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阅读教案

2024-09-29

论语阅读教案(精选12篇)

论语阅读教案 篇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论语》九则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论语》是记录___________的一部书,共20篇,是_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是谓能养( )

②游必有方( )

③德不孤,必有邻( )

④君子喻于义( )

3.“父母在,不远游”,孔子提出这一行为准则是希望子女如何行孝?在交通便捷、开放动态的现代社会应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有过不同看法。请你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儒

2.①奉养  ②去向  ③亲近,做伴  ④明白,懂得

3.孔子提出这一观点是希望子女能够尽量膝下承欢,床前尽孝,把行孝落实到日常的侍奉上,关心父母衣食冷暖,关注父母健康状况。这种观点在交通便捷、开放动态的现实社会依然可行。时代发展、科技进步子女远游可日行千里,但重要的是子女心中要有着对父母的牵挂和惦念。

4.君子以“义”行天下,心境平和而无限宽广;小人追逐私利,处心积虑,患得患失。

5.围绕现实生活,谈到推己及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即可。

(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论语阅读教案 篇2

一.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及思想价值

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华

三.提升个人道德修养

一.孔子和他的《论语》

(一) 孔子其人

先看几段文字:

1.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2. 吾少也贱, 故多能鄙事。

3.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 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 敏以求之者也。

5. 三人行, 必有吾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6. 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 血气未定, 戒之在色;及其壮也, 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及其老也, 血气既衰, 戒之在得。

孔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 展示了一个理想人格的形成过程。而这种完满人格与他个人的遭际与经历是密不可分的。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 孔子早年丧父, 历经磨难。但他发愤忘食, 敏以求之, 择善而从。做人做事, 适得其时, 终于成就了自己的理想人格, 也成就了中华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

孔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尽管他一生饱经磨难, 但他痴心不改。面对春秋晚期礼乐崩坏的时代, 他希望挽颓势于既倒, 重建社会道德、礼乐秩序, 使人心归“仁”。先是做过一段低贱的小官, 推行自己的主张;后周游列国, 宣传自己的思想。但由于那是一个没有是非对错的年代, 可想而知, 这种理想主义只能回到象牙塔中。所以他退而布道, 专心教育, 潜心教学。孰料无心插柳, 在“三千弟子, 七十二贤生”的大力推动与传播下, 儒家学派终于修成正果, 成为春秋战国时期五大学派之首。到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以后, 儒家思想一家独尊, 成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文化, 影响着中国的礼乐文化、政治文化、制度文化、伦理文化以及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结晶。

(二) 关于《论语》

《论语》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论语》者, 孔子应答弟子, 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 门人相与辑而论纂, 故谓之《论语》”。清代赵翼也说过:“语者, 圣人之语言也;论者, 诸儒之讨论也。”可见, 《论语》既是一部孔子及弟子交谈的语录体散文集, 也是一部集中反映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各个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的思想文化的力作。它集中地体现了我国儒家学派的思想, 也成为儒家学派和儒家思想的奠基之作。

二.《论语》的思想价值

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 可谓宋朝的第一文臣。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 诚不出此, 昔以其半辅太祖 (赵匡胤) 定天下, 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论语》何以有这么大的作用?

1988年1月, 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开会结束时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寻找答案。”那么, 《论语》又何以有这么大的魔力?

要了解论语的魔力, 就必须了解《论语》的思想价值。

孔子以治平为本, 以仁为核心, 以和为贵。他的思想, 是礼乐文化的重要依据, 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 伦理道德的规范所依。《论语》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 透视出了中国古代思想的智慧。概括起来, 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 仁———内心道德 (伦理道德范畴)

孔子说, “仁者, 心也。”“仁是心之用, 心是仁之体。”他又说, “仁者, 爱人。”就是有仁心。仁, 首先表现为“不忍”, 鸿门宴中项羽准备杀刘邦, 但碍于刘邦的甜言蜜语, 下不了决心, 范增出而召项庄, 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这“不忍”就是仁心, 是楚汉相争中的一种道德力量占了上峰的体现。后人对此也有“妇人之仁”的说法。但不管怎么说, 这“不忍”是一种“仁心”是用不着争议的。其次, “仁者”, 应该是珍爱生命, 推而广之, 平等对待他人。

因此, 孔子的“仁”首先是“有仁心”。他要求每个人约束自己, 将“仁”变成一种内心道德。所谓“克己复礼为仁”“舍生取义成仁”。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关键在己, 而不在于他人或环境。他说, “为仁由己, 而由乎人哉!”“仁远乎哉?我欲仁, 斯仁至矣!”他还说, “己所不欲, 勿施与人”, 就是要平等对待他人, 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 坚守内心道德, 做一个有仁心的人, 并作为人一生的行为准则。

其次, 要“怀仁志”。孔子与弟子有一段对话, 很好地诠释了这个问题: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 与朋友共, 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 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这段言志的对话, 很好地诠释了孔子一生的志向。子路是要做一个懂得和别人分享的人, 颜渊是要做一个道德自我完善的人。而孔子, 是想成为一个让年长者达其所安, 朋友信任, 年轻人感念的人。做到这一点, 不仅说明孔子有仁心, 而且体现了一种可贵的人文关怀。就是要善待天下苍生, 善待所有人。并将之作为一生的目标来追求。活着, 就是让天下人活得更好, 让社会更加和谐。这是一种济世情怀, 也是一种“兼济天下”, 治国平天下, 以天下苍生为本的普世情怀!

再次, “行仁政”。仁心、仁志, 最终落脚点是要回到“仁政”上。孔子十分推崇“仁政”思想, 他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就是要人各得其所, 尽好本分, 这样天下就太平了, 社会就和谐了。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的身份、角色, 尽到自己的礼节和责任, 国君也不例外。他还说:“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尽其所而众星共之。”就是以仁德来进行统治, 就会像北极星一样, 自己居住在一定的方位, 而众星环绕在自己的周围。他要求为政者要重教化而轻刑罚,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他认为, 在同样可以达到目的的情况下, 道德所收到的效果比刑罚所收到的效果要好得多。他还要求为政者要正身正己, 用人格魅力治理国家, 告诫统治者“其身正, 不令而从;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二) 礼———社会规范 (社会政治范畴)

“礼”即规则、规范、秩序。它是适应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礼”与“仁”密切相连, 如果说“仁”是一种社会道德的境界, 那么它有赖于“礼”去约束和规范。社会和谐, 离不开“礼制”;而要实现“礼制”, 需要“仁心”的滋养。所谓“克己复礼为仁”, 就是约束自己, 使言语行动合乎规范, 才能达到“仁”的境界。也只有“克己复礼”, 才能天下太平, “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因此, 孔子要求, 一切人、一切事都要合乎规范, 遵守秩序。无论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纲常、秩序、品德, 还是社会政治范畴的政治制度、宗法观念、社会规范等, 都要服从于“礼法”的要求, 由“礼”来节制。所谓“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动”, 就是要求我们的一切都要符合“礼”的规范, 受“礼”的节制。

(三) 中庸———处世哲学 (认识方法论范畴)

中庸是一种系统方法, 也是一种处世哲学。孔子的中庸思想, 首先表现为人的学习态度。人要善于学习, 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要“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做人不能满足)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学做人的道理, 要向比自己地位低的学习) ;要经常反省自己, 才会有新的收获 (“温故而知新”) , 要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才能成就完美人格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我个人认为孔子的“学”, 主要是学做人, 做人要保持一种谦卑的姿态, 经常反省成败得失, 见贤思齐, 学习他人的长处, 改进自己的不足。

其次, 中庸表现为一种人生态度。一个人的人生态度, 一是要顺应自然, “天命之谓‘性’, 性之谓‘道’, 修道则谓‘教’ (人的自然禀性叫做“性”, 顺应本性做事叫“道”, 按照道的原则提高修养叫做“教”) ;这句话就是要求人要遵从自然禀性, 顺应自然做人做事, 加强自我修养。

二是要注重“慎独”。“道也者, 不可须臾离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 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也就是说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也是谨慎的, 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这就是儒家思想的“慎独”观念, 君子要自我约束, 坚守自己的人格理想, 努力形成完美的人格。

三是守“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意思是说心里有喜怒哀乐却不表现出来, 被称作中;表现出来却能够有所节制, 被称作和。中, 是稳定天下之本;和, 是为人处世之道。他还说, “君子而时中, 小人而无忌惮也”, 这句话我们可以理解为做事有分寸的适中之人方为君子, 小人却专走极端, 无所顾忌。

四是讲“诚信”。孔子说:“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在《论语》中, “信”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 二是对人有信用。人生活在群体中, 与人相处, 信任别人并得到他人的信任十分重要。

五是要“善结友”。孔子曰:“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友直, 友谅, 友多闻, 益矣。友便辟, 友善柔, 友便佞, 损矣。”大意是说, 有益的朋友有三种, 有害的朋友有三种。我们要善结有益的朋友, 远离有害的朋友。

六是享“自由”。“暮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孔子渴望精神的自由, 在孔子整个理想人格或理想境界中, 精神生活的自在、自得、适意、畅达的境界是他所孜孜以求的。所以他才发出“吾与点也”的感慨。

三.《论语》的现实意义

《论语》作为记载孔子思想和言行最为权威的著作, 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 反映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其思想博大而精微, 既有崇高的价值理想, 又能够为现实所用。儒家思想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以及“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人格理想在今天仍具有积极的意义。“兼济”天下的情怀, “慎独”的观念, 道德自律的追求在举世纷扰、功利至上的当今尤其值得我们大力提倡并弘扬。善待他人、与人为善、诚恳待人、推己及人的人生态度更是我们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遵守的行动准则。孔子的创造一种和谐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社会理想, 也为我们今天处理纷繁复杂的当今世界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较为实际的思路。而他的渴望自由、追求自由的人生理想和独善自身的人格理想也是塑造完美人格的价值追求。

作为当代中学生, 我们既要从《论语》中汲取精神的养料, 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又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不断磨砺自己的意志品格, 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追求;还要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 做一个旨趣高尚、情感丰富、精神自由的人。同时, 要严守《中学生行为规范》, 以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 并将道德规范上升为道德自律, 达到“慎独”的精神境界。

《论语》《孟子》阅读训练 篇3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注: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文”是他的谥号。

⑴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主张为人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孔子既谈了学习态度,也讲了学习方法。

C.孔子教育弟子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D.孔子解答了子贡提出的有关孔圉的问题。

⑵写出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的句子,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⑴B(未讲“学习方法”)⑵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话阐释了学习的正确态度,“虚心使人进步”,学无止境,只有虚心向别人学习,才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进而提升自己为人处事的能力。

参考译文: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呢?”孔子说:“他聪明好学,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不以为耻,所以被谥为‘文’。”

二、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⑴-⑵题。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问:“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冉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

注:斯:指代道理。赤:公西华。兼人:勇气过人。

⑴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教学工作切忌搞“一刀切”。

B.要想提高学生的思辨素质,教学中要采用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C.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抓住时机,顺势导引,解答疑惑。

D.针对不同的对象,教授不同的教学内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⑵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请结合上面的选文,谈谈两者所共同蕴涵的教学思想?并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⑴B(无中生有)。⑵因材施教。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参考译文:

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三、阅读《孟子》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⑴-⑵题。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上》)

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离娄上》)

⑴有不少成语源自于《孟子》,如“一曝十寒”“缘木求鱼”;请依据第二则内容概括出一个成语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孟子的话语,蕴含着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即“仁爱”思想。请简要概括以上文段所揭示的相同思想,并加以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⑴舍近求远。⑵“亲亲而仁民”。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儒家认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实现“仁”的根本。一方面是“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另一方面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是从父子兄弟的关系开始,是从“亲”中来的。这是孔子认识到的一种从“自然本性”出发的“仁爱差别”。

参考译文:

孟子说:君子对于万物的爱,是爱惜它,而不是仁爱;之于世人的爱则是仁爱,但不是亲爱。亲爱你的亲人而推及仁爱世人,又以仁爱世人之理而推及爱惜天地间的万物。

四、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1—4题。

[甲]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注: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文”是他的谥号。(《论语•公冶长》)

[乙]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问:“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冉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注:斯:指代道理。赤:公西华。兼人:勇气过人。

[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丁]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

1.对下列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敏而好学,不下问 耻:感到羞耻

B.由也兼人,故退之退:劝阻别人

C.与朋友共,之而无憾 敝:使用坏了

D.愿无善,无施劳 伐:讨伐征伐

2.下列对选段[甲]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主张为人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孔子既谈了学习态度,也讲了学习方法。

C.孔子教育弟子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D.孔子解答了子贡提出的有关孔圉的问题。

3.下列对选段[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教学工作切忌搞“一刀切”。

B.要想提高学生的思辨素质,教学中要采用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C.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抓住时机,顺势导引,解答疑惑。

D.针对不同的对象,教授不同的教学内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4.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⑴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依据[乙] [丙]两则材料,从中概括出两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伐:夸耀自己)

2.B(未讲“学习方法”)

3.B(无中生有)

4.⑴①具有中等以上智力的人,可以教给他高深的学问;中等以下智力的人,不可以教给他高深的学问。②孔子说:“我的志向是,对老年人,使他们安逸;对平辈的朋友,使他们信任我;对少年人,使他们归依怀念我。”

⑵①因材施教。孔子能够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教授不同的教学内容;由此可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多么的重要。②因势利导。孔子针对公西华所面对的实际困惑,抓住时机,顺势导引;由此可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应是解答疑惑的最佳时机。

参考译文:

[甲]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呢?”孔子说:“他聪明好学,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不以为耻,所以被谥为‘文’。”

[乙]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丙]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丁] 颜渊、子路侍立于孔子身旁。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 子路说:“我愿把自己的车马衣服都拿出来和朋友们共享,就是用坏了也毫不遗憾。” 颜渊说:“我愿不自夸好处,不把劳苦的事施加给别人。” 子路又说:“希望听一听老师您的志向。” 孔子说:“安抚老年人,信任朋友,关怀年轻人。”

论语阅读心得 篇4

在教育原则的问题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它蕴含了“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的意义。在孔子之前的时代,平民很难进入官办学校学习。为打破这种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孔子积极推广私学,认为这样可以使任何愿意学习的人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根据《论语述而篇》所记载,为了贯彻“有教无类”的方针,孔子规定“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意思是:无论何人,只要是有心学习者,仅需主动奉送十条干肉,就可以成为其弟子。孔子招收学生不分贵贱、贫富、地域、种族的原则,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大到平民乃至寒门子弟,兼收并蓄,因材施教,充分体现了孔子的教育观与“仁”思想的融合。

《论语》阅读附答案 篇5

《论语》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⑥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1)吾日三省吾身。( )

(2)学而不思则罔( )

(3)死而后已( )

(4)勿施于人( )

2、翻译文中两个划线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结合课文说说,并阐明今后的打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反省 (2)迷惑 (3)停止 (4)强加、施加

2、(1)别人对我不了解、不理解,我并不生气;能做这样的人,不就是君子吗?

(2)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意对即可)

论语阅读与答案 篇6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①,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②。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③,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注】①济众:周济大众。②尧舜其犹病诸: 病,不足;诸,之乎。③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1、下列各项对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贡想以博施于民、济助众人等事功去行仁道,孔子认为那是圣人的事功,只有尧舜那样的圣王才能够做得到。

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反映了孔子推己及人的`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体现了这一思想。

C、孔子认为求仁之道不必好高骛远,劝子贡从浅近易行的恕做起。他人和我自己是一样的,所以以自身为喻,推及他人,即是行仁之道。

D、仁是一种至高的境界,不易把握,孔子从寻常事理入手,用推己及人的方法来阐明关于仁的基本主张。

2、孔子还说恕者,仁之方也,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孔子的恕的理解。

答:

【答案】

1、A(只有尧舜那样的圣王才能够做得到有误,孔子认为,即使如尧舜这样的圣王,都不一定能做得到。)

2、孔孟最高的道是仁,而恕是通向仁道的最基本的途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以推己之心来对待别人,这种恕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译文】

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

浅论语文阅读教学的生成性 篇7

关键词:中职教育,阅读教学,生成性

教育的过程有其不确定性, 教育中的人是过程中的人, 没有人不需要超越和发展自我。教育家杜威认为, 在教育的世界里, 没有已经完成了的人, 没有人不需要学习和成长。

人是一种生成性的存在, 现实世界就是一个过程, 过程本身是一种动态的发展, 一种复杂的混沌。生成是新的哲学思维范式。生成是事物整体的多元发展和变化, 它的变化是丰富的, 始终处于动态。教育教学也如此, 我们要从哲学的“生成”的观点去看待教育, 看待教育中的人。

人的生成性是人的创造性的基础。美国学者格里芬曾说:“我们是‘创造性’的存在物, 每一个人都体现了创造性的能量。”创造性的发挥需要条件, 没有自由就没有创造。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偏爱滔滔不绝地讲授, 越俎代庖, 学生变得被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 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 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 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 也就是说, 进行生动的创造。”还有学者说:“阅读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并在具体的阅读活动中, 让学生成为思维活动的主角, 教师做好活动的调控者、优秀的‘主持人’, 为学生和课文建立对话关系做好媒介。”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去思考和体悟, 不用自己的分析解读代替学生的思考, 教师要带领学生徜徉在思想的海洋, 在现实世界和书本世界之间游走。

在讲作家高晓声的小说《陈奂生上城》时, 其中有一个情节:陈奂生在付钱之前行动小心翼翼, 生怕弄脏被子, 不敢坐大皮椅, 把鞋子拎在手里, 光着脚走路, 总之对旅店的一切设施十分爱惜;可是在付了五元钱 (相当于两顶帽子钱) 之后, 他的心态发生了大转弯, 回到房间后没有脱鞋, 大摇大摆走进去, 故意立直身子, 扑通坐在皮椅上, 还试了三次, 随后捞起提花枕巾擦脏脸, 衣服也不脱, 盖上被头困了。他忿忿然, 觉得即使把房间作践成了猪圈, 也不值五元钱。我问学生, 其实像陈奂生这种自私狭隘的心理很多人都有,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心态呢?学生说有, 觉得自己反正花了钱了, 弄成什么样子都无所谓。学生很诚实, 敢于说真话。我说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学生说比如住旅店, 反正花了钱, 弄脏了房间也没关系。我说还比如吃自助餐, 有没有觉得反正就花那么多钱, 吃多一点比较占便宜, 走时盘子里还有不少食物, 比较浪费, 也不觉得可惜。很多人吃自助都有这样的心理。你们有没有?学生笑着点头说有。我还提到几年前看到的一则电视新闻, 新闻上说巴西有很多人肥胖超重, 有三高, 带来许多健康隐患。专家研究的结论让人啼笑皆非, 原来巴西人经常吃自助, 因为吃多吃少都付同样的价钱, 大家都觉得吃多点划算, 于是每次吃自助吃到撑, 时间久了肥胖的人就渐渐多起来, 对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看来这种想多捞点便宜的狭隘心理是不分阶层和国界的, 这也许是全人类的劣根性。不少学生都被我的话逗笑了。我对学生说, 所以你们去吃自助, 要适可而止, 千万不要吃太多, 吃撑了表面上似乎占了便宜, 其实却吃了亏, 不利于身体健康。学生笑着点头称是。

很多关于阅读教学的生成性的论文提到的都是学生的生成, 教师的生成谈得比较少, 我认为后者也很重要。在某个特定的教学情境中, 教师的智慧和灵感被激发, 在师生互动中教师一方形成了生成性资源, 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生成在教学中也很重要, 不应忽视。在教学和研究中, 我们应同时关注师生两方面的生成, 教师应学会灵活调整教学环节, 利用好这两方面的生成性资源, 还需要一线教师不懈的努力和成长。

该案例中教师的提问是预设好的, 但其后师生互动的内容大多是生成的。教师一方生成的比例远远大于预设, 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但学生生成的内容还有些欠缺, 参与课堂的学生较少, 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发言和提问, 有想法不想说, 或者口头表达能力较差, 有想法却说不出来。多年的灌输式教育以及太过注重标准答案的语文教学方式已经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力, 让学生变得麻木, 创造能力不足, 因此语文教育方式亟待改革。

参考文献

[1][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王成兵,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223.

[2][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上) [M].杜殿坤,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51.

浅论语文比较阅读教学 篇8

关键词: 语文阅读 比较阅读 教学效率

一、语文比较阅读实施的意义

1.科学整合课程资源。叶圣陶先生说:“教材只是个例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样例,教师的职责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是死的,而学生是有思想有感觉的个性主体,单纯的教材知识讲授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也不是语文教学应该出现的场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阅读教学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①。生活是语文的外延,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中利用的资源,比较阅读教学打破固有的教材编排和讲解习惯,将有可比性的文章链接在一起,科学地整合语文课程资源。

2.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反复强调要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告别以往教师“满堂灌”、“一刀切”的传统教学模式。同时,也要转变师生在课堂中的关系,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总导演”,学生才是课堂教学中真正的“主角”。在比较阅读中,由教师选择比较阅读的文本,设计比较阅读的比较点,并将如何实施比较阅读的精髓教给学生,学生那些拥有高超演技的演员们,是演好比较阅读这场大戏的关键,使学生真正地融进课堂中,不仅仅获得知识,更是一种能力的锻炼。

3.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是学生个性化品质不鲜明,在“唯分数”和“标准答案”思想的影响下,学生逐渐失去独立思考、多方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语文比较阅读是一个引导学生学会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通过比较,学生养成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思维习惯,增强个性化思维能力。

二、语文比较阅读实施的要点

1.培养比较意识,运用比较思维。俄国教育专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运用比较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开展比较阅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比较阅读教学中,培养比较阅读的意识,学会运用比较阅读思维,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如:学习《苏轼词两首》,将教材中所学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与前面学过的《赤壁赋》进行比较,它们都是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体味三者在情感表达方面的异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含蓄表达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忧愤心情,同时也表达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定风波》中苏轼又变成林语堂口中那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其此生所求,表现作者豪迈阔达的人生态度。在《赤壁赋》中作者和朋友同游于赤壁之下,把酒言欢,看破尘世,宛如人间仙人,自认人生乐不可言。运用比较思维将同一时期不同作品比较,品味词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这位乐天知命的伟大词人。

2.选择比较文本,明确比较目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选择比较文本是实施比较阅读的“先行军”,选择好比较文本才能更好地实现比较目标。比较阅读文本依据其来源,可分为课内文本和课外文本两大类。

课内文本是最实用快捷的文本资源。如:学习《李清照词两首》,为使学生更好地体味李清照南渡前后作品风格的变化,可将《醉花阴》和《声声慢》进行比较阅读。这两首词分别是作者南渡前后表现“愁思”的代表作。《醉花阴》是南渡前李清照生活安逸闲适,佳节又至,思念远游丈夫的闺怨之愁,《声声慢》是南渡以后,李清照生活困窘,孤苦无依,疾病缠身的情愁、家愁、国愁。在比较中,体味一代女词人李清照人生境遇的改变及对她作品内容的深刻影响。

课外文本首先应重点关注文本的可比性,选择的文本必须是与原文本有可比性的文本;其次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及文本比较的有效性,选择的文本太难学生不易理解,选择的文本过于简单又没有比较的价值。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可与课外文本《父亲》展开比较阅读,刘鸿伏的《父亲》语言通俗易懂,内容质朴真实,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理解难度不大。两篇文章主题都是父爱,朱自清笔下的父爱是父亲艰难地爬上月台,蹒跚地越过栅栏为他买橘子的背影,望着那不再强壮有力,却更显细心体贴的背影,朱自清感受到世间最真切的父爱。刘鸿伏的《父亲》是一位辛勤劳作的农民父亲,崇拜文化,热爱土地,为自己的儿子是一个知识分子自豪不已,因为贫穷二略显自卑,但对儿子的爱毫无保留,当父亲用颤巍巍的双手递给作者那五十元生活费时,作者的眼泪中满含着的是父亲给予他的如山的爱。通过比较,学生感受文中两位父亲两种人生,但相同的是他们的如山父爱,无论自己的儿子长多大,有多大的能力,在他们眼中都是需要父母关爱的孩子。

3.设计比较点,选择比较内容。“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比较内容也不会相同,所得结论自然也不同。比较阅读可从语言风格、表达方式、人物形象、思想感情等多个文本解读角度出发,设计比较阅读的比较点,进而确定比较的内容。

如: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沁园春·雪》的豪放语言风格作为比较点,比较二者在创作意境、遣词造句、诗人情感等方面的豪放之势;对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和吴敬梓笔下的《范进中举》人物形象作为比较点,两者都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虽命运结局不同,但都是对封建社会制度和某种意识的强烈批判,在比较中更能凸显封建制度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

比较阅读是阅读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比较阅读,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是培养学生比较思维、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注释:

阅读文言文论语 篇9

文《论语》、《童趣》选段,完成下列各题。(11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②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含义。(2分)

①吾日三省吾身②鞭数十

【小题2】选出下列选项中“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学而时习之7 j6 a2 E- e8 J+ f B.故时有物外之趣2 ]% M/ A- X Q( V! V/ R! I C.观之,兴正浓# [8 P) e( @) W" H2 W D.鞭数十,驱之别院: _3 d( N8 K+ g+ g. U$ N3 X 【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从三句中任选二句)(4分)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③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小题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的是学与思的辩证关系,请结合你的学习、生活经历,加上你的切身体验和独特感受来谈一谈你的认识。(60字以内)(3分)

答案

【小题1】①多次进行自我反省②用鞭子打

【小题1】B

【小题1】①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②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③ 舌头一吐,两个小虫就都被它吞了进去。

【小题1】略

解析【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B是“结构助词,的”,其他的都是“代词”。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阅读《论语》感悟人生道理 篇10

《论语》一书,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举止之书。闲暇之时随手一翻,就像漫步在人生之路,使人回味无穷。

“贤哉!回也!”是《论语》里孔子的一句话。“回”指颜回,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为孔子所喜爱。这句话是孔子对颜回的赞赏,说他一小碗饭、一瓢水、一间陋室就能生活自在。试问现在的人,谁还会去住一间破破烂烂的房子,而且每天只能吃一小碗饭、喝一瓢水?可颜回做到了,就连他的老师孔老夫子也自叹不如。为什么他行,我们却不行?因为他有毅力,也许这就是为什么颜回能成为一个贤者的原因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了。许多人一起,必然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记得这句话还有一个典故:一个船夫载着一位文人过河。途中文人问船夫:“你会吟诗作词吗?”船夫说:“不会。”文人遗憾地说:“那就等于失去半条命了。”突然船翻了,两人落入水中。船夫这时问文人:“你会游泳吗?”文人说:“不会”。船夫说:“真遗憾,那就等于没命了。”人各有所长,生活中我们更要有求知之心,要知“三人行必有我师”哦!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我自问可以温故,却做不到知新。这可谓是一套学习方法!还是事半功倍的那种。不过要认真对待,不然反而弄巧成拙。不会温故,何来知新?温习旧功课,听起来很轻松,但做起来却很难,至于知新,能在旧功课中找到新的知识就更难了。但只要有心,无论这个难关多大,也能被攻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只是偶尔一翻,就能悟出如此多的人生哲理,不愧是哲人智慧结晶。《论语》既能与《中庸》、《大学》、《孟子》并称“四书”,又岂会差呢?说起来还是《论语》辈分大。《三字经》说:“作《中庸》,子思笔”,“作《大学》,乃曾子”,这些人都在孔子之后,而《孟子》是孟子所作,晚了孔子几辈,《论语》又是几十人所编,它真是当之无愧的“四书”之首啊!

偶尔看看《论语》,确实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啊!

★ 论语阅读心得体会

★ 阅读《论语》感悟人生道理

★ 论语学心得体会

★ 论语 阅读及答案

★ 《论语》读书心得感悟

★ 论语读后心得体会

★ 论语心得体会精选-《论语》读后感

★ 《论语》个人心得体会

★ 于丹孔子论语在线阅读心得体会

论语文阅读课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11

一、培养兴趣、调动内驱

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习中,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唯有热爱语文阅读,才会在积极持久的学习热情中获得能力。

首先,我认为应以高中语文教育的生活化和社会性来调动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以课堂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尽量选择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具有代表性的又是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教育学生科学地使高中语文感和现实感融为一体。

其次,丰富多样的教法也能促使学生思维活跃。如增加一些趣味性较强的阅读故事、材料,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如给同学讲刘半农用戏曲形式戏写劝学信,就使同学既感到轻松幽默,情趣盎然,但又寓意于笑谈之中,耐人寻味。

二、掌握方法,注重感悟

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培养高中语文思维能力的基础。如每课精选一个能够直通文章主旨并能激活思维的焦点,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课堂时间,师生参与共同讲析好这一关键,会击起课堂学习的层层涟漪。如出示阅读提纲、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句、词,对所学内容提炼要点。出示阅读提纲应是本节或本段的重点内容。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可告诉学生规律,如一段话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的概括,另外阅读时要理解重点词的含义。除了这些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概括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说,首先要引导学生弄清文中的内容讲的是什么,然后自己组织语言表达。

感悟能力的提高,不只是靠我们对课文字词句段篇的条分缕析来形成的,更多是靠我们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思维来形成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论文本的理解还是概念的形成,常常是从语言材料开始的。语言材料积累越丰富,越有利于语言感悟能力的提高,也就越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养成读的习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时,还要注意指导朗读的技巧,读准语气,读出情感。

三、发现问题,求异思辨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担任的角色就是为学生“解决问题”,把课堂上学生遇到的问题“讲深讲透”,使学生离开课堂时没有问题。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思维始终跟着老师的思维“轨道”走,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文本知识,因而大多是表面的记忆,缺乏主动性。课堂上看上去没有问题并不代表学生真正的没有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在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由于迷信权威,我们习惯于求同思维,不敢放手让学生质疑求异,以至于压抑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然而“学贵有疑”,疑是辨的开始,有疑才有学的动力,才有学问的积累,也才有真知的发现。鼓励质疑,也正是拓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思维类型中最为重要的,它是一种开拓思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思考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创新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四、课堂讨论,多元评价

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创设讨论的情景,鼓励学生争论,尤其在深入学习时学生思维最易“卡壳”的地方提出问题,让学生深思或争辩,教师及时点拨,使学生能“恍然大悟”、“喜从中来”,不光可以避免老师的一言堂,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课堂信息的交流量,又可形成竞争机制,给学生以表现自己的机会,增加每个学生质疑和表达的时间与机会,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思维都得到发展。

“评价是一盏灯,它能照亮学生前进的方向!”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目的是给更多的学生以成功的激励,帮助他们在成功的快乐中形成喜欢阅读的内在动机。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遵循“评价积极性原则”,即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针对每位学生的特殊情况,确立不同的发展目标和相应的评价标准。

论语阅读教案 篇12

一、语文阅读教学对话中信息传播的特征

教育教学领域引入“对话”, 除了有追求教育民主平等的理想推动外, 网络技术的普及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传统信息壁垒的打破和信息沟壑的消弥, 也为开展实质性的教学对话提供了可能———网络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相等的信息量, 使学生具备了与教师、文本、作者对话的信息基础。因而, 在网络背景下, 对话教学不仅成为一种教学的应然追求, 也是教学的一种实然状态。

第一, 从构成要素看, 对话教学具备了组织传播所必须的条件———传播者 (教师) 、受传者即受众 (学生) 、信息 (教学内容) 、传播媒介 (教学设备设施) 。在阅读教学对话中, 教师作为向导者同时负有组织、领导学习进程的作用, 他通过选择问题、组织教学过程等方式, 控制信息类型、信息量和信息流动方式。参与者是有一定规模的学生, 他们一方面接受教师传播过来的信息, 同时又根据自己的水平、兴趣、知识结构进行选择性的注意、接受、记忆和行动, 并将自己的理解通过对话反馈给教师。信息即教学内容传播处于阅读教学对话的中心位置, 师生的活动都围绕这一中心展开, 信息授受的结果是教学效果评价的主要依据。课堂教学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物理空间中开展, 活动始终是有组织和可控的。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阅读教学对话是一种典型的组织传播, 具备组织传播的基本特征。

第二, 从角色分工来看, 阅读教学对话中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关系自然构成了一条信息传播的生态链。首先, 教师作为传播者在传播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 控制着整个传播过程。其活动主要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选择合理适度的教学材料, 确定教学内容, 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安排, 采取适当的教学形式和手段, 把具体的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其次, 学生是这一传播活动的受传者。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教师的指令, 按教师的要求进行各种听说读写活动, 这正是受传者接收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再次, 教学内容 (文本) 是传播的信息源。教师用通过备课, 将文本信息加工成教学内容, 在课堂上通过口授、板书、体态语言等各种载体传递给受传者 (学生) , 从而引起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变化。

第三, 从教学活动的过程看, 教学本质上是一种信息生产、加工、传递活动。它以具体的知识信息为教学对象, 以掌握和创生新的知识信息为主旨, 以准确有效传递信息为检测教学效果的基本准绳。课堂中, 教与学的所有活动, 都是围绕信息的输出输入而展开的, 教学活动是一种信息生产活动。同时, 教师和学生围绕文本进行的对话过程, 是师生之间教学信息交流与反馈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是传播过程的起点, 传递出信息;学生是传播过程的终点, 接收并处理信息, 将处理的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 教师接到反馈后再次传播新的信息。由此可见, 语文阅读教学对话过程不仅是一种教学实践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双向流动的信息传播过程。

二、语文阅读教学对话中信息传播的特殊性

语文阅读教学对话除了具有一般信息传播的特点外, 与大众传播相比, 有其特殊性, 这种特殊性表现为以下几点。

1. 信息源和信息性质的相对单一性。

对话教学中信息源主要来自课标规定的课程内容以及承载课程内容的教材, 即所谓“依纲据本”。这种信息源与大众传播的信息源相比是十分狭窄的。同时, 其信息的性质也很固定, 主要是语文知识信息, 少量的社会信息也是作为背景为知识信息服务的。这种信息源和信息性质的相对单一和固定, 在一定成度上影响了参与者的兴趣和态度。

2. 信息接受的强迫性。

大众传播中的信息对受众没有强制性, 受众可根据自己的喜好, 有选择地接受甚至不接受。但教学中传播的信息, 即教学内容对受众———学生来说, 它是强制性的, 需要无条件接受的。学生参与对话, 主要目的不是甄别信息的真伪, 而是理解接受信息, 并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方式。这种信息的强制与学生主体需要之间有时候是矛盾的, 直接影响参与对话的双方, 特别是学生的积极性。

3. 信息反馈的及时全面与角色转换的多重性。

课堂教学对话, 信息传播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面对面进行的, 具有人际传播的直接性、现场感、及时性等特点, 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在阅读教学对话中, 传者、受众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随着对话的展开, 参与对话的各方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姿态, 转换自己的角色。阅读教学对话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互为传者, 互为受众的, 没有角色地位的转换是构不成对话关系的。

4. 信息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统一。

阅读教学对话中, 既强调教学内容的预设, 也强调教学内容的生成, 教学活动中信息传播的特点之一就是在预设中生成, 在生成中预设。对教师来说, 他要先备课, 备课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准备教学内容, 安排教学过程和选择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 他要先预习, 熟悉教学内容, 弄懂已知和未知, 做好学习准备, 这就是预设。双方工作的结果最后都归纳为“问题”。课堂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的, 以“问题”的提出开始, 以“问题”的解决结束。因而, 阅读教学对话过程既是信息的传播过程, 也是信息的创生过程, 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三、语文阅读教学对话中传播内容的特点与作用

文本是阅读教学对话的基础, 是师生之间对话“问题”的根本来源。与大众传播相比, 作为传播内容的文本在阅读教学对话中有其特殊性, 主要表现以下。

1. 文本的相对确定性。

对话教学使用的文本一般都以国家统一制定的教材内容为基础, 并且要符合课标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从目的上来看, 对话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 其最终是要发挥教育学生的功能, 这就决定了对话教学不可能像大众传播中的传播内容那样丰富广泛, 缺乏必要的目的性和系统性。

2. 文本是一个多元化的意义集合。

对话教学的核心是问题, 这个问题来自于需要讨论的文本, 没有问题就没有对话。同时, 对话教学的问题不只是简单的认知性问题, 而且是能够启发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给学生以广阔的思维空间的开放性问题。从过程上来看, 对话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师生针对“问题”的对话过程, 其特征就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 只有多元化开放的文本才能存在对话的意义, 换言之, 一元的、封闭的文本不需要对话, 教师仅需要公布唯一的“标准答案”。

3. 文本具有课程与教学的整合性。

文本已经不再是教师讲授和学生记诵的材料, 文本兼具了课程和教学的双重属性, 它是师生不断创生意义、扩展经验的基础, 也是彰显师生主体性的平台。文本的课程与教学的整合性意味着课程内容将在以下两个方面发生显著变化:第一, 它不再游离于师生的经验之外, 而是与师生的个体生活密切相联;第二, 教师和学生也不再仅仅是既定内容的实施者, 而且还是课程的开发者和教学的设计者。

需要指出的是, 语文阅读教学对话过程除了上述三个基本要素之外, 还包括传播媒介、传播环境等要素, 传播媒介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怎样的方式或渠道将传播内容传递给学生, 传播环境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阅读教学对话活动时周围可能影响到对话教学传播效果的各种因素。传播媒介、传播环境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话教学的效果, 但是综合来看, 传播者、受传者和传播内容才是对话教学中最核心的要素, 他们对语文对话教学产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

参考文献

[1]陈雄飞.对话教学:意义与问题.教师之友, 2005 (3) .

[2]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课程·教材·教法, 2001 (12) .

[3]张增田.经验与文本:对话教学的课程观解读.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4) .

[4]华卜泉.论对话教学的基本要素.江苏教育, 2004 (3) .

[5]张增田, 靳玉乐.论对话教学的课堂实践形式.中国教育学刊, 2004 (8) .

[6]荷小微.对话教学探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6, 26 (2) .

[7]奚晓霞.教育传播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8]南国农.教育传播学 (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9]邵培仁.传播学 (修订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上一篇:《汝家有女初长成》文/阿屎下一篇:村卫生室中药饮片配送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