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共10篇)
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 篇1
《中国反对拐卖妇女儿童行动计划
(2008--2012年)》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国反对拐卖妇女儿童行动计划(2008-201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反对拐卖妇女儿童工作(以下简称反拐工作)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以人为本、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建立集预防、打击、救助、康复为一体的长效机制。
第三条反拐行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任务,加强协作配合,对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实施综合治理。
第二章
组织机构和保障措施
第四条
部际联席会议由公安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综治苏、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外交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交通: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卫生部、人口计生委、工商总局、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法制办、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央、全国妇联等29个部门和单位组成。公安部为牵头单位,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由公安部负责同志担任,部际联席会议成员为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承担部际联席
会议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刑事侦查局局长兼任,各成员单位指定一名联络员为办公室成员。各省级、地市级、县级逐级建立反拐行动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和联络员名单报上一级联席会议办公室备案。
第五条在挖掘现有机构和人员潜力基础上,加强反拐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活动重点地区公安机关应切实加强反拐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
第六条根据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形势的发展变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预防、打击犯罪和被解救妇女儿童救助、康复工作提供法律依据。
第七条反拐工作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备有关部门开展反拐工作所需经费,按照各部门工作职责、国家有关规定,分别列入各有关部门预算,由同级政府予以保障。同时,积极争取社会团体、公益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捐助,争取国际援助,多渠道募集资金。
第八条
主要拐出地、拐入地、中转地省级反拐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就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预防和打击、被拐卖妇女儿童的解救、遣送和安置等环节的协作进行协商,达成一致后,由省级人民政府签订合作意向书,并报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备案。
第三章
宣传工作
第九条宣传部门加大反拐宣传工作力度,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反拐宣传,提高群众防范意识,营造反拐工作良好舆论氛围。
第十条
司法行政部门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增强群众反拐意识,提高妇女儿童自我保护能力。
第十一条新闻出版部门组织出版反拐题材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和互联网出版物等,提高群众防拐意识,加大反拐宣传力度。
第十二条广播电视部门采用新闻、访谈、专题、专栏等形式,普及反拐知识,交流康复措施,宣传反拐工作。
第十三条
文化部门鼓励和扶持创作反拐题材的文艺作品,组织文艺演出团体深入社区、农村宣传演出,提高群众反拐意识。
第十四条教育部将反拐知识纳入中小学教育、幼儿教育和残疾少年儿童特殊教育,提高少年儿童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十五条铁道、交通运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火车站、汽车站、航空港、人力资源市场等流动人口聚集场所发放反拐宣传品,加强反拐宣传工作。
第十六条
妇儿工委办公室、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和社会团体开展反拐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妇女儿童防拐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第四章
防范工作
第十七条教育部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保障所有适龄儿童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护工作。
第十八条
民政部门做好流浪未成年人、弃婴的救助安置工作,将符合条件的妇女儿童纳入社会救助范围,为贫困妇女儿童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第十九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农业、扶贫部门针对贫困妇女特点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务工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妇女脱贫致富能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加大对人力资源市场的清理整顿力度,加强对各类职业中介活动的监管,依法查处、打击非法职业中介机构和违法职业中介行为。
第二十条人口计生部门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弓I导树立男女平等的新型生育观念;加强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为群众提供优质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减少非意愿妊娠;加强与公安机关有关人口信息的交流,协助做好反拐工作。
第二十一条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在拐卖妇女儿童犯罪重点地区和易被拐卖人群中开展专题教育培训,提高特殊群体的反拐意识、识别犯罪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二十二条
铁道和交通运输部门提高从业人员的反拐意识,采取措施防止犯罪分子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实施拐卖妇女儿童犯罪。
第二十三条
司法行政部门加强对拐卖妇女儿童罪犯和被劳教人员的教育和改造,减少和消除其重新违法犯罪的可能性,降低重新犯罪率。
第二十四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严把中介机构市场主体准入关,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依法取缔非法中介机构,打击中介机构发布虚假劳务、虚假征婚广告等违法糯为。
第二十五条公安机关密切关注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形势、特点和动向,加强人口管理、治安管理,防范拐卖妇女儿童犯罪。
第五章
打击、解救工作
第二十六条公安机关建立完善打拐工作机制,定期分析研判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形势,研究制定打防对策。同时,对相关警种民警加强反拐业务培训,提高其防范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业务能力。
第二十七条公安机关建立完善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失踪人员和DNA等信息系统,利用信息化和高科技手段,提升打击解救工作水平。
第二十八条公安机关加强对重特大和系列拐卖妇女儿童案件的督办、指导和协调,适时组织开展区域性打击整治行动。识,采取措施防止犯罪分子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实施拐卖妇女儿童犯罪。
第二十三条
司法行政部门加强对拐卖妇女儿童罪犯和被劳教人员的教育和改造,减少和消除其重新违法犯罪的可能性,降低重新犯罪率。
第二十四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严把中介机构市场主体准入关,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依法取缔非法中介机构,打击中介机构发布虚假劳务、虚假征婚广告等违法行为。
第二十五条公安机关密切关注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形势、特点和动向,加强人口管理、治安管理,防范拐卖妇女儿童犯罪。
第五章打击、解救工作’
第二十六条公安机关建立完善打拐工作机制,定期分析研判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形势,研究制定打防对策。同时,对相关警种民警加强反拐业务培训,提高其防范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业务能力。
第二十七条公安机关建立完善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失踪人员和DNA等信息系统,利用信息化和高科技手段,提升打击解救工作水平。
第二十八条公安机关加强对重特大和系列拐卖妇女儿童案件的督办、指导和协调,适时组织开展区域性打击整治行动。
第二十九条公安机关健全举报制度,通过设立打拐热线、反拐信箱等方式,鼓励群众举报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广辟线索来源。
第三十条公安机关加强对被解救妇女儿童的登记、管理和保护工作,由居住地派出所建立专门档案,跟踪了解被解救妇女儿童的生活状况,必要时协调当地民政部门和妇联组织解决其遇到的困难。
第三十一条公安机关加强口岸边防检查和边境通道管理,严格出入境人员审查验证制度,加大对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境外人员的清查力度,及时发现涉外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线索,并做好被解救妇女、儿童的遣返和接收工作。
第三十二条铁道、交通运输公安机关加强与地方公安机关的联系,及时掌握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动态,强化查缉堵截工作,提高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能力。
第三十三条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加强沟通配合,坚持从重从快、公正高效的原则,依法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
第三十四条
司法行政部门加强对服刑、劳教人员的教育改造工作,鼓励坦白、检举、揭发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从中发现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线索。
第三十五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依法查处非法用工和使用童工行为。
第三十六条文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对娱乐场所等行业的监管,配合公安机关依法查处容留、收买、介绍、强迫被拐卖妇女儿童从事色情服务的行为。
第六章
安置、救助和康复工作
第三十七条
民政部门为被解救妇女儿童提供适合其身心特点的临时性救助服务,做好被拐妇女儿童的返乡工作,帮助其解决实际生活困难,保障其顺利回归家庭和社会;对不能及时返乡的妇女儿童,给予临时性救助或安置。
第三十八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就业困难的被解救妇女和16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开展就业服务,并对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相应的就业扶持优惠政策。
第三十九条妇联组织加强对被解救妇女儿童的教育培训,增强其反拐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避免再次被拐卖。
第四十条卫生部加强被拐卖妇女儿童身心健康干预对策的研究,及时为被解救妇女儿童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第四十一条
司法行政部门所属法律援助机构优先受理涉及被解救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案件,代理妇女儿童诉讼,提供非诉讼代理服务,总结推广为被解救妇女儿童提供法律援助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依法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第四十二条
民政、工会、妇联、共青团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为救助被解救妇女儿童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和专业服务。
第四十三条人口计生部门做好被解救妇女的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
第七章
国际合作
第四十四条公安部统筹反拐工作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外交部、商务部等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沟通与配合,确保反拐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序开展。
第四十五条
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加强与联合国机构、政府间组织及有关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充分利用冒际组织资源、信息、技术和融资优势,争取国际援助,做好国际反拐合作项目的建设和引进工作。
第四十六条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了解各国预防、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工作措施,借鉴国际反拐经验和理念,加强与相关国家的沟通与合作,提高我国反拐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第八章
实施、监督和评估
第四十七条各省级反拐联席会议办公室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贯彻《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备案后组织实施。
第四十八条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根据《行动计划》和《实施细则》制定工作方案,经本级联席会议审定后组织实施。各成员单位反拐工作情况由联席会议办公室汇总后,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联席会议办公室报告。
第四十九条综治部门把反拐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检查考核评比工作。围绕反拐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督促检查各项重点整治和治安防控措施的落实。对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活动造成恶劣影响、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地区,实行领导责任倒查和“一票否决”。
第五十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协调组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成员单位《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每年开展一次阶段性评估,2012年底对《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终期评估。地方各级反拐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协调组织对本地《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评估,推动各项反拐工作的落实。
第五十一条本实施细则由反拐行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 篇2
在21世纪,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而言, 交流能力是一项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是所有社交活动的核心。具有良好交流能力的儿童在未来社会成功的机会更大, 而缺乏良好交流能力的儿童将会在学习、工作、交友以及与周围世界的互动方面存在很多困难。
特殊教育需要的含义
在英国, 术语“特殊教育需要”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简称SEN) 拥有法律定义。英国审理特殊教育事务的最重要法律, 是于1996年制定的教育法。法案规定:“如果儿童存在需要提供特殊教育方式方能克服的学习障碍, 那么, 他们则有特殊教育需要。特殊教育提供是指给予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额外的、或不同的帮助。”
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或许由于不同原因而需要额外的帮助。例如, 由于思维和理解方面的缺陷, 肢体或感官上的障碍, 情感和行为障碍, 或是讲话和语言上的障碍, 或者他们在同他人的相处及行为上存在障碍。许多儿童在受教育的某个时期将出现某个方面的特殊教育需要。各个学校和其他组织能够及时、顺利地帮助大多数儿童排除他们所面临的障碍。但有少数儿童在校学习期间仍然不同程度地需要额外帮助。
交流障碍儿童特殊教育现状
受儿童、学校、家庭部的委托, 2007年9月英国健康部大臣John Bercow对针对交流障碍儿童的特殊教育做了一项调查, 其目的在于更好地鉴定与满足儿童多样化的需要, 从而改善交流障碍儿童的特殊教育。
本次调查选取了六个地方教育当局和相关的初级保健信托机构作为个案。调查发现, 地方当局趋向于减少特别学校学生的数量。各个地方当局都有针对具有交流障碍儿童的特殊教育提供。许多地方当局尽可能地扩大特别学校的作用, 而更多地支持主流学校和混合学校接纳更多的具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 并保证它们满足更多方面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
John Bercow表示, 虽然目前已经有一些校外专家的参与和良好的服务提供, 但是总体状况还是不容乐观的。信息渠道狭窄,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各个年龄阶段服务的衔接性不足, 地方当局和初级保健信托机构的合作不够。
根据调查结果, 研究者向政府提出了40条建议, 这些建议主要围绕五个方面的主题:第一, 交流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第二, 早期鉴定和干预是至关重要的, 早期干预是解决交流障碍的关键所在。第三, 应该设计连续性的家庭服务计划。第四, 特殊教育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是十分重要的。第五, 现行体制具有是高度变化性, 并且缺乏公平。
建立一个交流委员会, 以此建议所有的家长重视交流能力的重要性。一旦儿童被鉴定为具有交流障碍, 应该及时为其家庭提供相关信息、建议和支持, 尤其是要在儿童成长的关键阶段。政府有必要提醒地方当局告知家长当地具有为特殊需要儿童提供的服务。
地方当局和初级保健信托机构要互相合作, 共同承担监测和鉴定可能具有交流障碍的儿童的责任, 尤其要在儿童成长的关键过渡时期。
建议政府考虑“红皮书” (儿童个人健康记录) 计划, 确保家庭和专业工作者对关键年龄阶段儿童的语言发展有清晰地了解。在所有的儿童中心, 交流能力应该得到优先发展, 而且要测量每个儿童的进步。
加强对特殊教育提供工作人员的培训, 及早鉴定儿童是否有特殊需要, 把对交流障碍儿童的特殊需要服务加入新的教师评价标准之中。
向家长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和建议, 以便让家长了解如何帮助自己的子女。
英国政府对上述建议的回应:《行动计划》的出台
听取了研究者的研究报告之后, 儿童、家庭、教育部教育大臣表示要让家长知道交流能力对于儿童成长及未来生活的重要性, 并将采取措施改善地方特殊教育。政府将投资5200万英镑来解决交流障碍问题, 其中1200万英镑用于贯彻、执行这些建议, 4000万英镑用于学前阶段儿童早期的语言发展。
为了回应研究报告提出的建议, 2008年12月17日, 英国政府出台了一项《行动计划》, 其要点包括:为所有儿童, 包括交流障碍儿童创设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这项行动计划提出的改善特殊教育的一系列具体措施, 将会在2011年12月的“语言表达、交流国家年”获得显著成效。
另外, 政府将任命一个“交流冠军”来提醒特殊教育儿童工作者认识到口头表达、语言、交流能力的重要性, 这将依赖于“每个儿童都是演讲者” (Every Childa Talker) 和“儿童健康提高计划”的实行。另外, 成立交流委员会来监督服务质量的改善, 以及为政府提供建议和支持。加强地方教育当局与初级保健信托机构等部门的合作, 为被鉴定为具有口头表达、语言、交流特殊需要的儿童和青少年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的服务。
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 篇3
《婚姻与家庭》杂志与全国妇联权益部共同承办社区百场讲座主场活动
2009年8月15日上午9时,在北京市丰台区花乡黄土岗村,全国妇联和联合国儿基会联合举办了《中国反对拐卖妇女儿童行动计划》大型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暨“2009儿童安全成长行动”社区百场讲座主场活动。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甄砚,联合国儿基会驻华代表魏瑛瑛女士出席了活动并致辞。全国妇联权益部部长蒋月娥主持了本次活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公安部、教育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活动。婚姻与家庭杂志社与全国妇联权益部共同承办了此次活动。社长兼总编辑韩湘景、副社长孙小晋也到会出席。
此次活动,是全国妇联为了进一步配合全国开展的“打击拐卖儿童、妇女专项行动”,针对流动儿童及家长的国家反拐行动计划大型系列宣传活动之一。会上通过有奖问答、宣传短片的形式,推出了向全社会重点强调的五个反拐核心信息,包括:
—要警惕孩子被网友拐卖!
—再忙也要看紧孩子!
— 儿童要学会保护自己!
—孩子丢了怎么办?
—您能为他们(流浪乞讨儿童)提供帮助!
会上还特别邀请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知名教授王大伟为社区群众讲授预防儿童拐卖安全知识。《婚姻与家庭》杂志与王大伟教授长期合作,开辟“你该怎么办”栏目,将典型案例与预防措施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公众普及应对各种危机的常识。
此次社区百场讲座活动将在全国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陆续展开。通过系列宣传,进一步号召全社会提高对国家反拐行动计划的知晓度,增强流动人口预防拐卖的防范意识,动员广大群众通过积极举报、提供线索,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打拐专项行动中来,为儿童安全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中国助老公益行动计划 篇4
新华网北京6月8日电(记者卫敏丽)一项旨在造福老年人的公益行动――“中国助老公益行动计划”8日正式启动实施。这是记者从此间举行的中国老年学学会助老公益事业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中国助老公益行动计划”启动仪式上了解到的。
经民政部批准,作为专门从事助老公益事业研究的全国性、学术性和具有公益性的社会团体,中国老年学学会助老公益事业研究委员会也在北京正式成立。
据中国老年学学会助老公益事业研究委员会会长刘坚介绍,作为委员会今年的工作计划,“中国助老公益行动计划”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开展助老公益有关课题的调查研究,重点是对贫困老人等的生活状况、家庭状况进行调研,了解他们的帮扶需求;举办全国助老公益事业高峰论坛;举办“全国长寿明星评选活动”;开展“2009年度助老公益人物”评选活动;组织有关机构和企业等对定点帮扶的敬老院、社会福利机构、老年活动中心等进行助老救济、设施建设和改造以及开展“光明助老”行动等。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 篇5
一、实施原则
(一)政府负责,加强部门合作与社会参与,齐抓共管。
(二)预防为主,加强宣传教育,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三)突出重点,加强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注重实效。
(四)分类指导,加强督查指导,严格执法,综合评价。
二、目标和工作指导
(一)目标。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遏制艾滋病性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降低艾滋病性病发病率。到2005年底,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性病发病人数年增长幅度控制在10%以内;将艾滋病病毒经临床输血传播的平均水平降低到1/10万以下,其中,在艾滋病高发地区,控制在1/万-1/5万以下。
(二)工作指标。
到2002年底要完成的工作指标:
1.坚决取缔违法采集血液或原料血浆点;对所有临床用血实行艾滋病病毒检测;85%以上的临床用血要由合法的采供血机构提供,不足部分由经批准的医疗机构自采自供;所有生产血液制品的原料血浆必须由合法的单采血浆机构使用机械采集。
2.完成医务人员艾滋病性病知识全员培训。全国70%的县(市)级以上综合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中医医院等医疗机构能够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提供规范化诊断、治疗、咨询与预防保健服务,85%的县(市)级以上医疗机构能够为性病患者提供规范化的诊断、治疗、咨询与预防保健服务,50%的乡镇卫生院能够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性病患者提供咨询与预防保健服务。
3.全国至少有5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能在社区和家庭获得医疗和生活照顾。
4.建成全国地(市)级以上艾滋病性病信息网络系统和全国综合监测、实验室检测网络系统。
5.制定有关降低人群危险行为的政策,建立输血风险和艾滋病防治人员职业意外感染保险机制;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提供医疗和社会救助措施。
到2005年底要完成的工作指标:
1.全民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在城市达到75%以上,在农村达到45%以上;在高危行为人群中达到80%以上;在戒毒所、收容教育所、监狱、劳教所被监管教育的人员中达到95%以上。
2.高危行为人群中安全套使用率达到50%以上。
3.全国90%的县(市)级以上综合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中医医院等医疗机构,以及50%的艾滋病高发地区的中心卫生院能够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提供规范化诊断、治疗、咨询与预防保健服务;75%的乡镇卫生院、50%的婚前医学检查机构能够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提供咨询与预防保健服务。
4.从事艾滋病预防保健、临床医护、检测检验、采供血等专业人员要达到100%上岗培训。
5.结合全国卫生信息网络建设,完善全国县(市)级艾滋病性病信息网络系统。
三、行动措施
(一)保证血液及其制品安全,阻断艾滋病病毒经采供血途径传播蔓延。
依法加强采供血机构建设,健全采供血机构网络;节约血液资源,做到合理、科学用血。建立健全省级血液中心。到2002年底前,要对不符合建设标准的地(市)中心血站进行必要的改造;要在没有采供血机构的地(市)建成中心血站。到2005年底前,要在中心血站覆盖不到的县建成基层血站或中心血库。到2001年底前,在偏远地区仍需自采自供血液的基层医疗机构,实现用艾滋病病毒快速诊断试剂进行血液筛查,对所有临床用血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到2002年底前,要在全国实行血站技术人员和相关检测人员的全员考核,并实行采供血人员执业资格制度。
依据《单采血浆站基本标准》、《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对现有单采血浆站进行整顿。2001年,由卫生部组织对全国单采血浆站进行执业验收,对不符合标准的一律予以取缔。
实行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总量控制,加强监督管理。从2001年起,不再批准新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对全国血液制品企业执行《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特别是对具有《单采血浆许可证》和质量责任书的单采血浆站购入机采血浆的情况,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要适时组织监督检查,对不合格的要责令其限期整改。
建立原料血浆采集、血液制品生产审核报告制度,加强对原料血浆的采集、收购和血液制品生产的监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要向卫生部上报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管辖的单采血浆站原料血浆采集报表。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要定期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血液制品产量及血浆来源和数量。各采浆耗材生产企业要定期向卫生部提供有关耗材销售情况。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要定期核对原料血浆供应数量、耗材销售使用数量以及血液制品生产数量的匹配情况,对违反《血液制品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处罚。
加强对一次性输液(输血、注射)器等无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临床使用和使用后处理的监督管理,打击非法制造、回收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行为。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要适时组织开展执法检查。
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加强对血液及其制品、诊断试剂和防治艾滋病药品的质量控制,提高检验监测能力和水平,保障用血安全。各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原料血浆投料前“检疫期”制度;对凝血因子等血液制品应推行两步病毒去除或灭活措施;到2001年底前,实行血液制品上市前的国家批签发制度;到2002年底前,实行原料血浆混浆投料后的核酸抽检。
建立举报制度,加大依法打击非法采供血行为的力度。卫生、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与公安机关密切合作,严厉打击非法采集、收购和销售手工采集原料血浆的行为,对手工采浆机构,吊销其《单采血浆许可证》;对收购手工采浆生产血液制品的企业,按制售假劣药品处理,依法吊销其生产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每年要组织对单采血浆站和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进行检查。卫生部、公安部要适时组织开展打击非法采供血液或原料血浆行为的活动,取缔非法采供血机构,严厉打击“血头”、“血霸”,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收购手工采集原料血浆的生物制品厂家要依法予以处罚。
(二)加强健康教育,普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
宣传教育部门及大众传播媒体要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中央和省级电视台、广播电台的第一套节目每周至少播放一次艾滋病性病防治、推广无偿献血的公益广告或有关节目。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报纸每周至少刊登一次预防艾滋病性病、推广无偿献血的报道或公益广告。中央和地方影响较大的有关期刊也要适当刊登有关文章和公益广告。
各有关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团体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负责本系统职工和有关人群的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教育。乡镇、街道要将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无偿献血知识纳入创建文明社区的内容。基层人口学校要普遍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促进生殖健康的教育。要特别注重在青少年中开展青春期和性健康知识、艾滋病性病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禁毒知识的普及教育,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高级中学要对入学新生发放预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处方、宣传材料(品),开设专题讲座;普通初级中学要将上述有关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
在机场、车站、码头等交通集散场所,以及医疗保健机构等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开辟宣传橱窗、发放宣传材料(品),在营业性娱乐场所放置宣传材料(品),开展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对劳务输出、旅游等出入境人员,要进行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教育和相关咨询服务。
(三)针对高危行为开展干预工作,减少人群的危险行为。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依法打击卖淫嫖娼、吸毒贩毒违法犯罪活动,结合“无毒社区”创建活动,大力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和禁吸戒毒工作,积极宣传和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减少危害,降低人群高危行为。
推行社会营销方法,健全市场服务网络,在公共场所设置安全套自动售货机,利用计划生育服务与工作网络和预防保健网络大力推广正确使用安全套。积极开展针具市场营销,推广使用清洁针具,减少共用注射器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危害。
在社区医疗机构中进行吸毒人员药物治疗试点。试点工作要慎重稳妥、严格控制,并制定专门的工作方案和管理办法,经卫生部、公安部批准后实施。
(四)完善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质量。
健全艾滋病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网络,并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开展艾滋病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省级和艾滋病高流行区地(市)级预防保健和医疗机构要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提供预防保健、临床诊断、治疗服务。到2001年底,地(市)级以上城市和艾滋病高发地区的县(市),至少要指定一个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或其中的科室,收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
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艾滋病预防、治疗和护理体系。要建立社区专业骨干队伍和志愿者队伍,营造有利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生存的宽松环境,实施医疗照顾与关怀,并加强管理,减少其流动。
对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采用药物和其他干预手段,以及剖腹产和人工喂养等方法,控制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整顿性病诊疗服务市场,推行匿名就诊,规范性病诊疗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要提高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医疗服务能力,关心他们的医疗。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应同等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其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基金给付范围,按规定支付。鼓励开展商业保险和社会救助。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团体和慈善机构可设立艾滋病社会救助基金。
(五)建立健全艾滋病性病监测体系、信息系统和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艾滋病性病综合监测网络,开展生物学、人口学、行为学以及社会学监测。建立健全实验室检测网络和质量控制系统,开展艾滋病病毒检测,保证血液及其制品质量。将艾滋病性病信息网络纳入卫生信息网建设中,逐步建立和完善全面、快捷、灵敏的信息通路,提高艾滋病应急事件处理能力。
鼓励和动员多部门、多学科的力量参与艾滋病性病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工作。到2002年底,建立科学、合理的艾滋病性病防治分类评价指标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多部门、多学科参与的评价组织体系,定期对政策、防治方法和措施开展综合评估;建立评估反馈机制,及时修订、完善有关政策,不断调整防治策略与技术措施。
(六)加强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组织有关专家制订各类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大纲,编写各类培训教材,利用医学生的学校教育、岗位培训、毕业后教育和医学继续教育等多种培训方式,积极开展医疗卫生人员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全员培训和从事艾滋病性病预防保健、健康教育、临床医护、检测检验、采供血和管理等人员的专业培训。
将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的策略和方法纳入中央、地方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的培训课程。行政管理部门要结合岗位培训,进行政策制定与评价方法的学习。
(七)开展艾滋病防治基础和应用研究。
把艾滋病防治研究列为国家重点科技研究项目,加快安全输血、临床治疗、药物开发、疫苗研制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及成果转化,结合我国国情及时推广应用国内外科学的防治方法和措施。扶持科研机构、药品检验机构研制艾滋病检测试剂和高标准试剂标准品,提高血液艾滋病病毒检测水平;探索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方法;进行新型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的开发;加快我国艾滋病病毒流行毒株疫苗的研制和人群应用;大力开展血液成分病毒灭活等输血安全的基础研究工作。科技部、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要制定和落实我国抗HIV药物和疫苗的科研、生产及引进规划。
加强流行病学研究能力,建立并逐步完善我国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预测模型,及时准确地分析与预测艾滋病的流行趋势。针对艾滋病防治措施和方法,开展经济学评价与应用性研究。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加强国务院防治艾滋病性病协调会议制度建设及其办公室的工作,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协调、督促、检查《规划》和协调会议各项决定的落实。同时,设立跨部门、多学科的艾滋病专家顾问委员会,为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及有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咨询和提出建议。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性病协调会议制度办公室负责制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并对《行动计划》的实施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从2001年起,每年组织一次对《规划》和《行动计划》落实情况的检查督导,并召开一次遏制与防治艾滋病的工作会议,通报情况,总结交流经验,促进实施《行动计划》工作的落实。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国家有关部、委、局(团体)预防控制艾滋病性病工作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的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领导本地实施《行动计划》的工作。要根据《行动计划》精神和实施方案,研究制定本地区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行动计划》目标如期实现。
(二)调整、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相关政策。
加强调查研究,尽快制定与艾滋病性病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为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加快研究和制定高危行为人群干预政策与措施。抓紧研究和制定相关的保险制度,妥善解决输血风险和艾滋病防治人员职业意外感染风险问题。同时,对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清理,对其中不适应艾滋病防治工作需要的进行修订。
扩大预防与控制艾滋病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该领域有关的国际活动,借鉴与吸收国际上有益的经验。积极引进国外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对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捐赠我国用于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的药品实行减免税政策。
(三)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
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机制。中央财政设立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列入中央财政预算,用于中央有关部门开展防治工作和对困难地区的补助。地方财政要根据艾滋病防治工作需要,安排必要的防治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并随着国家财力的增长和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实际需要适当调整。积极争取社会捐助和境外援助,多渠道募集资金。加强资金的管理与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儿童中国画入门教学计划精华 篇6
教学内容: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涵深厚,清新雅致,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和学习中国画,是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此次中国画教学的内容,根据教学对象的年龄和理解能力,主要定为小写意花鸟鱼虫,蔬菜瓜果,穿插书法教学。选取身边孩子感兴趣的小动物和花花草草,水果为主要内容,是因为一方面孩子对这些对象较为熟悉,感兴趣。二方面,这些是较为容易绘制的对象,对于年龄小的孩子,也可以完成。穿插书法教学是因为 一方面让孩子感受书法用笔在绘画中的作用(这点很重要),在小写意画中,也需要孩子自己的提款来完整幅画的创作。二方面:从小学习书法,让孩子懂得汉字的间架结构,对以后钢笔字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和好处。
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起孩子对艺术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继续学习的动力。培养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合当前素质教育中的主题性发展,让孩子在自由的空间中想象,成长。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找到学习中国画的方法,为进一步学画打下坚定的基础。
课程安排:每周两个课时,学时暂定一年
教学具体计划:将全年分为四个学习阶段,分别为前两个月的学习,中间三个月的学习,其后四个月的学习,和最后三个月的学习。
前两个月的学习,旨在培养起孩子对中国画的兴趣所在,让孩子充分了解笔墨纸砚的特性,掌握正确的用笔姿势、作画姿势,了解不同运笔在宣纸上的不同效果,了解墨和中国画颜料的性能,学会简单的调色调墨。绘制一些简单的有意思的瓜果,小动物,如:柿子,琵琶,金鱼等,做小幅练习,主要让孩子在画的过程中接触到文房四宝,并且能够熟练地掌握并加以应用,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期间,教师主要运用讲解示范教学的方法,手把手教孩子了解国画,了解毛笔,也可熟悉每一个孩子的性格喜好,为今后的教学铺路。每月底一次书法课程,主要练习大楷,为的是让孩子更好的熟悉笔性。课程结束之时,做到每个孩子都可以熟练运用毛笔在宣纸上进行简单的绘画,并且对国画也产生浓厚的兴趣。中间三个月,是对基本笔性的了解过程,前一个月延续第一阶段对于小画幅简单瓜果小动物的学习,在孩子掌握了笔墨宣纸的特性后,再练习加以巩固。后两个月渐渐加入一些简单花卉的学习,如:梅花,兰草,竹子等,主要采用单元式教学的方法,一种题材为一单元,比如,学习梅花的画法,从临摹各类梅花的画稿开始,教材上可选用《芥子园画谱》或者儿童入门教材,通过教师示范学生跟画,让孩子掌握好一种花卉的画法。题材的选择可根据具体季节时间来确定。还可运用范画和实物相结合的办法,提高小孩的兴趣,让孩子了解植物的生长特性,结构规律,更好的运用到作画中去。争取学一种,会一种。这期间,可给孩子看一些古代经典花卉图册,提高孩子对国画的审美情趣,也可带领孩子到美术馆,博物馆去参观画展,让孩子亲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孩子的眼界,陶冶情操。等学习到一定成熟的程度,可带孩子外出对物写生,到附近的公园、植物园去,让孩子亲临其境,一方面亲近了大自然,一方面提高绘画技巧。这样跟画写生相结合,对于孩子绘画技巧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也提升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培养了的兴趣爱好。每月一次的书
法课,大楷的练习仍然坚持下去,加入讲解一些字形结构特点,让孩子更好的了解汉字。第二阶段的学习结束后,做到每个孩子对于国画的审美都有所提高,能独立临摹小画幅花卉,提升自己在学习国画方面的成就感,为继续学习增添动力。
其后四个月,也就是第三阶段的学习,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第一个月,延续上一阶段对于简单花卉的学习,温习学过的每种花卉,大量练习。从第二个月开始,逐渐开始加入一些笔墨技巧的讲述,比如皴擦点染的不同效果,墨的干湿浓淡等等,教学安排上应该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在单元学习到一定阶段后,开始入手临摹名家名派作品,仍然采用示范跟画的方法,画稿的选择也应从简入难,选择一些简单的大师的作品进行讲解和示范,比如:齐白石的花鸟画、郑乃珖的小写意花鸟等。由于学习难度的逐渐加大,教师要不断的鼓励孩子,以免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后产生厌倦或倦怠感。也可举行一些有意思的活动,比如制作国画小扇面或是小贺卡,再提起孩子的绘画兴趣。这一阶段的学习,难度略大,所以安排此课程时间较长,旨在阶段课程结束时,孩子能够对国画在潜移默化中有更高一层次的认识,能够独立地临摹完成一些简单的花鸟画稿,并且能够结合写生,为之后的创作学习做充分的准备。每月一次的书法课程,继续讲解字形结构,并加入书法中的运笔技巧的内容,让孩子写出一手好字来。
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 篇7
为加快推进节能减排, 逐步淘汰白炽灯, 加快推广节能灯,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 N D P) 、全球环境基金 (G E F) 合作共同开展“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项目, 支持研究编制《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行动计划》。目前, 相关研究工作已经启动。
我国是照明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2 0 0 7年, 白炽灯产量4 4.4亿只, 占世界产量的1/3, 出口2 9.8亿只;紧凑型荧光灯产量3 0亿只, 占世界产量的8 0%, 出口2 2亿只。我国照明用电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 2%, 采用节能灯替代白炽灯可节电6 0%~8 0%, 若把现有在用的白炽灯全部替换为节能灯, 一年可节电4 8 0亿千瓦时, 潜力巨大, 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
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 篇8
区域研修行动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展开。一是半日活动视导。通过视导“暴露”教师潜藏于行为之中的“儿童观”,据此引领各幼儿园聚焦薄弱问题,探寻园本研修路径。二是教研活动视导。通过视导引领各幼儿园依托园本教研,利用教师群体之间的差异资源、交互影响和真实场景中的问题解决,更新教师的儿童观。三是站点式研修。通过区域内核心教研团队与园所一线教师群体的深度对话,引发教师的反思,帮助教师实现思维方式的改变和儿童观的更新。
一、半日活动视导
半日活动视导的目的是了解当下教师的儿童观。因为儿童观存在于意识层面,管理者和教师本人都很难真实地了解潜藏于内心的观念,平日里“概念层面、口号层面”的儿童观和教师行为背后折射出的儿童观之间存在着落差。因此,我们选择了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班级环境、师幼关系、教师行为、儿童表达”四个方面的内容来进行半日活动视导研修。一方面,视导可以多视角地采集丰富的素材以剖析现象及行为背后的观念;另一方面,视导本身就是一种深入的培训方式,可以实现对区域内骨干教师的理念引领,促进各幼儿园园本研修路径的研究。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由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成员、协同教研员、片组业务负责人等10多个人组成视导团队,根据“班级环境、师幼关系、教师行为、儿童表达”等视导切入点,分成四组对被视导幼儿园开展观察记录、随机访谈、观摩集体教学活动、查阅课程计划等浸入式视导。与一般的观摩、检查不同,视导团队在视导前要明确分工,视导中要有目的地采集案例、图像、视频等资料,视导后要完成相应的“作业”。下面举例说明。
“班级环境组”要扫描式地观察幼儿园环境与材料中的细节,完成一份“环境图说PPT”,分析教师从环境创设与材料提供中折射出的儿童观。例如,视导者抓拍到某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和活动材料投放中不适宜的现象,并作了分析:“这是投放在大班益智区的拼图材料,架子最上层左边是一大筐各类拼图片,大约有几百片,右边是拼图的底板,共有十三块。可以看出教师仅仅投放了材料,而没有去关心幼儿如何操作。因为即便是成人也无法从十三份打乱的拼图中进行有意识的复原拼搭。教师只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关心的是收纳是否整齐,而没有站在儿童的立场去思考。这是教师创设的小医院环境(如图1)。教师是否考虑过颈动脉、主动脉、肾脏、胰腺等部位的名称是大班幼儿感兴趣并需要知道的?用怎样的呈现方式更能引发幼儿对人体的探索呢?虽然教师有积极创设环境的意识,但所创设的环境如果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不吻合,那么环境对于幼儿来说就缺乏意义。”
“师幼关系组”需要抓住低结构活动中师幼互动的关键事件,视情况与教师、幼儿进行简要访谈,事后完成一份“故事白描案例”,内容包括事件描述、儿童行为解读和教师行为背后的观念剖析、教育建议。例如,视导者用手机摄录了一段视频,并对事件进行了白描记录:(事件描述)……天天独自一人搭积木。教师走过去,两手握着天天已搭建好的十字交叉的积木两端,边晃动边对天天说:“你看,这样会摇,房子就不牢固了,怎么办呢?”天天不语。教师又说道:“去找一块积木垫在下面。”天天站起来来到积木筐前,找到了一块积木,塞到教师认为导致摇晃的积木底下。教师看了看,接着说:“下面还是有点空,要再找几块积木垫上。”……终于积木不再摇晃了。教师说道:“嗯,这样就好了!”(行为解读)案例中的教师将儿童看作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将自认为好的搭建方法直接传授给儿童,忽略了儿童才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育建议略)。
“教师行为组”主要视导教师预设的高结构教学活动,通过阅读教师的文本和观摩教师的教学现场,进行记录和分析,填写相应的“教师行为影像视导表”,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材料、教学组织与形式、教学策略等角度进行记录,并分析教师是否了解儿童的年龄特点、经验水平,是否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是否尊重儿童的学习方式等。例如,视导者发现某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瓜的一家”中,先演示切南瓜和黄瓜,然后逐一让幼儿观察并识记瓜的各部位名称。针对这一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结合活动方案中的目标“1.認识几种常见的瓜,知道瓜由柄、蒂、皮、瓤、籽组成;2.了解瓜的不同外形特征及内部结构特征;3.感受瓜的多种多样”,视导者认为:案例中的教师过于强调知识的获取,对儿童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理解得不充分,应给予儿童充分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机会。
“儿童表达组”则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追溯教师前期的教育行为、策略与理念,填写相应的“儿童作品解析表”。例如,视导者对某幼儿园呈现的儿童作品“奶牛朋友”中统一的形象、构图,甚至连奶牛的身体朝向都千篇一律的现象作了解析:“该教师采用的教育策略可能是‘观察—模仿—适度添画’。教师以完成作品为目的,对如何引导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奶牛的情感体验和认知经验缺乏必要的支持策略。”
对以上视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视导团队均会在一周之内,将视导获得的材料和提出的建议经区教研员审阅后打包反馈给被视导幼儿园,供幼儿园后续开展系列园本教研活动解决相应问题时参考。幼儿园会根据视导团队反馈的信息,理性地审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的研究,最终切实解决问题。例如,某幼儿园的教师面对全面翻造的园所,充满热情地投入到了环境布置中,所设计的墙饰、创设的区角越来越趋向“精致、唯美”。视导者则认为教师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恰恰暴露了对儿童主体性的忽略。通过视导反馈,该幼儿园的教师意识到环境应当更多地给予儿童表达的机会和空间。为此,他们围绕“主题活动中儿童的表达与教师的支持”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研活动。
nlc202309090539
为了实现经验的传播与共享,我们通过“西湖儿童研究”微信公众号,定期将区域研修的阶段性反思、幼儿园的优秀教研实例、教师的实践智慧与感悟,向全区教师推送。例如,在半日活动视导后,我们及时推送了“环境背后的儿童观”“解读作品走进童心”“亦玩亦学真成长”“寻找经验的生长点”等一系列视导研修掠影。又如,在向各园推广故事白描研修方式时,我们推送了一篇园长的白描案例《只需关注 便是支持》供区内一线教师参考。
二、教研活动视导
教研活动视导的目的一方面是对各幼儿园基于某一研究切入点的教研情况加以了解;另一方面则是对各幼儿园教研负责人进行实践性培训。这种视导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园发现问题、明确研究主题,还能手把手地指导幼儿园如何依托教研,逐渐更新教师的儿童观,解决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各幼儿园根据半日活动视导反馈的信息和幼儿园实际情况,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系列化的园本教研。我们则根据各园申报的研究主题,分别开展专题性的教研活动视导。例如,今年5月开展“支持儿童的表达”教研活动视导,有6所幼儿园接受视导;6月开展“建构有意义的环境”教研活动视导,有9所幼儿园接受视导。视导团队由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成员、协同教研员、专题组负责人和各幼儿园教研组长等组成。为了便于一线教师参与,教研视导一般安排在中午进行,由被视导幼儿园展现系列园本教研中的常态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结束后,视导团队与被视导园教师团队立刻进行对话式研讨。
视导者会先进行分工,分别从“教研内容的来源与确定、教研方案的策划、教研主持人的引领与支持、教研文化与氛围、教研成效”等视角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并填写相应的“视导观察反馈表”。这样做可以使视导者聚焦细节、深入分析,也确保了后续提供给被视导园的反馈信息是具体客观和多角度的。
此外,视导团队还增设了“体验者”的角色。即选择同一研究主题的幼儿园相互选派教研组长,让他们以体验者的身份加入被视导幼儿园的教研团队。“体验者”需在前期了解教研背景和已有教研进程,在现场作为教研团队的一分子参与研讨,教研后从“整体感受、对本次研讨问题的深度思考、对视导园的教研建议、对本园的教研启示”等角度提交“视导体验反馈表”。对于年轻的教研组长来说,有机会亲历其他园的教研现场,不仅能获得直观的教研体验,学习借鉴其他园的教研经验,还能推动不同幼儿园对同一个研究主题进行差异性思考。
例如,我们对某幼儿园以“支持儿童的表达”为主题的教研活动进行了视导。教研主持人以大班主题活动“走进小学”中各班幼儿的作品“小书包”(如图2)为切入点组织了教研活动,意在通过观察、分析儿童作品,引导教师从儿童的表达去反思前期的教育行为,呈现不同的教育行为背后的儿童观,即“不教,孩子就不会”或“孩子有能力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从而让教师感悟到不同的教育观念所带来的不同的儿童表达。随后,视导团队和该园教研团队开展了对话式研讨,大家认为本次教研活动以儿童作品为切入点,选取的教研内容具有普遍性,抓取的问题以小见大,并能从教师的差异性行为入手引发大家思考。这些都做得非常好,但组织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研主持人在抛出问题后没能对教师零散的表达进行有效的梳理和提升,没能有效地引导教师基于此次研讨的经验进行同类问题的延展性思考,提出跟进性实践的建议……
通过对教研活动的视导,我们努力帮助教师认识到:要善于从儿童的作品、学习故事及教育教学现场去发现问题,将研究放到具体的情景中,这样的教研才会真实、有意义;要对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现象和行为层层剖析,叩问行为背后的观念,这样的教研才能直抵核心、有实效;要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过程进行动态、系列的跟踪观察,不断地调适和优化,这样的教研才能落到实处、有价值。
三、站点式研修
随着区域内园所的不断增加,教师队伍不断扩大,新手教师及新上路的教研负责人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他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问题,迫切需要支持与协助。为了及时解决教师当下的困惑和问题,我们创设了“发现儿童 走进园所”站点式研修这一教研模式。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在区域内招募有研究热情、专业素养较高的骨干教师,成立“发现儿童”行动研究先导小组,然后由先导小组成员分小组进入某一幼儿园进行站点式研修,与幼儿园一线教师进行深度对话,倾听他们的困惑,再从中梳理出具有普遍性、典型性的问题,及时组织相关的教研活動,帮助教师解决困惑和问题。
迄今我们已经先后进行了多次“发现儿童 走进园所”的站点式研修活动,直接作用于地处西湖区南部、北部、西部的之江地块、三墩地块、蒋村地块的一线教师。例如,“发现儿童 走进转塘”的站点式研修活动针对某新教师提出的“为什么孩子玩滑梯总是违规”的困惑展开研讨。该教师对孩子没有做到她所强调的“一个跟着一个,屁股坐着滑”感到不满,而先导小组成员则帮助教师从阳性赋义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违规行为”是因为游戏情境“着火了”的现实需要而产生的。经过现场的剖析、对话,教师的立场发生了转变,进而发现了儿童游戏的意义,将关注的重点调整到安全防护、游戏情境深化等行为中去。又如,在最近一期的“发现儿童 走进西溪”的站点式研修活动中,某教师对“大班的C不善于表达”非常焦虑。“发现儿童”行动研究先导小组成员就结合视频与大家进行了抽丝剥茧式的深度对话,引导教师将自己的困惑还原到具体情境中去,最终该教师认识到自己的焦虑是没有必要的。其后,先导小组成员还引导教师们用“阳性赋义”“效果律”等理论去发现幼儿行为的积极意义,剖析行为背后的合理原因。在此基础上,教师懂得了只有尊重、接纳、理解儿童,才能探寻出支持儿童表达的多种策略。
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没有捷径,无法压缩,也不能替代。“发现儿童”研修之旅刚刚启程,我们坚信这一路的探寻会让我们发现更真实的儿童,遇见更美好的自己,实践更有意义的幼儿教育。
关爱留守儿童暖冬行动简报 篇9
为了让农村留守儿童温暖过冬,近日,雁塔区大雁塔街道开展了“爱心妈妈为留守儿童编织毛衣”活动,呼吁社会各界奉献爱心,共同关心关注关爱留守儿童。
活动倡议发出后,得到广大爱心妈妈的积极响应,大家争先恐后要求加入到编织毛衣的大军中来,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爱心妈妈从领取毛线开始,就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性别、身高、年龄等信息,讨论如何搭配毛线的花色,以及完成编织毛衣时间等。为了出色完成这项工作,大家集思广益,采取上网查找编织图案、请专业人士进行技术指导、个人之间相互切磋技艺取长补短等形式,并通过三赛(赛技艺、赛速度、赛数量)活动,提高个人的编制数量和质量。一针一线编制,一色一花搭配,一件一款的新衣倾注着爱心妈妈的心血。
此项活动持续一个多月,共编织毛衣32件,并分发到农村留守儿童的手里,有了贴身暖心的毛衣,这个冬天孩子们不会冷。
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 篇10
为了认真学习贯彻上级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积极促进全镇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就我镇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采取措施如下:(我镇共有留守儿童65名,留守妇女275名)
1、注重配合,齐抓共管。关爱留守儿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合力推进。各中心小学建立健全留守儿童信息库,形成全面的信息系统档案,教师志愿者做代理家长,进一步将“导师制”经验运用到关爱行动中去。共青团发动团干部、团员做志愿者和留守儿童结对,并在少先队员中开展“少先队员与留守儿童手拉手活动”。妇联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并在关爱行动中做好牵头协调工作,定期将活动情况汇总上报。
2、注重结合,力求实效。留守儿童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家庭社会方方面面,我们采取一要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将村民、民风建设融进关爱留守儿童之中;三要与学校教育、家长学校活动相结合,引入亲情电话、必理心进
辅导等工作手段和载体,将教育、关怀和服务紧密结合起来。
3、注重宣传,营造氛围。我镇紧紧围绕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题,积极宣传“以人为本”、“儿童优先”、“尊重儿童、支持儿童”等新观念、新风尚,宣传国家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
【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推荐阅读:
健康儿童行动计划总结06-17
中国儿童好问题08-24
2018中心小学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工作计划07-20
中国儿童电影困境08-28
中国儿童职业体验中心09-05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09-05
中国传统文化儿童剧本10-08
中国少年儿童队历史10-19
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