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角色游戏任务书

2024-07-26

拓展角色游戏任务书(共12篇)

拓展角色游戏任务书 篇1

帮助企业建立积极健康融洽的人际交往氛围,互相关心照顾,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 培养团队群策群力、调查研究,认真计划,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帮助团队理清角色,合理分配和运用资源。强化参加者的团队角色意识;

理解个体与团队、小团队与大团队的关系;培养参加者在面临不同局面、不同环境和不同阶段时始终保持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意志;

户外拓展任务书

首先恭喜你和你的团队成功找到这份至关重要的任务书。当你看到这份任务书时,你就要准备进行真正的户外拓展了。在此之前请先确认以下几个事项是否准备妥当再出发:①确保手机电量与话费充足,保持手机畅通②带上活动工作证③需要携带纸笔④需要携带DV/相机/录音笔/高像素手机等记录设备⑤务必确保摄影、摄像、录音设备的磁盘内存空间和电池电量充足⑥要携带雨伞⑦带一些必要的证件、现金或银行卡。现在就将你们今天一天的任务布置如下:

1、以“近十年来美业行业的变化”为主题,至进行街头采访,事先应先定下几个和____美业行讴歌变化有关的调查方向,设计好问题(至少5个问题,多者展示时酌情加分,不足者扣分)进行街头采访。要求至少采访5个不同职业的人(美容从业者最多1个)。注意采访过程中需全程录像,如条件实在不允许可以录音。录音录像同时,需有人在一旁进行笔录。采访对象超过5个的,每增加1个,小组分加1.5分,不足5个的少一个扣2分。同职业的两人视为1人。

2、外出采访途中用相机抓拍路人的笑脸,每组需收集15个不同人的笑脸。超过15个者每增加1个小组分加1分,不足者少一个扣一分。但一旦发现找自己的朋友或认识的人拍照的,每人次扣1.5分。同时,也欢迎你们对其他组在这方面进行监督、举报。

3、完成采访和收集笑脸任务后,可自由活动。直至16:30——17:00,至“Tips ①”和“Tips ②”所针对的地点与其他队汇合。届时工作组将会安排在该地点恭候各队凯旋,各队需在工作组的监督之下当场打开贴有封条的信封。注意在这之前不得擅自打开,违者小组积分直接清零。所有队伍最早不得早于16:30、最晚不得晚于17:00到达该地点,每提早到或迟到5分钟,扣小组分0.5分,以此类推,不足5分钟者仍进上去以5分钟计。切勿迟到,过期不候!

4、三组同时打开封条信封,将三只信封中的内容进行拼接,就能得到最终目标的提示,请根据提示前往最终目标。

5、抵达最终目标后,当场统计采访与收集笑脸的成果并统分,户外拓展结束。其他注意事项:

1、安全第一!!一旦遇到任何突发状况或者意外必须立即向工作组汇报。

2、求助电话139xxxxxx99,拓展期间因各种问题咨询以及“不识路、猜不出、不理解、找不到等”而求助的,每人次扣小组分0.5分。突发状况汇报不扣分。向其他组求助不扣分。

3、在总结日小组展示当天(1月13日)需对今天的户外拓展成果进行展示。要注意的是,小组展示(即8天中干班的生活点滴)和今天的户外拓展成果展示要求用两个不同的PPT文档做,分开分别展示。户外拓展成果展示还包含了采访成果展示和笑脸收集成果展示。采访成果展示需含采访主题概述、采访的几个问题、采访对象、采访时实拍实录的照片、视频和录音(剪辑出有效片段,PPT中可用超链接来启动这些素材)、被采访者的回答与看法、采访总结等。笑脸收集成果直接展示即可。

温馨提示:9月15日展示的可是关于大学生与创业的社会调研成果(相关要求已经在开班式介绍过),和今天的这个户外拓展是两个不同的活动哦!梳理一下就会明白,最后两天前后陆续需要展示3个PPT(社会调研、户外拓展、小组展示)哦,所以你们要注意时间的安排了。

拓展角色游戏任务书 篇2

根据这一工作精神, 我们在邯郸、邢台、石家庄地区开展了为期7天的学生实地家访工作, 先后穿越3个市、8个县、10个村, 行程近1500公里, 共家访了10户学生家庭。通过活动, 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的沟通, 拓宽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 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一、家访目的

1. 深入了解家访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 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2. 向家长如实反映学生的在校表现, 促进学生与家庭、辅导员与家长的联系, 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的强大合力。

3. 与家长共同研究, 统一思想, 找出学生存在问题的原因, 加深对学生的了解, 在未来的教育中有的放矢。

4. 促进辅导员深入了解社会实际, 提升自身工作能力, 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

二、家访准备工作

我认真分析了11级护理1班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或倾向性、普遍性问题, 选择和确定了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学生作为我们四人家访小组的家访对象。重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心理问题严重或思想行为偏激的学生、孤儿或单亲家庭学生等重点人群进行家访。放假前提前与学生及其家长电话沟通, 讲明家访目的, 并预约家访时间。

三、家访纪实

1. 孤儿代表张婷婷。

在采访张婷婷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 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家庭是塑造学生性格、品德、意志、情感的重要场所。张婷婷是我带的2011级理工护理1班的一名学生。她从小就失去父母, 一直寄住在姑姑家, 由姑姑和姑父照顾她的生活和学习。虽然张婷婷从小就失去双亲, 但是她各方面都没有受到影响, 性格活泼开朗, 待人热情, 并且学习成绩优秀, 有较强的上进心, 在班里还担任团支书的职务, 能够为班级分担各项事务, 是我的得力助手, 在班里得到同学的一致好评。张婷婷同学虽然家境比较特殊, 但是她能够变被动为主动, 在学习和生活上, 严格要求自己, 是一名活泼、快乐的学生。家长对我们的到来很热情,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 加深了家长对学校的了解, 使其把握了学生的在校表现, 更增加了培养孩子的信心。

2. 贫困生代表黄丽丽。

她没有被家庭的困难吓到, 而是保持着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 学习要强、生活坚强, 是值得学生学习的典型。黄丽丽家房子是80年代盖的青砖瓦房, 四周的墙壁干的都掉了皮, 地面还是土地面, 屋子里空荡荡的, 除了一台21寸的电视机, 再也找不到一样家用电器。父亲45岁, 正是年富力强能干活的时候, 可他却腿上缠着绷带打着石膏, 坐在床上一脸的无奈。原来, 父亲28岁的时候得了一种奇怪的病, 一干活就骨折, 这已经是第三次了。姐姐也在上大学, 弟弟在高一时放弃学业, 外出打工, 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去年黄丽丽拿到大学通知书时还偷偷地哭了, 因为交不起学费。后来听说有绿色通道, 就先报到入了学。入学后我了解到黄丽丽的情况, 给予了国家困难补助。家长对学校的照顾表示非常感谢, 感动得热泪盈眶。黄丽丽就是在贫寒的环境中长大, 而家庭的贫困以及父亲的疾病没有吓到她, 反而变成一种激励她上学、摆脱困境的动力。她在班级担任班干部, 责任心强, 学习刻苦, 成绩优异, 乐观开朗, 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融洽。黄丽丽的父亲对孩子将来的就业问题表示担忧, 希望学校能给予指导和帮助。

3.“问题生”代表王晓阳, 性格内向, 不与别人交流, 有较强的自卑心理。

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家庭环境严重影响学生的性格形成。他的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虽然刚40出头, 看上去却像50多岁的人, 母亲常年吃药, 不会干活, 智商存在问题。房子很旧, 多年没有修过, 屋子的西墙与房顶脱节, 露着很大的缝隙, 甚至都不能遮风挡雨。地面是多年前砌过的洋灰地, 现都坑坑洼洼了。妹妹正上中学, 家里很是困难, 孩子上学的钱都是亲戚那里借来的。家庭的贫穷、母亲的病是王晓阳不爱说话、自卑的根源。结合王晓阳的在校表现, 我建议家长经常与孩子沟通, 王晓阳本人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 让自己开朗起来, 学会与人交流, 用知识武装头脑, 让自己自信起来。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 但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鉴于王晓阳家里的情况我们会如实向学校汇报, 有困补政策时优先考虑。我们今后也会更多地关注王晓阳。王晓阳一直沉默的脸上闪着感激的泪花……家长对我们的答复很满意, 并说:“老师们关心爱护的周到, 把孩子放到医科大学放心。”刚刚做完王晓阳的工作, 就有了成果, 出门时, 我们已经走了一段路程, 突然听到王晓阳在身后大声说:“老师您辛苦了, 路上小心……”

四、家访感想

我们这次家访所到之处都受到了家长的热烈欢迎和接待, 他们一方面了解了孩子的在校表现、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另一方面在学生的教育方面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家访活动进一步拉近了学校、教师、家庭的距离。这次家访共计7天。每天除了在学生家里家访的一个多小时, 和中午吃饭的40多分钟, 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车上度过, 加上村里的公路条件有限, 一路颠簸, 天气炎热, 每天都汗流浃背。家访的路上, 我感到那么疲劳, 可每当我们来到学生家中, 体会到家长对我们到来的那种热情和期待, 想到家访为学生和家长带去了学校、部系领导及老师对学生和家长的问候, 想到家长和学生更加了解了学校, 热爱西山校区, 感受家长对学校、老师的信任, 与家长促膝交谈, 对学生的教育问题达成共识时, 都感到很欣慰!

融合角色游戏,拓展绘本创编 篇3

一、在主题开展过程中绘本创编遇到的瓶颈

自2007年起,我园就以挖掘生态园区内蕴含的教育资源开展丰富的生态主题活动,作为幼儿课堂教育必要的补充。然而,在主题活动开展实践过程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难题。譬如在《钟楼汽车城》主题活动中,开展主题活动前已经做了较充足的准备工作,如前期调查表、实践活动参观汽车城等,幼儿的参与热情非常高涨。可是活动投入实施后,随着活动的深入展开,幼儿的热情渐渐褪散:我们在阅读区投放了许多汽车的绘本,如《汽车嘟嘟嘟》、《晚安工地上的车》等当下非常受欢迎的汽车幼儿绘本,这些绘本除了让幼儿接受到有关汽车的丰富知识,也可以为他们自己的绘本创编提供参考和启发。可是阅读区的幼儿少之又少,甚至连幼儿最喜欢的设计部和创编部也门庭冷清。幼儿们对汽车绘本的阅读并不十分感兴趣,偶尔有几个幼儿翻看,也是看几页就放下。幼儿对主题活动的兴致并不高涨,而当幼儿们对这种主题活动失去兴趣时,后期绘本创编的教育活动就更难以展开。

二、转换新思路:融合区域游戏,发展幼儿想象力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我决定继续追访幼儿,寻找突破口。这一天,有几个孩子正在阅读区看绘本,于是我便拿起最畅销的汽车绘本《汽车嘟嘟嘟》和《晚安工地上的车》,问他们:“你们喜欢这类汽车绘本吗?”很多孩子回答:不喜欢。为什么不喜欢?幼儿回答:“我不喜欢故事里的情节。”有的幼儿回答:“有好多车子我都没见过。”这让我不禁意识到:这些绘本都是来自国外,离孩子们的生活经验相差甚远。虽然家家户户都有车,也参观过汽车城,可是都只是听讲,并没有实际操作。于是我问:“那么,小朋友们喜欢关于车子的什么故事呢?”有幼儿说:“我喜欢玩汽车超市,赵老师,你能给我们编个汽车超市的故事吗?”

孩子的话让我恍然大悟,作为教师,我意识到,这些绘本虽然是时下最畅销的,但都来自国外。书中的各种机械的、专业化的知识内容离孩子们的生活经验相差甚远,与我国孩子的兴趣方向不是很一致,难怪孩子们的兴致不高。尽管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但兴趣带给孩子们的有意观察是无限的,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对车的认识和喜爱。孩子们在主题中学习观察、学会比较那些相同与不同的事物,这些观察和比较丰富了孩子的相关知识经验,更激发了全体幼儿对车的好奇和探究的欲望。发现了这一情况,我们几个教师在一起商量后,认为应该试着找寻幼儿最有直接经验的素材作为绘本创编的素材,选择幼儿能够了解主题中的部分内容或拥有相关经验,提出相关问题的内容进行活动和学习,这才符合充分体现和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主导思想。

三、创编绘本:探索区域游戏新玩法

以幼儿最有直接经验的内容作为绘本创编的素材,是幼儿教育很好的充实和补充,因其更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可更好地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汽车超市》的游戏活动主题内涵丰富,又因为是孩子感兴趣的,所以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游戏欲望,从而使幼儿进行深入的探索。教师在游戏中对活动做适当的预设和引导,以鼓励幼儿大胆游戏,主动探索和创造,帮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为原则;注意保护孩子的创造性,重点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互动学习。

《汽车超市》的游戏目标是:(1)能使用较连贯和完整的语言描述商品,能够积极主动地对回应别人的话;(2)能够通过游戏认识人民币,并在购物游戏中学会简单的加减计算;(3)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物品归类意识和能力,按照要求摆放游戏材料。

《汽车超市》游戏的玩法是让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角色,大胆参与游戏,充分表现角色特征。在游戏中,教师的指导要点是引导幼儿学会分清工作职责,如“超市”营业员、收银员等,并在此基础上与其他游戏角色进行较简单的串联交往;在游戏中简单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幼儿讨论;游戏结束时,提醒幼儿将物品归类,并收拾游戏材料。游戏主要涉及语言、数学、社会三个领域。

让幼儿将自己在活动中发生的有趣的事和想法串起来编成一个个小故事,再用绘画的方式或绘画加照片的形式自编自画,制成简单的图书,与大家一起分享。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教师首先要提供一些接近孩子生活经验的经典绘本给孩子,帮助他们了解绘本大概的框架结构和生动活泼的绘创风格;然后教师帮助幼儿们回忆游戏中发生的趣事,并用创造性的思维启发他们对故事进行描述。当故事的编排有了一定情节后,鼓励孩子把这些小故事画出来,并对孩子们在创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给予技术指导。

幼儿自制绘本是我园开辟幼儿绘本创编的一种独特的方式。我们通过利用钟楼汽车城的教育资源,融合区域游戏,帮助幼儿发展观察、语言、合作、情感及创造性等能力;让幼儿参与绘本创编,充分给予孩子发展的自主权和自由空间,使幼儿自己的经验和思想自主地表现,从而开拓更能体现幼儿主体性、培养幼儿创造性和想象力的绘本创编。

参考文献:

[1]张欢欢.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导刊(下旬),2015(01).

[2]李春光.幼儿园绘本教学现状及改进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2013.

中班上角色游戏 游戏目标 篇4

游戏目标。

1、鼓励幼儿乐意参加各种游戏,体验游戏活动带来的乐趣。

2、巩固幼儿对角色游戏玩法和规则的掌握,逐步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

3、鼓励幼儿积极动脑,能主动利用一些替代物进行游戏,并根据游戏自由想象活动的情节,对积极创造游戏情节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

4、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深化游戏主题。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5、遵守游戏的规则,收放、整理玩具时做到迅速、有序、整齐。评价时能安静倾听老师对游戏的讲评,不随意插嘴,下次的游戏活动中能主动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游戏。

6、通过游戏促使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手部肌肉,自我协调和控制能力,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言语交往的能力。

具体措施:

本学期开展的主题游戏有农工商超市、大头贴、汽车城、DIY坊、银行、乾生元、串串烧、冰糖葫芦、休闲小站和朱鸿兴,在以后的活动还将根据孩子的兴趣所在,适当的增减游戏区。

1、在丰富幼儿社会经验的基础上,启发幼儿产生新的游戏主题,展开有情节,培养幼儿进行游戏的独立性。

2、多给幼儿说话的机会,给幼儿创设一个能够自我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不局限于他们的发展。

3、发动幼儿收集废旧材料和半成品,丰富游戏材料。

4、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做出评价,教师以适当的方式参与指导游戏,促使幼儿的游戏主题深化,情节继续发展。

5、引导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建立和遵守规则,从而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6、通过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合作能力,培养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

7、在讲评活动中,教师要随机地灵活地抓住游戏中好的一面,提供幼儿讨论的机会,让幼儿在游戏讲评中得以解决,并能在讲评中整理和分享经验。

具体安排:

预见主题:农工商超市。

准备:

收银机(里面有放东西的口袋)、有几个购物区:水果、蔬菜、糖果、蜜饯、彭化食品、服装。根据季节变化印有服装、蔬菜、水果的图画纸和蜡笔两盒、剪刀两把。经理证一个和外出证二个。

要求:

1、继续引导孩子了解在超市购物的过程,先选东西后付钱。

2、丰富幼儿对各种蔬菜、水品、商品的认识,通过模仿顾客与售货员之间的对话,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交往,懂得使用礼貌用语及简单的计算。

3、引导幼儿在扮演角色时初步学习分工,明白自己的任务,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离开自己的岗位。

4、要随时添置物品,游戏结束时要整理好。

5、继续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通过《家长园地》及家长交谈,让家长抽空带幼儿逛超市时有目的、有计划地参观,倾听有关人员的对话。

6、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大力鼓励幼儿带回废旧物品,师生共同制作游戏材料。

角色游戏《小吃店》游戏计划 篇5

第九周:2013.4.22 ◎角色游戏:小吃店 游戏总目标:

1、学习扮演小吃店里各类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学会交往,并能大胆地介绍小吃。

2、学习用协商、合作等友好交流的方式分配角色,尝试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3、能在游戏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体验角色扮演、交往的乐趣。

4、娃娃家、果乐园、医院等角色区的角色能与小吃店进行游戏交往。

5、了解家乡的饮食习俗,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6、体验劳动的辛苦,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第一次游戏:小吃店

(一)、照相馆、理发店等 游戏目标:

1、能扮演小吃店里的各类工作人员,明确职责。

2、能大胆介绍古田特色小吃,主动交往。游戏准备:

经验准备:请爸爸妈妈带孩子去小吃店参观品尝,初步了解古田小吃的种类、名称以及小吃店的人员安排、分工职责等。

物质准备:小吃店:灶具、锅、碗、收银机、厨师衣服、各种小吃(锅边糊、盒面、平湖鱼汤等)。游戏过程:

一、引导幼儿欣赏参观小吃店的照片,帮助幼儿回忆小吃店的人员的分工和安排以及他们之间的对话。提问:

(1)小吃店里有哪些人?

(2)厨师、服务员分别是怎么工作的?

(3)顾客来了服务员要说什么?顾客说什么?服务员和顾客做些什么?

二、提出游戏要求。

1、协商决定要扮演的角色。

2、游戏结束后将材料分类收拾好。

三、幼儿自主分工,选择角色开始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重点观察小吃店的工作人员与顾客的交流情况。

2、观察娃娃家、果乐园、医院等游戏中的分工合作与交流情况。

四、整理游戏材料和环境,师幼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情况。

1、整理游戏材料和环境。

2、交流游戏情况。

教师:你在小吃店的游戏中扮演什么角色,你是怎么工作的?你有什么建议? 观察与反思:

在开展游戏前我们曾让家长带孩子去参观了小吃店,孩子们对小吃店的人员安排和分工以及基本的工作内容都有一定地了解,因此在开展游戏时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参观经验,与教师一起回忆了小吃店哪些工作人员、他们分别是怎么工作的、就餐的程序是怎样。在教师介绍了游戏的材料和玩法后孩子们兴奋地开始游戏。但是由于是第一次游戏,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不能很好地达到这次游戏目标。

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与对策:

问题1:幼儿对于自己扮演的角色职责还不是十分清晰,容易出现角色分工不清。如服务员有时会不记得将小吃端给顾客,而收营员有时也会跑去端小吃给顾客。

原因:幼儿对各角色的职责分不清,这可能与幼儿的经验有点关系。

对策:让幼儿爸爸妈妈周末再带他们到小吃店参观,进一步了解厨师、服务员和收营员各自的职责以及他们与顾客是怎样交流的。

问题2幼儿只顾游戏,忘了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原因:幼儿的礼貌习惯还不能自如地运用到游戏中。对策:提醒幼儿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

第十周:2013.4.29 ◎角色游戏:小吃店

第二次游戏:小吃店

(二)、照相馆、理发店等 游戏目标:

1、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

2、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游戏准备:

经验准备:

1、了解锅边糊、盒面、平湖鱼汤三种小吃的相关知识。

2、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学习介绍小吃。材料准备:

区域活动时已经做好的锅边糊、盒面、平湖鱼汤等玩具。游戏过程

一、回忆第一次活动的情况,幼儿讲述。

1、小吃店里有谁?厨师是做什么的?

2、服务员是做什么的?服务员是怎样向顾客介绍锅边糊、盒面、平湖鱼汤等小吃的?

3、他们之间是怎样使用礼貌用语的?

二、提出游戏要求。

1、要坚守 自己的岗位职责,不要随便离开。

2、游戏时,说话要有礼貌,说话声音要细柔。

3、服务员要主动大方的向顾客介绍特色小吃。

三、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开展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重点观察游戏中各角色的角色意识和履行职责的情况。

2、观察幼儿在游戏时各角色用礼貌用语的情况。

3、观察幼儿选好角色后游戏材料分类摆放情况。

四、整理游戏材料和环境,师幼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情况。

师:在游戏中,你遇到困难了吗?解决了吗?有什么好办法?你觉得谁在游戏中玩的很好?好在哪里? 观察与反思:

针对上次游戏出现的问题,通过家园互动,让他们更进一步了解古田的特色小吃以及小吃店里个工作人员的职责。所以本次游戏中小吃店的工作人员角色意思增强了。

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与对策:

问题1:小吃店的厨师想换个角色玩但是又要坚守岗位走不开。原因:幼儿充满好奇心,也想尝试下不同的角色。

对策:设立上下班制度,这样幼儿就可以下班去玩其他的角色。问题2:收玩具时摆放玩具不整齐。原因:小吃店里的玩具种类多。

对策:在各个放玩具的地方贴上标签,让幼儿按标签把玩具归类放整齐。

第十一周:2013.5.6 ◎角色游戏:小吃店

第三次游戏:小吃店

(三)、照相馆、理发店等

游戏目标:

1、会用协商、合作等方式分配角色,尝试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2、尝试用上下班制度。

3、会归类整理游戏材料,尊重劳动成果。游戏准备:

经验准备:在教学活动中师幼共同讨论以下问题。当你想玩其他游戏时怎么办?(用下班制度,当有人替班时就可以下班去玩其他角色。)怎样才能把材料收拾整齐?(归类按标签放好。)

材料准备:增加同种食品的数量。游戏过程:

一、回忆教学活动中讨论的结果,请个别幼儿示范介绍。

教师:如果大家想玩其他角色怎么办?怎样把玩具收拾整齐呢?

二、提出游戏要求。

1、游戏前要先把玩具材料放好。

2、要做文明的顾客,尊重服务员、厨师的劳动成果。

三、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开展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观察幼儿能否使用上下班制度。

2、重点观察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使用礼貌用语的情况,以及游戏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整理游戏材料和环境,师幼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情况。

1、整理游戏材料和环境。

2、交流游戏情况。

教师:游戏中出现了什么问题?解决了吗?怎么解决的? 观察与反思:

在游戏中幼儿会用协商、合作的方式分配角色。大部分幼儿已经懂得通过下班去玩其他角色。

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与对策:

问题1:游戏中大家都想玩小吃店,但是小吃店容纳不了那么多人。原因:店面太小了,满足不了幼儿需求。对策:扩大店面。

问题2:没找到替班的人就直接下班了,造成小吃店人员不够。原因:对下班制度还是不够了解。

对策:提醒幼儿只有找到替班的人才能下班。

第十二周:2013.4.13 ◎角色游戏:小吃店

第四次游戏:小吃店

(四)、照相馆、理发店等 游戏目标:

1、会用上下班制度。

2、能在游戏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体验角色扮演、交往的乐趣。游戏准备:

经验准备:通过谈话,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上下班制度。

材料准备:增加半成品数量。环境准备:扩大店面。游戏过程:

一、回忆上次游戏情况,幼儿讲述。

教师:怎样才能下班呢?

二、提出游戏要求。

1、做文明的顾客或店员,记得使用礼貌用语。

2、想下班要找到替班的才能下班。

三、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开展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重点观察幼儿是怎样下班的。

2、注意各区幼儿活动情况,适当引导各区之间的联系。

3、提醒幼儿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

四、整理游戏材料,师幼分享游戏提样,评价游戏情况。

教师:今天小吃店开得怎样,有没有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你最喜欢那个服务员或顾客?为什么? 观察与反思:

在游戏中幼儿已经会懂得当找到替班的人才能下班。扮演服务员的幼儿基本能做到主动且有礼貌地与顾客打招呼(你好、欢迎光临、再见等。)各区之间的联系也比较频繁了。游戏效果比以前几次好多了。主题游戏活动反思:

在平时跟幼儿的交往中发现他们对家乡的特色小吃不是很了解,因此才开“小吃店”。游

拓展角色游戏任务书 篇6

前两天注定是一个艰难但充实的日子,我跟随明阳天下拓展训练中心参加室外拓展培训项目。训练内容丰富生动,寓意深刻,以体验启发作为教育手段,学员参与的训练将成为他们终身难忘的经历,从而让每一系列活动中所寓意的深刻的道理和观念,能牢牢地扎根在团队和每个成员的潜意识中,并且能在日后的工作合作中挥发应有的效用。

领袖风采。将全体队员分为两队成圆形站立,从1到50报数,比哪一组的时间快,时间慢的队的队长和政委要接受俯卧撑惩罚。分四轮进行,一至四轮慢队队长、政委做俯卧撑的数量分别为10、20、40、80个。我所在的长缨队只慢了一次,队长、政委做俯卧撑20个,其余130个俯卧撑全被蛟龙队领走。开始的时候,因俯卧撑数量少,队长、政委还能承担,队员们并未太多感受,但随着惩罚数量的增加,队长、政委承担不了那么多的俯卧撑而在用尽全力坚持时,队员们的感情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有的对员把脚伸在队长、政委的膝盖下,有的对员把脚伸在队长、政委的脚后面,力图能有些许的帮助,很多队员为自己失误造成队长、政委付出如此代价的行为而内疚,眼中蓄满了泪水。这个项目让我们领悟了领导和同志之间信任、理解与合作的重要性,同事、上、下级之间要消除隔阂,多一些理解和认同,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应做的每件小事,为自己负起完全责任,不能让领导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买单。

翻越生死墙(也叫跨越毕业墙)。一堵4.2米的高墙,不得借助任何外力,36位队员(6位队员因身体原因未能翻越)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全部翻越。面对快有3人高度的高墙,教练命令一下,我们全部进入战斗状态。搭人梯,一层不够,搭二层。站在人梯最下方的有领导、有同志,踩在人梯膝盖与肩膀上的有胖的、有高的,有的队员还踩到了人梯的脖子上、头上,但搭人梯的队友个个咬紧牙关,没有人喊疼,没有人喊累,下边人梯高高撑起,上边队友死死攥住,汗水打湿了墙壁。一个队友过去了,又一个队友过去了,36位队友全过去了。最后两个队友,没有了人梯支撑,一个被送到半墙上被上方的队友拉住后,另一个队友抓住悬在半墙上的队友的脚脖,上方队友齐发力、一声喊全部拉了过去。我们创造了一个奇迹,36位队友只用了8分26秒全部翻越,比去年30位队友用时19分跨越了一大步。这个项目给我们的感悟是,当死亡来临之即,唯有抱着对队友生命极大的尊重,抱着不惧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才能做得到。

时光易逝,但记忆长存。

任务型教学下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 篇7

一、教师应该是语言学习的指导者

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是任务型教学下的一个重要角色。英语语言的学习是一种能力和技能的培养,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听说和阅读实践。课堂教学只是重要的学习和实践场合之一,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大量语言学习和实践才是英语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充当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任务型教学法要求教师要由“教”到“导”,即教育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还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应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和独立性,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努力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此外,教师还应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掌握学习策略,发展认知能力;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主要包括独立阅读能力,做笔记的能力,使用工具的能力等。这些都有助于引导学生锻炼自己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任务型教学法研究的指导意义是强调信息交流的能力。任务型教学摒弃了直接解释任务的传统,注重的是学生语言交流的能力。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多观察,多探索,并学会自己总结学习英语的规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但由于学生英语水平的局限性,往往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教给学生“渔”,而不是给他们“鱼”,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例如:一个学生可能会说“She is looking a newspaper”,而不是说“She is reading a newspaper”。这意味着该生还没完全理解这两个词的用法。教师可通过多举例子及布置相关的练习,让学生掌握这两个词的正确用法。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任务应根据教学目的和现实意义来设计;任务应接近学生的生活、学习的经验和社会现实;任务要面向全体学生,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任务中来;任务的内容和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充满趣味和刺激。

三、教师应成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

在任务型教学法中,教师通常按照选择、组织和施行任务的顺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给予学生帮助,使学生不断取得进步。教师先设计好教学任务,然后组织学生认真完成这些任务。组织形式也要根据不同的任务而变化,例如全班的、小组的、两人合作的、个别的等。无论采用哪种组织形式,都是为了最大可能地帮助学生展开语言实践,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以所学知识的应用为最终的目的。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而不是从教案出发,照本宣科,被教案牵着鼻子走。教师关注的焦点始终应放在学生上,要能敏锐地洞察学生的学习动态:学生在干什么,想干什么,掌握了什么,需要什么。教师根据自己所观察到的情况灵活地安排、调整好每一个教学环节。

四、教师应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者

传统教育主要通过考试和排名来区分学生的好坏,忽略了学生的其他能力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新课程要求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及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英语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要求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教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者,教师应以多角度、多样化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其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最终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成为高素质人才。

总之,与传统教学相比,任务型教学中教师角色有了很大的改变。教师单一性的传统角色已不再适合新课程标准。新课程赋予了教师新教学内容和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做出快速、正确的调整,改变根深蒂固的旧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习惯。教师是教育过程的主导力量,是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必须扮演多元的角色来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且要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挑战。

指导角色游戏 篇8

一、角色游戏特点和概念

(一)角色游戏是建立在幼儿所掌握的社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幼儿的社会生活越丰富,角色游戏的主题和内容就越新颖、越充实。

(二)角色游戏富有创造性想象。表现在三个方面: 1.幼儿扮演自己熟悉的角色,并通过自己的表情、动作、语言等来表现对这些角色的认识和体验,这一过程充满了想象。

2.幼儿在游戏中以物代物,同一种物品因时间、环境不同可替代多种真实的物品。(布娃娃当自己的宝宝、放在玩具店里就成了玩具。小拖车在家代替床,外出就成了带宝宝工具。)

3.幼儿在游戏中假象游戏情节,并通过动作转换游戏情节。(带着宝宝去超市购物,回来后把宝宝放在床上,坐在宝宝身边,一边拍宝宝睡觉,一边哼着摇篮曲。)角色游戏既有假象性,又有真实性,是虚构性与真实性巧妙结合的一种游戏。

(三)角色游戏是指幼儿“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

二、游戏案例模块涵盖的内容

(一)游戏目标 从两个维度撰写目标:

1.社会性发展包括(个性品质、社会情感、社会行为规则)见《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1期)2.《纲要》对幼儿社会性教育内容的相关规定:

第一,引导幼儿参加游戏和其他各种活动中,体验与同伴共处的乐趣;(主动参与游戏)

第二,加强师生间、同伴间的交往,培养幼儿亲近、有爱的态度,交给他们必要的交往的技能,使其学会和睦相处。(协商、交往)

第三,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和自尊心;(大胆交流游戏中问题解决的方法)

第四,提供自由活动机会,支持幼儿自主选择和计划活动,并鼓励他们认真努力地完成任务;(自主选择角色、策划游戏、履行职责)

第五,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学习遵守规则;(遵守并执行游戏规则)第六,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用完收拾;(幼儿自己收拾玩具)第七,引导幼儿接触和认识与自己生活经验密切的不同职业的成人,培养幼儿尊重不同职业人们的劳动;(扮演不同的角色)

第八,扩展幼儿对社会生活环境的认识,激发其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2)角色游戏社会性目标涵盖的主要方面 ①自我意思:

●幼儿自由选择、自主计划游戏,培养独立性和自主性和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意识。●幼儿主动参与游戏,能体验到与同伴交往的快乐。

●努力承担所扮演的角色职责,不怕失败,有初步的责任感和任务意识。②人际交往:

●能协调自己和他人的想法,与同伴友好相处。(去中心化、学会理解别人)

●理解、尊重和接纳他人的有益经验,能用协商的方法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和冲突。●交往技巧(协商、合作和分享)③社会行为规则 ●内隐规则的执行 ●职业角色的行为规范

●文明礼貌用语和文明行为 ●爱护和收拾玩具(3)知识能力目标涵盖的主要方面 ①自制游戏材料并尝试使用 ②探究游戏场地的摆放 ③利用表情、动作、语言等来表现对这些角色的认识和体验 ④预设游戏情节 小班:

(二)游戏准备

1.关键经验准备:是针对游戏主题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1)利用参观、教学的方式。例:参观医院回来要组织幼儿谈话。人为什么要去医院?医院有哪些科室?医生看病时会问些什么?病人怎样回答? 了解看病的基本程序挂号—看医生—药房。

(2)利用幼儿、家长、社区资源的方式。例:常见病的基本处置方法。

(3)重点提示:丰富幼儿关键经验要引导幼儿重点关注环境中的人是怎样活动的,而不是关注环境,因为幼儿重点模仿的是环境中的人的动作行为,他需要通过人的互动来反映现实。2.游戏准备:每个游戏区域提供哪些材料;其它(挂牌、钱币、音乐等)(1)以区角为游戏的切入点。

2.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设置专门的游戏室,场地有限的可以采用固定的游戏区与临时塔建相结合的方法,尽可能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例:美发店固定洗、剪吹的区域,顾客排队或休闲的地方就可以让幼儿临时利用桌椅、建构物搭建,充分利用阳台、走道提供宽敞的场地。(2)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教师可提供部分逼真的玩具,如新娘、新郎的服装、听诊器、餐具、化妆品等。中大班幼儿和教师一起自制游戏需要的材料,既及时更新游戏材料,又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3)新增材料:下次游戏根据游戏情节的发展,提供幼儿需要的材料。(4)游戏材料准备要注意的问题 ①注意年龄层次性

小班:提供种类少,但同一种类数量较多的成型玩具,避免幼儿因相互模仿而争抢玩具。

中班:提供丰富且富有变化的材料,鼓励幼儿不但丰富主题。(积木、橡皮泥)

大班:提供可变性较高、种类多、说量相对少的各种游戏材料,并与老师一起自制需要的游戏材料,满足幼儿与同伴交往中快乐的需求。②游戏材料是可以自由支配的。(5)提供充足的时间

游戏问题的讨论、游戏角色的分配、游戏场地的摆放、游戏情节的展开、游戏结束后的分享都需要较长的时间,教师要提供给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保障游戏顺利、深入、自主地开展。

(三)游戏过程 1.经验回顾(1)经验回顾涵盖的内容: ①了解游戏区域的角色和职责(第一次游戏)②围绕问题开展讨论(第二、三次游戏)

(2)经验回顾的基本方式:看录像或照片;围绕问题记录表讨论;观察模仿。(3)根据游戏内容,幼儿游戏发展状况灵活运用不同的经验回顾方式。①如果游戏内容涉及认识成份较多,就多使用讨论、谈话、演示等方法 ②如果游戏内容偏于社会角色行为,则多使用观察模仿讨论评定角色行为。(4)指导策略 ①运用开放式提问拓展讨论的深度。

回顾的问题要在具体的情境中,要突出本次游戏的重难点,以便引发幼儿思考,使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互作用,使游戏内容、教师、幼儿和社会环境处于互动状态中,在不断地思考中真正构建幼儿的游戏经验。教师的提问要注意层次性、导向性、议论性和评价性,激发幼儿产生社会认知冲突,从而实现游戏的目标。(例。我在超市里看到了什么?我在超市里看到顾客是怎样买东西的?工作人员是怎样为顾客介绍商品的?还可以针对超市中不文明的行为进行评价,这样的表达表现有助于幼儿对新的感知对象的认识。②帮助幼儿归纳总结讨论的结果。情景讨论中会产生各种意见和想法,有时很难达成共识。因此,教师要以参与者的身份,在讨论结束后对讨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阐明正确的观点和认识,以强化幼儿对某个问题的正确认识。③本环节的重点指导 第一次游戏,重点指导幼儿了解各区域的工作程序,后续游戏即要围绕上次游戏中的问题,以探讨问题的解决来不断推进游戏情节的发展。2.快乐游戏(1)涵盖的内容:

①分配角色,进入游戏区域,摆放物品。②幼儿自主游戏,教师观察指导。③听信号结束游戏。(2)指导策略:

①教给幼儿分配角色的方法:自报名、推选、竞选、轮流、猜拳等。教师不能分派角色。对个性内向、不善于交流的幼儿充分的鼓励和启发。②平行式指导与交叉指导

平行式指导: 是指当幼儿对新出现的玩具材料不感兴趣、不会玩、不喜欢玩或只喜欢玩某一类游戏时,教师在幼儿的附近,用与幼儿相同的或不同的材料玩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模仿,对幼儿进行暗示性指导 “交叉游戏”是指幼儿在游戏中需要教师参与或教师认为有介入指导的必要时,幼儿邀请教师作为游戏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色参与幼儿的游戏,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起到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当幼儿与教师都感到很快乐时,教师就应该主动退出游戏。③分年段指导 小班:

幼儿处于独自游戏、平行游戏的高峰期主要与游戏材料发生作用,与同伴之间交往少;角色意识不强,对操作游戏材料或模仿成人动作较感兴趣,重复操作材料,游戏主体单一,情节简单。

指导:指导幼儿如何使用游戏材料,以游戏者身份介入游戏;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自我管理;通过游戏评价不但丰富游戏经验。

1. 幼儿自选游戏区域,教师观察幼儿进区后如何摆弄材料?如何独自游戏? 2.教师教师与幼儿交谈,“谁的家里养过小宠物?养的什么?怎样照顾它的?” 3.创设情景,引导幼儿进入角色。“这里有好多的宠物宝宝没人照顾呢,请你们找一个喜欢的领养吧!可以给自己的宠物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哦!”(幼儿自行挑选小狗,互相说说给狗取的名字)4.教师平行介入游戏(1)示范给宠物泡泡浴:将宠物放入盆中——挤点沐浴露在手心给宠物全身揉一揉——用海绵搓一搓——用喷头冲干净泡泡——再用电吹风吹干小动物身上的水。(2)幼儿在模仿教师给狗洗澡的同时,教师可以一边给狗洗澡一边说:先洗背,后洗脚,狗的尾巴摇一摇。小吹风,吹呀吹,吹得狗毛软融融。让幼儿在歌谣的伴随下,尝试宠物洗澡的过程。5.游戏结束,教师引导幼儿说说第一次参加“宠物生活馆”游戏的体验。

(1)启发幼儿说说你给小狗取的什么名字?你认为那只小狗的名字最好听。(2)下次玩游戏你还需要什么?(还需要有更多的宠物;小狗没有食物吃等),以增强游戏兴趣。★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身份,尝试用角色的语言和动作开展游戏,感受照顾小动物的关爱之情和乐趣。中班:

幼儿处于联合游戏阶段,游戏主题丰富,但不稳定,幼儿会经常更换;希望与人交往,但欠缺交往技能,常与同伴发生纠纷;角色意识较强,能够按照自己选定的角色开展游戏。

指导:重点是指导幼儿解决游戏冲突,观察幼儿发生纠纷的起因,以游戏者身份介入游戏;通过讨论等形式开展游戏评价。提升游戏经验,丰富游戏内容;指导幼儿逐渐掌握规则和交往技能,逐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大班: 游戏经验十分丰富,主题新颖,内容丰富,游戏中所反映的人际关系较为复杂;处于合作游戏阶段;能按自己的愿望主动选择主题,并有计划地开展游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

指导:认真观察游戏,给幼儿提供必要的练习机会以及适当的引导;允许并鼓励幼儿想象创造;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游戏评价,让幼儿在分享中开拓思路,提升游戏水平。④教给幼儿交往的技能与合作方法。

一是直接呈现发:如面带微笑,使用礼貌用语; 二是简介呈现发:通过反面事例,让幼儿讨论,最后引出交往技巧—与人协商。

角色游戏这样玩 篇9

指导孩子选择游戏主题

家长应让孩子自愿选择主题,而不能给孩子指定主题。当然在孩子选择时,家长可以运用启发性谈话,来帮助孩子选择主题,如:“你是谁啊?哦,是理发师啊!”或给孩子提供理发的玩具,这样孩子会受到启示,玩起“理发店”的游戏。

指导孩子选择角色

一个角色游戏中有着几个角色,孩子选择哪一个角色,直接影响他对所玩的游戏的兴趣。一般是让孩子自己报名选择,但家长也应根据孩子的知识经验、能力、与同伴交往情况、个性特点,提出合理建议。若孩子特别胆小,可以建议他担任“解放军”、“警察”一类勇敢者的角色。

帮助孩子丰富游戏内容

由于孩子受自身知识经验的限制,游戏内容难免贫乏枯燥,如“理发店”中的理发师总是在不厌烦地给“顾客”理发,这时家长应以适当的方法,丰富孩子游戏的内容。最佳方法是以角色的身份参加游戏,间接指导孩子丰富游戏内容,如可以扮演“娃娃家”中的客人。一般情况下,家长应担任配角或者副职,这样既能以角色身份指导游戏,又能避免将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给孩子。

指导孩子做好游戏结束工作

游戏应在愉快、自然的状态下结束,家长可用游戏口吻提醒孩子结束游戏,如:“商店下班了,要关门了”,“娃娃要睡觉了”等。同时,应指导孩子自己收拾、整理玩具和游戏材料,养成良好的自理习惯。

小班角色游戏总结 篇10

小班总结

粟华军

时光飞逝,转眼一个学期又将结束了。在角色游戏中,他们从以前不会玩角色游戏的到现在他们熟能生巧的样子。这是,我们发现他们真的长大了不少。为了更好的引导他们,我们作出了努力,现将这一学期来的成果通过游戏总结如下:

一、根据主题要求,创设角色游戏

在本学期里,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不同岗位上的人是如何工作和学习的,并且提高他们对各行各业人们工作情况的了解,让幼儿在实践中发现游戏中角色的职业特点、职能性质,让幼儿发现游戏规律和游戏的方法,进行愉快的游戏。

如今,幼儿已经积累了一些游戏经验,对于他们今后的人际交往具有一定的帮助,幼儿的游戏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因为他们都亲身体验了各种角色,让他们更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在今后的游戏中,我们还将多多开展综合性游戏,充分发挥幼儿参与的自主性。

二、以幼儿的兴趣为主,开展角色游戏

《纲要》中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一切资源,为幼儿创造出新的角色,让他们在新的游戏里发现游戏规则和规律,在游戏中得到发挥和成长。根据幼儿的兴趣来开展游戏,幼儿不但喜欢,也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而且,角色游戏是发展幼儿语言的最好途径之一,幼儿在游戏中才能尽情地发挥自己、展示自己。

有了兴趣,幼儿才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才会在游戏中学到本领。可见,幼儿的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在游戏中,我们注意观察与发现幼儿对哪些事情比较热衷,由此开展出各种不同的角色,从而丰富游戏的内容。

三、发挥幼儿参与的自主性,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乐

为了在游戏中充分把权利交给孩子,我们在分配游戏角色时,从不故意安排角色,让他们自己选择。而在游戏过程中,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由于小班幼儿的从一性差的特点,所以我们不要求让幼儿坚守岗位,如果他们不喜欢

一种角色了,可以重新选择另外一种角色进行游戏,只要他们喜欢,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尊重幼儿,让他们自己自主选择的同时,要给予他们一定的选择,让他们能向着我们所希望的好的方向发展。

幼儿只有在游戏中学习,他们才会记得清楚、学得认真;只有学习了,才能遵守游戏的规则和方式,玩得开心;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的角色游戏中,他们才会成长起来„„同时,他们会自己进行创造出些角色游戏。

四、亲自参与,增进和幼儿之间的感情

有时,我们也会亲自加入到他们的游戏世界,让自己与幼儿间没有距离,使他们没有心理负担的去玩。老师的参与,可以引导幼儿学会最基本的交往能力,学会遇到问题自己商量解决。老师的参与,也会大大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并且可以向幼儿提出一些问题,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本领,还能玩得更开心。

而且,教师的参与,会拉近与幼儿的距离。蹲下来,用幼儿的视线看世界,会使教师更熟悉幼儿、了解幼儿,做到从幼儿角度去思考,一切为了幼儿,从幼儿出发„„使得幼儿越来越喜欢老师,老师越来越了解幼儿心理。

角色游戏. 篇11

总目标:

1、引导幼儿按意愿选择司机、售票员与乘客的角色,体验扮演角色的乐趣。

2、通过扮演角色,引导幼儿用语言、动作进行交流,学会反映简单的现实生活

中和自己对所扮的角色的认识。

3、引导幼儿与材料相互作用,并遵守游戏规则,遇到困难时懂得寻求帮助,在教师协助下能友好解决矛盾。

4、指导幼儿按归类法将材料进行归类。

6、学会礼貌用语,愿意与同伴交往。

公共汽车

(一)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扮演汽车司机的角色,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2、学会礼貌用语,愿意与同伴交往。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请家长有意识地指导幼儿观察怎样坐公共汽车、出租车和售

票过程等,并向幼儿介绍简单的开车方法。

2、方向盘、皮筋、‘车票’。

活动过程:

一、出示方向盘,引出公共汽车。

二、启发幼儿回顾平时乘车时的情境:

1、司机怎样开车?

2、怎样售票?

三、幼儿游戏,教师引导幼儿应用礼貌用语。

活动反思:

公交车是人们出门最经常乘坐的交通工具,有的孩子几乎每天都是乘坐公交车上幼儿园的,因此,这个游戏绝对是孩子生活经验范畴的内容。孩子能够很形象地模仿司机开车,但是由于场地较小,孩子们的车开着跑,后面的孩子们总是“撞车”,车被“开断”了,所以,下周的游戏时增添“车票”的材料,通过限制票数来控制人数。

公共汽车

(二)活动目的:

1、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幼儿能够按意愿选择主题,扮演角色。

2、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进行交流,让幼儿学会反映简单的现实生活和所扮的角色的认识。

活动准备:

安排好场地,并准备火车头、方向盘若干等;

活动过程:

1、回顾上次在角色中所出现的问题;

2、在游戏增加汽车停靠站;增设售票员。

3、在幼儿做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观察了解幼儿“开”的是什么“车”,“汽

车”在那条“路”上“开”,看到“红绿灯”应该怎么办,对“顾客”态度如何等等,进而针对幼儿的游戏情况给以指导和教育;

4、游戏结束后,帮助幼儿收拾用具,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价。

活动反思:

本次环节增添了车票,由于票数的限制,很多项坐车的人上不了车,就出现了抢车票的现象。于是教师走到一旁,静静地观看孩子们的表现,只见司机李观秋很生气地走过来说:“你们别吵了,等下次再坐吧!我要开车了!”抢票的人终于安静下来了,但是仍然不放手,这时教师以乘车人的角色进入:“请问司机先生,等一下,就有车了吗?”司机李观秋笑着说:“是啊,等一下他们下车了,我就开回来了”!我就跟大家说:“那我们等一下吧,终于大家都站到旁边等去了”。

第三阶段

活动目标:

1、积极扮演司机、售票员与乘客的角色,体验扮演角色的乐趣。

2、通过角色交往,了解交通警察的职务。

新增游戏材料:

警帽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激发幼儿兴趣:

“上次你玩了什么游戏?觉得好玩吗?”

2、教师和幼儿共同回忆上次游戏的不足,提醒幼儿这次游戏的时候注意。提问:(1)上次游戏的时候有那些地方不够好?

(2)扮演警察的小朋友能不能随便走掉?马路上要是没有警察会怎样?

(3)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轮班)

3、幼儿按意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积极的参与游戏,并且主动的在游戏中进行交流。

(2)指导扮演“警察”的幼儿学习指挥交通,维持交通秩序。如提醒

司机看见红灯要停车等。

(3)提醒幼儿合理分类收放玩具。

4、评价:

“今天你玩的是什么?觉得哪玩的好?还想玩些什么?

观察反思:

幼儿对“公共汽车”的游戏很感兴趣,而且幼儿都很喜欢当司机,我就鼓励幼儿谁表演乘客的时候乖,下次游戏的时候我请他来当司机,下次玩的时候我会鼓励孩子们带着娃娃出来乘坐汽车,让孩子们体验到当乘客的乐趣。另外在游戏结束的时候,有孩子提出街上有警察,看到警察就要停车。显然孩子们对道路的交通规则不是很了解。

第四阶段

活动目标:

3、积极扮演司机、售票员与乘客的角色,体验扮演角色的乐趣。

4、继续学习礼貌用语,愿意与同伴交往。

活动准备:

3、方向盘、皮筋、‘车票’、号码牌。

活动过程:

四、对上一次的活动进行评价,提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今年系讨论解决。

1、有的乘客没买车票怎么办?

2、车上乘客太多了怎么办?(挂牌上车)

3、幼儿找自己喜欢的小朋友一起游戏。

观察与反思:

拓展角色游戏任务书 篇12

关键词:小班幼儿;角色游戏;共通经验;角色意识

[研究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游戏主题、角色、情节、材料的使用均与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有关,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增强幼儿自我意识和角色意识,增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

小班幼儿的年龄一般在3~4岁,有意注意稳定性很低,情感易冲动、易变化,喜欢用语言或动作与人交往。小班幼儿处于象征游戏的初期(采用与实物相似的替代物;思维的具体行动导致象征水平低;选择实物在外形、功能上十分相似的专用替代品),角色游戏十分符合小班幼儿的游戏特征。

[实践反思]

一、研究前的观察

在研究初期,通过观察幼儿参与角色游戏发现了小班幼儿在参与角色游戏中的一些特点:

1.游戏参与变化快

游戏中的兴趣和注意力不稳定,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幼儿对自身角色的扮演不持久、不明显。例如,“西城广场”游戏一开始,西西主动要求做公交车司机,拿着方向盘开了才一会儿,他看到边上必胜客里好多人在做比萨,于是就跑开了。又如,游戏初分配角色时,轩轩选了娃娃家做爸爸,可是游戏开始后,他跑到了必胜客做厨师。

2.游戏方式平行多

游戏中同伴之间没有交集,幼儿往往与同伴用相仿的方式同时玩同样的玩具,但同伴之间互动少或无互动,没有共同的目的和合作的意图,游戏的内容有一些关联或者是没有关联,幼儿会互相模仿,但无意识去进行互动、合作。例如,娃娃家游戏中扮演爸爸妈妈的孩子就是一起在家里抱着娃娃,你喂娃娃吃东西,我也喂娃娃吃东西,或者只是单纯地摆弄娃娃家里的玩具。

3.游戏角色意识弱

游戏中幼儿都会被游戏的材料、环境、玩具吸引,加入游戏,但在游戏过程中,对于所处的游戏区的游戏角色却比较模糊,更多的是摆弄玩具、观察同伴。例如,新华书店游戏中,乐乐来做售货员,当有幼儿来到书店的时候,售货员也不主动招呼客人,置之不理;又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孩子们埋头玩玩具,当有幼儿想要进入娃娃家做客的时候,几个“主人”也是对客人置之不理,各自玩各自的。

二、研究的过程

循着以上特点,尝试开展贴近幼儿生活、突出幼儿共通经验的角色游戏,以“西城广场”主题游戏为例,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1.游戏内容来源于幼儿共通的生活经验,生活情境衍生可复制的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生活情境的再现,在游戏中复制幼儿的生活情境,更能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更能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小班幼儿生活经验有限,能力有限,无法很好地再现自己的生活经验,利用熟悉的生活场景来帮助幼儿再现生活经验。

以本班幼儿为例,在家访中发现了本班幼儿居住地较集中,其中西城广场是幼儿生活经验中持续出现的共同点。通过与幼儿谈话、观察以及与家长的沟通,发现幼儿共通的生活经验,产生角色游戏。

小班幼儿刚刚入园,幼儿对于幼儿园较陌生、教师对幼儿也比较陌生,抓住幼儿的特点及兴趣,开展合适的角色游戏。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来了解幼儿,从家访、幼儿对谈、幼儿互动、师幼互动、幼儿游戏状态等的观察中,挖掘幼儿的共通经验,帮助幼儿生成游戏内容、选取游戏内容,为游戏的开展做好前期准备。其中,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西城广场”游戏中,选取幼儿生活中较常见的一些内容开展游戏,娃娃家(府新花园)、饭店(必胜客)、医院(社区医院)、公交车站(府新花园站)、电影院(UME影城)。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发幼儿的游戏共鸣,例如,在“西城广场”主题游戏中,设置了“必胜客”区块,幼儿都有去“必胜客”餐厅用餐的经验,将幼儿去餐厅用餐的情境再现,请幼儿来扮演餐厅中的各个角色,帮助幼儿再现生活经验,开展关于餐厅的角色游戏;设置了“府新花园”小区,班中大多数幼儿都住在小区中,幼儿园也位于小区之中,幼儿对于小区十分熟悉了解,在游戏内容中设置该区域,幼儿能够更快地认同这个“娃娃家”,结合娃娃家与建构的内容,幼儿参与的兴趣十分高。

2.游戏材料突出简单操作,凸显替代运用,教师协助幼儿多样化地运用各种材料

(1)发掘成品玩具的替代品,教师提供替代材料及制作

角色游戏的开展中,除了一些已有的成品玩具,更多的是许多物品的替代品,有些是幼儿自发的替代,而有些则是教师协助的替代。如,在娃娃家游戏中,“爸爸”正在用电话玩具打电话,可是边上的“宝宝”也想打电话,娃娃家的电话玩具已经没有了,宝宝于是拿起了边上建构区中的一块长条积木打起了电话,玩得十分投入;如在必胜客游戏中,教师发现幼儿制作了比萨后假装用锅子烧一下,于是教师用废旧纸盒自制烤箱投放,幼儿自然地将比萨用烤箱制作。

(2)善用半成品玩具的多样用途,教师进行废品改造

绿色环保,回收利用,在角色游戏中,尝试用收集来的废旧材料进行个性改造,丰富幼儿的游戏材料及游戏形式。随着游戏的持续开展,幼儿对于一成不变的成品玩具逐渐失去了兴趣,也难激发幼儿对于游戏的进一步创造,观察幼儿运用成品玩具的一些游戏状态,尝试用废旧材料制作一些半成品玩具,帮助幼儿进一步创造性地玩游戏。如下表:

游戏材料是游戏顺利开展的物质保证,但教师并不是一味地提供那些完美无缺的成品玩具,而是在提供游戏材料的时候要重视材料的可操作性、可替代性、可改变性,幼儿能够根据自己游戏的开展情况,对游戏材料尽兴地再创造、再加工。

3.教师策略突出支持者的角色意识,多样化的教师身份促进幼儿经验分享,产生趣味化的游戏形式

角色游戏中的各个游戏区,都是幼儿生活情境的再现。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参与游戏,通过与玩具的互动、与同伴的互动、与教师的互动来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师在幼儿不同的互动关系中,或旁观、或参与,推动幼儿多样的积极互动。

(1)幼儿与玩具互动,教师积极鼓励,多样提供

角色游戏中的玩具,包括已有的、自制的,都是幼儿开展游戏的协助者,幼儿正是通过与玩具的积极互动来开展游戏的。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可以抱着玩具娃娃,拿勺子和小碗给娃娃喂饭,还会说着“宝宝吃饭,宝宝吃饭”。思晨喜欢拿着锅子炒菜,还会说“巧虎妈妈来烧菜”。通过与玩具的互动,来再现幼儿对于喂饭的生活场景。

教师在其中化身为玩具提供者,根据幼儿游戏的开展过程,提供适合幼儿游戏开展的玩具。

(2)幼儿与同伴互动,教师全面关注,适当协调

角色游戏中,同伴之间的互动,是串联游戏的关键,也是游戏提升的关键。小班幼儿缺乏与同伴交往的能力,但在游戏中,却能够根据游戏的需要,与同伴互动。

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不同的游戏区域中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之间的互动交往,其实也是幼儿之间的自由交往,幼儿自主选择游戏的角色、自由搭配游戏的同伴。如,在娃娃家游戏区中,多多提出要做宝宝,小如提出要做妈妈,于是妈妈小如和宝宝多多来到了娃娃家,因为游戏而开始了游戏中的互动。如,在公交车游戏区中,轩轩去开公交车,青青、家伟、甜甜都来坐公交车,大家一起嘀嘀叭叭玩得欢,最后司机轩轩还不忘记和大家收钱。如,在银行游戏区中,管理银行卡的壮壮会询问同伴“你是几号啊思思”,“我27号。”壮壮在自己的银行卡箱子里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27号银行卡给思思,边上管理纸币的湛湛则对孩子们说:“你们要排队。”准备取钱的孩子们听了,开始配合着排队取钱。如,电影院游戏区中,元元是电影院的售票员,他坐在电影院门口,西西跑到了门口,正要进去,元元:“不行,你要付钱才能看电影。”西西:“多少钱?”元元:“10元钱。”西西拿了几张钱给元元,元元就让西西进去看电影了。

教师在其中化身为游戏协调员,从旁观察幼儿游戏的开展,在幼儿寻求帮助的时候,能够进行协调帮助。

(3)幼儿与教师互动,教师仔细观察,适时介入

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主要是以观察者、协助者的角色参与游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回应,及时给予协助。重视角色游戏开展过程的观察,重视角色游戏后的分享评价。在经验分享中顺势引导,挖掘共通经验,产生新的游戏及角色。教师在游戏过程中,以不同的角色与幼儿互动。

实例1:在“西城广场”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化身摄影师参与游戏,将幼儿的游戏情境一一拍摄,在每次游戏后引导幼儿欣赏游戏图片、分享游戏经验。

实例2:在第二次游戏开展后,奇奇小朋友在说到自己在必胜客游戏中的照片时,提到自己曾经和爸爸妈妈坐公交车去吃饭,引发了孩子们对于公交车的共通经验,大家积极表达自己对于公交车的已有经验,于是教师化身公交车公司的负责人,顺势提出可以在游戏中开设公交车游戏,便产生了新的游戏角色——公交车司机。

实例3:在必胜客游戏中,服务员月月看到教师,大声招呼:“欢迎光临!”当教师进入游戏区后,月月说:“你要吃什么呀?”教师提出要吃比萨,月月跑到后面的“厨房”拿了几块比萨到教师面前,把比萨放在了教师的面前,教师故意用生气的语气说:“饭店里怎么没有盘子叉子,让我怎么吃东西?”月月想了想,跑到边上拿了盘子、叉子给了教师。在游戏中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教师适当地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更好地开展游戏。

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或引导、或协调、或协助、或配合,教师始终要以幼儿在游戏中为主体,积极促进幼儿自主参与游戏,积极促进幼儿与同伴合作游戏。

三、研究的反思

角色游戏是不断创想的游戏,不可重复的游戏经验促使幼儿收获不同的体验,提升材料微调策略,促使游戏生生不息。一次次的游戏开展,幼儿收获了快乐,也让教师收获了许多惊喜,让教师更加意识到角色游戏对幼儿的重要性,也更鼓舞我们将适合孩子能力、迎合孩子兴趣的角色游戏继续更好地开展下去,在已有的基础上,促使幼儿不断创想,更好地拓展游戏、延伸经验,主要在材料和内容两个方面需要提供以下支持。

1.从游戏材料上来讲——重视材料的可操作性

小班幼儿的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其活动受外界刺激的直接影响。幼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很强,其活动离不开具体的事物,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受到环境中具体事物的制约,在活动中缺乏明确的目的。幼儿在游戏中其思维离不开具体的玩具材料、离不开周围具体环境的刺激。因此,利用各种材料来营造游戏场景、提供可操作的玩具,是帮助幼儿开展游戏的关键之一。在游戏中发现个性改造废旧材料的自制玩具,对幼儿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自制玩具与已有玩具同时投放,成品材料与半成品材料同时投放,低结构的材料满足整体幼儿的需求,高结构材料满足特殊幼儿的需求。

2.从游戏内容上来讲——重视幼儿的共通经验

角色游戏的内容,主要是幼儿反映社会、反映成人活动的一种游戏,带有很大的模拟性。内容的选择上主要依靠幼儿主动的产生、教师引导产生、教师提出产生。实践中突出参与游戏的幼儿的共通经验,寻找幼儿生活经验的交叉点,来确定游戏的内容,产生游戏区域。而不是一味地由教师来提供角色区域,请幼儿被动参与,由教师引领幼儿分享自己的已有生活经验,由此产生迎合幼儿兴趣、贴近幼儿生活的游戏内容。在角色游戏的开展中,幼儿不会满足于简单的模仿,常常会突发奇想,提出新的玩法,游戏的内容也会跟着幼儿的想法有所创造并随之改变。

3.从教师策略上来讲——重视幼儿的主体角色

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决定游戏的主题,自由地发展游戏内容和切换情节。在游戏中,教师必须以幼儿的主体为意愿来开展游戏,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随机的表现,帮助完善、扶植萌芽,使之发扬光大。教师要善于倾听幼儿的需要,帮助实现,积极鼓励,使其得以生长。教师要积极评价幼儿的表现,帮助延伸、协助配合,使之继续升华。

总之,通过实践验证发现,角色游戏十分适合喜欢模仿的小班幼儿,在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既要考虑本身的游戏内容,又要考虑参与游戏的幼儿主体的特点。善于发现幼儿共通经验,从相似的生活经历着手,以丰富的游戏材料作为游戏开展的物质保障,善于观察幼儿、倾听幼儿,提供幼儿感兴趣的材料,激发幼儿开展游戏的主动性及探索兴趣,使幼儿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的游戏才更生动、更受欢迎、更有价值,更能迎合幼儿的兴趣,不再是单一的玩玩具,而是快乐地、主动地参与游戏,发挥角色游戏的最大作用,让幼儿在游戏中收获快乐、收获经验、收获成长。同时在研究中也发现,随着小班逐步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进一步开展贴近幼儿能力、兴趣的角色游戏,将幼儿共通经验这个点继续扩大深入,让角色游戏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09.

[2]曹中平.试论儿童游戏的发展特点[J].现代教育研究,1996(02).

[3]曹中平.儿童游戏论[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

[4]王振宇.儿童心理发展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01.

上一篇:初二团支部工作计划下一篇:抓基层技术队伍建设,夯实采油厂稳产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