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论文(共8篇)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论文 篇1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报告
前言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在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其工作水平和发挥的作用,反映了我国内部审计的总体水平和发展趋势。近年来,国有企业在推进内部 审计转型与发展中,发挥着领跑者的作用。为了总结和推广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经验,引领和推动我国内部审计的全面转型与发展,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以调查问 卷、召开座谈会和深入单位调研等方式,对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 人职责的企业和烟草企业内部审计情况进行了普查和调研。在对普查数据和调研情 况进行汇总整理、归纳提炼、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写出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 报告》。报告分法律环境、基础建设、业务发展、主要问题、意见和建议及职业化 建设六个部分。希望各级政府和各级审计机关、内部审计(师)协会、广大内部审 计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通过这一报告全面了解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状况,进一步关心和支持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
第一部分 法律环境
一、我国法律法规和规章
(一)法律法规。
(二)审计署规定。
(三)有关部门规定。
二、国外有关法律和规定
第二部分 基础建设
近年来,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呈快速发展态势,内部审计机构、管理体制体 系、业务管理制度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审计队伍建设逐步强化,为国有企业内部审 计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一、独立性显著增强
二、地位明显提高
三、管理体制多样化
四、规范化逐步提高
五、队伍得到加强
(一)充实了工作力量。
(二)队伍素质提升。
(三)年龄结构年轻化。
(四)工作资历较成熟。
第三部分 业务发展
在多数国有企业中,财务审计已经成为日常性、基础性的工作,普遍加大了经 济责任审计力度,积极开展了专项审计、工程项目审计、物资采购审计等形式、内 容各异的经济效益审计,探索开展了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强化了内部审计在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加快了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据对1280家企业不同 审计项目所占比重的调查,财务审计为27.43%,其中中央企业22.8%,省级企业 26.56%,烟草企业32.93%;经济责任审计为20.22%,其中中央企业25.97%,省级企 业15.03%,烟草企业19.67%;专项审计为11.52%,其中中央企业13.8%,省级企业 8.77%,烟草企业12%;工程项目审计为10.93%,其中中央企业10.8%,省级企业 9.71%,烟草企业12.28%;物资采购审计为5.58%,其中中央企业3.52%,省级企业 5.03%,烟草企业8.19%;其他类型的经济效益审计为8.44%,其中中央企业 10.63%,省级企业10.12%,烟草企业4.57%;内部控制审计为8.39%,其中中央企业 7.93%,省级企业9.45%,烟草企业7.79%;风险审计为2.6%,其中中央企业1.96%,省级企业4.75%,烟草企业1.09%;计算机审计为0.47%,其中中央企业为0.32%,省 级企业为0.79%,烟草企业为0.29%;其他审计为4.42%,其中中央企业2.27%,省级 企业9.79%,烟草企业1.19%。各种不同审计项目所占比重表明,我国国有企业内部 审计工作正逐步由财务审计为主向管理效益审计为主转型与发展。
一、普遍开展财务审计
二、普遍加大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力度
三、积极开展经济效益审计
被调查企业广泛开展了形式、内容各异的经济效益审计。(1)专项审计。(2)工程项目审计。(3)物资采购审计。(4)管理效益审计。
四、探索开展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
目前,推进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探索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已经成为企业普遍关 注的热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等一批中央企业,率先组织力量探索开展内部控制审计,促进完善内部控制建设。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在遵循萨班斯法案工作过程中,凸显了内部审计在促进内部 控制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传统专项审计的基础上,融入风险控制为导向的管理审计,及时向被审计单位提出风险点和存在的问 题,在促进改善管理和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上取得了明显效果。多数被调查企业 结合本单位实际,在积极拓展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投资项目审计、经济效益 审计中加大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份量,推进内部审计的战略转型与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有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不断扩大,企业越来越 关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内部控 制作为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其价值是由帮助组织掌控风险的程度所决定的。从调查反馈的情况看,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正逐步走向融合。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 限公司以公司总部层面风险管理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世界各国监管要求,制定了可 行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方案,抓住内部控制建设的主要问题,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 合的方法,对初始风险和管控有效性进行评估,编制完成了《内部控制手册》和《自我评估手册》,初步搭建了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有神华特色的内部控制基础平台,实现了在合理保障公司战略目标、财务报告可靠性、经营效率和效果以及合规方面 的新突破。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以重大风险、重大事件的管理和重要流程的内部 控制为重点,选择了投资重组、流程再造、生产储备等一项或多项业务开展风险管 理审计。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以COSO内部控制框架为基础,全面开展企业风险评 估,根据风险与内部控制框架标准进行差距分析,确定企业运营管理的高风险领 域,并依据评估结果制定了以风险监督为基础的审计工作3年滚动规划,保证了风 险管理监督评价工作的开展。
五、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第四部分 主要问题
目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但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现状与企业发展的客观要 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新理念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
二、内部审计工作机制不健全
三、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技术手段较为落后
五、缺乏强有力的质量控制机制
第五部分 意见和建议
国有企业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必须牢固树立内部审计新理念,对内部审计进行 恰当定位,强化审计队伍建设,审计监督要全面覆盖财务、业务和管理活动,加强 质量控制,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组织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中的作用。
一、积极宣传和倡导树立新理念
现代内部审计新思想、新理念,在广大内部审计人员中初步得到确立。1999 年,IIA通过的内部审计新定义将内部审计界定为“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 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 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这一新定义,集中 反映了国际内部审计最佳实践经验,充分体现了现代内部审计的新思想、新理念。
(一)强调内部审计的本质是一种控制。组织内部受托责任的产生,导致内 部控制产生,而内部审计作为保证受托责任履行的一种控制机制,首先需要保证和 评价的就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开展内部控制的审计评价,是内部审计渗透到财 务、业务和管理领域的“敲门砖”,是内部审计人员的“执业秘诀”。内部控制是内部 审计职业的立足之本,内部控制审计是现代内部审计的主要产品,是内部审计工作 的永恒主题。
(二)内部审计是组织治理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作为一种控制机制,发挥 反馈作用,能够为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提供信息,是缓解信息不对称的一 个有效措施,是组织治理结构中形成权力制衡机制并促进其有效运行的一个有效手 段,是组织治理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又是组织 有效治理的关键要素,这就决定了内部审计要在组织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中 发挥作用。内部审计的视野和角色,也由传统的“为管理进行审计”转变为“对管理 进行审计”;内部审计人员由作为管理者的“耳目”转变为组织治理的“守门员”。内部控制作为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否有价值由其帮助组织掌控风险的 程度所决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走向融合,不仅是风险管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也对内部审计发展指明了方向。风险导向审计是以事前风险管理与过程控制为重 心,使审计人员时刻关注未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提供前瞻性服务,真正成为企业 增值资源、最具持久力和最有价值的资产,从而实现内部审计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三)内部审计体现的是“前瞻性”。内部审计师应是“明天的审计师”,而非“ 今天的审计师”,内部审计关注的不仅是维护现有的收益,而是更多的关注为组织 创造更多的未来利益。上述内部审计新思想、新理念已被广大内部审计人员所接受,逐渐成为广大内部审 计人员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和实现内部审计工作全面转型与发展的思想基础,将对推 动内部审计与时俱进的发展,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要逐步实现“六个转变”:在审计理念上,要对内 部审计是检查系统的认识向
控制系统的认识转变,由注重结果、重在治标向注重过 程、重在治本转变;在审计职能上,由单纯的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在审计目标上,以查错纠弊为主向以监督和评价内部控制能力为主转变;在审计内容上,由财务收支向业务领域和信息系统拓展;在审计方式上,由以结果导向为主向与过 程导向并重转变,由事后监督为主向与事前、事中全过程监督并重转变;在审计手段上,由手工操作为主向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主转变。逐步确立从分析风险入 手确定审计目标、范围和程序,以财务会计和业务管理流程为审计路径,以检查和 改善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为审计核心,以监督和评价财务表现、业务成果、内部控制能力和风险管理为审计重点,以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审计工 作新模式。推进我国现行的内部控制体系逐步向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升级和完善,实 现内部审计由传统内部控制导向审计向现代风险管理导向审计转型,探索开展以风 险为导向、以控制为主线、以治理为目标、以增值为目的的审计工作新路子。
二、完善工作机制
三、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四、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五、推进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第六部分 职业化建设
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英文缩写OECD)认为要成为一个职业,必须要具备知 识体系、职业道德和实务准则三个要素。内部审计职业以其具备这三个要素并展现 出能为社会共同利益做出贡献而被世界普遍承认。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作为内部审计 职业组织,秉承“服务、管理、宣传、交流”的工作方针,以推动内部审计发展为己 任;以推进“内部审计的全面转型与发展”统领工作全局;以倡导准确把握内部审计 新理念,积极探索以风险为导向、以控制为主线、以治理为目标的审计新模式为重 点,加强调查研究,加大宣传力度,推动理论创新,组织经验交流,深化准则建 设,提高培训水平,扩大国际交往,努力推动内部审计职业化建设。
一、职业组织体系基本建立
二、准则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审计质量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内部审计准则是规范内部审计行为的标 准,是衡量内部审计业务质量的重要尺度。为推进内部审计的规范化建设,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自2000年起一直致力于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建设,从2003年4月至今,陆续发布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27个内部审计具体 准则、2个内部审计实务指南。
中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是内部审计工作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内部审计 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三个层次组成。内部审计基本准 则是内部审计准则的总纲,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审计时应当遵循的基本规 范,是制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的基本依据。内部审计具体准则 是依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的,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审计时应当遵循的 具体规范。内部审计实务指南是依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制定 的,为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提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27个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分别是审计计划、审计通知书、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 稿、内部控制审计、舞弊的预防、检查与报告、审计报告、后续审计、内部审计督 导、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结果沟通、遵循性审计、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 量、利用外部专家服务、分析性复核、风险管理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抽 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人际关系、内部审计的控制自我评估法、内部审计的独立 性与客观性、内部审计机构与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的关系、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经济性审计、效果性审计、效率性审计。2个内部审计实务指南分别是建设项目内 部审计和物资采购审计。
据对696家企业的调查,全部执行内部审计准则有424家,占60.92%;部分执行的有 252家,占36.21%;没有执行的仅有20家,占2.87%。其中,54家中央企业中,全部 执行的36家,部分执行的18家;603家省级企业中,全部执行的370家,部分执行的 214家,没有执行的19家;39家烟草企业中,全部执行的18家,部分执行的20家,没有执行的1家。
三、完善知识体系建设
(一)开展内部审计理论研讨。
(二)编译内部审计理论书籍。
四、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五、开展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
(一)以《中国内部审计》杂志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网站为主要媒介,大力宣传 交流国内外内部审计先进理念、先进经验和技术方法,促进树立新理念、学习新经 验,实现经验共享。
(二)通过举办CIA考试、倡导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资格认证和开展后续教育,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
(三)积极开展境内外培训和交流。
六、不断提升国际国内影响力
(一)以承办国际会议为契机,提高中国内部审计的影响力。
(二)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提高对国际内部审计事务的发言权。
(三)开展海峡两岸内部审计界的交流与合作。
(四)加强与有关单位的沟通与合作,提升内部审计的地位。
(五)拍摄电视剧《在路上》,促进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内部审计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论文 篇2
一、内部审计环境的概念
1. 企业内部审计环境的概念
企业的内部审计环境是一个综合体, 它包括影响企业审计的诸多因素。例如, 企业内部审计所处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等诸多的因素。企业的内部审计环境与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是相辅相成, 互相影响的。一方面, 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有助于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另一方面, 企业本身作为内部审计环境的一部分。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中, 也会对环境施加有利的影响, 从而让企业朝向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但是, 当企业内部审计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 特别是发生不利于企业内部审计的变化的时候, 企业正常的内部审计的发展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环境的概念
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环境的概念, 从本质上来看, 与企业的内部审计环境存在着一定的趋同性。其主要的区别是审计环境的主体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它是由国家出资兴建, 或者国家控股的企业。目前, 我国的国有企业覆盖的范围主要集中在:能源、矿山、交通、航空、航天、通讯等关键领域。由于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今后的发展中, 如何从体制建设, 部门管理等维度来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是未来国有企业发展过程当中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环境的特点———以中石油锦州分公司为例
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 占有着重要的市场地位。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当中, 虽然, 从当前的市场发展趋势来看, 国有企业也在把确立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改革的主要方向。但是, 从整体上来看, 国有企业自身在生产运营的过程当中, 还是存在着一些特色。本文简单以中石油锦州分公司为例, 分析国有企业在内部审计环境层面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1. 管理体制方面的特点
从管理体制上来看, 中石油锦州分公司实行的也是经理负责制。换句话来说, 中石油锦州分公司的总经理对该公司的生产、运营、管理等方面承担主要的责任。然后不同的部门, 按照分工的不同践行各自的职责。在这一套垂直管理系统中, 作为国有企业的负责人, 目前在一线实施过程当中依然执行的是任命制度。按照这种管理体制的特点, 国有企业在管理体制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行政主义的发展特点。在今后的管理体制改革中, 尤其是优化内部审计环境的过程当中, 如何更好地去行政化, 从而更好地发挥出市场在资源配置层面的基础性作用。
2. 法律地位方面的特点
从法律地位上来看, 国有企业在市场运营的过程当中, 拥有着和其它市场参与企业一样的法律地位。一方面, 国有企业的财产安全受到法律的保护。另一方面, 当国有企业在生产运营的过程当中, 出现违规经营的时候, 相关的行政监管部门会依法进行处理。例如, 在进行国有企业的违规经营的处理中, 目前行政责任的比例比较大, 刑事责任及民事责任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少。但是,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还是保持不变的。这里的平等主要指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在法律保护层面的平等。另一方面是违反法律的相关规定而接受法律惩罚层面也是平等的。
3. 审计范围方面的特点
从市场运行体制上来看, 国有企业在日常的运营和管理层面存在着很大的被动性。国家关于国有企业的财务审计制度层面的约束有着明确的界定。在这一发展环境中, 国有企业在内部的财务审计的内容和范围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例如, 目前, 很多国有企业在财务审计内容上还停留在比较初级和浅显的阶段。这一审计层面设计的出发点是保护国有企业的财产安全, 避免各种人为的资金流失或者损失。
4. 管理控制方面的特点
从管理体制上来看, 国有企业的自主权相对比较少, 在面临重大的发展决策的时候, 企业需要按照相关职能部门的要求来进行审批。例如重大的人事任免, 企业市场投资战略的调整以及企业在处理相关紧急市场波动时, 都有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控制机制和体制。这种比较严格的管理体制, 在促进国有企业稳健发展方面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但是,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包括中石油在内的众多国有企业的市场垄断地位在面临威胁。因此, 在今后的发展中, 如何从管理体制升级的角度, 来不断的搞活放开, 为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松绑, 将会是其在今后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5. 企业会计环境方面的特点
从会计环境的发展来看, 从主观上来看, 国有企业的会计审计环境并不理想。从目前中石油锦州分公司的职工表现来看, 企业职工队伍审计素质与技能提升缓慢。多年来, 习惯了国有垄断企业的优越感, 员工至上而下存在着较强的优越感, 员工思想动态相对懈怠, 缺乏民营企业员工的危机意识。铁饭碗思想严重, 往往一进入公司就有了高枕无忧、衣食不愁的想法。在推行内部审计环境的优化过程中, 中石油锦州分公司缺乏足够的全员参与意识, 导致职工对审计环境分析及的相关理论、以及内部审计环境的优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理解不清, 认识不到位。
三、优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环境的策略———以中石油锦州分公司为例
1. 抓住审计改革机遇
在审计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 和传统的日常运营模式有着很大区别的是其工作办理的网络化。当然, 正是基于这种网络化的业务办理特点, 企业, 尤其是拥有较多分支机构的企业, 在进行内部审计的优化进程中, 可以经由网络来实现审计的共享。可以在很大层面上, 引导企业借助先进的信息化处理技术和操作平台来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因此, 包括中石油锦州分公司在内的诸多国有企业应该在改革精神的指导下, 进一步挖掘内部审计环境优化的潜能。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内部审计环境的优化提供更为有利的发展条件。
2. 适应市场发展的新形势
任何制度在确立之初, 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 国有企业在自身规模不断扩大, 或者说其所处的市场发展环境产生了很多的不同和波动的时候, 原有的内部审计环境只有进行及时的调整, 才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无论企业在市场业务和营运规模层面上的如何扩大, 如果其在内部审计方面缺乏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管控体系和制度, 那么其所面临的发展危机和挑战将会在时间的累积中, 变得更加恶化和糟糕。虽然, 很多国有企业尝试通过借鉴和学习的方式来完成相关内部审计制度的改革和优化, 但是鉴于缺乏科学的管控思想和思路, 其具体的实施进程中, 特别容易陷入发展和改革的死角。因此, 国有企业在设计各自的内部审计环境优化体系之后, 应该留下充足的改动和调整空间。这样在面对复杂的市场发展形势的情况下, 国有企业可以让自身的制度与时代和市场的变化同步。这种适应性是市场经济环境下, 企业适应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方式和手段。但是, 在企业进行内部审计环境优化制度的调整和发展中, 审计环境的基本原则和底线还是要保证基本的一致性的。只有将其内部的原则进行严格的贯彻和落实, 国有企业在进行市场的适应性的调整和改善中, 才会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自由动力。
3. 优化内部审计模式
首先, 确立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模式。在推进内部审计的提升和演进中, 应该尝试从自身行业的发展需求出发, 结合市场的发展走向, 将自己的内部需求与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一定的匹配。这种匹配可以在一定水平上避免由于机制和模式的不适应而影响内部审计工作正常水平和职能的发挥。这种调整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是将企业的内部诉求和相应的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一定的契合。在这个过程当中, 把企业内部审计的组织模式与企业的内部审计信息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进行有效的匹配。
其次, 确立企业内部审计信息披露模式。信息披露是将相关的信息通过某种公共媒体来进行发布, 从而为相关的信息关联者提供必要的信息获取渠道。内部审计信息披露的主体是企业或者是公司, 其在日常的管理及运营的过程当中, 通过必要的信息公开手段, 来将其在内部审计领域中的相关报表信息提供给使用者。内部审计信息披露内容涉及的范围比较广, 基本上包括了企业在最近的一段运营周期内, 一般是以季度为时间计算单位, 确立企业内部审计信息披露模式, 尽可能多地将其对整个市场发展所造成的不良影响降低到一个历史的最高水平。基于这种原则设立的内部审计信息披露的重大模式, 也能从最大限度上保护好各个市场利益主体的基本责任。其中, 披露信息的真实性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及底线, 如果在内部审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着数据造假等问题, 将会给企业及相关机构组织的发展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
最后, 独创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任何一个工作效率或者水平的提升, 在很大程度上都与从业人员的重视程度有着很大的关联性。一方面, 领导层面, 应该从企业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 在部门设置、人才储备及管理等机制。另一方面, 作为政策的执行者, 企业的绩效管理的工作人员, 应该本着高度负责、求实创新的精神, 在遵循从业基本准则的同时, 严格要求自己, 做好绩效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4. 明确内部审计目标
当前, 国有企业在整体上存在的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是, 对管理层面的重视程度并不是很高, 特别对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更是处在一种半忽视的状态, 这种不重视的主要体现是内部审计目标的不明确。这就在客观上影响着企业在内部审计制度理念及配套的审计和管理体制方面的提升和进步。在进行审计的过程当中, 目标发挥着重要的引导性的作用。因此, 在今后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环境的优化过程当中, 一个极为重要的一点是明确内部审计的目标。从宏观上来看, 内部审计目标的确立依据主要来源于两个层面。一个是, 国有企业按照年度发展计划所指定的市场发展的指标。例如, 企业的市场销售额及企业的年盈利水平。另一方面, 主要是根据市场的发展变化, 企业在战略发展层面的调整在企业内部审计环境中的反映。总之, 只有建立在一定的内部审计目标层面的审计环境的优化, 国有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才会获得更大的市场发展的空间与主动权。
5. 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审计管理人员, 或者是企业审计管理部门的负责人, 应当从企业的成长的角度正视审计的意义。要在相干法令与律例的基础上, 拟定公司内部审计的详细章程。企业的审计管理人员对审计的认识不到位。在日常的审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玩忽职守等违反审计制度和审计纪律的事情, 都反映出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重要性。任何工作在具体的执行阶段都离不开个体的参与, 即使在现代计算技术的操作和辅助下, 人所发挥的价值和功能依然是不可替代的。在进行内部审计体系的具体实操阶段, 内部审计人员的水平在很大层面上会影响并且决定着这一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运营秩序和运营效果。从微观层面上来看, 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熟练的业务专业水平和符合行业要求的从业道德水平是检验其是否胜任这一工作的重要指标。所以要大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除了强化专业素质以外, 还应该强化审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把不做假账, 真实、客观审计作为一个基本的从业底线来进行实施。
在提升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过程当中, 可以借助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建设来进行实现。因为, 缺乏必要的企业文化的国有企业是很难在这个社会发展的大潮中, 获得质的飞跃和提升的。因此, 从这一基础的属性上来讲, 国有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环境优化体系的设计之初, 就应当从企业文化的塑造和创建的角度出发, 将其纳入整体的企业文化的发展和构建体系。这种基于企业文化的发展思路会从企业发展的长远的角度来为其制度的落实来提供必要的撑持。特别是在一些缺乏应有的企业文化的国有企业的发展中, 应该经由内部审计环境体系的发展和完善这一重要的发展契机, 来把企业文化建设的步伐进行提速。只有在企业文化的支持下, 包括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在内的诸多企业管理机制方面的提升, 都可以在一个有效的发展平台上来进行系统的有效的提升。文化的塑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国有企业在具体的运行阶段, 可以借助企业发展论坛的讨论, 以及相关的企业内部的培训来进行展开, 这样的企业内部审计环境的优化发展和完善才会具有更大的市场适应性和发展的潜力。
参考文献
[1]董大胜, 韩晓梅.风险基础内部审计[M].大连出版社, 2010.
[2]陈力生.审计学[M].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8.
[3]王顺金, 刘鸿, 陈立波.审计学[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4]翟福军.优化审计环境促进内部审计发展[J].会计之友, 2012 (10) .
[5]王鸿.政府职能重心调整与国家审计的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 2012 (09) .
[6]周英虎.论审计环境[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03) .
[7]陕西省审计学会、西安财院课题组.我国绩效审计环境分析和政策选择[J].现代审计与经济, 2013 (03) .
[8]樊金生.当前审计环境对国家审计的制约及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2) .
浅析国有企业内部审计 篇3
关键词: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发展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改革的必要性及意义
1.强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改革可以把审计的监督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有效的预防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企业内部监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企业内部审计,而内部审计的最终目的也是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控,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中运行良好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投资风险,进而保障了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同时也实现增值。
2.强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改革可以预防在国有企业的改制和经营过程中违法乱纪的事件发生。国有企业具有企业规模大、人员构成复杂、经营环节繁多等特点,因此在企业经营和改制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违法乱纪行为如:借机谋利、侵占国有资产、挪用公款等。我们通过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力度,改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为企业的经营和改制提供法律和制度的准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提高法制经营理念。
二、现阶段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所存在的问题
1.企业内部审计模式与现代企业制度之间不适应。企业内部审计模式为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的组织和部署提供基础框架,是内部审计工作的核心部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由与其定位不清晰,企业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机构之间存在着职能性的重叠,使其行使的权限不够明确。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内容与方式也与现代企业制度不相适应,不能够及时的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管理上的漏洞,不能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上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差。因为企业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经营监督活动,因此独立性是其根本特性,这种特性包含两个方面:第一种就是形式上的独立性,第二种就是实质上的独立性。只有保障了审计工作人员的独立性才能使审计过程中得到的评估结果更具真实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依据。当前,在我国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担任主管领导行使内部审计权利的审计人员基本都是有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直接负责的。由于管理者的重视程度不足,在人员配备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使得企业内部审计结果具有很大的波动性,难以做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三、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与审计环境的关系
国有企业所处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在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制约关系决定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环境,影响其内部审计环境的主要因素主要分为主管环境和客观环境。客观环境影响因素主要有:政治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科学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会计环境、历史环境、管理环境等;主管环境影响因素有:内部审计机构的模式、内部审计的方法、内部审计的人际关系、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内部审计的行为等。
企业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是有审计环境所决定的。良好的审计环境可以提高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使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企业内部审计的存在和发展取决于审计环境;审计环境还同时决定企业内部审计的目标。因此加强和提高审计环境的质量对有效的实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有着重大的帮助,能够更好的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进而推进企业经营的平稳健康发展。
四、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措施
1.建立合理的内部审计模式,与现代企业运营制度相适应。
(1)我们要在内部审计的定位过程中与现代企业制度相匹配,国有企业中国家既是企业的投资者也是经营者,因此内部审计的侧重点应以财务审计方向为主。企业的内部审计定位必须要以企业经营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前提,让企业在自主经营的过程中具有规范性的指导制度,实现企业经营的经济效益和增值效益共同最大化。
(2)完善内部审计的内容和方式,把审计前、审计中和审计后相结合,以管理审计为重点、以财务审计为基础,在适应当前经济环境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
2.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意义。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之一,与社会审计相比其独立性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内部审计不像社会审计那样与被审计企业不具有经济利益联系,它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只有正确的认识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才能行之有效的提高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独立性,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进行。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主要包括提高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提高肩负内部审计职能的工作人员的独立性。我们也可以使内部审计外部化,借助外部审计的力量与内部审计相结合,两者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推动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
3.加强内部审计的制度建设和法律法规建设
为了保障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我们要不断的完善与内部审计有关联的法律法规体系,详细规定内部审计人员的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用法律的手段规范内审人员的行为。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一定的内部审计准则及各种相关的规章制度,推动我国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建立起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适应现代企业经营制度。
五、结束语
在我国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内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制度有着不同的要求,我们要顺应时代的需求来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制度,这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我们只有通过这些变迁才能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进而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目标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戴达远: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论文 篇4
沪国资委统[2009]71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进一步规范本市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8号)、《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审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意见的通知》(沪府办发〔2007〕15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
本办法所称企业内部审计,是指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咨询活动。通过应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对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监督、审查和评价,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改进,持续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增加企业价值,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市国有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与出资人的关系)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法对本市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进行指导、管理和监督。
第二章 审计委员会
第五条(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国有企业应依据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备内部控制机制的推进要求,在公司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
第六条(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组成)
审计委员会成员全部由董事组成,半数以上成员应为外部董事,其中至少应有一名外部董事是财务、审计专业人士。审计委员会的召集人必须由外部董事担任。
第七条(审计委员会的职责)
审计委员会应根据公司章程代表董事会行使对企业内部审计的管理、监督检查职能。在企业内部审计管理中行使包括以下主要职责:
(一)督促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并监督其实施;(二)审核、协调、监督、评价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工作结果;(三)审核公司的财务信息及其披露,根据需要对重大事项进行审核;
(四)审查、监督、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和健全性,并对违规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提出建议;
(五)负责内部审计事项与公司监事会、公司出资股东的沟通;(六)提议外部审计机构的聘用、更换和报酬支付,并实施必要的沟通;(七)提议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任免;
(八)对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提出建议,对内部审计人员尽职情况及工作考核提出意见;
(九)协调处理内部审计结果的争议事项;(十)公司董事会授权的其他事宜。
第八条(向董事会报告)
审计委员会应定期向董事会报告企业内部审计管理的情况、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第九条(向股东报告)
审计委员会应向股东作报告,包括:委员会的构成、职责及职责的履行情况,以及认为必须及时向股东报告的事项等。
第三章 内部审计机构
第十条(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
企业应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权力及与企业其他部门的关系,并配备与企业规模以及工作量相匹配的专职内审人员。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不得与企业财务部门合署设立。与企业非财务部门合署设立的,应明确分管内部审计工作的负责人和承担内部审计工作职责的工作人员,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第十一条(内部审计机构的领导)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并接受审计委员会的监督指导。
未建立董事会的企业,应当在企业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其工作内容、工作程序、管理制度等均与建立董事会的企业相同。
第十二条(内部审计机构职责)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履行以下主要职责:(一)制订内部审计工作制度,经董事会批准后实施;
(二)制订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内部审计人力资源计划、经费预算等,经董事会批准后实施;
(三)组织开展对企业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和子企业负责人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四)组织开展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与评审。包括对企业日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情况的常规评审;企业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经营活动、业务流程、关键岗位员工等发生较大调整或变化的情况下,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或者某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等。查找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和薄弱环节,提出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和措施;(五)组织开展对企业基建工程和重大技术改造、大修等的立项、概(预)算、决算和竣工交付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
(六)组织开展企业改制重组、股权转让、对外投资、兼并破产、重大合同、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等重要经济行为的审计监督,保证工作程序合法、合规;
(七)组织开展对企业经济担保、出借资金、委托理财、股票、期货、外汇以及金融衍生品等高风险投资业务的审计监督,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八)组织开展对企业及其子企业的财务收支、财务预算、财务决算、资产质量、经营绩效以及其他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并予以评价;
(九)组织开展对境外、市外投资企业的定期审计,加大对境外、市外企业的审计监督力度;(十)按照独立审计要求认真做好企业所属涉及国家安全或难以实施外部审计的特殊子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出具内部审计报告;(十一)组织开展对发生的重大经营异常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十二)组织开展和落实审计后续管理工作,提升审计结果的运用水平。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督促整改;涉及责任追究的,应及时报告董事会,并将审计情况移交纪检监察等部门进行处理。
(十三)董事会或企业主要负责人布置的其他事项。第十三条(利用外部资源)
根据工作需要,内部审计机构可以采用聘请社会中介机构或利用外部专家服务等方式来开展审计及评价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应做好沟通协调,加强对中介机构工作结果真实性、合法性的关注和监督,加强对利用外部专家服务结果充分性、相关性及可靠性的评价。第十四条(审计委托管理)
企业内部需中介机构审计的事项,应由内部审计机构统一管理。内部审计机构应在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指导下,组织实施中介机构的聘用、更换、协调、监督和报酬支付等工作。第十五条(工作报告)
内部审计机构应依据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开展审计工作,并将情况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报告。
第十六条(内部审计机构权限)
董事会应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保障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所必要的权限:(一)参加企业有关经营和财务管理的决策会议,为决策工作提供意见和建议;参与企业有关业务部门研究制定和修改企业有关规章制度并督促落实;
(二)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内部控制流程、风险管理中的权限,赋予内部审计机构应有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建议权;
(三)检查被审计单位会计账簿、报表、凭证和现场勘察相关资产,查阅有关生产经营活动等方面的文件、会议记录,审查计算机软件、电子数据等相关资料;(四)对与审计事项有关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相关证明材料;
(五)对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风险或重大控制薄弱环节及时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报告,并进行持续监测;
(六)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法违规和严重损失浪费行为,可作出临时制止决定,并及时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报告;
(七)对可能被转移、隐匿、篡改、毁弃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与经济活动有关的资料,经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授权可暂予封存;
(八)企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在管理权限范围内,可以授予内部审计机构必要的处理权或者处罚权;
(九)企业应当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监督结果的情况反馈程序,形式和范围,使审计意见及时予以落实。
(十)企业应当保障内部审计人员的人身安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对履行职责的内部审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
第四章 内部审计工作程序
第十七条(审计计划)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要求,结合企业管理需要、组织风险和审计资源,制定审计计划,对内部审计工作作出合理安排,并报经董事会审核批准后实施。
第十八条(项目审计计划)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根据审计计划确定审计项目和时间安排,在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或部门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制定项目审计计划及审计方案,做好审计准备。经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第十九条(审计通知书)
内部审计机构应在实施审计前,向被审计单位或部门送达审计通知书。特殊审计业务可在实施审计时送达。
第二十条(审计准备工作)
被审计单位或部门接到审计通知书后,应做好接受审计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为内部审计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提供审计所需的资料等。
第二十一条(审计实施)
内部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或部门的经济活动以及有关资料进行初步调查、内部控制检查及进一步测试,运用审计专业技术和方法,获取充分、可靠、相关、有用的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被审计单位或部门应积极配合内部审计人员工作。
第二十二条(审计报告)
内部审计人员应在审计实施结束后,以审计证据为依据,形成审计结论与建议,出具审计报告,并对报告的客观性、真实性承担责任。第二十三条(审计沟通)
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结果沟通制度,在报告正式提交之前应与被审计单位或部门征求反馈意见。被审计单位或部门有异议的,应当自接到审计报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意见;逾期不提出的,视为无异议。第二十四条(异议处理)
被审计单位或部门若对审计报告有异议,审计项目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应进行研究、核实;无法协调时,应当将审计报告与被审计单位或部门意见一并报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协调处理。
第二十五条(书面处理意见)
审计报告上报企业董事会批准后,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根据审计结论,向被审计单位或部门下达审计整改通知书和审计建议书。
第二十六条(审计整改)
对于审计整改通知书和审计建议书中提出的处理意见和整改建议,被审计单位或部门应认真落实,并报送整改报告。
第二十七条(审计档案)
审计项目完成后,内部审计人员,应及时对审计中形成的工作底稿等材料进行分类整理,按相关法规的要求归档、管理和使用。
第二十八条(工作报告)
内部审计机构应与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保持有效的沟通,除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提交项目的审计报告外,应定期提交工作报告,一般每年不少于一次。
第二十九条(后续审计管理)
内部审计机构应根据需要对被审计单位或部门的整改情况及效果开展后续审计监督。如发现被审计单位或部门不采取纠正措施,应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报告。
第三十条(审计回避)
为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客观、公正,内部审计人员与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五章 内部审计机构管理 第三十一条(内部审计机构管理内容)
内部审计机构应在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领导下,做好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和内部审计活动实施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管理的有效性。
第三十二条(内部审计人员管理)
内部审计机构应根据内部审计工作目标和管理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确保人力资源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审计岗位所必备的会计、审计、工程、法律、管理、金融等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根据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及专业能力分析,制订内部审计人员的聘用方案、培训计划和工作任务安排。
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建立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考核,评价其工作业绩。
第三十三条(集团内部审计组织架构)
集团型企业应建立合理、有效的内部审计组织架构,确保集团内部审计工作高效开展,一般可实行集中管理制或分级管理制。
集中管理制是指,企业集团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统一开展内部审计工作。集团下属企业实行内部审计派驻制或委派制。
分级管理制是指,集团及其所属子企业分别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根据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要求,开展审计工作。集团内部审计机构应加强对子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指导和监督,组织开展集团统一布置的审计任务;子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应积极配合、贯彻落实。
第三十四条(经费保障)
内部审计机构应根据审计计划和人力资源计划编制经费预算。企业应当保证内部审计机构所必需的审计工作经费、培训经费,并列入企业财务预算。
第三十五条(内部审计工作手册)内部审计机构应按照《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制订规范化的工作底稿,建立分级复核制度,编制审计工作手册,指导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保证工作质量。
第三十六条(内部审计质量管理)
内部审计机构应根据审计工作的具体情况,建立内部审计督导制度、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加强对审计质量的管理。
第六章 出资人监督与管理
第三十七条(出资人管理)
出资人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履行监督与管理职责,包括以下事项:(一)依据国家规定,制订规范和指导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制度和政策;(二)对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具体工作进行管理、指导和监督;(三)组织实施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项目;(四)其他事项。
第三十八条(向出资人报告)
企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应将企业下列内部审计工作事项向市国资委报告:(一)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报告;
(二)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重大资产损失情况、重大经济案件及重大经营风险等;(三)企业集团及重要子企业内部审计负责人变更事项;(四)其他需报告的事项。
第三十九条(审计业务质量检查)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要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业务质量,并依法接受出资人、国家审计对内部审计业务质量的检查和评估。
第七章 奖惩
第四十条(奖励)
对于认真履行职责、忠于职守、坚持原则、作出显著成绩的内部审计人员,企业应当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四十一条(审计人员责任)
对于未履行或未正确履行职责、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泄露秘密的内部审计人员,由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十二条(被审计单位责任)
对于被审计单位或部门打击报复内部审计人员的问题,企业应及时予以纠正;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 司法机关处理。
对于被审计单位或部门相关人员不配合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拒绝审计或者不提供资料、提供虚假资料、拒不执行审计结论的,企业应当给予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三条(贯彻实施)
本市国有企业应按照本办法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实施细则。
第四十四条(区县管理)
各区县国资监管部门可参照本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工作规范。
第四十五条(解释)
本办法由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四十六条(施行)
企业内部审计报告 篇5
企业内部审计报告范文
省审计局:
根据局第××次会议决定,我们于××年7月1~15日对我省××外贸公司与香港××公司合营办厂引进设备情况进行了审计,现将审计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外贸公司是我省具有进出口业务权的地方工贸企业。该公司现有职工436人,设八个科室,一个直属五金加工厂。该公司1983年被批准自营出口业务,主要出口小五金产品。几年来,经过广大职工的努力,出口业务有了一定的发展,1985年出口销售额达736万元,出口创汇145万美元,均比1983年翻了两番。但是,由于该公司主要出口货源基地直属五金加工厂的设备陈旧,因而继续扩大出口业务,增加创汇的能力受到了限制。
××年初,经有关人员提供线索,该公司决定与香港××公司组成合营企业,合作生产经营机丝螺钉。××年3月,双方签订合营合同,其基本条款规定:合作期四年,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机丝螺钉生产工艺,由我方以租赁方式提供厂房1300平方米,负责招聘生产技术人员和工人。香港××公司提供国际上80年代出产的螺钉流水线全套设备共78台,并负责提供主要原材料和产品的外销。双方总投资115万美元,其中机器设备总金额万美元。按投资比例,我方承担六成,产品外销60%,内销40%,注册资本64万美元,年提折旧25%。四年后设备归我方。
(二)存在的问题
经审计上述合作项目,从洽谈到成交,反映出的问题不少,主要表现在:
1.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陈述的情况不真实。
第一,申请理由缺乏事实根据。建议书说,国产生产机丝螺钉的设备工艺差、效率低,不能适应市场对机丝螺钉的需求。经查明,我国制造的生产机丝螺钉设备各项技术指标均已达到世界标准,且有供应,完全不需要引进。
第二,轻信对方谎言,香港××公司实际上是一家五金商店,规模不大,注册资本仅10万元港币,且从未搞过机丝螺钉的生产经营,其对我方投资的设备,是从一家行将倒闭的螺钉工厂低价买来的二手货。××外贸公司对其未作任何调查研究,仅凭对方自叙,就在建议书中轻率肯定对方生产经营机丝螺钉的经验丰富,销售网点、资金来源可靠及设备先进,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渎职行为。
第三,可行性报告的资料来源不可靠,分析粗糙。“报告”的资料来源不是建立在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而是借用其他单位的可行性报告为蓝本依样画葫芦杜撰的“报告”,未对香港合营方的资产信誉情况加以说明,对经济效益的分析也是建立在假定引进设备是国际80年代先进产品,年产量能达到4亿只的基础上测标的,缺乏真实性。
2.引进设备与合同条款及所附设备清单不符。
3.赴港考查设备小组不负责任,留下隐患。
为了掌握和了解香港××公司投资设备的情况,经有关部门建议,××外贸公司于××年5月,派出3人考查组,赴港对引进设备进行检查,在港期间考查未按预定要求,对所有引进的设备逐步逐台全面检查,仅对其中的8台设备做了表面观察,占全部引进的10%。在抽查中,既未核对出厂年号,也未进行单机鉴定,就断定该批设备有七八成新,大部分为××产品,特别是在不了解同类设备国内外市场价格的情况下,就轻信对方报价合理,并向国内写了调查报告,以致报告反映的设备性能、新旧程度、制造年份和价格水平与实际鉴定的情况差距较大。
4.各经办部门把关不严,官僚主义严重。
当××外贸公司上报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其主管部门对“建议书”和“报告”内容未作任何调查核实,就批转同意立项,并呈文合营办厂批准机构,建议纳入1986年本省技术改造和引进设备的项目内,其他有关部门亦采取文转文的审批形式,逐级批转,为××外贸公司盲目与香港××公司合资经营机丝螺钉引进设备开了方便之门。
(三)处理意见
1.鉴于引进设备正处安装阶段,尚未运转生产,建议抓紧安装工作,安装完毕,立即组织试车生产,掌握设备的实际完好率和生产效率,重新测标经营效益,以便掌握第一手资料与香港××公司进行交涉。
2.香港合作方有意以落后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欺骗,其行为违反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五条的规定责成××外贸公司立即向香港××公司提出索赔要求,要其赔偿我方由此而造成的一切损失。
3.鉴于合同主要条款与事实不符,建议合营主管部门立即通知××外贸公司,暂停执行合同,待清查完毕后,再予考虑是否继续履行合同条款。
4.建议中国银行××分析,暂停执行信用证项下承付贷款的契约,以减少国家利润受到进一步损害。
5.建议合营主管部门组成一个专门小组,对合营事项进行一次全部清查,对责任者根据事实后果给予必要的政纪处分和经济制裁,触犯刑律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公司审计组
××××年×月×日
企业内部审计报告范文
审计时间:xx年4月14日-xx年4月16日
审计重点:账务处理的规范性、经济业务的真实性
审计结果:通过这几天对集团公司下属单位的账务审计,首先对公司的整体框架和业务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发现了各单位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账务处理和经济业务的规范性(问题见附件)。
审计意见:
1、规范往来科目(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的具体使用,本次审计过程发现,集团公司各下属单位往来科目使用混乱,不易明晰反映出实际经济业务走向和债权债务关系,容易导致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经济风险;
2.集团公司各下属单位资金调动频繁,资金管理缺乏计划性和统筹性,部分经济业务缺乏相应负责人审批,容易导致资金管控风险;
3.财务在进行具体账务处理过程中,会计科目的具体使用非常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费用的真实反映;
4.部分经济业务原始单据欠缺、不规范,不能作为原始入账依据,但财务在具体业务操作过程中依此入账,缺失会计核算的严谨性;
5.集团公司各下属单位均存在私自调账的事项并缺乏有效的账务调整审批意见,针对此类情况应该严厉禁止;
6.日常经济业务中的大额采购应该采取有效的询价手段,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发现部分业务金额高于市场价格,针对此类情况应该做到合理有效管控,保持公司权益的同时避免资产无效流失;
企业内部审计报告 篇6
下属单位非税收入73.44万未上缴
审计报告显示,市住建委2 0 年初收入预算合计298033.79万元,支出预算合计298033.79万元。但决算资料反映:当年收入232987.98万元(含省追加拨款152万元),当年支出233021.65万元。预决算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原因是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支出除了年初部门预算的资金来源外,较大的支出资金来源是城市维护费和城建固定资产投资,这两项资金来源都未包含在年初部门预算中。
预算执行方面,市中心项目办公室未按规定上缴非税收入73.44万元,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代管财政专户资金40.96万元由广州市财政局根据有关规定划入市本级国库,纳入预算管理,但至审计日,该站未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市住建委属下15个事业单位未按规定执行公务卡结算,涉及金额17.51万元。
资产管理方面,市道扩办三处面积共1184.7平方米的出租物业租期为,不符合规定,另有39套存量公房未按规定移交,合计面积3179.17平方米。市住建委有一处物业(建筑面积52.47平方米)未在财务账及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上反映。
对上述问题,市住建委及有关属下单位已经整改完毕。
市交委
物业租金收入402.86万未上缴财政
市审计局对市交委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了5个主要问题。
市交委本部部分物业的租金收入共402.86万元,至审计现场结束日未上缴财政。广州市交通信息指挥中心(即市交委大楼,工程结算金额30507.5万元),已交付使用并办妥房地产权证,但至审计现场结束日未纳入单位固定资产核算。
市交委属下广州市道路养护中心未依法行使投资方对外投资的收益分配权,未要求其投资的从化安城山庄对净利润进行分配。市交委未按规定办理已撤销单位广州市公路规费征稽处的资产处置交接手续。
对上述问题,市交委及属下相关单位已经整改。市交委已将物业租金收入扣除相关税费后上缴市财政,将市交委大楼纳入固定资产账核算,将应付补偿款余额划拨给原交运工会,会同相关单位修改完善原广州市公路规费征稽处资产处置方案并报市财政局审批。
广州市道路养护中心投资的从化安城山庄已对至度的企业净利润进行分配,该中心已按规定将分得的款项19.74万元上缴市财政。
港务局
23套存量公房未移交住房保障办
市审计局对广州港务局20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题问题有,至年末,广州港务局尚有23套存量公房未按规定移交广州市住房保障办公室,23套存量公房总面积2030.34平方米。
非税收入766.01万元未按规定时间上缴财政。2015年度广州港务局(本部)应缴货物港务费3538.91万元,当年已缴3547.54万元(含上缴第四季度774.64万元),至年末尚有766.01万元未缴(为2015年第四季度应缴款)。
对上述问题,广州港务局已整改。
市工商联
一处房产未纳入财务账
市审计局对市工商联2015年度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题问题有,至审计结束日,市工商联未将一处房产(建筑面积69.99平方米)纳入财务账核算、未在资产管理系统中登记,清产核资时也少报该房产。
8月至今,市工商联将面积约6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出借给广州市民营企业商会使用,但未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和20,市工商联收到相关部门拨来的工作经费共35万元,20至2015年支出共3.83万元,该项经费未作收支核算。
对上述问题,市工商联已整改。已在财务账和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系统中对69.99平方米房产补登记入账;将出借办公用房的情况报广州市财政局,该局已批复;对未按规定核算其他部门拨入工作经费问题,已调账处理。
市社科联
属下杂志社工资从个人账户发
市审计局对广州市社科学联本部及属下的《城市观察》杂志社2015年度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的问题有,年至2015年,杂志社违反规定将应发工资等款项232.06万元存入个人账户再进行支付,其中2015年84.77万元。
月至2015年12月,杂志社未经广州市财政局批准,租用70.01平方米住宅存放杂志资料,合计支付租金12.48万元,其中2015年3.24万元。
对此,市社科联将杂志社财务归并到市社科联统一管理,并调整由银行直接代发工资,责成原财务人员将个人账户利息全部上缴市财政,并与当事财务人员解除劳动关系;与市财政局协调杂志社办公用房问题,并将年初租房预算退还市财政局。
市政务办
固定资产登记不准相差500万元
市审计局对市政务办2015年度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的问题是,至2015年12月31日,市政务办财务账上固定资产科目余额5672.81万元,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显示固定资产余额5172.46万元,差额500.35万元,账账不符,主要是通用设备及家具、用具类出现差异。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优化探讨 篇7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内部审计发挥的作用日益显现。 内部审计在促进内部控制、强化风险管理、推进廉政建设和改善公司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是不可否认, 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主要源于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的强制性推动, 内部审计机构在很多国有企业是通过行政权力强制推动设立的, 无法解决内部审计在组织中发挥作用的问题,有些内部审计机构甚至形同虚设。 因此,如何立足现实,促进对组织内部审计现实需求的理解, 真正发挥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作用,是我们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2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内部审计理念落后
从整体情况看, 目前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主要以管理审计为主,包括财务审计、遵循性审计、风险管理审计、效益审计等但关于效益审计,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科学的评价标准,内审部门对效益审计的标准、程序、方法及报告随意性大,内部审计人员在专业判断上难以达到一致性和客观性要求.不能体现效益审计独特价值, 在内容方法和形式等方面与西方审计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此外一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对现代审计的认识还不足,很多审计人员的审计观念仍停留在“查找问题,追究责任”的监督上。 由于对企业总体情况不能进行系统和权威的评价,也就无法发现和客观评价企业的潜在风险,进而无法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实质性和预防性的管理建议。
2.2 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较低
从实际情况看, 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大多设于总经理下,或是设在总会计师下。 设在总会计师下的内部审计部门,会因总会计师既主管财务又主管审计而导致审计意见受到影响审计结论的可靠性会降低。 而如果内部审计设于总经理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会大大提高, 但相对与发达国家设于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下的内部审计,其独立性与权威性仍不足,难以对总经理的管理责任进行监督和评价。
2.3 企业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目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状态来看, 一直是不稳定的, 有些国有企业管理层则认为内部审计并不能为企业直接创造效益,为企业贡献不大,可有可无。 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是按照国家制度要求建立起来的, 通过强制命令管理层重视内部审计,在效果上远不如管理层自愿接受。 而要让管理者自愿接受内审,就需要内部审计人员思考如何通过开展管理提升、风险控制等价值增值方面的审计,为管理层提供所需信息,帮助管理层解决问题来引起管理层的注意, 内部审计只有在国有企业的发展中发挥出不可或缺的作用,才能得到管理层的重视,也才能在企业中有立足之地。
2.4 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较差
内部审计人员对内部审计业务的发展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内部审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与企业业务的发展密切相关也决定了由于内部审计的复杂性和专业性。 因此,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其中包括精通内部审计准则,熟练运用内部审计程序和技能的专业能力, 开展内部审计业务所必需的会计、经济、税收、法律等相关领域的知识以及良好的交流沟通技能等。 而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财务部门,知识结构比较单一,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审计手段比较落后,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审计的需要。 如何有效的改变这种状况,使之适应形势的发展,是国有企业审计部门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3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优化对策
3.1 完善内部审计的法律规章, 从法规层面强制推动内部审计发展
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是通过法律规章强制推动设立和实施的,这是我国内部审计获得快速发展的重要经验。 目前《审计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规依据和保障,有力推动了内部审计的快速发展。 但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对于内部审计的要求并不十分明确, 而且缺少强制性和针对性的条款,使内部审计在法律层面缺少强有力支撑因此,需要进-步建立和完善法律规章,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制国有企业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同时要保障内部审计权限,明确隶属关系,通过法律法规推动内部审计的持续发展。
3.2 强化企业负责人的认识,为内部审计创造良好环境条件
企业负责人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效力和效率。 强化企业负责人的认识,能为内部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和前提条件。 内部审计人员应通过发挥自身的作用,提升企业负责人对内部审计效用的理解和认识,关注企业负责人所关心的问题, 让企业负责人认识到内部审计在组织中所发挥的作用,从而使其进一步重视内部审计机构。 另外,国务院国资委、 国有企业总部和协会等也应当加强对企业负责人的培训,让企业负责人真正重视内部审计,使内部审计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3.3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 实际中有些企业的内部审计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 内部审计要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作用,帮助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保持内部审计独立性有助于内部审计专于业务, 减少相关部门对内部审计的干预,使内部审计更好地服务组织的管理和治理需求因此, 应当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3.4 政府、协会和企业三方联动,提升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
内部审计发挥重要作用的核心在于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而能力与内部审计职业发展紧密相关。 因此,要积极推动内部审计人员职业发展,通过培训、自学等方式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同时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内审职业。 此外,可以通过内部审计协会等多渠道在增强审计能力方面发挥作用, 为行业内部审计人员交流经验、沟通信息架起桥梁与纽带,促进行业内部审计的经验共享和共同进步。 政府部门则要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准则体系,制定优化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科学引导有关组织有效地开展审计工作。
3.5 推动内部审计机构为企业提供价值增值型服务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 篇8
摘 要 当前,内部审计独立性不仅涉及企业中内部审计机构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而且随着美国安然等一批大公司财务丑闻的接连曝光,《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颁布实施,内控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越发引起外部审计、资本市场及社会的高度关注,甚至是质疑。本文就对内部审计独立性的认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以及采取的对策阐述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审计 独立性
一、对内部审计独立性的认识
美国AAA(美国会计学会)的《基本审计概念说明》(ASOBAC)认为,独立性“意味着审计人员的行为、行动和意见不受影响和控制”,即审计人员精神上的独立和形象上的独立结合在一起,构成审计独立的概念。可以这么说,如果内部审计人员在规定的、不受限制的工作范围内,能够不受影响地、客观地工作,那就认为这是独立的。客观讲保证独立性有两点十分重要:一是不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二是与被审计单位在经济等方面没有利害关系。
然而,内部审计与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毕竟内外有别且有着本质的区别。虽然内部审计同外部审计都强调具有独立性,在審计过程中也都必须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制度,独立地检查、评价本部门、本单位及所属各部门的经营管理活动,维护国家利益。但是,内部审计机构毕竟是公司内部设置的职能机构,内部审计人员来自本单位,主要目的是为企业服务的。所以,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如果一味的强调独立性,势必造成工作被动的局面,特别是遇到国家利益与本单位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可能会受到本单位利益的限制。
二、内部审计独立性现状
对照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标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仍处于较低层次的相对独立状况,对比理想化的内部审计独立性笔者认为自身有如下欠缺:
一是虽然国有企业独立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但审计部门主管的任免及薪酬均受制于所服务的企业;二是审计计划制定相对独立,但审计报告层次也在内部管理部门,导致内部审计更高层次的独立性作用难以发挥,发现深层次问题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解决;三是内部审计机构在组织中所处的地位不够,没有做到只接受最高决策层的直接领导和授权,客观上使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结论和意见的反应不够迅速;四是虽然避免了审计人员评价他们以前负责过的工作,使审计的客观独立性得到体现,但由于审计与被审计同是企业内部的成员,使审计人员和管理部门在心理上融为一体,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处于风险中。如在审计过程中,虽然具有对下或同级审计的权利,但是当“审计发现”涉及到权利部门管理人员时,考虑到这些人处于影响内部审计人员报酬、职位提升等位置,因此审计人员可能不愿批评他们,尽管这样的批评是适当的。五是企业管理层或其他部门常常要求或建议内部审计部门(人员)参加一些具体事务的职能管理。如许多部门组织的类似物资采购、工程建设等招投标的活动,总要邀请审计部门参与,但由于在此类活动中,审计部门往往是一种形式上的、过程性的参与,所以从内部审计的角度看存在着一些弊端乃至风险。
三、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拟采取或建议采取的措施
1.完善国有上市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提高内部审计组织地位,保证内部审计独立性。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关系上的独立性是内部审计人员客观公正的前提,其组织地位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审计人员的权威性和执业态度。内部审计人员受其管理层的委托对各部门工作及效益情况进行审计,同时又是其组织内部的成员,工资福利和职位前程都取决于所在组织的领导,这样对其委托人存在一种依存关系,必然会客观地影响到审计成果质量。所以适当地完善组织机构,比如将内审人员的组织人事及薪酬关系定位在一个较高的级别上,并保证审计人员有合理的晋升渠道和足够的工资薪酬,才会使内审部门的独立性得到客观保证。这样内部审计人员才可以自由、不受阻碍广泛地实施其审计业务,客观公证地做出审计结论,更有权威性地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更有利于及时纠正和改进,从而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全面履行职责,更好地发挥参谋和助手的作用。
2.公司高层应将内部审计定位在一个合适的位置,这样才能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增强其独立性。如果我们将审计部门的职责定位在“防止”上,主要从事内部控制教育和建立内部控制意识,进行系统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和新的定点检查,主要从防范公司风险入手,强化管理,达到实现公司目标的目的。
3.内部审计人员应尽力避免直接参与具体的管理工作,但是可以提出一些管理控制上的建议。确实需要参与时,应注重从专业人士角度参与,而非以审计部门或审计人员的身份进行,同时注意在事后对该项目审计时,严格执行回避制度。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论文】推荐阅读:
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论文12-09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论文11-1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10-14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01-20
国有企业财务审计11-26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指标12-27
地方国有企业审计现状调研报告01-17
国有企业典型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11-07
国有企业建立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10-17
国有制糖企业论文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