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机电运输管理

2024-05-08

加强机电运输管理(共8篇)

加强机电运输管理 篇1

加强煤矿机电管理的探讨

摘要:煤矿的机电管理是保证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在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在保证矿井产量的同时,对煤矿机电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加强突出矿井机电管理在保障安全生产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统一共识,加强机电管理,对突出矿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

目前,如何降低开采突出矿井的瓦斯灾害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难题,如何做好机电管理工作,避免因机电原因造成瓦斯事故是每一个煤矿机电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确保其安全可靠使用,在瓦斯突出矿井安全生产中犹现重要。1 加强矿井机电基础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1.1重视管理

现代化矿井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机电设备事故成为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因素,各级管理人员要切实重视机电管理,领导重视机电管理,这是加强机电管理的关键,特别是生产区队一把手,机电搞好了,生产就上去了,同时机电管理人员要经常向领导汇报机电工作,多提工作建议,以获得领导的支持。应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把工程技术人员、职工组织到管理活动中来。充分认识高瓦斯区域机电管理的重要性,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先进矿井在高瓦斯方面机电管理的经验,弥补本单位机电管理的不足,找出差距,制定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提高机电管理水平。达到机电事故逐渐下降,有效杜

绝重大机电事故的发生。

1.2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机电管理机构,加强机电标准化管理,按标准化要求开展机电工作

机电标准化是确保矿井机电安全生产的基础,各煤矿应逐步完善机电标准化达标工作,成立机电标准化领导小组,制定标准化建设奋斗目标及具体措施、完成时间。实行“三抓”,即面上抓质量升级,线上抓质量达标,点上抓薄弱环节。建立机电标准化奖罚制度,开展机电标准化竞赛活动,树立标准化样板机电区队、机房硐室、推动机电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开展。

1.3扎实地做好设备综合管理工作

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掌握设备动态,建立、保管设备档案,办理设备调拨转移手续,掌握设备技术性能状态,编制审查设备购置、更新,技术改造、修理、配件计划,掌握大修资金的使用,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各矿应建立设备综合管理体系,完善设备综合管理制度,配齐设备管理人员,实行流程化管理,扎实地做好设备综合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管理制度化、正常化、规范化,并逐步走向精细化。

1.4认真落实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机电业务活动的准则,是做好机电工作的纪律保证,应建立健全。当前,规章制度执行不力是突出的问题,特别是操作、维修、质量验收、现场管理等制度的执行方面尤为突出。矿井机电管理的主要工作对象是设备,落实规章制度也必须以管好、用好、修好设备为主要工作内容。目前急需重点落实的规章制度是:高瓦斯地区

机电管理人员责任制度;设备使用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防爆检查、质量验收制度;设备现场管理、高瓦斯区域风机管理制度、探头精度校验制度等。

1.5切实落实好技术人员责任制,强化技术管理

技术人员是技术管理工作的主体。实行技术人员责任制,职责、职权和专业班组职责挂钩,是充分发挥技术人员作用、强化技术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便于技术人员在生产活动中解决技术问题,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为了提高机电技术管理的工作质量,要重视积累技术资料和科技情报的检索工作,做好图纸资料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设备的运转、检查、保养、检修、事故等记录都要做好资料分析整理,妥善保管,存档备查。设备技术性能测定报告,机电工作的检查、评比、总结、工作计划、报告、报表、定额指标也必须存档备用。

1.6突出机电管理重点

矿井机电系统比较复杂,必须抓住工作重点。当前机电管理应突出3个方面的重点:①安全可靠性,对危及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设备及电气设备必须及时进行更新改造,对达不到要求及标准的设备,要分期分批予以整改,逐步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充分发挥瓦斯监测系统全天候监测的优势,对不适应的环节要更新改造保证系统的可靠性;②井下采掘供电系统,井下供电是采掘一线设备的动力系统,环境复杂多变,结构因机而异,重点抓好流动设备的现场管理,完善安全保护装置,杜绝电气设备失爆。带式输送机必须使用输送机综合保

护,井下供电要切实做到“三专、两闭锁”,单位机电工要对本地区的供电系统了如指掌,对漏电、胶带保护每天要有人试验,并留有记录;③环节的重点为操作、维护、修理三个环节,不遵章操作就会发生事故,不检查保养不能发现隐患,不修理老化磨损得不到补偿。抓好这三方面,矿井的生产次序也就基本保持正常。加强电气设备管理,减少瓦斯事故诱发条件

瓦斯爆炸的条件是一定的浓度、温度。要围绕这两个问题开展工作,在区队加强风机开关、电缆的维护,落实“三专、两闭锁”的要求,保证风机的可靠运转,使瓦斯不聚集;加强设备检查,及时排除隐患,杜绝电气设备漏电、缺相、短路等事故,防止造成高温火源的条件,如果这两个瓦斯爆炸的条件没有了,就能确保安全生产,创造更多的效益。

加强矿井杂散电流的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杂散电流引起的事故。

加强接地保护的检查,保证井下电网电抗器的正常运行,将接地电流限制在20A以下。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力度

(1)煤矿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无论是管理者、还是现场职工,搞好职工技能培训工作,采取自培、委培、自考和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加快机电技能人才培养,实施“职工技能等级达标培训工程”,矿井维修电工、地面电工、井下电钳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通过集中学习、定向培养等形式,强化专业工种、要害工种的安全技

术培训;要完善激励机制等,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技工人员的“传、帮、带”作用,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能驾驭新技术的机电专业人才队伍,促进机电工作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

(2)提高采区机电人员的整体素质。采区机电人员,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集中优势的机电检查力量,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对煤矿高瓦斯地区进行地毯式的逐台设备、逐线、逐面地全面检查,不折不扣地按《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规定检查,安全检查要不留情面,该停的坚决依法停下来,决不手软。要用铁脸面、铁心肠、铁手腕去严格执法。明确指导思想,实行目标管理,认真考评机电工作质量

矿井机电工作的指导思想总的来讲是提高设备维修质量,减少机电事故,保证矿井正常的生产秩序,不断提高机电管理的水平,使矿井获得最佳经济效益。每个矿井都要根据工作进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指导思想。

矿井机电管理的总目标是使设备安全经济合理运转,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优化,使设备综合效率最高。每个矿井都要根据设备使用场所的不同,承担的任务不同,要求达到的效果不同,制定具体的设备管理目标,取得设备利用率最大化。

当前考核机电管理工作质量的指标一般有设备完好率、设备待修率、机电事故率、设备使用率、设备负荷率、电耗费用成本率、设备费用成本率、配件费用成本率、维修费用成本率、配件储备费用率、维修人员效率等。机电管理部门旬、月、季、年都要组织进行严格考

评,奖优罚劣,促进机电设备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结束语

总之,机电管理特别是采掘机电管理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现场管理由业务能力强的专业人员组成的队伍,对每个头面进行“专家会诊”,对供电系统进行认真整理核算,找出供电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系统优化方案,保证安全可靠运行。要做好机电管理,必须从搞好安全、防止事故的角度进行定位,把工作方向和着力点放在提高安全使用等级,防止瓦斯事故,引导生产力发展,高度重视机电设备投入和技术创新工作,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升级。要结合实际,通过点检、机电小分队等检查工作,落实“一通三防”对机电管理的要求,改变浮夸作风,针对高瓦斯区域情况,大力开展自查互查,查出问题及时整改,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我相信机电管理工作就能上水平,跃台阶,就能更好的为安全生产服务。

参考文献:

[1]《煤矿安全规程》.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11).[2]王家栋,肖兴明,等.矿井提升机技术性能测定与分析[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3.[3]汤井林.地方煤矿机电管理[J].煤炭技术,2006(5).[4]张宪锋,滕孝来,张宪明,等.如何做好煤矿机电管理工作[J].煤矿机械,2008(3).

加强机电运输管理 篇2

1.1 煤矿机电系统

就目前我国国有煤矿的生产系统来讲, 一般都拥有从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压气到采、掘、钻探、通讯、洗选等一整套机械设备及与之相应的电气设备。而且都有着一支操作、维修、管理这些设备的相当数量队伍, 并且还有为之服务的机电修理厂等, 这些一般称之为煤矿机电系统。

1.2 煤矿机电管理

是指利用企业管理的理论对煤炭工业企业机电系统的人、财、物和事进行科学管理, 使之发挥最高经济效益的全部活动, 称之为煤矿机电管理。

2 煤矿机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 煤矿机电管理基本上处于粗放式管理的的层次, 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安全隐患比较大, 这体现在设备存在的隐患比较多

总所周知, 安全生产是煤矿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 而煤矿机电设备安全可靠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设备老、旧、杂、带病运转, 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全, 距《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存在差距。设备、配件采购混杂, 同型号、不同厂家, 安装尺寸或型式不相同, 增大工作难度。当前, 随着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 机电设备的种类多而杂。如果没有一套规范科学的管理程序从来管理好设备, 就会使不合格的设备投入使用, 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2.2 造成了较大的资金浪费

煤矿机电设备选型是在设备规划工作中优化方案的过程, 是设备前期管理的重要内容。当前, 由于这一工作尚处于粗放式的管理, 导致设备购置和使用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 设备的买、用、修、改造互相扯皮, 各行其是, 缺乏统一规划, 使设备利用率低下, 甚至大量闲置、积压, 造成较大的浪费。

2.3 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煤矿机电设备粗放式管理中, 基础管理总帐、台帐、明细帐为手工记帐, 工作量繁重, 以物易物, 帐、物不符现象时有发生, 系统分析、汇总、统计均非常不便, 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2.4 机电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麻痹大意, 非标作业和习惯性“三违”现象经常出现, 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违反了“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 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现象时有发生。

2.5 机电队伍整体文化素质较低

煤矿机电队伍员工文化程度参差不齐, 业务素质平均水平还不高, 技术素质差, 很难适应高新技术, 造成检修质量差, 排除故障难, 时间长, 很难适应现代化矿井的需要, 部分人员未系统学习设备管理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 机电管理凭经验进行, 没有达到科学管理。机电员工年龄构成不合理。

3 加强机电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3.1 搞好机电管理, 必须提高机电队伍的整体素质

先进的技术装备需要高技能、高技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否则再先进的技术装备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力。

3.1.1 机电管理决策层素质的提高是搞好机电管理的首要问题

机电管理的领导者, 就如同人体的大脑, 起着领导和决策的作用, 所以他们应该有创新思维和超前思维观念, 从而做到主动工作, 而不是被动工作。他们应该学习先进的市场管理方法, 用新的思维观念去观察本企业机电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敢于突破陈规, 勇于创新, 在批判中继承, 在继承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他们要用新观念去审视企业的管理, 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 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 才能使得机电管理更好的为煤矿生产服务, 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他们应该要到工作一线, 亲临现场, 和工人们同甘共苦, 从现场获得第一手资料, 善于发现和把握问题的关键和发展趋向, 要处理好管理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3.1.2 机电管理操作层素质的提高是搞好机电管理工作的基础

机电工作的执行主体是机电操作层, 他们的素质高低, 工作的好坏, 是衡量煤矿机电工作的标尺。机电的操作者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各种形式, 使得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提高, 搞好机电设备维修的自觉性。这对于促进机电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3.2 搞好机电管理, 必须抓好机电设备和机电配件的管理

机电设备是煤矿的物质基础, 是煤矿实现现代化生产的物质保障。机电设备就如同农民手中的锄头, 抓好机电配件的管理是搞好机电管理的重要问题, 亦是新形势下降低成本、节支降耗的关键问题。

3.2.1 搞好机电设备管理, 应从以下两方面抓起

(1) 要抓好设备的技术管理, 即抓好机电设备的选型问题。设备选型是煤矿生产的一个重要问题, 它关系着煤矿生产效率的高低, 对生产有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应主要加强对机电设备的技术管理, 在设备性能、技术参数等相似的情况下, 我们应该尽量选择经济、实用的产品。同时尽可能采取租赁同一型号的设备。这样既提高了设备的通用性和互换性, 给生产、维修、维护提供了多重便利, 又对于设备配件的定购、调配、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2) 搞好机电设备的管理, 要敢于大胆革新, 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因为各种设备的设计都是针对其原始数据设计的, 具有普遍性, 但是由于具体的实际生产现场, 就设备而言, 具特殊性的需求。我们应根据生产实际, 结合维修、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对设备进行合理的技术改造;使其为我所用, 更好地发挥设备的效能。

3.2.2 搞好机电配件的管理

一是定购工作。机电设备配件的订购工作, 是决定机电设备正常运转, 煤矿企业生产效率的关键所在, 与企业煤炭生产各项经营指标的完成息息相关。因此, 定购工作不可小视。我们应该寻求好的市场路子, 综合比较, 择优选厂, 从而获得物美价廉的配件, 所以要严把质量关。

二是储备管理工作。由于煤矿的生产实际, 我们应该有计划的订购配件, 在保证生产的同时不浪费必要的费用, 做到适时适量。

3.3 增加投入, 不断优化机电系统, 提高装备水平

增大装备资金投入力度, 保持设备的新度系数持续上升。要改造不合理的机电系统, 打通瓶颈阻滞环节, 提高主系统设备的可靠度, 发挥生产能力。杜绝设备拼装、改装、凑合用现象。按照“科技保障、灵敏可靠”要求, 大力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来改造传统的设备, 如引进采用变频调速、电力系统远程监控系统、胶带机集中可视化控制等。大力发展机械化, 强势推进矿井装备的自动化、数字化进程, 实现机电系统本质安全。

4 结语

总之, 机电运输设备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机电工作点多、线长、面广、量大, 专业性强, 技术要求高。新形势下的现代化煤矿, 搞好机电运输管理工作, 要做到突出安全, 打好基础, 抓好基层, 练好基本功, 从“管理、装备、培训”等方面入手, 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整体推进;才能不断提高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平, 豫健永.当前煤矿机电管理中的问题探析[J].煤矿开采.[1]李平, 豫健永.当前煤矿机电管理中的问题探析[J].煤矿开采.

[2]范素梅.浅谈煤矿机电管理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范素梅.浅谈煤矿机电管理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加强机电运输管理 篇3

关键词:煤矿能源;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对煤矿的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艰苦的生产条件与复杂的生产过程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再加上煤矿企业在近些年引进了更多新设备与新技术,这在提高煤矿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造成了更大的难度。对此,煤矿技术人员首先需对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意义加以认识与明确,如此才能够分析出我国目前机电设备管理中的问题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1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现实意义

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机电设备种类繁多,包括挖掘设备、支护设备、钻井设备、通风设备等。这些结构复杂的机电设备出现问题之后极其容易引起煤矿安全事故,经统计,国内外相当一部分影响恶劣的煤矿安全事故是由于疏于管理的机电设备造成的。煤矿企业需定期安排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对这些重要的机电设备进行检查与维护,避免煤矿安全事故对矿上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此外,煤矿企业引入机电设备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科学管理机电设备能够有效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在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同时还能够避免因安全事故造成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煤矿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与经济效益的增长。

2 我国目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煤矿安全管理意识薄弱,现有机电设备陈旧老化

据了解,我国目前不少煤矿企业都存在着机电设备超龄服务的现象,这些仍在使用中的机电设备大多已经陈旧老化。出现以上情况主要是由于煤矿生产涉及到的机电设备种类比较多,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成套购买,设备与新技术、新产品的更新都需要花费数量庞大的资金,大部分煤矿领导者都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选择忽略机电设备超龄服务,并在使用过程中对其安全性抱着侥幸心理。在这些领导的影响下,煤矿工作人员的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意识越来越薄弱。机电设备也极其容易在多粉尘、高湿度等恶劣环境下出现损坏或锈蚀的现象,此时如果不对设备进行检修与维护,安全隐患就此产生,严重造成煤矿安全事故发生概率进一步增加。

2.2 煤矿机电设备操作人员专业素质水平亟需提高

近些年,我国机电设备新技术及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带动了煤矿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升,这一发展趋势对机电设备相关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严重不符的是,煤矿领导没有形成较强的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意识,对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也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大部分操作人员的文化程度与专业素质都偏低,他们都无法操作高科技的现代化机电设备,甚至存在违规操作的现象,这对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

2.3 行之有效的机电设备检修制度缺乏

目前我国煤矿企业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中还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机电设备检修制度缺乏。检修人员在执行自己的检修任务时,往往会由于煤矿领导对安全管理的不重视与制度的缺陷而难以认真、负责地展开工作,再加上煤矿检修人员自身专业水平不高与经验不足,其检修过程通常只是一扫而过,很难发现设备中存在的细微安全隐患。

3 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措施探讨

3.1 提升机电设备管理队伍整体素质

管理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的素质高低对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有着直接关系,所以煤矿企业必须将重视与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一方面要增强煤矿管理者及其他工作人员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意识,利用安全知识宣传将安全管理理念灌输给员工;一方面还要定期向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提供专业培训,操作人员与管理人员均需在正式上岗前接受培训与考核,煤矿企业还可以邀请业内专家采用讲座的形式为本企业工作人员提供进一步学习专业技术的机会,新技术、新手段的不断引入也可以帮助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水平逐渐得到提升;另一方面,煤矿需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定期对机电设备管理人与操作人员进行考核,对考核优秀者予以奖励,对落后者也要予以恰当的惩罚,为了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与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水平,煤矿需从物质和精神双方面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激励。

3.2 完善机电设备检修制度

针对煤矿机电设备检修工作环节存在的问题,需通过建立并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来解决。如前文所述,煤矿安全生产中涉及到众多机电设备,因此需对其选型、安装、维护等各个过程加强安全管理。在检验过程中,一旦发现质量存在缺陷的机电设备,需立即停止使用并予以返厂,严格禁止不合格产品投入使用。在初始安装阶段,需严格实施点检,以为设备的正常运行打下基础。对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与定期检修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煤矿企业除了要定期安排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检修与验收之外,还应制定良好的检修计划,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并解决问题,有效排除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隐患。

3.3 引入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煤炭开采的需求越来越大,煤炭开采的深度与难度也越来越大,为了应对这一难题,大量新技术、新产品在煤炭行业涌现,机电设备的功能不断强大,其操作也逐渐复杂起来,再加上煤炭生产涉及到众多的机电设备,传统的手工记账、人工管理模式难以满足此时的机电设备安全管理需要。因此,煤矿一定要采取措施引入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辅助管理下方便快捷地记录下矿井下的瓦斯浓度、湿度、通风等信息,并将这一系列信息建立成完整的列表。

4 结束语

综上,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机电事故的发生几率,能够为煤矿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同时也能够促进煤矿生产效率的提高与经济效益的增长。对此,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一定要深入分析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解决,从而推动我国煤矿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翟志文,李提军.谈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J].科技致富向导,2012,23:298+333.

加强机电运输管理 篇4

一、煤矿机电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机电监察力度和深度不够

煤矿机电安全监察员在认识和素质上也有差距,煤矿机电专业性强,所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广泛,要求监察人员素质全面,而现行的执行标准有时又无详细的操作说明,甚至有的还有一定的回旋余地,无十分准确而清楚的界限,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监察过程中有时难以把握。煤矿机电安全监察员大多从基层而来,深知基层之甘苦,有时一下难以完全放下情面。在专业性很强的机电安全监察中,又由于专业监察人员少,而机电运输系统战线长、范围广,安全监察普遍采用抽查式,监察的随机性大,缺乏全面性,缺乏主动性。

矿井机电较其他专业复杂,而现场监察中,基本上放在设备状况,是否失去防爆性能,一些表面现象掩盖不少深层次问题,缺乏对管理制度、安全性能、动态情况的了解。在监察中,自己去动手、去打开

开关、去检查各类保护、去翻阅各类记录资料,深入采掘工作面、深入机房、深入到车间、区队发现问题、督促被检单位整改的情况少。

2、设备运转时间长与设备老化

近年来,受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拉动以及煤炭作为我国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的战略地位的影响,煤炭产量激增,未来仍将处在高位增长阶段,受利益驱动,煤炭企业常把生产任务摆在第一位,而机电安全则摆在被动应付生产、充当配角的位置,设备“连轴转”现象很普遍,没有足够的检修保养时间。

由于历史原因,安全装备和设备投入欠帐较多,随着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对这些在用的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国有煤矿中老绞车、老的防爆高压开关、未更换的非阻燃胶带、老主扇等数量很多。这些设备中,主提升机单线制动,高压开关保护不全,主扇满足不了矿井风量负压的要求,存在隐患很多,加之这些年对设备的技术测定不及时,测试手段落后,对存在的问题难以发现,事故隐患不少。

3、深部开采对机电管理的影响

随着矿井延深开采,多水平提升,接力排水,造成了供电线路加长、负荷增加、网络复杂的现象。深部开采地温和压力的不断增加,造成巷道、泵房、变电所等场所底鼓变形严重,导致管路、电缆受挤

压,这些都给机电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如果不加强管理,不进行技术改造,不加大安全投入,就有可能酿成大的事故。

二、如何加强煤矿机电管理工作

1、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力度

煤矿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无论是管理者、职工、还是安全监察员,都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做好安全工作,确保煤矿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尽一切力量扭转煤矿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淮南矿业集团为搞好职工技能培训工作,采取自培、委培、自考和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实施“职工技能等级达标培训工程”,普及中级工等级培训,凡在岗的综采支架工、矿井维修电工、地面电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通过集中学习、定向培养等形式,强化专业工种、要害工种的安全技术培训;要完善激励机制等,充分发挥首席技术人才和高级技工人员的“传、帮、带”作用,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能驾驭新技术的机电专业人才队伍,促进机电工作尽快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

2、提高机电安全监察员的整体素质

煤矿机电安全监察员,要认真学习专业知,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集中优势的机电监察力量,对煤矿进行地毯式的逐台设备、逐线、逐面地全面监察,不折不扣地按《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规定监

察,不留情面,该停的坚决依法停下来,决不手软。要用铁脸面、铁心肠、铁手腕去严格执法,公正执法,以身作则,摆正监察与被监察、监察与服务的关系。

3、采取一切可行的手段,加大设备投入和改造

要争取国家政策性安全专项基金的扶持,采取多种形式的集资和融资,对照《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行业标准,做出规划,确保煤矿必须的生产装备、安全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更新换代,对保护装置不齐的设备如提升绞车、干式变压器,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完善保护或予以更换。要把好设备的进入关和维修关,保证按标准要求使用和维修设备,坚决杜绝伪劣机电产品、无煤安标志产品、非防爆产品在煤矿的滥用,从源头上消灭事故源。

4、积极采用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

推广使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特别是创造条件使用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避免采用低设备投入、大量投入人员、点多面广、效率低下的人海战术,应走出恶性循环圈,采用先进工艺流程,合理控制作业点和作业面个数,减少事故发生源的个数,真正实现矿井的安全、高产、高效。

优先使用大功率采煤机、综掘机、绞车变频调速装置、斜巷行人行车综合监测保护装置、轨道运输监测监控系统、胶带运输监测监控

系统、变电所监测监控系统、副井钢丝绳张力自动平衡装置等先进技术和装备。

5、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制度是一种约束机制,是指导职工如何开展工作的尺度,只有制度完善、管理到位、责任到位,才能保障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而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是企业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因此,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必须严格落实生产责任制、工种岗位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等,实行安全工作人人管理,让每个人、每个部门、每个单位都要负起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使安全工作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

加强机电运输管理 篇5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出口基地在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出口结构调整中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潜力大,能在全省外贸发展中发挥骨干支撑作用的出口基地,根据国办发【2006】42号文件“继续加强机电产品出口生产体系建设”和商务部《关于加快出口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我省产业结构特点和资源禀赋条件,省商务厅组织实施“湖北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工程”,简称“2112”工程,即到“十二五”末期,在全省范围内培育一批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产业链比较完备,各具特色的出口基地和一大批基地企业,至“十二五”末期,建成2家年出口过20亿美元,1家年出口过10亿美元,10家年出口过5亿美元,20家年出口过一亿美元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为此,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我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我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取得长足的发展。当前,我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排名已上升到中部第一位,机电产品出口占全省外贸的比重已由“十五”末期的不足20%上升到50%以上,成为我省外贸出口的主要支撑力量。虽然规模偏小,发展不足仍是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省外贸的主要矛盾,但今后仅仅依靠单纯的进一步扩张出口规模。已很难使我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再上新台阶。同时这种粗放式增长也带来结构不合理、质量和效益低下等诸多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更加显现了我省出口结构矛盾的严重性,也更加凸现了加快结构调整的重要性。我省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发展到了新的关键阶段,要实现出口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快结构调整,加速转变出口增长方式。依托出口基地建设,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局部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出口基地产业集聚、创新等方面的优势,推动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目前,商务部正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动出口基地建设,国家出口基地包括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等。国家出口基地一般是以地市行政辖区进行管理,并依托具有一定产业集群优势的产业园区。我省现已有武汉经济开发区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电子信息)、宜昌楚磷工业园(精细化工)等2个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武汉、宜昌、襄樊等3个国家加工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经过多年的培育,我省国家级出口基地产业规模和产业聚集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中,汽车及零部件、船舶、光电子、显示器、电脑、手机等在全国已具有一定优势。特别是武汉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2009年汽车总产值达857亿元,生产汽车49.2万辆。各国家级出口基地2009年出口额达到31亿美元,占全省外贸出口额的30%以上.。我省机电和高新技术出口基地建设要在继续发挥各国家级出口基地作用的同时,建设一批省级机电和高新技术出口基地,加以重点培育,使我省在“十二五”期间初步形成国家级、省级、市级相互协调配合、多层次的出口基地体系。

二、加快出口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加快出口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在发展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扶持,将发挥出 口基地的区域比较优势,与加快产业调整、优化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相结合,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出口基地集中,强化外贸出口对我省地方经济和产业经济的拉动作用,全面提升我省出口产业的制造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努力实现湖北外向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出口基地建设目标

1、力争经过5年的发展,到“十二五”期末在全省范围内培育出2家年出口额过20亿美元,1家年出口过10亿美元,10家年出口过5亿美元,20家年出口额过1亿美元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

2、到“十二”期末,全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出口额达100亿美元以上,占我省外贸出口总额的50%以上

3、创立10个机电和高新技术国家级知名品牌;培育10大技术领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集群和一批在国内具有领先优势、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企业集团,使出口基地成为我省自主创新的聚集地、自主品牌的孵化器、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示范区、地方经济和产业经济的增长极。

三、工作措施

(一)突出重点,大力支持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基地和产业的发展。根据我省现在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条件,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建设首先要重点支持我省现在的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汽车及零部件、船舶及配套产业、光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磷化工等方面,因地制宜,使这些产业在现有的基础上尽快做大做强,发挥我省外贸出口支柱作用。其次,大力支持国家十大振兴调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争取我省“十二五”期间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大型成套设备等产业领域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特别是鼓励出口企业加强新能源、节能减排、环保型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生产,在“十二五”期间逐步形成批量出口规模。三是建立与完善全省的出口基地体系。各省级出口基地建设要研究提出加快出口基地建设的长远规划,力争将出口基地建设成为我省扩大出口规模、加快自主创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承接载体。同时,各市州也要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和资源禀赋特点,建设一批地市级出口基地,综合运用贸易、财政、金融、法律等手段,支持基地内符合我国产业调整导向、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优化地区出口产品结构及出口企业结构。

(二)突出抓好基地五大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依托基地服务机构、骨干企业或产业联盟等形式,支持出口基地搭建技术研发、信息服务、产品认证、检验检测、人员培训等五大公共服务平台。一是加快技术研发平台的建设,开展与国际同步或国内领先的共性技术研发,支持各出口基地建设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基础设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国家级和省级技术中心,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二是建立信息服务平台。以中国国际招标网、湖北省机电产品出口促进会网站和省商务厅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专栏为依托,对全省出口企业进行法律服务、政策咨询、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交流等服务。各出口基地也要建立相应的信息服务平台。三是继续推进各出口基地企业通过ISO9000、ISO14000等质量与环境认证以及CE、RICH、欧盟“WEEE、RoHS两指令”和TS16949等专项认证,加大对相关企业和检验机构的技术、资金支持力度,改变目前我省出口检测设备、水平落后的状况,尽快形成一批专业技术覆盖面广、实力雄厚、管理有序,并逐渐形成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公正检验检测平台;同时积极参与和国外权威检验机构的互认活动,争取签订各种类型的多边和双边的互认协议,冲破国外的各种贸易和技术壁垒。四是建立出口检验检测平台。以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湖北省质监局、武汉汉阳汽车研究所等公共检测机构为依托,同时支持有实力的出口企业建立自主的检测机构,对企业自身及同行业的其他企业进行检验,为我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质量检测提供服务,从而加强出口产品质量控制,提升产品质量。五是支持出口基地及企业建立员工技能培训中心,积极发挥社会中介培训机构作用,对企业开展技术和人员培训,提升人员素质。

(三)扶持与培育基地龙头企业。

重点扶持和培育一批出口规模大、产业带动力强、具有品牌优势的出口龙头企业,以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一是重点培育一批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龙头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鼓励优势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参股等多方式进行扩张,形成以骨干企业为依托、优势产品为重点、各类配套企业和产品协调发展的出口体系,延长产业链。二是要练好内功,不断增强龙头企业自身的竞争力。龙头企业要在保持产业规模提升的同时,完善生产组织和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的管理经验,实现精细制造,确立我省龙头企业在国际国内的综合优势。三是分类指导,重点支持。对全省出口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实行省、市、县三级联动和专人负责制,对企业发展过程实时跟踪,贴身服务,对企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反映、及时解决。“十二五”末期,力争我省机电及高新产品出口企业达到1500家,其中,年出口额过1亿

美元的龙头企业达到20家,出口过5000万美元达到50家,出口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达到100家。四是进一步完善服务方式。继续加大对龙头企业资金、项目、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强企业国际市场信息、应对贸易摩擦、出口对象国的贸易政策指导,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四)加快基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一是打造基地自主创新体系,突破国际专利壁垒。以公共服务平台和共性技术的研发为突破口,推动产学研结合,自主研发一批具有国际水平、国内领先的技术和产品。鼓励重点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促进产业联盟和专利池的建设。同时,鼓励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技术的“二次开发”。二是鼓励出口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创立一批具有品牌声誉和固定消费群体的湖北品牌,树立“湖北制造”的整体形象,促进我省出口主体由车间型、工厂型向品牌型转变。对我省企业在境外开展广告宣传、商标注册、国际标准认证、知识产权保护等费用方面将给予重点支持。三是加快海外营销网络的建设,使企业由“市场依赖型”向“自主营销型”转变。要在我省重点出口基地建立一套覆盖主要出口市场的集信息收集、市场开拓、展示销售、配件仓储、售后服务、技术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较为完善的境外营销服务体系。

(五)完善扶持出口基地的促进政策。

要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发挥发改委、科技、工信委等相关部门扶持产业发展政策的作用,加以整合,形成合力,并研究和实施新的激励扶持政策,形成出口政策促进体系。一是发挥商务部优化进出口结构资金、“421”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专项、省外经贸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会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现有政策的促进作用。这些资金要重点向出口基地倾斜,以政府资金投入为导向,重点推进基地出口企业的技术进步。二是与发改委、工信委、科技等相关产业部门协作,将各部门促进产业发展,科技进步的相关政策与我省出口基地建设结合起来,使出口基地的相关产业得到优化扶持。三是从省优化结构资金中重点扶持出口基地及基地企业建设。四是商省财政争取设立省级出口基地建设资金,支持出口基地搭建研发、检测、认证、培训和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基地及重点企业数据库,支持企业开展共性技术研发,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六)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及交流,扩大基地影响力。一是利用多种方式,推动基地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龙头企业的国际交流。坚持利用国际有效资源和发挥我省优势相结合,多层次的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扩大我省出口基地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开创我省出口基地对外合资、合作与交流的新局面。二是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基地企业“走出去”,到境外投资办厂,带动我省设备、资本、技术和料件出口。三是继续鼓励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要着重引进国外的智力资源,巩固与国外贸易合作的同时,促进与国外的技术合作。

(七)建立健全出口基地协调机制和综合服务体系。

由我省政府牵头,成立省“2112”工程出口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分管副秘书长任领导小组组长,省商务厅机电和科技产业处、外贸处、公平贸易处、省财政厅、武汉海关、省外汇管理局、进出口银行武汉分行相关处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商务厅机电和科技产业处,领导小组负责出口基地的整体规划和各种问题的协调。

1、出口基地的申报与认定。申报省级出口基地由申报城市所在的商务主管部门组织编制规划,向省出口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请。省出口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经济、技术、管理方面的专家对申报的基地依据认定标准进行评估。评估通过后,认定为省级出口基地,并予授牌。

2、出口基地的考核。省出口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对出口基地实行动态管理,总量控制,优胜劣汰,由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出口基地进行定期考核,出口基地有效期为2年。授牌2年期满后对出口基地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半年内进行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出口基地予以摘牌。

四、2010年工作安排

(一)6月下旬拿出《湖北省商务厅关于加强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湖北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二)征求各市州商务主管部门、省财政、武汉海关、省外汇管理局、进出口银行武汉分行相

关处室和厅内相关处室的意见,出台《湖北省商务厅关于加强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湖北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管理办法》。

(三)8月按照《湖北省商务厅关于加强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湖北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管理办法》,命名湖北首批20个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并由省政府正式授牌。

(四)全面启动“2112”工程20个出口基地技术的研发、信息服务、产品认证、检验检测、人员培训等5个大公共平台建设。

加强机电运输管理 篇6

本站通讯员宋丙雷报道

进入4月份以来,机电运转工区从强化机电设备的防潮湿、防失爆安全运行入手,强化设备安全管理,保证矿井安全生产。连日来,机电运转工区专业车间对矿井上、下机电设备进行了一次全面安全隐患大排查,重点放在设备防潮湿、防失爆上。对各种开关全部打开进行防潮湿处理,按照规定放置干燥剂。为确保机电设备安全运行,机电专业要求各个使用机电设备的单位从完善设备的安全保护设施入手,要求对设备必须保证每天不少于2个小时以上的检修时间。对安全保护装置除定期检查外,还要做到随时抽查、试验,与此同时,机电专业组还对采掘单位的停产检修过程进行严格现场管理,检修期间,机电运转工区安排专业人员到现场监督指导,审查检修项目的施工措施和作业规程,现场指导并排除检修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确保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转。

机电运转工区强化机电管理保安全 本站通讯员宋丙雷报道

为了提高机电设备运行质量,确保采掘生产安全进行,机电专业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狠抓机电安全管理。

浅谈如何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 篇7

1 健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一是煤矿务必要制定出稳妥可行的机电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主要包括了防爆设备下井检验制、机电设备定期检查制、安全装置定期检查制、停电检修挂牌制等。同时, 应当重点建立健全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制, 机电设备使用与操作规程, 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机电设备现场管理制度及机电设备采购与验收制度等具体的规章制度。

二是要采取贯彻实施机电设备使用和维修相互结合之原则, 切实做到机电设备谁在使用, 就由谁进行维护和管理, 主要设备必须做到定人和定机, 管理人员必须在参加培训之后凭上岗证进行操作。对于需要交接班的生产设备, 操作人员一定要认真执行好交接班制度, 并对大型设备进行安全运行的全面记录。

三是建立大型机电设备的安装与验收管理规定。要进一步规范对大型机电设备从安装, 到改造、大修, 一直到验收管理等全方位的管理工作, 注重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督, 各机电设备的管理部门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 拿出切实可行的机电设备安装与验收管理制度, 并予以严格落实。

2 加强机电设备前期规范化管理工作

一是要严格进行设备选型, 真正把好机电设备的选型关, 所选用的设备一定要适宜于煤矿使用。

二是要在管理上做到责任到人, 从设备的购置、验收、建档、图纸资料保存与清点、安装、使用到维修、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当中均应做到资料完整, 责任落实到人。

三是要严格把好安装质量关。对于主要设备与新型设备的验收、安装与使用, 机电设备管理员应当参与到编制质量验收规程、操作办法与安装质量标准之中, 要努力做到设备不合格不得出厂、设备不完好不准安装。在安装完之后应当由参与安装、使用、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等各个单位的人员都参与验收, 在试运转之后再办理移交手续, 这样才能真正投入使用。

四是要强化技术档案的管理。应当建立起设备验收与交接建档等方面管理考核机制, 必须将所有图纸资料、使用说明书及验验收报告等技术采取交由专职资料保管员妥善保管, 使用与维修单位一旦需要, 不得取走原件, 只可另行复印。

五是实施技术培训, 特别是在进口设备管理上, 应当组织开展关于该设备的技术讲座与培训, 让涉及到的相关使用、维护与管理人员均能对设备有深入了解, 掌握其技术性能与使用、维修及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3 注重机电设备的现场管理

要做好机电设备现场管理工作, 就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发挥出机电管理部门在生产与管理中的双重作用, 积极配合企业管理与安全监督部门做好设备检查考核工作, 严格执行干部跟班上岗制度、设备维修制度等, 让现场管理真正有章可循。二是要严格开展检查考核, 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管理职能, 做到一个标准和一把尺子, 从严把握考核关, 让机电设备能够满负荷与高效益地运行, 从而服务于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

4 落实机电设备的更新改造

机电设备的更新改造对于实现煤矿的装备现代化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为了确保机电设备能够切实满足煤矿安全生产之所需, 应当以全员管理为基础上, 做到修理、改造和更新等相互结合。要结合设备的大修与中修, 积极运用新技术来改造老设备, 从而不断提高设备的性能。可以在主提升机上运用动态智能监测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等, 更新空压机断水保护装置的相关技术, 比如运用真空磁力启动器与真空开关等等。为了进行比较, 可以运用设备成本的现值比较法以实施设备的大修与改造, 从而有助于管理层作出科学决策。

5 提升机电设备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机电设备的管理对整个煤矿企业的正常运营起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提升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不仅要建立一支先进的管理队伍, 还要拥有一批先进的技术人才, 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机电要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重要作用。要想管好、用好与维护好机电设备的优越性。应当高度尊重与保护机电设备技术人才, 对于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 应当予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并对煤矿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定期进行教育培训, 让机电管理与维护人员更加熟悉操作规程与设备性能、原理, 从而能够更为轻松自如地进行设备管理与故障处理。

6 煤矿机电事故应采取的的预防措施

6.1 建立稳定的安全投入机制

煤矿属于高危险行业, 大部分煤矿都是地下作业。历年来全国煤矿有部分矿井由于对生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不够, 生产管理方法落后, 在技术装备上落后, 有的小型煤矿还是延用小煤窑那些旧设备, 对新招的工人不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今后的煤矿发展, 取消小煤矿, 通过整合提高煤矿生产规模, 从中提高和加强煤矿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采用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的开采技术装备, 煤矿要想搞好安全生产、多出效益, 必须执行好教育培训、管理、装备三并重的原则。

6.2 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

煤矿特殊工种的技术性较强, 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 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 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 定期对特殊工种人员进行培训, 要严格考核发证, 做到人人持证上岗。

6.3 努力提高矿工技能和经验, 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引导教育职工, 明确事故发生后的危害性, 消除安全侥幸心理, 增强安全意识。

6.4 企业领导要重视机电管理工作, 加强安全工作力度, 向管理要安全。

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 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人的岗位责任制, 明确每个人的岗位职责。并积极探索新的机电管理体制, 使机电管理工作适应市场经济管理的发展。

7 结语

综上所述, 煤矿企业的机电管理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煤矿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从细节入手, 消除各项安全隐患, 提高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保障煤矿企业的安全和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槐.浅述煤矿机电设备管理[J].煤矿支护, 2007, (4) .[1]陈槐.浅述煤矿机电设备管理[J].煤矿支护, 2007, (4) .

[2]吉庆菊.浅谈煤矿机电的设备管理[J].管理与财富, 2008, (9) .[2]吉庆菊.浅谈煤矿机电的设备管理[J].管理与财富, 2008, (9) .

加强自来水厂机电设备管理的探讨 篇8

自来水厂;机电设备;生产管理;存在问题;改进建议

1 前言

加强机电设备管理是保证自来水厂设备维持完好状态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当今现代化企业管理中,设备管理越来越重要。因此,机电管理人员只有加强设备制度的管理和设备维修方面的管理,才能保证机电设备的完好率,使事故率降低到最小限度,保证自来水厂高产高效,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从自来水厂机电设备管理方面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2 自来水厂机电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现场管理工作不到位

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没有认真抓,对设备的包机制、点检制、完好率等基础工作做得不够;在设备出现临时故障需要检修时,只做临时处理,等到检修班才组织检修;当班内的设备卫生不能及时清理,既搞不好质量标准化工作,又增加了检修班组工作量;对闲置设备不能及时组织回收并入库检修。

2.2 思想认识跟不上

现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反映了员工对设备维护和检修重要性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是影响自来水厂机电管理工作能否正常开展,并发挥作用的关键问题。

2.3管理制度不健全

仍缺乏完整、严格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甚至在购买了新设备后,没有及时或根本不入账,造成管理工作相当被动,设备糊涂使用,严重的甚至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3 加强自来水厂机电设备管理的建议

3.1重视管理,提高机电管理水平

重视机电管理,首先是自来水厂领导重视机电管理,这是加强机电管理的关键。机电管理人员要经常向厂领导汇报机电工作,多提工作建议,以获得领导的支持。当前机电管理基本处于设备维修管理阶段。其实,机电管理应该把设备的一生作一个系统,协同企管等部门实行设备运行全过程的管理,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优化,从技术、经济、组织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因此,机电管理人员不但要学习设备维修的管理理论,而且还要学习现代设备管理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同时应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把工程技术人员、职工组织到管理活动中来。并且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先进自来水厂机电管理的经验,弥补本单位机电管理的不足,找出差距,制定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提高机电管理水平。

3.2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尽管设备制造厂家在进行设计制造产品时,都大大提高了设备制造质量和设备的适应能力,还增加了许多保护功能,但是,现场生产环境的复杂,对设备的可靠性总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而且有些队组还存在人为不保护现象,降低设备的可靠性,给机电设备的完好和安全生产带来不利的因素,因此,机电管理人员要加强各项设备管理制度的管理。除了队组日常检修设备外,还应加强设备组对各机电设备的完好检查,提高设备的完好率,降低事故停机率。

3.3严格设备维护与检修制度

严格坚持设备维护保养与预防检修相结合的检修制度,按设备的状态合格情况确定检修时间和检修制度,提高检修质量,降低检修费用,缩短检修停机时间;各单位应具体安排技术人员经常深入现场,掌握各系统的运行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要及时处理,对事故责任者应给予处罚,并通报批评;加强员工的责任意识,强化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各部门紧密配合,从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3.4设备建档和基础管理的要求及目标

各种设备必须进行分类逐台编号、建卡和建立设备总台帐,并进入数据库管理系统。每台新设备使用前要由专人验收检查、调度、建档,并整理好技术资料、图纸、卡片,按照设备的规格型号进行编号。设备台帐要每月核对一次,设备总台帐与财务部门的资产要每年核对一次。

设备使用前,机电专职人员必须掌握设备的性能原理,落实包机到人,严格按照操作维护规程和标准使用和维护设备。单人使用的设备由操作者负责,多人操作的设备,实行包机长负责制,公用设备指定专人负责,对多班制生产所使用的设备,操作工人必须执行设备交接班制度,设备均应有运行记录。

3.5 加强设备的配套管理

应尽量使用几套适合本单位条件且通用性强的相同设备,使每个工场租赁的重要设备基本一致,长期使用可使设备操作人员加深对设备性能的熟练程度,提高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减少事故停机率。提高设备正常运行周期。也减少了配件库存,降低了企业配件资金消耗,同时也避免了企业设备闲置不用,减少企业设备资金消耗。

3.6强化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

从设备管理内容分析,可分为动态管理和静态管理,而动态管理尤为重要,因为运行中的设备状态是不断变化的,只有预先了解掌握设备的动态信息,才能有效地减少设备运行事故率,降低停机检修率。目前企业对设备检修制度的管理除了日常维护检修外,就是定期检修和事故停机检修,虽然日常维护检修是保证机电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但定期检修和事故停机检修这些常规检修制度都增加了企业的费用,造成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这就要求企业对设备的管理不仅要采取预防性维护,更要采取预知性维护和主动预防性维护,因此,采用设备诊断技术进行设备动态管理是现代化企业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手段,这样可及时掌握运行设备的现场信息,并能发现设备存在某些潜在故障,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可命性。振动诊断、声学诊断和油液分析是最常用的方法,设备维护人员可根据对振动和嗓声的测量分析及识别结果在不停机、不解体的情况下就能对机器故障原因、部位和程度有所了解。

各种监测诊断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可使设备操作人员随时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并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跟踪监控。这样就能作到对设备进行适时检修,降低了企业设备检修费用,对加强设备维修制度管理有重大意义。

3.7加强职工技术培训

(1)对刚组建队组的新职工及更新设备时,对有关人员进行脱产培训,加强职工对设备性能的认识。

(2)在工作之余进行培训,严格学习制度,让技术员结合本队的机电设备,实际操作,现场讲解,定期考试。

(3)由各队组牵头,建立师徒关系,开展以老带新的传帮带活动,把老工人的设备管理技术经验传授给新工人,对机电设备现场管理有一定的作用。

4结束语

总之,基础管理是管理工作的根本。为了搞好自来水厂机电设备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好机电设备基础工作,认真研究在机电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并认真加以解决。只要严格地按规程要求做,加强责任心,就能维护好设备,机电管理工作就能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张琦.现代机电设备维修质量管理概论[M]. 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邵泽波,陈庆.机电设备管理技术[M].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上一篇:西秀区2011年度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及专项督查工作自查报告下一篇:昆虫记读书笔记摘抄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