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教学方法之我见

2024-07-04

《欧姆定律》教学方法之我见(精选11篇)

《欧姆定律》教学方法之我见 篇1

作文教学之我见

我是今年刚带三年级的语文课,学生初学作文都觉得很难,刚开始也不知道作文怎么教。通过进一学期的实践,我觉得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三年级作为作文教学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显得尤为重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自信心

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没有兴趣,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不会提高。因此,每次习作命题,我总是以谜语、故事、图画、情景入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此外,教师要让学生的好作文得以传播,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对他们的习作要加以赞赏,并介绍给同学、老师看,或贴在板报的作文栏内展览„„这样,他们的写作兴趣就会大大提高

二、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学会组段成篇

“三年级作文要侧重写好一段完整、连贯、通顺的话”。这就要求我们指导学生踏踏实实的练好这个基本功。在学生尚未掌握写一段话的技能时,教师要“扶”他们一把:降低写作难度,架设“阶梯”,让学生能“攀”上去,摘着“果子”

学生的习作写不具体,主要是观察不够。他们在生活中往往对常见的东西熟视无睹,不留心、不用心,印象不深;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选择学生可观可感的事物,引导学生用眼细看,用耳谛听,用手触摸,用心灵感悟。观察中教师还要加以提问,开拓学生的思路,引起他们的丰富联想和想象,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和写作能力。

作文是写话,把要说的写下来就是文章。学生观察清楚了,就让学生把观察到的东西按要求写一两段话,之后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写尝试总结,用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最后,从而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和思考。

三、养成积累的习惯,激发写作的兴趣

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学生进入中年级后,教师可以要求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写读书笔记,不仅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还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外读物的读书笔记并反复吟诵。另外教师可以组织积累比赛等一系列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

写日记也是一种积累材料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有趣的、开心的、失望的、沮丧的事,发现生活中的美。日积月累,就会使学生所写的日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精彩文章的“雏形”。学生就会由衷地体会到写作文的好处,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欧姆定律》教学方法之我见 篇2

库仑定律不仅是静电学的基础, 而且是整个电磁理论的基础。由库仑定律可以推出静电场方程乃至整个麦克斯韦方程组, 而且库仑定律标志着:人们对电磁现象的研究由定性的观察过渡到用仪器作定量的测量, 并总结出定量的规律, 从而开了用近代的科学方法研究电磁现象的先河。库仑定律在近代物理理论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隐含着光子的静电质量为零的结论。正因为库仑定律如此重要, 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库仑定律的成立条件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内容表述:在真空中, 两个静止的点电荷Q1和Q2之间相互作用的大小和Q1与Q2的乘积成正比, 和它们之间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它们的连线, 同性相斥, 异性相吸。

表达式:F=kQ1Q2k=9.0×109N·m2/C2

r1

每一个物理定律的提出, 都有其成立条件, 那库仑定律的成立条件是什么呢?

现行高中的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几乎千篇一律:真空;点电荷。是这样吗?实际上库仑当时在提出定律时, 最主要的条件不是真空, 也不是点电荷, 而是静止。下面我就这几个条件一一进行分析: (1) 真空, 库仑当时为什么把真空列为定律成立的条件之一, 其目的实际上是使问题简单, 因为在真空环境中, 除了相互作用的两个点电荷外, 如果没有第三个物体的存在, 这样确定两相互作用的点电荷间静电力时, 就可以不考虑其他作用的影响, 但实际上, 一个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 每一个力的作用效果都是独立的, 即第三个力的存在对任何两个力的相互作用没任何影响, 所以真空这个条件实际上可有可无。 (2) 点电荷, 在提出库仑定律时, 库仑为什么把点电荷作为定律成立的条件之一?受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启发, 每一个物理定律的发现过程实际上都不只是一人工作的结果, 在库仑提出库仑定律之前, 已经有很多科学家在关注和研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Franklins和Priestly。在研究带电体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Franklins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 他将一个带电的小球靠近一个带电桶的外面, 发现带电小球将受到带电桶的电作用, 但放入到带电桶的里面, 在确保小球和球壳不接触的前提下, 带电小球在球壳内任何一个位置都不受到什么作用。Franklins把这一现象告诉了Priestly, Priestly听得这个结果后, 结合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敏锐地意识到, 两个带电体间的引力也应该和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库仑受Priestly对电相互作用的猜想, 对库仑定律做了非常关键的一系列实验, 诸如电斥力扭秤实验、电引力单摆实验, 最后用实验证实, 两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和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一样和距离平方成反比, 并受牛顿万有引力质点模型的启发, 提出了点电荷的条件。但该条件不是主要条件, 因为两个实际带电体间静电力的计算, 尽管不能直接用库仑定律, 但可以把两个带电体无限分割成电流元, 这样只要计算出每两个电流元间静电力, 最后进行矢量叠加, 就能计算出它们间的作用力。 (3) 静止, 其实静止才是库仑定律成立的根本, 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本质是通过中间物质场来完成的, 即A电荷对B电荷的作用本质是A产生的电场对B的作用, 反之亦然。而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电荷周围有电场, 并且静止电荷只会产生稳定的电场, 而运动电荷在周围不仅能产生不稳定的电场, 而且会产生磁场。稳定电场对处在其中的电荷只有稳定的静电力, 但如果两相互作用的点电荷相对观察者是运动的, 这样运动电荷在周围不仅产生电场, 而且产生磁场, 这样电荷间的作用就不再是简单的电相互作用, 还有较复杂的磁相互作用, 并且在电荷运动的情况下产生的电场不稳定, 处在其中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也不稳定, 这时候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就不能用库仑定律计算了。是不是在研究两个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时, 一定要让两电荷相对观察者都静止了?不是, 静止这个条件可以放宽到相对观察者静止电荷对一个运动电荷的作用, 但反过来不行。比如我们可以用库仑定律来计算原子核对电子的作用, 但反过来就不行。所以库仑定律要成立, 静止应该是最重要的条件。

牛顿三大定律排序之我见 篇3

关键词: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内容;特点;排序理由

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多年,每当讲授牛顿三大定律时笔者总是在思索一个问题:牛顿当年为何按现有的这一顺序去排序这三大定律呢?为何没将第二定律或第三定律排在第一呢?仔细剖析牛顿三大定律的内容及创作特点,谈谈笔者的看法。

牛顿1666年初创立了三大运动定律,他自己谦虚地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功的,但牛顿喜欢思考问题,他会长时间地专注地想问题,直到得到他需要的答案,所以他所做的工作不仅是总结,更是赋予了明确的内涵。是什么力量导致了运动的改变呢?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已研究这个问题,但牛顿又经过艰辛的思考和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将它进一步完善,得出了“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阐述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同时明确了力和物体运动及其变化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进一步可理解为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这条定律同时又确立了惯性的概念以及惯性与质量有关,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物理学中一条基本规律,也是牛顿物理学的基石。但它仅仅是定性地给出了力与物体运动及其变化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顺理成章的问题是:力与运动的定量关系是什么呢?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改变是由它所受的力决定的,而不是因为其他的因素;而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又与其自身的质量有关。于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就是自然而又十分必要的。牛顿第二定律则定量地确立力和运动之间的直接关系,即因果关系,指出了物体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即F合=ma,很显然,它准确地指出了F,m,a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这是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创立的,故理应排序第二。

牛顿第一、第二定律中的“力”,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它是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关键,那么它又因何而来?有什么特点呢?很显然牛顿第三定律解决了这个问题。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它准确地描述了什么是力、力的产生原因及特点,即力是物体与物体的相互作用,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进一步明确了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有其它物体与它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力”来体现。可见,第三定律是在第一、第二定律的基础上创立的,它解决了第一、第二定律中“力”的概念及特点,更加明晰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间的关系,使之成為牛顿运动定律整体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故应排序第三。

再看这三大定律,第一定律定性揭示一个物体运动和力的关系,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一个物体运动和力的关系,而第三定律解决了两个物体之间力的关系。这就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遵从一定的逻辑关系,并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普遍,一步一步地深入。天体运动中开普勒三大定律的排序不也是遵守这样的规律吗?所以,作为中学物理教师,我们在给学生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不妨启迪学生,让他们高瞻远瞩,站在一定的高度去认识知识,给学生一种意识:人们对科学概念的认识是一步一步深入的。

作文教学之我见 篇4

盐山县千童中学胡文鹏

在当前作文教学中,学生经常感到“作文难”,“没得写”、“不会写”。每次作文不是草草了事,就是东拼西凑。这也是语文老师最头痛的问题,它往往花去语文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在此,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谈两点自己的看法。

一、取材于现实生活,避免“没得写”。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的充实是没有止境的”。老师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就会避免作文时“没得写”。

(一)开展活动

为丰富学生的生活,老师可根据作文的训练要求,结合学校的专题教育,利用班队会、课外活动时间,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活动,并努力使思想教育和作文训练同步。如为配合学校开展讲礼仪、创文明的教育,我要求学生在学校尊师守纪,勤奋好学,关心集体,做学校的小主人;在家中尊老爱幼,勤俭朴素,学做家务,做家庭的小主人;在社会上做好人好事,送温暖,搞调查,提建议,做家乡的小主人。然后举行系列活动事迹报告会和成果展览。通过开展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增进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为学生作文“有话可说”作好了铺垫。

(二)参观访问

当学生对某些题材缺乏细致了解时,可指导学生到实地去参观访问。如,我们学校附近有一座“千童祠”,班上所有学生都去过,可一写有关“千童祠”的作文时,却写不清楚,写不具体。可见,他们平日没有留心。作文前,我就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再次游览“千童祠”。游览时,我指导学生注意观赏其中的花草树木,认真欣赏其中悬挂的简介字牌,重点观察几处并作好笔记。回来后,稍作指点,大多学生都能写出内容具体的好文章。

(三)观察积累

这里的观察,不是指一般的对事物即兴观察,而是从积累的角度进行较长时间的定向观察。老师指导学生观察积累要狠下功夫,要有意地锻炼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老师要培养学生两种能力。一是学会从观察中发现以前未发现的事物特点;二是学会记录这些新的发现,并加以合理想象,通过整理、分析,转化为作文材料。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观察积累,充实了材料仓库,必定会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

(四)阅读积累

学生作文材料有的来自直接的生活,也有的来自间接渠道的生活。经常组织、指导、鼓励学生阅读书报,收听广播,观看影视,同时注重课本阅读积累(后文中还要详述),从他人的社会生活、自然生活的报道与介绍中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并触发联想自己的生活,形成作文材料。这样积累吸收得越多,运用时才能得

心应手。

(五)创设情境

作文指导课上,为帮助学生作文,老师可创设一些情境,利用多种媒体指导学生作文,让学生观察录像、幻灯片,听录音或动手演示,也可进行课堂素描,拼图剪贴,观察图片,或小实验、小制作等。让学生动手演示,用眼观察,动脑思考,用口描述,拿笔记载。

二、讲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避免“不会写”。

语文教学包括讲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大内容。多年来,我在讲读课上努力探索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方法,除结合讲读课进行改写、缩写、扩写、补写(想象片段)、写作读后感等多种作文的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之外,还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首先,提供材料,积累资料。

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觉得没有什么内容可写。这除了缺乏生活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阅读面太狭窄,知识贫乏,占有的写作资料太少。根据这种情况,在讲读课中,我特别注意将范文中的内容教给学生作为写作材料。譬如,我把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吴晗的《谈骨气》等课文中关于爱国主义方面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介绍给学生;对《廉颇蔺相如列传》、《荆轲刺秦王》中廉颇、蔺相如、荆轲等历史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颂扬或批判。这样就为学生写作以爱国主义和革命理想为内容的作文提供了材料。

我觉得,利用讲读课向学生有意识地提供作文材料,提高了学生

牢固地掌握知识和灵活地运用知识的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和写作文的兴趣,读写结合,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水平。

其次,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技巧。

目前,语文教材中入选的范文,都是古今中外文章的典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古今文章的水平。这就为在讲读教学中运用范文进行作文教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在讲读教学中,把讲解范文的写作特色同引导学习和运用范文的写作技巧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范文的写作技巧中吸取写作经验,然后逐步地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

这种教学,由于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过程是课文与作文的结合,教学效果自然好,教学效率也高。此外,还可以根据一些范文的写作特色,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在叙述中进行插叙,采撷诗词,运用典故、故事、传说等表现手法,这对培养学生学习写作复杂记叙文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写作复杂记叙文的能力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实践证明,在讲读课中结合作品的写作特色,指导学生写作,不仅使学生对课文的写作特色心领神会,而且能使学生很灵活地借鉴范文的写作技巧,这对讲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水平的提高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再次,利用范文,讲评作文。

作文讲评,除了在作文课进行外,更多的则是把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带到讲读课上去讲评。这有个好处,就是把范文当作一面镜子,使学生们从对比中得到启发,受到教益。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欣赏鉴别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如:学生在作文中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写到眼睛时总爱用“炯炯有神”、“水汪汪”、或“暗淡无光”等词语形容人的眼睛,这当然比不用这些词语去描写眼睛要好多了,但千人一眼,如同一个模子里铸出来似的,这就把人们本来是千差万别的眼睛写得既熟又俗了。在学习《祝福》中的祥林嫂的肖像描写时,我把作品中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第二次来鲁镇时,她“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祥林嫂在土地庙捐了门槛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而她在生命行将结束的祝福前夕,则“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而祥林嫂在这之前遇到“我”时,要问“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鲁迅曾说过,“要描写一个人,极省俭的方法是描写眼睛。”我在讲读教学中着重讲祥林嫂的眼睛,其目的就是要告诉学生,只有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千篇一律的概念化的词儿将使人物形象失去个性特征。这样结合范文讲评作文,具有较强的启发力量和说服力量。

此外,在讲读教学中,我还把学生作文中存在的篇章结构、语法、逻辑、修辞等方面的问题同范文作比较,这样就使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作文之不足,使他们能够取人之长而补己之短。

在讲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讲读教学重

案例教学之我见 篇5

---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肖登国

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与原高中地理教材相比,其编写的指导思想更加注重地理的基本理念与独特视角,更加侧重反映地理的应用价值,更加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地位,能很好地体现高中地理教材的基础性和时代性特征。依据上述指导思想,新课标教材强调地理思想,注重问题探究,联系现实生活,尝试多种表达,构建了新的体系结构和体例结构。比如,新教材增加的“案例”“问题研究”等模块,就是特色与优势。

在实际教学中,教材是教学的资源之一,地理案例的引入是辅助教学的载体。我们有必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学生认知水平及教师授课特点等实际情况,对地理案例进行相应的处理。

1、对案例进行整合

对某些与教材课文联系紧密的案例,可将其与教学课文整合,即作为课文的组成部分进行教学。譬如,在进行“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中“人口迁移”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案例“我国古代的几次人口迁移”与课文中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内人口迁移的内容,存在时间的先后关系,按照学生认知的逻辑顺序,可以将案例与课文相应的内容进行 整合后教学,让学生对国内人口迁移的阶段及各阶段的影响因素有更清晰的认识(比如,可以插入电视热播种的《闯关东》联系起来)。在“必修2”的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中“城市等级发展区位条件”部分,选取“上海市城市化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的案例,而上海市等级的提升本身又是城市化进程的表现,教学中可将其与“城市化”一节的内容进行整合,实施案例教学。

2、对案例进行增补

根据教学内容或时代发展的需要,从课外选取相关的地理案例进行适当增补。如果能够找一些本地的案例,那就更好了,结合乡土教材是最有效的办法。譬如,“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中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教学时,教材案例“纽约市的少数民族区”只涉及到民族因素,就需要补充其他因素(个人收入、地区知名度、早期土地利用方式等)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案例。这样,例证会更充分。在阐述交通运输布局受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时,“必修2”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中引用“南昆铁路的建设”的案例,具有代表性。随着青藏铁路的全线建成通车,我认为教学中应该增加“青藏铁路的建设”案例,以更好地体现时代性。

3、对案例进行拓展

即对教材中的地理案例适当地予以拓展。譬如,在农业 地域、工业地域案例的教学中,仅仅凭借教材案例的资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生欠缺的是这些地域相关的背景资料以及对工农业生产实践的一般认识,所以,教师有必要对相应的内容适当量地进行拓展。案例“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与京杭运河的兴衰密切相关,而历史上与京杭运河共兴衰的名城还包括山东济宁、江苏扬州等,教学时候可进行一定的拓展。

4、替换

即对教材中的某些地理案例进行替换,其目的是为了更符合教学需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生态农业教学中,相关的典型案例很多,教材的案例可替换为“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的案例。“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中,水资源的利用的案例“咸海的忧虑”可替换为我国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的案例;“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中,人地关系失衡的案例“玛雅文明的消失”可替换为我国黄土高原或者新疆罗布泊的案例;“必修2”第四章《工业用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中,案例“珠江三角洲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可替换本地工业集聚的案例。

另外,部分教材案例以客观地理事实呈现,教师教学中,可依据教材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挖掘隐藏在地理事实背后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再者,以具体解释抽象的例证性案例,一般呈现在地理原理、过程和规律之后,教学中可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顺序调整。比如,“必修1”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中,可以将“东北森林变化导致环境的整体变化”呈现顺序提前,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分析、抽象及概括,最终得出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结论。这样,可强化学生对地理规律的印象,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高考的改革,案例教学应该注重与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而不是单单知识的传授,要重在教学的过程而轻结果。让学生从案例当中学习总结事物的规律。

当然,新教材地理案例的处理归根结底是为地理教学服务的,处理的方式会因为教学的实际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教学中应该灵活应用。需要强调的是,地理案例是辅助教学的载体,只是外在手段;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地理教学的灵魂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在设计教学案例时,赋予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权利,让学生学习到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

竖笛教学之我见 篇6

器乐是学生比较喜欢并乐于接受的音乐学习形式,利用器乐教学能激发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初步演奏技能。但是,在农村器乐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学中的空白之地。为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磨练学生的意志、开发智力、增强合作意识、使学生掌握初步的演奏技能并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这学期我有意识地把竖笛教学引进了课堂。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虽然训练时间有限,但终于还是有了学生自己演奏的笛声传出了课堂。虽然说不上是什么先进的经验,但在农村学校经济条件相对落后,音乐教学还不是那样被学校、学生、家长重视的情况下开展一些形式较为简单的器乐教学还是切实可行的。小小的改变、亲历的实践给了我对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一、器乐可以进入课堂教学

以往我总认为在小学生中进行器乐教学可有可无的。学生只要把教材中的歌曲学完唱好、欣赏曲目聆听感受完就行了,因为毕竟是农村小学,还没有认识到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中在课堂教学和学生中的作用。为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本学期我在四、五年级中开设了竖笛教学。发现竖笛教学也是以审美为核心,通过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等一系列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蕴含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学生主动要求、积极参加。实践证明通过竖笛教学让学生把学到的音乐理论付诸实践、学以致用。不仅能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自觉性,而且能磨练学生的意志,懂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进一步开发了学生的智力,训练学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技能。竖笛教学起点低、演奏比较简单、便于携带、经济实惠很适合农村学校的学生。通过教学,我对结合音乐教学辅以简单的器乐教学的意义和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

二、抓好器乐教学的起步阶段

初学器乐起步阶段很重要。对学生来说竖笛只是众多乐器的一种,但乐器的很多原理又是相通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初教器乐的重要性,否则给学生造成一知半解或错误认识,对学生今后学习音乐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为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刚接触竖笛这一乐器,很是喜欢,更想把它学会,但对竖笛的结构、性能都还不了解只是把竖笛当作玩具。所以在学习吹奏之前,要让同学先认识竖笛分为哪些部分,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手指与音孔的对应关系怎样等都要作清晰的交代。让学生对这一乐器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初次进行教学时,要采用精彩的示范来激发兴趣。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原因,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就成功了一半。教师直观性的范奏可以使学生聆听出音乐的大体旋律,悟出音高和时值的长短,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模仿,使学生的求知欲大大增强。记得我在上第一节竖笛课时,吹奏了一首《彩云追月》,我发现优美的笛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告诉学生生活中平时在电视、广播中听到的优美的音乐也就是这样演奏出来的。从学生那一双双羡慕的眼神中,我看出学生已具有了对学习竖笛的愿望。这就为学习竖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学生认识竖笛产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正确演奏姿势的培养。因为学生在初学吹奏时往往有不良的吹奏姿势和吹奏方法,如:低头、坐姿不正、手指离音孔太远、吹奏时用力过猛出现刺耳音等现象,如不及时纠正,将影响吹奏效果,所以,一经看出有这种情况,我就让学生做到抬头、挺胸、后背直立、用正确的口风、有气息支撑地、做微笑状等方法来进行引导,绝不放任自流,否则,长此以往形成习惯,难以改变,就会影响吹奏效果。

三、教学要循序渐进

教学中要从基础、基点开始,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教学时要先教会学生用右手指按音孔吹准中音区的各音,再配合左手并进行顺指练习。始终要注意口风、音孔的严密度等问题,然后两手再配合起来进行交叉指的交替练习,要求做到起落指灵活、换气及时、吹奏的音色要圆润丰满。再在熟练的基础上学习吹奏简易的练习曲,使学生具有成就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自己聆听感悟揣摩、反复练习,逐渐掌握吹奏技巧。待学生熟练掌握中音区的吹奏后,再向高音曲扩展。通过不断的练习,使高低音吹奏衔接自如,再可以进行简单的合奏练习,使声部逐渐和谐均齐,培养学生的合奏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要做到课内外相结合

要学会一种乐器并吹奏到具有一定的水准是要花大量的时间的,竖笛虽易学但也不例外,每周两节授课时间根本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我除了利用音乐课上一些纯竖笛课进行精讲多练之外,在唱歌教学时我还要求学生把竖笛的吹奏与之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减轻学生的声带负担,保护好嗓子,又能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吹奏技能。教师在课堂中一定要留意、倾听,及时发现吹奏小能手,并让他当堂演奏,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激起其他同学的竞争意识,促进课堂效果的良性循环。课外还要求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练习曲,坚持每天练习半小时,也是对学生意志力的锻炼;还要向班上的小能手多多请教,能者为师,促进学生全面提高。

识字教学之我见 篇7

一、营造氛围, 亲近关系

要想让学生喜欢识字, 首先得为学生心理减负, 给予其心理“按摩”, 使其在课堂上敢于想象, 畅所欲言, 因此创设严肃、活泼的教学氛围和搭建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在以往的教学中, 教师总处于一种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特殊位置, 动辄发号施令, 指挥学生, 这无疑会压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课堂上造成“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局面。教师只有放下架子, 亲近学生, 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知识。我在教学《口耳目》一课时, 结合本课生字结构比较简单, 又是义形结合的象形字, 很容易识记的特点, 将汉字、象形字、图画分成三组, 请学生“连连说说”, 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 学生在“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气氛下进行学习, 兴趣浓, 主动性高, 学生不仅轻松地识记了口、耳、目等生字, 而且直观地分清了“目”与“木”、“日”与“月”的区别, 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善戴高帽, 多加表扬

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 爱听好话, 只要教师一表扬, 便劲头十足, 往往会有出色的表现;受到批评, 则萎靡不振, 注意力容易分散。特级教师高林生曾在一次讲座中说过:“要学会‘哄’孩子”, “要准备一百顶高帽给学生戴, 要真心实意地给他们戴”。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应以表扬为主, 我常挂嘴边的是“你回答得真好!”“你真棒!”“有进步了, 老师真为你高兴!”……学生表现特别好时, 我还会和学生一起鼓掌, 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更浓了。

三、玩中求学, 动中识记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 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性, 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 我充分的利用孩子的这一爱好, 把游戏带到课堂上。

(1) 表演动作识字。在《画》一课里, 要求识记的有这样几个生字“远、近、无、来”。我在教学中, 带着学生一起边读边做相应的动作, 学生在“动”中, 很快就记住了这几个字的音形。

(2) 游戏巩固识字。在每学一课之前, 我都会布置学生做生字卡片, 让学生提前与生字见面, 避免了单纯抄写生字的枯燥和无聊, 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学习生字是一项愉悦的活动, 这样的家庭作业深受孩子的喜爱。在课堂上, 我常玩的游戏就是“找卡片”的游戏:老师说出一个生字, 看谁最先找出相应的生字卡片, 展示给老师看, 边展示边大声地说出这个字的字音。学生在这个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识记了生字, 游戏中的成功感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3) 趣味识字。老师把一个字或几个字的构字部件打乱顺序写在卡片上, 发给每个小组一份, 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尽可能多的组字, 然后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来展示合作的效果, 让全体学生认读, 评出冠军组。这样, 体现了保底不封顶的教学思路, 学生们不仅能组出课本上出现的字, 有些学生还能组出许多课外识记的字。

四、以赛激趣, 以趣促记

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 我还把各种练习寓于竞赛之中, 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进而更好地巩固已学的知识。如:“我们来比赛比赛, 看谁最聪明?自己动脑筋想出最好的记忆方法, 然后告诉大家。”这样一激, 同学们兴趣盎然, 马上就开始在大脑中寻找答案, 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熟字加笔画”、“形近字对比”、“同音字”、“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减笔画”……如学习“天”字, 有的说“大”字加一横就是天;有的说“人”字加两横就是天;有的说“夫”字不出头就是天。这样学生既有了获胜的喜悦, 又很快就记住了生字。

作文教学之我见 篇8

一、搞好课堂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习习作方法。

因为我们的语文教材选择了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体裁多样的文章,且教材编排注重了内容的整合和训练的循序渐进。我们在阅读教学时除了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之外,还应让学生知道文章的结构和一些写作方法。如《夹竹桃》这课,除了让学生了解了夹竹桃婉美、有韧性、引起作者许多想象的特点,以及体会到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和对故乡深切的怀念之情。还要让学生学习课文“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以及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在体会夹竹桃坚韧特点时主要引导学生品读“从春季到秋季,花开花落没有间歇。”“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开,不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了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开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茂盛的时侯,也看不出什么时侯衰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是从花期长,默默开放,不择气侯这三方面的特点去写的。

二、注意积累写作素材

1、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让学生按新课标标准:“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还可让每位学生准备了一个摘抄本。把所学课文以及课外阅读中的好词、好句、好篇摘抄下来。定期检查。可以给这个本子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采蜜本”。让学生像蜜蜂一样勤劳,采取知识的花粉,酿造人生之蜜。

2、教给学生观察方法,让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学生习作写不具体主要是不会观察,对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往往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印象不深,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用眼看、耳听、手摸、用心去体会,引起他们的想象和培养观察能力。让学生知道:对同一事物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细心观察。观察不仅要仔细,而且还要持之以恒,并且要善于思考,发现特点,在突出特点上下功夫。如:现在秋天到了,校园里的梧桐树叶一片片落下来了。让同学们观察后,有同学可能只会写,“树叶一片片从树上落下来了。”而不会抓黄叶和落下时的特点。而有同学就会写“到了秋天,梧桐树叶黄了,像一只只黄蝴蝶随风飘落,给大地铺上一层金黄色的地毯。”这样让学生随时观察周围的人、事、物、景、天气等,并写下观察日记,积累生活素材。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文思泉涌,笔下生花。

三、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1、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次写作老师都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的进步,比如:一个好词,一个好句,一个好的段落,好的开头或结尾,都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感受到成功,树立自信心,提高作文的兴趣。

2、可以改变以前的修改作文的方法,以前很多老师完全由自己一人包干,从字、词、句、段到审题、立意、中心全方位修改,这样即浪费了教师的时间,效果也不一定好。可培养学生自己修改或同学之间互改。这样既能及时地反馈,还可以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通过培养兴趣,提高学生自信心,积累习作的素材,学习写作方法。让学生由怕作文到想作文、爱作文。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能提高。

美术教学方法创新之我见 篇9

《I have seen of art teaching method innovation 》

摘要:美术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师范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尊重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造力,探寻可行性的教学方法对于美术教学来说已势在必行。直观法、体验法、通感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实践成就法在教学实践中效果良好,可以为美术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教学方法 直观 体验 通感 问题 自主学习实践

教学方法是贯彻教学观念,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技能与技术的手段或方式。教学法的创新基于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因此,谈教学方法的创新,无法绕过隐藏在教学方法背后的教学观的转变。我在本文中将围绕我的教学观,探究相应的美术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从“心”开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能够引导推动学生学习,却无法替代学生学习,真正的内在的学习动力只能源于学生的内心意愿。因此,教育教学的切入点乃至支点都在学生的“心”上。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一切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必须摸准学生的心脉,调动学生的感官、思维、想象力,从学生心底诱发出学习的动力。

1、直观教学法

直观形象性是美术学科独有的特征。在美术教学中,直观教学法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直观教学法的主要手段包括:多媒体课件、范画、挂图

等。其中,多媒体教学最适合于美术鉴赏。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法相比,多媒体凭借表现形式多样化的直观形象的资料,能具体、生动、形象地诠释艺术理念、艺术风格,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我讲《有意味的形式》时,利用photoshop软件对蒙克的作品《呐喊》做了如下改动:对角线构图改成水平线,血红色的天空变成静谧的天蓝色。学生惊呼:不能再改了!一条线、一块颜色的改变严重削弱了呐喊者内心的焦虑、惊恐、声嘶力竭等情感的表达。形式的重要性,学生不言而喻,并在自己创作时也会注意选择恰当的形式表达情感。

运用多媒体教学,并不意味着排斥传统的教学法。如教师在课堂上做出优秀的范画,能强烈地震撼学生的心,激起学生绘画的欲望和兴趣。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表明:“教师只有成为学业上的权威,才能真正统率学生的学习。”所以,教师的才华以直观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将会深深地感染并打动学生。

2、体验法

为促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为使学生感性地理解知识,我在教学中经常运用体验法。

课前,我把自己当学生,为学生设计的问题我先回答。比如面对一个圆形,你可以联想到哪些物象?我会想像一番。为学生设计的教学任务,我先完成。让学生发挥想像创作新作品,我也要先自我创作体验。上课时,我仔细观察学生的反应、留意学生的回答、分析学生的作品、寻找学生的创新点。课后,我思索甄别我与学生之间的学习心理的契合点与差异,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教学任务,使之更切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06级8班的崔佳杰同学喜欢做手工,我利用课间十分钟跟她学折纸玫瑰。我实实在在地做了学生的学生,佳杰俨然一个“老师”。周围的同学有的和我一起学,有的在围观。我们体验着不同的角色。我真切地体验着学习的心理——兴奋中夹杂着紧张,没掌握知识要领时的困惑,完成学习任务时的喜悦、激动。此时此刻,我体会到:学生真正需要的是宽容、鼓励、期待、赞许。我没有细问佳杰的感受,但我发现以后的她更痴迷于手工,利用休息时间上网自学纸艺。班上悄然兴起“手工热”。我想这一切都归功于“体验”。师生间需要经常地换位体验,通过不断地换位思考,学生能更明白教师“教”的苦心,更尊重教师;教师也能更贴近学生的心理,找出更好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法。

除了换位体验,我还尽可能地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领悟知识。如讲五官的刻画对表现人物表情的重要性时,我让学生做笑状,但不允许动五官,结果学生笑不出来。五官刻画的重要性学生心知肚明,我无须赘言。再如,讲线的情感特征时,我让学生举起胳膊,做成一条水平线;再让学

生的胳膊倾斜45度,做成对角线。学生的胳膊由静到动,由稳定变不稳定。水平线的稳定、静谧,对角线的运动、不稳定的情感特征,同学们感同身受。

3、通感教学法:

通感是人特有的感觉方式,它借助一种感觉沟通或启发另一种感觉,或由对一种艺术门类的感觉和理解转移为对另一种艺术门类的感受。在美术教学中,恰当地运用“通感”,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艺术灵感,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教师生动、形象地讲授美术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引音乐入美术课

音乐中的画面和绘画中的音乐感,是艺术家们经常谈论的问题。音乐具有直接使人产生律动的作用,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和情感。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例如在设计绘画《小熊》时,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三只熊》、《小熊跳舞》,使学生对熊的憨态、可爱有丰富的联想和强烈的兴趣,学生在创造中就会渗入自己的情感,画出形象生动的作品。再如,我引导学生欣赏毕加索的作品时,边呈现作品边播放《西班牙斗牛士》、《再见,卡门》等音乐,学生在音乐、绘画双重刺激下,一下子被毕加索喷涌而出的创造力所震撼。学生们迫不及待地在一幅幅画作中找寻艺术家思想的痕迹。中国画以抽象的线条造型,追求气韵生动、虚实相生的意境与韵律,与中国古典音乐有天然的内在联系。所以,在国画课上播放中国古典乐曲,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体验线的律动感、飘逸感。

(2)以诗入画,营造意境。

宋,张舜民有诗句云:诗是有声画,画是有形诗。诗画融合使两者都能兼诗情画意之美,得情景交融之妙。诗中的画境——绘画美,给我们以美的意境,美的思想,美的启迪、美的熏陶。在美术课上,我常以诗词命题,让学生以绘画的形式语言表现出诗的意境美。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广阔,长河悠远,使人既感到胸襟开阔,又惊异于宇宙之广袤和深长。“孤烟直”、“落日圆”使画面富有立体美和律动感。“孤烟直”既写出人烟稀少,又暗示出一种独立苍穹的英雄气;“落日圆”增添了画面的色彩,用夕阳暮色将画面覆盖,形成浑然一体的壮阔意境。大、长、圆、孤、直都富于空间感,富有绘画的形式美感,学生用简练的线条和色彩迅速捕捉到诗的意境:宽广的大漠拥抱着悠悠的长河,浑圆的落日映衬着直逼霄汉的一束孤烟。

此外,触觉感受有助于我们表现物体的质感。如画老树,我引领学生触摸树皮获得粗糙苍老的触觉感受,有了粗糙的感觉,学生就不会用纤细、光滑的线表现老树干,而是用顿挫、粗犷带有飞白的笔触表现树的质感。

二、授之以“渔”

从当今全球教育发展的趋势看,各国教育出现三大转变;

1、学习观念的转变——从单一的学校学习走向终身学习;

2、学习方式的转变——从“学会”转向“会学”;

3、学习手段的转变——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这三大转变殊途同归地集中于一点: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正如人类心理学家赫伯特〃格乔依所说:“明日的文盲不是不能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因此,教师要授学生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1、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师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途径,以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法。问题与创新紧密联系,创新在问题解决中发展,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利用问题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参与美术教学活动,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动手操作来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美术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问题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如,我在教会学生折四边形纸盒后,启发学生:我们可以折出四边形纸盒,那六边形呢?学生纷纷尝试折六边形纸盒,结果遇到挫折,折出来的盒底中间有个窟窿。问题出在哪儿?学生猜测、分析、讨论。盒底中间有窟窿,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用来折盒底的纸短了。学生再次尝试,把用来做盒底的纸由正方形改成长方形。结果很有意思,有的同学成功了,有的盒底中间仍有窟窿,有的做完盒底后,纸翘起来了。这是为什么?——“比例”!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的确,用来做盒底的长方形应该有合适的比例。如何确定长方形的比例呢?学生们边思索边实验,最终找到了确定长方形比例的方法。学生兴奋不已,一连串的问题涌出来:六边形纸盒可以折出来,那五边形、七边形、八边形……呢?如何搭配盒盖与盒身的颜色?如何装饰这些纸盒?……学生不断地提问、探索,并从中体会着成功的喜悦和发现的快乐。

2、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需要,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不再把学生看成是张口待哺的“填鸭”,而是与学生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如讲头像简笔画时,我只在黑板上画一个简单的头像,我称它为模板。接着,引导学生分析使头像“变脸”的因素,学生总结归纳出四点——脸型、发型、五官、表情。我不给学生提供范画以免约束学生的想象力,而是让学生展开想象从脸型、发型、五官、表情入手“变脸”。教学效果令人惊喜,学生变出了独一无二的“脸”,超出我的想像。另外,在教学中,我安排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教师定位课堂内容,学生围绕主题内容从网上搜集资料图片、筛选优秀视频。利用网络,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图片,学习符合自己个性的知识技能,大大拓展了教学内容,强化了学生的个性,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学以致“用”

当今世界注重知识技能、实用。时代的思想潮流影响着学生,“有用”成为学生选择知识的主要标准之一。然而,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长期处于 “边缘”状态,在很多学校、教师、家长及学生眼中,美术课绝对是副科中的副科,开与不开、学与不学无所谓。在重视不够的情况下,如何让学生得到一些真正适用且实用的东西,这是师范美术教学值得探讨的一项课题。

实践成就法

为拉近美术与生活的距离,启发学生将艺术渗透于生活,在生活中拓展艺术领域,“实践成就法”不失为一种既能尽快让学生接受又具有实际意义的好的教学法。

在“实践成就法”教学中, 我拟订教学计划:第一阶段,要学生布臵寝室;第二阶段,让学生装饰教室;第三阶段,请学生为晚会作美术设计,包括舞台美术、海报招贴、邀请柬、入场券等;第四阶段,学生设计制作贺卡或包装小礼品。以上四个阶段的实践计划,以创造美为宗旨,要求美观、大方、简洁。其内容覆盖构图、装饰艺术、装臵艺术、色彩搭配、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等知识,较全面地让学生涉及多种实用型美术。此外,我针对不同班级的特点,布臵相应地实践任务:让英语班学生为英语对话配插图;把含有动作、情感意味的单词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小教专业学生的实践任务侧重于手工创意,如制作花瓶并配上花束。

实施“实践成就法”,我有以下四个教学步骤:

1、布臵任务:不讲授美术知识,先把相应的任务布臵给学生。习惯了满堂灌的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能硬着头皮、顺着性子实践。

2、观察分析: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我仔细观察学生的表情、动作,默默关注任务的完成情况,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所在,掌握他们在完成任务时遭遇的困难。

3、雪中送炭:当学生对当前的知识掌握不够,对正在进行的实践训练举步维艰、无法深入时,我针对学生所遇到的问题进行适时的穿插讲解、耐心的辅导。

4、及时评价:当学生对当前的知识有所掌握并在现行的实践中取得一定的成绩时,要不失时机地表扬学生,并就学生的作品从理论上进行相关的指导,鼓励其继续深入,使理论进一步的在训练中得到实践,让两者的结合更广泛、密切。学生因自己创作的结果得到肯定而信心倍增,因而乐此不疲,随之形成学习过程中的良性循环。

“实践成就法” 增强了学生追求“美”的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

力。学生获得最真实、最直接的成就感,在享受成就感带来的愉悦的同时,更能体会到“美”的深层含义。

创新教学方法,并不意味着否定传统的教学法。方法自身的新旧无任何实质性的意义,真正有意义的是恰当、有效地运用教学法,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孤立地运用任何一种教学法而排斥其他教学法都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不仅需要创新,更需要整合。在学习书本知识、借鉴前人经验、接受新理念的同时,教师若认真总结自身教学中的得失、利弊,不难发现,一些看似平常、老套的教学法,只要加以变通,进行思索性的延展,在教学中运用得当,不必要刻意地雕饰,教师的劳动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387页。

有效教学之我见 篇10

一、从教材出发, 以“本”为本

虽说新课程授予了教师灵活处理教材的权利, 但这种权利必须根植于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学习的过程是活的, 教师教学的对象也是活的, 都在随着教学过程的发展而变化。教学, 应使学生了解所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弄清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我们只有把握住教材, 才能掌握教的主动。谈起把握教材, 很多年轻的教师总是叹气:教材就那么一篇篇文章, 我都背会了。其实把握教材, 不仅仅是吃透课文, 还得吃透《教师教学用书》。《教师教学用书》是众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精心编排的, 不仅对每篇课文进行了详细的教材解读, 而且还有针对整篇课文的教学建议, 对于我们尤其是年轻的教师来说, 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脱离教材实际, 一味追求具有轰动效应的教学, 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如在《荷叶圆圆》一课中, 有一段话是:“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青蛙蹲在荷叶上, 呱呱地放声歌唱。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凉伞。’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 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有位青年教师这样指导学生朗读:“读到小青蛙的时候你们可以像青蛙一样呱呱地唱歌, 读到小鱼时你们可以像小鱼一样做做动作。”结果可想而知, 教室里立刻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青蛙叫声。另一位教师因为事先吃透了教材, 当学生读到这段时, 她首先启发学生想象美丽的画面:“碧绿的荷叶映绿了池水, 小青蛙把荷叶当成了什么?当做美丽的舞台, 纵情高歌。小鱼儿把荷叶当成了什么?当做绿色的凉棚, 尽情嬉戏……”在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读课文:“你们看到那绿绿的荷叶了么?看到那可爱的鼓着肚子的小青蛙了么?看到那一尾尾五彩轻盈的小鱼了么?请把你看到的读出来。”这样处理教材, 学生通过自主研讨、自主分析, 体验到了获取知识过程的乐趣。我们为体现教学向生活回归, 往往创设不少生活情境, 但课堂必须真实, 学生应成为课堂的主人。领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才能真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这才是有效的课堂。

二、从学生出发, 以人为本

新课程提倡教学要创设生活情境, 在现实课堂中我们也为体现教学向生活回归创设了不少生活情境, 但不少教师却没有意识到课堂本身就是我们的生活, 课堂必须真实, 学生应成为课堂主人。我们上课所讲授的每一个知识点, 所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 无论多么精彩, 如果学生不需要, 都应忍痛割舍。因为课堂始终是学生学习的地方, 不是彰显教师口才的地方。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依据学生的年龄实际和新课标要求, 目标数量和难度也要仔细斟酌, 不能根据教师个人的偏好随意制定。

其实细想, 现在各种公开课执教者最担心的是什么?是这个班的学生水平能不能适应自己的教学设计。在某种程度上, 如果学生的学力与自己的教学设计合拍, 教学则顺利推进, 反之, 则难顺利进行。在一次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会上, 有位青年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观潮》, 因为学生对教材不够熟悉, 再加上北方的孩子基本上没见过“潮”来时的景象, 所以课堂上预设的“妙语连珠的高潮”没有出现, 教师失望之余说:“真不知你们平时是怎么上课的。”话一出口, 满座皆瞠目结舌, 而学生得此打击, 更是连手也不敢举了, 后面的教学环节只留下教师一人唱独角戏。

有效的教学首先不应考虑我们用什么新招一鸣惊人, 而应首先研究学生, 然后研究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与目标, 最后才是方式方法问题。也就是说, 学生的实际是我们教学设计的起点, 学生的学力是有效教学的起点。

三、从课堂出发, 以生命的成长为本

耳畔总是响起这样一句名言:“要将生命融于教育, 将教育融于生活, 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 凸显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 并以此渐臻生命的完满与幸福。”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教与学的过程, 其实是我们的一段生命经历, 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一个过程。对学生而言, 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基本构成, 它的质量, 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对我们教师而言, 课堂教学是我们生活的基本构成, 它的质量, 直接影响着我们对职业的情感态度和生命价值。

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不应是多数学生当听众, 只由少数尖子撑场面的应对, 而应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课堂教学可设计同桌交流或三人小组讨论的环节, 讨论结束后交流, 回答问题的学生请举手, 但答案必须由同桌或是小组内其余学生共同讨论的结果。这样, 以往在学习上依赖别人, 缺乏学习自觉性的学生态度就会有明显的变化,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思维活跃的学生会兴奋地把自己的见解告诉组内同学, 思维不活跃的会仔细地听, 因为他有责任帮对方把见解告诉大家。怕开口的学生也参与讨论, 因为人人都有任务, 要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看法, 同时也要正确地表达别人的看法。因此, 讨论一结束, 许多学生纷纷举手, 表现出浓厚的表达欲望。虽然课堂显得不那么井然有序, 但这种相互讨论交流的合作方式, 却能够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看、读、听、说的习惯, 促使学生人人主动参与学习, 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相竞争的精神。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则可以对教学行为适当进行审视和分析, 能更新教学观念, 改善教学行为, 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 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理念, 教学方法是否能解决现实问题, 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等。

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有时是寂静的。作为一名教师, 不要怕学生的“沉默”, 这说明学生在集中思考, 教师更要珍惜这样的时刻。在一些观摩课上, 教师提问后马上叫学生回答, 不给学生时间去思考。学生回答不出, 不是请优生包办代替, 就是过早地把现成的答案和盘托出。试想, 在这样极短的时间内, 学生的思维能有多少?他们为了迎合老师的心理, 匆忙寻找片言只语回答, 表面上气氛活跃, 实则答非所问。试问, 在这样的课堂上, 教师驾驭课堂的智慧又能体现出多少?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按照提前设想的去做, 表面上看教学过程顺利, 实际上缺少波澜, 死水一潭。因此, 多给学生一点动脑筋的时间,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都能激起灵感, 点燃思维的火花, 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国学教学实践之我见 篇11

——浅谈如何打造学生乐学的课堂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用孔子的三句话:第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二句:四海之内皆兄弟。第三句:礼之用和为贵。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让世界为我们中国文化震撼之余,也让国人意识到了对古典文化的遗失的严重,古代私塾中使用的启蒙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等,语言精练,内涵丰富,现代任何一套教材都无法与之相比。因而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成为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肩负的历史重任。但是,我们都知道,要想让这些距离现在年代久远的国学经典被重新拾起,就需要学生爱学,正所谓论语所言“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爱上学习,能够做到自主学习,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必经之路。

一、教育教学中要有喜悦心、包容心、赞美心。

现阶段的孩子,对老师既有亲近感,也有畏惧感,“有深爱,必有和气;有和气,必有愉色;有愉色,必有婉容”。我们要怀着喜悦心发自内心的去爱学生,让他们不畏惧你,愿意亲近你,进而喜欢你的课,喜欢你所教授的学科;同时我们要清楚的知道学生现在所处的年龄阶段以及他们现在的水平,不要在要求他们更上一层楼的时候失去对他们的包容心,“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允许他们一步一步的进步,一步一步的提升;任何人都希望赢得别人的肯定,孩子们也一样,我们要知道,当孩子取得一点点进步时,我们的肯定会对他们有着举足轻重的鼓励作用,作为教师,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被恨铁不成钢的情绪所左右,要牢记对每一个孩子存有一份赞美心,促进他们的点滴发展。

二、巧用教学策略,引导学习方法,促使学生爱学、会学。

(一)备课要全面 国学教学大部分在课堂上进行,而课堂的关键在教师,而上好课的关键在备课,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因而备课时,我遵循让学生自己学习的原则将课堂分成六个环节:一先看,二再读,三要想,四要议,五需背会,六得用。全方位的发展孩子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起引导学生的作用,让孩子自己去品读、去发现,因材施教,立足于生活背景,将国学教育贯穿于其中,让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经典的魅力。

(二)上课形式要多样。

1、将诵读与讲故事结合起来,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针对一年级儿童的特征,要将相对枯燥无味的国学课上的有声有色,那就必须用到讲故事这一法宝。在课堂上既可以是教师经过充分准备后,讲一个绘声绘色的小故事,让学生在乐学、悦学的同时了解国学内容,接受经典熏陶,也可以是布置课下作业,让学生搜集查找,课堂上给孩子时间,安排孩子来讲,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勇于展现自我的勇气。如我在教授《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梯于长,宜先知”时,就采用了这一办法,让学生经过课下了解孔融让梨的故事,进行充分准备后进行课堂的展示,这一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十分的踊跃,由此也可以看到孩子们课下作业完成的认真,相信这样一来,他们既对本课的学习有了基础,也学会了学习国学的一些方法,更让他们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2、除了讲故事,我们还可以选用经典诵读、知识问答、你做我说等多种形式来上好一节课,保持学生的对国学好奇心和新鲜劲。比如在授课时,就诵读一项,我采用了开火车读、分组读、男女pk读,在总结收获时采用问答式读……尽量做到课堂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不断的刺激学生,以达到上好国学课的目标。本着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宗旨,我们还可以做手操一起配合记诵,或者拍手读、快板伴奏读,音乐伴奏读,表演加深印象等等,真正做到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孩子爱上学习。

3、在调动孩子们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做到相信孩子,让孩子自主学习、质疑学习。授课时,先给出孩子们自学要求,让孩子根据要求进行自学,然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的同时要求其他小朋友认真倾听、思考,找找茬,提出疑问。如讲授《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梯于长,宜先知”时,对学生提出读准字音、了解大意的要求,让孩子们借助点读笔自主学习,然后展示,看谁学的棒,展示完毕之后提出质疑要求,这样的要求让孩子们学起来格外认真,字音基本全部都读正确,并且会思考的孩子还给出特别注意梯与长这两个字的读音的建议,在质疑大意思,大家很轻松的将问题锁定在了梯于长,宜先知中的梯,宜的意思上。相信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相信孩子主动思考的能力,这样的上课学习方式,让他们的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更能培养他们乐学的情绪。

4、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生活化,将生活贯穿于课堂。纵观《弟子规》这本书,主要教授的是“为人父母怎么做”、“为人子女怎么做”、“为人朋友怎么做”、“为我怎么做”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学《弟子规》最现实的一个目的是为了引导孩子学会做人,那么要实现这一目标,要让我们的学生学有成效,就需要将课堂和生活结合起来。比如《弟子规》中“德有伤,遗亲羞;身有伤,遗亲忧”。我们可以结合调皮捣蛋的学生的例子来加以讲解,让调皮的孩子自己来说说其中的见解和感悟,让其有切身体会,同时也明白,原来生活中处处皆国学。并适时的将德育和安全教育贯穿其中,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在授课时,还可以为学生创设实际生活情境,通过情景模拟,将课本内容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更加有力对学生的教育,做到耳濡目染。如《弟子规》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老师为学生创设 “见到老师时(路上、下课后)”的情景表演,孩子们明白了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点滴来体现礼让、尊重老师的道理,这样既省去了老师辛劳而又无用的说教,也加深了对国学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是丰富课堂的方式之一。

5、课堂语言要丰富。国学课的内容都是用文言文所写,学生在阅读上、理解上会有困难,如何让这些年代久远的文章为学生所用,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选用合适的现代语言来向学生讲授文章内容,让学生能够明白古今义的差异,并能很好的理解。同时对学生的鼓励用语也可以多样化,如识字高手、诵读小能手„„

(三)课下多种形式巩固、积累,做到温故知新。国学的学习不应该仅仅放到课堂上,要引导孩子们进行课下的巩固、积累,做到新旧知识的衔接。如课下猜谜游戏: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学习的文明礼貌精神运用国学中语言表述出来——“长者先,幼者后”,课间放松时刻——《弟子规》动画、歌曲,每周主题板报设计„„相信这样的巩固、积累将会极大的帮助到孩子的进步,当然想要在这方面取得成功,就需要老师不断的在课上课下、在生活习惯上多给提点,让其时刻注意,多给与锻炼的机会,让其保持学习的动力。

三、家校联系,让孩子学以致用。

学习国学的本心,除了提升学生文学素养之外,更在于引导学生用国学中所学到的精神去面对生活。课下我们可以调动学生家长,帮助孩子加深诵读记忆,还可以让家长督促孩子,遇到诸如尊老爱幼、文明礼让等事情时,用国学精神指引孩子如何去做,当然这也是一个良性循坏,课下这样做,也有利于学生课堂学习时,理论联系生活实际,更好的理解用文言表述的国学内容,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上一篇:集体户夫妻所生子女如何办理出生登记手续下一篇:康福大药房劳动分店开业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