基金的各相关主体进行分析, 让各相关主体共同参与到评估活动中去, 有利于评估结果的更加客观公正。经过初步分析认为, 研究生科技基金相关主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获得立项的研究生。研究生科技基金是面向研究生设立的, 研究生是主要受益者。研究生从科技基金中获得项目支持和训练, 进而取得研究成果。
基金管理单位。基金管理单位是研究生科技基金的组织运行者, 主要负责对研究生申报项目的培训、支持, 以及科技基金的运行管理。
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导师在整个科技基金的实施阶段, 拥有“双重身份”。一方面研究导师需要在科研期间, 给予研究生指导;另一方面研究生导师也是研究生能力提升的最直接见证者。
2.3 坚持与研究生成长规律相结合原则
研究生科技基金的主要目的是了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在对研究生科技基金进行评价时, 应系统考虑研究生的成长规律, 保证基金评估的客观性。需综合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1)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 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因此, 我们在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层面的评价时, 不能忽视一些细小的提升, 同时也应综合评价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后期溢出效应。 (2)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是多方面综合努力结果。研究生科研能力需要自身不懈努力、导师的辛勤指导等等多方面因素, 研究生科技基金作为一种学术研究平台, 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不能把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全部归功于研究生科技基金, 应合理判断。
3 科技基金评估方法
3.1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在评估过程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在对研究生科技基金评估过程中, 主要针对已经结题的研究生项目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的方式主要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开展。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1) 科研项目的产生。主要调查科研项目来源情况, 是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还是导师提供的参考项目等。 (2) 科研项目的立项。主要调查研究生对整个立项过程是否满意, 有什么建议, 如何应对科研项目的立项以及在参与立项过程中的收获等。 (3) 科研项目的研究。主要围绕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的三类问题进行调查。一是在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 团队合作是否密切;二是在碰到困难时, 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解决;三是科研项目的研究占用的时间等。 (4) 科研经费的使用。主要围绕当前的科研经费管理是否便于进行科学研究进行调查。可设置研究生对科研经费支出科目设置情况、科研经费拨款程序的认知, 研究生科研经费的实际使用情况等观测点。 (5) 科研项目的结题。主要调查研究生对当前研究生结题程序的看法以及研究生应对结题的实际状态。 (6) 科研成果的管理。主要调查研究生取得科研成果的用途及管理情况。
3.2 文献分析法
在该评估过程中, 需要对一些文献资料的整理获取研究生科技基金的相关信息。经过初步分析认为, 需要通过资料的整理, 需要获取以下几方面的信息:一是北京其它高校同类科技基金的运行管理情况, 从而便于从宏观上把握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科技基金的整体定位情况;二是研究生科技基金的近年来经费投入、立项数目和成果产出情况;三是研究生科技基金的管理运行机制情况。
3.3 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也称专家调查法, 是在20 世纪40 年代由O.赫尔姆和N.达尔克首创, 经过T.J.戈尔登和兰德公司进一步发展而成的。②德菲尔发具有以下几点特征:一是能够充分利用专家的专业知识;二是采用“背靠背”的方法, 能够保证专家独立做出判断;三是在不同专家的意见基础上, 进行综合判断, 能够更加保证评估的合理性与客观性。
在对研究生科技基金评估时, 拟选取从事基金运行的管理人员和从事研究生培养的导师作为专家, 围绕以下几点内容进行访谈和调查:研究生科技基金在研究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定位;研究生科技基金运行的经验与不足;研究生科技基金对研究科研能力提升的作用;研究生取得的成效。
4 科技基金评估程序
4.1 前期准备阶段
在科技基金评估的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评估对象特征的分析。对评估对象特征的分析是开展评估活动的首要程序。在对科技基金这一评估对象的分析过程中, 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技基金的历史发展过程。纵向分析科技基金的发展过程。设立的缘由以及发展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和重大事件等。二是科技基金的同类比较分析。横向分析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科技基金同其它高校类似基金的设置、运行和管理的异同, 帮助提高对科技基金的认知;三是科技基金的外部特征分析。主要分析科技基金在大学研究生创新体系所处的位置和扮演的角色;四是科技基金的内部特征分析。主要分析科技基金的运行细节、管理模式等。 (2) 评估方法、指标确定。经过对评估对象分析后, 需确定评估活动所采用的方法和指标。在对评估方法和指标的确定时, 应本着科学合理、易操作的原则。 (3) 评估小组的搭建。评估小组主要包括工作组和专家组两部分。 (4) 评估文件的准备。评估文件主要包括评估方案、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报告框架等。
4.2 评估实施阶段
在科技基金的评估实施阶段主要开展以下几点工作: (1) 相关资料的分析评估工作。主要针对评估范围内的项目立项、结题、产出、相关管理文件的分析整理工作。 (2) 相关人员的访谈工作。主要针对基金管理人员、导师、基金项目承担研究生等开展访谈工作。 (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主要针对科技基金承担研究生发放调查问卷, 并对问卷进行有效分析。
4.3 撰写提交评估报告阶段
在撰写评估报告阶段主要分为两个步骤, 一是撰写评估报告初稿, 交由相关专家进行咨询论证, 二是根据专家咨询论证意见, 修改评估报告并提交。
撰写评估报告时需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评估语言要清晰明确, 采用第三方独立的角度对评估结论进行描述, 慎用情感类、模糊不确定类词汇。二是评估结论要客观。每一个评估结论提出的背后, 都有一条完整的证据链。三是评估报告要全面。能够细致全面客观地反映科技基金在评估范围内的运行情况。
5 科技基金评估内容
科技基金的实质是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学校拿出一笔资金支持学生自主选题、申报、立项和研究, 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兴趣和创新能力。为此, 选择较为科技评估工作中常用的“目标—管理—效果”逻辑框架, 结合实际情况将科技基金评估内容分为基金管理评估、基金运行评估和实施效果评估。
5.1 基金管理评估
基金管理评估主要针对基金的全过程管理环节进展评估。基金全过程管理评估可分为项目立项管理、中期管理、结题管理和经费管理。根据上述管理环节, 对基金管理下设四个二级指标:项目立项管理情况、项目中期管理情况、项目结题管理情况和项目经费管理及使用情况。
5.1.1 项目立项管理情况
项目的立项管理情况主要评价从组织项目申报到项目确认公布这一时段的所有管理工作。在评估活动中, 重点关注学院、学校的项目立项评审工作。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察:第一, 项目立项程序情况。主要评价项目的立项程序是否合理, 如答辩时间安排能否满足实际需要等。第二, 项目立项公正性问题。主要从评审内容设置、评价专家选择等方面进行判断。
5.1.2 项目中期管理情况
项目中期管理情况主要评价项目在中期考核所开展的管理工作。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察:第一, 中期考核是否有所计划还是具有突发性, 发布中期考核公告是否具有缓冲时间段;第二, 中期考核是否能够按照相关规定顺利进行。第三, 针对与预期研究有所偏差的项目, 如何应对, 是否具有沟通渠道, 举措等。
5.1.3 项目结题管理情况
项目结题管理主要评价项目结题评审、未按时结题处理办法、相关成果管理办法等主要节点。
5.1.4 项目经费管理情况
主要评价项目经费管理支出范围设定, 项目拨付程序是否满足研究生科研过程的需要等。
5.2 基金运行评估
基金运行评估主要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重要节点进行评估, 包含项目申报前期的宣传培训工作。主要有基金宣传培训、导师参与情况和项目实际运行情况等。
(1) 基金宣传培训。该指标主要反映基金管理单位的工作成效。主要考察基金宣传培训的受众范围和宣传培训的效果 (2) 导师参与情况。该指标主要反映导师在项目实施研究过程中参与和发挥的作用情况。 (3) 项目实际运行。该指标主要反映科技基金科技项目的实际运行情况。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项目是否能够顺利按照预期计划进行;二是项目进行过程中, 项目团队合作是否有效进行。
5.3 实施效果评估
实施效果评估是本指标体系的重点, 是针对研究生科技基金运行的效果进行评价。在设计实施效果评估指标时, 采取“顾客导向”的设计思路, ③围绕研究生取得的效果方面进行评价。二级指标主要设置为:“研究生科研兴趣培养情况”、“研究生科研氛围营造情况”、“研究生科研过程熟悉情况”、“研究生科研成果取得情况”。
(1) 研究生科研兴趣培养。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是研究生科技基金设立的主要目的之一, 该指标主要考察通过参与研究生科研项目后, 研究生的科研兴趣是否得到了培养。 (2) 研究生科研氛围的营造。该指标主要反映研究生科技基金对全校研究生科研活动的带动情况。该指标可从历年参与研究生科研项目数量变化情况和调查问卷分析而得。 (3) 研究生科研过程熟悉情况。该指标主要考察通过研究生科技基金的支持, 研究生是否熟悉了整个科研过程和一些研究方法等。 (4) 研究生科研成果取得情况。主要考察研究生的论文、专利等科研成果取得情况。
6 结语
科技评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针对科技基金评估得基本原则、评估方法、评估程序和评估内容的研究, 是保证科技基金评估活动开展的重要条件。本文由于精力有限, 在评估指标的权重设置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开展研究。
注释
11吴月.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公共品供给绩效评估主体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 2011 (10) :153-156.
22 李志河, 张宏业等.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绩效考评体系指标权重确定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08 (6) :36-42.
北京大学成立歌剧研究院 篇3
“金葵花”中国歌剧艺术成就大典颁奖典礼也于当日下午举行,表彰了19位为推动中国歌剧事业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老一辈艺术家:贺敬之、周巍峙、郭兰英、王昆、刘诗嵘、乔羽、阎肃、李光羲、田川、周小燕等19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获得“终身成就荣誉”。此次颁发的“终身成就荣誉”仅是“金葵花”的一项内容。据悉,今后“金葵花”中国歌剧艺术成就大典将成为北京大学的制度性活动,定期举行。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是一个集歌剧研究、歌剧表演、歌剧创作为一体的综合歌剧专业教研机构。研究院将设置歌剧理论、歌剧表演、歌剧和音乐剧创作、导演、舞台美术与技术、歌剧制作与管理等专业方向,以培养优秀的、高层次的歌剧人才。综合性大学办以歌剧为专业的教研机构、在国内尚属首次。
北京大学研究生会 篇4
2013年工作要点
2013年北航研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以坚持科学发展为统领,以“全心全意为在校全体研究生服务”为宗旨,紧紧围绕“团结协作、树立形象、接续传承、科学创新”十六字工作方针,全面实施“五个四”构想,切实增强北航研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研会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一、在思想引领上学习四个精神 1.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团结协作、树立形象、接续传承、科学创新”十六字方针,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秉承“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原则,独立负责、战略谋划、系统布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保证北航研会又好又快发展。2.学习校友罗阳的航空报国精神
在研究生中积极开展学习航空报国英模、杰出校友罗阳同志的先进事迹,引导研究生树立成才报国的志向,坚定勤奋学习的信念,磨练追求卓越的品质,增强研究生尚德务实的情怀。
3.学习雷锋同志的甘于奉献精神
借助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的契机,在研究生中积极开展学习研讨、主题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思想理论学习活动,并开展如“夕华朝拾”、“西部温暖计划”等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弘扬雷锋精神。4.学习争先创优的积极进取精神
树立并宣传研究生中的成才表率和先进典型,开展评比十佳研究生、优秀班集体活动,并合理推动优秀研究生评选的完善发展,营造争当先进、比学赶超的氛围。举办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演讲、摄影或微博征文比赛,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引入校园,激发同学爱国爱校的情怀及努力奋斗的进取精神。
二、在学术实践上落实四个重点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十届研究生学术论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十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是2013年学术工作重点之一。本届学术论坛推行学院联合大论坛制,努力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为培养交叉学科人才提供平台与空间,强化与企业科研院所合作。注重学术交流形式的人性化、多样化,吸引更多的研究生参与,提高学术论坛在研究生群体中的认可程度,打造北航师生心目中的精品论坛。同时,以学术论坛创办十周年为契机,充分做好成果总结、经验总
结,向关注我校研究生学术论坛发展的专家、学者、校友等颁发相关纪念证书。
2.2013年航空航天国际研究生暑期学校
2013年航空航天国际研究生暑期学校是2013年的另一个学术工作重点,本届暑期学校要实现转型升级,依托交叉学科,确定一个主题。预计招收国际范围内从事航空航天研究的优秀学生来北航进行为期一周的学习。暑期学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授课,并通过开设实验室参观、学术交流、文体活动等环节促进学员之间的深入交流。本届暑期学校引入竞争机制,全面推行奖励制度,对学员学习期间的表现情况进行系统科学的考核,为表现优秀的学员颁发奖学金,以此增强暑期学校的举办成效,提升学员的整体学习水平。3.2013年北航研究生社会实践
2012年北航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成立了昆山、宁波、张家港、长春、四川东方电气以及香港六个实践团。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将学到的学术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科研水平和个人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2013年北航研究生社会实践将在往年工作的基础上,开辟新的组团模式。通过与国内的经济开发区、科技实践园等地进行联络,以及与校内相关专业的老师进行沟通,力争组建1-2个师生考察团,前往实践地进行技术考察,为校、地、企之间更深层次的项目合作创造机会。前期联络阶段与学院分研
会展开合作,借助分研会的力量与实践地、科研单位、企业进行联络,扩展联络渠道,为同学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本年度研究生实践活动恰逢十周年纪念。以此为契机,总结以往活动的成绩、历史及组织经验,编纂为纪念册。整理往年活动的实践基地、负责人、实践骨干队员的联系方式,寄送感谢信与纪念册。
4.推行学术活动的国际化建设
本年度的研究生学术论坛预计与4-8所国外高校合作,继续举办国际化分论坛,每个国际化分论坛明确一个学术主题,并力争使主论坛实现国际化。
航空航天国际研究生暑期学校继续招收国际相关专题的优秀学子,与北航优秀学子在学科领域、思维角度等方面产生碰撞和交叉。通过总结往届暑期学校的经验,不断促进暑期学校的成熟发展,逐步形成品牌效应。
本年度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推进国际化战略,实施研究生境外学术科技实践计划,组团赴境外一流高校开展学术科技交流和考察。
上半年度在研究生会设置国际交流组,探索学术及其他活动中进行国际化工作的模式及经验,紧密联系国际交流合作处,丰富国际化工作的形式及内容,吸纳留学生加入研究生会,进而设立国际交流部,统一管理、开展、开拓研究生会的国际化活动。
三、在校园文化上建设四个类型
举办第二届校园文化节,同时,结合文化节系列活动,研会将进一步进行北航研会文化建设。借助文化的力量实现管理创新、工作创新、体质创新,以文化健全制度,以文化完善管理,以文化统一思想,以文化规范行为,改进研会人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围绕研会特点,定位研会理念,导入行动方案,培植创新思想,突出先定位、再导入、后培植的创建方针,循序渐进开展文化建设,逐步形成具有北航特色的研会文化。文化节以促进研究生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校园为宗旨,开展四个类型的形式多样的活动: 1.社交类
开展“邂逅斯年”学生联谊活动,以及与校外的研究生会加强联系,举办校际联谊;“英语说吧”活动,邀请国际学院的留学生加入,开阔同学的社交范围,并逐步将活动的场所移到校外公园、什刹海、南锣鼓巷等地,为同学创造一个轻松的社交环境;读书会活动,使同学关注时下焦点的同时,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2.文体类
举办研究生歌手大赛、研究生舞会、研究生新生晚会、研究生会生日会、研究生会新年晚会。举办研究生足球联赛、羽毛球联赛、乒乓球联赛、篮球联赛、篮球啦啦队比赛、桌游比赛。
3.学术类
通过举办“我和我的导师”征文活动,倡导优良健康的导学关系。通过举办百家讲堂、知晓课堂、参观航天训练基地、主办发行《格物》杂志等,提高研究生文化素养,为构建和谐校园做出贡献。4.生活类
做“研究生的研会”是我们的理念,以服务研究生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广大研究生的需求和发展,进行有温度的管理和教育。
致力于顺畅同学诉求渠道,完善调研机制,并对同学们关心的校园重大热点问题进行调研,为同学正当的权益诉求提供信息和支持。充分发挥研究生宿舍公寓自律管理委员会、伙食委员会的职能,为同学与宿舍、食堂之间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及时反应同学的意见与建议,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增进同学与后勤集团之间的了解与信任,促进和谐校园。
每天设置专人搜集与研究生息息相关的校内外信息,通过网络工具及时发布。联络研究生院招生处及各学院分研会,为考研的同学及时提供招生、初试、复试等方面的信息。
适时联系学校心理辅导中心,为同学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四、在求职就业上提供四个指导
研究生“就业服务月”系列活动一度受到北航在校研究生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本年度研会将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更好地为同学在求职就业提供四个方面的指导: 1.就业讲堂
活动邀请各院系近几年已参加工作的前辈为同学们传授求职经验和就业心得,促进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与已参加工作的师兄师姐之间的交流,获取求职过程中的第一手经验。2.求职培训
在校园内为大家提供全面、实用的求职培训,为大家在求职过程中的就业政策、简历写作、面试技巧、职业礼仪等提供指导和帮助。同时采访就业处的指导老师以及已经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将他们的求职信息和经验编纂为求职笔记,为更好地传播这些就业经验和信息提供保证,为更多的在校生提供帮助。3.模拟面试大赛
模拟真实面试场景,对广大研究生进行身临其境的求职培训,让在校生找工作之前先进行“演习”,提升同学的求职信心,增强求职能力。4.企业参观
此外研会将继续保持和各大知名企业的沟通联系,定期
组织同学参加“企业参观”活动,为广大研究生提供一个与企业双向选择双向了解的机会。
五、在组织建设上谋求四个发展 1.队伍培养
队伍是一个组织存在的核心,队伍的整体水平也直接决定了该组织是否能顺利地前进发展。北航研会历来重视队伍的培养与建设。通过“研会课堂”及学期务虚会,培养副部长及以上级别骨干的领导力、决策力与管理水平,使其明晰自身定位、工作任务及责任,并借助周例会对各部的部员加以培养,储备后续人才。2.管理制度
研究生会一向致力于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与规范化,在以往的基础上,为适应发展需求,继续完善研会工作的各项制度和规定,拟制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会卫生管理条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会宣传细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会微博管理注意事项》等,并将以往的制度、规定、模版等编纂成册,便于学习、交流、传承。3.交流沟通
通过定期召开主席联席会,以及实行分研会骨干到校研会挂职锻炼工作,广泛深入地加强校院两级研会工作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通过研究生会骨干培训班,为校研会与分研会
培养下一届骨干力量,并且为下一届校院研会骨干之间的紧密交流打下深厚的基础。
通过与兄弟高校的研会同仁举办工作经验交流会,加强与兄弟院校之间的联络,学习其先进经验;以地域优势为突破,以优势活动为依托,扩大北航在附近高校圈研会的影响力。
设置专人与校内的国际学院及其他组织机构进行联络,加强研会与学校各单位之间的紧密联系,为更好地服务同学创造便利。4.宣传改革
宣传为传播信息、交流沟通、展示形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年度将对研会的宣传渠道、宣传方式、宣传内容进行梳理和改革。通过充分调动网络资源,利用研会网站、微博、人人、航路研语、ihome社区、未来花园bbs、百度贴吧、微信推送、短信平台等工具,打造受众面广、影响力大的多维度网络宣传渠道,减少投入、节约成本,并可根据受众面的特点、活动的规模及形式实施精细化宣传。设计可以代表研会的卡通形象,增加研会亲和力,使研会的宣传方式更加柔性化、人性化。在宣传内容上,增加对研会工作的宣传版块,适时宣传研会工作,使同学对研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与了解,并可获取同学对于研会的建议和意见。
2013年北航研究生会将结合本会实际,以推进国际化为突破点,以组织构架为参照点,以制度管理为支撑点,以宣传改革为着力点,注重建组织、强队伍、担责任,为广大研究生办实事、尽义务、作贡献,创特色、争品牌,不断增强研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推动北航研会工作迈上新台阶,全心全意为广大研究生服务。
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方案撰写指南 篇5
版本号:xxx 版本日期:xxx 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方案撰写指南
研究方案撰写指南使用说明:
1.《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方案撰写指南》是为申请北京大学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伦理审查的研究者撰写研究方案时提供的参考;
2.此指南是针对临床研究的,对于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公共卫生、流行病、口腔、社会行为学等领域的研究,使用时请参考方案设计的主要方面。3.不鼓励照搬本指南语言,而鼓励研究者根据自己研究的特点撰写研究方案;
4.以下用斜体字标注的是为方便研究者理解本指南内容而提供的事例。
每个设计良好的临床试验都应该有一份详尽的、设计科学的试验方案,即一份准确描述如何进行研究以及如何收集分析临床数据的综合计划。为帮助北京大学临床研究项目申办者制定临床试验设计方案及向北京大学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申报研究项目伦理审查,北京大学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委托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姚晨教授、阎小妍博士和李会娟博士制定该指南。
本文件将根据临床研究的两大类别,分别是观察性研究(用于探索,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和证实性研究(用于验证假设,下结论)来进行方案撰写格式的阐述。在医学研究中,观察性研究主要用于评估潜在有害暴露对健康的影响及环境暴露对公共卫生的影响,描述疾病或治疗模式的流行病学,研究罕见转归(如某新药不良事件的上市后监测)或确定病因,以及为随后的随机对照试验提供研究假设等。而证实性研究是指研究者据研究目的从研究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按要求随机分配受试对象,合理安排处理因素,以对比和分析处理因素施加于受试对象后所产生反应或效应间差别的一系列研究方法,一般会有干预存在。对于观察性研究和证实性研究相互关系,详见下图:
/ 11
试验名称
版本号:xxx 版本日期:xxx 具体格式见下: 一般格式要求
做到封面、目录、页眉、页脚完全。页眉页脚中需包括研究题目、方案版本号、日期和页码等信息。标题页
标题:应用常用的专业术语表述研究设计。
对于观察性研究,建议在标题中加入“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横断面研究等”字眼,如:矽肺宿主、环境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对于证实性研究建议加入诸如“随机对照”字眼,如评价××胶囊治疗××疾病的有效性、安全性 的随机对照研究。
日期,版本号
课题负责人 单位 科室 课题负责人或协调员联系信息 3 签名页
以签名表示已经阅读和批准此文件提出的方案,并对方案相关内容予以认同。签名者应包括所有参与方案制定人员。
保密声明。
临床研究人员姓名、职务、职称和任职部门。4 研究摘要 目的
设计(受试人群及参研中心数、样本量、病人分组、干预措施、结局评价指标及统计方法等)目录 6 正文
6.1 研究概论/背景以及立项理由
观察性研究:对所报告研究的背景和原理进行解释,提供研究脉络,定位研究在整个学科中所处的阶段,并描述研究的核心内容所在。在此基础上,总结所
/ 11
试验名称
版本号:xxx 版本日期:xxx 研究主题目前已经知道的和空白的点是什么。背景资料应注明目前相关的研究及系统综述。
证实性研究:申请者应提交一些有效的科学依据,包括预研情况、文献综述、临床前研究结果或本课题组既往所做与本次申请直接相关的研究工作,充分阐明申请此项课题的意义和研究基础。
6.2 目的
观察性研究:描述较好的目的会详细指明人群、暴露和结局、将要估计的参数,可以表述成具体的假说或者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如:探讨矽肺病宿主因素(文化程度、行为因素)、环境因素(居住条件、家庭和睦、经济状况、负性事件)与矽肺易感性的关系。
证实性研究:一般分为主要目的和次要目的,推荐一个研究尽量解决一个问题。如: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与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比较,评估###对于经非甾体类止痛药物治疗疗效欠佳而需要阿片类药物控制疼痛的中度至重度肌肉骨骼源性疼痛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6.3 设计
6.3.1 研究现场或研究人群 观察性研究:
研究现场:描述研究现场、具体场所和相关时间范围(包括研究对象征集、暴露、随访和数据收集时间)。研究现场的信息包括研究对象征集地或来源(如选民名册,门诊登记,癌症登记,或三级医疗中心)。研究具体场所涉及到国家、城镇及医院等调查发生地。要写明具体时间而不仅仅描述持续时期。
研究对象:①队列研究:描述选择研究对象的合格标准、源人群和选择方法,描述随访方法;②病例对照研究:描述选择确诊病例和对照的合格标准、源人群和选择方法,描述选择病例和对照的原理;③横断面研究:描述选择研究对象的合格标准、源人群和选择方法;④如果研究为配对研究,需描述配对的因素及分组比例等如:“以我市某矿业公司两个矿区在2002~2004年由职业病诊断机构GBZ70-2002《尘肺病诊断标准》诊断的Ⅰ期矽肺男性患者为病例组;根据2∶1配比条件,同性别、3 / 11
试验名称
版本号:xxx 版本日期:xxx 同工种、同班组、同工龄、年龄相差不超过3岁、2004年摄胸片非矽肺接尘工人为对照组。” 证实性研究:
研究人群应该是该临床研究应用目标(总体)人群的相关研究(样本)人群。因此,在研究开始之前,研究者首先应根据研究的特性确定应用的适应症人群,并根据临床研究的特点和可能的影响因素,制定入选/排除标准,以确定本次临床试验的研究人群。
入选标准一般与年龄、性别、临床诊断和合并症有关。排除标准一般是为了保护受试者安全性而进行的选择。在设定入选排除标准的时候要注意不要选择过于宽泛的人群(导致观察不到期望的临床疗效);也不要选择过于限制的人群(限制了该临床科研的后期推广)。
6.3.2 病人的分组(是否随机,随机方法,是否设盲等)
针对证实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在临床研究中随机化可保证组间比较的均衡性;避免主观选择偏倚;是统计分析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方案中,对于随机的描述可长可短,但最好写明谁产生分配序列,谁登记受试者,谁分配受试者。如:随机分组方案由统计专业人员按分段方法产生,研究者依据方案要求负责纳入受试者,当受试者符合纳入标准时,由药品管理人员按照就诊顺序发放相应的药物给受试者进行试验。
正确的应用盲法,可以最大效果的达到随机和评价准确客观的目的,当评价指标为主观结局指标时,盲法的应用格外重要。即使是开放性试验,盲法也是可以被应用的。如对于主观评价指标采取第三方评价。在进行盲法描述时,作者应说明对谁使用盲法(如病人、医生、评估者、监测者或资料分析者),盲的方法(如胶囊、片剂)及治疗措施特点的相似性(如外表、味道、给药方法以及模拟片的应用)。作者还应解释某些病人、医生和评价者未采用盲法的原因。
6.3.3 干预措施(何种干预预措、对照的选择等)
针对证实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作者应详细描述干预措施包括对照措施, 还应详细描述安慰剂的特征及如何伪装。对于对照的“常规干预措施”或联合干预措施更应详细描述。
/ 11
试验名称
版本号:xxx 版本日期:xxx 在临床试验中设立对照组的主要目的,就是可以将所研究的干预因素给患者带来的效应(症状、体征或其它病情的改变)与其治疗过程中其它因素,如疾病的自然进展、研究者或患者的期望、其它治疗措施等非研究因素造成的效应区分开来。而对照的选择会影响到对试验的推理,被招募的受试者类型和募集的速度,研究结果的公众可信度等方面。
目前比较常见的对照有安慰剂和阳性药对照两种。方案中应写明选择该对照的原因。
方案中应描述对于研究药物的管理规定,比如药物储存、运输、交接、发放药物、回收药物、药物容器、标签以及药物管理记录的要求。
6.3.4 随访计划(随访的周期和内容)
无论对于观察性研究还是证实性研究,只要是有随访的研究,都需阐明临床试验持续时间及其确定理由。
以流程图或文字的形式,详细说明每一步骤的试验操作情况及随访时间,检查项目等。如:
6.3.5 主要测量指标或结局指标的选择和确认 观察性研究:
明确定义结局、暴露、预测因子、潜在的混杂因子和效应修饰因子(如果可能,给出诊断标准)。如:“病例组和对照组均采用统一的矽肺宿主、环境影响因素调查表。由本研究组(经统一培训)人员通过入户直接询问的方式调查。由被调查本人回答调查内容。调查项目有一般情况:姓名、年龄、民族、婚姻。宿 5 / 11
试验名称
版本号:xxx 版本日期:xxx 主因素:文化程度(高中以上、初中以下)、个人行为(有无嗜烟、酒)。环境因素:居住条件(较好:人均10平方米及以上;较差:人均9.9平方米以下或简易棚居住者)、家庭和睦(和睦:无离婚史、无家庭暴力史;不和睦:有过离婚史及家庭暴力发生)、经济状况(好: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500元及以上者;差: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499元以下者)、家庭负性事件(被调查者在近10年内有无家庭成员去世或伤病住院)。”
证实性研究:
主要结局指标是估算样本量的重要指标,在方案中的主要指标应充分报告。对于次要指标也应列出完整定义。并且作者应充分描述主要结局指标和次要结局指标的测量方法,并说明为提高测量可信度是否采用了特殊措施。
结局指标一般分为有效性指标:主要、次要指标;安全性指标: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生命体征检查等。如:“主要疗效指标:阳性症状4项指标刀割样痛、烧灼感、针刺痛、麻木的总体症状评分(Total Symptoms Score ,TSS)改善情况。次要疗效指标:①周围神经机能临床检查变化的评价②糖尿病病情控制指标(空腹静脉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胰岛素)的变化”。
6.3.6 样本量的计算和推理
涉及新诊断、治疗、评估及其他干预方法的临床研究,鼓励设置预实验,以评估新方法的安全性,在证实安全性的基础上再进行有效性等方面的评估。
观察性研究样本量的计算依赖于研究背景。一般在研究计划早期计算样本量,这种计算的不确定性高于证实性研究中的样本量估算,但是仍鼓励申办者正式恰当地报告样本量的计算。其他情况下,作者应该指明样本大小的确定方法。
在证实性研究中所需样本量与研究目的、观察指标的性质、个体间变异程度有关,还与假设检验的具体内容以及I、II型误差、组间客观差异的大小有关,不同类型研究设计对样本量也有影响。而以上参数,可以通过同类研究的文献回顾或者是小样本的预调查而获得。样本量描述举例如下:
为评价##药治疗骨骼源性疼痛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阳性对照药的平行设计,采用非劣效性评价方法。假设检验为: 6 / 11
试验名称
版本号:xxx 版本日期:xxx 其中, 和μT和μC分别为试验药和对照药治疗后疼痛评分相对于基线的差值;δ为非劣效界值。单组样本计算公式如下,单侧检验,检验水准为0.025,power定为85%。根据公式 n =每组样本量;σ = 标准差;Ζ1-α=Ζ0.975 = 1.96;Ζ1-β=Ζ0.85 =1.04。根据已有研究文献报道σ 取3.5,δ取1.5,带入上述公式,如下: 计算得每组需要样本98 例,两组病例按1:1 分配,考虑30%的脱落率,则需入选260-280例病人,以保证200 例病人完成试验。6.4 数据管理
6.4.1 数据录入(选择纸质/电子记录表格,是否双录入,是否电子化数据采集系统等)
应详细描述数据来源以及数据传递过程和手段,若有中心实验室,也应写明中心实验室数据导入数据管理系统的过程。如:研究者根据受试者的原始观察记录,将数据及时、完整、正确、清晰地载入病例报告表。经过监察员审核、签字后的调查表应及时送交临床研究数据管理员。录入采用相应的数据库系统双人双机录入,之后对数据库进行两遍比对,期间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监查员,要求研究者做出回答。他们之间的各种疑问及解答的交换应当采用疑问表形式,疑问表应保存备查。6.4.2 数据核查和管理的内容和方式
需在方案中写清数据核查要点和过程,以及对数据锁定的要求。如:当所有病例报告表经双份输入并核对无误后,由数据管理员写出数据库检查报告,其内容包括研究完成情况(含脱落受试者清单)、入选/排除标准检查、完整性检查、逻辑一致性检查、离群数据检查、时间窗检查、合并用药检查、不良事件检查等。7 / 11
试验名称
版本号:xxx 版本日期:xxx 在审核会议上,由主要研究者、申办单位代表、监查员、数据管理员和统计人员对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数据库检查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做出决议,写出审核报告,数据库同时将被锁定。6.4.3 数据存档
如:病例报告表在按要求完成数据录入和核查后,按编号的顺序归档保存,并填有检索目录等,以备查考。电子数据文件包括数据库、检查程序、分析程序、分析结果、编码本和说明文件等,应分类保存,并有多个备份保存于不同磁盘或记录介质上,妥善保存,防止损坏。所有原始档案应按相应规定内的期限保存。
6.5 统计分析
观察性研究:①描述所有统计学方法,包括控制混杂方法。②描述亚组和交互作用检查方法。③描述缺失值处理方法。④队列研究:如果可能,解释失访的处理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如果可能,解释病例和对照的匹配方法;横断面研究:如果可能,描述根据抽样策略确定的统计方法。⑤描述敏感度分析。
证实性研究:①描述统计分析人群:明确说明对各种类型的偏离方案、病例退出及缺失值的处理方法,根据意向性分析(Intention-to-Treat,简称ITT)的基本原则,主要指标的分析应包括所有随机化的受试者,无论其是否完成试验。因此,常采用全分析集进行分析。②描述缺失值处理方法:在选择全分析集进行统计分析时,对主要指标缺失值的估计,可以采用最接近的一次观察值进行结转,如在评价磁疗仪减轻疼痛的随机双盲临床试验中,有一病例在随机入组治疗2周后失访,试验评价的终点是治疗后4周,这例患者的疗效指标可采用第2周随访时所记录的观察值。③描述详细的统计方法,包括基线分析、主要疗效指标、次要疗效指标、安全性指标、依从性指标等的分析原则。
6.6 安全性评价
无论是观察性研究还是证实性研究,尤其是在有干预的情况下,都应该对安全性进行评价。对临床研究中出现的明显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十分重要。应该尽可能综合的从这些病人中搜集相关的安全信息。在分析过程中所有的安全变量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应该仔细记录所有出现的不良事件。尤其应该报告那些导致了入院治疗,住院时间延长以及另外进行手术或内科治疗或死亡的事件。
/ 11
试验名称
版本号:xxx 版本日期:xxx 6.6.1 不良事件(AE)和严重不良事件(SAE)的概念
不良事件是病人或临床试验受试者接受一种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医学事件,但并不一定与治疗有因果关系,它可能是新的疾病、治疗时症状或体征的恶化、伴随疾病的恶化、对照药物的作用或与参加该试验无关。不良反应的评价按与受试产品肯定有关、很可能有关、可能有关、可能无关、肯定无关等五级评价,前三者计为不良反应发生率。严重不良事件是临床试验过程中发生需住院治疗、延长住院时间、伤残、影响工作能力、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危及生命或死亡、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等事件。
6.6.2 不良事件的报告
如发生任何严重不良事件或重要的不良事件,无论是否与研究干预有关,也无论是否已实施干预操作,均必须在发生/获知24小时内通过电话/传真通知申办者。
6.7 受试者保护(知情同意、受试者利益与风险、保密、利益冲突等伦理考虑)
在试验方案及受试者知情同意书未提交并获得北京大学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之前,试验不得开始。如果进行方案修订,只有相应修订部分及修订的知情同意书(如果存在)经伦理委员会审阅并获批准后才能开始执行,并要求将北京大学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批件的复印件提供给临床监查员。如果方案的修订旨在降低受试者的明确危险,则可以立即实施,但必须尽快提交相关部门及伦理委员会备案。
根据中国相关法规规定,试验开始前,研究者应就研究的背景、性质、意义、步骤、受益、风险、补偿、损伤赔偿、退出等向受试者作出书面和口头的解释,必须获得每一位受试者(或受试者法定代理人)签署的知情同意书。知情同意书要标明日期,知情同意书及其副本由研究者和受试者分别保存。知情同意书设计可参考北京大学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提供的《知情同意书模板》。
6.8 研究管理
研究主要环节质量控制,如临床研究过程的质量控制、实验室流程、数据管理质量控制,人员培训等。
/ 11
试验名称
版本号:xxx 版本日期:xxx 6.8.1 方案修改(定义项目开始后方案修改的原则及流程)
可能由于监查人员发现不遵守入选标准的现象持续存在导致了变化,也可能是由于入选标准过于严格导致了招募人数过低。研究方案中对于这部分的变化进行的修订应该考虑到任何统计学上的影响,如,由于事件发生率变化引起的样本量调整,或是对于分析计划进行的修订。
6.8.2 质量管理(项目监查计划)
定义主要监查指标及内容,监查次数等。如:试验研究过程中,由申办者指派临床监查员,定期对研究单位进行现场监督访问,以保证研究方案的所有内容都得到严格遵守,以及填写资料的正确无误。试验中心应客观、真实地记录和保留试验研究过程中所有的数据和方案执行、修改的情况。在招募病人阶段,应该尽可能保证入选/排除标准的一致性。具体监察内容有: 1.验证方案报送伦理委员会审批。2.参加本验证的研究人员验证前、中、后认真执行临床验证标准操作规程。3.验证过程中接受临床试验研究单位和实施者的监查员对CRF中的数据的正确性与完整性进行监视。4.参加研究人员必须经过统一培训,统一记录方式与判断标准。5.研究者应按病例报告表填写要求,如实、详细、认真记录CRF中各项内容,以确保病例报告表内容真实、可靠。
6.临床验证中所有观察结果和发现都应加以核实,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确保临床验证中各项结论来源于原始数据,在临床验证和数据处理中均有相应的数据管理措施。6.8.3 提前终止
定义提前终止研究的原则及处理办法,如:
1.试验中发现严重安全性问题, 应及时终止临床试验。2.试验中发现试验药物治疗效果太差,甚至无效,不具备临床价值。3.试验中发现所定临床试验方案有重大失误,难以评价药物效应;或在实施中发现了严重偏差,难以评价药物效应。4.申请人要求终止或行政管理部门要求终止实验。10 / 11
试验名称
版本号:xxx 版本日期:xxx 6.9 流程与进度(项目进度安排,如甘特图等)6.10 组织管理
6.10.1 项目组织框架图
6.10.2 参加单位(各参加单位基本情况介绍,课题任务分工说明)7 参考文献 8 附件
北京大学研究生会 篇6
制度汇编
(学生会章程、学生会基本条例)
北京大学学生会常务代表委员会
2010年11月
目录
一、学生会章程................................1
北京大学学生会章程.............................2
二、学生会基本条例..........................8
《北京大学学生会章程》实施细则.................9 北京大学学生代表大会组织条例..................21 北京大学学生会常务代表委员会组织条例..........27 北京大学学生会选举组织条例....................36 北京大学学生会立法条例........................46 北京大学学生会监察工作条例....................55 北京大学学生会财务管理条例....................58 北京大学学生会常务代表委员会会长团成员
和执行委员会主席团成员监督条例.............63 北京大学学生会各职能部门负责人选拔任用管理条例 67 北京大学学生会公章管理条例....................76
一、学生会章程北京大学学生会章程
(1986年北京大学第十六次学生代表大会通过,2010年5月北京大学第三十一次学生代表大会最后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北京大学学生会是北京大学学生的自治组织,接受校党委的领导和校团委的指导帮助,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法规,在法律的允许范围内开展活动。
第二条 北京大学学生会参加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和北京市学生联合会,为团体会员。
第三条 本会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会员。会员行使民主权力的机构是全校学生代表大会,各院、系学生代表大会和全班学生会议。
第四条 本会的主要任务是:
(一)代表和维护广大同学的正当权益和要求,热情为同学服务,沟通学校有关部门与广大同学的联系,协助和促进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二)根据会员的需要,开展多种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活动,为会员提高民主素质、树立科学精神,全面成才创造良好条件;
(三)发展与兄弟院校的友好关系,加强与台湾及港澳同学的联系。树立北大同学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
第五条 本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全校学生代表大会和各院、系学生代表大会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大会对会员负责,受会员监督。常务代表委员会、执委会主席团由学生代表选举产生,对学代会负责,报告工作,并受其监督。各级学生组织机构的职权划分遵循在校学生会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基层学生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原则。
第六条 本会聘请校团委干部任学生会秘书长,代表校团委对学生会的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助。
第二章 会员的权利与义务
第七条 凡取得北京大学学籍的本科和专科学生均为本会会员。第八条 会员根据本章程享有下列权利:
(一)在本会内享有平等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二)有权通过各种正当途径和方式对本会各级组织和干部及其工作进行监督、批评和提出建议;
(三)享有参加本会组织的各种活动的权利;
(四)会员在本会内受到不正当待遇时,有权请求本会帮助和保护;会员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困难时,有权请求本会帮助解决;本会各级组织必须认真对待。
受到留校察看处分者,在留校察看期间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九条 会员在行使本章程赋予的权利时,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国家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遵守校纪和校规,遵守本会章程;
(二)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及本会的利益,不得妨碍他人行使权利;
(三)支持本会各级组织的工作,积极参加本会组织的各种活动,执行本会的决议,努力完成本会委托的工作,维护本会的荣誉。
第十条 各级学生会干部除履行会员义务外,必须做到作风正派,努力学习,热心为同学服务。
第三章 权力机构
第一节 全校学生代表大会
第十一条 校学生代表大会(简称学代会)是本会的最高权力机构。第十二条 学代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学代会代表以院、系为单位民主选举产生。各院、系代表名额根据各院、系本专科学生总数按比例分配。在学代会召开
期间,学代会代表享有如下权利:
(一)就学代会职权范围提出议案的权利;
(二)就上一届执委会、常代会所有工作报告进行质询的权利。学代会代表亦应履行如下义务:
(一)倾听会员呼声,反映会员意见;
(二)按时出席学代会;
(三)认真履行职责。
第十三条 学代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听取、审议上届执委会主席团的工作报告,决定本届学生会的工作方针;
(二)审议学生会章程;
(三)选举新的执委会领导机构;
(四)确认各院、系推选的校常务代表委员会委员;
(五)行使应由本会最高权力机构行使的其他职权。
第十四条 学代会表决除章程修正案以外的其他问题时,以全体代表的二分之一以上通过。
第二节 常务代表委员会
第十五条 常务代表委员会(简称常代会)是学代会闭会期间的常设权力机构,执行由学代会赋予的职权。
第十六条 常代会委员从学代会代表中民主选举产生,对所在院、系的会员负责。常代会委员民主选举产生常代会会长一名,副会长二至三名。不召开学代会的年份,会长团进行中期调整。常代会会长和副会长组成会长团,会长团中应有一人为医学部会员。
第十七条 每任会长团的任期至下一任会长团产生之日为止。
第十八条 常代会实行合议制,会长主持常代会工作,副会长协助会长工作。常代会决议需经全体委员的半数以上通过。
第十九条 常代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解释本章程、监督其执行实施;
(二)在不召开学代会的年份选举执委会主席、副主席,在执委会主席、副主席空缺时进行补选;
(三)根据执委会主席团提议,决定执委会各部(室)负责人的任免,接受执委会成员的辞职;
(四)审议和批准执委会每学期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审查经费使用情况;监督检查执委会主席团工作,有权对主席团成员提出质询,被质询者必须予以答复;每学期对执委会主席团成员投信任票,作为对其工作评价的依据;
(五)罢免常代会会长团成员和执委会主席团成员;
(六)听取、收集对学生会工作和学校有关部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于两周内予以答复;
(七)在换届选举前,提交需由大会审议的各种文件、各项办法和有关委员会的组成名单;
(八)领导各院、系常代会;
(九)遇有特殊问题,主持调查工作;
(十)召集学生代表大会,在必要时召集临时学生代表大会;
(十一)决定学生会的重大事项,行使学代会赋予的其他职权。
第二十条 常代会委员,不得兼任校学生会执委会干部和院、系学生会执委会的主要干部。
第二十一条 各院、系学代会有权罢免及补选本院、系的校常代会委员,但补选需在常代会委员人数不足应有人数的三分之二时进行。
第四章 执行机构
第一节 执行委员会
第二十二条 执行委员会(简称执委会)由主席团成员及各院、系学生会主席组成。
第二十三条 执委会实行主席团负责制。
第二节 主席团
第二十四条 执委会主席团是执委会的领导机构,设主席一人,副主席三至六人。主席团成员中应包括本部会员三至五人,医学部会员一至二人。
第二十五条 主席团由学代会民主选举产生;不召开学代会的年份,对主席团进行中期调整。主席团成员的正式候选人以院、系为单位推选,原则上每院、系一名。
第二十六条 主席团的任期自获选当年本科生毕业典礼结束后三日起,至次年本科生毕业典礼结束后三日止。
第二十七条 主席团行使下列职权:
(一)执行本章程,执行学代会及常代会的决议,制定学生会执委会总体工作计划,领导各部工作;
(二)决定执委会机构设置,向常代会提名任命各部(室)负责人;
(三)领导各院、系学生会工作;
(四)筹备下届学代会的召开,向学代会报告工作;
(五)决定其他执委会的重大问题,行使其他学代会赋予的职权。第二十八条 在学代会闭会期间,执委会主席团向常代会负责、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其监督检查。对常代会的提案,及时解决(或与学校有关部门商榷),并给以答复。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常代会交给的事务性工作。
第三节 职能部(室)
第二十九条 各职能部(室)为执委会处理日常工作,开展活动的常设职能机构。
第三十条 各部由部长主持工作,对主席团负责。
第五章 基层组织
第一节 院、系学生会
第三十一条 院、系学生会是本会的院、系级组织,受所在院、系党组织和校学生会的双重领导,接受所在院、系团组织的指导和帮助。
第三十二条 院、系学生代表大会(简称院、系学代会)是院、系学生会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全院、系会员选举产生,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学代会选举产生院、系学生会常代会、执委会领导机构,分别为院、系学生会的常设权力机构和最高执行机构,分别受校学生会常代会、校学生会执委会的领导,并向其报告工作。
第三十三条 院、系学生会的组织机构、职责权限、工作程序原则上与校学生会对应,应参照本章程的原则由各院、系学生会制定。
第二节 班委会
第三十四条 班委会是本会的最基本单位,由全班大会直接选举产生,对全班同学负责并报告工作。受院、系党政和院、系学生会的双重领导。
第三十五条 班委会的组织机构,职责权限,工作程序由所在院、系的学生会和院、系行政规定。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章程在学生会内具有最高效力,学生会内的任何机构不得制定与本章程相抵触的规章、文件、决定。
第三十七条 本章程在修正时,需由常代会以二分之一以上多数向学代会提出修正案,学代会在审议后以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
第三十八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于校学生会常务代表委员会。
二、学生会基本条例
《北京大学学生会章程》实施细则
(2005年4月第二十八届学生会常代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2010年5月第三十一届学生会常代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最后修正)
第一章
会
员
第一条 【会员的资格】凡北京大学本科和专科学生,在取得学籍时自动成为北京大学学生会会员,在注销学籍时失去会员资格。
第一款规定的“本科学生”,包括普通本科学生、本科二学位学生以及处于本科阶段的本硕连读学生和本硕博连读学生。
第一款规定的“北京大学学生”,包括一切在北京大学注册学籍的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大陆、香港、澳门学生,台湾地区学生,以及外国留学生。
《北京大学学生会章程》和学生会的其他规章条例中所述“院系”,是指北京大学下设的第一级院系。
第二条 【会员的权利】北京大学学生会会员享有下列具体权利:
(一)会内平等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通过各种正当途径和方式对学生会干部及其工作进行监督、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三)参与学生会工作、参加学生会组织的各种活动的权利;
(四)对学校工作提出批评与建议,要求学生会向有关方面反映的权利;
(五)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困难或在校内外受到不公正待遇时,要求学生会给予帮助和保护的权利。
受到学校留校察看处分的会员,在留校察看期间不享有会内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除第二款规定所列情形外,任何组织和个人均不能剥夺学生会会员依照第一款规定享有的权利。
第三条 【会员的义务】北京大学学生会会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国家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遵守校纪和校规,遵守本会章程;
(二)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及本会的利益,不得妨碍他人行使权利;
(三)支持本会各级组织的工作,积极参加本会组织的各种活动,执行本会的决议,努力完成本会委托的工作。
(四)在社会上展现北大学生的良好形象,维护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学生会的荣誉。
第二章
学生代表大会
第四条 【学代会的性质】北京大学学生代表大会(简称学代会)是北京大学学生会的最高权力机构。
第五条 【学代会的召开和代表名额的分配】学代会每两年召开一次,由常务代表委员会召集。常代会认为必要,可临时召集学生代表大会。
学代会代表以院系为单位民主选举产生,各院系学生会主席和常代会委员负责组织本院系的选举。各院系代表名额原则上依照各院系拥有学生会会员人数按比例分配,代表名额不足二人的以二人计。各院系学生会主席和常代会委员是当然的学代会代表。
学生代表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国法校纪;
(二)品行端正,团结同学,工作能力强;
(三)自取得北大学籍以来从未有过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或限选课(不含双学位课程、辅修课程)不及格;
(四)自取得北大学籍以来从未受过学校警告以上(含警告)处分。取得北大学籍第一学期出现不及格情况,经重修获得及格的,不因之丧失学生代表资格
名额分配方案需经常代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
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学代会代表出席学代会,学代会方得召开。第六条 【学代会的领导机构】学代会筹备期间设大会组织委员会,由老一
届执行委员会(简称执委会)主席团成员和常代会会长团成员组成。
大会开会期间设大会主席团,由不参加新一届执委会主席团和常代会会长团竞选的老一届执委会主席团成员和常代会会长团成员组成。主席团成员担任学代会代表的,不计入其所在院系的代表名额之内。大会主席团审议代表提出的议案和动议。
第七条 【学代会的职权】学代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修改学生会章程,监督章程的实施;
(二)听取、审议上届常代会会长团和执委会主席团的工作报告,决定本届学生会的工作方针;
(三)选举新一届执委会主席团成员;
(四)批准各院系推选的常代会委员;
(五)收集和处理学代会代表关于学校工作的吁请;
(六)审议学代会代表和常代会提出的关于学生会工作重大问题的议案;
(七)审议学代会代表提出的、经大会主席团审议并交付的动议;
(八)行使应由本会最高权力机构行使的其他职权。第八条 【学代会代表的权利】学代会代表享有如下权利:
(一)选举新一届执委会主席团成员;
(二)就学生会工作的重大问题提出议案;
(三)讨论、质疑、表决上届执委会工作报告和列入学代会议程的议案;
(四)就学代会议程中的程序问题提出动议;
(五)就学校工作提出吁请、要求学校有关部门给予答复和解决。第九条 【学代会代表的义务】学代会代表应履行如下义务:
(一)主动了解并如实反映会员的意见;
(二)积极行使代表权利,认真履行代表职责;
(三)服从会议决议,及时向本院系会员传达会议精神。
第十条 【学代会代表吁请的提出】学代会代表在学代会筹备期间就学校工作提出吁请,需有一名以上(含一名)常代会委员或四名以上(含四名)学代会代表与之联名或附议。
常代会委员在学代会期间可独立就学校工作提出吁请。
上述吁请由学代会组委会与学校有关部门交涉处理,在学代会上答复吁请
人。学代会上无法答复的,由新一届学生会常代会和执委会在学代会结束后两周内答复吁请人。
第十一条 【学代会议案的提出】学代会代表向学代会提出议案,需有一名以上(含一名)常代会委员或四名以上(含四名)学代会代表与之联名或附议,并由大会主席团审议决定是否列入大会议程。
学代会主席团应优先将下列议案列入议程:
(一)学代会主席团认为重要的议案;
(二)多个学代表联名提出的议案;
(三)联名提出的议案。
经常代会全体会议审议、由常代会提交大会的议案,或由十分之一以上(含十分之一)学代会代表联名提出的议案,直接列入学代会议程。
在一次学代会中,主席团若收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议案,应至少将两个议案付诸表决;若仅收到一个议案,则应将此议案付诸表决;没有收到议案,则取消该次大会对议案进行表决的议程,但须将情况向学代会代表说明。在一次学代会中,交付表决的动议不能超过两个。
凡列入表决议程之议案应于学代会前两天交付代表审议。议案表决前应由发起人做说明,时间一般不超过十分钟。
在执行议程前,学代会代表有权提出动议,要求将某个事先提出的议案付诸表决,经过与会代表半数通过后,大会主席团应将其列入议程。在将该议案列入议程后,主席团可以决定将一个原列入议程的议案撤出议程。
第十二条 【学代会动议的提出】学代会代表可在学代会预备会议上就学代会议程的程序问题提出动议,大会主席团认为动议合理的,可将动议交付学代会表决。
第十三条 【学代会表决办法】学代会表决议案(不包括修改学生会章程的议案)和动议,以学代会与会代表二分之一以上(含二分之一)赞成为通过。
第十四条 【章程的修改】学生会章程的修改需由常代会提出议案或由五分之一以上(含五分之一)学代会代表联名提出议案,并经投票表决,以学代会与会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含三分之二)赞成为通过。
第三章
常务代表委员会
第十五条 【常代会的地位和功能】常务代表委员会(简称常代会)是北京大学学生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常设权力机构,由常代会委员组成,代表学生会全体会员,通过全体会议、主任会议、专门委员会行使学生会规章制定、重大事务决策、民主监督和学代会赋予的其他职权。一届常代会的任期自学代会闭会时起,至下一次学代会召开时止。
第十六条 【常代会委员的产生】常代会委员由各院系学生会组织本院系的校学生会会员民主推选产生,每个院系一名,对所在院系的会员负责。
各院系学生会有权在代表登记确认期内通过民主程序更换本院系的常代会委员。
每任常代会委员的任期为一年,任期自常代会委员名单公示之日起,至下一任常代会委员名单公示之日止。
常代会委员的登记程序如下:
(一)常代会委员登记准备期为学生代表大会或中期调整会议召开前两周;
(二)常代会会长团主持常代会委员的登记工作,向各院系发送常代会委员登记确认的通知,逐一核实各院系常代会委员;
(三)常代会会长团对院系常代会委员的更换程序和新常代会委员资格进行审核,审核不合格的应责令该院系重新选举;
(四)在召开学生代表大会的年份,常代会委员在获得学生代表大会批准后,由会长团在会长团换届选举之前登记生效;在不召开学生代表大会的年份,常代会委员由会长团在执委会主席团中期调整之后、常代会会长团中期调整之前登记生效;
(五)常代会委员登记生效后,由会长团对常代会委员进行公示。第十七条 【常代会委员的资格条件】常代会委员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国法校纪;
(二)品行端正,团结同学,工作能力强,在大学期间参与学生工作的时间一般应不少于一年;
(三)自取得北大学籍以来从未有过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或限选课(不
含双学位课程、辅修课程)不及格;
(四)自取得北大学籍以来从未受过学校警告以上(含警告)处分;
(五)不是在任的校学生会执委会主要干部、院系学生会执行机构主要干部。取得北大学籍的第一个学期有一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或限选课不及格,后重修或重考及格的,不受前款第三项规定约束,不因之丧失常代会委员任职资格。
校学生会执委会主要干部是指执委会部长会议全体成员;院系学生会执行机构主要干部是指院系学生会主席团成员。
院系推选的常代会委员人选不符合常代会委员条件的,院系学生会应在报请常代会主任会议同意后重新推选。若常代会主任会议发现常代会委员有不符合本条所述资格条件而所在院系学生会并未报请更换的,应责令院系学生会限期重新推选。
第十八条 【常代会委员的罢免】有常代会委员出现下列情况的,常代会主任会议应提请常代会罢免该委员:
(一)被查出违反选举纪律而当选的;
(二)任职期间出现不符合本细则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一)、(二)、(三)、(四)项所规定资格条件的;
(三)拒不履行常代会委员的义务,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
(四)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
罢免案由主任会议提出或由四分之一以上(含四分之一)常代会委员联名提出,经过常代会的调查、质询和当事人的申辩,由常代会全体会议审议,获得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常代会委员同意即获通过。
第十九条 【常代会委员的补选】常代会委员因下列原因出现空缺,常代会主任会议应要求其所在院系进行补选:
(一)因身故、休学、长期外出交流等原因无法继续在校学业而自然离职;
(二)辞职;
(三)被常代会罢免;
(四)任职期间成为校学生会执委会主要干部或院系学生会执行机构主要干部。
常代会委员的补选步骤与选举步骤相同。
除本条第一款所述情形以外,如未报请常代会主任会议同意,各院系不得在登记生效后更换常代会委员。
第二十条 【常代会委员的权利】常代会委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就学生会工作提出议案;
(二)就学生会工作中的问题向学生会干部提出质询;
(三)就学校工作提出吁请,要求学校有关部门给予答复和解决;
(四)查阅执委会、常代会文案,了解执委会、常代会日常工作;
(五)参加常代会全体会议并参与选举、表决、讨论、质疑,以及就会议程序问题提出动议、就会议讨论的实质问题要求作大会发言。
第二十一条 【常代会委员的义务】常代会委员需履行下列义务:
(一)主动倾听本院、系会员呼声,反映本院、系会员意见,向本院、系会员介绍学生会工作情况;
(二)积极为学校和学生会工作出谋划策,提出议案和吁请;
(三)认真参加常代会有关会议、活动,严肃行使民主权利。
常代会委员不履行上述义务的,常代会主任会议可对其提出警告,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适用本细则相关规定由常代会主任会议提出罢免案。
第二十二条 【常代会会长团】常代会设会长一人、副会长二至三人。会长、副会长从常代会委员中选举产生,常代会会长和副会长组成会长团。会长团中应有一人为医学部会员。
会长主持常代会日常工作,副会长协助会长工作。每任会长团的任期至下一任会长团产生之日为止。
第二十三条 【常代会专门委员会】常代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若干专门委员会,分工负责常代会各项专门性工作。委员会的设置由常代会全体会议决定。
专门委员会由常代会委员组成。每位常代会委员应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参加一个或两个委员会。会长团在必要时可以对委员会的组成人员进行调剂。
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专门委员会的工作。主任委员由会长团从各专门委员会委员中提名,常代会全体会议通过并任命。
第二十四条 【常代会专门委员会的职权】常代会专门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审议常代会或其主任会议交付的议案,并在审议结束后提交报告;
(二)向常代会提出与本委员会有关的议案;
(三)就与本委员会有关的问题进行调查和质询;
(四)学生会其它规章中补充规定之职权。
第二十五条 【常代会各职能部门】常代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若干职能部门,负责常代会各项工作的具体执行。
各职能部门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部长(主任)经公开选拔产生,在会长团领导下开展工作,对会长团负责。
第二十六条 【常代会专门委员会、职能部门设置的变更】常代会如需变更专门委员会和职能部门的设置,应由会长团提出,经常代会全体会议审议批准。
第二十七条 【常代会主任会议】常代会会长、副会长、以及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组成常代会主任会议。
第二十八条 【常代会主任会议的职权】常代会主任会议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常代会全体会议,确定会议议程;
(二)向常代会提出学生会基本条例的草案或修订草案;
(三)向常代会提出关于学生会工作的议案;
(四)解释学生会基本条例,监督规章的实施;
(五)领导常代会各专门委员会的工作;
(六)维护会员权益,以提案报告、召开见面会等各种方式收集并向学校相关部门反映会员提出的学校建设发展问题;
(七)联系及各院系学生会的权力机构;
(八)处理常代会其他重要日常事务。
在主任会议成立以前,其职权由会长团代为行使。
第二十九条 【常代会全体会议的职权】常代会通过全体会议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学生代表大会和临时学生代表大会,向大会提出有关学生会工作的议案;
(二)解释学生会章程,监督章程的实施;
(三)向学代会提出章程修正案;
(四)制定、修改学生会基本条例;
(五)选举和补选常代会会长、副会长;
(六)在不召开学代会的年份,进行执委会主席团中期调整;
(七)在执委会主席、副主席缺任时,决定召开常代会扩大会议进行补选;
(八)根据常代会会长团的提名,审议并任命常代会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和职能部门负责人;
(九)根据执委会主席团的提名,审议并任命执委会各部门负责人;
(十)罢免执委会主席团成员、各部部长、办公室主任,常代会会长团成员、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
(十一)监督并考核执委会主席团和各部门的工作;
(十二)审议和批准常代会、执委会工作计划;
(十三)审议和批准学生会财务预算,审查学生会经费使用情况;
(十四)审议学代会代表在学代会预备期间,经一名以上(含一名)常代会委员或四名以上(含四名)学代会代表联名或附议,就学生会工作提出的未列入学代会议程的议案;
(十五)审议常代会委员、常代会各专门委员会、常代会主任会议和执委会主席团就学生会工作提出的其他议案;
(十六)在必要时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和质询并成立相关的调查委员会,在调查和质询中取得学生会的一切相关机构、个人的协助,并根据调查和质询的结果作出决议;
(十七)决定学生会工作的其他重大事项,行使学代会授予的其他职权。第三十条 【常代会全体会议的召开】常代会决定重大问题需召开全体会议。常代会全体会议由常代会主任会议召集。经五分之一以上常代会委员提议,常代会主任会议必须召集常代会全体会议。
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常代会委员出席常代会全体会议,全体会议方得召开。
常代会召开全体会议的公告需提前向全校公布,常代会委员以外的普通会员有权列席会议。与会议议程有关的人员,经常代会主任会议通知,应当列席会议。
第三十一条 【常代会全体会议的选举和表决规则】常代会全体会议实行合议制,行使各项职权均应经过民主选举或表决。选举依据本《细则》第五章执行。
全体会议的表决以与会常代会委员二分之一以上(含二分之一)赞成为通过,但执委会主席团成员和常代会会长团成员的罢免案以及向学代会提出《学生会章程》修正案需以与会常代会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赞成为通过。
第三十二条 【常代会全体会议的议案审议规则】常代会主任会议、执委会
主席团或五分之一以上(含五分之一)常代会委员联名提出的议案,直接列入常代会全会议程。
常代会各专门委员会提出的议案、学代会代表提出的未列入学代会议程的议案和常代会委员提出的一般议案是否列入常代会全会议程,由常代会主任会议决定。
列入常代会全会议程的议案和规章草案,经过审议,会议主持人认为需要作进一步调查、完善,暂不适合交付表决的,可提出暂不表决的动议,经与会二分之一以上(含二分之一)常代会委员举手表决赞成的,可责成常代会主任会议待进一步调查、完善,在以后的全体会议上再行表决。
在常代会全体会议正式审议前,议案可以撤回。
第三十三条 【常代会全体会议的大会发言和动议规则】常代会委员可以在常代会全体会议上就会议讨论的问题要求作大会发言,主持人应当准许。
列席会议的人员,经主持人同意,也可就议题在大会上发表意见。主持人应限定发言人的发言时间,发言超时或存在人身攻击、谩骂挑衅等危害会议秩序情形的,主持人可以终止发言人的发言。
常代会委员就常代会全体会议的程序问题提出动议,应当交付常代会全体会议举手表决,并以与会二分之一以上(含二分之一)常代会委员赞成为通过。
第三十四条 【未列入常代会全会议程的议案处理】常代会各专门委员会提出的议案、学代会代表提出的未列入学代会议程的议案和常代会委员提出的一般议案,在议案提出后三个月内未列入常代会全会议程的,不再提交常代会全会,由常代会主任会议在一个月内处理、答复,或授权执委会在一个月内处理、答复。
第三十五条 【常代会委员吁请的提出和处理】常代会委员在学代会闭会期间就学校工作提出的吁请,由常代会主任会议在一个月内与学校有关部门交涉处理并答复吁请人,或交由执委会在一个月内与学校有关部门交涉处理并答复吁请人。
常代会有关专门委员会收集、汇总会员关于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吁请,由常代会主任会议在一个月内与学校有关部门交涉处理并公布结果,或交由执委会在一个月内与学校有关部门交涉处理并公布结果。
常代会主任会议有责任督促学校有关部门执行商定的关于吁请的处理方案。
第四章
执行委员会
第三十六条 【执委会的组成】北京大学学生会执行委员会(简称执委会)是北京大学学生会的执行机构。执委会由执委会委员组成,包括校学生会执委会主席团成员和各院系学生会主席。
第三十七条 【执委会主席团的组成】执委会主席团是执委会的领导机构,主持执委会日常工作的开展。
主席团设主席一人,副主席三至六人,由会员担任。在执委会主席团全部四至七名成员中,应包括本部会员三至五人,医学部会员一至二人。
主席团的任期自获选当年本科生毕业典礼结束后三日起,至次年本科生毕业典礼结束后三日止。
第三十八条 【执委会主席团的职权】执委会主席团行使下列职权:
(一)执行本章程,执行学代会和常代会制定的文件、决定;
(二)召集执委会全体会议,决定执委会重大问题;
(三)向常代会全体会议提出关于学生会工作的议案;
(四)公开选拔并向常代会全体会议提名执委会各部部长和办公室主任人选;
(五)会同常代会会长团聘任学生会秘书长;
(六)组织开展校园学术、科技活动;
(七)组织开展校园文艺、体育、实践活动;
(八)组织开展学生维权服务活动;
(九)组织开展校际、地区际和国际学生交流活动;
(十)管理学生会的财产和资金;
(十一)领导和帮助各院系学生会执行机构工作的开展。
第三十九条 【执委会主席团与常代会的关系】在学代会闭会期间,执委会主席团对常代会负责,定期向常代会报告工作并接受常代会的监督。
第四十条 【执委会各职能部门和部长会议】执委会主席团根据工作需要设立若干职能部门,负责执委会各项具体工作和活动。
执委会各职能部门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部长(主任)经公开选拔产生,19 在主席团领导下开展工作,对主席团负责。
执委会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接受常代会监督。
执委会主席团成员和各职能部门部长(主任)组成执委会部长会议。第四十一条 【执委会职能部门设置的变更】执委会如需变更职能部门的设置,应由主席团在公开招聘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之前向常代会提出,经常代会全体会议审议批准。
北京大学学生代表大会组织条例
(2010年11月第三十一届学生会常代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立法目的】为了规范北京大学学生代表大会的基本制度,保障会员的权利和学生会的民主,推进依章治会,根据学生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学生代表大会的性质】学生代表大会是北京大学学生会的最高权力机构。
第二章
学生代表大会的组织和职权
第三条 【学代会的召开】学代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学生会常务代表委员会召集学代会,确定会议议程,组织会务工作。
常代会如果认为必要,经过全体会议表决通过,可以在学代会闭幕后召集学代会代表召开临时学代会。
第四条 【学代会的职权】学代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修改学生会章程,监督章程的实施;
(二)听取、审议上届常代会和执委会的工作报告;
(三)选举新一届执委会主席团成员;
(四)以表决的形式批准各院系推选的常代会委员并追认自上一届学代会以来各院系改选或补选的常代会委员;
(五)收集和处理学代会代表关于学校工作的吁请;
(六)审议学代会代表和常代会提出的关于学生会工作重大问题的提案;
(七)行使应由本会最高权力机构行使的其他职权。
第五条 【学代会主席团的组织】常代会应于学代会召开前至少一个月由全
体会议决议成立学生代表大会主席团,开始学代会的筹备工作。学代会主席团由不参加新一届常代会会长团或执委会主席团竞选,并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学代会代表的资格条件的当届常代会会长团成员和执委会主席团成员组成。在学代会主席团成立后,学代会主席团成员报名参加选举的,自报名之时起自动退出学代会主席团。
第六条 【学代会主席团的职权】学代会主席团负责主持学代会,监督学代会代表选举,处理吁请和提案。主席团内部的表决,以主席团成员二分之一以上赞成为通过。
第三章
学生代表大会的会议
第七条 【学代会的召开】学代会的召开日期由常代会主任会议提出,由常代会全体会议表决通过。该次全体会议的时间应早于学代会的召开日期至少一个月。
三分之二或三分之二以上学代会代表出席学代会,学代会方得召开。学代会会议由学代会主席团确定一名成员主持。
第八条 【学代会的一般提案审议规则】自学代会主席团成立之日起至学代会召开前十天止,学代会主席团接受关于学生会工作重大问题的提案。下列人员可以提出提案:
(一)一名或一名以上常代会委员联名;
(二)四名或四名以上学代会代表联名。提案经主席团审议并表决,通过后列入大会议程。
下列提案直接列入大会议程:
(一)由常代会委员在常代会全体会议上提出,经全体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的;
(二)由五分之一或五分之一以上常代会委员联名提出的;
(三)由十分之一或十分之一以上学生代表大会代表联名提出的。在一次学代会中,主席团若收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提案,应至少将两个提案
列入议程;若仅收到一个提案,则应将此提案列入议程;若没有收到提案,本次学代会不进行提案审议。
凡列入议程的提案应于学代会前至少一周交付代表审议。提案表决前应由发起人做说明,时间不超过十分钟。
第九条 【章程修正案审议规则】学代会修改学生会章程。下列机构或人员可以向学代会主席团提出学生会章程修正案草案:
(一)常代会全体会议;
(二)五分之一或五分之一以上学代会代表联名。
修正案草案需在学代会召开前至少十天提出,直接列入学代会议程,在学代会召开前至少一周由主席团交付学代会代表审议,并在学代会上表决。
第十条 【学代会的动议规则】在学代会会议上,下列人员可以就学代会的程序问题提出动议:
(一)三名或三名以上常代会委员联名;
(二)十名或十名以上学代会代表联名。
动议不得违反本条例关于学代会程序问题的规定。
动议经学代会主席团即时讨论并表决通过后生效,学代会相关程序根据动议即时调整。
第十一条 【学代会的发言和提问规则】学代会代表在学代会审议学生会章程修正案草案或提案时可以要求发言,在审议常代会和执委会工作报告时可以要求提问,经会议主持人同意后可以发言和提问。
每名学代会代表就同一问题发言不得超过两次,提出关于常代会和执委会工作的问题限一次,每次发言或提问时间不得超过三分钟。发言或提问超时或存在人身攻击、谩骂挑衅等扰乱会议秩序情形的,主持人可以终止发言或提问。
第十二条 【学代会的表决规则】除学生会章程修正案外,学代会表决提案以出席代表二分之一以上同意为通过。对章程修正案草案的表决以出席代表三分之二或三分之二以上同意为通过。
表决提案和章程修正案草案采用举手表决方式,由学代会主席团组织工作人员清点赞成代表数量。
选举执委会主席团成员须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按照学生会相关基本条例的规定进行。
第十三条 【学代会代表吁请的提出和处理】自学代会主席团成立之日起至学代会召开前十天止,主席团接受关于学校工作的吁请。下列人员可以提出吁请:
(一)一名或一名以上常代会委员联名;
(二)四名或四名以上学代会代表联名。
上述吁请由学代会主席团与学校有关部门交涉处理,在学代会上答复吁请人。学代会上无法答复的,由常代会主任会议或执委会主席团在学代会结束后一个月内答复吁请人。
第四章
学生代表大会代表
第十四条 【学代会代表的产生和名额分配】学代会代表以院系为单位由会员选举产生。
各院系代表名额原则上依照各院系学生会会员人数按比例分配,代表名额不足三人的以三人计。
当届校学生会执委会主席团成员、各院系学生会主席和当届校学生会常代会委员,若符合本条例规定的资格条件,则不经过选举自动成为学代会代表。成为学代会代表的执委会主席团成员不计入各院系代表名额。
学代会代表总人数不超过四百人。
名额分配方案由常代会主任会议向常代会全体会议提出,由全体会议在学代会召开前至少一个月审议并表决通过。
第十五条 【学代会代表的资格条件】学代会代表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国法校纪;
(二)品行端正,团结同学,工作能力强;
(三)自取得北大学籍以来从未有过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或限选课(不含双学位课程、辅修课程)不及格;
(四)自取得北大学籍以来从未受过学校警告以上(含警告)处分。取得北京大学学籍第一学期出现不及格情况,经重修获得及格的,不受本条第一款第(三)项的限制,不因此丧失学代会代表资格。
第十六条 【学代会代表的选举】在常代会决议成立学代会主席团后三天内,主席团应通知各院系选举学代会代表。各院系学生会和常代会委员根据本院系的规定组织本院系学代会代表的选举。各院系学生会应在接到主席团通知后两周内向主席团报告选举结果方为有效。
主席团监督院系学代会代表的选举,接受关于学代会代表资格、选举纪律和选举程序的举报。如果经主席团调查证实当选的学代会代表不符合资格条件或违反选举纪律而当选,自接到选举结果报告起至学代会召开前十天止,主席团可以取消该学代会代表的资格,并通知其所在院系。其所在院系应在学代会召开前进行补选并报告选举结果。
各院系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选举、补选并报告主席团的,或补选产生的代表经查证不符合资格条件或违反选举纪律而当选的,相应代表名额空缺。
第十七条 【学代会代表的权利】学代会代表享有如下权利:
(一)在学代会上发言、提问、表决,除非内容违反国家法律,不受追究;
(二)向学代会提出学生会章程修正案草案;
(三)就学生会工作的重大问题提出提案;
(四)就学生会工作中的问题向学生会干部提问;
(五)就学校工作提出吁请,要求学校有关部门给予答复和解决;
(六)参加学代会并参与对上届执委会工作报告和列入学代会议程的提案的讨论、质疑、表决,以及就会议程序问题提出动议、就会议讨论的实质问题要求作大会发言。
第十八条 【学代会代表的义务】学代会代表应履行如下义务:
(一)听取和反映会员的意见和要求,接受会员的监督,向本院系会员介绍学代会的情况;
(二)积极行使代表权利,认真履行代表职责;
(三)服从会议决议,及时向本院系会员传达会议精神。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条例的解释】本条例的解释权归北京大学学生会常务代表委员会所有。
第二十条
【条例的生效】本条例自通过之日起生效。
北京大学学生会常务代表委员会组织条例
(2010年10月第三十一届学生会常代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立法目的】为了规范北京大学学生会常务代表委员会的基本制度,保障会员的权利和学生会的民主,推进依章治会,根据学生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常务代表委员会的地位和功能】北京大学学生会常务代表委员会是学生会在学生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常设权力机构,由常代会委员组成,代表学生会全体会员。每届常代会的任期为两年,自学代会闭会时起,至下一次学代会召开时止。
第二章 常务代表委员会的组织和职权
第三条 【常代会会长团】常代会设会长一人、副会长二至三人。会长、副会长从常代会委员中选举产生,组成常代会会长团。常代会会长团中应有一人为医学部会员。
常代会会长主持常代会日常工作,副会长协助会长工作。
每期常代会会长团的任期为一年,自当选之日起,至下一期会长团当选之日止。
第四条 【常代会全体会议】常代会通过全体会议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学生代表大会和临时学生代表大会,向大会提出有关学生会工作的提案;
(二)解释学生会章程,监督章程的实施;
(三)向学代会提出章程修正案;
(四)制定、修改学生会基本条例;
(五)选举和补选常代会会长、副会长;
(六)在不召开学代会的年份选举执委会主席团;
(七)在执委会主席、副主席缺任时进行补选;
(八)根据常代会会长团的提名,审议并任命常代会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和职能部门负责人;
(九)根据执委会主席团的提名,审议并任命执委会各职能部门负责人;
(十)罢免常代会会长团成员、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执委会主席团成员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
(十一)监督并考核执委会主席团和常代会、执委会各职能部门的工作;
(十二)审议和批准常代会、执委会工作计划;
(十三)审议和批准学生会财务预算,审查学生会经费使用情况;
(十四)审议学代会代表在学代会预备期间,经一名或一名以上常代会委员,或四名或四名以上学代会代表联名或附议,就学生会工作提出的未列入学代会议程的提案;
(十五)审议常代会委员、常代会各专门委员会、常代会主任会议和执委会主席团就学生会工作提出的其他提案;
(十六)在必要时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和质询并成立相关的调查委员会,在调查和质询中取得学生会的一切相关机构、个人的协助,并根据调查和质询的结果作出决议;
(十七)决定学生会工作的其他重大事项,行使学代会授予的其他职权。第五条 【常代会主任会议】常代会会长、副会长和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组成常代会主任会议。
包括会长在内的三分之二或三分之二以上主任会议成员出席会议,主任会议方得召开。
第六条 【常代会主任会议的职权】常代会主任会议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常代会全体会议,确定会议议程;
(二)向常代会提出学生会基本条例的草案或修订草案;
(三)向常代会提出关于学生会工作的提案;
(四)监督学生会基本条例的实施;
(五)领导常代会各专门委员会的工作;
(六)维护会员权益,以提案报告、召开见面会等各种方式收集并向学校相
关部门反映会员提出的对学校建设发展事项的意见建议;
(七)联系各院系学生会的权力机构;
(八)处理常代会其他重要日常事务。
在每期常代会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产生以前,常代会会长团代行主任会议的职权。
第七条 【常代会专门委员会】常代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若干专门委员会,分工负责常代会各项专门性工作。委员会的设置由常代会全体会议决定。
专门委员会由常代会委员组成。每位常代会委员应根据意愿选择参加一个或两个委员会。会长团在必要时可以根据常代会委员意见对委员会的组成人员进行调剂。会长团成员不参加专门委员会。
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专门委员会的工作。主任委员由会长团从各专门委员会委员中提名,常代会全体会议通过并任命。
各委员会经主任委员或五分之一以上委员提议,或经主任会议要求,可以召集会议。
第八条 【常代会专门委员会的职权】常代会专门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审议常代会或其主任会议交付的提案,并在审议结束后提交报告;
(二)向常代会提出与本委员会有关的提案;
(三)就与本委员会有关的问题进行调查和质询;
(四)学生会其它规章中补充规定之职权。
第九条 【常代会各职能部门】常代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若干职能部门,负责常代会各项工作的具体执行。
各职能部门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经公开选拔产生部长(主任),在会长团领导下开展工作,对会长团负责。
第十条 【常代会专门委员会、职能部门设置的变更】常代会如需变更专门委员会和职能部门的设置,应由会长团提出,经常代会全体会议审议批准。
第三章 常务代表委员会的会议
第十一条 【常代会会议议事的基本原则】常代会全体会议、主任会议、各专门委员会行使职权均必须召开实体会议;常代会实行合议制,行使各项职权均应经过民主选举或表决。
第十二条 【常代会全体会议的召开】常代会行使第四条规定的职权需召开全体会议。
常代会全体会议由常代会主任会议召集。经五分之一以上常代会委员提议,常代会主任会议必须召集常代会全体会议。
会长团应根据常代会委员的情况和意见确定召开常代会全体会议的时间,并在全体会议召开前至少两周将召开时间通知全体常代会委员。
三分之二或三分之二以上常代会委员出席或根据本条例的规定委托他人出席常代会全体会议,全体会议方得召开。
常代会召开全体会议的公告需提前向全体会员公布。会员有权列席会议。与会议议程有关的人员,经常代会会长团通知,应当列席会议。
常代会全体会议由会长主持。会长可以委托副会长主持会议。
第十三条 【常代会全体会议的提案审议规则】常代会主任会议、执委会主席团或五分之一及以上常代会委员联名提出的提案,直接列入常代会全体会议议程。
常代会各专门委员会提出的提案、学代会代表提出的未列入学代会议程的提案和常代会委员提出的一般提案是否列入常代会全体会议议程,由常代会主任会议决定。
列入常代会全体会议议程的提案和规章草案,经过审议,会议主持人认为需要作进一步调查、完善,暂不适合交付表决的,可提出暂不表决的动议,经与会二分之一以上常代会委员举手表决赞成的,可责成常代会主任会议待进一步调查、完善,在下一次全体会议上再行表决。
在常代会全体会议正式审议前,提案可以撤回。
常代会委员可以在全体会议上临时提出提案,由会议主持人决定是否列入议程。
第十四条 【常代会全体会议的发言和动议规则】常代会委员可以在常代会全体会议上就会议讨论的问题要求作大会发言,主持人应当准许。
列席会议的人员,经主持人同意,也可就议题在大会上发表意见。
主持人应限定发言人的发言时间,发言超时或存在人身攻击、谩骂挑衅等危害会议秩序情形的,主持人可以终止发言人的发言。
常代会委员就常代会全体会议的程序问题提出动议,经会议主持人同意应当交付常代会全体会议举手表决,并以与会二分之一以上常代会委员赞成为通过。
第十五条 【常代会全体会议的表决规则】全体会议的表决以与会常代会委员简单多数通过,但执委会主席团成员和常代会会长团成员的罢免案以及向学代会提出学生会章程修正案需以与会常代会委员三分之二多数为通过。
投票表决可采取举手表决、起立表决、唱名表决、无记名投票表决等形式,具体形式由会议主持人根据情况决定。
无记名投票表决应以常代会委员秘密填写选票并密封、无序投入票箱的形式进行,任何人不得窥视常代会委员的投票内容;会议主持人应确保常代会委员享有秘密投票的条件。
第十六条 【未列入常代会全体会议议程的提案处理】常代会各专门委员会提出的提案、学代会代表提出的未列入学代会议程的提案和常代会委员提出的一般提案,在提案提出后连续两次常代会全体会议均未列入会议议程的,不再提交常代会全体会议,由常代会主任会议在一个月内处理、答复,或由常代会主任会议授权执委会在一个月内处理、答复。
第十七条 【常代会委员吁请的提出和处理】常代会委员在学代会闭会期间就学校工作提出的吁请,由常代会主任会议在一个月内与学校有关部门交涉处理并答复吁请人,或交由执委会在一个月内与学校有关部门交涉处理并答复吁请人。
常代会有关专门委员会收集、汇总会员关于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吁请,由常代会主任会议在一个月内与学校有关部门交涉处理并公布结果,或交由执委会在一个月内与学校有关部门交涉处理并公布结果。
常代会主任会议有责任督促学校有关部门执行商定的关于吁请的处理方案。
第四章 常务代表委员会委员
第十八条 【常代会委员的产生和任期】常代会委员由各院系学生会组织本院系的校学生会会员民主推选产生,每个院系一名。常代会委员对会员负责。
每期常代会委员的任期为一年,自常代会委员名单公示之日起,至下一期常代会委员名单公示之日止,可以连任。
第十九条 【常代会委员的资格条件】常代会委员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国法校纪;
(二)品行端正,团结同学,工作能力强;
(三)自取得北京大学学籍以来所修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不含双学位或辅修课程)从未不及格;
(四)自取得北京大学学籍以来从未受过学校警告或警告以上处分;
(五)就任时不是校学生会执委会主席团成员、执委会职能部门负责人或院系学生会主席团成员。
取得北京大学学籍的第一个学期有一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不及格,后经重修或重考及格的,不受本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约束,不因此丧失常代会委员任职资格。
第二十条 【常代会委员的选举和登记】常代会委员的选举和登记程序如下:
(一)常代会会长团主持常代会委员的登记工作,在每年学生代表大会或学生会中期调整至少三周前统一通知各院系民主推选新一期常代会委员;
(二)各院系学生会根据本院系情况和相关规定组织本院系会员民主推选常代会委员;
(三)登记准备期为常代会会长团统一发出通知后两周,各院系在此期间内完成推选,并在推选完成后两日内将推选情况和新一期常代会委员的资格情况报告会长团,由会长团进行登记;
(四)常代会会长团在登记准备期结束、完成对各院系新一期常代会委员的登记后,将新一期常代会委员向全体会员公示至少一周。
根据上述规定,逾期未选出新一期常代会委员或未将当选者报告常代会会长团的院系,本期常代会委员空缺。
第二十一条 【常代会委员选举的监督和重新推选】常代会会长团在登记准备期和公示期内对院系推选常代会委员的程序和新一期常代会委员的资格进行监督。
常代会会长团在公示期内接受全体会员关于院系推选常代会委员的程序和新一期常代会委员的资格的举报,并在接到举报后进行调查。
根据上述规定,常代会会长团在登记准备期和公示期内查出当选的常代会委员违反选举纪律或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资格条件的,可以直接通知其所在院系在学生代表大会或学生会中期调整之前重新推选产生常代会委员。
根据上述规定,相关院系在接到重新推选常代会委员的通知后,未能在两周内完成推选的,本期常代会委员空缺。
第二十二条 【常代会委员的就职】在召开学生代表大会的年份,当期常代会委员在学代会闭幕时卸任。新一期常代会委员同时就职,并召开常代会全体会议选举新一期常代会会长团。
在不召开学生代表大会的年份,当期常代会委员选举新一期执委会主席团,并在选举主席团的常代会全体会议闭幕时卸任。新一期常代会委员同时就职,并召开常代会全体会议选举新一期常代会会长团。
第二十三条 【常代会委员的权利】常代会委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在常代会全体会议及其内部机构的会议上发言、表决,除非内容违反国家法律或校规校纪,不受追究;
(二)就学生会工作提出提案;
(三)就学生会工作中的问题向学生会干部提出质询;
(四)就学校工作提出吁请,要求学校有关部门给予答复和解决;
(五)查阅常代会、执委会文案,了解常代会、执委会日常工作;
(六)参加常代会全体会议并参与选举、表决、讨论、质疑,以及就会议程序问题提出动议、就会议讨论的实质问题要求作大会发言;
(七)校本部的常代会委员和医学部非临床医院的常代会委员在因故无法参加常代会全体会议时,以书面形式全权委托本院系一名会员代为出席会议、参与讨论及投票,但被委托人没有权利选举或补选常代会会长团成员或会长、执委会主席团成员或主席,且被委托人不得为校学生会执委会主席团成员或常代会、执委会职能部门负责人;
(八)医学部各临床医院的常代会委员在因故无法参加常代会全体会议时,全权委托医学部一名出席会议的常代会委员代为参与讨论及投票,或全权委托医学部一名普通会员出席会议、参与讨论及投票,但被委托人没有权利选举或补选
常代会会长团成员或会长、执委会主席团成员或主席。每次全体会议,一名医学部常代会委员可以接受至多三名医学部临床医院常代会委员的委托,一名医学部普通会员只能接受一名医学部临床医院常代会委员的委托。
第二十四条 【常代会委员的义务】常代会委员需履行下列义务:
(一)听取和反映会员的意见和要求,接受会员的监督,向本院系会员介绍学生会工作情况;
(二)认真履行职权,参加常代会的会议和工作。
常代会委员不履行上述义务的,常代会主任会议可对其提出警告,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适用本条例相关规定进行停权或罢免。
第二十五条 【常代会委员的停权】校本部的常代会委员和医学部非临床医院的常代会委员一期任期内两次缺席常代会全体会议、医学部各临床医院的常代会委员一期任期内三次缺席常代会全体会议,即被自动停止其作为常代会委员的一切权利。
因故无法出席会议的常代会委员可以根据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委托他人出席会议,但两次委托记做一次缺席。
常代会委员被自动停权后,由常代会会长团通知其所在院系有权将其罢免。第二十六条 【常代会委员的罢免】有常代会委员出现下列情况的,可以对其进行罢免:
(一)被查出违反选举纪律而当选的;
(二)任职期间出现不符合本细则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一)、(二)、(三)、(四)项所规定的资格条件的;
(三)拒不履行常代会委员的义务,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
(四)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
罢免案由常代会主任会议提出或由四分之一及以上常代会委员联名提出,经过常代会监察委员会的调查、质询和当事人的申辩,由常代会全体会议审议,获得三分之二或三分之二以上常代会委员同意即获通过。
各院系可以由院系学生会向主任会议提出罢免本院系常代会委员的申请,由常代会主任会议审议,获得主任会议二分之一以上成员同意即获通过。
根据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已被停权的常代会委员,其所在院系在接到常代会会长团的停权通知后,有权直接将其罢免。罢免在该院系学生会向会长团通报时生
效。
第二十七条 【常代会委员的辞职】常代会委员可以向常代会会长团提出辞职,会长团应将辞职向全体会员公告。辞职在会长团发出公告时生效。
第二十八条 【常代会委员的补选】常代会委员因下列原因出现空缺的,其所在院系可以进行补选:
(一)因身故、休学、长期外出交流等原因无法继续在校学业而自然离职;
(二)任职期间成为校学生会执委会委员而自然离职;
(三)根据第二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被常代会全体会议罢免;
(四)根据第二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被所在院系罢免,且提出补选申请时常代会委员人数已不及应有人数的三分之二。
常代会委员因下列原因出现空缺的,其所在院系须在该常代会委员自本期就职起至当年10月31日(含10月31日)止提出补选申请方可进行补选:
(一)根据第二十六条第四款的规定,在被停权后被所在院系罢免;
(二)根据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辞职。
除上述情形以外,常代会委员空缺,其所在院系不得进行补选。
根据上述规定可以进行补选时,需要补选常代会委员的院系学生会向常代会主任会议提出补选申请并获得批准后,或主任会议通知该院系进行补选后,补选方可进行。
常代会委员的补选程序与选举程序相同。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条例的解释】本条例的解释权归北京大学学生会常务代表委员会所有。
第三十条
【条例的生效】本条例自通过之日起生效。
北京大学学生会选举组织条例
(2010年3月第三十届学生会常代会第九次全体会议通过,2010年5月第三十一届学生会常代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最后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立法目的】为了规范北京大学学生会常务代表委员会会长团和执行委员会主席团的选举制度和竞选行为,保障学生会会员的民主权利,保障学生会选举活动规范进行,根据《北京大学学生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选举基本原则】常代会会长团和执委会主席团的选举应遵循依章、民主、规范、公平、公开、廉洁的原则,接受校党委的领导与校团委的指导,并接受学生会全体会员的监督。
第三条 【应选职务与人数】会长团成员和主席团成员全部由会员担任,由选举产生,任期一年。
学生会常务代表委员会设会长一人,副会长二到三人,组成常代会会长团。会长团成员中应包括医学部会员一人。
学生会执行委员会设主席一人,副主席三到六人,组成执委会主席团。主席团成员中应包括医学部会员一到二人。
学生会选举委员会应在候选人产生之后,根据候选人数确定应选人数,并交由常代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应选人数的确定应以尽可能实行差额选举为原则。
第四条 【主持选举的机构】学生会设立选举委员会主持常代会会长团和执委会主席团的选举。
选举委员会由现任常代会主任会议成员及现任执委会主席团成员组成。选举委员会主任由现任常代会会长和执委会主席共同担任,分别负责选举会务组织和对外联络事务。选举委员会委员参加选举的,自报名之时起自动退出选举委员会。
选举委员会聘请学生会秘书长担任选举委员会秘书长,指导选举组织工作。选举委员会主持选举事务,执行与选举有关的学生会规章制度,制定选举的 36 具体规则,确定选举的具体程序,负责候选人的报名和资格审查,监督和规范候选人的竞选行为,负责选举投票、计票事务,公布选举结果,处理针对候选人的举报。
选举委员会向常代会负责,受常代会监察委员会监督。
选举委员会经常代会全体会议决议成立,在新一届会长团和主席团当选后解散。选举委员会在成立之日向全校发布选举公告,宣布选举委员会组成人员、选举制度、监督举报方式等选举基本事项。
选举委员会内部遵循民主集中的原则,日常工作时要进行充分的讨论。处理重要问题或内部出现分歧时,须进行投票,以二分之一以上通过的方式做出决定。
选举委员会遵循公开原则,以公示形式及时将与选举有关的一切重要情况向学生会全体会员公告,接受学生会全体会员的监督。
选举委员会可以根据情况从学生会现有的职能部门不参加选举的会员中招募工作人员,处理委员会的事务性工作。
补选会长团成员和主席团成员时不设立选举委员会。
第二章
候选人的产生
第五条 【参选条件】符合下列条件的北京大学学生会会员,有资格参加常代会会长团和执委会主席团选举: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遵守校规;
(二)品行端正,团结同学,工作能力强,能代表广大同学利益;
(三)自取得学籍以来,平均学分绩点(GPA)排名处于所在院系或专业的前70%;
(四)自取得北大学籍以来从未有过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或限选课(不含双学位课程、辅修课程)不及格;
(五)自取得北大学籍以来从未受过学校警告以上(含警告)处分;
(六)常代会会长团候选人必须在选举投票开始前具备常代会委员资格。
取得北大学籍的第一个学期有一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或限选课不及格,后重修或重考及格的,不受前款第四项规定约束,不因此丧失参选资格。
第六条 【选举报名】有意参加常代会会长团和执委会主席团选举且符合参选条件的同学,在班级民主评议、推选的基础上,经所在院系学生会、团委、党委审查同意,可于选举公告发布以后,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方式向选举委员会报名参选,并提交个人简历、成绩单等相关书面证明材料,供选举委员会进行审查。
第七条 【候选人资格审查】选举委员会在选举报名结束后进行资格审查,审查报名人是否满足第五条规定的参选条件。
对于候选人是否符合第五条第一款第(一)、(二)项规定的条件,选举委员会应采取约请报名人谈话、向其周围师生调查等方式进行审查;对于候选人是否符合第五条第一款第(三)至第(六)项规定的条件,选举委员会应以审查相关书面证明材料的方式进行审查,审查后须封存相关材料直至选举结束。
选举委员会以不符合第五条第一款第(一)、(二)项规定的条件为由,决定不批准报名人获得候选人资格的,需进行投票,以二分之一以上多数赞成通过决定。
候选人资格审查应当在选举投票前一周结束,并公布资格审查报告。候选人资格审查受常代会监察委员会的全程监督。资格审查报告在监察委员会认可后方可公布。
第八条 【候选人自律协定】选举委员会在选举报名结束后,召集报名人签署候选人自律协定。已通过审查的报名人在签署协定,承诺遵守纪律、公平竞争、文明参选、独立竞选后,方可正式获得候选人资格。
第九条 【候选人公示】通过审查并签署候选人自律协定的报名人正式获得候选人资格。选举委员会在选举报名结束后向全校公布报名结果,在候选人产生后将候选人名单及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向全校公示一周。
第三章
竞选活动规范
第十条 【选举的具体规则和程序】选举委员会在设立期间可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制定适用于本次选举,且不与学生会章程和本条例相冲突的具体规则和程序。
第十一条 【竞选经费】候选人应合法地自行筹集竞选经费,并将其用于正当的竞选活动。学生会不向任何候选人提供任何形式的竞选经费支持。
第十二条 【竞选预算和决算】报名人在向选举委员会报名参加选举的同时,应向选举委员会提交其从报名参选之日起至选举投票之日止用于选举活动的全部经费的预算。
选举委员会应将所有候选人的预算向全校公示并备案。
候选人应在选举投票前一日向选举委员会提交其从报名参选之日起至当日止用于选举活动的全部经费的决算。
选举委员会应在选举投票前将候选人预算和决算的情况向全体选举人报告。第十三条 【竞选宣传和竞选材料】候选人应根据有关选举规则的规定,进行正当的竞选宣传,并按时向选举委员会提交展板、会议宣传材料等竞选材料。
各个候选人的展板、会议宣传材料等竞选材料的前后顺序,由选举委员会组织全体候选人抽签决定。
第十四条 【选举的纪律】在选举报名开始起至选举投票结束止的任何阶段,候选人出现下列情形,视为违纪:
(一)通过伪造文件等手段隐瞒真相,骗取候选人资格的;
(二)以金钱或者其他任何形式物质利益,贿赂或变相贿赂选举人或信任投票人,妨害其自由行使投票权的;
(三)以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妨害选举人或信任投票人自由行使投票权的;
(四)以封官许愿、拉帮结派、打击报复、排除异己等非正当手段达到竞选目的的;
(五)对其他候选人进行恶意人身伤害或以编造谣言、伪造证明等形式进行人身攻击的;
(六)对于举报自己选举行为的人进行压制、报复的;
(七)严重滥用选举经费或挪用公款归个人竞选使用的;
(八)违反选举制度,或不遵守选举委员会制定的选举程序和选举规则,情节严重的;
(九)有损害选举人或信任投票人自由行使投票权,损害其他候选人正当选举利益或违反公平竞争、文明参选原则等其他恶劣情形的。
第十五条 【对参选报名人和候选人的举报】从参选报名人名单公布之日起至选举投票前一日止,任何学生会会员有权利就候选人不符合参选资格或候选人违反选举纪律这两类问题向选举委员会匿名举报。
选举委员会应对举报人进行保护。
第十六条 【对候选人的调查】选举委员会接到针对候选人的举报后,应当进行充分的调查取证,并听取当事人说明情况。
选举委员会进行调查时,任何候选人、学生会工作人员、普通学生会会员都有义务配合调查,如实反映问题。
在对参选报名人的资格审查结束后,如果没有接到举报,选举委员会不得主动对候选人进行调查。
第十七条 【对候选人违纪的处理】选举委员会对候选人的调查结束后,如认为有关候选人确有不当行为,但情节尚不严重,应对其进行警告。
选举委员会如认为被举报的候选人确实不符合参选资格,或有严重违纪行为,经投票表决、二分之一以上多数通过,可提请常代会召开全体会议进行审议,并建议常代会取消其候选人资格。
常代会全体会议在听取选举委员会的意见和被举报的候选人的申辩后,经投票表决、二分之一以上多数通过,可取消该候选人的参选资格。如常代会全体会议没有取消该候选人的参选资格,则选举委员会可以决定对其进行警告。
任何候选人受到选举委员会两次警告,选举委员会可直接取消其参选资格。被取消选举资格的候选人,不得再次参加本次选举。
调查结束后,选举委员会可将被查出确有不当行为的选举人、学生会工作人员等当事人移交常代会或其他有关部门处理,或对其进行警告。
对于选举人协助候选人违纪且情节严重的,选举委员会在投票表决、二分之一以上多数通过后,可提交常代会全体会议审议,经投票表决、二分之一以上多数通过后,可取消该选举人的资格,且不再补选。
选举委员会应将调查和处理的情况及时向全校公示,并在选举投票和信任投
票前将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告全体选举人及信任投票人。
第十八条 【对选举委员会及其委员的监督】会员对选举委员会做出的任何决定有异议的,可以申请常代会监察委员会进行复议,监察委员会不得拒绝。监察委员会在进行调查后,以投票表决、二分之一以上通过的方式决定是否维持、改变、撤销选举委员会的决定。
会员针对选举委员会委员的不当行为的举报、调查和处理,参照第十五、十六、十七条规定。常代会监察委员会受理针对选举委员会委员的匿名举报。监察委员会可对选举委员会委员进行警告并监督其改正,认为情节严重的可提请常代会全体会议审议并建议取消其委员资格。
第四章
选举方式
第十九条 【选举委员会的报告】在选举投票前,选举委员会主任应就选举活动的情况、候选人预算和决算的情况等向全体选举人报告。
第二十条 【竞选演说和答辩】在选举投票或信任投票前,候选人应向选举人、信任投票人发表竞选演说,并针对选举人、信任投票人提出的问题进行答辩。
候选人竞选演说及答辩的顺序,由选举委员会组织全体候选人抽签决定。第二十一条 【选举的方式】常代会会长团和执委会主席团的选举应在选举人集体听取候选人竞选演说和答辩的基础上以投票方式进行。每名选举人行使平等的选举权,在一次选举中只能投一票。
选举时,应将本部和医学部的候选人分为两组,全体选举人对两组候选人分别进行投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组实行差额选举,得到票数最多的候选人当选;候选人数等于或少于应选人数的组实行等额选举,候选人得到票数超过实到选举人总数二分之一即当选。候选人得到的票数相等无法产生当选人的,由全体选举人对得赞成票数相等的候选人再次投票,直到选出为止。
选举以到会的选举人数加上先行投票数作为总票数。总票数超过或等于应到的选举人总数的三分之二,选举方为有效。选举人不得委托他人投票。学代会选举中,学代会代表不得先行投票。其他选举中,若选举人因故不能参加投票,经
选举委员会批准,选举人可以先行无记名投票,本人将选票密封后由选举委员会加盖公章并保管,在投票时代为投入票箱。选举人迟到,或缺席且未先行投票的,不能行使投票权。
除学生代表大会选举以外的选举,应由选举委员会当场组织公开唱票、计票并宣布结果。学代会选举应由选举委员会尽快组织计票,并在学代会闭幕前向大会宣布选举结果。选举人应派代表监督计票过程。
信任投票参照本条第一、三、四款的规定进行。
第二十二条 【选举相关材料的保管和处理】候选人书面证明材料、调查证据、信任票、选票等由选举委员会保管的与选举有关的一切文字材料或其他实物材料,未经选举委员会批准,任何组织、个人不得接触。选举结束后,选举委员会应将全部选票和信任票立即销毁,并将所保管的全部其他材料移交常代会归档保存。
第二十三条 【退出选举】候选人在选举投票前可以随时向选举委员会提出退出选举,选举委员会不得拒绝。候选人退出选举后,不得再次参加本次选举。
第五章
召开学生代表大会年份的选举
第二十四条 【常代会会长团的选举】在召开学生代表大会的年份,常代会在学代会闭幕的当天或次日召开全体会议,常代会委员在听取演讲与答辩的基础上,从会长团候选人中选举常代会会长团成员。
第二十五条 【常代会会长、副会长的产生】新当选的常代会会长团成员当场推选常代会会长。会长团经协商能够就常代会会长人选达成一致时,由会长团推举一名成员担任常代会会长。
会长团因二名或二名以上成员要求担任会长,经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时,由常代会委员从要求担任会长的会长团成员中选举一人担任常代会会长。
会长团成员都不愿担任会长的,由全体常代会委员从会长团成员中直接选举一人担任常代会会长。
新当选的会长团成员中未成为常代会会长的,担任常代会副会长。
第二十六条 【执委会主席团候选人的信任投票】在召开学生代表大会的年份,常代会在学代会开幕之前召开全体会议,在听取演讲与答辩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信任投票。获得二分之一以上信任票数的候选人方可参加选举,否则取消参选资格。
第二十七条 【执委会主席团的选举】学代会代表在听取演讲与答辩的基础上,从通过信任投票的主席团候选人中选举执委会主席团成员。
第二十八条 【执委会主席、副主席的产生】在学生代表大会闭幕的当天或次日,新一届执委会全体委员和原任执委会主席团成员召开执委会特别会议,从新一届执委会主席团成员中选举一人担任执委会主席。
新当选的主席团成员未当选为执委会主席的,担任执委会副主席。第二十九条 【常代会委员更换的相关问题】在召开学生代表大会的年份,常代会会长团对常代会委员进行重新登记时,有院系更换常代会委员的,由原任常代会委员召开常代会全体会议,对执委会候选人进行信任投票。原任常代会委员在学代会批准新任常代会委员名单时卸任。新任常代会委员在学代会闭幕后召开常代会全体会议,选举常代会会长团、执委会主席团。
第六章
学生会中期调整
第三十条 【中期调整的年份】在不召开学生代表大会的年份,学生会实行中期调整。
第三十一条 【常代会会长团的选举】在不召开学生代表大会的年份,常代会召开全体会议,常代会委员在听取演讲与答辩的基础上,从会长团候选人中选举常代会会长团成员。
第三十二条 【常代会会长、副会长的产生】中期调整年份会长的产生办法与召开学生代表大会的年份相同。
第三十三条 【执委会主席团候选人的信任投票】在不召开学生代表大会的年份,执委会在主席团选举之前召开全体会议,由时任执委会主席团成员和各院系学生会主席参加,在听取演讲与答辩的基础上,对执委会主席团候选人进行信
任投票。获得二分之一以上信任票数的候选人方可参加选举,否则取消参选资格。
第三十四条 【执委会主席团的选举】信任投票结束后,常代会召开全体会议,常代会委员在听取演讲与答辩的基础上,从通过信任投票的主席团候选人中选举执委会主席团成员。
第三十五条 【执委会主席、副主席的产生】新当选的执委会主席团成员召开主席团会议,从主席团成员中选举一人担任执委会主席。
如果主席团会议无法选举产生执委会主席,由常代会全体会议从要求担任执委会主席的主席团成员中选举一人担任执委会主席。
新当选的主席团成员未当选为执委会主席的,担任执委会副主席。第三十六条 【常代会委员更换的相关问题】在学生会中期调整的年份,时任常代会会长团对常代会委员进行重新登记时,有院系更换常代会委员的,由原任常代会委员召开常代会全体会议选举执委会主席团。原任常代会委员在执委会主席团选举结束后、常代会会长团选举前卸任。新任常代会委员在主席团选举结束后召开常代会全体会议并就任,选举常代会会长团。
第七章
补选
第三十七条 【常代会会长团的补选】常代会会长团成员辞职、自动卸职、被罢免或当选人数不足,导致会长团成员没有本部会员或没有医学部会员时,常代会应当召开全体会议进行补选,使补选后的人数符合第三条的规定。
若补选会长团成员时常代会会长在任,在补选中当选的会长团成员担任常代会副会长。
第三十八条
【常代会会长的补选】常代会会长辞职、自动卸职、被罢免,导致会长缺位的,常代会应当召开全体会议进行补选。
若补选会长时,依第三十七条规定需要补选会长团成员,常代会全体会议应先补选会长团成员,补选结束后再从会长团成员中选举一人担任会长。
若补选会长时不需要同时补选会长团成员,常代会全体会议应从时任会长团成员中选举一人担任会长。
第三十九条
【执委会主席团的补选】执委会主席团成员辞职、自动卸职、被罢免或当选人数不足,导致主席团成员不足三人或没有医学部会员时,常代会应当召开全体会议进行补选,使补选后的人数符合第三条的规定。
若补选主席团成员时执委会主席在任,在补选中当选的主席团成员担任执委会副主席。
第四十条
【执委会主席的补选】执委会主席辞职、自动卸职、被罢免,导致主席缺位的,常代会应当召开全体会议进行补选。
若补选主席时,依第三十九条规定需要补选主席团成员,常代会全体会议应先补选主席团成员,补选结束后再从主席团成员中选举一人担任主席。
若补选主席时不需要同时补选主席团成员,常代会全体会议应从时任主席团成员中选举一人担任主席。
第四十一条
【补选的选举程序】参加常代会会长团和执委会主席团补选的资格条件与参加常代会会长团和执委会主席团选举的资格条件相同。
常代会会长团和执委会主席团补选的方式与常代会会长团和执委会主席团选举的方式相同。
常代会主任会议主持常代会会长团和执委会主席团的补选。主任会议在主持补选期间的职权,参照本条例关于选举委员会的规定。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条例的解释】参加本条例的解释权归北京大学学生会常务代表委员会所有。
学生会选举委员会设立期间,或常代会主任会议主持补选期间,选举委员会和主任会议有权根据情况对本条例进行解释。选举结束后,选举委员会和主任会议对本条例的解释应得到常代会的追认。
第四十三条
【条例的生效】本条例自通过之日起生效。
北京大学学生会立法条例
(2010年5月第三十一届学生会常代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立法目的】为了规范北京大学学生会的立法活动,健全学生会的立法制度,完善学生会的规章体系,保障学生会的民主,推进依章治会,根据学生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适用范围】学生会基本条例和工作制度的制定、修改、废止,以及基本条例的解释,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立法原则】学生会的立法,应遵循遵守学生会章程、保障会员的民主权利、符合正当程序、科学合理立法的原则,接受学校党委的领导和团委的指导,接受全体会员的监督。
第二章
基本条例
第四条 【立法权限】学生会常务代表委员会制定、修改和废除学生会的基本条例。
下列事项必须制定基本条例:
(一)学生代表大会、常代会、执委会及其内部机构的产生方式、组织形式和职权范围;
(二)常代会行使立法权和监察权的基本制度;
(三)既涉及常代会也涉及执委会事务的制度。
第五条 【主任会议提出条例草案】常代会主任会议向常代会提出基本条例草案,由常代会进行审议。
下列机构或人员有权向主任会议提出制定条例的建议,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出相应草案:
(一)执委会主席团;
(二)常代会各专门委员会
(三)两名或两名以上的常代会委员联名。
对于上述机构或人员提出的建议,主任会议应在一周内进行表决,以全体成员二分之一以上赞成决定是否提出相应草案。决定提出的,应在一个月内提出。
主任会议可以委托学生会负责规章工作的职能部门起草或会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起草草案。
第六条 【其他机构人员提出条例草案】下列机构或人员有权向常代会提出基本条例草案,由常代会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交常代会审议:
(一)常代会各专门委员会;
(二)两名或两名以上的常代会委员联名。
对于上述机构或人员提出的草案,主任会议应在一周内进行表决,以全体成员二分之一以上赞成决定是否提交常代会审议。
由五分之一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常代会委员联名提出的条例草案,直接提交常代会审议。
常代会各专门委员会或常代会委员在起草草案时如认为必要,可以要求学生会相关职能部门协助,相关职能部门必须予以协助。
第七条 【审议程序】常代会审议任何基本条例草案,必须按照本条例的规定由常代会委员、常代会专门委员会、常代会全体会议进行三次审议。
第八条 【常代会委员一读】在基本条例草案起草完成后,常代会主任会议将草案提交全体常代会委员进行第一次审议。常代会委员应自行对草案进行审议。
负责规章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收集常代会委员在一读中提出的审议意见。一读应至少进行两天。
第九条 【专门委员会二读】在第一次审议之后,基本条例草案的起草人将草案提交常代会专门委员会进行第二次审议。
常代会立法委员会对所有草案进行审议。如果草案的内容涉及学生会的监察制度等基本制度,常代会的相关专门委员会应先行审议该草案,并委托一名委员
在立法委员会审议时向其说明本委员会的审议意见,立法委员会应将其作为参考。二读既包括立法委员会的审议,也包括其他专门委员会的审议。
专门委员会进行二读必须采取实体会议的形式。如果该委员会的委员是草案的起草人,其参加审议的权力不受影响。
审议由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如果该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是草案的起草人,审议由一名不参与起草的委员主持。
草案的起草人应到会对草案进行说明。负责规章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人应到会对一读情况进行说明。
专门委员会在审议草案时,应采取逐条审议的方式,并参考常代会委员在一读时提出的意见。
专门委员会在进行表决、全体委员二分之一以上不同意草案时,可以否决该草案,草案的审议就此终止。
草案的起草人在二读之后,应与主任会议和立法委员会进行协商,综合一读和二读的意见对草案进行修改。
第十条 【常代会全会三读】在第二次审议结束之后,常代会主任会议将经过修正的基本条例草案交付常代会全体会议进行第三次审议。
常代会全体会议进行三读必须采取实体会议的形式,以法定人数召开会议。起草草案的常代会委员参加审议的权力不受影响。审议由常代会会长主持。
常代会立法委员会主任委员应向全体会议报告草案的起草情况和一读、二读的情况。草案的起草人应到会对草案进行说明。
全体会议在审议草案时,常代会委员认为对草案有必要继续修改的,会议应进行充分讨论,如能达成一致意见,应即时进行修改。
常代会全体会议应在审议结束时对草案进行表决,以出席会议的常代会委员二分之一以上赞成通过。
第十一条 【草案的搁置】常代会专门委员会在第二次审议期间,或常代会全体会议在第三次审议期间,对基本条例草案有较大争议,经讨论不能达成一致的,主任会议可以决定将草案搁置,草案的审议中止。主任会议或草案的起草人应与其他常代会委员进行协商,对草案作相应的修改和完善,并在搁置一个月后重新提出草案。重新提出的草案应在搁置时所处的审议阶段重新开始审议。
北京大学研究生会 篇7
大学教育质量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既受国家、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定位影响, 也受大学教育系统内部制度设计与资源配置的影响。立足于大学教育系统本身, 大学教育质量是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的综合, 与大学系统内部既有的制度安排和治理模式密切相关, 也就是说, 不同的大学制度设计将会导致大学活动场域内不同的行为主体的行为表现, 而不同的行为表现最终会反映在大学功能的实现程度与大学教育质量的现实差异上。大学治理是大学教育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国家层面的大学教育理念在大学实体层面的具体表现, 它涉及大学教育资源的配置和系统内的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运行和调控, 既是大学制度组成部分, 也是大学教育质量的保证性条件。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现行的建立在国家行政管理基础上的大学教育治理模式势必会导致大学教育活动主体行为的异化, 从而影响到大学教育质量[1] 。因此, 大学的“去行政化”和“回归学术共同体本位”已经成为教育理论工作者的一致性共识 (张文红, 2012) 。如果以大学教育质量是大学教育系统在合理而科学的治理结构中的产出作为研究预设, 那么建立起适应大学教育规律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就必须回答以什么为基本框架来分析中国大学教育质量与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 现行的行政治理模式为什么会阻碍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两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何处等问题。本文从大学教育质量属性角度出发, 系统地分析了行政治理模式与大学教育质量属性要求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大学去行政化必须以合作治理理论为基础, 理顺国家、政府、大学之间的外部关系并在大学教育系统内部突出各主体的作用, 形成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大学治理结构。
二、大学教育质量属性与大学治理的关联性分析
在大学诞生逾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虽然大学因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导致其功能定位几经改变, 但大学是社会化分工的产物,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一基本事实却为社会所普遍接受, 其社会功能的实现程度既决定了其存在的社会价值和作用的大小, 也决定着国家和地区层面的社会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在整个社会化分工系统中大学被定位为人才培养、知识创造、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种基本功能。大学功能之间的比例结构是区分大学类型的标准, 但不管什么类型的大学, 为受教育者提供知识服务, 进行人才培养, 使受教育者成为有价值的社会公民是大学的基本功能, 而判定其基本功能发挥得好坏的标准就是大学的教育质量, 大学教育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大学自身的命运, 也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由此可见, 大学教育质量涉及宏观、微观两个层面的多个主体, 既与大学组织内部的学生、教师、管理者有关, 也与大学组织外部的家庭、工商企业、政府部门的利益有关, 是多个利益主体价值判断和评价的结果。大学教育质量的利益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标准的差异化决定了大学教育质量的社会属性、复杂性、主观性和客观性, 是多重属性的综合。
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 是宏观环境巨系统内的子系统, 具有自有的投入—转换—产出系统。大学教育质量是以人为载体的, 是微观层面上的个体在大学教育系统内, 通过组织认同、学习参与和系统训练等教育活动程序后的变化程度, 是典型的系统性产出, 是特定的宏观外部环境下, 大学教育提供系统中的活动主体互动作用的结果。大学教育质量虽然表现为一种结果, 但与活动过程有关, 是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的非线性加总。大学教育的过程质量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体验性的服务质量, 发生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各个时间和空间节点, 类似于服务质量中的功能质量, 既与行为主体的过程参与动机、参与环境等因素有关, 也与整个大学教育系统的各质量要素的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和有形性有关, 是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结果, 存在着过程性。大学教育的结果质量以大学教育活动的结束为时间节点, 反映在受教育的价值观念的形成、知识的增长和能力提高等多个层面上, 类似于服务质量中的技术质量, 其结果质量不仅在个体上存在差异, 而且在显示和隐形两个维度上均有所表现, 其对社会的影响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和环境的变异性。大学教育质量的过程性和结果性既决定于大学教育活动内容设计、也决定于活动内容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一致性和其主体能动性作用的发挥程度。
在相同的宏观环境条件下, 大学教育质量决定于行为主体在整个大学教育活动中的参与机会、积极性和参与方式, 而行为主体的参与机会、积极性、方式是由结构系统决定的, 是一系列制度安排的结果[2] 。现代服务质量管理理论认为:功能质量主要是通过服务接触管理实现, 结果质量主要通过服务质量系统改进来达成[3] 。服务质量具有主观性、差异性、互动性和过程性的典型特征, 服务质量的属性特征决定了服务运作的管理与产品生产管理的制度安排和治理结构不同[4] 。D·凯特指出:治理是政府与社会力量通过面对面合作方式组成的网络管理系统[5] 。缪勒把治理定义为:关注制度的内在本质和目标, 推动社会整合和认同, 强调组织的适用性、延续性及服务职能, 包括了战略方向的掌控, 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协调, 资源的有效利用, 外部性的防治, 顾客服务宗旨的实施等内容[6] 。理论上, 大学教育质量是以受教育者为载体的, 发生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过程的结果, 在这一过程中既有教育服务, 也有互动过程中的知识增长。如果按照制度—行为—绩效的分析范式, 将大学教育质量视为特定环境下的组织绩效, 那么教师和学生就在大学教育质量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是影响大学教育质量的两个重要的主体。国家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定位就决定了大学的外部环境, 而大学环境决定了整个教学过程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行为, 是一系列制度安排的结果。因此, 如果将大学作为一个组织, 对大学教育质量进行系统性思考, 那么大学教育质量的研究就必须从外部制度与内部制度安排两个层面着手进行分析, 包括宏观层面的国家、政府与大学的制度安排和微观层面的大学内部的制度安排。
大学治理模式与大学教育质量有关, 也就是说大学教育质量属性的保证性条件的形成和作用发挥是通过大学的治理结构来实现的, 与大学治理结构密切相关。大学治理结构是大学教育系统内外部的一套旨在实现大学理念和目标的制度安排及相应的组织架构、权力规则体系。在大学治理中, 结构是一个基础性条件, 所有的决策活动都是在一个基本的治理结构中展开的, 也就是说大学办学理念和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合理而科学的大学治理结构 (顾建民, 刘爱生, 2011) 。总体上, 从世界现有的大学治理模式分析,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受大学办学历史、国家制度和各种外部事件的影响, 宏观层面上的大学治理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既有行政、学术权力主导下的大学治理, 也有市场权力主导下的大学治理, 不同类型的大学治理的效率即大学教育质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7] 。微观层面上, 如果将大学教育系统视为一个投入—转换—产出的知识性服务生产系统, 那么在投入一定的前提条件下, 产出的效率或大学教育质量就决定于转换过程, 而转换过程在微观组织层面更多地表现出一种结构性特征, 在这种结构系统内, 组织内部的权力、资源分配、决策体系和规则就构成了大学内部治理的基本内涵。由此可见, 大学治理由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两部分组成, 外部治理通过一定媒介作用于内部治理, 两者之间具有传递性、反馈性且具有自洽功能, 这客观上要求合理而科学的大学治理:一是必须涵盖大学教育质量的利益相关者并将其纳入到其决策主体的范畴内, 是多主体之间共同参与的治理;二是影响大学教育质量的两个关键要素教师和学生对大学教育系统活动本身具有天然的信息优势, 对大学教育质量有决定性作用, 其决策参与机会应在制度层面予以保证;三是权力下沉的治理, 大学具有高度的自治权力, 大学内部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应在各自的系统内发挥作用, 相互之间界限清晰、相互制衡, 运行有序。
三、大学行政治理与大学教育质量的内在矛盾分析
(一) 行政治理导致政府与大学关系错位, 大学偏离其学术本位
大学教育质量的社会性决定了国家、政府教育投入和大学对教育资源的正确使用的应然, 这也决定了政府和学校在整个大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中的关系和角色。在整个大学教育体系中, 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教育发展规划、筹集资源、建立大学教育质量外部评价机构、设立大学董事会;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在国家的大学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制定大学教育目标、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建立组织运行机制, 保证大学教育活动和科研活动的正常进行, 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保持高度的自治。在政府与大学之间关系清晰的前提下, 大学通过人才培养、知识创造、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来寻找其自身的发展和生存。在一种竞争市场上, 大学为了生存和发展将会自动地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作为一种自律机制, 也就是在这种治理模式下, 大学的生存和发展是由市场驱动而非政府驱动的, 也只有在这种模式中, 大学的教育质量才能成为大学的自觉行为而得以保证。在大学行政治理模式中, 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 且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与行政官员的任命交织在一起, 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激励与监督发生在行政体系内部, 大学彻头彻尾地成为了庞大的政府统治机构中的一部分。大学行政治理是一种统治型的社会治理模式, 是建立在社会等级差别基础上, 其结果势必会导致大学等级秩序的出现, 其治理机制依赖于政府的强制力和权威, 依靠教育资源的行政化和差异化配置来实现其治理目标。为激励大学管理人员, 体现政府意志, 政府通过惯行的绩效考核的方式来对大学进行各种类型的考评且以考评结果作为大学教育资源配置和大学管理人员升迁的主要依据, 忽略了大学教育质量的发展规律。出于个人理性和官僚政治理性, 大学的行政管理者将会自觉与不自觉地把满足上级政府的要求和政府官员的政策偏好作为学校行政决策的主要风向标, 倾心于做让上级政府和直接委托人满意的事, 对大学教育规律的坚守和维护将让位于政府意愿和长官意志。以此为背景, 所谓的大学教育质量就极有可能成为阶段性目标或只是停留在各种类型的评价指标的完成上而非大学教育系统的自觉行为。在这种治理模式下, 高校将会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各种类型的评估和考核上, 大学的学术本位难以受到应有的尊重, 现实表现就是不断地给教师下指标和校园内热闹的迎评活动。长期的结果是大学精神的逐渐丧失和与大学格格不入的组织氛围的出现, 不良校园文化的形成将会使大学在偏离其学术本位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大学教育质量不仅难以在制度层面上得到保证, 也难以在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心理层面上得到重视。
(二) 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边界模糊, 导致大学教育质量活动主体行为异化
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既离不开学术权力, 也离不开行政权力, 是两者协调作用的结果。在一个合理而科学的大学治理结构中, 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应在各自的决策范围内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为大学教育质量提供保证, 共同实现大学教育目标。事实上, 大学的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功能目标的实现是以大学教育系统的学术活动为基础的, 因此, 学术权力应成为大学教育系统内教育资源计划、配置的主导性权力。学术权力主导地位的确定是教师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学生通识教育、心智训练等大学教育质量活动有效开展的保证。大学教育系统的行政权力作用于大学教育系统内部行政管理系统, 为大学教育质量服务, 承担大学教育的硬件建设和日常的教学服务, 通过行政权威的应用发挥作用。
大学行政治理是以行政命令的自上而下的贯彻实施为主线的, 行政权力具有其先动优势。在权责范围不清的情况下, 大学行政治理的结果必然会导致行政权力的过度膨胀, 而行政权力的过度膨胀必然会导致三种程度不同的结果:一是大学演变成为一个官僚组织。行政权力的无限扩大的必然结果是学术权力在大学教育系统内部的弱势。在弱势的环境条件下, 为了生存, 学术组织将会以自身学术自由和学术权力的丧失去换取存在空间而逐渐成为大学官僚组织的附属物, 学术自由成为大学学术共同体海市蜃楼般的理想图景。学术权力的丧失必然会导致教师和学生的治理主体地位的丧失、大学成为单一中心的行政官僚组织, 大学的组织属性与大学教育质量属性在整个治理结构中难以得到应有的体现。二是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边界模糊,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边界模糊在学校决策层面必然导致大学教育系统内部运行的混乱和无序, 大学教育系统正常运行和质量保障条件建设所必需的资源难以从制度上得到保证, 其典型表现就是在国家加大教育投入的前提下, 学校管理者凭借其独享而不受监督和约束的行政权力将教育资源投入到看得见、摸得着且立竿见影的硬件设施建设上, 大学出现了一流的设施、三流的教师管理和服务理念的错位现象。三是教师的自我矮化。出于价值理性, 为迎合行政管理需要, 教师丧失对学术的坚守, 失去对学术应有敬重, 学术工作成为教师渔利的工具, 导致学术活动场域的大面积失范和败德行为, 教师的失范和败德行为一方面极大地降低了教师的模范性和教育的感染力, 另一方面加剧了教师内心深处的冲突和价值观的扭曲。教师层面的失范和败德行为在大学教育系统内, 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体验和感知而影响和塑造着受教育者的社会价值观念。受教育者主流价值观的丧失必然会导致没有灵魂的工具和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大量出现, 严重地影响到大学教育质量的社会属性。
(三) 大学行政治理忽略了大学教育活动规律, 剥夺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学教育质量与大学教育过程组织管理密切相关。大学教育质量的过程性和结果性决定了教师和学生在整个大学教育质量体系尤其是在大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这客观上要求, 任何行之有效的大学治理结构以及机制的建立必须以尊重和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维护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为基础和前提条件。建立在传统的治理理论基础上的大学行政治理模式将大学作为国家庞杂的行政组织中的一部分, 并将大学整合在一个层级结构明显的官僚行政组织体系之中, 国家通过对大学教育资源的行政垄断、计划、分配和人事的任免实施对大学的控制和管理。在这种制度安排下, 大学外部行政治理通过政治权力、行政权力的扩张渗透到大学教育系统内部, 国家的教育理念和相关政策通过国家—地方政府—大学党委—大学校长—院系等多个层级传递到大学教育系统中的活动主体教师和学生身上, 这种信息传递模式是单一的纵向传递, 层级多且缺乏信息反馈, 政府决策过程缺少来源于基层的相关信息且相关政策容易被层级结构中的不同利益主体加以选择性应用而出现决策目标与实际执行状况相差甚远的现象。与此同时, 学生和教师的相关诉求逐层向上传递, 受传递层级的影响, 正当而有用的信息将会被逐层过滤而失去其本来面目, 也就是说国家和政府了解掌握的有关大学教育的信息可能与大学教育系统的真实情况存在偏差, 以此为基础的各种决策难以反映客观现实而失去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由此可见, 在大学行政治理结构中一方面教师和学生作为大学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被置于整个大学治理结构的行政命令体系中的最底层, 教师和学生在整个行政权力体系中仅为行政管理者的办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各项行政规定的执行者, 在大学教育体系中充当着一个政府和校长行政意志实现的工具性角色, 而非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个体, 大学教育质量属性中的主动性难以实现, 不难看出, 大学行政治理是见物不见人的, 这种模式的运行结果使本应成为大学共同治理主体的教师和学生被排斥在整个大学教育的决策体系之外, 其参与大学治理的机会被剥夺, 从而产生强烈的疏离感, 进而失去对学校教学事务的参与热情和合作精神。
四、结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2-2020) 》把提高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放在了战略高度, 不断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历史主旋律。为保证和提高大学教育质量, 大学教育的提供系统必须具有一套与大学教育质量属性相适应的治理模式, 这种治理模式是在了解大学教育质量形成机理基础上, 以国家、政府和大学之间清晰的关系定位为基础, 能够对影响大学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有效激励和控制, 并保证在整个大学教育活动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和信息畅通的一系列制度安排。高等教育质量利益的多元化、质量的过程性和结果性决定了大学治理与其它组织的差异性。大学教育质量的多元性决定了大学应是一个相关利益主体参与治理的共同体, 大学教育质量的过程性和结果性决定了大学、教师和学生在整个大学治理结构中的作用和地位。单一中心的行政治理结构将会导致大学管理的行政化、大学的学术本位的丧失、教师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失去, 从而影响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 在现行国家加大财政投入的大前提下, 应着眼于现代大学教育规律, 着力搞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 而顶层设计的核心是理顺国家、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 为大学建立良好的外部治理结构, 以此为基础将大学教育相关利益者纳入到整个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中, 形成多主体的合作治理模式, 以满足大学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 达到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鸿渊.多重制度环境下的高校行为异化研究[J].江苏高教, 2011, (2) .
[2][美]米歇尔.克罗各耶, 埃哈尔.费埃德伯格.行动与系统——集体行动的政治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1.
[3]洪志生, 苏强, 霍佳震.服务质量管理研究的回顾与现状探析[J].管理评论, 2012, (7) .
[4]温碧燕.服务质量管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0.
[5]D.Kttle.Sharing Power Public Governance and Private Markets[M].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ion, (1993) .
[6]MUELLER.R.K.Changes in the wind in corporate govern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1981 (spring) :9.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成立 篇8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席卷全球,教育信息化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2013年教育部提出把“三通工程”(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作为“十二五”期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目标和标志工程。2014年,教育部、财政部等五部委出台相关文件,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教育专项督导内容。
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处于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关键阶段,如何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从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指出:“把教育信息化与日常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未来十年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关注点。此次智慧学习研究院的成立,整合了业内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最先进的技术团队,充分发挥协同优势,必将对推进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智慧教育的升级起到良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北京大学研究生会】推荐阅读:
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方案撰写05-10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08-27
考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06-0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简介08-30
北京语言大学 博士研究生评阅及答辩申请09-03
北京大学研究生赴湖南寒假社会实践报告08-25
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06-06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网报公告08-20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级研究生报到须知09-27
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