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平均数教学反思(精选12篇)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 篇1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平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中我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什么是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它的价值。
对于这节课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我们班男生平均身高143厘米、女生平均身高140厘米等,引出143厘米、140厘米都是平均数、从而激发了什么是平均数即怎样求平均数的需求,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保持浓厚的兴趣,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给学生充足的探索空间。在寻找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时,给学生留出了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和交流,教学时,我利用教材中收集矿泉水的情境,提出问题,虽然每个同学收集的瓶子数不一样,但如果假设每个同学都收集了同样多个,该怎么办?学生积极探索,想出了精彩的解决方法,“移多补少法”和计算等数学思维方法,接着,我又创设了比较两队踢毽子的情境,该怎样比较两队的成绩?让学生猜想,出现不同意见,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学生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在小组再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最终探索出用平均数来比较。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参与到教学的每个环节,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的理解。教学中既重视“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更重视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整节课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存在问题:
1、过于重视概念的教学。在教学平均数的过程中,我对它的概念和意义的教学太多,反复讲解什么是平均数,平均数有什么作用,却忽略了本课的重点内容那就是平均数的求法。
2、学生对于平均数的应用掌握的不好 学生对平均数是反应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或总体水平,理解的不够深。
总之、在以后的备课中,我将仔细的研究教材,选择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课堂的效率。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 篇2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以及自己教学观念的更新, 我认识到传统的“求平均数”的教学中, 学生利用公式计算缺乏自主构建、自主探索, 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而学生怎样学习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于是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引领下, 我再教“求平均数”时又有新体会。
【案例描述】
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活学生思维
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举行夹玻璃比赛游戏。
小组长记录每位同学夹球个数 (每组同学编号1、2、3……以此类推) , 并汇报整理。
例1.四年级二班夹玻璃球决赛统计:一组参赛人数7人, 夹球个数:101个;二组参赛人数9人, 夹球个数:103个;三组参赛人数:8人, 夹球个数:96个;四组参赛人数:8人, 夹球个数:88个。哪个小组夹球总数最多?是不是夹球总数最多的夹球水平最高?为什么?
二、解决实际问题, 探索新知
师:谁能根据各组提供的信息, 提出一些数学问题?生1:……生2:……生3:……生4:全班平均每人夹多少个球?……前三个问题让学生自己解答, 针对第四个问题提出:谁能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哪位同学先估计一下?为什么?师:估计值与准确值是否接近, 动手计算验证。
小结:得数表示的是我们班每个人夹球的个数吗?为什么?
例2.四年级一班夹球比赛统计:一组人数:10人, 平均每人夹球个数:9.5个;二组人数:9人, 平均每人夹球个数:10.1个;三组人数:8人, 平均每人夹球个数:9.2个。师:弄清统计表的意思, 能从中得到什么的信息?与例1相比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要求全班每人夹多少个球, 应当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归纳方法:通过例1、例2的学习, 你能发现解答这类问题的规律吗?
1. 在实践活动中求平均数
师:同学们, 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用处非常广泛, 谁能举例说明。
2. 处理课后“做一做”
先统计本组同学的身高, 再收集全班同学的身高, 算出全组的平均身高, 然后进行汇总。
汇报如下:一组人数:10人, 平均身高:1.38米;二组人数:9人, 平均身高:1.41米;三组人数:8人, 平均身高:1.35米;四组人数:9人, 平均身高:1.44米。根据以上汇报回答问题:哪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最高?哪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最低?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这四组同学平均每人的身高是多少?由我们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 你还能推断出什么结论, 为什么?
【教学反思】该片段对原有的教材进行了整合, 试图体现的新理念如下:
1.以学定教, 关注学习的起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 组织选取学生熟悉的活动, 根据数据提出问题, 进行估算验证, 发现规律, 顺着学生的“学”来“导”, 在“导”中让学生探究。
2.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教学中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学生, 问题来源于学生。尝试解决的问题具有可选择性, 整个学习的过程是活泼主动开放和个性化的, 充满生活的气息。
3. 玩中求知, 体验生活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 应该为生活服务”, 在学生对平均数有进一步理解的基础上, 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收集本小组身高, 用统计表, 提问题进行估算验证。
摘要: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 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
《求平均数》活动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的:
1.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2.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体会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渗透“移多补少”等数学思想。
课前准备:4个有刻度,同样大小的水杯,一个有刻度的大量杯和一个大杯子。
课前活动:
1.每人测量出自己的身高并记下来。
2.做好“跳绳”准备活动。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师将全班同学分成4组,每组选出3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
问:你们猜哪一组赢哪一组输?怎样比较?
2.如果学生认为比总数好,教师则可以先让学生跳绳,做好相应的记录,并用比总数的方法得出结论。
3.教师在4组中加入不相等的人数。
问: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怎样判断各组的输赢?引导学生找到用平均数比较的方法,并试着比一比各组的平均数,从而引出课题。
(在此过程中,教师一改昔日的室内教学,将学生带入操场,通过切身体验、思考,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切实感受“玩中学”“学中玩”的生活数学观。)
二、自主探索,研究新知
1.创设氛围,探讨策略
(1)每组准备4个带有刻度的杯子,杯中水的高度与书上相同。
(2)猜一猜:这四杯水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并说出理由。
(可以估计出具体的数字,也可以用手指示具体高度,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及能力。)
(3)小组讨论:如何才能将这四杯水平均分?
(4)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设想动手分一分。
(让学生经历移多补少的过程,丰富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
(5)研讨第三种方法,请同学们试着列出算式,归纳求平均数的方法。
①移多补少
②先算总数再平均分,教师据学生回答板书:(6+2+5+3)÷4=4(厘米)
问:你比较喜欢哪一种方法?哪些同学猜得比较准确?如果要你再一次猜一猜它们的平均数,哪些数你不会猜?为什么?
(在比较中学习,在选择中学习。使学生拓展思维空间,从而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求平均数的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三、回归生活,解决问题
1.指导同学们填写本组同学的身高数据,并计算出本组同学的平均身高。
(1)汇报各小组的平均身高。
(2)提问:全班平均身高最接近于哪个小组的平均身高?为什么?
(3)估测:全校、全市乃至全国小学四年级的平均身高。
(根据本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推测全校、全市以至全国四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有利于统计观念的培养。)
2.练习:课本第29页“做一做”,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四、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1.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遗憾?
2.你准备给自己布置什么样的家庭作业?
(关注学生的收获,更要关注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将布置作业的权力下放给学生,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求平均数的教学反思 篇4
在例题教学中,课件出示了“收集矿泉水瓶”的图片,我就问要求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应先求什么?当学生感受到要先求出总数,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的,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数。在此,我把思考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所学知识的价值。
导学案设计从由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让孩子在活动中“做数学”,给孩子提供大量的讨论合作、独立探索、实践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孩子们在“做中学”。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求平均数的教案和反思 篇5
教学内容
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99—100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通过操作和思考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感受统计的意义,学会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统计观。
3、进一步增强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即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 教一师生:、同创学
们
学设最:
情喜
欢境什,么
过谈球篮
类
话运
引动
呢
程 入 ? 球
师:同学们知道吗?篮球运动是我校的特色之一,同学们想看看我校篮球队生:想。
播放段红、蓝两队比赛的录像。
【设计意图】给学生看我校篮球队比赛的录像,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引出求平均数的问题,认知的“不平衡”激发他们的求比
赛的风
姿
吗
? 知欲,好奇心。
师:同学们也许都知道,一个篮球队的水平除了技术、配合等因素外,还有什么
也
非
常
重
要
?
生:身高。
出示红、蓝两队运动员的身高测试记录(师挂图出示两队队员的身高记录单)
红队队员的身高(CM)是:
160 156 172 169 156 145 148 156 160 145 165 163 160 160 151 151 165 151 160 156 158 蓝队队员的身高(CM)是:
150 163 153 157 161 163 158 153 169 158 145 163 150 158 161 172 157 153 157 教师提问:
1、请大家观察数据,你从中能得到那些信息? 学生可能回答:知道每个队员的身高。
教师提问:根据得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学生可能提出:(1)谁的身高最高?谁最矮?(2)哪个队队员的身高比较高?
二、解决问题
1、教师提问:怎样才能知道哪个队队员的身高比较高?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可能想到:(1)看看哪一队高的人比较多?(2)计算两队队员身高的总数进行比较。
(3)比较两队的平均身高。
2、比较三种方法,感悟求平均数的必要性,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第一种方法:误差较大。
第二种方法:虽然能比较出哪一队的身高更高,但看不出这一队的身高整体水平。
第三种方法:既能比较出哪一队的身高更高,也能看出这一队的身高整体水平。所以 求平均身高比较可行。
3、让学生独立做,先求红队的平均身高。
4、学生交流:
(1)红队队员的身高总和:160+156+172+……+158=3476(CM)
红队队员的平均身高:3476÷22=158(CM)
(2)红队队员的身高总和:145×2+151×3+156×4+……+172×1=3476(CM)
红队队员的平均身高:3476÷22=158(CM)
5、比较上述两种方法的异同,深化认识。
-教师提问: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全班交流。
相同点:都是先算出全队的总身高再除以全队的人数,即:总数÷份数=平均数
不同点:第一种算法是将每一项累加,再除以人数;而第二种算法是用乘法计算出相同的身高数并相加,再除以总人数。各组的数量和÷各组的份数和=平均数
师:这两种方法都能求出红队的平均身高,但大家更喜欢哪一种呢?能谈一谈吗?
展开课堂辩论
达成共识:第二种方法更简便,而且可以清楚的看出有多少人的身高相同。
总结求即:师小结:第一种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第二种方法,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板书课题:求较复杂平均数
6、生独立完成蓝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交流。
7、集体共同比较两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板书:红队队员平均身高158CM 蓝队队员平均身高157CM 红队队员身高占优势
【设计意图】重视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设计,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习得新知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比较两种算法的异同,不仅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加深了学生对较复杂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在这种“开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中的困惑与障碍得以暴露,基础性资源得以生成。师通过对这些重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渐使学生的认识和思维从不清晰走向清晰,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数学学习过程。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
1、出示四年级六个班学生捐书情况的统计图。
教师提问:从图中大家都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
2、你能求下列各题的平均数吗 ? 如果能,只列式不计算,但请估计答案合理范围。如果不能,什么理由 ?(1)甲乙两个小组,甲组平均每人 9 岁,乙组平均每人 11 岁,那么这两个小组的学生平均每人几岁 ?(2)小燕子用 8 天时间读完一本书。他前 2 天每天读 26 页,后 6 天每天读 40 页,小燕子平均每天读几页 ?(3)某公司在 9 月份的前 17 天每天节约用水 280 吨,后 13 天每天节约用水 320 吨,问 9 月份该公司平均每天节约用水多少吨 ?
四、拓展延伸 课外调查实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同学们每年的压岁钱也随着提高,每个同学的压岁钱多少不一,有的同学的压岁钱买了学习用品,有的同学的钱买了玩具,有的同学的钱买了生活用品,还有的同学的钱买了零食,更有的同学的钱进了网巴,也有的同学的钱存了起来……
1、同学们,你的压岁钱是多少,你认为怎样使用比较合理?
2、调查一下我们班每个(也可以是一部分)同学的压岁钱,并计算一下每个人的平均压岁钱是多少?
【设计意图】开放的问题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课上学生思维积极,擦出了很多思维“火花”。不管是购买方案的决定、对每种方案购买的什锦糖单价的估计,还是进一步提出问题并举例验证,都具有一定的开放度,为学生展开去想、深入去想提供了可能。针对学习的困惑和障碍,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碰撞。将练习融合在了学生形成平均数知识的过程之中。解决问题、形成知识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练习,在一定意义上已经上升为一种思维方式的练习。教学应该努力沟通不同情境中的平均数问题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和体会“情境虽然可以变化,但数量关系不变”,同时注意有机地渗透估算。这样才有可能使练习成为一种更为有意义的和有效的练习。
课后反思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本节课里,老师并不是把平均数当作除法计算的应用,也不是只把它当作简单的应用题来处理,而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更加理解了平均数含义,更注重学生对平均数的统计含义的理解和对它的实际应用的认识和体验。教学中老师力图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从整体上把握,通过对平均数的预见和估计,培养学生的数感,深化思维,提高整体把握数学的能力,同时在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促进数学交流。
1、以学生身边的实际事实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节课通过联系学生自己身边的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思考、活动、感悟,引发学生思维的冲突,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引出求平均数的问题,认知的“不平衡”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
2、开放的问题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
老师的引入,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课上学生思维积极,擦出了许多思维的火花,问题设计,都具有一定的开放度,为学生展开去想、深入去想提供了可能。学生从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中初步窥见其趋于平均值的必然规律,从而把握事件的倾向性,学生在主动思维、经历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也得以培养数学意识。
3、能关注学生的情感,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
统计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6
1、强调对统计量实际意义的理解。
《课程标准》4—6年级学段“概率与统计”领域的目标要求是:“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这三个统计量都是反映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但描述的角度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平均数也叫算术平均数,主要用于描述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的大小均有关系,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化;众数和中位数过去小学《大纲》中没有,初中才认识。这两个统计量是课标教材新增加的两个概念。什么是众数呢?众数首先是一个具体的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数,众数的大小与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没有直接关系,只与某个数据出现的频数有关;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间的一个(或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与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也没有直接关系,与数据的排位有关系,只与中间的一个或两个数的大小有关。
在实际教学中,这三个统计量的理解,都需要通过丰富的实例来组织教学,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理解水平,本套教材先认识平均数和众数,六年级下册再认识中位数。
本单元首先通过两个篮球队队员的身高和体重的素材,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接着,通过四年级学生一个班32名同学的体重这组既真实又典型的数据,使学生认识“众数”,并通过讨论这个班学生的平均体重与体重的众数表示什么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众数的实际意义。
2、把读统计表、统计图贯穿在统计学习全过程。在现在信息社会中,统计图、统计表已成为人们用来描述、表达信息的一种普遍的工具和手段,读懂统计表、统计图也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个公民的基本素养。本单元教材,在1—3年级学段学生已经认识了统计表中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统计图的基础上,注意通过统计表、统计图来呈现问题情景,首先让学生读统计表、统计图,发现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如,在读32名学生体重记录表的过程中,发现体重是38千克的人最多,进而认识众数。在读阅览室星期一至星期五读书人数统计图的过程中,发现统计图一格表示5个人的特征,进而学会用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本单元共安排5课时。最后设计了“读书调查”的综合运用内容。学情分析:
第一学段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习了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认识了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学生的计算能力会对求平均数产生影响,学生对众数的理解相对容易。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学生也容易理解,但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忽略一个所代表的多个单位,除此之外,学生在完成条形统计图时,不够整格时的处理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有的学生制作条形统计图时不能做到干净、美观,有时画图的随 意性强,需要培养学生制作正确美观的统计图。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平均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数和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2.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多个单位),能用条形统计图有效的表示数据。
3.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能用统计知识描述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统计量、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单元教学重点:
通过实例,了解平均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数和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多个单位),能用条形统计图有效的表示数据。单元教学难点:
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能用统计知识描述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1课时:进一步认识平均数(教材97—99页)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两个活动。活动一,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2003年某市小学年篮球友谊赛的事情,呈现了两个篮球队同学的身高、体重等数据,让学生读题,在交流了解到的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了先估计哪个队的平均身高高一些的要求,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然后讨论议一议中的两个问题:⑴求出的平均身高是每个队员的身高吗?⑵某个队员的身高能代表整个球队的平均身高吗?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接着提出计算两个队队员平均体重的要求,在学生自主解答后,再次讨论“说一说”的两个问题。⑴最重的队员的体重超过本队平均体重多少千克?最轻队员的体重比本队平均体重少多少千克?⑵两个队队员的平均体重和平均身高有关系吗?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感受身高和体重的关系。活动二,呈现了新华小学四年级(1)班两组不同人数的学生体重,通过求这两个组同学的平均体重进一步掌握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教学目标:
1、在读统计表、交流信息、自主计算的数学活动中,经历进一步认识“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2、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解决求平均数的简单问题。
3、在用平均数描述具体事物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解决求平均数的简单问题。教学难点:在用平均数描述具体事物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建议:
教材第一个板块呈现的是2003年某市小学年篮球友谊赛,进入决赛的两支球队部分队员的身高和体重统计表。教师可将统计表制成课件。教材中兔博士提出“先估计那支球队队员的身高高一些,再算一算。”因为统计 表中展示的是部分队员的情况,我们在表述时,是不是就统计表中的信息表达出“统计表中所列出的哪个小队队员的平均身高高一些?”
教材第二个板块呈现了新华小学四年级(1)班两组不同人数的学生体重,其中两个小组人数不一样多,教材中大头娃提出的问题是“分别求出两个组的平均体重”,“议一议”中的问题是“42千克、40千克分别表示什么?”教学中我们可以提出让学生“比较两组同学的平均体重,哪一组重一些”的问题讨论比较人数不同的两组同学的平均体重,使学生感受计算平均数的必要性,然后再让学生分别求出两个组的平均体重,关注学生求平均数的方法,组织学生讨论求出的两个平均数的意义。求平均数时,求和方法的指导教师应作为关注点,使学生掌握适合于自己的计算方法,在不同算法的对比中,尝试简便易行的方法。教学预案: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生谈话,由学生是否喜欢看篮球比赛的话题,引出两支球队比赛的事情,用课件出示两支球队队员身高和体重情况的统计表。学生读统计表,交流了解到的信息。
预设:学生可能汇报某个队员的身高情况,也可能汇报队员的体重情况。引导学交流通过观察得到的信息,如统计表中两个小队各有9名队员,红星小队胡东风最高是168厘米,红星小队除了李斌身高138厘米外,其余队员的身高都超过了150厘米,银河小队张春光最高是172厘米,银河小队有两名队员的身高低于150厘米,都是140厘米„„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教学情境,师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本课的学习。
二、探究体验,认识平均数
(一)教师提出:请同学们估计一下,统计表中所列出的哪个小队队员的平均身高高一些?
交流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预设:两支球队中银河小队的张春光最高,这个队的队员平均身高可能高些。红星小队只有一个人的身高偏低而银河小队有两个人身高较低,所以红星小队的队员平均身高可能高些。
两支球队中最高的张春光在银河小队,而最矮的李斌在红星小队,所以银河小队的队员平均身高可能高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给学生创设发表自己见解的平台,达到人人参与学习的目的。
看来大家都有自己估计的理由,到底哪个小队的平均身高高些呢?我们来实际计算一下吧!
你打算怎样计算各小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指名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身高总和÷总人数=平均身高
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计算,教师巡视。对学困生进行指导,同时关注学生不同的算法。预设:
A)红星小队:(153+138+153+163+165+158+166+168+158)÷9=158(cm)银河小队:(152+172+140+140+154+160+167+161+167)÷9=157(cm)B)红星小队:(53+38+53+63+65+58+66+68+58)÷9=58 100+58=158(cm)
银河小队:(52+72+40+40+54+60+67+61+67)÷9=57 100+57=157(cm)
教学中让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生计算身高总和的方法,有的同学可能采用竖式连加的方法,有的学生通过观察可能进行归类,如计算红星小队的身高总和:153+138+153+163+165+158+166+168+158 =153×2+158×2+(163+165+166+168)+138 =306+316+160×4+22+138 =622+160×5 =622+800 =1422
不要求学生写出这个过程,但可以这样思考,要鼓励学生观察思考,寻求简便方法。因为求和的计算在求平均数重视非常重要的。课件出示“议一议”中的问题:
1、求出的平均身高是每个队员的身高吗?
2、某个队员的身高能代表整支球队的平均身高吗?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关注红星小队两个队员的身高是158厘米,这只代表他们个人的身高,而求出的平均数158厘米,代表的是红星小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水平。【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平均身高的实际意义,使学生理解求出的平均身高不是某个队员的身高,某个队员的身高也不能代表整个队的平均身高。
(二)继续练习求平均数
教师提出“分别算出两支球队队员的平均体重”的要求。交流学生的计算情况。重点关注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师进行板书:
体重总和÷总人数=平均体重
交流中教师还要关注学生是怎样计算体重总和的。
红星队:(47+35+45+54+53+51+56+56+53)÷9=50(千克)银河队:(48+58+40+42+50+56+52+50+45)÷9=49(千克)预设:有的学生可能先加个位再加十位,然后合起来。有的学生可能用竖式直接计算。
关注学生求和时是否通过观察寻求了可行的简便方法。这也是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课件出示:求出的平均体重是每个队员的体重吗?某个队员的体重能代表整支球队的平均体重吗?使学生懂得其中同样的道理。出示教材“说一说”中的问题:
(1)最重的队员的体重超过本队平均体重多少千克?最轻的队员的体重比本队平均体重轻多少千克?
(2)两支球队的平均体重和平均身高有什么关系吗?
解决第一个问题可以让学生根据计算的结果,再到统计表中找一找,算一算。预设:红星小队最重的队员刘劲松和胡东风,体重是56千克超过本队平均体重6千克,最轻的队员李斌体重是35千克,比本队平均体重轻15千克;银河小队最重的队员张春光体重是58千克,超过本队平均体重9千克,最轻的队员李来群体重是40千克,比本队平均体重轻9千克。第二个问题可以结合生活常识和计算的结果,使学生懂得正常情况下,身体高,体重也高。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感受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
三、尝试应用,解决平均数问题:
出示新华小学四年级(1)班第五组和第六组同学体重的统计表,让学生读表,了解表中的信息。交流时关注学生是否发现第五组有7个人,第六组有8个人。教师提出:要比较哪组同学的平均体重重一些,该怎么办?学生可能回答先计算两个组的平均体重,然后进行比较。
接下来让学生分别求出两个组的平均体重。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巡视。指名两名学生进行板演。
预设:第五组同学平均体重:
(34+36+42+44+46+50+42)÷7=42(千克)第六小组同学平均体重:
(38+34+54+34+35+41+39+45)÷8=40(千克)
提出“议一议”中问题“42千克、40千克分别表示什么?”组织学生讨论求出的两个平均数的意义。完成比较哪一组平均体重重一些的问题。【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使学生感受计算平均数的必要性,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四、巩固练习,提升学习质量:
1、完成教材中练一练的第一题:
引导学生将统计表的合计一栏填写完整。总人数是将六个小组的人数加在一起,植树棵树是将六个小组的植树棵树加在一起。引导学生弄清两个问题分别是什么意思:(1)平均每个组植树多少棵?用植树总棵树除以组数。(2)全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用植树总棵树除以人数。关注学生是否理解。【设计意图】把一个数按不同的标准平均分,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中富有挑战性的题目。
2、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二题。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是否会解决求平均数的简单问题。
3、练一练第三题引导学生读统计表,了解信息进行交流。
弄清“售完”的意思。为学生解决第二问做铺垫。“你认为哪种图书的销量大?”学生可能有不同意见,有的学生可能认为《百科全书》销量大,这一周中有五天比《童话世界》卖得多;有的同学可能认为《百科全书》销量大,因为一周中卖出的《百科全书》总数比《童话故事》总数多;有的同学可能认为《童话世界》销量大,从前五天的销售情况看,《童话世界》销售的总数多„„有的学生可能提出计算平均数去衡量哪种图书销量大。教师可以指出这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计算。最后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可以要求学生书面表达。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 篇7
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85页第6题:在一个长方形的花坛四周,铺上宽1米的小路。(1)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并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后,我并不急于讲解解题思路,而是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在4人小组内交流各自的解题方法,再请学生在全班汇报。
生1:我是用“长×宽”求出长方形花坛的面积,列式:20×15=300(平方米)。求小路的面积用花坛和小路组成的大长方形的面积———花坛的面积。
列式:(20+1+1)×(15+1+1)-300=74(平方米)
生1的回答刚落,有不少来不及等老师的评价,纷纷举手说还有不同的方法求小路的面积。我采用延缓评价,请其他学生上台板演解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生2:我把小路分解成4个小长方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画图)。先求出4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再把它们加起来。
列式:20×1×2+(15+1+1)×1×2=74(平方米)
大家对生2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
生3:我的方法与他们不同,我是把小路这样分的:把小路分成4个长方形和4个小正方形(如图)。
因为它们的宽一样,所以列式:(20+15)×2×1+1×1×4=74(平方米)
生4:我也是把小路分成4个小长方形,但我是这样分的:
列式:(20+1)×1×2+(15+1)×1×2=74(平方米)
生5:还可以把小路这样分:
因为它们的宽都是1厘米,可以这样列式:(20+1+1+15)×2×1=74(平方米)
……
比赛当裁判,速求平均分 篇8
1比赛之前在Excel中建立一个电子表格,分别输入选手序号、姓名、1号评委、2号评委……最终得分。在最终得分下的K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SUM(C2:J2)-LARGE(C2:J2,1)-SMALL(C2:J2,1))/(COUNT(C2:J2)-2)
此时K2单元格中有可能显示为#NUM!,这是因为C2到J2单元格中还没有数据造成的,先不用管它。
2把鼠标指针指向K2单元格右下角,当鼠标指针变成黑色实线加号时,按住左键向下拖动将公式向下复制到最下面的单元格后放手。
3比赛开始后,评委打完一名选手的分数,将其输入到该选手相应评委的单元格中,但注意输入完8号评委打的分数后要回车(不回车,最后输入的这个分数不参加运算),这时该选手的最终得分就会自动计算出来。
4所有选手的成绩都输入完成后,单击菜单栏的“数据→排序”打开“排序”对话框。
①主要关键字选最终得分,并选择“降序”。
②选择“有标题行”。
③点击“确定”后就会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把所有选手的最终得分排列出来。
公式说明:公式中用到了SUM、LARGE、SMALL和COUNT四个函数。
①SUM是求某一单元格区域中所有数字之和的函数,其语法格式为:SUM(number1,number2, ...)
number1, number2, ...表示1到30个需要求和的数据。SUM(C2:J2)表示将C2单元格到J2单元格中的数据求和。
②LARGE函数是返回一堆数据中从最大的开始数第几个数据的函数,其语法格式为:LARGE(array,k)
array表示一堆数据,k表示从大到小数第几个数据。LARGE(C2:J2,1)表示C2单元格到J2单元格中的最高分。
③SMALL函数是返回一堆数据中从最小的开始数第几个数据的函数,其语法格式为:SMALL(array,k)
array表示一堆数据,K表示从小到大数第几个数据。SMALL(C2:J2,1)表示从C2单元格到J2单元格中的最低分。
④COUNT函数是统计包含数据的单元格的个数的函数,其语法格式为:COUNT(value1,value2,...)
value1, value2, ...表示一堆含有各种类型数据的参数(1到30个)。COUNT(C2:J2)-2表示先统计C2单元格到J2单元格中的数据单元格个数,然后再用统计出的这个个数减去2(因为要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
求平均数应用题-教学设计与评析 篇9
教学内容:求平均数应用题。
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平均数的基本思想(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平均数的意义。
教程设计:
一、组织实践活动,建立平均数的概念
1.实际操作,引出概念。
(1)教师实验操作。
师示U型玻璃连通管,让学生观察左右水高度的变化:左比右高→左往右流→左右相等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实验前后水的变化,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这种变化实际上就是把左边多的部分水移到了右边补在少的地方,使其数量”同样多“。通过实验让学生建立”移多补少“的思想,为平均数的概念提供了实验模型。
(2)学生分组操作。
①四人小组合作,每人拿出个数不同的正方形,怎样移动使每人手中的正方形个数同样多?
②学生分组动手操作。
③把操作过程反馈,并板书:
2.引导归纳,建立概念。
(1)讨论:刚才同学们在移动过程中,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反馈并板书;
(3)师生归纳:像这样,几个不相等的量,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移多补少,使它们成为相等的几份,我们把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
3.探求解法,深化概念。
(l)讨论:6为什么既是4、3、7、5这四个数的平均数,也是9、3、6、7的平均数(总数都是24)。7、11、6三个数的总数也是24,为什么它们的平均数是8?(份数不同)
(2)探索:除了用”移多补少“的办法求出平均数外,还有其他的办法求出几个数的平均数吗?
(4+8+7+5)÷4=6
(9+2+6+7)÷4=6
(7+11+6)÷3=8
(3)归纳:总数÷份数=平均数
(4)讨论:你喜欢哪种方法?一般认为两种方法都可以,但是如果数大,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出平均数就不方便了,可以采用先求和再均分的方法。
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联系班级实际,出示身高统计表。
401班五名同学身高统计表
《求平均数》教案 篇10
1.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掌握求较复杂的平均数的解题方法,会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求平均数。
3.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4.使学生认识到求平均数这一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较复杂的平均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三、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找准问题与条件,条件与条件之间相对应的关系,运用所掌握的.方法灵活解答相关问题。
教学对象分析
低年级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针对这一特点,利用多媒体这一新颖、直观的现代教学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并通过动手操作,讨论探究,观察分析,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策略意识及创新意识。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教学时有意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演示,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运用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规律,将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1.多媒体教学
运用微机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自觉发现、意识到问题存在,可激活学生思维,促使问题意识的产生,又可以调动学生探索新知的积极性。
2.动手操作法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借助学具动手操作,寻求多种计算方法,同时运用多媒体,变静为动,直观形象,再结合语言表述,使学生的思维逐渐内化。
四、教学过程
1.复习较简单的平均数问题
出示复习题。
求平均数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怎样求平均数?
把复习题稍微改动一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较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
2.学习例题①
(1)指名读题。
(2)启发提问。
①例题①的已知和问题与复习题的有什么不同?
②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必须先知道什么条件?
③怎样求全班共投中多少个?
三年级下册的统计求平均数教案 篇11
2.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能运用生活经验对“平均数”做出解释。
3.能运用“平均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强化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
教具:十个小皮球、两个小筐、多媒体课件
学具:五个笔筒、十五根铅笔、统计表三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曾经玩过投球游戏,今天咱们再来一场比赛,好吗?男队、女队各出三人,看哪队能赢。请两队各派一名记录员做好统计。其他同学做裁判。学生进行比赛。赛完后展示统计表进行比较。(游戏开始,老师事前制好统计表,分发给两个统计员,进行记录。比赛两次)
二、巧设冲突,理解意义
师:听说亮亮他们也在举行投球比赛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多媒体展示书上的两个统计表。)
咦,怎么吵起来了?喔,原来他们在争执哪组投的成绩好呢。引导学生看课件中的两个统计表,从表中知道了什么?(人数不等及每人投中的个数)请大家帮着兔博士一起给评判一下吧。(最后定为比较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公平,多者为胜。)
师:怎样才能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呢?(幻灯单独出示第一组的统计表。)
师:那第一组平均每人投中的数7个,就是这组同学投球的“平均数”。(板书)
师:谁能求一下第二组投中球的平均数?
师:为什么第一组是除以4,而第二组却除以5呢?
师:现在比较一下,哪组获胜?
生:第一组获胜。
三、自主探究,归纳方法
师:刚才我们用的是求平均数的方法裁决出第一组获胜。看来平均数用处不小啊,这不,亮亮看到妈妈经常使用不能降解的塑料袋买菜,就暗暗做了统计,想用真实的数据来说服妈妈保护环境呢。出示统计表。
师:请大家帮亮亮算一算,妈妈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我们上边三道题的解答过程,你知道怎样求平均数了吗?(总结出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式: 用总数/份数=平均数)
师:不过兔博士还有一个问题要问问大家呢。出示“议一议”1.求出的“3个”是每天实际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吗?
生:不是每天丢弃的塑料袋的个数,而是算出的一个平均数。
师:出示2.求出的 “3个”与星期四妈妈丢的塑料袋3个一样吗?
不一样,求出的“3个”只是一个平均数,而星期四妈妈丢的塑料袋3个是一个实际的数,是实际丢了3个。
四、动手操作,巩固验证
师:看到大家学得这么认真,兔博士决定来个小测验,记住,既要动手又要动脑呀。
出示做一做。
下面笔筒中放有根数不同的铅笔,如果要使每个笔筒中放的铅笔根数不同,每个笔筒放几根?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师:大家轻松一下,来一个拍球比赛怎么样?每组为一个队,由组长做好记录,发统计表。最后看哪组平均成绩好,哪组就获胜。比赛。最后表扬优胜小队。
师:大头蛙有几个问题实在是弄不明白,谁能帮帮它?(判断题)
1.河北省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201厘米,a王刚是这个篮球队的队员,他身高185厘米,可能吗?b这个球队有没有身高超过201厘米的队员?
2.小明所在的三年级的平均体重是28千克,小明的体重一定是28千克吗?
师:兔博士网站又添新内容了,想去看看吗?
出示:
我国每人平均住房面积:城镇24平方米;农村28平方米。
我国平均每人年收入为8800元。
我国平均每人生活用水量每日为208升。
我国平均每人每年用电量为1081千瓦时。
我国男性平均身高为1.68米。
我国女性平均身高为1.54米。
看完这组数据你想说什么?
五、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1.调查自己家水费、电费平均每月要交多少元?
2.统计本小组成员假期读书情况,并计算出小组平均每人读书多少本。
课前让学生亲历一个自己十分感兴趣的游戏,在活动中复习统计的过程,让学生感知到:“人数相等可以比总数”,为后面人数不等求“平均数”的情况埋下伏笔。
由于人数不同,(再用比较总数的方法就不公平了)所以不能用比较总数的方法来决定胜负,一时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和兴趣,老师把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大胆抛向学生,在学生的认知思维冲突中,在解决问题的需要中,自然而然地逼近了平均数,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感受到了平均数产生的价值和必要。
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感悟,经历求平均数的过程,为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建立了平台,又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出求平均数的方法,使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
求完平均数提出这一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总量与份数是要一一对应的,加深学生对平均数计算方法的印象。
在学生学习习近平均数的同时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充分印证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独立概括出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式。训练学生的观察、概括的能力。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平均数的意义,知道“3个”不是妈妈某一天丢弃塑料袋的真实个数,而是一个平均数。
让学生再次明确平均数的意义。与实际数据加以区别。
通过动手动脑再次验证、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要给学生充分的操作时间,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根据认知规律,适当地加入学生熟悉的游戏作为教学资源,使学生能从熟悉的生活中学习习近平均数。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平均数”的意义,知道平均数介于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设置兔博士网站是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平均数”在现实问题中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适时对学生进行节水节电、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教育。
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魅力。师:男生赢还是女生赢?你是怎么裁决的?
生:男生赢,因为男生一共投进去8个,女生一共投进去了6个,所以男生赢了。
师:女生服气吗?想不想再玩一次?(第二次两队各加2人参加比赛。)
师:这次是哪队赢?你是怎么裁决的?
生:这次男生一共投进了11个球,女生一共投进了12个球,所以是女生赢。(也有可能出现相平的情况)
师:刚才你们是怎样比较出输赢的?
生:看哪队一共投中了多少个球。看哪队投中的多。
师:刚才两个裁判都用比投球总数的方法裁决出了胜利者,这种方法公平吗?
生:公平。
生1:第二组成绩好,因为他们投进球的总数多。(受前面评判方法的影响)
生2:不公平,他们人还多呢。
生3:第二组成绩好,因为他们组有投球冠军,刘杰一个人就投中9个呢。
生4:一个人成绩好不代表全组人都好。
生5:比较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就公平了。
(学生若实在说不出来老师可参与进来。老师:同学们,大家听听老师的方法行不行,我们比较这两个组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呢?)
在求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1.移多补少;2.计算
生:从8里面拿出1给6,那么这四个数都是7了,所以第一组平均每人投中7个。
生:先求出投中的总数,再除以人数就求出来了:(8+7+6+7)÷4=7(个)
生:(9+8+5+3+5)÷5=6(个)第二组投中球的平均数是6。
生:第一组投进球的总数是4个人的总数,所以要除以4;第二组投进球的总数是5个人的总数,所以要除以5
生:(1+3+2+3+2+6+4)÷7=3(个)
师:能说说你怎么想的吗?
生:先算出一周丢弃塑料袋的总个数,再用总个数除以天数,就是平均每天丢弃的塑料袋数。
生:都是用总数/份数=平均数
师:对,这就是我们求平均数的方法。板书。
学生可能会有两种认识:1.认为就是每天丢弃塑料袋的个数;(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次观察表格明确不是真实的数,从而认识平均数的特点。)2.认为不是每天实际的个数。
会出现三种方法:1.移多补少;2.求平均数;3.把所有铅笔收到一起,再一根一根地分到笔筒里。
生:(边演示边叙述)从多的里面拿出来放到少的里面去。每个竹筒放3根。
生:把所有的铅笔都拿出来,再一根一根的依次分到竹筒里。
《平均数》教学反思 篇12
《平均数》教学反思1
平均数教学是统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平均数的知识,以前总是把它当作一种典型应用题来教学的,即所谓的求平均数应用题。但是,从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数学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来看,教学中更应该强调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特征的把握,注重其统计含义的理解,让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正确地运用它去解决问题。
教学中我没有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平均数”上,而是把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紧密联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为什么要学习习近平均数,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概念所蕴涵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去把握平均数的特征,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
怎样才能使三年级的小学生感受到学习习近平均数是一种需要呢?课标上指出:小学中年级、高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此时,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应该是现实的、具体的问题解决。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于是,课的引入部分我设计了在两个笔筒里放着7枝笔和5枝笔,让学生帮整理成每个笔筒的笔一样多,引出一个结论: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的相同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所以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平均数”的问题。
从富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移笔”导入,自然的引出“平均数”概念,并巧妙地使学生直观感知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为后面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作好预设。
最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及特征的把握,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开头相互呼应,设计了小明的身高为127厘米,一天他来到一个池塘边玩,看见池塘边有个木牌,木牌上写着:这个池塘的平均水深为1米。小明看了高兴地说:我在池塘里玩水一定不会淹死的?请问你认为小明的看法对吗?为什么?让学生展开讨论,从对“平均水深”的理解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通过以上教学,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应用价值,为树立应用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初步形成了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将数学课中的统计与生活有机的结合,体会到数学中的生活,生活中的数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平均数》教学反思2
平均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概念,虽然在旧版三年级教材中,学生对平均数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我觉得对于四年级的他们来说,平均数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在本节课中,希望能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平均身高、平均分等生活中的平均数直接切入主题。由于三年级已经学过平均数,学生中有一部分已经知道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出平均数;还有一部分数感较强的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一组数据感觉出平均数大概是多少;而用总数除以份数得到平均数的计算,也不难,学生肯定会有这种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探索,找到求平均数的方法,再同桌合作学习,互相将自己探索的方法交流,达到共识。学生虽然求出了平均数,但概念也是非常模糊的,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
然后利用两个判断,一则强化对平均数的理解,二则引出下个例题。在例题2中,比较两个队的成绩,两个队人数不一样引起冲突,到底是比总数,还是比平均数好,由于之前的学习经历,大部分人选择比平均数,但还是有一小部分人是选择比总数的,说明这部分同学对为什么要用平均数来比较两个队还不是很明白,故我将两张表格转化成两张标明平均数的统计图,一方面让学生直观辨别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经过处理得到的数,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明白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故用平均数来衡量这样两个队的水平更好。
最后我在设计三年级二班第一小组口算比赛这题练习题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要学会灵活利用不同的方法来求平均数。
本节课的不足和遗憾之处:一、在教学平均数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而对“平均数的意义”这一重点没有很好的突破,所以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可能学生对于作业本中纯粹的求平均数的题目就很觉得很容易,但实质上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还有待加强。二、对于教学设计中的素材没有完全利用起来,同样的素材在教学不同方面都可以重复利用起来,这样还可以做到呼应的效果。三、教学中在小组合作、同桌讨论之前缺少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参与的程度还不完全均衡,对公开课中小组合作这一学习方式,还有流于过场的形式,怎样实现这一学习方式优化及发挥最大功用,这些问题还值得我好好探究与学习。
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本节课的教学给我留下了很多思考的空间,希望通过今后的努力,能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
《平均数》教学反思3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求平均数。平均数这个概念早在三年级时就已经接触过,并做过简单的练习题。今天的学习是更深层次的挖掘关于平均数等量关系的一个变化。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
学习重点应该是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在例1的教学中,学生对于简单的小数,图形的表示能够较好的理解并吃透。但还存在一部分同学对其平均数的意义不理解。其实平均数只是一个虚拟的数,并不是每个数都是这些,也不是真实存在的。即使是这样解释,依旧有同学无法理解平均数概念。而在例2的教学中,虽然部分同学无法理解平均数的概念,但是他们知道这样求平均数,这也是一点进步。例2是通过两队的平均成绩比较使学生明确: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合适,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即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在随后的练习中,学生对公式总数÷份数=平均数的应用还是不错的,多数同学都能正确运用公式求出平均数,对于求总数的运用,就会有个别同学无法找到关系式的正确运用。
《平均数》教学反思4
《平均数》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属于统计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后进行教学的。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整体之间的差别,可见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让学生学习习近平均数的知识,不仅是为了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对生活的作用更显重要。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课的开始我借助刚刚考试的语文第二单元成绩,比较黄鑫雨小组和张鸣一小组的成绩,看哪个小组的成绩好一些,老师把这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抛向了学生。引发学生思考,此时比总数显然不合理,又由于一组人数多,一组人数少,所以很难对应着进行比较。在学生的认知思维冲突中,在解决问题的需要中,学生请出平均数。揭示本节课的课题。接下来通过问学生今天是什么日子,给出一个收集废旧塑料瓶情境,这样自然地导入新课,既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将统计知识渗透到教学当中。哪个组成绩好?还不知道呢?学生带着悬念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二、探究合作、展示点拨
此环节我用了小组合作的模式来教学,在学生请出平均数之后,首先出示简洁明了的学习提示,为学生自主探究指明了方向,让学生结合学习提示先学。然后再小组合作学习习近平均数的求法、意义、特征,达成共识。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在辅导过程中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面的交流展示做好准备。学生会画图用圆圈代表塑料瓶,然后用箭头表示移动多的补给另外几个,此时我设问:你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他们就得出:移多补少。接着我又将整个移多补少的过程展示给学生们看,让他们心里更加明确这种方法的意义。接下来学生又交流另一种计算的方法(先合再分),并总结出是计算的方法,根据交流板书:总数除以总份数。
针对平均数的意义,学生在讲解后,我利用超链接转向小明身高140cm,到水深110cm的河里去游泳的题型来引导学生,虽然水深是110cm,但是实际上水最深的地方达到200cm,设问:小明下去游泳会有危险吗?此时很多学生出现困惑了,这是一个很好的理解平均数的例子,还能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这样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我们要研究平均数这一概念。这一环节中,通过我的手势学生理解的较好,感知了平均数的范围,使学生对平均数有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认识。
三、总结反思
整节课着眼于认识、体验、感受平均数的产生,探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本质意义,感知平均数的范围,关注的是学习过程,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解题的策略,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给孩子提供大量的讨论合作、独立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不只是师生互动,更有生生互动,老师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孩子的学习活动中去,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孩子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思维自由发展,不仅学会了知识,形成了能力,同时学会了与人合作,与人交流。注重结合生活实际,让孩子解决身边的、有趣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课后继续回归课始,让学生计算哪个小组的成绩好,学生学得有味道,不枯燥。比如成绩好坏问题、小明会不会有危险,无一不是孩子们熟悉的而感兴趣的问题,孩子们用平均数的知识成功地解决了这些实际问题,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这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之所在。
但是本节课教师在学生展示时指导太多,以致于学生展示时太过胆小,思维不够清晰,再有就是时间把握不太好,课末准备回到课前让学生来看看哪个小组成绩好,形成首尾呼应,结果这一任务却没有完成。
《平均数》教学反思5
1.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四年级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对于“平均分”的含义已经理解,也基本掌握“等分”用“除法”的计算的技能。所以本课没有从帮助学生理解“平均分”入手,而是采用了已知3根小棒的平均长度,让学生逆向地想像出原来3根小棒各应多长。这似乎是在应用平均数问题,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并没有感到有多大的困难。这样引入新课,更加体现了思维的力度,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能在充分的想像中,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对3根小棒的长度展开猜想,此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平均数问题的理解。
2.重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怎样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主要目标之一。我觉得任何能力的提高,都需要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态过程中逐步形成,而这种有效活动的关键,在于活动素材的设计。在本课的第二环节,我提供给各小组的小棒除了根数不同之外,每组小棒长度也各有特点,比如5根小棒中有一根的长度接jin平均长度;又如5根中有3根是一样长,这样有意识引导学生如何去测量计算平均长度。在组织这一环节活动时,我先要求学生观察小棒,估计平均长度,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自己的估计是否精确,学生自觉地采用了测量计算地出平均数。这一活动过程是把培养学生地数感和解决问题地能力融合在一起的。在第三环节,我引导学生分组寻找身边的材料求平均数,以及对商场10月份售额。这不仅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应用性,并且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设自主、互动的学习氛围。
我觉得要达到有效的教学活动,课堂上必须创设民主、和谐、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在以上的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中,我多次用到了:“真的吗?你说得有点道理,你能举一些例子吗?”尽可能地做到以和平、商量的口气向学生提出问题。我在组织集体反馈评价中,同样在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的前提下,进行随机调控,力求达到最佳的动态效果。
《平均数》教学反思6
一、与老教材的区别
1、人教版老教材出现在第十册,五年级下第一单元《简单的统计》中。苏教版老教材出现在第九册,五年级上第七单元《简单的统计》中。
2、虽然两个版本老教材中平均数的教学都是在统计这一单元出现,但是在教学中都以相对独立的板块出现,不管是例题还是习题的设计都是以训练学生会求平均数为主,而且在计算上都有一定的难度。平均数的意义、价值、与统计学的关系在老教材中不能充分的体现,老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也是更注重解题能力的训练。
二、在课堂中渗透统计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在学习内容制订中就十分强调要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本节课对于平均数这一统计量的教学不能只关注如何求平均数,那只能是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技能的训练,而更应该让学生感受平均数作为一个统计特征数的意义及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我们知道统计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当然一种观念的建立光靠讲是不行的,而是要让学生有数据意识,需要让其真实经历数据统计的全过程。具体在课堂中,我做了以下几点:(1)统计意识的培养不能仅仅靠课堂教学,老师在课前就让学生进行了一些统计活动,将课内外学习结合起来。(2)指导孩子收集了一些平均数应用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让学生经历、感受统计的一般步骤。
统计的一般步骤是:先明确统计目的,接着收集资料、整理数据,最后分析研究数据,求出所需特征数,通过特征数找出调查对象的特征和发展变化的趋势。课堂上我试图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因此设计了“如果想知道我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怎么办?”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先明确统计目的,接着收集资料整理数据,最后分析研究数据,得出平均数,让学生感受班级同学身高的一般水平,整个过程学生都真实经历了。
3、课堂中一直在渗透统计思想。
课堂中老师统计思想的渗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调查思想的渗透。调查是整个统计的基础,所有的统计计算及研究都是在原始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只有搞好统计调查,并确保调查资料的真实性,才能保证统计工作的科学性及其价值。(2)比较思想的渗透。统计工作不能孤立地进行,每个结论都在比较中得出。另外,没有比较就没有丰富的统计方法,就没有统计科学及其研究,就没有统计的价值,也就没有统计。(3)要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思想。统计作为一门应用科学,与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从老师、学生收集的例子中也能感受到这一点,如老师出示了孩子科学课中应用折线统计图的例子,学生自己统计了各单元考试成绩。
《平均数》教学反思7
教学完这节课后,我进行了认真地反思,下面我主要从本节课的优点、存在问题和我的收获三方面来谈一谈对本节课的反思内容。
优点:
一、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不管是探索新知部分还是练习巩固部分,都为“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这一重、难点展开,力争每个教学内容都踩在教学目标的点上。
二、练习安排充分让学生参与,并加入判断题练习。练习1:笔筒操作题,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练习2:估算3条丝带的平均长度,注重学生动脑思考根据平均数的规律解决问题;练习3:判断对错,注重学生的动口说,让学生的学习外显于语言;练习4: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列式计算,注重学生的独立动手解题能力。总之,练习的设计充分让全体学生参与,使每一个学生对教学重难点都得到巩固、深化。
三、问题设计细化,引导自然到位。上这节课之前的每一天,教案都在不断修改,问题的设计都在不断改变、改进,总在思考,某一个问题到底怎样提出,学生会更明确,引导会更到位,对问题的揣摩细化到每一个词、每一个字。例:在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运用移多补少法求出男生套圈的平均数时,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用移多补少法,因为还没学,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可以用这种方法,再总结出移多补少法。那么这个问题到底该怎样引导提出呢?我反复揣摩、思考,最后对学生提出:我们怎样移动方块能一眼看出4名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呢?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知道要用移多补少法。确实,问题设计细化,能够使引导自然到位。
存在问题: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但不要急于求成。
本节课在教学“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时,经讨论、探究得出4名男生套圈的平均数是7,接着让学生讨论平均数“7”和每个男生套圈个数间的关系。学生说到:7是中间数、7比9小比6大。学生说到这里,其实已经把平均数在一组数据中的规律说的很清楚了,但作教师的却还不满足,总想让学生总结的和老师教案所预设的准确的数学语言一样,实际上,又喊了两个学生总结,也还是不能像老师所想像的一样能够准确运用难度较大的数学语言。其实这时,学生表达完正确的规律意思后,教师接着出示准确的数学语言规律,让学生大声读一读,教学效果就会很好,不应急于求成。因此,有难度的数学语言,对学生的培养一定要循序渐进。
二、 在教学过程中没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以学生为本。
由于上课时使用的预案是多次修改后形成的,所以在上课时感到自己的思想不够灵动,不敢对教案擅自改动,一旦教学实际与原来的教学设计有出入,心中就有些紧张着急。
在进行练习2时,请学生估测三条丝带的范围,学生估测的数值不对,不符合平均数的规律。这时,教师就有些紧张,因为备课时根本没有想到学生对此题的估测会出现问题。其实,这时,教师正好可以借机再强调平均数在一组数据中的规律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估测,这样,既能起到强调难点的作用、又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解答此题,使难点迎刃而解。结果呢,教师因为教学实际和教学预案不一样,一着急,草草了事,这一环节就略显紧张和不踏实。
但在这堂课教学中,我也有困惑:首先问题的设计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行合作讨论、探究,更深层次地理解概念;其次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有流于过场的倾向,怎样实现这一学习方式优化及发挥其最大功用,这些问题仍值得不断探究和实践!
《平均数》教学反思8
平均数教学是统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平均数的知识,以前总是把它当作一种典型应用题来教学的,即所谓的求平均数应用题。但是,从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数学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来看,教学中更应该强调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特征的把握,注重其统计含义的理解,让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正确地运用它去解决问题。
教学中我没有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平均数”上,而是把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紧密联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为什么要学习习近平均数,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概念所蕴涵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让学生再实践应用中,去把握平均数的特征,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
怎样才能使三年级的小学生感受到学习习近平均数是一种需要呢?课标上指出:小学中年级、高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此时,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应该是现实的、具体的问题解决。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于是,课的引入部分我设计了联系实际三年级(一班)和三年级(二班)学生比身高,引出一个结论:“因为一班的王竟全比咱班的路飞高,所以一班学生的身高比二班学生的身高高。”让学生判断这个结论对吗?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认为两班学生比身高是跟每个学生都有关系,要看整体,不能只看王竟全和路飞两个人。我又追问你们有什么办法吗?有的学生回答把两个班所有学生的身高相加再进行比较。后又发现我设计的两班人数不同,这样比整体不合理。学生悬念顿生,思维处于欲罢不能的愤悱状态,我抓住时机设疑:光看王竟全和路飞两个人的身高来比两班的身高,都不能比出哪个班学生的身高高一些,怎么办呢?看来要找一个新的标准,再进行比较。这个新标准就是“平均数”,所以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平均数”的问题。
从富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比身高”导入,自然的引出“平均数”概念,并巧妙地使学生直观感知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为后面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作好预设。
最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及特征的把握,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开头相互呼应,设计了“三年级(一班)学生平均身高是142厘米,(二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4厘米,一班的王竟全一定比二班的路飞矮,你认为对吗”的讨论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从对“平均身高”的理解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通过以上教学,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应用价值,为树立应用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初步形成了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将数学课中的统计与生活有机的结合,体会到数学中的生活,生活中的数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平均数》教学反思9
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不论你准备了多么好的教具,采用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如果语言没有条理,就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还要考虑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师在讲课中语言要清楚、准确、有条理、逻辑性强,对中低年级的小朋友要多用儿童易懂的语言,总之在教学中语言要精练。
语言精练,是不是少讲几句就叫语言精练呢?不是,语言精练是指讲到点子上,讲到关键上,使学生一听就懂。那么精练的语言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认真备课,深钻教材中得来的,只有认真备课,深钻教材,才能找准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围绕着重点、难点和关键考虑需要讲哪些话,提问哪些问题,哪里要多讲,哪里要少讲,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语言精练。
在组织教学中,可以姿势助说话,用“目光”“走动”等简单的动作来代替你的课堂管理,以便减少教师说话的次数,使学生有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做学生的表率。教师的语言应是有声的行动,行动则是无声的语言。要求学生上课专心听讲,教师就要精神饱满,讲课声音有轻有重,使孩子们爱听。上课时教师两眼的注意力不能放在教案上,而要放在每个学生的脸上,观察学生的表情,揣摩他们的内心变化,当他们听懂的时候,教师就不要再重复了,要让学生多讲、多练。俗话说:“百听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教师在注意自己教学语言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小学生模仿力是很强的,要想让学生用精练准确的数学术语来回答问题,教师讲课时就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对学生在课堂里每一个正确的回答,都要给以及时肯定,热情鼓励。对答错的同学要给以热情帮助。尽管老师只用了“好”“很好”“问得好”“说得对”这样一些简单的话语,但由于亲切、真诚、准确、公正,充满对学生的信任与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
总之,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心理特征是幼稚、好奇、求知欲强,为了把他们培养成为祖国需要的一代新人,教师就要把自己的全部心血溶化在创造性的劳动之中。
《平均数》教学反思10
《平均数》是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的第一课时。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平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相对于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更为关键。
《平均数》这一堂课,我磨课过好几次,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推敲、摸索,都有数次的提高,但是由于自身的水平较低,再加上对学生把握不够,而且,平均数是个抽象的概念,怎么使抽象的概念让学生去理解、接受,这是需要不断思索的。
教完这堂课后,觉得有以下收获与困惑:
收获一:情境的成功运用。整节课我以阅读贯穿,以学生身边的事情引入。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兴趣盎然,既而我抛出一个实质性的问题:想评选优胜组,是第一组还是第二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第一组,有的认为第二组,学生各抒己见,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最少个体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时候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充分地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当学生感受到要比较哪组获胜必须先求出“每组平均读了几本”后,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平均每人读了几本”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的,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数。
收获二:概念的建构认知。本课的大致知识能力层次如下:认识平均数的意义——求平均数——应用平均数。教学设计从表格呈现数据到变成一幅图,并利用图中书本的移动揭示求平均数的方法,为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提供了感性支撑。再将表格呈现为条形统计图,更加直观,更加明了。整节课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多纬度构建主体化的平均数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收获三: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知识。在我所选取的四个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所选的内容都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题材。第一道题目,学校里捐书活动对算法的巩固,以及在过程中的算法优化;第二题是对平均数的进一步理解。冬冬去河里游泳是不是有危险,根据平均数的意义来解决。第三题是班级阅读量引导整个温州市、全国的阅读量,从小到大的延伸。这个过程中对班级阅读量那么大的鼓励,对我们处在阅读危机中该做什么给予建议。这几道巩固练习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去学数学,用数学。
但在这堂课教学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听取多位前辈的评价和建议后,对平均数这一堂课感悟更深。现总结如下:
(一)平均数的理解不够。
这是一堂概念性的课,而这一个概念又是抽象的,如何让学生在抽象中把握概念呢?本堂课,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平均数方法的计算,而忽视了或者说少重视了对于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二)悟的时间不够。
在第三环节的第2题的练习中,让学生思考冬冬是不是有危险的题目中,让学生说的不透彻,而且没有深入说说平均数的意义。仔细考虑,终其原因是对“平均数意义”的不理解,平均数代表的是整体水平,而不是每个人的实际水平。
(三)语言过于抽象。
平均数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教师抽象的语言去描述抽象,那学生如何理解?是的,在本堂课中,教师的语言应该反复琢磨,使学生有易于接受理解。
(四)课堂内容不扎实。
这一节课,上下来的总体感觉是太过于粗糙,走马光花,该深入时没有透。还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和吃透教材。
一堂好的课必须反复磨练,只有多思考,才能不断进步。在一次公开课上,一位记者问一位数学老师,您的课为什么上得这么出色。这位数学老师只是浅浅地回答,我用一生都在备这堂课。是啊!每一堂课,都是一场演出,台下多少工夫都是进步,台上的表演需要我们用一生去演绎。
《平均数》教学反思11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也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习近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
首先我以一个小故事引入新课,小红去游泳发现游泳池边写着:此游泳池平均水深1。3米,小孩子请在大人陪同下游泳。小红身高1.4米会有危险吗?在孩子们的争论声中,让孩子们带着疑问和兴趣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在出示例1情境图后,当孩子们提出平均每天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的问题后,我首先让孩子通过观察统计图探索如何求平均数。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学生中有一部分已经知道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出平均数,其实这种方法也能够利用教材上的统计图很好地进行过程的演示;还有一部分学生数感较强,能够根据提供的一组数据感觉出平均数大概是多少;而用总数除以份数得到平均数的计算,也不难,学生肯定会有这种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探索,找到求平均数的方法。学生虽然求出了平均数,但概念也是非常模糊的,“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很多人对平均数的含义不理解。移多补少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很有帮助,让学生在移多补少中建立平均数的表象,通过学生移一移、说一说,教师直观板书,从感官上理解平均数的由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怎样让学生理解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不仅从比较两个“7”的含义,还原统计图的过程中理解它的“虚拟”。如何感知平均数的区间,让学生观察课件上最多最少平均线3条线之间的关系,再闪烁最多最少两条线,学生直观感知了平均数的区间,为什么平均数会出现在最多最少之间,学生用“移多补少”来解释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平均数”的表象已经逐步清晰起来。
一节课结束了,但是课堂上的问题和反思还是有很多,在这堂课中其实对于求平均数孩子们是比较容易掌握的,而对于平均数的意义学生也理解比较透彻,而这堂课我把重点放在了求平均数和理解意义上,忽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比如说在计算求平均数时,学生可以通过本节课所学的移多补少的方法来简化计算,减轻计算负担,而我忽略了对孩子们这方面意识的培养。另外练习的层次不够鲜明,在求平均数的基础上再增加让孩子求总数该如何求,数学应该培养孩子们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平均数》教学反思12
《平均数》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平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中我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什么是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它的价值。
对于这节课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我们班男生平均身高143厘米、女生平均身高140厘米等,引出143厘米、140厘米都是平均数、从而激发了什么是平均数即怎样求平均数的需求,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保持浓厚的兴趣,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给学生充足的探索空间。 在寻找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时,给学生留出了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和交流,教学时,我利用教材中收集矿泉水的情境,提出问题,虽然每个同学收集的瓶子数不一样,但如果假设每个同学都收集了同样多个,该怎么办?学生积极探索,想出了精彩的解决方法,“移多补少法”和计算等数学思维方法,接着,我又创设了比较两队踢毽子的情境,该怎样比较两队的成绩?让学生猜想,出现不同意见,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学生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在小组再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最终探索出用平均数来比较。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参与到教学的每个环节,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中既重视“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更重视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整节课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存在问题:
1、过于重视概念的教学。在教学平均数的过程中,我对它的概念和意义的教学太多,反复讲解什么是平均数,平均数有什么作用,却忽略了本课的重点内容那就是平均数的求法。
2、学生对于平均数的应用掌握的不好 学生对平均数是反应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或总体水平,理解的不够深。
总之、在以后的备课中,我将仔细的研究教材,选择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课堂的效率。
《平均数》教学反思13
求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学习前,我先让学生课前统计出本小组同学的身高(单位cm)与体重(单位kg),做出统计表;课堂上再提出问题:比较两个不同小组人数的体重统计表,哪组同学的整体体重轻一些?学生会凭着自己原有的经验和判断,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起学生探索新知的热情。
在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就是“移多补少”,确定平均数的区间范围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再根据教学中收集矿泉水瓶的教学挂图实际操作,配以磁性黑板演示,突出平均数“移少补多”的简明、直观;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摆法、算法,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求平均个数就=总个数÷人数”。
在解决完例1以后,让学生再回到比较小组体重或身高的问题中,就能让学生很容易的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正确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先确定平均数的范围,再计算,更突出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练习的设计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现了数学的工具性。学生通过例1的学习,还可以分组总结出“求平均体重=总体重÷人数”,“平均身高=总身高÷人数”等,再现了“求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的方法,分组合作,再用算的方法来完成,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差异性教育,体现了知识的发现过程,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与运用。
《平均数》教学反思14
平均数的练习课”是学生学习简单的数据整理和统计表及求平均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并能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用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数学问题。本节教材中的几个题目,都是以应用题的方式呈现,学生用“总数÷份数=平均数”的方法即可解决。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解决此类问题不是很难的。因为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经常接触到求平均数的问题,已有一定的感知。所以在四年级安排求平均数的练习是合适的,符合学生的实际。
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许多机会接触到数与计算,统计初步知识,应用问题等较为丰富的数学内容,已经具备了初步分析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与能力。因而在本学段的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主动参与中学会数学思考,在获取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解决数学问题等方面得到充分发挥。
《平均数》教学反思15
《平均数》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平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中我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什么是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它的价值。对于这节课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注重从学生喜欢的故事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从而激发了什么是平均数即怎样求平均数的需求,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保持浓厚的兴趣,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给学生充足的探索空间。在寻找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时,给学生留出了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和交流,教学时,我利用教材中收集矿泉水的情境,提出问题,虽然每个同学收集的瓶子数不一样,但如果假设每个同学都收集了同样多个,该怎么办?学生积极探索,想出了精彩的解决方法,“移多补少法”和计算等数学思维方法,接着,我又创设了比较两队踢毽子的情境,该怎样比较两队的成绩?让学生猜想,出现不同意见,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学生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在小组再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最终探索出用平均数来比较。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参与到教学的每个环节,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的理解。教学中既重视“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更重视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整节课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4、存在问题:
(1)学生在计算总数量时,由于数据较多,学生计算经常求和出错,应该指导这个易错点。
(2)学生对于平均数的应用掌握的不好学生对平均数是反应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或总体水平,理解的不够深。
(3)移多补少法和计算法如何选择使用讲得不够透彻。学生不能根据数据的集中程度灵活选用做题方法。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求平均数 教学反思07-09
小学数学求平均数教学设计10-08
求平均数教学设计3doc01-04
平均数教学反思12-29
数学课《平均数》教学反思08-31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平均数07-25
测量平均速度教学反思11-28
Excel自动求平均值的函数12-02
二年级平均分教学反思11-24
平均数的含义与教学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