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载超限运输

2024-12-26

超载超限运输(共11篇)

超载超限运输 篇1

摘要:本文针对公路超限超载运输引起公路桥梁早期损坏、车辆技术性能下降、车辆维修费用上升等, 提出了治理超限超载运输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汽车运输,超限超载,运输治理

一、概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公路货运流量的不断增长, 公路超限超载运输也愈演愈烈, 严重威胁到公路、桥梁的安全, 成为公路管理的一大“肿瘤”。根据有关部门统计, 我国每年有3, 000 亿元投资用于高速公路建设, 而超限超载运输每年给公路事业所带来的直接损失高达300 亿元, 其造成的经济损失令人触目惊心。同时, 超限超载运输公路事业所带来的巨大破坏, 直接影响到我国市场经济的不协调, 这种损公肥私的不正当手段, 阻碍着现代道路运输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第一,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超载车辆用“大吨小标”、加装钢板、接高马槽、安装悬轴等手段, 增加车辆的载货量, 超出额定载货量的几倍, 甚至几十倍, 这种掠夺式的运输方式, 对公路造成极大的破坏。公路是依据国家标准建造的, 按标准吨位和流量设计的, 无限度加大车辆荷载, 对公路的损害呈几何级数增大, 有资料表明, 超载10% 的货车对道路的破坏增加40% , 超载车辆反复行驶, 致使公路路面、桥涵过度承受负荷作用, 形成车辙、拥包、裂缝、沉陷等病害, 使公路早期破坏, 缩短了使用寿命。特别是对桥梁的破坏更为严重, 车辆荷载一旦超过桥梁的允许承载力, 就会使梁体开裂, 墩、台下沉变形, 形成危桥, 危及交通安全。第二, 由于超限超载车辆是按车户的要求进行加固、加槽来多装货物的, 这类改装的车辆只是单一增加了其装载量, 并没有对车辆的基数性能进行全面的完善, 极易造成车辆的各个部件运转不协调, 并且在超限超载的情况下, 更进一步造成了汽车牵引、制动、各部件的承受性能等方面出现问题, 极大地降低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极易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以往的资料表明, 因为汽车断轴、爆胎、刹车失灵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在改装车辆发生的事故中占75% 左右。第三, 由于汽车经常超载超限运输, 容易使车辆产生疲劳, 过早地进入大修期, 甚至早期报废, 这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诸如此类, 是不言而喻的。

二、有效治理超载超限运输的措施

( 一) 积极立法, 用法律的形式调整、规范对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管理。一是制定具有法律性的规章制度, 使运输业户知道哪些是可行的, 哪些是禁止的, 用制度来规范运输市场; 二是对管理者来说, 可以做到有法可依。目前我国对管理超载超限运输有一定的法律、法规, 但操作性不强, 规定的不够具体, 所以加大立法力度, 是建立治超长效机制的根本所在。

( 二)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营造治超的良好社会环境。加强对《公路法》以及与公路运输等相关法律政策的宣传力度, 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范围, 使相关运输企业、司机以及广大群众都能够学习、了解并且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进而为相关部门的执法管理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 三) 严禁机动车私自改动车辆结构。在车辆管理法中, 这种私自改装车辆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这种违法行为使得车辆超载严重, 不但自身行车危险, 还会对路面及其他行车人的生命构成威胁。因此, 出于尊重生命角度和爱护公路角度, 必须从超载的根源进行分析, 采取强制措施, 配合说服教育, 调动群众举报机制, 全面禁止超限超载车辆的上路行车。另外对于车辆维修企业进行强力监督与管制, 促进其合法经营, 杜绝“大吨小标”和倒卖产品合格证。

( 四) 加强对道路运输市场的监管。明确主体责任, 要充分发挥地区、部门之间的联运作用, 齐抓共管。政府应制定合理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 保证进入道路运输市场的主体具有合法的资质, 对其提供的运输服务作出明确要求。同时, 将不符合要求的业户清出市场, 以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 鼓励集约化经营, 实现规模经营、降低运输成本。制定产业政策引导高效低耗车辆的生产和销售, 促进道路运输车辆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结构升级。

( 五)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增强服务意识。执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执法人员的素质高低, 因此, 要加强对执法队伍的教育、管理和培训, 不断提高执法人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法律素质, 增强服务意识, 文明执法、热情服务。决不能将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渗透在治理工作中, 规范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 提高自身的文明意识, 做到以理服人, 以法管事, 以情感人, 强化爱岗敬业精神, 变管理为服务, 增强“维护路权、保护路产”意识, 努力做到文明执法、热情服务, 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管理水平。

( 六) 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各地区应树立大局观念, 杜绝地方保护主义, 构筑多重防线, 严堵超载车, 加强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的整治衔接, 使违章超载车辆无路可逃。各级政府要负责牵头, 组成交通、公安、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综合执法队伍, 统一政令, 联合行动, 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 加大检查力度, 要不断组织人员上路巡查, 严把检测站点关口, 要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打攻坚战, 持久战, 这样, 才能严格打击违规超载超限运输行为。

( 七) 加大装备投入, 强化检测手段。在治超过程中, 检测车辆的载重量尤为重要, 采用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 快速准确地测定是否超载, 为治超提供必要的依据, 有先进的检测手段, 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例如自2006 年11 月1 日全省治超工作全面启动以来, 榆靖分公司克服了重重困难, 坚持“堵截、疏导、劝返”进行治超, 认真扎实地工作, 但由于便携式检测设备受湿度和温度的影响较大, 检测数据不稳定, 误差大, 频繁出现故障等原因, 导致非超限车辆不能正常通行, 引发争议, 给治超工作加大了难度。2007 年5 月榆靖分公司率先启用了更先进的检测设备——地埋式静态检测仪, 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使治超工作井然有序, 工作有了明显成效。2007 年全年共检测车辆714, 987 辆, 超限车辆为7, 209 辆, 全部劝返, 超限率由治超初期的41% 降到了现在的1% , 劝返率为100% 。从这一例证中看出, 优良的检测设备是治超的必备条件, 所以治超不仅在管理上要狠下工夫, 而且在装备设备上要加大投入, 选用高科技的检测仪器, 既能提高工作效率, 又能使运输业户心服口服, 既不耽误非超载车辆的顺利通过, 又不放过超载车辆。除了在固定的检测站安置精度高、性能好的地埋式检测设备外, 而且要加大对移动式检测设备的投入, 开发研究高性能、全天候的移动检测设备, 这样, 可以大大提高检测的机动性、有效性, 使治超网点密而有序, 特别是对不封闭路段的检测, 效果更好。另外, 除对检测设备投入外, 还应在交通、通讯、取证等方面进行投入, 尽可能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来装备治超管理队伍, 使他们高效、准确地进行执法管理。

三、结语

治理公路超载超限运输, 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管理难度很大的工作, 它牵涉社会方方面面, 相对矛盾比较集中, 如何处理好各种矛盾, 解决好治理超载超限运输中的各种问题,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研究课题, 治超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 还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做很多工作。

参考文献

[1]史鸿远.公路超载超限运输的危害与治理对策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2]谢晓丹.公路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治理措施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 2011

[3]武建梅.超限超载运输对公路的危害及其治理措施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 2014

超载超限运输 篇2

1、擅自超限超载抛洒运输将面临行政处罚。/r/n

2、全力推进我市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抛洒和无牌照工作。/r/n

3、积极维护守法诚信 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r/n

4、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抛洒 筑牢安全行车“生命线”。/r/n

5、保护城市道路是每个公民应尽法定义务。/r/n

6、向爱护城市道路的人们致敬。/r/n

7、超载抛洒行为一天不消除 治理超载抛洒工作一刻不停顿。/r/n

8、淮南是我家,洁净靠大家,我爱我的家,要从“源头”抓。/r/n

9、构筑“源头”治超严密防线,促进治理超载抛洒深入开展。/r/n

10、让守法者得实惠,让违法者受损失。/r/n

11、禁止超限超载抛洒,保护道路畅通/r/n

12、超限超载抛洒,严管重罚。/r/n

13、禁止抛洒滴漏 加强环境保护/r/n

14、道路情系千万家,畅洁绿美靠大家/r/n

15、道路连着千万家 城管服务你我他/r/n

16、治理超限超载 共建平安大道/r/n

17、心连心、手拉手,共建“五彩淮南”/r/n

18、加强建筑工地文明施工建设,提高文明施工质量/r/n

19、自觉遵守建设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严格建筑渣土处置。/r/n

20、加大煤炭、矸石、石料、黄沙和渣土运输抛洒“源头”整治,提高和改善城市市容环境和城市空气质量。/r/n

21、加大煤炭、矸石、石料、黄沙和建筑渣土违章运输巡查处罚力度。/r/n

22、加大违章运输建筑渣土抛洒打击力度。/r/n

23、响应市政府号召,积极投入渣土运输车辆改装工作。/r/n

24、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全市渣土车辆改装任务。/r/n

25、加强我市煤炭、矸石、建材石料、黄沙和建筑渣土等场地规划整治工作。/r/n

26、加大加快处罚乱设乱建煤炭、矸石、建材石料、黄沙和建筑渣土堆放场地的违法行为。/r/n

27、尊章守纪光荣,违章违纪可耻。/r/n

28、治理抛洒滴漏,人人参与,全民有责。/r/n

29、严厉查处污染城市道路行为 严禁车辆带泥上路/r/n

30、严禁车辆带泥上路 严禁沿途撒漏渣土/r/n

【相关文章】《治超规定》宣传标语口号/r/n

1、请勿驾驶超限超载货运车辆。/r/n

2、自觉遵守《治超规定》,保障公路安全畅通。/r/n

3、认真贯彻落实《治超规定》坚决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r/n

4、建立治超长效机制,巩固扩大治超成果。/r/n

5、修路得民心,治超顺民心。/r/n

6、为了您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请不要超限超载运输。/r/n

7、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建设和谐社会平安河北。/r/n

8、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r/n

9、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r/n

10、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保护路桥关爱生命。/r/n

11、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是交通安全的天敌。/r/n

12、修路架桥造福社会,超限超载贻害无穷。/r/n

13、严禁车货总重超过55吨超限超载货运车辆行驶公路。/r/n

14、关爱您和他人生命,拒绝货运车辆超限超载。/r/n

15、超限超载害人害己,守法运输利国利民。/r/n

16、多方联动,依法治超,确保公路安全畅通。/r/n

17、超限超载运输,路桥不堪重负。/r/n

18、路桥承重有限度,货车装载应知足。/r/n

超载超限运输 篇3

关键词公路运输超限超载成因治理对策

一、超限超载运输形成的主要原因

1.公路与铁路运力配置的比例失调。铁路运输的货物主要是时效性差、低附加值产品,而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运输的货物中这类货物所占比重也比较高,说明就整个综合运输系统而言,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没有明确形成合理有效的分工,而在铁路运力不足条件下,便需要通过公路运输这些低附加值货物。以大秦铁路为例,作为我国“西煤东输”的骨干线路,目前的利用率已经达到了120%,不能满足煤炭运输需求。这条线路执行的煤炭运输费率高于全国铁路运价平均水平,使得大量煤炭运输需求转移到公路运输,导致公路运输的煤炭运输量大幅度增加,而在这种情况下,公路货运极易出现明显的超限超载运输现象。可见,对于像煤炭等低附加值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而言,由于铁路利用效率的饱和,不得不采用公路运输这种高成本运输方式,因而驱动了公路运输企业为降低成本、增加收益而采取超限超载运输行为。

2.运输成本与运输价格的矛盾。二十多年来,我国公路货运运价水平的变化与全社会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的增长趋势相悖。运输企业为降低成本,理论上可通过降低车辆成本、燃油成本、劳务成本、管理成本以及税费费用。实际上,前四种成本降低的可能性较小,以人员、材料为主的成本,其费用水平从总体而言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并且燃料费用更是连年攀升。因此,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便只有降低公路运输税费费用这一项。此外,一些汽车制造企业和改装厂商违反车辆生产技术标准,非法改装车辆,大吨小标等违法行为的存在也为运输企业超限超载逃避国家税费从而牟取暴利提供了现实可能。

3.公路运输市场的过度竞争。自改革开放以来,公路运输市场逐渐开放,大量集体、个人涌入公路运输事业,缓解了当时运力不足的局面。但是,随着公路运输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经营主体的过多与分散化使得运力逐渐出现相对过剩局面,此时企业为了承揽货源纷纷以竞相压价的方式降低运输成本。同时,由于经营主体难以形成规模化经营,使得公路运输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较低,由此形成的竞争基本上属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最终导致市场竞争的无序。由于缺乏规模化的运输组织,通过超限超载弥补过高的运输成本,进而获取利润便成了运输企业最为便捷的一条途径,形成了“压价—超限超载—运力过剩—再超限超载—压价”的恶性循环,长此下去将对公路运输市场的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治理超限超载运输的对策

根据造成目前我国超限超载运输的主要原因,提出以下相关治理对策:

1.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合理配置运输资源。综合运输体系的不完善是导致我国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政府部门应该从宏观方面调节各种运输方式的供给能力,合理配置各种运输资源,以达到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和相对比较优势。对于超限超载运输比较突出的领域,例如煤炭等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的运输,在短期内可以对铁路运输的技术装备以及线路等进行一定的改造,提高运输效率以扩大其运力;从长期来看,应大力加强和完善铁路等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注重线网的布局,在自然资源分布密集的地区需要有所侧重。另外,通过增加资本投入,改善运输条件,提高运输服务质量,以满足资源外运的需求。

2.建立公平合理的价格机制。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公路货运市场中原本具有较高经营资质的运输企业退出市场,而最终使市场被低层次承运者占领。在这种市场环境下,货物托运者对货运价格的预期相对较低,使行业整体处于微利状态。因而需要进一步加大运输市场交易信息透明度,建立公平合理的公路运输价格机制。同时,在低附加值、初级货物的中长途运输由铁路运输方式基本满足的前提下,公路运输货物则逐渐向体积小、批量少、批次多、高附加值的工业产成品运输为主,由于发挥了公路运输的相对比较优势,因此较高的运价水平容易被接受,这样可以提高公路运输企业的盈利水平。

3.制定严格的公路运输市场准入机制。目前公路运输市场内运输服务供给过于充分,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于是形成了以降低运价、超额超载运输为主的低层次市场竞争态势,甚至运输企业为在市场中继续生存,以低于供给成本的价格勉强维持经营活动。而造成这种恶性竞争局面的关键,在于公路运输市场进入门槛过低、市场准入管制力度不严。因此,公路运输市场应该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管制,以提高公路运输服务质量、运输效率,使整个市场的竞争进入良性循环,因而超限超载运输现象也将得到较为明显的控制。

三、结束语

总之,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治理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必须依靠公路运输系统各个部门紧密协作,通过严格的政府管制,建立完善的价格机制,形成良好的市场运作环境,引导运输企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使企业在正常经营情况下能够提高利润水平,逐步摆脱对超限超载运输的依赖。

参考文献

[1]崔红建,马天山.基于经济机理的公路超限超载运输长效治理机制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2):194-198.

[2]郭振东.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运输问题的策略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32(3):84~86.

超载超限运输 篇4

一、公路超限载运输的危害

(一) 损坏公路工程的路面、路基结构, 降低使用年限

在使用年限内, 公路工程在多种因素的制约下将长期处于迭变状态, 逐渐降低路面结构强度, 加大路表弯沉量。当荷载比路面承载能力大时, 将出现路面结构破损等现象, 一般而言就是坑槽、车辙、拥包、龟裂等, 尤其是在行驶过程中超载超限车辆突然出现紧急制动, 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在允许范围外产生路面变形和位移等问题, 同时因为超载超限车辆具有相应的方向, 部分路段长期受到高负荷碾压, 长此以往导致此路段出现严重破损现象。

(二) 容易出现堵塞交通的现象, 造交通事故

2012年, 全国因超速行驶、超员、超限超载导致的事故死亡人数占总数的14.4%, 是肇事致人死亡人数最多的交通违法行为。如2014年1月14日上午9时许在京港澳高速河南信阳路段947公里处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 在绵延将近6公里的路段内有多处发生车辆连环碰撞, 造成严重人员伤亡, 现场惨不忍睹。据交警现场透露, 伤亡人数达到一百人以上。

(三) 不利于交通运输市场的有序性, 极易出现市场混乱等现象

在我国运输市场中公路运输作用较为显著, 运输市场的主要构成因素包括:运力、运量及运价。超限超载等情况的出现在增加运力的同时, 将大大降低运价, 进而降低国民经济收入。为确保自身利益, 运输人员往往会选用超限超载运输的方式, 这种方式的大量出现将极大增加公路承受的荷载, 进而严重损坏公路内部与外部结构, 在损坏公路的同时, 也会出现市场竞争不公平的现象, 进而导致市场乱象, 为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公路超限载运输成因的经济学分析

(一) 运输经济人对利益最大化的盲目追求

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个体自私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运输经济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为追求运输利润最大化, 在收入增加和成本减少的共同作用下, 就会铤而走险选择超限超载行驶。于运输户而言, 运输收入与运输成本之间的差价就是其主要利益的来源方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油价上涨、费率上调等都增加了运输成本, 但运价却没有过多地提升, 这种情况下运输户所能获取的利润就逐渐缩小, 进行超限超载运输成为了实现其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随着计重收费措施的实行, 对大吨小标等现象进行了有效遏制, 并对车辆超限超载等问题进行有效控制, 并直接影响到了车辆结构调整与运价回升。但现阶段我国公路运输收费制度还不完善, 计重收费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功能, 更无法从根本上对超限超载问题进行有效处理, 特别是在短途运输低附加值原材料时, 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

(二) 运输市场的供过于求

20世纪90年代,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提升, 其产业形式也开始转变, 如第三产业为主体的劳动服务市场和生产、消费资料市场一起完成了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的转变。作为劳动服务市场的重要分行业, 公路交通运输市场出现了运量需求远远低于运力供给的问题。同时因为公路运输市场准入标准低、成本少等特点, 导致其服务质量远远低于其他运输方式, 导致其竞争优势都集中到价格方面。为获得货源, 运输企业往往选用降低价格, 进而出现运输价格低于运输成本的现象。为增加自身利润, 运输户就必须选用超限超载的方式实现利益最大化, 这种情况的长期出现, 加剧了运输过剩的矛盾, 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

(三) 公路破坏成本承担主体单一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超限超载运输产生的影响同工业生产中废气对环境的影响的类似, 是经济学外部负效应的重要表现形式。作为一种经济活动超限超载运输对外部产生的影响将导致第三方效用的降低或增加成本。在公路设施损害中超限超载运输并没有对自身造成直接损害, 即使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政策, 但普遍存在超限超载车辆多, 处罚车辆少的现象, 这些处罚费用根本无法承担公路维护的费用, 进而增加了公路工程维护的成本。

三、经济管理杠杆治理公路超限超载问题的策略

(一) 健全公路收费制度, 降低各种违规违法现象的出现

为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大公路运输收费制度的管理力度, 确保收费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 这对公路运输环境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建立完善的公路收费制度, 提高管理水平, 才能避免超限超载运输现象的产生。首先在公路交通运输中必须加大计重收费的推行力度。必须对计重收费费率的科学有效性进行全面提升, 对运输车辆收费价格进一步减少, 增加超限超载运输车辆的成本, 将超限超载运输的经济利润从根本上消除。其次对货车通行费率进行一定程度地合理调整。撤销二级公路收费站, 将运输运营成本有效降低, 实现运输市场秩序的有序性及降低运输户的运输成本, 利用经济杠杆调节市场、并通过政策引导, 降低超载超限运输发生的机率。以此达到运输成本降低、运力结构优化及规范运输市场的作用。

(二) 利用经济杠杆作用, 实施计重收费制度

以此对公路交通超载超限运输问题进行有效调节, 提高运输市场的公平公正性, 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公路运输计量收费的实行, 必须遵循货车实际吨量计重收费。为进一步完善治超工作长效联动机制, 建立治超信息共享平台, 加强区域、部门协作配合, 强化车辆超限超载追踪监管, 实现共同监管、有效治理,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等八个单位联合印发了《河南省货运车辆超限超载信息抄告处理办法 (试行) 》。指出, 对于超限超载达到20% (含) 以上, 使用无牌、套牌、假冒军警、非法生产改装车辆超限超载运输等情况, 要将其车辆基本情况、驾驶员信息、货物装载地等信息及时抄告相关部门, 由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依法予以查处。对于违法超限超载行为情节严重的单位和个人, 要将其列入“黑名单”, 一年内不得享受国家“绿色通道”等优惠政策, 从严控制超限运输证件的申请,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可拒绝其驶入高速公路等。

河南省高速公路对载货类汽车按车货总质量计重收费如下所示, 三轮货车2吨;低速货车4.5吨;二轴货车17吨;三轴货车25吨 (由二轴汽车和一轴挂车组成的汽车列车为27吨) ;四轴货车35吨 (空气悬架、轴距≥1800mm为37吨) ;五轴货车43吨;六轴及六轴以上货车49吨。计重收费实施后, 超限超载现象得到了有效降低。

(三) 加大市场宏观调控力度

健全运输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提高公路交通运输准入标准, 取消恶意超限超载运输企业的运输资格, 建立有序的运输市场竞争环境。改革运输机制结构, 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 大力开发高效低能耗车辆, 有效调整车型结构及提升技术水平, 推动货运市场从价格竞争转变为质量竞争、服务竞争。实行集约化经营模式, 加大政策调控力度, 将货运主体小、散、乱、多的问题进行有效改善, 对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大企业、大集团进行大力扶持, 提高公路运输竞争力, 有效降低运输成本。

四、结语

综上所述, 超载超限运输将严重损坏公路结构、堵塞交通、扰乱运输市场秩序, 甚至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作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经济手段, 在公路运输中充分发挥经济管理杠杆作用, 可以有效治理公路超限超载问题, 提高公路运输竞争力, 有效降低运输成本, 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摘要:经济杠杆作为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经济手段, 在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 将其广泛应用到公路交通超载超限运输治理中, 可以起到运输成本降低、运力结构优化及规范运输市场的作用。公路超限超载运输应健全公路收费制度, 降低各种违规违法现象的出现;利用经济杠杆作用, 实施计重收费制度;加大市场宏观调控力度。

关键词:经济杠杆,超载超限,公路交通,运输,危害,治理

参考文献

[1]陈刚, 金通.“公路超载”问题的本质及其制度因素分析[J].当代财经, 2005 (3) .

[2]唐于林, 姚新胜.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系统结构模型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6 (6) .

[3]王文龙, 路成章, 李亚茹, 张红卫.对治超长效机制中基本经济措施的建议[J].公路交通科技, 2007 (6) .

[4]张晶, 李佑钢, 杨建国, 林报嘉, 孙久虎.治理车辆双超智能管理信息平台的研究及实现[J].公路交通科技, 2007 (6) .

[5]丁青, 丁光明, 王宁贵.计重收费费率制定方法研究[A].第四届亚太可持续发展交通与环境技术大会论文集[C], 2005.

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处理决定书 篇5

你驾驶的 号 轴载货车辆于 年 月 日途径 公路,经路政执法人员现场检查核实,该车车货总重为 吨。该行为已违反了《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三十三条之规定,依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六十四条以及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公路运输超限超载车辆补偿费及装卸费收费标准的通知》(甘价费〔2007〕90号)的有关规定,现本单位依法对你作出以下第 项处理决定:

一、劝返。

二、指定地点,卸载超限部分货物。

三、缴纳超限超载运输车辆行驶公路补偿费。当事人确认:上述违法行为属实,本人愿意接受上述第 项处理决定,自愿缴纳超限超载车辆行驶公路补偿费 元。当事人签字: 执法人员: 执法证号:

执法人员: 执法证号:

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印章)

超载超限运输 篇6

【关键词】超限超载;治理;探析

一、宁夏治超工作基本情况

按照国务院和国家九部委的统一部署,宁夏治超工作稳步推进。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是2004年至2007年。自治区实施治超工作,成立了公安、交通、工商等12个部门及各市、县(区)组成的治超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12个治超站,开展为期三年的集中治理行动,在各市县、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加强路面治理和源头监管,超限超载势头基本得到遏制。二是2008年至2011年。2007年下半年,全区国省干线公路启动计重收费工作,为了将计重收费与治超有效衔接,自治区启动了第二轮治超工作。由于计重收费倍率不高(宁夏最高为6倍,山西、陕西现为16倍),治超站点设置不足,处罚措施宽松,超限超载车辆绕行现象频繁,超限超载现象出现反弹。三是2011年以来。自治区出台了《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办法》,但执行效果不好,站点网络疏松,交通运输部门单打独斗,许多问题越来越突出。截至目前,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宁夏共设置固定、流动治超站60个,其中高速、国省干线公路设置固定治超站13个,流动治超站10个,各市、县(区)农村公路共设置流动治超站37个。固定、流动治超站配备执法、协管人员860人,其中交通执法人员688人,公安人员172人。

多年来,在自治区各级治超机构和各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协同努力下,通过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狠抓贯彻落实,坚持依法严管,结合实际开展重点治理活动,宁夏治超工作稳步推进,治超成果得到巩固和扩大,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二、目前治超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治超工作开展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宁夏属于老少边穷地区,受客观因素影响和主观努力不够,全区的治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个别地方和部门领导思想松懈,放松了对治超工作的领导和监督,致使治超工作流于形式,超限超载车辆反弹。

(二)受机构、人员、资金等因素影响,长效治理机制建设进展缓慢,一些地方治超领导机构松散,治超机构不健全,执法力量弱,资金投入不够,形不成有效的高压态势。

(三)有的地方路面执法联合机制不完善,地方政府协调不力,部门配合不主动、不积极,造成交通一家“单打独斗”的局面,严重影响了治超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源头治理缺乏有效措施和手段,监管措施难以到位,治理效果不理想,给路面执法造成很大压力。

(五)个别单位治超站管理不规范,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不规范,存在执法不文明、违规操作、法律文书不完备、个别执法人员着装不整形象差等问题,影响了交通行政执法队伍的形象。

(六)流动治超卸载困难,治理效果不理想。卸载问题是困扰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流动治超工作的一大难题,因受地理环境、安全防护条件和资金等因素限制,致使卸载问题得不到真正解决,存在以罚代卸的情况。

(七)重型车辆恶意超限、夜间行驶、绕道逃检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治理,超限超载危险货物(电石、液化气等化学品)运输车辆有所增加,公路运输安全隐患有增大趋势。由于固定治超站点较少(有的在建或未建),超限超载现象还难以得到效控制,国省干线及农村公路超限超载车辆绕行现象较为严重,高速公路目前依然是超限超载车辆通行的主通道。

(八)超限超载车辆集体抗检、故意占道堵道、冲卡等暴力抗法现象时有发生。

(九)高速、干线公路固定治超站、流动治超站和农村公路流动治超站的执法标准不统一,容易引起群众误解,有待于进一步调整。

三、下一步做好治超工作的对策措施

治超工作涉及面广,既有车辆生产、改装、市场准入、运输监管等问题,也有派生出的一些新问题,如电煤供应、运力紧张、生产生活物资价格以及劳动力就业等,尤其是治超涉及运输业户的利益,存在利益博弈,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所以治超工作必须按照“依法严管、标本兼治、把住源头、长效治理”的要求,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和各种技术措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治理成果,从根本上规范车辆装载和运输行为,维护规范、公平、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确保公路设施完好和公路交通安全。

(一)坚持政府主导,实行部门联动。政府牵头,部门联动,将治超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关键。超限运输治理工作涉及方面广、环节多,依靠交通部门一家治理难以取得成效,必须紧紧依靠各级政府,以政府为主导,组织由公安、交通运输、工商、监督等部门组成治超专职队伍,建立综合治理联动机制,使治超工作上升为政府行为,才能保证这项工作顺利展开。遵循“全区统一领导、各级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原则,按照《治超办法》和《实施方案》的要求,建立区、市、县(区)三级治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起强有力的治超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完善治超工作配套措施和制度,落实治超工作人员和经费,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的治超工作。一是各级政府要定期召开治超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治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分清责任,落实措施,重拳出击。二是政府对治超各成员单位层层签订责任状进行评定和考核,并将此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情况作为部门或单位的目标考核进行对照验收。三是对暴力抗法、聚集车辆集中冲岗、殴打路政人员的,公安部门要依法从重从严处罚;对屡屡超限运输的,运管部门依法吊销其车辆营运证或吊销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证;对恶意超限的,公安交警部门给予其记分处理;对经营企业、货运站场保护超限运输车辆的,公安、国土、工商部门协助公路部门进入依法查处超限车辆,依法取缔和吊销其营业执照或经营权。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治超网络体系。随着宁夏路网结构的不断完善,超限超载车辆避站绕行、冲卡拒检现象日益严重,现有的治超检测站已不能满足路面治理的需要。加强和完善治超检测站点规范化建设,是提高治超工作水平的关键。要按照“高速公路入口严把严控,国省干线公路检查纠正,农村公路限高限宽保护”的总体要求,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建成管控全区公路的治超网络体系。交通运输厅负责完成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治超站点的建设;各市、县(区)政府负责完成农村公路固定治超监测站和重要路段限高、限宽设施的建设。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完成已运行的13个治超站的技术改造,并新建高速公路39个入口治超预检站。各市、县(区)要完成农村公路37个治超站预检站建设,同时补充完善农村公路限高、限宽设施建设。治超检测站要按照“布局合理、标识统一、设施完备、管理规范、信息共享”的标准化要求规范建设,对现有条件简陋的治超站点进行改造,提高管理水平和执法能力。总之要严格按照《全区治超站点规划建设方案》,完成建站任务。

(三)强化路面管控,固定流动结合。路面执法管控工作是治超工作的重要环节。各市、县(区)政府要组织公安、交通部门执法人员进驻治超站点,开展联合执法,采取固定治超和流动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超限超载车辆依法进行严格的治理。交通部门执法人员负责车辆的称重检测,按照规定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处罚。公安人员负责维护正常的治超工作秩序,引导车辆进入检测区域,对经高速公路入口预检站测定为超限超载的车辆进行劝返,对现场检测认定的违法超限超载驾驶人实行记分处罚。

(四)坚持标本兼治,全面堵住源头。源头治理是最有效的治理方式,也是在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上较路面治理成本低的治理措施,源头监管到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路面压力就会大大减轻。各级政府要组织公安、交通、经信、质监、工商等部门,切实加大源头监管力度,下决心把违法现象控制在源头。交通部门要对重要的货物装载点、厂矿企业等源头地点,组织运政人员进行巡查,加强对货物装载源头的监管;各市、县(区)政府和经信、工商、质监、国土等部门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加强辖区源头单位的管理,对向出场车辆超载装载的源头单位给予严厉处罚,确保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不出厂、不出站。交通运政部门要建立运输企业及从业人员诚信档案,健全违法运输企业及从业人员黑名单制度,加大惩处力度。

非法改装车辆是超限超载运输的一大顽疾。国家对道路运输车辆有严格的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的标准,但很多货运车主为了多拉快跑,采取加高货厢、加装钢板等办法,非法改装车辆,既超限装载,又影响安全。要采取有效措施治理非法改装行为,公安、交通部门严把车辆入户关、审核关、审验关,加强实测查验,对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车辆一律不予登记入户,不准进入道路运输市场;工商部门要严格整顿汽车改装企业,取缔非法改装企业。对在用的非法改装车辆,开展专项整治清理工作,由公安部门牵头,工商、交通、质监部门参加,制定专项整治清理方案,劝其自行拆除,或者强制拆除,坚决杜绝非法改装车辆上路行驶。

(五)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文明规范执法。交通、公安部门是治理工作的主体,要紧紧依靠和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要加强执法部门和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公安、路政、运政等执法机构之间要加强合作、探索治理工作统一执法、综合执法的体制和执法方式,进一步规范执法工作程序,严格执行以卸载为主、不经称重检测不认定违法、不实施处罚的规定;要坚持卸载和处罚并处、从重处罚和不消除违法状态不放行的规定;坚持同一违法行为已被处罚的不准重复处罚的规定,对超限行为严格限定在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置的治超检查站内执行,严防公路“三乱”的发生。完善管理办法,制定内部监督、考核、奖惩制度,建立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执法有力的治超队伍,切实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和规范执法。进一步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加强明查暗访,严格执法风纪,对执法犯法、徇私枉法的人和事要查清事实,从严处理。

(六)推进信息化治超,实行动态化监管。随着宁夏公路通车里程的增加,治超站点的不断增多,路面执法人员不足的问题日渐显现,运用科技治超手段,既可以弥补人员不足的问题,又可以监督执法行为,防止权力滥用。要结合全区建立路网中心和信息化平台,加快治超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治超检测站、货运源头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推广使用货运车辆I C卡道路运输证,实现对治超检测站、重点货运源头企业及货运车辆装载情况动态监管,提升治超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

(七)做好宣传工作,形成社会共识。治超工作涉及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社会各界的充分理解和支持,宣传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治超工作的顺利开展。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治超的工作措施和重要意义,对违法违规超限超载典型案例予以曝光,增强全社会对超限超载危害的认识和对治超工作的认同与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积极开展多形式、多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教育活动,使爱护公路、安全运输、减少超限超载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超载超限运输 篇7

一、超限超载运输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学角度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如果总收益大于总成本就会有剩余,这个剩余就是利润。这里的利润不包括正常利润,正常利润包含在总成本中,这里所讲的利润指得是超额利润。因此,只有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企业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成本外部化就是手段之一。货物运输业主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利用通过“大吨小标”降低成本,超出实际核载量多拉货物增加收入。

(二)货运市场角度分析

1、追求利润是导致超限超载运输泛滥的根本原因

在完全竞争状态下的公路运输市场,运价形成机制已实现市场化。部分货物运输的价值增值部分是货物集散运输环节,这部分业务由运输服务商自己完成。而承担中间运输环节的是汽车承运人,由于边际生产利润低,利益分配较少,使得汽车承运人不得不通过超限超载等非法手段来谋取社会平均利润。另一方面,由于货运市场门槛较低,众多的利益主体竞相进入公路货运市场,出现了供给过剩,有效供给不足的市场状态。激烈的竞争迫使运输业户竞相压价,转而采取超限超载运输来弥补损失获取利润。

2、公路建设融资机制不健全导致高运输成本

由于我国对公路建设的财政投入不足,早在1984年国家出台的“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政策成为路网建设投融资的重要途径,这使得把应由税收“埋单”的公路建造成本全部或部分转嫁给运输业主。虽然近年来,国家取消了部分政府还贷收费站,但由于公路的债务偿还资金难以完全落实到位,收费公路仍然存在。

3、依法治路体系不健全,治超执法行为不规范

现行的法律法规缺乏许多可操作的具体实施细则,特别是对于超限超载等级划定以及相对应的处罚细化标准缺乏规范,具体执法过程中,执法者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容易为执法者的权力寻租提供客观条件。部分治超监测站,不经仪器检测,仅凭目测或经验就认定是否超限超载,以罚代管,严重违背了依法治路的宗旨,法律法规形同虚设。

二、解决货物运输超限超载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对货运市场的宏观调控

超限超载运输是通过货运市场实现的,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对货运市场的监管,制定相关规范,出台相应运输政策,大力扶植具有竞争力的货运企业,引导运输企业向规模化、集成化、组织化方向发展,增强公平、合法、合理运输的竞争力。

1、规范货运市场准入和推出机制

提高货运市场准入门槛,严格规范进入货运市场的经营主体;坚决取消超限超载运输主体,推出运输市场,震慑违法运输行为。

2、政府利用宏观调控手段指导运价

针对货运市场中超限超载车辆,政府采取宏观调控的手段使货运价格回归到正常合理的水平,保障货运市场公平健康的竞争。相关部门依据当地实际运输成本水平,出台运输指导价格,使运输户在不超限超载得情况下能有利润可得,从而主动放弃超限超载作为获取利润的手段。

(二)推进计重收费政策落实到位

计重收费是对建立科学合理的收费制度的积极改良和进步。充分体现“多用路多交费、少用路少交费、超限用路交不起费”的公平合理的收费模式。目前,我国在高速公路和收费公路上实施计重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在合理计算确定超限超载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上还需要进一步的论证和完善,要坚持用先进的思路和科学的理念将收费公路计重收费工作落到实处。

(三)注重源头管理

1、对货物源头企业加强监管

组织专业队伍在货源集散地负责监督货物的装运,严禁装运吨位超过车辆核定载重吨位,违规车辆严禁驶出装货地。与此同时,协助货源集散地做好相关运输工作,如协调调配车辆等,避免因治超引起运力不足而导致运价上升。

2、对车辆超限超载运输源头加强惩罚管理

在源头惩罚管理方面,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做法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一是罚款要罚装货单位的款,使货主严格按照额定吨位装货。检查站在检查车辆时,要求提供运货单,记录货源单位,对各种货物集散地、运输公司、托运公司,通知其在限定时间内去银行交罚款。如果逾期不交,则由银行代扣。二是罚运输单位负责人的款,即车辆所属运输公司的法人代表或总经理的款。因为是这部分人对驾驶员提出了不切合实际的承包任务。第三才是对驾驶员本人的罚款,因为驾驶员违反法令、条例,罚款是必须的。为了防止重复罚款及罚款过程中的腐败现象,罚款要与交通违章一样,通过银行执行,不宜现场执行。

(四)要尽快建立成熟完善的法制体系

目前,我国现行治理超限超载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虽然八部委在治超期间出台了许多规范性文件,但因超限超载现象的形成有其独特的经济和社会背景,治超关系到多个行业,涉及到部门、地方和国家的利益,因此必须从专门法律的层面来解决而不是仅靠政府规范性文件。

综上所述,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不仅是单纯的公路交通经济范畴内的问题,更是与宏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综合性系统问题,必须通过完善机制,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将其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降到尽可能最低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为货运行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竞争和发展环境,切实保护公路桥梁等运输基础设施,保护人民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晓峰,尚晋平.公路超限超载治理的宏微观经济学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5,22(4)

超载超限运输 篇8

1.1 破坏公路设施

汽车超载行驶时总质量比较大, 其轴重大大超过公路与桥梁的承受能力, 给公路造成致命的破坏。超载会严重损坏路面, 或造成公路设施过早老化。据有关专家介绍, 我国公路、桥梁设计都是按国际通行的标准设计, 一级、二级公路的实际承载能力只有40t左右, 而一些省道、市道的承载能力只能达到20t, 严重超载、车辆过多、行驶频繁使公路难以承受超负荷的压力, 按标准我国柏油路设计使用期为10年左右, 水泥路使用期为20年, 但超载超限运输至少缩短公路寿命3至5年左右, 这对公路建设的损失是难以估计的。

1.2 引发交通事故

(1) 超载行驶, 车辆的惯性增大, 制动性能变差, 制动距离加长;车辆颠簸加剧, 稳定性降低, 零部件损坏严重, 致使车辆故障频发, 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2) 超载车辆特别是运送煤炭、砂石、水泥、木材的车辆, 极易发生货物散落, 威胁其他车辆安全。 (3) 车辆超载导致尾气排放严重超标, 特别是晚间和雾雨天气, 能见度很差的情况下, 给后车造成严重的视觉障碍, 极易造成交通事故。 (4) 损坏车辆结构。超载运输对桥梁、公路造成伤害的同时, 给汽车本身也带来了严重的伤害。汽车超载, 发动机曲轴经常处高负荷不稳定工作状态, 致使发劫机过热, 磨损量加大, 使其使用寿命缩短。 (5) 造成交通堵塞。车辆超载无法保证足够的动力, 对车辆上坡造成巨大的困难;另外, 超载车辆在途中发生故障或交通阻塞, 都会造成严重的交通堵塞。 (6) 税费的损失。重庆交通学院道路工程系“公路超载课题研究小组”, 曾对货车超载作了专门调查:仅重庆市全年因超载和低核吨位所造成的交通规费的流失近5亿元。 (7) 环境污染。由于超载货车多由改装而成, 其尾气、噪声污染严重超标, 对生态和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同时, 超载车辆沿路遗撒严重, 污染道路环境, 超载车辆一旦发生事故, 其所装物资对环境构成了严重的成胁, 特别是装载化学、易燃易爆等物资, 一旦污染, 后果不堪设想。

2 超载的原因

2.1 技术性原因

(1) 汽车生产技术指标的原因。汽车载质量是汽车设计时的原始参数, 并受《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等国家和行业标准所规范。根据标准规定, 机动车辆允许总质量是依据车辆发动机标定功率、厂定最大轴载质量、轮胎的承载能力、车厢面积以及正式批准的技术文件进行核算后, 从中取最小值来核定的, 并且要求车辆的比功率应不小于4.8km/t。从中不难发现, 有关标准只对核定机动车辆载质量的基本技术条件, 即与机动车承载能力有关的各项技术条件的下限值做了规定, 而对这些技术条件的上限值却未做任何限制。这种保底而不封顶的规定虽然保证了所有达标车辆都具有比较好的动力性和行驶能力, 但是却在实践中为机动车辆超载运输埋下了隐患。 (2) 对于车辆改装政策限制的缺陷。现行车辆技术标准和车辆登记制度, 为车主改造“超载型”车辆留下了法律空隙。根据现行机动车辆登记制度的规定, 对机动车辆更换大功率发动机、加高车厢栏板等车辆改造情况虽然需要办理相应登记手续, 但通常却并不为法律所禁止, 更何况象车桥、弹簧钢板一类的零部件则根本就不在机动车辆登记范围之内。车辆所有人可以十分容易的申请并获准, 甚至不需要申请便可直接对车辆及车辆主要总成进行相应的改装或更换。受经济利益的驱使, 一些不满足于现有车辆装载能力的道路运输经营者, 便变本加厉地对新购或在用的汽车, 通过单独或同时更换大功率发动机、扩充车厢容积、加固车架、增加弹簧钢板的片数等方式来进一步提升车辆的装载能力。通过这些改造措施后, 虽然从某个局部来看增强了车辆的承载能力, 使车辆的外观变得“强壮”了, 但是, 由于车辆的转向系、制动系、行驶系等关系车辆行车安全的其他总成和零部件仍然保持着原有的技术状态, 车辆的整体协调性被打破, 当这类技术状况畸形的车辆在严重超载的状况下运行时, 其行驶安全性将无法保障。

2.2 国家现行限制超载对策的不足

汽车超载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威胁人所共知, 汽车超载造成的国家税费流失和道路早期损坏也十分严重, 因此治理汽车超载现象势在必行。然而, 要从根本上制止汽车超载这一顽疾, 单从加强对汽车超载现象的查处力度方面入手是不足的。因为, 一方面, 从查处的概率上看, 并不是道路运输经营者的每一次超载行为都会被查获, 实际上大多数的违章超载行为是不会被发现和被制止的;另一方面, 从处罚力度上看, 违章超载行为即使是被查获, 依照现行法规的规定, 对违章行为人的处罚力度也是无法与其超载行为的收益相比较的, 违法行为的成本低于其收益将必然促使违法行为的产生, 这也是货车超载多年来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更有一些地方执法部门将超载罚款视作创收手段, 货车司机不得不将罚款列入运输成本, 形成了“超载一罚款一多超载”恶性循环的怪圈, 结果是恶性事故频繁, 公路严重受损。

3 方法和措施

(1) 进行广泛宣传, 加强教育。国家有关部门联合起来, 动员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广泛宣传教育, 用超载带来的危害教育、警示、感化大众。 (2) 要从根本上限制当前货运汽车的严重超载现象, 有必要从汽车的基本技术性能上入手, 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首先, 应当对现行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7258—1997) 做出补充规定。在现行对车辆核载技术条件作出下限规定的基础上, 根据不同车型的使用目的和使用条件的不同, 增加规定相应的核载技术条件上限标准。这其中尤其以对发动机功率的限制为主。 (3) 清理整顿违规改装企业, 严禁“大吨小标”, 对无视国家有关规定, 不执行汽车产品生产标准的生产和改装超载车辆的企业, 要严肃处理。对擅自生产和改装的企业进行清理整顿, 对非法改装厂一律严厉查处, 禁止生产。汽车生产厂家按车的实际承载能力标识吨位出厂, 严禁“大吨小标”。在工作中, 还要把治标和治本结合起来, 组织制定完善有关车辆的技术标准, 清理整顿载重车、改装车目录等措施, 从根本上解决大吨小标的问题, 彻底把好车辆的生产质量关, 彻底解决车辆的超载问题。 (4) 加大处罚力度, 不能以罚代管。现行以罚代管为主要特征和手段的治理超载措施, 只能一时一地的治表, 而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超载, 唯有将这一社会问题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高度去审视, 站在加强国家法制建设的层面去思考, 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依法综合治理, 才能标本兼治, 这也是发达国家在市场经济秩序治理中走过的成功之路。作为交通管理部门, 要立足于治理违法, 不能立足于罚款, 更不能一罚了之, 因为罚款不是目的, 而是制止违法的一种手段。

总之, 彻底治理整顿超限超载运输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创新, 只有各部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 并且常抓不懈, 才能稳定路况, 保障公路完好畅通, 促进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樊桦.车辆超载超限的根源及其治理[J].公路运输文摘, 2004 (10) .

超载超限运输 篇9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管理,措施

1 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内涵

公路的超限超载运输管理主要指超过了公路以及公路上的桥梁、隧道等限载、限高、限宽、限长等相关标准的行驶行为。主要指公路上进行行驶的各类机动车辆在货物装载时, 没有严格按照路政管理部门规定进行装载而超出的情况。当运输车辆进行超限超载运输时, 会给造成路面严重受损, 缩减公路使用寿命, 扰乱运输市场秩序, 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导致公路规费流失, 严重威胁公路安全等, 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都会带来严重影响。因此, 要想保证公路的畅通无阻, 加强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管理是势在必行的重要的行政执法内容。可以说, 公路的路政管理作为公路外部行政管理的重要事项, 可以通过建立公路路政管理信息系统, 应用现代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势, 组建基础数据库, 开展数据基础信息的统计分析, 从而更好地为各级部门数据交流提供服务, 保证数据报表的精准性, 真正让路政管理与决策踏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2 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主要危害

2.1 造成路面严重受损

通常而言, 超限超载运输会给公路的路面造成严重受损, 从而使路面使用周期缩短, 增大公路的修护成本费用, 使公路的基本效能无法有效发挥, 公路的舒适性较差。

2.2 缩减公路使用寿命

超限超载的运输相当于掠夺性地在使用公路, 会快速加剧公路的破坏程度, 使公路达不到预期使用寿命在公路路面使用寿命的影响因素当中, 车辆轴载质量最为关键, 并且因超限超载而造成的路面损坏是成几何级数倍增的, 所以对使用寿命的影响极重。

2.3 扰乱运输市场秩序

由于超限超载运输, 严重破坏了运输市场正常经济秩序。其一方面严重损害运输经营业主的根本利益, 另一方面也打乱了正常的运输经营秩序, 从而给社会正常经济秩序也带来影响。

2.4 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由于超限超载运输车辆众多, 且进行长期的超负荷运转, 因此运输车辆的制动系统、操作系统等都会受到损害, 其安全性能降低, 容易引发各类交通安全事故, 给人员和财产安全带来损害。

2.5 导致公路规费流失

通常情况下养路费和通行费都是根据货车吨位数大小进行收取的。如果养路费和通行费不进行改变的情况下, 超限超载能够有效降低车辆的运输成本, 而规费的大量流失就会影响到国家对于公路建设的投入力度。

2.6 严重威胁公路安全

许多超限超载车辆都会通过加装钢板弹簧等措施, 来增大轴载量从而增加车辆的运货总量, 这就严重超出公路的设计荷载标准规定, 造成公路路面陷入、桥梁涵洞拱圈开裂现象和桥墩变形问题等问题。

3 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产生原因

3.1 经济利益驱使

部分汽车修配厂或者改装厂, 甚至部分汽车制造企业, 出于迎合市场需求的目的, 无论自身行为合法与否, 唯利是图, 长期大量从事车辆非法改装工作, 从而为众多车辆的超限超载“服务”。

3.2 部门管理混乱

因运输管理部门较多, 造成“治超”工作相对混乱, 很多时候都有协调不顺畅、相互推诱扯皮等问题, 给治理超限越载工作带来难度。而一些车辆的车主或者货主则利用这一机会非法进行超限超载运输。

3.3 投机取巧心理

部分社会人员喜欢和执法人员打时间差, 错过治超的时间使超限超载运输车辆顺利通过一些检查, 甚至出现有“车托”、“探子”等职业性的引导人员, 由他们带领车辆通过, 并派出专门的人员跟踪治超行动以及指挥超限的情况。

3.4 运输总量不足

通过多年的发展, 如今的运输车辆越来越多, 然而货运总量却明显不足, 要达到抢占市场的目的, 各运输业主不得不通过不正当竞争想办法降低运输成本, 另外运输收费项目也较多, 导致运输业主压力较大。

3.5 现有政策不严

目前的养路费和通行费仍然执行根据车辆核载吨位进行征收的标准, 而超限越载却可以名正言顺地漏缴规费, 从而使运输成本降低, 经济利益增加, 这也导致了车辆车主喜欢超限超载。

3.6 恶性竞争激烈

从我国当前情况来看, 运输市场的恶性竞争非常激烈, 运输体系运转不正常, 如果不超限超载运输, 就无法与同行业者竞争, 造成许多车辆只能通过这种方法加强与同行业者的竞争。

4 加强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管理的策略

4.1 落实责任目标

作为行政执法部门应该落实责任目标, 加强责任管理考核工作, 规范执法行为, 防止“三乱”现象, 杜绝“以罚代卸, 只罚不卸”问题的发生。

4.2 强化长效管理

将治理超限超载运输作为一项长效管理工作来抓, 上下联动, 认真查处。构建现代化的路政管理网络, 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等, 加强沿线重要道口特殊路段的监管工作, 堵截非法超限超载车辆, 真正让其无机可乘严格管理。

4.3 加强综合治理

治理超限超载要联合统一行动, 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如此也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治超成本, 整合执法资源。

4.4 建立治超网络

应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 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等开展治理工作。通过治超网络可以实现社会执法资源的整合, 充分利用好执法资源, 避免资源的浪费, 达到信息共享, 确保治理工作形成长效机制。

4.5 注重源头管理

根据检查站查获的超限超载情况分析, 大都为长途运输车辆, 大部分执行罚款为主, 卸载分载为辅的方法, 所以相关部门应加大运输源头管理的力度。

4.6 完善制度措施

相关部门应加强运输市场的宏观调控, 做好规范管理, 控制生产环节, 完善相关制度。

5 信息化下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的工作

(1) 高速预检功能:动态称重系统能在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的情况下, 自动检测所有通过车辆的轴重、总重、车型、轴数、速度等各种信息, 并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 自动判断车辆是否超载, 并通过车牌识别功能自动识别车辆牌照, 用于帮助执法员识别、指挥超载车辆。还可用于对倒査超载车辆的取证。对合格的车辆直接放行, 有超载嫌疑的车辆通过车辆引导显示屏导车辆进行低速复检。

(2) 低速复检功能:低速复检是对高速预检出有超载嫌疑的车辆进行复检, 系统通过称台、车辆分离器、车牌识别设备, 自动采集车辆的总重、车型、轴数等各种信息, 并对车牌拍照取证。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 系统自动判断车辆是否超载, 对于合格的车辆直接放行, 对超载的车辆进行处罚。

(3) 超限检测:用于测量车辆的长宽高。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 系统自动判断车辆是否超限, 对于合格的车辆直接放行, 对超限的车辆进行处罚。

(4) 音视频监控:在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的执法室、检测道、卸货场地、道路出入口等位置安装摄像机, 实现本地存储, 提供市级机构远程调阅, 同时提供语音通道, 可以与市局指挥中心进行语音对讲。

(5) 道路智能监测:利用高速预检车道安装的抓拍摄像机和车牌识别系统对道路运行车辆的构成、流量分布, 进行常年不断的自动记录, 比较精确地掌握需进站检测货车信息。

6 结论

总之, 公路的超限超载运输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 如果不加强治理, 会给全社会带来严重的损害, 因此要将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落实抓好, 通过各种措施, 保证公路的安全畅通运行。

参考文献

[1]赵卫平.超载超限运输车辆对公路的损坏及防治对策[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04.

超载超限运输 篇10

公路超限超载对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建设产生不利的影响, 危害人民群众的利益。我国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进行治理, 但是治理还处于集中治理阶段, 对维护我国的交通运输安全和交通运输秩序不利, 对推进我国社会和谐建设的进程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 本文将进行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治理要及时、适时地转入长效治理阶段的探讨, 以解决该项长期的复杂的难题。

1 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危害与原因

近年来, 在国家的大力治理下, 公路超限超载运输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但是其危害性仍然存在。一般而言, 公路超限超载运输具有随意性、广泛性、投机性、复杂性的特征, 在治理的过程中难度较大并且容易出现反弹的态势。该类现象的发生主要受到运输主体、成本及利润、市场监管机制、法律体系、道路规章制度、车辆改造及设计、公路收费模式及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现象的发生造成了公路基础设施的破坏、缩短了公路路面的寿命、破坏了交通运输市场秩序的规范化需求、引发了各种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引起了运输价格波动促使市场竞争的恶性循环、影响了公路的正常使用效率、形成环境污染、降低人们大众的满意度和信任度等类型的危害, 影响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的顺利推进。因此, 及时进行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治理是我国公路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 对推进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 存在问题

我国的公路超限超载运输泛滥的现象已经逐步好转, 在进行治理的过程需要经历集中治理和长效治理两个阶段。目前, 我国虽然治理成效明显, 但是还处于以集中处理为主的初步阶段, 在转入长效治理阶段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 治理成本高、效益低、进展缓慢, 治理进程有待于一进步提高。我国平均年花费二十到三十亿元来进行该项治理活动, 但是以山西省为例, 治理后运输中恢复至正常吨位的车辆仍旧不到10%, 由于国家相关政策对相关车型的定位不明确, 给治理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致使成效较低。尤其是我国的很多县乡道路, 由于这类地区较为偏远, 很多地方没有监测站点, 无照运输的车辆存在一定的数目致使交通运输环境混乱, 致使超限超载运输现象猖獗, 增加了治理的难度。其次, 在治理的行政管理过程中, 领导不重视, 执法人员执法不严等现象频出。地方治理部门的领导不重视该项工作和对该现象的认识不到位, 在制定治理的科学决策时容易出现不结合实际的情况, 甚至出现该项治理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 致使各部门的治理不主动积极, 责任落实不到位, 影响了治理进程的推进。在执法过程中相关执法人员自身素质不高, 采取粗暴的执法方式激化了执法部门和交通运输人员的矛盾。部分执法人员法律意识不高, 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不严、徇私舞弊、漏检等行为频出, 给运输超限超载人员可乘之机, 助长了该现象的气焰。再次, 在治理中所采取的检测设备不完善, 硬件和技术不过关, 影响了治理工作的实效。很多的地方为了保证交通运输的速率采取了车辆自动识别系统进行检测, 但是由于技术水平不成熟、动态磅准确率偏差大等问题的存在, 在检测治理的过程中识别率不高, 治理不彻底。甚至部分公司利用高科技进行了车辆的改造, “千斤”、“气囊”等设施来优化了原来的车辆结构, 以便于逃避超载超限检测, 影响了正常的运输秩序。同时超检测站车道不足、设备落后等现象突出, 与现代公路运输的要求相差较远, 然而流动检测因为执法不规范造成公信度低, 造成了该现象治理不彻底的弊端。

3 建议与对策

3.1 完善治理工作制机制, 明确责任

在进行治超的过程中要建立起各部门配合协作机制, 明确公安、工商、交通、安监、法制、纠风等部门的责任, 并鼓励各部门将责任落实至个人, 制定明确的责任细则, 促进各部门协作联动机制的顺利开展。为了满足治理覆盖面广的要求, 要制定优化布控机制, 扩大检测治理的范围, 增加流动监测车辆, 加大执法的力度, 尤其要加大盲区盲点、农村公路的巡查力度, 对于严重的路段设点布控, 保证治理的质量。在治理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源头监管长效机制的制定, 明确各责任主体的责任, 选派专门的人员进行治理和监管, 从源头上避免该现象的发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治超稽查和责任倒查机制、舆论监督机制、执法管理机制、经费保障机制、超信息联网管理机制, 搭建公路超限超载运输平台, 对于违法车辆及时曝光, 并及时进行各省、市、区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 通过各地方的协同建立反馈机制, 保证治超工作的综合化处理。对于较难处理的地段和问题, 政府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保证治理过程中各项经费的供给充足, 避免半途而废和不了了之的治理行为。

3.2 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追究发货人连带责任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要保证治超过程中有法可依, 必须要完善治超及运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明确运输人员和发货人员的权限和责任, 明确对于超限超载车辆的车主、驾驶人员及发货人员的连带责任的处罚条列。在法律法规的建设中, 还应当明确超载超限车辆的监测不仅限于发挥源头的检测, 在运输过程中的检测也应该根据相关规定实行连带责任, 对于执法人员执法不严、漏检、徇私舞弊的行为按情节严重处于一定的处罚。该种方式不仅保证了源头治理工作的质量, 而且可以做到执法过程中有法可依, 有助于规范执法人员的行为, 保证该项治理长效机制的顺利推行。

3.3 完善监测网络, 强化科技手段

公路运输由于运输线线路长、运输成本高等因素的影响, 超限超载现象难以避免, 为了保证运输车辆的全程标准运输, 需要进一步完善监测网络, 对于各高速、农村公路及干支线设置全面的监测网络覆盖点, 通过信息网络的建立以解决县乡公路无人监测的弊端。在治理的过程中, 高科技手段和新技术的采用是保证治理效果的基础, 可通过为所有车辆配备电子营运证来进行车辆信息的管理和检测, 并根据实际情况征收合理的车辆通行费并及时了解车辆通行状况。而在执法人员少的地段设置动态轴重检测装置, 对车辆的载重等进行动态监测, 建立超限信息平台, 以便于将检测数据及时上传网络, 方便执法人员的执法, 并鼓励社会人员通过该平台进行超限超载车辆的监督举报, 避免出现检测治理盲点。在现代化监测网络的构建中, 还需要规范该项治理工作的队伍建设, 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执法人员进行监督, 对于执法不严、违规执法的人员及时清理, 对于规范化执法、尽职尽责、作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 构建一个作风硬、素质高的治理团队。在建设过程中, 相关部门应通过培训等手段来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科技技术、职业道德等综合素养, 保证执法的公平公正。

摘要:本文从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原因出发, 发现目前还存在治理成本高而效益低、检测设备不完善、律法不健全且执法人员执法不严等问题。针对交通运输的实际状况, 提出了完善治理工作制机制、追究发货人连带责任、完善信息化监测网络等措施, 促进该项治理及时、适时地转入长效治理阶段。

关键词:超限超载运输,长效治理,建议

参考文献

[1]史鸿远.公路超载超限运输的危害与治理对策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28) .

[2]姜晴.货运超载成因分析及治理方案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31) .

超载超限运输 篇11

关键词:超限超载运输,公路货运市场,策略研究

公路货运超限超载不仅对公路、桥梁造成严重的破坏, 而且也扰乱了公路货运市场的正常秩序, 可能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近年来政府部门联合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有效地遏制了超限超载行为, 可以说治理超限超载 (以下简称“治超”) 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 “治超”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 应该分阶段、按步骤有序展开。

1 公路货运超限超载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全国七部委联合开展集中治理超限超载, 结合许多省市实施计重收费, 运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相结合综合治理, 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治理过程仍存在一些问题:

1.1“治超”费用较高

现行的治超模式是依托原有收费站和治超站, 结合计重收费、治超检测、劝返、卸载、罚款相结合的模式, 这种“治超”模式的费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设备费用:计重收费的主要功能部件由称重系统、轴类型识别器、红外分车器以及收费工控机四部分组成, 收费公路为将现有收费系统改造为计重收费系统, 需要安装计重设备、改造现有收费台、那么总费用包括以上安装计重设备的费用、改造现有收费台的费用及与此相关的其他费用支出。

运行及维护费用:我国地域辽阔, 不同区域差异大, 计重及检测系统所受的影响也不尽相同。虽然我国有大批称重设备的生产厂家, 但设备的精度, 设备的后续服务等都要花费一定的运行及维护费用。随着我国公路里程的不断延伸, 计重收费用及检测点的数量还须进一步增加。设备及运行和维护费用也会增加。

人员费用:据不完全统计, 统一治超期间, 上路检查的执法人员在20万人左右, 执法人员的工资、补助等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还有许多地方, 开展源头治超工作, 执法人员进驻大型货源企业及站点, 有些货源大县点多、面广、线长, 需要执法人员会更多。

其他费用:因体制和利益关系, 现行的治超模式对跨省长途运输的完整过程分段检测、缴费、通行。无形中增加了运输业户在各收费站点的停车等候等额外费用;部分车流量大的收费站点因交通拥堵造成货运汽车滞留的费用等。

1.2 交通拥堵隐患依然存在

“治超”惩戒的重点是恶意超限超载车辆, 对超限超载部分按正常费率多几倍的征收[2], 同时必须就地卸载和接受相关处理;未卸载的车辆禁止继续上路行驶。但同时因卸载和接受相关处理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员和场地, 而道路交通流量有一定的随机性, 因此可能会引发交通拥堵的后果, 甚至会严重拥堵。

1.3 操作存在一定难度

现行“治超”模式主要是以经济手段为主, 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卸载和劝返。由于卸载的货物品种繁多, 在强行卸载的情况下, 路政部门必须考虑货物的堆放场所以及货物是否安全、是否腐烂变质等问题, 同时卸载以及卸载货物的处理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执法人员不仅要反复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等, 还需要有耐心去作思想工作, 并且需要驾驶人员密切配合, 因此操作难度较大。

计重收费办法计算复杂, 透明度低。根据目前试行省份及交通部“指导意见”规定的计重收费办法的核心是货车计重收费费率随超限超载程度而变动, 超限加重收费标准。由于实行计重收费前货车采取分车型收费, 计算通行费较为方便, 司机便于验算, 因此引发的矛盾多在车型判别分类上, 此类问题即使发生错误纠正也较为方便。计重收费后往往导致司机根本无法检验计算, 收费只能以计算机计算为准, 但实际收费过程中并不能保证货车司机对它的绝对信任。

1.4 巩固“治超”成果难度增加

现行的治超模式重心是在路上查、堵, 把矛盾的焦点集中在治超站, 一旦治超站稍有放松, 极易出现反弹, 这也是目前治超面临的难题之一, 治超成果难以巩固。

2 公路货运“治超”的目前现状分析

经过多年治理, 我们应该看到:一是大规模、普遍性、严重超限超载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二是政府部门高度重视, 政策、措施到位, 治理程序操作规范, 治超执法人员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逐步掌握了超限超载出现的地域及其规律性, 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工作程序;三是超限超载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 正在向隐蔽性、边缘化方向发展, 如换卡、分载、合载、故意造成路堵, 混水摸鱼逃费、故意制造设备故障、利用夜晚光线不好, 采取各种办法超载、逃费等;四是经过几年的摸索, 货车驾驶员也摸索执法规律、寻找执法漏洞, 如找车托、找熟人、找关系;熟悉执法时间、执法地点等。

治超已经从集中治理阶段向常规治理阶段过渡, 这一过渡时期的策略选择对治超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3 近期治超的策略选择

目前治超的基本模式以路上查堵为主。这种模式将问题的焦点集中于治超检测站, 将矛盾集中于执法人员和驾驶员, 执法人员处理稍不得当往往容易引起冲突使矛盾激化甚至危及执法人员生命。这种模式在超限超载现象普遍存在并有增无减的情况下是非常必要的。我国2004年开始的集中治理正是采用了这种模式。当治理收到一定成效、超限超载出现了新情况时 (如前文所述) , 应及时对治理模式作出相应调整, 下阶段治超调整思路如下:

3.1 固定检测与移动检测相结合

根据执法成本和执法效果之间的关系, 结合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所作的统计及分析, 四种策略中只有第三和第四种策略比较适合我国目前货运市场的状况。即货运超限超载率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执法频率也应相降低, 这样既能达到执法效果, 同时也能降低执法成本。同时, 我国应逐渐增加移动检测减少执法成本, 减少对所有车辆的普查, 增加对个别疑似超限超载车辆的抽样检查。

3.2 合理设置固定检测站位置, 控制其数量

根据交通网络规划理论, 运输网络的基本功能是输送和集散, 而干线主要是输送功能, 支线则主要是集散功能。从货物运输的特点和规律来分析, 超限超载主要出现在干线, 因此固定检测站的设置应以干线为主, 结合本行政区的地形地貌分类设置, 国内一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省际检测站, 设置在省际公路边界上;第二类为非省际检测站, 主要设置在仅次于省际公路的主要公路上;第三类为交通量较大的支线公路和重要的交叉口上。这些检测站应远离人口密集的区域, 以避免一些超限超载运输的司机企图绕过检测装备完善的省际检测站。并根据路网状况和交通流量控制检测站的数量。

3.3 将固定检测站与收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有效整合, 优化执法环境

治超是一个复杂的执法过程, 既体现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 同时也体现执法人员心理素质。治超检测站一般设置在远离人员密集的区域, 较为偏僻, 工作中所接触到的是形形色色的司乘人员和车辆, 工作的全部就是查检、测量、劝返、卸载、罚款等。长期从事这样技术含量不高、简单、枯燥的工作, 又远离城市, 势必对执法人员的心理和意志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为了调节执法人员的工作情绪, 增强工作激情, 应该为他们创造较为人性化的执法环境, 与收费站、服务区等结合起来, 使他们在工作之余还能与收费站、服务区的人员相互交流和沟通, 从而化解工作压力。

参考文献

[1]李忠奎, 荣朝和.治理公路超载超限运输的长效机制和对策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 2005, 18 (4) .

上一篇:CAD工程制图下一篇:电视剧《绝望主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