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团组织开展中存在问题(精选12篇)
学校团组织开展中存在问题 篇1
1、升学压力、家庭情况多元化,活动时间紧缩。
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尤其是升学率这根指挥棒的影响,处于夹缝中生存的农村中学无时无刻不在为提高升学率而搅尽脑汁、殚精竭虑,无暇顾及也没有精力谈及素质教育,甚至连课外活动和节假日等业余时间也不放过,而安排了教学辅助工作,从而使团组织的活动时间无法得到起码的保证;学校平时对团工作的指导不够;对团活动经费、时间、人力等方面保障乏力。也正是由于升学的压力,也使得学生对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兴趣索然(即使有兴趣也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团组织的基础又受到了动摇,对其健康有序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冲击。
外出打工父母逐渐增加,子女远离家庭,脱离家长管理,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压力;社会各方面对青少年的教育和管理的政策、法律不够配套、不够衔接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加之现在“打工热”现象,使部分学生及家长产生了读书不如打工的念头,再加上独生子女的任性、孤僻和自私等性格对老师道理不理睬,同学关系不融洽。
团务工作在中学广大师生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低,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就微乎其微了。共青团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下降,使学生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柱,出现了部分学生厌学、辍学、流失等现象比较严重,这些给学校教学工作和团的工作都带来很大压力。使活动得不到学生、教师、家长、学校等各方面的支持。最终导致学生认识的偏差、学生素质的下降。
中学团的活动经费不足
2、经费是开展各项团活动的重要保障。学校团组织经费的拮据也是制约了团的活动向高层次和高质量、深度和广度发展,通常只能开展一些一般性和短期性的活动。学校没有相应的支部活动经费,导致各类团组织活动活动开展难。
3、部分教师对团工作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对团工作的支持配合不够也给团工作带来不少困难。
学校团组织开展中存在问题 篇2
一、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近几年在农村的实际调研, 发现农村学校在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方面, 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教材与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同步。二是因资金短缺导致设备数量不足, 很多学校没有充足的资金购买设备和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课就受到影响。三是信息技术教育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教学目标, 大纲也没有明确规定, 教师没有教学重点, 教学时没有明确的目标。四是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的基本功较差, 不能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需求, 他们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了解还太少, 有的无从下手, 有的根本不会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信息技术的开展。五是缺少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测评方案。
这些问题的存在, 导致信息技术在农村学校的开展还很艰难, 收到的成效也不是太明显。
二、对策
1. 普及信息技术, 应贴近学生实际需求
2000年11月, 教育部频发了《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和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 决定从2001年开始, 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相结合, 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然而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学校, 信息技术基础与城市存在很大的差别, 在偏远的农村学校, 只有到了三、四年级才能看到和接触到计算机, 有的甚至到了七、八年级才开始接触, 造成了信息技术教材与学生现状不相符。一些教材上讲到可以实现的课程, 如《唐诗宋词电子书》、《昆虫图片展》等, 但学生们接触少、了解不够, 取材困难, 加之学生打字慢、上机操作的时间少, 很难收到成效。教材没有向学生提供光盘等素材, 很难达到教材所要求的效果。
2. 通过信息课教学, 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设备数量少是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现状, 所以, 要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许多农村学校因为设备数量不够 (一般为30台, 有的24台、16台) , 导致每周只能上一节信息课, 这与规定的教授学时和上机学时相差太远, 农村大多数学校的机房都是无盘工作站, 当服务器和教师机出现故障时, 学生的上机操作就无法进行。所以, 要多为学生安排信息课, 从设备的使用上去下功夫, 从管理上去加强, 从技术水平上去提高。
3. 为农村学校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
有目标, 才有追求、才会去奋斗, 教育也如此。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 小学、初中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 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 要注重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所以,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应用。由于信息技术在农村学校开设的时间不是很长, 所以, 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目标, 有的学校教学目标虽然相同, 但具体实施的时间不一样, 收到的效果也不一样。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在村小就读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接触过计算机, 进入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几乎从零开始。所以, 统一的教学目标, 可让信息技术课程安排得更加合理, 使学生的学习起点一致,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要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 为了达到教学的目的与效果, 减少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 必须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作为信息技术教师, 首先应从信息技术课的设计入手, 确定教学目的、课题, 列出重、难点。好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师确定恰当的教学起点,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 以便因材施教。媒体演示法是主要的教学方法, 学生仿效教师操作进行学习;同时还要发现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所以, 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课的设计对信息技术课的开展至关重要。
5. 制定测评方案, 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力度
信息技术课没有被列入统考或升学考试的范畴, 这大大削弱了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力度, 只注重了工程的实施, 没有关注其效果。所以, 制订相关的考试或考查要求, 对提高信息技术教育质量有很大的作用。
学校团组织开展中存在问题 篇3
关键词:商会组织;社会管理创新
商会组织作为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重要主体,具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产业升级、联系政府和企业、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等多种作用,为企业提供了多种丰富的公共服务,对于有效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功效。但由于我国的商会组织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现状参差不齐,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商会组织的功能发挥跟不上形势的变化,与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全市非公经济迅猛发展的形势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商会组织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主动性还不强
商会组织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主体,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商会组织本身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认知度还不够高,参与社会管理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有效途径不多。
1.1 认识方面存在偏差
目前,商会组织无论是在数量规模上,还是社会影响力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层次。但是商会组织由于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没有真正融入社会管理中。
一方面在自身的定位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商会组织属于企业自律组织,因此,商会将自己的主要职责放在服务于会员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上,甚至为了维护会员企业的利益将自身放在工会的对立面,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没有发挥出应用的作用。
另一方面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全能型”的政府,政府管理一切社会事务。政府缺乏对商会组织的信任,尤其是那些体制外生成的自制组织,因此很多应转移的职能却没有转给相应的商会组织。例如,自1999年底以来,温州服装商会和眼镜商会多次向政府部门申请工商登记初审权,但目前他们的愿望还实现不了,因为政府部门不相信民間组织会管得更好,而事实上,为数不多的几家拥有一定行业管理权限的商会在行业管理方面的显著成效就证明了民间商会在某些方面比政府部门更有效。
1.2 发育不完善
在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组织非常成熟,承担着各种社会任务。尤其是商会组织,作为经济组织的协调机构、管理机构,处理着多种公共事务。但在我国,商会组织仍然是以一种政府派出机构的形式存在着,主要处理政府委托的各种事务,自身却没有清晰和完整的规划,其定位也十分模糊。与发达国家的商会组织相比差距十分明显。
1.3 缺乏相应的奖惩机制
现阶段我国的商会组织职能不清、地位不明,对于其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缺乏相应的违规惩罚措施和表现良好奖励机制,激励不够,制约了商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建设和发展。
2 商会不完全具备能够解决对会员企业需要解决的社会管理中的问题的能力
商会组织在我国发展时间短,成长空间有限,因此很多商会组织建设不完善,管理不规范,不能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不能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不能更好的发挥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2.1 法律法规不健全
当前,商会组织的发展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的支撑,能够为商会组织的成立和发展提供法律依据的只有1998年修订后通过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它将商会组织、行业协会在内的多种多样的第三部门组织都纳入了同一个法律框架之中。
2.2 政府赋予商会社会管理创新的职能还不够明确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尤其是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的社会管理职能已经成为党和政府的战略重点。但是商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应该承担哪些职能,还没有形成共识,缺乏顶层规划,从而导致政府机构不愿放权,本应参与社会管理中承接政府在转型过程中的部分职能,但是,由于多种主客观因素,很多商会组织未能承接政府转型过程中的相关职能。
2.3 缺乏相关的社会管理人才
我国的商会组织由于各地民营经济发展不平衡,会员数量、质量各有不同等因素,导致各地商会组织的经费状况差异明显,部分商会组织严重的入不敷出。因而导致商会的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差,社会保险提供率低,因为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使商会组织缺乏应有的人才,尤其是社会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更是缺乏。
3 会员企业依托商会帮助解决社会管理中问题的意识还不够强烈
社会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商会作为经济领域内的重要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惯式,企业习惯于“找市长,而不是找市场”,总是希望通过政府解决在社会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学校团组织开展中存在问题 篇4
随着xx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座现代化、崭新的新城拔地而起。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鼓楼街道办事处成立四年来,围绕加强城市管理,突出服务主题,不断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确立了“一个保障,三个体系建设”的总体工作思路,即:以加
强党的建设为保障,积极推进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社区服务三大体系建设,使街道各项工作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在推进和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管理,发挥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积极作用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为全面推进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积累了有益经验。
一、辖区基层社区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鼓楼街道把社会组织管理工作作为加强社区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内容,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一是社区社会组织保持了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2009年3月,辖区社会组织总量已近300个,其中社会团体266个(老年、残疾、关心下一代、养犬自律、计生、象棋等各类协会130个、文体队伍64个、志愿者活动站41个、义务巡逻队31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4个。二是社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如社区居民文体组织,人员年龄知识结构不断优化,挖掘、培养特长人员923名,全街道县级文体品牌队伍发展到38支。三是社区社会组织服务社会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整体影响力日益增强。社会组织在促进辖区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参与公共管理、开展公益活动等方面都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汶川特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中,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二、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加强社会组织管理,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发挥其应有作用,实现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的要求,是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2008年,鼓楼街道围绕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管理,坚持培育发展与管理监督并重,以社区商管协会建设为试点,开始了推进社会组织管理创新,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探索和实践。
1、辖区基本情况和问题:鼓楼街道地处县城中心区,辖区面积13.06平方公里。下辖24个社区居委会(其中3个居委会尚在筹建中),设有基层党总支11个,党支部52个,党员2365名。辖区实住居民43164户,125297口人,有驻区行政事业单位169个,中小学校11所,二、三产业活动单位4598个,从业人员25333人。2007年11月,街道实行城市网格化管理,城市部件、社会治安纳入网格得到了有效管理,而对辖区新经济组织(商户)的管理还是多头管理,各管各的,谁都管谁都管不好。存在商户缺少利益诉求渠道,一些商户缺乏社区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等现实问题,2、社区商户管理协会的成立。为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找准街道、社区以及相关部门在辖区经济组织(商户)管理工作上的结合点,解决社区商户不好管理、缺乏社区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等现实问题。首先,街道从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入手,在车站路南区尝试成立了社区商户管理协会。协会的性质是辖区内从事商品交易、食品生产及加工、餐饮、娱乐、中介、房屋租赁、医疗、老年服务、维修及其它服务等活动的公司、企业和从事上述工作的个体工商户组成的社区自治组织。协会受鼓楼街道地区管理委员会指导,其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协助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相关职能部门及社区居委会做好商户管理工作,维护会员(商户)的合法权益,教育会员依法经营、规范从业,积极维护市场秩序、社会秩序,培育商户的社区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开创共驻共建、部门互动、齐抓共管、合作双赢、健康文明、顺应民心、科学和谐的社会建设新局面。协会组织机构设会长1名、副会长若干名、理事若干名。会长由居委会主任担任,副会长由工商、公安、城管、卫生监督等职能部门管片人员和有较大实力、影响力的商户负责人担任,理事按区域推选支持协会工作有影响力有号召力的商户出任。协会下设管理员若干名,由社区各类协管员担任,弥补协会在管理上的人员不足。
学校团组织开展中存在问题 篇5
决方法
发表时间:2012-7-4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期供
稿作者:李明珍
[导读] 医生应加强对患者的沟通,说明路径仅作为参考,还需结合患者实际情李明珍(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内一病区 4 0 1 20)
【摘要】临床路径在我国仍处于摸索阶段,本文通过对临床路径在我国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实施临床路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临床路径 问题 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3-0325-01
临床路径是医疗卫生机构的一组成员,共同制定的一种照顾模式,它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都按一定模式接受治疗护理。临床路径是针对某种疾病(或手术),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定标准化的治疗护理流程(临床路径表),其功
能是运用图表的形式来提供有时间的、有序的、有效的照顾,以控制质量和经费,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临床路径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不同的定义,但其共有的内涵包括了“多专业的协调合作”、“预期结果的制定”、“服务的时限”、“服务的连续性”、“持续的服务品质改进”等[1]。我国于1996年也开始了对临床路径的理论探讨和应用研究,我院自去年实施临床路径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本人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结合我院1年来实施临床路径的情况,总结了我国临床路径实施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1、存在的问题
1.1临床路径设计标准不明确,有的医院自行设计临床路径,由于资源不匹配,实施过程中大打折扣。有的医院为了减少药品在医疗过程中的消费比例,增加了多项服务内容,使得单病种医疗消费反而增加。
1.2医疗费用控制不理想,实施效果无法评价,很多医护人员为完成医院交给的任务,只是在病员出院时一并打印出来,医护人员在相应栏签名。根本就没有达到国家要实行临床路径的真正目的。
1.3大部分医院重视程度不够,普及范围小,开发病种少。进入临床路径的病种多以手术处置的外科疾病
为主,病种数量少、相对单一,慢性疾病中临床路径应用的报道罕见,仅停留相对单一病种上。
学校团组织开展中存在问题 篇6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负担一定风险补偿金,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银行贷款,是加大对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是一项无抵押、无担保的特殊商业信用贷欺。国家助学贷款面向所有贫困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贫困生的各项问题。主要包括减轻贫困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保障每一位低收入家庭子女上大学的机会;维护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尊严及增强贫困大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使贫困生获得一个较宽松自由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等。
但是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增长,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学生人数将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如何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严峻。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
一、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发展缓慢
第一,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手续过于繁琐。由于受国情所限,在考核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时,必须要出示学生家庭所在县(市、区)民政部门提供的证明,而现行的问题是,很多来自边远农村地区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很难取得这个证明。同时,要求申请贷款学生出具的材料十分复杂,学校和经办银行在审核相关材料时的工作量很大。
第二,各经办银行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开办的项目单一。目前,多数经办银行开办的项目仅限于学费贷款,许多特困学生在生活上没有经济来源,虽然通过助学贷款交了学费,但仍然无力承担在校期间的生活费,经济困难学生要求能够获得生活费贷款。
第三,学生信用意识淡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切实地解决了高校贫困生在经济上的后顾之忧。然而作为信用贷款,由于没有抵押和担保的顾忌,有部分违约的学生,大多采取毕业后一走了之的方式。而这部分学生的这种不良贷款,必然会极大挫伤银行继续放贷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助学贷款机制的恶性循环。
二、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管理、回收还存在问题
第一,助学贷款发放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助学贷款多是在学生学籍所在地发放的。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只需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和学生家庭所在地有关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学校对其进行资格审查后,银行负责最终审批学生的贷款申请。事实上,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籍地与生源地:大多相隔千里,新生入学时申请助学贷款.学校对学生的情况不了解,只能根据学生递交的资料进行审查,而这些资料的真实性往往无从查起。银行面对庞大的助 学贷款群体,更不可能逐个了解学生的真实信息.由此形成了贷款人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第二,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存在的问题。目前,助学贷款主要依托高校面向学生个人发放,学生毕业后的流动性很强,高校和贷款银行都很难及时掌握借款学生的行踪。而由于个人信用管理制度的缺乏,相当多的助学贷款拖欠者留给高校和银行的信息只有身份证号码,这对贷款人几乎没有约束力。众所周知,国家助学贷款不需要贷款学生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学校作为贷款介绍人也不需承担连带责任.因此,作为一种无担保的个人信贷品种,助学贷款的基础就在于贷款人的个人信用。如果没有健全的个人信用管理体系,学生个人的不良信用记录无法在市场上广泛传递,而仅仅靠学生道德上的自省,将难以约束贷款人。由于我国个人信用管理体系只在个别城市建立.全国一体化的公民个人信用查询系统尚未建立.个人信用信息分散,不能实现共享,因此,只公布违约者的姓名、身份证号,对其实际影响不大,达不到制止贷款人违约的效果。
第三,助学贷款回收存在的问题。
1、还款方式不够灵活。目前,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只有分期偿还的方式,银行会安排学生在毕业前签订还款确认书,确认还款期限和每期固定的还款金额,但这种单一的每月定额还款方式比较呆板。高校毕业生由于专业、毕业学校、个人能力的不同,工资收入会有差异。在银行没有弹性的还款方式供学生选择的情况下.当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者遇到严重经济困难而不能按时还款时,学生只能选择违约。
2、提前还贷的激励措施缺乏。在我国,事实上国家助学贷款在学生在读期间的利息不由个人承担,没有利息的压力,学生一般不会提前还款。
3、还款期限较短。综观其他国家和地区助学贷款的还款期限,可发现许多违约率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规定的还款期限普遍较长。这样的还款期限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状况和经济负担能力,给予毕业生一定的“负担缓冲期”,对于毕业生按时还款有很大帮助。
三、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本身具有局限性
第一,风险补偿基金的制度设计存有漏洞。具体体现在高校、政府、银行的责任分担不合理。高校为了自身利益必须设立专门的资助中心机构审查学生贷款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承担与银行沟通以及发放和监督贷款使用等责任。但管理成本只能由高校承担。同时,省级政府和省属高校也要建立相应的风险补偿基金。由于地方普通高校都是政府拨款,这就意味着地方院校的风险补偿基金和贴息资金实际上都由地方财政埋单,这将使得地方财政更为拮据。根据《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贷款管理中心应在每年 12 月底根据实际放贷额的协议比例,把风险资金足额拨付给经办银行。这就意味着不管风险是否发生,无论风险何时发生,都给予银行风险补偿。银行在贷款风险中的风险免除,背离了商业机构的本质,也有违金融体制改革方向。
第二,贷款学生占在校生比例原则上不超过 20%的规定过于“一刀切”。由于地区之间的不均衡、中央和地方高校之间的不均衡、按学科分类的高校之间的不平衡,部分院校贫困家庭学生较多,有的甚至超过了在校生的 50%。而且随着高校扩招,随之而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也呈上升趋势。因此,国家规定贷款学生占在校生比例原则上不超过 20%不尽合理。
第三,国家助学贷款每年最高贷款限额难以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现行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规定,对普通高校实行借款总额包干,即按在校生总数的 20%,以每人每年 6000 元确定贷款金额,且大部分地区贷款金额仅限学费而不包括生活费在内。然而部分高校地区学生每年学费及住宿费均远远高于6000 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获得国家助学贷款,也不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
第四,还款期限仍然较短以及还款方式较为单一。现行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规定还贷年限为毕业后 6 年,并辅之以视借贷人就业状况而定的宽限期 1-2 年。毕业生起始收入较低,需要在毕业后 6 年内还清贷款仍然有一定的困难。此外,目前政策规定的统一的还款方式如按季等额还款,难以适应各种类型的贷款毕业生的需求,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五,贷款手续繁琐、时间长,许多学生望而却步。从贷款的申请到获得贷
款的步骤繁多,来回办理各种繁琐手续对于外地求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耗费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加上银行对申请人的要求条件较苛刻,导致实际获得贷款学生人数占申请人数比例较少。
第六,采取招标原则运作国家助学贷款,难以真正实现市场化。目前,国家助学贷款由政府按隶属关系委托中国全国和各省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通过招标方式确定的经办银行办理。但在中国缺乏健全的个人信用体系的现实下,此种模式能否长期有效持续,不少学者持谨慎态度。此外,商业银行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承担为国家分忧的角色,这可能影响商业银行的独立经营。
除了了上述三大政策问题,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开展还存在不小的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资助操作程序不科学
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对象的审核工作主要由高校来做,高校对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渠道分有限,对学生是否贫困的判断力也相对较弱。高校主要依学生提供的贫困证明来鉴定学生是否贫困,但这样的操作也免不了随意性和主观性。难免形成贷款人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二、大学生还款困难
在助学贷款制度中,受益最大的是贷款学生,而决定还款率的也是贷款学生,我国大学生拖欠助学贷款的原因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观来说就是贷款学生诚信意识淡薄拖欠贷款。在目前社会的转型时期,在没有成熟的法律约束和道德标准的情况下,社会上某些不良的行为不能得到遏制,对大学生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客观方面来说,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助学贷款是以学生的未来收入作为还款保证的,而从借款到还款之间还存在着能否毕业、能否就业、能否得到稳定收入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学生贷款是否能够按期归还成为变数。况且,每一个贫困生背后都有一个更为贫困的家庭,生计维艰的家人正指望着他们能够尽早分担沉重的经济负担。由此不难想见,六年内必须还清贷款,对于大多数贫困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实上,面对“失信”的指责,这些大学生的心情也不轻松。
三、高校对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从高校来说,高校经办部门作为助学贷款的中间环节,相对于银行是组织者,相对于学生是引导者。有些高校宣传不到位,使学生对助学贷款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甚至连基本的金融知识都不知道,更谈不上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贷款、引导学生按需贷款。同时,有些高校也没有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学生缺少必要的信用意识,客观上造成国家助学
贷款推行的观念障碍。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原则是以学校为主体,银和学校共同进行管理。具体职责是:学校作为主体的管理机要做到贷前按规定认真审查,贷后按规定认真管理。但实际情况是,共同进行管理的机制自始至终没有广泛、有效地立起来。
学校团组织开展中存在问题 篇7
一、辽宁社会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社会组织的作用认识不充分。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 党中央多次强调发挥社会组织在和谐社会构建的作用, 但在实际工作中, 有不少政府职能部门及干部对于社会组织的发展和作用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仍把社会组织当成政府的附属机构, 或认为其可有可无, 不加以足够的支持和帮助。
二是社会组织规模较小。当代国际社会中, 拥有社会组织的多寡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社会发展程度与社会和谐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公民参与社会组织的多寡也是衡量其社会地位高低和社会生活丰富程度的重要尺度。在发达国家, 规模庞大的社会组织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以加拿大为例, 平均每400人拥有一个正式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而截至2006年末, 辽宁平均每2 466人拥有一个注册的社会组织, (1) 可见社会组织的规模还相对甚小。
三是社会组织资金不足、人才缺乏。虽然近几年来省内社会组织的各类支出和增加值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但总体上看仍面临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由于缺乏资金, 不能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投身其中或者留不住人才, 使得社会组织人力资源普遍缺乏。
四是社会组织独立性不强。现有的很多社会组织是从政府部门脱离或转化而来, 仍与政府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体制和观念上一定程度地延续着原有的管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带有很强的官办色彩。有的社会组织甚至紧紧挂靠在政府有关部门, 实际是政府的办事机构, 政府定编制, 财政给拨款, 人事部门负责任免, 内部运行也具有相当程度的行政化、机关化色彩。
五是社会组织功能不健全、发展不平衡。部分社会组织内部管理松散、服务标准不统一、不注重执业质量和社会信誉、不遵守职业准则等功能发挥不健全。同时, 目前省内现有的社会组织大多分布在沈阳、大连两个中心城市及其他几个主要城市, 在中小城市及广大乡镇和农村, 社会组织的力量还比较薄弱。
总之, 目前我省社会组织发展中还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实质上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比如, 社会组织的资金不足, 就会影响其功能的发挥, 也导致了其独立性不足。同样, 社会组织独立性不足、功能不健全, 也会导致其公信力不足、动员能力不强, 从而不能得到社会的信任和支持, 吸纳资金和吸引人才的力量就会薄弱。如果社会组织的人才缺乏, 又会使得开展工作的创造性、灵活性不足, 同样影响其功能的发挥。
二、辽宁社会组织发展的对策
探讨辽宁社会组织发展问题, 应主要从政府、社会组织本身及二者关系的角度入手。
1. 就政府而言, 要积极培育和扶持社会组织的发展
一要加强对社会组织的认识和研究。要充分认识党中央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强调发展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 促使社会对社会组织的作用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加强政策研究部门和科研单位对社会组织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可以考虑在沈阳或大连建立社会组织的研究基地或专门研究机构, 对省内社会组织的情况进行系统考察和了解, 分析和总结相关问题, 为辽宁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合理建议和科学指导。
二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加强政府的指导监督, 进一步改善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政府要从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治理格局出发, 结合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实际要求, 积极转变职能, 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具体而言:要简化登记注册程序, 降低社会组织取得合法地位的成本和门槛;要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 加快社会组织与政府职能部门脱钩的进度;要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育、指导和监督, 特别是指导社会组织联合制定领域内、行业内共同遵守的行为道德标准, 以规范其行为活动;要建立健全专门从事监督社会组织自律行为的专业组织, 协助政府搞好管理;要建立健全包括第三方监督和评估机制、奖惩考核机制、竞争激励机制等在内的社会组织运作机制;要有层次、有系统地对社会组织进行分类管理;要对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社会组织给予资金扶植, 并对资金的使用和目标提出要求和进行考核。同时, 从实际出发, 在2001年实施的《辽宁省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的基础上, 出台和完善相应的地方性社会组织规范或法规, 使社会组织的日常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要结合辽宁区域特点, 合理规划社会组织的发展。立足辽宁本土, 结合城市发展模式和发展优势, 可以采用优先扶持、重点发展的发展模式。比如, 对省会沈阳应加大力度培育和发展政治性、社会科学研究性社会组织, 从而更好地为省委省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更有效地推进全省的民主化进程;对以大连为中心的“五点一线”城市, 可以重点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对商会、行业协会、经济联合会等社会组织进行优先扶持, 更好地发挥其规范市场、服务经济、促进外贸和对外交往等功能;对抚顺、阜新等资源型城市可以重点发展环保业务的社会组织, 使之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 结合区域发展水平的差异, 可以采取阶梯式发展模式。比如, 在社会组织发展基础相对较好的沈阳、大连, 应以内涵式发展为主要目标, 提高社会组织的发展层次;对朝阳、阜新等社会组织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区域, 以从少到多为建设目标, 积极引入社会组织。此外, 结合城乡差别和阶段工作实际, 可以采取典型发展、协调发展的发展模式。比如, 对一些城市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社会组织, 如鞍山工业经济联合会、沈阳个体劳动者协会等, 应加大宣传力度, 传播成功经验, 树立典型模式;在广大农村地区, 加大力度鼓励和扶持以村民委员会为代表的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 使之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农村社会中更好地缓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降低社会风险;同时大力扶持和发展各类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专业技术协会及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使之成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
2. 就社会组织而言, 要不断完善自身建设
一要加强社会组织内部的制度建设。社会组织要加强自身的内部自律和行业自律, 健全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运作体系, 明确组织的治理结构, 合理划分组织的职能。具体建设内容包括: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公开财务收支、完善理事会监管制度、坚持民主决策机制、建立信息公开制度等。其中,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公开财务收支尤为重要。社会组织必须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公开财务收支, 及时准确地向捐赠者通报资金使用情况, 从而提高其公信力和动员能力, 提高其独立性和自治性。
二要积极拓展筹资渠道, 大力吸引优秀人才。社会组织要积极拓展筹资渠道, 力争政府购买服务、接受社会捐助和不以营利为目的自食其力齐头并进, 通过筹资渠道的拓展壮大力量, 吸引和推动优秀人才投身其中, 并成为吸引大学毕业生和优秀社会人才就业的新的就业途径, 从而在提高自身人才素质的同时, 也促进社会就业压力问题的解决。同时, 社会组织要不断地提高工作能力, 加强对外宣传与交流, 树立良好形象, 从而增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此外, 社会组织内部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健全工作人员保障制度, 增强工作岗位的稳定性, 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 使社会组织真正成为员工发掘潜力、不断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平台。
3. 就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关系而言, 要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一是准确定位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合作性原则。社会组织和政府要对双方的合作性原则有根本性认识:政府是治理国家的主导, 通过国家强制力和行政组织资源管理社会宏观公共事务;社会组织是管理社会的主力, 直接了解社会成员的具体需求和具体利益, 及时向政府反映和表达社会成员和利益群体的意见, 通过民间力量动员和开发社会资源, 管理社会具体的事务, 从事政府无力顾及的社会公共服务。社会组织和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是一种互动的、互补和互相依存的关系。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合作将会促进双方受益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和谐。
二是政府要正确认识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冲突。政府要明确认识到社会组织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而不将其视为异己力量。要通过对社会组织的因势利导, 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通过竞争获得政府项目, 承担政府职能转变中剥离出的职能, 使之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是社会组织要主动加强与政府的沟通与合作。社会组织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 加大调查研究的深入力度, 善于综合、善于表达、敢于捍卫社会民众和特殊群体的利益, 满足多元化的利益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和合作, 通过调查研究和组织研讨等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 协调解决社会组织与政府的矛盾, 帮助政府推动计划的实施, 促进政府和社会的和谐。
总之, 要通过政府的积极培育与扶持和社会组织自身建设的加强, 不断推动辽宁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完善, 促进辽宁的社会组织和政府的功能互补, 使二者在构建和谐辽宁、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实现有机合作、良性互动, 形成政府调控与社会组织协调相结合、政府行政与社会组织自治相结合、政府管理与社会组织调解相结合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整体合力。
参考文献
学校团组织开展中存在问题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标代理机构;业务开展;问题及对策
0.前言
招标代理机构的开展给多数的建设工程提供了专业化的招标服务,但是由于招标代理机构的成立标准低、风险性较小、收入高,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的招标代理机构建立,市场中代理机构的水平、资质等参差不齐这就严重导致了服务质量的下降,有失公平性、严肃性。
1.建筑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的作用
工程招标代理就是通过工程的招标方委托招标代理机构的一种代理活动,代理业务比较繁杂。招标代理机构的职责权限就是通过被代理人的身份进行代理业务的开展,常规的业务会涉及到几种,规划设计、工程勘察及工程施工、工程中所涉及的材料的购买及监理部分,上述都是工程代理机构所要承办的。随着招标代理机构的合法化,目前有很多的大中型項目也都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更大程度上降低了成本,提升了工程的质量。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招标代理机构的快速发展,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对工程的建设交易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在建设工程交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招标投标制度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2.招标代理业务开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业务开展不合理
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虽然形式相对简单,但是在招标文件、招标内容的编制都需要合理性、有效性。招标活动的开始到结束都需要做好每一个环节,如果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就会导致后期的不良的连续反应。
建筑工程市场中的招标业务代理,存在招标的文件和评标过程中大都是走过场、文件不是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招标,大部分存在雷同的现象,因此部分建筑行业就对招标业务的合理、科学性产生了一定的质疑。招标文件雷同,缺乏针对性,是目前工程招标代理业务开展中存在的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在招标工作中,招标文件的起草应该针对甲方的不同要求和工程的不同特点而有所差异,绝不应该千篇一律,否则,极易给招标人或投标人造成经济上的损失,给后期的工程管理制造障碍。
在招标代理中还发现另外一种现象:当工程招标企业在施工之前就将施工的企业选定,但是为了符合相应的法律流程就需要代理机构配合自己走形式,将其中标的过程合法化,这种违背市场经济发展的问题已经严重的制约了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另外,招标代理机构在进行招标时为了完成委托方的任务,在确定中标对象时没有原则的迁就承包方,这种行为就违背了市场发展的基本原则,极大的扰乱了市场的正常发展,低价中标、压价抢标等现象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的有效调节,国家出具相应的法律对这种违规行为加以严惩、限制。
2.2代理机构缺乏全局观念
由于招标代理中机构的资质、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开展业务时水平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些规模较小的招标企业对业务的开展缺乏长期的规划与认识。例如:在走访市场中的招标单位中发现,很多的企业认为只要能顺利的完成委托方的任务,完成相应的流程,在确定了中标单位之后就认为这项工作结束。这种思想缺乏对“点”与“面”的正确认识,必然会对整个工程建设项目产生不良影响。
工程招投标工作虽然只是工程建设全局工作中的一个“点”,但是意义非常重大,这项工作应该对以前清单和标底编制等各项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及问题给予澄清和解决,严谨地做好招标答疑工作,其目的是确定合理的中标价和选择最佳的施工企业。但如果这项工作流于形式,不仅不能弥补以前各项工作中的不足,而且很难确定合理中标价,更无法选择最佳的施工企业。后继工作也会因为招标代理工作的肤浅性变得举步维艰。不合理的中标价往往会选择施工能力弱的施工企业,不合理的招标文件也经常会引起一系列的工程索赔事件。
例如,某工程招标项目,在招标文件中对投标报价作了一系列限定,恶意压低中标价。中标企业在签订施工合同后,针对招标文件中一些原则性错误提出工期和费用的索赔。由于招标人对索赔事件处理不力,致使实际工期比计划延长8个月。
3.提升招标代理机构业务开展的措施
3.1加强管理体制改革
建筑工程招标机构要想获得一个良好的发展就必须注重从业人员的素质的提升,通过对人员的严格的筛选提升代理机构的人员素质,坚决杜绝人情业务、挂靠业务等不良行为,通过管理体制的提升,促进机构业务的开展。
机构应该有计划的组织员工学习业务知识,通过学习相关行业的相关法律知识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通过提升员工部门的素质,降低各种违规操作事件的发生,促进招标代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提升招标代理的服务水平、业务水平,从而为自身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3.2落实项目负责制
规范招标文件起草和审查工作招标代理机构在开展业务时,应实行项目负责制,一个招标代理小组服务一个招标代理项目。在组内确定一名负责人,负责人必须是有相应资质与工作经验的人来负责,这就从根源杜绝了违规操作事件的发生,在业务的开展中负责人对整个招标工作负责任。
规范招标文件起草和审核工作中,应做到文件的起草和审核相分离,招标文件的审核应由公司部门负责人或造价师主持,严格把好招标文件的审核关,杜绝招标文件中出现错误或显失公平的条款,以体现招标文件的严谨性、全面性、科学性、公平性,让招标代理工作真正地做到为业主服务,为建筑行业服务。
3.3创造代理机构独立开展业务的环境
随着招标代理工作的诸多问题的出现,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主管部门与招标代理机构都应该积极的想办法、想对策共同为健康的市场贡献力量。
在主管部门的带领下,招标代理机构具体应该做好以下几种工作:
第一: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招标代理机构要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长期与短期发展策略,通过有机结合既能适应建筑行业市场的发展又能完成长期的发展目标。第二:代理机构的发展离不开专业、高素质的人才的有效利用,通过高素质人才的引进提升代理机构的业务水平,提高代理机构在整个市场中的地位。另外,工程招标方在代理合同中也要明确正确处理被委托方、委托方之间的关系,通过在代理合同中明确开展独立业务的条款,较少之后出现的各种问题,另外对市场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的做好记录并且及时的向上级部门反映,通过双方的协调及早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此外,需要加强社会的监督,对信用等级名单实施动态管理,每年定期公布名单,由业主择优选择,相关部门对代理机构强化日常监管,建立招标代理机构信用管理体制,采取严管、普管、宽管的方法进行分类管理。
4.结语
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规范的市场环境,在规范的市场环境过程中就要加强建筑市场的各个环节,招标代理业务的开展需要主管部门的要求与规范,建筑市场行业的逐渐壮大,需要建立起科学、高校的管理机制,通过部门的科学管理,并且建筑工程的招标代理机构也要逐步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业务素质,促进建筑行业、代理行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覃明.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2(07).
[2]甄长征,简晓宁,闫中军.工程招标代理机构业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建筑经济,2010(01).
学校团组织开展中存在问题 篇9
关键词:成长期 上结构 目标管理 kpi 标准化 差异化 宽带式
引言:
xx市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xx市公司组建于1986年1月1日,我们烟草人经过20多年的不断努力,经历了从一辆三轮车开始的艰苦创业,发展到今天,不但建立起完善的烟草销售配送网络,而且通过电话订货,电子结算等先进手段,使xx烟草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销售公司。尤其是近几年,在市局领导的带领下,xx烟草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局“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的主要任务,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着力实施市场净化、网建上水平、名优烟培育和人才素质“四大工程”,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特别是2004年以来取得了飞跃性发展,实现税利总额历史性地突破了11亿元大关,商业利润首次超过5亿元,相当于“七五”、“八五”、“九五”15年商业利润总额的1.5倍,2006年更是全年商业实现税利突破10亿元大关,达110618万元,同比增加21595万元,增长24.26%。由此我们可以确信,xx烟草已经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进入了高速稳定的成长时期。
在这个时期,我们xx烟草,通过发扬烟草人的艰苦创业精神,经过多年的摸索,已经充分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增长方式由过去的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实现“按客户定单组织货源”,建立大配送,上游进一步加强工商联合,下游更加紧密与零售户的关系,建立科学、严密、人性化的烟草销售网络。我们有这个实力和信心,实现这个目标。当然,在成长的路上,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本文主要讨论“按客户定单组织货源”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建议。
正文:
今年,按照国家烟草局的统一部署,在全国36个重点城市全面推行“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工作,这是我们xx烟草行业在进入成长期,卷烟销售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实行“订单供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烟草专卖制度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是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完善专卖制度的重要举措,对我们行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了更好的落实“定单订货”工作,国家局对此非常重视,今年先后在大连和深圳两次由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泽华组织招开了“按客户定单组织货源”推广培训工作会议,可见国家局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
“按客户定单组织货源”,就是变过去“套餐供应”为“点菜吃饭”,按客户需求提供卷烟,反映市场需求。从长远的全局角度看,这需要提高有效组织货源、整合与培育名优品牌、调整销售结构的标准;需要按照“放开衔接、适度引导、定向整合、促进发展”的交易方式,加强工商协作,努力实现工商互动、信息共享、协同营销,确保货源的及时足额供应;并且需要克服非市场化因素,以市场为导向,以百牌号为基础,以培育10多个重点骨干品牌为目标,科学合理整合和培育品牌,并注意加大对发展前景良好品牌的扶持力度,创造品牌间公平竞争、适度竞争、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
同时,xx烟草在发展现状上与其他省市还有所区别,我们在推广“定单定货”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推进卷烟在结构上的提升,向结构要效益。提升卷烟结构这项工作自去年以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从数据可以看出,全年一、二类烟销售12.7万箱,同比增长22.67%,占总销量的25.94 %,同比提高3.69个百分点。去年一共整合掉26个牌号、85个规格,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全年销售百牌号卷烟47.96万箱,同比增长5.2%,占总销量的97.98%。全年销售名优卷烟22.53万箱,同比增长8.29%,占总销量的46.03%。销量前10名的牌号对行业效益贡献率为45.25%,结构提升对行业效益增长的贡献率为71%。
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篇10
一、加强管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①进一步完善各校教育教学考核评估办法,合理利用绩效考评的杠杆,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提高教学效率。
②规范学校内部教学评估数据的采集、统计、管理与使用,让数据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重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强自身素质。
①加强校本研修和校本培训(教材培训和解读),重视“教研团队”建设,用好身边的“名师”(各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星等),创造机会让他们给教师讲座、上示范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②重视岗位教研,鼓励教师在岗学习,勤于读书,提高文化素养。每个教师必须订阅一本教学杂志,每学期有计划地读一本教育专著,潜心写教学反思和教学随笔。
三、大力开展课题研究,用科研带动教研,让教研植根于科研的沃土。
①做有心人,善于从平常的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提炼课题,让课题研究成果实实在在地为教学服务。
②加强已立项课题的管理,加大课题研究力度,积累丰富的材料,高质量地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四、营造生动活泼的校园学习环境,丰富校园文化内涵。①学校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浓厚校园文化氛围,达到学而有趣,趣中生“能”(能力)。
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学科学习兴趣小组(园地),如读书活动(充分利用村委会和学校的大量图书资源,读经典、看名篇)、语文规范化知识竞赛、习作比赛、经典诵读等,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竞赛中增长知识,形成能力,获得比较全面的知识营养,推进素质教育。
五、提高远程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率,让各科教学因“电”而精彩。
①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加大应用力度,提高使用效果。②做好软件资源管理,做到借用灵活,管理规范。
六、重视学科训练,为学生各门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①重视学习习惯(书写、读书、思考、提问等)的养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②合理、适度、科学安排作业,及时讲评,及时发现问题,补缺补差。
学校团组织开展中存在问题 篇11
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明确表明了党建工作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全党的重点工作任务。农村信用社是以服务“三农”为导向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精准化脱贫致富的环境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仅是提升员工战斗力、转变服务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与群众联系,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村信用社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
新疆农村信用社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比较健全的基层党组织机构,在明晰产权、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建立健全了“三会一层”的法人治理组织架构,制定了“三会一层”的运行程序、规则和激励。约束制度。农村信用社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一是基层党组织的服务理念越来越清晰化。服务“三农”是信用社的基本任务,因此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也将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核心,通过借助“两学一做”学习活动提升党建工作方式;二是信用社基层党员数量越来越多,年轻人入党的积极性在不断提高。由于农村信用社工作相近相对比较差,因此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在基层工作,但是这种情况随着基层党建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愿意到基层中进行深造,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在入党方面表现的非常积极;三是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越来越完善,尤其近些年制定了《基层信用社党委中心学习制度》等,有效的规范了基层党建机构的工作方式。
农村信用社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活动经费投入不足。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离不开经费的支持,尤其是一些基层党组织组织的学习活动需要一定的经费,但是基于农村信用社的利润考虑以及办公场地的限制,导致基层党建工作很难顺利的开展。例如在现有条件下,基层党建部门开展赋予丰富多彩的活动很难得到有效的资金保障,因此具体到“两学一做”学习活动中,基层党组织也只能是组织党员干部抄读党章党规。
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机制有待完善。有效的工作机制是保障基层党组织工作顺利开展,然而当前农村信用社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机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一是民意收集处理机制不健全。对于群众的诉求信息处理关系到信用社的平稳健康发展,但是基层党组织在应对群众的诉求时表现的比较随意,尤其是在与诉求群众沟通中缺乏主动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态度,结果往往容易激化矛盾;二是农村信用社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科学的激励机制是激发基层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然而激励机制在基层党组织中普遍缺乏,具体表现在:责任考核有名无实、基层组织目标任务缺失、基层党组织主题模糊等等。
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缺乏创新。创新是促进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基层党组织的创新能力匮乏是当前农村信用社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瓶颈之一。一方面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方式缺乏创新。根据调查信用社在党建方式上主要采取上级部门的经验,而没有与自身的业务特点以及员工自身情况相结合,导致党建工作得不到员工的支持或者肯定;另一方面则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容缺乏创新。很多基础党建工作的内容就是学习各种文件、集中开会,机械性的学习严重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完善农村信用社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加强对基础党组织建设的支持力度。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加强对基础党组织建设的支持力度是适应金融改革、实现精准化脱贫的重要途径:一是农村信用社上级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经费支持,形成专项资金以此强化党建工作的作用。例如信用社要积极支持党建工作活动,鼓励党建部门开展赋有正能量的文体活动,以此提高员工的政治素质;二是信用社要加强对党建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例如今年由自治区联社举办的新疆农村信用社办公室主任培训班在乌鲁木齐市正式开班。来自全疆83家行社的100余名办公室主任及相关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通过培训大大提高了党建工作质量。
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机制。机制是信用社有效运转的重要承载组织,基于基层信用社的现状,创新工作机制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要完善民意收集处理机制。民意收集不仅要侧重客户的意见,而且还要注重内部员工的意见,因此信用社基层党组织要形成沟通渠道顺畅的意见诉求机制,形成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的意见反馈渠道,对于群众意愿强烈的要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层上及时进行处理,以此将矛盾处理在萌芽阶段;二是完善评价晋级激励机制。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要实施星级化评估,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积极性,通过上级评审、群众打分、集中研究的方式实现对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考评。
创新基础党建工作方式方法。一方面基层信用社党建工作要强化常规化服务。常态化服务工作是党建工作的基层,因此基层党建工作要紧紧围绕党的方针政策进行宣传,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信用社基层党建机构也要加强对金融业务的宣传,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要加强对非法融资的宣传,提高客户风险预防意识;二是以员工自身问题为突破口,开展特色服务。例如新疆开拍的《信合是我家》微电影,就是向全社会展现和传播新疆农村信用社特有的“家文化”,并将“家文化”体现的温暖不断传承的体现,通过此次活动提高了员工对信用社工作的热爱。三是注重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党建活动,有效提升党员、群众的参与热情,扩大参与面,使党员群众在党建活动中得到更多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启迪。当然农村信用社基础党建机构应注重发展、吸收和培养各类青年业务骨干,避免出现党员队伍断代的情况。
总之, 加强和改善基层党建工作, 会大大增强农村信用社凝聚力, 团结干部职工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献计献策, 贡献力量, 真真正正地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更好地促进基层
农信社的健康全面发展。
学校团组织开展中存在问题 篇12
研究对象:西安市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的现状。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 民族传统体育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 许多学者的研究中体现民族传统体育性质的游戏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健身、休闲、娱乐和趣味的特点, 适合各种年龄阶段的人群, 具有民族特色, 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荣誉感有特殊的意义。为更好地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 民族传统体育参与者对项目的选择和地点分析
参与人群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选择丰富多彩, 如太极拳和太极剑健身项目参与者较多。另外一种比较受欢迎的项目是民族舞蹈。配合道具的使用如扇子、手帕、长绸、花伞等, 使舞蹈动作更加丰富优美、绚丽多姿, 很大程度加强了舞蹈的艺术表现力, 更加大了观赏性, 所以非常受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放风筝运动也是一种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由于古城墙的存在, 此运动在西安颇为盛行, 每年的古城墙风筝节都会有许多的中外游客慕名而来, 有的观赏, 有的参与。空中的风筝五彩斑斓、形式多样, 一家老小其乐融融。民族传统体育还有大家比较熟悉的舞龙舞狮、腰鼓等项目, 这些项目在大型的庆典和比赛中比较盛行, 体色性强, 难度大, 参与者要进行专业的训练, 因此平时参与人群有限, 对参与者的要求也比较高。对于锻炼地点来说, 公园广场是民族传统体育者的首选地点, 公园或广场空气清新, 绿色植被丰富, 安静并且有足够的空间进行锻炼。其次是住宅小区的空地, 特点是离家比较近, 不用在路上花费太多的时间, 回家也比较方便。现在的小区建设绿化程度较高, 环境适宜, 但小区居民较多, 活动范围较小, 空间有限, 不便于进行广泛交流。较为常见的还有收费体育锻炼的场所, 一般指健身俱乐部, 这些场所开展现代体育项目较多, 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较少。
(三) 民族传统体育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1. 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 提供比赛和交流的机会较少, 活动缺少组织、引导和扶持。
我国体育经费的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社会组织自筹和体育彩票等, 对于比赛中成绩优秀者政府或主办部门或所属社区, 可以进行适当的资金奖励或者其他物质鼓励。近年来政府已经加大了对群众体育的资金投入, 但还远远不够。政府对爱好者自发组织的练习和比赛也需要积极的引导,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活动的交流和比赛的正规性和专业性, 目前正规的比赛交流机会比较少, 有些参与者甚至没有参加过比赛和表演。
2. 参与者在练习过程中缺乏科学专业的指导:
调查发现西安市许多社区都没有配备专业的健身指导员, 特别是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指导员更是缺乏。然而,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参与者练习中的主要指导力量。在大众性体育健身活动中, 社会体育指导员负责健身知识、技能、组织管理的指导。发达国家指导员, 服务理念和专业能力都很突出。目前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组成结构中大都是中老年人, 活动骨干、退休人员或者兼职人员, 指导的专业程度、科学程度、次数和质量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因此,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和质量, 直接影响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3. 参与者老龄化严重:
在调查中发现, 年轻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和参与很少, 他们对现代舞、球类、跆拳道等更感兴趣, 从调查中得知, 年轻人不是不喜欢武术中的拳、太极剑、秧歌等传统的体育项目, 而很大的原因是接触的少, 在学院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少而不精, 对年轻人兴趣的影响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现在对于年轻人来说, 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工作压力、感情压力等都很大, 传统体育中的太极拳、太极剑等静心养性的运动对减压凝神也有良好的效果。
三、结论与建议
第一,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样, 丰富有趣, 受到很多中老年人的喜爱, 场地要求不高, 安静舒适的公园、小区都适宜, 动作连贯均匀、轻松柔和、协调完整、圆活自然, 能达到良好的健身效果, 是大众健身很好的选择。
第二, 社区指导人员较少, 多为活动骨干、民族传统体育爱好者、退休人员和兼职人员, 专业的社会指导员较少。中老年健身者在锻炼过程中得不到专业的指导, 规范性、科学性、合理性都得不到保障。
第三, 民族传统体育参与者多为老年人, 老龄化严重, 西安市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应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力度, 提高西安市居民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水平。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在青少年中的开展, 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
第四, 西安市政府相关部门加强支持力度, 积极引导、扶持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活动的比赛, 促进交流;组建和扩大全民健身社会指导员队伍, 保障指导的科学性和专业性;鼓励和组织西安市居民广泛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促进全民健身的全面发展。
众所周知, 西安作为一座古老的历史名城, 其特色民族体育形式、内容丰富与多样性, 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尤其是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样, 丰富有趣, 场地要求不高, 动作连贯均匀、轻松柔和、协调完整、圆活自然, 能达到良好的健身效果, 是大众健身很好的选择。虽然在具体活动的开展过程之中, 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但是, 如果我们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优势, 避免其劣势, 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总结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则可一方面可以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点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 政府管理部门应当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力度, 提高西安市居民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水平。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在青少年中的开展, 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这样才能够有利于使更多的人了解民族传统体育, 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 有助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雷, 杨慧馨.上海市杨浦区中老年女性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J].四川体育科学, 2011 (02) :105-109.
[2]肖波.浅谈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普及与推广[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01) .
[3]周曼曼.山西省大众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研究[D].山西:山西师范大学, 2010.
[4]舒颜开, 刘少英.从舞龙运动的演进历程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J].体育文化导刊, 2006 (07) :89-91.
[5]李航.论民族传统体育与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融合与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 (07) .
[6]张世威.民族传统体育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显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04) .
【学校团组织开展中存在问题】推荐阅读: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0-23
龙矿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活动07-04
基层组织建设中好的经验做法及存在突出问题10-27
上伍乡村级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07-21
关于组织开展第八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