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中的案例教学

2024-05-15

培训中的案例教学(精选12篇)

培训中的案例教学 篇1

安全生产是煤矿永恒的主题。纵观大大小小的事故, 其发生不是偶然的, 绝大多数都是违背了客观规律, 与安全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管理、劳动组织管理以及煤矿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密不可分。通过案例教学, 可以让职工从中学到相关的安全技术知识, 牢记血的教训, 敲响安全警钟, 进而落实好各项管理制度, 强化安全责任,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事故, 客观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 并遵循这些规律落实事故预防处理技术于实际生产中, 从而防止或降低事故的发生。逐渐改变煤矿职工对事故认识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事故发生的不可避免性) , 增强职工对事故可预防性、可减少性的认知程度, 提高煤矿职工防范事故的主动性。

我们用于培训的案例教学方法是:通过已发生的案例, 在进行事故分析的基础上, 让学员从事故中汲取教训, 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与技能和管理经验, 并积累一定的事故应急处理方法, 从而达到在以后工作中杜绝和减轻事故危害的目的。

一、怎样进行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要达到应有的效果, 必须做好各项准备并积极组织实施, 在准备和实施中, 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要素。

(一) 备课

备课是教师的基本和首要工作。下面我针对案例教学的个性做以说明 (共性略) 。

1. 备案例

教师备课要备内容。案例选择得恰当与否是一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那么怎样进行案例教学选材?

(1) 找身边发生的事故。从认识习惯来说, 人们对自己熟悉的人, 身边发生的事故往往更容易关注, 认识更深刻, 更有说服力和教育意义。

(2) 案例要有典型性。找出的案例要有代表意义, 能反映大多数职工的普遍心理或习惯性违章行为。这样才能让广大职工受到教育, 敲响安全警钟, 从事故案例中反思自己的不规范行为。

(3) 案例要有针对性。对不同的单位、工种涉及的操作工艺, 《煤矿安全规程》要求都有区别, 因此, 要有针对性地结合学习者自身的工种特点和知识背景选择合适用的案例。

(4) 分类整理案例, 避免雷同性。平时分系统对事故进行分类整理, 如可按:重生产、轻安全;思想麻痹、冒险蛮干;经验不够、知识技能水平低;违章指挥等分类, 并整理正激励案例, 正、负对比运用效果更好。

2. 备双边活动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 双边活动是能否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的最佳途径之一。备课方向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 设计提出切中要害的关键性问题。

(2) 设计回答方式:鉴于成人教学的特点, 发言不是太积极踊跃, 可进行小组讨论, 并在小组之间开展竞赛答题, 通过个人答题等方式进行 (课堂上课灵活掌握) 。

(3) 设计演示情节:对事故处理、正确操作方法等让学员模拟演示现场情况, 一人演示, 大家总结, 指出正确的、错误的地方。

3. 其他

(1) 完全掌握案例分析展示的全部内容 (备内容) , 达到脱稿, 复述情节出口成章。

(2) 对案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重点、难点、教学技巧、相关安全技能知识点 (规程要求、应会知识) , 以及教学手段如采用ppt课件进行分析, 并设计出最佳方案。

(3) 预测课堂讨论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策略 (如何引导学员讨论, 避免跑题以及课堂气氛的活跃) 。

(二) 教学环节

1. 引入案例。

以教师为主, 通过讲述或制作的ppt介绍案例概况, 主要体现案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工作场所人员设备环境, 及事故发生经过。如有学员亲身经历的让学员叙述 (提前调研, 并做好课件等文字准备) 。在这里制作动画演示的pp可以收到好的效果, 或在学员讲述后再由教师做进一步补充完整。

2. 案例讨论分析。

先由教师提出几个问题, 然后学员分组讨论, 最后小组集中意见发言。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设备存在隐患、人员违章作业、作业环境不安全因素等。

3. 概括总结。

通过事故分析, 学员集中发言, 归纳总结, 从事故中应汲取的教训, 防范措施, 类似事故应急对策, 今后如何避免事故发生, 从思想上进行安全教育等。

小结:一节好的课要善始善终, 既要开头新颖, 先吸引住学员注意力, 激发学习兴趣, 还要做好归纳总结, 使学员从事故中获取有益的知识。最主要的是要进一步强化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包括:“安全第一”的意识、“预防为主”的意识、安全法律、法规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群体意识、质量意识、安全为了效益的意识。

(三) 板书设计

案例标题 (名称)

1. 事故概况

时间、地点、人员、设备、作业环境等介绍或ppt显示

2. 事故分析

原因 (1) ________ (2) _________ (3) ____________

3. 事故教训

(1) 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

4. 防范措施

(1) 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

5. 个人体会

(1) 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

6. 知识点

(1) 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

二、案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设计具有亲和力的环境, 如改变座位为圆形布置, 便于学员交流。

2.具有时间概念, 对不同时段的教学任务做到心中有数, 及时引导, 控制进度。

3.不批评不同意见, 鼓励广大学员参与, 并发表各自的看法。

4.协助学员理清思路, 把学员的意见综合在一起。

5.把总结放在讨论的最后。

6.案例中突出的知识点, 应对措施, 安全理念教育要条理清晰, 简明扼要。

以上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总之, 案例教学由于其自身的优点, 必将在教育培训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摘要:案例教学是煤矿职工培训的重要方法之一, 如何有效开展教学是教师应该掌握的技能。本文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案例教学,职工培训,探讨

培训中的案例教学 篇2

摘要;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教学方法。一位优秀的企业培训师之所以具有很强的驾驭课堂能力,是因为他能理解案例教学的精髓,扮演好教学中的角色,并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调控教学活动的经验与能力。关键词;企业培训师;案例教学;角色定位

20世纪初,哈佛大学创造了案例教学法。即围绕一定培训的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常为书面形式),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师生围绕特定选题进行讨论,学生通过激烈辩论形成观点,培训师只对辩论结果进行分析评论。

通过多年实践,笔者认为,把案例教学法广泛应用于企业培训过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而在运用案例教学法组织教学时,最重要是如何选取或编写教学案例以及培训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扮演角色。本文将对案例教学中培训师的角色定位进行探讨。

一、在企业培训中运用案例教学的特殊性及优点

(一)案例教学的特殊性

目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一个企业要想有长足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员工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只有通过培训,才能使员工的知识、技能与态度明显提高与改善,由此提高企业效益,获得竞争优势。

在企业培训中,涉及到培训对象不同,如车间员工、班组长、分公司经理、一般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等。这就要求培训培训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员的变化进行教学设计的调整,从而对案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涉及到培训内容不同,如新员工岗前培训、安全知识培训、企业文化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等。这就要求培训培训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培训内容的变化对案例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

(二)案例教学的优点

教学案例是基于实践中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真实事件而创作的故事,符合学员的关注焦点和兴趣点,能充分调动学员参与讨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能在深入探讨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有利于培养学员识别信息、发现问题、确定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个性化学习和团体性学习相结合的特点,为学习者提供了相互借鉴和改善思维方法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学员的心理素质;

3.通过不同经验的汇聚,创设发散思维情景,成为学员创造性思维的智能迁移平台。

二、案例选取和编写原则

在运用案例教学时,关键是如何选取案例或者是根据实际情况编写案例,一个好的案例应该既能融会相关知识,又能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通常情况下,教学案例有三种来源,一是借鉴使用别人编写的案例;二是充分发挥学员的积极性和智慧,将其所在企业的典型案例和感兴趣的案例提供出来,即从学员中征集案例,;三是自己编写案例。即培训师通过报纸、杂志、网上查询等搜集的案例素材编写或者培训师深入到生产一线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收集素材编写。

具体来说案例的选取和编写应遵循下列原则: 1.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一个好的案例,既要典型又要贴近生产实际。要做到这两点,培训师在上课前要对案例进行巧妙设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要充分考虑所设计的问题能否激起学员争论,是否存在热点,应该能以问题为主线,使讨论步步推进,逐步达到讨论的高潮;案例所涉及的学习内容能否被学员理解;通过学习学员是否能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上有所提高;案例所涉及的学习环境是否有以点带面的指导意义。2.要有典型性。

培训师要从搜集到的原始资料中,结合所讲内容分门别类地选取或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重点考虑案例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否能够引起学员的共鸣等。例如,在企业安全培训中,引入“危险化学品爆炸的预防”案例,通过结合教材中的理论阐述,通过对某厂曾发生的氯酸钾爆炸事故这一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实现了如下教学目标:⑴氯酸钾的化学特性;⑵氯酸钾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如何正确操作;⑶危险化学品的操作规程都有哪些。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能够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3.要有针对性。

一是要紧扣教学内容选取案例。相关性比较高或针对性比较好的案例是短期培训中获得高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培训师通过案例分析,不但能使学员加深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贴近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较强的案例,才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深入案例进行细致分析,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从更高层次提高学员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要做到“因人而异”,这需要培训师平时就要善于总结、分析学员的特点,如车间主任的工作有全局性、车间员工的工作有具体性、行业部门的学员有自身的专业性。适应学员的特点,就需要培训师在每一次的培训中都要调整案例和素材,甚至角度都要有所变化,才能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培训培训师的角色定位

教学实践证明,在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只要培训师引导学员搞好双边互动,并把握好教学角色转换,就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如果角色定位不准确,教学效果就要大打折扣。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反,是以学员为主体,以培训师为主导,培训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而是教学过程的辅助者,要做一个“配角”,决不能角色错位。

在案例教学中培训师要扮演好如下角色: 1.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

培训师按照课堂教学设计对教学步骤及时间分配做统筹安排,控制好进度、掌握好节奏。在互动环节当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导致讨论无法进行下去时,培训师要及时给予引导;当讨论偏离主题时,培训师要控制住局面,保证讨论不偏离教学目标,将讨论主题引向正确的方向。

2.是学员讨论的倾听者

培训师的任务是在讨论过程中尽可能让学员发言、思考,做出判断。尽可能将自己置身于学员讨论之外,让学员体会到被重视的感觉。培训师只在关键时刻或纠正错误观点,或提出反问,或点评发言。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培训师的话不在多,而在于精、适当、适时、到位。3.是建立学员联系的沟通者 培训师的沟通者角色主要是在学员针对某一问题讨论后,总结陈述学员的核心观点,便于学员之间互相辩论。是学员之间实现有效沟通的重要角色。

4.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引导者

培训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而在案例教学中培训师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能否将讨论的主题始终锁定在教学目标上,保障教学有序进行。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学员讨论进入“白炙化”状态时,往往导致学员情绪失控或者由于观点问题使矛盾激化,培训师应及时将争论引到主题上,避免无谓的争吵与攻击;二是在学员讨论陷入“冷场”时,培训师应及时将补充案例知识背景或者转移话题,避免讨论无法进行; 三是在学员讨论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时,培训师要及时干预,通过参与讨论把问题重点引到正确轨道上。

5.是归纳总结人

培训本身就是一个总结提炼的过程。培训师在学员讨论后,要用几分钟的时间对本次培训内容进行一个简要概括。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两点:一是培训师对讨论结果不应简单做出结论,只需将整个讨论情况做出整体评价,指出讨论的优点和不足,并对学员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其深入思考,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二是培训师在表述自己的观点时,不要用绝对性的语言来强化自己的正确。只有把讲评重点放在学员讨论的质量上、思路上,才能真正有助于提高其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一个优秀的企业培训师要想运用好案例教学法,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能够提炼编写经典案例,不断思考和分析案例教学的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素质,以将全体学员都组织到讨论活动中为着眼点,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扮演好控制者、倾听者、沟通者、引导者、总结人的角色,就一定能提高案例教学质量。参考文献

培训中的案例教学 篇3

自煤矿安全教育培训被列为国家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中七项主要任务之一后,煤矿安全培训教师掀起了新一轮探索教学方法和技术的热潮,借鉴国内外经验,把案例教学技术引入煤矿安全技能培训也应运而生,那么,什么是案例教学技术?在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教师怎样才能科学地运用这一教学技术呢?

一、案例教学技术的由来及特点

案例教学技术(Case Study)是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最早开创的,原是讨论问题的方式。又被称为“苏格拉底式教学法”,在继承苏格拉底教学方法精髓的基础上,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C·C·langclell 1826~1906)创立现代案例教学技术(casemethod)。其内涵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一内涵使得案例教学技术显示了自身的优势,与传统教学技术相比,案例教学技术的特点是:客观真实性、环境的特殊性、较强的综合性、学习的积极性、现场针对性、深刻的启发性、突出的实践性、学生主体性、成果多元性。正是案例教学技术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法,这与传统教学中一味突出教师单一主体地位,强调单向交流,教材多年一贯的固定化等有很大不同。它体现了教学论的人本化思想和现代心理学的建构主义认识论思想,适应了学习者建构知识、接受知识的内在认识程序,符合人在社会化进程中不断增强和发挥自身主体性的客观规律,这是案例教学技术具有生命力的奥妙所在。中国对西方案例教学的关注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有了20多年历史,主要用于部分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工商管理、法学、医学、国际商务等学科领域。它对我国高校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有着重要启示和推动作用。而案例教学技术运用于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则是新事物,这也是很多煤矿安全培训教师致力于研究如何运用好案例教学技术的原因所在。

二、煤矿安全培训教师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技术的策略

使用案例教学技术在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关键是要寻找正确的途径和策略,教学实践中,安全培训教师应该具体做到:

1实现教学内容与培训对象特点的结合

煤矿安全培训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即国家及行业法律法规;灾害规律和防灾抗灾知识;安全操作技能。安全培训的对象主要是生产第一线和辅助单位的岗位操作工,他们的年龄、文化程度、工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使用案例教学技术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培训对象特点。其一是教学内容突出可操作性。如讲授安全操作技能的内容,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培训来讲可以多用一些案例教学,运用反面的事故案例达到警示作用的目的。其二是调动学员积极参与。在培训中,尽可能地利用参培学员身边和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故来教育全体学员,通过一人讲,众人评等许多方法使所有人从中吸取教训,杜绝类似事故发生。其三是面向参加培训学员的素质。对于基本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工种的学员可采用发放预先印好的案例资料,由教师叙述说明,并用必要的生产“俗语”翻译、解释;对于文化素质较高的学员,比如采掘队长、机电队长、安检员等可由学员自己阅读案例资料,这样就使培训更加贴近现实,更加生动,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科学合理地选择案例

科学合理地选择案例是上好案例教学课的基础,也是案例教学技术发挥作用的关键,所以,选择案例时应注意:其一,密切结合教学目的。要有典型性、代表性。一般以能反映出管理、灾害规律性质、操作行为3个方面内容为宜,体现普遍规律。其二,密切结合培训对象的岗位性质。煤矿的安全培训是按工种教学,各工种工人的作业环境和生产作业方式有很大差异,所以选择案例时要注意案例中的作业环境,作业形式要与学员的作业环境、作业形式尽量相符或相近。比如队长、安检员等培训,选择案例时要侧重选择由于管理上的漏洞及对灾害性质认识不足造成事故的案例。其三,案例选择在地域上尽量就地取材。选择案例时应尽量选取本企业发生的事故案例,因为本企业的案例有些可能就是发生在学员身边的,其惨烈的事故场面对学员具有强烈的震撼力与吸引力,学员觉得真实性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其四,案例选择在时间上力求近。因为如今的煤矿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使煤矿的作业环境与形式有了很大的改观,发生时间久远的案例缺乏对学员的吸引力,所以应选近期发生的案例。

3储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

案例教学技术的主旨是通过有限的精选过的实例,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安培教师必须储备如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其一,熟知该工种学员的安全操作程序,掌握此工种作业中的安全薄弱环节及作业环境。其二,了解案例中的矿井自然条件、作业方式以及同本地区的差异。其三,掌握该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生产工艺装备以及该工种操作程序。其四,熟悉矿山生产过程中的“俗语”。因为煤矿工人文化素质较低,对授课过程中的书面用语或专业用语不能完全理解,所以教师必须将这些用语进行“翻译”,这个过程有利于教师和学员的沟通,便于互动教学。

4有效驾驭课堂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为了使案例教学技术的有效性得以更大限度的发挥,安全培训教师还必须时时有效地驾驭课堂,这是科学使用案例教学技术的难点。具体做法是:

(1)适时引入案例。即要准确把握案例引入的时机,或用案例引述安全问题,或用案例印证安全原理,或用案例探究安全操作技能。用此策略有利于学生情绪的调节、转换,使课堂教学富有节奏感。

(2)认真组织讨论案例一般以分组讨论为宜,每组学员最好能跨单位,这样能给不同单位的同工种学员提供结合实际相互沟通和切磋技术的机会,也有利于对讨论题目的回答。

(3)适时进行成果交流、总结学员分组讨论后的结果可由某一小组代表陈述出来,其它学员补充,这是一个学员间经验与知识共享的过程,但关键是教师要对学员所讨论的问题适时全面总结。问题总结完了教学内容也就完成了。

(4)科学、准确答疑学员在案例分析、讨论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不清楚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科学、准确答疑,教师可将学员提出的问题汇总,共性问题当场解答,个性问题单独同学员交流。同时,教师要从学员提出的问题中总结出学员在实际工作中模糊及错误的。以及操作上易发生错误行为的安全薄弱环节,以便提高下个循环教学的针对性与准确性。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技术的内涵及特点决定了在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必须讲求科学性、时效性、实用性,只要安全培训教师认真研究,借鉴经验,注重创新,案例教学技术在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一定会显现强大的生命力。

培训中的案例教学 篇4

关键词:案例讨研法,煤矿安全培训,效果

安全是煤矿的头等大事, 是个永不过时的话题。安全培训则是煤矿企业的重头戏, 它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煤矿安全培训教学不同于在校全日制教学, 其不同点在于以下两方面:1) 教学对象主要是针对在岗煤矿企业职工, 他们已有一定学历基础或专业技能, 工作多年, 有较为丰富的工作时间经验, 对所从事的工作,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 需要新的知识, 以适应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发展要求, 需要解决工作时间中困惑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2) 教学内容主要有国家及行业法律法规, 灾害规律和预防知识, 实际操作知识。这些教学内容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都是直接用于生产实践的。另外, 从这些知识的来源看都是生产工作中的经验积累与总结, 甚至是煤矿生产事故中血的教训, 是煤矿职工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因此, 传统而陈旧的教学内容, 死板而一言堂的教学方法, 远不能适应被培训人员的需求, 只有不断加强教学内容的更新, 教学效果的研究, 培训方法的创新, 才能保证培训质量, 起到应有的培训作用。

1 案例研讨法在教学中的效果

1.1 案例研讨法

所谓案例研讨法, 就是通过选用能反映教学内容的典型性案例, 组织学员对其进行分析、讨论, 提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法。它的显著的优点就是通过让学员认识分析典型案例, 从而让学员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溶合起来, 既拓展理论知识, 丰富了实践经验, 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员能积极参与教学, 可极大的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它很适合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教学。

1.2 以煤矿安全培训教材中“矿井瓦斯防治”一节的教学为例来说明

主要教学内容:瓦斯爆炸的必备条件: (1) 一定浓度的瓦斯 (瓦斯爆炸界限为5%~16%) ; (2) 高温火源 (瓦斯引燃温度:650℃~750℃) ; (3) 足够的氧气 (体积比≥12%) 。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 (1) 防止瓦斯积聚; (2) 防止瓦斯引燃; (3) 防止瓦斯爆炸灾害扩大的措施[1]。

案例: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正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肖家湾煤矿“8·29”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以下简称“8?29”事故) 。事故原因是肖家湾煤矿非法违法开采区域的10号煤层提升下山采掘作业点和+1220米平巷下部8号、9号煤层部分采掘作业点无风微风作业, 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浓度;10号煤层提升下山采掘作业点提升绞车信号装置失爆, 操作时产生电火花、引爆瓦斯;在爆炸冲击波高温作用下, +1220米平巷下部8号和9号煤层部分采掘作业点积聚的瓦斯发生二次爆炸, 造成事故扩大[2]。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归纳案例研讨法在教学中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 注意能力的培养。能使学员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工作时间经验进行判断和决策, 从而提高了分析问题 (为什么会发生“8·29”事故) 和解决问题 (如何防止瓦斯爆炸) 的能力, 能促使培训机构不仅要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更重要的使学员在寻求答案时主动思考问题, 加强了消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同时, 也使学员能认清自己在知识、经验等综合素质方面的不足。

其二, 激发创造性思维。这种方法使学员马上进入实际的工作状态, 将自己置身于解决问题的决策者地位, 对案例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做出综合、客观地分析;什么是隐患;什么是事故的形成机理, 应采取何等措施等等, 从而根据所学知识和积累的经验提出避免事故发生的可行性方案。这一过程正是学员学习、消化、理解、分析、创造性的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过程, 也是管理素质提高的过程。

其三, 实现了全员参与的教与学互动性。教师选好案例, 并在叙说案例时, 要有意识地留出大家动脑筋思考的余地和问题, 这是一个技巧问题。让学员听起来很平凡, 处理起来不简单, 在研讨时让学员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争辩, 根据各自的知识结构、水平与工作实际经验, 各抒己见, 刨根问底。充分讨论后, 老师给答辩, 这不仅做到了学员积极思考, 师生互动, 同时对学员来说, 也是一个归纳思维, 取长补短, 完善自我, 提高能力的过程。

其四, 增强了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对一个管理者, 首先是努力接受各方面知识, 其次是消化, 整合知识, 用所学知识指导工作, 再者就是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新知识, 不断积累经验, 不断完善自己, 提高自己, 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据此, 受训学员研讨时, 不论分析问题, 还是决策问题, 可能都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这就迫使学员明白自己需要进一步提高, 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 不断的努力工作, 积极地完善自我, 尽快提高解决问题的水平, 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其努力学习的主动性也就由此而生。

2 案例研讨法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案例式教学与研讨式教学是为了达到特定的培训目的而采取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要达到应有的培训效果, 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合理安排案例教学实践和分组研讨的规模

该方式的培训占用时间较多, 故在培训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教学目的, 课程设置与培训时间的协调分配问题, 避免因时间不足而影响该方法的运用效果。分组研讨时, 每小组人数要适度, 人数太少, 不同意见就少, 达不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目的;人数太多, 有些学员没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以至于成为旁观者, 也会影响讨论效果, 据我们多次分组研讨的体会, 每小组一般以15~20人为宜。

2.2 案例研讨法教学的设计

案例的选择应密切结合教学内容, 要有典型性、代表性;密切结合培训对象;在地域上尽量就地取材;在时间上力求近。一般来说, 选用的案例应适当, 难易程度适中, 教师能很好把握, 学员易为接受。研讨过程是培训质量的重要环节, 但组织好研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应该结合培训内容和目标提供一些思考题, 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讨, 启发学员阐述观点, 发表见解, 提出疑惑, 探讨问题, 目的是鼓励学生多思、独思, 学员之间也可以进行争辩。此时, 学员也进入渴求结论的状态, 这时作为指导、答疑老师要当好导演、教练, 学习的促进者, 解决问题的引导者, 学员理解知识的评价者, 促使学员不断地统一认识, 从而提高水平。故老师是非常重要的角色, 既要有水平, 又要有责任, 不能既不教, 也不讲, 甚至不告诉学员哪些是对的, 哪些是错的。否则, 就失去了研讨教学的意义了。

2.3 学员的交流是提高培训质量的中心环节

全体学员讨论是整个案例式、研讨式培训教学的中心环节, 是此方法运用过程中的高潮, 也是检查学员个人和小组学习效果如何的最佳方法, 促使学员取长补短、创新积累、经验分享的重要形式。交流之后老师要认真、客观地进行点评, 应告诉学员判断分析问题的方法和依据, 矛盾的主、次方面, 从中应将吸取哪些教训, 若有类似的问题出现, 应该怎么办等等, 使学员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一个飞跃。

2.4 与现场考察相结合是培训质量的有益补充

结合培训的内容与目的, 选定有教育意义的工作单位去考察, 亲自聆听被考察单位谈体会、谈教训、谈经验、谈创新、看实际, 能够使学员大开眼界, 大有收益。尤其是通过对问题的咨询、交流, 可使培训学员学到很多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知识与经验, 对学员促进很大。

3 结论

案例研讨法应用于煤矿安全培训教学中, 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有关煤矿安全培训中心 (例如:平顶山天安煤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在安全生产培训工作中即采取了此方法, 受训学员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效果非常显著, 望同仁、同行们积极探索与创新, 为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培训质量, 扭转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作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事故快报[OL].http://www.chinasafety.gov.cn/.2013

2011远程培训教学案例 篇5

有趣的声音世界《大鼓和小鼓》教案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徐水小学 杜伟

指导思想:在音乐课程改革过程中,了解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熟悉音乐课程基本理念,把握音乐课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等方面来设计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使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在课堂上乐于动脑、大胆发言、敢于创新的精神,为终身学习音乐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教材分析:

《大鼓和小鼓》是一首日本歌曲。全曲共八小节,四乐句。歌曲使学生认识了大鼓和小鼓,学生从中了解到大鼓和小鼓的声音在高低、强弱、音色等之处都不相同的特点。

学情分析:这是一首二拍子的日本儿歌,旋律共有四乐句,歌词内容为大鼓和小鼓一强一弱的敲击,体现音乐中力度的对比,歌曲简略易学。学生对于鼓的种类不是很清楚,需要从幻灯片中多多了解。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产生对鼓的兴趣与喜爱,有进一步探索学习的求知愿望。2、让学生初步感知声音的高低与强弱。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大鼓与小鼓的声音及强弱力度特点。

2、创编简单的节奏鼓点。

3、教具:课件 大鼓 小鼓 各种打击乐 教学流程:

谜语引入——介绍种类——学唱歌曲——为歌曲伴奏——分组展示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以生动有趣的形式抓住儿童好奇的心理,在有效引发其对课程的乐趣的同时,清晰、直不雅的让学生开端熟悉乐器—鼓。)

1、话说鼓: 谜语:圆圆一只大木桶,上下是皮肚里空,娃娃见了爱打它,一打就说咚咚咚。(学生猜—乐器)(鼓)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参观鼓的世界。

提问:请问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下,看见鼓,听到鼓声的?

生:过年、过节、开庆祝会、少先队鼓号队…… 师:鼓即是乐器又是道具,人类从大自然的风雨雷电声中得到启示并创造 了鼓,鼓的种类很多,具说能叫出名字来的就有上百种。

1、鼓的种类名称:(课件)()

生:大鼓、小鼓、小军鼓、架子鼓、铃鼓、、手鼓、腰鼓等等

2、击鼓方法:

设问:在一个鼓上,你们能敲击出多少种不同的声音和节奏?

生:在鼓上尝试并感受不同的部位,不同的敲击法,及不同的声音效果和节奏。

师: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敲击大鼓与小鼓,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声音的强弱高低与音色。(大鼓:咚咚 小鼓:嗵嗵 嗵)

2、介绍打击乐器

(1)教师出示部分乐器:大鼓、小鼓、锣、镲、三角铁等

(2)请学生上前动手敲响乐器,亲自体验乐器声音。(3)教师演示两种打击乐:用小鼓拍打一段节奏;用三角铁为歌曲《小星星》伴奏。学生能认识部分打击乐器并感受其声。

深入重点: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同,不同的鼓声敲打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1)教师敲打大鼓两声,学生模仿“咚、咚“(强调是两声,并重音)

(2)教师敲打小鼓三声,学生模仿“嗵、嗵、嗵”(强调三声)

二、学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1、听赏歌曲范唱,感受歌曲其情绪。

2、学唱歌曲,并模仿打鼓的姿势

3、感受大鼓与小鼓的强弱力度特点。(“咚 咚”跺二下脚,“嗵 嗵 嗵”拍三下手)

(让学生通过节拍游戏在加深对鼓音响、强弱对比的概念,而且能不错的区分和表现强和弱这两种不同的音乐力度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节拍表现能力。)练唱歌曲:

教师唱“擂起了大鼓”,学生唱“咚 咚”

4、学生随音乐伴奏演唱歌曲。

5、教师分发各种打击乐器

6、学生分两组,一组演唱,一组模拟大鼓与小鼓声音击鼓伴奏,或拿手中的打击乐器伴奏。板书设计:《大鼓和小鼓》

2/4拍 强 弱 ︱ 强 弱 ︱强 弱

● ○ ● ○ ● ○

教学反思:

我在教二年级学生演唱《大鼓和小鼓》这一课中,让学生采用听唱方法学习歌曲。开始时只让学生歌唱模仿鼓声的乐汇,和老师进行“接唱”,增加学习的趣味,然后再逐渐完整的歌唱全曲。

在学生熟练掌握歌曲后,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分组歌唱。一组唱“大鼓”,一组唱“小鼓”,要求分组的接唱要节奏稳定、音调准确、衔接紧凑、会看指挥(这是利用分组接唱的形式感受音乐的分句,为音乐结构的学习做感性的准备。音乐结构的感知也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基础)

检察教育培训案例教学方法 篇6

内容摘要:案例教学是以学员为主体, 通过对案例的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从心理机制、学习目标、学习效果等方面看,案例教学符合成人学习规律,特别是检察教育培训。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把握案例编写、教学物理环境选择、课堂实施等环节,充分尊重学员的主体性, 调动学员的主动性,发挥学员的能动性。

关键词:教学法 案例教学 成人学习 检察教育培训

一、案例教学含义

(一)教学法与教育理念

教学法与教育理念密切相关,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法。启发式教学与“知识只是一种自我认识”的教育理念相符合。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在于调动学员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员积极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提高专业能力。而注入式教学与“教即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的教育理念相联系。根据《说文解字》的释意,“教”的含义为“上所施,下所效也”。注入式教学又称为“灌输式”、“填鸭式”,意指老师从主观愿望出发,把受众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向其传输知识。案例教学则属于前者;讲授教学则属于后者。

(二)案例教学:概念、渊源与发展

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学员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使学员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对基本原则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将所描述的法律事件带入课堂,为学员提供一个虚拟的环境,让学员在群体讨论中进入法律情景,通过归纳与演绎的方法掌握其中的法学理论并追寻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其基本模式是老师提出问题,并为学员创造出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引导学员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方案。

案例教学法的渊源可以溯及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只是一种自我认识。教师的任务,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人们把心灵中所固有的知识产生出来。因此,他运用问答法,又叫“产婆术”或“精神助产术”,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逐步引伸,归纳,让他们思考并回答问题。

1870年,美国哈佛法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姆布斯·朗德尔创立了判例教学法。朗德尔被誉为案例教学法的“先驱者”。朗德尔以法院判例为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只阅读原始的资料(案例),在课堂上学生充分参与讨论。以后这种教育方式广泛应用于法学、工商学等学科之中。案例教学凸显了这样一些观念: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观;2.法律教学面向司法实践;3.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三)案例教学与讲授教学的不同

基于教学理念的不同,案例教学与讲授式教学在教育目的、教育方式、沟通交往方式、教师与学生地位、学习类型、学习重点、学习方式、教学效果等方面则呈现出巨大差异。

现以图示之:

二、案例教学与检察官培训

案例教学与检察官培训之间有着高度的亲和性。

(一)案例教学与成人教育培训

案例教学符合成人学习的基本规律。

1.从心理机制上看,成人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这种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对成人学习有双重意义:从积极方面来说有助于对现有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从消极方面来说则可能成为进一步学习的障碍。成人学习与其说是由教师教他们学习,不如说是他们自己在对以往知识、经验的反思和领悟中学习。

2.从学习目标上看,成人学习不是简单地掌握一般知识,而是要解决在工作中暴露出来的能力、水平不足的问题。

3.从学习的效果上看,成人学习的效果不在课堂上而在实践中。学员要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在今后的检察实践中进一步将能力转化为行动。

4.从学习特点上看,成人学习属于高级学习。高级学习要求学员在初级学习——教师只要求学生知道一些重要的概念和事实,在作业中学生只要将他们所学的东西按原样再生出来——的基础上,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也即通过“同化”与“顺应”而实现双向建构。

案例教学以学员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满足了学员的需求,能够有效地提高学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从而有利于知识的内化。并且,案例教学以讨论为主的特点,也益于学员间通过头脑风暴,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另一方面,案例教学的情境性,有助于学员学习的迁移,实现能力向行动的转化。

(二)案例教学与检察实践

法律是一种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体系。规范的特点在于规定一定数量的义务与权限,这些义务与权限即使在权利主体违反或不使用时仍然是有效的。它构成了检察官办案时思维推理的大前提,即陈述一个概括性表述。但法律规定本身的意义有时是模棱两可的,即便看起来清楚明确的法律规则,也经不起具体案件的拷问,因此,在具体适用时需要进行解释。另一方面,作为陈述一个特殊性表述的小前提在我们做出结论之前,也不是不言而喻的,而是一个有待判断证明的命题。因此,检察实践中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是一种“技术理性”,是一个“经验问题”。

而案例教学是一种集体学习。学员通过头脑风暴,分享他人的经验,从中学习他人的思维方法,强化法律思维、逻辑推演方式及过程,而不是仅仅地学习思维的结果,进而提高学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判断、创新思维和应急处理的能力。这正是符合成人学习的本质特征。另外,案例教学法将学员引入特定情境,通过加强其体验来促使其进入深度思考,顺利进入成人学习的“反思性观察”阶段,从而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需要说明的是,案例教学有着讲授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它具有成本高、过度概括化、知识系统性不足、信息交流不经济等局限性。

三、案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案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包括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环节与过程。

(一)案例的选择与编写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起点,选好案例是搞好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案例的选择和编写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真实性。客观存在的案例,大家容易接受,并有一种亲切感,同时也容易将学员带入相应的情境中,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情境性的优势。

第二,典型性。要求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由它可以进行某种一般性推导或归纳。

第三,目的性。应围绕教学目的选择案例,使案例能够承载一定的教学目的,让学员在案例的阅读讨论思考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深化学员对相应理论知识的理解认识,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综合性。案例应有丰富的内涵,较为复杂,这样才有挑战性,激发学员的内在动力,进入深度思考,学习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灵活的技巧来处理不同的问题。

一个好的案例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所提供的是真实的问题、矛盾和困境,存在着从各个侧面研究、分析和解释的可能性。能够创造和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而不是拘泥于所谓标准答案,充分激发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他们发散性思维能力。

(二)案例教学活动物理环境的要求

物理环境对案例教学的开展有着重要影响和作用。因此,案例教学对物理环境有着高于讲授教学的要求。

1.设备材料。不同于讲授教学一块黑板、一个讲台,案例教学要有移动话筒、幻灯机、投影仪、白板、白纸、贴片等材料与设备。

2.班级规模。班级规模可大可小,但应以20-30人为宜,最多不超过百人。因为人数过多影响交往的效果,有些人可能会游离出课堂集体讨论,并形成非正式的小团体。

3.教室环境。教室环境对教学活动具有着某种决定性意义。正如有人所言: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物理环境中进行的,这一环境在某些十分重要的方面制约着学生学习与发展之可能性。环境这一舞台一旦搭起来,则于此上所进行的演出活动便已部分地被决定了。因此,应根据教育目的、案例内容、讨论问题的性质、教学安排等决定如何布置教室,选择灯光以及座位的摆放。如“马蹄型”适合于小组讨论后成果交流,全班范围内的案例分析或教师点评。

(三)课堂教学的实施

课堂教学实施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分组。分组的目的在于便于分享和讨论,因此人数不宜过多,因为:A.集体越大,情感纽带的力量就越弱,每个学生并不感到其他同学的亲切,少数同学逐渐被冷落;B.人多影响交往;C.可能形成非正式的小团体;D.可能出现“搭便车”现象。

2.热身。讨论事先布置的阅读材料,如案例介绍;另外还可以做一些小游戏,以此打破学员与课程的隔阂。

3.小组讨论。小组讨论主要要把握以下几点:其一,每位学员都要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其二,小组内并不一定要达成一致意见;其三,小组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讨论。

4.班级交流。既可以通过代表来陈述小组的观点,也可以让每位学员都发表意见。

5.总结归纳。案例的重点难点问题是什么,大家的观点有哪些,讨论中的长处是什么以及不足是什么。既可以让学员自己总结,也可以由教师来总结。

四、案例教学实例

(一)藤某某盗窃案案情梗概

藤某某,贵州修文县三元村一组的村民。从2007年开始,藤某某陆陆续续地在贵阳“高尔夫度假中心”球场附近捡拾别人打丢的高尔夫球,到2008年11月,已经积攒了满满一编织袋放在卧室里。三元村派出所的民警因为另外一起案件来藤某某家开展调查时,无意之中发现了藤某某家里的高尔夫球,遂以涉嫌盗窃罪对其进行拘留。

经侦查查明:2007年6月至2008年11月期间,藤某某到贵阳高尔夫度假中心球场捡拾了1249个高尔夫球,后经鉴定价值15513元。案发后在其家中追缴高尔夫球699个。同时查明,藤某某曾将其中的150个高尔夫球低价销售给同村某某,获赃款410元;将400个高尔夫球低价销售给同村段某某,获赃款600元。

2009年3月,修文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以盗窃罪判处藤某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罚款1万元;曾经从藤某某手里收购过二手球的段某某、龚某某分别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半,缓刑两年。

藤某某不服,提出上诉。

修文县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修文县人民检察院认为量刑畸轻,理由为:盗窃1万以上就属于数额巨大,法定刑就是3年以上10年以下,而且,盗窃跨度的时间特别长,连续性作案。从这种角度来考虑,判处缓刑是不应该的。

2009年8月13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没有采纳公诉人的抗诉意见,以“认定事实不清”发回修文县法院重新审理。

2009年12月20日,修文县人民法院重审后作出判决,改判藤某某、段某某、龚某某等人无罪。

(二)藤某某盗窃案课堂讨论环节设计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为增加教学环节的直观性和现场感,在背景材料中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了相关的场景、涉案人员、办案检察官的出庭情况、各界的观点及引发的舆情。基于本次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强化执法观,提升检察官的执法能力”。因此,根据课堂研讨问题的需要,将研讨环节设计为“以案情发展为主线”,主要为三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提供给学员的背景材料及研讨问题。

案件背景材料:

藤某某,是贵州修文县三元村一组的村民。从2007年开始,藤某某陆陆续续地在贵阳“高尔夫度假中心”球场附近捡拾别人打丢的高尔夫球,到2008年11月,已经积攒了满满一编织袋放在卧室里。三元村派出所的民警因为另外一起案件来藤某某家开展调查时,无意之中发现了藤某某家里的高尔夫球,遂以涉嫌盗窃罪对其进行拘留。

经侦查查明:2007年6月至2008年11月期间,藤某某到贵阳高尔夫度假中心球场捡拾了1249个高尔夫球,后经鉴定价值15513元。案发后在其家中追缴高尔夫球699个。同时查明,藤某某曾将其中的150个高尔夫球低价销售给同村龚某某,获赃款410元;将400个高尔夫球低价销售给同村段某某,获赃款600元。

研讨问题:

本案由公安机关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做为承办案件的检察官,影响您作出决定的因素有哪些?

第一阶段总时长为45分钟,包括四个环节:一是向学员讲解案例教学的基本要求,讨论时应注意的事项。包括:小组的每个成员在讨论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参与;确定一个小组负责人;确定一个小组秘书做记录;小组内并不一定要达成一致意见;小组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讨论;等等。为节省时间,我们在课前已完成分组工作。时长为5分钟。二是学员阅读案例环节。因为本次讨论的案例事实相对比较简单,因此采用课堂发放案例的方式。时长为5分钟。三是小组讨论环节。各小组须按照要求,就课堂所给定的案例材料进行讨论。时长为20分钟。四是交流与总结环节。时长为15分钟。

2.第二个阶段提供给学员的背景材料及研讨问题。

案件背景材料:

2009年3月,修文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以盗窃罪判处藤某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罚金1万元;曾经从藤某某手里收购过二手球的段某某、龚某某分别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半,缓刑两年。

藤某某不服,提出上诉。

研讨问题:

(1)您作为检察官对一审判决的态度如何?

(2)您对检察机关提起的抗诉,如何看待?

(3)作为检察官,您该如何应对辩护人的辩护意见?

第二阶段总时长为50分钟,包括三个环节:一是给学员提供案件第一审判决书、检察机关抗诉书、辩护人辩护意见等案件材料。时长为5分钟。二是分组讨论本阶段研讨问题。时长为25分钟。三是交流与总结环节。时长为20分钟。

3.第三个阶段提供给学员的背景材料及研讨问题。

案件背景材料:

2009年8月13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没有采纳公诉人的抗诉意见,以“认定事实不清”发回修文县人民法院重新审理。

2009年12月20日,修文县人民法院重审后作出判决,改判藤某某、段某某、龚某某等人无罪。

之后,修文县检察院又第二次提起抗诉。

2010年3月22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裁定,被羁押了401天的藤某某被宣告无罪。同案的段某某和龚某某也被宣告无罪。

2010年8月16日,作为法定的国家赔偿义务机关,修文县人民检察院和修文县人民法院给藤某某、段某某、龚某某三人赔礼道歉。三人分别得到8万余元,5万余元的国家赔偿金和精神慰问金。

研讨问题:

(1)如何看待检察官的言词?

(2)如何认识检察官执法办案中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

(3)您认为检察官在办理此案中失当和得当的表现有哪些?

(4)统观这一事件,检察官应有哪些作为?

第三阶段总时长为60分钟,包括四个环节:一是继续给学员提供案件后续材料,包括音频、视频、纸媒等资料。时长为8分钟。二是分组讨论本阶段研讨问题。时长为25分钟。三是班级交流。各小组将本小组讨论的观点在班级范围内进行交流。时长为20分钟。四是总结归纳。既对本阶段研讨进行总结,还要对本次案例教学课程的研讨进行全面总结。时长为7分钟。

(三)藤某某盗窃案案例教学的启示

综合案例内容及课堂讨论环节设计,我们认为,好的案例教学不可或缺以下要素:

1.好的案例。案例是案例教学的起点,必须精心选择真实的或设计有效的案例。无论设计,还是选择的案例,都应尽可能与一定的理论知识或实务操作相关联,应将预期要弄清或解决的相关问题作为设计和选择的案例的首要条件。这样的案例教学,才可能取得的实效。此外,好的案例应包含哪些资料,应在什么时间节点展开或结束,也直接关系到对案例内容的取舍和把握。

2.好的问题。问题是研讨的主题。好的案例应蕴含着知识点或能力点,并通过问题予以呈现。

3.好的情节。情节的设计与安排,对案例教学的课堂环节尤为重要。为使案例活灵活现,吸引学员关注,就必须加强戏剧性,设置悬念。以此引发学员的兴趣和思想碰撞,使学员身临其境,置身于案例中,激发课堂讨论。

培训中的案例教学 篇7

1.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是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性教学方法, 虽然不具有系统性, 但是有一定的地位和价值。它是指通过选择典型案例来分析与讨论某个知识点的一种方法, 是一种互动式的教授方式, 在现代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优势一方面表现在它的客观真实性, 案例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或是以往发生的鲜活的例子, 事实胜于雄辩, 说服力更强;另一方面表现在案例教学法的直观性强[1], 案例是煤矿前辈职工血的教训或者是成功的经验, 许多工作活动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2.案例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2.1在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使用案例分析的必要性

除了案例教学法本身的特点外, 在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使用此法重点在于两者的结合对当前的煤矿生产具有巨大的作用。煤矿作业的工种分许多种, 培训难度比较大[2];职工的文化、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培训只是个过渡, 不是煤矿集团的主要工作, 因而时间比较紧凑;工作中的职工年龄偏大, 对于知识的学习与吸收能力大不如学生时代, 若是教授太多的知识点, 反而提不起学习者的兴趣, 使培训变得枯燥乏味。在权衡以上利弊的基础上, 案例教学法不失为煤矿安全技术培训的好办法。

2.2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问题

在案例的具体应用中涉及几个问题, 需要引起重视。首先, 案例的选择问题。这是案例教学中必须要面临的问题, 同时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具体来说, 选择的案例需要具有典型性, 贴近本单位实际, 引起共鸣, 结合图片与讲解词进行教授。其次, 如果事故案例的当事人还在, 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 可以邀请他们到课堂“现身说法”。[3]用案例与职工进行探讨, 鼓励职工说实话, 发扬民主精神, 了解职工的真实想法, 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教育,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案例进行讨论能够使员工加深对安全知识的理解与感悟, 从而促使他们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再次, 在案例的分析与讲授之后, 需要对其进行总结, 才能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使直观形象的事物转化成客观抽象的思维, 使知识系统化。通过案例分析, 进行升华, 丰富煤矿知识培训的内容, 同时使职工有别于在校学生。

在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 案例教学法已被实践检验是真实和直观的, 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同时也附带产生了社会效益, 丰富职工的阅历。

3.小结

进行煤矿安全技术培训, 要注意案例教学法在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前、中、后三个阶段的运用, 在培训前要挑选准确的案例, 在培训过程中进行合理地讲解与适当地互动, 引起员工的共鸣, 加深理解, 在培训后及时总结归纳, 以达到知识系统化与理论化, 从而把零散的知识片段联系起来。案例教学法在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具有重要地位, 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民.谈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的教与学.煤矿安全[J].2011 (8) :40.

[2]叶玉清.略论案例教学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培训中应用.安全与健康[J].2011 (4) :17.

培训中的案例教学 篇8

关键词:案例,教学,培训

近几年来, 全国各地都会发生有关煤矿的重大事故, 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造成了很不好的社会舆论影响, 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国家对此提出了“管理, 装备, 培训”的三并重原则, 将煤矿安全问题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地位。教育培训是这个阶段国家对于煤矿企业人才缺失问题应对的关键对策, 效果也很好。煤矿企业希望能够通过培训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然而事实上大多数的煤矿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 缺乏安全意识, 缺少敬业精神, 因此对这类从业人员的培训就变得十分重要, 但是对这类人员培训的工作任务繁重。怎么样克服教学中的困难和压力就成了所有培训教育的问题。

一、案例教学的优点

案例教学法是使用经过筛选的典型案例, 这些选择的案例是要可以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的, 再同构在课堂上组织学员分析、讨论, 提出自己思考所得的问题, 最终教员进行归纳总结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方法。我们在这里介绍一下它的几种优点。

1. 直观性

在课堂上使用的案例都是在现实情况中发生过并付出惨痛代价的安全事故, 这些是别的从业人员用血的代价留下的忠告。在案例事故教学中, 我们通过一系列安全事故描述和分析直面的向学生讲述安全事故所带来的危害性。这种发生过的事实最好的老师。在案例教学中我们要把案例的精华传授给学生, 使他们从听觉和感官直接感受到安全事故的危害性, 让学生不仅拥有理性的认识, 同时具备感性的理解, 让学员更好的去学习安全工作知识。

2. 说服力强

事实胜于雄辩。煤矿的从业人员最看重的就是事实, 最看不起满口空谈。在现如今这种情况下, 想要员工以安全第一, 质量为本, 真心实意地按照安全生产管理规范的准则生产是有很大困难的。

3. 可以积极地调动职工学习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在学习实践中让教员与学员互动的方法。在案例教学中启发学员挖掘身变的所见所闻, 从自身体会出发给记忆留下深刻印象, 这些都是课堂的主体, 他们不但是去接受教育更是对自我教育。

二、案例教学在安全教育工作中的必然性

1. 在煤矿工作中其中有许多不同的工种需要不同的人各司其职

因为其工种多, 工作涉及不一样、操作与所需技术各有特点, 理论性强给培训造成相当大的难度。

2. 不同的学员在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层次不同

文化水平不一样, 就会存在差异, 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水平之间难以磨合, 一些在工作上有丰富经验并且技术熟练的老员工, 忽略了理论知识的培训, 在一些新的操作技巧中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然而某些刚刚开始工作的从业人员, 他们则没有实际的工作经历, 操作技术不够熟练, 但是拥有较强的基本理论基础, 在学习新的知识可以较快的理解。

3. 时间周期很短, 可以学习内容多

安全技术培训的实际周期短, 但是需要学习掌握的内容多。

4. 对于学习厌烦, 缺乏自觉性

学员中有很多年龄偏大, 他们接受的文化教育水平不高, 理解能力不够, 时常会不想接受教育和上课;另外还有员工不理解教学的关键性, 虚度学习时间浪费自己在课堂上的额时间, 然而还有一些学员则是需要处理的事情繁多, 不能集中在学习上, 注意力被分散了, 在学习上没有好的自觉性。

从以上问题来看, 如果要解决这些, 让学员专心学习, 必须在教学中案例教学法, 把事实和教训放在他们面前, 让他们真正意义上知道参加安全技术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从而让学员自觉自主去参加培训。通过案例教学, 可以让学员以安全为本, 增强安全技术培训的说服力。

三、案例教学的实施

1. 案例的选择

教师有目的的选择案例。这一点是选择案例的关键要素, 这决定了实现案例教学是否有良好的效果。教师选择的案例时候要具有代表性, 能够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案例本身具有警示的作用, 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时刻谨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例如:在“保护接地或接零措施”的内容教学中, 就可以选择没有“保护接地或接零措施”的事故案例, 使员工知道这一点的重要性, 提高警觉。员工知道听到的案例。在使用这类案例既是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对自我教育的过程。例如:在“工作票制度”的这一节的教学中, 可以让员工列举出自己遇到的工作票事故及“三违”现象。员工们不但可以谈大家都知道的事故, 还可以提一提自己法师却没有出事的经历感觉, 最后集中意见列出可靠的建议和以后的工作打算。

2. 案例的讨论

在案例教学中我们以学员对案例的讨论作为教学方法的中心环节。在该阶段里要发扬民主的观念, 在课堂开始时期就激起学员兴趣, 从而让学员讲真话、说实话, 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给有着不同观点的双方学员进行讨论探究, 如果有不正确的观点则要予以及时的纠正说明。

总结

通过上述对案例教学法的研究, 可以知道配矿安远教育需要案例分析的指导;把握好每一位学员自身的特点, 运用不用的案例教学帮助每一位学员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从多方面对安全教育进行分析教学, 抓住重点, 需求突破点。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与技术水平, 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唐上宁.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卫校卫生法律法规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08:116-117.

[2]张泉.案例教学法在卫生法律法规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 2013, 12:205-206.

“案例研讨”在职工培训中的作用 篇9

1、针对性

通过一个或几个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让职工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职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技能。因为案例的针对性越强,越能激发职工潜在兴趣的可能性,有利于职工进入“角色体验”和“情境体验”,提高职工在生产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性

油田基层职工培训的特点,决定了培训要侧重讲授专业知识,让职工具有解决生产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案例不是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或经验体系,而是从生产实践中提取,选取的案例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启发性

兼职教师提供的培训案例具有不完全信息的特点,即让职工在案例中作为“当事人”,引导职工对模糊信息进行关联分析,这种启发性的引导可以开拓职工的思维视野,形成各种新颖而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以达到预定的培训目标。

4、参与性

只有职工积极主动参与,才能达到“案例研讨”在培训中的目的。职工的参与度,可以说是案例培训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案例培训中,要求兼职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创设一个和谐融洽的培训气氛,激励职工积极参与到案例讨论中来。

二、培训中“案例研讨”的推进

1、精选案例

案例是培训内容中的重要素材之一。首先,案例要切合实际,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不但反映钻井和完井理论的一般特性,而且还要提高职工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同时,在案例的选择过程中,兼职教师还要根据职工的情况,如职工的知识结构等,对选取的案例难度进行必要的处理,案例太难易挫伤职工参加培训的热情和自信心,相反,案例过于简单会使职工产生“轻敌”的心理,总之,案例的选取难度要适中,以促使职工对案例的理解,为讨论的展开做好铺垫。

因此,在基层职工培训中,优质的案例往往对接下来的讨论具有导向性:案例中的疑难问题是什么?哪些关联信息至关重要?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什么方法最适宜当前的施工?

2、案例讨论

首先,小组讨论阶段。由于职工个人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并且准备难以全面,甚至解决问题的思路不清。因此,应根据职工的工作经验、技术能力等将职工分组。小组讨论主要是通过相互交流和讨论,促使每个小组成员进一步思考、调整和深化自己对案例的分析。经过相互交流和启发,使职工较顺利地解决个人在准备案例中的困惑,使其观点更加全面,方法更加周详,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

其次,整体讨论阶段。这一环节是形成培训结果的重要环节,也是职工分享经验和知识的过程。经过小组讨论后,兼职教师可以请每个小组派出代表陈述其小组的观点,其他成员也可以进行补充。同时各个小组职工间也可以质疑问难,从而吸收各种观点的可取之处,形成有效的解决案例问题的方法。在这个环节中要求职工积极参与讨论,并认真聆听其他职工的发言和教师的讲解,兼职教师则通过各种方法调动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在适当的时候提供各种理论支持和背景资料,有效引导讨论的方向。兼职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当好“引导者”的角色,使职工积极阐述自己的见解,否则,整体讨论就会流于形式而失去意义。对于人数较少的基层单位,这一阶段可以和小组讨论阶段合并进行。

3、总结评价

该环节通常由兼职教师对培训的过程进行归纳、评估,揭示案例中包含的理论,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通过归纳总结,帮助职工理清思路,使参与培训者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进一步提高职工实际操作的能力。同时,对职工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评,对好的意见及独到新颖的见解予以肯定,并指出职工在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以提高案例讨论的质量。

三、培训中“案例研讨”培训的优化

1、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案例研讨

油田基层职工培训内容很丰富,兼职教师可以考虑利用油田局域网为载体,精选经典案例,供职工学习并开展网上论坛讨论。也可以和上级部门结合,积极组织职工到实地考察学习,实现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法和模式,让职工搜集第一手资料,自己编写设计案例并进行分析,充分发挥职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案例具有创新性

编写的案例在融合钻井与完井理论知识点的同时,在内容上还要体现钻井与完井的前沿成果。对职工来说,创新性的案例和体现当前钻井新技术的案例,可使职工提出创新性的见解,使其在理解基本理论的同时,结合案例提供的线索,提出创新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兼职教师的角色定位

职工培训活动是一个由教师和职工的“教与学”构成的行为系统。在油田基层职工培训中,应以兼职教师为主导,参与职工为主体,二者的关系是“师生互补,教学相辅”。兼职教师在培训中不仅发挥着教的作用,还要扮演主持人、发言人、导演等多种角色,注重职工参与的主体性,营造出一种以职工为主体的培训氛围。总之,兼职教师要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参与职工自身的“动脑、动口、动手”来达到培训目标的实现。

“案例研讨”培训作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基层培训模式,相信它能给油田基层职工培训工作增添动力。不断推进与优化“案例研讨”在职工培训中的运用,可以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与实操技能,从而打造出一支技能素质过硬的基层职工队伍,为油田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摘要:“案例研讨”是通过对具体情境的描述及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以提高职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培训模式,它符合油田基层职工培训的要求。在职工培训工作中,针对生产特点并结合单位实际,运用“案例研讨”和“操作示范”教学法,对提高职工队伍的岗位技能素质大有益处。

培训中的案例教学 篇10

近几年以来,随着全国各个省、市陆续开始实行新课程,对教师进行大规模的教师培训成了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教育部规定,在各地实施新课程之前必须对教师进行培训。师范类学校的教师也认为,中学在职教师需要培训。各级中学的领导和教师也觉得需要参加培训。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师培训的大环境,教师培训使得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一定的更新作用。在培训过程中,培训教师也尝试了很多种培训的方式,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行动研究, 以课例为载体的方式,反思性的教师培训方式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然而,教师们对新课程培训也持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其中,有的教师对培训不太满意。在教师培训中,有“五大顽症”,培训专家所讲授的理论比较深奥,教师难以接受,培训的形式单一,培训的各方面内容过多,培训考核、管理不恰当。一次关于市级培训的调查表明教师们对课堂教学对利用课堂教学案例来剖析新课程的理念特别感兴趣。教师既然有对课堂教学案例有需求,我们就应当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因此,作者设计了一次利用课堂教学案例培训高中英语教师的活动,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并对这次培训进行案例分析。

二、研究问题

(一)利用课堂教学案例培训英语教师的效果怎样?

(二)利用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培训,英语教师获得那些方面的收获?

(三)在利用课堂教学案例培训教师的过程中,不同的培训环节对教师有何不同的作用?

三、培训案例描述

(一)培训对象

笔者组织培训某地区高中一年级英语教师32名,这些教师已经参加过市级的新课程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有《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程教材的特点、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新课程下的教学案例分析。教师基本理解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能够有意识地按照新课程理念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但是教师对新课程理解的水平和实际教学操作的水平还有待于提高,不同教师之间的水平也不尽相同。参加培训教师30名学历为英语教育专业本科,2名为英语教学方向硕士研究生。教师平均年龄29岁,平均教龄7年。男教师3名,女教师29名。

(二)培训目标

在其他新课程培训的基础上,参加培训的教师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新课程的理念,能够对课堂教学中的实际的、具体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刻的分析。

(三)培训环节

1.课堂教学案例的设计介绍

上案例课的教师将印好的教学设计方案发给受训的每一位教师,教学设计方案包括教师教学的教案和学生学习的学案。教师使用的教案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板书设计。学生学习的学案上列出了学生在课堂上要完成的口头和书面的练习材料。上案例课的教师同时为参加培训教师提示上述内容,只说明上案例中的大致内容,并不说明各项设计的意图,介绍案例的时间为10分钟。参加培训教师提前浏览教学案例的教学方案,为观看教学案例做准备。

2.观看和评价课堂教学案例录像

参加培训教师观看一节45分钟课堂教学案例的录像并填写课堂教学评价表和教师的个人收获表。本次培训活动结束时,参加培训教师将填写好表格上交。

3.教师自由口头评课

培训教师主持评课,引导参加培训教师评课。每个评课的教师都会得到一本教学参考书作为奖品。当参加培训的教师不积极发言时,培训教师提示一些分析课例的角度,如可以从教学目标的角度,可以从学生活动的角度,可以从教师素质的角度等。如果参加培训的教师想要发言,就举手示意。主持教师允许后,参加培训教师说出自己对教学案例的看法。参加培训教师既可以评价教学案例的优点,也可以评价它的缺点或者说出值得思考的问题。参加培训教师在此期间填写教师个人收获表,具体写出收获的内容。这个活动环节的时间是40分钟。有15名教师主动评课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4.上案例课教师讲解案例的设计

上案例课教师对教学设计进行全面的讲解,说明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本单元的整体教学安排、平时教学的特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准备课例时遇到的问题、课例录像之前的试讲情况等。上案例课教师还针对前一个活动环节中参加培训教师提出的问题做了相应的解释,帮助教师进一步理解本节课的设计思路。上案例课教师讲解时间为20分钟。

5.培训教师整体评价

培训教师针对本节课教学设计和教师提出的关于案例中的问题,依据新课程的理念进行全面的口头评价与解释,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培训教师整体评价时间为20分钟。

四、数据收集

(一)评价表与问卷

研究者即培训者预先设计了课堂教学评价表和培训活动收获问卷。参加培训教师在培训活动的进程中随时填写评价表和需要笔头回答个人收获的问卷,在培训活动结束之前还要再利用15分钟的时间来填写评价表和需要笔头回答个人收获的问卷。

(二)研究者亲自体验

研究者即培训者在培训现场,观察和体验到了当时培训活动的全过程。

五、数据分析

本研究的数据分析既有定量数据分析也有定性数据分析。分析包括参加培训教师填写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和他们在培训活动中的收获这两个大方面。

(一)对教师填写的中学英语课堂评价表的分析

表1中的数字为选择相应项目的教师数量,总人数为32人。从表中可以看出,教师对本节课例的认可成度较高,认可度最高的项目是“符合学生实际、教师的专业素质、师生活动的比例”这三项。教师认可度最低的项目是“学生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和见解”,但是也有超过一半的教师选择“好”这一程度。通过数据可以确定,参加培训的教师认为这是一节好课。从教师所写的课堂评语中也可以看出教师对这节课的评价很高。其中一位教师写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学生以体验、探究的方式学习语法,避免了教师直接地讲授语言的规则。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活动。” 教师对教学案例进行评价、反思,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新课程的理念。

教师对本课例的评价比较高,在观看和评价课例的过程中,就可以从案例中体会到新课程的理念,体会到新课程理念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其中一位老师在填写自己的整体收获时写道:“通过自己观看和评价这节课,我更加体会到做到真正实事求是,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去讲授英语课,复杂语法的讲解,没有母语的帮助,一般学生是很难接受的。而且,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语言体验、语言探究、语言规律归纳,在情景中应用。语法课不能只是教师在讲授,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机会进行思考,才能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二)通过问卷调查参加培训教师的收获

表2中的数字表示的是选择相应项目的教师数量。从表中可以看出,参加培训的教师在表中所列的方面收获均比较大。教师还对上述问题做回答,说明了自己的具体收获。

1.观看和评价案例后,您对新课程理念的反思与收获如何?

参加培训教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包括: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合作式学习;语法课的过程是学生阅读观察-体验-操练-归纳-应用;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整合,从课文中提取含有语法项目的语句;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要充分;制定的教学目标要适合自己的学生;要把握好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要研究新课程理念和自己教学实际的结合;在语法课上,教师要适当利用母语和学生已经学会的知识。

2.听上课教师讲解课堂教学案例设计后,您的收获如何?

参加培训教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包括:本案例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师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特别是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设计思路清晰,语法课堂教学的步骤要循序渐进,要借助母语的原因就是要真正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教师在学校备课组内经常交流,充分考虑到了课上可能遇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互动,随时向学生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语法教学的落脚点是运用语法进行语言交际,语法就应该和语言实际交流结合在一起;上案例课教师的思维比较活跃,接受新课程理念比较快;教师要结合自己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再开发、再创造;教师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学习知识,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发现语法规律,利用学生之间的讨论解决问题的活动非常实用。

3.听评课(包括参加培训教师评课和培训者评课)交流后,您的收获如何?

从总体上讲,评课教师对课堂教学案例的评价到位,既说明它的主要特点也提出了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参加培训教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包括:获取到了多位老师的有益观点;要想课堂教学具有很好的效果,教师就要把新课程理念和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操作尽可能完美地结合;听其他教师的评课,反思到了自己上课的一些缺点,课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值得借鉴;自己评课和听他人评课帮助教师提高评课的水平,而且能够及时获取别人的经验;教师要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教师设计的学生运用语言情境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课堂上,教师有时也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当时的反应灵活地调整某些教学环节;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法课要求教师从语言的意义入手,要让学生首先体会含有相应语法结构句子在文章中的意义,再去分析语言的结构;学生大声朗读是促进学生内化语言的一个重要步骤。其中一位教师这样写道:我想到的是,上一节好课并不只是一个人思考的结果,通过交流讨论,教师们更能发现问题,改正不足,发扬优点,这样集思广益我们能够提高教学水平。

4.您觉得这样的教研活动方式的效果如何?

绝大多数参加培训的教师认为这次培训活动的方式很有效。他们的看法包括:教师讨论热烈、思维活跃,把这节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得比较深入,获得了上好一节英语语法课的启示;教师们能够相互启发、相互借鉴,能够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进行反思;上案例课教师和听课教师,通过评课、交流意见的方式提高了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程度,对今后备课有很大启发,共同分享了有效教学的体验。另外,有5名教师将观看教学课例录像与在当场听课比较。他们认为,观看课堂教学案例录像不如在当场听课效果好。主要理由是教师不能观看到课堂上学生的实际整体表现,体验不到课堂的实际气氛。

六、研究结论

本次利用课堂教学案例培训高中英语教师的活动取得了很好效果。绝大部分参加培训的教师对培训的效果认可,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培训中的不同方式获得了多方面的收获。通过观看和评价课堂教学案例,每位教师看到了新课程理念的具体化方式,再次体验了一个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变式”;通过听上课教师讲解课堂教学案例设计,教师理解到了上课教师的整体设计意图以及设计的方式和全过程,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备课有启发;通过听多名教师评课的过程,教师的思维进一步开阔,从更多的角度来分析这节课,更加深刻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提升了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获得了更多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实际课堂教学操作方式。

七、对教师培训工作的建议

利用课堂教学案例对教师进行培训的方式是一个广大教师普遍认可的一种培训的方式,那么,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案例的优势,为教师设计多种分析课堂教学案例的培训环节,如本次培训活动中的观看和评价课堂教学案例录像环节、上课堂教学案例教师的介绍环节、上案例课教师讲解教学设计环节、多名教师口头评课环节等。这些培训环节充分调动教师思维的积极性,让教师在各种培训环节中体验、探究、交流、归纳、总结、提升自己的新课程理念。这样,教师才能将新课程的理念尽可能快地运用于自身的课堂教学实际。其实,这种利用课堂教学案例培训教师的方式与新课程的理念是一致的。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的方式符合新课程的理念,那么,教师才会将新课程的理念内化,也才会将这种理念自然而然地迁移到他们的课堂教学上。可以说, 现在培训教师的活动方式就是教师将来的教学方式。这样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设计培训活动,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教师培训中的“五大顽症”,使教师培训活动更有成效,也就促使教师的专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当然,利用课堂教学案例培训教师方式也不是万能的,也需要和其他多种培训方式有机地结合。而且,这种方式本身也需要进一步的开发和研究。

参考文献

[1]严卫林.课改中教师培训的“五大顽症”[J].中国教育学刊,2007,(4)52-54.

[2]郑正林.行动中进行研究研究中实施课改[J].中国教育学刊,2004,(1)38-41.

[3]顾泠沅,王洁.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教育模式研究(上)[J].课程.教材.教法,2003,(1)9-15.

[4]顾泠沅,王洁.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教育模式研究(下)[J].课程.教材.教法,2003,(2)14-19.

[5]刘学惠.建立以反思性教学为核心的英语教师发展机制[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72-77.

培训中的案例教学 篇11

[关键词] 党校;案例教学;干部素质

【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42-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作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强调要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必然对党校的干部教育培训和教学改革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党校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教育在整个干部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十年来,县级党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党校工作的有关条例和决定,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不断开拓创新,积累了一些经验。当前,在认真贯彻落实《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创新开展工作,增强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性,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为了适应新形势对干部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应大力倡导并运用案例教学方式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领导干部的治国理政水平。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培训质量,是干部培训机构及其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有针对性地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某几种教学方式的特点及综合运用技巧,对提高党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干部培训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准确把握党校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高效的现代培训方法,能有效的提高学员理论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处理应急事件能力。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案例教学一般包括选择案例、分析案例、总结评讲等主要环节。

党校实施案例教学需要选择好的案例,这是案例教学的首要条件,也是案例教学最困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案例的选择应考虑几点因素:1.真实性。这里有两种情况:其一是真人真事;其二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对案例作适当的技术处理,使其更有典型性。选择的案例不能脱离实际,更不能违背事实,否则将影响教学预期效果。2.启发性。教学用的案例经过素材的筛选之后必须包括一定的问题,即思考题。问题的答案需要学员在相互讨论、相互启发中挖掘。案例的启发性还有一个方面是,选取的案例应该与所培训对象的实际工作相关联,通过案例的教学能使他们从中汲取有价值的工作思路或是工作方法,从而对实际工作具有帮助。

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如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选取的最好是行政执法类的案例,对基层领导干部的培训选取的如何解决基层问题的案例。本人在讲授《信访热点问题探讨》的专题课时,对如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分析中,选择重庆市建立被征地农民补偿金发放新摸式的典型案例,该案例积极探索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为如何解决因土地征收引发的信访问题有很大的启发性。

二、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案例教学方法虽然能够启发学员的思维,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但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教学方法,同样存在一定的问题:

问题之一,案例教学对于教师素质要求很高。在教学双方的对话中,教师的学识、水平及应变能力将暴露无遗。事先如果不做深入的探析,把握好案例的关键点,课堂上就无法做好案例的点评和总结。如果老师的能力有限,将难以应对挑战。正所谓“教育着必须先接受教育”,当教师的必须适应新时期党校教育发展的需要,认真、虚心地学习有关案例教学的理论知识,积极探索其特点、内容和规律,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执教能力。

问题之二,发言的学员只占少数。采用对话式或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只适合于部分学员,不适合所有学员,常常是那些思维敏捷,口才较好的学员在讨论发言和辩论中出尽风头,而另外一些较内向、保守的学员则常常是一言不发。此外,如果老师对案例运用不当,或者学员在课前不预习,毫无准备就匆匆来参加小组或全班案例讨论,只听不说,就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精心准备。教师与学员必须共同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案例选择,教学组织等都要有周密的计划。案例教学不仅要考察学员的理解、分析、创新、表达等多方面的素质,而且也要检验教师传授知识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成功的案例教学必须是师生互动,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精讲案例。案例教学的核心是以案说理,以案传道。案例教学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应做到“融”、“精”、“透”。“融”,就是教师在讲解、分析案例时,一定要将案例同理论融合起来,避免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精”,就是教师在讲解、分析案例时,语言要简练、准确,要点明晰,重点突出。“透”,就是教师要将案例讲透,分析透彻。

3.教师与学员的角色定位。县级党校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性和潜能,做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把课堂、书本、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增强“教”、“学”双方的良性互动,实现教学方式的三个转变,即:变“被动式灌输”为“互动式教学”,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员为中心”,变“封闭型培训”为“开放型培训”。要大力推行研究式教学,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完善讨论式教学,开拓现场式教学,同时采用专题辅导、学员论坛等多种教学新方式,充分调动教员和学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案例教学能否达到目的,起关键作用的还是教师,教师的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案例,二是在课堂讨论中发挥好“导演”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案例讨论是以学员为主体,而且基本上应由学员自己控制讨论的进程,但这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讨论中必要的引导和控制是教师必须注意的问题。为使案例讨论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应当避免充当“演讲者”和“裁判员”。

因此,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采取案例教学虽然有其优势,但不利于学员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它们各有特色,不能强求一律。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当以传统课堂讲授为主,以案例教学为辅助,主辅结合,取长补短。要从党校的实际出发,研究党校案例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对于在哪些班次、哪些课程采取案例教学,哪些班次先实行,哪些逐步推行,必须慎重选择。同时,对实施案例教学的艰巨性、复杂性也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要充分考虑到开展案例教学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比如案例的编写和选择,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挑战等,这些问题都要通过探索和实践加以解决,全面适应党校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和干部教育培训的新形势。

参考文献:

[1]董凌白.如何有效地推进案例教学[J].党政论坛,2008,(12).

[2]龚葆青.探索中青年干部培训的创新模式[J].企业与文化,2008,(05).

培训中的案例教学 篇12

案例教学之所以在国内外培训中受到欢迎, 因为其与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相比较, 更符合干部学习特点[1]。

1. 学习主动化。参加培训的领导干部大多都有较高的学历层次, 有一定的知识背景、理论功底和工作经验, 他们学习培训的动机是以问题为导向, 立足于主动获得新信息, 通过思考、交流、比较、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案例教学要求每位学员都要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并就其他学员提出方案发表见解, 特别注重学员的参与, 把学员的思考和辩解作为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激励学员主动学习。而传统的理论讲授、“灌输”式教学难以满足学员的现实要求。

2. 内容案例化。案例教学不是“理论+ 例子”, 进行阐述和例证, 是以分析讨论案例为主要内容组织教学活动, 通过案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启发和引导学员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 侧重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而传统的讲授式培训方法则是对实践进行抽象、概括后总结理论和规律。

3. 方式互动化。案例教学建立了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共同探讨, 倡导分歧, 思维共享”的交流平台。教师和学员都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 大家一起讨论案例, 相互交流认识成果, 教师既对学员进行指导、帮助, 也从学员中了解到大量的感性材料。学员与学员之间, 通过交流看法、交换意见, 获取新信息, 拓宽思路, 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4. 结论多元化。案例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即使告诉学员案例中决策者的实际做法, 也并不意味着这些做法就是唯一的正确答案。案例所涉及的情境、事件、人物和问题等因素具有复杂性, 因此, 对问题的看法, 得出的结论也不可能是唯一的。学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对问题进行发散性分析。

二、农业干部培训案例教学的主要形式

教无定法, 唯有合适。在案例教学实践中, 不同国家、不同培训机构都努力形成最适合的案例教学形式, 如美国哈佛大学经典型案例教学、法国国立行政学院现实型案例教学。我国干部培训机构自引入案例式培训以来, 结合中国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实际, 不断对案例教学进行本土化, 以期能够使这种新鲜的教学形式在中国干部教育培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前, 围绕各级各类农业干部培训特点, 探索总结了一些实用的案例教学形式, 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成效。

1. 讲授式案例教学。讲授式案例教学是由教师直接对案例进行分析阐释、归纳总结。这种形式仍沿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 但在内容上主要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情节比较简单、不需要进行过多讨论和分析的案例。讲授式案例教学在农业干部培训中应用最多, 使用范围最广。讲授式案例教学主要是教师讲解分析, 因此, 所用的时间和精力也相对较少, 这样可以让学员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但这种方式的不足之处是案例分析过程被教师代替, 这样对激发学员的主动思考、分析问题都有一定的影响。

2. 讨论式案例教学。讨论式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 以学员为主体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的方式。这种方式, 更加注重研讨、交流和分析过程, 让学员获得启示, 而不是结论。比如, 在农业领导干部专题研究班中开展讨论式教学, 充分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 让学员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与多方面的能力。但这种案例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既要具有专业知识, 还要能够掌控教学节奏, 引导学员围绕主题深入研讨。讨论式案例教学与我们培训中开展的“学员论坛”有相似之处, 但“学员论坛”更注重学员之间经验成果的分享, 对问题的深入分析不够。

3. 模拟式案例教学。模拟式案例教学是将案例情境编成脚本, 让学员扮演案例中的角色, 进入相应的场景, 再现案例发生的情景, 引导学员身临其境, 对案例进行交流、分析、解决案例中的问题。比如, 在农村土地仲裁员培训和农业应急管理培训中, 通过这种案例教学方式让学员亲身体验案例中的角色和特殊情景, 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地位, 激发他们积极思考问题,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但这种方式也有一定局限性, 需要专门的场地和道具; 教师和学员也要花较多的精力进行策划、组织。另外, 这种方式对角色把握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对于经验不太丰富的教师而言不易掌控课堂局面。

4. 辩论式案例教学。辩论式案例教学就是以辩论会的方式进行案例教学。参加辩论的学员根据案例问题, 组成“正方”和“反方”陈述自己的观点、并针对问题进行辩论, 教师紧扣主题, 引导学员集中讨论, 现场点评。案例辩论的气氛比较激烈, 针锋相对, 能够时刻激发学员处于高度集中思维状态, 应对对方提出的各种问题。这种方式要求教师要时刻控制辩论方向不偏离主题。这种方法主要用在农业法律培训课程中。

5. 现场访问式案例教学。现场访问式案例教学是让案例中的当事人与学员进行直接对话, 现身说法, 与学员就案例中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交流, 直接触动学员的思想和情感。比如, 邀请基层农业一线工作者到全国农牧渔业大县局长轮训班中现身说法, 介绍案例经过, 讲解背后的故事, 解答学员提出的疑问。组织公务员初任培训班学员深入农村、深入农户、走访农民, 增进对农民的情感, 深入了解农村发展现状, 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现场访问式案例教学往往是正面案例的当事人容易将教学现场当作优秀事迹介绍, 而忽视挖掘成功背后的经验、启示; 反面案例的当事人不愿意接受采访是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三、农业干部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在案例教学方面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和实践,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但中国化的案例教学之路还刚起步, 还存在案例教学形式与课程主题不匹配、好的教学案例来源缺乏、学员不习惯案例教学模式等问题, 影响了干部培训案例教学的实效性。

1. 教学案例收集整理。西方知名干部教育培训机构高度重视教学案例库的建立, 有专业的教学案例收集整理队伍和标准化的案例管理使用流程[2]。比如, 哈佛商学院成立教学案例收集整理部门, 专门组织研究人员进行各种调查、教学实验、案例编写, 并形成了一整套案例选题、收集、编写、申请专利、更新、发行、管理的程序和实施步骤, 开发形成了一大批实效性强的教学案例。而我国干部培训机构的教学案例库建设刚刚起步, 还没有形成规范的教学案例编写流程和专业的案例教学编写人员队伍, 教学案例的数量亟待增加。

2. 案例课程设置。一方面, 案例教学法并不适用于所有课程。实践表明, 只有便于团队学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能够产生共鸣的培训内容适用于案例教学, 如经济管理、政府管理、法律等方面的课程。对于政治理论、知识更新、政策解读、制度讲解等方面的课程教学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 在课程时间上, 由于领导干部培训多为短期在职培训, 培训时间短、学习内容多, 因此, 在整体培训项目课程设计中, 每门案例教学课程往往只安排半天时间, 与国外1 - 2 天的案例教学课程相比, 学员讨论和思考的时间被压缩, 影响了案例教学启发学员思考的效果。

3. 学员的参与程度。受传统的讲授式教育习惯影响, 中国的领导干部更习惯少说多听式的学习方式。即使是最活跃的学员, 在案例教学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也与西方的领导干部有一定差别。因此, 在开展案例教学时, 不能一味模仿国外的案例教学方式, 不提供参考材料, 让学员自己去寻找案例分析理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要加强教师对案例分析过程的引导, 通过提供相关理论分析资料, 促进学员结合实际工作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案例教师还要科学设计研讨环节, 激发更多学员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3]。

四、增强农业干部案例教学效果的思考

从农业干部案例教学实际看, 可以从教学案例和教学形式的选择及强化课堂引导、提高学员参与程度等方面入手, 进一步发挥案例教学的特点, 增强案例教学的课堂效果。

1. 教学案例选择。每一个教学案例都有其适用范围。在选择教学案例时, 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培训班次、专题内容、学员类型等具体情况, 了解学员学习期望, 才能使所选案例符合教学目的和学员需要; 另一方面, 案例的难度要适应学员的能力水平。如果案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或主题超出大部分学员知识能力或研讨范围, 将导致学员无从下手, 只能被动听从教师脱离实际的灌输, 使学员失去参与研讨的兴趣。反之, 如果案例内容过浅, 其产生的影响、得出的结果一猜便知, 这不仅降低了教学要求, 也难以激发学员参与案例研讨的积极性。所以, 选择案例要难易适度, 这样有助于教师把握教学进度, 根据学员的接受能力和需要,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学习效率, 实现培训目标。

2. 案例教学形式的选择。同样的培训内容, 因采用的案例教学形式不同, 可选用不同的案例。同一案例教学课程, 如采用讲授式教学形式, 则可以选择描写某地在这方面形成一整套做法及经验的案例; 如采用模拟式教学形式, 选择的教学案例就应该是详尽描述包含比较多的利益相关者的复杂心态和利益博弈的事件; 如采用现场访问式教学形式, 可让学员直接向当事人提出问题, 进行交流争辩, 对案例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在实际工作中, 也可根据教学案例资源情况, 选择与之相配套的教学形式。

3. 加强案例教学课堂设计。由于案例教学时间有限, 因此, 要对案例教学各环节进行科学设计, 利用好课堂时间。一是科学安排时间, 特别是要根据学员人数、案例计划讨论时间长度确定每名学员发言时间, 增加学员的发言机会。二是设计教学方向, 通过考虑以什么样的问题或陈述展开讨论、提问的顺序、如何结束讨论和预期的讨论方向等问题, 设计出一系列问题把案例教学课从头到尾串下来。三是组建学习小组, 确保研讨过程有序进行。可以通过了解学员的基本情况, 合理搭配学习小组成员, 指定研讨主持小组长, 规定讨论发言规则, 营造开放宽松、相互学习的讨论氛围。需要注意的是, 要尽可能将同一单位或相同岗位的学员分散在不同小组, 使小组成员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 以避免思考出现同质性, 促进发散思维。如果培训学员的职级不同, 尽量将同一级别的干部安排在同一小组, 避免出现高级别领导干部“一言堂”情况。

4. 激发学员的研讨积极性。一是让学员熟悉案例教学。案例教师可通过提前介绍案例教学的基本过程与方法, 让学员清楚自己在案例教学中的地位、担负的责任, 使学员做好进入积极讨论案例状态的准备。二是创造良好的讨论氛围。为了使讨论的问题能够达到一定理论深度, 保证课堂气氛活跃, 案例教师必须进行适当的引导, 把讨论逐步引向深入。当发现讨论偏离中心时, 要及时纠正。三是客观评价学员的表现。对于积极参与案例讨论的学员, 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在评价学员观点时, 要把握好尺度, 以免打击学员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五、建立完善干部案例教学体系的几点建议

1. 加强案例库建设。案例库建设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保证。一是要科学规划,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培训课程和培训对象的需要, 进行案例教学研究分析, 看哪些班次、哪些课程需要开展案例教学, 并对案例进行分类、策划, 有针对性地收集、编写案例。二是要通过不同渠道、不同方式采集案例。如有的案例可以从机关司局、事业单位采集; 有的可通过向培训班学员访谈采集; 有的可从地方农业主管部门或农村采集; 有的可以购买; 有的可以招标等。三是要对采集的案例进行后期整理、加工和完善, 去粗取精, 使其达到教学要求。四是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案例管理系统, 实现案例库的科学管理和资源共享。总之, 要通过策划、采集、加工、建库等环节逐步建立起内容实用、案例丰富、使用便利的案例库。

2. 加强案例教学队伍建设。案例教学队伍包括案例编写队伍和案例教师队伍, 是提高案例教学实效性的关键。一是要大力培养案例编写人员和案例教师, 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 适当吸收机关和基层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干部以及科研单位、高校的专家, 努力组建一支理论水平深、知识层次高、实践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案例教学队伍。二是要加强对案例教学队伍的培训, 通过组织专业辅导、到国内外培训机构进修学习、开展案例教学观摩研讨等途径, 提升案例教学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3. 优化案例教学环境。一是转变学员的学习习惯。学员是案例教学的主体, 案例教学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员的学习习惯[4]。因此, 首先要更新学员的学习理念, 改变学员被动听的学习状态, 形成主动学习、善于思考和积极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二是加强对案例教学的制度性要求。根据《2013 - 2017 年农业部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要求, 将案例课程作为干部培训课程的重要内容, 要求相关重点培训班次必须加大案例教学比重, 定期开展监督检查。三是加大对案例教学的支持力度。例如, 支持鼓励培训部门在非重点培训班上开展案例教学, 并作为创新培训方式方法的考核内容。对承担案例编写和教学的教师在工作量考核中给予适当倾斜, 提高教师开展案例教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于莉.案例教学在党校干部培训中的价值与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12 (17) :106-108.

[2]周金堂.哈佛公共行政管理案例教学的特点与启示[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8 (3) :72-76.

[3]杨国华, 张晓君.案例教学法初探——以WTO案例教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 2012 (10) :62-64.

上一篇:乡村旅游业低碳经济下一篇:单证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