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艺术杂谈(共12篇)
演讲艺术杂谈 篇1
关于艺术的“杂谈”
——读《仲呈祥演讲录》
冯 巍 《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09日 14 版)
《仲呈祥演讲录》(作家出版社2013年5月版)总计收入了59篇演讲,所谈涉及美术、音乐、动漫、歌曲等多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聚焦在文艺批评领域,有很多演讲题目就直接指向批评,像《必须坚持“美学的历史的”文艺批评标准》《科学发展观与文艺批评断想三题》《时代召唤实事求是的文艺批评》等。其他举凡讨论电视艺术理论与美学建设、影视艺术创作现状、当前艺术学学科发展,以及倡导“读点哲学”、敬畏经典、艺术“养”心,也始终都在关心文艺批评的进展。这些跨越了艺术门类壁垒的“杂谈”,令人在闲庭信步之间,也可以听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悦耳之音。比起作者那些严谨的论文,它们越发显现出生动、鲜活的语言风格。但是,作者依然是从哲学的高度审视着各个艺术门类,并且对文艺批评自身的软肋现象和不良倾向提出警示,其中,统摄全书的关键词有三,即文化、坚守、人才。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以及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都是近来的热门话题。作者把文化自觉看作是人民自信、民族自强的根本保障,认为必须警惕或隐或显的“专制”文化和“娱乐至死”文化破坏民族精神。如果忘记了用理想之光去引领大众,文化的根受到破坏,就会影响一个国家、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能力。他还明确提出,文化创意之“意”是意义之意,不是“创”钱之意。就其长远价值而言,“文化含金量”的重要性远远超出经济效益的含金量。文化如水,其宗旨在于“化”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饮水思源,都要遵循文化建设的常态规律,文化的发展只有日积月累才能水到渠成。其中,《氛围说·宝塔喻·引领论》一文简明扼要,可以称得上浓缩了作者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核心思想。
作者从文化自觉着眼,进而关注艺术学成为独立学科门类背景下的艺术自觉问题,《2011:升为学科门类后的艺术学》一文被放在了全书的开篇位置。他在多次演讲中从各种角度在论证,一个民族只有善于彰显艺术自觉功能,即能够坚守本民族的文化立场、人文精神,才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这种文化“坚守”在艺术领域具体表现为:艺术和艺术教育要自觉坚守全民族神圣的精神家园,艺术学科建设要自觉坚守体系化、规范化和国际化的客观规律,文艺批评要自觉坚守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和历史的标准,艺术工作者要坚守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社会担当。他极为反对艺术和艺术教育的“大跃进”式发展,指出民族的文化艺术大厦的栋梁支柱应该是一部部经过历史和人民检验筛选的经典作品,如果为了所谓的繁荣,纵容艺术创作与批评鉴赏采取颠覆、戏说、解构的立场,将会导致大厦的坍塌。
因此,作者特别看重对于人才的合理安排,强调一切要以“人才”为本。他在演讲中常常以崇敬的心情谈起那些学人典范,比如,《“真名士”与“大作家”》《艺术家与评论家关系的典范》《又想起了钱学森与费孝通大师》等。其中,强调文艺批评家尤其要拥有独立品格和尊严。他认为,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高素质、高境界的人才;培养并熏陶出高素质、高境界的人才,需要科学的文艺批评。文艺批评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社会构建一座坚实美观的民族文艺宝塔,准确地给予不同思想品位、不同美学格调的文艺产品以宝塔中适当的位置,为现实社会营造一种让人们深切感受到心灵滋润、灵魂净化、精神提升的文化环境和艺术氛围。文艺批评的科学性,就体现为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上的审美批判。只有把握好艺术的前进方向,同时实现经济繁荣和文化复兴,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演讲艺术杂谈 篇2
一、现今学术界对于刘备形象研究的批评
1.在形象塑造上过于苍白
在学术界对于刘备形象的塑造,认为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塑造过于苍白,个性特点不强,因此整个人物塑造与作品中的其他人物的形象刻画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刘备的形象塑造上,《三国演义》主要是参照古籍的事实记载的基础上来进行优化与完善,因此在形象上塑造了一个热爱民众、尊重贤才的仁君形象,但是在整个作品中对于“爱民”的表现却是少之又少,因此整个内容呈现出一种“空中楼阁”的现象。“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作品中虽然是塑造了一个“仁君”的形象,但是在作品中却很少涉及其对于民众的爱护,因此存在一种无法解释的矛盾,这也是一部分学者存在疑惑的重要原因。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三国演义》主要讲述的是三国鼎立的一种状态,这就使得在对刘备的形象塑造上主要是通过战争来进行反映的,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刘备实际上建立王国的地盘是十分的不固定的。此外,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刘备的琢磨比较少,并且对于其言行举止上没有进行个性化的刻画,而仁君形象的过度强调使其人物的丰富性受到的限制,进而使实际的阅读者会有苍白之感受。
2.在形象塑造上强调过度,缺乏真实性
在刘备形象的塑造过程中,作者在对其道德品质高尚的君主形象进行塑造时,在其对于功利追求的手段等方面的刻画上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刘备为了能够实现汉室的复兴加入到了群雄争霸的环境之中,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还讲求礼让又显得十分的可笑,因此在这样的矛盾下刘备形象的塑造缺乏真实性。另一个方面就是对于刘备爱民方面的描写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在刘备带着百姓渡江的描写中,写刘备看到百姓的哭声不断而内心痛苦是十分合理的,但是在描写其难过时却夸张其想要投江而死,因为左右亲信的制止才绝了这个念头,显得缺乏真实性。虽然作者这样描写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美化刘备的形象,但是确实显得过于的夸张。
二、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刘备艺术形象分析
1.“义”大于一切的好兄弟
在《三国演义》中,贯穿于整部作品的重要脉络就是对“义”的重视,因此在作品的第一章就是兄弟三个人桃园三结义的内容,为了成全道义可以放弃江山,可以放弃生命,因此“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观念使得“义”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进而也为之后的情节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兄弟情义上来看,《三国演义》的开篇强调其与关羽、张飞结义的过程,为后文提供合理性。例如,张飞醉酒而使得徐州失陷,在家小与兄弟中,刘备毫不犹豫地就选择了兄弟,而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时候,刘备也是为了兄弟痛苦伤心不止……这些内容的描写都表现了其重情义的思想。在《三国志》中也曾对于“义”加重了笔墨,在三让徐州的描写中,之前多次让出徐州,但是刘备出于道义却没有接收,绝不做趁人之危之事。
2.三顾茅庐、礼贤下士的爱才精神
在刘备求贤若渴的形象塑造上,作者主要是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来进行个性的刻画,虽然在《三国志》中对于这一个形象没有进行详细的描述,但是《三国演义》却是重点地强调了这方面的内容,并且通过艺术上的加工来体现了刘备的个性特点。为了能够获得诸葛亮的支持,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在第三次的时候为了不影响诸葛亮就一直在外面等了两个多小时,一直等到诸葛亮发现,体现出了刘备拳拳的爱才之心,进而让诸葛亮对他忠心耿耿。在对徐庶时也是这样,徐庶的母亲被曹操控制,因此徐庶不得不到曹操那里,而刘备虽然万般不舍却还是放行。在徐庶离开时,刘备对他设宴送别,而到离开时看到徐庶离开的背影,刘备痛心大哭,在这样的描写中就体现了刘备的爱护人才与珍惜人才的特点。
爱惜人才的重要前提就是能够知道什么样的人才是人才,在这个方面刘备显然比诸葛亮更加的高明。例如,在对马谡的态度上,诸葛亮对马谡十分的赞赏与推崇,但是刘备却认为这个人是不可用的,临死之前还进行警告,但是诸葛亮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以致后来刚愎自用的马谡失守街亭,诸葛亮不得不挥泪斩马谡,从这样的对比之中,体现出刘备独到的知人善任的能力,在之后的庞统等相关人的举动和行为中就可以看出刘备对于人才的爱惜和爱护,最终体现刘备的形象更加生动有个性。
3.仁者爱人的明君形象
在《三国演义》的描写过程中,作者重点强调了刘备仁德爱民的形象,在刘备带着百姓过江的描写中,在曹操兵临城下的时候,刘备不顾安危而记挂着百姓们的生死,这就使得百姓对他十分拥护,其爱民形象也得到提高。此外,在投奔襄阳的时候,为了百姓刘备放弃攻城的机会,在面对困难时也决不放弃百姓,在刘备对百姓的态度与描写过程中,通过张弛有度的描写而使得刘备形象更加生动。
当徐庶被迫投降曹操的时候,别人建议刘备强留徐庶,进而使得徐庶与曹操成为死敌,但是刘备却是严词拒绝了这个建议,认为不能够做这样不仁不义的事情,让大家重新认识了这个君主,这种衬托的方式使得刘备的形象更加的突出了。对于自己的臣子是这样,对他的敌人也是这样,在刘表病重的时候,诸葛亮建议刘备趁机夺取荆州,但是刘备却是严词拒绝来坚持大义,这就使得刘备仁义的形象能够成功地塑造。
结语
空间媒介艺术杂谈 篇3
关键词空间媒介艺术存在价值发展思考
空间媒介艺术是以空间形态和空间结构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的一种新型艺术形态,它涵盖建筑艺术、环境艺术、雕塑艺术以及装置艺术、影像艺术、大地艺术等,造型艺术的专业门类理论上都可以成为其研究对象,甚至与空间产生广泛联系的舞台艺术、表演艺术也可在其之列。宽泛的研究范围成为其有别于其他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其实,开放性的研究不代表简单地拼凑叠加,它是抽取其各自艺术门类中所共有的艺术特征进行研究,从而分析出艺术中间的各种可能性。
作为一门新型的交叉艺术学科,空间媒介艺术的出现引起了艺术界较大的关注。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物,其发生、发展就必然脱离不了社会的印迹,纵观整个艺术史的发展脉络,它是和社会以及存在干社会的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不同的时代创造出了与之相契合的不同艺术形式。从古追溯至今,这些精美艺术无不渗透着人类的创造光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观念的不断更新,传统艺术形式所能承载和表达思想的方式出现了一定障碍,人与社会的新关系和新境遇也让传统艺术形式感到手足无措,无法敏感和准确地表达出这种微妙情感,因此社会需要新的艺术形式去把握时代命运的脉搏,而空间媒介艺术所具有的包容性和边缘性特征正恰好契合了现代人表达艺术的感觉方式,即敏感地关注社会、敏感地表达思想。
一、对“空间”的认识
在传统的造型艺术之中,有这样的观念,即造型艺术也称之为空间艺术,但这个“空间”包含“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两个概念,它把具有平面特征的绘画等艺术门类称为“二维空间”,而雕塑、建筑等则称之为“三维空间”,但是作为空间媒介艺术而言,更多地是研究“三维空间”,甚至有“四维空间”的概念在里面,即强调人的参与性,在三维或四维的空间之内去表达感受、表达个人情感或者观念。
空间从本义上来讲应是物质的,借助于物质实体、材料机理、色彩质感和影像光线等一系列可感知可触摸的东西来建立规定的范围。然而物质空间只是其表,精神空间才是其里,表里合一才是最终极的表达方式,因而不可只顾建构物质空间或物理空间,而忽视精神空间或心理空间,两者也可称为实体空间和虚体空间。以实求虚才是空间媒介艺术最终所要得到的精神内涵的表达。
如果“空间”从体量虚实概念上可分为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的话,那么如果从与人所发生关系角度,或者从空间的限定性上来分的话,则还可分为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传统的艺术形式更多的是强调艺术家的私密感受,从纯粹的角度上说。这种感受是唯一的、是排他的、是不能与人分享的,其作品之中所包含的触觉和感受是艺术家独一无二的体验。营造的空间不需要其他人的参与和介入,作品完成即宣告私密空间的构造完成。与此相对,公共空间应该是空间媒介艺术着重表达的范畴,装置艺术、公共艺术、大地艺术等艺术包含的公共空间因素更多地考虑了现代人的精神状况,描述了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人与人相处的压抑和尴尬,各种情感和价值的冲突试图在公共空间的建构中得到有力的阐述,如同克里斯多夫的包裹艺术、展望的雕塑艺术、谷文达的装置艺术等。在空间媒介艺术的公共空间中,作品的完成还远未结束,还应注意作品中的参与性、互动性。强调多元体验。强调复合情感。强调包容性,允许喜欢,同时也允许厌恶,相对立的情感因素繁荣共生,这其实也是当代艺术的一大特征。更体现了一种宽容的人文境界和胸怀。
二、空间媒介艺术的存在价值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价值是以一方满足另一方的需要为前提的。作为艺术存在的价值,当然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为前提的,但如果这种精神需要别的艺术样式也能给予的话。那么它就不具备“存在”的意义,对于空间媒介艺术的学术存在价值。我以为,它是开创了一种新型的美学取向,从以往的“单极”美学取向逐步向“多极”美学取向发展,搜索整个艺术发展史来看,以往每一个时期的艺术样式无不呈现出一种“单极”化趋势,如古埃及艺术的肃穆僵直,古希腊艺术的典雅力度,罗可可艺术的奢华繁琐,新古典艺术的唯美理想,这些艺术的“单极”化特征都会在一定的时期存在并发展,而空间媒介艺术“多极”的新型美学取向其实已经在当代艺术的其他门类中广泛存在,只是空间媒介艺术更是综合了其他当代艺术中的各种共性元素,更加强调“多极”化发展,它既允许英雄主义的树立,也允许悲观情绪的存在,既允许光明正义的颂扬,也允许阴暗甚至卑微的怜惜。
空间媒介艺术已从单纯的三维空间审美意识转向强调人参与、强调体验空间的“四维”意识,它的构成因素之复杂、表现形态之丰富,是任何一个艺术门类所难企及的,其研究范围虽然包罗艺术各个门类,却更多地研究空间作品在环境之中的反响和效果,就这一点来说,它所体现的特征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不仅当代存在空间艺术作品,古代也存在,如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巴黎圣母院、中国的长城和石窟雕塑,这些作品我们原来只注重其作品本身,而没有去在意其与环境的关系,当我们注重其与环境产生的关系时,它们完完全全就是空间媒介艺术作品了,而不是建筑或者雕塑。如果我们综合其特征的话可以总结出这样几点:A,巨大的体量性或者宏伟的场景,给人强烈震撼和冲击力。B,注重和环境的关系,注重与空间的对话。C,注重新媒介、新手段、新方法的运用。
三、空间媒介艺术发展的理性思考
空间媒介艺术虽然拥有积极的发展前景,但也存在担忧,“广而不专”的问题从空间媒介艺术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质疑,研究范围的广度和学术的专业深度之间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很值得我们去思考,而且如何在广泛的范围之内找到有学术价值的融合研究领域也同样重要。
1概念的确认
空间媒介艺术是通过不同媒介或组织新媒介、新途径来创作空间艺术作品,来表达新艺术观念的艺术样式,它不同于装置艺术、大地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等,这些艺术形式是空间媒介艺术的不同“媒介”,他们和空间媒介艺术的关系是个性和共性、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空间媒介艺术可朝两方面发展,一是艺术研究,一是艺术设计,前者更强调观念性,后者则多强调功能性。
2重点课程的研究
任何专业的设置,都需要一批重点的课程对它进行支撑,只要清晰地奠定这些重点课程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体现专业特性。建筑艺术、雕塑艺术、影像艺术、装置艺术等应该位列其中,而这些课题的研究目标非技巧性、功能性探讨,更多的是观念性、交叉性的探讨。每一个本专业的学生首先是广泛的接触,然后是重点的、一两个方向的挖掘和深化,如果能在这些领域找到符合空间艺术特征的更边缘、更交叉的角度,那对学术价值的发现研究就拥有了可能。
3代表艺术家的个案研究
艺术史从某一个侧面来说其实是研究艺术家的历史,其观念其思想左右了其作品
的审美价值,作为新的艺术样式,空间媒介艺术需要建立有代表性艺术家的个案研究,无论是当代的、还是古代的,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无论是主流的、还是非主流的。只要符合空间媒介艺术的特征,都可以对其进行研究,从作品到思想观念,从早期到后期。一连串的发展流变都要我们做切切实实的工作来打好这个基础。
4应当参与社会人文建设
艺术是个人的、是私密的,艺术也是社会的。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因素。更是与社会形态紧密相连。艺术应该体现社会的价值,来凸显价值的参与,空间媒介艺术应当参与社会人文建设。
读书杂谈 篇4
养心莫如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题记
被程远青成立乳癌研究小组、全部组员直面死亡的勇气所感动,被里面发生在每一个组员身上的奇特又极其悲惨的故事所吸引,这些天晚上回去就一直在看毕淑敏写的《拯救乳房》这个小说。今天还是一如既往地冲了凉后搬了个凳子坐到阳台上看起书来。正看到关键处,一室友走过来推了我一下,说:“看的这么用心啊,问你个问题行不,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竟然被他这几句话给问住了,是啊,我读书的目的是什么,经过绞尽脑汁、搜肠刮肚的纠结之后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喜欢而已”。过后,想想这样的答案确实不怎么让人满意。还清楚的记得看的第一本书是插画版的西游记—三打白骨精和智斗牛魔王选段,上面图画的占比远大于文字。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后就掏出枕头下的这本西游记看看,更多的是被形状怪异的人物和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这时候的读书仅仅是兴趣而已;进入小学之后,开始读一些诸如《百家姓》、《三字经》之类的东西,但读这个书的目的说出来有点不单纯,那就是懂得同龄小孩们不会的东西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初中以后,由于课业的加重,开始接触到很多的关于语数外的书籍,诸如某某某数学习题,作文满分策略,英语不用学等,看的我兴趣索然。那时候偶尔从父亲那里得到一本《故事会》就会让我高兴半天。高中阶段,以借到同学的《读者》、《青年文摘》为最高
乐趣,总是在被班主任临时突击检查的风险下,把这些书放在厚厚的习题作业下面偷偷的看;一晃三年过去,进去了大学,无拘无束的生活也让那颗热爱文字、热衷文学的心渐渐冷了下来。至今,图书卡里也就借了几十本书,有些也不一定都看过。不禁要问:这到底是怎么了?
关于读书,《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是这样说的:出声或不出声的念书,并理解其意义。冯友兰老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读书,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那么,读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说实在的,谁也无法一下就说清说准读书的目的。因为它是一个极富时代特征好文化色彩的话题,也是各行各业、各级各类的人都会讲到的话题,同时也是读书人常说常新的话题。在此,笔者给出自己的看法:一,追求真理,获得真理,促进社会历史发展。二,把读书和未来的就业发展结合起来,追求道德,知识和能力。三,喜欢书,喜欢书香,喜欢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致力于让自己也散发出书香的气息。
“为了中华之崛起”是少年周恩来在沈阳读书时对老师提出的“为什么而读书” 这一问题的明确回答。他以发愤“读书”把自己的命运同民族“崛起”的使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显示出少年周恩来初步具有了爱国情怀与救国志向,是周恩来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产生的话语证明和标志,代表了他从爱国走向革命的思想起点和历史起点。周恩来总理的读书是对第一境界的真实写照。现在处于第一境界的读书人估计已经像恐龙一样绝种了吧。
在河北经贸大学出台的读书制度(公共必读书中, 文史类学生由
《三国演义》、《红与黑》等21部书中选读10 部, 哲学类经济类学生由《矛盾论》、《政治经济学史》 等16 部书中选读10 部, 政法类学生由《宪法》、《当代中国的河北》 等8 部书中选读5 部, 综合考试不合格者不能毕业)之后,学生们中间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读名著能找到饭碗吗?”这些学生无疑是对第二种读书境界的真实描写。
笔者所在的学校里就有一位喜欢书,把看书、著书视为第二次生命的人。笔者在与他的一年多的接触中发现,在没有课和其他杂事的时候他会一天都在办公室里看书。他曾对笔者说过,碰到一本好书我可以不吃饭不睡觉地把它看完,而且是在不知不觉间就做到了,不需要强迫自己去这样做。在笔者看来,这样的人堪称“书痴”,同时,他也是笔者艳羡和努力的方向。“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他经常在我们面前提到的一句话。无疑,他就是第三种读书境界的代言人。
在这个日渐开放,多种思想文化并存的时期去讨论哪一种读书境界为最好是相当愚蠢的行为。著名作家高尔基说: “每一本书就是一级小阶梯, 我每爬上一级, 就更脱离畜牲而上升到人类, 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网上也曾经有一首打油诗这样说道:一天不读书,无人看得出;一周不读书,开始会爆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在笔者看来,书就像一面明镜, 清楚地折射出自己的灵魂, 让自己的灵魂与自己交流, 直至产生共鸣, 融为一体。读书的目的不重要,重要在行动,应该时刻反思自己是否去认真的读书了和从书中得到了哪些有用的东西。
曾经看过这样的帖子:凌晨4点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图片配文这样写道:哈佛是一种象征。哈佛的学生餐厅,很难听到说话的声音,每个学生端着比萨可乐坐下后,往往边吃边看书或是边做笔记。就没见过哪个学生光吃不读的,更没见过哪个学生边吃边闲聊的。感觉哈佛,餐厅不过是一个可以吃东西的图书馆,是哈佛正宗100个图书馆之外的另类图书馆。哈佛的医院,同样的宁静,同样的不管有多少在候诊的人也无一人说话,无一人不在阅读或记录。医院仍是图书馆的延伸。于是,哈佛产生的诺贝尔奖得主有33位。哈佛产生的美国总统有7位 „„
杂谈教育 篇5
先说自然学科,它们的现实意义毫无疑问是巨大的,撇开知识本身的巨大作用不谈,高中数学物理高深复杂的各种论证计算看似在生活中毫无用处,但这无外乎都是锻炼思维敏捷度和深度的途径,高中数理方面的课程最大的成功之处应是潜移默化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耐心,当然这些课程背负恶名的原因无外乎是大家无法知道自己在何时何处运用到它们,这就是思维训练课程的悲哀,科学层面上讲,人的言行举止和各种决策判断一部分出于可以被自身意识到的思维活动,另一部分出于潜意识,而潜意识出乎意料地起到了主导作用,曾看过耶鲁大学一位心理学教授的公开课视频,思维活动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无法被自身感知的。这样说来事情就比较明了了:思维的训练是全方位的,可以通过复杂精细的锻炼得来,这是人们可以把握的;而思维的运用却是人们难以察觉的,极具深度的,人们无从把握。因此人们无法直观地知晓复杂的推理运算给自己的思维构造带来的巨大益处,反而对其冷眼相看。在此处要澄清的事实是,这些复杂的习题不过是一些益智游戏,帮助我们填补了大量思维上的漏洞,人的一生中对事情的思考的全面和透彻与否,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早期创造的精密神经元的多少。
接着说说人文学科,大致是语文,历史,政治,地理(此处暂不谈及艺体课程,容后述)。地理这门学科涵盖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暂它兼具两方面的特点,是综合性较高的一门学科,暂且不谈。人文学科语文,历史,政治。这些学科如果仅从我所下“失败”的定义来讲,那么它们应当都不能算失败,虽然政史有很大一部分与事实不符,但是作为一门学科,它们的确起到了一部分作用,至少认真学习了历史的同学基本都能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脉络,有一定科学的历史观,这是最重要的。而学习过政治的人,虽说也会抱怨中国政治制度,但是无外乎都是了解了各类制度,并对社会的运作方式和社会矛盾所在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具备了大的眼光。语文自是不能说失败的,它赋予每个人基本的交流表达能力,虽说八股横行,倒也功大于过。
如此说所有的课程都不失败?可是中国基础教育现状还不是一团渣。。这就是问题了。中国基础教育最大的弊病在于塑造了小部分学生,舍弃了大部分课程成绩不够优秀的孩子。而被教育者重点培养的这些学生,自是被视为得意门生,但学生自己又不一定这样觉得,跟我同班的高中同学初中同学,不少最终进入了国内顶级高校,依旧认为基础教育荼毒了自己的思想和青春。最终上了大学却也无心学业的大有人在,拿到高等学府的本科学位证,想混个中产阶级,也就是三五年的事情而已,当然这是少数,然而被重点培养的孩子也尚且如此,被基础教育放弃的孩子们是怎样的状况可想而知。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基础教育付出了学生,家长,社会,国家,各方面的巨大成本和精力,却最终没有拿到与此对应的回报。
其实不是课程教育的失败,课程教育无非是手段,古人说得鱼忘筌,得意忘言,课程教育即便有它的不足,倒也不至于背负如此恶名,究其根源,还是教育环境的失败,教育不是市场经济,合理竞争固然是好的,而中国现状是各类中小学的恶性竞争无处不在,教育者急功近利,或者说,基础教育的失败不在于教育,而在于社会大环境,如此数量众多的学生,每个人都在用同样的方式去教育,教育成为了机械生产,学习成为了孩子们的负担,孩子们当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教育,所以才出现了大面积的诸如思想问题,品质问题,价值取向问题等等。教育理论研究者都知道教育管理要有节制,要收放有度才能在保证效果的情况下不被学生反感。而作为教育前线的学校无法遵从这种先进理念,或者不敢贸然尝试,其中道理大家都知道。改善基础教育太过困难,面临太多因素的影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将是一个长期问题。
高考作文杂谈 篇6
“
硬伤”一:立意不高
部分考生只是关注身边俗情琐事,拘泥于学习生活中的烦恼,甚至存在错误和糊涂的思想观念,作文立意不高,不深刻,得分自然较低。
对策:“以汪洋恣肆之笔,写济世为民之文”。高考作文,应当思考人生,洞察社会;应当放眼宇内,面向未来;应当察古今之变,究兴亡之理,知穷通之道。笔下可描绘高山大河的壮丽,可抒写报国为民的理想,可赞颂善至美的情操,使作文富有理趣。
“硬伤”二:没有章法
“高考作文得分低,很多是由于思路不清、没有章法而造成的。”胡国华说,有些学生提笔就写,写了第一段,不知第二段该写什么,信笔写来,结果形神俱散,杂乱无章。对策:作文前先解决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一篇什么样式的文章,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写这篇文章?明确作文的主旨、思路、语言,才能写出好作文。
“硬伤”三:不合文体
有的考生本来是想写一篇散文,却写得一半像议论文,一半像散文,成为既不像议论文,也不像散文的“四不像”,得分很低。胡国华说,话题作文不限定文体,并不是不讲究文体,而是要求考生自选一种文体。
对策:选定了某种文体,就应按选定的这种文体来写作。如果在议论文中,花大量的篇幅去描述事情的经过,就不符合文体要求了。
“硬伤”四:没有文采
一些高考作文,文章立意不错,也有章法,语言也通顺,可是总得不了高分,上50分很难。胡国华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语言没有文采。
所谓有文采,就是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想得高分,就要锤炼语言。
学生毕业留言杂谈 篇7
谁也知道,还有几天,就不可能这样在一起学习了。所以在这几天里,大家都很和睦,中考了的前一天,同学们笑了,终于可以离开这了,这多么无奈的笑啊。考完试的第二天,同学们早早的来到学校,想多看看母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每一位师长、每一位同学,都是那么可爱。当每一对死敌,都开口都说话了,我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毕业照合影了、毕业典礼开始了,有多多少少的女生哭了;有多多少少的男生忍着泪水,没有流下来,却还傻傻的笑着;有多多少少师长流下了不舍的泪水;每个人的心里空落落的,最后一次听班主任上课,他的声音明显变了许多.....最后一次听校长讲话,他讲了许许多多的道理.....告诉我们一定要常回家看看!师长们随时欢迎各位学生,一定要多多关注我们母校的一举一动.....
当主持人宣布了,毕业典礼到此结束了。同学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这会议室,回到了教室同学们开始最后一次瞎聊,这是多么无奈,那时的我才发现每一位同学都这么亲,亲,我离不开你们,但我们不得不分离,兄弟姐妹们为了你们的前途,必须走好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就这样,我们稀里糊涂的的毕业了。领取了,三年来最想要的毕业证书,这时候的我却高兴不起来,脑海里想着她,想着他们......以后,可能见面的次数会很少很少,或许不会在见面了......这时的我,泪水在眼眶打转,模糊了双眼。
月夜杂谈散文 篇8
月光,仿佛带着淡淡的忧伤。总是在每月临近十五的夜晚,将藏在心里的月光,仿佛带着淡淡的忧伤。总是在每月临近十五的夜晚,将藏在心里的故事,随意提起,将窗外的庭院照亮,酝酿关于生命、爱情、生活的感慨。月亮很圆的时候,总能闻到一股淡淡的夜来花香,似乎在提示着我,又是一个诗意盎然、愁绪满天的夜晚。、,随意提起,将窗外的庭院照亮,酝酿关于生命、月光,仿佛带着淡淡的忧伤。总是在每月临近十五的夜晚,将藏在心里的故事,随意提起,将窗外的庭院照亮,酝酿关于生命、爱情、生活的感慨。月亮很圆的时候,总能闻到一股淡淡的夜来花香,似乎在提示着我,又是一个诗意盎然、愁绪满天的夜晚。、、月光,仿佛带着淡淡的忧伤。总是在每月临近十五的夜晚,将藏在心里的故事,随意提起,将窗外的庭院照亮,酝酿关于生命、爱情、生活的感慨。月亮很圆的时候,总能闻到一股淡淡的夜来花香,似乎在提示着我,又是一个诗意盎然、愁绪满天的夜晚。、的感慨。月亮很圆的时候,总能闻到一股淡淡的夜来花香,似乎在提示着我,又是一个诗意盎然、愁绪满天的夜晚。、
在这样的夜里,总被一些零碎的往事所困惑,那些在时光的河流里迷失的.往事,不知被谁拾去,又不知何时,忽而又被放回了心里。一个人慢慢地学会去在这样的夜里,总被一些零碎的往事所困惑,那些在时光的河流里迷失的往事,不知被谁拾去,又不知何时,忽而又被放回了心里。一个人慢慢地学会去寂寞的独处,学会了把所有的故事,留给每一夜,天空那轮皎洁的明月。的独处,学会了把所有的故事,留给每一夜,天空那轮皎洁的明月。
有人说寂寞是因为缺少陪伴,是因为那些短如流星的誓言,那些匆匆相逢的故事,经不起岁月的折腾。于是,每个人都甘愿在最深的红尘中沉沦。
我不知道月亮的我不知道月亮的思念在哪里,然而我知道,每一个郁闷的夜晚,月光总是悄悄的陪着我,遥望星空,遥望生命中那些可望不可及的过往。一个人的回忆,如果只是写在一本薄薄的作文本上的故事,只需一块岁月的橡皮,就能如期在不如意的回忆中将之抹去。在哪里,然而我知道,每一个郁闷的夜晚,月光总是悄悄的陪着我,遥望星空,遥望生命中那些可望不可及的过往。一个人的回忆,如果只是写在一本薄薄的作文本上的故事,只需一块岁月的橡皮,就能如期在不如意的回忆中将之抹去。
一个人活的痛苦往往是因为忘不掉,忘不掉曾经的海誓山盟,忘不掉曾经的风雨相依,忘不了那些彼此携手走过,艰难坎坷的岁月。然而,我们总不能依靠回忆怀想一生。人活着,哪怕仅仅只是以简单的姿势活着,一生总有许多的路要走,一个人的回忆只能是这路上的一处风景。许多人试着把日子过得简单,却发现岁月从来就不肯给人一段简单相处的时光。
总以为逃离了,是不是就不再有纠葛,只是,当我们远离红尘的泥淖,在最寂静的地方独处时,心灵深处终究会向往一个热闹的角落,哪怕只是一首简单的民谣,依旧可以给我们最美的感受。
直到有一天,我们才恍然大悟,这世上,没有谁可以深入红尘而不被红尘的烟火渲染,可以不被阴晴圆缺,花开花落的因果循环感触。一辈子,身不由己的事情很多,一生需要我们做出的抉择的时刻必然也不会少。
然而,用怎样的生活方式度过一生,才算是完整的一生呢!谁也不能给你一个确切的答案。闲暇的时候,不会因为曾经犯下的错而怅悔,可以容纳阴晴圆缺,喜欢花开花落,甚至能够原谅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那么,这样的然而,用怎样的生活方式度过一生,才算是完整的一生呢!谁也不能给你一个确切的答案。闲暇的时候,不会因为曾经犯下的错而怅悔,可以容纳阴晴圆缺,喜欢花开花落,甚至能够原谅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那么,这样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快乐的定义似乎很简单,一辈子无忧无虑,也许就是对人生最好的回报。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功。然而,用怎样的生活方式度过一生,才算是完整的一生呢!谁也不能给你一个确切的答案。闲暇的时候,不会因为曾经犯下的错而怅悔,可以容纳阴晴圆缺,喜欢花开花落,甚至能够原谅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那么,这样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快乐的定义似乎很简单,一辈子无忧无虑,也许就是对人生最好的回报。的定义似乎很简单,一辈子无忧无虑,也许就是对人生最好的回报。
月亮很亮的时候,我喜欢一个人在这庭院中,关闭所有能够联系我的方式,就这样静静的望着星空,望着天空中时而隐谧,时而浮现的明月。
曾经,在丽江求学的时候,每逢月圆,喜欢躺在宽敞的足球场朝上,遥望深邃的夜空,听耳边四面八方传来的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声音。在那片宁静的夜空下,生命好像瞬间变得那么渺小。宇宙伊始,生命就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存在着,王侯将相,贩夫走卒。或荣辱,或贫贱,不论你在世间创造什么,留下了什么。生命的尽头,终究只是一个人孤独的远行。任凭有着怎样的雄心壮志,留给世间的只能是一块矮小的墓碑,若不是有人刻意去找寻,哪怕你最亲的亲人,熬过了那一段悲伤的时期,日子淡淡如水。最难忘的是过往,最容易忘记的却是一个人的过去,多少年以后,这世间谁还能记得你的名字,记得你曾经做过得事,又留下了怎样的痕迹。
《人生之杂谈》随笔 篇9
《人生之杂谈》随笔
时间,又到了凌晨,躺在床上,电风扇的声音咆哮着,而我却能清楚的感觉到,人世间的繁华如此安静。
时常在想,如果时间从这一秒结束,或许我可以开始期待,新的日出。我不需要别人好心的提醒我,我知道我目前的处境,我也明白我此刻的自我沉醉。确切的说,这种感觉只是一种麻木,我不想战胜任何的弊病,我允许自我稍稍的放松,因为,一切都在我意识的控制中。
请相信我,我不是一个控制狂,对于那些君临天下的政治骗子,我所能做的,就是尽量让自己变得真实一些。虽然我不能靠近他们,但我能在每个荧幕上看出那些虚假的剧情。我想,他们在说完这句或者那句话后,他们应该对着光鲜的镜面哭了。千万别轻易相信那些眼泪,眼泪于他们而言,仅仅是自我感动后的情感排泄物。
先抛开那些虚伪的君子,我们更需要了解的不是他们,而是我们自己。如果你想活得真实一些,那就需要进入别人的生活,找到自己的那叶孤舟。别为茫茫人海泛舟而苦恼,只要勇往向前,用生命去执着,总能在暗礁和惊涛中勾画出人生的微笑。
不用去怀疑,那些孤注一掷的选择,必须用汗水和血液捍卫。也不要过分去在乎对错,人们口中常常提及的对错,那只是他们在大自然的威严下的最后一次自我满足。只要所做的事,能够符合人生的渴望,能够迎合内心,我们就不需要像小偷一样,蹑手蹑脚的走自己的路。你要相信,现在你脚下的路,早已布满了他们的脚印,遗憾的是,他们仅仅只是模仿,而你,是在演绎,是在诠释。
简单,没有烦恼的简单,什么也不去想的简单。简单,并不意味着不去思考,只是明白后的装傻充愣。你不需要竭力去证明什么,你所做的一切,能够得到最公正的评判。也不要去故意定位自己,你的意识,仅仅能控制自己,对于别人,你无能为力。
假如你所做的一切,依然令某人不愉快,你不必说,只需要继续做下去,不需要试着去改变,对于他们而言,永远不会满足。这时,你可以换个角度思考,也许他们的不认可,是源于对你的嫉妒,因为他们得不到你所拥有的、做不到你所能做到的,所以,他们故意贬低你,从而在自我意志中胜你一筹。
不必觉得可笑,也许潜意识中的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当然,人有了攀比心,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错误,反而,良性的竞争,永远引领人进步,只要适当,把握好度,就能区分出自我性格中善恶。进而,能更好的控制自己,不至于被自己的情绪所绑架。
如果你不能更好的控制自己,那就试着不要给自己找借口,那些借口对于你的过失于事无补,反而会让别人觉得你是个没有担当的人。千万记住,如果那是你的责任,无论你的年龄是大是小、无论你的性别是男是女、无论你的境遇是好是坏,你都应该肩负起你应该承受的后果。
没有人会同情你,或者可怜你,因为,他们没有义务,不要在自己遇到一些不公待遇后,就学着怨天尤人,愤世嫉俗,那不是我们所该干的事,我们应该试着融入集体,试着去适应,试着去包容。当然,包容对于大多数人都很难,因为人们的关系,不都是像亲人一样。在当今社会,即使是亲人,也不一定能包容,何况普通的同事或者朋友关系呢?
不应该去过分指责,因为每个人在说或者做前,他们会认为那是对的,或者是应该那样的。在遇到分歧时,你应该先赞同,而后提出自己。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做起来,往往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截然不同。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反而加速了气氛的紧张,弄得自己心情烦闷。
只要把自己做好了,你大可不必去为别人的烦恼而烦恼,每个人皆不同,在当今社会,你不要试着做一个好人,他们不会承认你的勤劳以及善良,相反,在他们的精明面前,你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反而却被他们看成一个傻瓜。当然,我并不是提倡人人都去做社会里的精明人,这些精明人实际上并不智慧,有的仅仅是一些小聪明。通过自己的所谓的设计,便以为能承受一些人生的痛苦,实际上不然,他们只是走了一段迷失自我的路程。
不要抱怨,似乎很少有父母会去告诫他们的孩子。不是他们不想,而是必须自己去寻找,只有自己经历过了,才会明白,即使抱怨,你的情况依然得不到丝毫的好转。其实,抱怨可以换一个词语来理解,那就是成熟二字,人们往往从其言行举止来判断一个人思维的成熟与否,他们的出发点就是社会的共同意识,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了,因而,那必定有其存在的道理,也就有了正确的可信度。当然,你完全没有必要要求自己成为社会主流的一员,你只需要确定你是否快乐,是否找到了人生方向,是否弄清楚自己想要的。
我相信,在当今大多数人依然对生命充满疑惑,甚至没有弄清楚自己为什么而活?这是个大问题,大家都为此困惑,因而,当他们因某些人生挫折后,触及到了心灵的柔软地带,那时,他们的`孤独感就会迫使他们思考这类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不会带给人过多的感悟,反而会是一些情感上的持续性哀伤,他们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找不到自我。并不是迷失,而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接受自己,他们的自卑,他们的自傲,都显得那么脆弱。实际上,如果他们愿意放弃一些,自然就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人生包袱,同时,也能走的更远。
在更远的路程中,他们通过思考,或者是思想沉淀,他们的人生总能得到一些有效的升华。升华人生,不是为了自我的满足或者是向别人炫耀,而是让自己不至于在茫茫人海里,感觉不到生命给予我们的厚重感。
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只要不犯错误了,常常保持一颗乐观的心,就能真正的快乐呢?经过自己生活的证明,快乐和一切都没有实质上的关系,它仅仅只是一种心态,一种不应该受任何影响的心态。当然,它也不曾独立,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真正驾驭它,所以,普通人都不能做到不以物喜。只要那些看破红尘,心外无一物的方外高人,他们才能摒弃一切,淡定处世。
尘世中,我们没有一个人是完整的,我们或多或少都有所牵挂,那些所谓的万念俱灰,都是自我麻痹或者欺骗。大多数人都因此而选择轻生,因为他们看不到希望,看不到自己的未来,他们总觉得世间的美好离他们如此遥远。不是美好遥远,而是他们的期望太高,遗憾的错过了一些美好。
人生于世,数十载短如白驹过隙,也许若干年后,没有任何人会记得你,你的枯骨在泥土中腐朽,你的灵魂在岁月河流中隐去,到那时,这世间,还有什么与你有关呢?所以,无论你身处何时何地,你都别把自己看的太重,因为没有人会无聊到用自己去衡量你的存在感。要记住 ,你可以做秤杆,却永远做不了秤砣。
到最后,我想说说人生的智慧,譬如舍得,舍弃才能获得,获得也许是另一种舍弃。在爱情方面,很多人在失去后却选择盲目的执着,殊不知,不放手的那一方,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不放手,所以他失去的不是爱,失去的只是一个没有爱的人罢了!我们常常说到一切随缘,或者说有缘无分之类的废话,这听起来像自我安慰。尽管有人定胜天的道理存在,要是人不醒悟,依然只能自我沦丧,浑噩度日。
网站分析工具杂谈 篇10
百度统计服务及支持
百度统计同时提供帮助中心和官方Blog来提供帮助和支持。在帮助中心里对问题进行了分类,并且提供动画教程让人整个帮助和支持服务做得很全面,也很到位。
CNZZ(全景)服务及支持
CNZZ(全景)统计作为一个收费工具,提供帮助中心和电话服务。我曾经打过他们的电话咨询问题。感觉反应速度还是很快的。简单的问题马上就可以获得解答,复杂一些的问题基本第二天会有回复。
Google Analytics服务及支持
Google Analytics在中国的服务上差强人意,虽然它是一个免费的工具,但由于工具本身的专业性,很多功能在没有专业服务和支持的情况下很难得到广泛应用。
4AEMSWV6UTJP
冬雪杂谈作文 篇11
还记得J市第一次下雪的时候,早上一醒来就看见窗子外面,细雪纷纷扬扬一片。
前一段时间我们都对J市的雪失去了信心。各种媒体软件上这里下雪了,那里下雪了,好像J市东边西边南边北边都下雪了,只有J市仿佛一直活在春天。J市是挺靠北的城市,不过是邻了海暖和一些,可是D市也临海,前几天也下了。
听说D市也下雪了的那一天,我们都有些心灰意冷。我暗自是有点害怕的,在我的观念里冬天不下雪太不正常了。我从来没迈出过东三省,我像只井底的青蛙没来由地兀自担心着是不是臭氧层空洞全球都变了暖而包含着融化冰川的海水即将吞没沿海城市——比如J市。
寝室长还是一天天跑东跑西闲下来还要忙着学习,室友还是追剧说笑打闹,我的担心把我变成了局外人。
寝室长总说我脑子有毛病。
听说大战来时平民百姓很多都漠不关心。那我又是操的哪门子心呢。
很快就到了月末。所有人都忙碌起来。准备考试。结课论文。交笔记。开会。忙忙碌碌。大家都没时间管什么下不下雪了,我也是。爱下不下。不下拉倒。
就在所有人都将雪遗忘的时候,雪姗姗来迟。小雪那天,如约而至。所以,它来得不算太晚。
终于下雪了。大家就跟没见过雪似的.忙着打雪仗,秀恩爱,堆雪人。我真奇怪他们可怕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校园里仿佛浓缩着世界上所有的雪人种类——其实我挺骄傲的。我觉得要是全国各校举办一次雪人大赛我们D大肯定是第一。
当然其实完全没必要这样。雪一下,学校就马上组织全校学生去扫雪,不一会儿就干干净净,哪容得你去玩什么花样。我一共扫了两次雪:第一场雪是我扫的,离校最后一场雪是我扫的。
后来,谁还堆什么雪人,虽说值日生不会把雪人铲掉,好像大家也突然失了兴致,懒得去堆了。铺满了表白的湖面,也因为有个学生差点掉下去不在有人“光顾”,毕竟谁也不想因为表个白再记个过。
犯不上。
只消一场暖阳一场雪,就什么都没有了。
最后铲那一次雪的时候我在想,不可以不铲雪吗。J市好不容易下的一场雪,几分钟就被清理干净了,雪也很悲哀吧?
我想象了一下:扫落叶的清洁工们,当他们很早就起了身,天好像都还没睡醒,街上行人三两,而满地有一夜之间出现的落叶,那时候是不是也有一些不忍心?之前推出过缓扫落叶的政策,就不能再推出“缓扫积雪”的政策吗?只因为积雪易造成危险就要迅速清除,雪它好可怜啊。
我们寝室长很喜欢在冰上打呲溜滑。从宿舍楼到食堂少说也有几百米,她能一路滑过去。
好在冰不是那么容易被清掉的,也不容易化去。
被列为“禁地”的湖面就像一个硕大的世外桃源,可望而不可及。一整大片的新雪铺满冰面,让我想到“冰天雪地”这个词。
走在下游的岸边,只要向旁边迈一步就能踩到湖面上——禁令总是这么诱人触犯。女生总是跑过去踩一脚,再咯咯笑着跑回来。我听到几个女生在身后推搡笑着的声音,心里莫名其妙的有一个念头。
微暮时这个想法实现了,我一个人走上湖面——天空是宁静的深蓝色,正处于黄昏褪去,夜色将至未至的时分。我知道这个点辅导员老师早走了,而且无灯光的黑暗是我最好的掩护。
原来早就有人和我一样偷偷上湖面了。我心里有点不爽。
一直走到四周望去都看不见什么乱七八糟的鞋印和表白,我蹲下来画了一个大大的爱心。画完我愣住了——从小到大我还没喜欢过谁,画下一个爱心也只是随手——最后我随便写了寝室长的名字撒腿就跑,不忘拍了照片留念。
嘿嘿,她可是生委兼知行委,拿回去给她看,想想就刺激。
想想我从小到大还没明目张胆的干过什么“违法乱纪”的事,真有点不敢相信。不过我承认,偷偷干坏事真的很爽。就好像我背着室友们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还自我感觉良好——可能,这就是青春吧?
杂谈 篇12
有时,会在雨里哭,哭过,也就舒服多了。雨后初晴,是我最喜欢的时候,那时的空气,很清新。就像一个孩子,一个和我完全不同,非常单纯的、简单的、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我用力吸,恨不能把所有都吸进我的身体。我是在希望自己也那么简单吗?也许吧。可是那个令我向往的年龄,已不会再来……现在,听着那些很久很久以前我听过的那些歌曲,我会哭,哭的好伤心。因为想起那时候的自己,还没有懂得、没有接触到我现在所懂得、所接触到的人和物,那时,比现在简单多了,幸福多了。
以前的自己,是不是都希望自己快快长大呢?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这样吧?可是,你们会后悔的,会后悔的!我不想长大,不想长大。最近又发生了好多事情,我好累好累啊。明天,会是一个艳阳天吗?
【演讲艺术杂谈】推荐阅读:
摄影艺术杂谈05-30
说话语言艺术演讲10-10
语言艺术演讲稿09-06
奥巴马的演讲艺术06-12
陈安之演讲语言艺术06-06
普普艺术3分钟演讲06-16
演讲艺术有哪些小技巧06-30
卡耐基演讲艺术的启示06-26
艺术节闭幕演讲稿08-27
课堂教学中的演讲艺术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