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救灾之路问题探讨

2024-10-07

科技救灾之路问题探讨(精选3篇)

科技救灾之路问题探讨 篇1

汶川大地震距离我们已经6个多月了,但人们对灾难的思考却从没有停止。救灾仅仅凭着一腔热忱是不够的,如何建立科学、高效的应急管理体制?如何通过整体协作来加强科技创新,从而有效地进行科技减灾、科技救灾、科技赈灾,使中国的灾害防控、救灾的力量迈上一个新的高度?“2008年发生的雪灾和汶川地震告诉我们,除了改革创新救灾体制之外,更需要的是走

技术救灾之路。将最新技术转化为救灾减灾的具体行动,可最大限度地减轻与消除自然灾害的影响。”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闰志壮如是说。对技术不能过度依赖 “我们缺乏一些高可靠、高有效、高科技的产品和系统,这造成了震后最初的那段时间,出现了一些决策上的盲目和无序状况。” 四川省民政厅救灾处处长林舸全程参与了汶川地震的救援工作,他深有体会地表示。发生地震后,他们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原来预案的信息沟通是基于移动通信的短信平台,但没想到的是基站在地震中受到严重损坏。“当时到地震局了解灾情是自己驾车去的,完全回到原始状态。”

“到了灾区后,感觉看到很多情况却没有办法传递出来。”地震之后,闰志壮立即带着技术工作组到北川现场收集灾害信息,为后方决策提供依据。他认为北斗、遥感等系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他同时指出,“我们在救灾通信装备方面是很薄弱的。”

“信息技术太发达的结果是,一旦灾害发生的时候,可能因为断电、断气、信息中断而束手无策。”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实恭指出,对技术的过度依赖会造成严重后果。整合数据中心是关键

“提升应急系统的现代化水平,要以大量数据、图像及在此基础上做出的决策为抗灾服务。平时就要建立救灾物资、人员和专家储备数据库并联网,以便在灾害到来或发出预警时,能立即进行统一调配。”一位专家指出,国家需要建立一个数据库,把自然灾害的数据总结起来,通过不同的运用达到预防的作用。

对于数据库建立的迫切性,北京清华城市设计研究院院长袁昕深有体会。他于5月18门进入灾区,并全程参与了震后重建工作。“由于没仃基础数据资料,在早期决策的时候,提出过1o天要打通公路的目标,但实际上最后是在3个月之后才实现这个目标。”

袁昕指出:“基础数据库的建立是灾难应急管理的关键,其次要有高分辨率的遥感技术和数据的自动处理和信息提取工作。”

然而现实的问题是,目前各专项部门的信息系统和各类资源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组织标准,因此应急指挥系统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整合”问题。

“我们抓风险管理及数据库的建设,就是力图在灾害来临之前把灾害的规律把握住。今后,一旦发生灾害了,就能快速的做出决策,这意味着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闰志壮认为,搭建应急管理平台的关键是把数据中心整合起来。“从技术接口、方案融合、技术规范、标准等方面,不同平台之间需要进行协作。”

应急信息平台中的数据关系到突发事件的指挥调度是否及时,处置方法是否得当,处置效果是否令人满意。然而,这些应急数据都分布在各个专项部门系统中,如何将应急数据有效提取出来进行集中存储?以及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如何保证关键的数据完好无损,并且将准确、完好的信息呈现给指挥者,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数据管理所面临的问题非常复杂,特别是从赈灾管理角度上说,数据管理、内容管理的复杂性是一个新的挑战。”ibm公众事业部总经理郭维德表示。应急通信迪在眉睫

平时,通信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但大地震却让这座桥梁成为天堑。

“地震之后有没有快速组网的通信方式、方法或者手段,而不依赖于当地的通讯条件、架构?搜救时能不能通过监测到手机的信号来定位人在哪里?能不能为我们提供用手机信号进行搜索定位的仪器呢? ” 作为地震灾害搜救的国家队,中国地震直急搜救中心的宁宝坤曾身处救援第一线,他结合切身体会,对应急通信提出了3 个问题。

“ 传统的固定网络不适合应急,一定是无线的才行。传统的搜救工作随着时代的变迁,更多的朝着图像信息、视频信息倾斜。”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卜智勇说。

“通信在中断的时候是能够给我们提供灾害现场信息的,这个信息如果能够被快速地获取,对于救灾非常有利。” 宁宝坤在北川曾进行过尝试,他们利用手机信号探测出一位遇难者的大概位置,但由于基站都被破坏掉了,定位并不是特别精准,“ 如果现场有扫频的仪器,就可以更精确的定位。”

“ 不管是传统电话还是卫星电话,都有弊端。用户数比较多的时候,容易产生相互之间的干扰。”卜智勇呼吁,“ 作为灾害比较多的国家,我国有必要从无线通信的频率开始,然后在通信体制上做出一定的规划。”

“将来应急通信系统应该具有这么几个概念:第一拉得动,就是便捷、易于安装。第二是通得上,就是能够跟多种形式、多种载体连接上。第三是看得清,就是双向的视频,而且最好是可走网络架构。第四查得整,就是数据库的搜寻及定位。”卜 智勇说。

据悉,针对在防灾减灾时力量较分散的情况,iba提出将建立‘‘ 灾难应急管理技术研究同盟”。李实恭表示,同盟将推动灾难应急技术创新及应用,开发有效的灾难管理体系和技术、解决方案和系统架构。

科技救灾之路问题探讨 篇2

1 存在问题

1.1 NTCJ-DW-4500发电机安装位置欠妥:发电机重104kg, 固定于车厢内。在野战手术车展开时, 需4人 (2人在车内, 2人在车下) 同时操作, 才能将它从高135cm×宽87cm×7cm的车厢后门移至地面。在操作的过程中, 很有可能砸伤人或损坏机器, 既不方便, 又不安全。

1.2 手术车后悬挂千金顶固定位置欠佳:手术车后悬挂千斤顶头部悬挂固定在车底后桥与大梁交界处, 尾部向前悬挂在一侧大梁上。由于车体底盘较低 (高约56cm) , 侧面又有附件箱, 空间相对狭小, 人需蹲在车底操作, 十分不方便。

1.3 准备帐篷间连接不合理:准备帐篷软连接部分黏贴不紧密, 尤其是顶端三角接缝处经受不起长时间的阴雨天, 容易漏雨。

1.4 登车踏板太靠内侧无法踏登:帐篷准备间和车体连接时要求登车连接, 而登车踏板在软连接的内侧, 一旦连接则登车人员无法从此处下车。

1.5 车体外接氧气瓶无固定:手术车可以外接氧气瓶, 但是车外无固定装备。在野外尤其是地震灾区, 氧气钢瓶无法固定。遇到外力易倾倒, 容易发生意外。长期倒放在地面也不利于安全。

1.6 手术灯高度不够聚焦不完全:车内有两盏24V手术灯, 灯面距离地面170cm, 灯臂过短且聚光较差, 手术过程中影响术者操作, 非常不方便。

1.7 手术车内器械台太小, 无法展开手术器械, 给手术配合带来不便。

2 改进方法和建议

2.1 发电机由内置改为外置悬挂式:在车的后下方焊制一个710cm×480cm×590cm的箱体, 内部安装钢体托板, 发电机固定在托板上, 托板底侧有4个支柱, 拉出后支于地面, 地面放一个钢制大托板固定支柱发电机位置改变后, 训练时取出发电机更快捷方便、省时、省力。同时车厢内的空余空间增大, 可以把放置于手术床上的帐篷置于原发电机固定处, 既方便取出, 又免除了帐篷对手术床的长期挤压而造成损坏。

2.2 制作一个“Y”型附加装置便于收放千斤顶, 取一块60cm×15cm×3cm硬质木板, 制成头部宽、尾部略窄、边缘光滑、头部向内凹陷成半圆形的“Y”型装置。注意木板尾部不能太窄, 否则在尾部着地时, 千斤顶容易左右晃动;头部向内凹陷的弧度应与千斤顶脚的弧度一致, 使其与凹陷吻合, 固定千斤顶。使用时双手握住 “Y”型装置, 头部钗住千斤顶脚, 对准固定槽, 向前向上支千斤顶, 然后将其尾部支于地上, 用脚尖顶住, 右手将千斤顶固定栓向上或向下旋转180°, 向后撤离“Y”型装置。注意在操作过程中 “Y”型装置始终与千斤顶固定槽平行, 否则固定栓不易旋转。

2.3 准备帐篷与软连接的粘结处应在外面加20cm的延长面, 并且在延长面的内侧和软连接的外侧加塑料拉索, 固定后防止内部粘结部直接暴露在外面。可以避免雨水渗漏。

2.4 登车踏板外移到无侧面连接的一侧, 使登车人员可以在连接完准备帐篷和车体后可以顺利下车。并且下面人员可以开始固定软连接, 这样既增加了人员操作的方便和安全性, 也缩短了展开时间。

2.5 在外接氧气表的工具箱内, 安装两个固定外接钢瓶的环形可折叠钢臂, 每个环形钢臂中间断开, 用螺丝连接, 在装入钢瓶后拧紧固定, 防止氧气钢瓶倾倒。这样增加了安全性。

2.6 延长手术灯的悬臂, 致150cm加大底座的重量, 将手术灯的聚焦旋钮安装在灯头的拉手处, 可拆卸, 可消毒。这样手术灯可以延伸到术区上, 防止干扰手术医生, 也利于手术医生调节灯光方向和聚焦程度。

探求科技救灾之路 篇3

汶川大地震距离我们已经6个多月了,但人们对灾难的思考却从没有停止。救灾仅仅凭着一腔热忱是不够的,如何建立科学、高效的应急管理体制?如何通过整体协作来加强科技创新,从而有效地进行科技减灾、科技救灾、科技赈灾,使中国的灾害防控、救灾的力量迈上一个新的高度?

“2008年发生的雪灾和汶川地震告诉我们,除了改革创新救灾体制之外,更需要的是走技术救灾之路。将最新技术转化为救灾减灾的具体行动,可最大限度地减轻与消除自然灾害的影响。”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闫志壮如是说。

对技术不能过度依赖

“我们缺乏一些高可靠、高有效、高科技的产品和系统,这造成了震后最初的那段时间,出现了一些决策上的盲目和无序状况。”四川省民政厅救灾处处长林舸全程参与了汶川地震的救援工作,他深有体会地表示。发生地震后,他们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原来预案的信息沟通是基于移动通信的短信平台,但没想到的是基站在地震中受到严重损坏。“当时到地震局了解灾情是自己驾车去的,完全回到原始状态。”

“到了灾区后,感觉看到很多情况却没有办法传递出来。”地震之后,闰志壮立即带着技术工作组到北川现场收集灾害信息,为后方决策提供依据。他认为北斗、遥感等系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他同时指出,“我们在救灾通信装备方面是很薄弱的。”

“信息技术太发达的结果是,一旦灾害发生的时候,可能因为断电、断气、信息中断而束手无策。”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实恭指出,对技术的过度依赖会造成严重后果。

整合数据中心是关键

“提升应急系统的现代化水平,要以大量数据、图像及在此基础上做出的决策为抗灾服务。平时就要建立救灾物资、人员和专家储备数据库并联网,以便在灾害到来或发出预警时,能立即进行统一调配。”一位专家指出,国家需要建立一个数据库,把自然灾害的数据总结起来,通过不同的运用达到预防的作用。

对于数据库建立的迫切性,北京清华城市设计研究院院长袁昕深有体会。他于5月18日进入灾区,并全程参与了震后重建工作。“由于没有基础数据资料,在早期决策的时候,提出过10天要打通公路的目标,但实际上最后是在3个月之后才实现这个目标。”

袁昕指出:“基础数据库的建立是灾难应急管理的关键,其次要有高分辨率的遥感技术和数据的自动处理和信息提取工作。”

然而现实的问题是,目前各专项部门的信息系统和各类资源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组织标准,因此应急指挥系统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整合”问题。

“我们抓风险管理及数据库的建设,就是力图在灾害来临之前把灾害的规律把握住。今后,一旦发生灾害了,就能快速的做出决策,这意味着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闰志壮认为,搭建应急管理平台的关键是把数据中心整合起来。“从技术接口、方案融合、技术规范、标准等方面,不同平台之间需要进行协作。”

应急信息平台中的数据关系到突发事件的指挥调度是否及时,处置方法是否得当,处置效果是否令人满意。然而,这些应急数据都分布在各个专项部门系统中,如何将应急数据有效提取出来进行集中存储?以及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如何保证关键的数据完好无损,并且将准确、完好的信息呈现给指挥者。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数据管理所面临的问题非常复杂,特别是从赈灾管理角度上说,数据管理、内容管理的复杂性是一个新的挑战。”IBM公众事业部总经理郭维德表示。

应急通信迫在眉睫

平时,通信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但大地震却让这座桥梁成为天堑。

“地震之后有没有快速组网的通信方式、方法或者手段,而不依赖于当地的通讯条件、架构?搜救时能不能通过监测到手机的信号来定位人在哪里?能不能为我们提供用手机信号进行搜索定位的仪器呢?”作为地震灾害搜救的国家队,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宁宝坤曾身处救援第一线,他结合切身体会,对应急通信提出了3个问题。

“传统的固定网络不适合应急,一定是无线的才行。传统的搜救工作随着时代的变迁,更多的朝着图像信息、视频信息倾斜。”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卜智勇说。

“通信在中断的时候是能够给我们提供灾害现场信息的,这个信息如果能够被快速地获取,对于救灾非常有利。”宁宝坤在北川曾进行过尝试,他们利用手机信号探测出一位遇难者的大概位置,但由于基站都被破坏掉了,定位并不是特别精准,“如果现场有扫频的仪器,就可以更精确的定位。”“不管是传统电话还是卫星电话,都有弊端。用户数比较多的时候,容易产生相互之间的干扰。”卜智勇呼吁,“作为灾害比较多的国家,我国有必要从无线通信的频率开始,然后在通信体制上做出一定的规划。”

“将来应急通信系统应该具有这么几个概念:第一拉得动,就是便捷、易于安装。第二是通得上,就是能够跟多种形式、多种载体连接上。第三是看得清,就是双向的视频,而且最好是可走网络架构。第四查得整,就是数据库的搜寻及定位。”卜智勇说。

上一篇:国投登封教学三矿简介下一篇:探究型学习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