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学术交流的若干规定(通用12篇)
关于加强学术交流的若干规定 篇1
中国矿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于加强学术交流的若干规定
为了活跃我院的学术气氛,促进互相了解,相互渗透和交叉联合,鼓励和支持我院教职工对内和对外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经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现作出如下若干规定:
一、学术交流形式和要求
1、学术交流的形式原则上以作学术报告为主。面向全院教师或学生作的学术报告,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面向本专业教师或学生所作的学术报告,应有书面材料。
2、鼓励和支持我院教职工在本专业范围内对教师或学生作学术报告。
3、鼓励和支持我院教职工面向我院教师或学生作学术报告。
4、鼓励和支持我院教职工到校外同级或以上级别的科研或学术机构进行学术交流。
5、鼓励和支持我院教职工邀请校外专家(原则上应具有正高级职称)到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6、鼓励和支持我院教职工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
7、在国内进修、访问、以及在职读研的教职工,每学期应回校一次介绍所在学校(或科研机构)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管理经验和本人从事的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出国进修、访问及参加学术会议的教职工,回国后应面向全院教师或学生作一次学术报告。
二、学术交流内容
学术交流的内容可以是最新学术动态,研究进展、教学法、课程建设、实验教改等方面的成果,也可以是人文、管理、社科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三、报酬
1、面向本专业教师或学生作学术报告者,每次由院付给酬金100元。
2、面向全院教师或学生作学术报告者,每次由院付给酬金200元。
3、应邀到校外同级别或以上级别的科研或学术机构作学术报告者(应有邀请单位的正式邀请函和交流内容),每次由院付给酬金300元。
4、应邀到我院进行学术交流的校外专家,院一次性支付学术交流费用:院士1000元,博导600元,其它专家400元,不足部分由邀请单位或个人自行解决。
5、对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的教职工,由院支付50%会议注册费或论文版面费。
四、管理措施
1、我院教职工在校内外所作的学术报告,应将书面材料或多媒体软件交给院科研秘书处存档后,方可领取学术交流酬金;
2、学术报告的审批办法为:面向本专业教师或学生的学术报告,由所在系的系主任审批;面向全院教师或学生的学术报告,由院主管院长审批;
3、对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的教职工,由个人提出申请,经所在系的系主任同意并签字后,报主管院长审批;
4、邀请校外专家,由各系(所)申报,各系(所)每年提出下学年度的邀请计划,由主管院长审批后统一送校主管部门,一般不允许临时邀请。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行,由院党政联席会议负责完善和补充,由主管院长负责解释。
关于加强学术交流的若干规定 篇2
二、档案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现状
(一) 档案法制意识不强, 管理比较松散。
许多档案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缺乏对依法治档、依法行政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有些部门和单位的领导认为, 《档案法》是部软法, 其制约力不强。《档案法》的宣传力度不大, 工作不到位, 舆论氛围不浓。说到底, 社会普遍性的档案法制意识不强是直接原因。
(二) 重视业务指导, 忽视依法治档。
档案业务监督、指导部门思维方式没有得到解放, 开展工作按部就班, 未能完全从陈旧的工作模式中解放出来。上下级之间仍然以业务指导为中心, 没有全面开展档案目标管理考评和认定工作。多年养成的习惯是有请必到、上门服务, 甚至是给基层说好话建档, 却不懂得用《档案法》去指导和监督, 没有用《档案法》来统揽全局, 虽然依法治档喊了十几年了, 但是因循守旧的传统思想还是没有使执法监督检查登上主战场。
(三) 档案执法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档案执法监督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内部执法监督和人大、政府、司法、法制、监察等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档案执法工作的监督。目前, 由于思想认识、人力、财力等原因, 也存在执法监督不到位的情况, 每年只是针对存在问题较严重的单位下发档案执法监督检查通知书, 限期改正。检查结束后, 档案局以通报的形式对检查情况作出总结, 评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单位, 即使被检单位有违反《档案法》有关条例的, 只不过下发执法监督检查通知书, 限期改正罢了, 未能体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 档案执法监督检查队伍自身素质亟待提高。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 代表国家从事档案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和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行政执法的效果。不少档案执法人员缺乏系统全面的法律、法规知识, 不知如何利用《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要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有一定的困难和差距。有的同志思想保守, 认为档案部门社会地位不高, 依法治档难以开展, 工作有畏难情绪, 导致了依法治档的力度不大。
三、加强档案执法监督工作的对策
(一) 从思想上入手, 抓依法治档、依法行政观念的提高和巩固。
1987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颁布, 标志着档案工作开始走上依法治档的道路, 随后出台的档案管理法规, 使依法治档进入了新的阶段。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是代表各级政府主管本地档案事业的部门, 也是《档案法》所确定的档案行政执法主体和监督机构。档案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首先要带头认真学习档案法律、法规, 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并严格执法。要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 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式和工作模式, 带头依法办事、依法行政。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规定了档案部门是行政执法部门, 要履行法律法规赋予档案部门的这一职能, 应强化执法意识。
(二) 从立法入手, 抓档案法规体系的完善。
档案执法监督必须有完善的监督法律体系作为依据, 健全完善条款较细、操作性强的法律规章和相关监督条例, 强化制约功能, 是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各级地方人大、政府应依照《档案法》结合本地区实际, 尽快制定出配套性、实用性、可操作性较强的法规、规章文件, 依法明确档案执法监督的形式、程序和手段, 包括咨询、调查、弹劾等实施办法, 从而依靠法制, 解决监督难、监督不到位、监督不力、监督弱化的问题, 实行科学、合理、有效的监督, 确保国家档案工作方针和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三) 从队伍建设上入手, 抓档案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和行政执法水平的提高。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是贯彻实施《档案法》的主体, 打铁先要自身硬。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和培训工作, 建立起执法网络, 加强对档案队伍的专业培训和执法业务培训, 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执法能力, 真正作到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履行职责, 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处理违法现象, 为档案行政执法部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档案执法人员还必须是熟悉档案业务、刚正无私、有政治头脑的人, 在思想上、理论上、业务上具备档案执法检查的素质和条件, 通晓档案法规, 能对违法犯罪行为的缘由、后果、责任进行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和分析, 并充分运用法律武器、秉公执法。对档案执法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要常抓不懈, 要增强档案执法人员的敬业精神和主人翁责任感。要把那些熟悉档案业务、执法意识强的人员充实到档案执法队伍中来。档案执法监督人员尽快实现“转轨变型”, 使工作观念、知识素养、行为模式由过去比较偏重业务转为既重档案业务基础也重档案法制管理。建设一支知法、懂法、守法的高素质的档案执法监督干部队伍, 这也是做好档案执法监督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
(四) 从规范档案行政执法入手, 抓档案监督制约机制的建设。
强化内外部监督, 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不断推进机关档案工作的法制建设。在加强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上, 将档案工作列入本单位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中, 考核指标主要由贯彻《档案法》、档案业务等方面组成, 定期对档案工作进行检查, 以引起部门的高度重视, 加大对档案依法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 确保机关档案的安全性;在加强外部监督制约机制上, 与外部档案行政执法检查部门加强联系, 通过行政执法部门对档案工作的指导和专业性的检查, 对不规范或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及时进行整改, 进一步促进机关档案工作实现依法管理。
(五) 从加强普法宣传和与各部门协
调沟通入手, 抓档案行政执法外部环境的改善。目前, 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档案执法的主要机关显得力不从心, 缺乏应有的权威性和号召力。建议由人大、政府牵头, 司法、监察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紧密配合, 协同履责。要加大普法宣传力度, 使全体公民了解档案法、了解档案工作, 增强档案法制观念。特别是要让政府机关和各个企事业单位的领导提高档案法制意识, 形成全社会重视和支持档案工作依法治档的良好氛围。抓住有利时机, 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档案法》等法律、法规, 重点宣传《档案法》规范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使每个人能够自觉运用这些法规内容, 维护档案工作和自己的权益。为档案执法监督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积极争取与地方人大或政府有关部门开展执法检查工作, 主动向地方党委、人大、政府汇报和反映档案工作及执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纠正各类违法现象, 保障《档案法》等法律法规顺利实施, 为档案执法监督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执法难, 档案执法更难。这就要求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关要有一种无私无畏、敢于碰硬的精神, 严格依照档案法规理直气壮地进行档案执法监督、指导、检查。档案执法检查的关键是奖惩严明, 要把奖惩真正落实到形成档案的单位和个人身上。对那些收集档案不完整, 不按时完成档案立卷归档任务, 造成档案散失的单位和个人, 要及时查处, 真正做到有法必依, 违法必究。总之, 贯彻实施档案行政法规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前进中存在问题在所难免。只要我们坚定信心, 扎实工作, 开拓进取, 与时俱进, 坚持依法治档, 加强执法监督, 就一定能够推动档案事业取得更大发展。
摘要:依法行政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基本要求, 各级政府和部门都应当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各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各级国家档案馆, 作为管理国家与地方档案事务、保管国家档案的专门机构同样应该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关键词:执法,监督,档案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广都, 吴加琪.档案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山西档案, 2004, 02.
[2]周继明.档案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刍议.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01.
关于加强学术交流的若干规定 篇3
摘要:《关于推动建筑市场统一开放的若干规定》的出台,不仅明确了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职责,也使企业更加清晰的认识到更为企业合规运行划定了法律底线,消除了为应对市场不合理现象而需要做相应变通的灰色空间,有利于促进企业强化红线意识,把规范市场经营行为作为一项重要的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摒弃通过不正当竞争行为赢得市场的思维误区,更好地树立和展现中国工程建设企业的良好形象,从而赢得更好的市场口碑。鉴于此,本文对推动建筑市场统一开放的若干规定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市场;统一开放;规定
一、对于建筑业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
首先是对于部门、行业、区域利益的难以协调的担忧;建筑业不是建设部一个部门能管得了的,没有多部门的协作和支持,一个简单文件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事实上,过去类似的文件并不是没有,目前存在的问题,正反映了过去文件的作用甚微;要建立统一开放的建筑业市场,不仅需要建设部的努力,还需要更多相关部门的努力。
第二,文件谈到的主要是区域市场准入的问题,只是开放市场的第一步,区域市场分割的主要原因是税收的利益问题,不解决税收利益问题,企业即使进入一片新的市场还是会被以另外一种方式“收拾”;除了区域市场,行业市场如何统一开放?要建立统一开放的建筑业市场,需要进一步理顺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利益关系不理顺,节外生枝的事情难以避免。
二、推动建筑市场统一开放的措施
1、打破市场藩篱,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国内建筑市场由于历史上的条块分割,工程建设企业市场和业务被限定在特定的范围里,客观性上形成了或者偏安一隅、或者独守一业、或者二者同时具备的局面。尽管近年来工程建设企业重组整合持续推进,市场开放程度也越来越高,然而大部分龙头企业依然保留着鲜明的地域或行业特色。中国交建、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能建、中水建设、中国建设等具有世界规模的工程巨头,尽管通过资源整合,市场覆盖和渗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业务领域相对海外工程建设企业依然较为狭窄,主营业务较为单一。《规定》的出台,严格遵循《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中有关“消除地区封锁,打破行业垄断”的要求,有利于打破条块分割的市场格局,为工程建设企业跨省承接和执行项目提供了政策支持,有利于企业按照市场规律有序拓展市场空间,构建平衡的市场和业务组合,进而实现转型升级。
2、降低管理成本,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规定》的出台,清晰划定了地方各级主管部门在建筑企业跨省承揽业务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九条红线,系统性地解决了人为分割市场、设置不合理条件排斥外地企业等问题,同时极大简化了跨省承揽业务的备案程序,进一步明确和统一了工程建设企业向主管部门报送企业基本信息的内容,实现了信息上网,极大地精简了信息备案的程序和内容,同时明确要求凡是“信息发布平台可查询到的信息,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核查,不再要求建筑企业提交纸质材料”,真正将反复报备、一事一报转变为一次性报备,体现了简政放權的精神。特别是严禁 “要求外地企业在本地区注册设立独立子公司或分公司”的规定,将避免工程建设企业为承揽业务,不得不反复设立子分公司,部分为项目设立的公司逐步沦为“僵尸公司”的尴尬局面,有利于企业精简组织机构、降低管理成本。以上这些举措,将大幅降低企业跨省承揽项目中的成本支出,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为企业更好地应对此次行业下行周期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目前,合肥等地纷纷取消了建筑业企业进肥前置备案手续,出台了外地进肥建筑业企业信息登记管理制度,从原来主要依靠备案限制等行政手段,过渡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区域市场准入模式,成功实现了建筑市场统一开放先行先试。
3、强化战略合作,推动资源优化配置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对市场竞争认识的日益深刻,国际工程行业正在酝酿和涌动一轮更加强调战略合作的潮流,承包商不仅更加重视与投资商、专利商、供应商、分包商之间的战略合作,承包商之间的“抱团取暖”式的合作联盟也成为企业更为突出的战略选项。在这一潮流的引领下,企业间的竞争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合纵连横的团体竞技,“组团”竞争已经成为国际工程行业的最为显著的发展常态,并悄然改造了国际工程市场的游戏规则。国际工程公司努力构建“五位一体”的战略合作架构,通过战略联盟、联合体、联营体(合资公司)等合作途径,形成了承包商 - 承包商、承包商 - 投资商、承包商 - 专利商、承包商 - 制造商、承包商 - 分包商等多种战略合作类型,努力确保企业在博弈中获得更好的战略态势。在“五位一体”的战略合作架构下,双方只要有差异,就存在合作的基础和空间,就有打造新型商业模式的合作契机和可能。然而,很多国内工程建设企业还保持着市场竞争非活即死的传统的观点,对自身传统市场以排外的心态死死保护,不利于企业以更广阔的胸怀推动行业进步,进而实现转型升级。《规定》的出台,在打破市场藩篱、实现市场统一开放的同时,还为工程建设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提供支撑。为了更好地实现降低项目成本、拓展外部资源、分散市场风险等战略目标,市场统一开放并不意味着区域性企业传统地盘的丢失,而是意味着更为广泛的战略合作空间,推动跨省企业强化与本地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借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对于跨省企业而言,规模优势、技术优势、业绩优势更为显著,对于本地企业而言,市场优势、资源优势、渠道优势更为显著,如果二者能否紧密结合起来,势必产生“1+1 > 2”的效果。这不仅有利于优秀企业发挥对建筑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当地企业通过与外来企业的市场竞争和战略合作,提升市场竞争力。
4、明确监管红线,确保企业合规运行
合规风险(Compliance Risks),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因为未能遵循法律法规、监管要求,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近年来,合规风险已经成为工程建设企业转型升级必须严肃面对的重要问题。国际上多家顶尖工程建设企业,都曾因为对海外合规风险重视不够、管控不足,造成了巨大损失。较为典型的案例包括:Technip、Snamprogetti(2006年被 Saipem 并购)、KBR、JGC 公司尼日利亚项目,Saipem 阿尔及利亚项目、SNC-LAVALIN 孟加拉项目等。其中,意大利 Saipem 和法国 Technip 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油气工程公司,同时也是 ENR250家最大国际承包商位居前十位的工程巨头。这些公司合规风险的失控,彰显出强化合规风险管控的必要性。从国内来看,工程建设领域也是腐败案件多发频发的重点领域。妥善应对合规风险,既是国内工程建设企业生存发展的必修一课,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
特别是伴随着近年来工程建设企业“走出去”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国工程建设企业为国际工程承包行业的重要一极,势必经受国际同行更加严格的审视,有必要对合规风险给予充分的重视。《规定》的出台,不仅明确了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职责,也使企业更加清晰的认识到更为企业合规运行划定了法律底线,消除了为应对市场不合理现象而需要做相应变通的灰色空间,有利于促进企业强化红线意识,把规范市场经营行为作为一项重要的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摒弃通过不正当竞争行为赢得市场的思维误区,更好地树立和展现中国工程建设企业的良好形象,从而赢得更好的市场口碑。
结束语
《关于推动建筑市场统一开放的若干规定》的颁布实施,以“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体系,促进建筑企业公平竞争,加强对建筑企业跨省承揽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为目标,聚焦工程建设企业跨省开展项目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制定了一系列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的配套举措,体现了简政放权、加强监管和优化服务的原则,对于推动国内工程建设企业转型升级势必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武英.构建统一开放市场推动行业创新发展《关于推动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J].建筑设计管理,2014,11:24-25+30.
[2]王洪平.违法建筑的私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4.
[3]何绍田.制度创新推动中国珠三角新型城镇化研究[D].武汉大学,2014.
关于加强学术交流的若干规定 篇4
公司各项目|:
为加强公司日常管理工作,规范公司办公秩序,落实员工手册第七章关于奖惩制度的相关规定要求,现就各类违纪、违规行为具体处罚措施明确如下,望各单位认真组织所属人员进行传达学习,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
1、员工不按公司规定着工作服、佩戴工牌、行为举止较差的,每发现一次 扣 10 元;
2、值勤时睡觉打瞌睡,每次扣10元;不按规定执行门杆升降每次扣10元;执勤巡逻离开执勤范围的扣10元;(如公司领导检查发现此类问题加倍处罚)。
3、迟到、早退每次扣罚5--10元,超过30分钟的按旷工处理。未办理正常请假手续的,按旷工处理,旷工 1 天扣 3 天工资;
4、员工病假和事假要扣除当天工资;
5、上、下班无正当理由不打卡的扣除当天工资;工作期间
请假外出的,要有项目经理请假条,不假外出的扣 10 元;
6、接待客户因态度问题被投诉,扣 20 元,情节严重,从
重处罚;
7、背后议论他人是非,造成负面不良影响的,扣 20 元,情节严重,从重处罚;
8、不服从上级指挥和安排的根据情节轻重扣罚20-100元处罚,并作警告或开除处理。
9、以职务之便对业主或他人索拿、卡要的经查实,视情节轻重,处100-500元处罚; 并作警告或开除处理;
备注:
1、公司检查发现上述违纪问题,违纪员工所在单位项目经
理将负有连带责任,并将受到员工罚款金额同等的经济处
罚。
2、发现违纪问题当场开具过失单交公司人事部门,罚款直
接从工资中扣除,罚款所得将用于奖励先进单位和个人,公司不做留用。
葫芦岛市泓宇物业有限公司
关于加强学术交流的若干规定 篇5
关于加强教学检查工作的若干规定
教学检查是全面了解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也包括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检查,其目的是为了及时获取教学反馈信息,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提高教学质量。为了使教学检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保证教学检查的效果,结合学校实际工作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经常性教学检查
学校、各专业学院和教研室都要以多种方式对各主要教学环节进行经常性检查,如抽查教师的讲稿、教案、教学日历,抽查学生作业,抽查考试情况,随机听课等;检查教师按时上、下课情况,特别是节假日放假前最后一节课和放假后第一节课的上下课情况;召开教师、学生代表座谈会等。
第二条听课检查
听课是经常性教学检查的重要形式,各级领导、学校督导组和教学管理人员要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做。检查授课情况主要是采用听课和向学生调查两种方式进行,各级领导、学校督导组和教学管理人员要按制度规定到课堂听课,做到听课前不预先通知授课教师和学生,听课时要做好听课笔记,填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课堂教学听课评价表》,并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课堂教学听课评价表》在听完课后一天内交教务处,而且听课后要坚持评教、评学,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我校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向学生调研主要由各级教学管理部门要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收集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意见。
学校督导组成员每学期听课次数不少于8次。每个学期末督导组都要将听课情况进行汇总,并向教务处提交书面报告。
第三条定期教学检查
定期教学检查包括期初检查、期中检查和期末检查等三次教学检查。由学校统一组织,教务处等职能部门与各专业学院共同进行,各专业学院应将定期教学检查情况报教务处,以便汇总分析处理。
1、期初检查
包括开学前教学准备工作检查和第一周上课情况检查,重点检查是教室、教材、实验室、教师到位、教学准备,教师授课和学生到课情况等。
2、期中检查
时间安排在第10-11周,采用一般检查和重点检查两种方式,也可以与教学评价、专业评价、课程评价、教学竞赛等结合起来进行。一般检查包括召开辅导员、任课教师、学生座谈会,任课教师向教研室汇报本人教学情况等。重点检查包括随机抽取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进行评价,也可以同时测评某些课程或实验、实习等,同时,还要针对性地检查各专业学院的教学管理文件和管理的运行情况。教学检查应该有教学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学籍管理文件、质量管理文件、教师授课教案及各其他教学环节的检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一经确定必须保持执行情况的相对稳定,并严格执行。原则上每门课程都必须有教学大纲,否则不能开课。检查单位或部门都要对教学大纲执行情况检查一次,并写出检查情况报告,报教务处。每学期学校督导组和教务处要对各专业学院教学培养计划执行情况检查一次并对教学大纲执行情况进行抽查。教案质量标准按教学工作规范要求执行。教研室主任负责对本教研
室教师的教案及备课质量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学校督导组、各专业学院教务领导和教务处以抽查方式进行检查,而学校督导组要对学籍管理文件、质量管理文件、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态度及辅导、改作业、出卷、考试、监考、评卷等教学环节进行抽检。每学期在期中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检查,并及时做出总结、反馈和通报工作。
3、期末检查
期末检查的重点是期末考试工作,包括考试安排、命题制卷、考场检查、成绩评定、考试结果分析等,还包括做好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教学档案归案以及下学期工作安排。期末检查主要由教务处负责。
第四条专项教学检查
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习、各专业学院教学工作、教研室教学工作、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
第五条督导组检查
督导组要切实发挥教学“监督”与“指导”的作用,深入教学第一线(理论教学、实践性环节)听课调研,随机抽查任课教师的讲稿(教案)、教材、学生作业、考卷、实验报告以及实验教学准备与指导情况等,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督与指导,填写教师评教、评学情况,并根据检查和听课情况撰写督导组教学检查工作总结的书面材料,交于教务处。
第六条教学条件和设施检查
每学期放假前确定新学期教室安排方案,后勤中心在开学前一周准备好新学期教室桌、椅、教具、清洁工具及保证门窗、灯具等各种设施完好。在开学前三天,教务处、后勤中心联合对各教室教学设施准备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各专业学院和全校师生随时发现教学设施故障,及时向后勤中心反映,或通过教务处、学生工作部与后勤中心联系,及时完善解决。
第七条教学检查结果的处理
1、教学检查结果由教务处汇总,进行分析综合后,反馈给各专业学院、教研室、教师本人、学生组织等,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和帮助学生改进学习。
2、改进教务学务和教学质量管理工作。
3、向各专业学院提出教改建议。
4、向全校做教学工作报道,使全体教职工了解学院的教学运行状态。
5、作为部门、教师考核及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
6、适当的时候进行全校公示。
第八条教学检查工作要有详细记录,参加人员要签名。阶段教学检查结束之后,应及时总结、填表。教务处和各教学单位应把教学检查的情况反映在学期工作总结之中。
第九条检查中如发现教学事故或考试作弊,要依据有关文件及时做出处理。
第十条教学检查要注重实效,做好检查信息的整理、及时反馈和调控工作。检查后,各单位、部门必须对存在的问题和突发的教学事件提出解决意见和措施报教务处,并加以实施;教务处及有关单位、部门要对整改措施的实施进行监督。
关于加强学术交流的若干规定 篇6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4]3号),形成抑制滥用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制约机制,把保护投资者特别是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落在实处,现规定如下:
一、试行公司重大事项社会公众股股东表决制度
(一)在股权分置情形下,作为一项过渡性措施,上市公司应建立和完善社会公众股股东对重大事项的表决制度。下列事项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经全体股东大会表决通过
1、上市公司向社会公众增发新股(含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或其他股份性质的权证)、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向原有股东配售股份(但具有实际控制权的股东在会议召开前承诺全额现金认购的除外);
2、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购买的资产总价较所购买资产经审计的账面净值溢价达到或超过20%的;
3、股东以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偿还其所欠该公司的债务;
4、对上市公司有重大影响的附属企业到境外上市;
5、在上市公司发展中对社会公众股股东利益有重大影响的相关事项。
上市公司发布股东大会通知后,应当在股权登记日后三日内再次公告股东大会通知。
上市公司公告股东大会决议时,应当说明参加表决的社会公众股股东人数、所持股份总数、占公司社会公众股股份的比例和表决结果,并披露参加表决的前十大社会公众股股东的持股和表决情况。
(二)上市公司应积极采取措施,提高社会公众股股东参加股东大会的比例。鼓励上市公司在召开股东大会时,除现场会议外,向股东提供网络形式的投票平台。上市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上述第(一)项所列事项的,应当向股东提供网络形式的投票平台。
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实施网络投票,应按有关实施办法办理。
(三)上市公司应切实保障社会公众股股东参与股东大会的权利。股东可以亲自投票,也可以委托他人代为投票。董事会、独立董事和符合一定条件的股东可以向上市公司股东征集其在股东大会上的投票权。
征集人公开征集上市公司股东投票权,应按有关实施办法办理。
(四)上市公司应切实保障社会公众股股东选择董事、监事的权利。在股东大会选举董事、监事的过程中,应充分反映社会公众股股东的意见,积极推行累积投票制。
本规定所称累积投票制是指上市公司股东大会选举董事或监事时,有表决权的每一股份拥有与拟选出的董事或监事人数相同的表决权,股东拥有的表决权可以集中使用。
(五)上市公司制定或修改章程应贯彻上述规定及有关实施办法的精神,列明有关条款。
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
(一)上市公司应当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应当忠实履行职务,维护公司利益,尤其要关注社会公众股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二)独立董事应当独立履行职责,不受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与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存在利害关系的单位或个人的影响。
(三)重大关联交易、聘用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应由二分之一以上独立董事同意后,方可提交董事会讨论。经全体独立董事同意,独立董事可独立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和咨询机构,对公司的具体事项进行审计和咨询,相关费用由公司承担。
(四)上市公司应当建立独立董事工作制度,董事会秘书应当积极配合独立董事履行职责。上市公司应当保证独立董事享有与其他董事同等的知情权,及时向独立董事提供相关材料和信息,定期通报公司运营情况,必要时可组织独立董事实地考察。
(五)独立董事应当按时出席董事会会议,了解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和运作情况,主动调查、获取做出决策所需要的情况和资料。独立董事应当向公司股东大会提交述职报告,对其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说明。
(六)独立董事任期届满前,无正当理由不得被免职。提前免职的,上市公司应将其作为特别披露事项予以披露。
三、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
(一)上市公司应严格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上市规则的规定,及时、准确、完整、充分地披露信息。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内容和方式应方便公众投资者阅读、理解和获得。
(二)上市公司应积极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制度,董事会秘书具体负责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
(三)上市公司应积极主动地披露信息,公平对待公司的所有股东,不得进行选择性信息披露。
(四)上市公司应通过多种形式主动加强与投资者特别是社会公众投资者的沟通和交流,设立专门的投资者咨询电话,在公司网站开设投资者关系专栏,定期举行与公众投资者见面活动,及时答复公众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四、上市公司应实施积极的利润分配办法
(一)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应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
(二)上市公司应当将其利润分配办法载明于公司章程。
(三)上市公司董事会未做出现金利润分配预案的,应当在定期报告中披露原因,独立董事应当对此发表独立意见;上市公司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利润分配的,不得向社会公众增发新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或向原有股东配售股份。
(四)存在股东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情况的,上市公司应当扣减该股东所分配的现金红利,以偿还其占用的资金。
五、加强对上市公司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
(一)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对上市公司和社会公众股股东负有诚信义务。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不得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不得违规为关联方提供担保,不得利用关联交易、利润分配、资产重组、对外投资等方式损害上市公司和社会公众股股东的合法权益。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利用其控制地位,对上市公司和社会公众股股东利益造成损害的,将依法追究其责任。
(二)上市公司被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违规占用资金,或上市公司违规为关联方提供担保的,在上述行为未纠正前,中国证监会不受理其再融资申请;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在其行为未纠正前,中国证监会不受理其公开发行证券的申请或其他审批事项。
(三)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忠实履行职务,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的最大利益。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未能忠实履行职务,违背诚信义务的,其行为将被记入诚信档案,并适时向社会公布;违规情节严重的,将实施市场禁入;给上市公司和社会公众股股东的利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四)上市公司不得聘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不得担任董事、监事、经理情形的人员,被中国证监会宣布为市场禁入且尚在禁入期的人员,被证券交易所宣布为不适当人选未满两年的人员担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职务。
六、本规定适用于股票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
关于加强学术交流的若干规定 篇7
根据《反兴奋剂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国家对兴奋剂目录所列禁用物质实行严格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生产、销售和进出口。为进一步加强对兴奋剂的管理,为体育竞赛创造良好环境,现将加强兴奋剂管理有关规定公告如下:
一、严禁化工企业生产销售、药品企业未经批准生产销售、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批准进出口和未经备案接受境外企业委托加工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
二、严禁运动员、教练员携带兴奋剂进入中国国境(经批准获得治疗用药豁免的除外)。
三、个人因医疗需要携带或邮寄进出境自用合理量范围内的兴奋剂,海关按照卫生主管部门有关处方的管理规定,凭医疗机构处方予以验放。
四、运动员在就医购药时,应当主动向医师说明运动员身份。
五、购销含兴奋剂药品的,购买者应当索取有效购销凭证,销售者必须主动提供。
六、严禁通过互联网非法销售兴奋剂和发布销售兴奋剂信息。
七、严禁在销售的食品、保健品中添加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
八、对违反《反兴奋剂条例》和本规定行为的举报,经调查属实的,受理举报的部门应当给予举报人奖励。
九、运动员投诉兴奋剂事件的,应当提供必要证据,相关部门应当及时予以查证。新闻媒体报道兴奋剂事件的,应当恪守职业道德,依法据实报道。
十、凡是违法违规生产、销售和进出口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的,依法从严查处,吊销生产经营许可证或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一、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关于加强学术交流的若干规定 篇8
摘 要:人事档案是记录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文章针对人事档案管理相关问题展开论述,阐述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创新人事档案管理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创新;改革发展
一、当前人事档案功能界定及内涵拓展
人事档案的功能是由服务对象、内容构成、管理方法等各种因素决定的,人事档案可以全面真实地反映出记录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基本数据、专业特长、工作经历、业绩水平、政治信息等。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是封闭的、单一的,不能够很好地实现以上的人事档案功能。市场经济运行客观上要求建立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充分反映出人才的基本信息以及工作记录,这样才能够为企事业单位选聘人才提供准确而可靠的信息。对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进行改革,需要调整人事档案管理重心,改变传统管理中重数量轻质量、重外延轻内涵、重自身发展轻社会效益的管理倾向,传统人事管理模式基本属于静态保管型的管理,见物不见人,无法建立起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始终处于一种自我封闭的、盲目的管理状态之中。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指导理念,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以为人服务为中心,突破传统服务理念、技术手段、管理体制的制约,将死档案变为活信息,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当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第一,人事档案材料的诚信度不高。近年来,企事业单位加快了产权制度和人事制度的改革,流动人员大幅度增加,结果导致配套管理措施跟不上,人事档案材料造假时有发生,诚信度大大降低,这已经成为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无法发挥作用的最大阻碍性因素。档案材料的领会就是诚实信用,这也是档案存在的基本价值,所以真实性是人事档案赖以生存的前提,也是它得以发挥作用的基础,是认识档案的生命。第二,当前人事档案存在内容质量不高的问题。优秀的人事档案应该全面、真实地记录着人各方面的发展,应该是人最具说服力的正面材料,但是事实证明,当前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没有及时更新和补充人事材料,材料内容空话、套话较多,多为“过去式”的材料,信息量严重不足,从材料中根本无法判断出人的个性特征,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大大降低了人事档案的价值。第三,当前人事档案管理方法落后,管理手段陈旧。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生活和工作的方式,而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仍然处于手工填写、记录人事信息的阶段,缺乏基本的管理设备和手段。
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水平有限,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其一,缺乏对人事档案管理的认识,重视程度不高。传统观念中认为,人事档案是“神秘”的,记录的是个人思想和隐私等内容,人事档案的作用是供组织上考察了解个人所用的,所以档案材料多是关于个人整治、历史、家庭、社会关系等内容的记载,而忽视了个人德能勤绩的归档,所以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与成长经历。另有一些管理人员不重视人事档案,真假材料不去鉴别,导致材料的真实性受到影响。其二,部分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没有经过专门的业务训练,档案管理意识薄弱,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精力把人事档案工作做好。加上一些领导不重视人事档案管理,也是造成档案管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采取有效措施,改革人事档案管理
(1)明确用人单位建档和管档机制。企事业单位应该将人事档案管理当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来抓,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人事档案管理是所有企事业单位人才管理的一项基本义务和职责,转变管理机制,实现“谁建谁管、建档权、管理权、使用权协调统一”,从而促进人事档案信息的有效运用,从而为国家人才培养提供可靠地人才信息保障。(2)加强管理,保证人事档案材料的真实性。人事档案材料来不得半点需求,所以必须加强材料内容的真实性。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工作中必须严把三关。一是把好材料入口关,对材料进行验明正身,有疑问的材料进行调查核实,从源头上切断问题文件入口。二是管理工作人员要把好验证关,鉴别后的归档材料一定有理有据,严肃认真地进行材料鉴定,检查材料是否准确,手续是否清楚,重点信息是否完整,确定无误后方可入档。三是严把人事档案转递关。对调动人员的人事档案进行严格审核和装订,由专门的单位进行取送,要求档案公章完整,个人不能私自带出人事档案。(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及时更新档案材料。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水平、业务素养,这是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加强管理人员的文化知识运用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拥有现代的科技管理理念和综合服务理念,熟悉工作内容,能够结合单位特点,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为企事业档案使用者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同时,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及时补充和完善人事档案材料,创新人事档案的内容管理。根据社会发展,制定不同类型的人才归档标准,改变过去千人一面的管理状态,对当事人材料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补充,用人单位通过阅读档案材料可以推断出这个人的能力素质、信用记录、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同时还可以看到一个人完整的能力发展、职业生涯的变化,提高人事档案的立体感和时效性,提高档案的存在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德成.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4)
关于加强学术交流的若干规定 篇9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积极开展“反事故活动”,确保电力建设安全、优质、高效地顺利进行,结合目前电力建设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施工企业或建设单位对包工队的安全施工负有监督和指导的责任,必须将包工队的安全施工列入本单位的重要议事议程。严禁以“包”代“管”。
第三条 施工企业、建设单位应争取与包工队建立较长期的合作关系,已形成固定的劳务基础。因此对包工队、临时工应在政治上一视同仁,生活上主动习关心,安全上严格要求,如同对待正式职工一样去实施安全管理。第四条 施工企业或建设单位招用包工队必须由本单位的安全监察部门严格审查其安全资质。严禁招用未经安全施工资质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包工队。
第五条 资质审查应在每年年初及新开工前进行。资质审查不得自行降低标准,不得简化手续,不得逾期不办。在上年度出过重大伤亡事故的包工队不得留用。各施工企业或建设单位通过资质审查、招标,择优选择包工队伍。不符合安全施工资质的队伍,安全检查部门有否决的权力。第六条 包工队安全施工资质审查内容:(1)(2)(3)有关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和施工资质证书 施工简历和近3年安全施工记录
安全施工的技术素质(包括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4)安全施工管理机构及其人员配备(30人以上的包工队必须配有专职安全员,设有二级机构的包工队必须有专职安全管理机构)(5)(6)保证安全施工的施工机械、机具、工器具及安全防护设施的配备。安全施工管理方法
第七条 招用单位应严格审查包工队负责人、技术人员、工人的技术素质,其中包工队负责人应具有3年以上的安全施工经验。安监部门应配合劳动部门对应召工人进行目测审查,老、弱、病、残及童工严禁招用。招用单位应对临时工及包工队成员建立有安全教育、安全考试成绩、体检情况等内容的花名册。已注册的人员不得随意更换,不得冒名顶替。
第八条 已被录用的临时工,必须进行入场前的三级安全教育,以后每年年初应进行一次安规考试,不得遗漏。未经安全教育的人员均属自动辞退。入场安全教育有劳资部门、教育部门组织,安监部门配合进行。
第九条 开工前,包工队必须对本队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考试。受教育人员的名单和考试成绩必须报发包单位安监部门备案,并经抽考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施工。凡补增或调换的人员、更换工种,必须及时进行安全教育和考试,考试成绩报发包单位安监部门备案。
第十条 招用单位应定期组织临时工和包工队人员进行体检。新录用的人员必须进行体检,体检不合格者,严禁录用。身体状况不合适本工种的人员应及时进行调整。凡身体健康状况不符合要求的人员应坚决清退。第十一条 全部手续合格人员,应发给带有本人照片的胸卡证,上岗必须佩戴。胸卡证严禁转供他人。
第十二条 包工队对所有承担的施工项目必须编制安全施工技术措施,经发包单位的施工、技术及安监部门审查合格后,作为承包合同的附件。无此附件,所签订的承包合同无效。因无安全施工措施而发生工伤事故,发包的签约者应负全部责任。
第十三条 包工队必须严格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规定等,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和本规定及发包单位制定的有关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的规定。第十四条 包工队在安全施工方面必须接受发包单位的管理、监督和指导,并定期向发包单位的安全检查部门汇报工作。
第十五条 包工队的负责人是安全施工第一责任者,对本队人员的安全施工负全责。包工队的专职安全员必须佩戴明显的袖标。包工队必须按照工作需要和施工安全需要划分班(组),班(组)名单应报安监部门备案。班(组)长是本班(组)的兼职安全员。
第十六条 施工企业或建设单位的安监部门应组织包工队参加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活动和安全例会。安监部门应及时向包工队传达上级有关施工安全的文件或通报,并组织学习、贯彻、执行。
第十七条 对特殊作业、危险作业的施工项目,发包单位的施工技术部门应协助包工队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按“规定”的要求填写施工作业票,并在施工时派人监督。
第十八条 施工企业或建设单位与包工队签订和同事,应明确各自的安全施工责任,凡因包工队的责任而造成的工伤事故,应由包工队承担全部经济损失。发生的事故必须按“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查处,并按“事故统计范围”上报,严禁弄虚作假,严禁以转移上报产值的方法隐瞒事故。第十九条 对包工队必须实行安全与经济挂钩的管理办法。发包单位应预扣包工队施工管理费的30%做为安全施工保证金。发生死亡事故扣除保证金的100%,发生重伤事故扣除50%。
第二十条 包工队必须按国家规定为本队施工人员配备应有的劳动保护用品、用具。
第二十一条 对安全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包工队或个人,招用单位应给予奖励;对由于采取了紧急措施而制止了重大事故发生(或事故扩大)的单位或个人应给予重奖。负责人不服从安监部门管理的包工队或严重违章作业、野蛮施工、管理混乱、事故不断的包工队必须立即终止合同,限期退出现场并不得重新录用。
第二十二条 施工企业承建的项目工程在施工力量不足时,可以根据工程的需要招收部分临时工,作为补充劳力,但所属施工工地必须对他们的安全施工负责。火电施工企业临时工在工地所占的最高比例:技术工种不得超过20%,熟练工种不得超过40%。送变电施工单位的民工在工地的最高比例,在注重培训教育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
第二十三条 严格控制包工队承包的施工范围。下列项目不得由包工队单独承包:热控,汽轮机本体,锅炉本体,高、中压管道,主厂房及其基础,水塔,烟囱,升压站,变电站等。
第二十四条 施工企业或建设单位承担的项目只能实行到“二包”。包工队承包的项目严禁再行转包。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为《电力建设全施工管理规定》中第九章的修订及补充条款,施工企业及建设单位必须认真贯彻执行。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中的下列用语是指:
民工:根据国务院(1981)181号文的规定,送变电施工企业从事电力基本建设,在施工现场就近使用的农村劳动力。
包工队:指持有营业执照,具有法人资格,实行经济独立核算,但其产值、产量有发包单位统计上报的施工队伍。
临时工:指施工企业或建设单位通过当地劳动部门批准,计划外招用的短期合同工。
第二十七条
关于加强学术交流的若干规定 篇10
各有关局(集团、总公司),各区(县)建委(建设局)、外省市沪办建管处,各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各建材生产、经销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本市建材质量的监督管理,规范建设工程的建材使用行为,强化建材各方主体的质量责任,建立建材市场的诚信机制,加强建材检测的监管力度,确保本市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人身健康。现将有关规定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贯彻执行《上海市建设工程材料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建材条例》),加大准用产品的监管力度。
(一)凡实施准用管理的建设工程材料,未按规定取得《上海市建设工程材料准用证》(以下简称《准用证》)的,本市建设工程不得使用。
(二)建设工程材料的准用产品目录,由市建委依据《建材条例》规定公布。
(三)《准用证》有效期1年,每年6月份进行审验。
1、有效期内,持证企业产品在施工现场被抽查不合格责令限期改正而逾期不改正的,或者产品质量连续2次抽查不合格的,依法吊销其《准用证》。
2、有效期内,持证企业违反本市准用管理审验有关规定,情节严重的,予以公开通报批评,并暂缓办理《准用证》审验手续。
3、审验暂缓办理期间,其产品不得在本市建设工程中使用。
(四)对申请《准用证》且申请资料合格的企业,核发临时《准用证》,并实行半年公示考察。
公示考察期内,其产品在施工现场被抽查1次不合格的,或者因产品质量引发工程质量事故的,或者经现场核实发现与申报材料严重失实、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标准规范要求、产品有质量隐患的,限期改正而逾期不改正的,公示期满不予换发正式《准用证》,并在1年内不受理其产品《准用证》申请。
(五)建设工程现场应当验证《准用证》,并要求持证企业出示《准用证》原件。凡验证《准用证》复印件的,应当核验是否使用上海市建筑材料质量监督站(以下简称建材质监站)统一印刷的“准用证复印专用纸”,否则无效。持证企业可持《准用证》副本原件,到本市各建材交易分中心或者有关区县建材质监机构,凭建材交易凭证复印。
二、对部分尚未纳入准用管理的主要功能性建材,实行试点备案制度。
(一)上海市建材业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建材办)应当对用于本市建设工程并对建设工程质量、人身安全健康和建筑物使用功能有重要影响的,以及国家鼓励推广应用的建材,组织专家论证,建立备案产品目录,并予以公布。
(二)凡列入备案目录的建材,生产企业应当到市区相关的建材质监机构办理备案手续,并按规定取得《上海市建筑材料备案证明》(以下简称备案证明)。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复核施工现场备案证明并签字认可。
(三)对列入备案的建材,市、区建材质监机构应当定期抽查和复核。
三、规定建材市场次序,完善市场清出机制,加强对持证建材企业的诚信建设,实行质量诚信档案管理制度。
市建材质监站应当会同相关行业协会,设立《质量诚信手册》,记录质量监督行为、进场交易行为、质量抽查结果和社会监督投诉等情况。对质量诚信企业实行免予下持证审验的鼓励,对质量失信企业通过查实、处罚和公示,实行市场清出制度,并将不良名单和行为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在有关网站和新闻媒体暴光,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评价的有效监督约束机制。
四、各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大对建材质量的监管力度,设置相应的建材质监机构。
(一)各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设置的建材质监机构,主要承担所辖行政区域内建材生产企业的准用前期管理和建材备案管理,所辖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用建材的日常动态监督管理,以及统计分析上报和其他委托范围内的监督工作。
(二)对各区县建材质监机构的监督管理规定,由市建材办负责制定。
五、加强对本市建设工程材料和建设机械质量检测的认可管理工作。
(一)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由市建委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本市建设工程材料和建设机械质量检测机构的专业技术能力、综合技术资源和质量诚信行为等的监督管理。
(二)建设工程材料和建设机械质量检测分为:用于建设工程的结构性材料检测、功能性材料检测、装饰装修材料检测、建设机械检测等大类。
(三)获得本市建设工程材料和建设机械质量检测认可的机构,可在核定的业务和地域范围内,承接相应的检测业务。
(四)施工企业和生产企业内部的建材试验室,包括工程施工、预制构件生产、商品混凝土供应企业的建材试验室,应当通过本市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协会组织的能力评估,方可从事企业内部的建材检测工作。其他建材生产企业内部的试验室能力评估规定,由相关行业协会组织实施。
(五)施工企业和建材生产企业内部的建材试验室,应当与经认可的市级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业务的定期监督对比。
六、明确建材各方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强化全过程动态质量监督和管理。
(一)生产单位应当生产符合相应标准、规范的产品,并按规定办理《生产许可证》或者《准用证》、备案证明等,出具产品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并对出厂的产品质量负责。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凡无证生产的、产品送样检测次数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在施工现场或者驻沪材料仓库等地被抽查的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产品质量定期监督对比检测不合格的、以及经查实有质量违规行为的,均为不合格质量行为,作不合格处理。
(二)销售单位应当进行进货验收,验明产品《生产许可证》或者《准用证》、备案证明,以及产品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并对其销售的产品质量负责。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并应当向买受人提供相应的有效证明文件和资料。
凡没有建立进场检验和验证制度的,或者进场产品质量被抽查不合格的,以及经查实有质量违规行为的,均为不合格质量行为,作不合格处理。
建设单位应当督促工程项目的建材使用单位,使用符合本市准用管理和备案管理等规定的、达到工程项目设计要求的建材。不得向工程项目的建材使用单位推销或者要求使用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建材。
凡经查实向工程项目的建材使用单位推销或者要求使用降低工程质量、安全标准等建材的,为不合格质量行为,作不合格处理。
(四)施工单位应当按工程项目的设计要求采购建材,严格核验相关的产品《生产许可证》、《准用证》、备案证明、产品质量保证书、有效期内的产品检测报告等供现场备查的证明文件和资料,并按规定进行进货检验和质量检测。不得向治假不力、验证不严、违规不断、诚信不良的销售单位采购建材,不得使用无证的、不合格的或者国家和本市明令禁止使用的建材,不得使用未经工程监理单位签字认可的建材。
凡经查实有质量违规行为的,为不合格质量行为,作不合格处理。
(五)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将工程项目所需的建材质量和使用情况纳入监理范围,并对建材的使用方案进行审验核准,对施工单位使用的建材质量和进场产品的质量检测加强动态监督。
凡未对施工现场违规使用建材行为进行有效监控的,为不合格质量行为,作不合格处理。
(六)建材检测机构应当依据相关的产品标准,进行客观、公正地出具检验结果。不得伪造价测结果,不得出具虚假检测报告。
凡经查实有质量违规行为的,为不合格质量行为,作不合格处理。
(七)各级建材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大动态监管力度,完善对建材生产、销售、使用、监理、产品质量检测等各环节的质量监督管理。加大对制假、用劣建材的查处力度,清除质量失信企业进入建材市场。加强现场抽查,突出对违规行为的监控。定期组织全市性动态监督抽查和行为检查,组织专项整治,加强与技监、工商等部门的联手监管,充分发挥各方的监管合力,促进本市建材市场竞争有序、诚信规范,促进本市建材质量监管上台阶、上水平。
七、违反本规定要求的,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上海市建设工程材料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规定处罚。
八、本规定从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关于加强学术交流的若干规定 篇11
【关键词】高速公路;内部审计;对策
高速公路作为交通运输系统的骨干,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础。因此进一步强化其内部审计工作不仅有利对高速职能部门进行监督和管理,而且还有利于监控高速公路的各种经济活动,促使高速公路建设事业朝着良性发展轨道前进。但是由于受到我国传统经济因素的影响,其内部审计还存在很多急需完善的地方。
一、高速公路内部审计工作的含义
内部审计作为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该工作的主要意义在于加强单位内部和部门的管理和管理。内部审计主要是根据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本单位和本部门的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效益等进行监督,以便改善经营管理,全面提高经济效益。
二、当前高速公路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内部审计的高度重视
伴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高速公路已经逐步实现了公司化运营模式,但是因为受到传统经济因素影响,很多高速公路企业还无法意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缺乏对其的高度重视,具体表现在高速公路内部审计工作缺乏足够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严重阻碍了高速公路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别是在当前激烈市场环境下,很多高速公路企业都将重点放在了经营管理上,忽视了内部审计工作。
2.缺乏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
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高速公路内部审计制度还不够完善。如:绝大部分高速公路企业还缺乏一套将内部审计工作相关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的责任制度,严重降低了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另外还有很多高速公路的内部审计监督制度还有待完善,缺乏对高速公路内部审计的监督和管理,导致高速公路内部审计准则和审计办法陷于难以执行的境地,降低了内部审计的质量。
3.缺乏先进的内部审计方法
据调查,当前我国绝大部分高速公路内部审计依然沿用的是传统内部审计方法,重凭证、账簿、财务报表审查,这种较为落后的内部审计方法严重影响了对审计线索的收集,因而只具有事后监督的作用。特别是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日益普及,传统的审计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高速公路审计工作的需求,因此急需寻求到一套高速公路内部审计的新方法,如此才能更好地满足高速公路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高速公路内部审计的对策
1.提高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
作为高速公路的管理者,要必须高度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全面增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争取在公司上下营造出重视内部审计的氛围。另外,高速公路企业还应该给予高速公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足够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如此才能更好地保证内部审计工作顺利进行,全面提高高速公路企业经济效益。
2.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必然少不了健全的制度做保障,因此高速公路应完善内部审计工作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具体的人身上,一旦出现问题,便可追究负责人责任,以此提高高速公路内部审计的质量。另外,还应该完善对审计工作的监督制度,并在内部设立用于专门监督审计工作的部门,以防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随意性,避免内部审计错位的发生。
3.创新内部审计方法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模式也逐渐趋于信息化和科技化,而内部审计工作也逐渐趋于智能化、流程化、规范化,传统的内部审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因而急需创新内部审计的方法。作为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应当树立起更新审计观念的意识,在内部审计中善于利用现代化审计手段。根据审计所需开展异地远程审计和实时在线审计,并注重将高速公路企业以前的事后监督朝事前、事中控制为主、服务和监督并重的新审计观念转变。另外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还应该充分应用计算机、网络通讯等先进信息技术,将审计软件应用于审计过程中,情况允许时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开发编写审计模块。
4.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养
高速公路内部审计工作开展好坏还在很大程度上跟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有关,因此高速公路企业必须把好内部审计岗位的入职标准,确保每一位审计人员具有扎实的审计技能和专业知识。另外,还要端正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态度,要让其树立良好的心态去应对审计工作,自觉树立起抵御各种糖衣炮弹诱惑的意识,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外,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还应当具备较强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面临各种突发事件时,能冷静对待,采取最佳措施,保证内部审计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高速公路企业可以定期组织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在职培训,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培训模拟数据库,设计出信息化情景中的实物案例,并开展情景模拟训练,以便其掌握最新的审计知识、审计技术、审计相关的法律规定,培养复合型内部审计人才。
四、总结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作为高速公路建设投资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内容,虽然当前高速公路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笔者相信,只要找准问题,逐个击破,就一定能将内部审计的功能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促进高速公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莉.浅析如何加强高速公路内部审计工作[J].知识经济,2015(09):106-106.
关于加强学术交流的若干规定 篇12
关键词:企业集团;管理模式;财务;有效控制
一、当前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企业集团取得了迅速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研究报告表明:近几年, 我国的企业集团数量不断增加, 领域不断拓宽, 实力不断增强。但从整体上看, 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大企业集团少, 总体规模小, 竞争能力弱, 亏损面大, 经营问题较多, 仍处于相对劣势。更应当引起警示的是一些大企业集团, 如“三株”、“巨人”等颇为知名的企业集团竟像昙花一现, 转瞬即逝, 其根本原因与财务管理失控不无关联。
集团企业要实现其经营、资本扩张目的, 就必须辅以严格的财务控制, 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在不断变化的财务环境中, 各子公司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其财务目标往往会偏离集团整体的财务目标。而企业集团母公司更关注集团的长远利益和整体价值, 难以顾及成员企业的局部利益, 使得两者之间出现偏差。
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是实现集团法人治理的基本手段之一, 财务控制在集团的管理中占重要地位。一方面, 企业集团的管理控制不仅包括法人资产的生产经营活动, 还包括产权资本的经营活动, 而资本经营是通过价值形式实现的, 这自然离不开财务控制。另一方面, 企业集团成员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资金往来关系与资本连结关系, 企业集团的规模大、层次多, 其管理控制的手段有很多。如企业合同控制中的托管及许可证协议、技术控制、人员控制等, 但财务控制是最基本的方法, 它最能贯彻到集团管理的每一个方面。因此, 财务控制是国有企业集团控制的主要方面之一。
我国企业集团当前财务控制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第一, 企业集团的股权安排不合理。股权安排及其控制涉及出资者与企业集团两个方面, 从内容来看包括资本数额的分配;股权结构的优化;债务、权益资本比例及其内部结构的控制等方面。现实中, 一些企业集团初建时, 因股权缺少合理的安排, 造成先天性不足而埋下隐患。
第二, 母公司对成员企业不能进行有效的财务监督。一方面, 集团公司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规章、程序用以监管、引导成员企业努力完成企业集团的经营目标;另一方面, 内部审计监督控制制度不健全、信息反馈不及时, 母公司不能及时发现成员企业出现的各种问题。
第三, 缺乏有效地激励、约束机制。由于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 经营管理者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而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成为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对经营者激励控制的关键是经理者的报酬设计。现在, 一般大企业集团的领导层只是习惯简单地参照普通工人制订不同的系数来确定管理者的报酬, 而不是与其所做出的贡献与收入直接挂钩, 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第四, 母子公司的管理权限与职责划分不明确。当前一些企业集团内部往往存在两种极端情况, 一种是母公司管得多, 权力过于集中, 不利于调动各成员企业理财的积极性、创造性;另一种是分权过多, 职责不清, 致使资源在各成员企业之间调动困难, 不能有效配置, 影响规模经济效益的发挥。这些问题都是共性的、基本的管理问题, 如果处理不当, 势必会制约企业集团的发展, 甚至直接威胁企业集团的生存。因此, 我们有必要加强对企业集团财务控制。
二、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方式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 现代企业制度逐步确立, 企业间资产重组力度进一步加大, 规模迅速扩张, 集团公司大量涌现, 母子公司体制应运而生, 且逐步规范。但随之而来的是集团公司如何进行财务控制。集团公司运用合理、有效的财务控制手段, 不仅可以达到管好、控制所属公司的目的, 同时通过一些财务控制手段的运用, 可以实现集团公司资产盈利水平的大幅度增长。因此, 综观一些较为成功的企业集团, 建议采纳以下做法。
(一) 采取适当的投资方式, 用较少的资金投入达到最大限度扩张、控制子公司的目的
(二) 加强日常管理, 提高管理水平
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母公司控制权的落实主要是通过子公司董事会 (股东会) 去实现的。主要包括:
1、掌握公司最高主管的任免权。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情况下, 公司的日常管理是由公司核心经营者去执行的。掌握了公司核心管理者的任免权也就是掌握了公司的经营管理权。
2、财务人员实行派出制。子公司财务人员由母公司派出, 子公司财务人员同时接受母公司业务管理和所在子公司日常管理, 确保子公司在财务上与母公司保持一致。
3、控制重大财务事项的审批权。重大
关于加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若干思考
■乔芸
财务事项包括:公司对外大规模投资行为;对外提供担保;大额度贷款;大范围资产的租赁行为等等。对这些重大财务事项的审批, 可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降低公司经营风险。
4、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各子公司应于上年末根据上一年财务决算情况、下一年业务预计制定下一年财务预算。经母公司董事会批准的计划将作为财务收支的依据。在公司经营活动中, 以母公司的财务预算为蓝本, 对实际的财务收支进行评价、控制, 以利于公司预期财务指标的实现。如当年潍坊亚星集团拥有两个控股子公司、三个全资子公司和十几个分支机构时就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套“全面预算控制”作为贯彻落实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基本制度。其内容具体包括:资本性支出、销售、产量、成本、各项费用、现金和总预算等8个项目。全面预算编制紧紧围绕资金收支两条线, 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 将产供销、人财物全部纳入预算范围, 每个环节疏而不漏。逐级分解到各分厂、车间、部门、处室各部门, 再落实到每个人。从而使每个人都紧紧围绕预算目标各负其责, 各司其职。全面预算成为企业经济运行所遵循的基本准则, 在执行过程中要做到有效控制及信息及时反馈, 以不断调整执行偏差, 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有效地保证了财务部门对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动态监控, 加强了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正因为如此, 规范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 将企业各项经济行为都纳入了科学的管理轨道, 基本上在物资和货币资金及经营等方面实现了企业资金流、信息流、实物流的同步控制, 为企业进入市场, 以市场为导向打下了基础, 这无疑为我们的实际运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5、建立完整的财务信息反馈网络。信息在企业整个经营流程中越来越起着创造价值的杠杆作用。在管理过程中, 母、子公司应保持及时、简捷、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 通过必要的沟通, 把母公司重要的管理要求传达下去, 并将子公司的执行情况反馈上来, 便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应积极推行集团公司内部计算机网络信息传递、查询、监控和核算, 实现预算、结算和监控等工作的高效化。
6、强化集团内部的审计监督。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分离的情况下, 审计监督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内部的审计监督, 可以达到查错防弊、修正运行过程中的偏差, 堵塞漏洞, 加强经营管理, 提高公司经济效益的目的。集团公司应参照国内外同行先进的指标参数结合企业实际情况, 对成本费用运营资金、应收账款、存贷、偿债能力、净资产收益率、投资回报率等重要财务指标制定科学的计量标准, 以此作为审计评价公司财务情况的重要指标。
(三) 完善财务政策, 保持公司财务政策的协调一致
母公司在制定相关的财务政策时, 除了应注意政策的实际可操作性、制度的严密性外, 还要正确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1、在投资政策方面。公司投资决策权的协调一致表现在:事关公司战略、全局性的投资决策必须由母公司掌握;在母公司决策完成后, 日常、操作性的工作由子公司进行。
2、筹资决策方面。要保证公司重大决策由母公司控制掌握, 子公司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具体的筹资活动。
3、在日常运营方面。母公司应考虑折旧政策、费用摊销、存货计价、无形资产摊销、长期投资、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存货四项计提等政策的协调、合理。
4、在利润分配政策方面。应考虑成本费用和收益分配政策的协调, 考虑资本收益和劳动、管理能力效益的对比。劳动者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 在得到劳动报酬的同时, 应享有利润分配的权利。要从全局出发, 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公司利益、公司所有者利益和职工利益之间的矛盾, 统筹兼顾, 合理安排, 发挥利益分配的激励作用。
(四) 在资金融通方面, 实行集团公司资金的统一调配
集团公司对资金统一调配, 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母公司从全局出发, 安排资金流入和流出, 将全部资金纳入动态的管理范围, 核定子公司可以预留的资金及上缴资金的额度。必要、及时的信息沟通是实现有效调配的前提条件, 而合理平衡地处理资金调入方和调出方的利益, 是资金统一调配是否实现的关键。主要方式有:
1、商业方式。表现为商品、服务价格的差异, 通过价格转移、关联交易等方式实现合理的资金占用费在资金调入方和资金调出方之间的转移。
2、财务方式。表现为内部融资, 通过货款、增加投资等方式实现资金的转移, 以利息、股息分配等形式反映双方利益的调整。
(五) 实现集团公司资本运营的谋划和实施
合适的资本运营能够实现集团公司的快速扩张, 促进公司发展壮大, 促使母公司的控制能力增强。集团公司的资本运营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兼并、分立、改组。集团公司根据公司发展战略, 业务发展的方向结合各子公司经营业绩、主要业务增长点、管理经验等等, 确定集团公司的整体改制方案。通过兼并、分立、改组等资本运营行为, 实现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
2、吸收风险投资。风险投资主要作为公司新业务、新项目的孵化器和助推器, 对于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及进入市场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集团公司通过新项目的遴选, 吸收国内外的风险投资基金, 培育公司新的业务、利润增长点。
3、上市。根据集团公司主管业务特点, 发展前景、资金实力等选择上主板市场或二板市场。集团通过上市可以实现资本的迅速扩张, 上市作为公司融资和再融资的渠道, 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不用付息的资金来源, 节约了公司财务费用, 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另外, 通过员工持股、管理股、共同股等方式的实现, 提高了集团公司的凝聚力和控制能力。
企业集团的出现在我国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也是市场经济、市场竞争、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企业集团能否建立完善、有效地财务控制体系, 不仅关乎集团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更与巩固改革开放成果、稳定大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密切相关。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积累、不断创新。既要注重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会计人才, 又要加强财务管理的制度建设。才能保证广大企业集团不断壮大、不断走向新的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1]、中国大企业集团年度发展报告[R].
【关于加强学术交流的若干规定】推荐阅读:
关于加强党员学习教育的若干规定11-14
法释[2000]09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委托执行工作的若干规定06-27
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05-24
关于加强发电厂检修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08-30
关于加强工程管理的规定10-17
关于加强企业管理的规定11-25
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12-30
关于加强学生晚自修管理的规定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