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案例设计

2024-09-16

计算机教学案例设计(精选12篇)

计算机教学案例设计 篇1

平面设计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提升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作为专业课教师,应该将计算机平面设计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融合,积极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有所收获,把握学科知识的精粹与核心技能。

●以兴趣为引领,渗透“快乐设计”思想根基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文化课程基础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知识传授的重视,更要加强对学生需求与兴趣的了解、掌握与引领,从“快乐设计”这一思想根基为立足点,让学生从课程学习中感受到快乐,要让学生知道学好平面设计不仅有助于未来就业,而且可以提升自身人文艺术素养。

例如,在具体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引入现实生活中较为经典的优秀平面设计广告,以广告的表现手法和创意特点作为学生兴趣的“激发源”。教师现场向学生说明其精妙之处,可以通过多媒体现场操作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变魔术般地进行色彩配置,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设计的魅力,并让他们亲自动手,获取成果,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以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为主导,渗透“快乐设计”互动元素

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平面设计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牢牢把握教学内容的具体实际,从现实出发,紧密结合中职学生的具体特点,自觉摒弃传统古典教学中单向性的演示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加强思考和实践操作,将“快乐设计”的互动元素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有助于构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提升他们主动思考、深入思考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经典案例设计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着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以“绿箭口香糖广告”这一平面设计为案例讲解时,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请哪位学生说说该平面设计是否具有创意?”“该设计的创意点有哪些?”“你认为其存在哪些不完美?可以在哪些地方进行改进?”等,如此引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不断提升平面设计的实践能力。

●以启发学生积极探究为向导,渗透“快乐设计”自主元素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快乐任务驱动”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感受到平面设计带来的乐趣。比如,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婚纱摄影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招贴画设计等设计任务交给学生完成,促进他们自主探究设计构思、色彩配置、视角效果等,从而促使教学效率得到不断提升。

综上,平面设计是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操作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快乐设计”教学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思维视觉化能力,从而使设计出来的作品更具灵性。

计算机教学案例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柱形图、折线图、饼图的用途及优缺点。(2)、了解三种图形在Excel中的创建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够熟练的把一张表格所要的数据转换到一张图上(三种图表)。

(2)、了解如何修改图表。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爱的思想,利他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思想(自学)及其动手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一)、如何正确创建所需的柱形图、折线图、饼图。

(二)、如何修改创建好的柱形图。

三、学生分析

(一)、学生具有爱动手,调皮、注意力不集中易分散,对特殊事感兴趣的年龄特征。应该制定以下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让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控制。

(二)、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在学生进行练习时多面对基础比较低的学生。

四、教学方法

运用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及复习教学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用到的调查表,图片、ppt等资料。

(一)、导入新课:出示水缺乏的图片,然后列出全国各省缺水的现状图表,让学生了解水污染的严重性(让学生培养节约用水及不污染水的习惯和防治水污染的思想)

(二)、①、出示表格“全国各省缺水统计表”和与之对应的柱形图,让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数据,让学生自己总结。教师进行归纳:“采用图表表示数据,可以让表格数据更形象,更直观。”

②、对柱形图、折线图、饼图的特点进行总结对比和练习(柱形图、折线图用于完成量。饼图用于百分比的比例。)

(三)在图表中演示如何把表格转换为柱形图、折线图、和饼图:

1、如何转换为柱形图:

(1)单击“插入”→“图表”,弹出图表对话框,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与合适的“子图表类型”(每一种子图表类型单击以后就会出现该种子图表名称)。(2)选定好后单击“下一步”操作按钮,进行“图表源数据”的设置。(解释系列产生在行或者列的含义(图表是用来分析数据的平面图,平面图由Y轴、X轴组成;数据由数据表的行标、列标、数值组成。产生行与列的区别在于比对的结果不同。产生行,是以行作为X轴形成图表,反之,是以列作为X轴形成图表。所形成的图表所显现出来的结果也就不同了。))。

(3)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图表选项”对

标题等这些标签进行填写。

(4)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图标位置的设置。

(5)单击完成按钮,制作好的表格就会出现在工作表中。2如何把表格数据转化为折线图和饼图。

与1的方法一样学生自己在底下进行操作与练习。3如何重新编辑与修改图表。(1)图表的大小改变。(2)改变图表类型。

(3)数据系列的添加与删除(4)图表的移动与美化

4、学生自己根据演示内容进行自我练习。教师从旁协助,解决学生的问题。

5、发现学生问题并收集与整理,进行统一的讲解。

6、学生作业的提交及收集。

六、课堂小结

重新梳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七、作业布置:

浅析高职计算机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161-01

一、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

(一)当今社会,在迅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的情况下,计算机职业教育院校不断增多,怎样使院校的教育水平能在众多高职院校中脱颖而出并让在读学子不为今后踏入社会找不到机会而发愁,这早已成为众多计算机职业教育院校思考的最关键问题。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其实用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它是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的桥梁。好的教学设计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应用知识和计算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教学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探索性和创造性,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科学的教育方针是高职计算机院校未来的发展目标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各高职计算机院校的发展口号。正确处理其增长的数量、保证教育质量、稳定发展速度和增强教学效益是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所谓全面与和谐的发展,主要是希望高职计算机院校的教育方针不要太过单一,除了计算机的教育,德、智、体、美、劳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指:遵循客观发展的规律,从战术措施和发展战略中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这不仅对政治、文化、经济、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职业技术教育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也深有影响,两者缺一不可。

(三)计算机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1.教材不适应高职学生的学习要求

职业教科书广泛的应用过时的内容和不符合现实需求的技能等,导致不能很好的体现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因此,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培训,不能满足要求,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自己的特色。

2.教学与考核方式比较单一

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教学一般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上机操作的形式,学生上机操作一般只是为了调试程序,完全达不到实践的目的,虽然学生上机操作过,但只是形式,并不能提高学生利用程序审核、分析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程序设计要求有所提高,就现在的考核来看,处理信息,使用适当的工具,分析问题的能力得不到体现,难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实际能力。只有让学生掌握语法编程和调试,才能培养出出色的人才。

二、高职计算机教学设计

(一)注重课件的设计

随着电脑技术的推陈出新,可供我们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丰富,由于时间的限制,教师必须要从课本里提取精华并设置多媒体课件,以此让学生们能尽可能快的吸收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指点并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自主完成其它相关课业。在选择多媒体课件内容时,应在原有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将原有的基础知识与最新的社会实践内容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教学内容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太过时的内容可以适当的缩紧或删除。由于大量的信息走进多媒体网络教学课堂,课件应在对文本绘制的同时,多增加生动的图形及动画信息,用更生动的表达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他们对计算机的好奇与兴趣。

(二)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一些纯粹理论的东西是大多高职学生难以接受的,有些甚至对其产生了逆反心理,但是他们对工作技能的实际运用和实际还是很感兴趣的。在实际培训课程中如果减少理论知识的教学,多进行实际的操作可能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上进心,从而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实践教学应注重系统性、及时性、科学性,我们必须继续以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大幅增加的实际操作培训和类似生产工作的目标和能力,减少了验证性实验项目,传统的教学示范,学生逐渐掌握了基本的专业技能也有了实际应用和现实操作的实践能力。职业教育主要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的毕业生将直接面对管理和生产的第一线,在计算机领域负责将他人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具体产品,或直接应用高等技术到生产中去实践。

(三)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关于教育行业一直没有出台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这可以说是我们教育行业存在那么多缺陷的导火索,如果构建了完善的职业教育的法律体系,并明确教育中的经费来源,这便可使我国高职计算机的教育包括其他教育行业能够有法可依,从根本上做到依法治教。同时,我国的高职计算机教育当前处于发展的起步时期也是最为关键的时期,应给予一些高职院校自主办学的权力。例如,审批专业设置,更灵活广泛地应变招生政策,一些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则可以跨地区招生,并能与异地的高职院校实行联合办学,对某些符合条件的高职院校可实行“双向专科”的教育办学试点等等。

三、总结:

其实我国的高职计算机教学行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萌芽阶段,但这种发展将会是持续不断的,高职计算机教学设计是相对比较难学难教的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大力完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计算机更多的兴趣,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掌握计算机相关的课程,基本技能和能力,学习这些课程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基本概念。

参考文献:

[1]余芝轩.论高职计算机教学设计[J].学园:教育科研,2012,7:45-45.

[2]罗江.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8,2:43-44.

计算机教学案例设计 篇4

1. 将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于机械设计教学中的意义

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机械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加深学生对机械设计知识的掌握程度, 并且还能丰富学生的资料收集内容。

(1) 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发展, 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多种三维CAD设计软件, 利用这些软件对机械零件进行建模并展示给学生, 可以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机械零件结构的空间认识, 这是传统二维工程图所无法比拟的。

(2) 加深学生对机械设计知识的掌握程度。传统的机械设计教学模式一般是老师在讲台上讲, 学生拿着课本坐在下面学, 即使借助了一些多媒体教学课件, 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老师可以将典型零件结构的设计步骤一步步地展示给学生, 在这个过程中, 还可以通过渗透, 让学生通过对老师步骤的模仿来提高他们的设计能力。以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为例, 上课时老师将自己的电脑桌面投影到大屏幕上, 然后通过实例操作对三维CAD设计软件的功能应用进行了演示, 例如, 如何创建草图、如何对草图执行拉伸和旋转操作等, 通过老师的实例演示, 学生对三维设计软件的掌握水平明显提高。

(3) 丰富学生的资料收集内容。以往的机械设计资料都是一些二维工程图纸, 不仅难以收集, 而且不利于保存。在应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后, 学生可以对一些典型机械零件和结构的设计资料、模型和数据进行保存, 从而为学生后续的机械设计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 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机械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在当前机械相关专业的教学过程中, 通常都会涵盖一些典型机械产品及零部件的设计过程教学, 如齿轮变速箱、剪切机等, 我们可以在结合传统教学模式优点的基础上, 通过对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下面以剪切机的设计过程教学为例进行详细说明。第一, 可以参考“工程力学”中剪切机的简化模型进行初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训练, 通过对简化模型的学习, 学生可以初步掌握剪切机的工作原理及其中各部件的连接关系。第二, 学生在充分掌握剪切机简化模型的基础上, 就可以通过应用三维CAD设计软件对各部件分别进行建模。第三, 学生可以进一步在三维CAD软件中建立一个装配环境, 然后将第二步所建立的各部件模型导入进来, 最后再根据剪切机模型中各部件间的连接关系进行虚拟装配, 并定义好部件之间的连接传动副。第四, 在装配模型已建立好的基础上, 可以应用软件对其运动进行仿真和分析。第五, 还可以借助一些CAE软件对所建模型进行应力和应变的分析, 学生通过本步骤的学习, 能够对连杆各部位的应力、应变情况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这比传统设计教学中的受力分析更直观易懂, 同时也可通过对分析结果的解析, 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各个设计参数变化对剪切机受力变化情况的影响, 从而为后续进行的优化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为剪切机模型可以简化为一个典型的连杆传动机械装置, 其传动关系也比较简单, 再加上实物模型的辅助, 学生易于接受和学习, 从而可以使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技能的逐步提高。

3. 结束语

对于当前的机械设计教学来说, 除了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外, 还要注重将计算机辅助设计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 在机械设计教学中融入现代计算机的设计思想,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为今后进行相关机械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超.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机械设计教学中应用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3 (14) .

教学设计方案(计算机) 篇5

网络拓扑结构及其绘制

一、教学目标

1.能使用VISIO软件进行网络拓扑结构的绘制 2.能判断小型局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

3.能根据网络拓扑结构特点和组网条件进行网络结构的选型

二、学习内容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是计算机网络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2.本节主要内容

网络拓扑是指网络中各个端点相互连接的方法和形式。网络拓扑结构反映了组网的一种几何形式。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总线型、星型、环型以及混合型拓扑结构。本课首先通过设定特殊的任务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于任务的思考。通过设计实际的拓扑结构图,促使学生应用知识。通过“实地考察”进一步激发其感知,加深对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感性认知。3.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几种拓扑结构概念及其各自优缺点、应用比较。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三、学情分析

在开始本门课程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对网络技术有所应用,并初步了解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但是缺乏系统的学习过程,对于应用中碰到的很多问题存在疑惑。同时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网络应用带来的方便性以及网络技术的神秘性对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学生对网络技术具有天生的兴趣,充分培育和利用好学生的这些兴趣,将使教学更轻松。

学生初次接触拓扑概念,并且这一概念本身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因此拓扑结构这一内容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学生更好理解这一概念。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通地图进行类比教学。拓扑概念建立起来之后,网络的拓扑结构就比较好理解。本课设计了一个课堂任务,要求学生画出一个校园网络拓扑结构图,对于怎样去表达网络的拓扑结构,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引导,这里可以适当的演示一些简单的网络拓扑效果图,以便学生轻松上手。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通过校园网络的实地考察和任务驱动(网络拓扑图的制作)教学方式,促进实践与理论的整合,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通过小分组的教学组织,降低个体学习的难度,对于技术水平较高的同学,教师要鼓励其在分组内或分组之间充分发挥起技术应用特长,带动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同学,将学生的个体差异转变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并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各有所得。

五、教学过程 1.回顾及作业点评

回顾:上一次课关于局域网规划的讲座;

点评作业:组建一个小型局域网所需各类要素、步骤和方法,着重点放在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上。

2.告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教学任务:本次课要学习的内容是几种主要的局域网拓扑结构及其特点,并学会用Visio软件绘制拓扑结构;

教学目的:最终要求同学们利用本次课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在项目书中分析所要组建小型局域网结构选型的理由和绘制该小型局域网的拓扑图。3.操练

1.根据教材上的内容,模仿绘制一个网络拓扑结构图;

2.根据学生绘制时碰到的问题,简单归纳使用Visio软件绘制网络拓扑图的方法; 3.要求学生绘制剩余部分网络拓扑图。4.深化和练习

1.观察网络机房结构; 2.绘制网络机房拓扑结构; 3.课堂练习:

(1)从拓扑结构来看计算机网络是由()和()构成的几何图形。(2)总线型拓扑结构通常采用()方法扩展网络,采用()访问控制策略。(3)星型拓扑采用()控制策略,所有的通信均由中央结点控制,数据交换方式主要有()和()两种。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

(4)环型拓扑中的每个中继器都与两条链路相连,一条用于()信号,一条用于()信号,数据只能按照()方向进行传递,而且所有的链路都按()方向传输。5.归纳和总结

1.绘制网络拓扑结构;

2.网络拓扑结构类型及其图示; 3.各种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 4.网络拓扑结构选型要素。6.作业

1.观察家庭、网吧、办公室的网络拓扑结构,并绘制其拓扑结构图;

2.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哪三种?就网络的可靠性、费用、灵活性谈谈三种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

3.请同学们根据课堂上对于本课程要组建局域网结构选型的分析,绘制其拓扑结构图并简单描述其理由(写入项目书中)。

7.后记

在网络拓扑结构的绘制环节中,由于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差异,会导致后面内容展开在时间上不确定,因此要求学生们课前预习。

六、咨询服务

主讲教师: 联系方式: 邮 箱:

计算机教学案例设计 篇6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

1 计算机辅助设计概述

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称CAD,在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技术的支撑下,它能够帮助设计人员设计出仿真图像、储存信息等。从最初的简单绘图到逼真图像光栅扫描显示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这一技术随着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艺术设计领域,已经成为一门基础技术。视觉范围内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包括色彩构成设计、图案形态构成、三维立体影像设计等。它弥补了传统手工绘制的缺陷,再加入一定的创新后还能够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在艺术设计的教学中也逐渐规定了对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学习,成为了重要的教学内容。

2 计算机辅助设计艺术设计教学的优势和不足

2.1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优点

(1)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力。传统的手工绘制依靠手工制作,虽然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设计作品的能力,但是也有很大的制约性。在操作过程中,传统的绘图需要很多工具。例如,画笔、刀、颜料等,在使用过程中不仅程序复杂而且一旦出错,不容易修改,影响了设计效果,浪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外,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如果当他们想把自己的设计呈现出来时,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而阻碍了艺术作品的制作,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因此,在艺术设计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够避免手工繪制的缺陷,凭借着强大的着色、文字处理等功能,学生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运用在作品的设计上,进而促进了学生想象的实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容易掌握。在艺术设计中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够省去大量的绘图工具,只要有一台计算机和相应的软件就能够绘图,而且还十分的精准。此外,绘图软件中为使用者提供了很多快捷操作的方法,绘图变得十分智能化,学生可以发挥想象,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例如,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着色过重,想要修改时,学生只需要点击回复按钮就可以重新着色,这是传统手工绘图所无法完成的。

(3)创作出的作品方便保存。传统的手工设计的图纸的原件只有一份,载体是不宜保存的纸张,时间长了会发生褪色、潮湿等缺陷。计算机设计辅助能够将所设计的图纸保存在电脑或外部设备中,也可以保存备份,以免丢失,此外,它可以通过外部设备直接显示。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制作和保存。

(4)提高了设计的合理性。传统的手工绘制对绘图者的绘图技术,有的学生因基础较差等原因对艺术设计课程学得不好,因而在绘图中容易产生厌恶的情绪。例如,有的学生着色的手法较差,设计出的图纸就不理想。而依靠计算机辅助技术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提高绘图的质量。因此,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够减小学生技术水平的差异,使学生的设计更加贴近真实水平。

2.2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缺点

(1)对网络的依赖过高。信息时代,互联网上的资源十分丰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过度依赖其资源,对艺术设计的理解不够深刻,掌握的知识很肤浅,不利于艺术设计水平的提高。学生的热情大多从计算机出发,所使用的素材也多不是原创,虽然华丽,但缺乏个性,没有内涵,使学生很难设计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2)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传统教学模式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注重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对于学生开展艺术设计时必不可少的。然而,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加入使得传统教学模式暴露出很多问题,很难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3)偏重计算机技能的教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对计算机技能的要求较高,使很多教师和学生认为计算机技能比艺术设计思路更重要。这样一来学生的艺术创作力得不到锻炼,知识单纯地依靠计算机拼接素材,缺乏厚重的内涵,计算机辅助设计成了简单的制图工具。

3 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3.1 将计算机技术和艺术构思完美融合

在艺术设计的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技术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多多联系,掌握扎实的计算机技术,为学生开展艺术创作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培养学生的艺术构思,即让学生认识到艺术构思才是艺术创作的核心,要帮助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同时,通过对网上艺术作品的深入剖析,理解艺术的本质。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要鼓励学生积极创作,敢于想象,力求在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同时提高艺术构思能力。

3.2 要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

艺术设计不是僵化的,不变的,而是运动的,具有典型的前沿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艺术设计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前沿的艺术设计方面的知识,将其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相结合。教师可以让学生查阅艺术设计一线的专业论文,了解学科动态,让学生在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他们探索新知。

3.3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计算技术和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让学生在实践中消化理论知识,形成能力,促进学生艺术设计水平的真正提高。

3.4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师要积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学生探索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设计问题,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例如,在进行illustrator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宣传折页的特殊作用要求学生设计一款手机的宣传页,这样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积极查阅信息,组织文字信息,这样学生就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再加上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艺术设计水平会显著提升。

4 总结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作用,在推动艺术设计课程发展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艺术创作能力,从而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志刚.关于艺术设计教学的一点思考[J].社科纵横,2010(05).

[2] 霍长平.对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再认识[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6).

[3] 李仁伟.浅议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J].大众文艺,2010(21).

计算机软件教学设计 篇7

1 理论课程教学设计

这类学科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它包括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以下简称VB)、SQL数据库、网络原理等科目。因为这些学科比较注重强调编程的思想,语句的含义,而无具体的讲解如何应用,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容易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学了VB有什么用?”其实对于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并不出奇,说明学生有思考,对学生的正确引导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这方面通常就以同学们生活为实例进行教学,如:在VB教学中以同学们去超市买东西出去时的收费系统为例进行讲解。对其所实现的功能进行分析,单项多少钱输进电脑(用到VB里的输入语句),通过讲解累加技巧,显示出总金额(就用到VB里的求和函数,输出语句),最后打印清单(就用到VB里的PRINT,PRINTER语句)同时给学生讲解其软件的应用价值,告诉学生此类软件的开发时间和它的社会价值。这样同学既明白VB的实践用途,又调动了学习兴趣。

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知识结构来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具体实施教学中,以实例教学为主,以学生为中心,采用讨论分析法组织教学:(1)首先让学生欣赏,观看具体软件;(2)学生讨论其软件功能;(3)学生分析其功能实现所用语句;(4)教师综合总结,肯定学生的分析能力并适当讲解一些软件分析技巧。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用相应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令学生学得新鲜,学有所用。

2 操作课程教学设计

这类课程包括有Word、Excel、PowerPoint、Flash、DreamWeaver等。这类课程的教学就要以教师为中心组织教学。古人曰:“学高为师,名师出高徒”。这就要求老师要有独到的技艺,才能训练出精湛技艺的徒弟。在这类课程的学习阶段,首先不要追求创新,只要求掌握其技艺熟练。因为“熟能生巧”也只有在熟练的情况下才能生巧。为了达到这种效果从以下4个方面去组织教学。

(1)创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Office教学之前不是一贯的按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一些课堂纪律要求,作业要求,而是启发性的问同学们:“当今社会办公中必用什么软件?同学们在街上收到的那些五颜六色的传单、名片、在外张贴的广告、通知、工资表是用什么设计的?”同时还以Excel强大的计算功能,向同学们提出这样的问题:“要统计全校同学中19岁以上的人数,要计算全校同学期末平均分,总分等,现在用已掌握的方法要花多长时间。同学们都说可能要几天,此时抓住同学们这种觉得工作难度大、时间长的心理,告诉他们,用Excel只要1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以上功能。当时同学们都异口同声的“哇……哇”开始议论了,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对计算机能够实现种种功能的好奇心、神秘感,都有一种寻根问底的心理,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动机,充分调动积极性、能动性。

(2)确定学习目标,充分利用上机时间,掌握技艺

计算机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科的内在要求,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上机实践,巩固技能操作,达到熟能生巧。充分利用上机时间相当重要,通常下以几步是不能少:1)给学生布置上机任务,避免学生东碰一下西碰一下,最后什么都没掌握;2)用广播教学对较难的操作进行示范;3)要求学生在完成功能练习后再进行创意设计。

(3)加强启发和指导,合理评价学生作品

教学活动是双向的,有教的过程,也有学的过程,但就计算机软件发展速度,要求在教学过程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有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安排一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学,并及时检查学生自学作业,同时也适当地给予鼓励。如在Word教学中,对插入图片的处理部分让学生自学并上机做出自创效果上交。学生做出各具特色的效果,真是花样百出。此时绝不能放松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客观评价。对做得好的要表扬;做得较差要肯定其成绩同时经常纠正,弥补不足。这样学生就会感到学有所用,学有所成,也可以总结出自主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方法。

3 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当今知识信息不断膨胀,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量远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所以,为了学生在将来能够应付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及未来挑战就要求现代的教师不能只停留在为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上,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让他们自己具备在知识的海洋中吸取自己需要的营养的能力。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随着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发展,其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日新月异。如操作系统在短短的几年就由当初的Windows95、Windows98、Windows2000、发展到今天的WindowsXP。计算机专业课程可以说是更新相当快的一门学科。这就要求计算机教师在给学生传授计算机知识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否则,学生只会操作教师所教的知识,离开了教师的教育,学生就没办法、没能力去分析、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不会去探索、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也就不能适应计算机发展的需求。因此,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如在讲解VB中的“inputbox”函数中就不是按古板的教学模式先讲它的格式、参数、及功能,而是上课前给同学提出一个要求:(1)要求学生本节课完成一个计算机圆的面积和周长的小程序。(2)程序运行时弹出一对话框并提示在对话框中输入圆的半径。(3)单击“计算”按钮能显示出圆的面积和周长。用这种任务驱动让学生自主的去学习、了解相关知识。结果既节省了学习时间,又增加了学生兴趣,使学生都能轻松掌握知识。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 篇8

《大学计算机基础》总学时为64学时, 其中课堂教学32学时, 上机实验32学时。授课对象为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和专科生, 课程类别为公共基础课, 先修课程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

2《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首先, 学生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学生普遍存在“重专业、轻基础”的现象。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 不愿意投入太多精力去学习, 认为会用计算机上网、娱乐就可以了。其次, 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只对本科和专科进行不同教学内容的安排, 没有针对不同的专业的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材缺乏解决专业问题的案例, 学生很少学到与本专业有关的计算机知识。最后,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客观上学生的基础差异也很大。很多学生对计算机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 他们高中就学习了《计算机基础》这门课, 并且内容有很多与大学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重复。而一些落后地区的学生还基本上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这样就造成了入学时, 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

3 教学定位分析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大学教育的基本内容, 计算机不仅是一种工具, 而且计算机学科还有一种独特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应把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四个方面的能力培养目标[1]: (1) 对计算机的认知能力。 (2) 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基于网络的学习能力。 (4) 依托信息技术的共处能力。因此, 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培养学生成为适应信息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

本课程共8章, 课程的重点是: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office 2003。课程的难点是:计算机数制与转换,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功能, 网络协议。

教师用通俗的实例和多媒体进行讲解, 同时理论联系实际, 观察和分析实例。增添网上学习资料、加强上机辅导和答疑, 让学生通过上机实践来理解。鼓励和引导同学通过互联网学习, 从而激发创造力、想象力, 从实践中理解并掌握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实践环节极为重要,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验学时与讲课学时之比为1∶1。

4 教学条件分析

在授课环境方面, 我们采用多媒体大屏幕授课, 授课用计算机都能上网, 同时配有白板, 以便书写方便;教师上课采用自行制作的电子课件, 并配有授课的各种软件, 因此软件和硬件都能满足上课要求。

在实验教学方面, 我校的计算中心机房设备配置完好, 2011年新配置400台计算机已经投入使用, 上机学习用的各种软件齐全, 完全可以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未来设想是实现多媒体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制作。

5 教学实施设计

(1) 直观授课方法。目前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教师+多媒体教室”的教学方式。由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信息量大, 知识更新快, 我们使用“计算机+大屏幕投影”的多媒体授课方式,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操作过程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这种方式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 教学效果直观, 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但该方法也带来一些问题, 如上课信息量大, 同学不易记笔记。为了便于学生学习, 我们利用课程网站, 并将课件和教学文件等放在网上, 供学生下载, 弥补了多媒体授课方式的不足。 (2) 在课堂教学中, 引入灵活的教学方法, 互动式、启发式和引导式教学, 充分激发学生求知的潜能和学习的主体作用。例如教师选取某些适合的章节 (如计算机的输出设备) 在课前组织学生分组预习。同学们自行分工, 利用网络收集资料, 然后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 用PowerPoint制作出课件, 每组选出代表, 在课堂上进行讲解, 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学生通过教师所给予的评价和指导意见, 可以调节自己的学习, 启发自己的思维;而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沟通, 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需求, 发现和掌握学生的情感和技能水平, 为下一步教学和管理提供依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知识, 经过这种锻炼, 学生的综合素质会获得进一步的提高。 (3) 在实验教学中, 我们设计一些综合应用性实验,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做, 尤其是有一定基础的学生, 学习的重点应放在这一层次的综合实验练习上, 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这种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的能力, 让学生独立、系统地掌握软件的使用。学期末, 布置一个研究与创新型实验,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竞赛, 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与创新意识。 (4) 完善教学网站建设。本课程在我校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开设了教学网站, 提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PPT课件、上机实验指导以及一些网络资源的链接等。学生可以登陆网站下载学习资料, 使用信箱完成作业的下载上传, 教师可以进行作业批改、网上答疑等。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 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 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网络教学促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对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协作能力、知识学习与实践都具有重要的训练作用。

6 教学评价设计

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

平时成绩满分100分, 教师将课堂提问、日常小考、阶段测试以及和实验作业相结合, 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给出学生的平日成绩。其中, 出勤30分, 实验作业40分, 其它 (包括课堂提问、日常小考、阶段测试等) 30分。

期末成绩满分100分, 考试在万维全自动网络考试系统上进行, 试卷由考试系统随机抽取, 考试结束后系统自动评分。考试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操作题。客观的基础知识和主观的实践操作均在计算机上进行。这种考试方式真正实现了教考分离, 真实地考出了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水平, 能较全面地反映出教学效果, 并可为以后改进教学提供参考。

7 结语

总之, 通过授课、上机实验与教学网站的紧密结合, 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后, 学生将具备熟练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及在网络环境下熟练掌握和应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当今,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们广大一线教师要认真研究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 改进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教学内容, 研制丰富的教学案例, 不断学习, 勇于实践, 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水平, 为国家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现状、教学定位和教学条件, 探讨适合现阶段教学特点的教学设计模式和实施过程。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九校联盟 (C9) 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J].中国大学教学, 2010 (9) .

计算机教学案例设计 篇9

一、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 在某种环境中展开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教学活动进程简称“教学过程”, 包括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因此, 教学过程中四要素所形成的稳定结构形式就是教学模式。

教学系统设计也称作教学设计, 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所做的系统安排, 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系统, 以促进学习者的有效学习。当前世界教育改革潮流中, 兴起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基本思路是, 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扮演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自已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 其理论基础是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

二、高职《计算机网页设计》课程活动教学设计模式的构建

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及《计算机网页设计》课程的特点, 本文以活动理论作为高职《计算机网页设计》教学设计的指导框架, 依据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和基于活动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本文构建了高职《计算机网页设计》活动教学设计模式。

三、高职《计算机网页设计》课程活动教学设计模式分析

在这一模式中, 整体的教学过程可分为三个过程:活动前, 活动中, 活动后。

(一) 活动前 (学习活动的分析与设计)

活动前主要分成两个阶段:

阶段一:学习活动需要分析阶段

阶段二:学习活动任务设计阶段

1.阶段一:

学习活动需要分析阶段, 主要包含:学习目标的制定, 活动要素的分析

(1) 确定基本的学习活动目标。

学习活动要有一定的目标导向性, 教师在教学开始前, 提前进行学习活动导向性设计, 即教师要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目标、学习活动的思路及方式等进行总体性的规划, 并提出相应有效的策略和建议。教师精心设计的学习活动目标是指导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的准则。在分析时要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本院的高职《计算机网页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确定基本的学习活动目标。根据《计算机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 并结合自身院校各自学生的实际情况, 找到衡量学习目标的支撑点, 明确学习活动的目的性和意识性, 进而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目标的制定做准备。

(2) 活动要素分析:

指对活动主体 (学习者) 、活动客体 (计算机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 、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的分析。

2.阶段二:

学习活动任务设计阶段, 主要是学习活动系列设计, 本阶段的设计分为学习活动任务设计、学习环境资源设计和学习活动规则的设计。

(1) 学习活动任务设计。

活动任务的设计是学习活动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学习活动任务指的是在学习活动过程中, 学生应该完成的具体事项或主题。教师在设计活动主题时要把《计算机网页设计》课程与学习者需解决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起来, 使学习者在活动中既掌握了计算机网页设计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能够将其加以运用解决实际中的网络问题。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学习活动形式的选择问题。

(2) 学习环境资源的设计。

学习环境的设计主要是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的选择、收集和整合。教师进行学习活动环境的设计时, 就是为学生提供与问题解决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源 (包括图像、文本、音频、视频等) ,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背景下, 同时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网络上的有关的学习资源并寻求探讨交流的专家、老师和伙伴。

(3) 活动组织规则的设计。

在学习活动过程中, 老师与学生应该共同遵守的必要行为规范构成了学习活动的组织规则。学习活动过程是一个复杂多面且多维度的动态过程, 既有学习者个体的活动, 同时又有小组与集体的活动, 包含着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

(二) 活动中 (学习活动的实施)

在实施阶段, 主要的任务是将教师设计的学习活动任务方案进行实施, 将设计方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加以实现。在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中, 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各种信息资源。教学效果的好坏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 设计方案不一定是固定不变的,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变动, 但基本思想保持不变。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记录学习者的各种反应, 对学习者的反应给予及时必要的评价, 最大程度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

(三) 活动后 (学习活动效果反思)

活动后不等于我们学习的结束, 我们在活动后还需要做两件事情, 一是汇报与展示学生学习活动成果, 二是进行教师教学活动与学生学习活动的反思。

1.汇报与展示学习活动成果

学习活动成果的汇报与展示主要是汇报与展示学习者完成学习活动项目与学习活动任务的情况。一般由各个小组或个人进行演示与汇报, 师生共同讨论相互学习, 共同进步。

2.活动反思

活动反思分为教师教学活动反思和学生学习活动反思两个内容。教师教学活动反思是指教师依据评价原则, 按照规定的评价标准和发展目标, 主动对自己的知识、能力、道德品质、教育教学工作等作出评价的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反思表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过程肯定学习中的成功之处, 找出学习中的不足, 为今后的学习积累经验。

四、结束语

通过对某职业学院《计算机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 将活动教学应用于本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与传统教学相比, 活动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以学习活动为中介, 在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以活动促发展”为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动中学, 学中做, 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单一局面, 学习活动形式的多样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表明, 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教学活动理论的考察[J].教育研究, 2005, (5) .

[2]刘成章.信息技术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夏甄坤.人:关系活动发展[J].哲学研究, 2007, (10) .

计算机教学案例设计 篇10

1.1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概念

所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就是运用计算机软件制作并模拟实物设计, 展现新开发商品的外型、结构、色彩、质感等特色的过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进步, 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社会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给我们的设计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通过对实物进行模拟设计, 人们能够很好地了解和掌握设计出来的效果, 并且对设计过程进行有效地控制, 大大地提高设计的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

1.2 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意义

1.2.1 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够提高设计的效率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中, 能够利用计算机以及制图软件来辅助进行数据运算、信息存储以及绘图, 这样既能够避免人工计算造成的错误率高的状况, 又能够提升计算的速度, 大幅提高了设计的效率。而在传统的设计模式中, 设计人员只能够通过图纸来进行设计, 设计数据都需要依靠人工设计, 不仅误差率大, 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大把的时间, 严重地影响了设计效率的提高。[1]因此, 我们必须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来提高设计的效率, 并且降低设计的成本。

1.2.2 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够通过对比选择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一般都会提供多种的设计方案以供选择, 这些设计方案各有利弊, 如果利用人工来在各种设计方案之间进行选择, 就需要依靠人工来计算并且统计出各种设计方案的数据。由于设计方案可能存在着很多种, 而各种设计方案中又包含了大量的数据等, 所以在各种方案之间进行选择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大量的时间。而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之下, 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对各种设计方案中的数据进行准确计算, 通过数据对比来选择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即加快了最优方案选择的时间, 又提高了最优方案选择的科学性。

1.2.3 计算机辅助系统能够实现设计信息的快速检索

计算机辅助系统具有高效的设计信息快速检索功能, 这个功能能够使设计人员对于需要信息的检索能力大大增强, 设计人员能够根据关键词迅速准确地检索到需要的信息, 大幅缩短了信息查找的时间, 提高了设计效率。由于关于不同事物的设计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信息和数据, 这些信息和数据又带有各自的位置信息、环境信息以及其他各种信息等, 整体信息量非常地大, 单靠人脑来进行记忆和提取是非常不可靠的, 因此, 我们需要计算机辅助系统来帮助我们进行检索。人们可以在计算机辅助系统中输入关键字来调取信息, 既提高信息检索的可靠性, 又节省了信息检索的时间, 为人们在此信息基础上进行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

2 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采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 教师将课堂的重心放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讲解上面, 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工具条讲解、用法讲解以及实际操作过程讲解等。在使学生了解了各工具的用途以及用法之后, 教师一般都采用自己边讲解边演示的方法来开展计算机及辅助设计教学, 在这样的课堂之中, 学生只能够被动地听讲和对教师的演示进行模仿, 主动性较差。同时, 由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工具内容较多, 用法较为复杂, 所以学生很难通过模仿教师的行为实现教学目的。而由于高职学生自身的文化课基础较差等原因, 其在课堂上只单纯地通过教师的讲解难以吸收消化复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内容, 更不用提进行创造性的应用了, 因此, 我们很有必要在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来进行教学。

在案例教学法中, 教师可以将代表性强, 操作性强的案例引进课堂, 让学生在明白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各项功能之后实际地进行操作。这样, 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就能够得到充分地锻炼和加强, 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增强自己的设计能力, 最终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的目的。

3 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3.1 案例教学的目的

我们在高职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社会培养职业化的人才, 就是为了缩短人才从学校进入到社会的适应时间, 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直接进入到企业中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因此, 我们按照这个目标培养出来的高职人才必须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虽然现在很多高职学校都提出了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 但是由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本身的特殊性, 很多学生都难以真正地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性能, 更别提真正地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设计了。对于这种状况, 我们试图通过进行案例教学, 通过学生在课上课下对案例的实际操作和总结分析, 来提高自己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操作能力, 并且最终在此基础上开展符合社会要求的设计。

3.2 案例的择选

3.2.1 案例的选择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案例的选择应该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首先, 应该根据课程教学的内容选择案例。例如,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各种工具的功能时, 应该选择囊括这些功能使用方法的案例, 这样, 学生就能够在对案例操作的过程中实现对工具功能的了解和熟悉, 最终做到熟练掌握。其次, 案例的选择应该有所侧重。并非所有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案例都能够拿来当作课程案例,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堂上, 如果案例选择缺乏针对性, 涉及的知识点过多或者涉及的知识超过学生的理解范围, 就会造成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新知识点过多, 难以真正掌握课程所需知识的状况。

3.2.2 要选择能够调动学生设计能力和设计积极性的案例

很多教师在案例选择的过程中由于选择的案例不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 要么过于简单, 学生在案例操作的过程中缺乏积极性, 起不到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目的, 要么案例的选择过难, 学生在案例操作的过程中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这都不利于学生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的提高, 因此, 我们应该选择难度适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案例, 即案例的选择要在学生掌握的知识范围之内, 同时, 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以及认真查询资料才能够进行解决的案例。只有如此, 才能够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上既充满积极性又充满自信心。

3.2.3 要选择可操作性强的案例

在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上进行案例选择, 应该选择可操作性强的案例。首先, 案例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 学生能够在对案例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其次, 案例内容要能够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即选择的案例要在案例提出之后, 学生能够按照其要求来根据其知识状况开展实际操作, 而非是只对案例的操作过程进行分析和解读, 或者是对案例的操作进行单纯地假设或者推理。[3]

3.3 案例教学的实施方式

⑴在计算机辅助课程的案例教学开展之前让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让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并且能够让学生对于课程所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能够让学生对通过自己阅读就懂的内容实现初步理解和掌握。如此, 在案例教学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只对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重难点内容进行讲解, 既缩短了自身讲解时间, 由提高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堂的教学效率, 使学生能够将学习钟点放在对案例的学习上。

⑵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案例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重点向学生讲解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的各种工具的功能。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各种工具的功能是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的重点, 只有掌握了这些工具的功能学生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因此, 教师一定要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或者案例教学开展之前向学生讲解清楚这些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各项工具的功能, 并且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强化增强学生对着这些工具功能的认识和理解, 提高学生的对这些工具的运用能力, 从而使其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地运用这些功能, 进而在此基础上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

⑶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要以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为主。我们在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因此,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 一定要以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为主,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训练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自身能力和水平的提高。首先, 按照学生的人数以及教学案例的实际状况将学生分为5-8人的学习小组, 小组内部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操作训练。其次, 让学习小组成员对案例的内容以及设计过程等进行讨论。通过让小组成员对案例进行讨论, 每个成员能够获得对案例的进一步认识, 了解案例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以及设计步骤等, 并且明白案例的完成需要使用的工具条以及需要调用的各种命令等, 进而在其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能够做到胸有成竹。再次, 让小组成员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按照案例的要求进行设计操作, 完成设计的要求。最后, 让小组成员对自己设计的过程中进行分析讨论, 说出自己的新的, 总结出进行实际操作的经验, 以为下次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体统思路。

⑷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案例缺乏或者是现有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案例不符合课程教学要求的情况下, 教师可以自主设计案例来供学生进行学习和实际操作。根据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具体要求, 教师可以设计出简单的、囊括并突出课程教学重难点的、能够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案例来共学生学习, 提高案例的针对性, 并且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 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有其自身的独特要求和独特特点, 因此, 我们在实际开展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过程中, 要根据高职学生对实践性的要求来开展案例教学, 在案例的利用过程中要充分地发挥案例的优势, 让学生在案例的分析和操作过程中实现自身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的不断提高, 最终成为优秀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人才。我们认为, 只有坚持在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开展符合高职生实际需要的案例教学, 才能够在高职院校中培养出能力和素质兼备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人才。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不断进步, 现代社会逐渐发展成为了依靠科技立足, 以科技推动经济进步的社会。计算机网络就是在二十一世纪发展起来的一个最为耀眼“新星”。随之而来的, 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越来越热门和愈来愈重要。作为科技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也成为了高职学校的一门重要的课程, 需要我们从对其基本概念等进行探究入手, 进而以此出发探究出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开展的新的模式。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案例教学,动手能力,实施过程

参考文献

[1]高寿斌, 胡茂成, 主编.运用案例教学法改革, 《计算机文化基础》[J].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12) .

[2]王勇.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案例学法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 (8) .

计算机网络教学网站设计 篇11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嵌入式框架;ASP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4-0000-02

Design of Teaching Website for Computer Networks

Song Yan

(Feicheng Mining Central Hospital Computer Center,Feicheng271608,China)

Abstract:Making use of the ASP techniques and the database techniques,a teaching website with overall function for computer networks is designed.The website uses FLASH as the transparent background to strengthen its dynamic effects.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message in the website carry out person-machine to hand over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The teaching lessons apply the MHT web pages born from PowerPoint in the built-in frame,which outstand the stereoscopic features of the teaching website.

Keywords:Computer networks;Built-in frame;ASP technology

一、引言

教學网站具有普通课堂授课所不具有的优势,网站信息的非线性组织结构允许呈现多主题、分层次的学习任务;网站的超链接功能使教师可以预设和提供学习支持功能;网站的广域信息发布功能可支持全员成果展示与全参与式互评;网站的动态信息发布功能使教师搜集过程性评价信息成为可能;网站信息的持续存在性和交互支持功能可延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二、相关技术分析

(一)ASP技术

Active Server Pages即ASP是微软开发的一种类似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识语言)、Script(脚本)与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通用网关接口)的结合体,它没有提供自己专门的编程语言,而是允许用户使用包括VBSCRIPT,JavaScript等在内的许多已有的脚本语言编写ASP的应用程序。ASP的程序编制比HTML更方便且更有灵活性。它是在WEB服务器端运行,运行后再将运行结果以HTML格式传送至客户端的浏览器。

ASP吸收了许多流行的技术,如IIS,ACTIVEX,VBSCRIPT,ODBC等,是一种发展较为成熟的网络应用程序开发技术;其核心技术是对组件和对象技术的充分支持。通过使用ASP的组件和对象技术,用户可以直接使用ActiveX控件,调用对象方法和属性,以简单的方式实现强大的功能。ASP技术有一个缺陷:它基本上是局限于微软的操作系统平台之上。ASP主要工作环境是微软的IIS应用程序结构,又因Activex对象具有平台特性,所以ASP技术不能很容易地实现跨平台的WEB服务器的工作。

(二)FRONTPAGE2003和MACROMEDIA DREAMWEAVER技术

这两个网页设计软件都很常用,具体不再详述。这里我只强调一下“层”功能,过去,FrontPage最欠缺的功能之一就是无法像Macromedia Dreamweaver那样使用层。而层的应用在网页制作中已经是不可或缺了,好在FrontPage 2003终于支持了此项功能。

点击菜单栏上的“插入→层”,将在当前页面中显示一个默认为“layer1”的层。用鼠标在各节点上拖曳,调节其大小,然后把光标插入点置于层中,插入所需的文字或图片。另外,将光标定位于该层内,在其右键弹出菜单中选择“层属性”,就可在界面右侧的任务窗格上设置该层的ID等参数。

(三)SWISH软件

SWISH软件是一种非常方便的FLASH字体特效的制作工具,特效中有许多默认设定的细节,结合使用能得到非常炫的效果,在制作过程中可以直接预览,最后直接导出为SWF文档格式,此软件虽然不支持中文但是在FLASH中能通过修改组件达到目的。

用此软件制作字体效果,方便易行,只要选中要设置效果的字,打开“添加效果”右侧的倒三角,会出现一系列的效果类型,并且每种效果类型下还设置了很多默认的更为具体详细的样式,根据自己的爱好,做出选择即可。当然也可以在打开的相应属性面板中,对所选效果的运动方向、位置、间距、路径、角度等进行设置,以达到自己想要而模板中没有的效果。

这个软件不仅适用于字体效果,还适用于动态影片的制作,类似于FLASH软件但较之简单。在电影选项卡中,可以设置影片的背景颜色,还可以在“文件”菜单下,导入图片作为背景图片。如果将GIF图片导入为精灵,则在目的影片中,依然保持图片的动态效果,使影片更丰富多彩。最后选择“文件”菜单下的“导出SWF文件”命令,完成特效制作。

三、网站的特色分析

(一)利用FLASH文件做网页背景

在部分网页中使用FLASH文件作为透明背景,使文本呈现出凌驾于图片之上的美感,避免了直接插入动态图片的烦琐,使网页简洁而丰富。

第一步,在网页中插入一个表格,设置其宽度、高度为100%,再插入FLASH的SWF文件。

第二步,设置SWF文件宽度和高度均为100%,在其属性对话框中选中透明选项或者点击其paramenters,参数设置为wmode,变量设置为transparent,设置成一个有透明效果的SWF。

第三步,在SWF文件上插入一个层,大小不要超过SWF文件的大小,在层上写上字,大功告成!

(二)利用嵌入式框架美化网页的布局

嵌入式框架和框架网页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嵌入式框架及其内容是嵌入在现有的网页中的。任何可以放入普通网页的内容都可以放到嵌入式框架中,可以像处理普通框架一样自定义嵌入式框架,也可以启用滚动条,当然还可以实现嵌入式框架的嵌套。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点击菜单栏上的“插入→嵌入式框架”,将在当前光标所在位置显示一个默认名称为“I”的框架。单击框架,并用鼠标在各节点上拖曳,可调节其大小。在其右键弹出菜单中选择“嵌入式框架属性”,就可设置该框架的名称,初始网页等属性。当然,也可使具体网页显示在指定的框架中,只是在链接时,指定目标框架的路径即可,这样可以使多个网页中相同的部分不必再重载一次,而只是让不同的部分在框架中变换,如此达到界面简洁美观,且网页打开速度加快的效果。

(三)利用POWERPOINT生成MHT网页

把OFFICE文档转存为MHT格式,原因在于MHT格式的文件用于协同阅览时可以快速开启,不但安全稳定而且不受客户端计算机打开OFFICE文件需要安装OFFICE软件的限制。那么如何将OFFICE文档转存为MHT格式呢?

打开要转存的OFFICE文档后,直接选择“文件”菜单下的“另存为网页(G)”命令即可将其转存为MHT网页。

由POWERPOINT文件生成的MHT网页综合了普通网页和演示文稿的优点,既可以脱离程序的开发运行环境直接浏览,加快浏览速度,又可以以幻灯片放映的形式进行播放。

(四)利用留言本实现人机交互和师生互动

利用ASP+数据库技术,制作了具有相应管理功能的留言本,这一部分使用Macromedia Dreamweaver软件进行制作,由于ASP主要工作环境是微软的IIS应用程序结构,且Activex对象具有平台特性,所以ASP技术不能很容易地实现跨平台的WEB服务器的工作。也就是说,此留言本只可在安装了IIS的计算机上进行演示。

该留言本使用表单实现留言的输入和交互功能,链接了Microsoft Word电子邮箱编辑器,便于用户的使用。

四、总结

本网站作为教学网站,遵循新颖简洁的设计风格,色调搭配朴素大方,模块划分详尽合理,各个模块都在嵌入式框架中进行切换,避免了每一页都建立链接的麻烦,既节省了网站空间,又提高了网页的打开速度。对于其中应用到的动态图片应用SWISH软件进行制作,网站综合使用FrontPage2003和Macromedia Dreamweaver软件,结合ASP技术进行设计。使用FLASH文件作透明背景,网页内容在特定的嵌入式框架中显示,用PowerPoint生成的MHT网页实现教学课件和网络实验的文稿演示,利用ASP+数据库技术,制作了具有相应管理功能的留言本,真正实现了人机交互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此计算机网络教学网站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了预期的功能,基本达到了课题设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恩惠.Web开发技术基础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刘兵,欧阳铮铮.Web高级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致谢

计算机教学改革的课程设计 篇12

一、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 计算机教学方式传统, 缺乏创新。计算机学科是教学中比较热门的技能学科, 与很多基础学科比起来, 计算机学科有很多科技优越性, 在学生中受到普遍欢迎。但是近年来的计算机学科在表面上看欣欣向荣, 实质教学中有很多不足, 需要学校在教学中不断完善教学机制, 提高教学质量。社会调查表明, 很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 教学模式一直没有改变, 还在延续传统教学体系, 没有根据当今科技发展状况进行改革。教学成果不显著, 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计算机学科在教学中只是根据教学大纲对专业知识进行删减或者压缩, 没有走出跟着大纲走的教学模式。在这样恶性循环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学生, 不具备专业竞争力并且不能将计算机技术灵活运用。甚至有很多学生走出校门的时候不能很好地运用办公软件, 这就是计算机教学漏洞, 教学质量跟不上社会发展[1]。

(二) 计算机学科课程设计不能实时更新。在计算机教学中, 学科课程设计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很多计算机的课程设计中存在问题。在学校调查中不难发现很多计算机的教材陈旧, 对计算机中的实践教学, 学校不能提供教学环境, 没有相应的先进教学设备, 使得教学与科技脱轨, 相关试验对学生的实训力度不够, 从而失去了计算机教学的意义。此外, 在课程教材的编写上, 大部分都是偏学术性的技能讲述, 不能贴合实际使学生迅速领悟。大部分的教学编写上都有重理论知识轻实践教学的倾向, 这既是学校的问题也是课程设计的失误。对于落后的教材不能及时删减, 教材内容跟不上时代脚步, 使得计算机科技力量黯然失色, 甚至很多学校教材一直在连续使用, 忽视了学生在学校的主体地位, 不能突出知识的运用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特点[2]。

(三) 计算机教学内容不切实际。目前, 很多计算机教学课程在设置上比较单一, 不能拓展, 知识局限于教材, 教师在授课时按照大纲走, 不能将知识在课外延伸, 内容呆板, 说教式教学情节严重。另外计算机课程时间比较短, 学生上机操作机会很少, 导致学生对计算机学习兴趣降低。由于计算机教材的选择具有局限性, 导致教学内容跟不上科技发展的脚步, 学生不能系统学习计算机知识, 对基本技能的掌握也是参差不齐。此外, 当今的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 很多信息不利于学生学习, 教师不能在课堂上给学生分析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利弊, 使得学生对丰富信息处理不当, 对学生个人素质养成造成阻碍。一些学生在学校对计算机技术的接触机会少, 只能通过课后在家中自己学习计算机知识, 而学生自己不具自主性, 达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既浪费时间, 又不能从正面积极引导学生学习。

二、计算机教改的课程设计策略

(一) 课程设计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对于计算机学科的理论知识完全依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也能完成课堂任务, 但是这样的方式对知识只能做到讲解, 不能使学生直观感受计算机技能的实际应用。在课堂讲解中, 教师很难把一些抽象的知识和概念用语言简洁通顺地表述出来, 很多教师能够针对性地做一些教学道具, 这是计算机教学上的小改变, 但是很多挂图和模型不仅需要教师花费很多精力, 还不能取得教学上的实际效果。因此, 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应用比较广泛, 不仅能辅助教师教学还能将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知识用视频直观表达出来, 还能将抽象难懂的重点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 活跃了课堂气氛。例如, 在介绍计算机发展史时, 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视频素材对计算机产生根源进行展示, 并且利用素材逐一展现计算机各部分的功能, 在具有吸引力的课堂中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学科的认识[3]。

(二) 计算机教学需要加大实施力度。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基础知识, 提高基本操作技能, 有较强的互联网运用能力。对于教学目标来说, 一是强调计算机的文化基础, 是计算机学科中最为基础的层面,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系统基本操作, 以及办公软件的熟练运用。二是使得学生利用计算机在互联网中汲取对学习有用的信息, 这里还包括对知识的分类筛选, 在信息爆炸时代, 有很多不利于学生学习的消极消息, 需要学生提高信息分析处理的能力, 在积极信息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三是计算机的技术基础, 这一方面的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实际操作的基本思想和具体实际方法, 逐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严格遵守, 不能忽视每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机会, 将计算机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改变传统说教模式[4]。

(三) 将课程设计具体实施。计算机课程设计的具体实施主要分为三步, 首先需要采取整体设计的方法。一是课程设计要将项目开发进行情景再现, 模拟工作流程, 在题材的选择上, 选取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任务进行教学研究。二是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将学生设为课程设计的中心, 对其进行合适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学会自主发挥能力, 而教师在模拟教学中只起到辅助的作用。三是在计算机实践活动室组织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 做到乐学多思。另外是教学上的直观设计, 对学生采取头脑风暴的方式, 找出学习中问题所在, 选择出最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并组织学生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积极讨论, 不仅增进了学生的交流, 还促进解决问题灵感的迸发[5]。

(四) 课程设计体系面向求职需求。在对学生职位需求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 根据岗位的实际需求量变化, 学校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要目的, 不断改革课程设计的内容。众所周知, 很多学校教学与学生就业严重脱节, 导致学生在工作中不能将学校知识充分发挥。学校应该根据市场中工作岗位的需求, 对学校计算机课程进行设计, 将学科知识在岗位中做好定位。学校应该善于利用企业对人才的需要, 在校园中开展相应的教学模块,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全面培养学生素质, 将工作岗位与学习技能紧密结合, 为学生毕业就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

三、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社会对计算机学科教学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这使得计算机学科教学改革成为教学中的重点问题。计算机教学本身存在很多不足, 尤其是在教学模式上不能创新, 一味说教不能达到计算机学科的教学目的。很多教学设备需要与时俱进, 在不断更新的知识体系中让学生感受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优点所在。

参考文献

[1]李志新, 汪巧群.高职计算机教改的课程设计探究[J].咸宁学院学报, 2012, 6:190~191

[2]汪巧群.高职计算机教改的课程设计探究[J].咸宁学院学报, 2012, 8:141~142

[3]陈嘉.高职计算机教改的课程设计探究[J].现代企业教育, 2014, 20:361

[4]成维莉.计算机程序设计探究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 2007

上一篇: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下一篇:大宗商品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