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超员和超限运输车辆管理办法

2024-09-04

山东超员和超限运输车辆管理办法(共4篇)

山东超员和超限运输车辆管理办法 篇1

山东省超员和超限运输车辆管理办法

作者: 日期:2015-01-20 10:00:56

第一条 为制止超员和超限车辆违法行驶,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保障公路完好畅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道路旅客和货物运输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称运输经营者),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超员运输车辆是指实际载客人数超过核定载客定额的车辆。

本办法所称超限运输车辆是指在公路上行驶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车辆:

(一)车货总高度从地面算起4米以上(集装箱车货总高度从地 面算起4.2米以上);

(二)车货总长度18米以上;

(三)车货总宽度2.5米以上;

(四)单车、半挂列车、全挂列车车货总质量40000千克以上;集装箱半挂列车车货总质量46000千克以上;

(五)车辆轴载质量在下列规定值以上:单轴(每侧单轮胎)载质量6000千克,单轴(每侧双轮胎)载质量10000千克,双联轴(每侧单轮胎)载质量10000千克,双联轴(每侧各一单轮胎、双轮胎)载质量14000千克,双联轴(每侧双轮胎)载质量18000千克,三联轴(每侧单轮胎)载质量12000千克,三联轴(每侧双轮胎)载质量22000千克。

国家对车辆外廓尺寸、车货总质量、轴载质量限值标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 公安和交通部门应当依据职责分工,负责超员和超限运输车辆的管理工作。

经贸、财政、物价和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超员和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五条 客运站应当按照旅客运输车辆的载客定额发售车票和检票。

客运班车不得在客运站(点)以外上下旅客,并不得超定额载客。禁止在高速公路及其服务区上下旅客。

第六条 公安和交通部门应当加强对超员运输车辆的检查,并对超过载客定额20%以上的车辆进行旅客分流。旅客分流所需费用由负有责任的客运站或者运输经营者承担。

第七条 交通部门应当在高速公路收费站、主要国道以及省道收费站和交通稽查站设置检测设备和卸货场地,实施超限运输车辆检查。对超限运输车辆,除运输不可解体等物品外,必须卸货或者分载,所需费用由运输经营者承担。

装载不可解体等物品必须进行超限运输的车辆,其承运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向交通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并采取加固桥梁等防护措施后方可上路行驶。

第八条 对装载不可解体货物、无法卸载且轴载质量不超过限定标准以及擅自行驶的超限运输车辆,实行按吨公里计重累进加价收费制度。具体收费标准由省物价部门会同省财政、交通部门制定。第九条 有限定荷载要求的二级以下公路和桥梁,车货总质量或者轴载质量超过其限定标准的货物运输车辆不得行驶。

第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法拼装、改造运输车辆。

有关部门不得为违法拼装、改装的运输车辆发放车辆号牌、行驶证、道路运输证或者通过定期审验,并依法取缔违法拼装、改装运输车辆的市场和企业。

第十一条 从事营业性旅客运输的驾驶员,必须具备2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并取得营业性道路运输驾驶从业资格。

单程4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单程600公里以上的旅客运输车辆,必须配备2名以上驾驶员。

第十二条 交通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设置公路标志、标线,加强公路养护管理,保障车辆通行安全。

进行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时,应当实行交通安全控制,按规定提前设置警示标志,并指示绕行路线。

第十三条 公安部门应当依法查处超员超载以及无证驾驶、不按限速规定行驶、长时间占用超车道和违章停车等交通安全违法行为。

第十四条 运输车辆超员或者超限运输的,由交通部门或者公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运输经营者依法实施处罚;造成公路损坏的,由运输经营者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超员20%以上的旅客运输车辆,由交通部门予以通报批评,并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一)超员20%至50%的,停止营运1个月:

(二)超员50%至80%的,停止营运3个月;

(三)超员80%至100%的,停止营运6个月;

(四)超员100%以上的,停止营运1年。

运输经营者不具备旅客运输条件的,由交通部门依法取消其营运资格。

第十五条 超员和超限运输车辆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的,由公安部门依法对驾驶员实施处罚,并由交通部门按照下列规定对运输经营者进行处理:

(一)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的,降低1个资质等级管理1年;

(二)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的,降低1个资质等级管理2年;

(三)造成10人以上死亡的,降低2个资质等级管理2年。

对发生安全责任事故造成人员死亡的车辆驾驶员,由交通部门取消其营业性道路运输驾驶从业资格。

第十六条 运输经营者在1个营运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交通部门核减其营运线路经营期限,并在1年内停止办理其新增运输线路和运输车辆的申请:

(一)发生1次以上特大安全责任事故的;

(二)发生2次以上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

(三)所属运输车辆发生恶性超员事件的。

第十七条 客运站违反本办法规定造成出站旅客运输车辆超员的,除承担分流费用外,由交通部门根据情节轻重予以通报批评或者降低站级类别。

第十八条 拒绝、阻碍执法人员检查处理超员和超限运输车辆,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第十九条 公安、交通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一)发现超员、超限运输车辆未按本办法规定进行处理导致重大以上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的;

(二)为违法拼装、改装的运输车辆违规发放车辆号牌、行驶证、道路运输证或者通过定期审验的;

(三)未依法履行其他法定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山东超员和超限运输车辆管理办法 篇2

【关键词】车辆超载;车辆超限;危害;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D03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445-01

机动车辆超限超载指的就是机动车载物质量,体积以及载人数超过了核定限度。山东省近些年来在治理车辆超限超载问题上不断完善和加强,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交通运输管理较以往明显有所改善,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或大或小的都影响了整个交通运输管理的正常工作,大的问题还引起了重大交通伤亡事故,比如说2010年的桓台县和莘县境内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桓台事故中,肇事罐车核载19吨,事故发生时,实载94吨,超载近400%,莘县事故中,拉石子的货车核载7.99吨,事故发生时,实载67吨,超载700%,还有很多类似的重大伤亡事故也是因超载超限而引起。可以看出,车辆超载超限是造成这些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它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明确规定的违章行为之一,不仅直接对车辆,道路以及正常交通秩序产生影响,而且严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加重了交通事故的损害后果,造成灾祸性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这急需要我们相应工作部门进行综合治理和改善。

一、车辆超限超载运输的危害

1、车辆超限超载运输对公路和桥梁的破坏

由于大量超过公路和桥梁限载标准的运输车辆在公路上行驶,导致公路因长时间负重而产生严重损坏,大大的缩短了其正常使用年限。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路面设计荷载为单轴双轮荷载10KN,一般来说按照这个荷载承载公路的理论上使用寿命接近设计年限,但是如果车辆在路面的实际荷载,超过路面的设计荷载的话,公路的使用寿命就会大大缩短。一条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的高速公路因为经常性的超限超载运输,导致整条公路只能使用8年,由于车辆超限超载运输的经常发生,使得路面产生龟裂、沉陷、变形等多种破坏,维修费用成倍增加,每年我国用于公路养护工作的资金高达12亿元,而因车辆超限超载运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300亿,这无形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于桥梁的安全结构来说,经常性的超限超载运输对桥梁会产生重大威胁。即使设计标准较高的水泥混凝土桥梁也会因超限超载运输而产生桥梁挠度加大,使得水泥混凝土过早开裂引发钢筋生锈,最后使得桥梁寿命缩短。

2、车辆超限超载运输严重影响正常交通安全

山东省近些年来发生的重大伤亡交通事故中,很大程度都是由于车辆的超限超载运输所引起的,上文所说的山东省桓台县和莘县境内发生的特大交通事故,分别造成13人和16人死亡,此外,威海市“7.22”交通事故中,有41名遇难者,这些都是血的教训。事故主要原因就在于,车辆超限超载运输使得车辆整体状况大大降低,车辆行驶整体上的稳定性、刹车性能、轮胎爆破可能性都大大增大,这就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另一方面,运输车在长时间的负重工作中,磨损加剧,性能不稳,也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3、车辆超限超载运输会扰乱正常的运输市场秩序

在运输市场中,一般都是供大于求,所以导致行业之间竞争极其激烈,承担运输任务的公司或者个人,为了争抢货源,就会相应降低运输价格,而降低运输成本价格之后,运输者只有通过扩大运输量来获得经济效益补偿,这就使得在运输过程中视交通法规而不顾,最大程度上的进行超载超限运输。这样的恶性循环不仅制造了公路管理上的难题,而且也形成了运输市场秩序的恶l生循环。

二、有效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运输的具体对策

1、开展多元化的公路法规宣传工作

交通运输的法律法规宣传,对于限制车辆超限超载运输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山东省公路部门一直在开展“公路路政日以及路政宣传月”工作,已经取得了很有成效的进展。对于我们公路管理部门来说,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路法规宣传工作,要让广大群众尤其是驾驶员和运输公司都能够学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懂得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以便为路政部门创造一个和谐的执法环境。对于路政工作者来说,要采取适当有效的措施来进行相关宣传,使用群众愿意接受的宣传方式,向大家宣传和介绍超限超载运输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还可以进行视频录像播放,用实际例子来警戒大家重视超限超载运输危害的重要性。菏泽市就公布了交通事故录像,对于惨烈的交通事故,会使群众深刻认识到超限超载运输的重大危害,也能够做到不断提高人民的安全交通意识和法制观念。

2、建立完善的执法管理制度

改变过去“只收费不管理”的做法,严格执法责任制,尽一切可能制止、堵住超限超载的疏漏,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法人员对超载超限的车辆要以消除违章为治理主要手段,对运输车辆第一次超载一般以卸载教育为主,不处罚;如第二次以上超载,应以卸载、罚款为主。对于经常出现的车辆超限超载运输情况,各地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加强对运输市场的调控,相应立法机构还要考虑交通运输的整体需要,及时制定一些法律法规,来健全整个交通安全制度,促进运输市场运输量与运力的供求平衡。还要推广集装箱化的运输方式,对于特殊产品的运输车辆要进行规范化管理,此外还要加大查处违规企业的力度,禁止生产违规超限车辆和非法改装车辆。对于一些司机反映的“不超载没饭吃”的问题,作为公路管理部门也应认真考虑,探索降低车辆运行收费的改革,最大限度减少车辆运输司机的成本和负担。对发现超限超载的车辆,不能以简单罚款放行,应将卸货、教育和跟踪监管结合起来,避免“超限超载——罚款一再超限超载——再罚款”恶性循环的出现。

3、加强路政执法人员的执法素质

正如有人所说,“治超站是窗口单位,处在风口浪尖”。交通执法人员素质高低决定着执法水平,所以必须要进行对执法队伍的教育和培训。在培训中要注意宗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勤政廉政教育的学习,不断增强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树立群众意识,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强化执法人员的敬业精神,促使其做到文明执法和热情服务。领导干部要严格把好选人关、制度关和培训关,帮助执法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面对个别司乘人员的言语、物质、金钱等诱惑及本地区超限载运输人员的吃请和“表示”,能否做到心底无私,秉公执法,彻底杜绝吃、拿、卡、要等严重的违规违纪。从实际出发来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水平,这对于市场经济正常发展来说有着积极意义。

三、总结

山东超员和超限运输车辆管理办法 篇3

(草稿)

为切实做好《湖北省公路超限运输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宣传贯彻与实施工作,进一步加大鄂州市超限运输治理工作力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公路完好、安全和畅通。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办法》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组织学习培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严格履行法定职责,把宣传贯彻实施《办法》与当前的治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源头控制、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开创路政治超工作新局面。

二、总体目标

通过广泛、深入地学习和宣传贯彻《办法》,让路政执法人员牢固掌握《办法》的各项规定,明确源头治超内容,明确路面治超要领,明确法律责任,保障《办法》的全面贯彻实施。确保全年超限超载率控制在5%以下,基本杜绝车货总重55吨以上的非法超限超载车辆上路上桥行驶,确保我市治超工作持续稳定地开展。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

1、将《办法》宣贯工作纳入公路部门“六五”普法计划,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鄂州公路网、鄂州公路、鄂州公路路政简报等宣传报道《办法》,使政府相关部门、运输企业和广大车主和驾驶员都能进一步认识到超限超载的违法性及其危害性,了解《办法》赋予的相关责任、法定的权利和义务。

2、利用路政支队及各超限检测站办公场所、行政执法窗口、办案大厅等场所的告示牌、宣传牌等设施张贴宣传图片、宣传标语,在货运源头单位设立宣传点,散发宣传单、宣传手册,现场介绍《办法》内容,接受咨询;在国省干线公路沿线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散发宣传资料;利用路政执法车辆开展流动宣传。

(二)贯彻实施

1、以政府为主导,加强责任落实。

公路超限运输管理工作应当遵循政府主导、部门配合、源头控制、综合治理的原则。积极争取市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在政府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加强源头治理,强化路面管理,增强科技保障能力,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和治理标准,扎实推进公路超限治理工作。

2、以安全畅通为宗旨,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1)建立和完善车辆信息登记制度。积极争取上级加大科技和经费投入,进一步完善超限车辆管理基础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将超限运输违法信息及时告知市道路运输管理

处和公安交警部门。

(2)明确超限运输许可制度。车辆载运不可解体物品,车货总体的外廓尺寸或者总质量超过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的限载、限高、限宽、限长标准,确需在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行驶的,当事人依法提出书面申请后,除可以当场作出许可决定者外,在受理后20日内作出是否许可的决定。对车货总质量、车辆轴载质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或者车辆高、宽、长超过公路、桥梁、隧道技术标准;对行驶路线经过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以及技术状况低于三类的桥梁;以及车辆存在非法改装、拼装、大吨小标等行为的申请,一律不予批准。

(3)严格执行公路超限运输行政强制措施制度。强制拖离或者扣留车辆的,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只能对造成公路、公路附属设施损坏,拒不接受现场调查处理;采取故意堵塞固定超限检测站点通行车道、强行通过固定超限检测站点等方式扰乱超限检测秩序;超限运输车辆采取短途驳载、绕行或其他方式逃避检测;经批准进行超限运输的车辆,未按照指定时间、路线和速度行驶等行为才可采取强制措施,其它情况一律禁止强制拖离或者扣留车辆。

(4)科学把握公路超限运输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制度。对违反《办法》规定,轴荷或者总质量超限的,在责令改正的前提下,按照《办法》第35条和《湖北省公路超限运输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执行标准》的规定,合理把握处罚标准。

四、加强路面治超力度的建议

1、对在路面治超执法检查时,不接受检查,强行冲卡的,建议由现场执法人员对冲卡车辆进行警告,并摄像取证,及时与沿途交警中队、地方派出所和兄弟单位联系对逃逸车辆进行拦截。对强行冲卡的车辆视情节和后果的轻重由公安机关进行教育训诫或给予行政拘留的处罚。

2、对在路面治超执法检查时,车辆驾驶员自行锁住车辆,不接受超限检测和调查的,建议由路政执法人员现场对车辆进行摄像和照相取证,然后交公安交警部门对车辆驾驶员进行记分处罚,对车辆一律不予年审;市运管处按照《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山东超员和超限运输车辆管理办法 篇4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路超限检测站执法队伍建设,提高公路超限检测站执法人员素质,推进依法行政,根据《山西省行政执法条例》、《山西省治理车辆非法超限超载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等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山西省交通运输厅(以下简称省厅)所属公路超限检测站执法人员的录用和管理。

各市交通运输局所属公路超限检测站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公路超限检测站执法人员是指,持有合法有效的行政执法证件,针对超限车辆代表国家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公路超限检测站工作人员(以下简称执法人员)。第四条 省厅负责所属公路超限检测站执法人员的管理工作。

省公路局、省高管局具体负责所属公路超限检测站执法人员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 执法人员应当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忠于职守,纪律严明,依法行政,文明执法。

第二章 人员编制及核定

第六条 公路超限检测站执法人员的编制标准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Ⅰ类检测站40人以下(含40人),双向检测的45人以下(含45人);

(二)Ⅱ类检测站30人以下(含30人),双向检测的40人以下(含40人);

(三)省界入口高速公路超限检测站按Ⅰ类检测站配备人员;高速公路匝道入口超限检测系统12人以下(含12人)。

公路超限检测站可以招聘必要的后勤保障人员。后勤人员数量控制在执法人员总数的20%以内。

第七条 公路超限检测站人员(含后勤保障人员)列省公路局、省高管局经费预算,按规定核拨。

第八条 公路超限检测站执法人员及其编制,原则上从交通运输部门内部调剂解决;难以调剂的,按照规定向有关部门申请核增。

公路超限检测站人员编制按隶属关系,分别由省公路局、省高管局提出意见报省厅核定。经省厅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未经省厅批准擅自决定人员配置的,一经查实,责令改正,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第三章 人员配置

第九条 执法人员应当从各执法单位内部正式在编人员中通过考试选用。本单位人员不足的,由省公路局、省高管局通过公开招考聘用。

考试方案和公开招考方案报厅批准后实施。

现有执法人员应当通过考试重新确认。考试不合格的可以补考一次,补考仍不符合要求的,调离执法岗位。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条 高速公路省界超限检测站纳入路政管理。

高速公路匝道入口超限检测系统实行双重管理。治超业务、执法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纳入路政管理。执法人员的日常管理和后勤保障纳入收费站管理。

第十一条 报考执法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的政治权利;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未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者不在处分期间;

(四)三十五周岁以下,身体健康;

(五)具有大专(含大专)以上学历;

(六)具备录用主管单位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二条 新录用的执法人员,试用期为三个月。试用期不合格的,取消录用资格。试用期满合格的,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合格的按规定程序申领交通行政执法证件,正式上岗执法。

公路超限检测站持有交通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应当占到本站执法人员总数的60%以上。未达到上述比例的站不得开展执法工作。

第四章 学习培训 第十三条 执法人员培训分为执法资格培训和执法业务培训。

执法资格培训按照《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1年第1号)和省厅有关规定执行。

执法业务培训分为:

(一)岗前培训

执法人员上岗之前,应当接受业务知识和专业法律知识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30学时。

(二)更新知识培训

执法人员每年应当参加不少于15天的更新知识培训。其中法律知识的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60学时。

(三)考核不称职人员培训

执法人员考核不称职的,应当参加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60学时。

第十四条 省公路局、省高管局应当制定执法业务培训计划,于每年年初报省厅备案。培训前15日,各单位应将培训方案报省厅审查批准。各公路分局、各高速公路路政大队自行组织培训的,培训内容、师资应当报省公路局和省高管局批准。

第十五条 考核不称职执法人员的培训由省高管局、省公路局组织;更新知识、岗前培训,可由省公路局、省高管局委托各公路分局、高速路政大队组织实施。

第五章 日常管理

第十六条 公路超限检测站实行站长负责制。公路超限检测站站长应当定期轮岗交流,确保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轮岗原则上三年一次。

第十七条 新建公路超限检测站、高速公路匝道入口超限检测系统应当在运行前30日内配齐执法人员,确定执法岗位,并在运行前15日将执法人员名单报省厅批准。

第十八条 执法人员执法时应当着装整洁,执法标志齐全,佩带执法证,仪表端庄,举止文明,语言规范。

第十九条 公路超限检测站从事行政执法应当有2名以上持有交通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参加。未持交通行政执法证件的协勤人员不得从事调查取证、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行为。

第二十条 公路超限检测站应当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管理。对被投诉举报较多、执法态度粗暴、与行政相对人普遍关系紧张的执法人员,要暂停执法,待岗学习;对明显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逐级报省厅吊销或暂扣执法证,情节严重的予以辞退。

第二十一条 执法人员应当接受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监察机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接受社会组织、人民群众、新闻舆论的建议、监督和批评。

第六章 人员考核

第二十二条 公路超限检测站执法人员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执

法工作实绩、职业道德、执法业务和理论水平、执法风纪。

省公路局、省高管局负责对所属公路超限检测站负责人的考核管理工作,并于年初将上考核结果上报省厅备案。

相关执法人员的考核由其所属单位负责。

第二十三条 考核等次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种。各等次的基本标准是:

优秀:工作实绩突出,熟悉法律,精通业务,执法行为规范,职业道德良好,风纪严明,执法无差错。

称职:较好完成工作任务,熟悉法律、业务知识,执法行为规范,职业道德良好,遵章守纪,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引起的执法错案。基本称职:能够完成工作任务,比较熟悉法律、业务知识,基本满足执法工作需要。

不称职:法律、业务素质差,难以胜任执法工作或者不能完成当年工作任务;职业道德差,违反管理规定并造成严重后果。

第二十四条 执法人员考核等次不称职的,应当离岗接受培训。经培训仍不能胜任本职工作或者连续两年考核等次为不称职的,报省厅吊销其执法证件,调离执法岗位或者予以辞退。

第七章 人员奖惩

第二十五条 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奖励。

(一)在执法中查获重大违法案件,成绩显著的;

(二)维护路产路权,使国家财产、利益免受重大损失的;

(三)总结执法实践经验成果突出,对执法工作有重要指导作用的;

(四)对执法工作提出改革建议被采纳,效果显著的;

(五)执法人员考核等次被确定为优秀的;

(六)有其他显著执法成绩的。

对执法人员的奖励,实行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十六条 执法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一律调离执法岗位,按照有关规定暂扣、吊销行政执法证件或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违反“五不准”和“十条禁令”的规定,出现“三乱”行为的;

(二)利用职务之便接受请托人财物,索取、收受贿赂或敲诈勒索的;

(三)将请托人财物截留、私分或变相出卖,私收票款,使用非法票据,以及收费不给票,搞帐外小金库的;

(四)不履行法定职责,玩忽职守的;

(五)超越职权或滥用职权,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违反法定程序或适用法律依据错误,造成严重后果的;

(七)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

(八)拒不接受执法监督检查,或群众投诉有违法、违纪行为,经查证属实的;

(九)其他严重违法乱纪行为的。

第二十七条 执法人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行政管理相对人造成损失的,其所在单位赔偿后,应当向该执法人员部分或者全部追偿。

第二十八条 对执法人员给予行政处分的权限和程序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上一篇: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论文下一篇:节能减排工作总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