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情作文

2024-10-14

风筝情作文(通用13篇)

风筝情作文 篇1

风筝情-抒情作文

偶然收拾起旧日的东西,忽地发现了儿时的一只老鹰风筝,虽然岁月的流逝使它褪去了昔日的色彩,可在我看来却依然那么五彩缤纷,在这风筝中我仿佛看到了童年跟着外爷看高飞的风筝……

嫩绿的叶儿已开始枯黄,柔和的秋天已悄悄来临了。这大概又到了故乡放风筝的时节了。

记得儿时我牵着外爷的手去滨江路看放风筝。街上,人就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多,天上,有无数只风筝,仿佛是一群群偏偏起舞的.蝴蝶。外爷那饱经苍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仿佛透过飞舞的风筝看到了什么。我也有的情不自禁,拿起风筝就跑,外爷叫我放线,风筝飞上天空了!风筝在蓝天中飞呀飞,好高好远……

风筝是我对故乡的印象。自从我踏上深圳这个通都大邑,我已经几年没有回家乡去了,我十分想念我的爷爷、奶奶。我望了望天空,发现了一些云形成一只老鹰,飞腾于山岭之间。我脑海中忽然地一闪,这难道不像我故乡的老鹰风筝吗?噢,它是风筝的魂,故乡的风筝魂……

顿时,我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想让风筝高高地飞在蓝天上,带着我的思念,飞回我的家乡去!

风筝情作文 篇2

但是, 高中学生的作文写作现状令人担忧:作文教学的功利性太强, 教师为高考而教作文, 学生为应付高考而写作文。教师着重讲模式、讲方法, 学生写作就是为了应付考试, 有的唱高歌、说假话、说套话, 内容单薄、语言苍白、毫无感情抒发;有的寻章摘句, 机械模仿, 甚至胡编乱造, 感情失真。学生对付作文形成了“套子”模式:结构上为了形成凤头, 滥用排比、比喻, 不管是否扣题;选材上翻来覆去就是运用那一点老掉牙的材料, 如讲到勤奋的就是牛顿、爱因斯坦, 讲到不幸便是失去父母、变成孤儿。学生作文缺少的是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真挚感情?怎样才能写好真挚的感情?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我”, 做一个现实生活的体验者

真情从“实感”中产生, 没有生活实感, 就不可能有真情。我们要善于感动, 学会感恩。英国作家康拉德说:“天下没有一个光明的地方或黑暗的角落不值得投以惊羡和同情的一瞥, 哪怕是匆匆一瞥也罢。”

亲情、友情、爱情、人情都是在点点滴滴的平常小事中体现出来的。朱自清的《背影》不就借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这一平凡小事来表现浓浓父爱吗?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 感恩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 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感谢父母辛勤工作, 感谢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和理解……对人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都有一颗感恩的心, 你就能时时感念父母, 就能明白父母心甘情愿不辞劳苦地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有了一颗感动的心, 你就会觉得每一天都是美好的, 每一件小事都是有意义的。

二、有“物”, 寻找感情的“承载物”

情感往往要借助于某一具体的事情、景物等作为“凭借物”“承载体”来抒发。李清照“淡荡春光寒食天”, 虽不着一“情”字, 然情采毕出, 情味无穷;辛弃疾“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 虽未言一“愁”字, 然谁不知词人的满腹的“愁”滋味呢?李辛二词何以取得如此的艺术效果, 一是情感使然, 二是其情皆有恰当的承载物。

大凡文章者, 或借事, 则要选准事;或借景, 则需找定景;而说理文, 议论是龙身, 论点为龙眼, 抒情是灵魂, 其立足点当在一个“理”字。

1. 借叙事来抒情。

借叙事来抒情, 叙事不过是用作抒情的手段, 它不追求事件的完整过程, 往往只是片断式介绍, 而把浓厚的情感融于事情的叙述中。

要选择生动感人的细节作为情感的凝聚点, 着力用情。如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选择了母子别离前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 针针线线中连缀着慈母的一片笃深之情。朱自清的《背影》更是把对父亲的挚爱之情都凝结在“背影”这个点上:

父亲是一个胖子, 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 他不肯, 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色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作者用简练的笔法, 写了父亲的体态、穿着、步履, 最后将情感聚焦于父亲为买橘子而翻越车站月台时的浮雕式“背影”上。虽是片断性动作的外部勾画, 没一句直白抒情, 却展示出父亲对儿子的骨肉至情和依依惜别的内心活动, 含而不露却情蕴丰厚。随着时间的流逝, 事情的情节、原委等都可能淡忘了, 但那“慈母缝衣”“老父背影”的“点”会永远铭记。所以, 借叙事抒情, 要在选择上下工夫, 不能让情感全面铺开, 四处流散。

2. 借写景来抒情。

情感是流淌在文章中的血液, 血不能流在外面, 头破血流就不美了。所以“情”要隐, 隐到不直说而别人也能感觉到, 效果会更好。借写景来抒情, 关键是选择善于引发情的景物。我们来看巴金的《繁星》:

如今在海上每晚每晚我都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 仰望着天空。深蓝色的天空正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 星也在动, 它们是那样低, 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 我就像看见无数的萤虫在我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 是静寂的, 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 我仿佛看见他们在眨眼, 我仿佛听见他们在低声说话。这时候我真忘掉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 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 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一切景语皆情语”。船行海上, 疾驶异乡, 看到这满天繁星, 作者怎能不产生思念故国、怀念往事的感情?但他并没有直接抒写这种离情, 而是写自己与繁星融成一片, 亲密无间, 巧妙地把一个游子孤寂而渺茫的心情反映出来。

3. 借细节来显情。

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微。”“至微”就是指那些显示人情美、人性美, 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细节。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达到“一瞬传情, 一目传神”的艺术境界。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一文中写自己的母亲, 就成功地运用了细节描写。母亲想帮助儿子, 却不知道怎么帮;想替儿子受苦也无奈不能;她只能无言地帮儿子上轮椅车, 悄悄地注视儿子的背影。当儿子久久不归家时, “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 又不想让我发觉, 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 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 她视力不好, 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 树丛很密, 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 走过我的身旁, 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 步履茫然又急迫。”找不到儿子, 她焦虑、急切;找到了儿子, 她只能默默地注视、无助地祈祷。此时我们看到一个坚韧又伟大的母亲, 她心甘情愿为儿子默默承受着一切, 毫无怨言。

考场作文“放收风筝”展示 篇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放风筝是中国民间广为盛行的一项传统体育运动。如何让风筝飞上天,飞得高,飞得稳?放风筝前要知道风的方向和速度,在风力适足时逆风向放飞;风筝向上爬升时,可停下来,慢慢放线;当风力不继,风筝有下降趋势时,要快速向后收线,要人工加风;当风力突然转强,风筝摇摆有翻转栽落的危险时,要迅速放线,迅速往风筝方向奔跑数步。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优秀例文】

远近随心一线牵

李东亚

近代有一首著名的《风筝》诗:“鲇鱼飘荡日当中,蝴蝶翻飞上碧空。放鹞须防天气变,莫教遇着乱头风。”诗句告诉我们放风筝时最怕的就是遇上风向不定的乱头风,真可谓是经验之谈了。

风向和风速时有变化,风筝会爬升、下降、摇摆、翻转或栽落。因此,放风筝时应适当放线或收线,适时调整,以保障风筝飞上天,飞得又高又稳。仔细品味,世事亦如此。直面逆境与顺境、沟壑与坦途、风雨交加与风和日丽,必须学会适时调整策略,才能放飞希望,实现理想。

莫里哀说:“随机应变是才智的试金石。”在多变之风袭来时,应顺势变通,因势利导,生命之舟才能驶得更快更远。

适时调整策略,失意彷徨者的心中能竖起明亮的灯塔,拨正航向。古往今来,无数先贤用自身的适时调整成就了不一样的精彩,书写了独具特色的生命华章。面对污浊黑暗的官场,陶渊明另辟蹊径,选择归隐,在幽静的田园中领略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雅趣,于简陋的居室中体味出“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的闲适。遭遇排挤贬谪的苏轼并没有因此而沉沦,而是积极调整自我,纵情山水,抒发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情怀。适时调整,从而使他们成为文学史上闪亮的明星,焕发出绚丽夺目的光彩,熠熠生辉。

适时调整策略,能让科技进步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作为国际知名品牌的格力企业和阿里巴巴集团,抓住了科技创新的机遇,适时调整发展方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亿万国人的骄傲。而柯达却于科技浪潮中销声匿迹,荡然无存,是因其固守传统,拒绝调整。因此,适时调整,不断创新是企业的制胜之策。

适时调整策略,能为历史发展装上动力十足的新引擎,引领国家走向繁荣富强。回顾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共产党人英勇睿智,灵活调整战略,拨正航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面对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势,共产党人又果断地坚持改革开放,谱写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如今,我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开启了新的征程。适时调整,与时俱进,我们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

人生有扶摇直上之时,亦有逆风起飞之日,适时调整,方能飞得更高;人生如同在大海中航行,有风平浪静,亦有惊涛拍岸,适时调整,方能驶得更远;人生如同瞬息万变的棋局,有优势也有劣势,适时调整,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世事难料,人生充满变数。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无所适从,故步自封,终难有成就。

现代作家邓拓有诗《红鸢》:“鸢飞蝶舞喜翩翩,远近随心一线牵。如此时光如此地,春风送你上青天。”春光明媚,放飞风筝,令人心旷神怡。不负春光,放飞理想,还须学会适时调整,把握好属于自己的人生!

[点 评]紧扣材料内涵提出论点,旗帜鲜明。“灯塔”“助推器”“新引擎”的比喻贴切,由小到大,层层推进,思路清晰,论证有力。排比、比喻、引用、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顺势致远

田晓涵

风力适足时,逆风向放飞;风力不继时,快速向后收线,给予人工加风;风力突然转强时,迅速放线,迅速往风筝方向奔跑数步。风速风向易变,放风筝必须及时收放,顺势变通,风筝才能飞得又高又稳。天有不测风云,人生之舟也不会一帆风顺。世事多变,求高求稳者必须顺势变通,灵活应对挑战。

《吕氏春秋·察今》中有“循表夜涉”“刻舟求剑”和“引婴投江”几个故事,分别讽喻不顾“时”“地”“人”的条件变化而机械法古的人。可见,酌情变通处理,才能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邹忌审时度势,深谙君王心理,顺势变直谏为讽谏,娴于辞令,现身说法,推己及人,指出“王之蔽甚矣”,从而让齐威王纳谏去弊,使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

谁也无法预料下一分钟将会发生什么,但不少人陷入窘境却不知醒悟,因不能顺势变通而失败。项羽被围时,只会仰天长叹:“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没找到自己失败的真正原因,只能归咎于“时不利”。项羽不听乌江亭长忠言,以愧对江东父老为由,刚愎自用,羞愤自杀。杜牧在《题乌江亭》中说:“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是对不能顺势变通的末路英雄的惋惜和批评!

顺势变通,理想的风筝才会飞上天,飞得又高又稳。薛宝钗面对飘飞的柳絮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大千世界,变化无处不在,善于顺势变通者,才能铸造辉煌。

勾践能屈能伸。被吴国打败,处于劣势,能刻苦自励,矢志不渝;放低自己,卧薪尝胆,积极备战,终于雪耻复国。

苏轼豪放洒脱。政治失意,一贬再贬,却能救灾治水,为民谋利。被贬黄州时,还能听江上清风,赏山间明月,领悟变与不变的哲理而畅然释怀;宠辱偕忘,超然物外,“也无风雨也无晴”,在诗、词、散文、书法等方面多有建树。

鲁迅弃医从文。他在《〈呐喊〉自序》中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有了这一顺势变通,才有了千万民众的苏醒,才有了一颗文学巨星的熠熠生辉。

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的职场达人,不仅仅工作能力强,而且能审时度势,顺势变通,善抓机遇。唯有顺势变通,才能因时制宜,占领信息时代的制高点。商场如战场,把握商机就要适时调整,抢滩市场。马云说:“创新不是要打败对手,而是跟明天竞争。”从创办互联网商业公司到挥锤纽交所,马云不断顺势调整,引领新的消费模式,令人惊羡!

顺势变通不是曲意逢迎,不是做墙头草,不是暗箱操作,投机钻营。应像变色龙那样因善变而趋利避害,像沙丁鱼那样因灵活而求得生存。这是一种智慧,一种人生境界。

顺势变通,理想的风筝才能飞得又高又稳,如雄鹰般翱翔蓝天!

[点 评]论点鲜明,思路清晰。正反对比,论证有力。选材丰赡,既有历史沧桑感又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引用典故和古诗,为文章增色添彩。“顺势变通不是曲意逢迎”的补述使文章更具有深度和思辨性。

画风筝放风筝作文300字 篇4

今天下午,我们特别高兴,因为姚老师要带我们去放风筝。

我和杜连意一组,首先是画风筝的环节。老师叫每一组派一位小朋友来拿水粉、画笔、调色盘、风筝和报纸。开始画了,我们兴高采烈地画出了自己想画的东西。

接下来,我们带着自己的风筝一起下楼了。到了操场,我们最期待的时刻到了,我把风筝的线弄长了一点,杜连意让我先放风筝,我跑啊跑,风筝在后面飞啊飞。突然,刮来了一阵微风,哇!我大叫着,“风筝飞的好高啊!”我说,对面传来了一个人的讲话声,啊!原来是杜连意,我赶紧停下脚步,把风筝给了杜连意。时间过的好快啊,一转眼就放学了。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操场。

我真想再做一次风筝啊!星期五就要比赛了。

【我们的风筝】

王淇葳

今天,姚老师发了风筝,让我们给风筝画图案,放风筝。

画风筝的时候,先是我和吴思瑶一起画,我们画了一个鲜红的爱心,然后又画了一朵深蓝色的小云,这样显得更加美丽了。

后来,郑渝诺也加入了我们的小组,现在我们组有三个人了。郑渝诺画了一朵美丽的小蓝花,接着,我又画了一朵小绿花,然后,吴思瑶又在像跳绳的骨架上涂了五颜六色的色彩。接着我们又去姚老师那里拿了一个线轮,我们是多么高兴啊!

最后,我们来到了操场,我们弄了半天,一会是线乱了,一会又是线被扯出来了。唉,放风筝真是难啊!

不过,我还是觉得放风筝满有趣的!

【风筝】

裘天义

晚饭以后,我带着老师发的材料,来到胡大师的家里,开启了我们第一次合作——画风筝、放风筝。我们一人一只笔,蘸着水粉颜料,开始我们天马行空的想象。胡大师画了圆圈、小树、棒棒糖、小花、许多点点。我画了彩虹、小树、白云、还有点点。不一会儿,一幅大师级的抽象派画作跃然纸上。这些画在大人眼中就是一片乱七八糟的涂鸦,但我俩一致认为,这才是我们的风格。

一切准备就绪,我们拿起风筝快步走到了屋外的空地,迫不急待地开始放飞。我在后面托着风筝尾巴,胡大师在前面握住线盘,轻轻地跑动起来。风筝发出嗖嗖的声音,似乎快要脱离我的手掌。我见时机成熟,连忙往高处托出风筝,大喊:“赶快跑起来!”胡大师就像听到了炮弹发射的指令一样,飞快地向前冲了出去。风筝徐徐地像汽车爬坡一样升向了天空。看到风筝终于飞在高空时,我欣慰地笑了。胡大师也笑了。

回家的路上,我不禁想着,多希望每天都能这么快乐。

【风筝】

杜连意

星期三的下午,我们进行了一个有趣的活动:画风筝和放风筝。

首先,我们在风筝上作画。我和何方一组,我们打算画一个KITTY猫,她画小猫,我画背景。我们画得特别认真,没过多久,一个栩栩如生的KITTY猫就“新鲜出炉”喽!姚老师还夸我们画得好呢!

接着,我们去操场放风筝了!一开始我们的风筝没像王欣宇的飞得那么高,等姚老师提醒我们放线之后,我们的风筝也飞得很高很高了。我感觉那只KITTY猫好像在和我招手,我也朝它挥了挥手。

风筝情作文 篇5

一、具体做法

要求学生每星期坚持最少写三篇日记, 可以摘抄, 但不能全部抄, 至少要写一篇。可以是记录真实的事情, 也可以是读后感, 也可以是自己内心的想法, 但必须是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每星期都对学生写的日记进行评讲和交流。几年下来, 很多学生养成了坚持记日记的良好习惯, 学生的作文水平普遍有了明显的提高, 而且虚假作文少了, 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发展。

二、写日记的好处

写日记有哪些好处呢?具体说来,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 写日记能为小学生不断增加“积蓄”

大多数学生害怕作文, 不知从何写起, 于是就胡编乱造, 照搬照抄, 写些虚情假意的作文。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学生的“积蓄不足”, 而坚持写日记无疑是解决这一难题的良药。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可以摘抄课文中的佳词好句, 也可以摘抄课外书上的精彩片段。这样, 不仅调动了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 而且让学生增加了课外阅读量, 开阔了视野, 增加了学生的词汇的积累。那么写作文的时候就不愁没词可用了。实践证明, 这样做的效果是很明显的。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教育专家们精挑细选出来的, 很多都是名家名篇, 我们应先利用好这一教学资源再去挖掘其他的资源, 而没有必要去舍近求远。

(二) 写日记有助于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习惯

学生对写日记有了兴趣之后, 他们必然会对平凡的生活加以留心, 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 用心体会周围的人和事情, 时间长了就会养成习惯。这有利于学生不断地认识新事物, 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有一次, 我们班的一个学生在路边看到了一只受伤的野鸡, 于是她便仔细地观察, 并把它写进了日记里:“今天, 我在路边看到了一只受伤了野鸡, 它的羽毛是灰色的, 但是中间又夹杂着一些彩色的羽毛, 这使它有时候看起来会发出五彩斑斓的光彩, 尤其是迎着太阳看的时候。它的小眼睛像宝石一样发着光, 看到我又露出惊恐的神色, 但似乎又在向我求救。于是我把它捧在手心, 这时我惊奇地发现野鸡的鸡冠比家鸡要小, 但是很红。它可能是害怕了, 挣扎了一下, 使出浑身的力气飞出了约二十米。哦, 原来野鸡比家鸡会飞!我又追上它, 把这个再也没力气的可怜的小家伙带回了家。我为它包扎伤口, 给它喂食。我一边忙活一边想, 这是谁啊, 这么残忍!多可爱的鸟儿啊, 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它们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啊……”

在那个星期的日记评讲中, 我在全班读了这篇日记, 并表扬了这位同学认真观察, 勤于思考, 而且爱护小动物, 号召同学们向她学习。从那以后, 学生们的日记里便增加了许多观察事物的内容。有的写观察蚂蚁怎么搬家的, 有的写观察家里小猫小狗打架的, 等等。而且学生们写得都很有童趣, 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这让我很吃惊。原来, 在我们成人看来这么平常的事情, 在孩子们的眼里竟然这么有趣!而且他们也能把它写得很详实具体, 我低估了学生的能力, 看来, 只要引导得好, 就能使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 言之有理。

(三) 写日记有利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长期以来, 重视智育而忽视学生其他方面发展, 尤其是心理健康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以至于经常听到有家长或老师抱怨:不知道现在的学生到底想些什么, 没法和他们交流!尤其在农村, 老师整天忙于教学, 而学生家长大多数都外出打工了, 他们被赋予了一个新的称号———留守儿童。社会、学校也采取了的一些关爱留守儿童的措施, 但也都是治标不治本, 几乎没有人真正地了解孩子们都在想些什么, 他们有什么苦恼和困惑, 所以有很多孩子的心理健康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时, 写日记就成了孩子们倾诉烦恼、解除苦闷的好办法。而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日记的同时, 也能和学生进行更好地交流, 为孩子们答疑解惑, 必要时也能起到给他们疏导心理的作用, 也能对他们给予一定的思想教育, 而且容易被孩子们接受, 从而也促进了他们心理健康地发展。

三、指导学生写日记应注意的问题

在指导学生写日记的几年实践中, 我取得了一点成绩, 但是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走弯路。

(一) 评价应以鼓励为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学生对写日记感兴趣的话, 他们就不会把写日记当作负担, 而是当作一种需要, 一种习惯。在这种需要感、习惯感培养的过程中, 老师的鼓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一点我深有感受。每次评讲时, 被表扬的同学, 尤其是他的作品在班级被朗读的学生, 下一次的日记一定会写得更认真, 质量也会更好。

(二) 对学生的要求不宜过高

对于小学生来说, 书面表达无疑是学习中最难的, 所以, 无论是日记还是作文, 都不能对学生做过高的要求。否则, 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失去信心, 失去兴趣, 把写日记当作一种负担, 只是应付差事, 那样就达不到训练提高的目的。

作文评价要重情和义 篇6

一、作文评价应体现人文情感

教师要用赏识的目光去看每个学生的作文,赏识学生,评价作文时才会语重心长,才会情真意切,才会使学生既学作文又学做人。

一位五年级的王同学,因爸爸没多少文化,对爸爸很不服气,父子常闹别扭,老师一直想找机会做他的工作。一次在他写完一篇《我的爸爸》的作文后,他的老师有意做出这样的评价:“你具体的描述了爸爸开朗、幽默、善良有爱心,看得出你爸爸很了不起。我很羡慕你有这样一位好爸爸。”老师的评价简洁而明了,至少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信息:我已认真阅读了你的作文,了解了你的爸爸。你具体的描述,让老师觉得你爸爸很了不起。你应该为有这样一位爸爸感到骄傲。这样的评价让学生得到了不仅仅是知识的肯定,同时得到一种心理暗示——爸爸很值得你尊敬。这样的评价让他有了改变,也给老师带来更多的思考。她在教学后记里这样写到:今天我收到两份礼物。一份是意料之中的,孩子们拿到自己的作文本,看到我的评语之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有的把作文拿给同学看,有的得意的念给同学听,有的对我的评语有想法给我“提意见”,有的把作文贴在胸前看着我笑……当我的目光与他们相对时,孩子们的笑容更加灿烂,特别是王同学脸红红的,他的目光中我看到的是真诚,这时我的心盛满了快乐。另一份礼物出乎我的意料,那是他爸爸的电话。“谢谢您,于老师。孩子的作文我看了,孩子说他要在最后加一句‘对不起,我对您不够尊敬’、‘爸爸我爱你”’。一声“谢谢”让我心中多了一份自豪,同时更多了一份责任

我们也看到和听说过这样的评价“上课听什么了,重写!!”“文不对题,句子不通,孰不可忍。”这样的评价语言生硬、刻板,只重视对知识的评价,缺乏对孩子的赏识,缺乏與孩子的情感的沟通,缺乏对写作兴趣的激发。会使学生的自信心受到伤害,甚至丧失殆尽。相比之下王同学的老师,那段看似平常的评语,把人与文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那份真情使作文、做人得以升华。

二、作文评价应体现交流和对话

教师评价作文,是阅读学生作文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感受,从而赋予学生作文新的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触摸到了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时教师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评价者,还应是一个作文过程的参与者。教师必须给予文章一种定义,并有一个与学生交流和对话的过程,这样才能达到情真意切、唤起共鸣的效果。这种交流与对话要有启发性和商榷性,在交流中有教育,在对话中有启发,适当的时候要用幽默和睿智让学生感受评价中丰富意蕴。

著名的小学作文教学专家贾志敏老师,在给一个学生《我们要吃红烧肉》一文的评价时这样写道:我也是个“吃肉大王”,我也喜欢吃红烧肉。用夹心肉煮熟以后,放在油锅里炸一会,放上姜葱、酒、糖和味精,烧好之后,香喷喷、甜丝丝、油而不腻,鲜美无比。吃了还想吃,百吃不厌。想不到张闻雨同学(文章小作者)跟我“志同道合”,也是个“吃肉的大王”。这一评价中,贾老师对文章的认同,正是与张闻雨同学的交流对话的过程。“想不到张文雨同学跟我‘志同道合…,这一评价更丰富了要倾诉的情感。又表达了对学生的肯定和赞扬。贾老师用真诚架起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让学生更乐于抒发真情实感,此时无声胜有声。

三、作文评价应体现多元化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面对这个多元的群体,作文评价没有统一的模式。所以,评价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因人而宜、因材施评、要体现多元性。在评价中要引导学生找到存在的不足和缺憾,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亮点,引导学生认知、发现、发展。如:面对性格沉稳、内向的学生,评价时使用全面性的评语;对喜欢张扬爱炫耀自己的学生,评语要客观中肯,语重心长;对缺乏自信的学生要多鼓励,评价时多用激励性的评语,要批评也应是含蓄些……总而言之,我们教师评价自己学生的作文,必须把握住鼓励与批评的度。既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评价,也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作文评价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放风筝 放风筝作文600字 篇7

这天,吴妈妈邀请我跟她们一道去外面玩。上了她的车,我才发现小吴和小冯也都在。正好,聊聊周末的难题。可他们貌似不太愿意说话。我正疑惑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响了起来:“小唐,你今天话有点多哦!”天呐,吓死我了!我猛然发现在副驾驶座上有一个大boss――付教练!怪不得他们不肯说话。

到达目的地,付教练没有了往常的严肃,喊道:“冲啊!谁最后一个到那片草坪就是癞蛤蟆!”我们全力奔跑,最后一个,竟然是付教练他自己!他哈哈笑着,指着自己的脑门说:“癞蛤蟆教练!”

跑步热身完毕。付教练拿出一个大风筝:“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了――猫头鹰风筝!”哇!好漂亮啊!可是怎么放呢?我不知道。

付教练自己先抓住先线,让我们抓着风筝跑,跑啊跑啊跑啊……最后它竟自己飞起来啦!好神奇哦!一定很简单!这是我当时的心里想法。还想着,小吴已经一个箭步冲上去,跃跃欲试。他终于如愿拿到了线,“命令”我和小冯去拿着风筝跑。我们跑得很卖力了,但风筝迟迟不飞起来。“一定是方法不对!”小冯冲过去抢过风筝线,“我来!”小冯十分自信。面带微笑,拉着风筝线。哦,小冯可能摸对了一半方法。风筝飞起来了!但“寿命”不长。

我总结了前面两个人的优点,小心翼翼地拿起风筝线!“扑通,扑通”,我的小心脏砰砰直跳。我一手握住线,一手拽住风筝,跑呀跑呀……居然成功了!我学会放风筝了!真开心!我自豪地望着飞上天的风筝!漂亮的“猫头鹰”在蓝天白云中穿梭着。

风筝情作文 篇8

今天,我们作文班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DIY风筝。我怀揣着期待的心情提前半小明来到了作文班。看见上一个班的同学正在放风筝,我不禁心痒难耐。这半小时过得比半年还要漫长,盼啊!昐啊!我们终于上课了。

老师却又开启了“卖关子”模式,让我们足足在教室里坐了半个小时,老师在讲台上激昂地讲着风筝的来源和发展史,可老师没曾想到,我们的心情早已和风筝一起飞了出去,这半个小时我连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心里只有风筝。终于,老师领着我们开始制作风筝了。首先是画底稿,我画了一条三角形的鱼,分别是橙色、黄色、红色组成的,这条五彩缤纷的鱼花费了我许多精力,这可是我之前想了两个日夜的结晶啊。第二道工序是下楼给风筝涂色。我在心里沾沾自喜,这个活动不就是为我而 量身定做的吗!我终于能大显身手了,画画可是我的强项啊

校长发给我们每人一个洁白如雪的风筝,两支粗细不一的笔,还有五颜六色的丙烯颜料,同学们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有的人画得速度可快了,只见他左一笔,右一笔,一只胖嘟嘟的哆啦A梦就出炉了;也有的抓耳挠腮,速度极慢,半天也没画出个样子来。虽然同学们心情不同,但都沉浸在自己创造的喜悦中。

风筝画好后,同学们一起来到外面放飞,此时此刻,学校门前充满着欢声笑语,天空中也充满了五彩缤纷的风筝。

作者|五年级 迟冬雷

随文练笔,为作文增情减负 篇9

一、模仿文本来练笔

每一个牙牙学语的人都是从模仿大人说话中,学会语言的。模仿,是学习的第一步。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让文本成为习作的典范和习作的秘籍,使学生发展语言积累,学习写作方法,让随文练笔真正收到实效。

1.迁移文本语句练习遣词造句

(1)典型句式的迁移练笔。在教学《松鼠》一文时,作者对松鼠搭窝的过程用上了“先……再……然后……这样的窝既舒适又安全”这样的句式来写。用上这样的句式能规范语言,使文章思路清晰。虽然这样的句式三年级就已经在训练了,但是作为随文练笔的开始,还是有必要这么训练一下的,让学生觉得原来这就是作文。

(2)典型构段方式的迁移练笔。在教学《松鼠》一文时,作者对松鼠的外貌进行了详细描写。先是从上到下,再着重描写了它的尾巴,尾巴是松鼠外型上最大的特点。根据这个构段方式,让学生写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的外貌,学生就能把一种动物的外貌写得非常传神了。

2.模仿文本“选材”,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素材

我们的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可一习作时就感到“无米下锅”,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还缺乏发现素材的眼睛。

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组课文的主题就是“生活的启示”。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写的是多么常见的家庭,捕捉的又是多么新颖的写作素材。教学中教师只要巧妙点拨:“你经历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教育方式吗?”学生就不难领悟,写出了两种不同形式的爱。

学生习作举例:记得有一次,我考试考了99分,妈妈看了后,对我不停地表扬,让我有点飘飘然,于是我赶忙拿给爸爸看,结果爸爸只是淡淡地说:不要骄傲。这把我喜悦的心情全给冲没了,甚至让我有点讨厌爸爸,不过我知道爸爸也是爱我的。在生活中,我们不要受到表扬就骄傲,遇到挫折就气馁,要把鼓励转化为信心,把批评转化为谨慎,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一帆风顺!(作者:袁宇锋)

学完《梅花魂》,在学生领悟了梅花的秉性和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间的关系后,让学生思考,还有哪些事物,也和人的某种品性是相通的?这么一投石问路,学生的思路打开了,习作也各具特色。

学生习作列举:我们老家的山上,满山都是竹子,因为常见,所以我总是对它们视而不见。但是它们依然为我们贡献很多:竹笋可以煲汤喝,竹沥和竹茹可以熬药,长大的竹子可以做家具。发现了这些,我才觉得竹子是那么可亲可敬。在我身边也有这么可亲可敬的人。比如我的外婆,她每天给我做早饭,帮我洗衣服,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却从来没有说过辛苦。外婆真是位可亲可敬的老人啊。(作者:陈思羽)

还有写墙缝里的一株小苗永不放弃的精神的,写粉笔的自我牺牲的精神的,写松柏的坚强意志的,从这次练笔中,大家发现原来身边这么多事物,都可以成为我们笔下的主人公了。

3.模仿文本的写作方法练笔

二、充实文本来练笔

有些课文由于表达的需要,作者有意留下一些情节“空白”,让读者去思索、想象、回味,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有些课文的内容或比较简略,或叙述描写留有余地,这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同时也是最好的读写训练点。比如《地震中父与子》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我们读后从中明显地感受到身处逆境中的儿子阿曼达也同样有着坚定的信念,他的确和他的父亲一样了不起。因此,教师可利用这段文字以《废墟下的38小时》为题指导学生写课堂练笔,要求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展开想象,来描写阿曼达在逆境中的坚强,以照应课文后的“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学生习作列举:地震后,阿曼达被埋在地下。他望着周围的瓦砾和一片漆黑的四周。听着周围的一片哭声,叫声和喊声。阿曼达觉得格外恐怖,也忍不住大声哭了起来,哭着哭着他想到了爸爸常对他说的话: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于是他停止了哭声,大声安慰着他的同伴:“不用怕,大家不用害怕,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大家听了,真的不哭了,四周顿时变得安静极了,这时阿曼达伸出手,将前面的碎石泥沙不断地往两边挖,有几个胆大的也跟着干了起来。(作者:沈小又)

三、拓展文本来练笔

1.在感情共鸣处拓展文本

人教版语文教材体现着浓厚的人文性,许多文章都带着强烈的情感色彩,敬佩、赞叹、憎恨、热爱,可谓七情六欲,应有尽有。

2.观察插图拓展文本

在教学《七律·长征》一文时,文中有一幅红军过雪山的插图,我让学生给这幅插图取名字,学生的答案精彩纷呈:《喜过雪山》《千军万马过雪山》《征服雪山》……他们的命名赋予了插图鲜活的生命。接着,根据文本的提示和课外资料的收集,来看图写话,写写图中发生的故事。后勤人员让棉衣的故事、吃雪充饥的故事、胜利会师的故事,都被学生写成了小练笔。这个练笔的过程,既是推敲、修改语言文字的过程,又是对文本的深化,学生对“远征难”有了更好的理解,对红军的“万水千山只等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赋予了最后的“更喜岷山千里雪”中的“喜”字新的生命力。这样的练笔,不仅仅是从文字上得到了锻炼,更提炼了主题,这是情感体验后的收获。

四、变换文本来练笔

语言的理解、记忆可以通过品读感悟、摘记积累等方式进行内化;要实现语言的运用、表达,就要为学生创设活用语言的情境,让他们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中逐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在学习《鲸》《松鼠》这两篇说明文后,请学生试做一张鲸或者松鼠的名片、变换人称来做自我介绍等,学生就会抓住自己最感兴趣的那个特点,来介绍他们喜欢的动物。

學生习作列举:大家好,我是一只漂亮的小松鼠。我喜欢吃杏仁、榛子、榉实、橡栗。我非常机敏。我的家在树上,只要有人一碰树干,我就能感觉得到,就会立刻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上。我的爪子可锋利了,因此我是爬树高手哦。(作者:吴婕)

Hi,我是鲸,别跑啊,我不会伤害你的。我是一头须鲸,和你一样是哺乳动物。我还是才出生的鲸宝宝呢,现在只有七千克重,等到明年这个时候,我就可以长到十五万千克重了呢。(作者:余伟龙)

这种练笔方式由于是建立在读通文本、领会大意、感悟文章主旨的基础上,因此学生会感到既有写的内容(有素材)又能写(有方法)。

五、“赞一个”让学生更有兴趣

随文练笔最大的特点就是短小、精练,是情感的爆发点,想象的腾飞点,文本的内化点,如果让学生相互赏析,相互评价,取长补短,会有相得益彰的效果。学生随文练笔除在课堂展示外,在班级中开辟一块展示台,展示学生优秀练笔作品,取名“赞一个”,这样更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提升学生练笔的能力。

就算是片段也可以妙笔生花,就算是片段也可以文思泉涌!片段写得精彩了,连片成篇还会远吗?我深信:只要教师巧妙设计,坚持不懈进行随文练笔,一定能使学生在写作时,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风筝情作文 篇10

本书以12岁的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的亲密友谊为情感线索,以他们所放的风筝为脆弱关系的象征,以一场传统的风筝比赛,将阿富汗生活的温馨闲适与种族摩擦下的紧张气氛凸显出来。成长过程中的背叛与赎罪,加上丰富的阿富汗文化风情,使得小说兼具时代感与高度的文学质感,着实魅力难当。作者那朴素的文笔和淡柔的文字,像一条潺潺的河流,轻描淡写地将故事娓娓道来,近似川端康成的《千只鹤》,缓慢而沉静地将喀布尔的温情与梦靥、逃避与伤痛、刺痛人性的弱点(自私、懦弱、背叛、逃避),一一铺散开来,直抵读者的灵魂深处,让人不禁能听到自己心碎的声音,还能感受到伤口重新愈合的心痒与疼痛。

霍尔顿说:“读完一本好书,你会激动地想去给主人公打一个电话。”这话毫无夸张和违和感,因为当我读完《追风筝的人》时,甚至想与故事的主角阿米尔见上一面并彻夜畅谈,让他安抚一下我被洗涤后虚空却深沉的心灵和那深受震撼与启发的灵魂,我想在他面前放肆地哭泣,将我的“风筝”与伤痛一一向他诉说,祈求他教我勇敢地追回生命的风筝,疗愈成长的伤痛,然后再勇敢地踏上“成为好人的路”,做期许的自我!

一、追回生命的风筝、做期许的内心和谐安宁的自我

回到1975年那个阴云密布的寒冷冬日,和作者一起在那条坍塌的泥墙后边窥视着那条荒芜的小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单纯、忠诚、生性纯良正直的哈桑无私地为阿米尔奉献着自己,然而一场风筝比赛却将两人的友谊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当哈桑被阿塞夫等三个恶少围困在角落里施以强暴时,懦弱自私的阿米尔却躲藏在阴暗的角落流着泪不敢挺身而出。事后阿米尔被困在自责、愧疚和痛苦的阴暗世界里不能自拔。良心的谴责和折磨使他无法面对忠诚的哈桑,于是他就选择了逃避责任——逼走哈桑,不久战争爆发,他随父亲逃去美国。他以为这样做就能忘记自己的自私和懦弱,减轻自己的痛苦和煎熬,然而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被童年的记忆所唤醒,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使得自己被囚禁在那条污秽的小巷无法动弹。

赎罪:一个男人的成长!

为了赎罪,阿米尔终于选择直面自己所犯的错,赤裸裸地将自己人生的丑陋面展现在读者面前;选择冒死再度踏上久别的故土,为爱和友谊奋起抗争;选择不惜一切代价追回生命的风筝,完成属于一个男人的涅槃,勇敢地与强暴哈桑的塔利班流氓展开斗争;选择接受和原谅不完美的自己,并努力为心灵受到严重创伤的索拉博(哈桑之子)重新找回生命的意义。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风筝。“对故事主人公阿米尔来说,风筝隐喻他人格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成为他自我期许的阿米尔”[2];而对于我们每个读者来说,故事的风筝已断,线犹存,那根线牵着我们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错误、缺憾,甚至是难堪,让我们耿耿于怀,伤心欲绝。

不同的生活经历造就了读者对“风筝”含义的不同理解,但胡塞尼的笔如锋刀,将真实的人性残酷地揭露,在我们心上刻出一道道伤口,让人疼痛难耐,唯有在最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舔舐,以待伤口愈合。这些伤口来自危险关头的懦弱逃避、该担当承认时的逃避退缩、伤害别人时的挣扎和犹豫、失去被我们伤害的人时的悲伤与后悔,还有所有这一切错误带来的愧疚、折磨和时刻想赎罪的冲动,这些便是阅读者人生中普遍都得面临的“风筝”……也许我们可以选择暂时逃避或假装遗忘,但我们不像金鱼只有7秒的记忆,往事总会在心里浮现,不停地敲打那脆弱的小心脏,以期破口而出。就像作者所言,“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然后在午夜梦回的时候折磨和撕扯我们有血有肉的心脏。而我们只有直面自己人生的丑恶与过错,把握时机、不留遗憾地一直追,追天上的风筝,追逐我们心灵的风筝,追回我们生命的风筝,方能在浮躁的当今社会获得内心的和谐与安宁,实现人性的回归与救赎。

二、为你,千千万万遍——追逐过程中不要忽视身边的人

“For you,a thousand times over”——“为你,千千万万遍”“为你,我可以做任何事”,这是哈桑对阿米尔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承诺,也是哈桑用生命誓死捍卫友谊的体现,每每读到这个句子,一种咸咸的液体就会在眼眶中呼之欲出。这样的诺言和行动,就像天空中的风筝,即使被割断了弦,却仍然有人会为你去追回风筝,满足你的期许,助你实现愿望。

读一本好书就像在照镜子,将自己的人生也照了进去。当我们聚焦故事主人公阿米尔时,在镜中一定也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同样的自私,同样的懦弱,同样的受尽折磨。成长过程中,我们也许也像阿米尔那样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却因性格的软弱和一时的罪恶深深地伤害了身边的人,而自己也背负着一生难以启齿的伤痛,为此我们耿耿于怀、遗憾后悔并受尽折磨,然后用尽一生来赎罪。

“为你,千千万万遍”,现实生活中这样对我们的人,除了亲如兄弟姐妹的朋友,就是永远躲在角落却永远对我们最亲的父母,当他们全心全意,甚至用生命为我们付出的时候,我们却觉得理所当然,从没想过如何去好好珍惜。曾经有人对我说,很多时候,我们为了毫无价值的自尊心、面子等小小的“风筝”,总是习惯性地忽视身边的人,总是把最坏的脾气留给了身边最亲近的人,特别是生养我们的父母,孺子牛一样的父母,他们无条件地为我们付出,我们却总不把他们当回事,就好比全天下人的意见我都能耐心听取,而父母的话就像耳边风一样一掠而过,从未真正入耳。这就是“我虐父母千百遍,父母待我如初恋”!

也许你会说:“我也可以像他们待我那样待他们,我也愿意为他们牺牲我的一切。”但当一件足以影响我们一生的事情发生时,我们是否还能像哈桑一样毫不犹豫地守护他们呢?相反,我们是否会在挣扎中放弃那个最亲的人,然后在自己犯错之后找借口与他断绝关系呢?

看到这里,你是否感情复杂?是否心如针扎?是否灵魂震颤?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风筝,为了追逐,我们义无反顾,为了帮我们追逐,最爱我们的人遍体鳞伤。但是,请记住,趁自己还没过不顾一切的年龄,学会为别人挺身而出,为自己身边的人哪怕勇敢一次。在追逐自己想要得到的风筝时,不要忽视了身边那躲在角落、永远最亲最爱你的人,紧紧地拥抱住他们,哪怕一秒,给他们用心的关爱,哪怕一点儿,要知道,你不冷漠,世界就温暖!不要让他们为了自己的那只风筝做出痛苦的牺牲,不要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最后才哭往往比笑到最后更令人印象深刻。

三、踏上“再次成为好人的路”,疗愈成长过程中的伤痛

“一只风筝,飞过整个世界”,飞过亿万人的心!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也都有一只风筝,在命运的安排下,我们追逐着,义无反顾,在幸福与痛苦的反复交替中渐渐地感悟着生命的真谛。

“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喀布尔,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阿米尔最终选择了勇敢面对自己的往事和过错,勇敢地去弥补生命的缺憾,勇敢地去为爱的人抗争,给了自己一次人性的、灵魂的救赎。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在充满苦涩与酸楚的成长过程中,一路跌跌撞撞,不停犯错、错过,并用一生来挽回。要知道犯错并不可怕,也没有什么错误是不可原谅的,大方地给自己一次机会,勇敢地接受并原谅自己,原谅不堪回首的往事,并真心悔改,努力弥补!唯一不同的是阿米尔“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在喀布尔,而我们的路在心里,只要下定决心,勇敢踏上“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方能疗愈成长过程中的伤痛!

四、结语

胡赛尼笔下的“风筝”将人世间的爱恨梦幻般的交织起来,无情地揭露了历经30多年动荡的阿富汗个体生命的弱小无助,并用这支“风筝”完美地将命运的无常与悲惨、人性的脆弱与孤独、愧疚灵魂的痛苦挣扎与救赎放飞出来。这只越飞越高、越来越远的风筝,寄托了作者对勇敢顽强的民族精神的崇尚、对故土深深的眷念以及对和平由衷的向往,敦促人性去始终不渝地追随良知与忠诚,回归到弃恶扬善的赎罪之路上来。

于我而言,这支“风筝”是灵魂的鞭笞,终于让我能在忙碌而浮躁的现实中真正静下心来扪心自问,让我明白人生中最需要战胜的敌人便是我自己。我曾伤害了最亲近的朋友,而在愧疚中疏远了和他的关系;我曾在工作中犯了错误,选择了逃避而将责任推给了最信任我的同事;我曾深深地埋怨自己的人生别无选择,埋怨父母没能给我创造更好的条件,埋怨他们没能倾尽所有助我成功;我曾……

读完这篇小说,我才恍然大悟:人生中应该承担的责任,我们无法推卸;应该克服的困难,我们无法逃避;应该面对的人生,我们无法选择。唯有拿得起、放得下,勇敢直面人生,方能无怨无悔!

荐读:我们之所以信仰文学,尤其是推崇经典文学,是因为它们能对我们的精神产生持久而真切的引领,那些作者以心血为媒,用自己的灵魂和品质守卫的精神世界远比当今那些速食速腐、速生速灭的急就章要更值得珍重。然而当今文学最让人悲痛之处就在于其精神引领的难以为继。

阅读,是阅读者的本分,而寂寞却像阅读者无书可读的漫漫长夜。而今的文坛,犹如浮躁的社会一般,充斥着喧闹和迷惘,生活在这个圈子里的人却毫不自知,渐渐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快速”时代里精神失守!这不仅是文学的悲哀,更是时代的悲哀!但这个世界,永不可能隔绝真正的阅读。剥离了铜臭味的文字,依然让人感觉到岁月的芬芳;耐得住寂寞的人,终究能够看到阅读的深邃与美好。

行文至此,心里泛起浅浅的忧伤和失落,作为与书为友、以书为伴的图书工作者,同时又期待这个时代的经典阅读,期待真正的阅读在人群中如“树枝上拥挤的花瓣”,不断显现。唯愿大家好好品读这部灵魂的作品——《追风筝的人》,让自己的风筝飞得又高又远!

参考文献

[1]韩玉琴.人生的回转木马——《追风筝的人》中的成长与救赎[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

风筝情作文 篇11

星期天,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公园里有茁壮的大树,有绿油油的草坪,四周还有美丽的鲜花,可爱的小狗。

小红刚写完作业,小明就来到小红家对小红说:“我们一起去放风筝吧!”小红愉快的答应了。小红拿着自己心爱的金鱼风筝,小明拿着他精致的蜻蜓风筝,来到了公园。他们踩着绿油油的草坪,一阵风吹过,小红一只手拿着线杆,一只手拿着风筝,快速的跑着。手一松,风筝就飞上了天空。风筝飞得越来越高,一下就变成了小点点。小明看见小红放的这么高,迅速的把风筝放了起来。两个风筝摇来摇去,像在和白云捉迷藏,就像在和小鸟一起唱歌,风筝飞得越来越高,他们就情不自禁的许起了愿望。小红想考上清华和北大,小明许的是:每次考试都要成为第一名。

天要黑了,他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风筝情作文 篇12

哈,可以放松一下了,我高高兴兴来到江边玩健身器材。“呼,呼!”风好大啊!我顶着大风,站到一个铁杠上,“啊”,我被大风吹了下来。我又站到另一个铁杠上,“啊”,我又一次被风吹到了杠下面。我看风这么大,不禁自言自语道:“这么大的风,假如能把风筝放起来,那就神了!”因为那时,天上连只鸟影都看不着。假如让我在这种天气放风筝,呸!纯是害我!

一会儿,竟然来个人跟我唱反调DD一位白头发的老爷爷真的拿来了风筝!他把装风筝的自行车停到五星大厦前面,把一只飞机风筝拿了出来。我不禁问道:“老爷爷,这么大的风,怎么放风筝呀?”老爷爷回答道:“能放,就看自己的技术怎样了!”“为什么在大楼前放风筝呢?”“大楼就像风筝的母亲,初放时,风筝飞得还很低,大楼需要保护它,不让它掉到江里。但等它飞高了,不用大楼的帮助了,就可以往后退点儿,让它自由地飞在空中。”短短几句话,告诉我一个道理:该独立时一定要独立,只有独立才能精彩。我错得太多了,小时候,在妈妈的帮助下成长,现在长大了,但我还是很依赖妈妈,这样不好,不好。

追风筝的人 篇13

故事讲的是上世纪70年代的喀布尔, 一个富人家少年阿米加与家中佣人儿子哈桑的真挚情谊, 而后79年苏军进入阿富汗, 富人少年随同父亲经巴基斯坦逃到美国而后在美国成为作家。某一天收到一个叔叔的来信, 恳请他能到巴基斯坦一趟, 在垂危的叔叔身边, 阿米加读到了哈桑的来信, 叔叔告知哈桑的生活哈桑的婚姻, 更告知了哈桑其实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而今为了看管阿米加留下的房产, 夫妻两人被塔利班拉到市集上打死, 儿子成了孤儿。悲伤的阿米加冒险回到喀布尔, 寻找到哈桑留下的孤儿并冒死把他带出阿富汗, 并最终把他带到美国这一象征民主自由的国度, 孤儿索拉受到严重的创伤, 忧郁孤独, 直到有一天在草坪上被阿米加的风筝唤起。

风筝是阿米加少年时和哈桑在喀布尔街头最喜欢的游戏, 然而塔利班上台后这也被禁止了, 禁止的原因不明。看新闻, 获悉塔利班在巴阿边境地区发布命令, 禁止女孩上学, 更是有几个上学的女孩子遭遇泼硫酸的袭击。我无法理解塔利班的很多行为, 比如强迫所有男人留大胡子, 把巴米杨大佛的佛像给炸掉。

从电影中我试图去理解一点点。阿米加少年的时候,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父亲在阿富汗也喝酒, 阿米加问父亲, 这个跟毛拉说的不一样, 就像是犯罪, 有独立精神的父亲则说喝酒不算是犯罪, 人世间最大的罪孽是偷盗, 比如偷了别人的东西, 就剥夺了别人的权利, 杀死了一个男人, 就是偷盗了这个男人作为父亲和丈夫的权利。在有独立精神的父亲那里, 宣扬伊斯兰的毛拉是怪物, 只知道告诉人民要保持灵魂的纯洁, 而作为宣扬无阶级的共产主义也是怪物, 因为共产主义宣扬人没有灵魂。

宣扬没有灵魂的共产主义苏联攻进了阿富汗, 时间是1979年。作为知识份子的父亲带着阿米加要逃到巴基斯坦, 一路上混在一帮乱民当中, 走到一个关卡时, 一个苏军士兵查护照, 查完了就说要单独跟里面的一个年轻女子单独相处半小时。女子的丈夫哭着哀求, 希望他能想到自己的父母妻儿。知识分子的父亲站起来大声责问苏联士兵有没有羞耻感, 被称为没有灵魂的苏联战士则说战争已经让他没有了羞耻感。父亲要以自己的生命来捍卫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 来唤醒人的良知, 好在安拉没有让他用鲜血来洗刷同为人类要行使的暴行。然而就在父亲冒死站出的同时, 小小的阿米加居然伸出小手想拉住父亲让其不要多管闲事。

懂得明哲报身的阿米加来到了号称最讲究人权的美国, 过着优裕的生活, 继续追寻着当作家的梦想, 彷佛喀布尔不在他的经历中出现。只有老父亲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当发现给自己做医疗检查的医生居然来自俄罗斯时, 毫不客气地推开了他。可是命运是需要阿米加再次去了解他的祖国, 虽然他只想过好自己的优裕生活, 老婆孩子热炕头, 可是当年那个为他在喀布尔追风筝的兄弟在召唤着他去了解着他的祖国。

终于他再次踏进了阿富汗, 这个被塔利班控制的国度, 却发现到处都是杀戮, 人们不再友善, 连留不留胡子都没有了自由, 因为塔利班讲留胡子是遵从伊斯兰教的标志。阿米加看到了挂在树上被绞死的人, 孤儿院里缺胳膊少腿的孤儿, 还看到了一个在体育场里公开的审判。两个据说因为通奸被抓来的男女在体育场被塔利班以主的名义进行审判, 然后又以主的名义当场用石头轧死。记得圣经中有一章, 说是有一帮子人抓住了一个通奸的女子, 送到耶稣那里, 说是要依律以石头轧死, 耶稣说谁如果没有犯过错谁就可以向通奸的女子扔石头, 结果没有人能扔石头, 所有的人都犯过错。耶稣走到女子旁边跟她讲, 我没有犯过错, 但是我宽恕你。然而塔利班呢, 他们有犯过错吗?他们是没有犯过错的吗?谁赋予了他们审判执行的权力?

阿米加找到了哈桑的孩子, 哈桑的孩子索拉被少年时老是欺负他们的另一个大孩子乌里夫收留, 当阿米加告诉已经成为塔利班大官的乌里夫他要收留索拉并把他带到美国时, 两人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乌里夫责问阿米加为阿富汗这个国家做了什么, 为什么不呆在自己的国家服务自己的人民, 也许一心只想过好自己体面尊严日子, 一心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阿米加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可是乌里夫告诉他, 塔利班解放统一了阿富汗, 正是他们艰苦卓绝的斗争赶走了苏联侵略者。他们赶走了共产主义侵略者, 有功于这个国家和人民, 但是他们带来了是更严格的毛拉, 这个是否是喀布尔人民所想要的呢?

以前跟在美国读书的一位友人一谈到诸如主权与人权, 内部自决与外来干预, 付出与回报, 国家的意义与核心等问题, 没有哪一次不争论。友人无疑是接受西方文化观点, 主张尊重最基本的人权, 如果这个国家无法保证自己人民的幸福, 统治者胡作非为, 就如同萨达姆一样凡是顺他者昌逆他者亡的, 这样的领导者是否该由美英领导的联军来把他干掉呢?按照中国政府的观点, 应该由伊拉克人民自行决定, 如民主选举或是武装推翻, 外来势力不得干涉。如在阿富汗这个国家, 我们反对苏联入侵, 支持塔利班抗击苏联侵略, 可是在后面我们又如何又要反对西方军队攻打塔利班, 成立以西方系统为核心的新政府。友人会说这里有一个基本的指标来衡量, 有一个普遍的人类法则需要尊重, 比如尊重生命, 善待同类, 给与自由与民主, 统治者的最大义务和工作是保证百姓能像阿米加一样过着优裕安全的小生活, 能尽可能干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苏联入侵人民受侮辱和损害, 塔利班把他赶走是对的, 但是塔利班却让人民杀戮和受禁锢同样不能让许多个阿米加存在, 所以也是不好的。

我们再换位思考一下, 塔利班就一定是想人民互相残杀吗?如果想人民自相残杀, 他又何苦费那么多年岁月和苏联远征军打个不眠不休, 在体育场中审判通奸者的塔利班也是在宣称希望这个国家能政治清明、国泰民和, 可是或许我们无法看到也无法理解到。或许他们看到的首先是国家的尊严和地位, 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百姓不能安稳地过自己的小儿子, 不能自由地在喀布尔的街头放风筝…这样基本的人权不在他们的视野里。

什么是基本的人性, 心理学里有一些基本的诠释, 完全从人的生物性和生理性进行研究, 动物性多于社会性。那么什么是基本的人权, 世界三大宗教和古往今来的哲学家能达成一致吗?共产主义者有自己的理解, 毛拉有自己的见解, 只喜欢做自己的阿米加也有自己的想法, 谁要去说服谁?谁又能说服谁?这就是问题!

上一篇:行测言语理解如何提高下一篇:《福建省道路运输条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