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医疗差错情况差错

2024-10-16

发生医疗差错情况差错(精选10篇)

发生医疗差错情况差错 篇1

输液的预防护理差错发生的对策

门诊治疗室是医院对外服务的重要窗口,也是 医院护理服务与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缩影。在门诊 治疗室治疗的病人流动性大、停留时间短、病种复杂 多样,由于病人病种多、年龄差别大,导致用药品种 繁多、药物剂量悬殊,另外治疗中输液治疗又因为治疗流程长,环节 多和信息复杂,更容易发生差错,根据以前的历史经 验输液门诊也是差错和投诉 高发的部门之一。因此为了降低输液治疗的差错,提高治疗服务 质量,需要依据门诊治疗的特殊情况进行分析,从多 方面加强治疗操作和管理,从而有效预防输液差错 的发生。

输液差错发生的原因分析

在门诊的整个输液流程中包含的治疗要素有三 个: 治疗对象病人,治疗核心药物和治疗辅助液体。总的来说输液差错产生都是将这三个治疗要素错误 匹配或是弄错,基本上可以将差错分为三类: 一是张 冠李戴,病人甲的治疗药品给病人乙输入了;二是文 不对题,病人的治疗药品配液和处方不一致;三是 输液的药和配液的剂量不匹配。这些差错 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在整个治疗环节当中没有仔细 的进行信息确认和查对。门诊输液室每天面对的病人非常多,时间紧张门诊输液室每天面对的病人非常多,时间紧张,所以一些平常可能不会产生问题的细节,在任务重 压力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问题: 一是名字,由于 国人取名的特点,名字相近的病人也很多,极端情况 下还有名字完全一样的病人,所以如果没有仔细查 看确认,人名很容易混淆;二是打印治疗单,一些打 印不甚清楚的治疗信息,如果没有加以确认,随意猜 测很有可能发生药品或是剂量误判的情况;三是说 话口音,在问询病人时,由于各地的病人口音差别很 大,加上输液人员多,在治疗高峰期,声音嘈杂,很容易发生误听的情况。另外从输液治疗的基本流程来看,其主要包括 接收病人的治疗单,根据治疗单进行配液,配液完成 后给病人输液三个环节,因此在门诊治疗室这种较为 复杂的治疗环境下,细节信息如果没有仔细加以确 认,非常容易发生错误。

预防输液差错发生的措施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面对门诊输液治疗的特殊性,预防输液差错发生,应该牢牢以治疗三要 素为核心,从加强护士素质培养,细化操作流程和提 高系统纠错能力三方面进行。加强护士素质培养 :1组织护士进行培训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 不断发展和进步,需要通过培训的方式传递新知识、新技术以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同时强调培训的目 的、意义和方法。激发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统一操作流程并组织练习,对每名护士进行考核。重视护士的培训是预防差错、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 理质量的重要措施.2 定期进行思想教育, 护理人员对重复性操 作易行成思维定势,凭经验、想当然的现象也时有发 生。护理差错多由护士责任心不强,工作作风不严 谨,因此在执行任何一项操作时,一定要精力集中,克服心理定势,避免差错。3 加强自我反省和检查监督 每周轮流一人 记录目前发现的安全隐患,举出实际案例和解决措 施,在每月固定的业务学习会上讨论,给大家进行提示,预防类似情况发生。定期检查,不仅 检查岗位人员的仪容仪表、礼貌用语、无菌操作,更 要查看工作是否按照岗位流程执行,从工作程序上 保证制度的落实。4标准化操作流程细节 标准化输液的操作流 程主要是针对接收治疗单,配液和输液治疗三个环 节来进行的,细化每个环节中的操作标准。5 接收治疗单 当护士接到患者递交的门诊 药物治疗单(医嘱单)和药物时,首先查对医嘱单,对患者姓名、年龄、就诊科室、就诊时间、医生签名、药名、剂量、浓度、治疗天数及给药途径。其次打印 是否清楚或有疑问,无误后根据医嘱单核对药物,查 对多种药物配伍中有无禁忌,查对需做过敏试验的 药物批号、皮试结果,与上次使用的间隔时间,特别 是青霉素类药物。确认后在医嘱单背面签名、签接 药时间,同时查看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疾病诊断,接下 来安排输液座椅,将二个印有相同数字的输液号码 牌一个交到病人手中,对号入座。另一个同患者的 医嘱单、药物同放入一小塑料筐内,传送到配药间[3]。2. 2. 2 配液 配药护士拿到小塑料筐后再次查对 接诊护

输液的预防护理差错发生的对策

士查对内容,无误后按照无菌操作配置药品,每配一组液体必须在液体袋上注明加入药物名称、剂量、时间、并签名。对特殊用药在液体袋右上角贴 红色标签,以提醒巡诊护士注意观察。因液体现用 现配,对输入多组液体的患者,要在小筐内放置“有续液” 标牌。加药后再将空药瓶放回小筐,送出配药间[4]。2. 2. 3 输液治疗 输液班护士拿到小筐后,再次查 对医嘱内容与配置好的药物,核对无误后方可把空 瓶扔掉并在医嘱单背面签名。按照软包装注射液静 脉输液法的要求,将输液过程程序化加强与患者的 交流,静脉输液前首先礼仪性问候病人,做到病人姓 名反问式以及治疗信息确认。2. 3 完善输液环节纠错能力 2. 3. 1 独立隔离存放 所有病人的治疗物品,包括 治疗单,号码牌和药品采用独立封闭小盒的方式进 行封闭存放,和其他病人的治疗物品真正做到物理 隔离,杜绝在操作过程中混淆的可能性。这样保证 整个流程中治疗物品的完整性和独立性是整个纠错 核查的基础,否则可能产生错误的核查或者是核查 之后仍然再次发生错误。2. 3. 2 合理性检查 在接收治疗单,配液和输液三 个环节都要求护士凭借自己的专业素质依据病人的 实际情况进行治疗单和药品的合理性检查,一旦发 现有明显用药异常的情况,立即进行排查确认: 一是 病情和药品明显不匹配,或者是和病人的体质特征 明显抵触;二是病人的年龄和用药的剂量明显不匹 配;三是用药的情况和通常的医药使用情况不一致,出入较大。合理性检查对护士的专业素养要求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通过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 合理性检查,甚至发现过医生一时疏忽,在用药剂量 上的了不当使用情况[5]。2. 3. 3 病人最终核查 这是核查的最后一道,也是 最重要的一道核查。输液护士核查分为五个步骤: 一是做到病人姓名反问式,明确病人和治疗单一致;二是核对号码牌,确保病人和治疗药品一致;三是核 查输液药品,确保用药的完整性;四是解释输起到的 作用,明确病人的用药答复;最后将医嘱单交与患者 再次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治疗操作。3 总结 门诊治疗室的输液工作程序复杂,难度较大,在 实际工作中对护士的素质和管理制度要求都比较 高,为了预防在治疗过程中的差错,需要在细节上进 行标准化操作,在环节上进行反复核查。我们依据 在门诊治疗室工作多年的经验,以及门诊治疗的制 度要求,提出的预防输液差错的对策与措施在工作 中具有较好的实际效果。我院门诊治疗室改进查对 制度,近五年来开展治疗 26 万人次,无差错事故发 生,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参考文献

发生医疗差错情况差错 篇2

1 加强输血科的管理工作

1.1 检验人员培训

输血相容性检测需要对实验室所有操作人员做系统的理论和技能操作培训, 目的在于加强操作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这就需要操作者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 更要求操作员掌握具体的操作程序、步骤和每个环节。在进行理论和技能培训后还需要有对应的考核, 只有考试达到标准后, 才能上岗。

1.2 交叉血样的检查处理

遵照SOP操作规程, 认真核对标本与送检单的信息是否正确, 包括患者姓名、标本的质量状况等。对于抗凝全血标本应放置于37℃水浴30 min, 以利于血清的析出。采集血量要求不少于3 ml, 急用标本3000转/min, 离心10 min, 分离血浆和血细胞。关注离心质量, 对检验结果会有影响, 比如纤维蛋白原。的非特异性反应, 一些因素能形成假阴性结果, 比如非特异性反应等, 溶血的标本红细胞破坏后, 这是因为红细胞内会有酶类物质所引起。全血标本经过检验后的应放在4℃冰箱进行保存, 在全血的有效期内以备复检;对于血清标本在全血有效期到达后半年内, 这是血清保存期。有些标本需要复查就必须有明确的标识, 并且注明复检的项目。对于需要复查的标本需要保存应放置在污染区。对所有的标本都应一律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原物质。

1.3 入库血液的检查

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包括运输条件, 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括是否合格, 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者姓名或条形码编号、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制备的日期及时间, 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及条码, 储存条件等。

1.4 试剂质量的控制

为提高检测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选择质量可靠的厂家生产的检验试剂, 并定期的对检验试剂进行批间对照和批内重复性试验, 并参加全国的质控。

1.5 检验过程的质量管理

遵照SOP操作规程要求, 严格按要求操作。每个实验都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 要求检查者和审核者操作的习惯也得一致, 以利于核对。

1.6 检验结果和检验记录检验结果的质量管理

如何管理好检验记录, 通过《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中有对应的各项规定。因为记录反应了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基本情况, 这属于原始的记录, 若应为输血发生医疗纠纷我们可以拿出这些记录进行举证倒置, 这点很重要。因此在平时工作中, 需要对记录的收集、保持并整理, 并给予高度重视, 控制程序与检验记录需要完整。检测记录包括标本的等级处理保存销毁记录试剂管理记录和试剂使用记录, 检查结果的分析记录, 质量控制记录, 试验时的分析记录, 检测结果的分析记录, 质量控制记录试验管理及使用记录, 实验室安全记录, 仪器使用记录, 医疗废物处理记录, 试剂冰箱温度记录。要求书写这些记录要字迹清楚, 有完整项目内容、没有缺项和漏项, 若有些地方要更正时必须保证原始内容清晰可辨、并需要您所更改的内容、原因和日期、并在更改处签名, 确保更改内容正确有效。

2 交叉血样的采集、血液的运送及输注过程中的安全

2.1 交叉血样的采集、运送和保存

因交叉血样采集错误而发生的输血反应现象是屡见不鲜的, 而且这种错误的后果往往是很严重的。为了保证标本的质量, 必须严把标本采集关要求两名护士同时在场, 留取标本的试管要干净, 保证血标本标签粘贴端正。保证标本完整保证标本完整、无渗漏、无污染、无稀释、并标明采血日期及采血时间。

2.2 标本的存放与血袋的运输

标本应装在防水防渗漏防物理损害的容器中, 血袋的运输应过程保证“冷链的温度 (2~8℃) ”。

2.3 输血的时间、温度和速度

输注的环节也是常发生问题的环节。开始输注的时间是血液离开冰箱30min之内, 输注全程的时间是4 h之内。血小板应立即输注, 20 min之内尽快输完。新鲜冰冻血浆应30 min之内输完, 输注速度是9~14 ml/min。

2.3.1 血液的加温

通常在血液输注速度不快时不需要加温处理。但是低温的血液可造成输注的静脉痉挛, 可采用干燥状态下缓解症状, 只是防止烫伤。输注的环节也是常发生问题的环节, 有的护士在血液输注前加热, 人为造成血液凝集成块、溶血, 应特别培训。当输注速度>1 000 ml分时, 血液低温是导致心脏骤停的一个因素。在特殊情况下, 如大量快速输血, 新生儿换血治疗患者体内存在具有临床意义的冷凝集素等情况下, 是需要适当的专用的血液加温器加温的。

2.3.2 输血速度

输血速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耐受情况进行调整。通常, 开始时输血速度较慢, 一般为5 ml/分, 观察输血反应和循环系统耐受情况都正常可适当加速至10~15 ml/min, 通常每30~40 min输完200 ml。心功能不全和老年患者输血速度应减慢。儿科输血速度30 ml/h, 即2~4 ml/min。以上情况均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如不能按照规定输注, 应在患者能承受的范围内, 尽快输完。

参考文献

[1]田兆嵩.临床输血学[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61-62.

[2]杨天楹, 杨成敏, 田兆嵩.临床输血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1993:21-12.

手术室发生差错及纠纷的防范 篇3

加强职业道德,提高自身素质

工作中护理差错及护患纠纷的发生往往与护士的素质和能力有着直接关系。手术过程中除全麻病人外,其余手术病人均处于清醒状态,有时既是全麻病人在某种程度上听力依然存在。手术室护士如果不加强职业道德及自身素质的提高,手术过程中有时会忽略病人的存在,谈论一些与手术无关的话题,或谈论病人的病情,这样无意中加重了病人的心理压力,使病人担心手术的质量和成败,病人很可能将这些不规范的言行作为维护自身权益的根据。有时也可由于工作的不专心而出现差错。因此,我们不可忽视这些潜在的问题,必须提高法律意识,提高整体素质,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手术室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每一个手术室护士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高技术水平,严格执行各种护理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以保证病人的安全。接送病人时,严格交接班制度。手术室对病人的责任从接病人开始到送回病房结束。接病人应按手术通知单逐项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术前准备情况等进行查对,必须准确无误才能接走病人。送回病房时同样要一一交待清楚,病房护士认可后方可交接完毕。对待每台手术,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不论接台手术多少,工作多忙,特别是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更应该把安全、清点、核对及消毒隔离工作放在首位,护士长应随时检查监督执行情况。当出现问题时,立即从每个环节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主、客观原因,及时对差错事故的防范制订必要的措施。

认真书写手术护理记录单

手术护理记录单是保证病人手术安全及自我保护的依据。手术室护士要明白完整的手术护理记录是病人术中的真实记录,是重要的法律依据。如果护士不能通过书面记录来表达已做过的工作,则对病人评估的准确性和护理工作的可靠性必然降低。在发生护理纠纷时也就失去了主动,有口难辩。所以,巡回护士必须及时、认真、仔细地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填写项目齐全,内容必须客观真实,日期填写清楚,时间应准确到分,有关内容与麻醉記录单核对,防止遗漏与不符。手术结束后,应及时放入病历中,归入病案保存,保证万一出现差错时有据可查。

分清职责,避免越职事

手术室物品的管理,医生和护士均有责任,常规中明确规定:手术物品的清点要由器械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共同参与。在关闭体腔或切口前,手术室护士要保证物品数目准确。手术医生要认真探查体腔或切口,确保体内无异物存留。医疗差错事故处理办法中规定:由于寻找手术物品,影响手术进行超过30分钟,应定为差错。在体内找到丢失物品,由医生负责。在体外找到丢失物品由护士负责。这就明确了在手术物品管理中,医生护士各负其责,缺一不可。但在实际工作中,物品不齐往往被认为是护士的责任,清点物品由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来做,忽略了手术医生在手术物品管理中的责任。同时,更应该强调,护士只能干护理工作,不能干职责范围以外的工作。有时麻醉师会让巡回护士代其监护病人,而护士又碍于情面而帮忙,如果能力不及,出现意外将自己置于十分被动的地位。因此,在工作中要严格分清职责。

以病人为中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某些情况下病人对医务人员的态度不满,就会提出诉讼。因此,护士应明确自己的态度、语言和解释工作。术前访视及术后回访时,要做到态度和蔼可亲,有问必答。将“以人为本”这一理念贯穿于我们的服务中_,掌握病人的心理变化特点,减轻病人的紧张心理。对待病人家属,也要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把为病人服务的过程同热情的服务态度结合起来,在思想上、观念上和行为上处处为病人着想,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树立安全意识,及时排除术中故障

手术室备有氧气、高频电刀、各种消毒剂及大量的电器装置。因此,保证这个特殊场所的安全尤为重要。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把它作为自己的责任对待,树立防火安全意识,能及时解决术中各种仪器的故障,且不可在病人面前遇事紧张,随意谈论,以免引起纠纷。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巡回护士在手术开始前要再次检查各种仪器的运行情况,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强化法律意识,确保护士的合法权益

护士作为国家公民,更应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病人运用法律武器衡量医疗行为和后果的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护理工作,由于其技术性、服务性、琐碎性很强,容易发生医疗纠纷。如是正常的医疗护理不被病人及家属理解时,我们首先应当耐心解释,无效时及时请示上级处理。当护士的人身安全和正常医疗秩序受到干扰时,可请院保卫科进行解决。还有一些护理范围不能触及病人的要求和解释要正确处理。护士与病人交谈时要留有余地,既要对病人负责,又不能违反原则,切忌医务人员对病人说“死不了”、“没问题”之类的话。在手术时,如果医护有意见分歧,不得在台上争论,应手术后协商解决。在手术时,最常遇到病人询问“手术还有多长时间”、“手术是否顺利”等,护士应慎重解释。

合理收费

随着医疗改革和职工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病人对医院的收费问题都很重视,在医疗纠纷中不少因素是由于收费问题而引起的,有时记账与手术不同步,病人会出现纠纷,有的病人住院前先咨询该手术的费用,如与实际消费不相符时,也出现纠纷。所以,在收费时,手术室护士将手术结束后根据标准和术中使用的用物认真收取。门诊病人需要及时交费结账。为了避免发生经济纠纷,我们在收费中一定做到合理、实事求是、一视同仁,达到病人满意。

医疗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篇4

一、各科室均应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由本人或他人及时登记所发生的差错事故(登记项目:记录日期、病人姓名、住院号或门诊号、诊断、发生经过、发生时间、发现人姓名、发现时间、科室讨论及定性意见、讨论定性日期、登记人姓名、科室负责人签名)。科室负责人应经常检查差错事故的记录。

二、发生差错事故后应积极采取补救措旌,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三、各科室每月向医务科或护理部报告一次医疗安全基本情况。发生严重差错、事故或医疗纠纷,责任者应立即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由科主任或护士长上报医务科、护理部和院领导,重大医疗事件医院必须在24小时内报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者,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四、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的有关记录、检查报告,不得涂改,要认真保管不得丢失,以备封存。造成事故的药品、血液、器械、病员的标本等均应妥善保存,不得擅自销毁,以各鉴定。

五、各科室应在一周内对所有的医疗差错或事故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认真分析讨论,找出原因,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作出初步的定性和处理意见,科室定性困难时可请医务科或护理部成员参加。严重差错或事故必须以医院学术委员会讨论定性意见为准。医疗纠纷必须作出原因定性(包括差错、事故定性原因)。严差、事故的定性和医疗纠纷的原因定性原则上不超过2个月,特殊情况需说明原因,不超过半年。

六、为了弄清事实真相,做到定性准确无误,在讨论时应注意倾听当事人的意见,讨论前本人到场说明事件发生的经过,并允许个人发表意见。决定处理时,领导应做好思想工作,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七、医疗事故的处理参照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行。八、一般差错,每月组织一次讨论,并上报医务科或护理部。

九、医务科或护理部每季度汇总全部医疗差错事故发生情况,并向院长作出分析报告,向全院通报发生情况。着重于缺陷、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管理缺陷等的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医院应每半年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安全基本情况。

附:医疗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l、医务人员应加强医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对工作极端负责。

2、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对技术要精益求精。

3、充分发挥二级质量控制网络的作用,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把好质量关。

4、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5、加强后勤保障工作。

放射科医疗差错防范细则 篇5

随着放射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科的规模越来越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对放射科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而,如何避免和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已是科室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每一名放射科医师必须重视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

首先,科室必须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操作常规。科室的规章制度大致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行政管理制度,医疗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奖惩制度,后勤支持制度等。具体而言,行政管理制度又包括考勤制度、科会制度、休假制度、科室文明建设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对科室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起到了保障作用,对规范医疗行为、避免医疗差错和纠纷的发生也起了制约作用。

1.考勤制度:

上班时间必须坚守各自岗位,不准擅自离岗;凡需短时离开者,院内留行踪,院外必须向当班的组长或技士长请假并征得同意后方能离开,保证患者能随时找到相应的医师。放射科作为临床科室的“眼睛”,担负着大量急诊患者的影像诊断工作。按规定,为了对急诊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影像诊断,放射科急诊报告必须在30min内完成。放射科急诊值班人员如果延误患者的检查时间,不仅导致患者治疗上的延误,还会引起医患纠纷。

所以规定参加急诊值班的医务人员必须24 h不离岗位。

为了减少误诊、漏诊,使急诊疑难病例能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科室建立各种应急制度与方案等,以防万一;特别是遇到突发重大事件,科室具有后备应急支援梯队,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及时处理急诊患者。

2.科务会议制度:

规定科室的每一个成员必须参加定期举行的科务会议,学习、贯彻、落实有关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和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交流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的心得体会,从而有效地规范科室内全体成员的医疗行为。

3.医疗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

包括二级阅片制度,所有诊断报告应经有影像诊断经验的高级职称人员或高年资的主治医师审核之后方能发出,作为保证报告准确性和减少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科室的咨询制度,确保每天在第一线有足够的咨询力量,及时解决各种疑难的诊断问题。急诊是漏、误诊事件的高发区,为减少急诊漏、误诊事件,急诊读片报告制度规定,急诊摄片应由1名高年资医师进行读片,审核诊断报告,及时发现急诊的漏、误诊事件,在第一时刻发出急诊遗漏的诊断更正报告,减少医疗事故和差错。

4.辐射防护制度:

是放射科的规章制度之一,放射科工作人员必须自觉遵守。如做检查时,照射野应尽可能地缩小在检查范围。不受检部位(尤其是敏感器官)用防护衣掩盖,尽可能减少曝光量,使患者照射剂量减到最低程度。患者家属不得进人机房,遇到特殊情况,如患者需要扶持等,进人机房的家属也必须做好防护措施。这些制度既保护了患者,也避免了医疗事故的发生。影像检查应严格遵守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如早孕患者应尽量避免X线照射;需使用含碘对比剂的患者,在造影前须了解其有无对比剂过敏或尿毒症等,并行采取必要的过敏防范措施。医院需充分履行告知义务,告知患者检查的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在行食道、胃肠道钡餐造影等检查前也必须了解有关禁忌证,如胃肠道急性穿孔、急性肠梗阻等。需注射山蓑若碱(654-2)的低张造影患者,必须排除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等疾病。只有严格遵守这些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才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实际工作中,放射科很多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低级错误引起的,如摄片搞错部位、左右方向颠倒,搞错患者姓名、性别和年龄等。然而,常规中规定摄片前必须仔细核对患者姓名、年龄和摄片部位等;报告中首先要求患者姓名、性别和年龄的准确性。严格按照操作常规、按工作流程进行,这些差错都是可以避免的。放射科医师每天要处理上百份诊断报告,写错1、2个名字或性别似乎不可避免、情有可原,但是对患者来讲,这份报告是其唯一的检查结果,如果一份报告上连名字、性别或年龄都不正确,患者很可能对诊断结果的正确性产生疑问,常常不能原谅这些低级错误。事实和经验证明,只有用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操作流程来约束和规范医疗行为,才能避免和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二、做好与临床的沟通工作

放射诊断中避免及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发生的另一重要环节就是要做好与临床的沟通工作,这体现在检查、诊断和随访等各个环节中。首先,在检查时要做好与临床的沟通。放射科是按照申请单完成各种检查的,而申请单来自于临床各科各种年资的医师。如何正确领会临床医师的医嘱,做好准确的检查,帮助临床医师达到诊断的目的,对放射科来说至关重要,也是避免纠纷和差错的途径。进一步提高影像诊断结果的正确性也是避免医疗事故的重要环节。影像诊断的正确性离不开临床病史的提供。所以放射科医师要提高诊断水平必须具备一定的临床知识。放射科医师不是算命先生,没有完善的病史是不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有时1个特殊病史的提供立刻使我们茅塞顿开,明确诊断。放射科医师要学会询问病史,学会与临床医师沟通,才能提高诊断水平,避免和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诊断结果中该明确的要明确,不能明确的提出自己的意见,供临床参考。要提醒临床医师影像随访的重要性,很多疾病随着病程的变化其影像表现也在不断变化。比如有些骨折在初期X线片上不一定能发现明确的骨折线,但2周后X线摄片即能明确诊断。所以骨科医师必须结合临床体征给出正确的医嘱,告知患者随诊,这样就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又比如超急性脑梗死在CT甚至MRI平扫上完全可以是阴性表现,临床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及时申请特殊的检查方法或及时随访,尽早明确诊断和治疗,避免医疗事故。

发生医疗差错情况差错 篇6

【摘 要】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医疗机构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视,先后颁布实施了有关输血的法律法规。我们参照相关法规的要求,现就如何加强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将输血风险降到最低,作如下探讨。

【关键词】 临床 输血 管理 医疗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312-01

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用血由过去的单一模式(输全血)发展到现在的多种模式(输成分血),以及由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越来越多。[1] 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加强了临床输血管理。输血科作为新兴的、涉及多科学的综合性科室,成为了医院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总结我院输血科成立以来的管理经验,由以下几点体会供以交流。加强法律意识、规范医疗行为

1.1 严格执行输血规程

输血科配合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抓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的落实,参与临床用血的管理与监督,制定规范的,符合医院等级管理水平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及血液的收集、贮存、发放的相关制度,并严格执行,定期评审、不断改进。

1.2 健全输血科的规章制度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确保输血安全的保证,所以健全输血科的规章制度是保证安全输血的必要措施,确立既符合实际操作又符合督导审核的质量体系,相关职责涉及到输血科人员、临床医生、输血护士。

1.2.1 掌握输血原则

经治医师要了解并掌握输血适应证,可输可不输的不输、能用成分血的决不用全血、能用自体血的决不用异体血的输血理念。危重急诊患者要先进行抢救并及时输血,以免延误病情,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1.2.2 避免输血纠纷

经治医师要在输血治疗前与患者(家属)谈话,让患者(家属)了解输血风险,医患双方共同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输血前留取患者标本进行输血前的免疫状况检测,以备发生输血传染性疾病相关纠纷时进行举证。

1.2.3 血液发放与输注时,认真核查

输血科工作人员发放血液制品时应认真核对血袋标签是否清晰,是否在有效期,血袋是否有渗漏、血液颜色有无异常,认真核对后才准发放。输血前由2名医护人员认真核对配血单上相关内容,包括患者的姓名、科室、床号、血型及输血史,并询问患者是否有过输血反应史,核对无误方能输血。

1.2.4 输血时的注意事项

护士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执行,要先慢后快密切观察患者输血的情况,一但发生输血反应,应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停止输血,严重的输血反应先维护静脉通路,报告上级医师,护士应将输血情况记入病历。手术患者输血后,经治医师应记入手术记录中,包括输注的血液品种、数量、输血过程。如有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医护人员要认真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单。对外做好沟通工作

2.1 做好与临床医务人员的沟通工作

临床医务人员的观念仍未更新,对于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意义和实施方法,输血科要做好充分的解释和宣传工作:印发宣传单或小册子到临床各科室;或者请专家学者来讲课,推广新技术新项目。

2.2 做好与血站的沟通工作

与中心血站开展全方位的业务交流,共同做好临床输血工作,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把临床用血的不同需求报告中心血站,工作中注意每个环节,避免由于沟通不足造成患者不必要的损失。

2.3 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工作

对于患者关于输血方面的咨询,输血科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并准备制作板报向广大患者宣传输血知识;对于门诊患者的用血,不能即时供应时,也要向患者解释并留下联络方式,在准备妥后第一时间通知患者。强化质量意识,抓好内部管理[3]

3.1 科室条件建设

输血科房屋及设施符合卫生学要求,结构与布局合理,仪器设备完好,工作人员责任心强,并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专业资格证书及输血科工作人员培训证书等。

3.2 科室功能建设,加强输血科的规模建设完善科室功能[4]

如输血科有配血室、发血室、贮血室、实验室、过滤室、自身献血室,并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专业的管理人员,引进先进的血库专用电脑管理系统,使输血科的管理更科学更方便,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主观因素失误。

3.3 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满足临床不断发展的要求

如推行凝聚胺配血法,有效地避免由于不完全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开展了自身输血,既降低患者输入异体血引起的输血反应的几率,也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开展血液的白细胞滤除和ABO溶血的孕妇产检及卡式微柱凝胶血型鉴定等项目。

3.4 严把血液入库关

从血站取来的血液要进行检测,包括送血设施是否合格,血液外包装有无破损,标签是否清晰,是否在有效期内。

3.5 贮血冰箱的应用

贮血冰箱每周进行消毒,每月进行1次贮血冰箱空气培养。血液分层存放,标识明显,贮血冰箱每日进行4次温度观测,并记录在册。

3.6 交叉配血

交叉配血要操作规范,要用盐水法及聚凝胺两种方法配血,血型检测要作ABO的正反定型及Rh血型的检测,必要时须进行抗体筛选试验。

3.7 医院加强医务人员有关输血内容的培训

本院临床医师要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提高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水平。

3.8 输血科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

要强化依法输血的意识和节约用血的意识,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小结

加强输血科管理、防范医疗风险,提高血液质量,减少输血反应,引近科学的方法、先进的设备,使临床输血更安全更放心,是输血科科学管理的发展方向,这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遵循输血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总结经验,积累科学的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发生医疗差错情况差错 篇7

1 护理工作与医疗纠纷的关系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 医疗纠纷越来越多。在医疗过程中, 医务人员特别是护士与病人交流、接触的机会最多, 时间最长。如果丧失对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的预见性和警惕性, 会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据国外相关文献调查显示, 护士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率要高于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1]。因此, 护士应掌握医疗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采取有效措施, 预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2 护理工作中预防医疗纠纷的措施

2.1 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感

护理工作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 护士对每一项工作均应有严谨的态度。利用每一项治疗与护理机会, 与病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主动关心, 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 尊重、体贴病人, 理解病人心情, 正确地掌握病人需求, 找出问题, 制定有效可行的措施。同时要求护士在工作中要认真负责, 敢于承担责任, 提高病人的信任感。

2.2 不断提升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水平

良好的职业道德, 严谨的逻辑思维方式, 熟练的操作技能, 全面的专业知识, 是护士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的保证。提高护士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 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操作, 重视护士的理论学习及临床指导, 不断学习新业务、新技能、新知识, 掌握国内外护理的最新动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及使用新仪器时, 必须对护士进行培训, 按程序操作。

2.3 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和护士自我保护意识

对护士进行法制教育, 改变护理模式, 转变护理观念。熟知法律, 精通本专业知识, 了解本学科的发展, 练就精湛的技术, 做执行各项操作规范的模范;工作中做到以老带新、以严带松、言出有据、有言必行、有行必有记录;加强各环节护理质控, 重视终末质量, 进行质量的反馈控制, 做到人人参加质控, 形成互监互控的良性循环;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 强化护理行为中的法律意识, 积极主动地应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行为规范。

2.4 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健全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及操作规程, 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各项交接班, 做好“三查八对”工作。清点药品和使用药品前要严格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 如不符合要求, 不得使用;给药前, 注意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使用麻醉药、限制药时, 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液体有效期、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痕;给多种药时要注意配伍禁忌。严格执行交接班检查制度, 做到“一巡视、四看、五清楚、五查”;严守操作规程, 及时做好护理文件记录, 做好带教工作, 对年轻护士做到放手不放眼, 放眼不放心, 要加强“慎独”修养;抢救病人时一定要做到头脑清醒, 忙而不乱, 用药准确及时, 急救措施正确;在临床工作中相互监督提示, 做到不遗漏、不拖延任何一项护理工作, 随时警惕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2.5 杜绝医嘱相关性差错

护士不可盲目执行医嘱, 对医生下达的医嘱要多动脑筋, 学会识别正确与否;在执行医嘱时, 护士应熟知各种医疗护理程序、各种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使用方法。当护士拿到医嘱, 经仔细核对, 确信无误时再执行医嘱;如果对医嘱有疑问, 应向开具医嘱的医生询问以证实医嘱的准确性。

2.6 加强护患沟通, 融洽护患关系

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与心理状态。善于同病人沟通, 语言作为人类信息交流的工具,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有特殊的作用。提倡“四句服务法”, 即:晨间多问一句, 使病人感到舒心;操作时多解释一句, 使病人感到放心;手术前多安慰一句, 使病人消除担心;出院时多关照一句, 使病人充满信心。

2.7 克服习惯性心理

养成自查自对的习惯, 培养发现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切忌凭经验, 凭印象处理。每天上下班前全面检查所做的工作是否逐项完成, 防止护理差错。

3 认真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发生护理差错、事故后, 要本着病人安全第一的原则, 迅速采取补救措施, 避免和减轻病人身体健康的损坏或将损害降到最低程度。处理差错事故的重要原则是实施必要、有效的处置方法, 由护士如实、诚恳地向病人或病人家属说明差错、事故内容即使未给病人带来影响, 也要实事求是地进行说明, 不应隐瞒事实, 以真诚的态度, 诚恳的方式对待, 与病人及病人家属重建信赖关系。同时, 分析差错、事故原因, 吸取教训, 总结经验。在医务人员中积极宣传如实报告差错、事故的重要性, 倡导当事人主动并如实写明差错、事故报告。只有发现问题, 才能解决问题。在发现的问题中找出工作的薄弱环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更好的方法。

4 落实差错事故报告制度

护士因疏忽等原因发生差错事故时, 应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护士长, 并逐级上报护理部。值班医生接到汇报后, 立即给病人进行检查, 并将情况详细记录, 护士应在该班次填写差错事故报告, 报告中应写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原因、后果、发现的时间, 谁第一个发现的, 怎样被发现的, 发现时病人的情况, 向医生和护士长报告的时间, 处理经过, 对事故原因的分析等。值班医生应填写接到报告的时间、检查情况, 采取的处理措施及病人的反应等。病房护士长也应填写具体的情况报告及分析意见。在预防差错、事故中, 减少医疗纠纷虽然还需在组织方法与手段以及教育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层次研讨, 但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应成为护士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发生医疗差错情况差错 篇8

【关键词】 手术室;差错事故;管理;清点;查对

1 加强护患沟通

手术室护士应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对待病人态度和蔼、举止端庄、礼貌待人,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减轻患者对手术的忧虑。注意保护性语言的应用,不向患者透露不宜被患者知道的不良的诊断和发生在其他患者身上的不良事故,有效地保护了患者和减少了护理纠纷。

2 器械与纱布的管理

2.1 后勤班的护士准备敷料时认真清点纱布,做到准确无误,纱布最好选择有铅线的纱布。物品应准备齐全,严格认真、准确无误的挑选各种手术所需的器械。根据手术所需准备器械、物品并认真检查其性能,防止因器械准备不全、用物与手术所需不符、器械性能不佳等原因而影响手术。

2.2 加强术前、术后纱布和手术器械清点制度。手术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清点制度。做到“三查三对”。手术结束洗手护士如数将纱布和器械带出手术间。

2.3 加强术中纱布、器械管理 术中需要将纱布分成小块使用时一定要记录分割成的数目,尽可能不分割使用术中纱布,如有需要,应将分割后的数目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3 院內感染的管理

院内感染的管理是手术室管理的重要部分,关系到病人疾病能否顺利康复。所有参加手术人员应严格执行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常规,有违反无菌技术行为应立即纠正。

3.1 手术室最好是采用层流,也可以用紫外线灯照。术后常规紫外线照射消毒1小时。每日空气消毒2次。接台手术中间紫外线照射30分钟以上。每周对手术间进行过氧乙酸熏蒸消毒一次,以彻底灭菌,并定期进行空气培养。

3.2 每台手术结束后应彻底清扫,每周五下午为固定卫生日,彻底做好手术间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

3.3 消毒所用的戊二醛溶液应每周检测,每两周更换,并根据所浸泡物品的数量及时更换。

消毒所用电子锅和等离子低温灭菌锅应定期做好生物监测,手术室所有消毒记录及时登记,执行者签名。

3.4 应严格区分无菌手术间及感染手术间,以降低无菌手术感染率。

4 术中带药

现在患者手术前常规的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皮试结果为阴性者方可输入。在使用前必须仔细查对皮试结果、药物的名称、剂量、浓度及使用方法,如有疑问或字迹不清,严禁使用,查对无误后一般于手术开始前半小时输入。用过的空安瓿,应留至手术结束后丢弃,以备查对。

5 做好安全管理

5.1 科护士长加强日常护理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合理排班,手术室的护士不可轮换过快,应相对固定。不同年资的护士配合搭班,优化组合。手术过程中尽量减少护士交接班,但应注意护士不可连续参加手术时间过长,造成疲劳作业,防止发生差错事故。

5.2 手术室在抢救病人时,常要执行口头医嘱,使用口头医嘱后,要求医生一定要及时补记医嘱,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补记,要求完整真实记录。

5.3 提高业务技能,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护理质量。

5.4 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实行弹性工作机制,加派备班,急诊手术多时,要求备班护士在15分钟内到达,既能使工作人员得到充分休息,又解决了急诊手术多时人员不足的问题。

5.5 各手术间无影灯、万能手术床、接送病人的推车等,应定期(每周一次)检查器性能,各种零件、螺丝、开关等检查器是否松懈脱落,使用时是否正常运转。

5.6 剧毒药品应标签明确,专柜存放,专人保管,并建立登记本,经仔细查对后方能取用。

6 加强手术室护士的责任心,提高工作质量

6.1 防止接错病人。由于患者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药后,很有可能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易发生接错患者或将患者推错手术间的问题。

6.2 防输错血。取血时由护士负责取血 ,不可由家属代劳。每次只能取一名患者的血。

6.3 防遗失标本。洗手护士应将术中医生所切除的所有组织保留并向医生请示是否需要保留,不可擅自丢弃。如需送检,应用生理盐水浸润的湿纱布包裹,妥善放置在器械台上。

7 正确填写护理记录单

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发, 护理记录单作为医疗法律性文件,是“举证倒置”的重要证据之一。护士在记录单上应客观、真实地填写患者的有关情况,入室时间,手术体位、手术方式、术中输血输液、标本、物品数目,皮肤情况,使用止血带的压力时间等,要求规范书写,不得涂改,手术结束后护士在护理记录单上签名。

7.1 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应首先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相关人员应签名,不得代签。责任到人依此可查。

7.2 利用眉栏列出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名称、年龄、性别、科别、入室时间、手术结束时间等,使患者基本情况一目了然,既便于随时查对也便于术后统计。

7.3 留有较大空间记录手术名称。一般在手术结束时向主刀医生询问确切的手术名称,不允许缩写、简写或用英文表示,不允许有涂改。

发生医疗差错情况差错 篇9

为了加强对放射科医疗质量和安全医疗的管理,防止发生医疗事故和医疗争议,根据相关的法规、制度,并结合放射科的特点,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识放射科工作特点

1、放射科工作量大,检查设备和种类多,各类检查和报告均限时完成,容易忽视检查和诊断细节,造成不同程度的技术和诊断缺陷,甚至误漏诊。

2、各种检查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禁忌症患者易因工作疏忽接受检查。

3、各类造影、增强所使用的碘剂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

4、不少放射检查需要预约进行,有些检查预约时间较长,可能引起病人及家属的不理解。

5、放射检查是整个诊疗工作的一部分,与其他环节相互影响。其他环节的问题也可能引起对放射检查的不理解或不满。

二、放射科常见的医疗事故争议

1、窗口的服务态度;

2、各类检查的误漏诊;

3、未能按限时要求检查或出报告;

4、同一病人前后报告不一致;

5、碘过敏反应。

三、放射科医疗事故争议的防范措施

1、科主任以身作则,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严格履行职责,遵守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制定诊疗方案,对疑难病例及时组织会诊。

2、各专业组长做好本组内各方面的工作,对本组下级医师做好指导工作,遇到疑难病人及时提请全科讨论。

3、严格技术操作常规,牢固树立无菌消毒观念,熟练无菌技术,经常监督、检查,做到一丝不苟。

4、密切科室间的协作关系,放射科业务涉及全院各临床科室,及时与临床科室做好沟通工作,及时得到我科的一些缺陷,同时积极予以处理。

放射科医疗差错防范细则

随着放射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科的规模越来越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对放射科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而,如何避免和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已是科室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每一名放射科医师必须重视的重要课题之一。作为一名放射科医师,防范医疗差错和事故做到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一、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

首先,科室必须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操作常规。科室的规章制度大致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行政管理制度,医疗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奖惩制度,后勤支持制度等。具体而言,行政管理制度又包括考勤制度、科会制度、休假制度、科室文明建设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对科室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起到了保障作用,对规范医疗行为、避免医疗差错和纠纷的发生也起了制约作用。

1.考勤制度: 上班时间必须坚守各自岗位,不准擅自离岗;凡需短时离开者,院内留行踪,院外必须向当班的组长或技士长请假并征得同意后方能离开,保证患者能随时找到相应的医师。放射科作为临床科室的“眼睛”,担负着大量急诊患者的影像诊断工作。按规定,为了对急诊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影像诊断,放射科急诊报告必须在30min内完成。放射科急诊值班人员如果延误患者的检查时间,不仅导致患者治疗上的延误,还会引起医患纠纷。

所以规定参加急诊值班的医务人员必须24 h不离岗位。

为了减少误诊、漏诊,使急诊疑难病例能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科室建立各种应急制度与方案等,以防万一;特别是遇到突发重大事件,科室具有后备应急支援梯队,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及时处理急诊患者。

2.科务会议制度: 规定科室的每一个成员必须参加定期举行的科务会议,学习、贯彻、落实有关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和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交流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的心得体会,从而有效地规范科室内全体成员的医疗行为。

3.医疗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 包括二级阅片制度,所有诊断报告应经有影像诊断经验的高级职称人员或高年资的主治医师审核之后方能发出,作为保证报告准确性和减少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科室的咨询制度,确保每天在第一线有足够的咨询力量,及时解决各种疑难的诊断问题。急诊是漏、误诊事件的高发区,为减少急诊漏、误诊事件,急诊读片报告制度规定,急诊摄片应由1名高年资医师进行读片,审核诊断报告,及时发现急诊的漏、误诊事件,在第一时刻发出急诊遗漏的诊断更正报告,减少医疗事故和差错。

4.辐射防护制度:

是放射科的规章制度之一,放射科工作人员必须自觉遵守。如做检查时,照射野应尽可能地缩小在检查范围。不受检部位(尤其是敏感器官)用防护衣掩盖,尽可能减少曝光量,使患者照射剂量减到最低程度。患者家属不得进人机房,遇到特殊情况,如患者需要扶持等,进人机房的家属也必须做好防护措施。这些制度既保护了患者,也避免了医疗事故的发生。影像检查应严格遵守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如早孕患者应尽量避免X线照射;需使用含碘对比剂的患者,在造影前须了解其有无对比剂过敏或尿毒症等,并行采取必要的过敏防范措施。医院需充分履行告知义务,告知患者检查的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在行食道、胃肠道钡餐造影等检查前也必须了解有关禁忌证,如胃肠道急性穿孔、急性肠梗阻等。需注射山蓑若碱(654-2)的低张造影患者,必须排除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等疾病。只有严格遵守这些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才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实际工作中,放射科很多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低级错误引起的,如摄片搞错部位、左右方向颠倒,搞错患者姓名、性别和年龄等。然而,常规中规定摄片前必须仔细核对患者姓名、年龄和摄片部位等;报告中首先要求患者姓名、性别和年龄的准确性。严格按照操作常规、按工作流程进行,这些差错都是可以避免的。放射科医师每天要处理上百份诊断报告,写错1、2个名字或性别似乎不可避免、情有可原,但是对患者来讲,这份报告是其唯一的检查结果,如果一份报告上连名字、性别或年龄都不正确,患者很可能对诊断结果的正确性产生疑问,常常不能原谅这些低级错误。事实和经验证明,只有用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操作流程来约束和规范医疗行为,才能避免和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二、做好与临床的沟通工作

放射诊断中避免及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发生的另一重要环节就是要做好与临床的沟通工作,这体现在检查、诊断和随访等各个环节中。首先,在检查时要做好与临床的沟通。放射科是按照申请单完成各种检查的,而申请单来自于临床各科各种年资的医师。如何正确领会临床医师的医嘱,做好准确的检查,帮助临床医师达到诊断的目的,对放射科来说至关重要,也是避免纠纷和差错的途径。进一步提高影像诊断结果的正确性也是避免医疗事故的重要环节。影像诊断的正确性离不开临床病史的提供。所以放射科医师要提高诊断水平必须具备一定的临床知识。放射科医师不是算命先生,没有完善的病史是不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有时1个特殊病史的提供立刻使我们茅塞顿开,明确诊断。放射科医师要学会询问病史,学会与临床医师沟通,才能提高诊断水平,避免和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诊断结果中该明确的要明确,不能明确的提出自己的意见,供临床参考。要提醒临床医师影像随访的重要性,很多疾病随着病程的变化其影像表现也在不断变化。比如有些骨折在初期X线片上不一定能发现明确的骨折线,但2周后X线摄片即能明确诊断。所以骨科医师必须结合临床体征给出正确的医嘱,告知患者随诊,这样就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又比如超急性脑梗死在CT甚至MRI平扫上完全可以是阴性表现,临床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及时申请特殊的检查方法或及时随访,尽早明确诊断和治疗,避免医疗事故。

发生医疗差错情况差错 篇10

为了加强对 功能科医疗质量和安全医疗的管理,防止发生医疗事

故和医疗争议,根据相关的法规、制度,并结合功能科的特点,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识功能科工作特点

1、功能科工作量大,检查设备和种类多,各类检查和报告均限时完成,容易忽视检查 和诊断细节,造成不同程度的技术和诊断缺陷,甚至误漏诊。

2、各种检查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禁忌症患者易因工作疏忽接受检查。

3、不少影像检查需要预约进行,有些检查预约时间较长,可能引起病人及家属的不理 解。

4、影像检查是整个诊疗工作的一部分,与其他环节相互影响。其他环节的问题也可能 引起对影像检查的不理解或不满。

二、功能科常见的医疗事故争议

1、窗口的服务态度。

2、各类检查的误漏诊。

3、未能按限时要求检查或出报告。

4、同一病人前后报告不一致。

三、功能科医疗事故争议的防范措施

1、科主任以身作则,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严格履行职责,遵守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制定诊疗方案,对疑难病例及时组织会诊。

2、各专业组长做好本组内各方面的工作,对本组下级医师做好指导工作,遇到疑难 病人及时提请全科讨论。

3、严格技术操作常规,牢固树立无菌消毒观念,熟练无菌技术,经常监督、检查,做到一丝不苟。

4、密切科室间的协作关系,影像科业务涉及全院各临床科室,及时与临床科室做好沟通工作,及时得到我科的一些缺陷,同时积极予以处理。

工作中诊疗事故减免措施

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功能科科的规模越来越大,2002年国家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功能科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而,如何避免和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已是科室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每一名功能科医师必须重视的重要课题之一。作为一名功能科医师,防范医疗差错和事故做到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一、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 首先,科室必须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操作常规。科室的规章制度大致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行政管理制度,医疗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奖惩制度,后勤支持制度等。具体而言,行政管理制度又包括考勤制度、科会制度、休假制度、科室文明建设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对科室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起到了保障作用,对规范医疗行为、避免医疗差错和纠纷的发生也起了制约作用。

1.考勤制度:上班时间必须坚守各自岗位,不准擅自离岗;凡需短时离开者,院内留行踪,院外必须向当班的组长请假并征得同意后方能离开,保证患者能随时找到相应的医师。功能科科作为临床科室的“眼睛”,担负着大量急诊患者的影像诊断工作。按规定,为了对急诊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影像诊断,影像科急诊报告必须在30min内完成。影像科急诊值班人员如果延误患者的检查时间,不仅导致患者治疗上的延误,还会引起医患纠纷。所以规定参加急诊值班的医务人员必须24 h不离岗位。为了减少误诊、漏诊,使急诊疑难病例能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科室最好建立健全各种应急制度与方案等,以防万一;特别是遇到突发重大事件,科室还有后备应急支援梯队,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及时处理急诊患者。

2.科务会议制度:规定科室的每一个成员必须参加定期举行的科务会议,学习、贯彻、落实有关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和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交流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的心得体会,从而有效地规范科室内全体成员的医疗行为。

3.医疗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包括报告审核制度,所有诊断报告应经有影像诊断经验的高级职称人员或高年资的主治医师审核之后方能发出,作为保证报告准确性和减少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科室的咨询制度,确保每天在第一线有足够的咨询力量,及时解决各种疑难的诊断问题。急诊是漏、误诊事件的高发区,为减少急诊漏、误诊事件,急诊诊断报告制度规定,急诊应先由1名高年资医师进行诊

断,审核诊断报告,及时发现急诊的漏、误诊事件,在第一时刻发出急诊遗漏的诊断更正报告,减少医疗事故和差错。

4.辐射防护制度:是功能科的规章制度之一,科室工作人员必须自觉遵守。事实和经验证明,只有用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操作流程来约束和规范医疗行为,才能避免和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二、做好与临床的沟通工作 影像诊断中避免及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发生的另一重要环节就是要做好与临床的沟通工作,这体现在检查、诊断和随访等各个环节中。首先,在检查时要做好与临床的沟通。功能科是按照申请单完成各种检查的,而申请单来自于临床各科各种年资的医师。如何正确领会临床医师的医嘱,做好准确的检查,帮助临床医师达到诊断的目的,对功能科来说至关重要,也是避免纠纷和差错的途径。进一步提高影像诊断结果的正确性也是避免医疗事故的重要环节。影像诊断的正确性离不开临床病史的提供。所以功能科医师要提高诊断水平必须具备一定的临床知识。功能科医师不是算命先生,没有完善的病史是不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有时1个特殊病史的提供立刻使我们茅塞顿开,明确诊断。功能科医师要学会询问病史,学会与临床医师沟通,才能提高诊断水平,避免和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诊断结果中该明确的要明确,不能明确的提出自己的意见,供临床参考。要提醒临床医师影像随访的重要性,很多疾病随着病程的变化其影像表现也在不断变化。综上所述,功能科做好与临床的沟通,不仅功能科医师要增长临床知识,提高诊断水平,临床医师也要提高业务能力,重视影像诊断报告。只有两者沟通好才能使影像检查为临

上一篇:美丽南湖作文550字下一篇:斗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