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论语十则教案

2024-05-21

高二语文论语十则教案(精选10篇)

高二语文论语十则教案 篇1

《论语》十则

教学目标:

1、理解《论语》节选各则语录的内容;整理积累文言文语言材料;

2、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形成语感。

本节课主要在于读懂《论语》,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感受《论语》的精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必修课中,我们对于孔子,对于《论语》已经了解了不少,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论语》,走进这部影响我们中国人几千年的儒家经典。

孔子的思想的核心一是“仁”。“仁”就是“两个人”,也就是要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伦常各有职分,道德各有责任。

《论语》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礼”。与“仁”偏重于内心自觉追求不同,“礼”是外在的带有一定强制性的社会规范。不过,“礼”虽然是外在的规范,对“礼”的遵循仍要出自内心的自觉自愿,并且要以“仁”为心理基础,否则的话,“礼”就成为虚假的文饰了,对此,孔子批评道:“人而不仁,如礼何?”

在当今社会孔子的思想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赏析

步骤:

1、诵读一遍。

2、逐句翻译,不懂的字词留下记号。

3、尝试写下你对这则语录的感悟,待会与同学共同探讨,能联系以前学《论语》时所记得的其他语录更好。

原文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做事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理解 良好的道德修养只是基础,还需要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当然,学习文化知识的根本目的也是获取真知,用以完善自己的道德品格,并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言行。

1、要做到好学,一定得先要坚定学习求知的志向,切忌分心于物质享受,以免陷于物欲,降低了学习的效果。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物质是生活质量的保证,但不是追求之根本。在当今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我们在追求高品质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给自己的精神追求留一定的空间。

2、“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还说过“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应该不仅指口齿伶俐,更主要指说话时不讲原则,甚至夸大其词,混淆是非,只求让听的人高兴,或者为自己的私利打算。所以,孔子痛恨“巧言”。

3、“就有道而正焉”意思是接近有德行的人来匡正自己。亲近有德行的人,远离没有操守的小人,这样就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自己犯了错误,也知道应该怎样改正。这样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言行,日积月累,就像雕琢、打磨玉器一样,终会成器。

原文2:“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到了十五岁时立下了求学的志向,三十岁时学问和处事都可以在社会上立身了。四十岁时学问上的问题都能清楚明白,立身处事有坚定的原则,不会被外界左右。五十岁时我知道了天命,知道了天给予我的使命职责和命运。六十岁时我听到顺耳话能够分辨是非,听到逆耳话也能够理解他人,对各种人的各种话都能分辨取舍。七十岁时我的心灵和行为都达到了自由王国的境地,行随心至,从不越过仁的规范。”

理解 这是孔子自述其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分为六个阶段,用语简练、概括。

孔子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但要坚持和实现其志向,并不是容易的事。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确立志向后,又经过长期不懈地学习、修养,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

其实人在三十岁以前是用加法生活的,就是不断地从这个世界上收集他的资格,他的学习经验、财富、情感、名誉这一切都是在用加法的,三十岁以后就开始要用减法生活了,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要学会舍弃。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这大概是人生的一个普遍规律,说明三十岁以前是创业闯荡的时期,四十岁以后,人就不做傻事了,冷静而理智地面对世界。

原文3: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诲:教诲。

知:知道。

知:同“智”,聪明,明智。

译文:子曰:“由(子路)!我教诲你的知道了吗?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啊!”

理解:做学问要务实、严谨、谦虚。要正确的估量自己,不夸耀,不虚伪,人要有自知之明。

原文4: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孔子说(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盍:何不)”子路说:“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衣[轻]裘:泛指衣服。“轻”字为衍文,是因《论语•雍也》中有“衣轻裘”而误衍。“裘”:本指皮衣。共:动词:指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敝之:指把车马、衣裘用破,用坏。敝:使动用法。憾:抱怨)。”颜渊说:“(我)想的不是夸耀自己的好处(伐:夸耀),不表白自己的功劳(施:表白)。”

子路说:“愿意听听您老人家的志向。”孔子说:“老年人,使他们安逸;平辈的人(朋友),使他们信任我;年轻人,使他们归依我。”(安、信、怀:都作使动词用,宾语“之”分别指代“老者”、“我”、“少者”。安:安逸。怀:归依?关怀?)

理解:这则语录中,子路、颜渊、孔子各自述说志向。子路的志向,见出其率性、豪爽;颜渊的志向,见出其谦逊、克己;孔子的志向,则见出其以“仁”为本的胸怀。

提出对处理“老、中、轻”三代人的人际关系的原则,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2 在新时期,尊老敬老、真诚守信、关心青少年成长,已成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文5、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先生说:“知道它不如喜欢它,喜欢它不如以之为乐。” 先生说:“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智者活跃,仁者沉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理解:孔子这句话用顶真的修辞手法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以知之者突出好之者,再紧承好之者突出乐之者。本章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

孔子将人分成君子与小人,又把君子细分为知者与仁者。何谓知者?何谓仁者?智慧而超脱的人像流动的水一样快乐;信奉仁义道德的人像沉静的山一样恒久。虽然在孔子的思想里,他更推崇乐山的仁者(仁是孔子的主导思想)。但其实仁者、知者并无高下之别,就像自然界的山与水从无争胜之心,且互为映衬,共成山水。知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

原文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乐在其中。用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富有、尊贵,这对我如同浮云一般(指根本看不上眼)。”

理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追求吃穿享受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很容易导致不义的行为。自己私欲的极度膨胀,必然要想方设法的为了满足自己私欲而大行不义之事。但是通过不义的行为而获得的富贵是很不稳定的。你怎么得到的,最终也会怎么失去。

原文8: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开朗而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理解:《学而》篇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个人一生没有人了解,虽有学问而没有发展的机会,还是不怨天、不尤人,这种修养是很难。所以君子要做到“坦荡荡”,胸襟永远是光风霁月,像秋月挥洒。内心要保持这样的境界,无论得意的时候或艰困的时候,都是很乐观的。但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自然的胸襟开朗,对人也没有仇怨,这是“君子坦荡荡”。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物,不计较个人厉害得失。

至于小人呢?“小人长戚戚”,小人心里是永远有事情的,不是觉得某人对自己不起,就是觉得这个社会不对,再不然是某件事对自己不利。我们都犯了这个毛病,有时候:“唉!这个社会没得搞的。”言外之意,我自己是了不起,而这个社会是混蛋。这也是“长戚戚”的一种心理病。小人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

原文9: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视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仁。孔子说:“抑制自己,履行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归向仁。实行仁,全凭自己,难道凭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的条目。”孔子说:“不合礼的现象不看,不合礼的声音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颜回虽然迟钝,也要求实行这些话。”

理解:孔子认为西周是理想完美的社会,周礼是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而现实又“礼崩乐坏”。所以孔子要恢复周礼。

克已复礼是约束自己的欲望和行为而回归于礼,其目的和基础是“仁”;“明天理,灭人欲”则是将克已复礼赶向了极端,无视人的存在,是无“仁”可言的。

孔子说的 “礼”,就是指当时社会生活中实行的各种礼仪规范。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在这里强调的,不是应当按礼仪规范去待人接物,而是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做。也就是说,学习礼,不仅仅是要依礼而行,更重要的,是要随时警惕自己不要去做失礼的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做到这“四勿”,就必须“克己”,也就是要随时注意约束自己,克服种种不良习性和私心,这其实也正是今天我们常说的“战胜自我”。

孔子所说的“礼”的具体内容自然不能符合我们今天社会的需要,不过,讲究自我约束,用一定的社会规范来调适自己的言行举止,提高个人修养,使人与人关系和谐,这种思想是应该提倡的。

原文10: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依衰,戒之在得。”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需要戒除的事情:少年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要戒除的是女色;等到壮年时,血气正旺盛,要戒除的是争斗;等到老了的时候,血气已经衰落了,要戒除的是贪欲。”

理解:孔子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本身就含有成年人尤其是家长有责任及时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意思,也就是要帮助孩子做好“戒”的工作。

人在中年时代对钱财的需要是最多的,同时,人在中年时代的精力和智力是最充沛的,因此争斗得最激烈,也最容易出问题,所以孔子让中年人戒斗。

老年回顾来时路,从璀璨归于平淡,美好的仗已经打过,好汉不提当年勇;老年要能舍能得,以回馈的心看清纷扰世事。

“君子有三戒”,言简意赅,提纲挈领,是养生之道,尤其是精神修养之道。当然,青年也要戒斗、戒得,壮年也要戒色、戒得,老年也要戒色、戒斗,只不过从普遍意义上来说,人生各个阶段都有主要问题,或说主要难关,渡过相应的难关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三、背诵几则你最喜爱的论语

四、作业:

1、词语抄写熟记。

2、预习《老子五章》。

高二语文论语十则教案 篇2

其实, 语文课堂教学主要涉及到学生、教材、教师三个方面, 所谓教学策略无非就是语文教师通过一些手段使教材和学生之间产生联系, 最终使学生全方位地熟悉并掌握教材。对语文教师而言, 他完成了教学任务;对学生而言, 他掌握了教学内容;对学校而言, 它实现了教学目标。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 却被我们自己复杂化了:简单的就是最好的。所以我认为多年来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都忽略了简单的原则。教材《〈论语〉十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原则。遗憾的是我们总是信心不足, 底气不够, 半途而废。

《〈论语〉十则》就学习方面做了精准地说明:第一是“时习之”;第二是“温故而知新”;第三是“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据我二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 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三个方面下功夫, 那么我们的课堂将会简单起来, 效果就会好起来。滴水穿石就是最好的例证。

多媒体教学虽很现代化, 但适用性特别是在农村中学并不强, 相反, 《〈论语〉十则》里面所阐述的那三点确实简单实用, 下面我就一一论述。

首先是“时习之”。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简言之就是听、说、读、写。考试的题型也无非是基础知识, 阅读理解, 写作运用三大块。综合学生的语文分数, 最终能决定高分或低分, 及格或不及格, 往往不是因为阅读理解或写作运用, 常常是因为基础知识即最常见的字不认识, 不会注音, 不能正确书写。为此, 我们的许多语文教师很不理解:我已经在课前让学生预习了字词, 课堂上我也检查过并重新订正过, 怎么会这样呢?还太差了, 太不自觉了, 太不认真了, 简直没法教。平心而论, 当语文教师当到这个份儿上确实让人郁闷甚至悲哀。这个问题难道解决不了吗?不!《〈论语〉十则》给了我们答案。前面我已经说了我们总是信心不足, 底气不够。在课堂上如果我们经常讲解字词, 那么我们自己就会认为没有水平, 就更说不上快乐了。可孔子在《论语》里却说:“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这句话并不难理解, 可为什么我们总是做不到呢?学生字不会, 我们就在课堂上查, 一次不行就两次, 两次不行就三次, 我们经常去查, 隔三差五就测试一下, 还会有多少学生不会呢?包括古诗文背诵、默写、翻译,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你经常地有针对性地去查一些学生, 他能不会吗?我们的语文教师既做不到“时习之”, 又谈不上“不亦说乎?”怎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呢?如果再认为学生不自觉, 不认真, 不主动, 太差了, 和学生怄气, 那么你说这究竟是谁之过呢?因此, 事实证明, 学生通过老师的“时习之”实现了“时习之”后, 掌握了书本上的基础知识, 他个人的情绪也会好起来, 即所谓的“不亦说乎?”到那个时候, 你还愁课堂教学效果吗?基本功是如此, 阅读理解和写作运用也不例外。

其次是“温故而知新”。事实上“温故”很容易, “知新”就难了。前面我们谈的“时习之”, 其实就是“温故”的过程, 不过这里一定要提示大家, “温故”一定要落实, 既有练习, 又有批改, 有订正, 有讲解。“知新”就是在反复学习的基础上要注重自己的感悟和想法。这种感悟可以是直接的, 也可以是间接的。这个教学环节也需要教师去落实, 你一定要安排学生去写, 作为老师你要及时去批改。这样“知新”的过程就落实到课堂上去了, 久而久之, 学生“温故而知新”的思维习惯就形成了。记得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很注重对考我就不断地和学生思考它, 认识它, 最终帮学生形成对考试的科学认识。实践证明, 在我所教的班级中, 其他学科的成绩皆为校倒数第一, 而我的语文却是校正数第一名。事后想一想, 我只是把“温故而知新”这个观念落实到了寻常课堂中, 不能说多先进, 但至少是有效的, 我认为有效的就是科学的。

最后一点就是“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当语文老师久了, 可能感觉就比较迟钝了。但高度认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 是语文课堂的终极目标。如果把学习比作吃饭的话, 那思考就是消化。光吃饭不消化, 不管你吃的是什么, 都是无益的, 光学习不思考, 学过的知识就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语文课的背诵对于学困生而言就是一个难题, 如果我们当语文老师的能对所背诵的对象做一些思考, 也让学生自己对所背诵的对象做一些思考, 也就是做一些新的尝试, 学困生就能很愉快的完成任务。这一点我也做了实践操作。分段背诵, 抄写背诵, 互相提示背诵, 当堂示范背诵等手段的综合运用, 使得学困生的思维活跃了起来, 背诵也就不再是难事, 学困生的信心自然也就得到了提升。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能对这样一些细节做一些思考和尝试, 那么我们的课堂效益自然就有了, 每一节课都会有新的收获。无论是对语文老师, 还是对学生, 都是一种进步和提高。

高二语文论语十则教案 篇3

其实,语文课堂教学主要涉及到学生、教材、教师三个方面,所谓教学策略无非就是语文教师通过一些手段使教材和学生之间产生联系,最终使学生全方位地熟悉并掌握教材。对语文教师而言,他完成了教学任务;对学生而言,他掌握了教学内容;对学校而言,它实现了教学目标。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却被我们自己复杂化了:简单的就是最好的。所以我认为多年来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都忽略了简单的原则。教材《(论语)十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原则。遗憾的是我们总是信心不足,底气不够,半途而废。

《<论语>十则》就学习方面做了精准地说明:第一是“时习之”;第二是“温故而知新”;第三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据我二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三个方面下功夫,那么我们的课堂将会简单起来,效果就会好起来。滴水穿石就是最好的例证。

多媒体教学虽很现代化,但适用性特别是在农村中学并不强,相反,《<论语>十则》里面所阐述的那三点确实简单实用,下面我就一一论述。

首先是“时习之”。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简言之就是听、说、读、写。考试的题型也无非是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运用三大块。综合学生的语文分数,最终能决定高分或低分,及格或不及格,往往不是因为阅读理解或写作运用,常常是因为基础知识即最常见的字不认识。不会注音。不能正确书写。为此,我们的许多语文教师很不理解:我已经在课前让学生预习了字词,课堂上我也检查过并重新订正过,怎么会这样呢?还有的语文教师甚至抱怨学生,说学生太差了,太不自觉了,太不认真了,简直没法教。平心而论,当语文教师当到这个份儿上确实让人郁闷甚至悲哀。这个问题难道解决不了吗?不!《<论语>十则》给了我们答案。前面我已经说了我们总是信心不足,底气不够。在课堂上如果我们经常讲解字词,那么我们自己就会认为没有水平,就更说不上快乐了。可孔子在《论语》里却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并不难理解,可为什么我们总是做不到呢?学生字不会,我们就在课堂上查,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我们经常去查。隔三差五就测试一下,还会有多少学生不会呢?包括古诗文背诵、默写、翻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你经常地有针对性地去查一些学生,他能不会吗?我们的语文教师既做不到“时习之”,又谈不上“不亦说乎?”怎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呢?如果再认为学生不自觉,不认真,不主动,太差了,和学生怄气,那么你说这究竟是谁之过呢?因此,事实证明,学生通过老师的“时习之”实现了“时习之”后。掌握了书本上的基础知识,他个人的情绪也会好起来,即所谓的“不亦说乎?”到那个时候,你还愁课堂教学效果吗?基本功是如此,阅读理解和写作运用也不例外。

其次是“温故而知新”。事实上“温故”很容易,“知新”就难了。前面我们谈的“时习之”,其实就是“温故”的过程,不过这里一定要提示大家,“温故”一定要落实,既有练习,又有批改,有订正,有讲解。“知新”就是在反复学习的基础上要注重自己的感悟和想法。这种感悟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这个教学环节也需要教师去落实,你一定要安排学生去写。作为老师你要及时去批改。这样“知新”的过程就落实到课堂上去了,久而久之,学生“温故而知新”的思维习惯就形成了。记得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很注重对考试本身的认识。单就这样一个问题,我就不断地和学生思考它,认识它,最终帮学生形成对考试的科学认识。实践证明,在我所教的班级中,其他学科的成绩皆为校倒数第一,而我的语文却是校正数第一名。事后想一想,我只是把“温故而知新”这个观念落实到了寻常课堂中,不能说多先进,但至少是有效的,我认为有效的就是科学的。

最后一点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语文老师久了,可能感觉就比较迟钝了。但高度认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是语文课堂的终极目标。如果把学习比作吃饭的话,那思考就是消化。光吃饭不消化,不管你吃的是什么,都是无益的,光学习不思考,学过的知识就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语文课的背诵对于学困生而言就是一个难题,如果我们当语文老师的能对所背诵的对象做一些思考,也让学生自己对所背诵的对象做一些思考,也就是做一些新的尝试,学困生就能很愉快的完成任务。这一点我也做了实践操作。分段背诵,抄写背诵,互相提示背诵,当堂示范背诵等手段的综合运用,使得学困生的思维活跃了起来,背诵也就不再是难事,学困生的信心自然也就得到了提升。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能对这样一些细节做一些思考和尝试,那么我们的课堂效益自然就有了,每一节课都会有新的收获。无论是对语文老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一种进步和提高。

论语十则优秀教案 篇4

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能读会写“愠、殆、矣、诲、弘、凋、恕”等字词;

3.积累、理解“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词语。

能力目标:

1.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默写全文;.理解、运用《论语》中名言警句。

德育目标:

1.汲取课文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为人处世的思想修养;

2.体会课文丰富的内涵,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点评《论语》十则内容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十则的意蕴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熟读成诵,在读中理解、领会每一则语录。

2.探究法。在教学中,对课文的思想内容、语言文字质疑释疑并加以评点,调动学习积极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从孔子对教育的贡献、对世界文化的深刻影响入手)

设计1:

同学们,我们国家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不仅对我国,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对,他就是孔子。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他关于学习和做人一些论述,看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设计2:

提及“朝圣”,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那长途跋涉、一路跪拜的虔诚的藏传佛教徒向着布达拉宫或者伊斯兰教徒向着麦加前行的壮观情景。而人们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也叫做“朝圣”。同学们知道这其中的缘故吗?人们多称孔子为“圣人”,曲阜是他的家乡。据说孔子“生而首上圩顶,因名曰丘,字仲尼,姓孔氏”。“长九尺有六寸(约合现在6.4尺),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作为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为儒家重要经典。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今天,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去聆听先哲古圣的教诲。

设计3: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她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不少光辉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然光芒四射。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

二、交流关于孔子和《论语》的知识

(可以投影显示)

1.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他被尊为圣人。孔子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写的《春秋》加以删修,使其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2.《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叫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和对象。清朝时有一个故事,文学家毕沅在陕西当巡抚,有一天到庙里住宿,听见一位和尚在念经,就问他:“一部《法华经》共有多少个‘阿弥陀佛’?”和尚说:“我是一个蠢人,大人是天上文曲星,聪明的很,一定知道一部《论语》有多少个‘子曰’。”毕沅也答不出,因为‘子曰’太多了,谁也没有统计过。课文第一至第第九则属于这种体式;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课文第十则属于这种体式;叙事体,其中多少有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三、认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扫清文字障碍。

2、听读,听老师示范朗读,把握节奏语气。

3、正音释词:①论语(lún)②说(yuè):通“悦”,意思是愉快。诲女知之乎:同“汝”,人称代词“你”。是知也:通“智”,聪明。(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通假”。但由于语言的演变,有些借用字和本字之间,现在已不同音了,朗读中要读本字的音)③愠(yùn):生气,发怒。④三省(xǐng)吾身:察看,检查。⑤传(chuán)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⑥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dài):有害。⑦弘(hóng)毅:强毅。⑧凋(diāo):凋谢。⑨矣(yǐ):语气词。

4、分则朗读,疏通文意,并且翻译。

四、研习课文,深层体悟

1、学生试作批注、概括、归纳每则内容大意。

2、积累格言警句和成语:

①为每则语录分别批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的评语。

②学习笔记

A.成语类——

B.格言类——

3、问题设计:

①“学而”一则

三个反问,尽得三叹之妙,那么“君子”指的是什么人?一个人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总是怨天尤人,这样的人还配称为君子吗?联系孔子经历,从中感受到孔子怎样的人格呢?

②“温故”一则

有些老师知道世上许多事情,讲起来娓娓动听,这样的老师能说是好老师吗?子曰:“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在掌握旧知识的同时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才可以为师。

③“诲女”一则

孔子说这番话的用意是什么?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的看法,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该怎样看待。

⑤“岁寒”一则

孔子用松柏后凋比喻什么?

4、学生集体背诵全文。

五、积累拓展

1、学生自由朗读,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和格言,并说明理由。

2、教师在学生交流后对本文出现的常用成语、格言归纳并板书:

死而后已 温故知新 任重道远 三人行,必有我师

高二语文论语十则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孔子,了解儒家文化的精髓。

2、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

3、理解课文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4、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5、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加强品德修养。

重点难点

1、掌握字、词、句意思。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3、学会学习、学会做人。(重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四书》)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3、《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若干弟子的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二、整体感知

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人不知而不愠(yùn)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不亦说(yuâ邑)乎

三省(xǐng)吾身传(chuán)不习乎

诲女(rǔ)知之乎 不知为(wãi)不知是知(zhì)也

2、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3、读中感知课文。

①、读通,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②、读懂,尝试翻译,了解全文大意; ③、读精,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积累文言字词。

4、听范读课文,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三、精读感悟

(一)、文言文翻译原则:

1、“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

2、“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3、“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二)、文言文翻译六字法:

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

2、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

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等,均不必翻译,原样保留。

4、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某些虚词。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其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

5、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6、调,就是调整语序。

(三)精读理解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â)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讲解]“时”,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

“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孔子所讲的功课如礼、乐、射、御等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君子”,在《论语》一书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这句话里,可取前义。因为这个词现在也常用,大家都懂得它的意思,我们没有翻译;一定要译,也可以译作“高尚的人”。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讲解]《论语》记孔子门人一般称字,如对仲由称“子路”,对端木赐称“子贡”,对曾参独称“子”,因为此书是孔子二传或三传弟子所记,曾受业于曾参。“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是确数。下述三事,这是巧合。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讲解]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过去有这样一种理解,把“温故”(复习旧知识)和“知新”(获取新知识)看作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如子夏所说“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见《论语•子张》),这是因为忽略了下面“为师”二字。《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最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

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两章内容相同,故予合并。

[讲解]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这两章也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讲解]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士”,在《论语》中大约出现十五次,大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讲解]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何晏集解:“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凋伤;平岁,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后别之。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与君子无异,惟临利害,遇事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二说大同小异。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讲解]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曾子曾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积极的一面;“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消极的一面。孔子关于“仁”说过许多话,细分析起来,都跟这两点有关,例如“修己以安人”,“修己”也就是“恕”,“安人”就是“忠”。由于子贡问的是“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实即问“道”),所以孔子拿“恕”来回答他。

四、学以致用。

(一)、翻译文言词语的方法有:

1、把单音字变成双音字: 学---学习习—复习请你再举几个例子?

2、古今意思不同:

不知而不愠---了 解 敏----聪明 请你再举出相应的例子?

3、通假字:

不亦说乎----悦 还有没有这样的字? 不亦说乎。

(二)、下列加点的词语,你能明白它的意思吗?

1、吾日三省吾身。(多次反省)..

2、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而殆。(罔:迷惑;殆:疑惑。)..

4、士不可以不弘毅。(坚毅,意志坚强。)..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想要;施:施加。)..

五、拓展体验。

1、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2、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六、布置作业。

1、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

2、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读书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论语十则复习 篇6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论语》是()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主要是记录()的言行。全书共()篇,是()体散文。它与()()()()是合称“四书”。

孔子(前551-前479),名(),字(),春秋末期()国人,我国伟大的()家、()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和重要代表人物。2.结实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⑪学而不思则罔()⑫思而不学则殆()..⑬温故而之新()⑭择其善者而从之()......⑮学而时习之()⑯不亦君子乎()....⑰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⑱人不知而不愠()⑲其恕乎()..⑳不亦说乎()⑴吾日三省吾身().....⑵见贤思齐焉()⑶是知也()...⑷松柏之后凋也()⑸勿施于人()..⑹吾日三省()⑺必有我师焉()..3.找出文总的两个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⑪()通(),()⑫()通(),()4.用原文语句回答;

⑪孔子讲述求学能获得乐趣的句子是: ⑫表明巩固知识与创新知识的句子是:

⑬讲述探求学问或了解事物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⑭讲述做人要心胸开阔,要有君子之风的句子是: ⑮讲述学友之间相互学习、探讨、激励,才能增长才干,得到快乐的句子是:

⑯指出只要虚心学习,到处有老师的句子是: ⑰文中与“取长补短”的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⑱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孔子的一句话:

⑲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⑳指出学习需要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句子是:

⑴有的同学认为复习旧课是“炒冷饭“没意思,这是不正确的。孔子在《论语》中认为:

⑵要想取得学业上的进步,必须学会拜师。除了学校的老师外,社会上到处都能找到自己的老师。如孔子所说的:

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中的“君子”指什么样的人?

6.“温故而知新”对于知道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

7.找出课文中你最欣赏的一则,结合生活体验谈谈你的体会。

8、写出文中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一句

9、孔子认为哪句话可以终身奉行

10、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就是

11、《论语》十则告诉我们,学习必须

12、如何理解空子所说的恕?这种待人接物的态度对我们日常处事有什么启示?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语录体的语言特点;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3、学习做人的道理,加强自身的艺术和道德修养。

4、理解大意,背诵课文,学习古人的学习态度和做人方法,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2、《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3、背景资料:《论语》中的这十则是儒家的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见于《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先进》《颜渊》等篇,《论语》是语录体散文,是孔子与其弟子讲学,从容答对的记录,所答只表见解,不述论据,又少阐释。因而言简意深,皆是充满睿智的经验和真知灼见。

4、学习生字:

省(xǐng)冠者(guàn)喟叹(kuì)...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第一部分(1~3):讲做人的道德修养,要多“自省”,讲恕道。

第二部分(4~8):讲人要有追求、有抱负,对财富要取之有道,要重实践,能成人之美。第三部分(9、10):讲人要有艺术修养,要亲近自然,锻炼身体。

1,谈学习方法、态度和为人态度,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2,古代治学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3,谈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4,谈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5,谈学习态度,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6与7则,谈学习态度,要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8,谈思想品德修养,鼓励门人为实现“仁“而奋斗。9,谈思想品德修养,面对利害关系,遇到事变关头,方能见君子的操守。10,谈思想品德修养,为人处世之道。

四、教师小结:

《论语》中的这十则是儒家的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其中前三则讲做人的道德修养,要求人们多“自省”,讲恕道。第四则讲做人应该抱负远大,意志坚强,第五、八则,可以看出“仁道”是孔子追求、宣传的最高准则,六、七则主张人们勇于实践,能成人之美。

九、十则讲人要有艺术修养,要亲近自然,锻炼身体。学习本课,重在领悟,重在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验证其正确性。

《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我国古代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今天初步了解到关于《论语》的思想内涵,但这种学习是不够的,一方面,我们要将它作为指导自己实际行动的一种航标,另一方面,我们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掌握一些文言文知识,来更好的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朗读并背诵这篇课文。

2、《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主要是记言。其主要体式有四种:(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如课文的第一、二、四、五、七、八则都属于这种体式。(2)、答问体,即先提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如课文中的第三、六则。(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如课文中的第十则。(4)、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如课文中的第九则。

二、默读课文,疏通文意。

三、古汉语知识:

1、古今异义词

五日三省吾身(三:多次,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今做数词。).

2、词类活用:

(1)、五日三省吾身(日:名词作状语,译为“每天”。).(2)、传不习呼(传:动词做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3、古汉语句式: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也”表判断语气。).

四、细读课文,赏析品味:

第1则剖析:此则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的话,说他每天要从三个方面来反省检查自己,这三个方面是:替别人出谋划策是否诚心诚意,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应该说,能够经常地反省检查自己是人的一大美德,可惜的是有些人往往做不到这一点。人应该反省的是多方面的,曾参的这三个方面是从他的个人经历和认识提出的,然而也的确是很重要的方面。

第2则剖析:此则是孔子要求人们对先进和落后的态度。看见德行优秀的就要想着向他看齐是一种受激励求上进的心态,这样才会不断进步;反之,看到“不贤”就反省自己,才会免于犯错误,改正缺点。

第3则剖析;此则是回答子贡发问的,子贡问:有没有一句话可以拿来作为终身遵守的准则,孔子回答他,这就是恕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回答子贡的话;就是儒家所提倡的恕道。孔子认为,对人要宽容,要推己及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施加于别人。

第4则剖析:此则指出做人应该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人担负着重大责任,他要走的艰苦的路还很长,在今天,抱负远大、意志坚强不也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吗?

第5则剖析:孔子是赞成人们追求“富与贵”的,但是要“从其道得之”这个“道”就是“仁道”,就是“爱人”,也就是说,人们追求富贵,不能妨害人民的利益,如果妨害了,你就不能据有。孔子也不反对人们厌恶“贫贱”,但是行了“仁道”却得到的是贫贱,君子也不能因此抛弃仁道。

第6则剖析:此则表述了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先行而后言。这可能是孔子有感而发,是对那些言行不一或只言不行的人的反对,强调“先行”是没有错的,人应该把行为端正与勇于实践放在第一位。

第7则剖析:孔子主张“成人之美”,帮助别人成就美好的德行,不促使别人形成不好的德行,这样,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而小人正和君子相反。由此可知,孔子不仅要求人要正己,还要帮别人成就美德,反对那些袒护、放纵行为不端者的人,说他们是成人之恶,是小人。

第8则剖析;孔子认为通过修养仁德来得到官职,即使是低微的小官,也应当尽职尽责去做好;如果不能做官,就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周代做官才有丰厚的俸禄,所以“富”就是做官,做官要“求”,要以自己的修养来“求”,“不可求”是指客观条件不允许,即使有仁德也不能够做官。

第9则剖析:此则表述了孔子听了美好音乐的感受。《韶》乐之美使孔子感觉移位,赞叹音乐创作的高妙,同时可以看出孑L子对音乐有很高的鉴赏能力,也要求人应该有多方面爱好和才能。

第10则剖析:此则通过孔子对点的赞许,来提倡人的自然常态,人要和大自然亲近,锻炼身体,享用自然之乐。

四、合作探究:

1、课文主要涉及了哪几方面的人生道理?试分别加以概括。

明确:课文主要涉及了三个方面的人生道理:一是讲做人的道德修养,要多“自省”,讲恕道。二是讲人要有追求、有抱负,对财富要取之有道,要重实践,能成人之美,三是讲人要有艺术修养,要亲近自然,锻炼身体。

2、《论语》是早期的语录体散文,它的文学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论语》在文学史上颇有影响,它的文学性主要是语言富于形象性。记录并没有追求一定效果的文学意识,而在人物对话中,往往用简练的言辞,就表现出人物的神情、语态和性格特征。

五、教师小结:

走进《<论语>十则》,领会孔子深邃的思想,品味其间蕴涵的人生哲理。诵读它们,能改善我们做事为人的态度,能刷新我们的人生底色!

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七、板书设计:

25、《论语》十则

一、做人道德修养——多“自省”讲“恕”道。

二、做人理想抱负——取之有道、成人之美。

三、做人艺术修养——欣赏艺术、亲近自然。

读《论语十则》有感800字 篇8

大凡国人,不说对孔子耳熟能详,起码也对其有个大致的了解,因为其精髓的思想可谓超乎寻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堪称民族魂。在我国历史上,孔子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伦理家,而且还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和社会实践家,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学识自年前就成为中国文化的正统,孔子也因此被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

儒学的思想正日益渗入到人们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的方方面面。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每读一次孔子,自己都能收获很多的东西,比如:

当读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时,我懂得了要先行后言,莫言过其行,说与做是做人的两个重要方面,无论何时何地,少说多做,说了就做,先做后说永远是我们应该信奉的说话行事规则;

当读到“道听途说,不足为缺时,我懂得了,一个传闻,入乎耳,出乎口,不经过考证和内心的思考就说出来,委实轻率,不负责任,但现实中,偏偏又很多人,喜欢传播这种小道消息,飞短流长,看着闹得满城风雨,心里竟会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其实,无论是从道德还是现实做人来讲,这种心理行为,我们都应该摈弃。

当读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挺有感触的,对父母孝顺,是从古至今我们中国人最看重的道德要求之一,甚至常常拿是否孝顺评价一个人的好坏,判断这个人是否值得信任,值得交往。“孝”是一个为人子女应尽的义务,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中又有多少子女做到了呢?近些年来,受西方所谓的“自主独立”意识的影响,年轻人不愿依赖父母的同时,也把孝的意识抛到了脑后,也许真到我们切切实实想为父母做点什么的那一天,可能只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了。

当读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我意识到了,做人得将心比心,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也别硬塞给别人;自己想要站住脚,也得先让别人站住了才行;自己想要有所成就,也得成全别人有所成就的梦想。

高二语文论语选读3 篇9

1.掌握习、趋、愤、与、素、诸等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积累成语: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切磋琢磨、述而不作。

2 .能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

3.领悟孔子“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和方法的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4.分析、评价孔子“述而不作”的主张。

【文化内涵】

1、理解孔子教育思想中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原则、教者素养五方面内容;

2、重点领悟孔子“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和方法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3、结合孔子的政治倾向,深入分析“述而不作”的思想及其意义。

【课时建议】

三课时

教学步骤一:整体感知文本

1.初读感知

【问题1】你认为孔子教育思想的特色有哪些?请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来概括。

【问题2】本课所选录的15章中包含了孔子教育思想的哪几个方面?

2.诵读感知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本课所选的“语录”共有15章,为克服篇数多、教学组织容易松散的缺陷,可把全文切分成:

教育作用(第1、2章)

教育对象(第3章)

教育内容(第4、7章)

教学方法与原则(第5、8、9、11章)

教师素养(第6、10、13、14、15章)

重点研读:教学方法与原则、教师素养

教学步骤二:文本研读

1、串讲词句,进行文言知识梳理。

2、师生互动,组织重点问题探讨。

例:(1)对照章节文字,概括孔子的教学方法和原则。

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激励式教学法,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学原则

(2)你最欣赏或最有感触的是哪一点?请说说自己的体会(小组讨论交流)。

3、自主学习,课文其他问题研读。

例:对孔子的“述而不作”,你怎么看?

4、拓展提升,深入理解文化内涵。

例:“有教无类”的认识。

1.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雍也》);冉雍“父,贱人”(司马迁《史记》),家“无置锥之地”(梁启雄《荀子简释》)。曾参“缊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子思家贫,其居处“蓬户不完”,“上漏下湿”(王先谦《庄子集解》)。

论语十则读后感800字 篇10

君子是一个好处深刻的词。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感觉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罢了。《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一样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君子的物质地位往往与小人相差甚远。毛泽东说过: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可见君子的物质生活是那么的悲惨!

礼,表现了孔子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孔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国不遵守周礼,闹得一团乌烟瘴气。孔子的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致力于维护三纲五常,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当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时,孔子愤怒地说: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

仁,是孔子的道德观,这之后发展成为了他学生孟子的政治主张。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我,遵循礼,这就便是仁了。仁者爱人,那里爱的人是指上层社会的王室贵族;尊重朝廷贵族,不犯上,也说明孔子对礼的尊重。此外,孔子还把仁当作人的标准: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

上一篇:百首老歌歌词打印版下一篇:亢奋人心的拓展训练激励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