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城区教育工作汇报xin

2024-07-14

2007城区教育工作汇报xin(精选2篇)

2007城区教育工作汇报xin 篇1

关于2007年履行教育责任情况的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城区区委、区政府,向莅临我区检查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城区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一镇七办,143个行政村(居委、社区),总面积149.6平方公里,人口31.7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5.18万人,农业人口6.52万人。目前,全区有中小学77所(农村中小学55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职业高中1所、初级中学8所(农村中学4所)、小学67所(农村小学51所)。在校学生38338名(农村学生11789名),其中:小学在校学生26141 名(农村学生8622名),初中在校学生10386名(农村学生3167名),高中在校生1811名。现有教职工1884名,其中:小学教职工1198名,初中教 1 职工593名,高中教职工93名。

近年来,城区区委、区政府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三环联动、两业并举、城乡一体”的发展战略,以“凝聚党心民心、打造魅力城区”为总体目标,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开拓进取,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突出成就。特别是2007年,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1165”战略和区六次党代会所确定的大政方针,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全力主攻十大工程,认真落实二十件为民实事,在财政收入、结构调整、五市创建、和谐稳定和党的建设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财政收入突破4亿元大关,再次实现了三年翻一番的目标。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8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1350元和5059元。在城区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区教育工作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构建和谐城区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从办人 民满意、建教育强区的目标出发,紧紧围绕省、市确定的工作目标,强化政府行为,落实教育责任,严格依法治教,巩固成果,深化改革,实现了教育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为魅力城区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下面我代表城区区委、区政府就履行教育工作责任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保障机制,提高投入水平我们城区基础差、底子薄,是个典型的“吃饭财政”。在城区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千方百计挖掘潜力,增加教育投入。去年以来,我们主要以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问题为重点,推动全区教育投入的提高。

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方面,我们主要做到了“四个到位”: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我区成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区长张玉宏担任组长,分管教育的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担 任常务组长,区教育、财政、纪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保障办),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统一领导全区新机制的改革工作。在加强领导的同时,我们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介,广泛深入宣传新机制的各项政策措施,印制宣传卡和公开信2万余份,使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新机制的各项政策。

二是预算编制到位。按照中央、省的规定,对农村中小学经费预算编制实行“两上两下”的改革,由于实行预算编制制度是一个新制度,学校对此都很陌生,为此我们多次召开了由学校校长和财会人员参加的培训会,对预算编制的关键问题和程序进行了系统的培训,现场解答基层学校提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农村中小学经费预算、预算审核和集中支付的办法》和《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的实施细则》,把学校维持基本运转的日常经费和保证事业发展的建设经费全部纳入预算,制定各项支出标准和 比例,严格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和方式,做到了“实”、“细”、“严”,即:预算的数据实,支出要有依据、标准,符合规定,收支要平衡,不留缺口;预算的安排细,每项收入、支出要落实到具体部门、人员。预算的实施严,应该用于公用的不能用于人员,应该用于建设的不能用于运转,应该用于学生的不能用于教师,确保学校的每项资金都严格按批准的用途使用,各自发挥应有的效益。其中对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进行安排;办公费、印刷费、水费、电费、取暖费等日常公用支出严格实行定额或定量管理;仪器设备等大宗固定资产购置和工程建设,实行市场招标和政府采购。从各镇(办)教办所辖学校公用经费预算中提出不少于5%的比例,向辖区内不足40人的“薄弱校”进行倾斜。

三是资金及时到位。根据中央、省关于在开学前必须将资金拨付到学校的要求,我们一不等、二不靠,一方面保证原来已经安排的资金继续用 于农村义务教育(包括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和校舍维修资金等),确保总体经费稳定增长;另一方面,按照省定的分担比例,积极筹措资金,安排落实区本级应分担的资金。2007年我区享受保障机制改革的镇(办)为北石店镇、西上庄、钟家庄办事处三个镇(办)的55所学校,人数为中学3167人,小学8622人。我区测算后核定的公用经费标准为中学297元,小学189元;中学的297元,由中央负担94元,转移支付142元,区财政配套61元;小学的189元,中央财政负担68元,转移支付100元,区财政配套21元。北石店标准不足部分在转移支付中增加了8元。公用经费全年总计为270.6万元,其中,中央负担80.8万元,转移支付146.49万元,区财政配套43.31万元。免杂费执行省定县镇标准,即:中学182元,小学148元,中央、省、市、区分别按60%:20%:8%:12%分担,即:中央负担97.72万元,省配套32.58万元,市配套12.78万元,区财政配套29.3648 万元,差额部分由转移支付补齐。在开学前全部经费分别拨入省级和中央两个专户。我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保证了农村中小学校的正常运转,经费充足,按时到位,资金划拨快,运行良好。对于教职工工资,设立了工资专户,由区财政统一管理,保证了按时足额发放,教职工津贴全部打入工资卡,全区城乡按照统一标准予以落实。

四是监督管理到位。为了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顺利运行,我们加强了监督检查,定期不定期组织教育、财政、监察、物价、审计等部门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安排使用、贫困生界定、中小学收费、校舍维修改造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同时,为了防止“一边免费、一边收费”的现象发生,我们加强了学校收费管理,按照《关于晋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费制”收费标准的通知》精神,我区农村中小学校除按“一费制”标准收取 作业本费和寄宿生住宿费外,严禁再向学生收取其它任何费用。

在全区教育投入上实现稳步增长。2006年,财政经常性收入17960万元,2007年为22722万元,增长了26.51%;财政对教育的拨款2006年为7278万元,2007年为9722万元,增长了33.58%,达到了财政预算内对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年生均教育事业费:2006年普通高中2910元,职业高中2217元,初中2384元,小学1788元。2007年普通高中3097元,职业高中2481元,初中2502元,小学1890元,分别比上年提高了6.43%、11.91%、4.95%、5.70%;区财政预算内单列生均公用经费:2006年普通高中90元、职业高中90元、初中90元、小学50元;2007年普通高中95元、职业高中95元、城内初中95元、小学55元。2007年农村新机制执行的生均公用经费:小学达337元、初中达479元。2007年共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720万元,全部用于了教育;农村转移支付用 于教育168.5892万元。2007年补助农村贫困家庭寄宿制学生180人,每生每年250元,共计资金4.5万元;为1099名农村贫困家庭和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减免书费11.43万元;对117名职业学校农村贫困学生进行了每生每年1500元的资助,金额总计17.55万元。农村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在区财政预算中进行了单列;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全部按时足额发放。积极做好农村2007年秋季国家免费教科书退费工作,及时足额落实和下达资金,共为10057名学生退还37.8362万元,所有款项于2008年1月5号前全部退到了学生手中。各学校都建立了专门的台帐,在醒目地方进行专项公示,主动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二、实施重点工程,改善办学条件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促进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的增长,大量的农村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市区,其子女就学使市区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而市区学校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上学难、班 容量大的问题日趋突出。同时,由于我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区委、区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均衡发展作为城区义务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主要实施了“三大工程”。学校新改扩建工程。我区中小学新改扩建工程是市、区两级政府为调整学校布局解决市区学校班容量大的问题而实施的,备受社会的关注。被列为2007年度向城市居民承诺的“十大工程”之一。第一批确定的共有六个项目,分别为凤鸣中学、凤鸣小学、晋城九中、晋城十中等四个改扩建工程项目和星河学校、秀水苑学校两个新建项目,以上六个工程项目需用地94.35亩,总建筑面积59471.8平方米,项目总投资概算1.0549亿元。为了确保工程实施,我区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分解目标,狠抓落实,强力推进。对教育重点工程进展情况实行了周报制度,区政府及教育 局都成立了项目领导组,各项目校也都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项目责任组,制定了每个项目年度工作目标、季工作目标、月工作目标,实行了目标责任制、倒排工期制、每月进度汇报制、奖惩激励制等,责任到人。每周一次的区政府常委会,都听取学校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汇报,并提出具体要求。焦书记、张区长多次就新改扩建学校工程召开专门会议,深入学校实地调研,现场办公,并多次就进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市政府领导,找市有关职能部门,协调关系,寻求对策,为工程的顺利进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保证。经过上下齐抓,攻坚克难,各个项目按预期目标顺利推进,有的项目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凤鸣中学公寓楼、晋城九中扩建工程已投入使用;凤鸣小学扩建工程主体已经完工;晋城十中扩建工程和星河学校新建工程已开工建设;秀水苑学校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学校新改扩建工程投入使用后,可解决近10000名学生就学,有效缓解班容量过 大问题,深受居民的欢迎。

危房改造工程。对农村中小学危房进行改造是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重要措施。我区在2002年和2003年大规模危房改造的基础上,全部消除了D级危房。但危房的产生是个动态的过程。2007年我们在总结经验、充分调研、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坚持把危改工程与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相结合,与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相结合,保证危改项目区域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投资100余万元对北石店中学的暖气、厨房与学生餐厅进行了改造;投资近30万元对钟家庄中学的暖气进行了改造和室内外装修。投资近200万元对西上庄友谊小学校舍进行了新建,现主体基本完工。通过我们分步实施、分期改造,使农村中小学面貌有了明显改观。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 展和基础教育现代化,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从2005年开始我区就在全区农村中小学实施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区政府成立了由区教育局、财政局、发展和改革局等部门组成的领导组和项目责任组,中央、省、市、区共投入资金97.8万元,共建成33所农村小学卫星教学收视点(模式二),3所农村中学多媒体网络教室(模式三),受益学生近9500名,基本实现了“天网”(卫星接收网)和“地网”(因特网)的有效整合,丰富了教育教学资源。同时,开展远程教育教学应用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受到广大农村师生和家长的欢迎。涌现出了钟家庄中学、茶元小学、张岭小学等农村远程教育应用的典型。在全省农村远程教育教学应用工作会议上,我区被授予“山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工作先进县”的荣誉称号,钟家庄中学等三所学校被评为省远程教育教学应用先进单位,并受 到表彰奖励。经过我们区、镇(办)、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全区农村中小学有了比较长足的发展,校校都有了较大的变化。

三、培养管理并重,加强队伍建设 教育要发展,硬件是基础,队伍是关键。区委、区政府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入手,大力实施“人才强教”、“人才强校”工程,加强校长和教师两支队伍建设,创新管理机制,重点抓了四项工作: 强化教育,狠抓师德。区教育局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开展了多渠道、多形式的师德教育。组织广大教职工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召开专题报告会和座谈会相结合,掀起学习热潮,使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进课堂、入脑、入心。组织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八荣八耻”教育,增强广大教师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管理,促进规范。深化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和完善“四制”,即教师聘任制、校长负责制、分配激励制和轮岗支教制,建立了教师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考核奖惩、调整流动等管理机制,严格程序、严密组织、有效实施。以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为出发点,以解决教师队伍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抓手,对全区教师队伍现状进行了大调研。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城区关于教职工队伍管理的暂行规定》,促进教师队伍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加强教师资格认定和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今年面向社会开展教师资格认定1058名;坚持逢进必考的原则,择优选聘了20名“村官”充实到教师队伍,缓解了教师短缺的现状。对学校自雇临时人员进行了清理、整顿。

加强培训,提升素质。制定和组织实施了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规划,以区教师进修校为基地,以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跟踪培训为主要形式,以“三新一德”(即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和师德)为主要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使教师的教育理念、适应素质教育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今年先后组织课改培训和教材教法培训、计算机培训、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继续教育公共课和必修课培训等共计8000余人次,通过多内容、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拓宽了教师的知识面,提升了适应课程改革的素质和能力。

尊师重教,改善待遇。多年来,区委、区政府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把各项尊师重教的政策落到实处,积极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每年教师节、重阳节、春节,区委、区政府都对一线教师和退休教师进行慰问,教师节对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大大增强了广大教师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2007年第23个教师节期间,区委、区政府对6所标兵学校、8名标兵校长、24名教师标兵进行了重奖。通过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涌现出一批师德优良、爱岗敬业、成绩突出的教师。在市、区举办的各项活动中,我区教师都取得突出成绩,受到社会的高度称赞。今年,我区有1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班主任,2名教师分别被评为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和省优秀教师,2名教师被评为省特级教师。

四、统筹教育发展,提升教育水平区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统筹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协调发展,使城区教育整体水平得到了新提升。以完善控辍保学机制为重点,提升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我们认真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加大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力度。一是深入普法宣传。将《义务教育法》作为“五五”普法的重要内容,采取印发学习资料、上门宣传、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义务教育法》,做到家喻户晓,人 人皆知,使广大学生家长主动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监护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二是建立长效机制。建立了“普九”巩固提高目标责任制、控辍保学制度等,主要采取以下五条措施控制流失:(1)出台强制措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2)加强师德教育,严禁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禁驱赶或放任后进生;(3)严禁招收童工,一经发现有雇用童工的单位和个人,吊销营业执照;(4)在农村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5)对控辍不力的镇(办)、学校,追究其领导或负责人的责任。由于措施有力,目前,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初中学生巩固率达99.9%,三类(肢残、聋哑、弱智)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00%。

以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突破,深化素质教育。养成教育工作是“十一五”期间全市教育系统一以贯之的主题,也是我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建立工作 机制,开拓教育途径,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强化领导。我区调整充实了养成教育工作组织机构,抽骨干成立了专门的养成教育办公室,下设课题研究组、实践推进组、督导检查组,专人负责,各司其责,壮大了养成教育工作力量,为推进养成教育奠定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营造环境。各学校充分利用黑板报、张贴标语、校园网、宣传栏、校园文化墙等,宣传养成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努力让“一草一木会说话、一墙一壁会育人”,营造了浓厚的养成教育校园环境。三是典型引路。在凤鸣中学和凤鸣小学养成教育试点校工作的基础上,又确定夏匠小学等6所农村学校为市第二批养成教育试点校;加强对试点校工作的指导与督查。选派12名试点校校长到北师大参加养成教育专题培训,不断提高校长抓养成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各试点校积极推进养成教育制度建设,落实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等,取得了明显成效,涌现出凤鸣中学、凤鸣小学等工 作扎实、特色明显的养成教育示范校,如凤鸣小学编印的校本教材《养成教育童谣》,图文并茂,渗透课堂,深受师生欢迎。我们围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制定系列化的教育内容,拓宽多样化的教育途径。比如结合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全区万名学生走上街头,清除城市牛皮癣;充分发挥学校的窗口示范作用,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共做文明晋城人”活动,发放倡议书两万余份,宣传资料五万余份,受到了市区领导的好评。开展养成教育,有效地推进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今年中考,全区达重点高中录取线231人,小学毕业合格率达100%。

以改革办学模式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我区只有一所职业中学和一所普通高中,普通高中的招生录取与管理都在市里,但我们对职业教育并不是另眼看待,而是更高看一眼,按照“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改善职业中学的办学条件,改革 职业中学的办学模式,提高招生能力和毕业生就业能力,使我区职业中学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招收新生310人,毕业生330人,就业率100%。

五、构建教育合力,创优育人环境近年来,我们以构建和谐教育、和谐校园为着力点,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不断创优教育发展环境。

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区委区政府把学校安全工作纳入了全区安全体系和考核内容,年初区政府与各镇办、区教育局与各学校都要签订安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级各类学校认真汲取“3.18”事故教训,师生的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利用“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坚持实行《安全管理日志》制度,实行台账式管理,有效地加强了学校安全工作的全程管理。与此同时,区教育局还先后组织开展了学校火灾隐患排查、食品卫生安全检查等 达10余次。积极开展“平安校园”与“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凤鸣中学被验收为省平安文明校园。治理校园周边环境。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家庭、社区、社会各界和学校沟通与合作,组织工商、公安、综治、教育等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对校园周边存在的网吧、歌舞厅、游戏厅进行了坚决取缔,与交警部门配合,对学校上学和放学校外秩序进行了管理。同时,我们相继开展了“平安校园”创建、“向不健康网络宣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主题教育,营造了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和完善执法责任制,定期对贯彻落实《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执法检查。积极接受人大、政协对教育工作情况进行的检查、视察,虚心接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 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育工作。

总的来讲,区委、区政府认真履行教育工作责任,城区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我们的工作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面临一些困难。如由于历史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市、区之间的管理职能在某种程度上有错位的现象,需要进一步理顺。城区是市政府和泽州县政府及开发区所在地,承担着市区近80%的义务教育任务,而城区财力不足,基础薄弱,农村等外来人口却 迅速增多,加之原有布局不尽完善,对城区中小学的规范办学和管理造成很大的压力,形成超负荷运转,小马拉大车,存在的和潜在的问题和矛盾很多,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今后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工作思路,理顺体制,调整布局,加大投入,强化管理,促进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以上是城区区委、区政府履行教育责任的情况汇报,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同时,我们也衷心地希望各位领导在我们城区多走走,多看看,为我区教育发展留下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二〇〇八年一月十一日

2007城区教育工作汇报xin 篇2

近年来,我区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教育现代化建设,在积极稳妥推进教育技术装备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教育装备的管理和使用工作,有力推动了我区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教育装备情况

我区现有中小学校112所,在校学生63695名,教职工4647名。2003年,我区顺利通过了“两基”复验,2004年和2005年,农村75所中小学实施了远程教育工程,2006年着手教育强区创建工作。目前,全区教育装备已上了一个新台阶。城市和农村学校教学仪器装备分别按Ⅰ类和Ⅱ类配备,配齐率达100%。音乐、美术、体育、劳技等器材的配备率也都有了较大提高。学校图书藏书量也不断增加,小学生均达20册,中学生均达15册。电教设备建设也有所突破,全区先后建起了110个电子备课室,161个多媒体教室,110个计算机教室,全区共装备4410台计算机,40所学校接入互联网,21所学校建起了校园网,为我区大力发展和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育装备管理及使用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了使学校设备能管好、用好,充分发挥效益,每年初我们都召开教育装备会议,向各校校长宣讲配备、管理好装备,提高装备利用率的重要意义,指导学校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提高了校长的认识。同时,成立了以局长、校长为组长的“现代教育装备工作领导小组”、“实验室及功能教室管理中心组”,全面负责教育装备的规划 1

和考核工作,指导监督各校或各室管理使用情况,进一步加强了对教育装备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重视专用教室管理。根据区教育局相关文件要求,各校特别重视和加强对专用教室的管理。实验室及功能室每室设专(兼)职管理人员1名,负责本室仪器、设备及资产的管理工作,掌握仪器设备的分类、编号、型号的规格、性能和使用方法,落实责任,加强管理,服务教学,从而推动了全区教学仪器和设备的广泛应用。

(三)强化设备及安全管理。近年来,区教育局制定下发《中小学实验室及功能室仪器设备资产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各校对教育装备都建立了总帐,各专用教室设有分帐,做到总帐与分帐一致,保证帐物相符;各校实验橱上贴有标签、清单,做到单物一致,并能定期进行整修和检查;有的学校图书室实行信息化管理,极大方便了师生的借阅,提高了图书的流通率。为了确保教育设备的安全运行,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上级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品安全管理的通知精神,加强对“危险品”及各专用教室的安全管理,逐层鉴定目标任务书,责任到人,并采取不定期随机抽查的形式,开展专项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四)完善各项制度。两年来,我区在农村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应用过程中,边学习,边应用,边培训,边积累,逐步建立健全了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室、电教室及体、音、美、卫等功能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规范了使用记录,一并下发各校。借用、损坏、赔偿均有登记,便于学校对各室财产的管理,推动了全区教育装备现代化管理。

(五)加强人员培训。我们在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师培训、考核的基础上,每年都有计划地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班,分期分批对全区中小学实验员、图书管理员和装备部门工作人员岗位业务培训。通过培训,使各室管理人员和广大装备人员更新和拓宽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强了教育技术装备队伍的建设,逐步实现了队伍专业化。

(六)注重教育装备应用。一是加强实验教学。每年4月份,举办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竞赛,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促进了实验教学。目前,各校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都开展得比较好。二是各校在严格按照新课程设置要求开好信息技术课的同时,广泛开展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活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组织广大师生参加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电教教研活动、评比活动及课题研究活动,获奖人数和等次几乎每次在全市领先。通过各类信息技术应用竞赛,促进了学校信息技术的建设和应用,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面有了较大的变革,加速推进了课程整合。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在学科管理中的应用,逐步实现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后勤服务等方面的数字化管理,提高了管理水平。三是各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开展演讲比赛、书画展、信息技术比武、电脑制作、素质教育文艺汇演及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等,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陶冶了学生情操,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建立评估体系。我区以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为中心,将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常抓不懈。每年,我们都在学校自查的基础上,组织专门人员进行检查考核,特别是对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室及多媒体教室的利用率,采取定期、不定期的检查评估,对存在问题及时解决,对检查情况进行全区通报,并将此项工作已纳入办学水平的评估体系。各校也将本校教育装备的管理及使用情况作为教师教学工作、业务水平和成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评职、评优、晋级的依据。

三、存在问题

1、一些农村小学计算机数量较小,平均2—3名学生1台计算机,数量需要增加。

上一篇:荷专题教学设计下一篇:东南大学卓越工程师的教育培养计划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