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2024-07-16

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精选12篇)

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篇1

一物流管理专业《运输管理》课程的必要性分析

运输是物流运作中的支柱性环节之一, 据科学测算, 其成本约占物流总成本的50%以上, 是物流活动中比重最高的费用支出。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组织运输, 使货物在运输过程中运输成本、运输质量和运送时间趋于合理, 不仅对物流相关企业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 《运输管理》也就成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二《运输管理》课程的介绍

运输内涵和外延是一个很大的范畴, 从商业经济角度来看, 它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 且每种运输方式不仅独立为一个产业, 还构成了错综复杂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它不仅仅是涵盖海、陆、空、地下四大空间, 其内容更是十分庞杂。作为专业教师, 如不能以正确的角度开展教学, 就会迷失在繁杂的知识海洋中, 害人害己。

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目标使学生具备运输组织筹划能力, 它需要以《计算机应用基础》《物流行业入门》《物流基础》《物流营销》《仓储管理》等课程为基础, 也与学习《供应链管理》等后续课程有密切联系。

2.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课程学习, 要求学生不仅掌握运输管理知识、掌握现代运输管理思想与方法, 还要能够对运输进行合理化规划、管理控制与评价能力。

3.课程设计依据。本课程设置依据物流管理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要求, 根据市场调研和物流企业或制造企业运输岗位需求分析, 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物流运输管理及相关岗位所需。

4.项目设计思路。根据运输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及不同类型企业特殊性, 确定六大典型项目, 如运输市场分析、不同运输方式、运输合理化管理、运输方案设计等。

三《运输管理》课程的内容的选取

由于运输管理课程开设的较早, 不仅仅教材种类繁多, 网络资料更是不胜枚举, 让许多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伤透脑筋。通过深入典型运输类物流企业的走访与带薪实践, 相关教师内部的反复论证, 一致同意运输管理教学必须以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为目标点, 以第三方运输企业所应具备的业务为主线, 以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落脚点, 对教材内容进行选取。

四《运输管理》课程的教学建议

1.必须强化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系统化培养, 实现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实际操作一体, 注重以任务引领型案例或项目作业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案例分析或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相应操作技能。

2.以学生为本, 把握好“教”与“学”的度。通过利用典型项目, 由教师提出要求, 组织学生进行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职业意识, 掌握该职业能力。

3.应注重职业情景的创设, 以多媒体、录像、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物流综合实训中心实训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

4.教师必须更新观念, 重视实践, 加强校企合作, 实行工学结合, 以探索物流专业职业教育的新方式, 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为学生提供轮岗实训的机会与平台, 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 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5.教学评价应包含个人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评价内容应有基础理论知识、成本或费用核算技能、运输组织或代理技能。

小结:运输管理课程看似简单, 若想教学效果好, 社会价值高, 仍需从教人员深入企业, 仔细研读现有教学资源, 真正做到为社会培养优秀运输人才。

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篇2

1.国美企业主要采取界于自营和外包之间的方式。

2.国美选择运作模式的观点和理由

(1)花同样的钱,谁的服务好用谁,国美一直寻求服务与成本之间的平衡点。理由1国美将手机配送业务外包给大田时,大田承诺将使国美的物流成本降低20%,大田采取资源整合的方式,成本上占有绝对优势。在市内为客户提供的配送服务,将采取界于自营和外包之间的方式,但尽可能地运用第三方物流的资源,国美的配送车辆和司机都是用第三方的,但管理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由此保证服务质量。

理由2 国美选择提供服务的承运商不止一个,这样他们之间才会有竞争,有竞争才能更好地保证服务质量。他们对承运商的选择也是有针对性的,就全国范围内来看,会挑选当地实力比较强的运输公司,并会严格考核它的资质,因为大公司会更注重服务质量。

(2)确保服务质量、控制经营风险。

理由1.家电零售业的运力需求淡旺季差别很大,如果配备适应平时销售需求的车辆,旺季时候就很难有足够的配送队伍应付,如果配够旺季的运力,平时又是一种浪费。所以他们将配送业务外包后,却只签约承运商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车辆作为常备车,并对所有的运力循环培训,以保证旺季时都可以上。国美也有自己的配送车辆,但仅限于门店之间大批量的配送,因为这些货值比较高,而且成批次的配送是有计划性的,用自己的车配送成本就比别人少得多。3.国美企业的运输与其供应链和物流管理的一体化现状

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篇3

关键词:模拟公司;仿真教学模式;运输作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049-02

运输作业实务这门课程是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从事运输作业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很多学校都会开设的课程,如何培养符合社会企业所需的运输业务人才,我们中职学生的学习定位应该在哪个层面,是我们必须探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现行的运输作业实务课程的教学现状

1、缺乏实践性训练。在现行的运输作业实务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业务操作上都呈现出技能操作水平偏弱的现象。用于实践教学的硬件设施薄弱,导致教学环境局限于教室,对于运输作业这门技能操作性强的课程,在这种纯理论教学的环境中,根本无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更谈不上有效教学和达到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目标。

2、课堂教学模式过于陈旧。课堂教学模式停留于课室,处于教师为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没有根据课程内容合理选择教学实施的场所和教具、视频等,因此也就只能停留于传统的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3、教学不能理论联系实际。运输作业实务课程的教师大多数是学校到学校,没有运输实践工作的经历,在讲授实务实训课程时显得很飘渺。甚至有些老师讲了多年的运输作业实务课程,却没有真正填写过运输合同、运输单据、投保单据等单证,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没能满足企业对学生的技能要求。

4、教学评价方法片面。在教学中很多老师都比较注重结果性评价,忽略了过程性评价,然而这种评价方式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会给学生造成一些误区,认为卷面成绩高就代表学好了运输这门课程。

二、基于模拟公司的《运输作业实务》课程教学模式

1、“模拟公司”教学理论。模拟公司教学模式是指以模拟公司为载体,以企业经营活动为主线,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以团队合作的方式,按照实际工作的操作程序和方式方法具体行事,在经营体验中构建知识、技能、情意,进而形成综合职业能力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

2、基于“模拟公司仿真教学模式”的实施。基于模拟公司的仿真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用模拟公司教学模式要确定学生能力的培养,选定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境,完善评价体系。

(1)确定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运输作业实务课程教学中应用模拟公司仿真教学模式,旨在为物流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工作环境,让学生能够感受企业的工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

(2)教学内容的选择。根据工作岗位的要求及其必备的技能,确定教学内容如下:

①创建运输公司:体验运输作业、选择运输方式。

②公路运输业务:体验汽车运输、办理接单业务、计算公路运输运费、调度安排、配装货物。

③铁路运输业务:体验铁路运输、计算铁路运输运费、办理铁路货物接单业务、配装货物、处理铁路货运事故。

④航空运输业务:体验航空运输、办理接单业务、计算航空运费、处理航空货运事故。

⑤水路运输业务:体验水路运输、办理接单业务、计算水运运费、水运提货出货、处理水运货运事故。

⑥集装箱运输业务:认识货柜、计算集装箱运输运费、办理接单、装载货物、处理集装箱货运事故。

3、模拟公司仿真教学模式下采用的教学方法

(1)模拟训练法:任课教师事先精心策划好的与真实公司运营环境极为贴近的各种模拟训练活动渗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吸取从书本上难于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并通过这种模拟训练来不断修正及磨练学生的行为使之逐步成熟。

(2)任务教学法:课程指导教师将在每一模块的实训中,根据需要选择一个又一个的“工作任务”下达给各公司,由此来“引导”及“控制”整个训练流程及训练节奏。学生可以通过完成教师设计的“工作任务”来掌握专业课程的知识与技能。

(3)角色扮演法:模拟公司内部设置不同的职业岗位,学生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开展相应的业务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将根据活动的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4)设计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是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开展的保障,不同的教学环境会对教学的有效性造成不同的影响。运输作业的基本工作环境就是我们教学环境设计的依据。

运输作业实务课程的教学环境以运输实训室和校外企业为主。教师以物流企业运输岗位的工作流程为导向,结合本课程的知识点,教学对象(学生)的情况整合优化课程内容,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通过到物流企业顶岗实习,学以致用,巩固所学的技能知识,更学习了企业的先进技能与理念。

(5)教学评价:①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企业和社会。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侧向于以学生的操作技能。把物流企业评价员工的标准融入学生的学习评价标准中,从企业与社会的角度去评价学生。

②评价角度多元化:可以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素质等多角度多方向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③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教学评价应“嵌入”到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运用知识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重视规范操作、安全文明作业等职业素质的形成。

三、基于模拟公司的《运输作业实务》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框架

教师必须根据真实物流企业的运输岗位设置与技能需求,以职业技能模块式组合,并在模块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出各模块的项目任务、活动及其相应的工作事项等,即以“模块——项目任务——活动——工作事项”组合成对应课程的实训模块。在实训模块教学当中,要求学生通过“确定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归档或结果应用”五个阶段来完成工作过程,直接在公司仿真环境中模拟各个工作岗位的运营业务活动。

下面以《运输作业实务》这门物流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为例来阐述模拟公司仿真教学模式的应用。

1、准备阶段:(1)根据运输行业的岗位群和典型工作任务内容,结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其进行提炼和整合,重组《运输作业实务》的教学内容,分为“创建物流公司”、“公路运输业务”、“铁路运输业务”、“航空运输业务”、“水路运输业务”、“集装箱运输业务”、“国际多式联运业务”七个模块,每个模块下设计对应的项目任务、活动、工作事项。(2)建立“第三方物流模拟公司”管理中心:功能主要是对各“模拟公司”进行管理、联接、协调,保证各“模拟公司”严格按照操作规则办事,保证各“模拟公司”的业务交往能正常运作。(3)营造一个与现实第三方物流企业尽可能相似的仿真职业环境。

2、确定项目任务: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先由指导教师把“任务书”下达到各模拟物流公司,并进行必要的前期培训。然后各模拟公司召开工作会议,认真解读、讨论、分析任务,明确任务目标及其要求等。

3、制定计划:由各模拟公司制定出完成任务及活动的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流程和环节,教师在技能实训过程中适时地点拨及指导学生。

4、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的角色,并按制定的计划开展工作。在这期间,指导教师要下到各模拟公司了解各模拟公司的运作情况,了解学生出现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引导及点拨。

5、检查评估:根据评价表,在各模拟公司实施计划当中,指导教师将组织一个由学生直接参与的评估小组有序地对各模拟公司完成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价。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估,学生间互评,教师对任务完成的整个过程进行综合评价。

6、归档或结果应用:各模拟公司在训练中会产生和形成不少的训练记录及训练成果,对这些记录和成果,很有必要把它们按一定的分类进行归档。

四、基于“模拟公司”的仿真教学模式的保证措施

基于“模拟公司”的仿真教学模式,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进行合理的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环境,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模拟公司”的仿真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并且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希望能够在中职运输课程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 微.荆秀红:解密高效课堂[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 莫翠梅.探索创新有效教学模式,激发高效课堂[J].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财经专业指委会2010年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一等奖,2010

智能运输系统课程教学探讨 篇4

关键词:智能运输系统,双语课程,双语教学

智能运输系统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解决城市和公路交通拥挤、改善行车安全、提高运行效率、减少空气污染等问题的最佳途径, 也是交通运输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因此, 我校将智能运输系统这门课程作为交通运输系的专业课程。欧盟、美国、日本是世界上ITS业最先进的地区, 课程讲授时应向学生介绍世界先进国家最新、最前沿的智能运输技术[1], 因此, 该课程开设为双语课程。通过几年的教学工作, 我积累了以下经验和方法。

一、明确课程定位

智能运输系统采用双语授课, 共40学时, 参考书为Joseph

M.Sussman的Perspective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TS) 。该课程是交通运输与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等相关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技术課,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智能运输系统概述、智能运输系统基础、智能运输系统的体系结构、智能运输系统基本构成、智能运输系统的应用研究等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初步具备这方面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并进行与智能运输系统相关的专业英语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

二、课程内容实时更新

根据国内智能运输系统的研究现状, 确定教学内容分布如下: (1) 绪论; (2) 智能运输系统技术基础; (3)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 (4)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5) 出行者信息系统; (6) 交通流诱导系统; (7) 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 (8) 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 (9) 高速公路交通事件管理系统; (10) 电子收费系统; (11) 汽车与自动驾驶系统; (12) 智能运输系统的效果评价; (13) 先进的货运管理系统。

在参考书的基础上, 根据智能运输系统的最新发展情况, 参考Journal of ITS等资料, 进行内容的实时更新。智能运输系统的早期构想是由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目前在欧盟、美国、日本已形成了三大ITS研究基地。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ITS的研发还处于起步阶段, 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课程内容的实时更新。如在介绍定位系统时, 重点介绍美国的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定位系统) , 也介绍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欧盟的Galileo系统和我国的北斗系统。这些系统发展的新进展应该随时掌握。以北斗系统为例, 2012年3月25日第11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进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 这些信息应进行更新。任课老师应注重边教边学, 在教中学, 在学中教, 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 永葆教学青春。

三、注重双语教学

我国的英语基本上是应试教育, 再加上扩招, 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要达到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英语表达能力和丰富的学科知识, 在有限的课时内, 帮助学生读懂英文原版教材从而掌握专业知识, 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巨大的挑战[2]。

1. 不断提高教师自身专业外语应用能力

智能运输系统是双语课程, 教师不仅应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 也应具有过硬的外语应用能力。教师应为课程外语教学进行整体的准备, 可以通过参加短期的外语培训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 尤其是口语发音应准确、清晰、流利。最好能在学习双语教学理论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做海外访问学者等形式, 到原语言环境中进行培训。由于ITS的特色, 其相关专业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 应在更新课程内容的基础上, 同步提高英语专业知识的授课能力。

2. 注重对学生因材施教

开课之前深入了解学生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英文水平。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实际状况经常会与教师的想象有较大出入。在开课之前可以通过交谈访问、课堂提问、摸底考试等方式, 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状况, 并思考如何将大纲要求与学生实际有机结合。如某部分难点内容, 若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理解困难, 可结合中文先进行讲解再用英文进行说明, 若学生英文水平较高, 可提高英文讲解的比例。

四、提高学生参与程度

在双语课程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学交互性也是教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3], 可采取下述手段: (1) 进行课堂讨论。知识能在讨论中升华, 经过讨论的知识, 不仅更丰富, 而且更深刻。课堂讨论可以加强师生互动, 活跃课堂气氛, 并加强学生对重点难点问题的掌握。 (2) 注重课堂提问。把一些重要的提问事先准备好写在教案中。如随机抽取几个学生对一段英文内容进行解释, 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加深其对专业词汇的理解。 (3) 布置课后作业。教师事先结合讲授内容, 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准备好要布置的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认真独立完成, 并进行批改讲解, 引导学生在做题中进行复习、主动思考。

五、建立适当的考核机制

为了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应建立适当的考核机制来进行考核, 可通过下述方式进行: (1) 平时成绩。通过课堂考勤检验学生的出勤率, 并结合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综合打分。 (2) 期中考试。期中考试的考试形式可以采用更灵活的方式, 如随机抽题, 根据英文答题口述打分等。 (3) 期末考试。考试题中中英文题目各占一定比例, 并限定学生答题采用的语言, 同时, 增加英文论述题的内容。

教育的全球化使得双语教学成为一项高校战略性工作。双语教学同时运用母语和外语进行专业知识教育, 可以让学生在掌握智能运输系统知识的同时, 在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缩小与国外著名高校的差距。在双语教学过程中, 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1]黎新蓉, 杨连发.智能交通系统课程双语教学实践及思考[J].高教探索, 2007, (6) :111-112.

[2]邵毅全.高等学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探讨[J].内江科技, 2004, (6) 17-17.

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篇5

中图分类号:TF552 文献标识码:A

在国民经济中,铁路交通运输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铁路运输管理与国民经济发展直接相关。随着近年来国家在交通运输业上扶持力度的逐渐加大,交通运输业发展非常快速,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其他形式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铁路运输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在长期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下,当前铁路交通运输管理主要受到了宏观调控的影响,经济管理意识不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从经济管理开始着手,切实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优化铁路经济管理模式。

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 矿山运输与提升设备课程 教学模式

矿山运输与提升设备课程是高职矿山机电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之一,具有浓厚的矿业特色。由于矿山运输与提升设备价格昂贵,一般学校很难健全煤矿类专业实习实训室;加之煤炭行业条件艰苦、危险系数高等因素,致使煤炭相关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滞后、课程内容陈旧,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煤炭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首先明确矿山机电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建立有效的理论、实践教学体系,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并在教学中加以实践、完善,努力探索一条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适应现代化煤矿生产需求的课程体系。

一、矿山机电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

笔者在对柴里煤矿、兖矿集团鲍店煤矿、南屯煤矿等学院周边矿山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与矿山机电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研讨和制定出矿山机电专业的培养目标。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矿山运输与提升设备的操作维护和设备选型能力。

二、教学内容设计

矿山运输与提升设备课程教学内容选取的依据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课程组吸收了柴里煤矿、兖矿集团等企业的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共同研讨;二是社会需求和职业技术发展状况等信息的调查分析;三是基于矿山机电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的分析;四是基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本课程以设备为载体,结合周边煤矿实际,对原来内容进行序化整合,划分了刮板输送机操作与维护、胶带输送机操作与维护、电机车操作与维护和提升机操作与维护4个学习情境。

三、教学方法设计与实施

1.教学方法

针对本课程教学情境和教学任务的特点,教学中主要采用引导文教学法。微观上主要有“现场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虚拟仿真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切实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避免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

2.教学实施

实施步骤:首先进行现场教学,然后课堂教学,最后现场实习,巩固学习效果。

(1)现场教学。学生先在柴里煤矿实习一周,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对设备首先有感性认识,了解煤矿与运输、提升设备相关的工作岗位、岗位职责以及运输与提升设备类型、型号、结构等,明确学习目标,增强职业体验。实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拍摄现场设备各组成部分的照片,设备操作、运转视频等相关资料。学生不仅要拍摄设备整体的照片,还应尽可能包括每个设备组成部分的细节照片。这样就避免了学生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让学生参与进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了实习效果。

(2)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主要采用引导文教学法:学生6~8人一组,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让学生对照设备图片,结合教材,分析设备整体结构、各个组成部分及结构;参照设备操作视频,分析设备操作步骤;观看设备操作错误案例,分析操作错误;在虚拟软件上,按照操作步骤进行虚拟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3)现场实习。现场实习是提高矿山机电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现场实习不仅能巩固和应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做好本课程实习工作首先要优选实习矿井,保证实习矿井能满足实习要求和任务,即实习煤矿要具备刮板输送机、胶带输送机、电机车等机电运输与提升设备,并且要有相应运输与提升设备的安装、维修车间。对于各设备的各组成部分应尽量让学生们自己观察,能手指口述各设备的组成、安装步骤和操作方法。实习过程中,能根据开采煤层的现场调解进行设备选型,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矿山运输与提升设备课程的内容选取、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对矿山运输与提升设备的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积累了经验。所培养的毕业生也获得了煤炭企业的认可,提高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笔者学院高职矿山机电专业毕业的学生,尤其对煤矿运输设备和提升设备相关岗位能够很快适应,并从事相关的技术工作。这对矿山机电专业其他专业课程及煤矿类其他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篇7

《运输管理实务》是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之一, 主要培养从事物流运输管理工作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本文将根据运输管理工作的职业能力和核心技能要求, 就高职教育层次《运输管理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1 课程教学目标和职业能力要求

1.1 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运输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培养其制订运输计划、签订运输合同、选择运输路线、组织调度运输车辆、评估运输绩效以及运用现代化方式对运输工作进行优化管理等方面的技能, 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上岗能力, 为其毕业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在一线进行运输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职业能力要求。

本课程的工作情景为专门的运输企业或物流企业的运输管理部门。根据物流运输工作的岗位设置和工作要求, 将本课程整合为运输管理认知、运输企业管理、运输作业管理、运输绩效管理和运输优化管理五个工作领域, 并进一步划分为十三个学习型工作任务。具体的工作任务及其职业能力要求详见表1。

2 课程改革思路

2.1 改革课程模式。

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和《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制定的本课程的课程标准, 按照运输调度工作的岗位任务、核心技能和职业能力要求设置教学模块和具体的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学习完本门课程之后, 能够既达到本课程的专业学习要求, 又具备合格的上岗技能, 同时也能够为将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真正地实现专业教学、技能鉴定和职业培训“三位一体”。

2.2 改革教学模式。

在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中, 采用“教、学、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 将具体的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项目, 并根据具体的工作任务设计教学内容和实训方案, 使学生能够边学边练, 边交流边思考,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巩固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学习完每个项目之后能够通过专项技能训练任务掌握一项专业技能。学生在学习完所有课程内容之后, 还可以通过课程综合实训任务的实施来检测其对各项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应用水平。

2.3 改革考试模式。

高职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 应当以培养目标为依据, 以知识考核为参考, 注意专业知识的应用。具体考核评价方案依据“技能加态度, 强调素质培养”进行设计, 采用“实训考核+卷面考试+平时表现”的考核方式。具体成绩评定如下:项目成绩=项目实训考核×70%+平时表现×30%;项目综合成绩=∑各项目成绩i×权重i;总成绩=期末卷面成绩×50%+项目综合成绩×50%。

小结:

汽车运输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篇8

汽车运输是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善人民物质生活的主要条件之一,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现代化的汽车运输业,不但要具备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同时还必须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组织汽车进行运输生产,以便有效地利用现有物质条件创造出更多的运输产品,充分满足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1]。教育的最终目的包含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2]。随着当代汽车和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该课程的教学已明显表现出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本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1 课程的重要性及特点

汽车运输学是交通运输专业汽车运用方向的一门主要专业课,是汽车运用工程师和汽车运输管理工程师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知识[1]。汽车运输学是研究如何最有效地组织车辆进行运输工作的一门科学,其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关于汽车运输的相关知识,为继续学习其他的专业课以及毕业后在公路运输领域工作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此课程具有知识面宽,主要内容与实际联系密切,难以理解,内容更新快,教学内容不断变化等特点。

1.2 遇到的问题

(1)教材内容有待更新

目前,教材内容多注重汽车运输组织基础知识的讲解,缺少运输服务经济以及运输自动化方面的内容,尤其运输自动化方面。比如教材用了四个章节在讲解运输组织,而讲解运输服务经济有三个章节,运输自动化只是在教材的最后,用一个较小的章节简单地描述了一下。

(2)教学方式与方法尚需改进

目前,教学方式与方法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学方式单调,主要以黑板板书为主,教学内容的安排与知识表达的直观性受到限制,多是“填鸭式”、“扩师徒式”教学,学生多半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创新意识不够。二是理论与实践脱钩,本课程需要大量的实际调查和参观,但现状是,实践调查和参观无法进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实践教学环节尚需增加

汽车运输学课程没有专门的实践环节,课堂教学以讲解汽车运输组织为主,使学生对汽车运输企业实际运行组织没有主观的认识了解,应用能力训练不足。

2 汽车运输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课程的重要性及特点,对汽车运输学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和尝试。

2.1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有效利用上课时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汽车运输学主要采用的教学手段是教师课堂讲述,所以,教师应对课程知识结构与教学大纲进行深入分析、精心领会,将知识系统化、层次化,讲课时做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点面结合、举一反三,强调关键性、规律性的东西,精心组织教学,充分有效地利用上课时间,以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2.2 改革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能力

目前,汽车运输学主要采用的是传统黑板板书教学方法,而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满堂讲”,学生“忙于记”,把教与学分割开来,这样不利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3]。因此,在汽车运输学的教学过程中,逐渐改变了这种局面,采用启发式教学,学生可以在适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自觉获取知识,这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养成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提倡参与式教学,把比较容易理解的一些知识留给学生自学,自学后归纳总结,并让学生讲解给自己的同学听,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汽车运输生产的特殊性,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尤其是当前又受到实践教学条件的限制。汽车运输生产组织的流程不能进行参观或实际操作,影响学生对其的感性认识和理性理解,因此必须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丰富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如多媒体教学、研究性教学法等。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用图片展示实物,用动画来演示流程,辅助讲解基本原理。实践证明,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2.4 引入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汽车运输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目前,该课程没有实践环节,学生仅是了解了汽车运输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但学生毕业后,很可能要从事的是具体的运输组织工作,仅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因此,引入实践教学,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使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3 结束语

本文结合汽车运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计划,精心组织汽车运输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适当引入实践环节,使该课程教学内容充实,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摘要:在认真分析汽车运输学课程重要性及特点的基础上,发现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研究,并提出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汽车运输学,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唐民.汽车运输学[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童岱.《交通运输学》教学改革探讨[J].经济师,2008,(11):140.

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篇9

在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各种教学改革方法也应用而生。创造开发一些适应社会、技术和生产发展要求的新型职业课程模式也成为当务之急。《运输组织与管理》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如何将该课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突破传统的以理论传授的教学模式,突出职业岗位需求中的技能教学模式,本文将MES模式应用于该课程进行一定的探索与研究,以期对高职《运输组织与管理》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1 MES教学模式

MES以每一个具体职业或岗位建立岗位工作描述表的方式,确定出该职业或岗位应该具备的全部职能(Function),再把这些职能划分成各个不同的工作任务(Tasks),以每项工作任务作为一个模块(Modular Unit简称 MU)。该职业或岗位应完成的全部工作就由若干模块组合而成,根据每个模块实际需要,确定出完成该模块工作所需的全部知识和技能,每个单项的知识和技能称为一个学习单元(Learning Element简称LE)。由此得出该职业或岗位MES培训的、用模块和学习单元表示的培训大纲和培训内容。

MES教学模式,即模块式教学模式,汲取了工业生产中的模块化思想,将课程的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再将知识点按其内在逻辑组合成相对独立的单元,然后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需要,将相关的单元组合成教学模块。通过教学模块的构建(包括理论教学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突出学生的操作技能。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模块为教学单位,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2高职《运输组织与管理》课程特点

高职《运输组织与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技能课,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的理实一体化课程。该课程的设置目的是期望学生通过对运输技术、方法和流程的学习,掌握物流运输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为从事物流运输管理及相关工作工作打下基础。

为凸显课程定位,本课程教学内容需要与具体的运输岗位相适应。该课程内容的选取以职业需要为导向,以运输业务流程为主线,对运输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分解,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从培养学生相应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着手进行选取与整合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的定位,MES教学模式适用于该课程。通过MES教学模式构建各模块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达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

3 MES模式下《运输组织与管理》的教学设计

MES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涉及多个方面,如教学大纲设计,教学单元设计,教材的选取等等。本文结合《运输组织与管理》课程的特点,从MES模式实施过程中的难点与重点部分——教学模块和教学任务实施与评价两方面来进行。

3.1 教学模块设计

MES模式的核心是以就业为导向,突出从业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因此,《运输组织与管理》的课程设计是按照工作过程进行展开。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以下两点进行。

①与行业企业高度融合,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

由行业专家以及学校教师组成课程组,在教学改革、教材编写、科研开发、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从物流行业的市场需求和工作岗位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以工作任务为依据,归纳学习领域的核心职业能力,建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②确定教学过程载体,创设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将课程的内容划分为8个学习模块。每个学习模块业务流程都具有一致性,都经历了从货物承托受理及合同签订、费用结算、组织装车、在途运输、卸货交付到货运事故处理的完整工作过程。

按照以上的设计原则,本课程的模块设置如图1所示。

3.2 教学任务实施及评价

在课程模块设计的基础上,如何将各模块内容分解成具体任务并实施模是MES模式教学的核心。因此,设计有效的分解任务直接影响到课程的教学实施和效果。

3.2.1 教学任务实施

在《运输组织与管理》课程中,任务设计要从真实性、可操作性和开放性等角度来进行。因此,本课程内容的任务选取以职业需要为导向,以运输业务流程为主线,对运输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分解,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从培养学生相应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着手进行选取与整合确定课程的教学任务。任务分解如图2所示。

从图2可知,以学生的心理认知顺序和运输工作过程为载体,将所选取的教学模块进行整合、序化为13个分解任务。

在教学任务实施过程中,组织学生针对具体的工作任务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过程进行,将专业技能、方法能力融入训练任务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实现学生的职业能力迁移。

3.2.2 教学任务评价

任务完成的考核是检验学生是否实现能力的关键,因此,对各任务的考核方案也是MES教学模式的一个关键点,制定完整的课程考核方案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课程的整体考核采用形成性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种方式。

①形成性过程考核:

分为课堂表现、小组活动以及小组项目作业等形式,占课程总成绩的70%。

②终结性考核:

采取闭卷答题的形式,占课程总成绩的30%,在学期末进行,考题分客观题、主观题等题型。

结合《运输组织与管理》的课程特点,在教学任务评价中,应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在教学任务实施中,坚持以学生评价为主(学生任务实施中的自评和互评),教师评价和专家评价同样参与其中。以模块六中任务10航空运单填写为例,该任务的形成性过程考核如表1考核标准所示。

备注:①项目得分由组内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三部分构成;②组间互评得分均不能相同,原则上优秀率为20%(90以上);良好率为60%(分85、80两档);中等及以下为20%(75以下);③项目得分=组内自评×20%+互评×40%+教师评价×40%。

4结语

MES模式的应用将课程项目设置和任务分解与学生的就业职业能力相联系,学生通过完成各运输任务,提高了操作技能,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学应用效果表现在以下几点。

4.1 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企业第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MES教学模式将企业真实岗位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与岗位零距离,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有利于高职培养目标的实现。

4.2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主动分析问题能力。同时,每个任务的完成需要合理分工,这也同时促进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MES教学模式在《运输组织与管理》课程改革中的实践还待进一步探讨研究,要实现模块式教学,除了项目设计和任务分解等,关键是要在教学过程实施中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项目化教材,设置真实的项目实践内容等。只有真正的与企业融合,使教学内容贴近职业岗位实际,才能促使学生对课程学习产生兴趣和动力,才能实现高职院校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目的,适应社会发展对于高职人才的需求趋势。

摘要:高职教育是培养企业第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如何将从业岗位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MES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设置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在课程实施中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从而转变传统教师的“讲授”,使学生转变为任务实施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文中将MES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运输组织与管理》的课程改革实践中,构建模块化课程教学,通过模块式教学实现高职教学培养目标。

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篇10

关键词:建构主义,运输经济学,教学模式

1 前言

1.1 建构主义教学理念

关于学习的含义。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外界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教材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教学媒体则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方法、手段。

但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 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情境”。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 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 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 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会话”。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 在此过程中, 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 (智慧) 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 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1.2 建构主义下的教学过程

总结起来, 建构主义下的教学过程都可以归结由以下几环节组成:

创建情境—使学生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学习。

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况下, 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

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 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

协作学习—讨论、交流, 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 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效果评价与总结—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总结是教学的最后环节, 教师组织学生将学到的东西, 按课程要求归纳总结, 教师在此基础上, 完善学生知识点, 继续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2 运输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学生的整体素质差异大。不宜用统一的教学进度进行教学, 面对思维活跃、个性较强的学生, 单向灌输的、不计效果的讲授式被动教学, 已经不受学生欢迎。

二是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有丰富的内涵支撑。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 而且还要有较强的语言引导力、概括力、归纳力。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注意探索和积累, 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实现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是教学脱离实践。运输经济学教学既要有相应理论, 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性。尤其是需要联系运输的实际情况, 有别于经济学的其他课程。但是, 目前运输经济学教学基本还停留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层面上, 实践教学几乎空白, 而忽视了该课程与工作岗位的真正结合。

3 教学案例设计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 笔者在运输经济学中尝试使用基于建构主义为指导的新型教学模式, 在教学设计上力求体现新型教学模式特征。下面是《运输企业》一节的教学设计案例。

3.1 课题:运输企业

3.2 教学目标

3.2.1 知识目标:

了解运输企业集团的基本特征, 掌握运输企业集团形成的动因。并能分析运输业种运输企业集团发展的趋势。

3.2.2 能力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 培养探究能力, 促进创新能力的养成。培养抽象、归纳能力。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和运用运输经济学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2.3 情感目标:

培养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3.3 教学设计构思

3.3.1 运用以景设疑、以景激趣的方法引人课题

在开展《运输企业》教学活动时, 充分合理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视频展示现代国际航运企业的兼并案例。并结合其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的工作单位,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从中引发学生对情景中隐含的问题的思考。

3.3.2 用以景质疑、假设猜想的方法开展课题

为对所提出的问题“运输集团的规模扩张”进行深入的研究, 国际航运企业为何产生兼并?大型国际运输企业集团的扩张模式除了兼并, 还有其他哪些扩张模式?现阶段的主流扩张扩是什么?为什么?等一系列问题, 教师创设能拓展学生思路, 有利于培养学生寻找研究方向的导航问题, 让学生讨论猜想, 制定实验方案, 教师从中协调、启发讨论, 把握方向。

3.3.3 用活动探索、交流建构的方法深化课题

为进一步深化学习过程, 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研究, 小组的人数不宜过多, 也不宜过少, 以每组4-6人为宜。过多的话, 组员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 过少的话, 组员的任务过重。组员对问题查找相关案例, 搜索资料, 进行记录、整理初步分析, 采用这种方法组织教学活动。其教学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能对运输企业集团的兼并案例进行分析, 为总结经验、归纳提供可能。更重要的是, 在教师提供兼并案例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掌握和发现运输企业集团的规模扩张形式和内在动因, 并且发现将来的发展趋势。将运输经济学的集团规模扩张这一概念变抽象为具体, 变静态为动态, 化枯燥为生动。同时, 教师对兼并案例做生动直观的展示 (视频播放) , 启发、引导学生剖析几个兼并案例的共性, 归纳总结出运输企业集团规模扩张的动因, 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积极建构。

3.3.4 知识迁移, 巩固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 使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学习中, 调整与巩固认知结构, 并通过联想、回忆、迁移等思维方式, 使其认知结构得到扩展和创新。

3.4 教学流程见表

4 建构教学对教育的启示

建构教学的理念, 让学生能主动的去发展且适应知识, 它给了我们一些教育启示, 提供了教师思考的方向, 让教师能够重视学生本身的发展, 不再只重视灌输, 毕竟教学不等于灌输, 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两方面互动方能产生加乘的效果。

知识会演化发展的建构学习的主张, 认为知识是不断演化发展的, 并会随着经验而改变, 而形成认知。因此, 认知与知识二者的主体是有别的, 前者为建构观, 后者为接受观。在多元文化的社会中, 知识不断变迁, 形成了更新的认知, 建构教学便是提供了由知识演化至认知的重要工具。

学校行政的配合建构教学的实施, 需要较长的时间, 在我们当前的教育体制中, 课程安排制式化, 弹性时间比例少, 课程科目多, 如何在实施建构教学与教学进度进行的压力下, 找寻一个平衡点, 需要教学者进行沟通协调。

教学方法的改进。我国教育一直照着传统基调, 对于建构教学的理念与教法, 并没有在师资培养阶段落实, 导致老师依旧照着传统灌输的教法去做, 使得建构主义的理念无法实现。

评量方式的多元。建构主义的实施, 在评量方式方面, 重视弹性化和多元化, 教师在对学生的评量上, 可以采用变通性评量或多元评量方式, 不用一直执著于纸笔测验。如此, 更能看出学生的多元智能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基于建构主义的《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 崔凌霄, 科技信息, 2007年第10期, p320,

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篇11

【关键词】行动导向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 教学改革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着重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是培养实用物流专业人才与企业需求 “无缝衔接” 的重要一环。课程知识掌握如何, 直接影响到高职物流人才基本素质的高低。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要不断探索能促进学习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借鉴相关的成功教学经验,行动导向教学是较为可行的教改途径之一。

1 行动导向教学的内涵

行动导向是指“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法的统称,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要求教学过程应尽可能与职业的工作过程保持一致,因而这一整合将使得学习过程主要依照职业的工作过程展开,以便获得完整的职业行动能力。这里所说的行动主要以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以强调学习中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形成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

2 行动导向教学实施《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

(1)确立课程目标。传统的专业课程目标以掌握理论知识为核心;行动导向教学要求课程的目标转移到以职业能力的训练为核心,它涵盖了技术技能、理论知识等工作需要的全部能力。《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该课程目标应包括知识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目标。知识能力目标主要是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物流与运输关系、各种运输方式、货运合同、货运保险等方面的实务知识和管理知识。方法能力包括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社会能力包括工作中的人际沟通、合作能力、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心,社会能力既是基本生存能力, 又是基本发展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掌握是交叉进行, 紧密结合的,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2)重组教学内容。传统的高职专业课程并没有脱离利用学科知识体系组织教学内容的束缚,其结果就是学习内容与职业行动的联系脱节。对学生来讲, 学到的知识体系虽然是完整的,但对从事的职业工作来说, 却是不完整的。这就导致职校生毕业到企业岗位后,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职业行为能力却较差,企业不得不重新进行上岗培训,使职业教育的效果不够明显。课程内容的选取充分体现行动导向设计思想,在理论教学方面以够用、实用为标准,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和运用运输管理的知识与方法。在实践教学方面,根据课程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深入浅出,展现教学内容。

(3)构建多元教学资源。现代物流行业是已经列入教育部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中,但我们现在看到的或者使用的许多物流教材, 仍是按传统教学大纲编写的学科教材,教材体系特别强调课程结构的系列化、层次化、理论化,增加了高职学生学习的难度。因此,我们需要规划建设以能力为本位, 以行动为导向的多元教学资源,包括模块式的教学教材, 项目式的实践教材,可供教师选择的案例、试题库、教师手册和多媒体课件等。目前所选用的教材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物流运输管理实务》,并对内容进行了整合。

(4)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的弊端, 而且教师努力尝试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 ,让学生主动学习,改变教师自身角色。行动导向教学法符合认知心理学的原理,在长期教学实践中,课程组成员不断交流研讨,改革教学方法,积累形成了一些有效的适合高职人才培养特点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包括案例教学、视频资源和3D仿真软件模拟教学。

(5)创新考核评价方法。多数职业院校在主干课程的考核和评价方式方面, 仍然沿用以卷面成绩为主要依据的传统方式,违背了高职教育能力本位和行动导向的原则,难以正确评价一个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学习能力,直接影响行动导向教学改革和学生能力的实施。在教学效果上,以学习目标为评价标准,坚持用多种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评价与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注重实践性引导,结合学生平时课堂训练、情境模拟、任务模块测试等加强以鼓励为主的过程评价。

3 课程改革进一步设想

本着“够用、实用” 的原则选取教学内容,根据高职学生特点,进一步完善教学项目设置内容,使其更加符合与贴切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与工作内容;加大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积极鼓励课程组专职教师以参加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来提高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加强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逐渐完成本课程资源全部上网,形成一体的立体化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成光琳.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启示[J].职教论坛,2005,1.

[2]杨利军.探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体系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6,2下.

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篇12

一、技术经济预测的目的和作用

技术经济预测具有前瞻性, 其目的是为了研究事物发展的趋势和动态, 分析技术经济发展的前景, 为尽快地、更好地发展市场经济, 满足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1. 技术经济预测是对经济、技术方案做出决策的前提。技术与经济问题纷繁复杂, 倘若事前的调查或预测不周密、不细致, 计算的结果就会有偏差, 方案选择和确定就会失之偏颇, 因而也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2. 技术经济预测是制定规划、决定技术与经济发展速度和方向的重要依据。编制规划时, 对于产品的发展定位、产量的多少、发展速度的快慢, 都要有定性与定量的研究。国家、部门、企业的发展规划必须以技术经济预测为主要依据。

3. 经济预测为计划部门、生产部门改进技术, 提高技术含量, 以及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基础, 同时还可以提升产品的活力, 增强产品竞争力[1]。

二、技术经济预测的步骤

1. 确定预测目的;

2. 搜集历史资料、分析资料的数据属性, 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3. 遴选合理的预测方法, 排除干扰项;

4. 通过数学表达式建立预测模型, 显示实物的发展趋势;

5. 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检验, 对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 必要时要对模型进行修正;

6. 对预测结果进行详细分析, 将分析结果用于预测方案。

三、常用预测方法的选用

( 一) 定性分析预测法

定性预测是凭借主观经验, 通过享有经验丰富和分析能力的内行和专家, 对需要评价的工程、项目、事件等, 做出性质上和程度上的推断和估计, 协调和综合各方面的意见, 以此作为预测事物变化的主要依据。适合于对影响因素多变, 数字描述不确切, 预测对象的数据资料掌握不充分, 或难以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数量分析等情况。定性预测方法主要有: 经验判断法, 包括经验评判法、会议专家法和专家调查法 ( 特尔菲法) ; 主观概率法; 调查访问法等[2]。适用的定性预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见表1。

( 二) 定量分析方法

包括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方法、因果分析预测法、组合预测法。

1. 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方法。

该方法包括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灰色预测法、自回归预测法、神经网络预测法和马尔可夫预测法。

2. 因果分析预测法。

该方法包括弹性系数预测法、回归分析预测法、系统动力学预测法和投入产出预测法。

3. 组合预测法。

该方法包括等权平均法、方差—协方差法。见表2。

四、常用预测方法的综合分析

三种因果分析方法的解读。

1. 回归预测法多软件嵌入。

( 1) 用Excel进行回归预测。基础数据要有6组以上, 通过整理可得出预测数学模型, 但需要检验, 包括R检验、T检验等。

( 2) 应用SPSS软件进行预测。在软件中应用相应的命令, 可得出表达式和检验值。

( 3) 应用Metlat进行插值, 再进行回归预测。

2. 灰色系统理论。

( 1) 利用灰色预测方法。采用累加、累减构造动态模型、数据矩阵和向量, 最后进行残差计算, 得出数学模型。

( 2) 生成数列分析方法。对关联因素进行相关分析, 定量找出主要影响因素, 建立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生成数列。

3. 预测方法的特性分析。

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 对于提高预测精度, 保证预测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影响预测方法的选择因素有很多, 选择时应综合考虑。采用战略性决策的适用于中长期预测方法, 但对其精度要求较低; 采用战术性决策的适用于中短期预测方法, 但对其精度要求较高; 用于业务性决策的适用于近期和短期预测方法, 精度要求最高。

应用于近期与短期的预测方法有: 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季节指数预测法、直观判断法; 适用于一年以上的短期与中期预测方法有: 回归分析法、趋势外推法、经济计量模型预测法; 适用于五年以上的长期预测方法有: 经验判断预测法、趋势分析预测法。

精度要求较高的预测方法有回归分析预测法、灰色预测法、神经网络预测法。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使用的曲线模型有指数曲线 ( 修正指数曲线) 、线性模型、抛物线模型、龚伯兹曲线等。

这类问题要实现假设的合理性, 建模的创造性, 结果的合理性, 表述的清晰程度。结果表示、分析与检验, 误差分析, 模型检验等一应俱全; 对模型的评价、优缺点、改进方法、推广的层级给予详细描述; 计算框图、详细图表要列在其中。

参考文献

[1]隽志才.运输技术经济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

上一篇:教学案例设计下一篇:尿道电切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