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2024-06-02

案例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共12篇)

案例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篇1

摘要:案例教学在中国教育领域已经实践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很多教育工作者只是针对于某一具体学科如何应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过总结, 但很少有学者从整体上对案例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本文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 对采用案例教学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做了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案例教学,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性

0 引言

案例教学被引进中国之后曾经在教育界掀起了一阵不小的跟风式追捧, 但是现在来看, 案例教学法并非那么完美, 很多研究案例教学的人士往往是一种自以为是的乐观。任何的教育方法、教育模式在实践时, 都必须结合一定的学习环境, 决不会是自然而然地就能获得成功。因此, 在中国引进案例教学法多年之后的今天, 我们应该对案例教学的有效性做一下研究, 这样才能真正推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案例教学的方法是最先在医学界和法学界领域进行应用的, 然后在管理学领域风行, 而教在育界运用该方法则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的事情, 当时曾经作为培训教师的主要授课方式之一。现在, 从全球来看, 案例教学在教育领域已经得到普遍推广。因此, 对案例教学法的不必再持怀疑态度, 而是应该对案例教学的环境进行斟酌, 即案例教学法在什么条件下更为适用, 在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之后, 我们应该如何保证授课的质量和有效性。

从笔者运用案例教学的经验来看, 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授课质量良好的案例教学模式应具备这样几个特点:第一所采用的案例教学对学生吸收那些“结构性”不是很强的文化知识会提供极大的帮助;第二, 案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教学过程中课堂上所无法提供的实际情景, 也就是常说的理论和实际脱离的两难情境, 能够培养学生对教学内容事件进行分析和反思的能力;第三, 案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上三个特点具备了, 才能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自身的优势。因此, 为了提高案例教学的有效性, 教育工作者必须在细节上下功夫, 不能有任何的纰漏, 否则, 案例教学就有可能会导致失败的教学效果。

1 如何提高案例教学的有效性

1.1 恰当选择案例是保障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案例教学不同于“举例”教学, 也不同于情景教学,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最先涉及到的步骤是对案例的选择。也就是说, 教师准备要把什么样的案例呈现给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通过案例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那么案例本身的选择是否合理、是否精准就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 我们应从以下几点来做好案例的选择。

首先, 教师应该真正弄明白案例教学中“案例”的含义, 也就是说, 什么样的东西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案例。生活中和书本知识相关的案件很多, 但并不是所有案件都能拿来当成案例。总的来说, 案例应具备这样几个特征:第一点, 案例是从生活中提取出来的, 不是教师自己编造的, 也就是说, 案例本身有据可查, 如果教师为了配合教学内容而自己杜撰“案例”, 那只能是接近“举例教学”, 而不是我们所说的“案例教学”。第二点, 教师从真实生活中选择的案例中要有一些疑难问题存在, 也就是这个案例内含了矛盾冲突, 那些一目了然、平淡无奇的生活事件是不能拿到课堂上来进行案例教学的。第三点, 所选择的事件必须是具有教学知识体系的典型性特征, 也就是说我们所选择的案例必须是具有典型性的, 可以通过分析这个案例反映所要教授知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从而给学生一定的启示。

其次, 应对案例的内容进行取舍。教师所选案例的内容不但要和我们要学的知识体系的目标非常贴近, 而且还要有一定的趣味性, 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如果所选案例的内容枯燥乏味, 那么在上课时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可能会陷入被动听课的状态, 又回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里去了。另外, 我们在选择案例时, 不要太多, 因为案例太多就无法对每一个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整个教学过程的流畅性就会被打断, 不能进行充分讨论, 对知识点的掌握必然是肤浅的。因此, 在案例数目上, 教师应该坚持少而精的原则。

最后, 如果所选案例的内容比较多, 那么最好把所选的案例提前布置给学生进行阅读, 以做好对案例内容的熟悉, 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节省课堂上的时间, 同时也为学生深度分析案例、充分讨论案例做好铺垫。

1.2 对案例的讨论分析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核心

案例教学的第二个步骤是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在选择好了案例之后, 教师的工作是对这个案例进行描述, 在描述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一些问题, 当然这些问题是和所学的知识有必然联系的, 案例描述完之后就要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因此, 讨论分析是案例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 如果只是敷衍式的讨论, 那么案例教学就会流于形式, 这是案例教学中一定要避免的。很多教师在应用了案例教学模式之后, 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选择适合的案例, 另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把握好案例的讨论和分析这个环节。笔者遇到的对案例分析讨论失败的情况有以下几种:一些个别的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 不停地发言, 在讨论中出尽了风关, 可是因为某些个别的学生太过于表现, 使得其他同学不愿意再说什么, 所以大部分学生只是三缄其口、静坐旁观;由于没有对案例的描述进行仔细倾听或者理解不全, 学生在讨论时就会扯东扯西, 对老师的提问只是敷衍和应付;还有一种情况是在讨论时几乎所有的学生的回答都很相似, 也就是众口一词, 每个人的观点都没有新意, 同学和同学之间没有出现思想碰撞的火花, 没有相互的争论、质疑、辩驳, 因此也就不会有突破。

为了能够确保案例讨论的质量, 教师应做到几下几点:

1.2.1 营造积极主动和轻松融洽的讨论氛围

每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都不一样, 有些班级会沉闷一些, 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在课堂上发言。因此, 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 教师要尽力消除妨碍学生的各种疑虑和担心, 让学生认为在课堂上所有的思考都是有价值的, 没有愚蠢的问题, 所有的发言都是有思想的。在营造氛围方面, 教师还要在鼓动性上下功夫, 要培养自己的亲和力, 擅于活跃课堂的气氛, 让学生没有公开发言的恐惧感和紧张感;同时, 教师要建立一些机制激励大家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比如说最后的成绩和平时课堂上的表现挂钩, 这会很大地提高学生对案例讨论的参与度。

1.2.2 帮助学生为案例讨论做好充分的准备

对于比较难和比较深的教学案例, 老师应该提前告诉学生查阅资料, 通过社会调查或者浏览网页等多种途径对案例涵盖的问题进行相关咨询和搜索, 以对利于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 并初步拟定出自己的发言稿, 对自己在课堂上的发言做到心中有数。通过这些课前的准备, 在讨论时学生就会比较积极, 而且讨论的质量也会提高很多。

1.2.3 规定一些有利于深入讨论的基本原则

为了使讨论更普遍更深入, 教师应制定一些规则, 比如说尽力使班级里所有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以妨班里表现欲强的个别学生一直滔滔不绝地讨论而侵占了其他学生发言的时间, 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限定每个学生发言的时间和频率, 比如说规定好每个学生每次发言的时间不超过2分钟, 而且一个人发言之后至少要有5个同学在课堂上发言讨论了他才可以进行下一次发言, 每个小组里不能总是有一个人当代表发言, 必须要每次更换等。这些制度可以使学生的参与度更广泛, 讨论也更深入, 因为学生都不愿意重复别人说过的东西, 所以每个学生都会积极思考、绞尽脑汁想新的观点。

1.2.4 适当调整讨论的进程

大多数的案例教学讨论是要分组进行的, 但是很多老师在布置了分组讨论后往往自己会处在一种比较松懈的状态, 仿佛学生的讨论自己不能过多的参与。这也是导致案例教学失败的主要缘由之一。在学生分组讨论时, 教师要积极地旁听一些小组的讨论, 对一些方向走偏的讨论要适当地纠正, 不要让学生的讨论走入死胡同, 也不能让个别学生钻牛角尖。小组讨论结束之后, 会有小组代表发言的环节, 这个环节是让大家交流讨论心得的时候, 但是很多学生只注重表达自己小组的讨论成就, 并不会认真地倾听其他小组的观点。这个时候教师就不要急于进入下一个环节, 而是认真把握每个一小组所表达的不同, 对出现争议的地方要在课堂上进行阐述, 这样会引发新一轮的讨论, 会把讨论引向更深入的方向, 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宽, 案例教学的效果就达到了。

1.3 通过对案例进行恰当总结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对案例进行概括和总结是案例教学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说明案例中的关键要点, 揭示案例中所包含的理论知识, 也帮助学生对案例进一步的理解。在这个环节中的第二点是对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进行点评, 要客观地指出学生在分析案例和讨论案例中所出现的不足, 对好的地方予以肯定并适当地赞扬, 以鼓励学生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更加积极地参与。

概括总结放在最后, 很多老师不太注意, 常会出现一些误区, 使案例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为了避免在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出现误区, 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3.1 总结时要简明扼要, 避免讲得太多

很多老师在进行总结时会急于把自己脑海中的知识一下子兜给学生, 这其实是教师以前使用讲授法教学的习惯所致。如果是把案例中的教学知识再重新讲一遍, 不但会使教学过程显得拖沓冗长, 而且使前面的案例教学环节显得没有必要了。因此, 教师一定要提醒自己这是案例教学环节最后的总结, 不要讲得太多, 点到为止就可以了。

1.3.2 总结内容要有针对性

在案例教学的总结阶段, 教师要针对于案例本身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概括, 也就是要把自己的观点放在一个合理的知识范围之内, 否则过度的拓展和引申会使学生的理解更为空泛, 而且对本次所用的教学案例的印象也会变得模糊。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因此, 教师在总结时不要有太多太广的发挥。

1.3.3 总结时的态度要平易近人

授课态度居高临下是很多中国教师的特点, 因为传统的授课方式是以讲授法为主的, 教师把无形中把自己定位成课堂知识方面的权威, 习惯以裁判的标准去评判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但是, 对于知识的探求和学习, 很多学生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 对于教学中某一个特定的案例, 学生之间必定也会展现出不同的看法和认识, 比如说对于案例的理解和解决方法各个小组都不太一样。结合日常的生活实践, 解决问题的方法通常也不是唯一的。因此, 教师在最后的总结中一定要对各种意见持宽容的态度, 不要居高临下, 应该客观评价学生的各种不同的观点。

2 结语

为了提高案例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应该细致地把握每一个教学中的步骤, 无论是案例选择、课堂讨论, 还是最后的概括总结, 都不能马虎过关, 每一个步骤都对案例教学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采用案例教学模式授课, 教师自己除了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外, 还要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 让学生接受案例教学、鼓励自己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大胆发言。概括地说, 就是教师要把握好自己在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的设计者、主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这样便能保证案例教学的质量, 提高案例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郁晓华.个人学习环境设计视角下自主学习的建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 2013.

[2]周广涛, 苗红培.案例教学法在《外贸函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 2013 (4) .

案例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篇2

清徐县清源镇中学

郭晓莉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纪念白求恩》是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议论文,文章较短。作为记叙文向议论文过渡的代表,可以教得细一点。因此,紧扣文本,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读”来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及品析对比的手法是这篇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很少接触议论文,缺少思考,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薄弱,更谈不上有阅读兴趣。同时对文中的一些词语也一知半解,如“国际主义””共产主义”“法西斯”等,应讲清楚;教学中须讲请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引导学生以不同于记叙文的方法进行学习。

三、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并会写“遣、隘、忱”等字及理解并会用“漠不关心、拈拈轻怕重、精益求精”等词语。

2、学会归纳各段内容要点。

3、区分文中议论与叙述,体会议论文的文体特点。

4、理解文中对比论证的方法及其作用。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预习,课中以小组讨论、展示,学生互相纠正,教师点拨、小结学习本文。及时反馈及时落实对生字词的书写及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共产主义精神,从而树立学习白求恩,具有共产主义精神的世界观。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把握记叙文中叙述与议论的关系。

2、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

3、对比论证及作用。教学难点:

理解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

五、讲解新课:

1、创设环境,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先静心浏览,并饱含深情读读这首诗(ppt.出示)生:(饱含深情地轻读)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我们用无边的哀悼,/来纪念您!/这里——/河边的石头,/山上的野草,/也在为您流泪。/但是,亲爱的白求恩大夫,/您静静地安息吧!/在您的后面,全世界被压迫的兄弟,/已经起来了,/我们将追随您的光辉,/高举新医学的旗帜,/向白求恩开辟的道路,/勇往直前!/……

师:这是由朱子奇先生写的《纪念白求恩纪念歌》。诗歌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沉痛心情和继承白求恩遗志的决心,催人奋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同志的《纪念白求恩》,看看白求恩同志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设计意图】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说理性较强。这个环节创设情境,引用了生动形象的诗歌,不仅使学生产生了想要了解白求恩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感情因素。

2、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师:昨天老师布置让大家预习《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下面,我们看看哪些小组预习的好。首先,谁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篇文章是在什么情况下完成的。

生1:是在白求恩大夫逝世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生2:白求恩大夫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他自愿来到中国参加抗日斗争,因而在本文中才说他具有国际主义精神。

[设计意图]养成学生自觉学习,自觉查阅资料的习惯。

师:刚才的两位同学都回答的很好。我们预习,还有一个环节是把生字词预习出来,下面我们就请几位同学读准下列字的读音并解释下列生词的意思。(ppt出示)(1)读准字音

派遣

狭隘

满腔热忱

拈轻怕重

殉职

鄙视

冀(2)解释下列生词

派遣

狭隘

满腔热忱

漠不关心 纯粹

微不足道

学生主动起立给字注音并释义,因为预习充分,场面相当的热烈。同学们争先恐后。有注错音者或释错意者。

在注音的过程中,有位同学把隘(ai)读作了(yi)忱(chen)读作了(zhen)其他同学纠正,如果还有不对者,教师纠正错误.师:生字词我们已经学习完毕,现在我们以小组识记并听写,识记生字时要根据造字方法——形声字来识记,这样会记得又快又准,并且牢靠。时间为5分钟,下面小组开始识记并听写生字。

生开始识记并听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并检查。

(5分钟后)大部分小组完成了听写并且写对的几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错了的同学改错并默写错了的字。

师:我们已经过了生字关,下面我们就刚才解释的词任选3个来写一段话。然后以小组读所写的话并推荐班内朗读。生写话(教师巡回指导)师选3人读,点评。

师:大家在生字词的预习上很到位,大部分同学随堂掌握了这一环节,下来后将字词积累在积累本上。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充分体现课堂的有效性。师:我们已经掌握了这篇文章的生字词。现在,请大家概括一下各段的段意。生1:第一段为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段为赞扬并号召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段为赞扬并号召学习白求恩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段为赞扬并号召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生2:我认为第一段还得加上“学习”二字。全文都是在赞扬并号召学习白求恩的精神。师:这两位同学概括的非常准确,老师想问一下,你们如何概括的这么准确的?这可是从前没有过的。

学生异口同声:老师,每段中都有个句子概括了这段文字的意思。师:(作恍然大悟状)哦,原来是这样啊。我说今天怎么这么准确呢。那这个能够概括该段文字的句子就叫做中心句。学习议论文,找中心句很重要,它或许就是中心论点,或许是文章的分论点。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有效的找议论文论点的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去。】

师:各段内容要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生:这四个要点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全党学习。

师:本文是议论文,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谈谈课文每段是怎样夹叙夹议的?想想议论文中叙和议的关系是怎样的?小组讨论,然后派同学回答。(小组进行热烈的讨论)

生:第一段“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幸以身殉职“是记叙,其余是议论。先叙后议。先概括简叙白求恩事迹,后赞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师:(引导)概括简述白求恩的事迹有何作用? 生:为赞扬白求恩有了事实根据。师:(小结)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其实就是为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设计意图】步步引导,充分体现教师行为的有效性。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议论文。师总结:“叙”和“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议论文,以“议”为主,“叙”是为证明论点提出事实根据,“叙”要扣住论点,“叙”得简明、概括。记叙文也“叙”和“议”,记叙文以“叙”为主,“议”是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起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方法的有效指导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上受益匪浅)师:文章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板书到黑板上,然后派代表讲解)

小组1: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人,不少人不负责任,拈轻怕重。小组2:白求恩对人民极端的热忱,不少人冷冷清清,漠不关心。

小组3: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不少人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见异思迁。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讨论后归纳:

通过对比,突出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

师补充:同学们的回答已经很好了,老师再补充一点,那就是因为不少人还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因而还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地证明和阐述了论点。(有效的评价也可以激励学生学习上更上一层楼)

师: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特殊句式,勾画语句,批注,说其作用)

生1:设问句,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作用: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注意。

生2:本文还运用了双重否定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他,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作用:双重否定等于肯定,但语气更加的强烈。强调了白求恩在前线巡回医疗范围之广,工作影响之深,赢得了所有人的敬爱。生3:本文还运用了排比句。“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作用,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师:这个句子同时还是短句,读来铿锵有力,以此结尾,更加有力。

师: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除了了解并掌握了议论文的知识,你还有什么感受? 生1:我要向白求恩同志一样,成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生2,我原来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了白求恩后,我觉得白求恩同志在技术上精益求精的精神打动了我,今后我一定在自己的本职——学习上做到精益求精。

生3: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很不容易了,尤其是在现在的中国,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白求恩精神重回神州大地。

师:大家谈得都很好,希望我们每位同学都能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课后,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精神的看法。

案例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篇3

案例分析是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诊断和评价,让教师上完课后,回过头来,反思自己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哪些是成功的做法等问题,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和创新之处,寻找问题和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从而找到改进的切入口。教师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研究,可以观察自己和他人的实践,分享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从而明确有效的教学行为及其理论依据,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以下以我校有效教学竞赛评比中课堂教学片断为例,谈点个人看法。

案例1

课题:物质的量浓度(片断)(苏教版必修1)

教师在讲解课本第23页的例题后给出下列练习。

(一)判断

(1)将53.0g Na2CO3·10H2O溶解在水中,配成500m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mol/L。

(2)略。

(二)填空

(3)将17g NH3通入水中形成500ml溶液,则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4)~(6)略。

(7)配制500ml 0.1mol/L的CuSO4溶液,需胆矾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标况下1体积水溶解336体积HCl,所得盐酸密度为1.18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分析:从上面的片断来看,教师这一段的教学任务是公式的应用,教学内容也是精心安排的,其中例题是公式的基本应用,为后面的拓展打下知识基础;后面的8个练习安排得既有数量又有质量,也能看出该授课教师平时习惯于进行大容量的训练。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本段教学,那就是“精讲多练”。

质疑:教师安排的8个练习,都是判断、填空练习,无疑会使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评判更加迅速和准确,然而这样的练习却看不到学生的思维过程,不利于教师对整个解题过程的正确审视,因而也就很难对学生学习的掌握程度作全面的信息反馈。同时,这些题形异理同,训练得再多也不能增强学生对公式的理性理解。事实上,只要选定两道题(二)(7)和(8),请学生在黑板上认真板演,并引导学生认真领会方法、审视过程、辨析正误,就可使大多数学生对公式应用产生本质的理解。这样,既减少了训练数量,又没有减少思考,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轻其学习负担。

案例2

课题:化学能转为电能(片断)(苏教版必修2)

在学习了原电池基本原理,向学生呈现原电池的典型装置后,通过分组实验,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教师投影,学生探究投影片上的实验内容:

1.把Cu片换成另一Zn片,观察两电极表面现象以及检流计指针是否偏转。

2.把Zn片换成碳棒,观察两电极表面现象以及检流计指针是否偏转。

3.把Cu片换成铝片,观察两电极表面现象以及检流计指针是否偏转。

4.把稀H2SO4换成纯碱溶液,观察两电极表面现象以及检流计指针是否偏转。

5.把稀H2SO4换成橙子,观察检流计指针是否偏转。

6.把5中橙子分开,观察检流计指针是否偏转。

7.把稀H2SO4换成酒精,观察两电极表面现象以及检流计指针是否偏转。

8.把稀H2SO4换成蔗糖溶液,观察两电极表面现象以及检流计指针是否偏转。

分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基本上能反映一个教师的教学思想(或教学观点),就本片断而言,教师主要是想通过几个实验探究得出形成原电池的条件,通过投影指导学生操作,很好地引导学生朝教师设定的思维方向思考和探索。本节课结束,学生掌握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应该不成问题,而且通过动手探究,学生获得了认知和体验,对学生建立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会产生一定的固化作用。

质疑:学生根据投影内容有条不紊地探究,结论的得出当然在情理之中,但认真审读教学过程不难发现,教师设计这种模式化探究,明显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具有指挥作用的投影片,将学生的思维引进了狭窄的羊肠小道。今后学生遇到实验探究问题该怎么办?是等教师指导一步做一步吗?形似探究,实则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创新精神未得到充分展示,教学充其量是有效而非高效。因此,在化学课堂的实验探究中,教师不能按瓶抓药,当然也不能完全放开,处理好教师指导与学生探究的关系会使实验探究实现更大的价值。本部分内容教师完全可以不用投影,放手让学生分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师适当引导,效果会更佳。

案例3

课题: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片断)(苏教版必修1)

1.情境创设:演示NaCl(aq)、H2SO4(aq)、NaOH(aq)导电实验,引出NaCl(s),NaCl(熔融),Cu,乙醇的导电实验;

2.质疑讨论:共同探究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抓住为什么能导电这个核心问题进行探讨;

3.反馈纠正: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出导电的原因,影响导电的因素,自然建构电离、电离方程式、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知识;

4.迁移创新:提炼出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实现知识向能力形成的跨越。

分析:通过对物质导电实验的探究,以导电引发出的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质疑、讨论、反馈、纠正,这些环节较好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究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在问题讨论过程中,借助教师的提问、引导、点拨,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形成结论,各种知识、技能、方法、能力像成熟的果实一样自然地从问题主线上落下,深深印入学生的大脑。此设计方案较好地落实了新课程的要求,可谓上乘之作。

质疑:本片断是以实验引发问题而进行探究,笔者认为,如果把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学生的自我能动性会得到更大发挥,探究问题的热情会更加强烈,特别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得到更好的开拓。

案例分析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教师将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思考、认识等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记录下来,这些内容具有真情实感,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案例积累多了,广大教师就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真切地感悟教学规律,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思维方法、高效的工作方法、良好的工作习惯,从而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教学效益和实践能力。这里,笔者挂一漏万地对所听一些课例片断作了带有浓郁个人观点的评说,旨在说明课堂案例分析大有余地,广大教师不妨在这方面多做一些探索,或许能在教海中拾到一枚美丽的贝壳。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2-53.

[3]郑金洲.教育随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7-11.

[4]吕炳君,何兰芝.有效教学 和谐课堂[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5:253-263.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龙冈中学

案例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篇4

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这一节新课的教学引入环节中, 我让学生列举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学生踊跃发言, 举了不少例子, 如:人体的呼吸、木炭的燃烧、蜡烛的燃烧、高温煅烧石灰石、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木炭还原氧化铜等。然后我和学生一起分析这些反应为什么在实验室条件下不适合使用。在分析时, 我使出浑身解数尽量放慢语速, 尽可能详尽细致地讲解。但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 我发现有些学生似乎明白, 有些却似懂非懂, 还有些是一脸的不理解。当分析到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 由于药品接触面积大, 反应速度快, 不适合实验室使用时, 尽管我反复引导, 学生仍有些茫然。一个学生实在忍不住说:“老师, 你说这么多, 试一下不就知道了。”一语惊醒梦中人, 是啊, “眼见为实, 耳听为虚。”这么简单的道理我怎么给忘了呢!况且这些实验用品生活中随处可得, 课本中虽然没有安排实验, 但我们可以自行增加。教师大费口舌, 学生却不知所云, 学习效果不言而喻。如果让学生自己观察, 亲身感受, 一定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 我跟学生说:“说得好, 这节课老师准备不充分, 下一节课一定给你们补上。”

二、案例过程

课后, 我马上准备了学生列举的方法中所需的实验用品, 分好实验小组, 用一节课的时间, 让学生到实验室亲自动手实践, 亲身感受。同时, 我还增加了粉末状碳酸钙、不同大小颗粒状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等药品, 指导学生对比完成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不同大小颗粒状石灰石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学生表现积极、踊跃, 非常兴奋, 连平时在课堂上不活跃的学生也积极参与。不用太多地讲解, 学生就很清楚地知道实验室用颗粒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是最理想的选择, 并且印象深刻。受到这节课的启发, 在接下来的装置选择上, 我调整了教学计划, 让学生自己设计装置, 然后开放实验室, 让学生用事实检验自己的成果, 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最终设计出理想的装置, 最后在课堂上进行集中展示。学生的设计五花八门, 其中不乏许多新颖别致、独具匠心的设计, 让我大开眼界。

三、案例反思

这节课, 不但是我给学生上课, 更重要的是, 我也受到了学生的启发。我们的教材怎么用才能更适合学生的发展呢?以往我们只是在教教材, 在照本宣科地当已有知识的传声筒, 不敢也不会对教材的知识进行拓展和迁移。现在看来, 我们应该改变这种观念。教材只是我们教学的依托, 我们教师应依托教材展开教学, 而不仅仅是在教教材。我们应该在教材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现有的教学手段, 特别是运用实验, 创造性地完成课标的教学任务, 让课堂活起来, 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如果用教师的权威把这些知识硬塞给学生, 只会使原本朝气蓬勃的课堂变得沉闷、低效,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慢慢地消失。课后, 我改变了以往怕麻烦, 实验能省则省的观念。除了课本提供的实验外, 我还根据课堂的需要, 准备了许多有趣的实验, 如二氧化碳溶解的实验、火灾逃生原理实验、爆炸原理实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等。有时还布置一些课外家庭小实验, 如用燃烧蜡烛、木材、一般树叶、松树叶等不同方法收集炭黑;制作无壳鸡蛋;帮助妈妈清洗水壶里的水垢;用小苏打蒸馒头;做一瓶自己喜欢的汽水等。并定期让学生集中展示, 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使学生对化学课充满了期待。这样, 课堂上不再是教师讲得筋疲力尽,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而是教师教得轻松欢快, 学生学得兴致勃勃, 使课堂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了保持。

四、案例的启示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化学的学习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最初学生对化学课的期待主要是对化学实验课的期待。但在实际的教学中, 由于实验的准备工作很繁琐, 工作量大, 额外增加的实验工作量更大, 需要花费教师很多的精力。另外, 有的教师认为实验比较费时, 课堂容量小, 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所以, 实验部分能省则省, 更不用说增加额外的实验, 或有多媒体的则用多媒体投影替代实验。不做实验确实能省很多事, 感觉课堂的容量也比较大, 一节课能讲很多东西, 面面俱到, 几乎所有的细节、所有可能的失误都替学生想到了。但是, 到考试时, 就会发现, 学生掌握得并不理想, 仍然错漏百出。要想堵住这些漏洞, 则需要学生大量地、反复地练习, 形成了教师在拼命地教, 学生在玩命地学的恶性循环, 这样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而通过实验教学, 看似费时费力, 课堂容量不大, 一节课不能解决多少问题。但事实证明, 学生通过动手实验, 视觉、嗅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都受到了刺激, 亲身体验了知识的获取过程, 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把接受式学习变成探究式学习, 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提高, 知识的掌握更牢固和透彻。课后不必再通过大量的重复练习才能巩固知识, 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同时, 通过跟小组同学合作完成实验, 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让他们学会了与他人协作、相处、取长补短、相互学习;通过展示自己的、小组的实验成果, 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强烈的表现欲望得到了满足, 实践成果得到了肯定, 兴趣也就得到了保持;通过设计实验, 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发挥, 提高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去创新的能力。这才是现代社会需要培养的人才。通过完成实验, 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作风, 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另外, 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可预知的状况, 在分析解决这些状况的过程中, 学生不知不觉地学到了很多知识, 能力得到了提高, 而知识的掌握也比较深刻, 在考试中较少出现“反复做, 反复错”的现象, 而且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得到了提高, 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案例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篇5

当前,随着深化新课改的推进,新课改理念已深入到每一个教师的具体教学实践中,也在每一个教师的心灵产生共鸣。走进新课改这段日子里,我们确实看到了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以说,教师和学生是这次课改的最大受益者,得到了共同发展。那么,经过多年的新课程实践,我们的课堂教学的变化在哪里?以下,笔者对几年来参与新课程教学实践和研讨中的几个美术课的典型案例加以分析,以期能从中找到一些规律,进一步提升我们的课堂教学实效。

一、有效教学案例分析的实际意义

案例,即典型事例。一般来讲,案例是实践中发生的带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典型事例。[1]教育教学案例分析,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它是指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通过把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真实的情境、故事、事例、事件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可供学习者独立分析、思考、讨论和决断的案例,从而提升学习者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从具体教学实践来说,教学案例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对具体的教学行为的记叙、评析和反思。它不仅可以用来剖析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某些典型实例,也可以是对教学过程中一些方法、疑难问题进行艺术性处理的记叙和总结。

由于教学案例具有真实性、典型性、时代性、情境性、实践性、叙事性等特点,所以它深受许多教师的钟爱。近几年,教学案例也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其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也更凸显出它的教学实际价值和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落实于课堂教学中,并内化为实际的教学行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反思能力,起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它还有利于教师之间的教学研讨、切磋,提升教师观课、听课、评课的能力,从而达到共同提高;同时,教学案例还有利于教师对教学科研课题的深入研究,创新教研形式,提升课题研究的实效性;更重要的是,它更有助于教师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对教学生涯轨迹的记录、教学智慧的提升、教学理想的实现,促进自身专业的成长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有效教学案例研究的具体举措

(一)精心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案例1 有一次,笔者到外校听了一位美术老师上的新课程研讨课。这堂课上的是《营造美术作品的情趣与意境》,通过引导学生从学习中西绘画在构思的巧妙、构图的趣味、形式的新颖及中国山水画中意境营造等方面入手,感受不同绘画语言独特的艺术美感。教师在导入新课时,提问道:“一幅美术作品,你认为最重要的方面是什么?美术作品最有趣、最吸引人去看的是哪方面?”学生对这两个问题很感兴趣,有的说是作品的形象美,有的说是美术作品的笔墨美,有的则认为是色彩美。等学生回答完后,教师补充说:“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都是美术作品表面的东西,这些只是美术作品外在的美。”接着,教师进一步设问:“我们看一个人是否能光看他的外表?美术作品最重要的、内在的方面是什么?”学生依据刚才所学到的知识,一下子就想到美术作品最重要的内容是作品的情趣与意境。然后,教师用课件显示了课题。在学生欣赏完画家是怎样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表达自己的想法,将生活中的感受艺术化的过程时,这位授课教师又紧扣课题,进一步提问:“你觉得整幅作品最有趣的地方在哪?这样表现有什么效果?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学生积极地讨论了教师提出的问题,经过深入讨论后,他们都明白了每幅作品所表达的情趣与意境,并感悟到了不同的作品,由于作者对生活的认识、表现形式、艺术构思的不同,其表达的艺术情趣和意境也是不同的。

精心设计、创设问题情境,是师生合作学习的关键。[2]美术新课程的教学,它和以前有很大的区别,如其教学方式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比较注重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启发并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学问题的设计,既要关注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和兴趣,又需要换位思考以探寻最佳的教育方式,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学习活动,去考虑问题,探究问题的答案,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确保教学目标得以落实,使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

(二)注重把生活美与自然美引入课堂

案例2 在一次学校的美术教研中,我们同组美术老师上的一堂课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他上的是图案课,主要让学生练习各种图案纹样的构成设计形式。如图案的变形,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笔者原来打算到他的班级里听课,可没有料到他却要到室外上课,笔者就不解地问:“你这节课为何要到室外上呢?”他笑着回答:“我要带学生到室外去上课,指导学生写生一些花卉,了解自然界中花卉的不同特点,然后再教学生如何把生活中的花卉变成艺术中的图案,并在图案花卉设计中体现不同花卉的特征,避免纹样设计千篇一律的现象。”这位教师还告诉笔者,他每次上写生课,都会到大自然中去摘取一些植物,当场示范讲解,而后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和感受,捕捉生活中的素材,从而真实描绘和创造生活。

我们的生活有着丰富多样、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弥补课堂教学资源的不足。利用这些资源来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并从中感受到艺术来自于生活的道理。因此,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让学生去接触自然,感受生活,深刻地感悟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美,从而学会表现生活、欣赏生活、运用生活;从挖掘自然生活中特有的资源,进而彰显学生的艺术个性,画出艺术的真情实感。

(三)创设和谐、愉快的学习心境

案例3 在对《春天畅想》一课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的春天:春天万物复苏,景色宜人,充满生机和活力,你们觉得春天美吗?原来以为学生会说“美”,但出乎笔者的意料,有几个学生说“春天‘不美’”。这让笔者感到非常惊讶,就请学生说说他们的看法。学生认为春天经常下雨,一会儿阳光灿烂,一会儿乌云满天,像孩子的脸一样,说变就变。于是,笔者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就这个问题展开广泛讨论。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春雨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但却给万物带来了勃勃生机;春雨也是一种自然美,观看下雨和听淅沥沥的雨声也是一种美;农民播种也需要春雨。在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加深了对春天的理解,也提高了其审美的境界。

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从而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而非拘泥于课本中的标准答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独特见解和不成熟的看法,哪怕学生无意识地把想法说出来,教师都要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对学生的一些不合情理的想法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以上事例,也让我们认识到创设一个和谐、宽松、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能给学生带来轻松愉快的学习心境,学生的思维能突破教师预设的条框,更好地生成教学资源,使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大,思维更加活跃,勇于并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改变评价过于单一的状况

案例4 在《凝练的视觉符号――标志》这一课教学时,笔者先利用课件展示了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的标志――中国印,然后请学生说说标志设计的创意过程。接下来,笔者让全班学生每人设计一个班徽,并告诉学生,班徽的构思要注意设计的方法步骤和创意的提炼,要体现标志的凝练、单纯、醒目、新颖、独特、信息传达准确的特征。学生把初稿草图画完后,笔者就从学生作业中整理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班徽作品,张贴在黑板上。于是,师生共同欣赏设计得较好和一般的班徽草稿,笔者首先肯定了学生设计的作品有创意和自己的个性,能用自己的想法去构思班徽,并未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对于那些设计得一般或过于简单的作品,则着重对学生闪光点的挖掘,并指出他们作品设计的亮点所在,尽可能地对他们取得的一些微小进步加以表扬,并耐心地指出需改进的地方。接着,笔者让学生选出自己感兴趣的班徽进行评价,共同参与并评价同学的作品,说出作品的优缺点,互相交流各自的审美感受和体验,确定下一步班徽的艺术美感和创意的表达该如何完善。最后,笔者让同桌同学互相批改作业,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评价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学生的评价要采用多元化综合考评。我们要摒弃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思维成果,更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可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及课堂表现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如上述教师对学生设计班徽的评价就非常注重在激励性、民主化的基础上,把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引入课堂,在师生双重的真诚评价中感受到班徽设计的艺术魅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让学生因评价而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五)开设校本课程进入常态化

案例5 我校在课改实施过程中,一贯坚持让每位教师开设一门校本课程。虽说这项内容实施起来难度不小,不过我们各个学科的教师还是按照学校的要求大胆地去尝试,把课程开发当作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看待。各科教师在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下,在近几年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已经走出了困惑,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校本课程进入常态化轨道,形成我校校本课程的特色。例如,我们开设的美术校本课程有《校园人物速写》《校园风景画写生》《校园学生装设计》《纸版画的制作》《国画趣味学堂》《动漫趣味设计》《手绘海报设计》《变废为宝的神奇》《中西方美术鉴赏》,还有利用当地优秀文化遗产的《走进蔡氏古民居的美术课堂》等。针对这些特色课程,我们都制订了相应的课程开发程序、方案、目标、内容、方法、评价,还进行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课程校本化课题的研究。

以上校本课程,是我们实施新课改以来设计并开发的一些课题,以满足学生的教育需要和兴趣需要。每个课题我们都有教学设计、活动实践过程,课后也都有总结反思。活动中,让不同年段的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选择不同的课题。每学期活动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与评价,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让每个参与学习活动的学生交流各自的学习情况,谈谈对课题学习的看法,以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对这门课程有了浓厚的兴趣,收获也挺大的。在校本课程的具体情境中,教师和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单一课程的束缚[3],学生在造型、观察、表现、形象思维、审美鉴赏、合作探究、创新等能力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六)运用数字资源突出教学点

案例6 在开展2014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教学评比活动中,教师们所上的课与其他课有着不同的要求。他们必须先在网上提交“晒课”,其内容包括这节课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课件和教学实录,所用课件必须与网上相关资源链接,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为了充分体现这次优课的特点,笔者上了一堂《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研讨课。课上,笔者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视频,让学生静静感受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领导人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震撼场景。然后,笔者把画面转向我国著名画家董希文创作的油画作品《开过大典》,与学生进行互动。这样,学生对艺术创作源于生活就容易理解。在讲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的壁画作品《格尔尼卡》时,笔者就直接通过网络搜索毕加索的人物简介、生平经历、作品风格和艺术成就,就毕加索的人格和作品风格特色与学生进行交流,激起了学生对画家产生一种崇敬感,以及欣赏画家作品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在网上阅读《毕加索和格尔尼卡小镇》的故事,观看德国法西斯炸毁西班牙格尔尼卡小镇的历史照片,从而让学生懂得画家所画的形象与生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就是高于生活。这样,学生也就理解了此画是1937年画家为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而作,也就更能理解画家创作这幅画的灵感来源于生活这个道理。从而这节课也在突出重点中化解了教学的难点。

数字资源是文献信息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以数字形式发布、存取、利用的信息资源总和。[4]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用自己设计的教案,在课堂上按照预设的教学思路支配着学生,“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样上课是不符合“晒课”的基本要求的。而在信息资源条件下,设计一堂完整的课是将多媒体素材(课件、动画、音视频等)组织成一节完整的课。多媒体数字资源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扩大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教师就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这次“晒课”,教师通过多媒体数字资源及课件的使用,把生动的历史镜头、历史照片、历史故事情节和画家的人生经历与教学点相融合,与学生充分互动,不仅活化了美术教学内容情境,把难于理解的艺术创作理论变难为易,激活学生思维,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而且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达到创新教学的目的。

三、有效教学案例研究带来的启示

案例研究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种新的尝试。自参与课改以来,我们通过对这种教学案例的研究,的确使自身的教育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这些教学案例的分析也说明,这种教学研究确实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它帮助教师养成良好的教学反思习惯,提升了教师自我反思的能力。教师不仅能将新课程的理念与具体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而且能够更好地运用新课程的理念,去改变陈旧的传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静心中反思教育教学的合理性、科学性、新颖性、创造性和前瞻性。把教材用活,把过程盘活,把方法激活,把媒体点活,把思想变活,让教学在不断的反思中更加完善,促使教师有更强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从而使教师在教学中碰撞出教育理念的火花。在忙碌中获得充实,在研究中得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也将越走越宽,并在教育教学上获得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案例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篇6

一、具体体会

(一)以分工合作的形式,构建起了“空间与图形”中几何概念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网络

这项课题研究省里的总课题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案例研究》,荆门市承担的子课题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几何概念教学的有效性案例研究》,“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几何概念教学包含四个方面内容: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荆门市又将其细化分解为七个方面的内容,市直6所学校承担平面图形与测量的研究任务,钟祥市2所学校承担立体图形的研究任务,京山县、沙洋县6所学校承担位置、观察物体、图形与变换的研究任务,东宝区、掇刀区4所学校承担角的研究任务,今天进行现场汇报交流的6所学校基本涵盖了这些研究内容,通过这样进行分工协作,就构建起了一个研究框架与网络,支撑起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几何概念教学的有效性案例研究这个课题,这样安排非常科学合理。

(二)以案例研究为手段,探索出了“空间与图形”中几何概念的有效性教学策略

1.石化一小课题组通过创新性研究进行了有效的教学探索。如在“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学”这一案例中,石化一小的老师们创新性的设计学具3组9根小棒(颜色相同的长度相同),让学生摆三角形,然后通过旋转、平移得出3个三角形完全重合,也就是全等,再让学生摆四边形,同样比较发现虽然边的长度固定,但摆出的大小、形状不同,从而让学生明白了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固定了,形状与大小也就完全确定,这就是它的稳定性。

2.钟祥市实验小学课题组通过专题式研究对立体图形的教学形成有效策略。从“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几何概念教学采取的策略是层级推进。首先是直观展示,感知概念。如教学长方体的面、棱、顶点,通过实物教学具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初步感知面、棱、顶点。其次是动手实践,理解概念。通过动手操作,制作长方体框架或模型,学生会做,说明他们理解了长方体的特征。再者是空间想象,内化概念。利用多媒体技术,系统地呈现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及长、宽、高的空间关系,让学生建构一套关于长方体特征的思维体操,将概念深深印在脑海中。最后是解决问题,巩固概念。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达到巩固概念的目的。

3.市实验小学课题组通过对比式研究探索有效教学策略。他们研究的是“圆的概念教学”,学校课题组采取的是“同课异构”这种对比式研究办法,由多位实验教师分别执教“圆的认识”这一课例,来探索不同的设计,哪一种或哪一点更适合教学实际,更为有效。

4.沙洋县高阳小学课题组通过反思性研究进行有效性教学探索。学校课题组通过对教学案例进行反思、研讨,促使课题研究走向深入。如在“位置与方向”这一课例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温故知新,发现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等策略准确地把握了确定位置的两个要素:方向和距离,使课堂教学变得有效。

5.石化二小课题组通过问题式研究对长度、面积单位概念教学进行了有效探索。他们针对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忽视概念的实质,注重结论的记忆,仅以课本知识为导向,割裂了系统间的概念等进行了一些典型课例的研讨,形成了诸如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化难为易等有效策略。

6.东宝区象山小学课题组通过实践性研究形成角的概念教学的基本模式,即按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巩固,概念的应用四环节展开教学。

(三)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在“空间与图形”中几何概念教学的有效性课题研究中促进了师生共同发展

课题研究必须立足于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在师生的发展上,从今天现场汇报以及通过课题资料展示的学校情况看,通过两年多的研究,真正落实了“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研究理念,课题学校的师生都在研究中成长、发展。

二、几点建议

一是注意课题研究的真实性。现在教师对课题研究要么是应付型研究,认为课题研究是负担,纯粹完成任务;要么是功利型研究,研究时不做事,结题时要挂名。其实课题研究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相当有利的,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学研究越来越懈怠,专业发展就不够,专业化程度就不高。如果我们做研究型教师,同样可以越老越值钱。2012年2月份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老师们可以对照标准看一看,自己有多大差距。同时也希望老师们认识到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在研究中促进个人专业成长。

二是注意研究结论的普适性。普适性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研究的结论要具有一般性,能普遍适用。但我们各课题学校研究出来的一些结论还是个案式的,零散化的,没有形成系统的,有规律性的东西。我们还应将各子课题实验学校的研究结果进行整合,形成几何概念教学中某一领域的有效教学策略,如图形的认识有效教学策略,图形的测量有效教学策略等,甚至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整个几何概念教学的共性的有效教学策略,这些研究成果拿出来别人就可以借鉴、推广、应用。

三是注意研究报告撰写的规范性。结题报告是在收集和整理资料与数据的基础上,对研究的结果进行提炼,形成结论,升华为研究成果的过程。一般包括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课题研究的目标、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课题研究的方法、课题研究的步骤与主要过程、课题研究的成果、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该研究的未来展望等。

案例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篇7

一、有效教学案例分析的实际意义

案例,即典型事例。一般来讲,案例是实践中发生的带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典型事例。[1]教育教学案例分析,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它是指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通过把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真实的情境、故事、事例、事件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可供学习者独立分析、思考、讨论和决断的案例,从而提升学习者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从具体教学实践来说,教学案例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对具体的教学行为的记叙、评析和反思。它不仅可以用来剖析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某些典型实例,也可以是对教学过程中一些方法、疑难问题进行艺术性处理的记叙和总结。

由于教学案例具有真实性、典型性、时代性、情境性、实践性、叙事性等特点,所以它深受许多教师的钟爱。近几年,教学案例也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其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也更凸显出它的教学实际价值和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落实于课堂教学中,并内化为实际的教学行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反思能力,起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它还有利于教师之间的教学研讨、切磋,提升教师观课、听课、评课的能力,从而达到共同提高;同时,教学案例还有利于教师对教学科研课题的深入研究,创新教研形式,提升课题研究的实效性;更重要的是,它更有助于教师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对教学生涯轨迹的记录、教学智慧的提升、教学理想的实现,促进自身专业的成长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有效教学案例研究的具体举措

(一)精心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案例1有一次,笔者到外校听了一位美术老师上的新课程研讨课。这堂课上的是《营造美术作品的情趣与意境》,通过引导学生从学习中西绘画在构思的巧妙、构图的趣味、形式的新颖及中国山水画中意境营造等方面入手,感受不同绘画语言独特的艺术美感。教师在导入新课时,提问道:“一幅美术作品,你认为最重要的方面是什么?美术作品最有趣、最吸引人去看的是哪方面?”学生对这两个问题很感兴趣,有的说是作品的形象美,有的说是美术作品的笔墨美,有的则认为是色彩美。等学生回答完后,教师补充说:“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都是美术作品表面的东西,这些只是美术作品外在的美。”接着,教师进一步设问:“我们看一个人是否能光看他的外表?美术作品最重要的、内在的方面是什么?”学生依据刚才所学到的知识,一下子就想到美术作品最重要的内容是作品的情趣与意境。然后,教师用课件显示了课题。在学生欣赏完画家是怎样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表达自己的想法,将生活中的感受艺术化的过程时,这位授课教师又紧扣课题,进一步提问:“你觉得整幅作品最有趣的地方在哪?这样表现有什么效果?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学生积极地讨论了教师提出的问题,经过深入讨论后,他们都明白了每幅作品所表达的情趣与意境,并感悟到了不同的作品,由于作者对生活的认识、表现形式、艺术构思的不同,其表达的艺术情趣和意境也是不同的。

精心设计、创设问题情境,是师生合作学习的关键。[2]美术新课程的教学,它和以前有很大的区别,如其教学方式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比较注重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启发并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学问题的设计,既要关注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和兴趣,又需要换位思考以探寻最佳的教育方式,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学习活动,去考虑问题,探究问题的答案,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确保教学目标得以落实,使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

(二)注重把生活美与自然美引入课堂

案例2在一次学校的美术教研中,我们同组美术老师上的一堂课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他上的是图案课,主要让学生练习各种图案纹样的构成设计形式。如图案的变形,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笔者原来打算到他的班级里听课,可没有料到他却要到室外上课,笔者就不解地问:“你这节课为何要到室外上呢?”他笑着回答:“我要带学生到室外去上课,指导学生写生一些花卉,了解自然界中花卉的不同特点,然后再教学生如何把生活中的花卉变成艺术中的图案,并在图案花卉设计中体现不同花卉的特征,避免纹样设计千篇一律的现象。”这位教师还告诉笔者,他每次上写生课,都会到大自然中去摘取一些植物,当场示范讲解,而后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和感受,捕捉生活中的素材,从而真实描绘和创造生活。

我们的生活有着丰富多样、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弥补课堂教学资源的不足。利用这些资源来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并从中感受到艺术来自于生活的道理。因此,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让学生去接触自然,感受生活,深刻地感悟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美,从而学会表现生活、欣赏生活、运用生活;从挖掘自然生活中特有的资源,进而彰显学生的艺术个性,画出艺术的真情实感。

(三)创设和谐、愉快的学习心境

案例3在对《春天畅想》一课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的春天:春天万物复苏,景色宜人,充满生机和活力,你们觉得春天美吗?原来以为学生会说“美”,但出乎笔者的意料,有几个学生说“春天‘不美’”。这让笔者感到非常惊讶,就请学生说说他们的看法。学生认为春天经常下雨,一会儿阳光灿烂,一会儿乌云满天,像孩子的脸一样,说变就变。于是,笔者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就这个问题展开广泛讨论。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春雨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但却给万物带来了勃勃生机;春雨也是一种自然美,观看下雨和听淅沥沥的雨声也是一种美;农民播种也需要春雨。在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加深了对春天的理解,也提高了其审美的境界。

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从而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而非拘泥于课本中的标准答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独特见解和不成熟的看法,哪怕学生无意识地把想法说出来,教师都要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对学生的一些不合情理的想法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以上事例,也让我们认识到创设一个和谐、宽松、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能给学生带来轻松愉快的学习心境,学生的思维能突破教师预设的条框,更好地生成教学资源,使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大,思维更加活跃,勇于并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改变评价过于单一的状况

案例4在《凝练的视觉符号———标志》这一课教学时,笔者先利用课件展示了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的标志———中国印,然后请学生说说标志设计的创意过程。接下来,笔者让全班学生每人设计一个班徽,并告诉学生,班徽的构思要注意设计的方法步骤和创意的提炼,要体现标志的凝练、单纯、醒目、新颖、独特、信息传达准确的特征。学生把初稿草图画完后,笔者就从学生作业中整理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班徽作品,张贴在黑板上。于是,师生共同欣赏设计得较好和一般的班徽草稿,笔者首先肯定了学生设计的作品有创意和自己的个性,能用自己的想法去构思班徽,并未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对于那些设计得一般或过于简单的作品,则着重对学生闪光点的挖掘,并指出他们作品设计的亮点所在,尽可能地对他们取得的一些微小进步加以表扬,并耐心地指出需改进的地方。接着,笔者让学生选出自己感兴趣的班徽进行评价,共同参与并评价同学的作品,说出作品的优缺点,互相交流各自的审美感受和体验,确定下一步班徽的艺术美感和创意的表达该如何完善。最后,笔者让同桌同学互相批改作业,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评价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学生的评价要采用多元化综合考评。我们要摒弃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思维成果,更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可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及课堂表现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如上述教师对学生设计班徽的评价就非常注重在激励性、民主化的基础上,把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引入课堂,在师生双重的真诚评价中感受到班徽设计的艺术魅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让学生因评价而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五)开设校本课程进入常态化

案例5我校在课改实施过程中,一贯坚持让每位教师开设一门校本课程。虽说这项内容实施起来难度不小,不过我们各个学科的教师还是按照学校的要求大胆地去尝试,把课程开发当作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看待。各科教师在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下,在近几年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已经走出了困惑,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校本课程进入常态化轨道,形成我校校本课程的特色。例如,我们开设的美术校本课程有《校园人物速写》《校园风景画写生》《校园学生装设计》《纸版画的制作》《国画趣味学堂》《动漫趣味设计》《手绘海报设计》《变废为宝的神奇》《中西方美术鉴赏》,还有利用当地优秀文化遗产的《走进蔡氏古民居的美术课堂》等。针对这些特色课程,我们都制订了相应的课程开发程序、方案、目标、内容、方法、评价,还进行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课程校本化课题的研究。

以上校本课程,是我们实施新课改以来设计并开发的一些课题,以满足学生的教育需要和兴趣需要。每个课题我们都有教学设计、活动实践过程,课后也都有总结反思。活动中,让不同年段的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选择不同的课题。每学期活动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与评价,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让每个参与学习活动的学生交流各自的学习情况,谈谈对课题学习的看法,以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对这门课程有了浓厚的兴趣,收获也挺大的。在校本课程的具体情境中,教师和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单一课程的束缚[3],学生在造型、观察、表现、形象思维、审美鉴赏、合作探究、创新等能力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六)运用数字资源突出教学点

案例6在开展2014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教学评比活动中,教师们所上的课与其他课有着不同的要求。他们必须先在网上提交“晒课”,其内容包括这节课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课件和教学实录,所用课件必须与网上相关资源链接,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为了充分体现这次优课的特点,笔者上了一堂《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研讨课。课上,笔者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视频,让学生静静感受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领导人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震撼场景。然后,笔者把画面转向我国著名画家董希文创作的油画作品《开过大典》,与学生进行互动。这样,学生对艺术创作源于生活就容易理解。在讲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的壁画作品《格尔尼卡》时,笔者就直接通过网络搜索毕加索的人物简介、生平经历、作品风格和艺术成就,就毕加索的人格和作品风格特色与学生进行交流,激起了学生对画家产生一种崇敬感,以及欣赏画家作品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在网上阅读《毕加索和格尔尼卡小镇》的故事,观看德国法西斯炸毁西班牙格尔尼卡小镇的历史照片,从而让学生懂得画家所画的形象与生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就是高于生活。这样,学生也就理解了此画是1937年画家为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而作,也就更能理解画家创作这幅画的灵感来源于生活这个道理。从而这节课也在突出重点中化解了教学的难点。

数字资源是文献信息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以数字形式发布、存取、利用的信息资源总和。[4]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用自己设计的教案,在课堂上按照预设的教学思路支配着学生,“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样上课是不符合“晒课”的基本要求的。而在信息资源条件下,设计一堂完整的课是将多媒体素材(课件、动画、音视频等)组织成一节完整的课。多媒体数字资源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扩大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教师就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这次“晒课”,教师通过多媒体数字资源及课件的使用,把生动的历史镜头、历史照片、历史故事情节和画家的人生经历与教学点相融合,与学生充分互动,不仅活化了美术教学内容情境,把难于理解的艺术创作理论变难为易,激活学生思维,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而且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达到创新教学的目的。

三、有效教学案例研究带来的启示

案例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篇8

案例是包含有问题或者说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一个或多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案例教学法就是运用案例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即在教师精心策划和指导下,为了达到特定教学目标,采用典型案例作为教学材料,将学习者置于一个特定事件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双向和多向互动和研讨,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它最早运用于法学界和医学界,而后运用于管理学界,哈佛商学院在其中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方向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它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和权变性等特点。在管理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创新性思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管理学教学质量和水平。案例教学法在我国引入使用较晚,发展也相对缓慢,且存在诸多问题[1,2]。管理学案例教学理论研究较为薄弱,教学效果与引入初衷还有很大差距,整体不容乐观[3,4]。本文试图找出影响管理学案例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丰富管理学案例教学理论,指导管理学案例教学实践,提高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实效性。

1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1.1 文献回顾

对于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运用,国内学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有些学者探讨了案例教学与案例研究的区别与联系[5],有些学者探讨了案例教学的模式并对其进行了评析[6],有些学者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应用方法[7],有些学者研究了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承担的作用和角色定位[8,9],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我国管理学案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10,11]。本文主要研究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所以这里就着重对其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文献回顾。

吴燕[12]、肖峋等人[9]认为,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准备情况、参与程度都会影响着案例教学的效果。刘博逸不但强调要准确地把握师生的角色定位,还特别强调,教师要切实掌握牢固雄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教学功底[13]。尹润锋认为,教师的实践和教学能力、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方法、所选案例的质量、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学时间的把握、教学设施等是管理学案例教学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因素[14]。杨海钦根据教学实践进行归纳,得出影响管理学案例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师资力量、案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设施和教学投入、学生的自主性等[15]。

在实证研究方面,郭俊辉等人提出了影响案例教学态度的学生个体、案例分析期望和案例题材偏好三因素理论框架,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结构方程分析,通过对浙江科技学院的230名本科生实施调查,先后对钻石模型、菱形模型与钥匙模型进行了验证性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案例教学态度主要受到案例题材偏好因素的直接影响,而年级因素与案例分析期望因素有间接作用[16]。李兴蓉和周新通过对赣南师范学院商学院和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的174名大三本科生的调查,通过因子分析,将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因素归纳为四个因子:案例内容因子、案例教学过程因子、案例教学形式因子以及学生因子[17]。

1.2研究假设

综合相关理论知识和已有研究成果,结合笔者多年的管理学教学实践,本文认为,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教师个体特征变量、学生个体特征变量和案例本身选择变量。

1.2.1 教师个体特征变量

1)教师课前准备程度(X1)。

教师在教学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围绕案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通读并熟悉案例内容和关键性问题,了解学生背景及其所掌握的知识技能,预测讨论中各种可能出现的状况及其应对策略等等。准备工作越充分,教学效果就越好。

2)教师的角色定位(X2)。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扮演主角,学生扮演配角,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该是案例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主导者,教师的角色定位对案例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教师承担主导角色,教学效果就更好。

3)教师的专业能力(X3)。

这里的专业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管理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以及对管理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一般来说,教师的专业能力越强,对管理案例问题的分析就越全面和透彻,案例教学效果就会越好,反之则越差。

4)教师的教学经验(X4)。

教师的教学经验越丰富,则教学效果越好,反之则不然。

1.2.2 学生个体特征变量

1)性别(X5)。

根据生理学和心理学相关理论,随着年龄增长,男生要比女生学习潜力更大。同时由于性格与兴趣点的差异,男生比女生对管理活动及管理科学更加关注和感兴趣,所以男生较女生在管理学案例教学中的学习兴趣更浓,学习效果更好。

2)对案例教学法的了解程度(X6)。

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在管理学案例教学之前,如果学生对案例教学法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并掌握了案例分析的程序、方法和技巧,那么就会更有利于案例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3)课前的准备程度(X7)。

在案例教学前学生如果对案例非常熟悉,进行了一些相关资料和数据的收集整理,并作好了充分的思考和准备,这无疑会提高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效果。

4)课堂上的参与程度(X8)。

案例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关键在于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和参与,通过双向或多向的互动和参与来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教学效果成正相关关系。

1.2.3 案例本身选择变量

1)案例的难易程度(X9)。

案例教学中,所选案例的难易程度可能影响教学效果。案例过难,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教学效果可能不好,反之,教学效果会更好。

2)案例篇幅(X10)。

所选案例如果篇幅冗长,一方面学生看得很累很烦,另一方面,教学时间可能不够,会影响到案例教学的有效实施。短小精悍、层次分明的案例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案例的来源或出处(X11)。

案例出自国内还是国外也可能与案例教学效果有关,国外案例由于思维模式、翻译技巧、语言风格等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到大学生对所选案例的理解和分析。而国内案例则相反。因此,所选案例如果是国内案例,则教学效果较好,反之则较差。

2 数据来源与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2.1 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原始数据来源于笔者2012年1月对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和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相关专业本科生的问卷调查。这些专业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农林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等九个专业,根据所有专业的学生总数确定各专业调查的样本学生数。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15份,问卷回收率86%。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204份,问卷有效率94.9%,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如前所述,本文从教师个体特征变量、学生个体特征变量和案例本身选择变量三个维度共11个变量来考察管理学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在问卷设计时,除性别变量外,笔者对其他10个变量都设计成肯定性命题。原始变量及其描述性统计见表1。

数据来源:根据笔者调查问卷统计而得

3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3.1 模型选择

本文要分析的因变量是管理学案例教学是否有效。y=1,表示案例教学有效;y=0,表示案例教学无效。这是一个[0,1]型二分类变量,因此对案例教学的有效性分析属于离散选择问题,采用概率模型比较理想,二元Logistic模型是对被解释变量是二分类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的有效模型。因此,本文将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Logistic概率函数的形式为:

Ρ=Exp(Ζ)1+Exp(Ζ)(1)

式中,Z是解释变量x1,x2,…,xi的线性组合:

Ζ=b0+b1x1+b2x2++bnxn=b0+i=1nbixi(2)

在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时,通常要进行P的logit变换。经过logit变换后,得到概率的函数与解释变量之间的线性表达式:

logit(p)=ln(p1-p)=b0+b1x1+b2x2++bnxn(3)

上式中,p表示案例教学有效性的概率;xi(i=1,2,…,n)为解释变量,也就是主要的影响因素;b0为常数项,bi(i=1,2,…,n)为待估计系数。

3.2 实证分析

本文使用极大似然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变量数据进行回归和检验。为避免解释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更好地拟合模型,估计时选择了变量后向逐步剔除法,变量进入模型的显著性水平默认为0.05,变量剔除出模型的显著性水平默认为0.10。经过6步回归,得到回归模型估计结果,见表2。

对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由表2可知,通过向后逐步剔除法得到回归模型的-2LL为138.431,Cox & Snell R2为0.37,Nagelkerke R2为0.79,通过模型拟合优度检验。模型预测准确率为83.2%,回归结果具有较强的可信度。

3.3 结果讨论

3.3.1 教师个体特征变量对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

由表2可知,在教师个体特征变量中,教师承担主导角色变量对案例教学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其他变量对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均不显著。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承担主导角色变量在5%的水平上统计显著,并且系数为正。说明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承担主导角色,教学效果就好。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中,教师一直扮演着课堂上的主角,把课堂当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而在案例教学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中,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或多向的互动和讨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充当教学的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教师的角色定位越明确清晰并引导着学生的互动和讨论,就越有利于案例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学效果也就越好。如果教师在案例教学中仍然扮演着主讲的角色,案例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就无法体现和发挥出来。

3.3.2 学生个体特征变量对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

由表2可知,在学生个体特征变量中,学生在课前准备充分变量对案例教学的效果影响显著,其他变量对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均不显著。学生课前准备充分变量在5%的水平上统计显著,并且系数为正。表明学生在课前准备充分对案例教学效果起积极作用,课前准备越充分,教学效果越明显。根据教学规律,在任何一门课程、任何一种教学方式中,学生的课前准备对教学效果都有着积极的影响。而在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教学中,学生的课前准备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更加显著。在案例教学中,由于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角和关键,学生课间的互动与讨论效果也就决定了整个案例教学的效果。然而学生的互动和讨论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课前对案例的熟悉程度和相关理论的掌握程度,临时性的阅读和发挥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3.3.3 案例本身选择变量对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

由表2可知,在案例本身选择变量中,案例短小精悍变量对案例教学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其他变量对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均不显著。案例短小精悍变量在5%的水平上统计显著,而且系数为正。说明所选案例短小精悍与案例教学效果呈同方向变动。这主要是因为那些篇幅较短、内容简练的管理案例更能有层次、有重点地呈现管理情境,突出需要分析的问题,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把握,教学效果也就更好。相反,如果所选案例篇幅冗长,内容繁杂,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对案例的准确理解和较快把握,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和充分讨论,这就必然会降低案例教学的效果。

4 简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4.1 简要结论

根据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结果,教师课前的准备情况、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的教学经验、学生的性别、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了解程度、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所选案例的难易程度以及案例的来源或出处等变量对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实效性没有显著影响。而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学生在案例教学前的准备情况与所选管理案例的篇幅长短变量对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实效性有显著影响。教师承担主导角色、学生课前准备充分、所选案例短小精悍与案例教学效果成正相关关系。

4.2 对策建议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学生和案例三者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根据研究结论,要提高管理学案例教学实效性,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4.2.1 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承担主导角色

教学活动是一个由师生的教与学行为构成的系统,教师和学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需从主角变成配角,学生则要从配角变成主角,这是案例教学的实质和关键。这就决定了在案例教学中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才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角。但这并不是说教师是一位可有可无的旁观者,恰恰相反,案例教学中教师需要扮演着更为重要的主导角色。具体来说,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承担的主导角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准备阶段,教师应扮演教练员角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扮演主持人、引导者、协调者和信息提供者角色,能够艺术性地把握讨论的进程和方向。教师需要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环境,主持整个教学过程,并通过倾听学生的意见、观点以及对其适时而恰当的评论,不断地提出问题和假设,引导学生深入案例、体验角色、积极思考和热烈讨论,在不同的观点交流和思想碰撞中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把握,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结束阶段,教师应扮演启发者角色,引导学生对整个案例及讨论进行回顾、反思和总结。因此要提高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实效性,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清晰自己的角色定位,扮演主导角色。

4.2.2 学生在案例教学前应做好充分准备

案例教学法是将学生置于特定事件的真实情境中,通过互动和讨论来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式,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角。所以这就需要学生在案例教学前期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学生在课前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而是临场才开始阅读和了解管理案例,这样就会导致熟悉案例环节占用了互动讨论的时间,还会导致讨论深度和互动程度不够,也就难以达到案例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提前布置案例题或发放案例材料,可以叫学生以宿舍为单位,对所选案例作好充分准备。学生课前准备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任务:一是仔细研读案例,了解案例背景、情境、事实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二是认真分析案例。在案例研读的基础上,搜集相关资料、信息和数据,了解和熟悉相关的管理理论知识,考虑备选的解决方案、可能出现的结果以及决定采取的措施。三是在小组反复讨论、不断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的案例分析报告。

4.2.3 选择短小精悍的管理案例

作为案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选编的案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案例教学的有效开展和教学效果。案例的选择要突出教学目的,结合学生的层次和能力,遵循典型性、针对性、启发性、现实性、趣味性的选择原则。同时,所选案例不能太长,篇幅太长的案例容易使学生分散注意力,把握不住案例的内容和重点。短小精悍的案例最好,即在保证信息充分的基础上,考虑到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把案例的信息量控制在一定限度内,超出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案例对学生的参与热情是一种打击。此外,过量信息使得一切判断和决策毫无悬念,会大大降低案例的可讨论性。因此,教师应尽量选取短小精悍的案例,如果案例典型但却很冗长,教师则可以对案例的语言和结构进行适当加工,缩短案例篇幅,以便学生能够尽快理解案例,提高案例教学效果,达到案例教学目的。

摘要:案例教学法是创新教学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同时也是管理学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对福建农林大学204名相关专业本科生的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从教师个体特征变量、学生个体特征变量和案例本身选择变量三方面实证分析了影响管理学案例教学实效性的因素。结果显示,教师承担主导角色、学生课前准备充分、所选案例短小精悍对案例教学效果具有正向影响。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管理学案例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案例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篇9

关键词:教学案例,目标样题,教学目标,重难点

随着“三分教育”在我们开县的广泛传播和应用, 以及“课改兴校”口号的提出, 同时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要求, 鼓励并提倡教师作为研究者, 开展校本教研。我校围绕“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与实践”的活动主题将校本教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下面我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在上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这节课时设计了六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复习科学计数法;第二个环节: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数据, 如:班级的学生数、自己的身高、体重等, 以此引入新课;第三个环节:介绍近似数的精确度并完成教材第32 页的引例;第四个环节:介绍有效数字的概念并补充出示了五道练习题且进行了逐一的分析和讲解;第五个环节:课堂小结;第六个环节:布置作业 (含补充作业) 。听完课后, 我有许多疑惑, 于是调查了该班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 发现效果欠佳。事后我对本堂课进行了认真的解剖,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二是目标样题缺乏典型性和概括性;三是讲解的层次性和逻辑性不强。所以导致这节课重点不够突出、难点尚未突破。反思我们的教学, 提出自己浅显的见解, 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确立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 用定量描述的教学目标管理课堂, 指导教学, 这样教师才能做到心里有教材, 心中有学生;才能面向全体学生, 使大部分学生达到目标;才能有效避免重复提问同一优秀生的现象。笔者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①85%以上的学生理解并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以及近似数精确度的两种表示形式;②70%以上的学生掌握带有计数单位和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出来的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确定;③95%以上的学生会将一个较大的数按要求取近似值。

二、明确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近似数精确度的两种表示形式, 即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 要突出落实这一重点必须精挑细选目标样题;难点是带有计数单位和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出来的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确定以及怎样将一个较大的数据按要求取近似值, 让学生独立思考之后, 再通过合作交流使难点得以突破。

三、精选目标样题

根据本堂课的教学重难点,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我认为例题不在多而在精。除了教科书第32 页的例6 之外, 我认为只需再选择一道目标样题就足够了。

例: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 各精确到哪一位?

4.8÷2.3 (保留一位小数) 1.55÷3.9 (保留两位小数) 14.6÷3.4 (保留整数)

这道目标样题的设计不仅考虑到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而且既有利于突出本节课的重点“近似数精确度的两种表示形式”, 又有利于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带有计数单位和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出来的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确定”。这道目标样题既具有可操作性, 又具有典型性, 从而使课时教学目标得以顺利达成。

四、选择教学方法

学生在小学已经了解到生活中存在许许多多的近似数, 不仅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还会确定一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所以我认为老师可以借助从课堂引入学生所列举的数据和教材中的例6, 介绍近似数有效数字的概念, 即一个近似数, 从左起第一个非0 的数开始, 到精确到的数位为止, 所有的数字就是该近似数的有效数字。然后出示例题中的 (1) , 这基本上不需要老师讲解, 学生就可以自己独立完成。待学生完成后老师适当地加以小结, 这些近似数是小数或整数, 其精确度的确定, 应从精确到哪一位和有效数字的基本概念入手, 在确定有效数字时, 0 不能多算也不能少算。以从左至右第一个不是0 的数字为界, 左边的0 不算, 右边的0 都要算。接着出示例题中的 (2) , 老师讲解带有计数单位的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确定方法, 即这些近似数都带有计数单位, 其有效数字的确定与计数单位无关, 在确定精确到哪一位时, 若计数单位前面是整数, 它就精确到计数单位;若计数单位前面是小数, 则整数部分的个位与计数单位相同, 再根据近似数的位数, 从小数部分的十分位数起, 数到哪个数位, 就精确到哪一位。采用 (2) 中的方法, 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即这些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近似数, 其有效数字的确定只与乘号前边的部分有关, 在确定精确到哪一位时, 就只需要把10 的几次方当计数单位来理解就可以了。接下来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 老师再适当地出示一些练习题目, 让学生加以练习。最后教师再出示几个较大的数, 先让学生试着将这些大数按要求 (精确到哪一位或保留几个有效数字) 取近似值, 此时教师得注意一点, 如将1789 这一个数精确到十位, 学生有可能出现的答案是1789≈1790, 认为近似数1790 精确到个位, 有四个有效数字或近似数1790 精确到十位, 有四个有效数字等错误答案。这时老师就得引导学生回归到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概念中去, 讲明后边的0 是补位的, 不表示它的精确度, 因此不能算作它的有效数字。同时为了更好地减少这种错误的出现, 还可以将例题中 (3) 的方法倒过来运用, 把一个较大的数据按要求 (精确到哪一位或保留几个有效数字) 取近似值可以先将它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出来, 再按要求对乘号前面的部分取近似值。所以,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适当介绍简便方法, 引导学生探究商的循环小数的出现原因。

以上仅是我对这堂课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供同仁参考。总之, “有效教学”是一个古老而又极具时代意义的话题, 是值得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潜心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案例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篇10

关键词:扩张战略,并购,有效性

一、引言

2009年3月4日上午,北京三元集团与河北三元以6.16亿元的价格竞得三鹿集团。除去竞拍资金之外,三元对三鹿的后续运作也需要大量资金,这对于三元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这引发了业界对这一“蛇吞象”交易的质疑。

二、案例分析

武亚军(1999)认为扩张战略需抓住核心竞争力,使各事业部的核心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并且企业需要迅速完成对兼并对象的改组,使之与本企业的目标、文化达到融合。

基于这种动机和实行扩张战略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三个财务角度进行分析。

(一)经营管理水平——企业盈利能力

注1: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注2:年份中200903指2009年第一季度数据, 200906指半年报数据, 200909指第三季度数据, 以下相同。各数据均来自色诺芬数据库。

注:销售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以上两个图均反应盈利能力,它们的差别只在分母上,进而我们分析主营业务收入和股东权益,2009年结果如下:

主营业务收入在第一季度极低,因而使得销售净利率急剧升高。其他乳业巨头的情况呢?本文选择光明乳业(简称光明)和伊利集团(简称伊利)两巨头与三元集团(简称三元)进行比较。

三元的主营业务收入始终两巨头之下,可以看出三元在收购三鹿之后并没有实现主营业务的突飞猛进,变动率均小于伊利和光明。

(二)投资管理水平——资产周转率

1. 营运资金管理

注: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

从图5看出三元的营运资金管理能力最低,但从2008年开始,慢慢高于光明。三元的主营业务收入小于光明,应收账款周转率却高于光明在于三元应收账款数额较小,说明三元采取紧缩的应收账款政策,但降低了存货周转率。三元为了控制负债融资的成本及避免股权融资导致的股权分散,不惜严格控制应收账款,使其销售带来的现金能够作为营运资产。三元2009年的净利润也因此受到不小的影响。

因而,本文认为三元可以考虑放松信用政策,减少存货,增加主营业务利润以使得扩张战略长期有效。

2. 长期资产管理

注: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

三元的主营业务收入是最低的,但固定资产周转率从2009年开始与伊利基本保持一致,说明了三元提高了产能。而2008年伊利和光明固定资产周转率都比2007年低,三元却上升了,说明收购三鹿后,提高了产能。但是,在三元竞得三鹿后表示三元对三鹿破产前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进行全员聘用。三鹿的大量员工、产能扩张的大举投入等,都是三元面临的压力。

综上所述,三元的投资管理水平不是很理想。首先,公司的产品大部分成为存货而不是现金;其次,公司对资金的需求使其严格应收账款,但降低了主营业务收入。本文认为三元如想让扩张战略长期可行,应按需生产,适当提高赊销水平,提高主营业务收入以增强净利润的稳健性。

(三)财务管理水平——偿债能力

注: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结合图7三元2008年度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光明和伊利有所提高,由上文分析可得08年光明应收账款较多,三元存货较多,速动比率在计算时不包括存货等资产,就使得三元的速动比率低于光明。因而有必要看看存货占流动资产比率变动趋势。

从图8看出,三元存货占比明显高于其他两家公司,这充分反应了三元的存货问题,也说明营运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如果存货无法变现,那么公司极可能出现营运资金紧张的状况。

三、建议

受金融危机和乳业危机的影响,“蛇吞象”的故事未必只有三元一起。三元的这次扩张战略抢占了三鹿的优质资产,增强企业影响力。但此次扩张战略从财务上看,各项指标不很理想,这次案例分析发现了三元在扩张战略实施中的一系列问题,如:产能过剩、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份额较低、存货占流动资产比率过高等,因此作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按需生产,注意产能过剩带来的存货积压问题。

(二)适当提高赊销水平,增加主营业务收入进而增强净利润的稳健性。

(三)减少存货,提高存货周转率来提高公司的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

借鉴“逐鹿事件”,企业在采取扩张战略时,唯有有效整合被并购企业资产带来的产能,才能实现企业做大做强的目标。

参考文献

案例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篇11

关键词:案例教学;有效性

一、教学与案例教学有效性的含义、作用

笔者认为所谓的教学有效性,就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方式,使学生能够掌握知识、技能和本领,培养出学生创新意识和兴趣的一个过程,而案例教学就是教学的一个方法,案例教学的有效性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有利于激发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学习的兴趣。富曼诺夫说过:“在没有掌握材料以前……信口胡诌的东西是没有人需要的。”巴浦洛夫也说过:“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聚事实……。”显然,初中思想品德课要激活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仅讲理论是难以做到的,如果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展示、讨论、总结,以事论理,加深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在民主的学习气氛中,在良好的心态下探索,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首先,案例来源于活生生的现实,很多还可能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真正面临的实际情况,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其次,案例内容生动有趣,没有那么多复杂深奥难懂的概念、公式或理论,初中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再次,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的是“演员”,老师只起一个“导演”的作用,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的被动地位;最后,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和表现,直接成为对其考评成绩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学生也不得不在案例课堂上提高自己的积极性。学生便会因学习目标的进一步明确而增加学习兴趣。

2、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才。案例教学的重点在于讨论和相互交流,因此学生要想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或有好的表现,就必须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以加强与他人的沟通,并力争在讨论中说服对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才。

3、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有利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法强调:将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的交往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对复杂多变的形势独立做出判断和决策,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师生能够相互的交流,通过反复的练习,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知识,锻炼学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有利于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案例,是通过调查研究,搜集素材,深入社会和初中学生生活的实际编写而成的,能把课堂教学和社会现实连为一体,缩短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把社会现象如实地展现给学生,解决了两者脱节的问题,也消除了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只会讲大道理的心理。这些案例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各种情境,这是学生将来有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而且案例本身包含了分析问题的不同思路和解决问题的多种渠道,让学生产生替代经验,促进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

二、活用教材案例,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1、注意课堂案例的选取与制作。案例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一个高质量的案例应具备思想性、准确性、启发性、实践性、互动性和生动性的特点。教师应十分重视平时的收集和案例的积累、整理,也要组织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实际收集案例:也可依据教学内容,参考有关资料,结合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生活环境状况,自行设计案例:如果该课时主要掌握概念原理等基础知识,则采用描述型案例;如果该课时的目标是巩固概念原理,则采用分析型案例;如果该课时的内容是学习新知识,则采用专题型案例;如果该课时的内容是复习旧知识,则采用综合型案例。案例的选择也要注意根据初中生的基础知识结构和思维水平,做到难易适中。同时在案例的选取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到以下问题:①案例要来源广,尽可能多的选用学生编制的案例,以促使学生反思身边现象,关注社会生活、抓住国家发展的脉搏。例如学生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这个内容时,笔者要求学生身边忠实履行义务的事例,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写成案例,由于这些案例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所以比较典型。如果是教师自己编写的,也必须符合客观实际。②案例必须精练。选择的案例数量不能太多,每个案例文字不要太长。③案例必须真实、典型。所选的案例尽量讲明事件发生的时问、地点、人物、过程、结果、出处,增强可信度;要选择那些高质量的典型案例,不仅指新闻效应,而是发生在学生身边,与自己有关,使学生感到亲切,增加效度。④案例必须有针对性和趣味性。如在学习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一单元《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这个框题时,课本围绕公民的权利,共设置了七个案例,那么对于一节课来说,要讲清、弄懂那么多案例,在时间安排上还是不够的,那么笔者就专门挑选了一个在学生身边也经常发生的案例(公民的不文明养狗是否是正确行使权利)来进行精讲,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案例生活化、實用化。⑤案例必须有系统性。一个案例就是一个主题、一个故事、一个过程,使学生感到事件的真实性,发展的自然性、连续性和完整性,给学生一种流畅的整体感。

2、初中思想品德案例教学应注意时间上的持续性。任何一种教学法的尝试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才能确定其科学性。案例教学法也不例外,只是一两次的活动,就难达到预期效果,初中思想品德案例教学至少要进行两个学期,每个学期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课时使用案例教学,才能初见成效。

三、教材案例在使用过程中的不足

1、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比例不尽合理。有些框题的案例比较多,基本一个观点就一个案例,但有些框题的的案例比较少,那就出现了比例的不合理。案例较少的内容就需要师生来共同编写了。

2、思想品德课案例库源供应不足,质量欠缺。许多学校尽管重视案例教学的应用,但是在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相当滞后,有些甚至直接采用报纸、杂志的内容,缺乏专业性审视和洞察,从原始材料的选样来说就已经偏离了视角,因而也难以做出专业化的分析和评价;还有就是案例陈旧,缺乏代表性,缺乏对社会现实及学生现状的研究。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案例教学不应千篇一律,也不能替代其他的教学方式,因为培养学生品德素质的手段有很多,运用哪种教学方法应因学生、因内容而异。教师应根据具体条件用之得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上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有效的初中思想品德课。

二语习得的有效输入案例研究 篇12

关键词:二语习得,输入,案例,语境,方法,实验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人类用来认识世界的社会现象,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信息时代里,人们原来掌握和运用单一语言的现象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地球村”和“万维网”更是使学习和运用非母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人们在努力学习第二、第三、甚至更多的语种。国家教育部在十年前就提出了我国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全面开设英语教学的要求。从小学到大学,中国人一生中花在外语学习的时间相当长,但学习的效果尚待提高。因此,在中国研究怎样有效地进行非母语的语言学习显得非常有意义。

1 二语习得的文献综述

1.1 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简称SLA)

一些语言学家把母语之外的语言分成两种,二语和外语。他们的相同点都是指母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区别在于二语必须是有自然的语言环境,比如中国人在美国学英语;外语则缺乏自然的语言环境,比如中国人在中国学英语。Ellis等另外一些人则认为二语不仅仅限制在第二种语言,而是指母语之外的任何一种语言(“Second language”can refer to any language that is learned subsequent to the mother tongue)(Ellis,2004)。事实上,狭义来说,母语之外的语言可以分成外语和二语,这两种语言合起来就是广义的二语了。也就是说不管是否有自然的语言环境,母语之外的任何一种语言都统称为二语,所以二语实际上还可以指第三、第四语言。

克拉申(1987:10-15)提出的二语习得的理论假设强调要区分二语“学得”与“习得”两种过程。他认为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教授学习第二语言属于“学得”,通过更“自然”的方式,即通过在自然语言环境中不断的接触和使用来学习语言才是“习得”。根据这个理论,在中国的语言环境中,任何学生希望靠“完全习得”学习二语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方文礼,朱如忠,王勇(2006)在“二语“习得”理论与中小学外语教学:一项实证性调查”证实了这个观点。中国学生只能把“学得”和“习得”有机地结合,更主要地依靠“学得”来学习二语。所以,Ellis认为,“学得”和“习得”都是学习途径,没必要分得那么狭隘。在中国的环境中,用“习得”泛指学习更为贴切。

因此,该文的二语习得指在学习母语之后对另外一种语言的学习过程(SLA refers to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after the native language has been learned)(Gass&Selinker,2001;Ellis,2004)。这个过程包括两种途径,一个是指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教授学习第二语言,另一个是指通过更“自然”的方式,即通过在自然语言环境中不断的接触和使用来学习语言,比如因故电视、电影、英语阅读、与外国人用以英语进行交流等。无论这两种方式中的哪一种,学习的第一步都是“输入”(教师的教授和语言环境中的语言接触),而最终目的都是“输出”(语言的运用)。

1.2 二语习得的输入

输入是指学习者所接触的语言样本(the samples of the language to which a learner is exposed)(Ellis,2004)。根据克拉申(1985)的行为主义理论,输入的语言对语言的习得起着首要的作用。没有输入就没有语言的习得,也就根本谈不上输出。也就是说,输入是一切语言习得的根本,是语言习得的源泉。就像在森林中被狼养大的“狼孩”一样,虽然具有人的一切基本功能,却不能用人类的语言来表达,因为他根本没有机会接触或学习人类语言,即没有输入。由此可见语言输入在语言习得中的重要地位。

这里的输入,即学习者接触语言的方式,是听和读两种。比如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无论是教师设计好的传授还是学生在“自然环境”中的接触,听到的或看到的英语都属于二语习得的输入。

2 影响输入的主要因素

影响输入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输入的频率、学习者的情绪、学习者原有的图式等。

2.1 学习者的原有图式

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林晓英,1999)认为,人们在认知过程中都会运用到一定的图式,这个图式就是学习者在接受新信息之前原来所拥有的东西,可以包括原有的知识,每个人各自不同的经历,甚至是个人的沟通能力、兴趣爱好等。根据这个理论,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教师呈现给学习者同样的语言样本,或者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中,不同的学习者的输入结果会千差万别。比如学习者都是接收同样的内容,但习得的效果却千差万别。而且由于二语习得是在已经习得一种语言之后才进行的,第一语言的知识也可能影响到二语的输入效果。比如有的人在听、看某些句子时,可能很容易就“注意”(notice)到英语的名词有单、复数形式,有的只注意到词尾的变化,有的却什么都没有注意到。

2.2 输入的频率

在“模式”中,输入的频率也是影响输入的因素。当某些内容出现的频率很高时,就比较引起学习者的注意,输入的效果就比较好。当然,有些内容却因为出现的频率太少,当它出现时就显得非常特别,这样也有可能引起特殊的注意而影响输入。

2.3 学习者的情绪

输入是学习者所接触到的语言,输入的信息必须通过学习者的同化(assimilation)、纳入(intake)才能转化为习得。纳入指学习者实际上能内化的语言,是在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另一个智力活动,输入和纳入是两种基本又不同的现象。不是所有的输入都能纳入。输入者能否提供让接受者容易理解的输入内容,而被输入者的情感态度,如愿不愿意主动去理解、接受,甚至是主动的程度等都可能直接影响到输入的效果。如果输入者提供的是学习者所喜欢的或感兴趣的内容,学习者能够主动地去接受,甚至能积极地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同化,这样的输入就容易被纳入。

当然,检验输入的有效性必须通过输出,该文对输入有效性的研究有时也是通过特定的输出来进行的。输出指说或者写。

3 输入的有效性实验

从输入到输出中间所需要的内化、纳入和同化的过程究竟怎样难以客观地看到,语言学家们通过一些实验的数据推测出影响输出的因素。

本人根据学者们的理论,结合自己的教学和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一些实验和探索,得到了一些发现。

3.1 输入的方法直接影响到输出的结果

输入的频率能够影响输入的有效性,这是无可置疑的,但是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输入的方法比输入的频率更重要。没有有效的输入方法,输入的频率再大,效果也不一定理想。

3.1.1 实验

受试是159名在校的大学生,其中大约三分之二是英语专业的,另外的是非英语专业的,英语专业的学生包括了大一、大二和大三年级的学生。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包括了中文、数学、计算机等专业各年级的学生。

首先,教师在屏幕上出示了以下一组单词(词汇A),每行4个单词,一共7行。要求学生看50秒钟后把自己能够记得的写下来。

词汇A:

然后,笔者又出示了另一组“单词”(词汇B),这组“单词”与前面的单词数量相同,排列方式相同,每个词包含的字母数量也相同,哪个单词的哪个字母大小写都在同样的位置,同样给与50秒钟的时间,同样要求他们把自己能够记得的单词写出来。

词汇B:

在受试完成第二次默写之后,每人重新再发一张纸,把词汇B再次显示50秒钟,然后要求他们把记得的词汇默写出来。

3.1.2 结果

词汇A的结果,学生几乎把所有的单词都顺利默写出来,只有个别写不全。

词汇B部分却出现了几乎相反的情况,基本上都写不出来。从收上来的卷子看,似乎大部分受试都能写出10个以上的词汇,但实际上大部分词汇都只是写出“单词”的部分字母,有一小部分学生能够写出个别很短的“单词”。

词汇B部分即使再向受试出示多一次,即输入的频率多一倍,但是,结果跟第一次病没有很打区别,有所改善的只有几个,并且能够写对的是最“短”的几个,字母多的词汇一个都没写出来(详见表1)。

在“部分写对”的具体情况中,词汇A的部分都是写对大部分,在词汇B的两次输入中,写对的没有超过5个“词汇”。

3.1.3 分析

克拉申(1989)假设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有一个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简称UG)的机制,这个机制赋予了人对语言的语法一种天生的分析能力,使人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能主动地分析,甚至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因为有些语言确实太复杂多变了,如果没有这种内在的机制,人不可能去分析输入的语言从而达到内化的层次。

在前后两次的实验中,受试是同一人群,几乎在同一时间进行输入,输入的数和量相同,受试的情绪基本没差别,第一、二次输入的频率相同,所以干扰因素较少,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较小,输出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在词汇A中的7行28个词汇,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常用词汇,按照一定的类别进行归类,每行中的4个单词都属于同一类的词。

词汇A很容易分析,有一定基础的人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现这组词汇的内容规律和排列规律。首先,这些都是受试非常熟悉的词语,从数量上分析,每行4个单词,一共7行28个单词。从排列形式上看,每行的单词首字母都按照字母表的排列顺序,家庭成员和数字这两行除外,但这两行也有他们自己的排列顺序,家庭成员按照父母兄妹排列,数字根据顺序排列。从内容上看,每一行的四个都属于一类,第一行水果,第二行颜色,第三行学习用品,第四行数字,第五行家庭成员,第六行国家名,第七行动物。也就是说,这一组词有一定的规律,已经按照一定的规则很好地归类了,这样人脑的普遍语法机制非常容易就分析到了,这样的输入让学习者非常容易纳入和同化,产生最大限度的输出。

第二组词是受试不熟悉的,排列组合没有规律,是实验者乱码造出来的,根本没有意义,更不用说有什么规律了,所以普遍语法机制怎么分析都没能够理出个头绪来,理所当然就难以写出相应的词语出来了,即使输入的频率大一倍,结果却没有达到第一次输入的效果。由此可见,输入的方法对语言习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2 原有的图式影响输入的有效性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任何学习者都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拥有不同程度的背景知识和对世界的认识,这就是学习者的图式。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们在认知过程中都会运用到一定的图式,这个图式就是学习者在接受新信息之前原来所拥有的东西,可以包括原有的知识,每个人各自不同的经历,甚至是个人的沟通能力、兴趣爱好等。

3.2.1 实验

受试是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4个班共204人。教师给每个受试发了一篇短文,文中的每个包含4个或以上字母的单词都抽调一个或多个字母,或者词中的字母顺序被调换,但一般保留首字母和最后字母的正确位置。教师要求受试爱听到“开始”之前不要看短文,当他们听到“开始”时,马上边看边大声读出来。

Stargne but Ture

I cdnuolt blveiee taht I cluod aulaclty uesdnatnrd waht I was rdanieg.The phaonmneal pweor of the hmuan mnid.Aoccdrnig to research at Cmabrigde Uinervtisy,it deosn’t mttaer in waht oredr the ltteers in a wrod are,the olny ipramotnt tihng is taht the frist and lsat ltteer be in the rghit pclae.The rset can be a toatl mses and you can siltl raed it wtouhit a porbelm.Tihs is bcuseae the huamn mnid deos not raed ervey lteter by istlef,but the wrod as a wlohe.Amzanig huh?

The Times,September 2,2004

(From A Training Course by MPI-Bell Centre of English,June 2007,Macau)

3.2.2 结果

所有的学生都一拿起短文就能顺畅地朗读出来,虽然第一遍朗读的速度稍微慢了一点,但第二遍马上就可以用正常速度读出来了。对于内容的理解,从第一遍就可以看出来了,几乎所有的受试第一遍读完之后脸上都挂着很惊讶的表情。提问得知,他们觉得很不可思议,这样的短文他们居然都能够读出来,并且大家说出来的意思都是一致的。

3.2.3 分析

很明显,这是受试原有的图式在起作用。受试是大英语专业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音、语法、词汇、句子和语篇等知识,这些就是学习者原有的图式。他们运用原图式顺利地对这段“不可思议”的短文正确理解,使“匪夷所思”的输入变成有效,顺利进行“说”的输入。由此可见,二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习者原有图式是作用,充分利用好接收者原来的图式来设计有效的输入。

3.3 熟悉的语境是输入有效性的保证

语境可以是图片,手势、表情、说话的语气、情景、相关的主题和背景知识等。语境能为有效的输入铺设坦途。

3.3.1 实验

受试是本人,有10多年教学经验的大学英语教师,本人几年前雅思考试成绩为7.5分,TESOL硕士。

这是一次无意的实验。有一次到广东湛江出差,湛江的朋友看到我们买的菠萝蜜不好,说隔天请我们到他家里去,保证能吃到最好的菠萝蜜,因为他的父亲刚好从乡下的老家带来了几个自家种的菠萝蜜。他还告诉我们说菠萝蜜要在冰箱里放一阵子会更好吃。

第二天晚上,朋友如约来接我们去他家。在车上,他说要打个电话回家。朋友用的是当地的客家话,令我奇怪的是,我觉得我全听懂了,我把电话内容用普通话复述:朋友告诉他妈妈我们已经在路上,叫她从冰箱里拿出菠萝蜜,切好等我们去吃。朋友说这些正是他所说的内容。

这一无意的发现让我产生了继续试验的念头。接着,我请他还是用当地的客家话再打一个电话,这个电话随便打给任何人都可以,但事先不要告诉我打给谁和电话的内容或主题,然而这个电话我一个字都听不懂。

3.3.2 结果

第一个电话的输入非常有效,第二个电话的输入完全无效。

3.3.3 分析

在第一个电话中,受试之所以能够“听懂”朋友的说话内容,是因为早已知道电话内容的语境,在大脑中形成一定的“预设”,也可以称之为“假设”。假设理论认为,学习者习得的过程是一个从假设形成、假设检验、假设推翻、假设修改和假设确认的过程,从假设推翻到假设确认有时要经过好几次的反复,有时则不需要推翻和修改就直接确认。电话中,受试从朋友的说话的语气中可以预测到他说话的对象应该是他妈妈,他说话的表情还有动作则暗示了说话的部分内容,这样,各方面的语境为我提供了可以预设的理解,帮助输入达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第二个电话因为缺乏语境,我根本没有可以假设可以验证和确认,所以这样的输入根本无效。

4 结束语

在“唯一的世界语”成为现实之前,二语习得是个永远的课题。二语习得的关键和基础是输入。只有研究和学习二语习得的过程,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输入,才能更好地帮助学习者对输入进行内化、纳入、同化,最后顺利地输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习者原有的图式、采取适当的方法,设置相关的语境,调动学习者的情绪和动机,让二语输入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Ellis R.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 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2004.

[2]Gass M S,Selinker L.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 Introduc tory Course[M].2nd ed.Mahwah,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2001.

[3]Krashen 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 tion[M].London: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UK)Ltd,1985.

[4]Krashen S,Muysken P.The UG Paradox in L2Acquisition[J].Sec ond Language Research,1989,5:1-29.

[5]方文礼,朱如忠,王勇.二语“习得”理论与中小学外语教学:一项实证性调查”[J].镇江高专学报,2006,19(3)

上一篇:生命力护理干预下一篇:特色数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