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有效性专题研究

2024-07-14

教学有效性专题研究(精选12篇)

教学有效性专题研究 篇1

新课改以来, 有效教学无疑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不少学者对此都有过论述, 而当中的“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则为所有的一线英语任课教师所关注。

关于“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见仁见智, 这是一个不争之事实, 出现的两种典型观点: (1) 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进行写作训练得越多, 教学就越有效; (2) 学生的写作考试成绩越好, 教学就越有效, 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辨析。

本刊从写作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 写作教学策略在各年级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以及针对2012年中、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的学法指导这三个方面入手, 谈写作教学“技术层面”上的实践、探索、经验与建议, 旨在解决操作层面上的问题, 帮助一线教师切实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困难。

然而, 思维决定行为, 一味停留在“技术层面”上的讨论, 对于辨析上述两种观念的偏差是无济于事的, 还会影响策略运用上的“过与不足”。

因此, 本刊将持续关注“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这一话题, 并在下期杂志中同样以“专题研究”的方式, 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写作教学“观念层面”上的问题, 以求得全方位再认识“英语写作教学”, 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有效性专题研究 篇2

问题一: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的作用

1、在探究活动前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产生向往、探究的欲望;能够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系统建立实质性的联系;进一步明确探究的目的,使学生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给思维以动力。

2、在探究活动中创设情境,能够提高学生素质,促使学生能够凭借观察、实验和文献资料等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3、在探究活动后创设情境,能够扩大学生视野,增长知识,促使学生在课堂内学得的知识能够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把学生带进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1、问题要小而具体。

如:四年级的《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一课,教师创设的情境是:在一杯水里不断地加盐,它能不能不断溶解,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教师问学生:“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呢?”学生沉默,却很少有人举手。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先明确:一杯水有多少?盐的多少怎么算?怎样才算溶解了?明确了这样的问题,科学探究就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建立了联系。

2、情境要有启发性。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

如《溶解的快与慢》一课的教学,教师首先出示:清水(一杯)、固体物质(一袋)(教师为了实验现象明显,易于学生观察,固体物质用小儿感冒冲剂代替)让学生观察。然后教师说:“老 师把这袋固体物质放入水中,能不能知道固体物质溶解的是快还是慢”,很显然,只用之一杯清水和一袋固体物质很难得出固体物质溶解的快与慢。再让学生设想实验需要的材料,考虑实验方法;最后将“问题、材料、方法、步骤”各要素统一到研究计划的制订当中,逐渐形成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这样的情境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3、情境必须以“有结构”的材料做支撑。通过观察、实验、阅读等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索、讨论、归纳,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4、情境要具有现实性。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已有经验密切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深入挖掘教材、精心领悟内容,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精心设计、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自行探究。

三、创设情境的方法

根据教学实际,采用观察、实验、谈话等方法,谜语、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欲望。

问题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是:

一、问题过大,缺少“脚手架”,思考难以入手。

再如:《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这节课,教师创设情境:在一杯水里不断地加盐,它能不断溶解吗?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之后问学生:“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呢?”

“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呢?”这似乎成了科学课上的一句不能不说的话,但从中可以看到,这个问题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显然太大了,学生沉默不语,让学生无从下手。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明确的问题是:

1、一杯水有多少?

2、盐的多少怎么算?

3、怎样才算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明确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然后,再让学生设想实验需要的材料,考虑实验方法;最后将“问题、材料、方法、步骤等要素统一到研究计划的制定当中,逐渐形成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

二、问题不明,缺乏引导,学生活动无效。

如:五年级的科学课《斜面的作用》。这是我们这次教学视导和跟踪调研活动中听的一节课。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先把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分别给每个小组发放了一个弹簧秤和长短不一的两块光滑的木板。

教师对学生说:请你们拿出自己的笔袋,我们用这些材料进行实验探究“什么是斜面?”“斜面有什么作用?”

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课题板书,学生把头凑到一起,教室内一片嗡嗡声。教师开始巡视指导。大约过了30分钟的时间,教师组织学生小组汇报,结果是学生热热闹闹地“玩”了30分钟。

然而,教材把这一内容明显的分成了两部分:一是“在同一坡度的斜面上拉不同物体所用的力不同”,二是“不同坡度的斜面拉同一物体所用的力不同”,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亲自观察,自己发现斜面具有省力的作用。但是,由于教师的问题不明确,又缺乏科学、正确的引导,学生不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结果白白浪费了40分钟宝贵时间。

三、问题太多,缺乏思考,形成的知识不扎实。

如:《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的探究活动。教师提供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萝卜、带盖的小瓶(5个,装有多少不一的石子)、橡皮等材料,依次进行实验,研究物体的大、小对沉浮的影响,物体的轻、重对沉浮的影响。这也是通过对比的方法,分步进行的两项实验,而老师却把它们列在一个实验中,因此学生得出的结论是:“看不出物体的大小、轻重与物体沉浮的关系”是必然的。

师:物体的沉浮真的跟物体的大小、轻重都没有关系吗?问题出在哪里呢?真的没有关系吗?我们接下来该怎样办呢?

课堂出奇地安静,学生低头思考,面有难色。

在实验前,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认为物体的沉浮与大小和轻重都有关系,可初步实验后又看不出关系来,学生前概念又模糊了,怎么回事?老师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学生来不及思考。对于小学生来说,同时从多角度关注同一个物体,是有很大困难的。当学生的思维迷失了方向,用“我们接下来该怎样研究呢?”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后续探究活动,显然不是上策。

教师可以用以下有结构的材料引导学生转化前概念:

1.出示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五个正方体,实验演示后提问学生:现在大小与沉浮有关吗?

2.出示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五个小瓶,实验演示后提问学生:现在物体的轻重与沉浮有关吗?

3.将以上材料混合,实验演示后提出问题:为什么现在物体的沉浮与大小、轻重又有关系了呢

这样材料出示的顺序体现出教师精心的设计和对材料的深刻认识,使学生对物体的沉浮认识不断向“既关注大小,又关注轻重”的方向发展,这实质上已指向物体的“密度”了。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材料结构紧密相关,教师要善于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学生的思维发展角度设计好问题,让科学探究更有趣更有效。

问题三: 实验操作的有效性

2003年进入新课改,2005年《科学》课进入我们的课堂,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使用了整整4年,感觉到无论是《科学》教材本身,还是《教师用书》,都进行很大调整,比以前更系统、更具有操作性,原来教师无法把握的知识问题都能解决了,科学性更强了。但是,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尤其在实施实验教学时,老师们通常会遇到如下问题:

1、学生急于动手、争抢着做实验,实验缺乏目的性;

2、随意的改变实验内容,实验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

3、学生表现浮躁,不能静下心来仔细观察现象,实验缺乏有序性;

4、发言时只顾自己自我表现、不顾他人(老师和同伴)的意见,也不会质疑别人的观点,实验缺乏批判性。

针对上述问题,回顾以往的课堂教学,同时,我深入课堂听课,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与思考,总结出如下几点建议供教师参考:

一、呵护并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动机大都取决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因为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要弄个究竟,科学课是科学教育的启蒙课程,只要求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尤其是低年级,孩子的好奇心本身就十分强烈,而科学课中的一些内容又是他们从小就缠着父母问个不停的东西。还有那么多好玩有趣的活动可以参加,这一切都是求之不得的。这是学好科学课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但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少麻烦。学生常常会有一些“胡思乱想”,有的学生在实验操作时会偏离内容,随便摆弄实验仪器。其实,这些都是他们的天性——爱玩造成的。他们还没有建立最起码的科学实验的规范,我们老师心里要清楚,千万不能误会了这种行为。越是有这些现象,老师就越要顺应学生,并做好正确的引导工作,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多多的表扬他们,不轻易否定他们的想法,鼓励学生“突发奇想”。这不正是老师在学生的已知和未知之间架设好桥梁的最佳时机吗?想看就看,想问就问。“想看”就要琢磨,一琢磨,问题就出来了,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到课堂上,探究活动就自然而然地开始了。

另外,对于刚开始学科学课的孩子来说,教师还要注重多演示、多讲解即将开展的活动,扶着他们学走路。比如,三年级(上)一开始就是《植物》,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大树。老师就要做给他们看:怎样看、怎样用手摸、怎样测量、怎样运用拓印等手段去认识大树。

对于刚开始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扶”就更有必要了。

即引领着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又最大限度的保护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收益终生。

现在我们的孩子到小学毕业的时候,这种好奇心不仅没有长进,甚至减弱了,这需要我们老师引起重视。南京师范大学的 郝京华 教授在一本刊物中给我们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说在国外的一个飞机场上,有两个大胖子的老者正蹲在地上聚精会神的盯着什么看着。原来他们被一个小孩子玩的陀螺给吸引住了,陀螺一会儿正转,一会儿又反转,正正反反的在那里转。这两位大胖子(物理学家)一直在盯着看,看这个陀螺是怎么回事。其实科学家和我们常人相比,不同在哪儿?不同在他们的好奇心能保持终生。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这一特点,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的同时,进而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自觉地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去。

二、精心策划实验活动,规范科学探究程序。

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探究性实验相对于验证性实验,两者原理不同,探究性是指人们在结果、现象未知的情况下通过实验设计去探索,进而获得结论。实施科学课教学的几年来,实验活动的有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了。问题集中表现在学生在开展实验活动时,急于动手,抢着操作,其他学生旁观者有,闲谈者有,或做其它事;不按规定操作,实验结果出不来;交流汇报实验结果时,有的学生分析下来有这些原因: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学的设计不合理、不严密。有时要求学生一次完成许多操作步骤,三年级的学生会理解不清,记不住,弄不懂;小组内的分工不明确、不合理也是一个原因。

那么为了三年级的孩子不再出现这些现象,我们在教学中就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活动,精心准备最适合的材料,不打无准备之仗。

1、科学实验前,让我们准备得再充分些。教师在课前自己要认真的十分投入的把每个活动和实验都做过一遍,并对实验要作好记录,什么地方要注意的,什么地方需要全神贯注观察的,心中要有数。比如,今天的《温度与气温》一课,“在什么地点测量温度最能代表当地的气温?”第一次试教课时就出现了“想象与现实相矛盾”的问题。学生一致认为:“测量温度应该在通风、太阳直射的地方”,然而,现实科学恰恰相反:“是在通风、有阴凉的地方测量温度,能够代表当地的气温”。教师在课前一定要认真的、十分投入的把每个活动和实验都做过一遍。

另外,课前材料的准备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同时也要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准备自制教具。这些预先做的准备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一部分。比如,6月份我县“小课题研究现场会”之前,在红旗小学听课中就发生了这样几件事:“小瓶盖儿和我捉迷藏”,“不听摆弄得橡皮泥”,“难以治服的易拉罐儿”。

我们老师还要打破上下课铃声就是探究活动的始终,开放的探究学习不仅在学习的方式,还体现在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上。如,在执教《植物》单元时,课前收集树叶是十分关键的一个活动。成功的准备活动,不但能够完成好多科学课的教学目标,还能大大减轻课堂40分钟的压力,使科学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实验动手之前,要帮助学生学会制定计划,把问题都考虑周到了。实验的目标是什么、实验的步骤、实验需要注意的地方、实验时的关注点在哪里、及时的记录实验现象、及时的和伙伴交流、实验后的简单整理等等。有的学生一时间记不住的,老师应该利用板书或者课件展示“实验记录单”或“实验报告单”等等,时刻提醒学生。这样使学生逐渐的养成进行科学实验活动的良好的习惯。

2、展开实验研究时,能潜心于实验观察中,不浮躁、不流于形式。科学实验最忌不恰当的比赛,学生会因为争强好胜而忽略了实验中转瞬即逝的现象,这会使他们养成不好的习惯。比如在执教《食盐在水中溶解了》这一课时,学生在做面粉是否溶解于水中的实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不轻易下结论。许多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发现面粉出现了沉淀,这是不溶解的一个特征。这时候能下结论了吗?这杯混合物的上半部分不能确定,还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对混合物过滤,才能确定,才能得出结论。学生的心能静下来,对科学实验来说非常重要,吵闹、没有意义的比快只会使他们越来越浮躁。在一次市级大赛课上,我看到一位老师在做“观察高锰酸钾放入水中后的变化”的实验中,他同时播放了一段音乐,学生一边欣赏着高锰酸钾在杯中划出一道道美妙的弧线,一边沉浸在动听的音乐中,这时候他们的心也是浸润在科学课所特有的悬思、想象的乐趣中的。

3、制定分组实验的管理规范。充分考虑这种课型的开放型特点,即合作探究式。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分配角色或人物,指定某学生担任实验小组长或小组同学轮流担任小组长,给每个同学编上号,按编号规定每个同学做什么,既分工又合作。教师可以制定小组实验的纪律和实验情况评比标准。这样就能避免出现小组实验时有人抢着做这做那,而有人则在一边只管看。人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每个人的工作又相互联系,大家都在为完成同一项任务努力,对他们形成具有合作探究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三、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养成科学探究好习惯。

在发言时不能只顾自己的自我表现、而不顾他人(老师和同伴)的意见。要学会养成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于倾听、接纳他人意见的习惯。同时我们也要学会质疑,“交流质疑”是科学课中必不可缺少的一环。科学质疑是带有主观性的,每个人对一个实验的解释、对一个现象的描述都存在个人的主观性的。有了个人的主观认识就有了不同的声音,也就有了争论有了质疑,所以,质疑本身就是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郝京华 教授又给我们举了例子,“在五十年代末中国,在农村全家老小一起敲蒸锅、敲脸盆,从早晨到晚上的敲,这是为什么呢?为了让麻雀飞的根本不敢停下来,最后累死。很奇怪的是老百姓没有质疑,我们的科学家也没有质疑,这件事情究竟科学不科学?麻雀是吃粮食,但麻雀吃粮食和吃害虫相比是小巫见大巫。所以就是国人没有这种批判质疑的精神,使得我们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光彩的一页。”

实验教学,可以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新课程理念的受益者。他们会有较强的好奇心,而且能保持较长的时间;他们在面对一个科学研究任务前,会提出问题,会制定一个周到的计划,会付诸研究活动;他们在面对一个科学甚至社会问题的时候,会用质疑的眼光去审视。这些起步教育对于学生、老师,乃至我们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问题四:表达与交流的有效性

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但我们往往在鼓励孩子们去探究的同时,有意或无意地忽视给予学生足够的研究空间。在我们前一段的实验中,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形成了一定的科学学习常规,能够有组织、按步骤地进行一些实验操作,但实验结束后学生的热情似乎也结束了。在组内分析实验现象进行交流时只是个别好学生在说,有的同学一言不发;选汇报员进行汇报时更是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爱说;在全班交流时,学生不注意倾听他人观点,人云亦云,跟风的多,持批评态度、有不同见解的少;还有的学生在交流时表达不清自己的意思。记得在上《空气的热胀冷缩》一课时,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了实验,将气球套在空试管口上,放在蜡烛上加热,然后气球鼓起来。但在汇报时,一位学生说:“我看到气球鼓了起来,实验说明气球受热膨胀了。”我想,也许学生对实验材料天生的好奇也就注定了他实验操作的盲目性。于是我提醒他注意“是气球受热了吗?”“空试管真的是空的吗?里边有什么?”学生马上反应过来:“对,我们做的是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是空气受热膨胀了。”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学生不注意思考,兴趣点只在实验操作上。我想,如果继续下去,学生的探究活动也许会事倍功半,真正得到的东西很少,科学素养提高的也有限。

在科学教育中语言虽然不是学习的第一目标,但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同学们在猜想、讨论、交流的同时却可以逐步建立起表达能力。

要让学生的所思所想能表达出来,就必须让学生学会说,懂得说的方法,同时要有说的勇气,敢于在众人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既不怕说错,也不怕说不全,而且能够做到声音洪量,语言清晰,条理性强。为了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我在平日教学中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孩子们愿意说。

在科学探究中,要让学生尽快地进入角色和探究主题,莫过于通过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个个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有疑、有思、有想、有惑,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他们迫切想动手探究去解决问题。

只如在教学《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中,我在将马铃薯放入装清水的水槽之前,要学生猜“土豆”放进去后会怎样,学生很自然的想到有关“沉”“浮”的问题,当土豆放入清水中沉下时,验证了一些同学的猜测,而当我对其稍施“魔法”后,(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盐水时),学生惊奇地观察到土豆在水中浮起来了,学生沸腾了,到底老师施了什么“魔法”,是土豆发生了变化?还是水槽中的水发生了变化?水中到底掺加了什么物质呢?为什么添加了这些物质就会使土豆浮起来呢?……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去思考,心中必定有无数个问号。这样,不用老师过多的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就能提出许多非常有价值的问题了。

二、充分讨论交流,让每一个孩子有机会表达。

以往,我们让学生进行猜想总是建立在小组的基础上的,这样,很容易扼杀一些同学好的想法,在小组内形成小范围的权威,久而久之,就容易打消部分同学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很多科学探究过程的猜想阶段,我都鼓励每一个同学猜想,鼓励同学们将他们的想法尽量的说出来,小组说,集体说,给他们提供说的机会。

例如在《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一课中,让同学们设计实验“怎样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时,就经历了学生们不断提出质疑,不断进行改进,最后才确定其方案。刚开始学生只说用天平量,将200毫升的水和200毫升的浓盐水分别放天平上量,但马铃薯的体积怎样确定呢?有的同学说:“选大点的马铃薯,切成圆柱形,放量杯里,让它也到200毫升刻度那。”马上有学生指出:“那样误差可能太大,不用那么麻烦,我们学过排开的水量,马铃薯排开的水的体积和马铃薯的体积是一样的。”立刻又有一名同学补充:“知道排开的水的体积就可以取同样多的浓盐水了,也不用把马铃薯放浓盐水里。”由此,利用学过的排开的水量这个知识,研究方案有了进一步,学生对此方案已没有异议,但在操作时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我正准备直接给学生一些提示,可一个念头打消了我这种想法。与其直接暗示给学生,不如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因为实践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不断的思考、反复的实践,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思考中解决问题,才能达到能力和思维的提高。所以,我让学生来操作这个实验,果然,实验结束了,而得出的数据却不尽如意,由于材料的量少,它们之间的数量差异不大,有的组操作时误差太大,还得出相反的数据。这时,有同学反思了一下,说:“我们量马铃薯时从水里拿出来就放天平上了,应该擦干了再放。”其他同学都点头表示同意。至此,“比较轻重”的实验方案已经很完善、很科学了,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思维逐渐成熟起来。

三、重视科学记录,让孩子有话可说。

学会做研究记录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记录能较好地保留学生在观察、实验等活动中发现的现象,出现的问题,好的想法、数据等。做了记录的学生与没做记录的同学相比,他们的研究更深入些,特别是交流时语言、逻辑更有序。例如,在《点亮小灯泡》一课中,当提出“怎样让灯泡亮起来”这个问题时,首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并且画出猜想到的能使小灯泡发亮的方法,并将这些想法贴到黑板上,这就是学生最原始的想法,通过这样一些图,不仅能让别人很快明白你的想法,更重要的是能让你的脑子更清楚,帮你更快地将问题弄清楚。接着,再进行实验探究,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后,同学们将实验所收集的信息和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规律。汇报时表达得思路清晰,语言简练。

教学有效性专题研究 篇3

2005年5月,北京宣武区在全市率先做出中小学教师全员分期带薪脱产培训的决定。4年来,我校小学部有13名骨干教师先后参加了这一培训。这些教师在培训中亲自经历了研究的过程,学习了研究的方法,感受到了研究的乐趣。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优质资源,尝试以脱产研修教师为龙头、以专题研究活动为载体,探索促进学科组发展的新路。

在开展专题研究工作中,我校数学组特别注意发挥核心和骨干的作用,组成脱产研修教师核心小组,定期开会交流研究信息。2007~2008学年度,3名数学研修班结业教师分别确定了一个有实际研究价值的专题。他们向小学部全体数学教师介绍了自己所选专题的内容,教师们则结合自己的实际自愿报名、组合,最终成立了3个专题研究小组:“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与学的策略研究”研究小组,“通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影响小学数学学困生课堂学习注意选择”研究小组,“利用多种媒体突破小学数学教学难点的实践研究”研究小组。

这些研究小组成立后,数学学科逐渐形成了“教学处一数学大组一专题研究小组组长一组内成员……组内成员”的辐射型管理模式,建立了每周一次的专题研究小组组长例会制度,并形成了开展研究工作的几条原则:

第一,“以小促大”的原则

即以专题研究小组的成长促进数学大组的发展。数学大组充分发挥协调与监督的作用,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开展学习研讨、展示汇报、总结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专题研究小组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使研究小组的工作能够保质保量;同时,数学大组定期进行专题研究工作的汇总,以促进数学大组的整体发展。

第二,“以学促研”的原则

即以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促进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学习包括不用督促的“自己学”、小组内的“研究学”以及请来专家的“指导学”。

第三,“以真促实”的原则

即以研究教学中真实的问题体现研究的实效性,使教师真正有收获、有发展。我们反反复复强调北京教育学院刘加霞教授的“经典名言”:“研究真问题,真的做研究”,在研究中切实摒弃“假、大、空”的现象。

明确了研究工作的原则后,最重要的就是引导教师“在研究中学习研究”。

做专题研究对大多数教师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事。为了帮助教师们尽快掌握研究的方法,我们请专家和所有教师一起共同观摩一个专题研究小组的活动。这个专题研究小组在被观摩前不为此活动做任何特殊的准备,以确保活动的真实性和普遍性。活动进行中,大家只是细致地观察和思考,不作任何评论;活动后,请专家及时点评,指出我们哪些地方做的是正确的,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培训,多数教师逐渐找到了做研究的感觉,有的教师感慨地说:“我终于明白我们应该怎样研究了。…这样的研究很有意思,很有价值。”

一个学年做下来,从数学大组到每个教师都深刻地体会到实实在在的研究工作带给我们的巨大财富。如果说2007~2008学年度的专题研究工作突出了一个“实”字的话,那么2008~2009学年度的专题研究工作则努力在“深”字上下工夫。

在刘加霞教授的指导下,数学组教师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了分层、分块的整理,并将这一学年专题研究活动的重点确定为计算教学的整理和研究。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对专题研究小组进行了调整,按低中高3个年级段成立了3个专题研究小组:“进位加法教与学的研究”研究小组,“在计算教学中如何把学生的错误作为教学资源”研究小组,“新课程背景下对乘法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研究小组。

3个专题研究小组以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点,开展了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人人参与的专题研究活动。数学大组在学校的支持下,及时总结各小组的研究经验,汇集教师们的研究成果,并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通过专题研究促进学科组发展方面,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学之促深入

即通过切实的理论学习,促进专题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现在我们越来越感到,要想使专题研究活动深入开展且更具实效性,我们的研究内容就必须更加具体,研究目标就必须更加明确。如前所述,在专家的指引下,我们在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分块整理的基础上,确定了本学年专题研究的重点。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分块做研究?每个学期应该重点研究什么?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深入分析。我们把专家请进来作指导。每个专题研究小组把计划与设想与专家交流,提出不懂的问题请专家指点。专家给我们提供相关的理论资料,指导大家结合专题进行研读。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各个专题研究小组都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学习。比如:“新课程背景下对乘法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专题小组认真研读了弗莱登特尔有关乘法的相关论述,并结合实际教学加以理解。这个小组的教师们还研读了刘加霞教授《作为“模型”的乘法——对数学概念多元表征的思考》的文章,对其中不懂的问题及时向刘教授请教。通过学习,大家清楚地认识到如何利用乘法的矩形模式进行乘法新课部分的教学;在学生出现乘法计算的错误时,如何利用乘法的矩形模式帮助学生进行算理、算法的进一步理解等。这样的学习与研究为今后的乘法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外,这个小组还对小学阶段的乘法教学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明确了每一学段的研究任务,这对教师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总之,各专题研究小组在专家指导下进行的理论学习,使每一名教师对本组的研究专题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理论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使每一名教师都明确了每一学段计算教学的相关概念、每一种计算的发生与演变过程以及其他相关的知识。这对于教师正确把握每一种计算的算理与算法、明确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使课堂教学更具深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研之变深刻

在小组研究活动、大组研究活动过程中,教师们清楚地认识到,现代数学教学理论最大的突破点就在于:在讨论“教的规律”之前,必须先了解“学的规律”,即研究“学生是如何学习数学的”,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对学生的研究。研究学生的过程就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进行系统搜集与分析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进一步认识学习规律、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的过程。因此,我们把研究重心放在学生研究上,搜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并进行个案分析。在此过程中,教师们深刻地认识到算理在学生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促使教师在计算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进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比如:“在计算教学中如何把学生的错误作为教学资源”专题小组在研究学生在计算教学中出现的错误、分析其错误原因的过程中,探索如何把学生的错误作为教学资源进行实际的课堂教学。他们走进课堂,全员参与,捕捉学生出现的典型问题,思考如何“应对”学生的错误。通过这种深层次的研究,教师提高了在教学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驾驭课堂的能力。

第三,行之达深悟

即将研究过程中的思考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总结经验教训,深悟其中的道理,使研究更为透彻。

教学有效性专题研究 篇4

一、诊断教学,剖析问题

研究始于问题,只有选择一个好的问题作为研究主题,专题研究才能有效实施。我们把培养教师主动诊断自身教学、客观反思剖析教学问题的习惯作为校本研修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我校首先要求学科核心组、教研组、同伴互助组等研修组织在开展教学研究时,十分重视对课堂的观察和诊断,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的设计等方面进行细致的梳理,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我校对各种问题进行汇总、梳理,在对主要或关键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提炼,并筛选出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的问题,将其转化为研究的主题。接着,我校形成专题研究方案,对典型的教学问题进行专题实践和研究,以切实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能力。

例如,我校语文学科核心组与片内名优教师在一次课堂诊断中,发现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不重视自己教学语言质量的问题。这使得语文课堂缺乏应有的生动与情味,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也影响着学生语言的学习和发展。可以说,这个教学问题,已成为我校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瓶颈。于是,语文学科核心组教师对我校十多位语文教师进行了关于课堂语言面貌的再次现场观察,通过录像分析诊断,梳理出“机械重复、啰唆含糊、理念落后”等三个普遍问题。这一教学问题,也就成为语文教研组研究的专题“关注教学语言,改善课堂面貌”。

二、课例实践,深度反思

通过课例研究来寻找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校本研修策略,也是我校开展专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在实践中,我们主要有两种专题研究形式。

1. 核心组专题研究

我们将一部分思想活跃、肯学习、能钻研、有创新意识的中青年教师组织起来,按学科组建成学科核心研究小组(核心组)。通过核心组的研究,解决学科教学中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为教师的学科教学起到指导和引领作用。核心组的专题研究主要采用“三实践两反思”的课例研究模式,即研究主题确立后,通过学习课改理论,借鉴他人课改实践经验,在专家的全程指导、引领下,经过反复讨论设计出研究的方法和途径,然后进行实践观察和针对性的反思,在优化重组的基础上,再实践和再反思。在前两轮实践与反思的基础上,第三轮的实践研究向我校每一位本学科的教师进行展示,并介绍整个研究过程。通过听课、评课和交流,让教师了解研究的全过程,内化研究成果,帮助教师解决一些学科教学中长期困扰的问题,并将研究成果提炼成文本,形成经验。

在“关注教学语言,改善课堂面貌”专题研究过程中,我校语文学科核心组教师从过渡性语言、启发性语言和评价性语言三个方面进行实践,以正确性与规范性原则、目的性与针对性原则、启发性和情趣性原则,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进行专题研究。在两位核心组教师开展的课堂教学实践以及课后的集体交流、反思中,大家看到了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情况。虽然课堂语言风格差别很大,但都比较规范,目的明确,情感性强,效果较好;同时,也存在着师生交流质量不高,针对性、启发性有待改善等问题。最后,大家通过交流达成共识,建议教师通过课前精心准备教学语言,加强教学语言的预设,以改善教学语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 教研组专题研究

教研组是学科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活动的基本组织。教研组的专题研究主要采用“自主探究→优化整合→课堂呈现→评议反思”四环节模式,即研究主题确定后,组内拟订好计划,然后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教学实践研究活动。在参与活动前,每位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围绕主题有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在集体备课时交流探讨,进行教学方案优化;在执教者实践后,围绕主题进行说课、评课,集体进行反思,总结实践的得失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这样的教研活动针对性较强,过程要求明确,个人自主与集体合作相融合,克服了传统教研中“一人唱戏,大家看戏”的不足,促进了个体智慧和群体智慧的融合,使研究和反思更到位,保证教研组的每一位成员都能有所收获。

为了使课例实践取得成效,我们强调教研活动的全过程落实,要求教师边学习、边研讨、边实践、边反思。课堂实施方案经过集体备课反复修改,课堂观察客观细致具有针对性,实践后充分交流,反思力求到位有深度。为了提高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我校倡导教研组组长精心组织,骨干教师积极带头,青年教师勇于挑战的教师共同参与的团队氛围,使大家的智慧得到共享,研究更有效,促进了教师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技艺的提高。

三、整合资源,解决问题

农村学校开展校本研修受教育资源的限制,在开展专题研究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较多的困难,因此有效的专业引领对保证研究的质量,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地寻求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的专业引领。我们一方面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在专题研究中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利用城乡联片教研的机会,与城区优秀教师一起开展专题研究,充分借鉴成功经验。我们还力所能及地邀请市、区教研室专家参与到专题研究中来,进行听课、评课、专题讲座、跟踪指导等多种方式的专业引领,帮助教师找准关键、突破瓶颈,提升研究的品质,使教师在与专家的直面交流中感悟成长,增长教学智慧。

在“关注教学语言,改善课堂面貌”专题研究的前半阶段,教师的认识比较肤浅,仅停留于表面层次的研讨,显然不能给教师更为具体、有效的帮助。怎样将研究深入下去?我校邀请了区教研员进行现场指导。在活动中,首先教研员一方面肯定了这次研究的价值和两位核心组教师的成功之处,另一方面指出教学语言是与教学内容、目标紧密相连的,良好的教学语言的形成根本在于正确、深入解读教材,关键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接着,教研员就如何改进课堂教学语言,如何解读教材,如何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指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就教师怎样不断改善课堂教学语言,达成了不少共识。最后,教师通过再次实践,将有效课堂教学语言加以内化,教学质量明显有了提高。

四、总结提炼,实践运用

我们十分注重总结课例研究中的有效行为。在每次课例研究后,我们都会形成相应的专题研究报告,并通过学科教研活动、网上论坛等渠道在更广泛的平台上加以实践与推广。

在“关注教学语言,改善课堂面貌”专题研究中,之前的实践研究活动给了教师很大的启发,于是我们决定仍以两位核心组教师的教学为载体,进行更深一轮的实践,通过集体研读教材,针对三维目标如何落实,教学问题、教学内容如何有效实施等问题进行更充分的预设,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加以周密的思考,并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进行听课、研讨。在本次研讨中,教师普遍认为提高教学语言的质量是一堂好的语文课的必要条件,并就怎样深入研读教材,如何使预设更细致到位等,进行了更广泛的交流,这对全体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核心组教师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反思与总结,形成了立足文本,立足学生,准确解读教材,围绕教学重点,根据学生实际进行课前预设等经验。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师更好地提高教学语言的质量,我校还根据实际设计了课堂教学语言评价表,以帮助教师规范课堂教学语言,提高课堂教学语言的技能,从而改善语文课堂面貌。

教学有效性专题研究 篇5

一、初中地理有效课堂建设的内涵

课堂是进行学科教学和德育教学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的基本场所。本文所探究的有效课堂主要是指,在经过了教师的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能够得到具体的发展和深刻的理解,同时,能够使得不同层次学生都在初中地理课堂上有所收获,能够真正学到知识,并且能够掌握一定的地理技能,以此达到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巧设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是否激发学生的兴趣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巧妙设计导入,如引入故事导入,设置悬念导入,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导入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一开始就处于兴奋的状态,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接来下的学习中去。例如:在我给我的学生讲授《水资源》一课时,我以生活当中的饮用水先入为主,既贴近实际还不乏趣味,由此发起了一系列关于水的话题,让我的学生们积极地参与进讨论中去,既轻松又愉快。随后我以珍惜水资源切入主题,对地球上的水资源分部进行讲解,随后逐步深入至水资源分部所受到的自然因素,最后将整个课程逐一讲述完成。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有利于学生在情境过程中学习地理、发展地理、体验地理价值。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如问题情境、生活情境、音乐情境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他们在具体、生动、形象、真实的情境中探索新知,轻松掌握地理知识。初中地理课本当中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基础产业》一课就非常适合我们创设情境,农业与我们是密切相关的,关系到我们的吃穿住行,例如我们每餐要吃的五谷杂粮,穿衣用的丝绸,棉花等等都是农作物。然而这些作物的生长与环境气候,地理位置等是分不开的。比如我的家乡在长江流域,农民多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你看,如此一来,我的学生便跟着我迈入了我的家乡,进入了我所创设的情境之中。

(三)组织竞赛,激发兴趣 每个人都有好胜心,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只是隐藏在自己心中,等待着被人唤醒。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唤醒学生的好胜心,引入竞争机制,根据教学内容,组织一些对抗性、趣味性强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比、赶、追、超的过程中轻松掌握地理知识。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实施分层教学法

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地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并兼顾不同学生的差异。一个班往往有几十名学生,他们不可能处在同一水平,知识基础、学习态度、理解能力、创新能力等肯定都有所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布置作业分层、教学评估分层,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并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从而让全体学生都能通过地理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讲到《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时,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太能理解“黄土堆积区”形成的证据,这时,我先在不同成绩段的学生中随机抽查,来了解学生对此知识点的领悟情况,然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理解到位的地方我再次进行着重讲解。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我会有针对性的给他们布置相关的作业来弥补他们落下的知识点。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相较传统教学方式而言,多媒体教学具有显示与传输声、光、形、色的强大功能,能够变抽象为直观,有效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启发学生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既然多媒体教学有这么多的优势,我们不妨将其与初中地理教学相整合。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其直观性、交互性强的优势,通过文字、图形、动画、影片等多种信息为学生呈现教学内容,使他们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这样做,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提高了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以上仅是笔者对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粗浅建议。除此之外,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认真思考,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就能找到更多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初中地理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在我的教学中,几乎每一节课都在使用多媒体电脑,例如《南北气温的差异》一课,我用电脑将我前一天做教案时,在网上找到的一些图片通过投影仪投放在屏幕上,等温线和不同颜色所代表的温度差异在图片上一目了然,学生们看过之后自然能够加深印象。

(三)灵活的教学方法

地理知识本身具有繁杂的特点,甚至其中众多的地理原理和地理概念之类都是较为复杂和抽象的,为此,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提炼出来,更好地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兴趣浓厚地进入课堂教学中。这样,不仅能够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而且能够有效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教师可以采用模块教学法,所谓模块教学法,主要是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几个模块,逐一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长江》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内容设计成多个模块,由浅入深,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再如: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地理学科本身是一门抽象的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知识的空间跨度极大,现实中,进行教学的空间较为狭小,而多媒体技术则能够更好地突破这一局限,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将呆板的内容形象化,以此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全面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地球的运动》这一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地球的自转、公转之类的活动,以此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地球的运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综上所述,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应当采用更好的教学模式、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参考文献:

教学有效性专题研究 篇6

一、提高认识是搞好教学专题研究的前提

所谓教学专题研究,就是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运用科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探索教学规律的研究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为了搞好教学专题研究,首要任务是要弄清进行教学专题研究的意义和作用,克服教师在心理上的障碍。在实际中,若任课教师不搞教学专题研究,只凭教学经验,也许能把课勉强地讲下去,但教学质量只能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若能结合教学进行专题研究,用科学方法研究教育对象和教学规律,就能使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也会使教育者的教学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实践证明,教师只要重视教学专题研究工作,认真实践和总结,一定会取得丰硕成果。例如,研制语文新教具就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找准选题是搞好教学专题研究的重要途径

如何确定教学研究课题,是搞好教学专题研究的关键。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任课教师应该从中学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所教学科的实际情况,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这种从教学实际中选题的方法是搞好教学专题研究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任课教师课务较重,很少有较多的时间去作纯学术性的大课题研究,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身处教学第一线的有利因素,抓住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这样就能快出成果,提高教学专题研究的效率。

就语文教学而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很多,例如,如何解决语文难教难学的问题;如何提高高中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问题;如何解决学生语文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问题;如何转化后进生的问题;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课堂效率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语文会考和高考的关系等,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在确定研究课题之前,应该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是否对这个问题已经研究过,还存在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这样可避免重复性研究。例如,如何全面考查中学语文教学质量,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就把它列为一个研究课题,专门研究改进的方法,采用标准化测验形式,闭卷考查学生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技能;最后采用实验操作考查学生的语文实验能力。考完以后,采用无记名的问卷形式,让学生发表对这次考试方法改革的看法,教师则对考试方法改革的实践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得出:综合考试法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实际水平,反馈性强,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易于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种较好的考试方法的结论。

三、掌握教育理论是搞好教学专题研究的重要保证

教学专题研究是用科学方法探索教育规律的实践活动,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必须以教育理论为指导,探索教学规律。任何脱离教育理论的研究都是没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来说,中学教师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是有所了解的,但只凭这些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掌握教育科研的方法与理论,掌握教育统计和评价方法,更应掌握与教学研究专题相关的教学理论。如果没有掌握教育理论,就谈不上教学专题研究,最多也只能是教学经验总结。若能以正确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就能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交叉科学的出现,给教学专题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学科进行综合研究教学专题。因此,教师除了要掌握教育科学的一般理论知识和自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广泛地学习与教学专题研究相关的各门知识,特别要注意学习新学科,比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以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为了更好地从事教学专题研究和交流研究成果,还应提高外语水平和微机操作能力。否则,即使研究成果水平再高,交流起来也很不方便,更难进行国际交流。

四、撰写教学专题研究论文是教学专题研究的重要任务

在教学专题研究过程中,应该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和数据,以便进行分析和总结。在总结的基础上,应认真撰写教学专题研究论文,这是推广教学专题研究成果和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可惜的是,有些教师花了不少时间进行了一些教学专题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对撰写教学专题论文却不感兴趣,结果是研究成果不能及时推广和应用。实践证明,教师只要以高度的热情、坚定的毅力、浓厚的兴趣去撰写教学专题研究论文,就一定能写出高水平的文章来。例如,我们年年都要搞高中语文竞赛辅导工作,学生竞赛成绩也不错。但是,究竟怎样才能搞好语文竞赛辅导工作?它有哪些客观规律?这些都是值得很好研究的。于是,我们就把它作为语文教研组的专题研究课题,由我和另外两位老师组成课题组,进行专门地研究和实践,并注意加强总结性的撰文工作。由于大家共同努力,语文竞赛辅导的方法、内容和相关练习很快就撰写成文了。后来这项教学专题研究总结在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年会上进行了交流并荣获全国二等奖。要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专题研究论文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要花大力气才能完成这项工作,这是教学专题研究的重要方面。教学专题研究总结论文定稿以后,应及时请学校和市内教研部门进行评审鉴定,或者寄往一些专业会议或有关杂志,争取各种机会进行交流。要注意研究成果的及时总结、及时鉴定、及时交流,否则,由于时限的原因也会使原本很新的研究成果失去价值,在这方面我有深刻的教训。但是,由于自己没有注意及时总结,没有及时在有关杂志上发表,但再想发表我们的成果时已为时过晚。

教学有效性专题研究 篇7

一、巧妙设计导入, 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总要先提供一种既念人愉快又有用的东西, 学生的思想经过这样的准备之后, 他们就会以极大的注意力去学习。”每堂课导入能否引起学生的求知动机和兴趣, 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教师在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课堂上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新课导入, 导入要遵循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 从教学需要出发的原则, 趣味性、艺术性、科学性、创造性的导入能够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浪, 激发学习兴趣, 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催化剂。例如, 在《工业区位因素》专题复习中, 我将当地金星工业园区台商投资招标的相关活动材料巧妙设计为复习导入。学生分小组作为各乡镇领导来投标招商, 分别提出各乡镇承办台商项目的优点, 讨论评价竞争方的不足之处。学生对这样的导入充满激情与兴趣, 讨论热烈。我明确指出学生讨论的核心问题和方向, 并作重要的点评。最后我归纳出影响工业的自然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 为学生创设了讨论、探究、发现问题机会, 将枯燥的专题复习课堂转变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提升课堂有效性

在高三地理专题复习中, 教学容量比较大, 主要包括考点解读、主干知识体系、专题训练、高考典例、模拟试题等内容。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有效性, 就必须配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理论联系实际来完成教学任务。多媒体教学是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教学中应用广泛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教师在对每个专题的复习备课中, 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 认真制作多媒体课件, 这样既可以增大每节复习课的教学容量, 又可以提高复习课教学效率。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结合考试说明, 解读考纲, 构建主干知识体系, 明确考试方向。 (二) 精选高考例题、专题配套练习, 对题目分析、解答的过程与方法, 都要在课件中归纳小结, 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迁移知识等能力。 (三) 通过课件动漫制作等方式来增强地理学科的趣味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调动课堂活跃气氛, 提高复习课堂的有效性。

三、灵活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效率

在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课堂上, 要使学生巩固和应用专题知识, 提升学习能力, 提高教学效率, 就必须利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激活地理课堂教学氛围,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来完成专题复习内容, 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目标。我结合教学实际略谈以下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 设疑问题法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学、思、疑是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关系。设疑问题法是调动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重要手段, 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地理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专题复习中可根据教材内容、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等方面,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设置精巧别致的疑问, 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引导学生分析探讨, 师生之间共同讨论, 互相启发, 补充疑问, 形成师生之间双向智慧交流, 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氛围。例如, 在《农业区位因素》专题复习教学中, 我设置以下问题:“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有哪些?”“什么是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结合当地季风水田农业生产分析区位因素有哪些?”“如何评价当地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学生围绕以上疑问开展讨论活动, 随着问题层层深入, 难度加大, 我适当补充说明与引导分析, 并且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合理性评价, 最后我归纳结论。本专题内容通过设疑问题法教学, 联系当地农业实际, 学生兴趣倍增, 在和谐愉悦的教学活动中掌握了专题复习的重点内容,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 案例分析法

在专题复习中教师精选案例分析, 可达到更好的课堂复习效果。每堂专题复习课教学中都必须从“高考题组”、“专项训练”、“质检模拟”中选择3—4题作为典例来讲解分析, 并指导学生对精典案例剖析, 信息获取, 找到案例题型的分析方法与思路, 使得专题知识内容在题目中出现, 促进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提升。在复习地球运动中“日出方位的季节变化”专题时, 我选择2010年海南高考题进行案例分析:北京时间6时40分, 在南半球轮船上的船员看见太阳从东南方的海面升起, 据此完成1—2题。

1.该轮船所在位置的经度可能是 () 。

A.95°EB.110°EC.135°ED.170°W

2.这段时间内, 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

A.地球接运公转轨道的远日点

B.东北信风滞纬度位置最高

C.东北平原雪花飞舞

D.北极地区冰面缩小

首先是信息提取: (1) 地点为南半球; (2) 时间:北京时间6时40分; (3) 日出方位:东南方。其次是解题关键分析:弄清太阳直射点与太阳日出方位的关系, 明确地方时的计算和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最后进行思路方法点技:第1题, 南半球太阳从东南方开起, 说明太阳应直射南半球, 该地日出时间应早于6点, 当北京时间6时40分, 四选项中只有A项的地方时早于6时。第2题, 太阳直射南半球时, 地球有可能接近公转转道的近日点, 东北信风带位置偏南, 东北平原可能出现降雪天气, 北极地区冰面扩大, 故选C项。通过这组高考题案例分析, 学生对本专题难点掌握较好, 能够在案例分析法教学中巩固复习考纲要求, 又强化了对本专题考点知识的应用与理解。

(三) 读图分析法

纵观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 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 均离不开对地理图像、图表考查, 因此, 在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课堂教学中, 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那么在专题复习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读图分析法呢?我通常按以下几步来完成教学: (1) 先判读地理图表类型。如地形图、交通图、折线图、气候图、景观图、区域图、分布图、统计图等。 (2) 指导学生读图名、图例。图名一般会描述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特征, 图例对地图具有指示使用, 是读图中的重要信息载体, 在地图教学中要特别指导学生读图例来获取相关地理信息。 (3) 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和相关地理事象的分布规律和分布特征, 这是对地理图像中关键信息的获得。 (4) 结合地理问题分析信息、应用信息, 把图中获取的地理信息与实际题目地理问题相结合,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得出结论。读图分析法是通过指导学生读懂地理图表, 获取地理信息, 然后分析和应用相关信息来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 在高考地理复习教学中应用广泛, 收益非浅, 能够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用图能力。

(四) 活动探究法

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中明确提出了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专题复习课堂教学效率,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课堂教学中开展活动探究是非常必要的, 许多地理问题分析难度较大,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探究学习、分组讨论等教学活动, 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高考命题来看, 开放性问题、探究性问题都常常出现。例如, 2010年新课标文综全国卷综合题第 (3) 小题: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 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此题就是一个探究性开放题型, 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学生讨论、探究分析, 开展辩论探究活动, 赞成的同学说出赞成的理由, 不赞成的同学说出不赞成的理由, 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最后, 教师从赞成和不赞成两个方面作出合理性评价, 并进行答案归纳。因此, 通过活动探究法在地理专题复习课堂教学中对此类地理问题进行探究, 能够提高地理专题复习效率。

高中历史专题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 篇8

关键词:历史专题,教学,发展策略

一、引言

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历史教材的编排逐渐向专题模式转变。 这种编排方式,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对历史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 在探索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通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思想上的碰撞,来获取更多实质性的知识。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自身情况出发,设置不同的主题并逐渐增加主题层次,保证高中历史专题探究化教学实施效果,提高教学水平。

二、对历史知识进行优化重排

在开展专题教学时,教师要仔细分析课本知识,依据一定规律对其进行优化重排。要将可以收入一个专题进行讨论的内容归纳出来,为学生梳理知识脉络。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更好地将其把握,同时也巩固了已学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整理归纳知识的好习惯。这样的学习会事半功倍,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建立知识网络既要考虑纵向,也要兼顾横向。 简单来说,一个历史事件的纵向层面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件自身的发展变化;横向层面是事件发生时,其他国家和地区所发生的事件。案例: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 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英国率先进入工业革命,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工厂手工业最为发达的棉纺织业,之后扩展到交通业。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从此人类的交通运输业进入一个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工厂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这就是英国工业革命的纵向层面。与此同时,1789年法国爆发了大革命,为法国的工业革命打下了基础,随后法国也步入了工业革命的行列。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的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试航成功, 美国也开始了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如火如荼进行时,中国经历了康乾盛世的后半期,又经历了嘉道中衰的时期,可以说是清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工业革命结束后,英国1840年首先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屈辱的近代史开始。在讲述英国工业革命的专题时,对知识进行优化重排,构建纵向横向知识网络,可以帮助学生在脑中创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对英国工业革命有着更深的理解和把握。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教学

学生是教学的重心,要做到知己知彼,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设计。杜绝传统“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要有重点地进行传授,并且要调动课堂气氛,寓教于乐,通过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达到最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历史专题教学相对于传统的历史教育有一个很大的优势,这就是集中在一个时间点上,知识点有着几乎一样的历史背景,情境相对单一,有利于教师的展示和学生的理解。案例:讲述新中国诞生背景等相关知识,教师应充分做好课前工作,精心搜集相关图片、影视资料, 在课堂上可以播放毛泽东同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开国大典的相关视频。在讲授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 教师可以播放相关视频,也可以根据相关图片资料自己制作一个视频,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这样,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一战” “二战”时的真实情景,使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迅速地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情绪,将学生带入到事件的情境中,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对下一步全面的知识点讲授有着极为明显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对事件有着更深的理解和把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四、课堂内外联动:举办历史探究活动

课堂教学是主体,课外历史活动是辅助,只有将二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进行历史专题教学。历史探究活动能够丰富学生学习内容,拓展学生学习途径,加深学生对高中历史知识的认识, 培养了学生实践及思考能力。常见的历史探究活动,主要包括历史辩论交流会、历史展览会、历史古迹观赏等。案例:在讲述五四运动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五四纪念馆,同时,也可以在班上搞一个关于“五四运动对中国近现代的影响”的交流会,将班上同学分为两组,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再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五、结束语

思修专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篇9

1注重思修课程建设, 积极建设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

1.1注重思修课程建设

提高思修课程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前提条件是注重课程建设。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因为课程基础比较差, 高校思修课程不具备坚实学科的支持, 教师的归属感也不存在, 也缺少清晰的教学研究方向。再者, 社会人员对思想教学课程存在偏见和歧视, 这就造成高校思修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不少教师缺少教学的激情, 这显然难以提高思修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为了强化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建设以及研究, 中央开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建设和研究工程, 这有利于高校思修教学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 教师的教学积极主动性被激发, 课程建设也出现了新型的局面。

1.2积极建设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

注重建设教师队伍, 积极建设一支较高素质的、结构合理的教学队伍, 这是提高思修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的根本所在。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直接决定了高校思修教学的质量。为此, 为了提高高校思修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务必立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 借助一系列的方式与手段, 真正实现思修教师理论素养、学识能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等的提升。并且, 思修教师应当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进而成为学生健康发展与成才的引导者。需要注意的是, 在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当中, 应当选用那一部分业务水平高、综合素质强、政治思想好的中青年教师, 有目的性和规划性地进行培养, 让这些教师尽快变成学术带头人与课程的骨干。

2坚持以学生作为核心, 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教学思想意识

2.1坚持以学生作为核心, 实现课程教学的深化

教学要想变成学生综合发展的一种基础性方式, 以学生为核心是根本所在。设计课程教学应当以学生为核心, 立足于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将学生当成组织课堂教学的着眼点与落脚点, 对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予以尊重,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以发展人和培育人作为目标。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与教学规律, 设计一些有探究性、思辨性、情境性的教学方案。组织多姿多彩的课堂活动课程, 借助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和多样性的教学手段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 让学生切实转变思想, 从而提高思修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通常而言,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关爱和关心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成才, 这就意味着教学不单单是教授知识, 而且也是交流情感、沟通思想、传承文化, 因此教师应当更好地爱护、关心、理解、尊重学生。

2.2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教学思想意识, 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思修课程的教学需要立足于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以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作为核心, 增强服务观念和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意识, 重视大学生的人生、思想、发展、学习、成才等一系列的主题, 教师应当时刻关注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思想烦恼、生活以及学习上存在的难题, 一心一意地给学生解难和排忧, 为学生所想, 真正跟学生融为一体, 认真聆听学生的想法。只有如此, 才可以实现满意的教学效果。总之, 在高校思修教学中, 教师应当以爱为先, 用自己的爱来影响和感化学生, 时时刻刻具备服务的观念, 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身体素质、思修道德素质、审美素养等, 真正地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实现实践教学方法与形式的丰富, 建构完善的思修德育教学体系, 以及创新思修德育实践教学的形式

保障实践教学能够顺利实施的主要因素是高校能够以教学管理作为视角科学地计算教学学时和工作量。根据有关资料显示, 当今一些高校面临削减思修课程理论教学学时的情况, 划归削减的学时为实践教学的情况下不计算工作量和不进行排课, 这造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面临轻视实践教学的现象, 教师缺少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关注程度, 要么是尽管存在实践教学, 可是不具备丰富的形式, 实践指导不规范和实践的内容不够系统, 未曾有效地分析教学实践的理论内容, 这导致实践教学形式化。为此, 为了实现高校思修教学实效性针对性的提升, 务必确保真正地落实实践学时, 进而可以切实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环节, 进而体现出实践教学的功能和价值。

在教学管理与教学规划当中列入社会实践, 从而有效地拓展课程教学, 实现思修教学实效性针对性的提升。首先, 创建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制, 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由学校的团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思修教师担任。清楚地要求指导教师在每一年务必做完的社会实践教学的工作量, 确保社会实践教学的效果高于理论课程教学的效果。其次, 在成绩考核中纳入社会实践。可以在节假日或者是课下的时间组织社会实践教学, 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参与两次以上的素质拓展活动, 其中, 活动的形式可以是一系列的训练营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 以及勤工助学等。并且, 让学生努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调查, 结合指导教师安排的社会实践题目, 通过假期开展社会实践或者是社会调查, 且撰写社会实践心得或者是社会实践报告等。另外, 在安排社会实践内容上, 应当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凸显课堂教学的主题, 以及跟学校的生活和学生的实际相贴近, 从而对课程的教学成效进行巩固。像是能够安排“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调查”、“人生价值探究训练营”、“新生增强自信心训练营”、“大学生勤工俭学现状调查”、“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大学生成长和发展论坛讲座”、“人际沟通训练营”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以上的这些实践活动实现了课程教学的拓展, 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 能够更进一步地理解课堂教学的理论内容, 以及丰富情感体验, 从而有效地统一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 最终使完善的德育教学体系形成。

4结语

总而言之, 高校思修专题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的提升工作是系统化的。高校需要从政策上支持课程建设, 以制度作为保障, 有效地统一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 有效地统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与主讲教师, 以及有效地统一学校思想文化建设和课程建设, 从而建构优良的思想政治教学气氛, 最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苏豫.微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 36 (7) .

[2]张微.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态性研究:主体、困境及优化[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6, 36 (2) :75-79.

教学有效性专题研究 篇10

一、当前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建设与应用现状分析

1. 重学科知识内容的呈现, 轻基于专题知识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

目前, 大多数网站都建构了以专题导向的知识体系, 但缺乏缘于学生探究性学习及主题活动的原创设计。究其原因, 我们认为是对专题学习网站的本质认识模糊, 以至于在实践中利用网络这种先进的教育技术, 进行的却是“填鸭式”的落后教学造成的。这些专题学习网站还不足以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2. 有探究环节, 但缺少必要的引导和过程指导, 以及师生交流互动。

大部分老师的课堂都设置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环节, 这种探究教学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开拓了学生的思路, 但是, 我们也发现只有极少数学生 (有相当基础的学生) 能够适应此教学方式, 能够完成相当质量的作业。绝大多数学生还是难以适应这种教学方式, 缺少必要的引导。专题学习网站进行的学习往往是在师生、生生分离的状态下进行的, 缺乏为学习者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同时, 专题学习网站应是一个协作学习的系统, 需要能保存师生教与学过程, 并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

3. 有评价但技术不够完善, 且评价方式单一化。

我们发现, 不少专题学习网站主要提供了对学习者学习结果的评价, 而且多为单一的标准化练习或测试, 对学生的探究、研究过程, 尤其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个性、创新等方面的评价往往被忽略了。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对自我评价系统进行描述和分析, 这样学生可能“只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 依葫芦画瓢。再加上课后没有回收评价表, 使得自我评价也只是流于形式。因此, 评价体系是否完善, 是否真正起到矫正、反馈的作用, 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堂学习反思和总结的效果。

二、专题学习网站建设与应用的有效策略

为了更好地促进专题教学资源建设水平的提高, 推动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笔者认为, 必须作好网站的规划、协作开发并高效应用。

1. 重视专题学习网站建设的规划。

(1) 专题学习网站主题的选定。

在选题时, 应立足于小的知识点, 同时注意主题知识点的迁移性和拓展性。应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学习程度、学习目标、学习兴趣。最大程度地调度学习者的聪明才智和学习主动性, 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2) 专题学习网站必须为新课改服务。

高质量的专题学习网站首先必须是先进的、成熟的信息技术的产物, 更要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 能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满足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成为提高师生信息素养,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

(3) 专题学习网站应有利于网络化学习环境的构建。

专题学习网站不仅仅是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更要为学习者创建网络化的学习环境。它通过在网络环境中向学习者提供专题学习资源和协作学习交流工具, 创建科学高效的网络学习环境, 让学习者自己选择探究任务、研究课题或进行项目设计, 去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学习者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和发布信息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习者良好的创新意识与信息素养。因此, 它至少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功能:一是能有效展示本专题结构化的知识;二是能提供扩展性的学习资源和简捷实用的资源管理工具;三是能为使用者提供交流、讨论的空间和工具;四是能让学习者针对本专题的学习进行自我评测。

2. 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学科教师的网站开发水平。

(1) 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教师培训。

必须定期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理念、网络技能、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等的培训, 学科教育教学理论与学科最近发展趋势的培训, 信息技术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培训。与此同时对教师进行网站开发的培训可分四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步, 确保全体教师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及文字处理的基础上, 让全体教师都能掌握几种常用的多媒体制作和网站开发工具, 如网页三剑客、JAVASCRIPT、ASP等;第二步, 熟识Internet的相关知识, 学会熟练利用网上的学科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组织;第三步, 利用网站功能进行校际学习的协作, 交流学习的设计, 组织策划;第四步, 解决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的理论问题。

(2) 建立机制, 全面推动普及。

建立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的组织运行机制, 全面推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全区教师在不同年级上进行有机结合的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活动, 为全体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新环境。

(3) 共建专题资源, 实现信息共享。

以专题活动为途径, 通过组织学生的主题学习, 全区师生共建、边学边建等形式不断积累丰富的学习资源, 做到高效率的学科整合。

(4) 学科交融, 以技术为基础, 以学科为准绳。

一个优秀的专题学习网站往往渗透着多领域的知识, 如计算机、学科本身、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各方面的知识, 借此内容一个教师是不可能完全精通的。因此, 需要学科教师把教学内容组织好, 而如何在计算机的屏幕上表现出来, 需要美术教师的精工细琢, 更需要教育学教师和心理学教师的密切配合与协作。通过这些协作制作的软件必将融合众多教师的智慧和经验, 也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3. 促使专题学习网站能高效率的应用。

专题学习网站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 促进学与教方式的变革,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网站建设成功与否, 必须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应用。近年来, 对已有的专题学习网站, 我们通过教育城域网资源中心, 大力做好推广使用工作, 扩大优质专题学习网站的共享范围, 鼓励教师边使用、边完善, 并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索和研究, 将专题资源的建设、专题知识的学习、学生信息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数字化学习方式, 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 从而丰富和完善专题学习网站, 达到了建用并举的目的。一方面, 我们注意整合科研、教研和电教等部门的研究力量, 发挥优质教师人力资源优势, 组织实施与专题学习网站建设与应用有关的实验课题研究。课题的研究推动了各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和应用, 并通过实验学校的示范辐射带动全区中小学开展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和应用。另一方面, 我们以推动专题学习网站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为目标, 以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为抓手, 积极开展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研讨活动, 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与学新模式, 促进了网站建设与应用的互动发展, 发挥出了网站的使用效益, 提高了学科课程教学质量。

三、基于专题学习网站建设与教学应用的几点建议

1. 学习内容主题化。

根据学科性质和具体教学内容, 由教师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有价值的问题, 并在网络上呈现出来, 为学生在课内外的研究性学习设置逻辑起点。

2. 学习过程探究化。

学生主动地获取由教师汇编、整理并放置在网络上的相关资料以及其它网络资料, 在获得基本知识之后, 在学习过程中围绕着相关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 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 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承型转变为自主学习探究型。

3. 学习活动网络化。

在教学活动中, 改变过去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科书的单一状况, 强调培养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素材, 自我改造、重组、创造教学内容的能力, 培养学生从网络获取资源的能力和素养。

4. 学习评价的多元化。

通过专题学习网站的评价功能, 在线实现学生对学生的评价, 学生对作品的评价、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5. 网站教学分层化。

教学有效性专题研究 篇11

关键词:数列;差分;教学设计

在建筑领域中,电梯使用首先是建造出一个描述实际使用电梯的数学模型,然后再设计相应的PLC程序指令完成这个数学模型的要求。如中国福利彩票每期开奖数据,可以用数列表示出来,一些彩民就是利用长期数列查找出其中的一些数学模型及其规律。再如沪深股票的涨跌数据,也是可以由一些离散的数列表示出来,操盘手利用平时的经验,数据走向达到一定值时,开始进行运作。总之,数列在生活中的应用数不胜数。差分是对数列的进一步运算得出的,它是一种新的数列,是对原来数列规律的一种反应。例如一个数列的一阶差分数列是一组常数,则原数列就是线性函数列,也就是常说的等差数列,当一个数列的二阶差分数列中出现了一个大于零的数时,原数列表示在坐标轴上的点就是从这个位置开始凹的,反之是开始凸的。

一、教学目的、内容和总体思路

高中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尤其是现在课程改革之后,将有些高等数学中的基本知识点下放到高中数学的选修部分中,给高中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小压力。如导数、矩阵、布尔代数、数列和差分都属于高等数学中基本的知识点,现在已成为高中数学学习内容。

数列和差分的教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差分概念及与数列的关系、差分方程。其总体思路为,从易到难,按照教材的顺序,先讲差分概念,再讲与数列的关系,最后谈一谈差分方程方面的内容。讲授过程中加强对教材的再次开发,从简单的事例着手,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谈起,注重教学内部的逻辑脉络,注意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最后是学习效果评价,这一部分是选修内容,一些学生在理解和掌握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所以评价过程要求学生以了解知道为主,不需要所有学生都能掌握运用所有知识。

二、具体设计

首先,课前要求学生预习,教师提前一天布置学生复习数列有关概念,预习差分相关概念。

其次,在课堂上,主要分为三块内容——差分概念、与数列的关系和差分方程。

第一部分,使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出差分的概念。如开车时每小时记录一次里程表上的公里数,形成一个数列,再把这个数列每一项进一步相减,便是差分,由此引出差分概念。进一步介绍这一次相减后的差分属于一阶差分,再减一次属于二阶差分,如此下去。这时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等差数列的一阶差分是什么,从而引出差分与数列的关系。如一阶差分是常数列,则原数列就是线性数列,就是通常所说的等差数列。

进一步启发引导第二部分,差分与数列的升降、最值、凹凸之间的联系。这部分内容有一些是前面课程涉及到的,可以前后联系,启发式教学可以使得学生使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对知识整体把握。在整体把握知识点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第三部分与前两个部分表面上没有直接联系。可以首先介绍一下差分方程等一系列概念,如(非)齐次差分方程、(非)线性差分方程。然后启发学生回想一下系数矩阵与方程组的关系,联系现在学习的差分方程的解,思考两者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这样可以同时加深对这两方面知识掌握的程度。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给足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演算的时间,这样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有感性的认识。同时,要尊重学生的对知识点“质疑”,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质疑”说出来,因为这种“质疑”就是他对这个知识的疑问,可能这也是其他学生都有的疑问,教师应详细的讲解,及时纠正学生对知识点认识的偏差。

最后,布置一定的习题。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习题的练习找出学生在哪些知识点上还存在问题,以便以后进一步讲解,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数列和差分是离散数学的基础概念。高中数学中的数列和差分的内容属于选修部分,难度很大,对一些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做适当的要求。任何专题的教学设计都是多样的,笔者从自身的经验角度,提出一些关于数列和差分专题的教学设计,望为他人教学提供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杨.高中数学“数列与差分”专题教学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

教学有效性专题研究 篇12

一、教学现状:因教师的不同处理而风格迥异

日常教学中, 教师对文学艺术史的处理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知识梳理类”“学生活动类”和“文学 (艺术) 鉴赏类”, 应该说, 这几种教学方式分别反映了教师对文化史教学重视程度的差异和对新课程理念的不同理解。笔者以“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为例, 结合具体的课堂案例分别对这几种教学方式进行分析。

案例一知识梳理类

在学习《从〈诗经〉到唐诗》一目时, 教师设计了一张表格, 根据表格中“朝代”“代表作”“作者”“作品特点”“作品 (或作者) 地位”等类别自读教材, 填写相关知识点。填完后教师提问, 学生解答、纠正, 在一些重难点部分教师进行点拨、分析。随后以相关的题目进行巩固训练, 当场反馈学习效果。

案例二学生活动类

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分小组查阅相关资料, 准备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或片段 (第一组:《诗经》、初唐诗歌、元曲。第二组:楚辞、盛唐诗歌、婉约派词。第三组:汉赋、中唐诗歌、豪放派词。第四组:晚唐诗歌、散曲、明清小说) , 在课堂上展示、朗诵, 并对相关背景资料进行介绍。

案例三文学鉴赏类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文学作品的相关内容, 配以协调的背景音乐和画面, 伴随着音乐由教师或学生朗诵作品, 随后其他学生发表个人的理解和感悟。例如, 在学习《诗经》时, 教师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的《诗经·国风·秦风》中的《蒹葭》一篇, 首先在舒缓的音乐声中, 一学生有感情地朗诵, 随后教师娓娓道来:“我们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 芦苇苍苍, 露水盈盈。主人公在河畔徜徉, 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伊人’。虽望穿秋水、执著追求, 但‘伊人’飘渺阻隔, 可望难即……”

二、误区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的偏差

对比以上这三则课例, 各有优劣。有的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有的侧重于知识的掌握, 也有的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但各自的缺点也显而易见, 第一个案例偏重于“实用主义”, 只重视基本知识的掌握, 让鲜活的历史成了表格方框中一个个机械的符号, 后两个案例注重活动和情感, 但从知识掌握的角度来看则有点“虚无缥缈”。

“案例一”中, 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环环相扣, 学生参与度较高, 知识点的掌握也基本到位。但遗憾的是, 教师将诗情画意的作品抽象于一张僵化的表格之中, 鲜活的历史被人为地变成机械枯燥的应试能力训练, 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学到了一些零散的无体系的历史知识, 文学艺术史没有了个性、灵性, 没有了审美情趣和生活气息, 更没有了人文精神。这样的教学, 不要说熏陶和陶冶情操, 就是其试图追求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也难以达成。从教学方式上, 学生填写表格并讨论订正, 似乎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但其实学生所做的只是在教师和教材的束缚下“戴着镣铐跳舞”, 历史思维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培养。

“案例二”中, 教师重视了学生的参与活动, 营造了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气氛, 但是学生参与的深度、广度有所欠缺, 上台展示的总是那几个“老面孔”, 多数学生处于一种“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状态。从参与的深度看, 大多数学生学得并不深, 只能简单介绍课本上的相关知识, 因为学生要深入理解作品课前必须进行充分准备, 而且需要教师的协助和指导。比如, 学生课前没有充分了解屈原的生平, 仅凭朗诵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是体会不出诗人探求真理的不屈精神的。

“案例三”中, 教师注重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美感的熏陶, 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但是文学鉴赏毕竟不是历史课的主题, 我们不能让文学史多了“文学味儿”而少了“历史味儿”, 而是应该选择合适的作品, 让文学鉴赏与社会背景相结合, 从中感悟出作品背后的社会状况。对于古代诗歌的解读, 我们可以“以诗入史”, 进而认识各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

三、寻求对策:“虚实结合”实现文学艺术与历史的交融

通过对以上三种课例的利弊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文学艺术史教学要兼顾历史教学和文学艺术的特点, 不妨采用“虚实结合”的教学方式。所谓“实”就是围绕历史的学科特点, 注意在历史课程中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意识、历史素养 (包括历史见解和方法) 。所谓“虚”, 就是在文学艺术史教学中, 在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时, 不仅要用文学艺术的眼光, 还要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关注其背后所折射出的时代特色, 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将“虚”与“实”相结合, 可以让历史课堂既有“文化味儿”, 又有“历史味儿”。

1.“虚实结合”是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

新课程要求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不是孤立的, 而是一个和谐的、有机的整体。

“知识与技能”目标就是传统教学中的“双基”目标, 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目标, 是最基本的目标。现实教学中, 相当一部分教师还只是停留在这“一维”上, 忽视了其他“两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意味着“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1], 学习成为一个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际上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 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 关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促使学生的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

诚然,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三维目标是交融互进的, 是不均等存在的, 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侧重。例如, 教学《辉煌灿烂的文学》一课, 在学生梳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李白与杜甫诗歌风格的不同, 让学生通过了解杜甫亲身经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剧变, 其作品鲜明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特征的事实, 从而得出“文学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这一认识。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诵读、赏析杜甫的诗作《春望》, 感受作者“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的忧国忧民情愫和一个儒家圣者的情怀。

2.“虚实结合”体现了当前高考改革的探索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 近年高考历史命题文化史部分推陈出新, 从形式到内容都在不断探索。例如2010年高考, 一道考题关注当代文化热点———海峡两岸将联袂展出分藏于两岸的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

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2010年初, 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出该作品。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 。

A.顾恺之《洛神赋图》

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C.王祯《农书》

D.李贽《焚书》

该题切入点让人眼前一亮, 对社会文化热点的指向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可读完却让人非常遗憾, 因为它既不关乎这幅画作的艺术魅力, 也不关乎海峡两岸同根同源的民族情怀, 只是与一部农书一起回到了元朝。“黄公望哪里想到, 数百年后他的《富春山居图》能够脚踩中国两类历史课程, 社会热点———新课程, 死记元朝———旧课程。”[2]

当然, 也有考题以文学与艺术的结合考出了“文化味儿”。例如, 2008年江苏高考题第2题:

“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 这位书法家是 () 。

A.王羲之B.张旭C.颜真卿D.柳公权

“脱帽露顶王公前”表现出在王公大臣面前脱下帽子露出脑袋的“豪放”“狂野”, 潇洒不羁的情形。“挥毫落纸如云烟”, 作品酣畅淋漓, “快如云烟”, 读完眼前似乎看到书法家在众人面前狂野奔放、一挥而就的情景。而就考查点而言, 该题将基础知识识记、诗歌内容和书法作品的理解集于一题, 较好地体现了三维目标的结合和文化素养的考查, 相对于很多文化史考题还停留在识记阶段, 已经是很好的探索。

3.“虚实结合”为提高教师素养提供了契机

(1) 教师的教育理念亟待改变。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教师永远要记住, 自己不仅是在教书, 更是在育人。教师要善于发掘教学内容所蕴涵的尊重生命、珍惜真情、弘扬个性、积极进取等人文价值。例如, 讲到屈原, 学生不能只知“战国”“离骚”“浪漫主义”这几个词, 而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诗人“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积极进取精神和“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2) 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虚实结合”要求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并通过广泛阅读和查阅资料, 开发各种课程资源, 让文化史变得更丰富多彩和立体化。例如, 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学生资源, “弟子不必不如师”, 有些学生具有相当的文学或艺术功底, 教师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展示自我。文化史内容的琐碎和枯燥容易让学生缺乏兴趣, 这就需要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以多媒体手段让文化史“动起来”“活起来”, 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 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先要有一桶水。”在今天, 教师只有“一桶水”恐怕还不行, 教师不仅要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 而且还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 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我们在讲授文化史时, 就要涉足科技、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很多领域。如果我们没有这些方面的知识储备, 又怎能将学生引领到这一殿堂, 去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心灵的净化呢?这些文化内容所蕴涵的丰富、博大及深远的人文精神又怎能真正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呢?

总之, “虚实结合”是进行文学艺术史专题教学的有效途径, 但绝不是唯一的途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后, 广大历史教师只有转变思想, 重视文化史内容的学习, 同时不断努力探索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才能使历史教学更上一个新台阶。

摘要:高中历史课文学艺术史部分的教学一直不太受重视, 教师通常所用的几种教学方式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弊端。根据新课程改革“三维目标”和当前高考改革的要求, 在开展高中文学艺术史专题教学时, 既要注意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意识、历史素养这个“实”, 还要注意结合文学艺术特点这个“虚”来教学。只有做到“虚实结合”, 才能让历史课堂既有“文化味儿”, 又有“历史味儿”。

关键词:高中历史,文学艺术,高考改革,虚实结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N].中国教育报, 2001-07-27 (2) .

上一篇:重庆市大足区下一篇:电视剧政治经济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