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心得:岂会立竿见影

2024-08-24

语文教学心得:岂会立竿见影(共3篇)

语文教学心得:岂会立竿见影 篇1

语文教学:岂会立竿见影

注:本文已发表于《教育研究与评论》.05

一位老师借班执教苏轼的《东栏梨花》,设计了这样两个教学环节:“1.寄语传情:以‘懂你——写给东坡’为题,写一段话,诗意表达你对诗人的理解好劝慰;2.同韵和诗:以‘东栏梨花’为题,创作一首五言或七言绝句,表达清明豁达之情”。

学生现场创作的文字,堪称精彩。好几位听课老师表示不吝溢美之词:“一课一得。”“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显著。”对此,我却忍不住泼了一点冷水,“不要夸大一节课的作用”,“换言之,学生上不上这节课,一样能写出那样的文字”……

在一些公开课中,看到类似的设计,我经常会问老师,为什么要在阅读教学后让学生“写”?有老师认为,每一节课都要做到“读写结合”,于是,每节课都要在阅读之后来一个“写”;有老师认为,在一节课结束之前,设计一个“写”的过程,表示这节课非常完整完美,达到一节课中“听说读写”每个要求都“落实”的目的;有老师以为,通过这个“写”,来展示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在阅读中掌握了方法,马上就请学生动笔,或着眼于感悟,或着力于技法,直接迁移,效果显著……语文教学中,一直非常流行“读写结合”,原本这个说法很不错,现在这个观点也不过时,我甚为赞同。这些说法,我想是对“读写结合”产生了误解。

我曾经写过系列文章《每一节课都是独一无二的》,想表达的是,每一节课都很重要,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性。但是,不等于说,“重要”就是要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写”与“不写”,也不可一概而论。在我看来,如果是任教老师自己的班级,持之以恒地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以及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当然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做法,因为他掌握学情,并因此拟定了序列计划;如果是一个借班老师执教,试图借此环节来证明自己的教学效果,那么,则大可不必。

比如,像上面所举的例子,就持谨慎乐观态度。我说,如果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就能立即写出如此高水平的诗词来,那么,语文学习就变得简单了。

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

也许,我比较悲观。不要说一节课,有的人,恐怕一辈子也做不到。

那么,这位老师的课堂上,学生确确实实写出了很精彩的文字,又作何解释?

解铃还须系铃人。我的朋友告诉我:“因为学生通读了《苏东坡传》!”

我没有现场听课,不敢妄自揣测教者的意图。我可以遥想,执教者的满意设计,以及学生的精彩表现,这是所有执教公开课的老师梦寐以求的境界。我所坚持的是,学生抒写的那些精彩文字,与本节课教学并无多大关系。我不否认,人的一生中,常常会因为一个关键事件、一句醍醐灌顶的话、一本直抵心灵的书,改变人生河流的走向。但这样的扭转乾坤的“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平常的“厚积”才有现场的“薄发”,这是一个慢慢生长的过程。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是一个“举三反一”的过程,并不像理科学习那样“举一反三”,甚至说,举无数次也可能无法“反一”;也不像工厂流水线上产品的制造一样,学生一旦掌握一个技术,就能成为语言文字运用的熟练工。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已成众多语文人的心头病,皆因为制约语文教学效果的因素复杂,远不止三言两语能说得清,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我们说,语文是感性的,但语文教学恰恰需要理性实践。有时,感情用事,未必就是好事。就像要求学生读一些经典是正确的,但“读经运动”则很可怕。民国时代大师辈出,人们感慨“大师之后再无大师”,然而,历史的车轮不会倒转,那个时代再也回不去了。现在所能做的是,只是从中汲取一些精华。教育上有很多做法,看上去能博人眼球,一阵阵的喧嚣热闹,无异于饮鸩止渴。语文教学是一个慢慢的过程,有人比方为农业,窃以为比较恰当。大凡是违反自然生长规律的,都不会结出好果子,说不定还会弄出个揠苗助长的笑话来。时下有不少大棚种植的蔬菜水果,味道没有过去露天生长的口感纯正,原因大抵如此。

追求结构“完整”的课堂教学,也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做法。从来没有哪一节课是完整的,所有刻意求全的做法,都是出力不讨好的,细大不捐,贪多勿得,最多算是水过地皮湿。面面俱到,蜻蜓点水,乃是课堂教学之大忌。“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才是明智选择。即使是听说读写,也不一定要在每一节课上都做到,有的可能一节课只在一个方面深挖下去,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所谓一篇文章的教学价值,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也不可能与课标要求一一对应,每个方面都浅尝辄止,最终无法打到一口冒水的井。我相信,这是很多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的共识,无需赘言。

再说,学生当堂写作的文字之精彩,一方面是正如朋友所说,学生读了《苏东坡传》使然;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这些学生的写作能力比较强,已经怀揣一身“妙手偶得之”的功夫。我们也不能拿这些“优秀学生的作品”来佐证自己的教学有多么成功,这一点,所有的老师都要头脑清醒,绝不能贪他人之功,“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我们当然不是对教者的探索精神予以否定,也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从旁指手画脚,而是希望语文教学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和思考。不要夸大一节课的作用,也并非否定教师的点拨引导,——那是不可或缺的,只是不要奢望一节课就出成果,见实效。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那是浮躁的心态和忽悠的手段。要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耐心,要有舍得做一些“无用”之功的豁达,要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期许。

的11月,我应邀到海南省上示范课。下课结束时,学生们纷纷向我说,“好喜欢梁老师的语文课”,“多么希望梁老师做我们的语文老师啊”……课后,点评专家抓住这个细节,对我给予了点赞,说一节值得学生留恋的课,肯定是一节好课。我没有因此而洋洋自得。其实,专家不知道的是,在送学生从会堂回教室的门口,我对还处在激动中的学生说,“谢谢同学们!但是这一节课是我们一次不期而遇的美丽邂逅,你们语文老师的家常课才是真正有益于成长的好课,大家要珍惜!”

语文教学,由无数个“一节课”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最终促成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岂会立竿见影?

语文教学心得:岂会立竿见影 篇2

关键词: 公民教育 批判与重构 道德性 心灵衔接

一、一种现象的批判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社会文明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可摆在人们面前的事实是:国民道德素质日益滑坡,加强道德教育的呼声高昂,对学校中的品德教育委以重任。一些老师心急如焚,恨不得在有限的品德课堂上把所有道德准则一一输入学生头脑,让学生一个个成为道德规范的楷模。更有甚者,评判老师这堂品德课有无实效性,就看一堂课后,学生的行为有没有养成。在惯常的品德教学中,常常能见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依托教材、资料,让学生说说“应该如何行动”、“应该如何思考”、“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做”的问题,意在促进学生将本堂课学习的道德价值立即付诸道德行为。当学生说出教师希望的行为后往往能得到老师的大力赞赏。其实,这样的教学行为是急功近利的,是追求教学立竿见影的现象,很容易造成说一套做一套的两面教育,这种品德教育是最糟糕的教育,是要不得的。

二、两个方面的归因

究其原因,教育没有遵循学生道德养成的一般过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品德教育急功近利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日本道德教育专家金井肇教授说:这种试图在某个具体道德价值与行为之间直接建立联系的思想和实践是一种急功近利地谋求道德价值实践化的德目主义。他十分强烈地反对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提出:道德教育不能只盯着儿童的行为。因为道德的本质在于内部的人格完善,而不在于外在的规范。教会学生掌握“规范”并没有错,但以“规范”为道德教育的归宿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它将人等同于物性自然的同时又最大限度地蔑视人性自然,实际上违背道德生活和道德教育的本质与规律。

1.长期以来,衡量道德的标准人为地拔高了。

教材或者课堂常常以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迹、行为准则要求学生,或者以成人的眼光看待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判断行为的对与错永远只有一种声音,导致学生很会揣摩和迎合老师的想法,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学生嘴上说的是老师期望的规范与准则,心里想的和实际做的与说的有很大的差别,甚至背道而驰,形成两面性。

2.道德实践无法脱离人的整体人格。

教育家斯霞老师说:“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力(强健的身体)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德智体都好,但心理不健康,则是易碎品。”教育不能培养“次品”、“废品”、“危险品”和“易碎品”,而应培养积极向上、德才兼备、精力充沛、全面发展的人,积极铸造顶天立地的人格。唯有全面发展、富有活力和潜力的人,才能支撑未来的社会,才能推进历史的发展。要使学生表现出期望的道德行为,必须首先培育学生的道德性,让学生建立完整的道德人格。品德课堂目标就是培养儿童的道德性。通过培养道德性培养每个儿童自我实现的能力,只有具有道德性的儿童才能够生动活泼地生存,才能够在行动上践行期望的行为。儿童的这种道德性一方面源于自身先天的道德性,另一方面则是后天养成的。品德教育既要激发儿童内心已有的先天道德性,又要通过课堂内外种种活动培养学生后天的道德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道德性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教育就能达到的。人类学习通常是通过知性、感性和体验这三条路径实现,那么道德学习也不例外。也就是说道德的養成要通过知、情、意,才能达到行的目的。

三、三种策略的探究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建构品德教育课堂,培养学生的道德性呢?金井肇教授指出,要以儿童的自然性(学生的现实)为出发点,加深学生对道德价值的自觉。也就是让学生内心深刻体认到该价值对自身的真正重要,是情感上予以接受的东西,才能够让学生加深自觉,自觉形成道德行为。很多发达国家提出的公民教育就是一种遵循基本的道德教育,是一种面向所有人、更普遍适用的教育。我国意识到开展公民教育对学生的品德养成的重要作用,提出公民教育内容:独立的人格、民主的意识、良好的生活习惯、判断是非的功能、包容心……它以平等主义为前提,强调独立和宽容两种精神,是一种着眼于人的自由精神和行为能力的教育。

1.单元建构,挖掘公民教育内容。

纵观六年品德教材编排体系,遵循单元主题螺旋上升的特点,相同的主题在各个年段都有出现,但是各个年段都各有侧重点。每一个年级都涉及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只是有的涉及得多一点,有的涉及得少一点;有的内容深一点,有的内容浅一点;有的直接以公民教育为基本主题,有的隐含着民主、平等意识,间接地进行公民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这些内容和各个年段的侧重点,长远规划,前后连贯,螺旋提升。例如:“我与家庭”这一主题,低年级安排的课文突出一个“爱”字,重点让学生体会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学会用自己的方式爱家人、爱长辈。中年级这一主题重点放在成长上,要懂得体会亲情、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家人。品德任课教师一定要通览六个年级的教材,挖掘公民道德教育内容,提出最基本的准则和最基本的道德底线,让学生在情感上有认同感,易于接受,为教育的有效展开提供可能。

2.建立心灵衔接,渗透公民意识。

要实现加深价值自觉的目标,首先必须明确道德价值与学生心灵衔接的机制,也就是弄清楚道德价值如何才能深入人心。因此,为了加深学生对某一道德价值的自觉,首先要弄清该道德价值在此场合下与人的自然性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关联,并且要以人的自然性为基础或出发点,渗透公民意识,在明确各价值与心灵结合机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样,道德价值就能深入学生的心灵。

(1)搜索心灵之声,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

《品德与生活》教材选取的事件都是儿童生活中的普通事件,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而且每个事件中都隐藏着儿童每个年龄阶段实际存在的小问题,如因睡懒觉而迟到、晚上没整理文具而忘了带书本、字写得不好,做事缺乏持久等。但这些教材无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例子,学生的生活实际千姿百态,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各不相同。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周围的生活,发现这些带有问题的生活事件,为教学提供话题。如学生迟到,有的是爸爸妈妈睡懒觉,有的是早上起床做事的动作慢,有的是路远、路上堵车,有的是突发事件,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前与学生亲密接触,蹲下身参与学生的活动,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学生的真实生活,站在学生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让这些真实的生活作为课程内容的源泉,这样课堂就有了说服力,就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为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提供可能。

(2)搜索原生活,用自己的头脑反思生活。

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是:课程要回归生活,要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如果教学能从学生自己的生活中选取例子,移入课堂,让学生认识到真实的自己,讨论自己的事、辨别自己的对与错,就能渗透公民教育中的判断是非能力的教育。如在教学《小马虎旅行记》一课时,把学生平时的表现展现在屏幕上:写字时缺胳膊少腿、穿衣服时扣子没对齐、做眼保健操时乱按一气……学生一看,就不由自主地意识到自己的马虎了。

(3)搜索热点时事,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

著名特级教师陈凯曾说:“课堂上,一味‘照本宣科’,显得那样枯燥沉闷。一旦与现实问题结合,马上生动活泼起来。”品德教学,尤其要注意把现实内容注入教学,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教学《从一滴水说起》时,我就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了解生活中的现状,通过调查、媒体的信息、图片的整理等了解到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缺水的新闻报道,那一张张干旱的图片,那一个个期盼水的镜头触动了学生的心灵。缺水、水污染的各种新闻,给学生触目惊心的感受,比教材更深入地进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4)心灵大碰撞,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

情感不仅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而且在个体道德形成的完整过程中,始终具有特殊的价值,积极的情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能源”和“发动机”。所以,要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与情感渲染、体验息息相关。

如教学《不说话的“朋友”》时,我播放了一个视频,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5岁的小孩不幸掉入缺了盖的窨井里,从此消失了。看完视频,学生的脸色凝重起来,我就借机渲染气氛: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本应该享受童年的欢乐,却无辜受难永远离开了人世;一对年轻的父母永远失去了辛辛苦苦养育了五年的孩子,听到这儿,你想说些什么呢?学生的心灵震动了,这情感的渲染让教学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深处,激发学生心底先天的道德性——公德心。

3.拓展活動,实践公民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反复实践才能把这条鸿沟填满。”也就是说,学生的良好品质只有在反复实践中才能形成。

(1)德育活动践行为。

学校每个学期都会开展很多活动,如少先队的“石榴娃争章”活动,“读写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主题节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每一个单元结束就可以通过系列德育活动将道德认识得以拓展,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检验与巩固,提高他们对公民意识的认识,促进公民意识的形成。

(2)社会实践成习惯。

社会是大课堂,学生长大后都要走向广阔的社会。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用自己的慧眼分辨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学生只有把课堂上学到的道德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实践运用,才能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高年级学生已经可以从学校走向社区、社会,开始对公共生活感兴趣并有一定的参与意识,进行公民教育的基础和切入点,让学生在各种不同场所实践,争做文明小公民,养成良好的公民道德行为习惯。

品德教育是一项长远的重任,急功近利是收不到实际效果的,只有在教学中把公民基本准则当成价值取向激发、培养学生的道德性,结合活动反复实践,才能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让学生过上有道德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金井肇.道德教育的基本原理.日本东京:第一法规出版社,1992.

[2]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立竿见影是什么物理现象 篇3

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它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另一种是人造光源,如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烛焰)。

月亮不是光源。月亮依靠太阳的光反射而发光。火星也不是光源。

通过对光的长期观察,人们发现了沿着密林树叶间隙射到地面的光线形成射线状的光束,从小窗中进入屋里的日光也是这样。大量的观察事实,使人们认识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为了证明光的这一性质,大约二千四五百年前我国杰出的科学家墨翟和他的学生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发现并解释了小孔成倒像的原理。虽然他讲的并不是成像而是成影,但是道理是一样的。

上一篇:数据库安全知识下一篇:资产保全部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