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运输管理(精选8篇)
超限运输管理 篇1
《道路运输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道路运输车辆运输旅客的,不得超过核定的人数,不得违反规定载货;运输货物的,不得运输旅客,运输的货物应当符合核定的载重量,严禁超载;载物的长、宽、高不得违反装载要求。
这里所说的“长”,是指货物超出车厢部分的距离。这里所说的“宽”,是指货物超出车厢部分的距离。这里所说的“高”,是指从地面起至货物顶端之间的距离。这里所说的“装载要求”,是指货运车辆装装载货物体积(即外廓尺度——长、宽、高)的要求。
装载货物违反规定的货物体积要求,就是超限。根据2000年1月14日经第12次部长办公会议通过,2000年2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2000年第2号发布,自2000年4月1日起施行《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第三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运输车辆就属于超限运输车辆:①车货总高度从地面算起4米以上(集装箱车货总高度从地面算起
4.2米以上);②车货总长18米以上;③车货总宽度2.5米以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四条规定,机动车载物不得超过机动车行驶证上核定的载质量,装载长度、宽度不得超出车厢,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重型、中型载货汽车,半挂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4米,载运集装箱的车辆不得超过4.2米;
(二)其他载货的机动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起发2.5米;
(三)摩托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1.5米,长不不得超出车身0.2米。两轮摩托车载物宽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车把0.15米;三轮摩托车载物宽度不得超过车身。
载客汽车除车身外部的行李架和内置的行李箱外,不得载货。载客汽车行李架载货,从车顶起高度不得超过0.5米,从地面起高度不得超过4米。
该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实施道路运输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车辆超载行为的,应当立即予以制止,并采取相应措施安排旅客改乘或者强制卸货。另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
表2 铁路货运对货物的尺寸界 限界级别
高度限制(mm)
宽度限制(mm)正常限界 一级超限限界 二级超限限界 4800 1700×2 4950 1900×2 5000 1940×2 超级超限建议不采用
超限运输管理 篇2
关键词: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管理
引言
高速公路因其自身具备多方面的优点, 吸引多类型的载重汽车进行运输, 导致高速公路的超负荷、超轴载的状况不断严重。尽管我国针对高速公路的超限运输现象已出台了一定的法律法规, 但是此种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甚至存在反弹现象。为此要研究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的管理要点进行分析。
1 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的主要危害
所谓超限运输, 主要指的是车货的总质量、轴载的质量以及外廓尺寸中其任意一项超过公路工程设计的载货类汽车限值, 但仍在公路上行驶的行为。对于载货车辆, 若超过公路、桥梁、隧道的限载、限宽、限高以及限长的标准, 则不可在限定标准的公路、桥梁、隧道内行驶, 目的在于确保公路、桥梁以及隧道的正常使用。
1.1 超限运输对公路、桥梁的危害
对公路、桥梁造成损害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种: (1)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工艺以及技术质量不过关; (2) 除了自然灾害导致的危害, 正常作用力下对公路、桥梁工程产生危害; (3) 公路、桥梁工程承受的车辆荷载。根据资料显示, 对于公路、桥梁工程导致危害的主要原因在于车辆施加的作用力。据相关资明, 汽车轴载、路面强度和使用年限可用以公式表示:
式中:P指实际轴载质量;P0指标准的轴载质量;n取值4~5, K指任意车辆的轴载。将P转换成标准荷载;P0可作为路面的作用次数, 也就是路面的破坏系统公式。可见, 车辆增多以及不规范行驶对公路、桥梁有着直接危害。
1.2 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超限运输不但会影响高速公路工程的施工寿命, 此外还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根据有关数据显示, 近年来, 我国大型交通事故大多数是由于车辆超限行驶密切相关。车辆的超限行驶会导致车辆的自身稳定性降低以及刹车距离延长, 若发生紧急刹车情况会使得驾驶员误判刹车的距离, 最终发生交通事故。另外, 对汽车的本身来说, 由于超限行驶会让其自身负担加重, 导致汽车使用年限大大降低。
1.3 超限运输破坏环境
严重超限的车辆车速较低, 甚至部分车辆时速低至40km/h以下, 由于车辆的行走速度较低, 造成后面车辆也无法快速行驶, 容易导致交通堵塞, 公路通车率大大降低, 公路的行车优势无法充分发挥。特别是高速公路, 行驶于高速公路的车辆规定时速不可小于70km/h (交安法规定60km/h) , 但是严重超限车辆, 其行驶速度无法达到70km/h, 而高速公路车速要求较高, 低速行驶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此外, 超限的车辆在起步和爬坡的过程为提升动力会耗用大量机油, 产生大量废气, 导致自然环境受到污染。
1.4 超限运输影响公路运输的市场秩序
汽车的超限行驶与公路运输市场规则相悖, 由于汽车客运超载能够变相的降低运输成本, 导致正常运输价格受到干扰。对于其他的经营者而言, 超载客运运价成本较低, 在运输市场占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导致市场发生波动, 形成不正确的恶性竞争, 若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则会导致运输市场混乱。
2 现阶段出现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现象的原因
现阶段出现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 (1) 在利益的诱惑下, 部分运输车辆经过了一些不合法的改装, 某些车厂或是车辆制造商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便对运输车辆进行改装, 导致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现象的出现。 (2) 在对高速公路运输的管理过程中, 并未协调配合各个部门的工作, 在治理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状况的时候, 工作不到位, 各部门缺乏合作, 管理责任没有落实到各个人的身上, 以致于问责无人。而且在实际高速公路超限查处过程中, 有些人员会故意引开执法人员的注意力, 例如扮作路人问路等, 其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手段来干扰高速公路超限管理工作的开展, 从而导致管理工作效果不佳。 (3) 近年来, 我国高速公路运输车辆的数量不断地增加, 但是每辆车的运输能力却未能提高, 所运输的货物量不足。这种状况容易引发不正当的竟争模式。
3 对高速公路超限运输加强管理的有效对策
3.1 加强运输经营者的思想教育, 实现长效管理
对运输业务工作以及精神文明建设进行规范, 做好运输经营者的思想教育, 同时执法人员要做好洁身自好, 禁止钓鱼执法的现象出现, 坚决避免“以罚代卸, 只罚不卸”的现象。在治理超限运输措施的时候立足长远, 实现长效管理工作, 统筹兼顾, 全面查处。与此同时, 路政管理要实现全网式覆盖, 在一些重要的路口和路段设置监控, 也可以安排人员不定时检查, 对超限的车辆进行拦截, 让他们打消掉侥幸的心理。
3.2 保障运输市场的规范性
为了保障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管理的有效性, 则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 采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等来维护运输市场的利益, 保障运输市场的规范性。政府可以对运输市场进行适当的调整, 增加车辆的运输费用, 提高运输市场的价格, 以确保运输司机的效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可以加强对货运税费的改革, 合理的设计运输费用的各个款项, 采用更为科学的计量税费的方法, 以为人们提供更为健康而稳定的运输市场环境。 (2) 政府应当根据我国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的现状来采用有效的手段来加以管理, 协调各方的关系, 尤其是运输能力和运输量之间的关系, 以此充分利用运输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另外, 还应当通过税收政策来予以运输企业一定的支持, 以防出现恶性竟争的现象。 (3) 政府应当对公路运输的车辆型号进行规定, 大力推广集装箱运输方案。
3.3 实施计重收费方式, 做好宣传工作
在管理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管理工作的时候, 可以采用集中收费模式, 让高速公路运输车辆根据重量来支付费用, 以此来治理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状况。若是空车行驶于高速公路中, 则可以降低其收费, 标准载重量的车辆则根据标准来收取费用, 超限装栽的车辆则按照规定收费, 至于严重超载的车辆则必须要求其卸载才可继续通行。实施集中收费方式, 有利于提高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管理水平, 建立完善的车辆监控网络系统, 以对所有运输车辆实施有效的管理。除此之外, 还应当加强对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管理宣传, 做好宣传工作, 遵循国家所规定的法律法规, 提高运输行业人们的法律意识, 以为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法制保障。加强对高速公路运输司机的教育, 以使其能够自觉地遵守要求, 树立安全意识, 实施依法经营。
3.4 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在实施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管理工作的时候, 也应当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创建完善的路面监控网络, 实现信息共享。通过高速公路治理超限运输网络的运行,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减少资源的浪费, 以保障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管理效率。管理高速公路超限运输是一项需要坚持不懈、长期努力的工作, 必须实施长效管理。协调配合各部门的管理工作,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查处, 对于超限运输的车辆要进行严惩。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目前我国对汽车超载、超限运输管理分属公安交警部门和交通部门的路政管理机构, 虽有部分法律和规章, 但路政管理机构还缺乏必要的手段, 还存在各部门权限有交叉情况, 所以出台一部多部门齐抓共管、多环节综合治理, 明确责任、标本兼治的法规, 是当务之急。此外, 路政管理机构需加强组织法律、法规宣传, 运用科学手段进行检测, 使超限车辆得到有效遏制。
参考文献
[1]李学君.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管理的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32~33.
[2]谢春丽, 孙凤英, 刘永阔.高速公路超限运输车辆门禁控制技术研究[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 2009 (1) :76~79.
[3]王淑萍.浅谈新形势下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的管理对策[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技财经, 2012:145~146.
谨防班级管理中的“超限效应” 篇3
一、对“后进学生”的“喋喋不休”
在平时的教学中,当学习较差的学生考试不理想时,为督促其上进,有些老师总是不停地唠叨:你这儿不对,那儿不行,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由于学习上的失败,这些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往往处于一种“难堪”的境地,自尊心受到挫伤,而此时他们又难免受到一些来自各方的刺激和打击。出于本能的反抗和自卫,他们的“神经”格外敏感,对周围的一切都持怀疑、警戒甚至敌视的态度。结果老师事与愿违,学生对“训导”开始是内疚,接下来是不耐烦,最后是讨厌和反感。
很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总是由于大量的长处被突出的短处掩盖了,他们被部分教师视为“后进学生”。对这类学生,我们首先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心情,体谅他们的难处,使其内心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取得教育的主动权。每位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我们要充分挖掘这些学生的优势潜能,多层面多角度地对他们进行激励性评价。比如:一般这些学生劳动好、文体好,热心为他人服务,教师就应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并利用其特点引导他们参加能展现自己长处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实现自我肯定,树立自信心,培养进取和成功意识。另外要尽量消除他们周围的一些消极因素,如家长的责难、同学的讥讽等,有意识地控制某些不利于他们的数据量化标准,如考试分数等,多方面激发他们潜在的求知兴趣,改变他们对生活和学习的看法和动机。
二、对“问题学生”的“穷追不舍”
对某些犯错误的学生,我们往往会产生一种偏见,批评一次、两次不行,还要在大会、小会上常常以这些学生为反面教材,久而久之,学生必以牙还牙,致使教学管理走向被动。如此“戴着有色眼镜看学生”,危害至深。
“问题学生”的产生原因,既有家庭、学校和社会诸多外在的因素,也有其内部因素,即学生在成长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屈于外部诱因及内部动机冲动。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正在成长中的儿童在不同的阶段会面临不同的矛盾和危机,只有正确处理好每一阶段的矛盾,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得到发展,否则就会出现不良品质。各种问题行为的发生有其心理和生理的客观必然性,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能无视客观规律,感情用事,否则会事与愿违,将这些学生推得更远。
《国语》言:“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意思是说被堵塞的河流,一旦溃决,伤人更多,因此,治水的方法应该是开通河道,使之畅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善于裁断“问题行为”中的“合理冲撞”,对学生的“问题”不要盯住不放,而要积极保护、引导、发展他们的个性,避免伤害可能蕴含于其中的积极的一面。记得有句谚语:去除杂草的最好方法是种上庄稼。我们应多渠道、多角度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长期坚持下去,这类学生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少,从而变成“无问题学生”。
三、对“灰色学生”的“视而不见”
在一个班级里,总有大约五分之三的孩子,他们既不像“尖子生”那样思维敏捷,深受老师喜欢;也不像“后进生”那样惹是生非,引人注目。他们默默无闻,安静、腼腆、本分,就连老师对他们也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成了被老师遗忘的“角落”。有教育研究者将这部分学生称之为“灰色儿童”,我们姑且称之为“灰色学生”。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灰色学生”并非绝对没有“色彩”,他们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教师较多关注的是“尖子学生”的培养和对“后进学生”的帮助,忽视了对他们的关怀。然而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中有些人由于家庭变迁、父母离异或个人生活的创伤,致使心理长期受到压抑,使他们变得敏感、脆弱,而教师的冷漠和同学的轻视又使这些不健全的心理品质得以强化。对这类学生,我们要多方面创设“舞台”,让他们有“表演”的机会,使他们觉得在班级也有自己的作用。
四、对“尖子学生”的“放任自流”
尖子生是指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们是班级的骨干力量,是各门学科的带头人,因而受到老师的重视和家长的赞扬。日常工作中,教师对这些学生的评价标准常常表现为分数至上,教师对他们偏爱,一味放纵,“一好遮百丑”。
由于在班级中的地位特殊以及老师、家长对他们的纵容态度,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可能会骄傲自满、趾高气扬,再多的表扬对他们也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致使他们中的某些人逐渐养成了一些恶习:如虚荣心强、死爱面子、不敢正视甚至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直至瞧不起老师和同学等,成为班级管理的障碍。
鉴于此,教育工作者要对这些“尖子学生”严格要求,决不能因其成绩优秀而无视、放纵其缺点。如不重视教育和加强引导,可能恶性膨胀,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对他们应高标准、严要求,一方面不偏爱、不护短,另一方面适时调整更高目标,不断激励奋进。
心理学研究表明,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学生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从心理上、情感上、理智上完全悦纳,其间如果老是重复,那种不耐烦、讨厌、反抗等心理就会高亢起来。为了避免这种超限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出现,班主任应该对学生“犯一次错误,只批评一次”,“有一次成绩,只表扬一次”,不要重复批评、重复表扬,更不要老账新账一起算。如果实在觉得有必要重复,可以灵活把握,换个角度、换个方法试试。
教育工作是一门塑造人心灵的艺术,面对这些千姿百态的鲜花——学生,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地认识、准确地把握育人工作的本质特点和规律,学会高超的育人雕塑之技,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多姿多彩的艺术作品,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超限运输申请书 篇4
毕节高速公路管理处:
线路:起于S20大威高速威宁北收费站—赫章—毕节—G56杭瑞高速—纳雍—水城东互通—六六高速—安顺镇宁—G60沪昆高速—兴义晴隆县—止于胜境关。此次运输车辆为:皖K61516/黑J0760挂,皖K61998/赣KD310挂,皖K61722/皖K6169挂,皖KL2927/皖SJ466挂,皖KF2712/黑J0653挂,皖KK0369/辽M0537挂,皖K5G066/沪G3597挂,皖KL0656/豫PM642挂,皖K75241/皖KV968挂。
每辆车装风机叶片:车货总长54米,车货总宽3米,车货总高4.8米,车货总重35吨。
车辆配备:车辆人员配备每车1名驾驶员,安全头盔,反光背心,车辆反光标贴,安全警报灯,对讲机。
因S20大威高速(毕威段)K59+600上行毕威二标正在对边坡进行施工,占用慢车道,借快车道通行,为保证此次运输安全,特向贵处申请护送,护送路段为威宁至赫章段,请予以受理为谢。
安徽九逸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瓦斯超限分析管理制度 篇5
为进一步强化我矿现场瓦斯管理,树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是事故就要分析追究”的理念,严格瓦斯超限追查处理分析,查找管理、技术上的漏洞,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效控制和减少瓦斯超限次数,杜绝瓦斯事故,特制定瓦斯超限事故分析制度:
一、事故分析的基本要求
1、瓦斯超限事故由通风科科长负责,对瓦斯超限事故进行分析整理。
2、调度员负责通知所有参加分析的队组及相关人员。
3、监测值班人员负责将瓦斯超限记录填写完整、准确,将相关资料准备好。
4、监测机房要执行三班作业,按时交接班,每班1人,坚守岗位,不得脱岗和空岗,当班监测到瓦斯超限时,监测机房值班人员要及时通知调度员,调度员汇报当日值班领导,同时通知当班相关人员,班后分析。
5、通风科接到瓦斯超限情况汇报,必须及时对瓦斯超限情况进行分析,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排查隐患。
二、瓦斯超限分析处理参加人员
由总工程师主持分析,总工程师不在时由当班值班长主持分析,参加人员有通风科长、安全科长、调度室主任、机电科长、施工队组干部及现场相关人员。分析处理记录由通风科负责。
三、瓦斯超限汇报处理程序
1、瓦斯浓度出现异常,呈上升趋势达到0.8%预警时由监控人员汇报值班领导,值班领导立即赶到监控室了解情况并做出安排,尽量在超限前控制住上升的趋势。
2、瓦斯浓度超限报警达到1%时,监控人员的汇报顺序为:通风值班人员、矿调度室。矿调度室接到超限通知后,立即通知通风科、安全科下井查明瓦斯超限的情况和原因,并按《矿井瓦斯管理制度》中瓦斯排放要求立即进行瓦斯排放。
四、瓦斯超限分析会召开程序
1、瓦斯超限分析会由当班值班人员提前通知分析会的时间、地点及参加人员。
2、分析时由通风科先汇报瓦斯超限基本情况,然后由矿总工程师或当班值班领导主持会议,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组织相关人员分析处理。
3、分析处理完毕后,由通风科于第二日向各部门和施工单位下发分析处理通报。
五、责任追究考核制度:
1、凡井下发生无计划停风,每次考核责任单位500元,因无计划停风或损坏风筒造成工作面瓦斯超限的由通风科组织有关单位、人员进行分析。考核责任单位1000元,并考核责任人500元。
2、凡发生瓦斯超限,监测机房值班人员由于不负责任,没有监测到,或监测到而没有通知调度室值班调度员的,每发生一次,考核负责人100元。
3、凡调度员接到监测机房值班人员瓦斯超限通知,记录不清,或无记录的考核责任人100元,没有及时通知当班跟班队长、班长、瓦检员、放炮员以及相关人员和有关部门人员班后进行瓦斯超限分析的,出现一次考核人负责人100元。
4、凡是值班人员接到调度员告知瓦斯超限时不及时采取措施的,或班后不组织分析的、对值班人员考核负责人100元。
5、凡是接到瓦斯超限分析通知的人员,无故不参加事故分析的,考核负责人100元。
6、瓦检员、放炮员由于自身原因,(如风筒距迎头远,不接风筒的;违章一次起爆的;炮后不进迎头检查,风筒被埋压风量达不到迎头的)造成瓦斯超限的,考核负责人1000元。
7、因无计划停风造成瓦斯超限的,每发生一次,对责任单位考核2000元,对责任人考核负责人500元。
8、因队组电工调试风机切换造成瓦斯超限的,每发生一次,考核负责人200元。
9、对监测设备维护、检修不及时,瓦斯监测探头不能按时标校的,造成瓦斯监测探头或系统故障发生多次或大面积故障断电的,对责任队组考核2000元,考核负责人200元。
10、瓦检员、放炮员玩忽职守,对无计划停风隐瞒不报的,由安全科进行分析,考核负责人200元。矿井无人区、采空区、闭墙、火区发生瓦斯超限事故及异常情况,瓦检员不能及时查明原因和准确汇报通风调度和值班矿长的,考核负责人200元。
11、在因检修或有计划停风停电时排放瓦斯中,不能严格按照排放瓦斯有关规定进行排放的,发生排放瓦斯时超过排放瓦斯规定限度的,对责任人罚款1000元。
瓦斯管理预警分析和处置制度
为了金岭煤业瓦斯管理,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AQ1029----2007安全监控系统规范及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执行;充分发挥预警分析和处置制度的机制,更好的为安全生产服务,特制定本规定。
1、瓦斯涌出异常时,现场带班领导、瓦检员、安全员、班组长立即撤出人员,立即汇报矿调度室,调度室值班领导立即下令切断相关区域电源,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查明原因,并采区相应措施处理。
2、瓦斯涌出动态分析具体参加人员:矿总工程师或通风副总工程师主持、通风科长、防突科长、安全科长、安全区长、监控队长。
3、瓦斯超限、监控主光缆、主干线中断等动态追查分析具体参加人员:矿长或矿总工程师主持、防突矿长、通风副总工程师、通风科长、防突科长、安全科长、安全区长、监控队长、现场瓦斯检查员、生产区队长、当班安全员。
4、瓦斯传感器、一氧化碳传输线中断(挤压露芯线或挤压短路)等动态追查分析具体参加人员:矿值班领导主持、通风科长、安全科长、监控队长、安全区长、生产区队长、当班安全员、班组长。
5、瓦斯管理的预警分析按要求每天下午16:30进行一次全矿井范围内的瓦斯异常分析。
6、原则意义上瓦斯浓度大于等于0.8%(重点区域)时进行分析。
7、未参与人员要具体注明原因(带班、出差、开会)。附汇报程序(制度)
一、瓦斯预警、报警汇报程序
(1)0.60% CH4至0.80%CH4(不含0.80%浓度)瓦斯预警汇报程序
矿井调度室值班员立即汇报值班领导、监控队长、安全区长、通风科长、安全科长、通风副总工程师,安排人员到现场查看情况,并汇报实情及原因。
(2)0.80% CH4以上瓦斯报警汇报程序
矿井调度室值班员立即汇报值班领导、监控队长、安全区长、安全科长、通风副总工程师、防突矿长、矿总工程师,安排人员到现场查看情况,并汇报实情及原因。
(3)串联风瓦斯浓度0.50% CH4(含0.50% CH4)以上、总回风瓦斯浓度0.70% CH4(含0.70% CH4)以上、采区回风浓度0.80% CH4(含0.80% CH4)以上瓦斯报警汇报程序
矿井调度室值班员立即汇报值班领导、监控队长、安全区长、通风科长、防突科长、安全科长、通风副总工程师、防突矿长、矿总工程师,安排人员到现场查看情况及原因。
上述瓦斯浓度变化异常时每隔5分钟向矿井调度室及矿调度汇报 二、一氧化碳传感器超限汇报程序
(1)一氧化碳传感器浓度超24PPm(含24PPm)汇报程序 矿井调度室值班员立即汇报值班领导、监控队长、安全区长、通风副总工程师、防突矿长、矿总工程师,安排人员到现场查看情况及原因。
(2)因放炮生成烟雾,经过CO探头引起预警、报警汇报程序 矿井调度室安排现场测定后,打电通知监控队长、安全区长。风机汇报程序
(1)局扇停双级汇报程序
井下局扇停双级时,矿井调度室值班员立即汇报值班领导、监控队长、安全区长、通风科长、安全科长、通风副总工程师、防突矿长、总工程师,安排人员到现场查看情况及原因。
(2)主局扇停,备用局扇未自动切换汇报程序
主局扇停,备用局扇未自动切换时,矿井调度室值班员立即汇报值班领导、监控队长、安全区长、通风科长、安全科长、通风副总工程师、防突矿长、总工程师,安排人员到现场查看情况及原因。
三、监控设备故障汇报程序
1、一般故障汇报程序(1)探头异常断线汇报程序
矿井调度室值班员立即汇报值班领导、监控队长、安全区长、调监控工到现场查看情况及原因。
(2)分站异常直流汇报程序
矿井调度室值班员立即汇报值班领导、监控队长、安全区长、通风科长,安排监控工到现场查看情况及原因。
(3)异常通讯中断汇报程序
矿井调度室值班员立即汇报值班领导、监控队长、安全区长、通风科长,安排监控工到现场查看情况及原因。
2、大面积通讯故障汇报程序
(1)因监控主机、传输接口、主通讯光缆或其他因素,造成监控系统全部通讯中断的。
(2)因采区主通光缆、监测分站、供电系统等因素发生故障,造成该采区监测监控系统通讯中断的。
(3)因系统本身故障,造成与监控系统相连接的重要机电设备停电的。
上述故障发生后,矿井调度室值班员立即汇报值班领导、监控队长、安全区长、通风科长、通风副总工程师、防突矿长、总工程师,安排监控工到现场查看情况并处理故障。
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
为认真贯彻实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及依力煤矿相关文件精神,做好矿井水害的防治工作,杜绝重大水害事故,保障职工人身安全和矿井安全生产,实现矿井持续稳定发展,特制定本责任制,望各单位部门认真贯彻落实。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方针,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以消除隐患、确保安全为目的,抓好技术监督和现场管理两大环节,对矿井水害进行综合防治,杜绝水害事故的发生。
二、奋斗目标
1.杜绝因矿井水害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2.杜绝突水淹没掘进和回采工作面及以上的水害事故。3.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大矿井水害防治力度,落实责任,保证各项防治水工程的正常进行,确保安全生产。
三、组织机构
根据依力煤矿水害防治专题会议的精神,矿成立水害防治领导和工作小组。水害防治领导小组:以矿长和总工程师为组长、副组长,各级安全、生产部门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全矿防治水工作的统一协调指挥。
组 长:孙玉普(矿长)副组长:鲁显刚(总工程师)成 员:刘世义、苗立斌、张国凡、安良程、许海龙、高刚、白国君等。水害防治工作小组设在设在生产技术科,由孙玉普任组长,所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为成员,其工作职责为担负矿井水害防治的日常管理和组织实施工作,并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水害防治工作进展情况。
四、基本任务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防治水工作法规、规定、指令。2.加强矿井防治水基础工作,做好各种水情、水害的预测预报,及时提供各种水文地质资料,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
3.抓好水害水患的分析排查和治理工作,对排查出的水害水患,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并明确责任,定期落实。
4.根据矿井生产接续情况,做好各种水文补勘和防治水工程。5.落实具体防治水工作任务的实施,监督检查各类防治水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
五、岗位职责
矿井防治水工作直接影响到职工人身和生产安全,而且内容庞大、覆盖面广,必须矿长亲自抓,总工程师负责,各部门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分工责任如下:
1.矿长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矿井防治水工作负总责。解决防治水工作中的人力、物力和资金问题,保证防治水工作的正常进行。
2.副矿长对所分管业务中有关矿井防治水的工作负责,组织落实分管范围内矿井防治水的相关问题和措施,定期检查各有关部门防治水工作进展情况。
3.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对全矿防治水工作负技术责任,贯彻上级的有关规程、条例、等,负责组织编制和修改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负责组织矿井水害隐患的排查,审批防治水施工措施。
4.副总工程师协助总工程师和分管经理做好防治水技术措施的审批和实施。
5.安监科长对全矿防治水工作负安全监督检查责任。6.技术科长负责防治水井巷工程及防治水系统设计。
7.地质测量组负责全矿防治水工作中水文地质分析、水情水患预测预报和探放水工程设计及防治水措施的技术业务管理。
8.机电组负责全矿防治水工作所需的机电设备配置、管理、维护和监督检查工作。
9.调度室负责防治水工作信息处理和调度指挥。
10.通风科负责职责范围内防治水施工组织、监督、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11.机电队负责矿井主要排水系统的安装、管理、维护工作。12.各施工队对施工范围内的防治水工作负责。
13.矿每一名员工有自保互保和发现水患及时报告的责任。
六、职能部门和基层联队的业务工作内容
(一)、地质测量组
地质测量组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责任部门,在矿长、总工程师的直接领导下,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中的具体业务。1.必须严格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等有关规定的要求,积极开展好各项水文地质工作。
2.必须做好采区、工作面水文地质探查工作,选用物探、钻探、化探和水文地质试验等手段,查明构造发育情况及其导水性,主要含水层厚度、岩性、水质、水压、富水性以及隔水层岩性和厚度等。凡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或预计涌水量较大的采掘工作面,尤其是仅能依靠水泵排放涌水的工作面,应超前开展井下水文物探,进一步查明开采区的富水情况,并提出防治水措施。
3.负责健全地下水动态观测网。应对所有的影响安全生产的充水含水层布设水文观测孔。积极推广先进的水位自动观测技术,以获得准确丰富的水位资料。
4.煤层近强含水层(水害威胁区域)开采时,负责开展“三带”发育高度的探测工作。
开采浅部受地表水威胁的煤层,必须有充分的水文地质资料和“三带”观测资料,负责编制专项报告,确定安全合理的开采上限,按《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的规定上报批准后,方可开采。
5.加强矿井防治水基础工作。
收集、掌握井下、野外水文地质资料,各种原始记录台帐、卡片等要齐全、准确,图纸资料要完善可靠、填绘及时。做好矿井水害(情)分析预测预报工作,及时报送有关领导、生产安全部门及上级部门。
6.参与审查每一作业地点的作业规程,查清工作地点的水文地质情况、水害因素,确定需要实施的防排水工程和探放水措施。
7.负责编制探放水设计,并参与探放水施工的有关管理工作。8.受水威胁的回采工作面,回采前负责编制专门的《工作面水文地质说明书》,对各类水害因素依据补勘或探查资料作出明确的分析。
9.负责编制年度矿井防治水安全技措计划,并认真组织落实。负责做好矿井防治水仪器、仪表的检测标定工作。
10.负责及时启封处理达不到现行封闭质量标准要求的钻孔。11.负责开展矿井水文地质及防治水研究,推广应用水文地质物探、涌水量预计、水患监测和突水预报等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防治水工作技术水平。
12.矿井发生水灾事故时,协助公司领导制定处理措施。
(二)、工程技术组
1.采掘工程设计时,从开拓布局、采区巷道布置上要有利于矿井防治水管理,尽量避免大量积水的产生,并确保排泄水系统安全、合理、可靠。
2.采掘工作面设计中,必须有排泄水设计及矿井防治水措施。3.审查作业规程时,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完善可靠的放排水设施,并检查落实情况,具备完善的矿井防治水安全措施及水害避灾路线;负责落实矿井防治水工程中的井巷工程;负责组织审查探放水、疏放水设计并组织落实实施。
4.负责组织落实分管范围内与矿井防治水的相关问题和措施。5.井下采掘生产任务的安排,必须保证不会引起大的水患灾害。6.对有发生矿井水害危险的区域设计专门防治水工程或防水隔离煤柱。7.负责安排对临时水仓的淤泥及时清理,每年雨季前必须清理一次。8.负责安排对井下水沟中的淤泥及时清理,每年雨季前必须清理一次。9.检查采掘工程质量的同时,负责检查矿井防治水工程质量,并纳入工程质量验收考核。
(三)、调度室
⒈加强水情、水害情况的调度,及时落实处理采掘工作面等地点的异常出水情况,并落实人员、设备等,加强采掘工作面等异常涌水排泄的调度协调。
⒉发生水灾事故时,立刻指挥现场人员安全撤离,并迅速指挥协调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救灾工作。
3.每年雨季前,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必须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并制定雨季防治水措施,编制排放水工程计划,组织抢险队伍,安排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
(四)、安全监察处
1.负责做好水害防治的监察工作,要把矿井防治水工作列为重要的安全监察内容,对各专业部门和区队所承担的矿井防治水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破坏矿井防治水设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制止并进行处理。
2.负责对采掘设计和作业规程中矿井防治水内容及探放水设计进行审查,对现场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要立即处理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五)、通风组
1.参与对采掘设计、作业规程及探、疏放水设计的审查工作,对其中有关通风路线及避灾路线等内容进行审查。
2.负责探、疏放水工程的管理工作,负责防治水施工安全措施的审查。3.负责探、疏放水过程中的气体监测工作,发现气体超限时,立即汇报矿调度室并指挥现场作业人员采取措施并安全撤离。
4.负责密闭涌水口的检查,发现出水口堵塞、闭内积水时,及时疏通处理。
(六)、机电组
1.参与对采掘设计和作业规程的审查工作,对其中排放水设备等内容进行审查。
2.负责对矿井排放水设备的检查、维护的管理工作,确保排放水设备正常运转。
3.负责对临时水仓的水泵、水管、闸阀、排水用的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经常检查和维护。在每年雨季以前,必须全面检修一次,并对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负责储备足够数量的防治水抢险设备。
(七)、供应组
1..负责矿井防治水设备、仪器、配件、材料的采购、供应工作。2.负责储备足够数量的防治水抢险物资。
(八)、救护组 负责矿井水灾事故的救护工作。
(九)、采掘队
1.对于正常施工的采掘工作面等作业地点,本着“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必须掌握作业地点的水文地质情况、水害因素,严格落实各项防治水措施,切实做好防治水工作。
2.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⒊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不消除水害隐患,不得从事采掘活动。对有水害威胁的工作地点,按探放水设计要求停掘、停采,并负责探、疏放水部分工程的现场施工工作,严格按有关规定及设计进行施工,并详细记录施工情况、出水情况等,经有关部门审查确认消除水害隐患后,方可继续施工。
⒋负责贯彻学习作业规程中的矿井防治水有关内容,确定避水灾路线等,并认真贯彻到每个作业人员。
5.负责施工地点排水管路、排水泵及配电设备的安装、维护、回撤工作。6.杜绝生产用水的“长流水”和“跑、冒、滴、漏”现象。
7.下山掘进巷道的供水管必须有应急控水阀门,以便管路出现开裂、断裂时及时关闭。大于15°下山巷道每隔150m安装一组,小于15°的下山巷道每隔300m安装一组。
8.预计最大涌水量大于20m2/h,长度大于200m的下山必须安装固定排水管路,固定排水管路距离迎头的距离不得大于50m,固定管路至迎头备有与固定管路管径一致的软管。工作面必须备有与工作水泵排水能力一致的备用水泵,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必须大于预计最大涌水量的1.5倍,排水设备挂牌管理,明确管理维护责任。
9.长期淋水、涌水积水的低洼点必须施工排水硐室,安装排水设备,不得在巷道内施工永久排水坑,排水硐室(水坑)必须设置明显警戒标志,防止行人坠入。巷道顶、帮淋水、涌水点必须采取防水措施,采用统一的集水、导水设施,将涌水倒入水沟。
10.设计有排水沟的巷道,必须及时开挖临时水沟,永久水沟必须严格按设计施工。新开工工程对排水系统可能造成影响的必须预先采取保护措施,造成破坏的必须在工程结束后恢复原样。
11.负责施工下山范围内探测孔涌水的排除工作(排水硐室、迎头)。
12.队组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者。
(十)、通风、瓦斯防治区域
1.负责编制防水施工安全安全技术措施及施工。
2.负责防水密闭的砌筑和维护,砌筑质量必须达到设计要求。3.负责钻场的防治水工作,钻机排水必须排入水沟或排水硐室(迎头)。
4.瓦斯抽放管路的放水器排水必须倒入水沟。5.负责施工钻孔的涌水必须排入水沟(硐室)。
七、各单位必须对本单位下井人员进行矿井防治水知识和矿有关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的培训学习,熟悉矿井防治水基本知识,掌握水害事故的基本处理方法和避灾路线。
八、本责任制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搞好矿井防治水工作,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矿井防治水技术管理,遏止和杜绝煤矿重大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保护国家资源和财产不受损失,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等要求,结合矿井防治水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技术管理制度。第二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 第二条 组织机构
1、成立矿井防治水工作技术办公室
2、领导组下设矿井防治水,办公室设在地质测量科。主 任:地质测量科科长
成 员:生产技术科、机电科、安全科、通防科等相关单位的技
术负责人组成。
第三条 矿井防治水工作技术办公室
1、贯彻落实国家及上级部门有关矿井防治水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等精神。
2、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中重大技术问题的决策和处理。
3、负责技术指导矿井重大水灾事故的抢险、指挥、协调。第四条地质测量科职责
1、履行矿井防治水办公室职责,负责全矿的防治水技术业务管理、监督、考核工作。每年初编制下发《年度矿井防治水工作计划》,修编完善《矿井防治水管理办法》等有关防治水规章制度。
2、负责日常水文地质标准化工作,负责水文地质预报工作,提供矿井防治水相关技术资料。
3、编制《重大水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参与《灾害预防和事故处理计划》中水害事故部分的修订工作,矿井发生水灾事故时协助制定抢险方案并进行相关技术指导。
4、负责编制探放水设计。设计必须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并上报集团公司审批后实施。严格按照探放水设计督促施工队组施工,并根据队组提供的钻探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5、负责编制掘进工作面超前钻探设计,督促并落实掘进队组编制措施实施超前钻探。
6、负责编制综采工作面防治水方案,参与防治水工程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批工作。
7、掌握防治水工程进展情况,检查、落实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
8、建立并完善水文地质观测系统,并按规定进行观测。
9、对探明的导水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第265条的规定,设计防水煤柱或岩柱。
10、负责因受采动影响引起的地表裂隙、塌陷调查和治理工作。
11、负责开展防治水科技研究工作,内容包括:(1)研究井田地质构造导水规律,探讨、摸索、制定和落实矿井防治水的可行措施;(2)探讨各类防治水措施实施效果,包括探、放、疏、排、截措施实施效果;(3)研究总结矿井排水经验,对排水系统及时了解情况,发现、解决问题,达到设计最合理、选型最配套,从而优化矿井防排水系统;(4)针对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查明导水地质构造及煤层顶底赋水性,研究采取合理的防治水措施;(5)探讨带压开采区防治水科技攻关工作。
第五条 技术科职责
1、负责采掘开工作面、安装或回收工作面、井底车场、大巷、盘区巷道等排水责任区的划分、移交、管理、考核工作。
2、负责井下各盘区、采掘工作面的防治水工程设计,并组织审批、实施和验收工作。
3、负责督促各施工队组制定本队组防排水措施,监督检查防排水情况及措施的执行情况,并纳入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考核中。
4、负责安排施工队组在雨季前完成对中央水仓、盘区水仓的清挖煤泥工作,负责安排施工队组根据实际情况对井底车场水沟、盘区大巷水沟、综采工作面临时水仓定期进行煤泥清挖。
5、负责临时、突发性的防治水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工作。第三章 技术管理规定 第六条 防治水相关技术规定
1、生产技术部负责防治水工程设计,主要包括盘区永久水仓、综采工作面水仓、掘进巷道临时水仓、泄水巷、大巷水沟等。在盘区及综采工作面设计时必须把防治水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考虑。
2、地质测量部按要求在设计前为生产技术部提供相关水文地质等地测资料。
3、工作面圈出后,要对工作面内构造及富水区域进行探查,并根据探查情况安排队组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4、根据矿井衔接计划查清开采区域内的构造及富水性,保证矿井安全开采。
5、机电管理部要根据提供的最大涌水量进行设备选型、管路的配套。合理科学地布置各接力排水点的排水系统,必须在考虑排水距离、扬程、排水效率等情况下配泵及管路。第七条 探放水技术规定
(一)探放水范围
1、在掘进过程中,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2、采煤工作面或掘进巷道接近勘探钻孔时必须超前钻探,根据钻探情况进一步采取措施。
3、掘进工作面在顶板富水区掘进时应钻探疏放水后再掘进。
4、被贯通巷道有积水、淤泥或水文地质情况不清时应超前探放水。
5、综采工作面回采前,根据顶、底板赋水情况有针对性探放水。
6、掘进巷道接近采空区时必须超前探放水。
7、其它如老空区、积水巷道、强含水层、相邻生产矿井开采区、导水构造、封闭不良钻孔等需探水地点,接近上述地点必须进行探放水。
(二)探放水要求
1、地质测量科负责确定钻探设计,设计中明确孔数、孔深、角度(方位角、倾角)、终孔孔径、超前探距及其它相关技术要求。
2、采掘队组根据钻探设计编制钻探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措施中必须明确规定瓦斯突然涌出和涌水突然增大时的应急措施,并组织钻探施工资料收集工作,每月月底将全部原始记录报地质测量科。
3、探放水前,工作面必须安装满足最大排水能力要求的排水系统。
4、必须按照要求严格控制距离,保证足够的钻探超前距离,现场悬挂钻探施工牌板,严格管理,地质测量部要加强督促检查。
5、采掘工作面淋水、涌水增大影响生产需要探放水时,超前探放水量不得超过巷道内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
6、对采空区、积水巷道、导水构造、强含水层、封闭不良钻孔等需探放水的地点,地测科都必须准确地绘制在矿井充水性图上,要求标明积水范围、积水量积水外缘标高等,并外推60米用红色圈出积水区的警戒线。
第八条 防隔水煤柱留设技术规定
(一)受水害威胁的下列区域之一,必须留设防水保安煤柱
1、受保护的通水钻孔。
2、在地表水体、含水冲积层下和水淹临近地带。
3、与强含水层有水力联系的断层或强导水断层接触的煤层。
4、有大量积水的老窑和老空区。
5、导水、充水的陷落柱、断层等地质构造。
(二)留设防水保安煤柱的技术要求
1、地质测量科按照有关规程要求并结合生产实际进行防隔水煤(岩)柱的设计,并报集团公司审批。
2、各类防隔水煤柱内严禁布设巷道及工作面。第四章 井下排水管理技术规定 第九条 井下排水管理
1、中央水泵房水泵必须保证有工作、备用和检修的水泵,工作水泵的能力可以在20 h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目前井底水泵房有三台85DF45×7型水泵,额定流量为85m3/h,额定扬程为315m。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必须经常保证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完好。
2、井底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8小时的矿井正常涌水量。盘区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4h的盘区正常涌水量。水仓的空仓容量必须经常保持总容量的50%。井底水仓有效长度120m,净断面9m2,有效容量1080 m3。
3、井下所有各排水点必须安排专人开泵、排水、清煤泥,保持管辖巷道内无积水或水仓水位处于最低位。
4、各排水点必须悬挂排水设备管理牌,管理牌内容包括水泵型号、排水量。
5、井底水泵、盘区水泵及工作面主要排水系统必须建立水泵运行日志,并要求存档1年。
6、地质测量科必须加强对井下各采掘开生产头面的排水管理,加大监督、考核力度。
第十条 掘进工作面防治水技术管理
1、各掘进队按本工作面防治水技术措施要求,在工作面安装排水系统,配足水泵及管路,加强排水设备、管路、供电的日常检修、维护,确保排水系统正常运行,保持巷道内无积水或水仓水位处于最低位,定期安排人员对水仓或水沟进行清淤。排水系统随工作面掘进必须向前延伸,距工作面不大于30米。
2、地质测量科对可能与采空区或密闭巷道贯通的掘进头面必须提前50米下发贯通通知书,生产技术科根据预报通知书提前安排施工队制定专门的防治水措施,如巷道密闭拆开排水前,通防科要预先安排瓦斯排放工作。
3、在巷道工程移交时,由机电科牵头,将排水系统做为一项主要工作进行移交,无排水系统或排水系统不完善无法正常排水的巷道严禁移交,必须限期整改完后方可移交。
4、各掘进队在巷道掘进期间,根据地质测量科提供的预测最大涌水量,必须安装排水系统,包括配备水泵及排水管路,及时在低洼处掘打标准水仓。标准水仓的规格设计和施工由生产科具体负责。
5、各掘进队根据水文地质预报,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原则,杜绝冒险蛮干的行为。对过地质构造可能造成的涌水异常应超前备足水泵及管路,做到早准备、早预防。
6、掘进巷道顶板淋水、涌水影响人员通行和正常施工作业时,要采用雨布遮挡、接水器导流、挖沟引流等方式,加强水害治理,并严禁将淋、涌水引入皮带或刮板输送机,造成煤质水分超标或煤仓跑水煤等事故的发生。
第十一条 回采工作面防治水技术管理
1、生产技术科做好防治水工程设计、组织实施及验收工作,机电科做好水泵、管路选型及组织安装和业务管理工作。要根据回采过程中工作面及顺槽巷道实际底板起伏情况,再掘打临时水仓并安泵接管进行动态排水,随时将工作面及顺槽低洼处积水排出。
2、在回采过程中必须注意观测老塘出水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调度室。
3、回采工作面也必须将工作面的排水系统作为一项主要项目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必须限期整改后方可验收移交。
4、回采工作面回采开始后两侧顺槽内排水工作归采煤队管理。包括巷道文明生产及排水点清挖煤泥工作。
5、地质测量科必须加强由于受采动影响发生工作面顺槽煤柱底鼓裂隙渗漏水治理工作。第五章 地表水防治
第十二条 地质测量科在每年5月底前调查矿区及附近地面水流系统的汇水情况,疏水能力等,掌握当地历年降雨量和最高洪水位的资料,为完善矿井疏水、防水和排水系统提供详实的水文地质资料。第十三条 矿井井口及工业场地内主要建筑物的标高,必须高出当地历年的最高洪水位。对于低于当地历年的最高洪水位的井口及建筑物,必须修筑堤坝、沟渠、疏通水路或采取其它有效措施。第十四条 井口附近和塌陷区内外的积水或雨水可能流入井下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并符合下列要求:
1、容易积水的地点应修筑沟渠,排泄积水。修筑沟渠时应避开露头、裂缝和透水岩层。特别低洼地点不能修筑沟渠时,应填平压实;如果范围太大无法填平时,可用水泵排水,防止水渗、灌入井下。
2、矿井受河流、山洪威胁时,修筑堤坝和排泄洪渠防止洪水侵入。
3、排到地面的矿井水,必须妥善处理,避免倒渗井下。
4、漏水的沟渠或河床应及时堵漏或改道,地面裂缝和塌陷地点必须填塞。填塞要有安全措施,有记录(包括充填量、充填时间)及图纸资料。
5、在雨季,每次降雨时和降雨后,必须派专人检查矿区及其附近的地面有无裂缝和老窑陷落等现象,发现涌水情况,必须及时处理。第十五条 矸石、炉灰、垃圾等杂物不得堆放在山洪、河流可能冲刷到的地方。
第十六条 对使用中的钻孔,必须加盖封好。报废的钻孔必须及时封孔,防止地表水或含水层的水通过钻孔流、灌入井下。第六章 煤层顶板水防治
第十七条 地质测量科要查明M2煤层上部各裂隙含水层、第四系松散层含水层的赋存情况,富水性、边界条件以及可能的补给水源、补给水量等,查清各个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查清矿井范围内地质构造及其含水特征,掘进开采前对顶板及上部含水层的最大水量提出预测或估算,对采(掘)工作面进行水情水害预测,以便指导生产。第十八条 地质测量科要研究煤层顶板充水含水层与开采煤层之间的空间关系,岩性组合特征,采后冒落带发育高度与充水含水层在空间上的变化等。
第十九条 地质测量科积极利用物探手段有针对性对富水区进行探放水。对煤层上部含水量较大的含水层,采用向M8煤层顶板打探眼疏放水方法,采取疏导、排放、配备合理排水设备等措施。第七章 煤层底板水害防治
第二十条 生产技术科依据矿井防治水规划要求逐步实施各项防治水工程。
第二十一条 地质测量科负责指导采掘队组编制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措施,经矿总工程师审批后组织实施。
第二十二条 地质测量科查明地质构造,并查明地质构造的含水性及导水性。同时依据威胁程度,对查明的导水构造进行井下探放。第二十三条 地质测量科应查明施工地点四周构造及其富水情况。按规程要求留足探放水超前距离。对于有突水危险的地段要制定详细的探、放、防措施,确保人身安全,进行探放水作业时必须采用专用探放水设备。
第二十四条 地质测量科积极开展矿井水文观测,逐步建立、完善矿井水文长观孔动态监测系统及井下水位、水压自动观测系统。第二十五条 地质测量科在构造发育地段回采过程中要派人观测,有出水征兆时及时汇报矿调度室,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构造滞后突水。第八章 采空区积水防治
第二十六条 采掘工作面接近采空积水区时,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第二十七条 地质测量科要加强采掘过程中的老塘、废巷、盲硐等容易积水空间的测量、调查、登记、填绘等工作,并要在矿井充水性图上准确圈出积水线,同时绘出探水(警戒)线。采掘工程进入探水线时必须超前探水。第二十八条 地质测量科必须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情况,并在井上、下工程对照图上标出其井田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情况。第九章 其 它
第二十九条 地质测量科定期开展矿井防治水知识培训,尤其是班组长以上干部,以及新上岗的工人,教训后经过考试合格,方可上岗。第三十条 每月开展一次防治水会议及水患隐患排查活动,对所查问题进行“三定”处理,并限期落实整改情况。
第三十一条 地质测量科牵头每月进行1—2次防治水检查。第三十二条 矿井发生重大水害事故时,执行《矿井井下水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第三十三条 考核与奖惩
1、防治水办公室每季对各相关单位防治水技术管理工作进行一次检查考评,对在矿井防治水技术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2、地测防治水费用专款专用,各类罚款建立专门台帐。第三十四条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
水害预测预报制度
1、水害预报的年预报、月预报,由地质技术负责人编制,地测科科长审核,矿总工程师审查后报集团公司。
2、水害预测预报必须既有文字,又有图纸的正规水文地质预报。
3、预报的内容应包括预报的地点、范围、预测灾害情况、对生产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等。
4、预报结果应保证矿井正常安全生产,无因误报、错报而造成水害事故。
5、必要时,应做出临时性预报,并且必须有文字和图纸。
6、水害预测预报月报表,每月5日以前由矿地测科做出,矿总工程师审查后,由矿地测科报送矿长、副矿长、矿总工程师,各科科长,收到人签收。
7、重要水害预报,由矿总工程师审查后,上报集团公司主管领导,收到人签收。
8、生技科是矿井防治水主管部门,必须按照有关规程规定有计划地开展水文地质工作,为矿井防治水预防重大水患事故提供详实可靠的基础成果资料,并以书面形式做出预测预报。
9、生技科应根据本单位年、季、月采掘生产计划,分析预测各采掘工作面及周围受水害威胁情况,及时提供相关水文地质资料,下发年度、季度和月度水文地质预报,年报应于2月10日前签发;季报应于每季度第一个月10日前签发;月报应于每月5日前报出,在采掘施工过程中,当井下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出现突(涌)水征兆、接近可疑水区和可疑老空区时,地测部门必须及时发出临时水文地质预报,提出处理措施,并且必须有文字和图纸。
9、预报内容应包括地点、范围、对生产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等,预报结果应保证煤矿正常安全生产,无因预报错误造成工程事故。
10、水情水害预报应包括周分析、月预报、季预报、年预报。年、季、月底总结,并按年装订成册。水害预报图表要相符,内容要齐全,描述要准确,措施要有针对性,签字要齐全。
11、若当月生产计划变更,存在水害隐患,要提前5-6天发水害通知单。
12、预报结果应保证煤矿正常生产,不会出现因预报错误而造成透水事故现象。
煤矿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作者:安全管理网 来源:安全管理网 点击: 461 评论:0 更新日期:2013年12月15日
一、地质测量科是防治水工作的主要职能科室,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水患排查治理方案、设计、计划和措施的编制,掌握矿井水动态变化,收集、分析、整理、提交各类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检查、督促各项防治水措施的现场落实。
二、水患是指在煤矿建设和煤炭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人身伤亡或者经济损失的水害危险性因素。水患可按严重程度、解决难易、工程量大小分为三级:
A级:危害严重,有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治理难度及工程量大,由公司及上级煤炭管理部门协助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如受奥灰水威胁的采掘工作面;图纸、资料与实际严重不符;超层越界开采或者擅自开采、破坏保安煤(岩)柱等。
B级:危害比较严重,有可能导致人身伤亡或者较大经济损失,或治理难度及工程量较大,须有各矿限期解决的隐患。如老空水、顶底板砂岩水、断层水、钻孔水等。
C级:危害较轻,治理难度及工程量较小,煤矿区(队)生产部门能够解决的隐患。
三、生产矿井必须建立水文观测系统,水文地质人员按规定时间坚持观测,特殊情况下加密观测。对受水威胁的工作面也要定期探测。
四、建立水情水害定期预报制度,要有月预报、季预报、年预报,年、季、月底总结,并按年装订成册,存档备查。
五、建立水患排查治理制度。每月由总工程师组织地测、生产、调度、安监、机电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当月生产作业计划进行水情水患排查分析,确定级别,并将排查出的A级隐患报公司。公司经有关生产处室审查会签,提出处理意见,并反馈到矿井,由各矿组织实施。
六、每季度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地测、生产等有关专业人员收集、调查、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老窑情况,并做好调查记录,发现超层越界应及时上报公司,公司要采取相应措施。
七、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和技术人员根据矿井生产实际情况,每年进行一次水害因素分析、预测,制定治理防范措施,纳入矿井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并根据现场实际及时修改补充。对避水灾路线及路标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保证行人畅通,路标醒目。
八、每月由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一次水情水患排查分析及防治水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防治水办公室每旬对受水威胁的头面进行一次覆盖式检查。防治水措施不落实的要立即停止生产并及时向总工程师、分管负责人汇报处理,重点头面要做到天天分析,跟踪管理,直至消除隐患。
九、必须根据排查出的隐患编制治理方案措施。A级隐患的治理方案措施由矿总工程师组织编制,报公司审批后实施,B、C级隐患的治理方案由矿总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十、水患治理必须严格按防治水治理方案或设计组织实施。A、B级隐患的治理方案措施由矿主要负责人组织实施,C级隐患的治理由区(队)业务部门负责落实。
十一、水患治理应坚持“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有掘必钻,先钻后掘,先治后采,不治不采”的原则,必须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十二、应根据水患的级别及具体实际情况,对安全隐患进行检测、评估和监控,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应急措施。
十三、对A级水患的治理资金应从煤矿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中列支。集团公司本着“先急后缓、重点工程重点补助”的原则给予补助,不足部分由各矿自筹解决,确保水患治理资金的落实。凡是申请公司补助的项目,必须报单项工程设计,经集团公司审批后组织实施,工程结束经验收合格,给予适当补助。
十四、A级水患治理完毕后,矿组织自检,合格后报公司,公司将组织有关人员验收,合格后逐级上报备案。
采 空 区 管 理 制 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我矿经过多年的开采,加之小矿点的无序开采,在矿区地下形成大量的空区,这些空区的存在,给我矿的安全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隐患越来越明显。为了防止灾害性事故的发生,制定空区管理办法。
第二章 细则
第二条:空区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总工程师 副组长:生产矿长
成员:安全管理科长、生产技术计划科长、地质测量科长、工程管理科长、调度室主任、工农办主任、财务科长、北采区技术主任、中一区技术主任、中二区技术主任、南一区技术主任、南二区技术主任 第三条:工作小组职能(1)、负责协调全矿的空区管理工作,把地质灾害预测及地压监测与管理纳入日常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由此产生的技术、生产、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2)、定期召开小组会议,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听取各部门工作汇报。分析各重点部位的监测结果,制定措施,布置下一步工作。遇到特殊情况时召开专题会议。
(3)、检查基层空区监测与管理工作情况,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组织协调较大规模的监测任务的落实。
(5)、成员单位的负责人为本单位此工作的第一负责人,要落 实专人专职或兼职具体工作人员,按本单位职责范围开展工作。第四条:职责分工协作管理(一)、安全科职责
负责对全矿空区灾害预报的监督管理。
1、负责协调安全系统经常性地对矿重点部位及井巷工程进行监督监测。
2、随时听取各单位的情况汇报,并做好记录。
3、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协调日常工作。
4、制定防治空区灾害措施,制定应急预案。(二)、地测科职责
1、负责协调本系统人员对重点部位的监测,资料的整理。
2、结合相关部门与采区单位负责对矿区内地表塌陷区、错动区进行监测预报。
3、为便于安全生产,必要时根据采区单位提交的经相关部门同意的探空设计,配合采区单位用地质钻进行空区探测。
4、负责全矿范围内民采空区的监控检查。
5、负责井下新旧民采空区的实测,及时准确的绘制当前破坏图,及时提交技术科、安全科及相关采区。
6、对在实测过程中,可能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可能诱发大的地质灾害时,应及时向矿有关部门及总工程师、资源矿长、生产矿长汇报。
7、根据生产技术计划科、安全科确定的重点场所或井巷工程等应及时提交周围民采空区变化图。(三)、生产技术计划科职责
1、确定矿区范围内采空区、地表塌陷区、错动区。
2、负责研究空区变化,并对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给与技术的论证。
3、根据地质测量科提供的民采破坏图、民采空区与我矿重点场所,井巷工程、矿柱、矿体的相互位置及影响程度,结合安全科从技术上论证,确定我矿当前监测重点。
4、推广应用在采空区监测地质灾害预测方面的新技术、新成果。
(四)工农办职责
根据技术部门确定的空区影响范围,通知周边村镇做好,防止人员误入。
(五)财务科职责
负责空区监测、治理等费用的筹措及管理。
(六)工程科职责 负责组织施工地表空区塌陷的相关治理工程。(七)采区技术主任职责
1、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制定民采空区预测及防范灾害性重大事故规章制度。
2、根据地质测量科提供的当前民采空区图及技术计划科、安全科确定的监测重点,对空区影响较大,井巷部位重点场所,通过技术测量等手段进行监控。
3、在安排生产计划中,要详尽研究本区内空区资料,优先安排防范灾害性事故安措工程。必要时,由计划科、地测科、安全科根据采区提交探空设计,进行会审,提交地测科实施探空。在相关部门指导配合下,抓好空区下开采,空区的变化监测,及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预测,并建立相应技术台帐及时将情况汇报安全科。
4、每月向矿空区监测及预防灾害小组提交当前监测及预测报告。第五条:工作程序及管理方法
(一)、采区应由安全、技术、地质、测量等专业为主组成空区监测管理小组,由技术主任或生产(安全)主任任组长,将名单报相关单位。具体工作开展程序:
①采矿技术专业要按所辖区域内的相关工程(开拓工程、永久工程及临时工程、采场工程)、人员机械作业情况等确定采空区界限。
②地质测量专业要按季制出各种采掘平面图、剖面图及地质剖面、无底柱采场的进路剖面图。图纸上应详细准确的注明自采工程现状、已掌握的民采工程现状,以及自采与民采的相互关系。
③由采矿专业以上下盘60度、走向70度的移动角确定移动带,安全、地测专业现场(上分段及上一中段开拓巷道)布置警示线或标志。
④现场监察以安全测量专业为主,视具体变化情况(围岩发生变形、裂隙裂缝、位移冒落等现象)确定观察密度和次数,观察方法以目测为主,辅与封泥、贴条等办法,必要时布点仪器观测。无论何种方法都要做好记录。记录主要内容:观察地点、日期与时间、观测者、观测数据与变化情况(裂隙或裂缝的走向、倾向倾角、密度、开口宽度、裂隙面结构、岩性等等),根据现场记录进行室内整理及数据统计分析并建立相关资料台帐。发现异常时及时向矿安全科、技术科、地测科、调度室汇报,现场检查共议解决方案。
⑤在采掘施工中发现民采活动或民采空区相遇,应立即通知矿调度室、安全科、技术科、地测科。
(二)、地质测量科要全面清理出前期民采空区图,递交给采区、技术科。新发现的空区要现场实测,成图不得超过6个工作日,成图会签后提交地测科。地测科将民采图按两个功能展开,一是矿量核查,二是与采区联合制出民采空区与自采工 程相互关系,提供给安全科、技术科与采区,采区按程序(一)进行。
(三)、技术计划科接到采区、地测科提交的自采空区、自采工程与民采空区相互关系图,确定防保措施(开采方法、作业方法、支护方式等),确定移动带。安全科根据采区与相关科室提供的资料确定预警范围、高危险区、停止作业区。并督促采区、工农办、工程科实施,此项工作为每季末进行一次。特殊情况采区可采取紧急安全措施,并及时报告矿调度室,由相关单位现场检查,共议方案与措施,落实具体施工方案、工程进度、质量、考核办法等。
(四)、安全科为此项工作开展的牵头单位,办公地点设在安全科。相关单位要经常向安全科通报情况,安全科视具体情况组相关单位共议,有权检查相关单位工作开展的程度与效果,落实考核项目及奖罚程度。
(五)、地表塌陷范围由技术计划科统一协调管理,资源科、地测科与采区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测量圈定。
(六)、采区根据已掌握或在安全不确定因素较多地段布置掘进工程(制定特殊作业要求如打超前孔的办法等),摸清民采空区的相关位置关系,必要时布置坑内钻探空区,由地测科组织实施。第六条:考核与奖罚
l、经调查确定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是由空区管理工作不到位引起的,罚工作小组1000—10000元,按具体责任分担。
2、采区现场检查发观地压异常或其他异常时,采取果断措施避免了重大事故发生,奖i000—10000元,现场检查人员恪守职责,基础工作开展规范和标准,年未经工作小组检查评比合格者奖励,不合格者处罚,奖罚额度500~2000元。
3、开展空区监测与管理方法的探讨与研究,方法要求标准是 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方法一经推广证明有效,视有效程度给予奖励。
4、对于管理中成绩突出的由矿给予相应的奖励。第三章 附 则
第七条:本制度与上级下发的有关制度文件相抵触时,以上级文件为准。第八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实行。
密闭巡检制度
1、井下所有密闭要编号挂牌管理,牌板内容有:地点、类 型、CH4、CO2、温度施工时间、施工人员、验收人,填写要清楚,准确无误。
2、对发现有水的巷道,密闭前方必须设置反水池。
3、对有自燃发火煤层的采区进、回风密闭,密闭上要设观测孔、灌浆孔、措施孔,孔口要封堵严密,并且每周对其进行一次CO检测。
4、回采工作面完毕后,进、回风顺槽巷道应及时密闭,瓦检员每班检查一次密闭处的CH4、CO2、温度,并及时填写在瓦斯牌板上。如发现异常,立即汇报,并进行处理
1、严格按巡回检查路线检查瓦斯,检查次数规定为:采区或一翼回风、采掘工作面回风(重点检测)回风上隅角、利用局扇通风的巷道回风处,每班至少检查2次;机电硐室、已采区、无人工作区域或采用全风压通风的煤仓、水仓,每班至少检查1次。
2、半煤巷、煤巷正副巷同时并进的两个掘进头,可设一名专职瓦斯员,检查入风、煤头、工作面的风流、盲巷回风局部、联巷及分区回风的瓦斯浓度,每班至少检查2 次。瓦斯异常区域设专职瓦斯员,瓦斯员在巡回检查瓦斯时,有一处瓦斯超限,立即停止该工作面作业。
3、通防科根据矿井通风系统,划分瓦斯检查区域,确定瓦斯检查人员,规定巡回路线、检查时间、内容,并制定各区域瓦斯巡回检查计划图表,要求每次巡回检查时间不超过3.5小时,检查时间误差不超过20分钟。瓦斯员检查瓦
斯时,同时对照检查甲烷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处理。
4、瓦斯员必须严格按巡回检查路线表规定的地点、时间、内容检查,保证所负责区域的瓦斯达到无超限、无积聚,每次检查结果及时填写牌板、图表,并汇报井上调度人员,做到“三对口”。
5、瓦斯员使用光学瓦检仪检查瓦斯,且带有不少于2m的胶管和检查棍。检查煤仓瓦斯,以用胶管伸入煤仓2m为准,瓦斯浓度达到1.5%时,停止附近20m内电器设备运转。
6、瓦斯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向通防科汇报。
7、瓦斯员必须在井下指定地点交接班,专职瓦斯员必须在现场交接班。交接班时,交清本班情况及下班须注意问题,并在图表上签字交接。如分工区内发现瓦斯超限,无计划停局扇或未处理完瓦斯,必须在工作地点交接班。
8、当班瓦斯班长要认真检查瓦斯,巡回检查工作质量,分析审查图表,帮助处理问题,班后及时汇报。
9、凡通防部门领导,下井遇到瓦斯员,必须审查图表,询问当班情况,发现问题要帮助处理完毕或提出处理意见,并汇报通防科后,方准离开现场。
10、严格瓦斯巡回检查制度的监督考核,凡发现瓦斯员脱岗、漏检、虚报、假报瓦斯情况,坚决给予开除或开除留察的处分
二、瓦斯方面 瓦斯管理制度
1、瓦斯检查
1)、采掘工作面每班检查两次。采煤工作面每次要检查工作面、回风流及隅角处的CH4及CO2浓度及工作面温度;掘进工作面要检查工作面及回风流中CH4、CO2浓度及工作面温度。
2)、停采工作面或不具备开采条件工作面或临时停采的工作面每班检查一次,停工不停风的开掘面检查一次。
3)、采掘面外的采空区密闭执行周普查制度,检查密闭墙内外CH4、CO2、CO、空气温度及氧气浓度,开启观测阀门风流方向及密闭完好情况。
4)、井下移动变电站、泵站等电气设备前后20m范围内均应进行CH4及CO2检查,每天检查一次。
5)、瓦斯检查人员必须在现场填“瓦斯检查班报册”和“瓦斯检查记录牌板”,保证三对口。
2、瓦斯员巡回检查与请示报告
1)、矿井检查路线由通防科通制定,经主管技术的通防矿长和矿总工程师签字后执行。
2)、各班瓦斯员必须按规定路线和时间进行检查,并按时间汇报。
3)、瓦斯员必须如实填报瓦斯检查结果与时间,严禁空班、漏检或假检。
4)、瓦斯员必须认真执行瓦斯管理制度。
5)、瓦斯员在执行巡回检查过程中,同时负责“一通三防”设施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通防科,特殊情况根据通防科值班指示,采取措施处理。
3、瓦斯员交接班
1)、瓦斯员必须在指定地点交接班。
2)、交接班时间:不同地区均按巡回检查规定时间交接班。3)、瓦斯异常区或区值班人员指定必须在现场交接班的专职瓦斯员,要在现场交接班。
4)、上、下班人员必须将当班瓦斯情况、应解决或应注意的“一通三防”问题交接清楚。
4、瓦斯报表审批
1)、瓦斯员每班必须认真填写瓦斯报表。
2)、日报表每日由通防矿长审核签字后,报矿总工程师审阅签字,最后报总经理审阅并签字。
3)、每日经审批的瓦斯报表要分送相关公司领导各一份。
八、处罚规定
超限运输管理 篇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以来,重点建设项目规模迅速扩大,同时重型车、大型平板车辆也日益增多。大型物件运输的兴起,有力促进了我国重大装备生产制造业及物流业的国际化、现代化,持续保障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受利益驱动,车辆违法超限运输现象也愈演愈烈,严重威胁公路设施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违法超限运输行为越发迫切。2000年,原交通部《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2000年第2号令,简称2号令)出台后,对大型物件运输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我国超限运输车辆通行管理和治理违法超限运输工作由无序、间断、不规范状态,逐步步入正规化、规范化轨道。但随着运输需求的增多,超限运输审批的局限性、不便民等问题日益凸显,无法满足新时期的要求。
另一方面,2004年九部委开展联合治超以来,全国货车严重超限超载运输蔓延的势头得到有效遏止,但随着治超工作的深入,原规章存在的自身缺陷及不足逐步显现,如执行标准不
一、处罚裁量权过大等问题。此外,通过多年来对超限超载治理,交通运输部制定并下发了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其中一些在实践中证明行之有效,有必要上升到规章的层次予以固化,这也符合依法治国的要求。基于以上几方面考虑,交通运输部在总结多年治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需求以及上位法规定,对《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进行全面修订。
修订后的《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分五章,共五十五条,分别是总则、大件运输许可管理、违法超限运输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与原2号令相比,修订的主要内容是:统一了超限认定标准,优化了大件运输许可流程,加强了对大件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的管理,规范了对违法超限运输行为的处罚等。
一、统一了超限认定标准。在2004年集中治超中,为了遏止严重违法超限行为,制定了每轴平均轴载不超过10吨,车货总重最高不超过55吨的超限认定标准,与原2号令的认定标准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也与2004年发布的《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2004)车辆生产标准有所不同。与此同时,公安交警部门按照车辆行驶证核定的载质量进行超载治理,标准不统一矛盾越来越突出,国务院文件及相关部委联合发文中曾多次提出统一超限超载认定标准的要求。因此,《规定》结合近期修订的《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2016),对原超限认定标准进行了修改:一是在重量超限认定上,经与公安部、工信部等部门协商一致,按照GB1589确定的最大质量限值作为超限认定标准。二是在外廓尺寸超限认定上,继续沿用了车辆高度4米的标准,车辆长度参照GB1589调整为18.1米,车辆宽度调整为2.55米。并在此基础上,对超过宽度和长度标准,但符合《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规定,且车货总质量未超过限定标准的冷藏车、汽车列车、安装空气悬架的车辆以及专用作业车,不认定为超限运输车辆,使之与车辆生产标准保持一致。
二、优化了大件运输许可流程。《规定》对《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确定的跨省大件运输联合审批机制进行了细化:一是对大件运输许可实行等级管理,按照高4.2米、宽3米、长20米和高4.5米、宽3.75米、长28米及总质量100吨的标准将大件运输许可分为三种情形,并在申请材料、程序要求、办理时限上予以区别对待,进一步提高了许可效率。二是规定了受理时间,申请跨省大件运输的,由起运地省级公路管理机构受理,并由其在2日内向沿线各省级公路管理机构转送申请资料。三是规定了办理时间,沿线各省级公路管理机构应根据运输物品的情形分别在2日、5日或者15日内作出许可决定,统一受理和集中办理的时间分别不超过5日、10日或者20日。四是涉及上、下游省份路线或者行驶时间调整的,由起运地省级公路管理机构组织协调处理。五是沿线各省级公路管理机构同意申请的,由起运地省级公路管理机构发放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
三、提供了多项便民服务措施。一是要求公路管理机构加强与辖区内重大装备制造、运输企业联系,及时掌握其制造、运输计划,加强服务和监督管理。二是要求公路收费站设臵超宽车道。三是规定了对同一大件运输车辆多次通行固定路线,装载方式、装载物品相同,且不需要采取加固、改造措施的,申请人可以根据运输计划向公路管理机构申请办理行驶期限不超过6个月的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四是要求建立大件运输许可管理平台,为公众提供网上提交申请、实时查询办理进度、网上打印通行证等便民服务。
四、规范了加固、改造等行为。对于申请人自行采取加固、改造措施的,要求公路管理机构要对加固、改造方案进行审查,加强现场检查并组织验收。对于申请人不能采取有效加固、改造措施的,可以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由公路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加固、改造方案,并组织实施。同时要求采取的加固、改造措施应当满足公路设施安全需要,并提出具体原则。
五、规范了大件运输许可收费行为。《规定》对《公路法》明确的收费范围作了细化:一是需要采取加固、改造等防护措施的,所需费用由申请人承担,相关收费标准应当公开、透明。二是需要采取护送措施的,由申请人自行采取;不能自行采取的,可委托公路管理机构实施,收费标准由省级交通运输部门会同财政、物价部门制定。此外,对经批准的大件运输车辆,途径实行计重收费的收费公路时,对其按照基本费率标准收取车辆通行费。
六、建立了大件运输许可信用管理制度。明确提出了承运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超限运输许可的,在1年内不准申请超限运输许可。
七、明确了货运源头管理措施。一是强调了货运源头单位、货运企业和驾驶人的义务:货运源头单位应当安装符合标准的称重检测设备,对出站(场)货运车辆进行称重检测,签发货物装载单,确保出站(场)货运车辆合法装载;货运源头单位、货运企业应当加强对货运车辆驾驶人的教育和管理,督促其合法运输,不得指使、强令货运车辆驾驶人违法超限运输;货运车辆驾驶人不得驾驶违法超限运输车辆,途中应随车携带货运源头单位签发的货物装载单。二是明确了货运源头的监管主体和职责: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通过巡查、技术监控等方式加强对货运源头单位的监督检查,督促其落实车辆合法装载的责任,制止不符合国家有关载运标准的车辆出场(站)。
八、规范了路面执法行为。一是规定公路管理机构应当采取固定检测、流动检测、技术监控等方式,对货运车辆进行超限检测。采取固定检测的,应在省政府批准的治超站进行。二是规定公路管理机构可以利用移动检测设备,开展流动检测。经流动检测认定的违法超限运输车辆,应当就近引导至公路超限检测站进行处理;流动检测点远离公路超限检测站的,应就近引导至地方交通运输部门指定并公示的路政执法站所、停车场、卸载场等具有停放车辆及卸载条件的地点或者场所进行处理。三是规定公路管理机构应当根据保护公路的需要,在货物运输主通道、重要桥梁入口处等普通公路以及开放式高速公路的重要路段和节点,设臵车辆检测等技术监控设备,依法查处违法超限运输行为。四是规定公路管理机构应当使用经依法定期检定合格的称重检测设备;未定期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其检测数据不得作为卸载或者处罚的依据。
九、增加了计重收费站发现违法超限运输的报告义务。计重收费站利用称重检测设备发现通行车辆涉嫌违法超限运输的,有权拒绝其通行,及时报告公路管理机构,并提供相关称重数据、照片、视频监控等资料。
十、提出了超限运输检测技术监控记录资料以及计重数据等资料作为证据使用的规定。2012年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和2015年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都增加了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种类。《规定》据此要求公路管理机构可以根据保护公路需要,设臵超限运输车辆动态检测等技术监控设备;违法行为地或车籍所在地的公路管理机构可以根据这些技术监控设备记录资料,对违法超限运输车辆的所有人依法予以处罚。利用这种“非现场执法”形式获取的证据来执法,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此外,还确立了计重数据等资料的法律地位,规定公路管理机构有权查阅和调取公路收费站车辆称重数据、照片、视频监控等资料,并可以将调取的称重数据、照片、视频监控等资料作为行政处罚的证据使用。
十一、明确了违法信息登记抄报和处理反馈制度。一是要求公路管理机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建立联动执法工作机制,加强对违法超限运输的货运车辆、车辆驾驶人、货运企业、货运源头单位的责任追究。二是公路管理机构在违法超限运输案件处理完毕后7日内,应当将与案件相关的信息和资料抄告车籍所在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三是对1年内违法超限运输超过3次的货运车辆和驾驶人,以及违法超限运输的货运车辆超过本单位货运车辆总数10%的道路运输企业,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法处理,并将结果向公路管理机构反馈。
公路超限运输的危害及措施 篇7
公路网的发达, 在强劲支撑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带来了不可回避的问题。随着交通运输市场竞争的加剧, 部分运输企业重利益、轻安全, 违法超员、越限运输。超限超载不仅造成公路运输市场的无序竞争, 而且使公路不堪重负, 大大缩短了公路的使用寿命。统计表明, 按目前公路运费计算, 严重超载车辆每获得1元的利润, 对公路造成的损失就达6元。近几年来, 超载巳成为公路与桥梁的“致命杀手”, 致使国内一些公路提前进入大修期, 使公路的维护成本大大增加, 影响了公路网的通行效率。
1.1 超限运输对路面的损害
交通部有关部门和机构, 为了弄清车辆超载对公路的破坏程度做了专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车重增大至路面设计承重的两倍时, 其对路面的损坏将增大到原来的20倍左右。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和《公路水泥路面设计规范》进行理论计算, 当车辆轴载质量超过标准轴载质量一倍时, 车辆行驶沥青路面一次, 相当于标准车辆行驶256次;车辆行驶水泥路面1次, 相当于标准车辆行驶65536次。大量超过公路、桥梁限载标准的运输车辆, 严重损坏了公路, 缩短了其使用年限。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 我国公路路面的设计荷载为单轴双轮荷载10KN, 公路若按这个荷载承载、在理论上, 公路的使用寿命接近设计年限。如车辆作用于路面的实际荷载超过路面的设计荷载, 那么公路的使用寿命将要缩短。
1.2 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严重影响交通安全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一系列群死、群伤交通事故, 许多都与车辆的越限、超载有关。车辆严重超限, 使车辆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状况降低, 车辆的稳定性、刹车性能、悬挂承荷能力、转向可靠度趋差, 轮胎爆裂的可能性增大, 极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
1.3 超限运输严重扰乱运输市场秩序, 引起恶性竞争
超限者是以利益为目的。由于运输市场运力供大于求, 竞争激烈。承运者为争揽货源, 竞相降低运输价格, 以低运价吸引货主。压价的结果, 使社会必要运输价格低于正常运价水平。为了弥补降价造成的经济损失, 车主常通过多装和逃避交通规费的办法获得补偿, 使运力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 而无货可运的车主, 则以更低的运价争揽货源, 则以更多的超载来减少亏损。于是, 陷入到一个“超载一运力过剩一压价一再超载”的恶性循环往复, 且愈演愈烈的怪圈。据调查, 超载, 这种低成本、不规范的畸形运输方式, 长期维持着“长三角制造”不为人知的陈旧物流体系。从20世纪80年代起, 到2004年“查超”行动前, 公路货运价格长期定在每吨公里0.30元左右的世界最低水平, 而规范运输的运输成本价格应该为每吨公里0.70元。严重的价格扭曲不仅搅乱了运输市场, 而且使以现代化著称的“长三角制造”丧失了物流改造的成本动力, 这是很不正常的运价水平倒置, 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是一种非正常经济现象。
另外, 由于竞相超限运输, 部分汽车制造厂家被利益驱动, 迎合市场, 非法生产“大吨小标”汽车和非法进行汽车改装, 使超限运输呈现规模化, 进一步加剧了超限运输。同时, 由于国家对运输市场的调控力度不足, 法规滞后, 不能从根本上对车辆超限现象予以整治, 放任了对超限车辆的管理, 在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运输市场的无序竞争。
1.4 超限运输扰乱了养路费和通行费政策, 制造了新的不公平
由于所有的公路收费, 都是按车辆核定的吨位收取, 而超限车辆超过核定的转载量, 使每吨实际缴费额减少, 降低了单位运输成本。这样, 在同样运价水平时, 超载运输者, 就可获得比守法经营者更多的利润。对国家来讲, 漏征了大量规费;对遵守运输市场法规的人来说, 无疑是不公平的。
2 措施
2.1 定点检查与巡回检查相结合
定点检查, 主要是在国道、省道主干线、与外省、市交接的主要交通进出口路段, 通过设立固定的检查站卡, 检查来往的超限运输车辆, 查处违章。固定检查站大体有两种形式:一是由交警、路政、运管、征稽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站, 各方派人参加, 统一路检项目, 统一办理业务手续, 统一值班值勤;二是由路政、运管、征稽部门在公路路口、桥头、渡口、隧道口设检查站、收费点, 各司其职。巡回检查, 是指路政管理人员驾驶车辆, 对一条或数条公路进行住复或穿插的巡查, 对超限运输车辆, 及时拦截检查。定点检查的优点是, 固守一点, 每车查验, 所需的人数较少, 对在某一条公路上行驶的超限车则在通过检查站前做好各种应付准备, 过了检查站就继续违章。而巡回检查则可出其不意, 使其防不胜防, 弥补定点检查的不足,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要把定点检查与巡回检查结合起来, 偏废任何一方都是不对取的。
2.2 经常检查与突击性检查相结合
经常性检查, 是对查处违章超限运输的密度较大而言的, 指路政管理人员在辖区内对所有公路进行巡查, 这是一种常规的检查方法, 目的在于及时发现违章和处理违章。
突击性检查, 是指集中一定时间和一定力量, 对超限运输进行专项治理的枪查。突击性检查, 主要体现在集中和统一上, 即在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范围内, 集中力量, 统一布置, 统一时间, 统一指挥。县 (市) 一般为“月一次, 市 (地) 一般为1季度一次, 省 (直辖市、自治区) 一般为半年或一年一次, 其特点是, 能形成较大的声势, 取得阶段性成果。突击性检查, 应根据实际情况布置合理的时间、地点、任务和要求, 行动可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兄弟单位通报有关情况, 以争取支持, 避免重复检查。在超限运输的路检路查中, 必须把经常性检查与突击性检查结合起来。
2.3 治标与治本相结合
治标就是发现违章, 查处违章;而治本, 则是预防为主, 加强源头管理, 加强基础工作。治本的措施在于:各级路政管理机构, 应对辖区内所有超限运输承运单位进行调查摸底, 即了解辖区内有多少超限运输单位, 每个单位有多少辆车、车型、自重、载重、轴载质量、轴距、轮距等技术参数;了解超限运输单位的业务营运情况、运力和运量的关系、经常行驶的路线等。并把这些资料建档立卡, 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对这些车辆实行上门管理, 即办理手续, 交纳补偿费等, 减少违章行为的发生, 变以往的等违章到“站”为找违章“上门”。
2.4 白天检查与夜间检查相结合
就检查时间来讲, 一方面, 出于白天查的紧, 有些车辆为逃避检查而故意在夜间行驶;另一方面, 一些超限运输的集装箱车辆大多在夜间行驶, 尤其在夏季的夜晚, 超载现象较为严重。因此, 必须把白天检查与夜间检查结合起来, 根据季节特点, 妥善安排检查时间, 杜绝违章超限运输行为的蔓延。
3 治理超载超限运输的意义
3.1 是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手段
近3年, 我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10多万人, 受伤50多万人, 高居世界第一。在公路交通事故中, 由于车辆超载超限引起的事故比例较大, 特别是约有50%的群死群伤重特大交通事故, 都与超载超限有直接关系。
3.2 是交通运输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近几年, 我国公路交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和较大的建设规模, 发展势头很好。然而, 车辆超载超限, 导致公路、桥梁设施严重损坏, 使用年限明显缩短。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轴重超限会使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年限缩短40%以上, 沥青路面缩短20%~30%以上。公路的路面设计使用寿命一般为15~20年, 由于严重超载超限车辆的碾压, 不到两三年就需要大重修。仅此一项, 我国公路每年蒙受300亿元的损失, 占当年完成投资3000多亿元的10%, 损失巨大。
参考文献
[1]葛慧敏;道路超限运输问题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 2005.
治理公路超限运输的经济学思考 篇8
【关键词】治理;超限运输;经济学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道路设施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道路运输也已经成为当今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超限运输问题却是其中的难题,不仅仅是对道路设施造成了损害,而且也给道路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从根本上杜绝公路超限运输行为,需要从超限运输经济学的角度,深入的分析,找到超限运输的根本原因,从而为制定治理办法提供帮助。
一、超限运输的经济学性质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超限运输行为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弊端,除了对道路设施的破坏,还有道路安全的隐患。但是抛开道路角度,对人身安全和社会稳定也存在损害,环境污染问题就不能忽视,而且对于汽车产业来说,超限运输也扰乱了其正常的生产经营。对于科学和有效的治理弊病,首先需要找到其确切性质。其实,从学术上来讲,超载工业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十分严重的,不亚于经济对社会影响,这也是一个典型的现象,源自外部的负面影响,因此对其的治理也是一个合乎逻辑的情况。也就是说超限运输不仅仅是表面上的问题,深入到经济中,它对我国的消费和经济发展也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超限运输的原因
1.超限运输的一般原因
面对日益狭窄的利润空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运输单位抓住一切机会,就是为了获得竞争优势,首先采取负荷的运输方式,进一步降低关税,然后通过恶意超载来保证运输利润,最后,将运输市场竞争的损失,转嫁到公益的道路上,这使得超限运输成为一个运输竞争中的讨价还价的筹码。同时,由于国内经济发展阶段的限制,目前主流的商品运输行业属于低价值、低风险的散装车辆运输现状,基本上每个人都可以运输,这反过来又使需求方的所有者提供公认的运输价格,他们主要关心的是竞争价格,而不是运输竞争行为中的运输质量,这直接导致了个别超限运输情况,运输质量根本达不到市场需求,从而对超限运输形成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超限运输的根本原因
目前,交通运输市场供大于求,行业恶性竞争,运价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我国的运输市场内的竞争一直都是比较激烈的,为了能够争得客户,各个运输企业更是想尽办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降低运输价格,但是运输商又想获得利润,自然而然的就开始出现超限运输的情况。
此外,由于近期燃料价格上涨,车辆配件价格、维修价格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道路维修,过度的路桥收费站和过多的相关费用,以及汽车零件的各种乱收费、乱罚款和征缴费,都给运输行业带来巨大的压力,运输行业的利润率也受到挤压,货运成本越来越高。
3.超限运输的经济学分析
公路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在经济学上,公共產品应由市民缴纳税款,以获得正确使用道路的范围,同时也是一种购买和消费过程。公共产品不具备使用私人物品的排他性,私人产品是仅由拥有者所使用或支配,但是公共产品的消费不能排除他人消费,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支付相应的的代价享受公共产品的服务,公共产品的消费现象出现后,在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导致越来越多的“搭便车”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超限运输就是“搭便车”的行为,公共交通营办商利用公共产品的性质,道路的特点,并没有支付溢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免费赠品,造成道路资源的过度透支。运输商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公路运输商之间的利益不一致,运输商对自己有更具体的信息,主导方利用自身优势追求利润就会运用一些不正当的方式,并且对交通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如在吨位数值上对车辆负载信息进行隐瞒。另一方面,根据目前的收费制度,也让很多运输商有了可乘之机,他们往往缺乏道德约束,为了寻求利益最大化,他们往往经常进行超限运输。市场经济中,双方是平等的契约关系,但是运输商的超限运输过多了消耗了其正常支付的应用额度,但没有完全支付消费类产品的报价,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平等、诚信的原则,应该受到惩罚。
在经济体制中,商家都希望将利益最大化,为了追求利益,不顾及其他的客观因素,虽然资源有效的分配出去,但是市场机构中却出现了外部经济的情况,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经营的过程中,出现了外部效益,但是,这样的外部效益对目前的市场经济是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的,所以这样的情况也称之为外部非经济行为,超限运输所产生的超额利润是外部非经济行为,给社会效益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吕建新.超限运输及其经济学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3):128
[2]齐辉,杨子敬.公路超限运输的影响及治理措施[J]. 山西建筑,2011(2):342
【超限运输管理】推荐阅读:
超载超限运输12-26
超限运输的危害06-10
运输公司超限超载超速整改方案08-27
山东超员和超限运输车辆管理办法09-04
公路超限检测站人员管理办法06-06
超限超载06-04
超限处理09-01
公路超限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