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孔繁森的诗有感

2024-05-16

读孔繁森的诗有感(共4篇)

读孔繁森的诗有感 篇1

读孔繁森的诗有感

我喜欢读书,也读了不少书。其中对我教育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本书就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这本书用朴素的文字记述了党的好干部孔繁森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自觉服从组织的安排,舍“小家”顾“大家”,毅然放弃“高堂在,不远游”的古训,先后两次进藏,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已,对藏族同胞怀着深厚的爱,用微薄的工资给藏族同胞送医送药、收养三个孤儿,以致化名献血解决收养孤儿的经济困难。他是一个勤政廉政的楷模,他的博爱精神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至今还难以忘怀。

书中有孔繁森在西藏工作时写下的一首小诗:“夜静四无邻,犬声扰我心,思乡思亲友,更思老母亲。”每当翻阅这本书,朗诵起这首小诗,我就会联想到他离家赴西藏之前跪伏在母亲面前磕头泣别的情景,不禁肃然起敬。这首情真意切的诗,虽然质朴无华,但却坦露出一位赤子的思乡情怀,使我从中学到了许多优秀品质,引发了关于尊老、爱老、敬老的思考。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向来倍受人们的推崇。史书记载,封建社会考察官员时,非常注重孝道,在任官员遇到父母亡故,要回故里守孝,否则将被视为大逆不道。可见,孝在传统道德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新中国成立后,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被继承下来,而且成为评判人们道德情操的重要标准之一。孔繁森之所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尊重和爱戴,主要在于他对党的事业的忠诚,但他对母亲体贴入微的孝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古人云:“忠孝不能两全”。古代有许久先贤先哲,烈士侠女,为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昌盛,或戍守边关,或驰骋沙场,无法在床前侍亲尽孝。孔繁森也不例外。他为了党的事业,为了藏族人民的幸福,欣然服从组织的决定,两度进藏,而不得不把年迈的母亲留在故乡。他在“忠”和“孝”的矛盾面前,义无反顾地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由此看来,一般意义上的“忠”和“孝”的确很难两全。然而若把“孝”的内涵拓展升华,忠、孝的统一也是可以做到的。孔繁森在这一方面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我们伟大的民族。他把对祖国的“忠”和对藏族老人的“孝”融为一体,实现了完美的忠孝结合。在敬老院,他看到藏族老阿爸的鞋子破了,脚被冻得红肿,心痛地把老人的脚紧紧地抱在怀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老人冻冷的双脚;在乡下,他看到一位70多岁的藏族老人因病而浓痰阻喉,有生命危险,他就用随身携带的听诊器胶管,一口一口为老人吸痰,使老人转危为安;在病床前,他将身上仅有的一点钱塞在患病老人的手中……看了孔繁森的事迹,谁能说得清,这到底是一位共产党员对国事的“忠”,还是一个晚辈对长辈的“孝”?

“忠”和“孝”二者是相互联系、难以割裂的。作为高尚道德的两个方面,忠孝是能够集中在像孔繁森这样的优秀人物身上的。正因为孔繁森有对母亲至诚的孝,才能在藏族老人面前自然而然地演化为对人民的爱;正因为孔繁森有对祖国对人民的“忠”,才会在实践中化为对长者的“孝”。试想,如果孔繁森连自已的母亲都不孝,那么,他对藏族老人还会“孝”得那般深情?

一个人的道德观一旦形成,他的言行就会反映在道德体系的各个方面。孔繁森作为领导干部的楷模,是高尚道德的体现者。他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坚定党性;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满腔热情;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孝敬老人、尊重长辈的传统美德,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完美的忠孝两全的道德形象。

然而,与孔繁森同志相比,一些人的道德素质就显得相形见绌。在现实生活中,子女不孝敬父母,晚辈歧视老人的事时有发生。有的只顾自已享乐,在吃喝玩上可以大肆挥霍,一掷千金,而在赡养老人方面却很吝啬,斤斤计较;有的忘记了养育之恩,不尽人子之责,视老人为包袱,对赡养老人互相推诿、扯皮。这既背离了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也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眼下我市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如何进一步做好老年工作,正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在思明区梧村街道第二届邻里节举行之际,我重提孔繁森同志的孝,旨在提醒人们要重视“孝”在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从教育入手,从年轻人抓起,努力营造一个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氛围,把对老人的“孝”和对祖国的“忠”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人们追求的道德目标。让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的传统美德如和煦的春风拂暖人心!

读孔繁森的诗有感 篇2

看完《母亲的诗》这篇文章后,我不断反思自己:我为母亲做了什么?我报答了母亲的养育之恩吗?我也会留下永久的痛吗?

回想母亲关心我的每一个记忆片段,还有我一次次的反叛,我感到曾深深地伤害了母亲,而母亲却每次都宽宏大量地原谅了我。

有一次,我和妈妈赌气。原因是我多次去吧打游戏且不思悔改。妈妈要我跪下,我不听从反而离家出走,还用身上仅有的14元钱又上吧玩了一天。一天下来,我肚子饿得饥肠辘辘,但又不好意思回家。这时一个小面摊的老板看出了我的心思,给我下了一碗面。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一天没有吃东西,再差的东西也咽得下,更何况是一碗热气腾腾的可口的面条呢?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后来老板问我眼睛上的黑眼圈是怎么来的,毕竟她也送了一碗面给我,我不能骗她,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她。“你还是回家吧!一碗面你就这样感激莫名,那个天天为你做饭的人,你又怎么感激呢?”听了老板的话,我幡然醒悟。回到家,看到母亲那双红肿的眼睛,我为自己的行为深深的自责。

第二天,妈妈带我去吃早餐。我们又碰上那位女老板。我打算给她昨天的面钱,她却说:“不用了,你妈妈在你之前就已经给过了。”我回头看了看母亲,她脸上挤出了尴尬的笑容。回想起母亲的眼睛,我落泪了。眼泪没有在我脸上留下一丝泪痕,却成为我心中一道长长的伤疤,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痛。

念孔繁森有感(本站推荐) 篇3

念孔繁森有感

席海滨

盖人之入世,必有信仰。自古,文人重德,武士尚武,远有伏羲、神农、孔丘、文天祥,近有谭嗣同、雷锋、孔繁森者,皆存道义于当世,惠恩泽于四方,远名传千古,信仰震万代。

夫信仰,是以行事之尊照,律己之准则,匡德行于往昔贤人而时人以至后人以复之思想

行受。

孔繁森者山东聊城人也。夫子第七十四代子孙。生于公元1944年,殁于公元1994年。

祖上三代事农。适其十八,家困,遂从军,凡七年。公元1966年,时值中国共产党执政,故照当时体制,凡入中国共产党者日:党员,孔繁森幸之入党。公元1969年于军中复原,为工人,后升至国家干部,又十年,时国家勉普通干部于西藏就业,孔首当其职,为岗巴

县委副书记。公元1981年4月,返聊城,历任中共莘县县委副书记,聊城行署办公

室副主任、党组成员,聊城地区林业局局长、党组书记,聊城行署副专员、党组成员。

公元1988年,重往西藏,任拉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副书记,阿里地委书记、阿里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政协阿里地区委员会主席。公元1994年11月29往新疆

塔城考察边贸途中,因车祸殉职,年仅50岁。

故人云:大丈夫当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孔为官清廉,爱民如子,曾于

赴藏途中作诗“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视人民疾苦若自家之苦,担

国家危难如自身性命,一生勤勉,兢兢业业。后至藏,又发“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

高原”之悲美绝唱,誓死之心,实动肺腑。既名不就而功不成,其言何壮?其情何悲?无论

后人歌之,效之,流芳四海哉?

且看今之党员,私车豪宅个个身如猪,阿谀虚表人人心似贼。浓妆艳抹体侨情,哪知二

奶原是鸡。刮得民脂藏金屋,小姐马屁随股流,一朝忽然露了底,咱不怕,上头有人!

悲哉!何以食人民之谷米而反噬人民之血肉?孔繁森之属少也。一心为民之官少亦。昔

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者,至于今日,君可略数一二?

昔,故人尊王道俸天命,天子大赦是以上天仁慈,降甘露于万民,轻徭薄赋,甚而免税,多者三五载,少止一二年,百姓无不奋勇耕桑,以谢天恩。今,永久免税,甚送钱粮,奈何

官不官,民不民,劣迹遍匹夫?

今逢国家首脑如胡锦涛,温家宝者实是人民之福,国家之幸。正往“老有所养、老有所

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之理想社会迈进。退耕还林还有钱,医疗

保险报大半。此乃惠民,养民之德政。百姓自当感恩戴德,富足康乐了。然,不然。民不足!

官不足!国家不足!何也?

窃以为,当下社会,信仰偏颇。民情难以上达,上策难以下惠,其过在于有人假传圣旨,便是人民之父母,官也!且官官相护,难以挖底。

余振东,贪40亿,判徒刑12年;王宝森,贪3亿,畏罪自杀,不追究刑事责任;许迈

永,贪2.13亿,择期宣判…..民愤难平!

如若,法律因人而异,法律可改,可动,试问:法律所立何为?

设若为人师表不以身作则,身不端,行不正,学生何以正身?世人皆依法炮制,国家何

立?同理,执法者徇私枉法,置法律道义于不顾,妄加篡改,人民如何依法?世风日下,信

仰渐无,乱世之前兆。

夫信仰,可大可小,可高可低,或高尚,或鄙陋。当择大义贤良之德行而仿之,方可净

身,化人,彰其要意,恩泽受众;反之,必受其害!

呜呼!吾民实可悲,人心实可叹!若东瀛野夫再侵我疆土,杀我同仁,可有昔日全民一

心之壮举?党员能否个个冲锋陷阵,身先士卒?民众能否舍身救八路?

孔繁森已逝,多如孔繁森之党员同志们,二奶少包些,钱财贪少些,莫要污了马先生之主义,害了我中华老百姓。上行方有下效,为官只能有一个信仰:为人民服务。莫要行反了。

观孔繁森纪念馆有感 篇4

这并不是纪念馆里又增添了什么新的内容,而是来到这里,我们会自觉不自觉地用孔繁森的事迹来对照自己。一个共产党员能否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时刻回忆起我们举起拳头宣誓时的内容,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常说的`党性教育,经常说的宗旨意识,都是贯穿在日常平凡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小事里。

每一名党员,并不是一生中都能做出轰轰烈烈地事情来的,大部分人都是在平凡中度过一生的。但是能够在平凡中坚持理想信念始终如一,这是很难做到的,我认为这样体现出来的精神才是更加伟大的。孔繁森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他的事迹都是小的事情,但是他的人品恰恰就是在这些小事中凝聚、炼就了的,他的伟大也正是于此。

上一篇:七级书法等级考试样本下一篇:集中学习讨论交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