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促进法--调研报告(精选9篇)
中小企业促进法--调研报告 篇1
关于《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以下简称《中小企业促进法》)在阎良区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改善中小微企业投资经营环境,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阎良区人大常委会把该法纳入调研计划。9月初,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区级人大代表,对全区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通过深入企业实地察看、召开企业代表座谈会、相关政府部门座谈会等方式,对全区《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情况有了全面了解,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一、阎良区贯彻执行《中小企业促进法》基本情况 《中小企业促进法》自2003年1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在全区得到了较好的贯彻执行。目前,全区纳入税务管理的企业为1119户,计入中小企业1106户,占到98.84%,其中农林牧渔业99家;工业企业284家;建筑及房地产业企业53家;批发零售业企业210家;住宿餐饮业企业38家;交通运输、服务业等其他行业企业100多家。2007年,区中小企业营业收入21.5亿元,到2011年,中小企业营业收入75.7亿元,年均增长50.5%;2007年,全区中小企业就业人数为1.92万人,到2011年,就业人数为2.51万人,年均增长6.06%,中小企业吸收了全区近3万人口就业。据税务部门统计,2011地税共计征收入库税款47177万元,其中中小企业征收入库税款31875万元,占到68%;2012
会,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三年,在政府有关部门协调下,区内外金融机构与全区数十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意向金额达到6.85亿元。
坚持以政务大厅为窗口,实行“一厅式”办公,为区内、区外投资企业开辟了“绿色通道”。同时,加大对企业人才引进的工作力度,帮助企业引进接收优秀生源高校毕业生;推进中小微企业培训体系建设,积极鼓励行业协会及其它机构组织多方面、多角度的专业性培训服务。年均组织各类针对中小微企业的培训超过8场,培训人次超过1000人。
(三)打造平台,积极扶持企业进入园区发展。全区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新型工业园及新型工业园扩展区、环保产业园、农副产品加工园等产业园区,作为区属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平台,引导项目和企业向园区聚集。分别设立了招商引资、园区发展和工业发展三个专项资金,集中用于中小微企业引进、规模壮大、技术改造、自主创新等的支持。其中:园区发展专项资金和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由区财政分别列支1000万元扶持企业发展。
对进入园区企业在税收、用地等方面给予优惠。每年分配全区的建设用地指标,区政府优先满足于工业园区建设土地需求,并对区属工业用地出让金实行最低标准,积极促进园区的工业项目建设。
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80家,总投资约26亿元,其中工业企业76个。新型工业园已入驻企业30家,总投资约21亿元;27家已投产试运营,达产后年产值达18亿元左右,实现利税约4亿元,已初步形成了以航空配套、航空零部件加工、汽车制造、航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航空主导产业链延伸不够,带动不强。全区企业从管理主体上看可分为三大块,即:驻区军工、区属企业和航空基地企业。而目前可以说全区企业两极分化极为严重,一方面是盘子大、贡献大的驻区军工企业,一方面是发展慢、规模小的区属企业。由于驻区军工企业属于中央企业,计划性强,对全区经济整体发展带动性不强。大企业带动作用没发挥出来,小微企业自全发展过于缓慢。
(二)中小微企业发展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目前全区贷款融资市场不够活跃,贷款难的现象比较突出,现有信用担保公司规模太小,难以进入国有商业银行的门槛,担保业务开展受到极大限制,其承载能力难以满足中小微企业发展需求。中小微企业自有资金和固定资产有限,加之金融机构贷款设臵的门槛较高,造成中小微企业获得融资困难。同时,土地证、房产证办理手续复杂化,企业拿到两证的时间长,不能及时用其担保融资,制约企业的发展。如亚宏面粉收购小麦原料需求1个亿的资金,而银行发放的资金仅有五六千万,缺口较大,容易引起资金链断裂,唐源光伏因资金问题开工不足,鼎合机械因安装设备周期长,流动资金占用很大,养源面粉、晶晶面粉等企业则因资金短缺停产。部分企业甚至没有土地所有权,无法进行进行抵押贷款。
(三)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不强,缺乏后劲。全区工业企业主要以农副食品加工、机械加工为主,产品单一,缺少高科技含量的产品,缺少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缺少叫响国内外的知名品牌。企业管理水平偏低,企业经营者的整体素质难以适应企业
(三)加强督查,为中小微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要继续抓好园区建设为企业发展搭建平台,借鉴先进地区经验,从基础设施中的水、电、路、气、暖等生产要素的保障,到信息、技术、金融、商务等服务,形成一套科学、高效、务实的机制体制,破解难题,努力把园区打造成为工业发展的“孵化基地”。加速新型工业园效益兑现,抓好现代企业服务中心、380公里动车组部件制造等项目建设,扶持飞豹科技、西沃客车、西飞铝业等驻区骨干民品企业发展壮大,带动相关产业的加速发展。同时,要从企业发展需要出发,切实搞好各项服务工作。对有关企业涉及的土地、环保、立项、审批等各类问题,要主动服务,提高效率。
(四)积极扶持,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力。切实落实好省市及全区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企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组织企业参加陕西省的“千亿百项”技改工程,加大技改资金的申请服务,指导企业做好相关工作。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主动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努力提高企业对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鼓励推进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科技攻关和新产品开发。充分利用全区的人才和产业优势,促成企业与个人、相关机构的合作,促进中小企业加快成长为大企业。
(五)强化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组织召开银企座谈会,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通过市场化和向上级争取支持两个途径,增加小额担保公司数量,提升担保质量,引导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积极争取将全区作为全市重点中小微企业助保金融资贷款试点,引导企业
中小企业促进法--调研报告 篇2
苗部长在讲话中, 首先祝贺中心的乔迁之喜, 他希望中心进入新址后生活欣欣向荣, 事业蒸蒸日上。他对中心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支撑部相关工作方面发挥的作用表示肯定。苗部长指出, 中小企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 在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的中小企业工作,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六项重点工作, 明确了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 就是以转变中小企业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实施“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为重点, 以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为抓手, 加大对创新型、劳动密集型、创业型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扶持力度, 把改善发展环境与引导中小企业提高自身素质结合起来, 完善公共服务, 扎实推进中小企业稳中求进, 再上新水平、新台阶。
苗部长在讲话中强调, 中心作为国家层面中小企业综合性服务机构, 在推动中小企业提升竞争能力、开展管理及技术人员培训、开拓对外交流合作以及有关课题研究等方面, 做了大量细致有效的工作,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在推动中小企业发展这个大舞台上可以大有作为, 也应该大有作为。苗圩部长要求中心, 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 做好部内重点工作支撑, 为中小企业做好服务, 对中心今后工作, 他提出了三点希望:
第一, 要进一步转变观念, 树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宗旨。中心工作要围绕重点, 服务大局,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作为部属事业单位, 承担着支撑部相关工作的重要任务, 但更主要的是, 要通过实实在在的优质服务赢得中小企业的信任和欢迎。今年就是要以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为抓手, 以全面实施中小企业“十二五”成长规划为契机, 牢固树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宗旨, 为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第二, 要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 努力成为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的“领头羊”。中心作为国家层面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 要不断加强能力建设, 提高服务水平。中心的“三定”方案已经批复, 中心班子要认真落实, 按照相关职能要求定好岗、配好人, 同时注意抓好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工作, 打造一支专业素质强、业务水平高、工作作风实的职工队伍, 加强团队建设。要不断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 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坚持民主集中制以及集体决策制度, 建立高效的工作运转体系。同时, 中心要在服务机构中积极发挥引导带动作用, 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中小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成为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的“领头羊”。
第三, 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 不断提升服务水平。面对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不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中心要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思路, 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及时掌握中小企业发展动态, 针对企业需要、市场需求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扩展服务内容, 提升服务水平, 在推进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断加强与各类中小企业专业服务机构的沟通协调, 积极整合优质社会服务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形成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苗部长要求部内相关司局也要为中心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苗圩部长还特别询问了《中国中小企业》的发行和经营工作运行情况, 表示了对杂志社工作的深切关注, 并寄予殷切期望。
中小企业促进法--调研报告 篇3
从报告的数量看,2006年以来中央企业每年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均呈上升递增态势,发布报告的企业从2006年的5家上升至2011年的76家,基本覆盖了中央企业所在重要行业,占中央企业总数117家的65%,与《财富》世界500强的平均水平持平。中国石油、中国五旷、中钢集团等一些企业还发布了国别报告。许多企业的报告体现出了较强的连续性,33家企业连续3年及以上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其中,有12家企业连续4年发布报告,4家企业连续发布5年,4家企业连续发布6年,这些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时间较早,连续性强,质量普遍比较高。
从报告的质量看,整体质量和规范性不断提升。报告内容更加全面,许多报告在完整性、实质性、可比性、可读性、平衡性和创新性等各个方面都表现突出。报告的篇幅渐趋合理,2011年中央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篇幅平均为69页,呈现出逐年提高的态势,篇幅的长度确保了报告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企业履责的情况。报告发布的时效性也不断提高,2011年发布的报告半数以上为上半年发布,与企业年报发布时间基本一致。同时,许多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也更加规范,多数报告都列出了国内外较为权威的报告参考编写标准;一些报告还进行了报告评价或报告审验等第三方评价,提高了报告可信度;部分报告以同时中、英文两种文字出版,提高了国际化程度。总体看来,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中远集团、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移动、中钢集团、中国五矿、中国石化等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通过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中央企业不仅就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制度、措施和绩效进行了较为充分系统的披露,提升了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水平,同时也将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企业推进社会责任管理、持续改进社会责任工作、提升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工具。中央企业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实现多重价值,整体上可以概括为“外塑形象、内强管理”两个层面。
从外部看,编制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增强了企业透明度,有利于赢得利益相关方的信任,为外部利益相关方评价企业提供了重要线索,从而促进利益相关方参与企业的发展,有助于企业树立负责任的品牌形象。从内部看,编制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进行系统总结,逐步梳理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理念与要求,促进了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在企业内部传播和责任意识的提升,形成责任文化,使履行社会责任成为中央企业的自觉行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在编制发布报告的过程中,一些企业还对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进行对标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经营短板,规避风险,发现机遇,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具体分析来看,社会责任报告作为新型的管理工具,至少对中央企业产生了四个方面的重要价值。
一是促进了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深化和意识的提升。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理解,是编制发布报告的前提和起点,它直接决定了报告的框架结构,也决定了报告的深度和质量。在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的过程中,许多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增强了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也提升了对社会责任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为编制发布好社会责任报告,几乎所有的中央企业都开展了社会责任培训,这些培训包括专题培训、岗位培训、外部培训等多种方式,有些企业还创办了社会责任内部网站或刊物,开辟社会责任学习培训专栏,建立社会责任学习交流平台,提升了社会责任关键岗位和全体员工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一些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社会责任交流活动,如研讨会、论坛、经验交流会等,拓宽视野,及时了解和掌握社会责任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最新动态,广泛学习优秀的做法经验。通过这些举措,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本质上是要求企业对经济、社会和环境负起责任,要求企业在决策和运营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企业对社会和环境的可能造成的影响,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许多中央企业在编制发布报告过程中,探索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使命、价值观和愿景,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社会责任观。
此外,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发布,也促进了公司社会责任理念在公司内外部的有效传播。许多公司的员工认识到,原来自身从事的每一项工作都是社会责任的重要议题之一,都是在为社会创造价值,这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目前,大部分中央企业都深刻认识到开展社会责任工作的重要意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不断增强,这与推动编制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工作是分不开的。
二是促进了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完善。在编制报告的过程中,许多企业都成立了专门机构,组建了专业队伍,提供了专项经费保证,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和流程,以确保报告的顺利编制和发布。随着社会责任工作的深入开展,如社会责任战略规划、指标体系、绩效评价等相关工作职责和任务也在增多,这些基于社会责任报告编制的人、财、物方面的资源支持,也就成为中央企业建立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系统深入地开展各项社会责任工作的基础。
目前,中央企业普遍建立了社会责任组织管理体系,明确了归口管理部门。多数企业在公司治理层面建立了有关社会责任工作的领导决策机构,建立社会责任委员会或社会责任领导小组的中央企业已经达90余家。一些企业专门制定了有关社会责任工作制度,并对相关工作制度进行了修订,企业社会责任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可以说,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渐趋完善,发端于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工作方面的管理体系要求。
三是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一般来说,社会责任报告应系统梳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方方面面,真实、客观、及时地反映企业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存在的各种影响,以及对利益相关方的判断和决策具有重要影响的全部议题、指标和内容。因此,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的过程远比编制一个宣传册复杂得多,是一个系统地阐述公司履行责任的理念、制度、确保践行责任的制度安排负责任行为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几个人的小组简单地编写一些材料就能够完成,而应该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是一个深化理念,也是查找企业自身履行责任差距、寻找更好的履职方向的过程。
从中央企业看,通过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提升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建立完善社会责任指标体系。许多企业在编制报告的过程中,根据报告的框架和内容,逐步探索建立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如中远集团、宝钢、中国移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钢集团等企业在多年的报告编制过程中,逐步梳理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各个层面内容,从而建立完善的社会责任指标体系。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将指标层层分解到各部门、各单位和各岗位,特别是融入企业的投资、采购、生产、销售、人力资源管理和其他职能部门的岗位职责和管理流程中。通过建立这些指标体系,推动了社会责任的理念和要求与中央企业日常运营和管理体系的全面融合。许多企业基于此,全面改进、丰富和完善各项制度和管理体系,特别是建立融入社会责任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完善质量管理、安全生产、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管理等制度,降低企业运营的社会责任风险。此外,还有许多企业在建立指标体系过程中,通过与国际知名企业进行对标,发现自身缺项弱项指标,不断改进完善这些“短板”指标。这些方面的有效措施和做法,都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企业通过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提升了管理,反过来,管理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社会责任报告水平的提高。比如,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将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工作前移,实现社会责任报告由传统的“事后编制”向“事前编制”的方式转变。正是多年来在社会责任报告编制过程中不断发现管理弱项,总结经验和缺点,在实践中不断改善,从而更好地指导下一份报告的编制。
四是促进了企业声誉提升和沟通交流。社会责任报告向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各界全面披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业绩的方方面面,是社会各界和利益相关方评价企业的重要参考。现在许多外部评价机构在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绩效时,主要参考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信息。如英国Accountability每年对《财富》500强前一百强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进行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每年分别对中国境内的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前100强进行社会责任评价,这些主要参考的都是披露自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而这些评价对企业的声誉影响很大。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近几年公布的“中国100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都显示,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远远领先于其他企业,对提升中央企业的声誉产生了较好的正面影响。这与中央企业履责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和水平在不断提高是密不可分的。
同时,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也起到了加强沟通和交流的作用。目前,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中央企业网站上一般刊载了其社会责任报告,国资委网站也有一些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链接,社会各界可以通过阅读这些社会责任报告了解中央企业,一方面可以了解企业的理念和价值观,了解企业的履责情况;一方面也能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地与企业进行沟通,提出意见和建议。从另一个层面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本质上也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一个承诺,比如国家电网公司在201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中提出了公司的十大承诺,国家电网公司的客户阅读其社会责任报告,可以对照其十大承诺,看看是否能够兑现,在兑现承诺中有哪些不足,可以及时提出建议和意见。一些企业在编制和发布报告过程中,听取政府、消费者、投资者等相关方的建议和意见,既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和支持,也达到了更好地改进工作的目的,实现了有效沟通的效果。此外,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也有利于将社会责任的理念和要求体现在品牌塑造、品牌传播和品牌维护的全过程之中,建立起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品牌形象,提升企业品牌的认知度、知名度和美誉度。
总的看来,通过将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一个重要的推进抓手,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社会责任意识、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和沟通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企业有了一些重要变化。看到积极进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无论是社会责任报告本身,还是其他社会责任工作,依然有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就编制报告而言,目前最大的挑战还是认识问题。中央企业越来越重视这项工作,但是目前重视程度还不够。一些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多来自于外部压力,仅仅将发布报告作为一个宣传工作一个方面,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报告的价值所在,未能认识到报告对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乃至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价值所在。其次,报告本身的质量有待改进,报告披露的信息应该更加全面、更加均衡;报告的规范性有待提高,从参考标准、发布时间、编制形式等都有待改善。一个重要的挑战和难题在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过程中,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度还不够,需要通过报告编制过程中的沟通、发布后的传播、意见的采集与反馈,进一步提高利益相关方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仍然有部分企业没有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完成2012年年底前全部中央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任务,依然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当前,企业社会责任出现新的特点和趋势,社会责任要求越来越高,约束越来越严。增强企业运营透明度,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交流,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如何进一步发挥报告的管理作用,防止编制报告出现异化和偏差,十分关键。如何进一步通过编制报告,建立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全面梳理企业管理体系,及时发现日常管理中的缺陷与不足,明确改进重点及方向,并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改进,从而实现社会责任报告工作由文字加工、编辑向真正的社会责任管理转变,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这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我们面临的重要的任务和目标。
有效方法可能是:一方面,对社会责任报告进行评价。通过对报告质量的评价,比如对报告披露内容的完备性、细致程度等进行详细分析评价,督促企业进一步披露大量的定量数据,而披露这些数据反过来要求中央企业建立完善社会责任指标体系,逐步建立社会责任信息搜集渠道,构建数据统计体系,从而提升企业基础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对社会责任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对企业社会责任工作进行衡量和考核,对提升社会责任工作有重要意义。各个利益相关方通过这些综合性的评价体系,不仅考察各个方面的绩效指标,也将考察包括社会责任报告在内的沟通指标,并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这种情况下,企业将更加注重提升报告的水平,也将更加注重通过编制报告来促进社会责任管理水平提升,从而有利于提升编制报告的综合价值。
中小企业促进法--调研报告 篇4
【内容摘要】
根据《新合作集团加强党的建设、促进企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实整改到位,河南卡地亚公司党支部成立自查领导小组,组长,一、公司目前自查情况,(一)加强党的领导,(二)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四)加强制度建设,(五)强化企业资产管控和财务管理,二、存在问题,(一)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回头看”工作落实不够充分,(二)履行监督责任不到位,(三)党内教育有待进一步提高,三、下步工作打算,(一)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回头看”学习,(二)强化教育监管,从严正风肃纪,(三)切实加强组织领
根据《新合作集团加强党的建设、促进企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实整改到位,河南卡地亚公司党支部成立自查领导小组,组长:汪虹,副组长:廖星星、师雅睿、曾歆鑫,成员:徐永亮、卢新亮,办公室设在综合管理部。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卡地亚党支部对照通知认真开展自查自纠,以下为自查整改报告内容:
一、公司目前自查情况
(一)加强党的领导。2020 年根据供销总社及集团关于加强党内建设及加强党对企业的领导等通知要求,卡地亚公司制定了全年党建计划,实施每周四召开一次党建会议,全面落实供销总社及集团企业管理、党内建设决策部署,积极组织,推进企业向上向好发展。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程序,党员干部不断加强理论教育学习,切实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促进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双融合。
(二)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严格落实党组织的三会一课制度,设立党建办公室和纪检联络员,严格根据发展党员程序开展支部党员发展工作,根据集团提倡的“双培养”政策,吸收专业优秀的人才加入党政队伍,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
(三)不断巩固深化作风建设工作成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国有企业领导人廉洁从业若干规定》,通过观看反腐倡廉警示片等各类廉洁自律教育学习,教育党员干部要严格遵守廉洁纪律、工作纪律,严查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自觉厉行勤俭节约。
(四)加强制度建设。今年 5 月开展制度学习月活动,进一步对各类制度及工作规范和流程做了强调,要求公司及下属公司各部门严格依照制度流程办事,按权限逐级报批,避免走捷径以规避各类风险。
(五)强化企业资产管控和财务管理。加强企业现金管理和各项支出控制管理,做好资金筹划工作,协助集团完成供销集团财务公司的资金归集工作,积极配合集团审计工作并于 5 月完成审计提出的各项整改意见。
二、存在问题
(一)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回头看”工作落实不够充分。
(二)履行监督责任不到位。对落实情况研究调度少,具体措施少,监督检查少。
(三)党内教育有待进一步提高。集中性教育活动教育方式还有待创新,党员干部对理论知识自学的主动性有待加强。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回头看”学习。以“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十二字总要求”,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继续作为党建学习重要内容,公司领导班子带头学、带头查、带头改,以上率下、作出示
范。同时要求全体党员加强理论学习,强化思想认识,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工作开展。
(二)强化教育监管,从严正风肃纪。一方面增加党风廉政教育、警示教育频次,创新教育方式,拓宽教育范围,推动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帮助全体党员干部树立纪律意识,筑牢防线、守住底线;另一方面通过加大违纪案件查处案件宣传,传递压力,不断加强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使党纪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和“雷区”,鞭策广大党员干部把党风廉政建设要求落到实处。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执法调研报告 篇5
区人大常委会《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执法调研组
2012年x月x日
为了解《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下简称为《促进法》)在全区的贯彻执行情况,促进全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根据2012年工作安排,区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调研组,于2012年x月x日对我区贯彻执行《促进法》的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在区农机局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区政府的专题汇报,并深入区农机监理站、xx乡农机服务中心、xx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有关情况向常委会报告如下:
一、贯彻执行《促进法》的成效及做法
2004年《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区以法律为准绳,坚持服务“三农”宗旨,全面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加大农机安全监管和推广培训力度,大力扶持农机合作组织,搞好关键农时机械化生产技术服务,全区农机化综合水平显著提高,为实现全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截至2011年底,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200.06万千瓦,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2万台套,其中联合收割机4689台,大型拖拉机2116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82.6%,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玉米 1
机收及秸秆还田率突破30%,植保、农田排灌、农业运输、农副产品加工等环节机械化水平均得到明显提高。我区农机化发展处于全省领先位置,2011年被评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区”。主要做法有:
(一)坚持政府引导,促进农机科学发展。区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引导,农机部门多措并举,促进农机科学发展。一是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采取报刊电视广播宣传、举办法律法规知识讲座、编印农机简报、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农机法制宣传月”活动等形式,广泛宣传《促进法》。2004年以来,共编印发放法律读本、农机科技图书和各类宣传资料7万余份。二是加大相关人员培训力度。邀请参与起草《促进法》的专家,举办农机骨干培训班;每年抓住重要农时节点,邀请农机、农艺专家,培训农机推广人员。2004年以来,共培训农机推广人员535人次。三是加大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力度。每年午秋两季均召开多种形式的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现场演示会,针对制约我区粮食增产的“瓶颈”环节,重点推广大型拖拉机、玉米联合收割机、旋耕施肥播种机、震动式深松机等新型机具和玉米收获、秸秆还田、土壤深松、精少量播种、化肥深施等节本增效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四是重视培育民间技术力量。支河乡朱超研发出秸秆还田免耕播种机,芦岭镇廖玄、时村镇张亚洲均对播种机进行了了不同形式的改进。对农民群众的技术革新,区政府积极加以引导,给予技术支持,帮助其申请技术专利,并与相关部门、企业联系,做好技术鉴定和扶持政策落实工作,引导其做大做强。
(二)坚持落实政策,促进农机快速发展。我区自2005
年起,实施国家购机补贴政策,资金规模逐年增加。截至2011年底,全区累计落实中央、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265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10075台件,惠及农户8987户,拉动农民投入近
1.5亿元。为方便农民就近购机、办理购机补贴及农机入户等相关手续,区政府在金田农机大市场设立了农机购置补贴服务大厅,实行“一条龙”服务,大大方便了群众。购机补贴政策的有效落实,调动了广大农民购机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了我区农机装备结构。
(三)坚持依法行政,促进农机安全发展。区政府依法加强对农机安全使用的宣传、教育和管理。一是依法规范管理,建立健全了农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强化农机安全源头管理,加强执法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二是强化部门配合,建立健全了农机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强化农机、公安、安监等部门的协作,各司其职,联合执法,共同做好全区农机安全工作。三是严查违法违规,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月”和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成立区农机市场监管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区农机安全生产和农机市场的监管,严厉查处农机证照不全、报废车上路、农机维修网点无证非法经营、制售假冒伪劣农机零配件等违法违规行为。近年来,共开
展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14次,打假和市场整治行动80余次,纠正和查处违章行为3万余次。四是开展平安创建,实施平安农机示范工程,加强平安农机示范村建设,打造安全预防网络,保证全区不发生重特大农机事故。
(四)坚持市场导向,促进农机持续发展。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农机服务体系,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一是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组织。近年来,区政府在政策、技术、信息、管理等方面加大对农机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农机合作组织大力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目前,全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已经发展到58家,其中4家被评为省级合作示范社。二是积极探索农机服务新模式。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大户开展耕地承包、租赁经营、跨区作业等多种形式的作业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效益,并成立了农机跨区作业信息指挥中心,为跨区作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保障。三是积极开展农机化公益服务。每年农忙时节,农机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各村组、田间地头、合作社场地开展农机具检修服务,确保农机具正常使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一是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目前农村田间机耕道建设滞后,使机械田间转移不方便,降低了机械使用效率。二是农机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从总量上看,我区大型农机具仍然不够,尚不能满足全面机械
化的需求;同时农机库棚建设滞后,目前多数拖拉机、收割机等大中型农机具露天停放或者简单遮盖,机械使用寿命缩短。
(二)存在相关体制机制的问题。一是农业生产合作机制有待理顺。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农田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分散小规模的农业种植模式和农民购机以满足自用为主的小农经营模式,制约了大中型高效农机的发展。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组织从农民手里流转土地的过程中,有的农民不愿意流转,造成流转土地不连片,有的流转时间短,造成流转者不敢多投入,亟待探索完善有利于农机化发展的多样化农业生产合作方式。二是农机安全监管机制有待理顺。《促进法》赋予了农机部门承担农机安全监管的职责,但是农机部门没有上路执法检查的权力,对从事道路运输的部分农机具的安全监管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三)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区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结构和布局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在粮食生产中,我区小麦生产已经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但是玉米等其他作物机械化水平相对不高。经济作物的机械化水平较低,经济作物机具总量少,专门机械数量更少,而且作物间分布不平衡。农村其他各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有限,畜禽饲养、水产养殖、林果储运保鲜和农产品加工增值等方面的机械化推广工作尚不能充分满足循环农业、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要求。
三、几点建议
(一)继续深入学习和宣传《促进法》。要充分认识农业机械化在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地位和作用,把《促进法》的宣传贯彻作为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宣传力度,着力抓好对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宣传。不断增强各级干部贯彻实施《促进法》的自觉性,提高广大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
(二)建立健全农机化发展的长效投入机制。将发展农机化纳入各级政府岗位目标考核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多渠道、多层次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逐步建立起长效的资金投入机制,确保农机化的有效投入。
(三)进一步加快农机合作组织建设。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的培育,提升农机规模化服务能力。力争每个村都建立农机合作组织。同时进一步提高农机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能力,拓宽服务领域,拉长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的链条,增加农机服务收入。
(四)进一步加快促进土地流转。加快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完善农田布局规划,加强农村机耕道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推广应用大中型农机具创造良好的环境。
(五)不断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机服务网络,尤其是加强乡镇和村级农机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农机中介和农机合作经济组织制度,确保农机产业化发展、社会
化服务的稳步快速推进。
促进城市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篇6
XX年我市旅游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各项主要数据稳步增长。年全年共接待游客6870 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3 %。其中,接待入境游客53万人次,同比增长15.1%;接待国内游客6817万人次,同比增长12%;旅游总收入3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 %。其中,旅游创汇15526万美元,同比增长15.02%。国内旅游收入337亿元,同比增长15.09%。
一、节会活动在招揽游客、促进旅游业繁荣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春有牡丹文化节,秋有河文化旅游节,春秋两季这两次节会活动为带来了大量客源,活跃了旅游市场,“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节会活动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大盛事。年牡丹文化节,历时四十天,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700多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86.7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11%和8.33%。河文化旅游节历时30天,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旅游者947.5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7.65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0.1%和10.25%。两次节会共计70天时间,共接待游客2647.55万人次,占全年旅游总人次的38.5%,旅游收入134.38亿元,占全年旅游总收入的38.6%。
二、入境游继续稳步发展,港澳台游客数量大幅增多
年全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53万人次,同比增长15.74%,其中接待外国人40万人次,同比增长7.44%,港澳台游客13万人次,同比增长51.9%。港澳台游客中以台湾游客数量最多,占港澳台游客的59.4%,其中香港澳门游客数量虽然不多,但却呈大幅增加态势,年来自香港、澳门的游客数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20.39%、119.27%。说明旅游在香港澳门一带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大。
来旅游的外国游客中以来自亚洲国家地区的游客数量最多,年全市接待来自亚洲国家地区的外国游客18.63万人次,同比增长36.78%,其次是来自欧洲的游客,共13.31万人次,来自欧洲的游客数量在外国游客中所占的比重为33.3%,仅次于亚洲,但游客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却减少了25%,接下来的排名是美洲和大洋洲,游客数量分别是2.87万人次、1.15万人次,来自非洲的游客数量排名最后,但与去年同期比却增长了3.6倍。
三、境外游客在停留时间减少
年境外游客在人均停留时间是1.46天,比上年减少0.11天。其中外国人在人均停留1.41天,比上年减少0.02天,港澳台游客人均在停留1.61天,比上年减少0.57天,港澳台游客中台湾游客在停留时间减少最多,人均停留天数是1.68天,比上年减少0.78天,台湾游客在港澳台游客中占有较大比重,其停留时间减少影响了港澳台游客整体在停留时间。港澳游客在停留时间变化不大,均比上年略有增长。香港游客人均在停留1.52天,比上年增加0.03天,澳门游客人均在停留1.53天,比上年增加0.32天。
我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资源整合问题仍应引起重视。游客在停留时间短仍然是影响旅游经济效益的原因,游在,住在郑州的问题,让优质的旅游资源,不能享受全部的旅游成果,在“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元素中把一半以上的利益割给了别人。
2.自驾车增多,交通拥堵问题亟待解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出游次数增多,同时由于私家车大量增加,自驾游也成为一种旅游时尚,但交通拥堵、道路不畅让很多人“欲游而止,望游兴叹”,影响了游客来旅游的积极性,制约了客源市场。要确保游客畅游,一方面要加强交通管理,同时道路规划也要更加合理。
3.“龙门石窟”这个全市唯一的5A景区的发掘利用还没有找到真正的切入点。“龙门山色”历来就居于八大景之首,景区虽然不大,但景点的大气、典雅是境内任何一个景区都无法比拟的。不然武则天也不会在那里开凿石窟群,把自己的形象立在那里。龙门山色从不同的角度看都有步移景挪的效果,水光山色,堪称胜景。所以对外宣传应该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景色相提并论,不能突出了一面,而忽视了另一面。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忽视了自然景色。自然风景有时也需要提醒,如果不提醒,很多人会“身在福中不知福”而忽视了良辰美景,自然风景也有密码,在很多人未解其中玄妙的时候给以提醒,则能帮人理解景区,使其得到自然的陶冶,得到美的享受,从而加深对景区的印象。
中小企业促进法--调研报告 篇7
一、法、意、奥非常重视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法、意、奥三国都把规范、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经济政策, 多年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扶持措施。
执行了欧盟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员工在250人以下, 年营业额在4000万欧元以下, 净资产在2700万欧元以下, 外控股权不得超过25%。其中, 员工50人以下, 年营业额700万欧元以下, 净资产500万欧元以下的属小企业。按照这个标准, 法国中小企业有240多万家, 意大利有400多万家, 奥地利仅工商分会就有20.7万家 (会员) , 其中, 5.7万家在维也纳。
各类政策均向中小企业倾斜。
法、意、奥三国根据欧盟颁布的“欧洲小企业宪章”、“欧盟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性文件, 结合各自的实际制定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在简化行政手续、税收优惠、资金融通、外贸出口和技术创新方面, 尽量创造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市场竞争环境, 这些做法值得借鉴。
组织形式多样化。
大体分为5种:个人公司、合伙公司、集体名义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前三种较多, 属于无限责任公司, 后两种较少, 属于有限责任公司。
手工业地位作用明显。
在与法国手工业协会国际合作部主任拉菲尔·潘尼瓜、主任助理玛丽亚·弗罗蒙特女士等人员座谈中了解到, 手工业在法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制造业、商业、服务业中, 同属于手工业的约占70%。手工业职业协会成为手工业者之家, 有100多万人, 加上其他行业商会将在30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消费品、建筑、社会服务、加工生产等行业, 手工业年产值在3000亿欧元以上。意大利中小企业联合会有关资料显示, 意大利制造业企业总数中99%是中小企业。我们在维也纳参观了一家玻璃工艺品产销店, 传统的加工手段, 精湛的工艺技术, 产品琳琅满目, 顾客络绎不绝。据奥地利联邦商会手工业分会商务议员科艾蒂女士、奥中友协副秘书长、奥地利中国及东南亚问题研究所研究员苏并列介绍, 奥地利联邦商会系统从业人员390万人, 其中, 维也纳分会中小企业员工60.3万人, 多数是手工业者, 年营业额720亿欧元, 约占国内总值20%。
中小企业贡献较大。
我们获取的资料显示, 法、意、奥三国, 中小企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总数的70-80%, 工业产值、销售额都占总额的60%以上, 出口额占50%, 对本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中, 行业服务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
法、意、奥三国都有相对独立的中小企业服务组织。在欧盟框架下, 包括本国政府——大区——省——市等不同层次的行政、准行政机构, 还有中小企业联合会、行业商会、金融部门、人力劳动部门、工会等机构, 对企业问题进行协调解决。奥地利商会下属九个州都有分会, 领导人五年选举一次。维也纳分会是准政府部门, 主要负责行业及企业在银行保险、手工业发展、商贸、工业、市场调研、业务活动、旅游、物流等事务的协调组织工作, 代表行业企业, 对政府的政策、法规草案提出中小企业税收、劳动等方面的建议, 平时的主要工作是加强各类人才的培训, 包括干部考核、师傅级别考试、学徒工、技工、经营者上岗前培训、鉴定等, 开办促进经济发展学校、旅游学校、商校, 对专业人员进行培养深造。根据行业发展需要, 举办政策法规、企业集体合同、应对车辆限行等不同形式的研讨会, 帮助行业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受到企业欢迎。法国商会介绍说, 法国失业率较高, 手工业没有受到大的影响。手工业有三个特点:一是数量多, 手工业者在多种行业存在。二是传承性强, 许多技艺、知识, 需要一代一代传承发扬。三是紧密性, 与国家经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 是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为促进手工业发展, 国家有手工业联盟, 全国22个大区、100个省都有手工业联盟。省联盟负责手工业者或企业鉴定、注册登记、学历文凭、技术等级认定工作。省联盟及下属单位主要任务是, 组织各类专业人员知识技能培训, 倾听手工业者意见, 提出促进手工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搞好与欧盟有关组织的工作衔接, 组织开展国际合作, 帮助解决产品质量、伙伴合作、贷款融资、产品出口、退休社保等, 有力地推动了中小企业和手工业发展。
法、意、奥三国商会 (协会) 收入主要来源于会费和地方税收转移支付。商会主席在业主中选举产生。执行主席 (办事机构主任、秘书长、) 负责日常工作和费用支配, 工作人员大都是参公管理, 工资由行政支付, 商会资金主要用于服务中小企业经营活动。商会在办事效率和社会信誉上都是很高的, 为中小企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考察后的几点体会
1、我国中小企业生产加工的日用消费品在当地有广阔市场。
我们在与法、意、奥三国有关机构座谈中和市场考察中, 听到和看到的是, “中国制造”的轻工产品随处可见, 特别是许多日用商品深受当地人民青睐。这说明中小企业是大有发展前途的。
2、高质量的名牌产品附加值很高。
在考察中, 我们看到, 一些世界知名品牌产品, 如箱包、服装、鞋帽、手表、香水、金银珠宝饰品等的价格比一般产品高出一到两倍, 有的甚至相差几十倍。有些同样品牌、同样款式的产品在我国的售价比当地高出40%。可见, 中小企业依靠技术进步、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产品结构调整, 加强品牌培育, 扩大市场占有率是非常重要的, 也是十分迫切的, 而且是大有发展前途的。
3、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手工业联合经济组织作用意义重大。
法、意、奥三国长期重视中小企业和手工业发展, 这企业安置了大量的劳动就业, 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 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个体从业、企业建立后必须成为商会 (协会) 会员, 会员必须按规定缴纳会费, 地方企业税收按规定向商会转移支付, 这为企业和手工业商会 (协会) 履行职能, 协调解决行业企业、手工业者生产经营以及本身利益等实际问题, 会员获取有效服务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因此, 我国需要借鉴他们的做法, 健全、恢复和完善中小企业和手工业联合经济组织, 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组织架构, 分级负责, 明确职责, 为中小企业和手工业快速发展, 帮助企业走出国门, 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4、落实政策, 完善法规, 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和手工业长远发展。
法、意、奥三国长期重视中小企业和手工业发展, 不断健全了相关的扶持政策和法规。历史经验和成果需要我们汲取。在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二五规划发展中, 要加强调查研究, 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已有的促进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措施, 有针对性地解决影响中小企业和手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建立必要的协调机制, 搭建多种服务平台, 不断推动中小企业和手工业发展。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对策 篇8
但是,中小企业发展困难仍很突出,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不容忽视,特别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主要表现在:中小企业基础薄弱、发展质量低;市场进入仍有不少障碍;企业负担仍然较重;融资难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不完善等等。
我们为了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必须从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中小企业的重大战略意义,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上升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刻不容缓营造发展环境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必须切实营造良好环境是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切入点,建议突出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认真清理市场准入和前置审批。目前由各部门自我清理的做法,由于受部门利益的局限,很难取得实质进展。建议组织专门力量,独立客观公正地全面梳理各部门设定的市场准入和前置审批项目,认真权衡利弊,向国务院提出具体建议。需要取消的,要坚决予以取消;需要保留的,应明确准入条件,消除模糊和歧视条款,简化手续,取消不合理的收费。
二是建立有效的涉企收费维权机制。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按照能免则免、能减则减的原则,继续清理与行政许可相关的行政事业单位收费和中介服务收费。在总结推广地方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多种涉企收费维权机制。如通过建立企业维权投诉网络,强化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依法维护业内中小企业的共同权益等。
三是切实加强反垄断执法。依据《反垄断法》,重点治理垄断环节延伸和滥用市场地位的行为,维护中小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同时,加快垄断行业国企改革,推进主辅分离,严格限制垄断企业进入非主营业务。
四是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按照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标准,统筹公共资源配置,在土地供给、城市规划、园区招商、政府采购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平发展机会。
坚决加强财税扶持力度
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扶持力度,不仅社会效益显著,可以降低失业,减轻社保负担,也有利于长期税源培植,增加财政收入。
一要建立有利于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梯度税收优惠体系。在流转税方面,提高营业税和增值税起征点,对微型企业营业税统一实行3%的优惠税率,同时赋予省级税务机关适当的营业税减免权限,允许符合条件的微型企业自行选择作为小额纳税人或一般纳税人缴纳增值税。对公益性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提供有偿服务收入免征营业税及营业税附加。在所得税方面,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税收负担,对小型企业统一适用优惠税率,对个体工商户参照个人独资企业征收个人所得税,并适当提高起征点。为简便起见,可考虑对年营业额30万或50万元以下的微型企业免征所得税。这些企业即使能有10%的利润率,年利润也不过3万元或5万元,还往往全家经营、超时劳动,对他们免征所得税,合乎情理。
二要显著增加财政对中小企业投入。据测算,2010年中央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直接财政投入约占中央财政支出的0.25%,加上各级地方政府的支出,全国对中小企业的直接资金投入约占全国财政支出的0.45%~0.56%、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0.1%~0.12%。建议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争取用三年时间使各级财政对中小企业的投入规模翻一番,用五年时间使中小企业的财政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1%。
三要研究设立小企业贷款援助基金,加快发展社区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中小金融服务机构,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出路。建议一是放宽准入,适度放松社区银行和村镇银行的设立条件,鼓励更多民间资本进入;二是完善差别化监管政策,允许小银行提高存贷比的容忍度,拓展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渠道,改善经营环境;三是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对小型金融机构在减免营业税的基础上适当减免所得税,完善担保补贴制度和发展政策性担保机构。为了防范监管能力不足带来的风险,可先在民间资金充沛、中小企业多、基础条件好的部分东部省市先行先试,然后逐步在全国推广。同时,进一步引导大中型商业银行为小型和微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建立独立核算的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改进和完善风险管控制度,提高监管机构对小型和微型企业贷款不良资产比率的容忍度。
完善政府服务体系
进一步明确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在于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要以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为导向,以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和参与产业配套为核心,以培育主体与完善机制为重点,大力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布局,加快构建以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为引导,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的专业服务机构和社会服务主体为支撑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形成“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运行机制,为中小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继续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财政投入,将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完善财政补助机制和奖励机制,健全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及各类政策资源使用效果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逐步推动独立评估机构、公众参与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透明度,保障政策资源得到优化配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以及基层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建设,争取在未来五年各省区市都建立三级覆盖的中小企业服务网络,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还需加强共性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加强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的规划,支持引导科研机构开发中小企业急需的技术。依托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开展技术推广工作,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和管理培训以及技术咨询服务;发挥企业间组织和行业协会作用,鼓励企业联合创新;通过税收减免、资金补贴等扶持技术服务机构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试验、检测、标准认证、技术交易、专利代理等服务;在产业集群中扶持设立中小企业创新平台,按照“政府支持、企业自治、市场化运行”的原则,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和中介服务,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步伐。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进入新阶段,在促进外贸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帮助有条件的中小企业“走出去”,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可考虑在现有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基金和中小企业国际交流工作中,增加相应的职能和政策手段,也可考虑设计并实施新的支持科目,如建立中小企业“走出去”专项基金等。增加对中小企业各类国际业务的保险额度,提高保险力度,加大中小企业出口融资、贴息贷款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对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信息、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服务,为中小企业“走出去”提供咨询服务,提高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
中小企业促进法--调研报告 篇9
情况的报告
2014年12月29日在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
市农机局局长 刘建才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市政府委托,我向本次会议报告全市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情况,请于审议。
一、我市农机化发展现状
今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颁布实施十周年。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市认真贯彻实施《促进法》,坚持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总体目标,在农机政策法规执行、农机推广使用、农机安全监管、农机质量监督、农机社会服务等各方面扎实推进,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先后荣获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全国农机科普先进集体、全省玉米机收先进单位、全省农机化宣传标兵单位、全省农机修配管理先进单位、全省农机安全示范市、全省农机安全监理为民服务 创先争优示范窗口、**市农机化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06万千瓦,农机总值达到6.3亿元,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9万台,联合收获机2700台,各类配套机具达到3.8万台(套)。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6%,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达到5亿元。各类新型机具大幅度增长,实现了由小型向大、中型,由单项作业向复式作业的转变,并呈现出高性能、高质量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有力保障了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二、《促进法》的贯彻实施情况
(一)广泛宣传,大力营造依法促机的良好氛围。我市制定了详细的宣传方案,开展了多渠道、多形式、多层面的宣传活动。一是抓媒体宣传。在**电视台、《**日报》和市政府门户网站等及时进行农机法律法规宣传。二是抓会议宣传。充分利用全市农机工作会议和各类农机现场会有利时机,发放宣传册4万余份。三是抓流动宣传。出动宣传车2辆,全年在各乡镇巡回流动宣传,每年3.15期间及时组织质量宣传。四是抓农时季节宣传。开展送科技下乡、送技术入户、农机专项检查和打假活动共90余场次。五是抓信息宣传。农机部门积极向中国、山东省、**市农机化信息网投稿,大力宣传我市农机化亮点工作,为《促进法》的贯彻实施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加强领导,确保贯彻实施工作落到实处。为将《促进法》贯彻到基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市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贯彻实施工作的领导。一是按照《促进法》的规定,将农业机械化发展纳入了我市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与其它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发展。二是要求各相关部门单位切实依法履行职责,大力支持我市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三是分管市领导多次带领农机部门的同志到外地农机产业园和农机生产企业参观学习,到省和**市农机局汇报我市的农机化工作,积极争取农机补贴和项目。特别是从2014年起,市政府将农机推广任务下达到乡镇,纳入了科学发展观绩效考核。
(三)狠抓推广,努力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认真按照《促进法》的规定要求,结合支农惠农政策,大力开展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一是狠抓对上争取。近年来,共争取到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000多万元,补贴农户9600多户,补贴机具1.5万台(套),带动农户投入达2.2亿,购置各类农机具3.8万台(套)。在补贴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市农机主管部门实行公开公正,阳光操作,热情服务,真正做到了惠民便民。二是狠抓示范引导。建立各类农机化示范基地15处,召开各类农机推广现场会56场次,让广大群众现场观摩、直观感受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巨大作用。三是狠抓技术培训。近年来共举办农机化培训班和现场会180余场次,现场培训和以会代训4万多人次。四是狠抓机械化作业。按照四季农业生产的工作特点,及时组织机械上阵作业。仅今年就检修机具2.3万台套,组织上阵机械3.6万台次,完成小麦机收50万亩,玉米机收41万亩,秸秆粉碎还田67万亩,花生覆膜播种28万亩,花生机收16万亩,马铃薯机收3万亩,农机深松整地20万亩,组织跨区作业机械500台套,作业面积37万亩。农机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节本增效。今年3月5日,**市在我市召开了农机深松整地现场会,省局领导参加了现场观摩。
(四)依法监管,规范农机产品市场。加强对农机产品的质量监管是《促进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更好的贯彻好《促进法》,市农机部门联合工商、质监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和农机质量大检查,全面清查农机生产、销售市场,规范农机维修网点,严格农机产品准入,对全市112家农机生产、销售网点进行拉网式检查。近年来共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行为160起,净化了农机市场,保障了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五)强化监理,确保农机安全生产。为确保农机安全生产,促进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我市开展了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和全省农机安全监理为民服务 创先争优示范窗口创建活动,工作中做到严格执法,全面监理,热情服务。一是规范源头管理。严把机车入户关、机手培训关、考试考核关、检审关,努力把农机安全隐患遏制在源头。二是抓优质服务。转变工作思路,大力开展为民服务 争先创优活动,将农机监理办证程序、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公示,实行一站式服务和上门验货服务。三是整治违章作业。市农机部门协同公安交警部门,加强路面监控,加大整治力度。近年来,共开展农机执法行动1400余次,查处黑车非驾1760起,纠正违章2870起,强制报废拖拉机693台,扫除了安全死角。四是搞好安全教育。积极开展农机安全培训,印发明白纸10万余份,赠送农机杂志2万余本,有效确保了农机安全生产。今年6月26日,省农机局在我市举办了全省创建全国平安农机培训班,全省9个地市、15个县市区农机局局长参加了培训,给予了我市高度评价。我市顺利荣获全省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单位和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荣誉称号。
(六)创新机制,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构建上下贯通、纵横相连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培植发展农机大户为突破口,积极组建农机社会化服务合作组织,共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80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个、省级示范合作社2个、**市级示范合作社5个。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机具总数达到2400多台套,其中大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580多台,年总收入7200多万元,纯收入超过3000万元,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七)强力推动,促进农机产业快速发展。首先是规划建设现代农机产业园,筹建农机大市场。规划以国泰拖拉机集团为辐射带动中心,高标准规划占地2平方公里的现代农机产业园区,策划引进一批农机设备制造、农机配件生产、农机维修服务、农机销售市场等带动性强的大项目。计划总投资2.5亿元,吸引五征、常林、时风、东方红等国内知名农机大企业前来投资和从事销售、维修服务。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达10亿元,利税6000万元。其次是强力推进农机4S店建设。(1)依托国泰拖拉机集团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建设高标准的集销售、维修和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国泰农机4S店。(2)依托**市龙奎农机专业合作社,投资600万元,建设龙奎农机4S店,占地面积10余亩,销售展厅面积3000余平方米。(3)依托顺峰农机专业合作社,投资300余万元,建设顺峰农机4S店。今年11月21日,**市农机4S店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省站领导亲临现场指导。
三、《促进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贯彻实施《促进法》过程中,农机化工作虽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对照农民期盼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特色农业产业的机械化水平较低。我市农业机械对农业生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粮食作物的机耕、机播、机收和农业运输等方面,经济作物、大棚设施、畜禽水产养殖等高效农业的配套机械的应用水平还不高,跟不上当前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农民对畜牧饲养、蔬菜种植、加工环节、果枝修剪等农业机械的需求空间还很大,对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力度还需加强。
(二)地方财政对农机的扶持政策较少。各级财政扶持和投入对农机化发展的推动力还不能满足新农村和现代化农业建设的需求,特别是对农机产业园、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维修网点和农机4S店建设的政策扶持和项目资金较少,与现代农机产业发展和农民实际需求差距较大。
(三)农机合作组织建设及其服务能力不足。一是大多数农机专业合作社缺少建设用地,扩大规模用地难,发展壮大受到制约。二是农机合作社发展需要购置新型农业机械、支付建设用地和土地流转费用,资金需求量大,贷款和融资困难。三是土地流转经营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下一步农村土地确权领证完成后,土地流转必将加快,粮食收获后凉晒成为突出问题,亟需出台扶持政策,支持合作社新上粮食烘干设备。四是农机专业合作社人才缺乏,懂财务管理、种植技术、操作技术和维修技术的专业人才太少。
(四)农机安全监理执法力量薄弱。面对在县乡道路上行驶的无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其无证驾驶人,农机部门由于没有上路执法权而无权管,交警部门因法律障碍和警力不足而无力管,导致农业机械存在失控漏管的问题。加之,我市农机监理任务量大,工作人员缺乏且年龄普遍偏大,专业装备差,执法车辆少,严重制约了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开展。
四、今后的工作打算
我们将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工作思路,突出粮食生产机械化、经济作物机械化、农机合作社建设、农机4S店建设、平安农机建设五大重点,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认真落实农机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组织农机化生产,持续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抓好农机化工作,促进全市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和服务水平再上新水平。
(一)强化领导,加大扶持,凝聚农机化发展的合力。一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深化干部群众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示范建设、农机合作社建设、农机操作人员培训、农机维修网点和农机4S店建设的扶持力度,把农业机械化工作作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统筹规划考虑。三是通过政策扶持、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加快经济作物机械化和林果畜牧业机械化发展。四是各乡镇政府要切实将本地的农机化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形成全市重视,上下联动,加快发展的合力。
(二)突出重点,强力推动,打造农机产业园。以立足**、面向全省、辐射全国、走向世界,打造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现代化、规模化、功能化、集约化的区域性大型农机产业园区为目标定位,以国泰拖拉机为辐射带动中心,高标准规划现代农机产业园区,依托我市物流枢纽和机械制造产业优势,充分利用**保税港区**保税功能区优惠政策,以大制造、大市场、大流通、综合配套来发展和提升农机产业。一是成立农机产业园重点项目指挥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指挥。二是依托国泰集团为龙头的农业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发挥全市矿山机械企业作用,研发新型大型农业机械,拓展工程机械和环卫机械,实现转型升级和集群式发展。三是依托山东农大、山东科大等科研单位的技术力量,实行产学研结合。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千方百计招大商引大企,积极引进五征常林、**雷沃、**东方红等国内农机龙头企业,给予入驻企业土地免租、税收减免、代建厂房、购机补贴倾斜扶持、增设专项资金等多项优惠政策,实现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大力提升我市农机装备制造水平。
(三)狠抓源头,严格监管,确保农机安全生产。一是严格依照农机法律法规,切实加强源头管理等基础性工作,严把培训考试和办证关口,不断改善执法手段和设施条件,努力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切实开展依法行政。二是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农机科教培训,提高拖拉机驾驶员、农机操作手培训的质量和水平。三是充分利用公安交警部门的执法优势,开展农机安全联合执法,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农机安全监管网络,坚决杜绝农机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四)立足服务,创新机制,推进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健康发展。一是积极培育和扶持一批农机专业户、农机合作社等农机作业服务组织,不断壮大农机作业服务队伍。二是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扶持,帮助农机合作组织解决库房建设用地难、建设资金不足等实际困难和问题。三是以购机补贴政策实施为契机,将购机补贴资金优先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四是加快土地流转,促使广大农民与合作社建立利益共同体,实行规模化种植,建立高产创建和全程机械化示范区。
【中小企业促进法--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08-12
鞍山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11-16
中小企业上市调研08-31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研10-15
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评价报告07-15
中小企业财务分析报告研究08-31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方案06-09
内蒙古自治区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研报告09-07
论中小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开题报告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