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专题教学大纲

2024-10-25

清史专题教学大纲(精选5篇)

清史专题教学大纲 篇1

魏禧,字冰叔,宁都人。父兆凤,诸生。明亡,号哭不食,翦发为头陀①,隐居翠微峰。是冬,筮离之乾,遂名其堂为易堂,旋卒。

禧儿时嗜古,论史斩斩见识议。年十一,补县学生。与.兄际瑞、弟礼,及南昌彭士望、林时益,同邑李腾蛟、邱维屏、彭任、曾灿等九人为易堂学。皆躬耕自食,切劘②读书。禧束身砥行,才学尤高。门前有池,颜其居曰勺庭,学者称勺庭先生。性仁厚,宽以接物,不记人过。与人以诚,虽见欺,怡如也。然多奇气,论事每纵横排奡③,倒注不穷。事会盘错,指画灼有经纬。

思患豫防,见几於蚤,悬策而后验者十尝八九。流贼起,承平久,人不知兵,且谓寇远猝难及。禧独忧之,移家山中。山距城四十里,四面削起百馀丈。中径坼,自山根至顶若斧劈然。缘坼凿磴道梯而登,因置闸为守望。士友稍稍依之。后数年,宁都被寇,翠微峰独完。喜读史,尤好左氏传及苏洵文。其为文凌厉雄杰。遇忠孝节烈事,则益感激,摹画淋漓。年四十,乃出游。於苏州交徐枋、金俊明,杭州交汪沨,常熟交顾祖禹,常州交恽日初、杨瑀,皆遗民也。当是时南丰谢文洊讲学程山星子宋之盛讲学髻山弟子著录者皆数十百人与易堂相应和易堂独以古人实学为归而风气之振由禧为之领袖。僧无可尝至山中,叹曰:“易堂真气,天下无两矣!”友人亡,其孤不能自存,禧抚.教安业之。凡戚友有难进之言,或处人骨肉间,禧批郤导窾,一言辄解其纷。或讶之,禧曰:“吾每遇难言事,必积诚累时,待其精神与相贯注,夫然后言。”

康熙十八年,诏举博学鸿儒,禧以疾辞。有司催就道不得已,舁疾至南昌就医。巡抚舁验之,禧蒙被卧称疾笃,乃放归。后二年卒,年五十七。

清史稿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篇2

刘统勋,字延清,山东诸城人。雍正二年进士。乾隆元年,擢内阁学士。命从大学士嵇曾筠赴浙江学习海塘工程。

擢左都御史,疏言:“大学士张廷玉历事三朝,遭逢极盛,然晚节当慎,责备恒多。请自今三年内,非特旨擢用,概停升转。”又言:“尚书公讷亲,综理 吏、户两部,兼以出纳王言。部中议覆事件,出一言而势在必行,殆非怀谦集益之道。请加训示,俾知省改。其所司事,或量行裁减,免旷废之虞。”两疏入,上谕 曰:“朕思张廷玉、讷亲若果擅作威福,刘统勋必不敢为此奏。大臣任大责重,固不能免人指摘。闻过则喜,古人所尚。若有几微芥蒂于胸臆间,则非大臣之度矣。今一经察议,人知谨饬,转于廷玉有益。讷亲为尚书,固不当模棱推诿,但治事或有未协,朕时加教诲,诫令毋自满足。至职掌太多,如有可减,候朕裁定。”寻命以统勋疏宣示廷臣。

命勘海塘。时运河盛涨,统勋请浚聊城引河,分运河水注海。俾水有所泄。以江南坝决,命偕署尚书策楞往按。合疏言河员亏帑①误工,诏夺河督高斌、协办河务巡抚张师载职,穷治侵帑诸吏。上又命清察江南河工未结诸案,统勋疏言未结款一百一十一万有奇,请定限核报。又以河道总督顾琮请于祥符、荥泽诸县建坝,并浚引河,命统勋往勘。统勋议择地培堤坝,引河上无来源,中经沙地,易淤垫,当罢,上从之。

三十八年十一月,卒。是日夜漏尽,入朝,至东华门外,舆微侧,启帷则已瞑。上闻,遣尚书福隆安赍药驰视,已无及。赠太傅,祀贤良祠,谥文正。上临其丧,见其俭素,为之恸。回跸②至乾清门,流涕谓诸臣曰:“朕失一股肱!既而曰:“如统勋乃不愧真宰相。”

(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注】①帑(tǎng):古代指钱财或收藏钱财的府库。②跸(bì):泛指帝王出行的车驾。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加训示,俾知省改俾:使,让

B.或量行裁减,免旷废之虞虞:忧虑

C.今一经察议,人知谨饬 饬:谨慎

D.命偕尚书策楞往按按:按照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寻命以统勋疏宣示廷臣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B.①若有几微芥蒂于胸臆间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①则非大臣之度矣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①其所司事,或量行裁减

②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能说明刘统勋刚直、勤政的一组是

①从大学士嵇曾筠赴浙江学习海塘工程

②非特旨擢用,概停升转

③请加训示,俾知省改

④讷亲为尚书,固不当模棱推诿

⑤统勋请浚聊城引河,分运河水注海

⑥合疏言河员亏帑误工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⑤D.①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统勋受命到浙江学习海塘工程,掌握了丰富的水利知识,为他后来出色地完成修治运河的重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B.刘统勋敢于上书直谏,大胆提醒皇上对张廷玉和讷亲进行训示、教诲、抑制,皇上当即应允,并向朝臣宣示处理意见。

C.在河道总督顾琮请求建坝一事上,刘统勋亲自前往考察,审度地势水势,建议搁置顾琮的请求,得到了皇上的批准。

13.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本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臣任大责重,原不能免人指摘。闻过则喜,古人所尚。(3分)

(2)上临其丧,见其俭素,为之恸。(3分)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分)

参考答案

9.D(按:考察)

10.D(D项都是助词,用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词组。A项①介词,“把”;②介词,“因为”。B项①介词,“在”;②介词,“从”。C项①连词,表承接,“就”;②连词,表转折,“却”。)

11.C(①是刘统勋服从指派学习海塘工程,④是乾隆对讷亲的`评价。)

12.B(“皇上当即应允,并向朝臣宣示处理意见”错误,皇上没有马上应允,而是过后不久把刘统勋的奏章公开,拿给朝廷重臣看。)

13.(10分)

(1)大臣责任重大,原本就不能避免别人的指责。听到别人指出缺点错误就高兴,这是古人崇尚的做法。(3分。“指摘”、“过”、“所尚”各1分)

(2)乾隆亲自参加他的丧礼,看到刘统勋家里俭省朴素的情况,替他悲伤。(3分。“丧”、“俭素”、“恸”各1分)

(3)认真兴办学校教育,把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说给老百姓听(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教导老百姓),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负着重物了。(4分。“谨庠序之教”1分,“孝悌”1分,“申”1分,“颁”1分)

参考译文

刘统勋,字延清,是山东省诸城县人,雍正二年中进士。乾隆元年,提拔他为内阁学士。命他跟从大学士嵇曾筠到浙江学习海塘工程。

(后)特授刘统勋为督察院左都御史,他上书给乾隆帝说:“大学士张廷玉历事三朝,他经历了很多事,然而他的晚年应当谨慎,(因为)别人对他的责备很 多。请皇上从现在开始,三年内不要特意宣旨提拔重用他,一律停止他的擢升调动。”又上书说:“尚书讷亲统管吏部和户部,并且能够下达皇上的旨意。部中议论 并答复大事,讷亲说一句话别人必须执行,几乎没有心存谦诚、集思广益的想法。请皇上给予他一定的教训,让他知道反省并改正错误。他所掌管的事务,有的可根 据情况给予裁减,以免有耽误、荒废的忧虑。两个奏章呈上之后,乾隆回复他说:“朕认为张廷玉、讷亲如果擅自作威作福,刘统勋必定不敢上这样的奏章。大臣责 任重大,原本就不能避免别人的指责。听到别人指出缺点错误就高兴,这是古人所崇尚的。如果心存一些不快或嫌怨,那就没有大臣的气度了。如今一经审查评议, 大家都会明白要谨慎行事,反而会对张廷玉有好处。讷亲作为尚书,遇事时固然不应不置可否、推卸责任,但是管理事务有时不得当,朕应时时对他进行教训,告诫 他不要骄傲自满。至于权职过多的问题,如果确实有可以精简的,等候朕来决定。”不久乾隆就下令把刘统勋的奏章公开,拿给朝廷重臣看。

乾隆命令刘统勋勘查海塘。当时运河暴涨,刘统勋请求疏浚聊城引河,分流运河水使之流入大海。使水能够顺利排泄。因江南坝决口,命令刘统勋同尚书策楞 前往视察。两人共同上书说河道官员亏空府库钱屠延误工期,乾隆下诏撤销了河道总督高斌、协办河务巡抚张师载的职务,追究并严厉惩治每个侵吞府库钱财的官 吏。乾隆又命令刘统勋彻底查办江南河工没有结款的各个案件,刘统勋上书说未结款案件有111万多起,请求规定时间进行核查上报 。后又因河道总督顾琮请求在祥符、荥泽诸县建筑坝堤,并开挖引河,命令刘统勋前往勘察。刘统勋议政时认为应该另选地点建筑堤坝,引河上方没有下水源流,中 途又经过沙地,容易沉积,应该搁置顾琮的请求,乾隆皇帝听从了刘统勋的建议。

清史专题教学大纲 篇3

赵翼,字耘松,阳湖人。生三岁能识字,年十二,为文一日成七篇,人奇其才。乾隆十九年,由举人中明通榜,用内阁中书,入直军机,大学士傅恆尤重之。二十六年,复成进士,殿试拟一甲第一,王杰第三。高宗谓陕西自国朝以来未有以一甲一名及第者,遂拔杰而移翼第三,授编修。

后出知镇安府。粤民输穀常社仓,用竹筐,以权代概①。有司因购马济滇军,别置大筐敛穀,后遂不革,民苦之。翼听民用旧筐,自权,持羡去,民由是感激,每出行,争肩舆过其村。先是镇民付奉入云南土富州为奸,捕获百馀人,付奉顾逸去,前守以是罢官。已而付奉死,验其尸良是。总督李侍尧疑其为前守道地,翼申辨,总督怒,劾之。適朝廷用兵缅甸,命翼赴军赞画,乃追劾疏还。傅恆既至滇,经略兵事,议以大兵渡戛鸠江,别遣偏师从普洱进。翼谓普洱距戛鸠江四千馀里,不如由江东岸近地取猛密,如其策入告。其后戛鸠兵遭瘴多疾病,而阿桂所统江东岸一军独完,卒以蕆事②。寻调守广州,擢贵西兵备道。以广州谳狱旧案降级,遂乞归,不复出。五十二年,林爽文反台湾,侍尧赴闽治军,邀翼与俱。时总兵柴大纪城守半载,以易子析骸入告。帝意动,谕大纪以兵护民内渡。侍尧以询翼,翼曰:“总兵欲内渡久矣,惮国法故不敢。今一弃城,则鹿耳门为贼有,全台休矣!即大兵至,无路可入。宜封还此旨。”侍尧悟,从之,明日接追还前旨之谕,侍尧膺殊赏;而大将军福康安续至,遂得由鹿耳门进兵破贼,皆翼计也。事平,辞归,以著述自娱。尤邃史学,著廿二史劄记、皇朝武功纪盛、陔馀丛考、檐曝杂记、瓯北诗集。嘉庆十五年,重宴鹿鸣,赐三品衔。卒,年八十六。同时袁枚、蒋士铨与翼齐名,而翼有经世之略,未尽其用。所为诗无不如人意所欲为,亦其才优也。

(选自《清史稿·赵翼传》)

【注】①权:用称秤量;概:用概板刮平。②蒇(chǎn)事:事情已办完。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持羡去 羡:盈余。

B.而阿桂所统江东岸一军独完 完:完善。

C.以易子析骸人告 易:交换。

D.而翼有经世之略 经:治理。

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赵翼文才武略的一组是(3分) ( )

①翼听民用旧筐,自权 ②由江东岸近地取猛密

③惮国法故不敢 ④宜封还此旨

⑤重宴鹿鸣 ⑥尤邃史学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②⑤⑥ D.①③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赵翼少年时就才华出众,受到大学士傅恒的器重,在殿试录取时本应该以头名中选,

但因皇帝照顾陕西而把他改为第三。

B.在针对粤地百姓交谷物的问题上,赵翼施惠于百姓,令百姓感激,在赵翼路过他们

的村子时争着用肩舆抬着他经过村落。

C.在对台用兵上,赵翼向李侍尧建议不能让柴大纪弃城,并封还皇帝让柴大纪以兵

护民内渡的圣旨,为后来破贼立下功劳。

D.赵翼请求退休后,以著述而自得其乐,在诗歌创作上虽然有不尽人意之处,但他优

异的才能还是被当时的人充分认可。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司因购马济滇军,别置大筐敛谷,后遂不革,民苦之。(5分)

(2)侍尧悟,从之,明日接追还前旨之谕,侍尧膺殊赏。(5分)

参考答案

6.B(保全,保持完整)

7.B(①是说赵翼治世才能的;③是说总兵柴大纪的想法的;⑤是皇帝宴请)

8.D(“在诗歌创作上虽然有不尽人意之处,但他优异的才能还是被当时的人充分认可”理解不当。原句的意思是“赵翼作诗没有一首不是在人意中想写出来但别人却写不出来的,这也是他的才能优异的体现”。)

9.(1)主管部门因为要买马接济滇军,另外设大筐收谷,后来就不改变了,百姓对此感到困苦。[句意2分,“因”(因为)、“革”(改变)、“苦”(以……为苦)各1分] (2)李侍尧醒悟,采纳赵翼的`意见,第二天接到追还前一道圣旨的上谕,李侍尧受到特别奖赏。[句意2分,“从”(听从,采纳)、“明日”(第二天)、“膺”(受到,获得)各1分]

【参考译文】

赵翼,字耘松,阳湖人。出世三年就能认字,十二岁时,一天能写成七篇文章,人们为他的才华感到惊异。乾隆十九年,由举人考中明通榜,被内阁中书任用,入宫当值军机处,大学士傅恒尤其器重他。二十六年,又成为进士,殿试打算取赵翼为一等第一名,王杰第三名。高宗说陕西从国朝以来没有一个以一等第一名中选的人,于是把王杰提到第一名而将赵翼移到第三名,授予编修。

后来出京城为镇安府知府。粤地百姓往常社仓交谷,用竹筐,以秤量的方式代替用概板刮平。主管部门因为要买马接济滇军,另外设大筐收谷,后来就不改了,百姓以此为苦。赵翼允许百姓沿用旧筐,亲自过秤,让百姓把盈余的拿走,于是百姓感激赵翼,他每次出行,百姓都争着用肩舆抬着他经过他们的村落。以前镇安府百姓付奉到云南土富州做不法的事,捕获一百多人,付奉反而逃逸,前任知府因为此事而罢官。后来付奉死。验证尸体确实是付奉。总督李侍尧怀疑赵翼为前任知府开脱,赵翼申辨,总督发怒,上奏弹劾赵翼。适逢朝廷要对缅甸用兵,命令赵翼前往军中帮助谋划,于是追回弹劾赵翼的上疏。傅恒已到达云南,筹划战事,议论以大规模军队渡戛鸠江,另外派遣偏师从普洱进军。赵翼说普洱距离戛鸠江有四千多里,不如由江东岸就近夺取猛密,按赵翼所提计策入告朝廷。这以后戛鸠江一带军队遭到瘴气的侵扰患病人很多,而只有阿桂所统帅的江东岸一支军队保持完整,终于完成预定计划。不久,调赵翼守广州,提升为贵西兵备道。因为广州评议罪责的旧案而降官级,于是请求辞官还乡,从此再没有出来为官。

清史专题教学大纲 篇4

姚启圣,字熙止,浙江会稽人。少任侠自喜。明季为诸生。顺治初,师定江南,游通州,为土豪所侮,乃诣军前乞自效。檄署通州知州,执土豪杖杀之,弃官归。郊行,遇二卒掠女子,故与好语,夺其刀杀之,还女子其家。举康熙二年八旗乡试第一,授广东香山知县。前政负课数万,系狱,启圣牒大府,悉为代偿。寻以擅开海禁,被劾夺官。

十三年,耿精忠反,兵入浙江境,陷温州傍近及台、处诸属县。圣祖命康亲王杰书统师进讨,启圣与子仪①募健儿数百诣军,以策干王。十四年,以王荐,超擢温处道佥事。

先是,精忠以书招郑锦②,锦至复拒之,将士多为内应,锦遂取泉、漳二府,据厦门。启圣又使仪破精忠将曾养性于温州。十月,师入仙霞关,趋福建,精忠降。擢启圣福建布政使,率兵讨锦。吴三桂将韩大任骁勇善战,自赣入汀,谋与锦合。启圣说之降,简其部卒,得死士三千人,以为亲军。十六年,从康亲王尽取漳、泉地。锦遁归厦门。总督郎廷佐奏启圣与子仪屡著战功,赡军购马,具甲胄弓矢,糜③白金五万,皆出私财,诏嘉奖。

方郑锦屡入寇,徙滨海居民入内地,民多荡析。复捐赀赎归难民二万余人,并请开海界、复民业,听降卒垦荒,民困渐苏。及锦死,子克爽仍其爵,称延平王,凡事皆决之于国轩等。启圣令知府卞永誉、张仲举专理海疆,多以金帛间其党与。克爽乃遣使赍书,愿称臣入贡,不薙发④登岸。启圣以闻,上不许,趣水师提督施琅进征。

二十二年六月,琅攻台,取澎湖。启圣驻厦门督馈运,以大舟载金、缯、货、米至军,大赉降卒,遣之归,台民果携贰。复设间使克爽与国轩互相猜,众莫为用。琅遂定台湾克爽国轩等皆降启圣还福州未几疽发背卒。

(选自《清史稿·列传四十七》,有删改)

【注】

①仪:姚启圣的儿子姚仪。②郑锦:即郑经,民族英雄郑成功的长子。③糜:花费。④薙发:清初,政府强迫汉人仿照满人习惯剃发留辫。

4.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前政负课数万

课:赋税

B.听降卒垦荒,民困渐苏

苏:复苏

C.子克爽仍其爵

仍:沿袭

D.大赉降卒,遣之归

赉:赏赐

答案B

解析

苏:缓解,在困难中得到解救。

5.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琅遂定台湾/克爽国轩等皆降/启圣还福州/未几/疽发背/卒

B.琅遂定台湾/克爽国轩等皆降启圣/还福州/未几/疽发/背卒

C.琅遂定台湾/克爽国轩等皆降/启圣还福州/未几/疽发/背卒

D.琅遂定台湾/克爽国轩等皆降启圣/还福州/未几/疽发背/卒

答案A

解析

根据选项可知,文段有五处需要断开,且第一、第三、第四处断句处四个选项中均相同,所以考生只需对剩余的两处进行判断即可。其中,第二处主要是要辨明“启圣”是做上句的宾语还是做下句的主语,由语境可知,施琅平定台湾,克爽、国轩等应是向朝廷投降,而不是向启圣投降,而且“启圣”应该做下句“还福州”的主语,语意才顺畅;第五处的意思是“因为背上的毒疮发作,去世了”,“卒”的主语应该承前句是“启圣”,而不是“背”,“背”应该是毒疮“发作”的位置。因此答案为A项。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姚启圣少时任侠,在通州游历时被当地土豪侮辱,即请求参军,担任通州知州时,抓捕了那位土豪并将他杖杀,报仇后就弃官回乡了。

B.吴三桂手下的将领韩大任骁勇善战,决定和郑经的反清部队会合,姚启圣能言善辩,劝降成功,并将投降的士兵全部编为自己的部队。

C.姚启圣和儿子姚仪屡建战功,还自己出资五万白金赡军购马,准备盔甲弓箭,总督郎廷佐向朝廷上奏,说其多次立下战功,朝廷下诏嘉奖姚启圣。

D.姚启圣关心百姓,体恤民情,曾帮助被士兵抢掠的女子回家,还曾自己捐资赎回两万多难民,并请求朝廷开放海界,恢复百姓的常业,让投降的士兵垦荒。

答案B

解析

B项,“将投降的士兵全部编为自己的部队”不正确,原文是说“他在投降的士兵中选拔出三千人,让他们充当自己的亲兵”。

7.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启圣与子仪募健儿数百诣军,以策干王。(5分)

(2)启圣以闻,上不许,趣水师提督施琅进征。(5分)

答案

(1)姚启圣和儿子姚仪招募数百名健壮青年到军中,用谋略求见康亲王。

(2)姚启圣把这件事上报朝廷,皇帝不同意,催促水师提督施琅进军征讨。

【参考译文】

姚启圣,字熙止,是浙江会稽人。他年少时喜欢见义勇为,自我欣赏。明代末年为诸生。顺治初年,朝廷的军队平定江南后,他游历到通州,被当地土豪欺侮,于是到军前请求参军,为国效力。朝廷下发文书让他担任通州知州,他就抓捕那位土豪并用杖打死了他,然后弃官回乡。在野外行走时,遇到两个士兵抢掠女子,他故意装作和他们好好说话,(乘其不备)夺下他们的刀把两个士兵都杀了,并把女子送回她家。康熙二年,在八旗乡试中名列第一,被任命为广东香山知县。前任官员因拖欠几万税款,被抓捕关押在监狱,姚启圣向上级官府呈上文书,替他全部偿还了。不久因为擅自开放海禁,被弹劾削去官职。

康熙十三年,耿精忠造反,部队进入浙江境内,攻陷了温州附近及台州、处州两地的众多下属县城。康熙皇帝命令康亲王杰书统领部队进军讨伐,姚启圣和儿子姚仪招募数百名健壮青年到军中,用谋略求见康亲王。康熙十四年,因为康亲王的推荐,姚启圣被破格提拔为温处道佥事。

在此之前,耿精忠用书信招徕郑经(共同反清),(但等)郑经到达后,郑经又拒绝了他,耿精忠手下的将士多是郑经的内应,郑经于是占领了泉州、漳州二府,占据了厦门。姚启至又让儿子出征,姚仪在温州打败耿精忠的将领曾养性。这一年的十月,军队进入仙霞关,奔向福建,耿精忠投降。朝廷提拔姚启圣担任福建布政使,让他率领部队讨伐郑经。吴三桂手下的将领韩大任骁勇善战,从江西赣州进入福建长汀,谋划和郑经会合。姚启圣说服韩大任投降,选拔他手下的`士兵,获得了三千人的敢死队,并让他们充当自己的亲军。康熙十六年,姚启圣跟从康亲王完全占领了漳州、泉州。郑经逃回厦门。总督郎廷佐向朝廷上奏,说姚启圣和他的儿子姚仪多次立下战功,供应部队,购买军马,准备盔甲弓箭,花费了五万白金,都是出自个人财产,朝廷下诏嘉奖姚启圣。

当时郑经多次入侵,迫使滨海居民迁徙到内地,很多百姓家人离散。姚启圣又捐资赎回难民两万多人,并请求开放海界,恢复百姓的常业,让投降的士兵垦荒,百姓的困苦生活渐渐缓解。等到郑经死后,郑经的儿子郑克爽沿袭他的爵位,称为延平王,凡事都由刘国轩等人决定。姚启圣命令知府卞永誉、张仲举专门治理海疆,用很多钱财离间他的同党。郑克爽于是派遣使者送来书信,说愿意称臣入贡,但不剃发留辫,登上大陆。姚启圣把这件事上报朝廷,康熙皇帝不同意,催促水师提督施琅进军征讨。

清史专题教学大纲 篇5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寨桑女,孝端皇后侄也。天命十年二月,来归。崇德元年,封永福宫庄妃;三年正月甲午,世祖生。世祖即位,尊为皇太后。顺治十三年二月,太后万寿,上制诗三十首以献。

圣祖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康熙十一年,幸赤城汤泉,经长安岭,上下马扶辇,至坦道始上马以从。还度岭,正大雨,仍下马扶辇。太后命骑从,上不可,下岭乃乘马傍辇行。吴三桂乱作,频年用兵,太后念从征将士劳苦,发宫中金帛加犒;闻各省有偏灾,辄发帑赈恤。布尔尼叛,师北征,太后以慈宁宫庶妃有母年九十余居察哈尔,告上诫师行毋掳掠。国初故事:后妃,王、贝勒福晋,贝子、公夫人,皆令命妇更番入侍。至太后,始命罢之。宫中守祖宗制,不蓄汉女。太后不预政,朝廷有黜陟,上多告而后行。尝勉上曰:“祖宗骑射开基,武备不可弛;用人行政,务敬以承天,虚公裁决。”又作书以诫,曰:“古称为君难苍生至众天子以一身临其上生养抚育莫不引领。必深思得众得国之道,使四海咸登康阜,绵历数于无疆,惟休。汝尚宽裕慈仁,温良恭敬,慎乃威仪,谨尔出话,夙夜恪勤,以祗承祖考遗绪,俾予亦无疚于厥心!”

二十四年夏,上出塞避暑,次博洛和屯,闻太后不豫,即驰还京师。太后疾良已。二十六年九月,太后疾复作,上昼夜在视。十二月,步祷天坛,请减算以益太后。读祝,上泣,陪祀诸王大臣皆泣。太后疾大渐,命上曰:“太宗奉安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父子,当于孝陵近地安厝,我心始无憾。”己巳崩,年七十五。上哀恸,欲于宫中持服二十七月,王大臣屡疏请遵遗诰,以日易月,始从之。

上一篇:第一次坐直升机小学生200字作文下一篇:安全应急救援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