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设计

2024-07-16

教学案例设计(精选12篇)

教学案例设计 篇1

为了使中职内衣设计的课程教学更加有效,务必要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内衣设计课程现尝试采用项目教学法,主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解决今后实际工作问题为切入点,以真实项目为教学环境,以提高学生专业综合运用水平为目标。采用与企业合作,接纳工作的实际项目进行教学。下面用XX内衣企业委托的2011秋冬系列内衣电脑款式图设计项目为例。

1 项目教学目标

1.1 知识目标

运用所学的内衣设计原理进行款式设计、运用扫描仪扫描面料、运用电脑软件进行面料处理及款式图的绘制,运用所学的内衣纸样知识分析设计的款式图制作的可行性,运用所学的工艺知识填写产品制作工艺单解决实际问题。

1.2 能力目标

通过模拟企业运作模式, 在教师、同学及企业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实际设计工作中的一般工作流程,学会表达自我展示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及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沟通、交往与合作能力。

1.3 情感目标

体验成功的喜悦及增强受挫的接受能力。

2 项目重点

2.1 教学以产品开发为主线,将相对独立的知识模块贯穿在一起,内容根据需要可以灵活组合。

2.2 使学生了解内衣设计师岗位工作的一般流程。

2.3 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熟练用所学的内衣设计、工艺、电脑绘图知识操作实际项目。

2.4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及协同合作能力。

3 项目难点

3.1 学生的内衣设计作品与市场需求的吻合,对企业设计产品风格的正确把握。

3.2 学生难以突破自己已有的设计观念,设计形式化太多,对流水线的制作工艺考虑不成熟,产品成本意识不强。

4 解决办法

以企业的产品开发案例为主线,围绕"主题"设计方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产品开发的热情。教师和学生深入了解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了解企业的流水线工艺编排及产品基本成本计算。教师在技术方面进行引导,同时邀请企业优秀设计人员到学校讲课及点评。

5 教学过程设计(见图1)

5.1 项目要求

根据委托单位XX内衣企业的需求,设计2011年秋冬系列内衣电脑款式设计图项目。设计采用的面料可以由企业提供或自己到布料市场挑选。上交的资料包括:文字表述设计来源、电脑设计款式图、色彩搭配美观、采用的工艺用文字表达、面料用实样标注。每个款式配4种不同的色彩搭配。总体要求设计选用的面料档次、款式复杂水平、工艺制作难度等方面符合企业的产品定位及生产实情。

5.2 项目分析

1) 2011年秋冬内衣流行的元素有哪些?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总结,展示图片说明。

2)引出今天的课程内容,展示XX内衣企业提供的部分产品图,让学生分析企业设计风格。

示范项目:以一款内衣款式图为例,细致具体而详细地演示项目的整个流程。

3)项目分析

(1)收集XX内衣企业公司经营理念、客户群、设计风格等相关资料。

(2)分析收集资料,处理信息,提取有用的元素。

(3)实施合同:根据客户提供的需求,利用Word、Photoshop、CorelDRAW等软件制作项目设计图、产品制作工艺单。整个设计过程分为以下三个子项目:项目需求的整理、项目设计款式图、产品制作工艺单。

5.3 教学策略分析

1) 学习者分析

学生学习该项目之前已经掌握了Photoshop、CorelDRAW这些专业程序,能够熟练使用这些程序,设计内衣款式图。

2)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中职的专业教学必需了解企业、紧跟市场,与企业需要相联系,培养出的学生能满足企业的需要,教师以培养的学生能够与企业需求的人才无缝对接为己任。以基础理论为根本、以实用为原则、以学科前沿为特征的课程教学思想,采用与企业合作的真实项目进行教学,教师担任项目的组织者、问题情境的创设者、尝试点拨的引导者、知识反馈的调整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项目教学过程中的实训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现代企业的先进的技术设备、生产组织、工艺流程、经营运作、用工需求、企业文化等,使学生尽快树立现代职业教育新理念,在教师的帮助与小组合作交流中,利用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包括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小组互评、企业方评价等多种方式。在课堂上利用精确的工作表结果对学生的学习和练习做出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把分散的各知识点综合起来,应用于实际的行业工作中。

5.4 教学准备

36台计算机联网,扫描仪、打印机、投影机,安装Photoshop、CorelDRAW程序。

5.5 时间安排(总课时:12课时)

任务1项目需求的整理(2课时)

任务2项目设计款式图(4课时)

任务3产品制作工艺单(2课时)

项目内部验收(2课时)

项目外部(企业)验收(2课时)

5.6 项目实施

实训项目:XX内衣企业2011年秋冬系列内衣电脑款式设计图项目。

(A)教师提供企业产品相关图片文件与资源,可供学生参考

(B)学生分组实战

将学生分成6个组,每组六名同学,一个班为一个设计公司,每个组模拟为一个设计项目组。

角色扮演:

小组:内衣设计公司

小组成员:设计人员

小组组长:项目主管

教师:项目总监

企业:客户

(1)客户交流:企业为客户,老师联系企业及组织学生,听取客户的需求,签订项目合同。每组派出各组的项目主管和客户交流,听取客户的意见,并适当提出自己的各种想法。

(2)各小组分组设计:首先由各组的项目经理向小组成员讲述客户需求,组员开始分工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讨论分析,进行设计,款式图项目应当按期完成,然后项目主管主持在组内评选12张优秀款式设计图,交设计总监(教师)审阅。由设计总监(教师)提出修改意见,再实施下一个子项目。

(3)电脑上传交付作品:每组选出的优秀作品,存到各组专用盘保存,后交设计总监(教师)组织同学内部评选。

(4)根据内部评选的作品,提供给客户(企业),由他们提出修改意见后,再进行后期修改。

(5)项目验收

内部验收:各组项目经理向全班汇报、作品展示、交流本组设计的优秀作品。在介绍过程中要求说明设计作品的思路及特点,以及设计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同时,其他组的同学也可提出问题,让设计者针对提问的问题进行解答。

最后各组之间进行互评,互相学习,通过相互评价进一步修改各自的设计,评选出最满意的作品,由教师点评。挑选优秀作品提供给企业进行外部评价。

外部验收(企业点评):企业开作品审评会议,由副总主持,设计部、销售部与生产部各派相关人员进行审评,进行验收。对学生完成情况给予点评。客户满意度、款式设计是否符合企业风格、色彩搭配是否合理、面料选择是否合理、工艺难易度给予综合评定。

6 该项目教学的效果

本项目结束,企业方对学生的设计整体很满意,虽然有些作品也存在不足,但还是认为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整体的专业素质很好。被企业选中的设计款式图有16个款,企业对选中的款式图进行后期的生产制作。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转化成产品,获得很大的成就感。家长也感到很自豪,自己的儿女在学校期间就能参与企业的设计,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利。通过该项目的学习,学生学会用事实、原理表述自己的设计想法。学生在接受同学、老师、企业人员的点评时,对自己的设计持有不同的看法及建议时,通过与对方交流,最后达成共识。改变自己原先的认识和态度,学会倾听及接受别人的观点。学会分享及交流,也学会了承受作品不被肯定的挫折和磨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学生改变了从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积极参与、自主协作。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有效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6

[2]潘秀芳.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心得体会[J].当代教育之窗, 2011 (6) .

[3]有效教学http://baike.baidu.com/view/983718.htm[OL].

[4]项目教学法进行《网页制作与网站设计》课程教学案例 (项目名称:淮阴师范学院本科教学评建网建设) http://222.184.16.189/wzsj/jxwj/doc/jxal.doc[OL].

教学案例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前鼻韵母an in en和整体认读音节yin及其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形。

2.能准确拼读音节,读准三拼音节。

3.读准带有anenin的词语,认识4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an en in的正确发音。

教学准备:

情境图、字母卡片、课件

教学流程:

一、迁移知识,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的手里有一些拼音卡片,可是老师的记性不好,不知道该怎样读了,同学们愿意帮帮我吗?出示复韵母四声的卡片,请学生认读。

二、启发引导,发现规律。

1、课件动画跳出an  en  in(板书)

今天可爱的拼音家族又来了几位新朋友,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有一个n)(每一个韵母前面都有一个单韵母)

教学-n的发音

这几位都有一个-n,不过他不是声母“n”,他跟在单韵母后面,我们叫他韵尾。但他   的   发音和声母“n”有关系。我们只发“n”的前半部分,用舌尖顶住上齿背(手势)让气流从鼻孔里出来。因为是韵尾,所以要读得轻一点。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发音。

小结:an  en  in这三个韵母后面都有一个从鼻子出气的韵尾,所以我们叫他前鼻韵母。(板书:an en in)

三、 运用规律,自主学习

(一) 学习前鼻韵母an。

1、 我们现在会读单韵母a,又学会了韵尾-n,那将他们合起来该怎么读呢?

学生试着发音,老师相机引导。

2.师:谁能编一个顺口溜来记一记呢?

3.an来时还带来四顶帽子,你们知道这四顶帽子都是谁吗?

同学们真聪明,那么,这四顶帽子戴在谁的头上?相机板书ān  án  ǎn  àn

指名读,正音。

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字带有这个音节呢?

(二)、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的an?师引导总结:练读音  读四声  记韵母

(二)教学en in

1.引导学生用学习an的学习方法来自主合作学习en in

2.小组汇报。

请小老师到前面来讲。

(三)认读带调韵母

三个带调的前鼻韵母来到了一起做游戏,老师想看看你们是否还能认出他?好,请看大屏幕(出示各种声调的前鼻韵母,请学生认读)

课间小游戏。

(五)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n

师:看到小i,老师又想起它有一个时时刻刻总和它连在一起的大y爸爸,瞧,整体认读音节yin又出现了,它的读音和前鼻韵母in是一样的。

指名读。

它们也有四顶帽子,帽子戴在谁的头上呢?

出示:yīn  yín  yǐn  yìn  同桌读。

请用yin及其四声说话。

四、复习巩固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还请来了四个好朋友。大家欢迎他们!(一名学生戴小熊的头饰,提着篮子上台 。 )小熊,怎么只来了你呀?

小熊自我介绍:

今天真不巧,我的三个朋友都生病了。我要到果园里去摘果子送给他们补补身子。(黑板上面贴有不同颜色和名字的水果,背面写有学过的声母、韵母、音节。)

啊!果园里这么多水果成熟了。 (摘不到)可是这么多水果怎么摘呢?(诱导学生帮他摘下来)

2.生摘水果。

师:小朋友真有爱心,都想帮助小熊。可是,每个果子背后都有一个小秘密,你得把它说给大家听,说对了,这个果子才能送给小熊。老师要请坐得最端正的小朋友上来摘果子。 (本课生母和前鼻韵母相拼的音节)

小熊:篮子里有这么多水果,这下,我的好朋友们一定很高兴。谢谢大家!再见

2.  小朋友的表现真是棒极了!老师想请大家帮个忙。好吗?刚才老师接到文具店阿姨的电话,她有一批新文具,可是这些文具缺少标签。想让我替他贴上去,我觉得小朋友这么能干,肯定能帮老师做好这件事情。

1)、我们来认识一下是些什么文具呢?(出示实物文具:转笔刀、字典、文具盒、铅笔、圆珠笔、写字本)

2、阿姨还准备好了标签呢,出示 卡片:zhuan bi dao ,zi dian ,wen ju he, qian bi ,xie zi ben 。

师:这些卡片谁愿意帮助贴一下?那么就仔细地读读这些,小朋友可以同桌之间一起读读找找。(学生自由读)

3、有小朋友找到了吗?请他走到前面说说。(对了鼓掌)

4、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贴上去的的标签。读读

(三)学习纯句子。

师:为了感谢小朋友们,营业员阿姨给我们送来了一盒积木,老师把它们搭成了两件礼物。是什么呢?

1.(屏幕出现一只小鸟)

师:快看,有一只小鸟飞来了,这只小鸟的身上有6个小秘密,(小鸟由几块积木拼成,每块积木都有音节或音节词),小朋友,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

2.大家仔细看哦,秘密马上就出来了。(媒体演示)点击小鸟,屏幕以横线为单位跳出音节。

wo de ji mu zhen hao wan,

da zhi xiao niao fei lan tian。

学生逐词拼读。

3.连词成句。

师:谁能把这些音节连起来读?

(1)试读 (2)范读(指导轻声的读法)(3)指名读 (4)加上动作齐读

4.拓展说话。

师:还有一件是什么呢?

屏幕出示: “火箭”学生练习说句。

小屋 Wo de ji mu zhen hao wan, da zuo huo jian zhen mei li .

(小鸟:我的积木真好玩,搭只小鸟飞蓝天。小屋:我的积木真好玩,搭只火箭飞蓝天。)

5、现在我们把两件礼物的秘密连起来读一读。看哪几位小朋友读得最好,表演得最好。

五、总结:小朋友们,在这节课上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请用你聪明的大脑来想一想。

《路灯设计》教学设计 篇3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照明建设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建设任务。路灯的建设有利于道路交通安全,有利于居民区的治安管理,更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路灯已经从单纯的照明功能向欣赏和实用相结合发展。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中路灯的观察、欣赏,了解路灯的造型、色彩、功能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美妙多彩的世界来自人们的精心设计。同时通过对路灯设计的尝试,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培养他们的设计意识。

二、教材分析

《路灯设计》是第七册第1课《台灯设计》的一个延续,发现生活中的美,并把它美化再应用到生活中。通过观察生活中造型各异的路灯,璀璨的灯光都会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同时让学生了解路灯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美术与环境的关系。分析路灯的结构(灯罩、灯体和灯杆),以便学生了解路灯的基本组成,为设计出符合环境的路灯提供条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路灯的种类、造型和功能,了解设计路灯应该从外观、实用和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初步了解路灯造型的基本要素,能设计一组造型新颖、构思巧妙与环境和谐的路灯。

2.过程和方法

在观察、对比、欣赏路灯作品的探究中,感受不同场所的路灯,设计出一组符合场景的路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观察不同地点的路灯,感受路灯的美感,提高对生活物品和环境的关注,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培养设计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路灯的造型设计。

难点:灯罩、灯体和灯杆的设计统一并与环境协调。

五、课前准备

生:观察生活中的路灯和绘画工具。

师:各种不同造型的路灯图片资料和范画。包括在黑板上贴好磁铁。

六、教学过程

1.看图分类

师出示不同地点造型不同的路灯图片若干,让学生进行分类。

师说:王老师在国庆七天出去采风了,看到了许多的路灯,有些老师还记得,但是有些老师已经分不清楚了,请同学帮我把这些路灯送回家。

(设计意图:让学生积极动脑,激起他们的兴趣,及时地参与进来。)

老师先在黑板左边上贴四个地点,(围绕A.公路;B.儿童游乐园;C.休闲广场;D.社区庭院。事先在卡纸上写好这四个地点)。在黑板的右边贴范画。先由老师边让学生回答边做示范,把范画贴在相对应的地点旁。余下的范画让学生先思考,想好后再请同学贴到相应的地点后面。

(设计意图:把学生引导到路灯该属哪个地方,对路灯和环境的关系有个初步印象。)

2.分析讨论

(1)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分,谁能来说说理由。(灯杆有高中低,灯体的明亮度,或者环境的不同等)。再比较一下儿童乐园的路灯和公路路灯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呢?这么多造型各异的路灯是怎么设计的呢?有没有兴趣做一回设计师呀?揭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路灯设计》。

(设计意图:让他们学会观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再去尝试解决问题。)

再仔细观察图片,说说路灯由几个部分组成。(灯罩、灯体、灯杆)

师出示一张大的路灯图(也可以现场示范),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图上分别标出灯罩、灯体和灯杆。并让学生说这盏路灯可以放在哪里?每盏路灯的灯杆、灯罩有哪些造型?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了路灯要符合环境的意识,加深他们的印象,从而明白路灯和环境是紧密相连的。再通过观察,知道路灯的灯罩、灯杆可以变换,有不同的形状。)

(2)尝试交流。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我们漫步在一个儿童乐园的草坪上,四周有小朋友的嬉笑声,这时你看见了一盏盏的路灯,你觉得,那个路灯应该是怎样的造型?请同学来说说。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学生更加明白了路灯的造型、色彩等等要紧扣环境和谐这个要素。)

(3)小结:要使路灯设计得漂亮应从路灯各部分造型、色彩、材料等方面进行整体考虑,并且要和周围环境协调。(打个比方,我们在运动的时候穿西装总是怪怪的吧。)

3.学生练习

欣赏了那么多的路灯,我们也晓得了路灯的基本要素,那么老师来考考你们吧。现在有这么几个地方需要重新设计路灯:(1)迪斯尼乐园;(2)钱清街道;(3)居住的小区;(4)我们的校园。(这些先写在卡纸上,出题的时候再贴到黑板;并在设计小贴士上写明可以增加路灯的其他功能:如挂广告,打电话,看电视等等。)

(设计意图:推出这些学生熟悉,喜欢的地方,能让他们有亲切感,有一种迫切想表达自己想法的愿望。小贴士又可以引领学生拓展设计思路。)

小设计师们,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其中一处进行一组路灯的设计,记得写上设计意图哦。

(设计意图:学生清楚自己的路灯是哪里的,有哪些特点,是否符合要求,有明确的设计目标。)

4.生设计,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典型问题,当场解决)

5.点评

把一些学生作品贴在黑板上,先请其他同学猜这是哪里的路灯,再由作者说明:是怎么想的,优点有哪些,哪里需要改进。(是否符合环境、造型,是否有新意等。)

6.拓展

课后去留意一下身边的事物,身边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罢了。有了观察,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设计意图:提倡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案例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时装纸样设计的方法, 运用纸样设计方法设计两款女装的纸样。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服装纸样设计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行为, 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服装纸样设计的方法。提高学生组织、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及互帮互助精神, 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二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2011级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学生, 目前, 学生已掌握了基本款式服装的结构设计, 能熟练进行服装原型的绘制, 并利用女装前胸省的转移原理进行简单的服装造型设计, 学生对服装结构设计课程很感兴趣, 并热爱本专业技能技术的学习。

三教材分析

教材详细介绍了服装各部位结构设计知识及整体服装结构设计方法, 但没有实践操作内容, 理论性太强, 有些内容对中职学生来说较难。

重点:学习时装纸样设计步骤和方法,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设计时装纸样解决实际项目的能力。

难点:对款式的细部结构分析、设计、变形基本样板;协调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整个项目的能力;把所学知识与实际项目联系起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

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服装专业课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采用项目教学法学习,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 成为知识的传播者、问题情境的创设者、尝试点拨的引导者、知识反馈的调整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在教师的帮助下, 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利用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新知、自主学习。

五教学准备

容纳35人的多媒体教室, 每人准备一女装原型纸样板和制板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出项目

通过情景模拟, 引出项目, 让学生明确解决的问题。

具体作法: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 学生观赏服装款式, 分析款式特点, 思考讨论结构造型。

项目:某服装企业欲生产两款时尚夏季上衣, 现布置技术部门制作这两款服装的纸样。要求选用号型为160/84A。

二项目分析

本项目一般由服装企业技术部门来完成, 这两款服装纸样是在上衣原型基础上通过款式变化得来的, 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服装结构设计知识, 在教师的帮助下, 通过学生互相交流与探索,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即这两款服装纸样设计的方法, 并完成两款服装的纸样制作。

相关知识: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 让学生回想女装原型制板原理, 胸省的转移变化原理。胸省的转移原理是指导服装各种省缝变化及其应用的基础理论, 是服装纸样设计中运用的主要原理, 胸省转移方法有转动法、剪叠法、调整法。复习归纳这些相关知识, 使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项目实施

1. 款式一的纸样制作 (剪叠法)

分析研究: (1) 款式特点。前片中心线处有横向分割线, 分割线下有细褶, 通过分析款式特点, 引导学生把学习的重点知识集中在以下两个问题上, 问题一:如何进行分割线设计;问题二:褶是怎样来的。 (2) 从原型入手, 认真观察款式中横向分割线的位置, 并本着分割线位置能体现款式优雅大方的原则, 合理确定分割线位置。横向分割线的长度是两胸高点的距离。 (3) 观察款式图, 基础省腰省转移至前中心线, 利用纸样剪开放出再折叠方法, 并在省位置设置细褶, 形成代表新涵义的结构图形 (见图3) 。

动手操作:全体学生参与动手操作,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探讨制作纸样, 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同时培养技术能手,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纸样制作的方法。

学生分组操作:将学生分成6个组, 每组5名学生, 每组模拟一家服装厂, 制作样板。

角色扮演:小组:技术部;小组组长:技术科长;小组成员:技术科员;教师:技术总监。

2. 款式二的纸样制作 (复合法)

分析研究: (1) 款式特点。前片胸部有横向分割线, 并设有细褶。 (2) 与款式相比, 此样板在省转移基础上对纸样进行了进一步的展开放出, 得到新的样板 (见图4) 。

动手操作:款式二是利用复合法进行纸样设计的典型实例, 所以要运用展放法和剪叠法同时使用, 较复杂, 有难度。

学生要分组操作, 增加小组成员人数。将学生分成4个组, 每组6名学生, 每组模拟一家服装厂, 制作样板。角色扮演同上, 在动手操作过程中, 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以组长为核心攻克难题, 并根据课堂情况决定是否给予提示, 并和学生一起总结出最佳的解决问题方案。操作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

通过以上两款服装纸样制作过程, 对服装纸样制作步骤总结如下: (1) 先做出基本原型图, 然后在原型图上赋予款式的意义。 (2) 利用纸样设计方法对细部结构进行分析、设计、变形, 使之成为新结构的分解或展开形式。 (3) 对裁片及部位分解、展开的图进行整理。

四项目评价

每个项目结束之后, 各组的技术科长向全班介绍本组设计制作的纸样, 在介绍过程中要求说明制作纸样的思路, 遇到过什么问题, 学生互相评价。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自我认识, 学会欣赏他人, 使评价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以“对”或“错”论成败, 更应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现场应变、逻辑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

特别是通过款式二的纸样设计, 使学生明白纸样设计的复杂性。在项目评价过程中, 通过优秀作品的展示, 让学生看到评选出的“最优”作品, 给学生以美的欣赏和智慧的碰撞, 这样使评价活动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使学生多方面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后记

时装纸样设计是服装结构设计课中较难的内容, 也是结构设计课的重点, 学生不但要学会基本款式服装的结构设计, 还要学习变化款式服装的结构设计图, 在本节课中, 款式一的纸样制作做得很好, 款式二的纸样制作过程中, 复合法运用不理想, 教师可强调制板知识点, 以达到课程目的。

〖教学反思〗

《江南》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篇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一年级上册《江南》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前两行写了江南水乡的美,是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写了鱼儿在莲叶间游水嬉戏的情景。整首诗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读起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

学生分析

本课是课文第12课,学生已能独立用拼音来读课文。但是,作为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生活经验和他们的知识基础都相对缺乏,对于古诗的韵律及古诗描述的意境不能很好的体会,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在学习方式上,自主性差、探究能力有限,合作交流意识也不明显。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知识问题简单化、生活化,把抽象词语形象化、生动化,在学习中创设一个良好的学古诗的意境,把诗句读“活”,把课堂变“活”。

设计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具体、可供想象的学习背景,使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课文内容形成相似的和谐的震动,让学生主动感知体验,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基于对学生的热爱、责任和信心,本着“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的原则,我初步拟订了如下设计思路: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做到读书字正腔圆;用儿童化的语言描绘情景,多媒体课件再现情景,体会江南的景美物丰,;用朗读感悟诗意,用歌声抒发对江南的热爱之情,调动学生的美感情绪;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丰富想象,充分表演,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深入古诗

境,使学生对古诗词有升华理解和再创造的空间;而后鼓励学生把自己所学知识带回家,跟家里人分享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目标

1、     创设情景,能在读中感悟“田田”、“戏”、“间”及诗句意思,体会河塘的美景、采莲的欢乐和游鱼自由、欢快的场面;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丰富古诗的积累;

3、     尝试采用自主、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如下合作意识:能与他人共同讨论,注意倾听他人意见,并能做出反应。

教学重难点

1、           感悟“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诗意,理解“田田”“间”“戏”,体会采莲的欢乐和游鱼的自由、欢快,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的效果。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计算机教学案例设计 篇6

关键词:设计案例;计算机操作;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将一节课或几节课的知识综合起来进行练习,使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更扎实,运用更加熟练。好的案例还能引导学生用计算机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学习、工作中去。我认为在计算机教学中设计案例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在设计案例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的现状和近期的发展,尽量联系实际,贴近生活,使学生能够切身体验到计算机所带来的便利。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有一个即将毕业的班级,学生都忙着找工作,对计算机课这门辅助课程漠不关心,完全就是在应付,课堂上需要不断地维持纪律,提醒学生注意听讲,安排的练习也很难按时完成。在一节Word综合实践课上,我设计一个制作个人简历的案例,分文字版和表格版两种。由于学生即将毕业,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要制作个人简历,在今后的工作中可能会用到Word软件,所以,在设计的案例中几乎包含了Word软件的常用功能和基本操作,内容的设计上也是针对学生的情况精心安排的。学生在听课、练习的过程中都非常认真,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创意,甚至有部分学生把做好的案例保存了下来,准备找工作的时候用。

这个案例本身并没有新奇之处,只是联系学生要找工作的实际情况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改变了以前上课时的种种不良习惯,都投入到学习中,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有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计算机操作对熟练度要求较高,为了强化技能,提高操作速度,在练习中会有大量的重复操作。初期的时候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练习认真,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很容易对重复操作产生厌倦。在设计案例时就要灵活多样,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相同的内容,不同的阐述方式,得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C语言学科中,条件选择语句、开关语句、循环语句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在编写程序的时候经常用到,也是平时重点练习的部分。除了教材中的案例外,还给学生选择了一些C语言中的经典案例,如“百鸡百钱”问题:数学家张丘建在《算经》一书中提出的数学问题: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百钱买百鸡,问鸡翁、鸡母、鸡雏各几何?鸡兔同笼问题: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在设计案例时可以选择一道或两道这样的趣味题,虽然通过这些案例练习的都是选择语句、循环语句等内容,但通过不同的方式体现,学生学习的兴趣都比较浓,学习效果也比较好。

教学案例的设计能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们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身份和眼光去看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和操作能力的提高,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06.

[2]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易东平,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教学设计:浅谈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篇7

一、导入——用多种方式联旧引新, 精于开头、吸引学生铺垫搭桥, 自然引入新课

导入新课通常要遵循: (1) 有针对性。让学生明确将要学什么, 怎么学, 为什么要学。 (2) 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能引人入胜, 使学生喜欢学习英语。 (3) 有艺术性。新颖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 这是老师导入设计能力的综合体现。 (4) 有效益性。导入新课, 不能喧宾夺主, 而是要在短时间内起到知识连接作用, 要有实效。这些环节在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例虽然不大, 其作用却是非同小可, 关系到本堂课的成败, 关系到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态度的基础上,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和学校实际条件采用了直观导入法、角色表演导入法、背景知识导入、对比导入、游戏歌曲导入、利用电教媒体导入等等。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又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为新课的导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课堂教学——精心设计课堂例句

例句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例句的选择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决不可忽视。例如讲解词或词组之间的差别时, 不能一味地只从教参书上把例句照搬到课堂教学上。作为高中教师, 可以选择一些代表的例句, 让学生能很快的理解例句所包含的知识点。巧妙灵活地设计课堂教学中的例句。例如:

例句 (1) 是在讲解同音异形词时所用的例句, 该句巧妙的运用了同音异形词“threw”, “through”。“threw”在此处是一个动词, 作为句子的谓语。用“through”虽然在此处也是一个动词, 但表示的是通过中间的传递, 有利于学生的记忆。例句 (2) 通过结构简单的句子呈现了让学生辨识的词和词组———“look for”, “find”和“find out”。“look for”表示寻找的过程, “find”表示寻找的结果, “find out”表示寻找的最终结果。例句 (3) 用短短一句话呈现了不定式充当主语和表语的用法, 有利于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to see”呈现了不定时充当主语, “to belive”呈现了不定式充当表语。例句是英语课堂教学中最常见且具有语用价值的媒介, 它联接教师信息源与学生信息接受库两个语言空间。但是它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 更深入地研究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语言交际技巧。此外, 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英语例句时, 还应注意选择恰当的时机, 这样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He threw a ball through the window.

2.I am looking for my lost bike, but I can't find it.Can you help me find out the thief?

3.To see is to belive.

三、课堂活动——灵活对话、提高效果,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由于主体意识和客观条件的不同, 在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和实施的策略以及效果上存在很大的差距。由于小组内合作学习, 学生之间互相帮助, 取长补短, 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巩固新课——创编故事、歌曲、小幽默、社会热点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场景

根据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英语歌曲, 这样不但能调节课堂的紧张气氛, 还可以使教与学在积极主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完成。在英语教学中还可以穿插一些游戏, 让学生感觉到英语学习不是一件难事, 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

英语课是一门关于语言的学习课, 英语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我们要想出不同的方法, 丰富课堂内容, 活跃课堂气氛, 寓教于乐, 使学生感受到美和体会到满足。让我们用全新的教学手段去设计教学的全过程, 去诱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永远保持在一个亢奋的状态。

摘要:英语课程改革不再强调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 而是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因而在英语教学中, 需要不但创新教学方法, 采取多种手段, 使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得到训练,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案例设计 篇8

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七八年级学习有关频率的基础上, 继续学习有关频率与概率初步的知识。本节课首先通过课堂实验活动, 让学生体会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实验频率, 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规律, 在操作实验与统计中探究知识。为了突破本节难点, 采用较为形象直观的树状图法和列表方法来组织学生掌握概率计算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会用树状图法和列表法计算涉及两步实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让学生在实验、统计的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让学生对所研究问题进行反思和拓展, 逐步形成良好的反思意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身边实际问题引入新课, 让学生在操作、实验与统计中体会知识的应用, 在交流与合作中归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和统计, 使学生学会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规律,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引导学生通过分组讨论, 在合作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体会集体学习的乐趣, 进而积极地学习数学。

教学重点: 会用树状图法和列表法计算涉及两步实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树状图法和列表法计算涉及两步实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教学方法: 实验———统计; 引导———探索; 合作———交流与讨论。

教学准备:

1. 课堂实验用的扑克牌、两枚一样的一元硬币、两枚骰子。

2. 检查各组教学材料的准备情况。

3. 幻灯片的制作。 ( “扫雷”游戏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兴趣

( 幻灯片展示) 现在, 我国的福彩、体彩等吸引了不少人, 你有哪些亲戚或朋友是“彩迷”? 你觉得买彩票一定会中奖吗?

师: 其实这是一个概率问题。针对这个问题, 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有趣的游戏: ( 让一生扮小明, 另一生扮小亮) 先让小明对小亮说: “我向空中抛2 枚同样的一元硬币, 如果落地后一正一反, 你给我10 元钱, 如果落地后两面一样, 我给你10 元钱。”问小亮愿不愿意? 然后问同学们这个游戏公平吗?

温馨提示: 这是一个数学游戏, 老师只想用此介绍一些概率问题, 国家规定中小学生是不能参与买彩票的, 而赌博更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噢!

二、操作实验、分组交流

( 用幻灯片演示问题和图片)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 要求各组拿出准备好的两副扑克牌 ( 牌面数字分别是1、2、3) 从每组牌中各摸出一张牌进行摸牌游戏。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为几的概率最大? 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为4 的概率是多少? ( 学生在活动时, 教师要注意组织, 避免课堂混乱。并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做这个游戏次数少了, 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希望生: 在实验操作时得到不同的解法, 甚至是错误的解法。便于提供给全班讨论。在学生交流讨论时注意收集不同的作法, 一旦发现有用“树状图”或者用列表法求解的, 及时鼓励并演示如下的幻灯片:

用两张幻灯片激发学生思考: 哪种方法对? ( 各组推选代表说理由)

由此表可知: 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为2、3、4、5、6 的概率都是你认为对吗?

( 充分让学生说出理由。若有争论, 引导他们进行辩论)

三、反馈问题、归纳知识

( 幻灯片展示) 在上面的这个游戏中, 可以借助像树状形一样的图形来解决。我们把这种方法叫树状图法; 也可以用表格来解决, 把这样的方法叫列表法; 你能说说在运用它们求某些事件发生的概率时, 要注意些什么吗?

1. 引导学生看教材P136 - 138, 各小组成员归纳总结, 得到一致结论。

2. 板书: ( 树状图、列表法)

前提: 某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3. 由列表法解决前面问题时, 你还能从表中获得哪些事件发生的概率? ( 此时, 学生的回答可能多种多样。教师要及时肯定、鼓励并引导学生对所研究问题、所用的方法进行反思和拓展, 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

[师]还记得前面抛硬币的游戏吗? 请用列表的方法求出两个都是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 ( 要求学生做在草稿子上, 并相互对正答案。然后阅读教材P136 ~ 138 页例2、例3 进行对照)

四、练习巩固、灵活运用

1. 做教材P138 页随堂练习及习题25. 2。 ( 注意巡视学生出现的情况, 及时引导并帮助“后进生”解决所遇到的困难)

2. 补充习题: ( 幻灯片演示) 各组进行掷两枚骰子的实验: 一个同学掷骰子、一些同学记录每次的点数和 ( 50 次) 。另一些同学用这节课学的方法求出点数和为6 的概率是多少? ( 掷一次) 看一看理论概率是否与实验频率相一致。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 因为实验次数很大时, 实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但并不完全等于理论概率)

3. 活动探究: ( 幻灯片演示) 一个密码保险箱的密码由6个数字组成, 每个数字都是0 ~ 9 这十个数字中的一个, 王叔叔忘记了其中最后的两个数字, 那么他一次就能打开保险箱的概率是多少? ( 引导生: 王叔叔知道前面4 个数字, 只忘记最后两个数字。而这两个数字中的每一个数字出现的可能性有10 种, 则组成两个数字的可能结果数有100 种。结果是多少呢?)

五、小结反思、板书设计

小结: (幻灯片演示)

1. 本节课学习了用树状图和列表法求某些事件发生的概率, 你掌握了吗? 在运用时要注意些什么?

2. 在与同学们交流、合作时是否愉快?

3. 板书设计:

补充习题参考答案: 实验次数很大时, 实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但并不完全等于理论概率。

4. 作业: 习题25. 2 第3 题与第5 题。

六、教学反思、作业反馈

用游戏的方式组织教学,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节课在掷硬币、摸扑克牌游戏时, 当看着同学们兴奋、愉快地参与其中的样子, 我也兴奋、愉快; 当看见同学们争论激烈时, 我惊讶而谨慎; 当聆听同学们振振有词地说明自己的理由时, 我简直有些不敢相信。当然, 在组织教学时, 由于经验不够丰富, 有几个环节浪费了时间, 造成了后面做练习的时间紧, 作业做得不够好。但我坚信! 同学们这节课是高兴的、愉快的、有所收获的, 设计这样的课也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

效果评估:

参与式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新趋向 篇9

一、参与式教学设计的兴起

参与式教学设计是随设计领域参与式设计理论的兴起与发展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设计方式。参与式设计 (Participatory design, 简称PD) 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端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1]。参与式设计所基于的假设是, “用户最有资格来决定如何改进他们的工作和工作环境”[2]。参与式设计欣赏所有的参与者, 他们被视为影响产品质量、价值等所有指标的相关专家。正如Flemin所指出, “通过这种方法, 用户走出诸如旁观者、审核批准者、‘知识库’等角色……成为设计伙伴、设计主人、专长贡献者和自主决策者”[2]。参与式设计与传统设计的不同在于, 它是一个相互沟通、协调合作、共同分享的过程, 它在设计的最初阶段就把用户的参与考虑进来。在传统设计中, 用户闲坐在一边, 等待设计专家提供答案;而在参与式设计中, 用户加入到设计组中, 参与提炼需求, 参与问题分析, 参与产品设计等。可见, 参与式设计鼓励、倡导用户积极地参与设计, 使他们成为设计者的合作伙伴, 使设计过程成为设计者和用户之间相互合作、学习的过程。参与式设计自产生以来, “迅速跨过大西洋影响到北美地区, 成为人机互动、计算机支持的合作以及相关领域研究者的一种重要手段”[1]。而从1990年开始, 世界性的参与式设计大会 (Participatory Design Conference, 简称PDC) 每隔一年就召开一次。进入21世纪以来, 参与式设计在国际上更是方兴未艾, 目前参与式设计已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网络设计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近年来, 参与式设计深入影响到教学设计领域, 教学设计也越来越强调面向学习者, 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设计。目前, 教学设计领域正经历着设计范式的转换与重构, 正日益走出行为主义、技术理性的窠臼, 正由封闭走向开放, 由一元决定走向多元协商。对于教学设计理论的这一新发展, 美国教学设计专家巴纳锡 (Bela H.Banathy) 进行了精辟的概括。他从设计未来的假设出发, 区分出四代设计方式:第一代是“按指令设计” (design by dictate) ;第二代是“为决策者等的设计” (designing for) ;第三代是设计者与决策者“一起进行的设计” (designing with) 或者“设计者指引的设计” (designer guided) ;第四代是“置身于其中的设计” (designing within) [3]。第四代设计理念要求活动系统必须由那些处于其中的人、利用这些系统的人以及这些系统所服务的人共同来设计, 即系统中每一个人都是设计的参与者, 共同分享设计的权利, 共同承担设计的责任。Charles M.Reigeluth在《一种教学设计的新范式?》一文中则更为明确地指出, “教学系统设计的‘健康’依赖于执行者们开发出一种将用户设计的方法应用于教学系统设计过程的设计方式, 这一设计方式应将所有相关群体都纳入到教学系统设计过程之中”[4]。受参与式设计理论的促发以及教学设计理论新发展的推动, 到20世纪末期, 参与式教学设计逐渐兴起, 并日益得到关注, 正成为一种日益崛起的教学设计方式。

二、参与式教学设计的价值

参与式教学设计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为促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其二为改进教师教学方面的价值;其三为改善师生间交流与协作方面的价值。可将其分别略称为学习价值、教学价值和交流价值。

1. 参与式教学设计的学习价值

首先, 参与式教学设计的学习价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 学生或者是未被允许或者是被认为没有能力参与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过程完全由教师负责, 学生则成了教师意图的被动接受者和猜测者。而学生参与教学设计之后, 学习目标由学生参与制定, 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有利于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并释放出来。

其次, 参与式教学设计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传统的教学设计完全由教师完成, 没有学生的参与。教学设计得好与不好, 与学生毫无关系。教学设计得好, 是教师的功劳;设计得不好, 是教师的责任。而学生参与教学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 师生共享设计的权利, 相应地师生也共担设计的责任, 教学设计成为师生共同努力的一项活动, 设计质量的高与低、好与不好, 与每一位参与者都密切相关, 所设计的教学未取得预期的学习效果, 学生也有相应的责任。正是由于这种责任感, 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采取更负责的态度, 而不是掉以轻心、心不在焉。

最后, 参与式教学设计有利于发展学生自主、终身学习能力。在参与教学设计的过程中, 学生不断与教师、同学等交流合作, 相互探讨, 共同学习, 不断建构和重构自己的学习, 其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等方面的能力也必将随之不断增强。比如, Diana L.Johnson于2006年在大二学生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开展的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就发现, “参与式教学设计活动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分析能力, 发展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 促进了他们的学习”[5]。

2. 参与式教学设计的教学价值

首先, 参与式教学设计的教学价值体现在教学适切性的提高。在参与教学设计的过程中, 学生意见和想法得以充分表达, 这有利于学生的差异性完全显现出来, 有助于教师更全面、更准确地认识学生。同时, 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之中, 教师必须学会倾听来自学生的声音, 必须对学生的意见、想法、建议、决定等加以吸纳, 这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设计的师本主义倾向, 促使教学设计由统一的标准化设计走向着眼于学生多样化需求的个性化设计, 真正实现面向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有效生成嵌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教学方案。

其次, 参与式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设计, 学生对教学目标、教学期望以及通过教学将获得的知识与能力等有了更明确的了解, 学习的方向性显著增强, 有利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积极配合, 同时教学中因沟通不畅引起的障碍也必然大幅度减少, 从而有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高效开展。

最后, 参与式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设计, 学生能为教学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为教学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的解决提出建设性意见, 有利于群策群力, 所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是各方都比较满意的, 其质量水准必然高于由教师单独进行的教学设计。高质量的教学设计以及师生之间的高度协作, 必然有助于教学设计的直接目标———教学效果的提高。

3. 参与式教学设计的交流价值

首先, 参与式教学设计为师生的相互交流、相互理解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完全由教师进行教学设计, 学生只是接受和享用教师的成果, 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学习活动。这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部分做法不了解, 甚至误解教师的设计构想。另外学生的想法和要求也无法有效地为教师所认识, 这会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因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而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学生参与教学设计, 学生对教师的构想和意图会有进一步的了解, 学生的想法和意见也为教师所吸纳, 这有利于消除师生之间的误解, 有助于相互体谅。同时, 学生参与教学设计, 学生会感到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尊重, 差异性得到了关照, 意见得到了重视, 他们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 这有利于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 有利于学生对教师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教师也会从学生的理解与支持中获得鼓舞。

其次, 参与式教学设计有利于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民主协商的氛围。这是传统的那种完全由教师进行的教学设计无法企及的。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 教学设计成果成为师生共同的成果, 若获得成功, 师生共享成功的喜悦;若失败, 则师生各有其责。学生与教师成为为共同目标而努力的合作者, 这有利于交流合作氛围的形成, 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进一步融洽。

三、参与式教学设计的实施

1. 参与式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

与传统教学设计相似, 参与式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也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条件分析、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与策略的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环节。但区别于传统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教师包揽一切、排斥学生参与的现象, 在参与式教学设计中学生的参与贯穿于教学设计的各个实施环节。为有效概览参与式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 可将其分为分析阶段、方案形成阶段、方案执行监控阶段、方案评价反馈阶段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 区别于传统教学设计实施过程的是, 在参与式教学设计的每一个实施阶段都多了一个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环节。这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学设计的时间, 却能大幅度提高教学的效果及效益, 其所得远远大于其所失。同时, 由图1还可以发现, 参与式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学生对教学设计的参与是一种整体性的参与, 包含参与教学目标、教学条件等的分析, 参与方案的形成、执行监控、评价反馈等。学生依次参与每一个阶段, 方案评价反馈阶段获得的信息又输入到分析阶段, 作为下一次参与的参考信息, 即参与式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动态、连续过程, 是一个循环推进的系统。

2. 参与式教学设计的实施层次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以及学生的年龄、能力水平等的差异, 学生的参与程度应有一定的差异性。与之相应, 参与式教学设计的实施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 对低段低年级的学生实施较低程度的参与, 对高段高年级学生则开展较高程度的参与。根据学生参与程度的不同, 可将参与式教学设计的实施大致分为咨询式、协商式、参谋式三个层次 (参见表1) 。

参与式教学设计的实施层次只是一个大致的划分, 层次与层次之间并不存在截然的界限。宜将参与式教学设计看作一个随学生年龄、知识、能力等的增长而参与程度不断增强的过程。小学阶段宜逐步采用咨询式, 中学阶段宜从咨询式逐渐过渡到协商式, 大学阶段宜从协商式逐渐过渡到参谋式。各阶段的学生以相应的参与层次为主, 但也不排除对于特定的设计内容、设计环节等适当尝试较高层次的参与, 最终形成参与由弱逐渐变强, 由他主逐步走向自主的终身学习体系。

3. 参与式教学设计的实施方法

在国外开展参与式教学设计实践中, 已经逐渐形成了诸如调查问卷、学生日记、师生谈话、讨论会、意见或建议书、学生个体或小组自主设计教学等参与方法。 (1) 调查问卷。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和实际需要设计调查问卷, 学生通过回答问卷提出意见和建议, 教师将学生的意见汇总, 并根据学生意见改进教学设计。 (2) 学生日记。学生通过写日记的方式将学习的收获、学习的困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记录下来, 并定期交给教师, 以便教师针对具体问题对教学设计加以改进、优化。 (3) 师生谈话。教师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地与学生进行个别和小组交谈, 以获得学生对教学设计的意见与建议。 (4) 讨论会。定期组织教学设计讨论会, 在讨论过程中,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进行民主协商, 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5) 意见或建议书。学生通过系统地撰写意见或建议书的方式为教学设计出谋献策, 从而参与到教学设计之中。 (6) 学生个体或小组自主设计教学。在教学、学习开始之前, 学生个体或小组自主完成教学设计的全过程, 再将自己或所在小组的设计与他人或其他小组的教学设计进行比较, 取长补短, 加以优化, 最后在全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的基础上生成最终的教学方案。学生参与教学设计的方法并不是统一不变的, 而是根据学生年龄、层次、水平等的不同而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在实践中应根据具体需要选择恰当的参与方法, 并综合运用多种参与方法, 使所选择的参与方法发挥最大功效。在实施过程中应牢记, 每一次实施都是独特的, 实施方法应根据现实具体情况而“量体裁衣”。

当前, 参与式教学设计已在欧美多个国家加以倡导, 并已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参与式教学设计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差异性, 注重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有助于扭转我国现实教学设计中学生参与缺失以及学习主动性低下等弊病。然而, 参与式教学设计的开展也面临着教师组织协调能力的提高以及具体环境下参与模式与方法的构建等问题, 对这两类问题进行纵深研究是参与式教学设计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Clay Spinuzzi.The Methodology of Participatory Design[J].Technical Communication, 2005, 52 (2) .

[2]Andrew Large, Jamshid Beheshti, Valerie Nesset, Leanne Bowler.Designing Web portals in intergenerational teams:Two prototype portals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 55 (13) .

[3]高文.试论教学设计研究的定位——教学设计研究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之二) .中国电化教育, 2005 (2) .

[4]Charles M.Reigeluth.A new paradigm of ISD-[EB/OL].[2010-03-20].http://eric.ed.gov/ERICWebPortal/recordDetail-accno=EJ524802.

教学案例设计 篇10

关键词:课程教学,案例教学法,案例生活化,教学设计

1案例教学法存在的弊端

案例教学法, 着眼于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做中学”的形式, 通过一个实际的个案, 掌握并理解所学的知识, 同时能够解决类似及相似的问题。案例教学法能缩短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差距。尽管它有许多的好处, 但对于《动态网页设计》这门课程来说, 存在着许多弊端。

案例的真实性不利于学生理解。《动态网页设计》课程中所采用的案例都是真真切切的设计个案, 例如:聊天室、留言版、广告轮播、内容链接组件的使用等, 都是真实的个案。从某个层面来说, 学生能够真切地接触到网页设计的实际工作, 但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 这些设计内容都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整个设计过程基本上都是依葫芦画瓢, 学生只会原原本本地按照案例的实现过程去敲写代码, 一旦更换内容或变更形式, 将无法完成设计任务。

案例操作过程的固化不利于学生掌握。《动态网页设计》课程中所采用案例的操作过程都是固定的, 第一步应该如何, 第二步应该如何, 第三步应该如何……等等, 学生按照案例操作过程去实现的时候, 所记住的是步骤, 而没有理解各步骤所实现内容之间的关联, 导致对于所学习知识点的理解层面不高, 学生只会以某一固定的方式去实现一个网页功能, 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点。

综上所述, 必须在原有的案例上进行加工处理, 文中笔者采用的方式是将案例生活化。

2教学案例生活化

从事软件设计教学的教师都会强调, 软件的设计源于生活, 往往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某一问题才会促使设计者们去设计一个软件。教学案例生活化设计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方法。

那么原有的案例不也是“生活化”吗?例如:在访问网站看小说的时候, 会有一个页面, 上面会有小说各个章节的链接。诚然, 这是生活中访问网页时会出现的一种现象, 但有局限性, 一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在网络上看小说;二是即便学生有类似或相同的访问经历, 但对于此网页功能实现的过程却是第一次接触。所以, 这样的“生活化”不能称为生活化, 它是一种表面形式, 表面上看来, 生活中确有其事, 但不是人人都接触并理解的事物。

所以, 要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知识, 最好的方式是做到案例能和现实中人人都接触并理解的事物相联系。通过对学生的调查表明, 案例生活化的教学效果要比所有的案例教学效果好得多, 学生表示和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相联系后, 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点。

3案例生活化教学设计

本文以内容链接组件教学设计为例说明案例的生活化。内容链接组件的作用是将多个网页形成一个网页目录导航。

问:“同学们都买过书, 看过书, 对不对?”

得到回答:“对。”

问:“书都会有目录, 对不对?”

得到回答:“对。”

那么这和所讲的内容链接组件有什么关系呢?现在通过表1来比较分析。

在此案例中, 加入生活中人人都看过并理解的书的目录, 并与内容链接组件实现各项内容相联系。由此可见, 要实现内容链接组件的功能就必然少不了内容导航页面、列表文件及组成内容导航页面的多个网页。那么这三者之间的关联如图1所示。

通过这一关联图, 能一目了然地知道内容导航页面、列表文件及组成内容导航页面的多个网页这三者之间的过程和关系。

以《宝宝营养餐》为例。

(1) 首先需要用以形成链接导航的网页1、网页2、网页3……网页N (好比一本书目录的形成首先需要章节的存在) 。

创建5个网页为:

1.asp 0-1岁营养食谱

2.asp 1-2岁营养食谱

3.asp 2-3岁营养食谱

4.asp 3-4岁营养食谱

5.asp 4-5岁营养食谱

(2) 列表文件。内容链接导航的信息来源于列表文件, 可见在列表文件中必须包含网页的路径 (好比书本目录的章节页码) 及说明文字 (好比书本目录的章节名) 。列表文件的格式为:

网页1路径 (TAB键) 网页1说明文字 (回车)

网页2路径 (TAB键) 网页2说明文字 (回车)

网页3路径 (TAB键) 网页3说明文字 (回车)

…………

网页N路径 (TAB键) 网页N说明文字 (回车)

本例List.txt如下:

1.asp 0-1岁营养食谱

2.asp 1-2岁营养食谱

3.asp 2-3岁营养食谱

4.asp 3-4岁营养食谱

5.asp 4-5岁营养食谱

(3) 内容链接导航主程序页面 (index.asp) , 在这个主程序页面中, 将要用到内容链接组件, 首先要实现的便是这个组件的实例化, 使用server.createobject方法创建MSWC.Nextlink的实例, 并用set关键字赋给NL, 于是产生了名为NL的内容链接组件实例对象。一切方法的运用都在此对象进行。

(4) 实现小说中各回的超链接 (文件名为Go.asp) 。本步骤实现的功能是在每个网页添加一个“返回”到目录一级上一网页和下一网页 (好比在书的每个章节中添加一个快速回到目录及上一章和下一章的链接功能) 。

Go.asp完整代码如下:

完成go.asp后, 最后一步则是将此功能添加到1.asp-5.asp中。此时, “1.asp~5.asp”这5个文件仍然是独立的程序块, 使用标记插入到每一分页文件 (1.asp~5.asp) 的结尾, 即可实现链接。

参考文献

[1]胡霞.《动态网页设计》课程项目式教学探索与教学设计[J].内江科技, 2009 (11)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初探 篇11

关键词: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前言

在机械类专业中,机械设计是专业技术基础课,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专业实践课。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机械设计能力,并掌握基本的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并有效的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1.当前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题目过于单一

目前,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中,题目大多数都以减速器设计为主,对于机械设计教学来说,减速器能够覆盖所有学生要学习的内容,使得学生更为全面的掌握机械设计知识。基于这一点,在各个高校中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题目都选择了减速器,但是减速器设计题目过于单一,设计过程没有任何变化,学生在利用减速器进行实践时,只需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去模仿设计,无需动用大脑去思考。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但得不到锻炼,时间久了还会让学生失去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兴趣,使得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很难完成。另外,学生在进行设计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所以必须要对课程设计题目进行相应的改革。

1.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不恰当

当前,机械类专业普遍的教学模式都是重视课堂教学,轻视实践教学,而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的自学时间比较缺乏。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学生对减速器的工艺设计缺乏感性的认知,对于减速的工艺过程也不了解,比如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等工艺过程,这就造成在出现工艺问题时,学生没办法很好地去解决。

1.3学生缺乏独立应用各科知识的能力

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中,要求学生都能够独立的、灵活的应用各科综合知识。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当需要运用相关的知识时,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非常差,比如轴的强度计算,需要用到材料力学的知识,但是学生却不能很好地应用材料力学知识。另外,还有部分的学生没有认识到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重要性,所以出现按照图册来抄袭的情况,使得学生的独立设计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

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2.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目前,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弊端,为了改进这些弊端,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独立今昔女机械设计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就需要在现有设计内容的基础上,对设计内容进行完善和丰富。设计题目的选择要具有综合性和创造性,包括原动机、传动装置、工作机三部分内容,教师可以从自身的科研项目或者工程实际中来选择符合要求的题目。在设计具体的内容时,除了要具备原来理论设计计算和结构设计内容,还要具备综合运用各科知识的设计内容,这样让学生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理性认知和感性认知,有效的提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2.2加强计算机的应用

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可以采用辅助软件来设计教学。在设计领域,比较典型的计算机辅助软件有CAD/CAM/CAE,而且这些辅助软件的广泛使用标志着机械制造业进入数字化时代。在实际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中,机械零件的结构设计和机构运动仿真可以采取CAD教学辅助软件,对机械零件的力学性能分析可以采用CAE教学辅助软件。教学辅助软件的利用使得整个设计所展示出来的效果图更接近于真实的状态,从而便于学生的理解。另外,教学软件的应用既可以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还可以巩固学过的专业知识。

2.3重视并加强教师的设计指导

随着高校的扩招,每个专业的学生数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在实际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非常的重要,但是教师不可能做到一对一的指导,所以就需要教师高度重视指导的实际意义。现今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都采用计算机复制教学,机械绘图的时间由学生自己来掌握,为了避免学生浪费时间或者出现抄袭的现象,教师要尽量的让学生在集中的教学时间提交设计稿。学生的设计稿交上来以后,教师要及时的进行批阅,将反馈结果告诉学生,并对设计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2.4重视实践环节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所以教师必须要重视实践环节,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去接触实际的工程,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到机械设计与机械工艺之间的密切关系。具体的实践方法可以是去工厂参观,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在接触实际工程的工程中提高自身的工程设计能力。

3.结论

在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进行改革之后,课程设计内容更加贴近工程的实际情况,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解决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有效的调动起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进一步的培养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良好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健,起雪梅.基于加强教学环节的“机械設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09):183.

[2]范雪兵.“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多理念融合教学改革实践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26):69-70.

教学案例设计 篇12

计算思维的概念是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周以真(Jeannette M.Wing)教授于2006年提出的教育理念,2013年,周教授接受《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刘向永记者的访谈时对计算思维进行了诠释[1,2,3]。

国外的众多研究者涵盖计算机教育界、社会学界以及哲学界等各个领域对计算思维进行深入的研究[4]。ACM和IEEE-CS在修订后的《计算机科学教程2008》(Computer Science Curriculum 2008)[5]中明确指出应该将计算思维作为计算机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内,基于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培养大学生计算机综合能力,提高大学生使用程序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今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核心点之一[6]。根据《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8》的规定,高校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目标是:

(1)学习问题求解的思路和方法,即算法。

(2)理解计算机是如何具体实现算法的,即如何才能有效利用计算机编程。

因此在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任务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程序语言的语法规则来编写程序,更重要的是掌握算法思想与问题求解的思路,而计算思维正是使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科学对问题进行求解的一种思维方法和能力。

国内外的众多学者把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视为教育界改革的重要研究范畴,特别是在计算机教育领域,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如何将计算思维的理念融入到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成为计算机教学研究的焦点和改革的突破点,并在此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培养计算思维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

如何将计算思维真正融入程序设计课程中,我们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在多年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总结了一定的经验,基于计算思维的案例教学法比较适用,但是如何设计合理有效的设计案例是案例教学法成功的关键。

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教学案例设计原则

托尔说:“一个出色的案例,是教师与学生就某一具体事实相互作用的工具;一个出色的案例,是以实际生活情境中肯定会出现的事实为基础所展开的课堂讨论。它是进行学术探讨的支撑点;它是关于某种复杂情境的记录;它一般是在让学生理解这个情境之前,首先将其分解成若干成分,然后再将其整合在一起。”

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任务而言,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习计算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7]。因此,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只重视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规则的错误思想,在将计算思维的培养作为教学核心任务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程序设计方法,而不是语言本身,不仅要求学生用计算机读得懂程序,编写和调试代码,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设计算法,从而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如何设计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程序设计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经过多年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经验,将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案例设计原则总结如下:

1.案例选题的生活化

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中坚持生活化、常态化的原则,即选择贴近生活、学生比较熟悉的问题,让学生在熟悉的问题下思考解决方法,这样可以缓解学生对程序设计的畏惧感。在学生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并用计算机进行求解后,学生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他们从中认识到计算机竟然能这么方便地用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消除对程序设计语言的抽象、枯燥的感觉。这样生活化的案例在问题的求解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学习,感受到程序就在身边。而对生活化的问题求解锻炼了学生日常问题求解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2.案例涵盖知识点的典型化

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选择教学案例,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涵盖在案例的解决中,同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案例的设计既是学生平时耳闻目睹的,但又了解不深的普遍问题,这样可使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实际背景容易接受,从而愿意去深入了解,这样的案例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同时能够让学生触类旁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类似问题。

3.案例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程序化

使教学案例的设计与计算思维相结合,在案例问题的解决中注重算法的设计,方法的选择,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案例中适当添加程序语言,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同时可以使算法程序化,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程序思维,使枯燥无味的程序语法知识顺其自然地在案例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知识抽象和分解问题的能力。

典型案例解析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选择生活化、常态化的案例为原则,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程序设计案例的选择原则,让学生体会到如何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下面以一个典型案例的设计为例具体实现案例设计和应用。

教学内容:指针和数组。

教学目的:掌握指针和数组的定义以及使用。教学重点:指针和数组的定义及使用。

教学难点:指针和数组的使用。

针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指针和数组知识的学习,下面给出一个常见问题求解的案例,这一案例同样适用于数组知识的学习,只是案例中问题求解的方式有所变化。

1.问题提出:根据二代居民身份证号确定此人性别的问题。

2.常识解答:居民二代身份证号共18位,从左向右前6位为户口所在地,第7~14位共8位为出生年月日,第15~17位为顺序位(同地区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的顺序编号)其中第17位代表性别(奇数为男、偶数为女),最后1位为校验位。

3.问题求解:从18位数字中取出第17位,然后判断奇偶性,奇数为男、偶数为女。

对分解后的两个问题,针对不同的理论学习内容,我们有很多种解决方法,如:使用函数提取字符串中的一个或多个字符、使用数组下标提取数组元素、使用指针提取数组元素等多种方法。下面针对指针的学习给出求解方法。

4.求解方法:

Step1:利用数组存储给定的18位数字,利用指针的移动提取第17位数字;

Step2:用取出的第17位数字与2模除取其余数,判断奇偶性。5.算法分析:针对以上问题的求解方法为例写出相应算法:Step1:定义整型数组a,整型变量b,整型指针变量p;

Step2:将18位身份证号赋值给a数组,指针p指向数组的首地址;

Step3:移动指针指向第17位数字;

Step4:指针提取第17位数字后模除2取余数赋值给b变量;

Step5:判断b的奇偶性,如果是奇数则是男,如果是偶数则为女;

Step6:输出结果。

6.问题求解方法的代码化:#include<stdio.h>

这一案例是非常生活化的案例,每个人都有身份证号,但是将这样一个常见问题用程序设计语言在计算机上实现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将问题的解决方法限定在指针和数组的使用,更是加大了问题的解决难度。就案例分析和问题的解决而言,让学生选择多种解决方法,训练学生如何将生活中的问题用计算机来解决,同时掌握指针和数组的定义、赋值及使用等基础知识。使学生在案例分析和算法设计时培养了计算思维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有趣的案例中学习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

总结

大学教育更多的是素质的养成,能力的培养,正像一条教育格言讲的:“Tell me and I will forget.Teach me and I will know.Involve me and I will learn.”在大学教育中,要少一些灌输,多一些参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传统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多年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提出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案例教学法,并针对教学案例设计的核心问题进行研究,针对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以计算思维为导向,总结了教学案例设计的原则,设计了教学案例。通过《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实验证明,提出的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程序设计教学案例设计方法是有效的。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众化的案例解决在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思维。

参考文献

[1]Jeannette M.Wing,"Computational Thinking,"Communication of the ACM,no.49(Mar.2006):33-35.

[2]刘向永、周以真:《计算思维改变信息技术课程》,《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第6期,第5—12页。

[3]周以真:《计算思维》,《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07年第3卷第11期,第83-85页。

[4]《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中国大学教学》2010年第9期。

[5]"CM/IEEE Computer Society Interim Review Task Force,"Computer science curriculum 2008:An interim revision of CS 2001,accessed June 28,2010,http://www.acm.org/education/curricula/.

[6]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上一篇:多通道电极下一篇: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