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行为

2024-08-19

道德行为(共8篇)

道德行为 篇1

关于幼儿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调查

关于幼儿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调查

作者/林素宜

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时,我们常发现有的幼儿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不相一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怎样才能使幼儿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相一致呢?为此,本人于2月27日至3月30日在水岸新都幼儿园做了认真的调查和分析。

一、调查基本情况

我们在全园调查了不同性质的幼儿。调查对象为中班4~5岁幼儿100名。调查以开封市品德教育评估标准以及我区中心教研组制订的评估标准为依据。调查方法是采取随机抽样,以问卷为主,兼听、查、看等方法相结合进行。

二、幼儿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存在的问题

调查结果与分析从调查结果看,幼儿回答是令人满意的,回答问题正确的占幼儿总数90%以上。如,回答跟爸妈上街要不要买东西?为什么?如果不买怎么办?正确率高达98%。由此可见,幼儿对道德行为的好坏是能正确分辨的,说明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是有成效的。

为了弄清孩子的真实表现,我们又对其中的50名幼儿进行了家庭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幼儿的道德行为表现是很不理想的,幼儿的道德认识与行为是严重脱节的。如,对幼儿提问的第一个问题:“客人来了怎么办?客人走时怎么办?”有一位幼儿这样回答:“客人来了把他请进屋,然后给他倒水,再给他拿水果吃。客人走时我对他说再见,欢迎他下次再来我家玩!”这样的回答,谁听了都会满意。可是,这位幼儿的妈妈却说:“这孩子,家里来了客人,他什么也不说,有时让他说也不说。”如再问一幼儿:“跟爸妈上街时要不要买东西?”这位幼儿说:“不要他们买。”“为什么不要买呀?”“老师说不要乱花钱。”“街上有些东西不卫生。”可我再问她奶奶时,奶奶说:“这孩子真没办法,只要带他上街,看见什么要什么,如果不买她就哭。”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在10%的教师家庭中,幼儿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相统一的占80%(5人中有4人是一致的);在24%的干部家庭中,幼儿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相统一的占50%(12名中有6人是一致的);在50%的工人家庭中,道德认识与行为相统一的占19%(26人中只有5人是一致的);其他家庭中幼儿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相统一的更少。总之,从对50名幼儿调查中,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相互脱节,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如果忽视了这一点,我们的品德教育将成为一句空话。

三、促进幼儿道德水平提高的建议

教师对幼儿的教育不仅是孩子具有一定的道德认识,更重要的是使这些认识转化成他们的行为。我们认为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随时随地进行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针对幼儿接触过的各种事情,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我们要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幼儿在具体的行为中,逐渐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幼儿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真正地为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比如:有的孩子帮助别人穿衣服、系扣子,游戏时玩具或头饰主动让给别人,孩子偶尔说出礼貌的话语时,教师和父母要善于抓住这些事例进行随机表扬、鼓励好的典型,对于那些抢别人东西、打架、骂人的孩子用建议的方式引导、教育,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引导幼儿养成辨别是非的好习惯,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净化孩子的心灵,通过典型的日常小事,孩子亲眼目睹、亲耳所听,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它的重要性和效果都是显而易见的。

2.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幼儿德育的发展

家庭教育是幼儿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庭环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的终生教授,父母的人格力量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意义。俗话说:孩子的行为表现是父母行为的一面镜子。著名文学家老舍曾饱含深情地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过起码有百位老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老师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可见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因此父母时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活中相互尊重、相互谦让,与邻里友好相处、关心别人,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气氛,为幼儿做出榜样。父母在生活中对幼儿的做法做出正确的评价。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为孩子指明方向。特别是孩子在家时,家长要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尽量多做一些他们能做的事。父母不要大包大揽,在孩子做的过程中要及时加以提醒和指导。如早上穿衣、戴帽,要让幼儿自己动手,不要因为家长急于上班或者爷爷奶奶的疼爱,而替孩子穿戴。有条件的家长带幼儿去旅游,去认识我国的山山水水、名胜古迹等,使幼儿认识到我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激发幼儿从小爱祖国的情感。因此,家庭环境是幼儿德育教育的基础教育,也是最关键的教育。

3.通过各种感官进行德育渗透

孩子通过阅读图书、听故事、看动画片等辅助手段及时进行德育渗透教育,通过书中、故事中的人物行为来帮助他们分清道德标准,去认识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及生活中的事情,如,故事《玲玲的草帽》中玲玲的草帽不小心被风刮跑了,很多小朋友帮玲玲捡草帽,反映了乐于助人的典型,还有《好心的小鱼》等故事,孩子通过一种读、听、看建立一种正确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这就要求家长和教师提供足够的资料,培养幼儿的兴趣,使孩子喜欢听、读、看故事、儿歌、图片、动画片等。同时要引导幼儿从中发现哪些是应该学习的,哪些是不应该学习的,去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因此,利用感官进行教育是德育教育的辅助手段,也是最直观的德育教育。

4.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培养孩子道德情操、道德认识的重要手段

李岚清同志曾说过:“美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美对个人的素质影响是很大的,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注重环境美是我们幼儿园环境布置的`一个重要原则。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幼儿园通过环境的创设与美化、设计来创造适合儿童成长的教育环境,利用环境与幼儿间的相互关系,来诱发和调整改变幼儿的行为。如:布置“家乡真美呀”“我爱北京天安门”、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事件等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在走廊墙围上布置有关道德行为教育的图片,在班内开设值日生区,让孩子轮流充当值日生等,根据孩子的行为表现,利用环境创设来进行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的教育,使孩子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到教育。

5.德育教育渗透到各个教学领域中

教师要不失时机利用各教学领域和游戏进行德育教育。如:社会活动中鼓励幼儿与自然界的弱小生灵交往,心灵上引起共鸣,产生了要呵护它们的想法。在照顾小花小草、喂养小动物的过程中,幼儿体验到了付出爱的快乐情绪。因此,当生活中的弱小者,如小弟弟、小妹妹急需要同伴的帮助时,幼儿就会自然流露出“爱心”,并付之于行动――去帮助他人、为他人服务,当幼儿学会了正确的关心行动以后,要及时地进行顺势强化巩固。如点名或发小礼物、奖品等对有点滴良好行为的幼儿及时表扬,使幼儿逐步形成主动关心别人的良好品质。教师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把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纳入各教学领域中进行,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兴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6.要做好家庭、幼儿园、社区之间的相互联系

建立幼儿园与家长、社区联系制度,取得两者教育的一致性,现在幼儿园每个班都有与家长的联系,但真正联系的似乎不多,因此,幼儿在家里的表现教师不知道,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家长不知道,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教育的不一致性。如果幼儿园中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而家庭中则相反,孩子就会迷失方向,无法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德育教育要全面、正确实施,必须要加强家园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家园联系手册等,及时传递信息、相互沟通,同时要充分调动社区资源,如,幼儿和社区中的爷爷、奶奶共同联欢表演节目,可进行尊老、敬老的教育。家长、教师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社区做好调节作用,使幼儿好的道德修养从小树立起来。

树木只有根深才能叶茂,以至开花结果。幼儿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只有贯穿到生活中,各方面的教育才能达成一致。幼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只有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修养,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世纪人才。因此,幼儿园、家庭、社区各方要相互协调一致,根据孩子的发展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道德修养,使祖国的新一代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下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水岸新都幼儿园)

道德行为 篇2

一、创设道德行为冲突情境

思维认识决定行为, 学生的道德认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而道德认识的形成是一个从道德知识获取到道德品质确立再到道德评价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道德认识实现了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浅入深的质的飞跃。我们通过创设不同的冲突情境, 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对道德的认识和理解。

如针对学生平时处事优柔寡断的特点, 笔者引入了一系列的冲突情境:你学习小组的同学答应费大力气帮助小组完成某项任务, 却因种种原因没有完成, 小组成员不断地埋怨他, 你同情他吗?你作文水平不错, 你的好朋友在作文竞赛初赛阶段想请你代写, 你怎么办?你打算在15岁生日那天跟父母一起过, 可是有好几个同学打算跟你一起庆祝, 你怎么办?

以上这些情境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学生可以用自己已有的道德知识对冲突情境进行判断, 以巩固和扩大道德经验, 加深对道德知识的理解, 使道德知识成为指导个人行为的自觉力量。

二、创设道德行为信赖情境

信赖是一种积极的、具有鼓励性的情感, 一个被教师和同学信赖的学生, 往往自信、有朝气、干劲十足、主动积极;相反, 一个遭到教师和同学厌弃的学生则往往自暴自弃, 消极无力, 不思上进。这说明, 信赖情境是爱的力量, 能够转化为学生的心理动力, 从而影响到学生的道德行为。教师要善于创造良好的信赖情境去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唤起学生的自尊、自信。事实上, 也只有信任和尊重才能唤醒“自我”, 引起学生的自觉性, 激发学生自我完善与自我控制的潜能。

三、创设道德行为受挫情境

学生有了道德认识也就有了道德行为的愿望, 但有些学生由于意志力薄弱而不能做出相应的行为, 有的学生虽然也做出了相应的行为, 但由于缺乏毅力或不能抗拒诱惑而不能坚持到底。

如笔者在教授《笑对生活》时, 针对中学生意志力不强的现象, 引入了以下情境:在考试中, 你的好朋友把一张写有答案的纸团丢到了你的桌面上, 你怎么办?你今天患了轻微的感冒, 面对新的作业任务, 你怎么处理?在生活中, 老师安排没有经验的你组织一次班级活动, 你怎么办?

以上是学生受挫后的道德意志锻炼, 目的是要使他们养成控制和调节自己行为的习惯, 以自己的道德意志克服内外干扰, 以内部意志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我们在训练学生道德意志时可以提供道德意志榜样, 特别是同龄人的事迹, 以激发学生锻炼意志的欲望。

四、创设道德行为实践情境

道德行为, 即人们在道德认识和情感态度影响下所表现出的行为。人的道德品行, 通过其言行来表现, 受制于人的道德认识和情感体验。同时, 道德行为对道德认识的巩固和发展, 对道德情感的加深和丰富以及对道德意志的锻炼又起到了促进作用。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实践锻炼方式。

五、强化学生道德行为还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道德行为的培养要以学生为主体, 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修养建设中去。教师必须启发学生发挥自我激励的作用, 使教育的影响变为自我教育的力量, 并使教育与自我教育形成合力, 这样才能使学生实现言行一致, 知行统一。

2.道德行为的培养必须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其个性是有差别的, 培养学生道德行为必须要注意他们的个性特点, 做到有的放矢, 长善救失。

3.道德行为的培养要注意内容的更新和方法的多样。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 人们获取信息和成长的环境发生着巨大变化, 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认识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比如, 现在的学生与前几年的学生不一样, 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学生不一样, 还有性别的差异对学生道德认识的影响也很大。作为一线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个体, 不同的教育环境, 与时俱进, 不断调整道德教育的手段和方法, 并不断进行变化和创新, 以完成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

4.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先从教师自身做起。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是学生追求的标杆, 一个具有良好品行的教师, 带出的学生的道德素质才会高。

道德行为 篇3

关键词:教师 道德修养 幼儿 道德行为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c)-0218-01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还是教育幼儿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重要作用。提到幼儿教师这个职业,给人的感觉就是青春活力、有爱心、有素质、有修养,别人可以做的不雅的动作,你不可以做;别人可以说的粗俗的话,你不可以说……,这样才能对得起“幼儿教师”这个称号。在学校里上学的时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牢牢的在心里扎根。如今从和谐社会到和谐社区都要求人们道德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讲,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普天之下哪一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温文尔雅,远离粗俗、粗野,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大影响。人们给予了教师“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赞誉,要想当好这名工程师自己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服人、以德育人,才能无愧于这一赞誉,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那么幼儿教师的道德修养对幼儿的道德行为有哪些影响呢?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工作体会,着重和大家分享以下三点粗浅认识。

1 “他律”对孩子道德行为的影响

“他律”是伦理学的一个术语,所谓他律,就是运用受他人约束或外界影响而形成的道德规则,来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幼儿最初的道德行为,主要是取决于孩子们对道德规则的掌握,这时候,幼儿尚不具备自己制定道德规则的能力,还需要成人教给他们一些道德规则,这就是典型的“他律”的性质。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就不宜讲抽象的道理,我们要教给他们一些和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道德规则,比如要关心和照顾比自己小的小朋友,要尊敬师长,要懂礼貌,要注意谦让等等。都说孩子是一张白纸,如果这时候我们的孩子受到较多负面的、消极的影响,便会在白纸上留下污点,所以这时候教师较高的道德修养为孩子带来正能量,引导儿童积极的、正确的道德情感,并不断重复,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分清善恶,逐渐从他律走向自律。

2 教师的语言行为对孩子道德行为的影响

“哭哭哭,再哭没有一个小朋友跟你玩”,“老师最讨厌整天哭的孩子了。”对于接受能力较慢的孩子,老师大吼:“怎么就是不开窍呢,啥也不会,再做不完回家叫你妈妈教你吧。”对于一些调皮捣蛋的孩子,有时也不问缘由大声呵斥:“你干什么呢你,啊?站一边去。”说着就一把把幼儿拖到角落里,或者“你给我站好了,如果你再……你就别坐下了”等,这些看似普通的语句,对于教师来说却是最大的忌语,是对幼儿的一种软暴力,这些刺耳的话语在无形中深深地伤害了孩子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所以幼儿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考虑到对孩子心灵是否造成不良的影响。在圣诞节来临之际,我班的孩子为我们老师准备了平安果、巧克力等礼物,只有一个小女孩送给了我们一张画,我对这张普通的画表现出了极大的好感,并表扬了这个小女孩,其它小朋友随之投来羡慕的目光,并纷纷为我们作画。这时候教师及时的言语表扬对幼儿良好的行为表现起到了加强和促进的作用。所以,我们的言语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孩子们,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做一名言语的榜样者,为幼儿传播正能量,避免和消除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

3 教师的情绪和态度对孩子道德行为的影响

在多年的工作经历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气氛活跃的班级,其带班教师往往是性格活泼开朗、态度积极向上的;而那些沉闷、内向的教师所带的班级往往很“安静”,甚至是沉闷的。还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老师对于班里漂亮可爱的幼儿过分宠爱,而总是对那些普通、朴素的孩子说:“你看人家长的多聪明漂亮,穿的多好看。”这样就无形中传递给幼儿一个信息:老师只喜欢那样的孩子。教师作为一个自然人,有这积极的情绪情感也有消极的情绪情感,大家都知道积极的情绪可以让人活力四射,心情愉悦。当孩子接收到这一信号时,也会表现的积极向上,孩子们的活跃气氛又会感染老师,这样便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从而高质量的完成了活动内容。反之,当老师把消极的情绪情感带入到活动中来时,对幼儿的影响也是消极的,活动效果也是不尽人意的。可见教师平日里的情绪、态度对幼儿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多用自己的积极情感感染幼儿,微笑每一天,公平对待每一个幼儿,为幼儿创设一个愉悦、开朗、公平的学习生活氛围。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讲过:“只有当你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孩子具有模仿的天性,教育孩子并不仅是讲道理,平时的言谈举止、处世态度,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等,都对孩子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可见,幼儿教师道德品质的优劣是影响幼儿园品德教育效果,甚至是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一方面要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想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献给学生。”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以博大的胸怀,包容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你的爱。就让我们从本职工作做起为道德加温,让爱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1]周念丽.敬畏我们神圣的职业[J].幼儿教育,2011(7):3.

[2]曾映棉.浅谈幼儿教师的影响力[C]//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2005.

[3]陈迁,孙英.这样的话你对孩子说过吗[J].幼儿教育,2011(16):18-19.

[4]李翠兰.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幼儿成长的影响[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2(8):78.

[5]谢春芳.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对幼儿及其教育的影响[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5):21-22.

公民道德行为规范 篇4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二)公民的社会公德基本内容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三)公民的职业道德基本内容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四)公民的家庭美德基本内容

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男女平等

(五)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注重礼仪,保持尊严。

讲究卫生,爱护环境;衣着得体,请勿喧哗。

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女士优先,礼貌谦让。

出行办事,遵守时间;排队有序,不越黄线。

文明住宿,不损用品;安静用餐,请勿浪费。

健康娱乐,有益身心;赌博色情,坚决拒绝。

参观游览,遵守规定;习俗禁忌,切勿冒犯。

遇有疑难,咨询领馆;文明出行,一路平安。

(六)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

营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关系到每位游客的切身利益。做文明游客是我们大家的义务,请遵守以下公约:

1.维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乱扔废弃物,不在禁烟场所吸烟。

2.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

3.保护生态环境。不踩踏绿地,不摘折花木和果实,不追捉、投打、乱喂动物。

4.保护文物古迹。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不攀爬触摸文物,拍照摄像遵守规定。

5.爱惜公共设施。不污损客房用品,不损坏公用设施,不贪占小便宜,节约用水用电,用餐不浪费。

6.尊重别人权利。不强行和外宾合影,不对着别人打喷嚏,不长期占用公共设施,尊重服务人员的劳动,尊重各民族宗教习俗。

7.讲究以礼待人。衣着整洁得体,不在公共场所袒胸赤膊;礼让老幼病残,礼让女士;不讲粗话。

不道德的行为作文 篇5

漫画反映的是在现实社会中随处可见的现象。这幅漫画中不仅讽刺了这些男人,而且讽刺了现在社会上许许多多不讲道德的人们。

比如在公园里,有绿色的草坪,上面写着“请不要入内,小草在睡觉。”可一个个“文盲”仍然在草坪上嬉戏、打闹。本来小草绿油油的,她装点着整个公园,好似公园中的绿色明珠,多美丽!可被那些“文盲”给糟蹋了。再比如,某汽车维修公司旁,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鱼儿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着,河岸旁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不准钓鱼,禁止入内”八个非常醒目的字,还用栏杆围起来。可一些“文盲”为了吃上鲜美的鱼肉,仍拿着鱼杆,翻进栏杆内去钓鱼。像这样的事例真是太多了,数也数不完。难道干这些事的人都是文盲吗?不是,是因为告示牌的能力不够吗?也不是。是因为现在还有一些人不讲文明,不讲道德。如果让世界上永远不再出现漫画中的这种现象,生活中,人们互相谦让,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同学之间互相关心,那世界该多么美好!

让我们的生活中多一些谦让,多一些关心,多一些爱护,让这样的漫画彻底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吧!

公务员道德行为规范 篇6

我国自从实施公务员制度以来,先后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公务员法》来规范公务员的行为。公务员法调整的是人们的外在行为,常常表现为“硬”约束。法不可能涵盖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和层面,法涵盖不到或涵盖不了的领域或层面,需要道德来弥补。道德是人们“内心的法”对社会成员有一定的引导、说服和约束作用。不但调整人们的外在行为,也调整人的内心世界。公务员的道德和道德行为规范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道德体系的高端,对社会道德建设具有示范作用。当前我国公务员道德现状的主流是积极、向上、进步的。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和对外开放条件下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渗透侵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腐败现象在国家公务员队伍中有不同程度的反映。突出表现为政治上软、经济上贪、工作上浮、生活上奢、纪律上散的问题,一些公务员公仆意识淡化。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些“公仆”面对灯红酒绿的生活方式,心理失衡,公仆意识淡化了,逐渐由“公仆”变成“主人”,变成了骑在人民头上的“官老爷”。一些公务员,以权力大小来衡量人的价值并且利用权力和关系来实现人生价值,从而形成“官本位”思想。他们迷恋权力、崇拜权力,视权力为生命和生活的全部,在这种理念的驱使下,他们必然会玩弄权术,要么巴结上司搞权钱交易;要么胸无大志,不讲原则,贪图享受;要么阳奉阴违,言行不一。还有一些公务员以金钱作为衡量 人生价值的尺度,奉行“金钱万能”,追求“一切向钱看”。陷入“钱本位”价值的误区,并以金钱实力的大小作为交易的筹码。还有一些公务员为了个人“政绩”弄虚作假,坑害人民、损害国家。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个别人身上,但影响十分恶劣。它不仅破坏了党的声誉,损害了政府的形象,而且扰乱了社会道德秩序。所以,我们必须规范公务员的道德行为,把公务员道德建设放到突出位置。

中国历来特别重视干部的德行,把德当做为官、做人的关键和核心,对品德的重视,已成为古今中外用人的共识,意大利诗人但丁说得好:“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古语说的好:可以一生不仕,不可以一日无德,可见德之重要。孔老夫子也说过这样的话:“有德有才者惜才,有德无才者容才,有才无德者嫉才,无德无才者毁才也”。也就是说德优了才稍逊,至少可以容纳人才,能发挥别人的作用,而德缺失了,往往会嫉恨人才,阻碍他人发挥才能。曾国潘也曾提出过德重于才的用人思想。德而无才则近于愚人,才而无德则近于小人。我们与其无德而近于小人,不如无才而近于愚人。如果我们将权利交给“德才兼备”的圣人当然很好,但如果没有圣人,君子也可以,如果圣人、君子都没有,宁愿选择庸人,也不把权利交给小人。关于德与才的关系,曾有人这样比喻:德才兼备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而有才无德是“毒品”。我们这里说的道德与每个人、每个家庭、每种职业、每个团体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高尚的道德是公务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公务员的一项极其重要的素质。我们 党在选拔干部时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胡锦涛的“七一”讲话也特别强调了:“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我们常说,有德有才方能办好事,有德无才办不了事,无才无德乱办事,有才无德只会坏大事也是这个道理。北京市地税局原党组书记、局长王纪平曾是一个亲民型及学者型的官员。了解他的人称,王纪平待人很有礼貌,没有官架子,还颇具文人风范,曾经撰写《中国税收简史》、《治税方略》等著作。曾是一个人人认可的“能干”型官员。王纪平曾被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形象多为“胆大,能干”。他率先在全国建成“12366”纳税服务系统,实行发票改革,建立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系统,实现了财税库横向联网,并率先在全国建成电子政务的同城异地容灾备份中心和高端查询展示平台。毫无疑问,看这样的为人和成绩,人们丝毫不会怀疑这位局长大人的工作魄力。但他却因涉嫌贪污1047万元、受贿435万元,于2011年10月10日被检察院提起公诉。

王纪平的落马过程,给我们公务员上了很好的一课,我们领导干部应当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不管工作“能力”多强、多么受到上级领导认可,都应该对党纪国法心怀敬畏,秉持廉洁奉公的权力观,这样,才能够在利益诱惑面前不动摇、不失足。所以说我们公务员只有道德高尚,才能眼界开阔,上为党分忧,下为民解难。道德之重重于泰山。

在不同的范围中有不同的道德。道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四部分组成。道德分为公德和私德,一般地说,涉及公共领域或社会生活的道德属于“公德”,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涉及私人领域与个人生活中的道德属于“私德”,象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公德”和“私德”虽然有一定的区别,但两者又是相互关联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和一定的环境中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例如,当“私德”问题涉及公共领域或社会生活时就会转化为“公德”问题。公德应该高于私德,私德不能与公德相违背、相冲突,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常识。

(一)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道德规范的简称,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公共领域和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是社会基本价值观和人的良知的底线。社会公德大多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和风俗习惯的提炼,往往不需要作更多的说明就能被人们理解,比如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等就是基本的生活共识。不随地吐痰、不乱穿马路等公德规范更是简洁明了,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都应当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这些看起来都是小事,对于我们公务员来说,要从一些小事中体现我们的素质,甚至反应出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最近一段时间网上对“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这个问题展开了热议,八成人认为不敢扶,怕惹上麻烦,因为最近几年出现了几起做好事被当成肇事者的案例,以至于出现了几起老人摔倒无人敢扶导致老人因耽误治疗的最佳时间而导致身亡的事发生,还有前些天发生在广东佛山的两岁小女孩悦悦被两辆车碾压,而十多个路人无人敢救导致小悦悦伤情过重离开了人世,这件事对人们的触动很大,大家不是不想救而是不 敢救。于是就有人说“彭宇案”后道德滑坡30年之说,难道真是这样的么?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这些案例只是个案,社会上还是有很多有社会公德的人的,前一段时间在网上有一篇“寻找洛阳美丽女警”的帖子。就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帖子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他的妻子因骑电动车摔倒一瘸一拐走了两步,在路边站着哭,一位开车的女同志就走过去问她:能坚持不?她哭着说疼得厉害。这位女同志就说:“我有车,先带你去医院看看。”说着就扶着他妻子上了车。上车后,这位女同志让她妻子给他打电话直接到医院找她。这位好心人就开车拉着她妻子去附近的医院。到医院后,他和他妻子追问热心相帮的好心人叫什么名字?手机号多少?想事后表示一下感谢。好心人说不用,只是笑了笑就离开了。

他妻子后来想起看到了车后座上放的警服了,就认为热心帮助救她的好心人可能是位民警,还有她看到了车牌号的最后几位数。所以在网上发出了寻找洛阳美丽女警的帖子。最后在众多网友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好心人,她就是河南洛阳公安局的刘丽娟。谈起这次网上热议的“事件”,小刘很低调,说这也没啥,很平常的事儿,换别人也会去帮的。就是这件在她看来很平常的事却让很多人感的了温暖,如果我们的社会再多些刘丽娟,再多些这样的好公务员,也许小悦悦的悲剧不会发生。

公务员职业和角色的社会定位决定了公务员应当成为社会公德的示范群体。当公务员以普通公民身份出现时,应模范地遵守社会公德;当公务员以公职人员的身份出现时,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公德外,还有一些特别的要求。

首先,公务员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尤其是在公共场所,要讲社会公德。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公务员尤其要克服“身份特殊”和“自我例外”的心理倾向,避免作出扰乱正常社会秩序、损害他人等有违社会公德的事。例如不排队、乱停车;态度凶狠、恶语伤人;酗酒滋事、扰乱他人;损坏公物、不讲公共卫生、污损公共环境;开霸道车,闯红灯等等。

再次,公务员在履行职责、执行公务的活动中应当努力体现现代公共行政的理念——以人为本,理解人的需求、顾及人的感受、关注人的健康和生命、维护人的尊严。在日常管理、服务或执法过程中应体现人性化精神,既要严格执法,又要有情操作。避免出现简单粗暴、生硬蛮横、言行粗野,以及选择性执人情法或法外施恩现象。

再次,公务员要讲职业道德。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息息相关,二者在内容上、功能上有些是交叉和相通的。遵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做到“讲诚信、尽职责、秉公道、正品行”,既是公务员讲职业道德、有职业道德,也是讲社会公德、有社会公德的表现。

(二)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又称为“从政道德”或“行政道德”,有时也称“政德”或“官德”。职业道德是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人们从事某种社会职业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准则。

在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政治坚定、忠于国家、勤政为民、依法行政、务实创新、清正廉洁、团结协作、品行端正等。在这里我把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最基 本的规范用五个词概括:“敬业”、“秉公”、“真实”、“廉洁”、“俭朴”。

1、敬业,就是爱不爱自己的工作,衡量一个人是否敬业,就是无论把他放在哪一个岗位上,他都能够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干。这里有个真实的故事,一名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应聘到一家外企工作。她每天上班的工作就是:拆应聘信,翻译;翻译,拆应聘信。工作量大而且枯燥无味,可是这名大学生却不急不燥,一直耐心仔细地做。几个月后,她被提升为人事部经理。升迁的理由就是: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硕士生,每天千篇一律地拆信,并在几十封信中,不厌其烦地整理出有价值的信,推荐给老外上司,展示了她人事管理的才能,因而深得老总欣赏。总裁认为:她能够尽职尽责、忠于职守、干一行爱一行,自己岗位上的每一件事情都办的非常出色,企业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放到哪里都发光的人。我们的社会也需要放在哪里都发光的公务员。反映“敬业精神”重要的例子,由洛克菲勒创办的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经销商,那时每桶石油的售价是4美元,公司的宣传口号就是: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公司有一个名叫阿基勃特的基层推销员,他是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员,但他无论在什么场合中签名,都不忘附加上公司的一句宣传语“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时间长了,同事朋友们干脆给他起了个“每桶4美元”的外号,他的真名反而没人再叫了。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听说了此事,便叫来阿基勃特,问他:“别人用‘每桶4美元’的外号叫你,你为什么不生气呢?”阿基勃特答到“每桶4美元不正是我们公司的宣传语吗?别人叫我一次,就是替 公司免费做了一次宣传,我为什么要生气呢?”洛克菲勒感叹道:“时时处处都不忘为公司做宣传,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员工。”五年后,洛克菲勒卸下董事长一职,他没有把他的总裁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阿基勃特,阿基勃特成为了标准石油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长,他自己也感到意外,他得到升迁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他的敬业精神,在于他之前坚持不懈地为公司所作的无偿宣传。

在敬业精神中,责任感是敬业精神的核心,首先要尊重你自己的职业,要记住一句话,工作是为你自己做的,勇于承担责任,永远拒绝借口。如果一直说一句“这不是我的责任”,也许你躲过了一次麻烦,但也让你失去了一次改善自己品质的机会。我们生活在集体中就要对集体有责任。成功的团队没有失败者,失败的团队没有成功者,一个成功的团队造就无数个成功的个人。社会学家戴维斯说:“自己放弃了对集体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己在这个集体中更多生存的机会。”放弃承担责任就等于在事业可以自由通行的道路上设置了一个障碍。在现实生活中有两种人,一种是不找任何借口做事情的人,另一种是整天找借口为自己开脱的人。在责任和借口之间,选择责任还是借口,体现了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有了问题,特别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可能让你懊恼万分。这时候有一个基本原则可以用,而且永远可用,就是永不放弃,永远不为自己找借口。每个人所做的工作就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但不能因此而对工作中的小事敷衍应付或轻视懈怠。所有的成功者,他们与我们都做着同样简单的小事,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从不认为他们所作的事是简单的小事。所以,我们公务 员要把每一件工作都当成一次锻炼自己培养自己的机会,这就是职业道德核心内容——敬业精神。

2、“秉公”就是秉持公道,就是一心为公、公而忘私,公道正派。公务员公道不公道主要反映在待人、讲话和办事三个方面,公务员做公道人、讲公道话、做公道事,可以减少和防止社会不公现象,可以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公务员是国家的公职人员,秉持公道是公务员的基本责任。公务员在职业活动中,任何有失公道的行为,都会使受损害的人产生怨恨的不满情绪,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公务员的任何不公道行为,都会使公平无法体现、公正无法实现。都会使行政权威和政府形象受到损害。三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称三亚人社局)下属事业单位三亚市小额贷款担保中心的一场公开招聘考试中,三亚人劳局下属社会保险事业局局长温孝廉的女儿温娉婷,还没有毕业,不符合报考条件,且过了报考时间后报考,后来温局长接受采访时说是内部职工子女放宽报名条件,并在难度很高的行政能力测试中考出99分的高分(满分100分),引来重重社会质疑。经媒体曝光之后,当然取消了她的面试资格。既然是公开招聘,公又体现在哪里呢?

3、“真实”就是公务员要实事求是,要讲诚信,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实话,办实事,做老实人。富兰克林的话(失足,你可能马上可以站起来;失信,你也许永远难以站起来)。公务员肩负着上传下达以及管理政务的重任,要使政策“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真实反映人民的意志,首要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忠于事实,尊重客观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合乎实际的政策,否则就会贻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损害人民的利益。敢说实话的公务员往往敢于面对现实,不回避现实,不哄骗上级,不欺骗人民群众,最终总是得到群众的好评与赞扬。在这方面彭德怀同志以及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老实、不讲假话的崇高道德品质为广大公务员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4、廉洁。廉洁是指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就是要求公务员不该做的不做,不该沾的不沾,不该拿的不拿,不该要的不要,不该接受的不接受。守廉洁就是要求公务员的经济来源要清白,不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谋取不正当的好处,清正廉洁的职业道德规范既是公务员公正无私执行公务的需要,也是消除政府机构腐败现象的重要保证。

5、俭朴,不仅公务员要俭朴,而且个人和家庭也要俭朴。俭朴是一种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精神,一种作风,一种美德。我们的温总理一件棉衣穿了十年,感动了数十万网民。“俭以养德,朴以励志”,“不俭则易奢侈,奢侈则易失廉,失廉则易腐败,腐败则易变质,变质则易乱政、败政”。如果公务员缺少俭朴的意识和作风,就很难坚守廉洁,就有可能经不起诱惑而见利忘义,进而变成众人唾弃的“贪官污吏”。原广东省茂名市政法委书记倪俊雄8年内涉嫌受贿400万元,却只因别人的一句玩笑:“老倪,你一身从上到下值不了200元。”正是这句不经意的玩笑,深深地刺痛了倪俊雄,也正如他所忏悔:“我一看其他人衣着光鲜、笔挺,感到十分寒碜,相形见绌,此事对我触动很大”。于是心理失衡了:别人能光鲜、笔挺,我咋就只能寒碜、丢人?这样下去,岂不太亏啦!于是“墙外损失墙内 补”的心理就产生了。对于手握重权的领导干部,贪心一旦产生,从来就不缺诱惑。利用春节、中秋端午等节日及家人生病住院的机会,对干警“孝敬”的红包礼金,自是坦然接受;籍干部提拔、升职之机,大小通吃,小至两三万,大到上百万,更是顺理成章;收巨款利用职权帮人“摆平”,做得如鱼得水。倪俊雄从一名中学教师做起,曾经廉洁、勤奋工作,然而,却因别人的一句玩笑的触动,使他心理失衡、动了贪念,最终等来的是法律的严惩。提倡俭朴并不是一味反对物质享受,主要是反对奢侈和挥霍浪费的行为与作风。奢侈和挥霍浪费与公务员的身份不符,与我国的国情、民情也是不相容的。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走资源节约型发展的路子,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因此,公务员带头践行俭朴,不仅仅是廉洁的需要,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更是一种职业美德。

(三)家庭美德:家庭美德主要体现在家庭生活中,主要内容有:

1、尊老爱幼、2、男女平等、3、夫妻和睦、4、勤俭持家、5、邻里团结等等方面,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十分重视德行,崇尚一个“德”字,追崇美德,践行美德是我们始终倡导和坚持的执政为民的重要内涵。而家庭美德表现如何,是检验干部美德素养的最主要“窗口”,在家是否尊老爱幼、夫妻是否和睦、邻里是否团结等等,都直接关乎干部的道德水平,进而折射出他为民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因而规范公务员的家庭美德,不但需要,而且应该成为全面衡量公务员综合素质的硬杠杠。我们绝大多数干部十分注重家庭美德,在家是好丈夫(妻子)、好父亲(儿子)、好邻居,在外是好公仆。但也有个别干部在家冷言冷语,或夫妻感情矛盾不断,恶语相向,或在邻居面前趾高气昂,唯我独尊。这些现象不但影响了家庭和睦,而且严重损害了干部队伍形象。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可以说不注重家庭美德的人,与家人、邻居都不能相濡以沫的人,根本无从谈起为民服务,与民心连心。10月25日网上报道了深圳公务员殴打父母一事引起社会关注,人都说养儿为防老,而这位老汉养儿却被儿咬。家庭美德是我们做人的基础。广东省五华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张秋媚带婆婆出嫁的事迹感动了很多市民,14年前24岁的张秋媚丧失了丈夫。但她用柔弱的双肩,独自挑起了本该与丈夫一起承担的照顾病重瘫痪的公公、服侍年老体弱的婆婆和抚养未成年的孩子的重任。14年间,她一如既往地像亲生女儿一样悉心照顾瘫痪的公公3年多,直至老人安然辞世。2002年,张秋媚重组家庭,她又将70多岁高龄体弱多病的婆婆带在身边,像亲闺女一样服侍她的日常生活至今。

(四)、个人品德,个人品德是个人“内心的法”,属于私德的范畴。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基础,离开了个人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公务员的个人品德不仅与其家庭道德相关联,而且与公共利益和公众利益具有相关性。因此公务员的个人品德要求比一般公民和其他社会职业的人员要高的多。

公务员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是: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尽责敬业、公道正派、知荣明耻、俭朴廉洁、谦虚谨慎、情趣健康、品行端正。个人品德行为的最低底线是:不做有损他人、有损社会的事。公务员 的个人品德既关系到自身形象、声誉和人格,也关系到公务员行政道德人格的形成。公务员要珍惜自己的职业、珍爱自己的声誉、珍视自己的形象、珍重自己的人格,不断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提升公务员良好道德素质的途径:

(一)、加强学习

加深对规范公务员行为重要意义的认识

塑造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的立体形象

立体形象=高×长×宽

高:具有较为高尚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加强政治思想理论学习。作为一个公务员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以思想理论武装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的政治立场,不断提升理论素养,保持思想理论的与时俱进。

长:具有一定的专门业务特长,加强履行职责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业务知识的学习。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同时又越来越高度融合,需要大批既有基础理论知识,又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才。

宽:具有比较宽广的知识面和视野,加强为提升个人素质、改善知识结构所需的知识的学习。作为一名公务员,应该是一位高素质、有品味、有修养的人。良好的个人修养来自哪里?是加强学习,广泛涉猎优秀的传统文化书籍,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文学经典、哲学经典、伦理经典,古今中外的名人传记、名言警句等。

(二)、做好公务员的心理调适 我们公务员属于工作压力较大的群体,我们要承受更多来自于单位、家庭、自身人格等方面的挑战,“我们整天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象惊弓之鸟,生怕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和群体上访等重大事故发生,被追究责任。”

(温州乐清市市委书记黄正强)

“责任制让我们一天从早到晚睡觉都恨不得睁着一只眼,整天提心吊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追究责任。”

(山东曲阜市市委书记张术平)

面对这些压力我们要做好心理调适,如果应对压力的方式不正确,就会产生心理问题,我们如何做好心理调适呢?就是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

心理调适主要是对不良心理的调适。不良心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顺境中的不良心理

1、禁锢心理

禁锢心理:公务员处于顺境时与他所处的环境一般比较协调、和谐。公务员往往可以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这种环境也会使公务员产生盲目乐观情绪,甚至自以为是,排斥新生事物,产生保守或禁锢心理。这种心理障碍会造成公务员认识和行为的失准,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某种误区。

2、自负心理

公务员的学识和才能受到上级的赏识,他的意见和建议常常被采纳,工作成绩显著,常得到同事的赞扬和羡慕,就会产生一种自信心理。然而如果这时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就会被心理上产生的偏差引入歧途,就会表现出极端的自信和过分的自负,进而不能 客观地对待自己,自以为是,看不起别人,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忠告,影响了对周围环境的客观观察,降低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骄躁心理

公务员在顺境中,常易心高气傲,过高估计自己,产生傲慢、狂妄、自大的表现,如果再好胜心强,求胜心切就会引起心理的躁动不安,并在言行上有所反应,于是口气变大,脾气变坏,动辄指责他人。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必然损害公务员的人格形象,影响公务员的威信。

(二)逆境中的不良心理

1、沮丧心理

2、抱怨心理

3、嫉妒心理

4、紧张心理

5、迁境心理

6、逆反心理

不良心理就象荒地上的乱草一样,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柏拉图曾给他的学生出过这么一道题,如何除去地里的杂草,最好地方法就是种上庄稼,我们要调适不良心理的最好办法就是维护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维护途径

1、调节情绪,丰富情感

要视自己的情况而运用。1)、运动 散步、跳舞、打球、跑步、武术、养生气功 2)、宣泄法

倾诉、书写、哭泣、吵、骂、打、歌唱

想哭就哭:哭不一定是懦弱的表现,它能帮你宣泄心中的郁闷。3)、音乐调整法 乐曲选择 高天

4)、环境熏陶法

室内、室外(水边 田野 旅游)5)、幽默

说、听

6)、想象调节法

过去美好的唤醒 7)、冥想

瑜珈 8)、深呼吸法 9)、催眠放松

积极交往:朋友能分担个人的忧虑,能给你鼓励和支持。

2、要保持乐观情绪。要有良好的自我观念,即在内心深处接纳自己、肯定自己、欣赏自己。

开怀大笑:笑能使你心情愉悦,使你乐观地面对压力。

乐观的人认为失败和挫折是暂时的、是特定性的情景事件、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而且这种失败和挫折只限于此时此地。

悲观的人会把失败和挫折归咎于自身的原因,并认为这种失败和挫折是长期的、永久的,会影响到自己所做的其他的事情,因而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更容易形成压抑。

纵观苏轼一生,他确实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不论被贬到何处都能从偏远之地发现新的情趣。

刚到黄州虽有“老来荒唐”之感,但很快发现此处“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开荒种地,得“东坡”名。

苏东坡一生最大的成就不在于其大量的文学创作,不在于其字画的功夫,也不在于其修筑了苏堤,而在于他修炼的苦中作乐的功夫,这才是他留给后人最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人们世代敬仰他的本质所 在。

3、要善于自我激励。公务员都愿意在一个有利于自己的良好环境中工作,但客观现实往往很难使每个人都如愿。面对现实,公务员要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特别是对逆境和困难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力。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采取乐观的态度,要运用自己的主体力量去克服不利因素,改变旧的不利环境,创造新的有利环境。在顺境中要利用有利因素寻求更大的发展,在逆境中要善于适应,并在适应中去谋求发展和改造环境。

4、人际和谐,悦纳他人

要心存感激,有一颗感恩的心。要学会和各种人愉快地相处,学会和别人分享喜悦,乐于助人。保持一颗童心。

道德行为 篇7

一、明理悟情,培养自我教育能力

苏霍姆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因此,只要把发展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变成动态的学习,将学习的道德认知很好地消化吸收后,行为训练就不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一种个体能力的主动表现。

(一)设置情境,让学生自己设身处地,自己认识自己、教育自己

自我教育是学生自己在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中产生的愿望和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教学要求,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启发诱导他们培养自我意识。如学习《杨洋练字》时,教师给学生讲述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墨染池水的故事,引导他们同杨洋比一比,看看自己是否有过乱写乱画、作业马虎的缺点,激励他们勤学苦练;在学习《老山来信》时,可结合当今国内国际形势,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演讲会、英雄报告会、革命故事会、讨论会、给老英雄写信、拜访军属等活动,使他们产生明确的动机,明确自我教育的方向。

(二)树立榜样,让学生以榜样对照自己

榜样的教育是无穷的。小学生立于善于模仿,在学生心目中最能产生影响的人物是革命前辈、名人、少年英雄、老师及生活中最受尊重的人。《学记》中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注意自己言行、举止对学生的表率、感染作用,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教师不但要善于发现班集体中全优的榜样,也要发现某一方面较突出的榜样,并充分发挥榜样的表率作用,号召学生向榜样学习;发挥榜样的对比作用,引导学生向先进人物学习,指出落后人物的不可取处,让学生自己分清是非,辨别美丑。如学习《你说谁勇敢》后,就让学生来门辨析小松和小勇谁勇敢,从而得出表现自己去冒险,是逞强蛮干;为人民的利益不怕危险和困难,挺身向前,才是真正的勇敢。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自己

道德情感是实现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而道德行为过程又能进一步培养和增强人的道德情感。小学生的自尊心、同情心、羞辱心都会推动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在教学中,应因势利导地组织他们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在一定的道德行为过程中培养和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进一步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如学习了《身在福中不知福》后,带领学生到幸福院拜访幸福老人,通过幸福老人讲述新旧社会的对比和学生自我的讨论,知道生活在社会主义新中国是无比幸福的,懂得要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道理,同时也更加增强了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

二、明理育情,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材中有许多意志品质教育的良好榜样,如《遵守纪律的邱少云》一课中,邱少云同志在烈火烧身时一动也不动,除了高度的纪律意识外,更有一种坚强的意志;《积极进取》一课中,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中,凭的不仅是勤奋刻苦,还有一种积极进取、持之以恒的精神;《与土壤打交道的人》中“死神在倔强的老人面前败退了”一句更体现出侯爷爷与病魔作斗争的顽强意志和信心。在教学《成功的秘诀》时,教师引导学生领悟凭着坚强的意志取得事业成功的“秘诀”后,然后让学生收集有关名人故事,举行一系列故事会、演讲会、报告会等活动,使学生从生动形象的事例中更加懂得成功的秘诀在于认准目标,执著追求,不怕困难,知难而进,坚持不懈,不断进取,就象鲁迅刻“早”字一样,强化他们对意志的认识,保证良好道德习惯的形成。

三、以情促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传授知识,揭示道德观点,讲明做人的道理,但它的着眼点在于通过知识的传授,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达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

(一)注重情感的升华,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驱力”

人的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教学活动中要在晓之以理的基础上,借助情感导之以行。如学习《助人为乐》后,学生初步形成关心、帮助别人的动机。当他们在学校、放学路上以及公共场所帮助他人解除困难时,教师应及时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从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赞扬体验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快乐,当学生帮助他人越多,这种体验越强烈,其热爱人民的情感会越来越厚。

(二)训练形式和评价应多样化,有儿童的情趣

行为训练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教学活动要注意连续性,把课前、课后、课内、课外结合起来,采取操作练习、表演练习、竞赛活动、参观访问、追踪考察、集会、劳动实践、服务实践等生动形象、新颖活泼的多种形式。对评价要注意阶段性、情景性、随意性,有针对性和教育性,做到灵活、渐进,通过反复达到深化,最终养成习惯。

(三)开展全方位的综合教育活动,形成教育合力

“经济人”行为的道德评价 篇8

爱因·兰德的客观主义哲学,主要是一种伦理观点。这种理论与西方传统的道德信念相反,所以被当作惊世骇俗的言论而引起思想界的强烈震动。

我们知道,二十世纪的西方是道德危机的时代。面对这种危机,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怀旧的情绪,人们感叹纯朴美好的道德在现代社会中的沦丧和堕落。所以,这部分人不是去寻找一种新道德,而是竭力挽救原先的旧道德。另一种态度是站在否定的方面来诠释这场道德危机。爱因·兰德正是这样一位道德批判者。她认为,现在的道德堕落恰恰说明以往的“道德准则达到了顶点,走到了其发展的尽头和死胡同”(《巨神的无奈》主人公高尔特的演讲)。所以,爱因·兰德要寻找一种新的伦理生活模式,而它又必须与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和商业社会相适应。

爱因·兰德一再肯定,人并不是生活在荒岛上或自我封闭的农场中的,而是一种社会的存在。社会给人们带来了两方面的便利:知识和交换。知识是人类的第一大优越性,它使得人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授并扩大其知识;每一个人都从他人所发现的知识中,获得无穷的好处。交换是人类的第二大好处。劳动分工使得人们从事某一专门领域的工作,并与其它领域中的人进行交易。

爱因·兰德的理想社会就是以“交易”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市场和商业社会。她的伦理生活模式就是以此为根据的。在与《花花公子》杂志的黑弗纳交谈时,爱因·兰德作了这样的概括:人必须为自己的缘故而生存,追求他自己的幸福是最高的道德目的。在《自私的德性》(The Virtue of Selfishness)一书的前言里,她这样指出:通常人们总是把“自私”这个词看成是“恶”,但这个词的真实含义是“关注自己的利益”,它恰恰是道德存在的本质。同样,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采访时,爱因·兰德说:“自私?绝对是如此的。每个人都有权利为自己而生存——不能为他人而牺牲自己”。当然,为了使彼此的交易能正常地进行,爱因·兰德在“自私”的德性之上,又强调了这样的原则:人们既不要为他人而牺牲自己,也不要为自己而牺牲他人。

从根本上来说,爱因·兰德已经不是从一般的层次上探讨人性的“自私”问题,而是从“经济人”的角度来分析相应的伦理生活模式。这使爱因·兰德区别于近、现代所有主张人性自私的伦理学家。因为,那些伦理学家虽然也提出“自私”或“自利”的道德性,但这是在事实层次上的一种无可奈何的认同;在价值层次上,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仍然对此持否定的态度,仍然把利己看成是与社会、文明相对立的东西,仍然把“利他”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所以,他们要么想方设法从人性中引伸出“利他”的天然情感,要么告诫人们为了利己必须利他,要么通过“契约性”的规定强迫人们达到利他。而爱因·兰德却非常彻底,无论是在事实层次上还是价值层次上,都倡导利己的伦理生活模式。

今天,如果要把这种“自私”的道德作为人们实际的行为规范,显然是不可行的。但是,我们是否可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在市场经济和商业社会中,“经济人”的行为究竟如何进行道德评价?某种虚伪的道德高调是否会反而阻碍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马克思在评论孟德威尔(其著名的道德论断是“私恶即公利”)的观点时,曾经引了《蜜蜂寓言》中的一段话:“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称之为恶的东西,不论道德上的恶,还是身体上的恶,都是使我们成为社会生物的伟大原则,是毫无例外的一切职业和事业的牢固基础、生命力和支柱;我们应当在这里寻找一切艺术和科学的真正源泉;一旦不再有恶,社会即使不完全毁灭,也一定要衰落”。对此,马克思这样夸奖孟德威尔:“只有孟德威尔才比充满庸人精神的资产阶级社会的辩护论者勇敢得多、诚实得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第416页至417页)。也许,这段话也适用于我们对爱因·兰德伦理思想的评价。

如果每个人都是“利己”的,那么,又如何维持彼此关系的和谐呢?人与人之间又如何避免冲突和争斗呢?

在爱因·兰德看来,理性的人确立其利益时,必须考察四个因素:真实情况(reality)、关系(context)、责任(responsibility)和努力(effort)。

首先,理性的人并不是在抽象意义上确立其利益的。而是把它放在真实的背景中,来断定它是否能成为自己的利益。所以,并不是任何欲望、感觉、情感、狂想和意愿都是个人的真正利益。个人具有欲望的事实并非表示这种欲望是恰当的、道德的或可行的。爱因·兰德把利益与现实存在的一致性,看成是逻辑的“同一律”,不允许有丝毫的违犯。其次,理性的人也并非脱离某种关系来确立其利益。他必须思考两个因素:远近性和手段。一方面,他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而损害长远的或全部的利益;另一方面,他总是在预先知道达到目的的手段时,才确认这种利益。他不去追求那些不能通过自己努力而获得的目标和欲望。

再次,理性人在确立利益时,总是从自我的角度来考察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他既不停留在对境遇的抱怨和牢骚中,也不把责任推给他人或社会。

最后,理性的人在确立其利益时,同时意识到必须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来达到或实现目标,因为,任何目标并不是静止的、既定的和有限的。

爱因·兰德认为,倘若考察了上面四个方面,那么,人们的利益就不会彼此冲突。正是在这一点上,她与霍布斯的观点相对。霍布斯主张在自然状态中的人,彼此的“利益”不能不冲突。人是处于战争状态中的,人对人的关系只能是“狼对狼的关系”。而爱因·兰德则认为彼此的利益是可能不冲突的,只要具备理性。譬如,有两个人同时申请一个职业,看起来似乎他们的利益是冲突的,但通过对真实情况、关系、责任和努力这四个方面的考察,总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个更适合担当这个职业。于是,另一个就不应该把自己申请这一职业的欲望看成是自己的真正利益。

在这一问题上,爱因·兰德似乎还不能自圆其说。因为,即使人们在理智上能够区别主观欲望和真正利益,但在情感上却未必能这样认同或接受,仍然无法避免人们利益的冲突。所以,爱因·兰德在其伦理学中,不得不强调每个人虽然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但并非是得到幸福的权利。人们有权采取他认为获得幸福所必需的手段;但不是由他人来为他提供这种幸福;人们有权通过自己的工作来维持自己的生存权利,而不是由他人向其提供生活必需品;人们有权通过经济活动来获得、利用和处置财产,而不是由他人向其提供财产;甚至言论自由的权利也意味着有权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受政府的压制、干涉或惩罚,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向他提供演讲厅、电台或出版机构。爱因·兰德这样的“权利”和“利益”概念是非常脆弱的,仅仅是一种可能,而不是现实。

与这一观点相联系的是爱因·兰德对国家功能的理解。事实上,那些主张“利己”观点的人,都有一种“契约论”的想法。在他们看来,为了保证个人利益的实现,为了消除彼此之间的敌对状态,唯一的途径是订立契约,出让个体的一部分权利,并服从于一个权威——国家。国家一旦建立,便是绝对的和至高无上的。

但是,爱因·兰德却反对这种契约论意义上的国家,反对国家集所有的权力于一体,反对个体把自己的权利转让给国家。她反复声明,除了个人利益或权利之外,不存在所谓的团体或国家的利益。任何团体和集团,不管是大或小,仅是无数个体的组合。所以,爱因·兰德把“个人权利”这个词也看成是多余的,因为,利益和权利只能是个体的。至于国家所采取的帮助贫困者、普及教育等公共计划,也应该坚决加以反对。任何团体性的规划,不论是出于何种良好的动机,总是对个人自由的剥夺。

这样,必须改变政府的功能。它只是一种服务机构,不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而契约论意义上的政府却是一个统治者。于是,对于个体来说,除了法律禁止的行为之外,他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而对于政府官员来说,除了法律允许的行为之外,他不能做任何其它的事。

爱因·兰德对政府的看法,与她对团体或集团的片面理解有很大的关系。不错,确实存在着虚假的集体,它是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而与个体相对立的。这种集体事实上已经成为个体发展的桎梏。在这一层次上,爱因·兰德的抨击无疑是对的。但是,并不能由此否定真实集体的存在。在这种集体中,“个人是作为个人参加的。它是个人的这样一种联合,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置于他的控制之下”。(《马恩全集》第三卷,第85页)而且,随着文明的发展,个体的存在越来越依赖于这种集体。这就如同单个细胞,其功能的发挥有赖于细胞组成的生命有机体一样。所以马克思认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也才能有个人自由”(同上,第84页)。在这一方面,爱因·兰德是缺乏深入思考的。

作为哲学家,爱因·兰德为其伦理学寻找哲学基础。而客观主义就是她对自己理论的哲学性质所作的描述。

构成爱因·兰德客观主义哲学的有二个核心概念:客观真实(objectivereality)和理性主义(rationalism)。在与黑弗纳的交谈中,她这样说:“客观的真实是独立于观察者以及观察者的情感、愿望、感觉、希求或恐惧而存在的。”(黑弗纳:《坦诚的交谈》)爱因·兰德非常自信,认为在现代思潮中,只有她的学派才把客观真实既不当作神秘的关系,也不看成是由人的头脑所臆造的东西。(《客观主义认识论入门》)

那么,这种客观真实是什么呢?爱因·兰德区分了两种类型的存在:一种是生命体(有机体),另一种是无生命体(无机体)。对于无机体而言,它总是存在着,无所谓消亡。面对于生命体来说,有两种最基本的选择:存在或不存在、生或死。但“死”和“不存在”恰恰是有机体生命的消亡,是与自身相对立的。所以,有机体或生命体的存在有一种目标,这就是要维持有机体的生命,实现有机体的自我创造。由此也构成了有机体生命的价值标准:凡有助于生命的就是善,而损害其生命的就是恶。

这种对客观真实的认识,构成了爱因·兰德哲学的第二个核心概念——理性主义,这也是他哲学中的可知论。其内涵是:人的思维能够感知和认识这个普遍客观的真实。爱因·兰德把自己这一思想看成是对古希腊理智主义代表亚里斯多德哲学的继承,是现代唯一的真正理智主义。

事实上,“客观真实”和“理性主义”这两个概念表示了爱因·兰德伦理学的方法:自然主义或事实与价值同一的经验方法。也就是说,通过人们的理智,来达到从客观真实中引伸出道德上“应该”(ought)的价值判断。她自己说:“对任何有机体的意识来说,任何‘是’意味着‘应该’”。(《自私的德性》)

这当然是很偏激的说法。美国社会学家金赛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发现婚外恋在美国是普遍的,这是事实判断,但是,并不能由此推出婚外恋是应该的(价值判断)。它们是两个层次的问题。同样,人们追求快乐的普遍事实(即使在心理学上是有根据的),也不能由此得出它是应该的。爱因·兰德并没有仔细考察自己伦理学方法的可行性,并没有正面回答本世纪初元伦理学在方法论上的挑战,只是断定价值蕴含在事实中,从事实判断中可以推出价值判断,这未免太武断了。

但是,无论如何,爱因·兰德是独特的。二十世纪西方伦理思潮是以非理性主义、相对主义、中立主义和非认知主义为特征的,而她却反其道而行之,坚决主张一种理性的、客观的、绝对的和可知的伦理学,这无疑需要很大的理论勇气。因此,尽管爱因·兰德的理论已是三十多年前的“老皇历”,它的得失仍然值得我们复习和思考。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老鼠学穿衣》含反思下一篇:关于交通安全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