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专题教学设计

2024-07-14

荷专题教学设计(共13篇)

荷专题教学设计 篇1

《荷》专题 教学设计

《荷》专题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欣赏荷花的美,了解荷的有关知识。

2、学习咏荷诗文,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想象能力、欣赏能力和对其文化的领悟能力。

3、培养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对其文化内涵的领悟能力。

2、指导学生创作以“荷”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三、教学难点:

在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

(屏幕)出示谜语: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打一植物)

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有关荷的内容。(屏幕)题:专题《荷》

说荷: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刚才出示的谜语,并结合自己对荷花的印象,口头描述一下荷花(1-2名学生)

刚刚同学们作了简单的描述,下面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搜集的资料,谈谈对荷花的了解。(提示:可从荷花的别名、组成部分、种类、成语诗文等角度入手)

明确:

(1)荷花,又名莲花、水华、芙蓉、玉环等。属睡莲科多年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

(2)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栽培历史久远,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性喜温暖多湿。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出污泥而不染,深为人们所喜爱,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绿化植物。

(3)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以入药,可治多种疾病。

(4)荷花和佛教的关系: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莲”就是“佛”的象征。走进寺庙,随处可见莲花形象。大雄宝殿中的佛祖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上,慈眉善目;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向人间抛撒莲花(如天女)。

咏荷:荷花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爱并赞美的对象,许多人文墨客都为之挥毫泼墨。你知道哪些诗词?

明确:

①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_____向脸两边开。(唐•王昌龄)

②更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_____莲莲_____

(宋•辛弃疾)

③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宋•周邦彦)

④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宋•李清照)

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

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静乱世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夏韦太守良宰》)

⑧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垂泪。

(白居易《长恨歌》)

看来同学们积累的有关荷的诗句也不少,做过预习的同学会发现,我们的本中也有“黄金屋”吧?下面请同学翻开本到P213,看看本上的五首诗,从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首,朗读,并说你喜欢的一句话,并说说为什么说喜欢它(3-人)

刚刚几位同学引领我们在诗的国度里遨游了一番,让我们受益匪浅,其实,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中,除诗词外,一些文质兼佳的也为后人所传颂。下面再看看本P216的《爱莲说》,朗读,并说说你最喜欢的哪句?

小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这句话是从哪个方面的赞美的呢?(提示:精神、品质两个方面考虑)我们看到,这么普通的一种植物,却被周敦颐等一批古代文人赋予了那么高尚的品格,而现当代的文人们也纷纷吟咏它。再来看一段写荷叶的文字:朱自清《荷塘月色》(节选),请同学们来赏析: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爱莲说》中,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荷塘月色》中,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展示了荷花的美丽。无独有偶,叶圣陶先生的《荷花》中,也向我们展示了荷花的另一方面美,请同学们一起来分享:

《荷花》(节选)叶圣陶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写荷:通过刚刚的交流,我们已感受了荷花那清新淡雅,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纯洁。我想,此刻,同学们的心中肯定涌出了许多对荷花的难以抑制,不得不流于笔端的情感。好,下面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来对你一节中所了解到的荷花做了一下描绘,形式为:

我喜欢荷花,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荷:

后画一幅有关荷花、莲蓬、莲藕或荷塘的画,配上诗文。要求:

1、最好是一人独自完成,也可以2-3人合作完成。

2、实在不行,收集一幅关于荷的画,自己配上诗文。

小结:

这节我们说荷、咏荷、写荷、画荷,荷的种种美态在我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借莲的高洁姿态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庸俗世风的鄙弃,今天我们虽然已经不生活在那一个时代,但我希望同学们不仅拥有荷一般美丽的外表,更拥有一颗洁净无暇、圣洁的心!

荷专题教学设计 篇2

师:请大家看屏幕, 让我们共同走进一个荷的世界。和我一齐轻声吟诵上面的诗句。 (出示相应诗句的课件)

师生:“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李白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师:如果说周敦颐笔下的荷花是志行高洁的隐者, 杨万里笔下的荷花是陶冶情操的智者, 那么, 朱自清笔下的荷花就是抚慰心灵的使者。今天, 让我们怀着对荷的挚爱深情, 一起领略我国当代学者季羡林的《清塘荷韵》中的另一番荷的境界。 (出示课件:题目)

二.作者简介

(出示课件:画像) 师:这位老人, 你认识吗?他就是我国著名的学者、散文家季羡林先生。他曾经担任北大副校长, 他的学术成就和文学成就为世人公认。他写这篇文章时, 已是86岁高龄。

三.初读全文理清结构

师:读时请大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找出表现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2.散文都要表达一种思想感情或人生感悟, 这就是散文的“文眼”。那么, 这篇散文的“文眼”是什么?在文章的什么地方集中表现出来的?

师:季老的家门口有一方清塘, 水面空空荡荡、萧索凄凉。每当花红柳绿之季, 先生总觉得缺点什么, 缺了点什么呢?

生齐:荷花、荷韵。清塘无荷, 先生“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师:于是作者将几颗从洪湖捎来的莲子投入水中, 这时, 作者的感情有了怎样的变化呢?

生:满怀希望。

师:先生满怀希冀的撒下从洪湖捎来的几粒莲子, 先生确信只要播下去就有希望。谁不知道莲的生命力是天下最顽强的呢?千年古莲, 一旦重见天日, 照样生根吐叶。可先生在这一盼荷过程中的感情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生:三年不长 (灰心) ———竟相生长 (狂喜) 。

师:这年夏天, 众里寻她千百度的先生, 终于迎来了半池绿荷, 满眼红蕖。于是乎, 在接踵而来的岁月里, 先生每年夏秋季节就多了一项消遣。生:赏荷。

师:那么你们能不能想象一下老先生赏荷时的情态呢?生:沉醉。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写在黑板上)

清塘无荷 (心病) ———撒下莲子 (希望) ———三年不长 (灰心) ———竞相生长 (狂喜) ———反复赏荷 (沉醉)

本文以想荷、种荷、盼荷、赏荷叙述了荷的生长过程, 描写了荷塘的美丽景色。

四.浏览全文掌握主旨

师:那么, 这篇散文借助叙事、写景想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人生哲理呢?《清塘荷韵》的“韵”, 你是怎样理解的呢?荷从三年不长到长出荷来, 第二年满眼荷花这说明什么?

生:生命力顽强。

师生小结:写荷是为了借荷的生长过程, 来礼赞生命力的顽强, 弘扬一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就是这篇散文的“文眼”所在。

师:看屏幕, 结合文意思考, 下面判断是否符合文意, 为什么?

A.《清塘荷韵》着一“韵”字, 意在表明“荷”的环境美。

B.作者用了大量篇幅写荷的生长过程以及荷塘的美丽景色。寄寓了作者从经历磨难、走向成功到回归淡泊的一种人生体验。“荷之韵”即“人之韵”。

C.本文和《荷塘月色》有异曲同工之处, 都是借景抒情的赏荷名篇。

答:“A”为什么错?“清”既包含环境美、自然美, 更包含了人的精神美、人格美。

生:“C”选项有错。

师:“C”为什么错?

生:《荷塘月色》的表现手法是借景抒情。《清塘荷韵》则是融叙事、写景、抒情、论理为一体。《荷塘月色》重在情景交融, 《清塘荷韵》重在托物言志。

五.精读全文独到发现

师:下面以组为单位精读全文并讨论, 再把你觉得困惑的问题、独到的发现提出来。 (教师巡视并参与) 每组推荐一位同学发表意见, 交流看法。

(各组将写好的发现、不解、疑惑交上来。)

师:我总结一下同学们提得最多的几个问题, 请大家作好简要的记录。第九段说前人诗话中的句子“池花对影落, 沙鸟带声飞”, 季老认为“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 而我们觉得这两句对仗非常工整, 那么这里的“不工”指的是什么?第十段先生写了一个小猫捉月的小插曲, 我们觉得这有点与清塘荷韵的意境美不协调, 尤其破坏了第九段描写的那种画面美, 先生写这个场面是出于什么目的?第八段写到先生的朋友赐名为“季荷”, 最后又为季荷祝福。季荷有什么特殊含义?

师:这些问题提得非常好, 下面给大家三分钟时间, 以组为单位就上述三个问题议一议, 然后每组推荐一人发表意见, 交流看法。要求:言之有理。请同学们就上面三个同学的发言, 提出反驳意见, 阐述自己的见解。 (随后教师归纳)

师:请同学们推荐一位同学为我们诵读八、九两段。生纷纷推荐全班朗诵最有情感的一位女同学。

师:有三个组提到第九段说前人诗话中的句子“池花对影落, 沙鸟带声飞”, 季老认为“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 而我们觉得这两句对仗非常工整, 那么这里的“不工”指的是什么?

师提示:请你闭上眼睛想象、想象、再想象, (教师轻读、慢读) 。拓展:一位老者, 独坐石上, 眯着眼, 静静吸着荷花和叶的清香, 微风偶尔飘过, 一片莲瓣飘入水中, “池花对影落”。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你们参悟了没有?用两个词描述这种境界。

生三言两语:多么空灵、闲静的境界。

师:而“沙鸟带声飞”应该是沙滩上的水鸟扑楞着翅膀剌剌的响着, 飞起来。而在这种时刻鸟是不会飞的。也许是来了一支偷猎的人马, 抑或是狼来了吧。肯定受了什么惊吓, 这和上联营造的空灵境界, 与先生营造的荷香月色的闲静意境怎么样?

生:不和谐。我想这也许就是先生介绍的“对仗不工”吧。

师:那么, 你能否在“池花对影落”后续对一句, 使之符合这一境界而“工”起来呢?

生:“海月共潮生”“明月映荷照”“清风乘月去”———这就写出了赏荷时出世般的超然与闲静。

师:关于第二个问题:第十段先生写了一个小猫捉月的小插曲, 我们觉得这有点与清塘荷韵的意境美不协调, 尤其破坏了第九段描写的那种画面美, 先生写这个场面是出于什么目的?

生:我第一遍读小猫捉月时和这位同学一样也觉得疑惑, 问题的关键是小猫该不该跳进水中捉月, 老先生为什么不亲自像传说中的李白那样赴水捉月而要小猫奋不顾身去捉月呢?不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片断, 这不破坏了清塘荷韵吗?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 小猫入水捉月, 情趣盎然, 不写人的喜爱之情, 却写不识情滋味的小猫, 以“无情”衬“有情”, 真是妙手文章, 令人叫绝。杜甫有一句诗也是这种写法, 你知道吗?

生:“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师:第八段写到先生的朋友赐名为“季荷”, 最后又为季荷祝福。季荷有什么特殊含义? (显示老人的肖像画)

师:我这里念一段先生的回忆录———

我被抄家了, 被批斗, 被打得头破血流, 鼻青脸肿。我并不是那种豁达大度得什么都不在乎的人。我曾经下定决心, 结束自己的生命。我把历年积攒的安眠药和毒药装到口袋里, 刚准备出门跳墙逃走, 大门被撞开, 我被红卫兵打得躺在地上起不来。然而我一下子得到了顿悟:一个人忍受挨打折磨的能力是没有极限的。我能够忍受下去!我死不了!我要活下去!

我的确活下来了。然而, 在刚离开牛棚的时候, 我成了一个半白痴, 到商店去买东西, 我不知道怎么说话;让我抬起头来走路, 我觉得不习惯。耳边不再响起“妈的”、“混蛋”、“王八蛋”一类的声音, 我觉得很奇怪。我已经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我已经“异化”为“非人”。

然而, 我的确活下了……

那么, 现在请你再说一下, 用自己的感悟、用最精练的一句话概括, 什么是“季荷”?

生:苦难—寂寞—在希望中活下去—趁着青春升华自我、辉煌自我—然后回归宁静。

师:再请大家看课文第八段尾“我觉得有趣, 又非常感激”, 作者为什么“感激”?

生:理解无价, 先生算是找到了知音。

师:再请同学们和我一齐轻声的吟诵十一—十三段,

生:秋天来了, 美丽的清塘将是残荷一片, 但我们却没有读出“留得残荷听雨声”的伤感与愁思, 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作者告诉我们荷在寒冬里“做着春天的梦”, 这又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境界。一个86岁的老人, 他经历了多少磨难, 在人生的迟暮之年, 没有丝毫的颓伤, 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 那么, 季荷不正象征了一种豁达进取的人生态度吗?季荷不正是绵绵生命力的象征吗?

《清塘荷韵》教学思路讲解 篇3

笔者根据散文的文体特征和学情,引导学生品读散文的语言,读出散文的味道。教学流程大致如下:

一、画中有字,看“荷”配诗

看画面配出意境相符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这些画面和相对应的诗句从不同的层面展示着荷花的魅力。顺势导入“这一篇”中的“荷”又有怎样的韵味呢?

二、提取动词,知“荷”线索

让学生在学案上,完成下面的填空。尽量在原文段落中提取或概括出一个动词性的“字”来填写。

每次看到清清池塘便会( )荷,久而久之这种情感,进而转化为( )荷的举动,随后,“我”每天多了一件工作( )荷,经过四年的蓄积,荷花遮掩了半个池塘,“我”由衷地( )荷之生命力,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尽情地( )荷,但是经过一个寒冬,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可“我”认为,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因此,“我”为了“季荷”而( )荷。

从这些表现力强的动词中,可以看出季羡林先生与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而且与“荷”搭配,梳理文章的线索。这样不仅整体感知了全文,而且通过勾画或概括出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的关键性的动词,又可以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经验。

三、细读文本,品“荷”风韵

散文阅读,最忌浮皮潦草,体味精准的言语表达,必须细读文本。

笔者要求同学们再来静静地默读这篇文章,从细节、字句中去发现荷之风韵,在有感觉的地方画一画、写一写。

(幻灯片:提示学生可以从“荷的风姿”,“荷的精神生命”,荷的“趣”和“新”,“作者心中的情思”等角度,任选一个或两个角度进行品读。)

然后以一排四人为一个小组,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或困惑,在小组内交流。学生结合教师给出的提示,静静地默读,这是对语言的细读、体会和寻味。

1.抓关键句,直面感受

散文阅读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直接抓住一些明显地表达出作者的观点或情感的句子,这样不仅可以教会学生阅读散文的方法,而且对解读文本的主题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根据文中“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的这一关键句,很容易明白这句话是说明荷叶生长的速度之快,繁殖能力之强,高度赞美了荷叶坚韧顽强的精神。还有文中第12段中的“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学生轻松地明白了:荷花冬眠,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孕育新一轮生命。

2.删减字词,对读体验

删减句中重要的字词,删减后与原文比较,可以让这些字词在文本中得到凸显,引起学生的重视,便于学生对重难点句子的突破。

例如:第8段“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他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他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删除原文中的黑体字,改后:(幻灯片)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接踵而至,这些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起舞。

笔者让学生对比读,看看是原文好,还是老师改得好?学生读后,注意力都集中到了那些被删减的字词,自然就理解到:季老用了对比、拟人、引用的写法,突出了荷花的外在和内在美。接着,我们在让学生同桌之间对读,一个读,另一个就听,反之亦然,然后请大家推荐两位朗读较好的同伴,要求一定要读出荷花清高脱俗的风韵及季老对荷的喜爱与自豪之情。第一个同学从开头读到“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另外的一个同学就接着读,读到“映日荷花别样红。”即可。

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有意识地加重了黑体字的读音,很好地读出了作者写作的用意和内在的情感。

3.突破词语,范读引领

教师正确的、动之以情的朗读对学生理解文本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朗读的神态、语气、语调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让学生身临其境,自然地接受熏陶,从而提高对文本的感悟能力。

教师配乐范读文章的第9自然段,品味全文的难点段落——落荷之韵。

教学时,我要求同学闭上眼睛静静聆听,听后说说自己参悟到了什么。教师用饱含深情地语气朗读,力争把学生带入优雅洒脱、超然脱俗的意境,尤其是抓住对文中“参悟”一词的解读,引领学生进一步地走进作者的心境。

教学片断:

师:这个细节很有诗意,也很感人。生命的小船由此岸驶向彼岸,是如此泰然。作者说,“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那我们看作者参悟透吗?

师:我们先不急着回答为什么,我们先看“参悟”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领悟”的意思。

师追问:怎样的领悟?

生:不是指一般性领悟,而是参禅悟道的意思。

师追问:参禅悟道,需要怎样的心境呢?文中有没有一些词语在提示我们?

生:静静地,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寂静、默默地。

师补充:其实还有“池花对影落”这是以动归静)

师: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其实季羡林先生的一生,就像这荷花的一生一样,请大家齐读幻灯片上的内容(资料链接:简述季老的一生:磨难、痛苦、快乐等)

师生通过解读关键词语参悟,来领悟作者此时的心境,通过幻灯片,顺势导入作者经受磨难的一生。这样除了帮助学生解读文本之外,还为教师的配乐范读在情感上蓄势,试图把学生带入作者的灵魂深处,让学生、教师、文本在这一刻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最后,我让学生以“我听到季老在 ”来说说自己参悟到了什么。(幻灯片)

学生的发言水到渠成,纷纷述说自己的感悟,既真实又励志。

四、创写个读 嗅出“荷”香

学生逐渐进入了文本深处,逐渐理解了“荷之韵,其实就是人之韵”,教师抓住此刻学生的投入的情绪,展出笔者昨晚有感而发,写的一首短诗,来表达自己对季老的敬仰和对生命的感悟。(幻灯片)

题目:荷香四溢

一片绿叶,是一份希望;拥抱着希望,你彰显着顽强与不屈。

一缕清香,是一种成熟;酝酿了成熟,你展示着高洁和恬淡。

一叶玉瓣,是一滴生命;剥落了生命,你诠释了优雅与豁达。

一塘枯枝,是一处苦痛;历经了苦痛,你孕育了力量和期盼。

岁月流转,弥漫鼻尖的——永远是你那沁人的荷香……

之后,笔者要求大家随着班得瑞的音乐《月光》,先自由地尝试着品读,当有感触的时候,就站起来有感情地读其中的一句、一节或者是整首诗!

创写个读,不是课前的齐读,而是带有自我意识的朗读,强调个性的体验;也不是通读,而是在理解作者情感基础上的品读,是按照个人感受程度的深浅和语文经验,对文本进行的创读。

由于前面师生对文本的深入地品读和教师的范读,这些都为学生融入文本和走进作者做充分地铺垫,没想到,学生有感而发,用情真读,学生朗读效果超出了老师的预料。内容上,有人读了一节,有人读了一整首,有人读了一句或两、三句。情感上,有人读得激昂,有人读得深沉,有人读得平淡。这个环节,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这种情感升华不是形式化的,是在深入文本的基础上,在行文细节处,把学生对文本,对人生的独特情感体验传达出来。

因此,散文教学,不仅是通过体味散文精准的言语表达,体认、分享作者丰富、细腻、独特的人生感悟,而且,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用心灵细读文本,用生命深入体验,用灵魂真情品读,教会学生自己去阅读,去体验,去思考,去感悟,去提升。

雅荷幼儿园教学品质精彩升级 篇4

雅荷幼儿园教学品质精彩升级

-----“new—way”多媒体双语教学班

在瞬息多变的今日,突破传统,结合网络的“在线学习”俨然成为未来教学主流,多媒体互动式教学将取代传统的“图片加黑板”的教学方式,多媒体动画教学软件的运用将有利于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孩子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有趣,让孩子拥有更多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专家指出,2—6岁的幼儿中,40%较依赖视觉来学习,30%较依赖听觉来学习,30%较依赖触觉来学习,电子白板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声画科技,先进的触碰体验,一次满足三种学习类型幼儿需求。

雅荷幼儿园作为陕西省示范幼儿园所将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选配精英教师,以科学领先的教育理念,独特前瞻的教育视角,完善周到的服务体系,品质卓越的配套设施让我们的孩子享受优质的学前教育。自2010年幼儿园开展多媒体教学实验研究以来,通过两学期的课程开设,深受家长和孩子欢迎,孩子们表现出,学习兴趣浓厚、上课专注力持久、思维活跃。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在优质的教育中受益,满足部分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我园计划在托小班增设多媒体教学班。

课程设置有:RSG英语课程、五大领域整合课程、多元绘本数学、DIY美劳课程,结合电子白板+聪明数位学习网,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将静态教学转换为动态教学、仿真化教学。让孩子们觉得学习就像“看卡通片、打游戏”一样简单。丰富的课程、资优的教师、适宜的师生比、全新的教育资源、雅荷愿与您携手共创孩子的美好人生!

让我们快速行的动起来吧,最专业的教学,最好学的孩子,最满意的家长,最优质的园所。建议家长朋友尊重孩子们的意愿,与孩子沟通交流共同做出选择!

雅荷幼儿园

有关描写荷诗句 篇5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诗句都不陌生吧,诗句节奏上鲜明有序,音谐韵美。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描写荷诗句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有关描写荷诗句大全1

1、犹胜道傍柳,无事荡春风。孟郊《乐府三首》

2、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王维《春中田园作》

3、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屈原《离骚》

4、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隋殷英童《采莲曲》

5、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6、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苏轼《莲花》

7、若耶溪傍采莲女,笑摘荷花共人语。李白《采莲曲》

8、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9、采采荷花满袖香,花深忘却来时路。邹登龙《采莲曲》

10、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杨万里《红白莲》

11、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白朴《得胜乐夏》

12、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幼卿《浪淘沙极目楚天空》

13、露涵两鲜翠,风荡相磨倚。韩愈《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

14、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范成大《州宅堂前荷花》

15、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薛昭蕴《浣溪沙》

16、有人水溅红裙,相招晚醉,正月上、凉生风露。高观国《祝英台近(荷花)》

17、晓别安宜古镇头,藕乡水泗荡轻舟;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暇文《藕乡随思》

18、不见跳鱼翻曲港,湖边特地经过。萧萧疏风乱雨荷。微云吹尽散,明月堕平波。白酒一杯还径醉,归来散发婆娑。无人能唱采菱歌。小轩枕簟,檐影挂星河。叶梦得《临江仙》

有关描写荷诗句大全2

1、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杨公远《月下看白莲》

2、春水徒荡漾,荷花未开展。——孟郊《乐府三首》

3、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4、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王昌龄《西宫秋怨》

5、芙蓉老秋霜,团扇羞网尘。——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6、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柳永甘草子》

7、荷花开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李群玉《北亭》

8、凿破苍苔涨作池,芰荷分得绿参差。——杜衍《咏莲》

9、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萧纲《采莲曲》

10、水阔雨萧萧,风微影自摇。徐娘羞半面,楚女妒纤腰。——钱惟演《荷花》

11、牙床角簟藕花香。——苏庠《浣溪沙·书虞元翁书》

12、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皇甫松《采莲子二首》

13、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萧纲《采莲曲》

14、绿塘摇艳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萍。——温庭筠《莲》

15、荷花芳草垂杨渡。——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16、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17、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苏东坡《荷花媚荷花》

18、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潘希白《大有·九日》

19、无奈荷花不应人,背立啼红雨。——张孝祥《卜算子》

20、东望鞭芙缥缈,寒光如注。——刘辰翁《桂枝香·吹 箫人去》

21、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22、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李白《渌水曲》

23、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诗经·国风《山有扶苏》

24、因以金荷酌众客。——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25、白莲种山净无尘,千古风流社里人。——黄庭坚《东林寺》

26、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李白《古风·其十九》

27、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皇甫松《采莲子》

28、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29、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辛弃疾《卜算子(荷花)》

荷专题教学设计 篇6

然而,就荷球运动发展的现实状况而言,我们研究荷球运动理念没有现成的文献资料可以参考、借鉴,只能从荷球运动历史起源的相关背景以及竞赛规则条目的表述中来认识荷球运动理念问题。

1 荷球运动比赛方法简介

荷球运动比赛场地长40m,宽20m,并划分为两个半场,两端各放置一个高3.5m的球篮。[1]每个球队上场各4男、4女,共8名队员,分别将2男、2女性别均衡地分配于两个半场,各自承担进攻或防守任务。

由1名进攻队员在进攻方半场开球开始比赛,直到球被投进篮筐(进攻队得1分)或进攻队员犯规,换另一队开球;当两队得分总和是2的倍数时,双方换区,队员以交换场区的方式改变角色,即原来进攻的队员换为防守,原来防守的队员换为进攻;队员不得越区比赛;全场比赛时间为60min,分上、下两个半场,各30min;裁判员鸣笛结束比赛时,得分多的球队获胜。每一球队每场比赛允许使用2次暂停、4次换人。

从上述关于比赛方法论述来看,荷球运动自身具有三个典型特征:(1)男女混合参赛;(2)比赛中换区;(3)不得越区比赛。因此,在比赛方法方面,这三个典型特征也将荷球运动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区别开来。

2 从历史起源认识荷球运动理念

1902年,荷兰中学体育教师尼可·布鲁克修森(Nico Broekhuysen)在参与瑞典小镇那斯的夏季课程时,从一项游戏中蒙发了荷球运动的哲学。[2](也有资料显示为1903年[3])根据篮球及篮网球(Netball,又称简易篮球)的规则加以改良,在阿姆斯特丹发明了荷球。至于尼可从哪一项游戏中受到启发,没有相关资料记载,我们也无法考证那是一项什么样的游戏。然而,有资料显示:当时最权威的户外运动报纸De Gids曾报道,要提升学校体育的重要性,必须设计一种能让男女同学可以一同进行但花费不大的游戏,其特性要能够吸引年轻人,而且能够达到充分的身体活动。[3]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学校体育需要有一项男女学生同场进行的游戏,而且成本低廉,其特性是吸引年轻人,其目的是能够达到充分的身体活动,最终目标是要提升学校体育的重要性。而荷球运动则恰恰在这个历史阶段诞生,除了偶然、巧合等因素之外,我们还必须承认荷球运动的产生与当时体育的社会历史需求息息相关。

物质决定意识,而意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积极作用。某种理念的产生既需要客观实在作为基础又对现实世界产生积极作用,而荷球运动的理念正是在这种社会历史需要与现实体育实在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因此,荷球运动理念也就蕴含于当时体育的社会历史需求之中,并反映出当时体育的现实问题。由此不难看出,“男女同场进行游戏”应属于荷球运动的最原始、最主要的理念,而成本低廉、能够达到充分的身体活动则是荷球运动这个项目本身所应具有的特征属性,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上缺乏“男女同场进行游戏”的体育运动项目。

3 从竞赛规则认识荷球运动理念

“男女同场进行游戏”只是从形式上体现出了荷球运动的理念,而真正从内容方面反映荷球运动理念的东西还需要在荷球竞赛规则条目的表述中寻找。依据田麦久教授的项群理论,荷球运动属于战术项群中同场竞技命中类项目,它也是运动员用手将球投进篮筐的男女混合集体项目,其直接目标就是把球投入对方篮筐内,即得分,而投篮得分是有条件的,并非所有的投篮命中都得分。

在荷球竞赛规则中有两个核心概念:防守位置和自由位置。防守位置是相对于防守队员而言的,自由位置则是相对于进攻队员而言的。防守位置是指防守队员面向进攻队员时,防守队员伸手可以触及进攻队员胸部的一臂长的距离以内的区域;自由位置是指防守队员防守位置以外的区域。进攻队员只有在自由位置时投篮命中才算得分,在防守位置时投篮命中则无效,并判罚进攻队员投球违例。[1]由此看来,防守位置、自由位置是荷球运动比赛中双方运动员相互争夺的两个焦点,即进攻队员尽最大努力获得自由位置并投篮得分,而防守队员则尽最大努力获得防守位置,使进攻队员无法投篮得分。而且,防守位置与自由位置随着控球权变换、交换区域的变化在双方运动队之间频繁转换。

根据上述对荷球运动竞赛规则的表述,从内容角度而言,荷球运动理念应当是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双方运动员尽最大努力争取防守位置和自由位置,并在获得自由位置时投篮得分,而在获得防守位置时则使对手无法投篮得分。

4 荷球运动理念的现实意义

前文从形式与内容角度分别对荷球运动理念进行了阐述,它对我国体育学界如何理解、认识这个新传入的体育运动项目具有一定指导作用,而其最重要的意义还是来自于教学训练和裁判员执裁实践方面。

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目前开设荷球运动公共体育课的高校有40多所,7所体育专业院系开设荷球选修课,[4]有10余所高校组建了荷球运动队,并进行系统的荷球训练,而且郑州大学已于2007年开始招收体育教育训练学——荷球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可以说,在短短的五、六年中,我国荷球运动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它也存在一些问题:(1)缺乏具体教学训练内容。(2)荷球队员皆由其他项目队员转项而来,尤其篮球运动员居多。

尽管这些问题的存在或许还有其他原因,但其根本原因还应从荷球运动理念中来寻找。在日常教学训练中,经常有教师或教练员这样说:荷球课没有具体的教学训练内容。一方面与我国当前还没有荷球教材有关,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原因,也是现实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对教师或教练员的培训不足,导致他们对荷球运动理解表浅。其实,荷球技战术在比赛中已经有明确的展现,比如:单双手传球技术、自由球技术、罚球技术、2-2战术、3-1战术、4-0战术以及自由球战术等,所谓“缺乏具体教学训练内容”本质上是“缺乏具体的教学训练方法与手段”。依据体育学常识,在荷球运动理念指导下,教师或教练员可以自行开发荷球教学训练方法与手段。因此,荷球运动理念对教师或教练员开发荷球教学训练方法与手段具有指导作用。

其他项目运动员兼项荷球,尤其篮球运动员居多。一方面表明荷球与篮球确属同一项群,而且这也符合新兴体育项目发展的一般常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各地荷球运动员训练水平不足。从现实角度而言,运动员在各项目之间相互流动属正常现象,而且也有利于运动人才合理利用,然而,单向的、长期的流动却是一个体育项目训练水平较低的表现。具体到荷球运动而言,运动员平时从事其他项目训练,在赛前稍做训练或无训练,直接参加荷球比赛。它从本质上反映了教师或教练员缺乏荷球运动理念,因此,荷球运动理念也是组建和管理荷球运动队必不可少的。

5 结语

荷球运动理念是荷球运动教学和训练的核心与灵魂,也是荷球运动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最本质的东西。完整的荷球运动理念可表述为:男女同场进行游戏,并在公平竞争环境下,运动员尽最大努力获得自由位置和防守位置,在获得自由位置时投篮得分,而在获得防守位置时则使对手无法投篮得分。它对教师与教练员的教学训练水平与裁判员执裁水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另外,在2010年第八届亚大(亚洲、大洋洲)荷球锦标赛期间,亚大荷球协会秘书长、中华台北队主教练谢芳怡也曾提出:荷球运动理念可以指引教练员达到更高的执教水平,可以使运动员达到更高的运动水平。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方法,从荷球运动起源、荷球竞赛规则入手探讨荷球运动理念,融入教学训练中。完整的荷球运动理念可表述为:男女同场进行游戏,并在公平竞争环境下,运动员尽最大努力获得自由位置和防守位置,在获得自由位置时投篮得分,而在获得防守位置时则使对手无法投篮得分。

中国荷文化 篇7

荷花入诗,最早见于《诗经·郑风》:“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云:“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把采莲女摘取碧池莲花的情景描绘成一幅动人的图画,令人回味无穷。文学中的荷花不仅有情有境、有光有影、有色有香,更难能可贵的是有节有操。高人雅士多爱莲花,所以其有“花中君子”之誉。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道:“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与之相依相融,足见诗人对荷爱之深切。

荷花不仅入诗入文,同时也入联入画。风景名胜之有荷可赏之处,多有以荷为题的佳联。如济南大明湖前薜荔楼上的名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还有上海嘉定古漪园的“十分春水比檐影,百叶莲花七里香”,南京莫愁湖的“柳影绿围三亩宅,藕花红瘦半湖秋”。赞荷颂荷,诗情画意,常常使人游兴倍增。画荷名家杰作层出不穷,如明代陈志莲的《荷鸳鸯图》、清代石涛的《墨荷图》、朱耷的《荷石图》、齐白石的《秋荷》、张大千的《彩荷》、石鲁的《荷趣》等名画,从不同的角度描绘荷花的冰清玉洁、天然淡泊的气息, 画荷之妙绘精品,难以胜计。

纪念荷西 篇8

三毛是一路读来的作家,她长居我的心间。不时翻翻她的作品,每读一遍便会更加熟习,亦会多新的感受。也许有时会没了新鲜感,但是那份老朋友般的感受已然形成,便愈加割舍不下。?

一直伴着三毛活灵活现展现在书中的便数那西班牙老公荷西了。读三毛全集的前几册,竟甚至喜欢这大胡子男孩多于三毛——这样一个艺术化而又能居家的男人,一个对三毛痴心一片的男人,一个为了理想付出一切的男人。不叫苦和累,默默为自己的家奉献,即使连续加班也坚持不用三毛父亲汇过来的钱……三毛让我嫉妒,荷西让我感动。?

但是这样的荷西,终究是走了。在潜水中,荷西意外丧生。三毛成了另一个“未亡人”,她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中。而荷西,这个一生热爱大海的人,终于将他的生命献给大海。?

荷西葬在从前他与三毛常来散步的墓园,那是一处高岗,坐在那里可以看见荷西从前工作的地方,看见古老的小镇,蓝色的大海。

荷西走得匆忙,他刚刚三十岁,甚至说生活经验还不甚丰富,一切的一切还没有体验。三毛在她的文章里面一遍又一遍自豪地宣称“荷西苦恋我六年”,但是没有多少人知道,三毛亦苦恋荷西六年。如此来之不易的爱情,他们甚至还没有多少时间彼此磨合,便被生死两隔。?

命运如此不公。?

在《梦里花落知多少》里面,收录的一篇叫《一个男孩子的爱情》。她与荷西的相遇,相识,相知,直到相恋,都展现在这里。最令我感到悲伤的是末尾编者楷体字打出来的在括弧里的一句话。?

“说到这里,三毛的声音哽咽,她在台上站了很久,再说不出一句话,演讲中断……”? 或许语言在生活面前是苍白的,或许语言在所有时候都没有色彩。三毛与荷西的点点滴滴,一篇文章,一本书,甚至一个系列亦讲不完。三毛是个绮丽的女子,她的思想,思维,人生观,价值观,都异常出众。幸而遇到荷西,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配得上她的男孩。从《背影》到《梦里花落知多少》,我读到的三毛不再如初期,她的叙述似乎不再张扬,转为内敛。?

我想这多半是荷西的死造成的。?

荷美文欣赏 篇9

入夏以来,晚上行走于莫愁湖边,常常听见人们为今年不见往年那翠绿的荷叶、娇艳的荷花而大失所望、议论纷纷。人们渴望在工作之余,来到湖边欣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景象,放松心情,享受自然。

看着满眼贫乏的湖面,听着人们惋惜的议论,我不禁想起了儿时老家----南湖。

南湖,与莫愁湖隔山相望,分别位于城东南北,两湖与汉水遥相呼应,形成独有的自然美景,给古城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暮春,农历三月三后,南湖沿岸的芊芊荷簪,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钻出肥沃的淤泥,凸出水面,接受阳光的滋润和月光的洗礼,与岸边的青草和山间的竹笋媲美。农谚“三月三,藕出簪”画面呈现到人们的眼前。

初夏,荷簪吸取肥沃淤泥中的养分,不断长高、长粗,婷婷玉立,红绿相间的簪,随风摇曳于湖面,给历经冬天贫乏的湖面带来勃勃生机。

仲夏时节,荷簪慢慢舒展她优柔的胸怀,恰似万盞绿伞,覆盖湖面,给南湖铺上了厚厚的绿毡,给人们以生活的希望。清晨,晶莹剔透的露珠在嫩绿的`叶面上,随着风中摇曳的荷叶,来回舞动,让人们养眼惬意。

盛夏时节,千姿百态的荷花似月夜的繁星,点缀在层峦叠嶂的绿荷之中。湘莲的花妖艳粉红,白莲的花洁白无瑕。在芸芸众生的荷花里,有的是青里泛白的花苞,似少女般娇羞欲语,含苞欲放;有的是半开半闭,如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妇,厚积待放;有的是敞开了风韵的胸怀,围绕着雏蓬旁的花蕊,似身着素净的衣服的仙女在翩翩起舞;有的是花瓣全落,裸露出碧绿的莲蓬。莲蓬上面的莲子就像鸟巢的的小鸟探出脑袋,窥视大自然的碧水蓝天。而水中菱角也不失时机的开着不起眼的小小花、结着菱角。莲蓬一天一天丰满长大,压弯荷梗,诱人馋涎。

荷花盛开的季节,清新淡雅的荷花引来无数的蝴蝶和蜻蜓,煽动着美丽的翅膀,在荷花丛中翩翩起舞,让人赏心悦目,陶醉于美景之中。

每到这个季节,我们小伙伴们会撑上渔船,穿游于荷中,不时探出荷叶,采最美丽的荷花;不时藏身荷中,摘最饱满的莲蓬和水中的菱角。玩着荷花,吃着莲蓬和菱角,看着清澈见底的湖水中游动的鱼儿,尽情的欢乐着。

夜晚,你漫步湖边,赏月观花,浪漫无比。你会感受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美景。皎洁的月光下,荷叶随风动,荷花随风舞,花香四溢,香飘沿湖四周,飘进村庄,飘进农舍,沁人肺腑,阵阵芬芳,丝丝清凉给炎热酷暑的人们安逸,令人醉,催人眠。

秋季,秋风萧瑟,荷花散尽,荷叶的青绿逐渐退却,莲蓬成熟,大人们撑着渔船采摘满湖的莲蓬,然后,剥出莲子,晒干出售。在采摘莲蓬的同时,大人们也会潜入水中,挖出洁白如玉的莲藕。此时的莲藕清脆,绵甜,让人爱不释口,无论是怎样个吃法都白吃不厌。

冬季,荷叶也随季节的到来纷纷落去,剩下了没有荷叶的荷梗。荷梗也像高山上的劲松一样挺拔,有着枯而不倒,倒而不烂的态势,任凭寒风肆掠、冰霜雪雨击打,而傲立于湖中,让人佩服。

荷,不仅翠绿如伞的叶养眼,绚丽的花悦目,还全身是宝。中医学认为,荷叶性味苦涩,泡茶饮用有清暑利湿等功效;莲子味甘涩,具补脾止泻、养心安神之功效;莲子心味苦,有清热、固精、安神、强心的功效; 莲藕富含淀粉、蛋白质等,称之为益脾之果。

人们喜爱荷,不仅是它给人以清新翠绿的视觉、芬芳华丽的容姿,更爱它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的品格。

到夏荷镇上来吧 篇10

没错,森林书系总共十册,寄信的葵花鼠就在第一册图书的封面上。

我也要去雪野镇!第二册中的卷尾猴儿说。可是卷尾猴儿,我听说乡村小孩的手都特别脏……我怕……第三册中的小树熊,摸摸自己光滑的皮毛和新鲜的桉树叶子,有些犹豫。

作为一本书,就要有勇于献身的精神。没想到一向很少说话的长颈鹿,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这一下子获得了整个森林书系的赞同。

我也去,我也去……

连平日里最不受人待见的癞(lài)蛤蟆都报了名,森林书系真是疯狂了。

咔嚓咔嚓——

垃圾车来了!眼尖的长颈鹿喊了一声。

小树熊、长颈鹿、大笨河马……顺着码书的梯子,在窗台上依次站成一排。

一阵风吹来,他们顺利地跳上了垃圾车。哼!我才不稀罕去呢!

旁边书架上的大嘴巴蛙斜睨(nì)着眼睛,作为一本高贵的有声读物,大嘴巴蛙从来不参与那些纸质书的任何活动。

有一天,大嘴巴蛙居然收到了一封来自雪野镇的信,署名是癞蛤蟆,森林书系第十册中的癞蛤蟆先生。

那个经常和自己斗嘴的癞蛤蟆先生,他在信上说,他去了雪野镇,受到了一个叫小羊的男孩的隆重欢迎,小羊还给他画了一幅画像。

大嘴巴蛙羡(xiàn)慕得咽了咽唾沫。我也要去雪野镇!

说走就走,垃圾车正巧来了。

可窗台那么高,大嘴巴蛙真的不敢往下跳,可是不跳,怎么去垃圾场,怎么被捡去雪野镇呢?

大嘴巴蛙两眼紧闭,豁出去了,砰!大嘴巴蛙睁开眼睛一看,呀!自己真的在垃圾车里了。

垃圾车颠簸(diān bǒ)得厉害,大嘴巴蛙感觉有些疼,又有些晕车,一会儿便迷糊过去了。

等大嘴巴蛙睁开眼睛,他抬头看了看,这是哪儿!不是说垃圾场脏兮(xī)兮的吗!可这分明是一个院子,虽然破旧,但干净,屋里还飘出一阵米饭的香味。

大嘴巴蛙太激动了:哇!真香啊!

什么声音? 一个女孩问。

好像是从纸箱子里发出来的。女孩的爸爸说。

接着,一双粗糙(cāo)的大手把大嘴巴蛙提了出来:梁梁,是一本大书,奇怪,我是什么时候捡到这本书的?那双粗糙的大手把大嘴巴蛙又递给了一双瘦弱的小手,小手先是摩挲(suō)着大嘴巴蛙,然后激动地打开了书,手指一下子戳到大嘴巴蛙的眼睛上。哎哟!你会说话?梁梁说。

当然了,我是一本有声读物,我还会讲故事呢。这是雪野镇吗?大嘴巴蛙闷闷地说。

不,这是夏荷镇!

啊!这么说,我没有跳上垃圾车。

嗯!你跳到我爸爸捡破烂的三轮车上了。

梁梁的双手抚在书上,微笑着。

你愿意听故事吗?我愿意!梁梁点头如捣蒜。

好吧,我给你讲完故事,再去雪野镇吧。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梁梁太喜欢

大嘴巴蛙了,每天都要听他讲故事。

你能留下来吗?梁梁问。

你能给我画张画像吗?大嘴巴蛙说。

我不能!

可是雪野镇上的小羊就能给我画像!

我让爸爸送你去雪野镇吧!梁梁有些失落。

好啊好啊!

梁梁把书递给爸爸,转身坐在门槛(kǎn)上,呆呆地望着远方。

你不是喜欢听大嘴巴蛙讲故事吗?爸爸问。

嗯,可是我不能给大嘴巴蛙画像。梁梁说。

你看不见大嘴巴蛙长什么样,我讲你画吧。

啊!梁梁的眼睛看不见!大嘴巴蛙很惊讶。

梁梁拿起蜡笔,在纸上摩挲着画起来。

大嘴巴蛙看着梁梁的画,眼睛湿润了:我不去雪野镇了,你把我画得真帅。

真的吗?

嗯!大嘴巴蛙重重地点了点头。

荷专题教学设计 篇11

“卸荷岩体力学”的概念于1995年首次被提出[1], 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和实践, 卸荷岩体力学目前已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在岩体工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9]。卸荷岩体力学是岩体力学研究的新领域, 它是自然界及岩体工程中卸荷岩体在力及其他因素作用下, 岩体卸荷力学性质及其工程应用的科学[8]。

岩体的加载与卸载是不同力学条件, 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岩体工程中的石方开挖从力学本质上看主要是卸荷。如基础工程开挖为卸荷力学条件, 只是在建筑物建成后, 其力学条件才转为加载;岩石边坡工程, 特别是深挖高边坡石方开挖, 地应力释放量大, 卸荷量级高, 卸荷范围宽, 只是局部有应力集中现象, 大面积大量卸荷是高边坡主要力学现象, 卸荷力学特征十分明显;地下工程中二次应力场中切向应力加载, 径向应力为卸荷, 视其地下工程的尺度、形态和应力场条件不同, 加载和卸荷的范围不一[3]。

岩石本身在加载和在卸荷条件下力学特征的差别不大。与此不同, 在岩体中多各类节理, 这些结构面在加载力学状态下, 仍有很好的力学特征。但是, 卸荷条件下, 在卸荷量很大的情况下, 特别是在拉应力出现后, 岩体中结构面的力学条件将发生本质的变化。这些结构面迅速劣化岩体质量, 因此其力学参数急剧下降, 其力学特征不再符合在加载条件下研究所得成果[3]。

目前在岩体的力学分析中, 普遍应用现行加载岩体力学的理论和方法, 不加区别地应用于处于加载的岩体工程中, 也应用于卸荷条件下的岩体工程。许多工程实例表明, 应用现有加载岩体力学的研究成果, 与工程实际观测资料有数量级的差距, 并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这主要是计算分析加载力学数学模型与工程实际的卸荷力学条件不相吻合所致。因此, 应根据岩体工程中不同的应力动态、加载或卸荷的力学状态, 分别应用加载岩体力学或卸荷岩体力学[3]。

2 卸荷土体力学的提出及其基本理论框架

从前面卸荷岩体力学的发展可看出, 完整的岩块在加载和卸荷条件下的力学特征差别不大, 而对包含岩块和结构面的岩体来说就不一样了, 岩体在加载与卸载不同力学条件下的性状有很大的差别。所以, 岩体越破碎, 开挖岩体的卸荷效应就越明显。

而土体是典型的散粒体, 也可看成是由土颗粒和结构面 (带) 组成的二元介质模型[10]。开挖土体的卸荷效应是很明显的[11~12], 且这种卸荷效应比岩体更明显。

其实, 卸荷作用下土体的变形在岩土工程中是普遍存在的, 比如基坑工程中由于开挖引起的坑底隆起, 土体地基超载卸荷后的回弹。天然土体在经过漫长地作用后基本处于应力平衡状态。由于开挖卸荷, 在一定范围内土体中发生应力重分布及变形, 当开挖卸荷到一定程度, 土体变形过大, 就可能发生局部甚至整体失稳。不同类型的土体失稳, 如基坑垮塌, 边坡失稳, 其内在原因都是由于开挖卸荷导致土体内部应力重分布, 局部发生剪切破坏, 产生滑裂面等而导致的。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常规的加荷土力学的研究、试验和设计方法, 没有考虑土体开挖卸荷的实际应力路径, 致使实际工程中经常出现一些土体工程的失稳事故, 鉴于此, 作者这里提出“卸荷土体力学”。

卸荷土体力学就是基于特有的研究理论和试验方法, 研究土体在卸荷条件下的受力、变形性状, 从而指导实际的土体工程, 为土体工程服务的学科。

卸荷土体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就是在土体中有卸荷行为的一切土体工程, 如在土体中进行的基坑开挖工程、边坡开挖工程、堆载卸去的土体地基处理工程, 等等。

卸荷土体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有: (1) 卸荷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力学参数研究; (2) 卸荷土体的特有试验方法研究; (3) 卸荷土体的细观力学、变形特性研究; (4) 土性对卸荷土体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5) 地层结构效应对卸荷土体力学、变形特性的影响研究。

3“卸荷岩土体力学”的提出及其基本理论框架

综合上述的卸荷岩体力学、卸荷土体力学, 作者这里提出“卸荷岩土体力学”。“卸荷岩土体力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就是卸荷岩体力学、卸荷土体力学理论框架的综合。

实际的同一岩土工程中, 往往既有岩体, 又有土体, 岩体、土体往往同时会存在卸荷行为, 此时, 可用卸荷岩土体力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卸荷岩土体的受力和变形特性。

摘要:本文提出了“卸荷土体力学”新学科, 并对“地层结构力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进行了分析, 并综合卸荷岩体力学和卸荷土体力学提出了“卸荷岩土体力学”新学科。

关键词:卸荷土体力学,卸荷岩土体力学,研究内容,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1]哈秋舲, 刘国霖, 张永兴, 等.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陡高边坡关键技术研究专题研究报告[R].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 葛州坝水电工程学院, 重庆建筑大学, 1995.

[2]哈秋舲.岩石边坡工程与卸荷非线性岩石 (体) 力学[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7, 16 (4) :386~391.

[3]哈秋舲.加载岩体力学与卸荷岩体力学[J].岩土工程学报, 1998, 20 (1) :114.

[4]哈秋舲, 李建林, 张永兴, 等.节理岩体卸荷非线性岩体力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5]刘国霖.陡高边坡节理岩体卸荷岩体力学的物理基础[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 2000, 22 (3) :185~190

[6]哈秋舲.岩体工程与岩体力学仿真分析—各向异性开挖卸荷岩体力学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 2001, 23 (6) :664~668.

[7]刘国霖.节理岩体的卸荷岩体力学理论要点[J].三峡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2, 24 (3) :193~197.

[8]李建林.卸荷岩体力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3.

[9]胡海浪, 李建林, 王小虎.卸荷岩体力学研究现状及其发展[J].西北水电, 2007, (2) :9~12.

[10]沈珠江, 邓刚.超固结粘土的二元介质模型[J].岩土力学, 2003, 24 (4) :495~499.

[11]马晓文, 艾英钵.基坑开挖土体卸荷特性研究进展[J].岩土工程学报, 2007, 33 (增1) :182~186.

赏荷作文 篇12

刚到濠河,我就看到了一大片密密的荷叶,有的高,有的低,好像一把把大伞。而有的荷叶则浮在水面上,上面滚动着一颗颗晶莹透亮的露珠,就像翡翠盘中盛着珍珠,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耀眼。荷花自然也不会逊色,个个穿着粉红的衣裙,亭亭玉立。有的花瓣儿全展开,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就像一个天姿国色的皇后;有的躲在荷叶下,好像一个不愿被别人看到的闺中少女;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好似一个刚出水的美人;还有的是个花骨朵儿,仿佛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灵秀中还带着几丝青涩。我凑近一闻,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气扑面而来,几只小蜻蜓也被这香气吸引,时而在荷叶上歇歇,时而在天空中快乐地飞舞,可爱极了。一阵微风吹来,荷花轻轻摇曳,翩翩起舞,过了一会儿,荷花又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矗立在那儿,倒映在水中的荷花又清晰了,仿佛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来欣赏荷花的人越来越多了,男女老少,好不热闹。看,那位老太太拿着荷叶边跳舞边直播,好像要把这儿的荷花给所有人看到。听,那位老爷爷正在亭中边欣赏荷花,边拉小提琴,多么惬意啊!瞧,那位大姐姐穿着美丽的古装,手持扇子在花间拍照呢,好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象!

漫步荷园 篇13

太阳探出了脑袋,整个荷园被温暖的橙红色的阳光笼罩,显得平静而和谐。荷花苞和荷叶都被镀上一层金边。这,就像是用金丝银线绣的刺绣画。

当太阳完全挂在空中,满池的荷花像听到召唤似的,荷叶褪去了绿褐色,换上了青翠欲滴的外衣。几颗露珠还在圆盘似的荷叶上打着滚儿,在阳光的照耀下愈发显得闪烁,晶莹剔透。瞧,最靠近亭边的那朵荷花正在开放!花瓣一瓣又一瓣地绽开。一会儿,悄然从花苞长成花朵。我惊喜地注视着:粉嫩嫩的花瓣中透着无暇的白,像冰雕玉琢,却又显得柔韧而有弹性。在荷叶的映衬下,更显清秀。淡淡的花香飘过来,若有若无;荷叶中的荷花,时隐时现。别有一番趣味。微风拂过荷叶邀荷花共舞。

我想,如果此时泛舟湖上,那是多么美妙的事:双手持桨,随意摇几下,小舟就顺着水流动。身边的荷花擦肩而过,让开路。到了池心,站在小舟上,环视四周。荷叶和荷花将我包围,香气越发浓烈,仿佛把我的心也俘虏了。站累了,索性就在小舟上小憩一会。荷叶挡去刺眼的阳光。很快便能入梦,梦也会被荷香感染。

正午的阳光挡不住前来赏荷的人。亭子里池塘边,人头攒动。老人孩子和上班的白领也利用午休时间前来观赏。老人们多会说:“这荷花比去年的开的、得嫩,开得艳,开得旺。”有些调皮的小孩子吵着要摘荷花当伞遮阳,可急坏了孩子的家长。只好教导着:“荷花只有开在池里才美丽。”小孩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却也安分起来,被荷花吸引了,三三两两地依偎在栏杆旁,争相讨论着“哪朵荷花最美”。惹得一旁的老人“呵呵”直笑,满脸的皱纹代表着岁月的沧桑。池中的荷花也摇摆几下,仿佛也被孩子们童真的话语逗乐了。

夕阳西下,沉醉其中的我才回过神来。不舍地再次漫步荷园,也许明天早上,它们会枯萎,但它们曾经辉煌过,存在过。

上一篇:看精彩瞬间,尽在数学文化展下一篇:2007城区教育工作汇报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