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运输管理专业

2024-07-23

民航运输管理专业(共12篇)

民航运输管理专业 篇1

对于高职院校民航运输专业而言,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为民航专业学生创建了优良的就业平台。所以,在民航高职学校教育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就是指职业人在工作过程中,要认真履行的行为规则,职业素养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劳动者自身能力的有效发挥,必须依靠良好的职业素养,包括人们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和道德操守。高职院校民航专业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本文自下面这些方面,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建设校园文化,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主要应该从下面这些方面着手: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再有,高职院校民航专业也要明确,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不能单单依靠某一门具体课程,也不能只依靠一二次实践活动,而应该注重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在高职院校民航专业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要内容,依靠师生文化活动,创建特色校园精神,并在学校长期发展中不断对其进行完善。高职院校民航专业的校园文化建设,要在传统校园文化的基础上,引入大量企业特色,才能完美体现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质、职业技能等,才能形成职业素质特点突出的校园文化。

所以,高职院校民航专业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时,应该紧紧依靠社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断与企业加强联合,建立合作关系,同时,吸收企业文化中的精髓和实质。对于高职院校民航专业来说,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是与普通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明显不同的重要特征,是高职院校民航专业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所以,在高职院校民航专业校园文化中引入企业文化,可以有效拓宽民航院校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二、加强专业教学,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民航高职教育的主要责任,就是为民航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所以,高职院校民航专业的专业教学具有独特的特点,并大胆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技术,努力创建崭新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必须紧紧依靠专业教学。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不但要重视课堂讲授的作用,更应该重视日常活动的重要作用。这是由于高职院校民航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具有特殊的培养目标。在本专业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应该大力引进企业的工作流程,利用教师的精彩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鼓励学生在模拟职业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这种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快地融入企业之中,对企业当中存在的竞争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和团队意识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才能树立高职院校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

因此,我们也大力引进民航企业的资深员工前来担任兼职教师,努力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为日后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传统意义上的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对于新时期的高职院校民航专业来说,要依据民航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研究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设计相应课程。在开发课程体系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作为核心内容,依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新的课程体系要关系到职业素养培养的多个方面,再有,在创建新型课程体系时,要保证建设体系的系列化和科学化。新型课程体系应该包括职业意识教育、团队合作、生涯设计、诚信教育、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美学教育、人文素养教育、礼仪教育等。高职院校民航专业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职业教育,要求主题明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高职院校民航专业通过创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可以使高职学生虽然在学校中学习,但也能够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使课程体系成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手段。

正是鉴于此点考虑,我们也尝试让学生走出课堂,接受企业的一些培训课程。比如参加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的离港系统操作培训,开拓各类实训基地,旨在让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本专业的认知度,更好地理解企业文化,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四、加强人才培训,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的职业素养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应该在学校教育的不同环节中渗透职业素养的培养内容。在学校的学校教育中,高职院校民航专业应该首先发挥人才培训环节的重要作用,应该建立长效人才培训机制。才能在高职院校民航专业的人才培养环节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对于高职院校民航专业的学生而言,毕业后会走上全国范围内的民航企业,具体从事服务、建设、生产、管理等工作。所以,岗前培训对于高职院校民航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使高职院校民航专业的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工作当中,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可以掌握职业技能,通过一定时期的职业训练,可以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在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可以顺利进入工作状态,实现职业的健康发展,为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创造有利条件。

总之,高职院校民航运输专业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过程中,要以职业教育特点为核心,在民航高职教育的全部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素质的培养内容。在高职院校民航运输专业的专业教学、校园文化建设、课程体系中引入职业素养培养内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企业文化的精髓,才能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民航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保证民航企业的健康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民航运输管理专业 篇2

(1) 了解招生计划,确定自己符合要求的院校和专业范围;

(2) 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涉及民航管理、安全、服务与技术等方向的民航运输类专业;

(3) 多了解相关的专业信息,包括学校和专业声誉、就业前景和职业发展方向.

在选择民航运输类专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不同的民航运输类专业具有不同的方向和课程设置,选择时需要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再结合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做出选择。

2. 关注学校和专业的师资力量和声誉:选择师资力量雄厚、研究成果和实践项目较多的学校有利于未来学习和职业的发展,同时应关注学校和专业的声誉和评价。

3. 了解就业情况和前景:了解民航运输类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市场需求,从行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以及就业形势等方面进行考虑,有助于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

4. 注意专业与自身兴趣和特长的匹配度:在选择民航运输类专业时,应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和职业规划进行选择,避免选择不适合自己的专业。

5. 考虑本专业未来的研究方向:在选择民航运输类专业时,也需要考虑本专业未来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未来深造和学术研究方向的定位。

民航专业就业指导教育实践与分析 篇3

关键词: 民航;就业;指导

一、 民航专业的就业形势分析

民航专业培养满足民用航空运输所需要的专门技术人才,包括飞行技术、航空器维修、空中交通管理、空中安全与服务等。这些专业由于投入巨大、专业性强,一般院校很难涉足,因此民航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一直较好。但随着民航业持续高速发展,对人才和学校的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民航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也发生着较大变化。

1.民航持续发展为大学生带来了广泛的就业机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航空运输发展一直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在国家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的比重稳步上升,发展速度也远远大于世界民航。目前,中国民航已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航空运输系统,为在2020年成为民航强国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2. 民航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不断提升。其一,民航人才的素质结构必须与行业特点相适应。民航类专业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突出强调专业技能。其二,民航专业人才培训的发规划建设提高了民航的就业门槛,积极推行民航专业人才培训的法规化建设,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专业岗位的培训规章和标准。第三,民航单位在选才方式上发生着变化。一是人才选用标准不断提高,二是注重人才来源多元化,三是重视优化队伍结构。

3.教育市场竞争发展为行业提供了多元化人才选择。随着近年来民航业的迅猛发展和开放,为教育市场的迅速扩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各类学校越来越多地加入了民航专业的教育市场,人才培养的模式已经从原来单一依靠民航系统院校培养,发展成为多点、多层次的培养。而民航专业人才培养的法规化建设,一方面提高了办学门槛,另一方面也用法规的形式确认了社会力量进入民航教育市场。

二、 航空工程学院各专业就业及工作情况

航空工程学院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下属的二级学院,下设飞行器动力工程教研室、飞行器制造工程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电气工程教研室、安全工程教研室、航空工程专业实验中心、机务维修实训基地和金工实习部等机构。学院现开设六个本科专业、两个专科专业,涵盖了民航飞机维修领域的全部专业,是我国民航机务维修人才培养的主力院校之一,近年来为民航各企事业单位输送了大批工程技术人才。

1.就业基本数据。从2005年航空工程学院成立以来,学院已经有大批学生走上了工作的岗位,近几年的就业情况反映出我院各专业就业率高、专业对口率高,充分说明工程学院办学的质量和特色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同时学院的学生几乎只能从学校渠道就业,体现了学院的行业院校的特点,也提醒学校办学必须加强对行业的针对性。

2.学生在就业中存在问题的表象。通过对以往毕业生在就业过程和模拟双选中的情况统计,主要表现出一下就业不适应状况:①择业心里期望过高,竞争和危机意识缺乏。②求职空间狭小,向外发展意识淡薄。③“等”、“靠”思想严重。④综合素质锻炼不够。⑤实现自身价值愿望强烈,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

3.对就业工作的分析。学校各级单位、各部门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加强投入、加强建设,广大就业工作人员工作勤奋,形成了当前较好的就业形势。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客观分析工作中的不足,结合实际工作,在目前的就业工作中还存在以下需要及时改进的环节。①高度重视就业市场建设,而对就业指导教育投入不足。就业工作经费逐年增加,学校及格二级学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加强就业市场建设,但同时,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就业技能训练、专业思想培训有所欠缺,缺乏激发就业主体的能动性和就业实力的打造。②对就业整体工作重视,但对就业工作技术性研究少。鉴于学校的行业特点和体制原因,就业工作积累不多,应注意学习和引进其他高校的就业经验,完善以学校为主渠道,辅之以家庭、社会、网络、与企业联合办学等多渠道的就业途径。③ 就业工作网络初步化形成,但专门化、专家型就业指导教育人才缺乏。学校已经形成校院两级工作网络,有一支专兼结合的就业工作队伍,但目前更需要的是能全面把握国家有关就业指导政策、掌握社会就业形势、了解专业特点,建设队伍。

三、 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对策

1.对就业指导的正确定位。就业指导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建立职业生涯的初步图景,实现顺利就业。就业指导可以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可以满足学生对人生的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

2.建立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全程化就业指导教育工作体系就是,从进入大学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将就业指导和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建立分年级阶段就业教育计划和目标,坚持分层次和分类别就业指导。尽快缩短就业指导的供给能力与学生日益增长的要求之间的差距,探索出一套符合当前形势的就业指导理论体系。

3.要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理想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和正确的就业观念。一是要教育學生在学好民航专业的同时强化全面素质培养;二是要让学生树立起职业规划意识,为成长为民航需要的人才充分准备;三是毕业生的定位要准确,要结合自身实际并兼顾社会需要充分认识就业。

4.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各项建设,促进就业指导工作向专业化、正规化迈进。一是完善学校各级就业指导工作机构建设,发挥各级的职能作用;二是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软硬件建设,尤其要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

新形势下民航专业档案管理研究 篇4

一、民航专业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民航各行业活动中形成的文件、记录、表格, 是民航工作的真实记载, 归档后成为民航专业档案资源的重要构成之一, 在民航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 民航专业档案的有效管理, 为业务管理提供质量保证。文件是民航各项业务管理的重要依据, 文件控制是业务管理过程的一项重要活动。现阶段, 文件过程控制被纳入到档案管理范围之中, 将民航专业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列入业务部门人员职责中, 形成严密、高效的文档管理网, 实时跟踪业务流程, 评估业务活动质量, 通过归档、查阅等方式, 考核业务工作是否按照民航规定和程序完成, 对民航业务管理起到监督、检查的作用, 从而提供质量保证。

(二) 档案部门的通力协作, 为业务管理提供信息支持。档案部门作为基础性管理部门, 在民航管理体系中受到了特别的重视, 担负着重要职能。民航各专业的日常工作中, 档案部门均要参与其中, 全面负责专业技术文件和资料的组织和归口管理, 一方面有利于民航业务管理体系能够正常、高效的运行, 提高民航管理层次;另一方面促使民航专业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为业务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二、新形势下民航专业档案管理面临的挑战

民航专业档案是各行业履行职责、开展工作的信息支持和保障, 成为民航的核心信息资源。新形势下, 对传统民航专业档案的管理范围、管理形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对民航专业档案管理范围提出新要求。作为文件资料和质量记录的归口管理部门, 要求档案部门深入基层, 了解各业务专业文件的形成, 既要负责检查文件资料是否完整准确, 又要对归档的各类文件进行最终验收, 并按照程序规定对过程文件、记录予以管理和监督, 保证各个环节的档案资料完整、系统。文档管理中所说的质量要求, 通常是对文件和档案的归档数量、保管状况、保护修复等日常工作的要求, 而在现阶段, 除强调上述内容外, 更主要的是对文档信息的权威性、全面性、准确性及实用性等内容方面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重点要从传统的“管理员角色”转换为“业务信息员角色”, 在民航各业务活动中起到不可或缺的参谋作用。

以“飞行校验报告”为例:飞行校验是指为保证飞行安全, 使用装有专门校验设备的飞行校验飞机, 按照飞行校验的有关规范, 检查和评估各种导航、雷达、通信等设备的空间信号的质量及其容限, 以及机场的进、离港飞行程序, 并依据检查和评估的结果出具飞行校验报告的过程。飞行校验报告是校验员执行任务完毕后, 在作业场所出示校验报告作为本次校验科目的有效凭证。在专业档案管理过程中中, 档案人员通过和飞行员、校验员分析、讨论, 重新对校验报告内容加以规范, 按照校验科目分别制定了ILS (仪表着陆系统) 飞行校验报告模板、NDB (无方向性信标) 飞行校验报告模板、V/D (全向信标/测距仪) 飞行校验报告模板、PAPI (助航灯光) 飞行校验报告模板等, 重新审核修改了模版内容, 如NDB (无方向性信标) 飞行校验报告模板中要求列出机场名称、台站名称、校验种类、圆周飞行校验结果 (发射机号、检查高度、检查半径、指针摆动、覆盖范围) 、径向飞行校验结果 (径向线用途、方位、开始位置距台距离、结束位置距台距离、识别、语音、过台等) ;此外, 重新规定了必须由机长和校验员同时签字确认方可生效的管理规定。以上做法可以确保飞行校验专业档案的准确性、规范性、权威性, 促进档案管理水平提升。

(二) 对民航专业档案管理形式提出新要求。为配合民航业务管理模块, 一是要求民航专业档案管理推进信息化工作, 适应新形式, 调整新方法。民航各行业要积极争取单位领导或信息部门的支持, 建立专业档案管理系统, 积极应用专业档案管理系统开展日常专业档案工作, 做到专业档案与业务流程无缝连接。二是要求加快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工作, 要以“消化存量、消灭增量”为目标, 将专业档案数字化作为一项常态性工作, 要以“需求为导向、必要为原则”, 将重要的专业档案优先数字化, 以便于适应民航业务管理需要。

以校验飞行FOC航班控制运行系统为例, 此系统经过三年的技术研发, 于2012年正式上线运行。FOC系统用于校验飞行前运行签派、航行情报等工作, 在该系统中完成飞行信息内容填写、任务下达等操作环节。技术研发时, 档案人员参与在内, 提出系统要自动生成业务文件, 并完成自动归档, 行政专业档案, 从而实现飞行校验业务操作与专业档案管理的无缝连接。目前该系统运行状态良好, 专业档案存储有序、完整, 便于日常利用查阅。

三、新形势下提高民航专业档案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新形势下民航档案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是服务于民航改革发展大局, 紧紧围绕民航安全等中心工作, 以档案收集齐全完整、管理科学有效、服务优质到位为目标, 结合各门类档案实际, 规范基础业务建设, 不断提升民航专业档案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档案部门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提升民航专业档案管理水平。

(一) 规范队伍建设, 打造专业档案管理团队。各单位应建立党委统一领导, 档案部门归口管理、各部门共同协作的档案工作机制, 明确档案管理机构, 配备专兼职档案人员, 打造一支爱岗敬业、技术过硬的专业团队, 积极稳妥开展专业档案管理工作。此外, 各单位应明确1名分管档案工作领导, 每年至少听取1次档案工作汇报, 及时研究并协调解决档案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为档案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保障。

(二)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专业档案管理意识。民航专业档案管理最大的问题是员工档案意识不强, 导致档案收集工作难以快速提高, 极大影响了档案工作的进展和质量。

可以以单位成立纪念日、“国际档案日”等为契机, 创新宣传内容, 拓宽宣传渠道, 从实际出发, 以丰富的档案资源为依托, 通过举办展览、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充分展现档案“存凭、留史、资政、育人”的特殊价值, 充分发挥档案工作“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作用。通过档案宣传, 可提高员工专业档案管理意识, 既可明确专业档案在民航工作各项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以及对民航管理的重大影响, 同时也可提高业务人员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

(三) 提高培训力度, 增强专业档案管理技能。各单位应加大培训投资力度, 提高业务人员专业档案管理新技能, 加强创新意识、创新方法, 实现民航专业档案管理新常态。

1.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督导能力。民航业务工作内容繁琐、程序复杂, 档案部门只有保持深入基层的连贯性和持久性, 才能保证文档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通过培训, 使档案工作者及时了解各业务环节需要保存的原始记录, 从源头掌握归档范围, 掌握第一手资料, 履行好监督、指导、检查的作用, 确保能够反映业务全貌的文件资料及时归档。

2.加强业务人员档案管理技能。各单位可规定业务活动中生成的技术和管理记录要由业务人员亲自归档, 这更有利于业务人员了解文件、记录在中心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增强了全员的档案意识, 使人人都成为“档案员”, 并且将业务文件的收集整理工作作为日常工作, 并纳入到工作职责中, 作为年底考核内容之一, 一方面可以确保业务文件及时有效归档, 另一方面可以为业务人员提供有力的信息保障。

(四) 完善过程管理, 实现专业档案闭环控制。民航业务管理的关键在于全过程的闭环控制, 文件控制作为贯穿业务活动全过程的关键要素, 在各项工作实践中极为重要。

1.通过对文件和资料进行全程控制, 将文件控制纳入档案工作的管理范畴, 使档案工作从孤立的“归档后”管理扩展到文档运动周期全过程的管控, 真正实现民航专业档案的闭环管理。民航专业档案管理注重文件的现场管理与质量记录的凭证作用, 强化了文件资料的连续性, 是保证文件资料收集、整理的一项十分有效的措施。

2.对业务日常文件进行合理分类和编号, 细化日常文件管理要求。因分类编号的规范程度能够反应日常文件管控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所以分类编号既要符合民航业务管理体系规定, 又要符合档案管理的标准。为此, 各单位可根据行业特点, 制定《业务文件编号规则》, 对规范现行文件管理、确保归档文件准确性和完整性起到重要作用。

(五) 严格归档管控, 确保专业档案资源质量。文件的归档是文件转化成档案的最后环节, 不可掉以轻心。民航专业档案管理规定了归档范围, 也明确了业务人员的归档职责。档案部门应变被动为主动, 及时了解各业务环节的进展情况, 督促相关部门对各阶段的文件资料进行归档, 保证在民航业务活动中能够准确、及时的提供档案信息, 主动地、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部门在民航各项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提高专业档案质量。

(六) 树立竞争意识, 展现档案人员职业修养。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 决定了专业档案工作的质量。高质量的专业档案管理, 为民航的发展提供科学可靠的历史凭证。新形势下, 应从以下几方面提高档案工作者的职业素养。

1.树立职业竞争意识。现如今, 档案人员思想过于安逸, 毫无竞争压力, 缺乏提高自身修养的意识和动力。档案人员应增强危机意识, 在竞争中求生存, 在竞争中谋发展。各单位应加大激励机制, 将档案工作考核标准细化, 形成竞争上岗的良好态势, 促进专业档案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2.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档案人员应具有较强的反应、判断、归纳能力, 积极协调各业务归口部门关系, 及时将业务档案收集齐全;对已归档的业务档案要有分析、鉴别能力, 如材料是否有保存价值、内容是否完整、整理是否科学、检索是否方便等;此外, 档案人员要具备创新精神, 充分发挥自身能力, 挖掘专业档案信息、服务内容, 提供更深层次的专业档案分析数据, 开创专业档案管理和开发利用新局面。

四、结语

民航运输专业就业前景 篇5

民航运输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直接购置及融资租赁飞机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支付飞机预付款的在建工程构成了航空公司的主要资产,相应的,航空公司一般拥有较多表内负债。此外,航空公司还通过经营性租赁方式引进了大量飞机。上述活动将产生较高的财务费用及租金支出。在经营过程中,航空公司还将在航油采购、飞机检修养护、飞行员培训等方面产生大额开支。近年来,中国民航运输业实现了快速发展,运输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在国际民航组织缔约国中的排名由第9位提高至目前的第2位,中国民航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民航运输系统,中国成为国际民航组织第一类理事国。但与美国或欧洲相比,中国的民航运输市场仍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民航运输管理专业 篇6

关键词:顶岗实习 指标体系 质量保障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委托各行业,开展职业院校专业改革与实践有关工作。因此,民航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了《关于申报行业指导职业院校专业改革与实践有关项目的通知》,通知中提到了申报专业改革与实践有关项目,其中第3项即为“制定职业院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要求选取量大面广的专业(类),按照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原则,研究制订本行业相关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明确专业(类)顶岗实习的目标与任务、内容与要求、考核与评价等。

顶岗实习是指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在规定的教学时限内,按照学校教学计划的安排,在企事业单位相关实践岗位上进行的实践学习活动,包括学习、预就业和已签订就业协议的提前就业等。从教育部的举措和民航行业指导委员会的动作上,不难看出,对于专业与行业衔接非常紧密的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活动的继续,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国家产学研合作办学的重点示范单位,具有多年的产学研合作经验,其下属的航空运输学院更是与最早的上海航空公司(现东上航)合作办学多年的成果,自成立20多年以来,一直与航空公司保持着密切的产学合作关系,为航空公司输送了大量的毕业生。而且随着本地其他航空公司的市场影响力的增加,春秋航空公司、吉祥航空公司也已经成为了我们学校的产学合作教育基地。

迄今为止,上海的所有本地航空公司和其他从事货物运输、物流业务的航空公司已经接收了上千名的民航运输相关专业的实习生,进入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的客运部门和货运部门,以及公司总部的多个岗位进行顶岗实习,为他们毕业后很快进入工作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尽管是本科高等教育学校,但我校的民航类专业的毕业生最开始也是先进入企业的一线生产岗位。因此,同样也要有顶岗实习的经验,同样要达到顶岗实习的质量目标。因此,我校的各个民航类专业都在不同的学期推出了各种专业性质的实习实践环节。

在这种看似具有丰富的实习市场,但每一年的学生的实习质量从学生自身、企业带教老师,以及学校的带教老师三方都感觉到似乎效果非常差,他们都提出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归结到一个困惑,即:为什么实习效果越来越差?

基于这个问题,本文重点研究利用校企合作办学资源的前提下,如何构建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以确保每一项专业顶岗实习的质量,也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办学效果。

1.民航运输类专业岗位群的类型和关系

航空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基本上是围绕着为旅客、货物、飞机提供服务来安排岗位的。本文以为旅客提供服务为研究内容。

民航旅客地面运输的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民航旅客服务流程

该流程图的各个环节涉及到了不同的航空服务类专业,我校的民航类专业的学生除了安检系统、飞行签派和空中交通管理因沒有设置相关专业而没有学生参外,其他各个环节均有各个专业学生在相应岗位上开展过实习工作,包括航空经管专业、民航商务专业、空中乘务专业、机务维修专业等。在这些专业中,尤以航空经管专业、民航商务专业的学生参与的实习环节最多。

2.民航运输类专业顶岗实习目前存在的问题

顶岗实习作为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良好途经。

目前民航运输类专业的学生在进入企业进行实习时都存在许多特殊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导致实习质量迟迟上不去,而且反倒使顶岗实习的三方——学生、校方、企业方都越来越不满意。

这些问题主要归结为两点:

(1)学校(学院)对实习实践的组织管理、监控力度不够。

在高校,教务处是学生实习实践的最高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学生实习实践教学环节的基本规章制度的组织和制定。而各个学院才是具体的组织部门,负责制定实习协议,实施学生实习管理工作监控,安排实习指导教师定期检查实习计划执行情况,协调处理顶岗实习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因此在这些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实习的规章制度或要求很模糊、笼统,无法做到细化各专业的实习规章制度。

——没有与企业共同制订实习大纲和实习指导书等教学文件。

每一项专业实习的实习大纲和实习指导书基本上都是校方独立去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的,制定的教师一没有企业的工作经历,二也没有与企业方进行有效的沟通,三制定出来的实习大纲和指导书也没有邀请行业企业专家进行审定,因此实习计大纲和指导书等教学文件是否在实际操作时可行往往无法保证。

——学生和企业方不重视实习生的实习工作。

不管是什么专业,都会有一些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上未必选择与专业对口的行业或企业,因此,就会有一些学生为了将来的就业考虑,而不重视专业性很强的顶岗实习,导致了这些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抱着一种应付的态度来对待。由此带来了恶性循环:因为学生的不重视态度导致企业对学生的不满意,进而导致企业方对实习环节的不重视。

企业在安排学生实习时,由于一些岗位的特殊性,没有办法安排学生在实习岗位上直接面对旅客去执行工作任务,因此只能安排学生在旁边观看工作人员的工作,而不让其参与其中。这样导致学生对实习工作失去了耐心和兴趣。

(2)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具体表现在:

——没有实现过程性考核评价。仍沿用传统的实习考核办法,即以学生在实习结束时上交的实习报告、企业方最后提供的校外实习评价和指导教师的几次走访来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对于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到什么知识,达到何种能力水平,则难以准确及时地掌握。

——没有具体的评价指标。现有的实习评价指标比较笼统、模糊、简单,不够丰富,不能把每个学生的实习表现都能区分开来,最好导致的结果就是实习考核成绩基本上都是一群人一个成绩,拉不开档次。但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承担着不同的实习岗位职责,不同的职责对实习工作的要求不一样,即使再同一个岗位上,不同的人的表现也不一样,但现在的实习考核评价基本上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最后导致了学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岗位上的表现如何,将来有没有能力进入企业工作。

——企业方的评价和反馈流于形式。实习结束之后,企业方(实习单位)给予的实习评价基本上都流于形式,不会說太好的评价,也不会说太坏的评价,让校方没有办法真实的掌握到学生的实际实习效果。因此需要建立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为正确评价学生提供参考。

3.“三主体,二指导,二监控,三评价”的顶岗实习质量保障体系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学生经过顶岗实习,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积累工作经验,掌握岗位工作技能,适应用人单位工作即顶岗要求,这是顶岗实习的质量目标。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做到“三主体,二指导,二监控,三评价”的质量保障体系。

三主体是指要以学生、学校和企业分别为主体。以学校为主体,要求学校对实习实践环节建立好组织管理体系;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以企业为主体,要求企业建立好企业的实习制度管理体系。

二指导是指即要为学生配备校方带教指导老师,更要为学生配备企业方指导教师。校方指导教师要做好专业实习的实习大纲,实习的指导书,让学生有纲实习,有“书”实习,在进入实习工作之前就要知道要实习的目标是什么;企业方指导教师要做好实习工作的安排,制定实习制度,实习任务的下达。因此要建立专业岗位实习体系,制度执行体系。

二监控是指校方监控和企业方监控。当学生进入企业开始实习之后,校方指导教师也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随访,掌握学生实习的情况,做好给企业方进行信息反馈的收集。而企业方的监控更为重要,他们要随时指导学生在岗位上的表现,制度的执行能力,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等。因此要建立监控体系。

三反馈或三评价是指学生、企业方与校方之间的反馈和评价。每一次顶岗实习结束后,都要从三方进行一个信息的反馈,以便掌握各方对此次实习的意见和建议。这个反馈就要通过建立三方的评价指标体系完成。

通过建立顶岗实习的质量保障体系,并且顺利实施,可以解决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为学生成功应聘,顺利就业铺平道路,实现学校、用人单位、毕业生三方满意,也进一步增加校企合作的力度。

4.结论

顶岗实习必须按照不同的专业,按照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并遵循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原则,研究制订相关专业岗实习标准,明确各岗位顶岗实习的目标与任务、内容与要求、考核与评价等,充分发挥顶岗实习的作用。才能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去亲身体验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适应与学校生活不同的职业工作,感受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

参考文献:

[1]王中林.基于校企合作的经管类专业顶岗实习质量保障体系构建[J].中国储运,2012(1):106-109.

[2]罗亮生,张晓明,张建超.航空服务专业岗位群顶岗实习的实践与探索[A] 2008.

[3]李东侠,闫晶.高职教育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J].职校科技,2012(26):170-172.

民航运输管理专业 篇7

民航飞机维修是一个特殊的行业, 机务人员在工作中责任重大, 稍有差错, 就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目前, 我国用于民航商业运输的飞机基本上来自波音、空客等外国公司, 他们所提供的各类资料基本都使用英文编写。出于行业规范要求, 工作中一般不能使用任何被翻译过的资料, 机务人员必须直接阅读各类英文资料, 而且要做到阅读迅速, 领会准确。随着近年国内民航业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 机务人员不仅要有很强的英语速读、速译能力 (在维修现场实时查阅翻译各类英文资料以指导工作) , 而且必须有与外籍人员 (外籍飞行员、厂家技术支持人员等) 使用英语进行口头或文字沟通的能力。为此, 开设民航机务工程专业的院校必须进一步改进民航机务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 以使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能真正满足民航事业的发展需要。教师、教材和教室是学校组织教学活动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 所以选择合适的教材对提升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教材不仅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 也是教与学之间最基础、最直接的媒介, 保证教材的质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2009年,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以下简称金城学院) 民用航空系机务工程专业正式引入国外专业英语教材进行民航机务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 经过3年多的教学实践,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也对如何消化吸收国外教材的先进理念, 进而开发出更符合国内需求的机务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材这一问题形成了成熟的思路。

1. 不闭门造车, 拓宽视野, 积极引进国外优秀教材, 取长补短。

目前国内设立机务维修工程专业的学校不多, 主要有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民航上海中专、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其下设的二级独立学院金城学院等几所院校。国内各院校的民航机务工程专业多是近15年才陆续设立的, 相较于其他专业, 专业设立时间短, 知识、经验的积淀尚有限。经调查, 多数院校机务工程专业开设的专业英语课程所用的教材多是自编教材, 虽然经各校教师多年努力不断改进, 但至今尚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高质量的, 能跟上技术发展且被普遍认可的教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 是因为一套好的教材的问世要经过精心设计, 多次使用, 在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反复修改才可能成功的, 很难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由于经验和资源有限, 如果在国内教材的基础之上再慢慢摸索寻求改进, 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 而且如果方向把握不当, 就很可能走上弯路。在这种情况下, 不闭门造车, 引入国外已有的成熟教材, 借鉴其先进经验, 是迅速提升教材质量的有力手段。有鉴于此, 金城学院于2009年从澳大利亚墨尔本KBIT (Kangan Batman Institute of TAFE) 学院引进该院机务维修工程专业的专业英语教材, 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从澳洲KBIT引进的教材名称为Take-off, Technical English for Engineering (《起飞, 工程科技英语》, 下简称Take-off) 。由David Morgan及Nicholas Regan编写, 于2008年正式出版。Take-off不是一本单一的教科书, 而是由四个部分组成, 包括课程教材、教师用书、练习手册及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该套教材的编写、组织非常有特色, 其他一些方面也是特别值得我们借鉴的。经过3年多的教学实践, 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领会了这套教材的特点并摸索出一套教学方法, 通过悉心研究, 反复比较, 找到了其与国内教材的异同之处。将来可以在这套教材的基础之上, 结合国内已有的教材, 取长补短, 编写出一套适合中国学生学习使用的机务工程专业英语教材。这样既能缩短教材的开发时间, 又能更好地避免在过程中走弯路。

2. 教材内容的定位应该更高, 要区别于职业岗前培训。

目前, 国内的机务专业英语教材基本上都是紧扣飞机培训手册、维修手册、排故手册的内容, 通过介绍飞机结构、各飞机系统等内容来教授学生专业术语、常见语法及各种专业缩写等内容。它们基本上是以机务的职业需求为导向而编写的, 类似于职业岗前培训所用的教材。Take-off的课程教材内容共包含十二个单元 (十个课程单元加两个复习单元) , 每个单元有十课, 共120课。这120课的内容涵盖了航空材料、飞机设计制造、常用工具、飞机结构、飞行原理、液压系统、航空发动机、航空油料、安全与紧急状况、气源系统、电气系统、航空电子系统、维护基础规范、流程等各方面的内容。可以说, 这本教材的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大大超出了国内的相关教材。相较之下, 当前国内教材虽然实用性强, 但知识内容覆盖面偏窄, 缺少背景知识介绍, 内容的组织比较单调僵硬, 学生在学习时兴趣不高。尤其是国内教材很少涉及航空材料、飞机设计制造、常用工具、安全与紧急状况几个方面的内容, 而国外认为掌握这类背景知识是成为合格工程师的必要条件。这就是教材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同所造成的差别。机务工程专业的专业英语教学不应搞成机务岗前英语培训, 而是应综合考虑从培养一个工程师的高度来进行教学, 让学生既学到专业英语知识, 同时又能从各个角度去进一步了解航空工业的全貌, 从而具备更好地驾驭专业英语的能力。在这一点上, 国外教材确实有其优势。

3. 教材内容要更加注重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

由于机务工作的特点, 机务人员需要阅读大量的各类英文手册来指导具体工作, 因此在国内民航业, 英语阅读能力被认为是机务人员最基本最重要的, 甚至是唯一需要具备的能力, 英文的听、说、写的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轻视。老师授课时经常是带着学生一篇接一篇地进行阅读、词汇的讲解。实际上, 英语的听说写能力是一个人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部分, 对于普通机务人员来说, 也是其实现职业技能提升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而国内的机务专业英语教学普遍认为听说写能力已经在大学英语或是其他基础英语课程中锻炼过了, 因此在机务专业英语教材中涉及听说写的内容非常有限。Take-off教材内容编写巧妙, 每一个课程单元都以4—5篇阅读构成主线, 围绕主线均衡的组织安排听说读写四个部分的内容。其较为典型的课程结构是:给出一个主题, 经教师引导后让学生用英语进行小组讨论 (口语练习) ;学生讨论之后由教师总结, 引出该课的主要词汇;接着给出一篇阅读, 里面出现之前的词汇, 并在阅读后完成一系列的题目 (如理解、判断等) ;之后引出听力部分, 内容是与阅读内容相关的, 可能是几段短对话或一段较长的情景对话;最后, 对阅读或听力中出现的某部分专业知识内容或语法、词汇等进行集体讨论 (口语练习) ,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篇短文写作或少量的随堂习题进行归纳总结。完成这样的一课, 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同时参与度也很高, 课堂气氛较为活跃。这一点在这三年的教学实践中已经体现出来, 确实受到学生的欢迎。当然, 要在教学中很好地完成这一系列的任务并非易事, 而Take-off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能够成为任课教师好帮手。这套教学软件除了包含了教科书上印刷的所有文字、图形内容, 同时集成了所有的听力内容以及交互式练习, 使教师对教学的把控更加自如, 也使得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另外, 学生在课后也可以使用该教学软件进行自学。当然, Take-off的编写有国外著名出版机构的大力技术支持, 在国内还很难获得这样的资源, 但这种先进的教学内容编排方式, 以及集成的多媒体教学平台都是国内院校进行教学以及教材建设时应该学习借鉴的。

4. 要引入职业情景英语教学内容

机务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既不能像普通英语教学那样内容太宽太泛, 又不该像职业培训一样太专太窄。特别是机务维修工作仍是一个不为人所熟悉的领域, 学生对这种工作还非常陌生, 不了解其工作的具体内容、方式。这也就会使学生学习时很茫然, 不知道要学什么, 抓不住学习重点。为解决这个问题, 除了要求教师能对教学很好地把控并引导学生之外, 教材内容本身也要能体现出一定的职业情景, 以吸引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 帮助学生理解具体内容, 引导学生发现学习重点。国内的教材少有情景式教学内容, 但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我们发现, 教学内容中引入职业情景教学内容, 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非常有帮助。例如, 在Take-off中, 第八单元的第一课“Looking for damage”。该课讲的是飞机的轮胎损伤。在开篇对轮胎结构进行图文介绍后, 教材立即引入了一段三分钟的情景对话的听力内容。对话内容是两名机务人员进行例行的飞机轮胎的目视检查工作, 其中较有经验的那位带领另一位进行了一系列检查工作并发现了问题。对话篇幅不长, 除了帮助学生理解专业词汇之外, 还很好地让学生了解了机务人员的工作方式, 轮胎损伤的指标、损伤成因、检查方式和处理方式。这样的一篇听力材料, 对于学生来说信息量是非常大的, 其中多数信息不是强行灌输给学生的, 而是让学生处于这样的情景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理解的。学生对这类情景式内容的接受度非常高, 课堂的参与度也很好, 对内容的掌握也很到位。这样的情景式教学内容在Take-off中经常出现, 既介绍了偏理论性的专业英语知识, 又涵盖了职业的实践性内容, 对学生的学习、就业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应带领学生着重学习这类有职业情景的内容, 在将来自编新教材时, 也应考虑将更多的内容设计成具有一定职业情景环境。

综上所述, 民航机务英语课程在当前国内现有教材选择余地小, 教材内容逐渐落后于行业发展需要的情况下, 积极引进国外的成熟教材并借鉴其先进经验, 是迅速提高国内教材质量的好办法。在新教材的编写中, 应突破现有教材的局限, 寻求更高的教学目标定位, 更加关注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 并引入职业情景教学内容, 增强教材的实践性。

参考文献

[1]李佳丽.《民航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 2008, 7:31-32.

[2]阮世勤.浅析航空机电维修专业英语口语教学[J].林区教学, 2010, (5) :67-69.

民航运输管理专业 篇8

关键词:平安民航,空中乘务专业,形体训练体系,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 中国民航已成为大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和对外交往的主要桥梁, 全国民航工作会议预计2015年民航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之一是全行业旅客运输量达到4.3亿人次 (1) 。中国民航高速发展的同时, 旅客擅自打开安全门事件, 不听劝告于飞机内吸烟等“空闹”一一上演, 对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学习训练提出了新的要求。2015年始, 民航局将在全行业开展“平安民航”建设工作, “安全”一直并将长期成为民航服务的首要任务。形体训练作为空中乘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 应在“平安民航”的视角下, 将“安全”理念融入到实际教学中, 以适应新形式下的民航服务工作。

为了研究“平安民航”视角下的空中乘务专业形体训练体系, 本文将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Stanislavsky) “形体行动方法”学说为理论基础, 以当前“平安民航”建设工作为出发点, 搜集相关资料, 并结合笔者的形体训练教学经验, 对空中乘务专业形体训练体系进行研究及阐述。

一、相关概念及表述

(一) 形体

形体一词最早见于《素问·上古天真论》:“形体不蔽, 精神不散, 亦可以百数”, 李渔在《闲情偶寄·声容·选姿》里描述“形体维何?眉发、口齿、耳鼻、手足之类是也。”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人体以它生动、柔和的线条与轮廓, 有力的体魄与匀称的形态, 滋润、光泽、透明的色彩, 成为大自然中最完美的一部分……”形体即身体的整体属性给人感官的直接反映。

(二) 形体训练

形体训练由舞蹈中来, 依目标功能有艺术表演、酒店管理、空中乘务等不同类别。空中乘务形体训练是针对空中乘务专业的学生, 在遵循人体骨骼肌肉科学原理前提下, 通过整合提炼舞蹈、戏曲、瑜伽、体育等训练方法与手段, 形成心理形体统一行动体系, 以保持人体健康生理、心理及大脑的最佳状态。

二、“平安民航”视角下空乘专业形体训练体系功能

“平安民航”视角下空中乘务专业形体训练体系功能可概括为磨炼毅力、提升气质、强化素质、修练身体语言等四项。

(一) 毅力=精力+承诺

毅力包括工作精力与工作承诺, 有助于提升服务过程中乘客的满意度。民航服务被认为是一种高端服务, 空中乘务员保持旺盛的工作精力, 是满足乘客较高服务需求的前提。在长时间的高空作业及高强度的工作与心理压力下, 保持旺盛的精力需要强健的体魄。形体训练可强健身体、增强意志力, 让空中乘务员在服务过程中更好地保护自已, 服务他人;服务是一种承诺——一个不成文的协议 (2) 。服务是否到位、是否达到乘客预期的标准, 是这个协议是否被很好履行的核心, 这种践行承诺的严谨服务态度, 是平时习惯养成的一种状态。形体训练中对训练项目进行练习、练习、再练习, 有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 气质=形象+能力

气质由形象与能力共同构成, 有助于化解服务过程中的纠纷与麻烦。空中乘务人员的形象要求皮肤完好, 五官端正, 身体各部位比例和谐匀称, 给人以视觉上的舒适感。形体训练可以在人原有形象基础上进行优化, 使之达到个人形象美的最佳状态;能力是空中乘务员服务专业化的反映。从1919-1930年, 空中乘务工作是由副驾驶兼任的, 乘客因安全问题和无法满足服务需要等原因不愿乘坐飞机。1930年5月15日, 在旧金山的航线上, 有了由8名护士组成的第一批“空中小姐”后, 航空公司的经济效益发生了戏剧性的提高, 各航空公司竞相效仿, 才有了现在所谓的“空中乘务员” (3) 。我们注意到世界上第一批空中乘务员是女护士, 具备专业、细心等特质。形体训练可使空中乘务员的服务姿态与细微服务动作专业化, 专业细致的服务让乘客获得心理满足感, 可有效化解服务过程中不必要的纠纷与麻烦。

(三) 素质=力量+柔韧

素质包括身、心力量与身体柔韧性, 有助于降低服务过程中自身与乘客身体的损伤机率。身、心力量要求空中乘务员具有优美的肌肉线条与肌肉力量及强大的心理素质, 以胜任繁重的服务工作, 及时调整情绪, 缓解工作压力, 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身体柔韧性要求空中乘务员身体活动更加敏捷, 善于观察, 迅速、安全地完成细微服务工作, 控制住突发小事件。形体柔韧性练习主要是对肌肉与骨骼系统进行练习, 它们分别控制着运动与姿势。

(四) 身体语言=姿态+微笑

身体语言包括服务姿态与微笑, 是营造安全、和谐空中环境的催化剂。服务姿态主要体现在乘客登机、客舱服务等方面, 是站姿、走姿、礼姿、坐姿、蹲姿等在实际服务中的综合运用, 形体训练可使服务姿态更加优雅得体, 提升空中乘务员自信力;微笑是空中乘务员安全工作的利器, 飞机就像一个空中的家, 空中乘务员是这个家的主人, 乘客是来这个家坐客的客人, 乘客所带来的礼品是支付的服务费用, 做为这一空中家庭的主人, 要真心微笑待四方客。制造亲和力的微笑是形体训练中的重要环节。

三、“平安民航”视角下空中乘务专业形体训练体系设计

“平安民航”视角下空中乘务专业形体训练体系设计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形体行动方法”学说为理论基础, 该学说亦称心理─形体行动方法, 认为舞台行动是形体因素和心理因素的有机统一, 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体行动方法”并不仅仅是琐碎形体动作的机械拼凑, 而需要以人物的内心体验为依据 (4) 。由此可知形体训练亦不是单纯的机械的形体动作练习, 而是有动机、有目的的心理形体统一的行动, 只不过形体训练的任务没有戏剧表演那么复杂, 其心理任务比较简单罢了。因此, 空中乘务专业形体训练体系是心理形体统一的行动体系。笔者将列出该体系构架, 并加以简要论述。

(一) 形体训练认知

认识身体。掌握全身骨骼、肌肉、关节等简单的解剖学知识。骨骼构成了身体的骨架和支柱, 人体通过肌肉收缩实现运动, 关节决定了骨骼的形状, 同时也决定了它们的运动方向。解剖学知识的掌握有助于学生对形体练习项目的理解, 把握训练强度, 最大限度地避免练习中造成的身体损伤, 同时为飞行服务过程中的紧急救护打下基础。

评估身体。一是进行姿态与动作评估, 确定影响姿态与动作的因素, 制定有针对性的形体训练方案。正确姿态下骨和关节位置分布正确, 脊柱与骨盆保持中立位, 肌肉运动正常。二是进行健康、柔韧性、耐力、有氧测评, 制定适合个人目标、改善当前状态、优化力量的课后训练计划。评估身体有助于了解个人身体状态, 知晓健康的概念, 时刻关注动作效果, 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保护身体。掌握营养学知识, 人体是一个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和修复的再生有机体, 摄入最佳的蛋白质、必需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最佳营养成分, 有助于促进身体准确地更新机体细胞, 将健康、活力发挥到遗传潜能的极致 (5) 。健康的身体是工作、学习与生活的基础, 且营养学知识的掌握有助于提升客舱餐饮服务质量。

(二) 形体基础训练

心肺功能。心脏是全身血液循环的动力泵, 只有产生足够的压力, 才能维持血液不间断的循环。心肺系统是人体重要的运输系统, 将氧运送到组织, 并将组织中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运动需要充足的血量与氧量, 必需增强心肺功能。

肌肉力量。空中乘务员服务工作需要强大的肌力但不需要肥大的肌肉, 可以通过抗阻训练以减弱自发性抑制使肌肉不增加体积而能增长肌力 (6) 。

身体柔韧性。骨骼系统包括骨骼、韧带 (骨与骨之间的连接) 、关节, 充当着运动支架;肌肉附着于骨骼并跨越关节, 在跨过自由运动关节的部位, 肌肉的收缩可以引起关节运动 (7) 。科学有效的柔韧性练习可打开关节, 拉长肌肉线条并增加韧带的弹性。

身体灵敏度。动作是由大脑中负责支配运动的那部分区域指挥的, 动作的灵敏度是对肌力、柔韧等身体素质的综合运用, 也是人脑灵活性的体现, 可借助于敏捷梯等器械与道具进行较高强度的密集性训练。我们已知运动可增加体内血清素 (serotonin) 、去甲肾上腺素 (norepinephrine) 和多马胺 (dopamine) 。这些都是传递思想和情感的重要神经递质。运动能释放一连串影响神经系统的化学物质和生长因子, 而这些物质能扭转血清素的缺乏, 并真正维护大脑的基本结构。大脑内的每个神经元通过树状分支上的“叶片”相互接触, 而运动则可以促进这些分支生长并发出许多侧支, 因此能从根本上增加大脑的功能 (8) 。也就是说身体灵敏度练习可以给人体提供一种生理刺激, 为大脑创造出最佳状态, 增强认知能力, 影响记忆力与注意力, 这对工作时间长、压力大的空中乘务员来说非常重要。

(三) 形体姿态训练

笔者将空中乘务专业形体姿态训练分为笑容、站姿、走姿、礼姿、坐姿、蹲姿六个方面。从生理学角度明确何为正确姿态及如何去练习并控制姿态是姿态练习的基础, 最重要的是知道为何要练习形体姿态及如何在实际服务中运用好姿态, 将心理与形体统一行动, 这样才能练出具备职业感的形体姿态。经过训练发自内心的笑容更具亲和力, 经过训练形成的习惯站姿、走姿、礼姿、坐姿、蹲姿更具专业性, 专业化的服务体现了服务品质与服务人员的能力, 并彰显服务价值与服务人员的尊严感, 增加旅客及服务人员自身的满意度。

(四) 形体美感训练

舞蹈作品。舞蹈是人类最早创造的无声符号语言系统, 这种身体动作是人内在生命最直接、最真实的“体现”。学生在排演舞蹈作品过程中, 经历着合作、情感表达、成功、失败、坚持等心理过程, 强调身心对作品的表达, 是对身体与心灵美的教育。

戏曲身段。“做”是戏曲表演“四功”之一, 通常称之为身段, 融合了手、眼、身、腰、步及内心情感, 是极具美感的形体动作, 也是经历史检验的程式化的科学功法。戏曲身段的元素一方面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 按照一定的规范夸张、装饰而形成的;另一方面戏曲身段的元素来源于传统剧目, 它是把剧中比较典型的、有共性的身段动作提炼出来, 化整为零, 加以调整和规范, 成为身段训练的素材 (9) 。

瑜伽体式。瑜伽来自于古老的印度, 通常被译为“个人灵魂与宇宙灵魂的结合”, 即通过身体、精神和灵魂的统一而实现个人与圣灵的结合, 其对健康的益处早被医学所证实, 现已成为一种时尚健康的生活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瑜伽很注重练习者具备真诚的品质。

有氧搏击。有氧搏击最早是由一名黑人搏击世界冠军所创造, 将拳击、空手道、跆拳道、功夫, 甚至一些舞蹈动作混合在一起, 音乐节奏快, 动作迅猛, 有爆发力, 训练需要大量供血供氧, 有助于提升体能、开阔心胸、增强耐受力, 练习过程充满力量与率性美。

四、结论

“平安民航”视角下的空中乘务专业形体训练体系研究, 旨在为建立一套新形式下针对空中乘务专业科学、实用的形体训练课程内容做铺垫。为此笔者重新诠释了形体、形体训练概念与功能, 将训练内容整合为形体训练认知、形体基础训练、形体姿态训练与形体美感训练环环相扣的四个部分。此体系注重体现“安全”理念、“形体行动方法”学说这一理论, 将课堂学习与课后练习统一, 形体美与力量美协调统一, 身体美与心灵美协调统一。笔者将在实践教学中对该体系进行再实践、再总结、再研究, 不断完善。希望通过此训练体系回归人体最健康、最自然、最和谐的本真。

注释

11林荫:《想象不到的速度值得期待的未来》, 载于《中国民航报》, 2015年1月7日, 第5版。

22 [澳]约瑟芬·艾夫:《卓越服务》, 宋亦瑞等译,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5年, 第2页。

33 杨怡:《民航乘务岗位技能实务 (上) 》,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9年, 第1页。

44 马惠田:《浅谈对“行体行动方法”的理解》, 载于《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 第42-49页。

55 [英]帕特里克·霍尔福德、苏珊娜·劳森:《营养圣经实用指南》, 范志红等译,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12年, 第4页。

66 [美]杰克·威尔莫尔、大卫·科斯蒂尔、拉里·凯尼:《运动生理学》, 曹建民等译,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1年, 第223 页。

77 [英]马克·韦勒:《女性形体与健美训练图解》, 李振华等译,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年, 第9页。

88 [美]约翰·瑞迪、埃里克·哈格曼:《运动改造大脑》, 浦溶译,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年, 第VII页。

民航运输管理专业 篇9

二十一世纪,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及现代化民航建设的高速发展英语专业教学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首先是英语专业学生“专业不专, 知识单一”的弊病日趋突出。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普遍提高, 使得英语专业教学与公共英语教学所需要的基础英语材料日趋接近, 公外英语教学由原来以阅读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听、说、读、写并进, 以逐步消除哑巴英语现象。相比之下, 英语专业学生“专业不专, 知识单一”的缺陷就越来越明显, 具体表现在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已经不再突出, 单纯外语的优越性已经不再十分明显。其次是现代社会不断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调查显示, 用人单位对单一的英语人才需求量在逐年减少。英语专业学生在就业中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因此, 英语专业教学必须在保正专业教学质量的同时, 实施改革, 拓展与英语专业相关的知识领域。把培养复合型人才作为本科教育的目标, 在突出英语语言优势的同时, 展现英语专业学生丰富而精湛的复合型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策略的构建

高校教学组织体系包括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即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和管理者对教学的管理。整个教学工作过程都是围绕着这三个因素展开的。

(一) 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培养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 我们发现教师自身能力提高的步伐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速度。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开展与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是分不开的。

1.教师自身的调整和适应。英语专业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提高自己, 丰富自己, 完善自己。做到这一点, 英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 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 必须通过学习, 进修, 深造等形式来为自己充电、加油, 包括了解多媒体的用途, 掌握电脑科技知识, 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适应新世纪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

虽然很多高校在英语专业教学方面给予一定的重视和鼓励, 但是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现状是:重普及, 轻精湛;重教学, 轻科研。造成该状况的原因就是近年来不断加快的英语普及进程以及不断扩大的生员比例。另外, “重效益, 轻投资”的观念也势必将影响到英语专业教学的质量。上述矛盾的调整统一将更加有助于英语专业教学的开展。

政府和高校在英语专业教师的培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也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地拓展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众多的语言教师曾经或者将要出国学习。尽管如此, 英语专业教师的语境培训形势依然严峻,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众多的学生和师资所造成的。他们应该在语境培训中享有优先权。所谓语境培训就是将被培训者置于英语语言环境中, 即 (1) 将其谴往讲英语国家, 亲身体会鲜活的语言, 了解当地英语文化, 熟悉当地的语言环境, 这样就可以避免“Chinglish” (Chinese English) , 避免英语教学中母语的影响; (2) 加强国内师资培训的力度, 集中精力和财力在适当的高校为英语教师提供近似国外的语境环境, 真正提高广大英语教师的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能力。毕竟, 现在的学生已经大大不同于以往, 大学生英语水平已经有很大的提高, 因此, 英语教师也不可能原地踏步。

2.教学内容的改革。我们必须承认语言是一种交际的工具, 必须承认多数学生在毕业后会从事与英语有关系的非纯翻译或纯语言性质的工作。因此, 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大势所趋, 也就是说, 英语专业的学生不能单一地去学习语言, 他们不仅要掌握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 还要掌握与之相关的其它知识, 如外贸、工商、历史、地理、国际政治、文艺、民航、医学等等。英专学生在进入高年级以后应该有选择地去学习他们想学的东西, 以便在毕业后工作或深造时有充分的技能和知识做后盾。新的教学大纲在这方面给我们英专教师指明了方向, 它把英语专业的课程分为三大模块: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业相关知识。这样我们可以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 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其能动性和创造性, 以适应和发展其未来的工作要求和个人潜力。

(二) 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定位

新世纪英专人才的培养规格是复合型人才。新世纪的ELT (英语教学) 将是以英语为主, 多种相关专业为辅的复合型教学, 既能容纳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人员和师资培训, 又能培养英美历史、国际政治、国际贸易、国际法规、工商管理、公共关系、民用航空、医学、海洋学等多种学科的复合型人才。高等院校的双语教学将逐步成为事实, 英语的普及对于英语专业教学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三) 合理的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

为了充分调动教师、学生、教学管理者的主观积极能动性, 在进行教学改革过程中应制定并坚持执行如下的三个基本管理准则:

1.教学管理的全面性。为实现教改教学的整体目标和任务服务。教学管理要以最优化的方法将大学英语教学部门和各个管理单位科学地组织起来, 将各个教学环节有机地协调起来, 统筹兼顾, 形成合力, 实现整体优化。

2.反馈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及其管理应做到信息流通迅速, 信息沟通合理, 信息反馈及时。特别是要抓住计划、执行、检查、评价、总结、决策几个主要环节, 及时发现问题, 分析并作出调整。

3.外向性。在教学改革中, 坚持传授知识与智能培养相结合。确立英语教育为我国新世纪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服务的指导思想。加强同社会各个方面的联系, 尤其是与民航相关的企业单位的联系, 及时了解企业需求, 加强主动适应民航发展需要的能力, 建立开放式的英语教学体系。在英语专业的教学计划,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 增设新课程, 更新教材, 向学科复合型、综合性的方向发展。

摘要:本文意在表达对英语教学在中国大陆的现状进行探讨。英语专业学生尤其在应聘工作过程中倍感压力, 因此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英语教学改革实施的途径, 即教师方面的改革、学生学习方面的改革以及教学管理方面的改革。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改革,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民航发展提供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教学,教学管理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年9月.

民航运输管理专业 篇10

一、高职空中乘务专业民航英语课程的重要性

空中乘务员的职业生涯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普通舱乘务员—两舱乘务员—区域乘务长—主任乘务长。空中乘务员的职业发展不仅取决于任职年限、经验等因素, 英语的优劣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空中乘务员的发展。尤其是在晋级中, 英语水平是对每一位乘务员必须进行考量的内容。所以民航英语的学习对空中乘务专业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空中乘务专业民航英语课程教学设计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进行教学设计。民航英语课程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上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 以学生为主体,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 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原则, 把情境教学的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中, 将现实生活中的空中乘务员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所涉及的学习领域设计为七大学习情境, 所有的任务组合在一起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按照咨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来完成由每个工作任务所设置的情境。

2.以模拟客舱为载体, 进行情境演练。民航英语课程教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 将情境教学模式引入空中乘务专业的英语教学课堂。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按照企业职业岗位对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等方面的要求, 重构教学内容, 设置学习情境, 以实现学生在校学习和职业岗位需求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在模拟客舱中, 将设计好的情境进行真实的模拟演练, 由教师示范表演, 学生现场观摩, 分组、分角色进行练习, 并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 老师总结点评的方式进行。注重学生英语发音的纠正, 并在每组表演结束后对仪态、表情等礼仪规范进行点评和纠正。

3.多元化的教学评估和考核。科学的情境教学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 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应强调成员间的团队协作, 激励小组间的相互竞争。同时, 采取个性化的点评, 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情绪, 看到学生每点每滴的成长, 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从而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三、构建合理的教学方法体系

1.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作为面向艺术生的专业基础课程, 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 一直是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的主要方法, 面对所有的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方法, 这显然是走不远的。应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

2.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围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改革: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 启发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是采取“自学+指导”的方式, 教师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 讲授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一般性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学来掌握和了解。

三是通过让学生参加模拟训练、听取专家讲座、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1.对于教学手段的改革与研究, 基本原则是“多种并存, 互补互融”。力求做到两个“最大”。第一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发挥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 比如笔者一直在沿用的“粉笔+黑板”, 在启发和引导学生思维、师生之间即兴的讨论等方面有着现代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事实上, 在对学生的调查问卷中有近50%的学生喜欢老师用板书授课。第二个是尽最大可能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如:投影、录像、电影、电视、计算机、语音实验室的教学设施设备的使用, 极大地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没有落后与先进之分, 关键是要把传统的与现代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 共同发展, 更好地辅助教学方法的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2.注重学生参与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我们一直注重学生的参与。从2009年开始, 每年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进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了解学生对课程教学的需求。学生反馈的信息可以使我们的改革设想避免主观臆断, 更加符合客观现实。学生的反馈信息很多成为改革创意的来源, 比如, 强化实训教学, 注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 以及建立网络课堂等。

总之, 职业教育就是能力教育。民航英语的教育也要随之转变为职业英语教育。我们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 革新教学理念, 与时俱进, 为国家的民航事业培养和输送更多合格的空中乘务人员。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适用于职业教育。针对这种情况, 本文基于工作过程对高职空中乘务专业民航英语教学进行改革, 详细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民航英语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此来促进空中乘务专业英语教学。

民航运输管理专业 篇11

案例一:2002年4月30日,武夷山机场方面急电告知,对航空导航频率130MHz从29日10时起,受到严重干扰,所有进出港的航班与机场塔台通信受阻,严重影响飞行安全,机场已向国内各航空公司发出通报,并已起用备用导航频率,请求无线电管理处尽快派员协助排除干扰。管理处领导当即指示监测分站技术人员即刻携带设备奔赴现场,尽全力排除干扰,确保武夷山机场的航班通信安全。监测分站技术人员通过实地观察频率受干扰的现象,同时利用移动监测设备进行监测扫描,并打开接收机进行监听,发现有一常发信号,经对该信号进行测向和交互测试,发现干扰源来自机场办公楼内一台监听备用机。监测分站技术人员及时排除干扰,恢复机场导航通信,确保“五一”旅游黄金周期间航班的通信安全。

案例二:2003年5月2日,泉州市管理处接到民航晋江航管站投诉,称该航管站塔台指挥调度电台通信频率受到不明信号干扰,请求排查。泉州市管理处当即组织人员对被干扰的频率进行监听和监测。经技术分析和对已登记的台站资料进行比对,查明干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某广播电台擅自加大调频广播发射设备功率,造成电磁环境恶化和机场导航台270米范围内的几家制鞋企业生产工业射频设备,产生电磁波辐射,在机场通信设备上造成互调干扰。随即,执法人员当即责令广播电台有关人员,将调频广播发射设备功率调至额定功率范围内,及时解决对机场通信的干扰问题。目前,泉州市管理处正积极同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力争妥善解决工业电磁波辐射干扰带来的安全隐患事件。

通过上述干扰案件的查处,我们意识到解决航空干扰问题任重道远,我们要以高度责任感,保障民航飞行安全,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消除航空飞行安全隐患。

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大监督检查及行政执法力度,增强对航空专用频率安全的保护意识。把无线电频率使用大户作为重点监督检查对象,(如移动、电信、联通等),同时对机场周边及航路上的设台单位,大功率无绳电话进行清查,加强对机场周边范围和航路的电磁环境保护,对未经批准擅自设置使用无线电台或为他人擅自设台提供场所的行为,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和《福建省无线电管理条例》进行严厉查处。增强社会各界对民用航空无线电专用频率的安全保护意识,从而提高社会各界共同维护空中电波秩序的自觉性。结合当前开展的保护民用航空无线电专用频率专项检查工作,加大无线电安全管理专项整治的广度、力度和深度。

二、加强在用设备的安全管理。武夷山机场所发生的在用设备产生的干扰,严重影响飞机的飞行安全,造成对港班通信系统的干扰事件。所以在加强无线电频率台站管理的同时,十分必要加强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管理,并开展在用设备的定期检测,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

三、必须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标准,实施技术测试,对产生无线电波辐射得工业设施的选址定点进行强制性规范和要求;产生有害干扰的,应督促设备所有者或使用者采取措施予以消除,主要做法是对设备进行信号接地,中等以上规模的厂家应对厂房实施有效电磁屏蔽。

四、建立区域协调机制,保障民航导航安全。从处理航空导航通信干扰事件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建立由无线电管理,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安全生产监督等部门的领导和有关专家组成的无线电区域管理机制的必要性,它是保障民用航空导航安全的有效形式之一。它应能够发挥各方优势,解决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并且能够在省市之间、跨地区之间协同开展工作。要本着统一规划,突出重点,优势互补的原则,建立一个较为合理有一定规模的解决干扰的监测网络,形成严密有效的监测体系,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根据需要邀请相关部门和人员参加,通报情况,制定方案,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建议靠安全的信息和通信网络,形成部门之间、上下之间反应灵敏的沟通渠道,保证指挥联络和数据传输畅通。

五、提升技术管理含量,强化监管意识。

首先,要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要牢固树立一切为用户服务,一切为发展服务的思想,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其次,要树立“技术监督也是管理”观念。可以说,上述干扰案件的查处,如果没有先进的技术手段支撑,那只能是大海捞针。随着电信市场的开放,宽带无线接入,第三代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新业务,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技术的进步呼唤并要求以技术手段去为之号脉,实施管理,并使其与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相配套。因此,为了能够适应当前无线电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我们既要不断完善“两网”和“两室”的建设,又要充分让现有设备发挥作用,真正做到资源共享,既能“天控”,“地检”,又能“网联”,尤其是对一些重点台站电磁环境进行适时监控,实现监管手段地高新化、自动化。与此同时,要不断提高监测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技能训练和应用训练,实现岗位人员的知识化、专业化。在此基础上,组织强有力的监测、监控使业经指配的频率正常使用,使需要重点保护的频段有效监管,使违法、违规设置且易构成干扰的频率台站得以有效遏制和及时排除,努力为国家安全、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六、是要突出重点,研究新问题,做好服务。树立管理也是服务的观念,把管理和服务辩证地统一起来,实现监督到位,服务到位。在频率台站审批、监督检查、无线电监测等方面,认真做好重点设台单位服务工作,围绕保证通信安全和畅通,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这个中心,及时解决网络建设和运营中的干扰问题,并纳入无线电管理的日常工作在实践中加以探索和研究,如公众移动通信受干扰问题,干扰源不断增加,又直放站,信号阻断器。GSM和CDMA基站之间或工科医设备。我省及派出机构均配备了专用设备便携式频谱分析仪,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些设备帮助分析新问题,查找干扰源,切实做好服务。

七、是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懂管理,精技术的无线电管理队伍。科技以人为本,无线电管理的对象决定了这支队伍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管理上科学,技术上精湛,专业对口的人才到队伍中来,通过岗位培训和练兵,使之尽快熟悉和胜任岗位工作。近几年的实践表明,凡是重视队伍建设的地方无线电管理机构,各项工作都完成的比较好,关键时候都能顶得上。

浅议民航企业的危机管理 篇12

关键词:危机,危机管理,中国民航

一、引言

近年来, 中国民航发展保持了安全形势平稳, 生产增长较快的良好态势, 但同时也发生不少应急事件, 造成非常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 如中航信运营的离港系统发生主机系统文件损坏, 年初南方罕见的风雪和冰冻天气造成民航数千个航班被迫取消延误、大量旅客滞留。这些事件的发生, 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中国民航在这个平稳的时期, 仍然需要加强危机管理的意识。

二、危机管理及中国民航企业危机管理的现状

要了解危机管理,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危机”。“危机”在韦氏大字典例的解释为:“一件事的转机与恶化的分水岭”, 又可阐释为“生死存亡的关头”和“关键的刹那”, 可能好转、可能恶化。危机管理则是指企业为应对各种危机情境所进行的规划决策、动态调整、化解处理及员工培训等活动过程, 其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危机管理包含监测、预警、决策和处理四个要素。

2.1危机监测

在企业顺利发展时期, 企业也应该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变的心理准备, 建立一套危机管理机制, 对危机进行检测。只有这样, 才能在突发事件出现前能尽量地避免危机的发生;一旦发生危机也能迅速采取措施, 阻止危机事件的进一步发展、扩大, 将突发事件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中国民航应急管理发展迅速, 民航总局已建立了民航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计算机资料库, 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应急管理机构, 制定了应急工作预案, 适时组织演练。如南航从1998年开始着手建立应急反应管理体系, 积极建立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和应急救援机制, 有效地应对了公司在营运中出现的各类应急突发事件。

2.2危机预警

危机预警是指危机尚未发生时, 决策和管理者依照科学的研究分析, 依据对实物的发展趋势做出的前瞻性判断, 这种判断能够清晰地判明危机发生各阶段的情况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并以此作出科学的决策进行预防、阻隔、避免或者处理, 以化解危机。

在这方面, 东航已经在着手建立针对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程序。比如近期出台的东航奥运会 (残奥会) 东航航班保障手册就专门列入了针对奥运期间突发事件的宣传报道工作程序。

2.3危机决策

危机决策是指企业在调查的基础上制定的正确的处理危机的决策。决策可以根据危机产生的来龙去脉, 对几种可行方案进行对比较优缺点后, 选择出一种最佳应对方案。

中国民航经过多年应急实践经验的教训总结, 结合民用航空运输特点和安全管理的工作实际, 已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总纲, 以民航处置飞行事故、处置劫机事件及国家其他相关专项预案为主体, 以地区管理局及监管办应急预案, 民航机场、航空公司、空管等应急预案为支撑的民用航空安全应急预案体系。

2.4危机处理

危机处理是指当危机发生时所采取的各种措施, 危机处理又可以分为确认危机、控制危机和处理危机三大部分。危机处理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企业声誉的好坏。因此, 企业只有熟练掌握了危机处理的规则与技巧, 才能将不利转化为有利。

对于企业机构本身正在发生的危机事件, 一方面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公众, 另一方面要采取果断的技术措施处理事件, 并提前对危机结果处理方案进行公布, 同时还要有足够的能力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甚至责难。

三、中国民航企业目前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3.1要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

目前, 民航内有许多相对独立的企事业单位, 相互之间虽然有一些应对突发事件的协调沟通, 但它们是议事协调机构或临时成立的机构, 相互之间的关系还不紧密, 在应对突发事件时, 往往政策和行政手段代替着法律的功能, 有时还有推诿、扯皮的现象。这就需要完善的法律来保证, 只有明确了应急情况下的权力机构, 确定了各方的职责, 才能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3.2加强应急的培训和演练, 提高应急能力。

在应对突发事件时, 救援人员的技能往往关系到整个事件的最后结果, 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培训制度, 定期进行应急培训和演练, 通过演练使大家了解、掌握、完善预案, 不断提高人员对应急事件的预先判断、快速反应、处置能力。

3.3加强宣传, 提高旅客应急反应能力和配合意识。

民航作为运输行业, 应对突发事件时, 乘客的积极配合和自救非常重要。乘客提高应急反应能力需要媒体在平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宣传, 也需要乘客自己提高重视, 尽可能多了解乘机安全常识, 乘机时万一遇到突发情况, 不能惊慌失措, 要信任机组人员, 服从命令听指挥, 积极配合。

四、总结

上一篇:引领导航下一篇:我国保险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