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心得体会

2024-08-23

初中音乐教学心得体会(通用12篇)

初中音乐教学心得体会 篇1

初中音乐教学心得体会

二期课改后的初中音乐课已划分为预初一和初一年级的音乐课和初

二、初三的艺术课,与综合性、多元化的艺术课相比,音乐课应该更强调学科本位的特点,运用音乐的手段和方法,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审美体验能力的核心教育目标。

在此,结合我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采取的一些有效措施,谈谈心得体会。

1、以音乐为主线,合理组织、整合教材内容

新教材的内容编排是主题式的,如“世代相传的民歌”、“欧洲民间歌舞音乐”等,每个主题为一个单元,划分为音乐人文、欣赏、歌唱、创作活动、音乐常识等几大版块;同时,每学期的单元主题都相互对应承接。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当以音乐为主线,紧紧围绕本课音乐人文的主题,把听、唱、表演、知识等各版块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使整堂课重点突出,结构清晰,情绪流畅,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同时,注意各学期教材平行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音乐人文的导入、过渡与小结,回顾以前的学习内容,也为新课做好铺垫,并激发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

2、抓住音乐的基本元素,把音乐的手段综合运用于各个教学版块 虽然教材中每课都分为听、唱、表演、常识、探究等多个版块,但我们在处理版块教学中不能孤立地使用这些音乐手段。例如在欣赏教学中,除了听之外,加入节奏模仿、声势律动或歌唱;在歌唱环节中强调听觉先导、动觉切入;用欣赏浏览的方式引出音乐人文或回顾小结---实践证明,在不同的教学版块中综合运用各种音乐手段,都能明显地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对旋律的记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用音乐的方式进行师生互动与交流学习

课堂上师生交流的方式有许多种,最多的是语言交流,而教师应当善于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把握适当的机会,使用音乐的语言进行特殊的交流,使学习和互动的效果事半功倍:例如节奏模仿、歌唱接龙,不需要唠唠叨叨的说教与谈话,让学生跟着教师拍击的节奏,进行即兴模仿;教师唱上一句、学生接唱下一句;或者学生相互接龙;这些亲切而随性的方式,能够鼓励和带动学生更积极、大胆地参与到活动中,体验音乐的乐趣与合作的默契 初中音乐教学心得(2):、山东省初、高中音乐优质课评选活动在淄博桓台举行,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我非常有幸观摩了这次音乐优质课评选活动。此次优质课评选活动共分5天进行,每天有7名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共有全省17地市的35名教师参加了这次评选。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获得了一些老教师多年来积累的教学经验,更让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很多新鲜的教学模式。现谈谈自己的一些听课后的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欣赏课的比例逐渐增加

我们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都觉得欣赏课难上。但这次评选中,水平比较高的几堂课,在我看来,反而都是欣赏课。在这里教师的个人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怎样深刻的去挖掘教材,结合学生的特点去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律动音乐。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教师的“耳朵”要灵,通过反复的听赏,把握音乐要素,去激发学生兴趣,关注学生的感受。

二、教师的专业技能普遍比较突出

教师的专业技能是决定课的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音乐教师唱、弹、跳要有拿手绝活。例如《走进新疆》一课中袁丽丽教师优美的琴声,娴熟的舞姿;《影视音乐欣赏》中教师精彩的情节朗诵;《大海啊,故乡》中教师美妙的钢琴伴奏都留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

二、教师能够很好的掌握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把握能力,重点、难点的把握与突破能力,教学环节设计自然流畅的能力。

理解教材是上好课的必要前提,重点、难点的把握与突破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而教学环节的设计更好比是知识的骨架。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熟练运用这三种能力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比如XX市水城中学的音乐教师在讲授《非洲的灵感》这节课时,专门针对非洲的鼓乐进行讲授,准备充分、思路清晰,并在情境中教学,让学生在高昂的情绪中自发地学习,教学效果非常好,可见其对教材的了解非常透彻;聊城的音乐教师在讲授《g大调弦乐小夜曲》这一课时,指导学生运用多种象声词模仿试唱主旋律,轻松地教会学生分辨各段主题旋律,使难点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另外,在这次比赛中各位老师都精心的设计了自己的讲课思路,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经行音乐的学习,很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三、教师必须懂得教法引领学法,为学而教。

在个别教师的课堂中,因为教师没有考虑学生,只是一味的讲解,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以后,教师没有总结出正确的答案,学生的困惑还没有得到解决,教师就因为赶时间而匆匆去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中,更多的是教师如何设想、如何调控、如何操作。而缺少的是学生如何学习,学生是否得到进步,学生学得是否快乐。这些都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所不可取的方面。

四、教师要注重自己专业知识的系统构建,二期课改后的初中音乐课已划分为预初一和初一年级的音乐课和初

二、初三的艺术课,与综合性、多元化的艺术课相比,音乐课应该更强调学科本位的特点,运用音乐的手段和方法,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审美体验能力的核心教育目标。

在此,结合我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采取的一些有效措施,谈谈心得体会。

1、以音乐为主线,合理组织、整合教材内容

新教材的内容编排是主题式的,如“世代相传的民歌”、“欧洲民间歌舞音乐”等,每个主题为一个单元,划分为音乐人文、欣赏、歌唱、创作活动、音乐常识等几大版块;同时,每学期的单元主题都相互对应承接。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当以音乐为主线,紧紧围绕本课音乐人文的主题,把听、唱、表演、知识等各版块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使整堂课重点突出,结构清晰,情绪流畅,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同时,注意各学期教材平行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音乐人文的导入、过渡与小结,回顾以前的学习内容,也为新课做好铺垫,并激发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

2、抓住音乐的基本元素,把音乐的手段综合运用于各个教学版块 虽然教材中每课都分为听、唱、表演、常识、探究等多个版块,但我们在处理版块教学中不能孤立地使用这些音乐手段。例如在欣赏教学中,除了听之外,加入节奏模仿、声势律动或歌唱;在歌唱环节中强调听觉先导、动觉切入;用欣赏浏览的方式引出音乐人文或回顾小结---实践证明,在不同的教学版块中综合运用各种音乐手段,都能明显地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对旋律的记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用音乐的方式进行师生互动与交流学习

课堂上师生交流的方式有许多种,最多的是语言交流,而教师应当善于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把握适当的机会,使用音乐的语言进行特殊的交流,使学习和互动的效果事半功倍:例如节奏模仿、歌唱接龙,不需要唠唠叨叨的说教与谈话,让学生跟着教师拍击的节奏,进行即兴模仿;教师唱上一句、学生接唱下一句;或者学生相互接龙;这些亲切而随性的方式,能够鼓励和带动学生更积极、大胆地参与到活动中,体验音乐的乐趣与合作的默契 初中音乐教学心得(2):、山东省初、高中音乐优质课评选活动在淄博桓台举行,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我非常有幸观摩了这次音乐优质课评选活动。此次优质课评选活动共分5天进行,每天有7名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共有全省17地市的35名教师参加了这次评选。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获得了一些老教师多年来积累的教学经验,更让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很多新鲜的教学模式。现谈谈自己的一些听课后的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欣赏课的比例逐渐增加

我们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都觉得欣赏课难上。但这次评选中,水平比较高的几堂课,在我看来,反而都是欣赏课。在这里教师的个人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怎样深刻的去挖掘教材,结合学生的特点去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律动音乐。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教师的“耳朵”要灵,通过反复的听赏,把握音乐要素,去激发学生兴趣,关注学生的感受。

二、教师的专业技能普遍比较突出

教师的专业技能是决定课的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音乐教师唱、弹、跳要有拿手绝活。例如《走进新疆》一课中袁丽丽教师优美的琴声,娴熟的舞姿;《影视音乐欣赏》中教师精彩的情节朗诵;《大海啊,故乡》中教师美妙的钢琴伴奏都留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

二、教师能够很好的掌握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把握能力,重点、难点的把握与突破能力,教学环节设计自然流畅的能力。理解教材是上好课的必要前提,重点、难点的把握与突破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而教学环节的设计更好比是知识的骨架。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熟练运用这三种能力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比如XX市水城中学的音乐教师在讲授《非洲的灵感》这节课时,专门针对非洲的鼓乐进行讲授,准备充分、思路清晰,并在情境中教学,让学生在高昂的情绪中自发地学习,教学效果非常好,可见其对教材的了解非常透彻;聊城的音乐教师在讲授《g大调弦乐小夜曲》这一课时,指导学生运用多种象声词模仿试唱主旋律,轻松地教会学生分辨各段主题旋律,使难点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另外,在这次比赛中各位老师都精心的设计了自己的讲课思路,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经行音乐的学习,很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三、教师必须懂得教法引领学法,为学而教。

在个别教师的课堂中,因为教师没有考虑学生,只是一味的讲解,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以后,教师没有总结出正确的答案,学生的困惑还没有得到解决,教师就因为赶时间而匆匆去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中,更多的是教师如何设想、如何调控、如何操作。而缺少的是学生如何学习,学生是否得到进步,学生学得是否快乐。这些都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所不可取的方面。

四、教师要注重自己专业知识的系统构建,才能理清课堂的脉络,不致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

在《青春舞曲》一课中教师以兴趣为动力进行愉快教育,注重审美体验。利用舞蹈、律动、打击乐器伴奏,将抽象枯燥的技能训练形象化、具体化,发挥了通感的作用。这样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将学生全身的每个细胞都融入到音乐之中,把他们从座位上解放出来,蹦蹦跳跳进入音乐的世界,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审美愉悦。

通过这次活动我也身感自身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一、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今后只要有这样的机会我一定努力争取参加,通过这些活动确实对自己有所提高,不论是教学方式方法,还是教学观念都会有明显的改进。

二、努力钻研教材、教参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程标准已经实施了多年的前提下,我一定通过各种学习渠道,努力钻研新课标的精神,把新课标的精神贯彻到我的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在愉快的氛围下进行音乐学习。

由此看来,这次活动内容尽显其教育价值,活动组织独具匠心,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新教师,一切还只是个开端,今后的工作对于我而言,将是充满挑战性和意义性的,我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去学习、去观摩、去实践,努力培养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

初中音乐教学心得体会 篇2

一、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知,体会作品内涵

音乐是富含情感的一门艺术,情感是音乐作品的生命,音乐作品给人的情感影响比其他艺术作品有力得多,它能在潜移默化中使作品的内涵如一股清泉沁人心脾,直达人的情感世界。因此,音乐教育应紧紧把握情感原则,使其在情绪达到高潮时自然感悟作品的内在。在音乐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从整体的角度欣赏完整的歌曲,既可以消除学生因为孤立机械地学唱歌曲而产生的厌倦乏味心理,又可促使学生把握完整的作品内涵,增强学生的艺术感悟能力和学唱欲望,从而使学生主动持久、兴味盎然地投入音乐学习中。

例如:《军民团结一家亲》这首舞剧选曲,表现了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热爱红军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我并没有事先给学生介绍更多歌曲的背景和特点,而是直接让学生听赏,通过让学生听赏,伴随着美妙独特的旋律,他们体会到了歌曲中所流露出的情感。结果,学生很快就被歌曲中那欢快、热烈的情绪所打动,情不自禁地和着音乐的节奏哼唱起来。显然学生已经进入了作品的内在,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也自然提高了。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学唱时投入了浓烈的情感,演唱的技巧也得到了提升,学习效果明显有所增强。

再如在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教学中,我首先播放一组视频:美丽的大草原一望无际,蓝天下成群的牛羊悠闲地吃着草,到处绿草鲜花……学生被这美丽的景色震撼了,此时伴随着优美的画面,响起了充满草原风情的歌声《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学生在听赏的过程中,纷纷都被歌曲优美动听的旋律感染了,自然进入了歌曲的意境,他们模仿着、视唱着。接下来我趁热打铁,给学生分析了这首曲子的艺术特点和演唱风格,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感受积极发言,畅所欲言,很快大家就都能比较准确、生动地演唱歌曲了。

教会学生演唱一首歌并非难事,重要的是怎样将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充分地表现出来,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得到心灵的滋润,受到艺术的感染。因此,教师在教给学生一首歌前,首先要认真研究作品,深刻理解作品,充分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共同感悟。通过启发和点拨分析:这首歌曲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我们应该采用怎样的速度和力度演唱?通过怎样的语气或动作表现?这些都需要教师做好课前谋划,才能在课堂上给学生以恰当的诱导,从而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

历和体验,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般地在愉快的气氛中更好地理解音乐情感。将音乐的情感性与德育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情入手,以情来拨动学生的心弦,将学生领入音乐情境之中,时时唤醒学生对音乐美的感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幸福未来的追求。有了情感,才能感悟音乐,才能创造音乐;有了

教师为学生营造自由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的思绪自由驰骋,并不是由着学生漫无边际地想象,而是创设与作品要素相关联的情境,引导学生去感悟、去领会,从而有的放矢地把握作品的内涵。同时,只有将学生置于听赏歌曲的全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欣赏,给学生欣赏的机会,并适时点拨,才能让他们感受一个完整的音乐艺术形象,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既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又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使枯燥的音乐学习变得鲜活、生动、富有成效。

二、提升学生对作品的想象力,触发创新思维

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只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常识和浅显的音乐技能,其目的既不是造就一位歌唱高手,又不是造就一名演奏家,更重要的是要凭借具体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感悟及想象能力。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氛围,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尽量多地接触音乐和亲近音乐,从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学习热情。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的一切都来源于音乐的启发。”青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异常丰富,它宛如一把打开智慧宝藏的钥匙,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因此,音乐教学在促进学生全身心发展,培养学生创造型品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作为素质教育践行者,音乐教师必须彻底摒弃一切单调、枯燥、令人生厌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从而使学生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氛围和愉快的环境中接受艺术的熏陶。特别是初中学生,他们情感细腻,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对音乐的感受总是喜欢借助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教师要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充分把握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将音乐教学与游戏、舞蹈、美术等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将抽象乏味的音乐概念、晦涩难懂的音乐原理和枯燥繁杂的技能训练,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使之看得见、摸得着,让学生全身心参与,从而将他们从课堂固定的座位上请出来,既动口、动手,又动脑、动心,轻松欢快地进入音乐世界,在愉快融洽的氛围中增长知识、提升技能、培养思维,更接受美的熏陶。如在教学“二分、四分和八分音符”时,传统的方法是只教“二分音符唱二拍,四分音符唱一拍,八分音符唱半拍”。这样的说教对学生来说既抽象又枯燥,很多学生依旧是一头雾水,不明就里。我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内心感受,创设了一个让学生感受、想象的音乐情境,从而让学生轻松理解了“拍子”的概念。首先,让学生理解声音的长短:如火车汽笛声长,汽车喇叭声短。其次,通过举出事例海关钟楼的钟声、电子钟秒针的跳动声和机械快摆表秒针跳动声分别类似于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让学生直观感受,体会它们的区别。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感觉老师发出的不同节拍的声音,最后让学生用拍手、敲桌子等方式将听到的声音模仿出来,从而实现了由声音感知到动作模仿的过渡。

总之,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为他们创造一个有利于感知音乐、创新思维发展的学习环境,既使他们掌握音乐知识和音乐原理,提升音乐素养,更使他们有所发展。

初中英语教学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英语教学 心得体会 优化

一、优化学习氛围,创设会话环境。

要使英语学习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语言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学英语用英语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所谓"硬环境",就是在室内设置英语墙报,英文标语,英语画刊等,在室外,开办"英语角",强化对各种物品的英语名称的识记,以此体现和强化一种外语氛围;所谓"软环境",就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在课内外经常用英语进行会话。课堂上运用挂图,投影片等创设情景,用英语看图说话,用英语扮演角色,用英语搞抢答赛,用英语进行思维和想象,最大限度地创设会话环境,使学生学习英语有一种自我追求,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兴趣和动力。

二、优化教学内容,实践语言"内化"。

成功的英语教学不只是看一节课教了多少内容,最重要的是看学生练了多少,学会了多少,在实践中能用多少,这种"学会","能用"就是"内化",为此,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就要以此为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优化"识记——操练——运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成功感。

要优化教学内容,就必须吃透教材,活化教材,使教材内容生活化,让学生感到书本语言和我们生活实践贴得很近,对教学内容具有亲切感,进而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强烈的进取欲,变被动吸取为主动探索,因此,创造性地钻研教学内容,在利教、便学、易记上下功夫,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是切实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优化教学手段,必须充分利用和创设情景,无论是语言情景、实物情景、声像情景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听录音、看投影,角色对话等,让学生入情入景,努力使书本语言和实际运用统一起来,使课堂教学在全方位多层次的活动中轻松愉快地进行。优化教学过程,必须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上。必须纠正从书本回到书本的一读二背的简单识记,而要从识记,操练向运用飞跃。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使学生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得到全面发展,并能综合运用,必须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坚持每天值日汇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如阅读、讲故事、唱歌、书法、简笔画等,这是提高学生外语素质,实践外语"内化"的重要举措。

三、探索教学方法

1.激趣法。

教学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才会积极地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得最必要的知识,这就是求知欲。可以说,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当学生初学英语时,兴趣都很浓厚。

但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逐渐遇到一些困难,如单词记不住,语音、语调掌握不准等,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学习成绩也随之降低。在这个关键时刻,一方面,我帮助学生在认知领域里学会动脑,传授可供思考的知识,避免死记硬背。比如在引导学生读、记单词时,就教给拼读规则。同时,继续采用新奇而具“刺激”的教学手段,如放录像,挂图配合录音,开展“默写单词、首诵句型”的競赛,等等,以帮助学生维持兴趣。另一方面,在情意领域里,我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材料,明确学习目的,以提高学英语的理性认识。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英语学习的目标体系,指导他们寻求达成一个个目标的途径和方法,鼓励他们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克服困难,磨练意志。如此不断努力,一个个目标实现了,积小胜,成大胜,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大、更持久。

2.创设情境法。

任何人的学习活动总是从特定的背景中走出来进入学习状态的。这个背景就是学习者和周围的环境、人群之间的关系。初中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影响他们进入学习状态的因素更是多种多样。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情景,创设语境,吸引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保证他们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昂扬、奋发、进取的心理状态。主要做法是:①建直课前2分钟用英语提问值日生制度,使学生牢固掌握每一课的Everyday Sentences。②课堂教学中等讲英语,让学生置身于英语的语境之中。利用实际生活情景,表演情景,模拟交际情景,直观教具创设情景等形式,帮助学生听懂英语,进而理解枯燥的单词、乏味的句型。③课堂答问,师生用英语作简单对话。④遇到内容育情节的课文,组织学生扮演角色,说一说,演一演。⑤每节课尾留出5分钟,让学生用英语练“说”。其内容是新学过的知识,真形式或看图说话,或自由会话或叙述某事某物。

另外,还要培养和鼓励学生上台表演。每次表演的内容是根据所学课文的句型灵活自由地表演,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运用英语的能力。表演前,让学生自由结组,准备几分钟,然后让他们上台表演,每课句型进行这样反复操练。这样,教学内容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与此同时,还锻炼了学生们的胆量,提高了听说的能力。对学生的学法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学法的掌握关键在于教师的“教”。一方面,教师在教课过程中体现学法,指导学生探求获得知识的过程 和方法,提供学法模式;另一方面教师可通过专题讲座、咨询等形式给予指导,让学生获得适应自己的方法。

笔者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尝试,在中考中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以上这些都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积累的教学心得点滴。这些经验既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又提高了 教学质量。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教的目的在于不教,在英语教 学中,授之以正确的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也是迈出外语教学改革切实有力的一步。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4

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下面就自己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点体会。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无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二章第四节里一下就出现了27种元素符号,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们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教师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例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顺序的含义及原因。

另外,我们还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目的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

二、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45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具有广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外,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例如在总复习时,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

初中历史教学心得体会 篇5

总之,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要注意扬已之长,避己之短。另外,在选择和运用具体教法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及生理差异。对学生可多用一些直观教学法或情境教学法,以激起其学习历史的兴趣;其次对学生却要多启发思考,增加思维深度,教会他们学习历史的方法。

所谓因课而异即因历史教学内容而异。根据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自然也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如在讲授新知识时,可主要采用讲述、讲解、讲读、讲演法等;在导入新课和巩固新课、课后练习中则可用谈话法,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提问,[为您编辑]对课文中理解和运用部分等重点内容进行精心讲解、分析,而对非重要内容和一般性史实介绍则用讲述法。同样,歌颂历史上的英雄豪杰或鞭鞑奸贼等则应慷慨激昂,进行生动的描述和演讲。如遇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和理论,我们还可辅以图表法、纲要法、联系对比法、演示法等。

所谓因境而异,即因教学情境而异。随着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的不同,教师也应施以不同的教法。如教师课前准备了电教手段(录音、录像、投影等),但恰巧遭遇停电或机器故障,教师就应随之进行相应调整,或采用激将法,启发读朗好的学生将历史材料继续读下去或结合历史课本中丰富的插图进行讲解,或在小黑板上进行图表法演示。有时,学生也可能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谈话法乘势追问、引发讨论、引导学生结合史实自查自找等方法加以解决。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6

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基本概念几乎每节都有,而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把好这一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例如:元素的概念很抽缘: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在讲解这一概念时,为讲清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是一个宏观概念,也是它的外延。可运用关系类比,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如:用世界上的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白色人种)来类比“一类”,还可用基元色(红、黄、兰)来形象说明“一类”。

二、教学中教师的心理换位

教师通过心理换位能求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同步和心理上的共鸣,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想学生之所想,想学生之所难,想学生之所疑,想学生之所错,想学生之所乐,想学生之所忘。      课堂是师生共同表演的舞台,必须引导学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这种表演中来。教师要深入学生角色,成为学生的化身,体察他们的困难,然后帮助他们实现由难到易的转化。高明的教师必须想到学生的爱好、兴趣和渴望成功的心理,想学生之所乐。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实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凡可做的实验尽量做,可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学生在实验中亲眼观察到色彩斑澜的化学现象,好奇心得到满足,求知欲望更烈,会透过现象去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去探索物质变化的规律。

三、在化学教学中应注意思路教学

听课时,让学生领会教师的讲授思路。思路教学的关键就是将教师的思路转变为学生听课的思路。其首要的一步是教师应把教材的思路转化为讲课的思路。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潜心钻研教材,充分揭示出新旧知识的联系,建立起知识体系,然后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做到突出每节课的主线和知识点,使学生的思路按照主线和知识点去展开。

阅读时,引导学生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阅读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基本方法。对于教师来说,在阅读时,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分析思考问题的方法,让他们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对于学生来说,在阅读时不仅要知道学习哪些知识,学会哪些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如何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即教材的编写思路。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材思路的教学。解题时,帮助学生寻找解答的思路。化学习题浩如烟海,教师在习题教学中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去精心选题,善于分析题目中的因果关系,让学生掌握题给条件,明确要求,并由表及里地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考虑化学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解决化学问题的正确思路。实验时,培养学生观察、研究问题的思路。

四、化学教学中注重情感教学

化学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是情感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情感具有固有的迁移、扩散和感染的特性。在既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一些入与之相关的事物上。根据情感的特性在实施情感教学时,教师首先是以自身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去感染学生。其次,在施教时有的放矢,需要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了解学生非智力品质、习惯用的学习方法、接受和运用知识的灵敏度、学生的困难、兴趣爱好、性格、道德水平、心理素质等。需要是情感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决定情感的性质。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的对学生进行鼓励性的评价,是使学生产生情感正增长的关键性措施。

鼓励性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运用简单、适当的鼓励性用语来达到师生情感交流的目的。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成功和失败。在学生获得成功时,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使学生及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并将价值进一步观念化,进而转化为获得新的成功的动力。在学生遭到失败时,帮助学生在失败中挖掘积极因素,更要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温暖,认识自己能力、不足和教训,进一步信任和激励学生的信心、意志,争取获得成功。

五、重视化学课堂的总结教学

总结在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恰当合适的总结会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会给整堂课画上圆满的句号。不同的课堂选择不同的总结方法,大致归纳为:列表总结法、联络图总结法、示意图总结法、讨论总结法、提问总结法、练习总结法、联想总结法、回顾总结法。如:在讲解“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时候,可用列表总结法,与“制取氧气”相比较。在讲解“分子和原子”的时候,可用联络图总结法,显示分子和原子的联系与区别,等等。

初中语文教学心得 篇7

一、加强实践活动

实践出真知, 实践促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实践是一种知识转化为行动的过程。学生学到的知识要转化为技能, 没有在一定实际活动中反复练习和运用, 是不可能实现的。语文作为交际工具, 就像木匠手中的工具一样, 要熟练地掌握它, 就必须进行反复的训练, 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把握要领, 形成技能, 进而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二、重视作文

从事语文教学, 我认为作文的作用非常重要, 而初中作文教学存在诸多弊病, 积弊成习, 效率低下。学生积极性差, 常是完成任务了事;目的不明确, 就文写文, 就文改文, 没有解决问题;重改不重写前指导, 写后讲评, 改时不是就某个明确的训练目标集中笔墨, 讲评也不是围绕某个明确的训练目标讲评, 常是胡子眉毛、芝麻绿豆一把抓, 错字别字, 标题标点, 构思立意, 开头结尾, 照应衔接, 语言表述, 等等, 无一不及, 每次都是全方位批改, 全方位讲评, 什么问题都涉及到, 什么都没解决。教师要彻底改变学生见作文即头疼, 视作文为畏途的现状, 使他们练得明白, 练得高兴, 练得有收获, 以全面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三、尊重学生

改变教师是师长的传统专一形象, 做到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关系。和他们融洽相处, 特别是在课堂以外的生活中, 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者, 而是学生的知心朋友, 是可以倾诉包括学习在内的任何内心体验的人, 教师是理解、支持学生的人, 是温暖学生心灵的人, 是慰藉学生灵魂的人。再者, 教师是指导者、引导者、辅导者, 学生不能领悟的, 在生活中解决不了的, 需要教师帮助的, 教师在鼓励的同时, 给予学生以帮助, 使他们走出学习的“困境”、心灵的“困境”, 获取更多的乐趣。

四、创新教学

语文教学, 学生情感和思想要有一定的激发和调节的手段。让学生学会创新思维, 形成成熟的思想, 有听读说写的能力, 拥有理解与表达思维的工具。但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拥有理解与表达思维、情感的工具阶段, 即历来所说的语文的工具性上。要学会思维、形成思想, 体会和内化情感。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和生机。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的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素质

按照新课标的教学要求,课堂教学时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与技能,还要注重对学生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把握好“教与学”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开展,学生是课堂活跃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不同于传统课堂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引导学生思考,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出来,并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积极互动。比如,在学习“钠与水反应”时,让学生思考这一系列现象产生的原因,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大胆进行猜想并分析,不仅使他们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进而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具有的直观性特点符合人们的一般认知规律,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主要内容,实验不像一般的知识点那样枯燥乏味,以“酸与碱与酚酞试液”的反应现象来说,酚酞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后由无色变为红色,滴入稀盐酸后又由红色变为无色。其反应现象很神奇,更符合初中生的好奇心理。因此,我们在化学教学中要加强实验教学,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另外,化学实验具有的严谨性,能够让学生在无意中培养严密的思维能力。

三、注重联系生活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有许多应用到化学知识。因此,我们在化学教学时要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吸引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求知欲。比如,新买的牛仔裤在洗时很容易掉色,那么将牛仔裤放入浓盐水中浸泡几个小时,然后用清水洗,以后洗涤时就不容易褪色了。再比如,买来的东西上经常都带有价签,很难撕掉,只要用吹风机吹热一下再撕,很容易就能撕下来。利用这些生活常识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然后鼓励他们去发现探索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常识,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化学。

总之,要让学生学好初中化学,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化学。

參考文献:

席昌民.化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A].新世界中国教育发展论坛:第二卷[C],2007.

初中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篇9

东明县第一初级中学

刘继红

我叫刘继红,是山东省东明县第一初级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生物教学工作,二十多年的生物教学生涯,甘苦自知。泪水有过,欢笑有过,迷茫困惑,欣喜执着,酸甜苦辣,百味俱全。但无论如何,我始终坚持,不曾放弃过。为承前启后,我将自己生物教学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虽然浅薄,但还是希望与诸位同仁共勉。

1、理念的更新

多年来,我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也认为生物学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过分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掌握知识,获取高分,似乎只有这样才是成功的教学。但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这种教学理念造就的只是精英,它不能面对全体学生,是教育的不公平体现。初中生物的教育对象应该是面对全体学生,其教学目的是提高所有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就要求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情操,提高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我们的每一个课堂设计、每一个活动安排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并且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中心思想,以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为主要目的,多注意选择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联系的课外知识。

因此,教师并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知识只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一种载体。新教材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发生了质的改变,大大推动了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例如,新教材中补充了大量生物学家探究科学奥秘的艰辛历程,孟德尔、达尔文、沃森、克里克等不懈探索真理的精神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大量的“课外读”和“研究性学习”,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这些内容都不是考试的重点,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经历了困惑和努力,我渐渐探到生物教学的本质。对生物教学的内涵也做了深刻的思索,不再像以前一样不加鉴别全盘接受。对于教参和名家案例也渐渐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取舍之间也有了自己的法度,对因人因材有了自己的理解。不再是别人的传声筒,讲课也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声音。随着理念的更新,课堂教学中有一些东西悄无声息地加入了进来,自己的教学也真正走出课堂,走入生活!

2、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这是实践生物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积极探索,努力学习,认真实践,终于使自己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本质的转变。抛弃了早已习惯的满堂灌、填鸭式的“结构化”“封闭式”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完全监督和控制教学活动的行为。积极采用“非结构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努力探索用探究模式组织教学活动,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这样一来,我课堂教学设计的空间变大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更加频繁,有时还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教学形式多样了,教学气氛活跃了,教学效果也就更满意了。如在实验教学中,安排了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其中很大一部分已经给出了实验方案,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有点探究活动,如“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吗?”只是给学生提出问题,其他部分如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等都要靠学生独立完成,这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探究能力。3细节的深入 细节决定成败,在教学中,我时刻注意细节,力争在细节上做到完美。如:我注重调节情绪,注重让学生劳逸结合,把握最佳教学时间等,以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人不可能总是处于良好的情绪之中,教师不能因一时的情绪低落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我时刻注意合理调节情绪,保持良好教学心态,始终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模范影响,搞笑组织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努力避免课堂中提不起精神,低声慢语,不仅造成学生听不清,还会导致学生也被感染得萎靡不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或虽精神十足,但语速过快,学生根本反应不过来,说了也白说的现象。

注重劳逸结合。课上效率亦可课下抓。古语说得好: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只有保持时间运筹上的弹性,才能更有效率,才能持久。为了不让学生出现脑力疲劳,我努力调动学生课下充分休息,让学生理解“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建议学生在课间到室外去活动,散散步,聊聊天,以便为下一节课的高效学习打基础。

把握最佳教学时间。据心里学家研究,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前5分钟到20分钟。所以,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时间分配。我根据不同课型安排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方法,保证在最佳时段内完成任务、解决关键问题,然后在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或讨论等,使教学过程一直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进行,保证学生在不同时间内均有所获。

初中地理教学心得体会 篇10

章吉营初中

梅亚男

担任地理教学工作已经有4年的时间了,在教学中通过不断地学习改进,现在我的课堂已经有一定的被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模式,现将课堂教学反思总结如下:

反思之一:解放学生认知习惯,培养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能力,可以让他们联系身边的事物来认识、获取地理知识。例如结合生活中南方民居多用尖顶,而西北民居多用平顶的事实来加深理解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结合南方水果和北方水果的不同导引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水热差异。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地理。还可结合报刊杂志、电视新闻,接收各种音画逼真,生动形象的地理知识。例如通过收看近几日央视一套的天气预报节目,观察电视屏幕上的天气预报图,学会天气符合并能分组报导天气状况。此外,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灵魂。要让学生用好地理图册、填充图、教材彩图、插图。通过读、填、绘、析,养成手不离图,图文对照的学习习惯。例如通过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哈尔滨冰灯和广州花市”,学生明白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一气温分布特点。通过引导学生看课文彩图“台风云图”,学生形象地认识了台风及其特点。

反思之二:解放学生的头脑,培养创新思维。

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越俎代疱,不包办代替,鼓励学生大胆动脑,大胆创造。不怕出错,不怕重复,让学生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过程中增知长智。例如在学习台风时教材提出了“台风有过也有功”的观点,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沙尘暴、火山的看法并分成正方、反方两组进行辩论。正方提出沙尘暴影响人们出行、污染环境,反方则提出沙尘暴也能降解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正方提出火山爆发释放的气体可能致人于死命,火山喷发的炽热岩浆毁灭了庞培古城。反方则提出火山喷发后的土壤肥沃,农作物长势喜人,甚至还提出人们用来表达真心永恒的钻石就是火山奉献的精品。同学们在激烈的辩论中不知不觉增长了知识,从而也懂得了一分为二,辩证认识地理事物的方法。俗话说“反弹琵琶出新意”,在教学中,有时我还故意与教材唱反调,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例如讲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地理意义时,向学生设问:假如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将对气候、河流产生什么影响?讲学生思维被激活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习效果显著。

反思之三:解放学生的嘴,培养表达能力。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课堂上让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体会,得到能说会道的锻炼,并能和老师、同学经常性交流。例如在地理教学中,通过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能独立提出问题:为什么印尼、伊朗、日本地震不断?

浅谈初中物理新课改教学心得体会 篇11

关键词:初中物理;新课改;现状

初中的物理课程是学生学习的重点课程,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比较有利。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能有助于学生对生活的知识了解更加的全面,对生活的热爱也能加强。从理论层面加强初中物理教学的优化探究,对实际教学的效率水平提高就比较有利。

一、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及有效教学分析

1、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分析。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还存在着相应的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主体性没有注重,学生处在被动的学习地位,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得不到发挥[1]。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对教学方法的应用上没有充分重视,有的老师还是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物理知识只注重理论的教学,对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的培养没有重视等。另外,在教学中对新的教学技术应用没有重视,这些方面就对整体的物理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有着影响。

2、初中物理有效教学分析。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在有效教学方面比较重要。有效教学就是花费最少的时间来获得最大化的效益,让学生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在这些层面得到了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才比较有利。有效教学方法的实施对学生主动学习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等层面,都有着积极作用发挥,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的提高比较有利。

二、初中物理教学优化策略实施

面对新的教学发展阶段,对初中物理教学水平的提高,就要能充分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应用。笔者结合实际对初中物理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究,在这些策略的实施下就能有助于物理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

第一,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方案的优化设计。老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在备课方面要能完善化,在教学方案的设计方面要科学化实施。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的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在教学的目标上能加以明确化,然后对物理教学中的内容以及难点等都要由充分详细的认识,和学生之间要能有积极的互动[2]。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要充分的突出,教学方案的设计方面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能在物理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上得以加强。只有在教学方案上得到了优化设计,才能真正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二,物理教学过程中,老师对教材的特征要充分分析。老师只有对教材的特征有详细充分的了解,才能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插图的优势要充分的发挥,将學生的学习兴趣能充分激发,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通过教材当中的插图科学化的利用,来进行创设情境,将学生学习的氛围能加以烘托。在插图的直观性方面比较强,方便学生的物理知识理解,对学生掌握实际知识就比较有利

[3]。要注重对物理教材的栏目变化充

分挖掘,为新课程的实施加以促进。

第三,物理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注重对物理实验教学方面进行加强。通过具体的实验教学演示来促进学生的求知欲以及探索知识的热情。在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对物理实验教学方面没有充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能力也比较薄弱。在面对新的发展背景下,老师就要能充分注重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实施,通过物理实验让学生在理论知识上进行转变,这些对学生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就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在实验教学中,老师可通过分组实验的方法加以应用,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探究能力加强培养。

第四,为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水平的提高,在新的教学技术的应用上就比较关键。心教学技术的应用是对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措施。在当前的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下,将其在物理课堂中加以应用,就能为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学生能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对物理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不断加强[4]。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的物理课堂中加以应用,对学生的多感官就能有效调动,让学生能真正的主动投入到物理知识的学习当中去。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下,就能为学生通过视频以及音频或者图片文字等动态化的情境,让学生对物理知识加以理解,这对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的学习重要性就比较有利,有利于学生的物理知识结构的优化。

三、结语

通过对初中的物理教学的方法应用探究,就能有助于教学效率水平的提高,对物理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就有着积极作用。从理论上加强初中物理教学的研究,对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學习也比较有利。只有充分重视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才能有助于整体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对实际教学的发展才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晶霞.偏远地区普通高中的物理实验教学特点与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03)

[2] 邱雪娜.浅谈多媒体教学对物理课程的影响[J]. 科技展望. 2016(05)

[3] 王杰.极限思维在物理解题过程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 2016(09)

[4] 王昌华.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 新课程导学. 2015(32)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心得 篇12

一.用情感温润课堂

没有情感的思想是冷冰冰的, 没有情感的课堂就是一潭死水。如果要创设一个高效的、民主的、愉快和谐、彰显创新的课堂, 教师就要流动真情, 把上课当成是带领学生一同欣赏一片精彩的世界, 又如同是展示一件件自己的世间珍品, 让自然溢于言表的欣赏之情与沉醉之状, 形成一个强大的磁场深深吸引着学生。让教师自己的思想情感与文本的思想情感相碰撞, 让学生与教师与文本进行零距离的心灵对话, 在讲《白色鸟》一课时, 我的情感起伏较大, 读到两个少年的纯真和白色鸟的美丽时, 我脸上洋溢着灿烂的微笑, 而读到外婆要参加批斗会时, 我黯然神伤, 结果我发现孩子们也被我感染了, 也有了由轻松喜悦到眉头紧锁的变化, 通过情感的渗透, 学生对文章内容, 感悟得更深了。

二.用智慧点亮课堂

课堂教学是一种通过知识引导人的智慧成长的艺术, 与我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将知识转换为智慧, 使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文化和文明的因子在学生身上积淀成人格, 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反映在清晰的课堂教学环节的呈现上。语文教学课堂不仅仅是激情的投入, 真情的付出更需要用智慧去创造。

1、有效的情境导入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好的导语设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的有效 途径 , 但只有教 师“引”的精彩, “导”出特色, 学生才能“悟”得其神, “炼”得其法。在教《死海不死》一课时, 我先让学生动手做了一个实验, 用两杯不同的水把鸡蛋放入其中, 观察鸡蛋有什么变化, 从中进行科学分析, 师生共同讨论鸡蛋下沉和漂浮的原因, 让学生了解水中盐分的多少, 是物体沉浮的主要因素, 结果在学这一课时同学们都显得非常轻松, 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2、有效的启发提问

课堂中的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里触角, 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 也是知识传授的重要方法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时, 注意问题的巧妙性、针对性、合理性、高效性, 问题不能过大、偏难, 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 切忌提出的问题出现学生“森林般的举手”的回应, 这就说明所提问题过于简单, 这样提问就成为了一种形式, 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达不到刺激学生思维的效果。而问题太难, 又会使课堂陷入停顿状态, 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课堂气氛显得僵硬、沉闷, 这样的课堂只能以失败告终, 而失败的原因是教师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没有真正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 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适当的采用一定的提问技巧, 则能使学生得到很好的启发, 学生思考起来, 也轻松自如, 教学活动也会变得快乐有效。课堂提问不仅要讲究方法, 更要注重智慧, 使课堂提问真正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3、有效的拓展思维

想象力是人类所独有的思维能力, 他能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因此在课堂上要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和机会, 精心找到所学知识的发散点, 例如在学诗歌时, 让学生在读诗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想象力, 画一幅表现诗意的图画, 感悟“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意境美。在教学中, 除了立足文本, 还要超越文本, 语文教学中潜藏着大量学生感兴趣的“触点”, 教师抓住这些触点,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性的见解, 激活课堂拓展思维的效果, 也能加深学生对整个篇章的理解, 在讲《桃花源记》时, 让学生比较当今社会和课文中的社会, 学生既说出了“桃花源式”社会的落后, 也道出了当今社会存在的环境问题、住房问题、养老问题等等。这样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也拓展了他们的思维。

4、有效的合作探究

现在的学生多数都以自我为中心, 在学习中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精神, 能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完善, 也能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在讲《范进中举》 时, 有个同学提出“胡屠户为什么不让范进也去做屠户”的问题, 于是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去讨论交流, 得出结论:原来胡屠户也受科举制度的影响, 所以他没让范进做屠户, 而继续走科举之路。通过学生自己质疑, 自己解惑, 使他们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 而且也让他们找到了合作感、自信感、成就感。

上一篇:古诗词诵读与欣赏下一篇: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