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反思

2024-05-31

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反思(共19篇)

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反思 篇1

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反思

万全县第一初级中学

谢丽霞

欧姆定律是初中电学中重要的定律,贯穿于电学各类计算,因此欧姆定律是电学内容的核心、重点。本堂课是欧姆定律内容的延续,所以在上新课时,我通过复习欧姆定律的内容达到巩固旧知识和引入新课题的双重目的。初接触电学的学生在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串、并联电路计算时,学习困难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使用已知量时,常常张冠李戴,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不能直达题目答案便不知所措。

(3)解题时思路混乱,看不清题目已知条件,不能发现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内在联系,无从下手。

针对以上问题,我要求学生从最基本的题目开始,画出等效电路,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再根据题意,利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解题,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在选择习题时,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结合学生能力实际,精心再设计,选择有代表性、针对性的题目,深浅适中,突出重点,同时强调解题时的注意点,如:在应用时,I、U、R必须是同一段电路上的三个物理量,必须满足同一性等相关问题。并要求要有完整的计算步骤。另外,特别改编传统题目为开放性题目,增加知识的覆盖面,更重要的是把问题向纵向、横向延伸,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难易不同的参与,同时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让学生通过练习知道学到了什么,认识知识架构,让全体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

但总的来讲,我觉得课没有新意,有一种模式化的感觉,可能是课堂新教学的新鲜感已渐渐淡化的缘故,对于我来讲,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模式就是用来打破的,可能打破它为时尚早,但这是迟早的事。然而,突破口在哪里?下一个努力的方向是什么?课的目标定位在知识上,再好的课层次也不会很高,用知识去培养学生,发展学生,锻练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去学知识,这才是正确的道路。我隐隐约约感觉到,可能下一步的出路也就在这里。

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反思 篇2

一、引导探究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本学期初我刚好开展楞次定律教学。对于楞次定律教学,传统课堂教学设计如下所示: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楞次定律→讲解例题→课堂训练→课后巩固练习。教学效果是学生能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但从根本上看,学生只能算学会,不会学。因此,对于楞次定律的教学,我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法,以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为重点,主要在导学、导思、导练上下工夫,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独立钻研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具体教学流程拟定如下:

1.提出问题。 新课进行前,让学生重温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由磁通量的变化引起的。 提出问题:感应电流的方向与什么有关?

2.科学猜想。鼓励学生猜想 :假如你是第一个研究感应电流方向的科学家,猜猜看感应电流方向的决定因素有哪些。适当提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是由磁通量的变化引起的,因此可以猜测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通量变化有关。

3.设计实验。实验之前设置如下思考题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通量变化有关,怎样研究? 列出所用器材和具体步骤:需观察、记录什么?

4.探索研究。学生分小组经过讨论,确定利用课本P23页图25装置(导线,灵敏电流计和线圈组成闭合回路)进行实验,分别用条形磁铁的N极和S极插入或拔出线圈,观察指针的偏转情况。

学生两人一组兴趣盎然地开始按拟订的方案实验, 边想边做边记,教师巡查,做个别辅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主动地和老师、同学进行信息交流,与教材、教具相互作用,自我调节,形成和谐亲密、积极参与的教学气氛,创造性思维活跃、开拓创新的学习环境。学生的思维既开拓、发散,又趋于和谐、有序;既提高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又提高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

5.综合分析 ,得 出结论 。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 ,列出如下表格并进行归纳分析。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当B原增加时,B感与B原反向,起阻碍它增加的作用;当B原减弱时,B感与B原同向,起阻碍它减弱的作用,最终得出楞次定律内容。

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感知,再对这些数据进行比较、概括,加以思维加工,总结出结论,与传统教学总结不同的是,教师不是对自己做的演示实验进行自我总结, 而是在学生自我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其认知结果归纳结论, 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6.指导实践。课本中的“讨论与交流 ”、“迷你实验室”是本节内容的补充与深化。组织学生运用实验结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不仅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且是迁移知识、深化知识的重要环节。通过运用和深化,学生的知识、技能逐渐转化为能力和素质,这是学生完成自身发展的延续。

二、体会

1. 这种教学模式使 师生角色 、课堂结 构、教学 功能发生变化。 教师由过去的居高临下变为与学生地位平等的学习合作者。在引导探究性教学中始终重视的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重视的是与学生交流时语言的艺术性和表达的艺术性。

2.在引导探究性教学活动中 ,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动口、相互交流合作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状态之中,思维、表达、自学、实践、合作、创新等能力与各种技能都得到充分发展。

3.开展“引导探究性”教学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态度。

4.利用本教学法教学时不能搞突然袭击 , 除相对简单的问题外,凡涉及知识面广、对思维活动要求较高、内涵丰富的问题,均以导学案的方式公布给学生,让其有必要的思想和知识准备,以利于创造力的培养。

二、不足

1.教师自身的修养。打造丰富的课堂 ,让学生在博大、温暖的精神氛围中跳荡, 对教师的学识修养和想象力的要求非常重要。

2.班级人数和实验条件 。 班级人数 过多 ,老师很难实施探究性教学模式,有些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看别人做。

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反思 篇3

本节课在这些方面能较好地体现我的教学理念:

一、实验教学,激发兴趣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内在的、直接的动力。对初中学生来说,实验具有特别强烈的吸引力。很少有学生在教师做实验的时候精神不集中。实验调动学生各个感官的作用,并且使思维处于最积极的状态。本节《运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给了学生一个动手动脑、直接体验的机会,所有学生都为能进实验室亲自操作而兴奋不已。

二、注重细节,打好基础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运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从实验原理到电路图的设计,从实验器材的准备到器材的连接,从连接过程中的开关断开,到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的选择,從实验表格的设计,到实验数据的处理,每一处细节都要留意,精心操作,才能出色地完成整个实验。大多数学生能够细心操作,这为物理实验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比课堂上纸上谈兵“做实验”效果好得多。

三、积极引导,鼓励创新

在按照教材上的设计,完成“伏安法测电阻”这一“规定动作”后,我没有鸣金收兵,而是继续发问引导:如果实验时电流表坏了,而我们手头上没有其他安培表,那实验还能最终完成吗?如果坏的是电压表呢?我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开阔思路,勇于创新。终于,有一些学生陆陆续续地拿出了解决方案,其中有些方案颇有创意。

在收获成果的同时,我也清楚地看到了存在的问题:

1.准备不足,适得其反

学生听说要去实验室做实验,都很兴奋。尽管我课前布置了预习作业,但是仍然有少部分学生准备不足,到实验室里不熟悉操作流程,手忙脚乱。好不容易电路连接完成,一试就出故障,此时更是急得满头大汗,平时所学的简单电路故障排除方法也用不起来了……由此可见,同样是实验教学,学生有备而来,则能激发兴趣;如果准备不足,操作失误或迟迟得不出实验结论,还能激发兴趣吗?不但不能,甚至导致部分学生对物理实验产生恐惧感。

2.思路保守,创新不够

完成教材里“伏安法测电阻”这一“规定动作”后,我引导学生拓展思路,思考如何只用电流表或只用电压表来测出未知电阻的大小。部分学生思路保守,认为只有测出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才能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算出电阻的大小。而这两个数据,只能通过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缺一不可。由此可见,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拓展思路,否则学生缺乏创新意识。

3.没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物理实验探究,需要务实求真,来不得半点虚假。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个别学生感觉自己的实验数据不够“理想”,就硬生生地编造了“理想化”的数据,这样处理过的结果“完美”了。我对这样的学生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并要求其重做实验,重新测量。第二节物理课上,我又郑重其事告诫所有学生,应该向居里夫人等物理学家学习,学习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一节物理课几十分钟就上完了,但留给我的反思是长久的,我要把这些反思用于改进今后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去。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袁河实验学校)

欧姆定律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篇4

我围绕欧姆定律一章在中考中热点问题和近几年的考查的题型,特制定目标为:

1、会设计欧姆定律的实验电路图和表格,能用准确的语言归纳规律的内容;

2、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结合欧姆定律分析电表示数的变化;

3、会测小灯泡的电阻及分析实验中存在的故障问题。

首先,我对本章基础知识利用学案以填空的形式进行梳理,让学生回忆口述,其中有问题的可问我,同时时间的把握上要注意复习速度快。让学生对欧姆定律的内容有一个总体的理解,形成一个知识网络。然后在课堂的主要环节上侧重于训练,在训练中提高。教师关注教学的随机性、策略性。我针对目标设计了一些有层次性、功效性的问题——科学探究实验(这种题型能让学生在解题中,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解答,然后采用“兵教兵”的形式展开交流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也找到了问题的焦点。我授之以渔,要求学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关键信息,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最后学生在自己的“小结知识区”总结收获和不足,以待课后及时补救。

《欧姆定律》教学反思 篇5

我在讲授《欧姆定律》这节课时,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教材中为了引入欧姆定律都要先做一个探究性实验,通过 这个实验向初中学生介绍了物理学中最常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即研究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可以保持一些物理量不变,每一组实验中只看两个变化量间的关系,最后再将所有结论综合起来,也就是比较常用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我在教学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在引入欧姆定律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阻碍了学生对实验的理解。

为引入欧姆定律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右图所示。实验操作可分两部分:①第一部分是保持待测电阻R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改变待测电阻R两端的电压,研究通过待测电阻R 的电流I 与R 两端电压U 间的关系; ②第二部分是变换连入电路的总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加在待测电阻R 两端电压U 不变,研究通过R 的电流I 与电阻R间的关系。在这里学生就产生了疑问,在第一部分中问:“前面讲过移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 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但为什么可以改变了待测电阻两端电压呢?”或者在做第二部分实验时, 学生问:“刚刚是调节变阻器,使电阻R两端电压改变,现在为什么同样是调节变阻器,却又是使加在R 两端的电压不变呢?”我觉得解释这两个问题并不难释,只要用欧姆定律和串联电阻的知识来解释就可以了。对于学生来说就成了问题,而实验中看上去就不止一个变量,这就让他们在逻辑思维上产生了混乱。由于以上的问题,许多同学会对引入定律的实验百思不得其解,这必然影响他们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掌握。

然而,如果在实验中将滑动变阻器去掉,电路简化为简单电路。第一部分实验中,直接通过改变电池数目来改变待测电阻R 两端电压。第二部分中,只需保持电池数目或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不变即可。在讲完欧姆定律和串联电阻之后,再提出保持电源电压不变的前提下,要改变加在R 两端的电压该如何改造上面的简单电路。通过分析以上的问题,引导学生最后设计出原来的实验电路,这样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欧姆定律的认识,也为今后设计伏安法测电阻和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电路打下基础。

第二步理解定律——明确条件

欧姆定律的导出以及对它内容的理解,这一部分知识内容对学生来说又是一个难点。但是当我们第一步工作做好了,学生真正理解了三个物理量间的关系。我们只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让学生自己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了结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欧姆定律的内容。再根据内容给出表达式I=U/R。必须由学生自己得到的结论,那样孩子才能对公式灵活应用。

这节课对欧姆定律的应用和进行练习前先给学生做好准备工作:1、明确公式中各符号所代表的物理量是谁及其单位是什么。2 、重新回顾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这样使学生在练习时知道如何思考,更节省时间,使后面的内容安排上不过于紧张。在例题讲解和学生练习过程中,还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欧姆定律在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例如,在应用时,I、U、R必须是同一段电路上的三个物理量,必须满足同一性等相关问题,并要求要有完整的计算步骤。

基本上来讲,本节课都是按照预计的去完成,在四班学生参与意识不强,上课回答不积极,所以课的效果有点平淡,同样的课,在五班就不同,五班的学生已能够积极投身于课堂中,思维比较活跃,能跟上我的思路,这不是因为这个班的学生比较好的缘故——上课的积极状态与学习好坏没有太大的关系,八四班之所以这样是与我们长期的被动式教学模式有关,要改变这种现象,可以从两上方面入手,一是鼓励,多给那些平时不回答问题的学生表达的机会,二是让学生在课前(回答前)做充分的准备,只有心中有了底,才敢站起来。但总的来讲,不知道学生是怎么感觉的,我觉得课没有新意,有一种模式化的感觉,可能是课堂新教学的新鲜感已渐渐淡化的缘故,对于我来讲,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模式就是用来打破的,可能打破它为时尚早,但这是迟早的事。然而,突破口在哪里?下一个努力的方向是什么?课的目标定位在知识上,再好的课层次也不会很高,用知识去培养学生,发展学生,锻练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去学知识,这才是正确的道路。我隐隐约约感觉到,可能下一步的出路也就在这里。

第三步思路突破——玩转九个量

物理量的繁杂加上学生理解的不够深刻,造成学生那道题无从下手,甚至干脆乱写一气,造成严重的恶性循环,从此电学步入一个危险的境地——很难、很难。

其实我觉得如果是源于此,而给物理学一个“很难”的帽子的话,还是可以解决的。在此,我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看法。

采用九个量的矩阵法,来解决此问题,为学生打开思路。

R1

R2

R总

I1

I2

I总

U1

U2

U总

首先分类讨论:

一、只有原件R1,或者更复杂一些,利用开关短路R2,单独原件的只需找到公式直接代入即可。

二、两个原件R1、R2串联或者并联,这类题型也是考试出现最多的,我们该怎么让学生找到做题思路,对应关系是第一步。

题目总会给出3个物理量,我们求解其他6个物理量,我认为就是三步走:

具体方法如下,第一步,期中两个横排的物理量,比如R1R2,我们可以利用串并联的特点求解出R总

第二步,计算纵排的量,有第一步可知道第三个物理无论在那一排总可以通过纵排的数据利用欧姆定律计算,U、I、R三个物理量见的求解。比如第三个物理量是U总,那么可以得到I总。

第三步,利用串并联电流电压特点,串联I1=I2=I总,并联U1=U2=U总,剩下的物理量都迎刃而解。比如串联由电流相等,I1、R1求U1,I2、R2求U2;同理电压相等也一样。

那么不管题目三个物理到底如何变幻,通过以上三步均可以解决。通过不同类型的题,任意给出三个物理量,玩转其他留个物理量,并且串联并联都没有障碍,通过练习让学生获得了自信,并获得了快乐。

三、电路中出现三个原件R1、R2、R3,根据开关的断开闭合导致电路连接状态不同的题,我们只需要分状态讨论一下,一般情况下依然是最终化简为两个电阻的简单串并联,这里只需要分别进行求解即可。备注:不同状态下相同的量,定值电阻不变,电源总电压不变。

下面的计算按第二种情况进行处理即可。

我觉得学会让复杂的问题通过简单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并且让孩子懂得所谓“很难”的物理,不过是把简单的题逐渐的附加条件使他看起来复杂,学会审视,一步一步的来,将问题逐步化解。

欧姆定律是电学的难点,同时也是整个物理中的最让学生恐惧的地方。我想再入门的时候,如果能够从简到繁、一步一步的、扎扎实实的打好基础,并在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剖析问题,以不变应万变,学会正视物理问题,并且有自信去攻克,感受到学习物理的成就感和乐趣,那么我们就可以甩掉物理难的帽子了。

17.2《欧姆定律》教学反思 篇6

一、教案的“亮点”

1、对于初中物理来说,欧姆定律是电学中重要的定律,贯穿于电学各类计算,因此欧姆定律是电学内容的核心、重点。必须让学生走好第一步,为使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欧姆定律,选择了有代表性、有针对性的题目,深浅适中,突出重点。

2、为适应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根据教学的目的和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法有:启发、引导、实践、探究、分析与归纳等;采用的学法有观察、操作、讨论、思考、分析、归纳等。使学生真正理解欧姆定律。

3、教学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难易不同的参与,注重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让学生通过练习知道学到了什么,加深对电阻、电压的理解,让全体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

二、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学生在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过程中,常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1、老师的讲课速度较快,老师让学生思考的空时间较短了;

2、例题难度较高,不符合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效果较低,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不深。

3、使用已知量时,常常张冠李戴,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4、习惯于套用公式直接得到答案,不能直达题目答案便不知所措。

5、解题时思路混乱,弄不清题目已知条件,不能发现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内在联系,无从下手。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只有真正做到主导和主体地位的和谐统一,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精心保持和培养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和由此萌发的自信心,有效而适时调整教学活动,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奴尔买买提·艾孜孜

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反思 篇7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乍看是枯燥的抽象课题, 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抽象规律时的畏难情绪.要深入浅出地讲透电磁感应定律, 不安排演示实验是难以突破的, 因此, 设计出直观的实验, 使学生真实地看到客观现象, 得出结论是本课的关键.

二、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在于要求学生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中的各个物理量内涵, 要求学生理解并能运用E=Δφ/Δt这个公式.由于作者的学生分析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较弱, 因此本人运用实验教学的方法来进行教学.通过比较实验装置的差异, 引导学生得出相同的原因, 帮助学生理解感应电动势的概念 (如实验一) ;通过比较实验中个别因素的差异而引起的变化, 引导学生定性得出E与Δφ、Δt、Δφ/Δt的关系, 从而为进一步学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打下基础 (如实验二、三、四) .

1. 感应电动势

将图1, 图2用投影仪展示, 并设问:图中电键S均闭合, 电路中是否都有电流?为什么?

演示实验一:对照图1安培表指针偏转;对照图2电流计指针不动, 但当条形磁铁位置变动时, 电流计指针偏转, 表明回路中有电流.

启发学生回答:图1中产生的电流是由电源提供的, 图2中产生的是感应电流.

教师引导:由恒定电流的知识可知, 闭合电路中有电流, 电路中必有电源.对比图1, 图2提问, 图2中的电源在哪里?用投影仪展示图3, 启发学生回答:图2中的线圈就相当于是电源, 在磁铁插入线圈的过程中产生了电动势.

教师总结: (用图1, 图2装置进行演示说明) 我们把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叫感应电动势.

2. 影响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因素

演示实验二:按图2所示装置将相同的磁铁以不同的速度从同一位置插入线圈中, 观察并比较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

诱导学生观察与思考:两次插入过程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是否相同?电流计指针偏角是否相同?偏角大说明什么?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电流计的指针偏角大, 说明产生的电流大, 而电流大的原因是电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

演示实验三:按图2所示装置用两个磁性强弱不同的条形磁铁分别从同一位置以相同的速度插入线圈中, 观察并比较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

诱导思维:两次插入过程中磁通量变化是否相同?所用时间是否相同?电流计指针偏角是否相同?偏转角大说明什么?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两种情况所用时间相同, 但穿过线圈扔磁通量变化不同, 电流表的偏转角不同, 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不同.

演示实验四:按图4所示装置连接电路,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以大小不同的速度从一侧滑至另一侧, 观察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 (教师介绍实验装置)

诱导学生思维:两次滑动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量是否相同?所用时间是否相同?电流表的指转角是否相同?偏转角大说明什么?其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与归纳: (1) 快滑比慢滑在相同的时间里流过线圈L1的电流变化大, 引起穿过线圈L2的磁通量变化大, 即ΔΦ大; (2) 快滑比慢滑所用的时间短, 即Δt小; (3) 快滑与慢滑相比, 磁通量变化大而所用时间短, 即单位时间磁通量变化多; (4) 快滑与慢滑相比, 电流计指针的偏角不同, 即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不同, 即在单位时间内磁通量变化越多,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

通过以上三组实验可知: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量与时间之比越大, 即单位时间内磁通量的变化越多, 或者说磁通量的变化率越大时, 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就越大.

三、教学反思

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反思 篇8

摘 要:本文重点阐述了实验探究法在楞次定律教学中的应用。在楞次定律教学中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以实验为基础,以知识与技能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楞次定律 实验探究 创造性思维

职业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笔者认为,应在教学中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亲自参与设计实验,并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体验整个科学研究的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合作性。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学会变为会学。笔者在楞次定律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教学设计说明

楞次定律的传统模式教学是: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教师总结出定律内容→讲解例题→课堂训练→课后练习。从效果上看,多半学生也能应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方向,但是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只能说是学会,而不是主动去学,对楞次定律的记忆不深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法的课堂设计是这样的:趣味实验引题→分组实验探究→教师分析总结→揭示定律本质→定律灵活运用。教师主要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引导他们自己得出楞次定律。学生活动时间约占课堂时间的1/2,课堂气氛活跃,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过程

1.趣味入题

教师让学生分组做磁铁振动的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填写实验记录。学生发现当线圈断开与闭合时,磁体振动时间有长短之分,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线圈闭合磁铁振动时间会变短,再引导学生发现原因是有感应电流的产生,原磁场与感应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力,使磁铁尽快停下来,从而引出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指南针——楞次定律。

2.分组实验探究

学生已经掌握电磁感应产生的必要条件,已能用安培定则判断线圈电流产生的磁通的方向,教师为学生提供线圈、导线、检流计、任务页等实验资料。学生两人一组,分别使用磁铁不同的极性插入、拔出线圈,观察检流计的变化,并运用安培定则判断出不同状态下感应磁通的方向。对实验过程进行记录,完成任务页的填写。各小组要做到人人有参与、人人有分工。教师巡视时要注意学生的动作是否正确、仪器使用是否合理,在学生遇到问题时不急于解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自己战胜困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形成了一种和谐、亲密、积极参与的学习气氛,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

3.教师分析总结

根据学生实验任务页的填写情况,教师进行分析评价,并总结得出楞次定律的内容: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概括为“增反减同”。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教学难点。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电路,让学生按图接线,实验时注意观察电键闭合和断开时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方向的一般步骤:判断原磁场方向,判断磁通变化情况,利用楞次定律判定感生磁通的方向,利用安培定则判定感生电流的方向。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动机,又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

4.揭示定律本质

教师解释引题实验磁铁振动时间变短的原因:从力学角度分析,磁体振动时间变短,是因为感应电流所形成的磁场将排斥外来磁铁的运动,条形磁铁受排斥力的作用运动速度降低,即动能减少,磁铁快速停止振动。从而揭示楞次定律的本质是能量守恒。

5.灵活运用定律

教师用多媒体显示练习题。习题1:让学生用楞次定律判断直导体AB由上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向右运动时,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引导学生开拓思路,寻找简单解题方法,最后教师讲解右手定则,说明其适用范围:直导体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

习题2:把一条形磁铁从闭合螺线管的右端插入,由左端拔出,在整个过程中,螺线管产生的感应电流是怎样变化的?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分组解题,教师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讲评,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运用了实验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贯穿了学生的自主探究,通过趣味实验引题、分组实验探究、教师分析总结、揭示定律本质、定律灵活运用等环节,从“引→探→评→伸→践”五个方面层层递进,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使学生做到活学活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金雨.物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

[2]邵展图.电工基础[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反思 篇9

例3是在例2已经计算了李叔叔前3天所行路程和的基础上,给出了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让学生求后4天计划行程的总和。题中设计的四个数据,其中两个可以凑成整百数,另两个可以凑成整十数,旨在让学生将前面所学的两条加法运算定律,综合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中。

教学时,先复习加法的两个运算定律,接着出示例题主题图。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由于题目比较简单,都能很快列出综合算式。在解答时,要求他们仔细思考,认真计算,尝试独立完成。然后再找出几个典型的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再进行集体讨论、评讲,最后优化出最佳算法。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 篇10

一、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回顾学过的运算,得出课题,让学生由课题思考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这样设计使教学活动的探究性更浓一些,同时也为接下来的学习留下了创新的空间 。

二、新授环节,我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获取信息,让学生结合相关信息,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学生都能准确提出问题,这为接下来探索规律奠定了基础。在这个环节,我进行了创新处理,让学生开放思维,尽情提出问题,并将本节课探究活动必要的三个问题同步呈现出来,同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解答,同步通过口算揭示等式,为下面的探究运算律做好有效的铺垫,促进后面探究活动更加紧凑流畅。在首次探索运算律,学生还不懂得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我在此环节探索加法交换律的设计中,加强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启发学生按照“猜想——验证——总结”的模式深入探究规律,为今后探索数学规律,起到方法上的导向作用

三、在自主探索加法结合律这一环节,我在初步引导学生观察等式特点之后,放手让学生在合作组中自主探索第二个规律,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探索规律,学以致用。

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反思 篇11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2(B)—0058—02

一、“一见钟情”

例1.豌豆种皮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现以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为父本,绿色、皱粒为母本杂交。预计所结的豌豆为

A.全为黄色、圆粒豌豆

B.全为绿色、皱粒豌豆

C.全为黄色、皱粒豌豆

D.全为绿色、圆粒豌豆

错解:A。

剖析:对所掌握的知识有一定的模糊性,并受教材中两对相对性状杂交遗传的影响。如当黄对绿为显性、圆对皱为显性时,黄圆和绿皱杂交无论是正交或反交,F1均表现为黄圆,所以误选为A。原因是教材中的黄和绿是豌豆子叶的颜色,而本题中的黄绿则是豌豆种皮的颜色。须知题干中所问的所结豌豆的种皮颜色并不是受精的产物,而是和母本一样,应仍为绿色。所以正确答案应该选为D。

反思:在杂交实验中,生物的性状无论是正交或反交其子代是不是都是显性性状,对于种皮的颜色在杂交组合中的亲本确定有何实践意义?

二、张冠李戴

例2.小麦品种是纯合体,生产上需用种子繁殖。现要选育矮杆(aa)、抗病(BB)的小麦新品种。请用基因型的形式设计小麦品种间的杂交程序,并用线条标记育种目标的表现型组合。

剖析:这是较常出现的错误。须知在杂交组合的选择中一定要合乎情理。第一代AAbb × aaBB杂交的F1能形成AaBb,而AABB × aabb也可形成AaBb。错解中忽略了在亲本配制中出现的aaBB这个亲本,因为aaBB这一组合是通过杂交和自交期望得到的目标组合,假如在亲本中已经出现了目标组合,育种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本错解在于第一代的选择上。正确的第一代应该为AABB × aabb。

反思:没有独立遗传的两对性状杂交产生F1,F1的自交组合结果如何?在杂交育种中性状的选择应该注意什么?

三、思维定势

例3.A、a,B、b,C、c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分别控制着三对相对性状:短毛(A)、长毛(a),直毛(B)、卷毛(b),黑毛(C)、白毛(c)。试求AaBbCc ×aaBbCC杂交产生F1的组合数、基因型的种类及表现型的种数。

错解:64、27、8。

剖析:错解在于没有审清题意。受两对相对性状的影响,认为AaBb自交后代的组合数、基因型种类及表现型的种数分别是16、9、4。那么题干中三对相对性状的组合应为64、27、8。因为题干中亲本组合AaBbCc × aaBbCC所产生F1的组合数是前亲本所产生的配子数与后亲本产生的配子数的积。即AaBbCc产生配子数为2×2×2=8,aaBbCC产生的配子数为1×2×1=2(错解中将这一组误解为8),所以F1的组合数为8×2=16。计算F1基因型的种类和表现型数可通过每对基因分别来考虑。Aa × aa→2,Bb × Bb→3, Cc × CC→2,F1基因型种数为2×3×2=12(种)(错解中误解为3×3×3=27),表现型为Aa × aa→2,Bb ×Bb→2,Cc × CC→1,即2×2×1=4(错解中误解为2×2×2=8)。所以正确的解应为16、12、4。

反思:在独立遗传的三对以上性状的杂交后代中,某一表现型比例怎么计算,某一种基因型的比例应怎样计算?

四、方法不当

例4.人类并指(T)对正常(t)为显性,白化病(a)对正常(A)为隐性,都在常染色体上且都是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并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但是手指正常的孩子,则再生一个孩子患一种病和两病皆患的概率分别是:

A.3/4、1/4B.3/8、1/8 C.1/4、1/4D.1/2、1/8

错解:B

剖析:从题干中可知这对夫妇的基因分别是(父)TtAa,(母)ttAa,错解是遗漏了患白化病孩子的概率,只求了并指的概率,故认定为3/8。本题应采用遗传相乘法和加法法则计算所生后代的患病概率:

Tt × tt后代为1/2并指(Tt),1/2正常(tt);

Aa × Aa后代为3/4正常(1AA、2Aa) ,1/4白化病(aa),

将其相乘得各种表现型的概率:

正常的概率为1/2×3/4=3/8,

只患并指的概率为1/2×3/4=3/8,

只患白化病的概率为1/4×1/2=1/8,

患并指又患白化病的概率为1/4×1/2=1/8,

只患一种病的概率可以用加法计算:

其概率为3/8+1/8=1/2。所以正确答案为D。

反思:怎样通过亲代和子代的表现型确定亲代的基因型?计算后代表现型的概率用哪一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五、审题不全

例5.玉米间作和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感抗倒伏玉米甲(rrTT)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RRtt)间作,甲株所结的玉米胚、胚乳的基因型分别是:

① RrTt② rrTT ③RRtt④RrrTTt

⑤ rrrTTT⑥ RRRttt

A. ③⑥ B. ①④

C. ②③⑤⑥ D. ①②④⑤

错解:B

剖析:对题干没有做全面地分析和研究,只考虑了甲乙杂交的一种情况,忽略了甲的自交导致了选B的错误。从题干可知作为母本甲玉米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和极核的基因型均为rT,为父本的玉米乙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为Rt。解题时不但要考虑双方杂交情况,还要考虑到甲本身的自交情况,所以正确应为D。

反思:在玉米的制种中亲本双方应如何操作?植物双受精的生物学意义又是什么?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篇12

一、确定发生化学反应的类型。

例1 (2007、兰州)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 一定条件下使之反应, 一段时间后,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则该密闭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类型为 ( ) 。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解析:根据表中数据知A为生成物, 且生成了3.2g, B为生成物, 且生成了8.7g, C为反应物, 且反应了31.6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D为生成物, 且生成了19.7g, 故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所以应选答案C.

二、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例2 已知反应:A+BundefinedC.若将7g A和2g B或4g A和7g B混合,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 均可得到6g C.若 A和 B的混合物9g, 充分反应得到7.5g C, 则此混合物中 A的质量可能是______g和______g.

解析:7g A与 2g B生成 6g C, 则 7g A一定有剩余, 即参加反应的 A的质量为 4g, B的质量为 2g, 同样 4g A和 7g B反应也生成 6g C, 则 7g B一定有剩余, 得出 A与 B反应的质量比为2∶1。

设生成7.5g C, 至少需要A的质量为 x g, 至少需要 B的质量为 y g.

即 A+BundefinedC

2 1 3

xy 7.5

2∶3=x∶7.5

x=5, 此时B的质量为9g-5g=4g

1∶3=y∶7.5g 解得:y=2.5g,

此时A的质量为9g-2.5g=6.5g

答案为:5, 6.5.

三、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3 取X物质23.0g和Y物质49.0g混合刚好完全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X+YundefinedZ+W, 生成 Z物质的质量为71.0g, 已知物质 W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

A.61; B.142; C.23; D.98.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生成 W的质量为

23.0g+46.0g-71.0g=1g

设 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m.

2X+YundefinedZ + W

m 2

71.0 1

m∶2=71.0∶1

m=142

故选答案C.

四、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例4 (2007、上海) 实验室用草酸 (H2C2O4) 制取CO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undefinedCO↑+x+CO2↑, 其中x的化学式为 ( ) 。

A.H2O2; B.H2O; C.CH4; D.H2.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有2个H、2个C和4个O, 故生成物中也应该有2个H、2个C和4个O, 所以 x的化学式为 H2O.应选答案B.

五、确定混合物的质量

例5 在高温下, 氧化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3.2g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反应, 得到固体混合物共2.4g, 求原混合物中氧化铜和氧化铁的质量各为多少克?

解析:Fe2O3和 CuO的混合物被完全还原后得到的是铁和铜的混合物, 故减轻的质量即为其含氧质量, 根据氧元素的质量守恒可快速求解。

设原混合物中含Fe2O3的质量为 x g, 则含CuO的质量为 (3.2-x) g.

由题意得:x与Fe2O3中氧元素的百分会含量的积加上 (3.2-x) 与CuO中氧元素的百分含量的积之和等于反应后固体减少的量。

即:xundefinedx) undefined

解得:x=1.6

CuO的质量为3.2g-1.6g=1.6g.

六、确定化合物的组成元素

例6 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 消耗9.6g氧气, 生成8.8g CO2和5.4g H2O, 该有机化合物中 ( ) 。

A、只含有碳和氧两种元素;

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只含有碳和氧两种元素;

D、无法确定。

解析:这是一道确定物质的组成元素的试题, 已知该有机物燃烧后生成 CO2和 H2O, 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 是否含有氧元素, 通过计算8.8g CO2中含有氧元素质量与5.4g H2O中含有氧元素质量之和是否等于消耗O2的质量9.6g来确定, 若等于9.6g, 说明只含C、H两种元素;若大于9.6g, 说明还含有氧元素。

生成物中所有氧元素的质量为undefined,

即11.2g.而燃烧过程中消耗O2 的质量为 9.6g, 故有1.6g氧元素由该有机物提供。应选答案B.

七、解释化学现象

例7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的生成物质量较细铁丝的质量增加了。

解析:细铁丝燃烧, 化学方程式为

undefined

《楞次定律》教学反思 篇13

3、探究式教学是物理规律教学的最好的教学模式,但它不是物理教学的唯一模式,只有在实践中证明采用探究式教学最能体现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理念的地方采用才是最合理的选择。

4、探究式教学围绕问题展开,并不是教师提出一个漫无边际的问题,学生无尽的思考并随意回答所构成的“菜场式”课堂,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学生的参与,主要要呈现探究的要素,体现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5、对不同的学生,设问要做到“起点定方向,落点定区域”。

库仑定律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14

关岭民中 叶红艳

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的核心是库仑定律,它既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又是学习电场强度的基础。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对电荷间的相互作,不仅要求学生定性知道,而且通过库仑定律的教学还要求定量了解,但对库仑定律的解题应用。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带电体可看成是点电荷;

2.了解电荷的相互作用,并能应用库仑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知道元电荷是实验得出的最小电量,元电荷e=1.60×10-19c。

(二)能力目标:

1、使学生获得处理信息、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2、使学生获得将书本知识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介绍元电荷时适当扩展,渗透物质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通过开展模拟实验室,培养学生进行科学观察、时间的意识和能力。重点难点:

重点:库仑定律的内容.难点: 库仑定律的应用.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自然界中存在哪几种形式的电荷?初中我们已学过摩擦起电,请问: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什么电?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又带什么电?

学生回答:正负两种电荷,玻璃棒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

教师提问:起电方式?

学生回答:摩擦起电、接触起电。

教师用验电器演示验证摩擦起电和接触起电。

教师用实验演示感应起电,并用实验验证一端带正电,一端带负电。

(感应起电后,用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两端丝带,一端丝带与棒吸引,一端排斥,从而说明感应起电后,铜壳一端带正电,一端带负电)

教师提问: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三种起电方式的微观机理是否相同?起电实质是什么? 学生回答:相同 ,都是电荷转移和得失。

教师提出电荷守恒定律,同时简单介绍密立根油滴实验,提出元电荷量的概念。

教师提问:这是一个包有铝箔的不带电的小球,现在把它悬挂起来。当我们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小球时,请大家猜想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小球被吸引,小球被排斥,先吸引后排斥……

教师:大家的猜想对不对,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做实验)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

学生回答:带电物体会吸引轻小物体,小球与棒碰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教师提问:下面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跟什么因素有关呢?前后四位同学一起讨论一下。

学生回答: f与q1、q2、r等因素有关。

教师:大家的猜想对不对,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做实验)

教师提问:当橡胶棒逐渐接近小球时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说小球偏过去了就能说明电荷间的作用力变了呢?

学生回答:这里需要对带电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当小球平衡时,f=mg.tanα,所以夹角变大,说明作用力就变大。

实验:(1)q1、q2不变时,r减小,α增大,f增大。

(2)q1、r不变时,q2减小,α减小,f减小。

教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 f与r、q1、q2有关,但这只是定性的,那么,f与q1、q2、r之间有没有定量关系呢?下面我们来具体研究这个问题。

教师提问:我们在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时可采用什么研究方法呢?是 q1、q2、r三个变量都变来研究f与它们的关系好呢?还是先假定三个变量中两个变量不变,研究f与变量的关系,最后进行综合的方法好呢?

学生回答:后一种好。

教师: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我们在科学研究中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现在我们可以分成三种情况来研究 f与三种变量的关系。

教师提问:下面大家猜想一下这三种情况下,f与q1、q2、r的关系如何?(在黑板上写出学生的猜想)

教师提问:大家能大胆猜想很好!下面我们要做的工作是设计实验来验证猜想。那么,刚才的演示装置能不能来验证猜想呢?

教师提问:作用力 f如何测量?(看夹角α)两带电体间距r如何测量?(用刻度尺)

教师提问:两带电体的电量 q1、q2如何测量?……(若学生说用电流计,指出电流计的偏转需要有电荷流过电流计,小球上的电量太少了可能不会使指针偏转,即使偏转了,小球上的电量也马上为零了。)

教师提问:能不能使用验电器?不能。原因是:(1)带电体的电量太少,不能使验电器的指针偏转;(2)即使能偏转,带电小球的所带电量也变化了。

教师提问:怎么办?

教师:这里我们看到,要测量出带电体的电量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实际上,在 200多年前,有一个叫库仑的法国物理学家用一个简单的办法巧妙地解决了这个困难。他为了改变带电小球的电量,将这个带电小球跟与它同样的但不带电的小球相撞,由于两个小球完全相同,它们带的电量也一定相等,从而使带电小球的电量减少到原来的1/2,再用同样的方法可以使带电小球的电量减少到原来的1/

4、1/8等。

教师提问:那么,我们现在的实验装置能不能很好地来验证 f、q1、q2、r之间的定量关系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能,橡胶棒所带电量的多少无法知道。

教师:对。橡胶棒和小球之间的作用力是比较复杂的,而我们在研究问题时总是从最简单的研究做起。

教师提问:那么如何来改进实验装置呢?

学生回答:把橡胶棒换成小球。

教师:刚才大家的想法很好。现在老师给大家介绍一套更好的实验装置,其实验原理和刚才的实验装置与我们通过讨论不断完善的设计类似(库仑扭秤)。然后启发引导学生通过扭秤装置来探究 f、q1、q2、r之间的定量关系.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电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表达式:,式中为静电力常量,其大小为=9.0×109n.m 2 /c 2。

然后引导同学对库仑定律的内涵外延进行详细的分析.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的核心是库仑定律,他是静电学的第一个实验定律,是定量描述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的规律,是学习电场强度的基础.

1、对于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定量规律,可以让学生先有一个定性的概念,可以通过实验让同学观察讨论并总结.

2、对于库仑定律需要强调的是:

(1)库仑定律仅适用于计算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的相互作用力,在干燥的空气中也近似成立,而在其它电介质中使用该定律需要增加条件.

(2)由于库仑定律只适用于计算真空中两个点电荷的相互作用力大小,因此在实验演示、给出点电荷的定义之后直接提出库仑定律;

(3)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之间的相似性可以让同学们通过练习自己认识对比并讨论.

(4)点电荷的电性有正负之分,但在计算静电力的大小时,可用所带电量的绝对值进行计算.根据电荷之间的电荷异同来判断是吸引力还是斥力.

(5)在两点电荷之间距离接近为零时,由于两个点电荷已经失去了点电荷的前提条件,因此不能根据库仑定律得到库伦力无穷大的结论.

(6)当一个点电荷受到多个点电荷的作用,可以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进行力的合成分解并进行矢量运算.

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反思 篇15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谐统一的双边活动。对于物理规律的教学, 从物理规律形成的过程来看,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的感性材料, 通过有关的定量实验和观测, 创造一个理想的物理情景,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及时引导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下面, 笔者结合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以及“欧姆定律”的定义, 探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欧姆定律公式

1.公式I=U/R中, I、U、R三个物理量的单位分别是安培、伏特、欧姆, 不能错用或乱用单位。

2.公式I=U/R反映的三个量的关系, 是对同一段电路而言的。如通过某段电路的电流, 就必须由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大小和这段电路本身的电阻大小共同决定。在运算中, 切不可张冠李戴。

二、探究性教学方法的引入

1.巧妙引入, 发现问题, 调动求知欲。

演示实验:将一个小灯泡分别与新、旧两节电池串联, 发现小灯泡的亮度明显不同。提出问题:为什么电池用久了, 小灯泡就不亮了呢?谁能说出新旧电池的差别在哪里吗?学生的回答是电池没电了。新电池电压1.5V。旧电池电压变小了。 (显然学生对电源的认识仍停留在初中的水平)

学生实验:分别用电压表直接测量新、旧电池两端的电压, 结果几乎都是1.5V, 这让学生非常诧异, 教室里一片哗然, 学生都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2.实验研究, 理论分析, 解决问题。

(1) 学生自主实验与教师分析相结合得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根据学生测量的结果, 新旧电池两端电压都是1.5V, 教师引出电动势的概念。电源电动势是由电源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与其它因素无关。同一种类的电池电动势都是1.5V, 蓄电池电动势都是2V。

学生实验:按图1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 闭合电键测量电池两端电压。测量结果大约为1.4V, 学生会疑惑减少的电压哪去了呢?

教师对照1所示讲解, 让学生明确外电路、内电路、外电阻、内电阻的定义, 指出减少的电压为内电压。为使学生看到电压存在真实性, 让学生改用可调内阻蓄电池, 按图2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改变滑线变阻器的阻值测量内、外电压, 并把测量数据填入表1中。

学生由实验记录可发现, 外电压减小时内电压增大, 外电压增大时内电压减小, 但内、外电压之和始终等于2V。这表明电源电动势数值上等于内、外电压之和, 即E=U内+U外。

教师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电路人手, 分析探索电动势数值上和内、外电压的关系。

设想电源无内阻r=0, 这种电源称之为理想电源, 则内阻上没有电势降低, 在电源内部由负极到正极电势升高, 数值上等于电源电动势, 外电阻上沿电流方向有电势降低, 即为外电压。无论电流如何变化, 因为内阻上无电压降, 外电压均不变始终等于电源电动势。对于有内阻的电源可等效为一个电动势为E的理想电源与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

同样, 电源内部由负极到正极电势升高, 数值上仍为电源电动势, 同时在内阻上有电势降U内 (U内=Ir, 此时外电压U外等于电动势减去内阻上的电势降U内, U外=E-U内。闭合电路中电势升、降情况如图3所示。

到此学生完全明确了电动势数值上与内、外电压的关系, 很容易推导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内+U外。

由欧姆定律可知:U外R, U内=Ir, 代入上式E=IR+Ir, 电流可以写作I=E/ (R+r) 。

由公式可知闭合电路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 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2) 实验观察, 理论推导, 掌握恒定电流问题的处理方法。为进一步讨论外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 由学生完成以下实验: (1) 滑线变阻器的阻值增大时, 外电压的变化; (2) 滑线变阻器的阻值减小时, 外电压的变化; (3) 外电阻R无限大时 (即外电路断开时) , 外电压为多少?

实验完毕后, 选两组同学回答实验结果, 并在全班统一认识。实验结果表明, 外电压随外电阻的变化而变化, R增大, U外增大;R减小, U外减小。当外电路断开时, 外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U外=E

教师提问:能否用刚学的“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理论推导得出外电压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呢?

外电压可表达为U外=E—Ir, 对某个电源来说, 电动势和内阻是一定的,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外电阻R增大时, 电流减小, U内减小, U外则增大;相反, 当R减小时, U外减小。

当外电路断开时, R无限大, I变为零, U内为零, U外=E。

老师继续提问:如果外电阻为零 (即用导线直接把电源正负极连接) 外电压又为多少?@��@��@��@��@��@��@��@��@��

学生很容易推导得出, I=E/r, U内=E, 外电压U外=0。

教师要提醒学生, 由于电源内阻很小, 短路电流很大, 所以不允许实验操作中把电源正负极直接相连。@��@��@��@��@��@��@��

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 学生对电动势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了清楚的认识, 教学效果较为明显。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确, 虽然外电压在数值上可以等于电源电动势, 但电动势是由电源性质决定的, 而外电压由电动势和内电压共同决定, 即U外=E一U内, 它只是电源的输出电压, 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三、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拓展应用实例

为巩固本节知识,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由学生讨论:手电筒里的电池用久了灯泡会变暗, 为什么?调节台灯亮度旋钮, 灯泡也会变暗, 为什么?两者变暗的原因相同吗?学生积极讨论, 踊跃发言,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解释了生活中以前无法理解的问题, 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本节课采用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 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为学生今后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珍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应用中的错解分析[J].物理教学探讨, 2008, (9) .

浅析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难点教学 篇16

关键词:高中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难点教学

虽然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之初中生而言要强一些,但是由于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相关知识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仍然存在很大的难度。因而,在进行这一定律的教学时,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及能力水平,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切实掌握相关知识,尤其将之与之前所学的欧姆定律的知识区别开来,避免混淆。那么,在高中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学中,教师如何具体完成这一难点的教学呢?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在进行这一定律的教学时,教师首先要通过有效的导入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顺利将学生引入新知识的学习中。

针对于此,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小实验来进行导入。教师先准备好几节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不同型号的干电池及蓄电池,然后在干电池上标明1.5V,蓄电池上标明2.0V,然后准备15V的电源及一个小电筒灯泡,然后进行实验:先将小灯泡接到2V的蓄电池上,学生观察到小灯泡发出很亮的光。之后让学生猜想,如果将小灯泡接到15V的电源上,会发生什么情况?结合生活经验,学生们通常会以为小灯泡会被烧坏。接着教师就进行这一实验,却发现小灯泡安然无恙,而且发出光的亮度反而比之前2V的还要暗。这就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为什么会这样呢?教师就可以顺利导入新课的学习——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这样,学生必定兴趣大增,积极投入之后的教学中,为这一难点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借助实验,突破难点

上文说到,这一内容的知识较为抽象,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单靠讲解的话,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因而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借助实验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让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知识,从而有效地突破这一教学难点。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实验电路来确切了解闭合电路以及分电路、内电路、外电路等知识,并且掌握电源的外部电流流向及内部电流流向,从而为之后的学习扫除一定的障碍。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仿真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记录改变电阻值、

闭合开关后电动势、电流以及电阻的关系,认真分析后,获得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三、积极拓展,学以致用

在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后,教师可以进行及时的知识拓展,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并掌握这一定律,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比如,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讨论两种较为特殊的情况(短路及断路)并进行解决:如,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如果发生短路现象,常会导致电源被烧坏甚至引起火灾,因而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可以安装保险丝等。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拓展了知识,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当然,对于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这一难点的教学,自然不止这一方法,并且难点是相对的。因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这样方能有效突破难点,最终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孙殿乔.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教学难点突破[J].新课程学习:中,2010(8).

[2]呵泓.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学难点的分析与突破[J].物理通报,2000(5).

[3]陈海斌,许开刚.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探讨[J].中学物理,2008(10).

《电荷库仑定律》教学反思 篇17

覃艳芳 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

本节课为高二电学部分的知识,在授课中,我认为存在以下几个优点:

1、利用“怒发冲冠”的静电实验,贴近学生的科学体验,因此能够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2、在讲解感应起电的本质及电荷守恒定律时,灵活运用多媒体制作,形象地展示抽象的微观物理现象,使学生在认识微观世界电荷的运动上比较容易接受;

3、在探究电荷作用力大小决定因素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发现问题,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物理现象的能力,以及由现象总结物理规律的能力;

4、向学生提出问题时,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比较具有启发性。同时,这一堂课中,我认为也存在了许多的不足之处,主要是以下的几点:

1、开课时,没有让所有的学生都安静的坐好后再开始讲课,这样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没有能及时的“捕捉”老师的语言信息;

2、没有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标题及主要提纲,这样学生就不能很好的把握住本节课的主要思路及重点内容;

3、在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时,有学生提出电荷作用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大小有关系时,我也没有在课堂上很好的进行解释,此外,对学生提出的“为什么手与手的摩擦不能吸引纸屑”时,解释存在错误,没有及时的引导学生,摩擦起电主要是两种材质不同的物体进行摩擦;

4、课件内容也存在一些问题,进行点电荷的教学时,点电荷是一个理想的物理模型,我没有在课堂上提出来,但是,课件上却打出了这个知识点,另外,例题1题目中并没有给出学生电荷间距离的大小,而课件里却代入r=1m进行计算;

5、在分析库仑定律的公式 时,提问学生利用该公式能够寻找出哪些物理量的大小时,提问的目的不明确,导致出现了连续提问两个学生都无法回答的现象,应该先让学生认识除了k之外,公式中存在多少个量,则在应用时,只要知道任意的三个量,就能求解出第四个量;

6、这节课设计例题1的主要目的是,由于库仑定律的公式和万有引力的公式在形式上极其相似,因此有必要将它们进行对比,看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但由于时间上处理不当,也没能及时的给学生一个很好的指向;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反思 篇18

不足一:有些实验如铁和硫酸铜反应完全可以由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学生的体验是教师无法取代的,这个问题在教学设计时有考虑。但想到学生从未亲手使用天平为节省时间所以作罢。

不足二:凸现学生主体地位不够,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太少,我说的太多个别地方略显拖沓。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像洋思中学学习,多给学生时间和机会。

欧姆表的结构、原理与应用分析 篇19

欧姆表是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制成的,它的结构如图1所示.C是内阻为Rg、满偏电流为Ig的电流表,R是可调电阻,也叫调零电阻.内部接有电源,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另有红黑两个接线柱接有红黑两个表笔.表盘有不均匀刻度线.

将欧姆表调节在某个档位上,使红黑表笔相接(短接),调节R的阻值,使欧姆表指针指到零刻度线上既电流计的满刻度线上此时有:

指针指到满刻度处,表明红、黑表笔间的电阻为零.当红、黑表笔不接触时,欧姆表中无电流,指针不偏转,表明表笔间的电阻是无穷大.当红、黑表笔间接入某一电阻Rx时,则通过欧姆表中的电流强度为:

Rx改变,欧姆表中电流随着改变,欧姆表指针指到不同的刻度线上.可见,每个Rx都对应一个电流值,在刻度盘上就直接标出与I对应的电阻Rx的值.在用欧姆表测电阻时,只要用红、黑表笔分别接触待测电阻的两端,欧姆表指针所指示的表盘上的标示值,即为待测电阻的阻值.

欧姆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面通过几个案例以及对案例的分析,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理解、掌握欧姆表的结构和原理并会熟练应用,同时加深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

案例1一多用电表的欧姆档有三个倍率,分别是×1、×10、×100.用×10档测量某电阻时,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欧姆表应换到______档.如果换档后立即用表笔连接待测电阻进行读数,那么缺少的步骤是______;若补上该缺少的步骤后测量,表盘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是______Ω.

案例分析:多档倍率欧姆表内部结构如图3所示,当调节旋钮S(S与R0联动)时,可改变欧姆表的倍率.改变倍率的原理是改变内部电路中的电阻,且有:.当两表笔间接有待测电阻时,表针指示值为.此时I所对应的值为Rx若在两表笔间接某电阻时,欧姆表指针恰好指在欧姆表表盘的中值刻度线上,则:,Rx=Rg+r+R.即待测电阻的阻值等于欧姆表的内阻.

案例解答:.本例中欧姆表用×10档测量电阻时,在操作正确的情况下,表头指针偏转角很小,说明被测电阻的阻值很大,欧姆表倍率选的太小了.应将倍率旋钮转到×100档.测量中,若将倍率由×10转换到×100后,必须将红、黑表笔短接,进行调零,调零后再测电阻.此操作缺少的步骤是:换档后先进行欧姆调零.由表盘指针所指示位置可得被测电阻阻值是1200Ω.

案例2某同学想用以下器材组装一只欧姆表,并测量一只阻值约几千欧的电阻.

(A)电流表,满偏电流为1 mA,内阻为20Ω

(B)电流表,满偏电流为0.6 A,内阻为5Ω

(C)电动势为15 V,内阻为5Ω的直流电源

(D)电动势为3 V;内阻为2.5Ω的直流电源

(E)最大阻值为5000Ω的滑动变阻器

(F)最大阻值为200Ω的滑动变阻器

(1)以上器材应选用______(填写字母).

(2)欧姆表调零后,滑动变阻器被接入部分的阻值为______Ω.

(3)若用此欧姆表测量某电阻,发现指针指在满偏电流的三分之一处,则此电阻的阻值约为______Ω.

(4)用此欧姆表测电阻,阻值在______范围内的电阻其测量值较准确.

案例分析:如图4为组装成的欧姆表原理图.当两表笔短接时,表明外电阻为零.调节R0(调零电阻),使欧姆表表针指到满刻度线上,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由于E、Ig、Rg、r已知,可求出滑动变阻器R被接入部分的阻值.当在两表笔间接待测电阻时,根据表针指示的电流值,由可得被测电阻的阻值Rx.

案例解答:(1)应选用的器材为(A)、(D)、(E).

(2)欧姆表调零后,滑动变阻器被接入部分的阻值为2977.5Ω

(3)被测电阻的阻值为6000Ω.

(4)由测量要求,当仪表指针指在满刻度的之间时,测量值比较准确.用此欧姆表测电阻,阻值在1500~6000Ω范围内的电阻测量值较准确.

案例3某同学用以下器材接成如图5所示的电路,成功地改装了一个简易的“R×1 K”的欧姆表,使用中发现这个欧姆表用来测量阻值在1.5 kΩ左右的电阻时精确度令人满意.所供器材如下:

(A)电流表一个(满图5偏电流Ig=100μA,内阻Rg=1 kΩ)

(B)干电池一节(电动势E=1.5 V,内阻可忽略不计)

(C)电阻箱R一个(最大阻值为99999.9Ω)

(D)红、黑表笔和导线若干

则电阻箱的阻值应调到R=______Ω.改装后的欧姆表,在原电流表的刻度盘的20μA刻度线上应标的数值是______.

案例分析:根据欧姆表在测量中的特点知,当欧姆表指针指在中值线上时,其精确度最高,由此可得出以上各问的答案.

案例解答:电阻箱的阻值应调到R=14000Ω.改装后的欧姆表,在原电流表的刻度盘的20μA刻度线上应标的数值是74000Ω.

案例4为了测量一个欧姆表内部电源的电动势,某同学仅利用提供给他的一个量程满足测量要求、内阻约为几千欧的电压表完成了测量.已知欧姆表刻度盘上中央刻度值为“20”.

(1)请在图6中用实线把两表连接成测量电路;.

(2)实验中应把欧姆表选择开关调至______档;

(3)若实验中电压表示数为U,欧姆表指针所指的刻度为N,设一切操作均正确.则欧姆表内部电源电动势的方程式为E=______·

案例分析:本题实质上是将欧姆表当作内阻为R、电动势为E的电源看待,而伏特表当作被测电阻.由题意知,欧姆表应选×100档.在此档上欧姆表内阻为2000Ω.欧姆表与伏特表接通后,伏特表的示数为电源的输出电压,欧姆表的示数为伏特表的内阻,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就可测得欧姆表内部电源的电动势的值.

案例解答:(1)连接电路如图7所示.(2)实验中应把欧姆表选择开关调至×100档.(3)欧姆表电源电动势的方程式.

上一篇:在师爱中快乐成长下一篇:笛卡尔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