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运输管理制度

2024-10-22

垃圾运输管理制度(精选13篇)

垃圾运输管理制度 篇1

城市建筑垃圾运输管理协议

甲方: 乙方:

根据XXX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办公室的相关要求,为了更好的治理建筑工地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现象,严格落实XXX要求,有效规范管理建筑工地渣土的运输,根据《XXX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和《xxx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考核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甲乙双方签订一下协议:

一、乙方运输车辆须达到甲方拉运要求,方可进行建筑垃圾运输。

二、乙方必须服从甲方工作人员的管理。

三、如乙方在拉运过程中产生以下违法、违章行为,甲方将给给予乙方相应的经济处罚。

1、不平箱装载的。

2、沿途抛洒的。

3、运输车辆出工地未对车体及轮胎进行冲洗,带泥土上路。

4、使用不符合规定的车辆进行运输的。

5、不按指定地点倾倒建筑垃圾的。

6、未按审批期限进行拉运的。

7、车号与准运证号不符的。

四、拉运过程中,严格按照甲方审批的时限内完成拉运,超期拉运将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如遇雨雪天气或不可抗因素造成的超期拉运,须经甲方审核同意后,方可继续进行拉运。

五、如在拉运过程中,违反以上规定,且在同一工地违章三次以上的,甲方将上报上级部门,建议取缔其建筑垃圾运输资质。

六、本责任书自签订之日生效。

七、本责任书一式两份,甲乙双方签字(盖章)生效。甲 方:城东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乙方: 负责人: 负责人: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年 月 日

垃圾运输管理制度 篇2

按照银川市委将渣土管理职能由市城市管理部门下放到三区城市管理部门行使的要求, 此次修订对市城管局和三区城管局在职能划分上进行了调整。根据《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全市“清零”工作确定的取消下放事项和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 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及执法权已下放至三区城管部门行使。新《条例》规定, 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门是本市建筑垃圾管理的主管部门。各县 (市) 区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垃圾的管理工作, 负责查处建筑垃圾运送车辆污染道路、未经核准擅自参与建筑垃圾运输、未按规定时间和线路运输、未按指定场地消纳建筑垃圾等行为, 并接受市城市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同时, 新《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建筑垃圾的处置原则, 规定建筑垃圾处置应当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 逐步建立和完善建筑垃圾处置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 应当向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获得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后方可处置。

目前, 银川市从事运输的车辆无统一标准, 超高超限、沿途抛撒污染环境的现象屡禁不止, 导致职能部门管理难度很大。为实现建筑垃圾管理“拉运法人化”, 银川市借鉴武汉、长沙关于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的相关规定, 在新《条例》中拟增加关于规范建筑垃圾运输单位的内容。新《条例》还突破性地规定了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从事建筑垃圾运输企业的名单,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在公布的名单中按法定程序选择具体的承运单位。

必须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满足需要的固定停车场, 及与经营业务相适应的配套设施;运输车辆安装全密闭运输机械装置, 并按照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管理规范的要求, 喷涂车身颜色、车辆标识, 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和顶灯;运输车辆驾驶员须依法取得道路货物运输从业资格;必须依法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自有运输车辆数量不少于20辆, 且均取得道路运输证有健全的企业管理制度并有效执行。

北京市全环节管理建筑垃圾运输 篇3

从来没有哪一个春天,像2014的北京一样,蓝天成为所有人的期盼。按北京市政府出台的《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要求,到2017年北京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重污染天数大幅减少,PM2.5年平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25%以上。目标出来了,政府的行动力更是关键。日前,北京市市政市容委会同市住建委、市交通委、市环保局、市公安交管局、市城管执法局等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市政市容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土方砂石运输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内容,意见旨在规范建筑垃圾、土方、砂石的运输行为。本刊特邀市市政市容委环境卫生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就《意见》的内容和管理的创新点进行了解读。就一项具体工作由多个部门联合行动,并出台相关政策的事件在北京城市管理中已是常规动作。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管理从严格建设施工工地管理、严格运输环节管理、严格处置场所管理、严格行政许可办理等四方面着手,涵盖了建筑垃圾管理的全环节、全链条。完善保障机制更是体现了北京市坚决治理建筑垃圾违规运输的决心,可以看作北京市政府在城市管理中打出了一记漂亮的组合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北京市建筑垃圾产生量逐年上升,违法违规运输建筑垃圾问题时有发生,不仅影响市容环境和空气质量,交通安全隐患也很大,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主要问题有三方面:一是有的建设施工单位不办理渣土消纳许可证,不按规定使用有资质的运输企业和符合规范要求的车辆。二是有的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超载超速、不苫盖、扬尘遗撒,有的甚至就近偷倒乱卸。三是建筑垃圾多在夜间运输,有些车辆采取“打游击”的方式规避执法检查,后半夜(凌晨2点以后)违规车辆开始增多,运输监管几乎处于失控状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2014年1月2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市政市容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土方砂石运输管理工作意见》(京政办发〔2014〕6号),《意见》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北京市建筑垃圾“产生、消纳、运输”等各环节管理的24条措施,并从六个方面提出了保障要求。

一、严格施工工地管理,从源头管控非法运输行为

一是落实建设(拆除)单位主体责任。建立建筑垃圾运输招投标制度,明确了建设(拆除)单位在开工前落实作业方案并要求签订清运合同,以及违反规定的查处要求。

二是强化出土(拆除)工地现场监控。市住建部门对5000平方米以上的建筑施工工地出入口和建筑垃圾、土方、砂石堆放区安装视频监控设务,并与市城管执法部门联网,新开工工地应安装视频在线自动监控设备后方可开工。

三是落实项目经理责任追究制度。按照“三不进、两不出”要求,明确将建筑垃圾、土方、砂石运输管理纳入项目经理责任制。“三不进、两不出”具体指无准运许可证的车辆不许进入施工工地,密闭装置破损的车辆不许进入施工工地,排放不达标的车辆不许进入施工工地,超量装载的车辆不许驶出施工工地,遮挡污损号牌、车身不洁、车轮带泥的车辆不许驶出施工工地。

四是统一设置《建筑垃圾处置责任公示牌》。该公示牌纳入施工现场管理范围,公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运输企业、现场责任人、渣土消纳证编号、渣土消纳场所名称、监督电话等。

五是推行专用账户管理制度。明确由建设施工单位将建筑垃圾运输费和处理费预存至专用账户,专用账户开户银行根据建设施工单位、运输单位、处置场所三方签字和盖章后的结算单拨付费用。

二、严格运输管理,加大执法力度

一是规范运输专用车辆。明确了北京市建筑垃圾运输专用车辆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环保要求,具有货箱密闭、举升定位和限速限载等功能。并从2014年7月1日起实施。

二是加强运输企业从业管理。提出了严格建筑垃圾运输市场准入条件和建立建筑垃圾运输市场退出机制以及加强从业管理的措施要求。

三是加强运输车辆审验管理。明确了建筑垃圾运输车户籍化管理、运输车辆审验、加强交通执法以及对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及驾驶人的交通违法、交通事故等情况在媒体和政府网站通报的措施要求。

四是建立常态执法机制。公安交管、城管执法、交通运输、市政市容、环保、公安部等部门对建筑垃圾、土方、砂石运输开展常态执法检查,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

五是建立联动处罚制度。城管执法部门安排专人定期到公安交管部门,利用道路、工地视频监控系统调取违规运输车辆信息并依法查处,城管执法、环保、住房城乡建设、公安交管、交通运输等执法部门,实施联动处罚。

三、严格消纳处置场所管理,确保建筑垃圾规范处置

一是合理规范设置建筑垃圾消纳场。由各区县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规范设置能力充足的建筑垃圾消纳场所,解决建筑垃圾消纳能力不足和乱倒乱卸问题。

二是加强建筑垃圾消纳场规范管理。各区县建立台账,明确责任,定期检查,确保消纳场安全规范运行。

三是加大非法建筑垃圾消纳场所治理力度。由各区县属地负责,各街道要求安排专人开展常态巡视检查。

四是加快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建设。市市政市容、环保、住建、发改等部门协调配合,加快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设施建设。

四、严格行政许可办理,从行政审批环节上加强监管

一是严格建筑垃圾消纳许可。由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制定建筑垃圾产生量测算标准,建设(拆除)单位依法向所在区县市政市容部门申请办理渣土消纳许可证,并在施工现场进行公示。

二是严格运输企业经营许可和车辆准运许可。实施建筑垃圾运输企业经营许可和规范运输企业办理车辆准运许可。

三是严格建筑垃圾消纳场所设置许可。明确了办理建筑垃圾消纳场所设置许可的具体要求。

四是强化行政许可事后监管。各区县政府实施监管,相关部门要加强检查,对有违法违规行为,情节严重者要依法吊销相关行政许可。

五、共享共联,创新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从组织上加以保障。北京市政府为此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通报情况,协调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市政市容。各区县也要建立相应联席会议制度,由区县政府主管领导定期组织召开,协调推进工作有效落实。

二是利用政务网共享信息。建立建筑垃圾、土方、砂石运输信息共享机制,通过政务网搭建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管理、执法、许可信息共享。

三是落实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制度,突出行业管理。城管执法、住房城乡建设、市政市容、环保、公安交管、交通运输等部门将运输企业及车辆违法违规情况和接受行政处罚情况纳入北京市企业信息信用管理平台,定期公示有关企业不良信用信息。

四是加大联合管控力度,突显政府力度。首环办、市交通委、市国资委、市监察局等部门联合开展检查考核,全角度加强监控。

五是强化网格城市监督管理。利用北京市各区县信息化管理优势,通过网格化城市管理监督员巡视检查违规车辆,实现管理的精确度。

六是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实现管理路径的全覆盖。各区县、各部门加大对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交通安全管理的宣传报道力度,落实随警报道、以案说法,发动广大群众参与治理建筑垃圾运输车违法行为,对群众举报的违法行为要及时组织查处,并落实奖励措施。

垃圾运输管理制度 篇4

第一条 为加强建筑垃圾运输企业(以下简称运输企业)安全生产和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市容环境卫生,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市政府《关于强化“三车”交通安全与营运综合治理的意见》(合政[2010]11号),结合我市建筑垃圾运输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市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企业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城市建筑垃圾运输全面推行公司化管理,实行资格准入制度。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企业须具备相关条件并取得《建筑垃圾运输经营许可证》。

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处置建筑垃圾,应当委托已取得《建筑垃圾运输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运输,并签定书面合同,在合同中明确渣土运输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

个人和未取得《建筑垃圾运输经营许可证》的企业不得从事建筑垃圾运输活动。

第四条 申请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企业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工商营业执照,符合货物运输经营活动的相关规定;

(二)有已安装符合标准的全密闭运输机械装置的运输车辆,车辆核定总载重量不少于80吨;

(三)承运车辆按规定安装GPS监控设备,喷印所属运输企业名称和放大车牌号;

(四)运输企业必须按规定安装GPS监控平台,具有健全的运营、安全、质量、保养、培训和监测等行政管理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

第五条 取得《建筑垃圾运输经营许可证》的企业不论采取何种经营形式,其车辆和驾驶员必须纳入企业统一安全管理。其驾驶、经营等证、牌均应转入企业管理,在签订车辆营运的合同(协议)中要明确管理职责、安全责任、保险及事故赔偿办法。

第六条 取得《建筑垃圾运输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必须按照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运输安全和业务知识教育培训,按规定缴纳存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

第七条 取得《建筑垃圾运输经营许可证》的运输企业在办理《建筑垃圾单车运输证》前,应当与城管部门签订道路交通安全卫生责任状,持与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签订的委托运输协议向市城市管理局申请办理建筑垃圾单车运输证。

本企业车辆不能满足运输要求的,可借用其他符合条件的运输车辆进行运输,由借用企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并承担责任。第八条 取得《建筑垃圾运输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应加强营运车辆的维护、保养,坚持定期综合检测制度。建立健全车辆技术档案,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车辆安全技术达不到要求的,一律不准使用。

第九条 取得《建筑垃圾运输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应当强化车辆安全保险管理,所有营运车辆必须按要求实行全额保险,保齐险种。凡未参加保险或保险项目不全的车辆,企业不应安排营运。

第十条 取得《建筑垃圾运输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工时与休息制度,因生产特点需要实行综合工时制度的,应当报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企业应当合理确定驾驶人的运输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其中计件工资在驾驶人劳动报酬中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30%。

第十一条 取得《建筑垃圾运输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必须加强对驾驶员的管理,抓好驾驶员的资质审查和培训、考核、教育及其驾驶证、上岗证的管理工作;教育驾驶员遵章守纪,服从管理,自觉执行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驾驶员的技术档案和行车记录卡等制度,认真记录其安全运行、装载、遵章守纪等情况。

第十二条 驾驶员必须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按规定对所驾车辆的安全技术状况认真做好出车前、行车途中、收车后的自检自查,特别是制动、转向、传动系统及灯光信号装置检查。切实做到不违章开车,不冒险开车,不准开带病车,不准擅自将车交给他人驾驶。第十三条 外地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和运输车辆在合肥市场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应当符合本办法及道路交通安全相关规定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第十四条 市区城市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对运输企业的资质条件、经营管理、服务质量、安全运营、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等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予以奖惩。

第十五条 本办法实施前制定的办法与本办法有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垃圾运输合同 篇5

为了及时处理甲方xx的生活垃圾,维护好市容卫生。经甲乙双方代表共同协商,由乙方承包甲方xx的生活垃圾清运任务,特签定本合同 ,双方遵照执行。

一、甲方责任:

1、提供摆放垃圾桶(手推车)的地点。地点要方便车辆出入和操作;不影响市容卫生;地面要有坚固的混凝土层。

2、把本单位的生活垃圾装进垃圾桶(手推车)内不随地乱倒,如发现桶周围地面有垃圾,应主动清进桶内,确保桶周围整洁,桶内和周围尽量不放废油、化学品和易燃品。

3、垃圾量增加(比原定增加一桶以上),甲方管理员应主动通知乙方核定增加桶和清运费,否则乙方有权拒运增加部分的垃圾,在增加垃圾量长期不增加垃圾桶和清运费,造成地下周围到处是垃圾,导致卫生部门检查罚款或其它处理,责任全由甲方负责。

4、经双方核定垃圾桶共 个,每桶每月费用为人民币壹佰陆拾元(¥160元),每月付给乙方清运费共计人民币 元,于次月十日前以转账或现金方式支付给乙方。

二、乙方责任

1、负责每天7:30时前将垃圾桶内的垃圾清运干净。乙方须遵守垃圾站的有关规定,做到垃圾日产日清,不得无故旷运,如属垃圾点道路不通,由甲方协助乙方解决。

2、负责缴交垃圾处理厂(场)的垃圾处理费及其它相关费用。

3、乙方应听从甲方管理人员的安排,若乙方未能及时清运垃圾,遇到上级检查垃圾存放点不合格,罚款由乙方支付。若乙方服务质量欠佳,经双方协商无效,甲方有权终止合同。

4、上级卫生部门在检查中如发现有不合格现象而采取罚款的手段实行督促时,乙方应承担属本职范围内的全部责任。

三、垃圾点的管理。如有问题,双方本着谁的.问题由谁解决的态度,不得有意推卸责任,以达到妥善解决的目的。

四、合同期间,双方都不得以任何借口弃约。若单方失约,对方有权索取两个月的承包费以作补偿。如有重大事故,确实无法履约时必须提前一个月通知对方,以便双方做好交换工作。

五、本合同从 年 月 日起生效,至 年 月 日止。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一份。

甲方:深圳市KY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乙方:

代表: 代表:

电话: 电话:

地址: 地址:

简易版垃圾运输协议范本 篇6

简易版垃圾运输协议范本1

甲方:

乙方:

为解决南河家园业主装修垃圾运输问题,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经友好协商,确定由乙方承运甲方的装修垃圾的运输工作。为保证甲乙双方利益,明确双方职责,特定如下条款:

1、运输垃圾范围是南河小区2#、3#、6#楼办理装修手续的业主。

2、乙方须按时完成小区业主装修过程中所产生的装修垃圾(不含绿化垃圾、生活垃圾),有延误运输所造成后果由乙方负责承担。

3、甲方须将装修垃圾堆放在指定的垃圾场,在乙方施工过程中,甲方须配合车辆调度,保证道路畅通。

4、乙方运输垃圾过程中,涉及各项问题由乙方自行负责解决,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5、乙方施工过程中,如有损坏小区内公共设施,乙方须按价赔偿。

6、乙方与甲方按户结算,以业主在物业公司登记户数为结算依据。

7、乙方承运甲方小区装修垃圾,每户为190元,两个月结算一次运费给乙方,乙方提供给甲方与运输等值的油票。

8、为确保小区安全,垃圾清理人员不得在小区随意走动,与垃圾无关的物品不得随意装车。不得寻衅滋事,服从小区管理。

9、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一式两份,双方签字盖章生效。

甲方:乙方:

日期:日期:

简易版垃圾运输协议范本2

托运单位(简称甲方):_________

代运单位(简称乙方):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

为了巩固国家卫生城,确保厂区、生活区环境洁净,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根据《_________省城市环境卫生有偿服务办法》规定,甲方将日常生活垃圾(不包含施工土头、树枝等杂物和易燃易爆物品)委托乙方运到市垃圾处理场,经协商制定合同如下,以便双方共同遵守:

一、合同时间: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

二、清运办法:

1.采用垃圾桶_________个,放在_________,乙方每日派汽车运一次,垃圾桶壹年半至贰年更换。

2.每日垃圾量_________桶,由甲方直接送_________清洁楼,再由乙方转运到垃圾处理场。

3.每日垃圾量_________桶,由乙方派_________车上门收集_________次,运往清洁楼再转运到垃圾处理场。

三、甲方应把日常垃圾按乙方指定地点装入桶内,乙方负责清运。否则可不运。

四、付款办法:甲方应付给乙方清运费每月_________元(每季度头十天内一次性付款)结算方式采用同城特约委托收款(即委托_________银行办理)。

五、甲方应按期交纳费用,超期交款乙方增收滞纳金_________%或停止清运。乙方如没按时清运,请打电话_________联系。

六、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随时协商或另定协议。

七、本合同期满后,垃圾量如无增减可顺延,否则另定。

八、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方各执一份,双方银行各一份。

甲方(盖章):_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_

开户银行:_________          开户银行:_________

帐号:_________            帐号:_________

代表(签字):_________        代表(签字):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

简易版垃圾运输协议范本3

甲方:

乙方:

为了三塘村民用垃圾得到及时清理,确保村民生产生活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特订立如下合同。

一全村范围内沿水泥路的座垃圾池(桶)中的所有垃圾。

二合同期限暂定年。如工作认真负责本合同可继续续期,但必须重新订立合同。

三甲方购买一辆的农用运输车作为垃圾运输工具。并办理好行驶证.营运证及一年的有关保险.。一年后保险及其它税费由乙方负责

四乙方必须具有交通管理部门颁发的B型驾驶证和三年以上驾龄的驾驶员。

五乙方必须保证每天一次到合同指定的垃圾点装载及运输垃圾到乡集中垃圾处理场。甲方概不负担运费燃油工资.如有特殊情况必须服从安排提前运送。

六在装运过程中不得乱倒,在装运垃圾途中要清理停车点,运输途中不抛洒、不遗漏,并保持运输车的整洁。

七规范操作,礼貌服务,发现乱倒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应及时劝阻,文明用语,以理服人

八村每年可以义务调用该车六趟。乙方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辞。

九乙方每年上交甲方人民币柒仟贰佰元(两个保洁员工资)。本合同订立前必须先上交一年的保洁员工资。

十垃圾运输中,如乙方营运中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全部由乙方负责,甲方概不负任何责任。

十一本运输车辆全价为人民币捌万元。在运输垃圾和乙方营运中如发生车辆损坏一切责任由乙方负责。如车辆无法修理完好乙方必须全价赔偿。

十二本合同自讨立之日起生效。一式三份双方各执一份送乡政府备案一份。甲方:三塘村民委员会

法人代表:

乙方:

年 月 日

垃圾运输管理制度 篇7

关键词:垃圾分类;运输;面临的问题;解决

前言

目前中国的小区垃圾类回收运输主要存在分类不够细致,垃圾分类回收机制不合理,宣传推广不到位,垃圾分类奖惩法规不规范的问题,对症下藥才能做好垃圾分类回收这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2]。

针对中国的垃圾分类回收存在的问题我们逐条研究并提出了合适的应对之策。

1.细化垃圾分类

和中国当前的垃圾分类情况相似,在日本实行垃圾分类的初期,仅仅将垃圾分为可燃烧与不可燃烧两类,而发展到如今,日本的垃圾已经大致分八类[3],包括:可燃垃圾、塑料瓶类、可回收塑料、其他塑料、不可燃垃圾、资源垃圾、有害垃圾、大型垃圾。

中国完全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建立更细致的垃圾分类,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成分包括厨余物、废纸、废塑料、废织物、废金属、废玻璃陶瓷碎片、砖瓦渣土、废旧电池、废旧家用电器等,所以中国的垃圾可以分为可燃垃圾、塑料瓶类、可回收塑料、其他塑料、不可燃垃圾、资源垃圾、有害垃圾、大型垃圾八类。每个省份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在八大类的基础上再发展自己的垃圾分类,比如生活垃圾还可以再分为:可燃烧垃圾、不可燃烧垃圾、塑料容器和包装、瓶和罐、有PET标识的塑料瓶、废纸类、有害垃圾和大型垃圾。

2.垃圾分类回收机制的规划

2.1 建立分类垃圾袋体系

当前小区居民基本将家庭垃圾装到垃圾袋之后再进行处理,建立分类垃圾袋体系可以从源头开启垃圾分类[4]。研制分别装载可燃垃圾、塑料瓶类、可回收塑料、其他塑料、不可燃垃圾、资源垃圾、有害垃圾、大型垃圾八大类垃圾的垃圾袋,每种垃圾袋配以便于识别的特别配色和标识,垃圾袋的容量以一周居民的这种类别的垃圾产生量为准,这样就可以引导居民通过使用分类垃圾袋从源头开启垃圾分类。

2.2建立规范的小区垃圾分类回收时间和地点

我国应不仅垃圾分类有相应的规定,还应该建立规范的小区垃圾分类回收制度规范,垃圾收集日和具体投放地点也应该受到严格的限制,让小区居民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地点去投放规定的垃圾,这样做可以有效的提高垃圾的回收效率和减轻环卫部门的垃圾清理压力。

对于垃圾的垃圾回收时间,我们应该制定合适的垃圾分类投放时间表[3],参照人们的作息时间我们可以将垃圾投放时间以一周为周期,周一收集可燃垃圾、周二收集塑料瓶类、周三收集可回收塑料、周四收集其他塑料、周五收集不可燃垃圾、周六收集资源垃圾、周日收集有害垃圾和大型垃圾。一周的时间各类垃圾的积攒恰好能达到一定的量,恰好能装满一个垃圾袋,此时去投放垃圾可以避免环卫部门对垃圾的不足量的反复回收,垃圾处理站和垃圾运输部门也可以根据每天所需处理的垃圾种类制定每天的工作计划从而有针对的高效率的运输和处理垃圾。

对于垃圾的的收集地点,我们可以将当前的垃圾投放点,如小区垃圾房,垃圾回收站等进行改造和统一规划,配备装载不同种类的垃圾的分类垃圾桶,在垃圾桶上贴上鲜明意识的标识,引导居民按类投放垃圾,也便于环卫部门回收垃圾。

3.垃圾分类回收的宣传推广

垃圾分类回收推广的一大阻力是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回收的运行程序不了解,没有形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和意识。居民是小区垃圾分类的主体。中国对垃圾分类回收的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小学里应设有收集不同垃圾的垃圾箱,垃圾箱上详细说明了垃圾如何分类。小学课程应该加入资源循环等相关课程。不仅对于学生,对于居民也应有相应的环境教育措施。小区居委会应该定期给居民授课,内容就是与循环经济相关的知识。政府的环保部门可以印发非常具体而图文并茂的垃圾回收日历[3],在专门用于回收各类垃圾的不同颜色的垃圾袋上也印有明显的各类图案,居民们对于什么时间该收什么种类的垃圾十分清楚。每年还可以设立一个月为“垃圾分类回收推进月”,为得到小区的理解与合作,每个推进月都进行广泛的普及教育活动。期间举办各种形式的报告会,对推进垃圾分类回收有功劳的人士加以表彰。

除了传统的做法外,因为当前是手机网络时代,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手机应用推广垃圾分类回收。研发一款垃圾识别的手机应用,人们通过对垃圾进行拍照,再将图片放到垃圾分类识别库里,进行识别就可以获得当前垃圾的正确分类,从而不知道垃圾分那类的问题就迎刃而解。研发另外一款垃圾投放提醒应用,可以通过定位实时的向手机发送当天该小区的垃圾回收信息,比如当天自己所在小区在什么地点回收什么类别的垃圾,从而使用户不再为当天需要处理那些垃圾而烦恼。此外,还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的平台建立垃圾分类回收不文明行为曝光台,让人们互相监督曝光不遵守垃圾分类的行为。

4.垃圾分类法规的规范

中国应该在依法治国的国策在指导下,对垃圾分类回收法律保障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有资料表明,国家环保部门也在积极地推动《循环经济法》的出台。这是令人鼓舞的良好开端。但是,仅仅一部《循环经济法》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学习日本在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方面的做法,制订更加具体的与《循环经济法》相配套且可操作性强的相关法律。比如有关生活垃圾的专项法规。

5.结语

通过细化垃圾分类,建立分类垃圾袋体系和建立规范的小区垃圾分类回收时间和地点从而建立小区垃圾分类回收运输系统体系,运用宣传和法律规范推行小区垃圾分类回收运输系统体系,中国的小区垃圾分类回收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宝平,杨展望.“垃圾分类”真的这般难?[N].山西日报,2007.7.19.

[2]沈颖青,我国垃圾分类现状及对策建议[J].北方环境,2011.1.07

[3]西伟力.日本垃圾分类及处理现状[J].环境卫生工程, 2007.

广州市建筑垃圾运输合同 篇8

甲方: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及《建筑安装承包合同条例》的有关规定,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同意后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

一、工程名称:

二、工程地址:

三、运输总量:

四、运输单位:

五、运输期限:2010年3月25日至2010年5月31日

六、付款方式:按每完成总工程量的30%支付已完成量的80%,剩余的20%,待工程项目完工后的一个月内付清。

七、双方责任:

1、甲方责任:负责办理余泥渣土排放证,深夜施工许可证等手续,负责施工场地的照明,设置洗车槽,清洗出入车辆及路面的清洗。

2、乙方责任:按甲方施工需要,安排有资质车辆进行运输,负责办理散体物料运输准运证,负责执行市政府和市环卫局发出的有关专项规定。

八、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

乙方:

垃圾运输管理制度 篇9

本文根据兴宁区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设备状况,积极探索生活垃圾市场化运作渠道,创新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打造宜居生态美丽城市。

兴宁区地处广西南宁市核心商圈,人口密集、人流量大,每天产生需运输的垃圾近500吨,在车辆设备陈旧、中转站不足和道路拥堵情况下,兴宁区垃圾运输面临巨大压力。如何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兴宁区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建立职责明确、管干分离、调控有力的环卫管理体制,实现环卫作业发展专业化、标准化、管理精细化,全面提高环卫服务社会质量。

一、基本情况

(1)垃圾收集。兴宁辖区单位、商铺、城中村等需收集垃圾的点多面广量大,各点放置有40个活动斗(厢),收集垃圾压缩车的车辆较残旧,且垃圾斗大多腐钝霉烂。

(2)垃圾清运车辆。垃圾运输车辆共有29辆(有3辆待报废)。车辆大多年久老化,返修成本较高。经维修,勉强能保持车辆到城南填埋场、平里静脉产业园焚烧厂垃圾运输要求,在车辆或中转站有故障维修时垃圾囤积增多。

(3)垃圾中转站。兴宁区共有银兴、公园、望州等5个小型压缩中转站及车队临时露天垃圾中转点。各中转站日均处理转运垃圾情况如下表:

二、存在困难

(1)运距增长车辆吨位少。兴宁区垃圾运输车辆大多是8吨载重量。调整生活垃圾转运至平里静脉产业园焚烧厂平均来回运距约80公里,垃圾转运一趟在不堵车情况下需耗时3.5个小时(原在城南转运来回约需1.5个小时),受运输周转时间增长影响,需增加车辆运输。

(2)垃圾中转站场地不足。在车辆紧缺、中转站不足情况下大部分垃圾分流到车队临时堆放,该点每天高峰期中转垃圾达150吨。车队垃圾临时中转点有4辆残旧12吨翻斗车和2辆8吨压缩车运往城南填埋场。遇车辆维修时垃圾堆积产生臭气,易被居民投诉。

(3)中转站运输车辆紧缺。东沟岭及公园两座垃圾中转站共有3辆运输车型,两个垃圾中转站目前共有5个作业厢位,每天正常压缩容量可达120 吨垃圾,现日载量刚52吨左右。中转站每天正常配置1辆运输车(其中1辆车况不好备用)。随着城南填埋场的关闭,平里焚烧厂距离增加,垃圾运输车辆不能满足垃圾运输周转要求。

三、措施对策

兴宁区逐步将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进行市场化对外承包,通过加快环卫作业市场化进程,充分运用市场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市场监管,形成竞争有序、管理规范、充满活力的环卫作业市场。

(1)进行成本核算对外公开招投标。根据现行垃圾运行模式,做好环卫作业成本核算工作,精心制作招投标实施方案,做好成本费用核算、编制、审核工作。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遵循“公开透明、程序合理、市场动作、效能优先”原则,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进行招投标,优选出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环卫企业承担具体作业实施并接受考评。

(2)要求中标企业购买车辆设备。要求中标企业投入一定经费购买车辆运输设备,或将现有环卫作业车辆、场地及中转站压缩设备以租赁或折旧形式给承包企业使用,租金经协商确定后全额上缴城区财政,承包期满后,承包企业负责更新中转站设备后予以归还。因考虑到企业购买设备投入较大,可按运营成本逐年返还一定比例合理利润。

(3)关爱措施让环卫队伍平稳转型。要求中标企业优先吸收现有环卫工人,人员分流档案移交承包公司,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与环卫工人签订劳动合同,环卫工人工资、社保等福利待遇不变,政府每年的节日慰问金不变,环卫工人仍可租住环卫公寓等待遇。

上海探索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篇10

国外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简介

韩国

韩国于1995年正式实施垃圾袋收费制度,居民生活垃圾必须装在指定垃圾袋再予以收运。垃圾袋的售价中包含了垃圾处置所需的费用。指定垃圾袋有5、10、20、30、50、75和100升7种。袋子上标有容量、制造地点和“若未使用政府规定的垃圾袋,罚款100万韩元”的警语。为确保居民对自己的垃圾袋负责,韩国实行垃圾袋实名制,即每户家庭必须在垃圾袋标有使用者门牌号码及姓名。垃圾袋制度实施一年后,全国使用规定标准垃圾袋的比率高达99%以上,实施近二年后,韩国全国垃圾产生量(每年1950 万吨)减少37%以上,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率增长40%(从8196吨/日上升到11452吨/日)。

日本

1998年10月青梅市多摩地区最先实施垃圾处理收费,规定市民购买3种制定垃圾袋装垃圾,垃圾袋售价具体为:10L的12日元、20L的24日元、40L的48日元。随后,日本的垃圾政策先后发生很大变化,如今很多地方的垃圾分类种类、回收方法及收费方式都发生了改变。例如,东京都的30个市町中有21个实施垃圾收费,收费按量收取,但各地的收费标准各不行同。其中,武藏野市、小金井市、府中市、日野市、狛江市收费最高,40L垃圾袋一袋收取80日元的处理费。实施垃圾收费制度后,相较于1999年,2001-2005年各年间,可燃垃圾减少量达44% 左右、不燃垃圾减少近50% 、资源物增量加43%[29] 。

新加坡

新加坡自1965 年建国以来就实行垃圾收费制度。之后,随着收运产业所有制的改变,收费标准相应改变。当前新加坡的垃圾收费主要包括垃圾收运费用和垃圾处置费用。前者收费主体是垃圾收运公司,收费期限与中标期限一致(5-7年)[30]。收费价格在投标时已确定,对住宅户依照定额按月收取每;对非住宅户则依照垃圾产生量决定。目前,新加坡全国每天产生的垃圾量近17000吨,56%被回收再利用,41%被焚烧;其余3%既不可回收又不能焚烧,最终被填埋。而新加坡垃圾收运费收缴率近100% ,主要归功于委托新加坡能源有限公司代收的收费模式,并通常将垃圾收运费纳入水费、电费等一并交纳。

德国

德国政府对城市生活垃圾实行“按户收费、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和综合利用”政策。政府对城市生活垃圾实行收费,居民应承担部分处理费用。垃圾分类一般分为有机类、塑料类、金属类、报纸类和玻璃类等。收费标准一般由地区或大中城市根据本地区的垃圾收运、处理成本、银行贷款利息和运行费用等制定,并由地区或大中城市的城市管理局下属的垃圾管理部门统一收取。目前,多数城市采用定额收费与计量收费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计量收费按垃圾箱计量,一般90 升的垃圾箱每年收费平均在360 马克左右。采取单独计量收费的城市仅占26%。

美国

1924 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伯克利市最先征收垃圾处理费,成为国际上最早收取垃圾处理费的地区。目前,美国很多地区的垃圾处理收费实行PAYT(pay—as—you—throw)制度,属于计量收费制度。在PAYT 制度中,需在垃圾袋上粘贴标签或标牌,用户必须将相应标签或标牌贴或系在一定容量的垃圾袋上,才能被收运。这种标签或标牌由政府统一印制并按一定价格出售,以此向每个家庭收取垃圾排放费,其费用相当于一个垃圾袋的费用。例如,在西雅图,为了促使垃圾减量化,每月每户居民四桶垃圾以下交纳13. 25 美元;每增加一桶垃圾,加收9 美元。这一规定实施后,西雅图市垃圾量减少了25%以上。

国外经验启示

合理选取收费模式

垃圾处理收费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发达国家己经将其法制化、规范化,在坚持“污染者负担”原则的前提下,施行适合各国实际的收费方式和标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现实条件不同,采取的收费模式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个国家之内,所采取的收费模式也是差别巨大。例如,分别来自于加州、伊利诺伊州、密歇根州等的9个社区全部采用从量收费,但居于东部和中西部的社区倾向于使用垃圾袋和垃圾标签,而西部沿海地区却习惯采用预定垃圾车的方式,每加仑单价从0.02到0.10美元不等。

大力推广垃圾分类收集方式

垃圾收费制度的成功推广与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存在密切关系,考虑到垃圾收费的目的性及合理性,很多国家的垃圾分类收集已发展为成熟的全民行为。以韩国为例,居民将生活垃圾分成食物垃圾、普通垃圾和再利用物。对于食物垃圾,必须先将水和异物分离后再将其放入食品垃圾袋中。之后居民在分别把装袋的食物垃圾、普通垃圾和再利用物分别投放在指定地点,以便收取。

奖惩管理手段结合

统观国外的垃圾收集制度实施,可以明确适当的奖惩结合对垃圾收费的推广及垃圾减少量均起到有利的效果。日本一些城市的可燃垃圾必须用指定垃圾袋并写上姓名后才能丢出;同时有一定的激励措施,即若政府免费分送的垃圾袋或者垃圾票没有用完,可以卖回给政府或折购其他物品。日本还根据家庭人口数规定垃圾的上限,若超过就要罚款,而没有超过的则给予表扬和现金奖励,垃圾排放越少的家庭奖励越多。每个家庭,每次垃圾和生活废品量都会被登记在册,每年都会对小区中垃圾和生活废品超标的家庭进行一次环保公示。

我国主要地区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实践

我国当前也有200 多个城市实行了垃圾收运处理收费制度,基本都采用定额按户征收方式。

北京

根据“污染者付费原则”,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费分为2种:一种是生活垃圾处理费,自1999年9月起开始征收,具体标准为本市居民3 元/户·月;办理暂住证的外地来京人员2 元/人·月。该费用不包括街巷清扫保洁费和居住小区物业管理企业收取的生活垃圾清运费;另一种是生活垃圾清运费,自1999年7月1日起开始征收,北京市将居民小区生活垃圾清运费由原来的每户每年21预案调整为30元。但至今北京市生活垃圾收费制度仍处于理论探索与实践阶段。

广州

2011年4月1日起广州开始施行《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自2012年7月3日起,拟挑选小区试点垃圾费按袋计量收费,垃圾袋用少了的居民可能会获得减免垃圾费奖励。试点小区的居民将按月获得每天两个专用垃圾袋,一种装厨余垃圾,一种装其他垃圾,垃圾袋的容量在10升至14升之间。专用垃圾袋上均标有防伪标志的标签及每个家庭对应信息的编码。若居民使用垃圾袋超出基准数(约为60个),则需另购买专用垃圾袋(约为1元/个)。

台北

台北市于2000 年采取强制方式实行“垃圾费随袋征收”政策。要求民众于垃圾投放前,按照一般垃圾、资源类可回收垃圾的分类标准对垃圾进行分类,对于分好类的资源回收类垃圾予以免费清运;其他一般垃圾必须使用专用付费垃圾袋装袋后投放到垃圾压缩车中统一收运,且有专人抽样检查居民的垃圾袋。台湾专用垃圾袋分多种规格,1公升的售价为0.42元新台币,3公升的是1.26元新台币,一般是10个起售。自实施垃圾随袋收费政策后,台北市前后家户垃圾量变化明显。2009年台北全市家庭日均产生垃圾(1009吨)相比2000年的(2970吨)下降约66%;掩埋场的使用量降到59吨/天。

新北市

新北市于2008年7月1日以“打造魅力新北、构建低碳社会”为施政要项,启动“随袋收让您省更多”的垃圾随袋征收政策,以“深坑区”为首分区逐步开展垃圾费随袋征收的推动。新北市采用垃圾费随专用垃圾袋征收,专用垃圾袋从政府渠道购买,型号各异。随带征收带来显著效应(表1)。

上海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的可行性探讨

上海市于2004年开始积极推进环卫市场化改革。首先向单位征收处理费、然后逐步向居民收费,收费性质为“经营服务性收费”,实行基数内外不同的收费标准。但由于种种原因和顾虑,上海至今尚未开征居民生活垃圾处理费。

收费目的

1972 年经合组织国家(OECD)环境委员会提出“污染者付费”原则,随后该原则又将承担费用的对象扩展为“污染者和使用者”,即污染治理的受益者也应当承担一定的费用。因此,垃圾收费的基本原则是通过收费将垃圾排放的外部性内部化,从而有效减少垃圾的排放量、加快垃圾处理的产业化进程并最终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而实施居民生活垃圾收费的主要目的是运用经济杠杆,促进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循环利用、提高无害化处理水平,宣传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全社会支持、参与垃圾“三化”工作,营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良好氛围。所征生活垃圾处理费用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人居环境治理。

收费时机

上海开展居民生活垃圾收费的有利条件。2011年上海共产生生活垃圾704.16万吨,其中收费垃圾约占到垃圾总量的30%,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垃圾、餐厨垃圾、集贸市场垃圾以及水域垃圾;不收费垃圾比例仍然占到约70%,急需建立相关激励和约束缺失机制。目前上海已初步具备了开展居民生活垃圾收费的有利条件。

1)国内居民生活垃圾收费城市日趋增加

近年来,国内多数城市均已陆续开展了生活垃圾收费工作,其中很多城市已经征收了居民生活垃圾处理费,为上海开展居民生活垃圾收费创造了较好的舆论氛围。

2)台北案例对市民起到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台北案例馆向上海市民充分展示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方面的积极成效,成功演绎了垃圾分类对于城市生态和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对生活垃圾收费制度及其成效起到良好的宣传。

3)现行企事业单位垃圾收费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

上海早在2004年开征了针对企事业单位的垃圾收费,并明确垃圾收费为经营服务性收费,确定了收费标准的管理权限,强调了专款专用原则。为本市在垃圾收费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为下一步居民垃圾收费政策的出台奠定了良好基础。

上海开展居民生活垃圾收费的制约因素

1)仅仅采用定额收费难以起到良好减量效果

定额收费主要是按住户(或个人)为收费单位,每年(或每季度、每月等)按统一的费率征收垃圾处理费用,其主要特征是收取固定金额的垃圾处置费,居民的缴费金额与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无关,因此,选择定额收费,难以达到通过收费实现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目标。

2)贸然实施随袋收费易给城市管理带来隐患

即使公民素质很高的日本、台北等,在居民生活垃圾随袋收费初期也出现了较多的偷倒等情况;而香港政府则担忧,一旦实施随袋收费,非法弃置废物会成为严重问题,导致政府耗用更多资源。因此,考虑到上海现状,贸然实施随袋收费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收费方式

居民垃圾收费制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应不断调整完善;垃圾收费标准应根据本市生活垃圾处理成本和居民收入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建立价格浮动机制。在总结各类垃圾收费模式的特点及实施的合理性、可操作性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以下备选方案。

1)随水定额征收

对“独立安装自来水表或自备水源居人员”和“合用水表居人员”,分别实行“自来水经营企业按户按月定额代征”、“居(村)委会代征”模式。对代为征收的自来水经营企业、居(村)委会给予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总额3-5%的手续费。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和市总工会确定的特困户,可以免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对未按规定缴纳垃圾处理费的行为,要加收滞纳金并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2)由物业管理公司代收

以各区(县)市内物业管理公司作为缴费主体,采取计量的方法向物业管理公司征收,即按小区核定居民生活垃圾产生量,根据各区确定的收费标准,向物业管理公司直接收费,物业管理公司再向居民按户按月定额收取,每户每月最高不超过15元。对物业管理公司覆盖不到的居民户,委托居(村)委会按户按月定额代征。对代为征收的居(村)委会给予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总额3-5%的手续费。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和市总工会确定的特困户,可以免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对未按规定缴纳垃圾处理费的行为,要加收滞纳金并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3)随水定额+试点随袋激励征收

对“独立安装自来水表或自备水源居人员”和“合用水表居人员”,分别实行“自来水经营企业按户按月定额代征”、“居(村)委会代征”模式。同时,开展部分试点小区,由各区(县)委托辖区内的物业,对小区居民实行月出免费发放日均两个实名编码制专用垃圾袋。使用超出基准数(约60个),则按1元/个的标准在物业指定地点购买;若有富余,则可凭此在指定地点折算一定物业费。对代为征收的自来水经营企业、居(村)委会给予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总额3-5%的手续费。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和市总工会确定的特困户,可以免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对未按规定缴纳垃圾处理费的行为,要加收滞纳金并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综合考虑以上三种方案,针对各个方案的特点、优缺点进行归纳对比(表2),以期获得最优方案。

“随水定额+试点随袋激励征收”方案借助于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平台实施,覆盖面广、操作简便,收费成本低,便于居民交纳,具有一定的激励效应,在突出“污染者付费原则”的基础上,有利于激励居民从自身开始分类减量垃圾,推进居民垃圾分类减量化进程,现状现阶段较为可行。但同时仍需注重制定物业管理条例对物业管理公司向居民收取生活垃圾处置费用没有相应的规定,建立缺乏的协调机制。

借鉴国内外生活垃圾收费制度制定本市生活垃圾收费标准时,应本着相似度高与发达程度高的双原则,适当灵活选取收费模式,以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垃圾运输管理制度 篇11

为便于本市建筑开发单位、建设施工单位及建筑渣土运输单位准确核定建筑渣土处置成本,实现建筑渣土运输处置市场的有序运作,现将本市对建筑渣土相关收费标准转发如下:

一、申报处置费

注:

1、本收费标准来源于市建委、市物价局、市财政局联合颁布《关于加强本市建筑垃圾及渣土处置收费管理的通知》(沪价费[1994]第208号);

2、列入市重大工程的项目,其申报处置收费标准由市渣土管理部门与市建交委有关部门商定。

二、渣土(泥浆)运输行业价格

注:

1、本价格由上海市废弃物管理处提供;

2、本报告中的泥浆比重为1.25t/m3。

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

垃圾管理制度 篇12

一、垃圾的分类

垃圾处理是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的进步,垃圾分类处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一般垃圾处理可分为三类:

1.可回收垃圾:是指有机物,可再次利用的物质,如各类废纸、废旧钢铁、玻璃、易拉罐、旧塑料纸等;

2.不可回收垃圾:是指没有利用价值,不可再次利用的物质。如:超薄型塑料纸,小于0.02毫米,如食品包装袋,白色盒纸这类物质埋在土壤中50年也不能分解。

3.有毒有害垃圾:如废电池、此类物质含有大量重金属,一节电池可污染一亩地,实验室的废弃物,经过实验化学反应后,能产生有害气体或液体。有毒有害垃圾必须有专人负责,专用容器包装,送垃圾场专门处理。

二、具体措施

1.健全组织网络,各类垃圾实行专人管理,各班级、处室都要设立垃圾专管员。

2.垃圾专管员负责对本班、本科室的垃圾进行一级分类。

3.各班、各处室设立废纸收集箱,校园内设置垃圾箱,并标明“回收”、“不可回收”。

4.各班、各处室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并有明确标志。

5.学校总务处设置“不可回收”垃圾桶和有毒有害垃圾桶,各班、各处室每天定时将相应垃圾统一放入相应垃圾桶内。

6.学校与街道签订协议,每日定时来校清理垃圾。

7.各班、各处室每周二次将废纸、废塑料瓶等可回收垃圾卖给废品回收人员,充做班费等使用。

8.各班、各处室、校园垃圾桶都配备相应垃圾袋。

9.学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质处理方法另行规定。

三、垃圾分类表:

日本东京都垃圾管理经验与启示 篇13

东京治理垃圾的经验有五方面:

将减量化作为垃圾治理的长期战略

垃圾分类是实现“减量化、资源化”的基础工程

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经济政策,促进垃圾治理,保障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重视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为治理垃圾污染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形成政府、企业、公众互动的三元管理体系,实现垃圾综合管理

一、东京都垃圾治理现状

日本首都东京都是目前世界上经济最为发达的大都市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清洁的大都市之一。东京都23区的垃圾处理是东京都固体废物管理的中心工作。1980年开始,23区的垃圾产生量逐年增长,1989年达到490万吨,1990年以来,逐步实施了垃圾减量化、废弃物循环利用、垃圾处理收费等政策,垃圾产生量逐渐递减,2000年以来稳定在350万吨左右,人均每天产生一公斤垃圾。

截至目前23区内共建设了21个垃圾焚烧厂。2000年以前,23区的垃圾收集处理统一由东京都环境局下属的清扫局负责。2000年4月起,根据修订后的地方法规,东京都对垃圾收集处理处置采取了分级负责、就近处理、综合监管的处理模式。

(一)相关法律与制度

1991年和1995年日本政府相继颁布了《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和《容器包装循环利用法》,这两部法律奠定了目前日本社会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模式的基础,使垃圾分类和资源化走上法制化道路。现有的法律法规有:《容器包装再循环法》、《资源型社会形成促进基本法(基本框架法)》、《绿色采购法》、《食品再循环法》、《建设再循环法》、《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汽车再循环法》、《废弃物处理法》等。

(二)垃圾的分类收集与运输

东京都将垃圾分为可燃烧垃圾、不可燃烧垃圾和大件垃圾及可回收垃圾。各区负责收集和运输属地范围内的垃圾,普通生活垃圾免费收集处理,只有居民大件垃圾(家具等)和企事业单位垃圾需要付费处理。

可燃垃圾与不可燃垃圾:垃圾由各家各户分成可燃烧垃圾与不可燃烧垃圾,并分别在指定的时间,用塑料容器或半透明的垃圾袋装好后丢弃到指定的垃圾站。垃圾收集由清扫事务所所属的23区收集作业员负责。收集到的可燃烧垃圾直接运到23区内的清扫工厂(焚烧厂)。不可燃烧垃圾和大件垃圾,因为其处理设施位于临海部,距离收集现场较远,所以为了提高运输效率,部分区利用中转设施进行转运,中转模式有船舶中转和大型车辆路上中转两种。

大件垃圾:指桌子、衣橱等家具、电气化产品、自行车、被褥等比较大的垃圾,即一边边长大于30厘米的物品。从1991年7月开始,大件垃圾的收集开始收费,东京都规定了各个品目的收费标准。另外,对于搬家等一下子产生大量垃圾的情况,东京都采取根据重量收费的制度。

丢弃家居、电气化产品(空调、电视机、冰箱、冰柜、洗衣机、电脑除外)等比较大的垃圾时必须申请,需支付手续费。居民通过电话等向所在区的大件垃圾受理中心提出申请;因搬家等原因出现大件垃圾与大量垃圾,提前向咨询清扫事务所提出申请。原则上,工作人员会于指定的收集日上门收集,居民可事先向贴有“收费大件垃圾处理券出售点”标识的商店及各清扫事务所缴纳处理手续费,购买处理券,贴在大件垃圾上。

企事业单位垃圾:23区企事业类垃圾全部需要收费,目的是落实厂商处理责任,抑制垃圾排放、促进再利用、资源化。厂商在丢弃垃圾前要将垃圾分成事业类垃圾与家庭垃圾,并要根据事业类垃圾数量承担相应的手续费。

(三)垃圾处理

可燃烧垃圾的焚烧处理:可燃垃圾由各区收集运送到焚烧厂,由于分类做得好,塑料袋等制品不进行焚烧,烟气中二英含量得到有效控制,在监测中所有垃圾场二英排放均远低于欧盟的标准值。

不可燃烧垃圾的处理:不可燃垃圾及大件垃圾由各区收集送到不可燃垃圾处理厂进行破碎、压缩处理,不适合破碎的物品除外,将其中的有价值物回收做资源,如铁利用磁力回收,然后出售,一部分进行焚烧处理,剩下的进行填埋处理。

填埋处理:垃圾的最终处置由东京都政府环境局下设的废弃物填埋场管理事务所负责。填埋场接收垃圾焚烧灰渣、破碎后的不可燃垃圾以及部分工业垃圾。

可燃烧垃圾的焚烧灰与玻璃、金属等不可燃烧物品及塑料等不适合焚烧的物品在中间处理设施进行完减量、压缩与资源回收后,进行填埋处理。此外,东京都还将依据一定的受理标准,受理都内中小厂商排放的产业废弃物,进行填埋处理。

为了尽可能延长填埋垃圾的最终处理厂的使用寿命,23区正积极开发中间处理过程中实现减量化的新技术。

(四)垃圾处理中的环保措施

针对焚烧处理的环保措施:

一是大气污染对策:垃圾焚烧厂利用过滤式集尘器去除粉尘及二英类化学物质,利用熟石灰与钠的去除设备处理HCL与SOX等酸性气体,利用催化剂脱硝方式去除NOX。

二是恶臭及噪声、震动对策:将垃圾焚烧场内臭气抽进焚烧炉内燃烧,由此恶臭物质在高温的焚烧炉中燃烧分解,而不排放到厂外。另外,在平台的出入口处装上空气隔壁以防止恶臭外逸,并在进行定期检查时,运行除臭装置,从而消除恶臭。另外,在工厂建筑物建造与机械设备配置时要多注意避免产生噪声与振动,同时对各个机械进行防噪防震动处理。

三是水质污染、水质污浊防治对策:配备排水处理设施,以去除焚烧灰的冷却水与排气的洗涤排水中所含有的铅、镉、汞灯重金属类物质。

四是有关二英类化学物质对策:1997年8月,相关部门对“废弃物处理法实施令及执行规则”进行了修订,对焚烧设施的结构标准、维护管理标准进行了修改,同时制定了排气中的二英类化学物质的排放标准。1999年7月,有关部门制定了“二英类化学物质对策特别措施法”,在二英类化学物质中加上了多氯联苯,同时规定了一日可摄取的最大量与大气、水质、土壤的环保标准。并且,有关部门还修改了“废弃物处理法”等相关法令,设定了排气标准、新的排水标准和焚烧灰等可燃灰标准。

五是针对填埋处理的环保措施:采用三明治式施工方法进行填埋,即在每3米垃圾上盖上50厘米厚的覆土。另外,为了防止焚烧灰等随风飞散,要采用先挖好填埋沟,然后将垃圾倒入其中的方式(框架方式)。并且,处理场的外围护岸上要装上用来防止垃圾飞散的围栏,以避免垃圾飞到海面上。在污水处理厂,进行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物理处理等,向砂町水再生中心供水。除此之外,要努力通过喷洒杀虫剂与在处理场内清扫、洒水等来保护处理场的环境。

(五)垃圾治理中的资源循环与利用

一是有效利用垃圾焚烧热能。将垃圾焚烧时产生的热能有效利用于热水游泳池和浴室等;利用蒸汽进行发电,除了充当工厂内使用的电力外,还将电力出售给东京电力公司;另,为周边地区经营冷气与暖气业务的供热商有偿供热。

二是进行资源回收。在不可焚烧垃圾处理中心中从不可燃烧垃圾和大件垃圾中拣选回收铁、铝,然后作为资源出售。

三是利用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进行发电。回收垃圾填埋场所产生的垃圾分解气体,作为发电用燃料发电,同时可以减少甲烷气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二、东京治理垃圾的经验与启示

日本东京治理垃圾污染的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将减量化作为垃圾治理的长期战略

东京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意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垃圾问题,必须源头减量。进入21世纪,相关法律制定细化深化,环境立法的共同特点是它们均根据“3R”理念和“零排放”为目标,明确了垃圾处理和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过程的基本原则和优先顺序,即以控制垃圾产生为第一优先措施,然后是尽可能地重复使用,对于不能重复使用的垃圾进行资源性回收利用,最后是对环境不产生影响的条件下,对最后剩余垃圾进行适当处理。由此可见,减量化才是东京城市破解城市垃圾处理难题的关键。

东京在生活垃圾减量方面的主要做法有:一是净菜进城。统计显示,每运进城市100吨毛菜,就会产生20吨废料,这意味着净菜进城可以减少20%的因蔬菜产生的生活垃圾。净菜进城的措施不仅可以减少蔬菜“一进一出”的无效益运输成本,对减少垃圾量、降低垃圾处理费支出也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二是限制消费性包装。从生产领域限制包装开始,实现对垃圾产生的全过程控制。日本效仿欧洲制定了《包装新指引》和《容器包装循环利用法》。三是家庭垃圾付费。日本垃圾收费方式有按垃圾排出量收费、按户或人头收费和超量收费等。收费方法是根据排放垃圾的数量来确定,排放越多缴费越多。实行这种累进计量收费后,东京的可燃垃圾减少了48.3%,不可燃垃圾减少了68.2%。

(二)垃圾分类是实现“减量化、资源化”的基础工程

垃圾分类是减少垃圾产生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实现垃圾资源化的前提,因此,垃圾分类可以说是实现“减量化、资源化”的基础工程。垃圾分类收集系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需要法律完善、市民觉悟、文明素养、宣传以及硬件条件、软件条件的共同配合。日本从1989年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回收,其垃圾分类也经历了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目前已经形成了从源头分类到终端处理的较为完善的垃圾分类管理体系。

1.逐步细化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收集有两个原则:一是根据末端分别处理和分别加工利用的手段分类;二是循序渐进。东京垃圾种类的划分就经历了由“大类粗分”走向“精细管理”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东京在建了十几个垃圾焚烧发电厂后,一开始要求居民把垃圾分为可燃和不可燃两部分,可燃的送垃圾焚烧发电厂,不可燃的送到填埋厂。后来又增加一类叫可回收垃圾,之后又出了一类叫大件垃圾,最后又分出一类叫有毒有害垃圾。目前东京实行的垃圾分类收集、循环利用制度主要是以四类十一种生活垃圾的包装废弃物为对象,四类包装废弃物指的是:金属、玻璃、塑料和纸。

2.鼓励居民“从自身做起”,实施垃圾分类收集

垃圾分类收集是垃圾分别处理的前提,鼓励居民“从自身做起”,自觉参与环境保护是东京实现垃圾分类的重要保障。为了便于垃圾的分类收集,东京都定期为居民免费印制《家庭垃圾指南》等小册子,专门指导居民进行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并规定了十一类生活垃圾不同的收集日。居民预先在家中对垃圾进行分类,然后按照指定的垃圾收集日,将各类垃圾分别送至指定收集点。对于违规乱倒垃圾者,也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轻者交纳罚金,重者追究其民事责任。值得一提的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东京都政府为了推广垃圾分类,提高公众的垃圾分类意识,市长亲自上电视、到社区宣传垃圾分类,带头唱垃圾分类歌曲,政府部门更是率先垂范。由此一点足以显示东京政府对于治理垃圾问题的重视程度和推行力度。

3.明确职责划分,建立完整的垃圾分类链条

垃圾分类链条包括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等诸多环节,居民分类收集后,将生活垃圾按照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大件垃圾、可回收垃圾的类别,分别运至相应的垃圾处理场,在经过了焚烧、粉碎、溶化、再生处理等环节后,最后的剩余垃圾将被运送到东京都管理的最终处理场进行填埋处理,而资源垃圾则经过再生处理后,重新进行循环利用。经过垃圾分类链条各环节的协调配合,东京的垃圾量得以大幅减少,一方面提高了各类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极大减轻了填埋场的终端处理压力。

(三)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经济政策,促进垃圾治理,保障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日本《公害对策基本法》规定:“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努力采取必要的措施,鼓励企业修建和改进公害防治设施”。纵观东京治理垃圾污染的经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稳定的资金投入,环境保护目标是难以实现的,而要解决这样大规模的资金投入,除了政府直接给予补贴外,还必须充分利用如环保税收、环境基金等在内的市场机制弥补环境投资经费的不足,并使污染环境的生产者、消费者承担对等的经济代价,引导企业和市民主动参与垃圾治理,从而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建立和推广可持续的生产消费模式。

1.收取排污费

排污费是抑制垃圾量最直接的经济手段。采取排污收费、超标违法时加重收费的方法,不仅对企业、事业单位的垃圾排放实行计量收费方式,而且对居民生活垃圾排放也实施计量收费。

2.提供财政补贴、贴息贷款或优惠贷款

为鼓励企业增加对污染防治设备、技术研究及开发项目的投入,日本政府在预算支持方面,制定并实施了技术研究开发补助金制度、再资源化设备生产补助制度、先导型能源利用设备引进补贴制度和推进循环型社会的技术实用化补助优惠政策。

3.明确产品责任制

产品责任制度是日本推进循环经济的重要经济手段之一。日本废弃物循环利用相关法律规定了制造商、销售商、消费者都有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的义务,要求生产者对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都承担着实现循环经济目标的责任,即从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加工、处理或销售、售后服务,直至产品回收或者废弃物处理,生产者必须承担相关的废物利用或者清除的费用。

(四)重视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为治理垃圾污染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垃圾从产生到收集、运送和处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物流过程,需要人们针对各类垃圾特性,采用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减少或防止垃圾的排放,促进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达到保护城市环境的目的。日本在环境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方面,着力解决“二英”问题,促进垃圾末端处理技术无害化;推广普及垃圾处理技术,严控工业废弃物污染;重视能源环境技术研发,加大投入力度。

(五)形成政府、企业、公众互动的三元管理体系,实现垃圾综合管理

东京在治理垃圾污染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垃圾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垃圾的综合管理,必须发挥好政府、企业、公众三方作用,形成一个高效、负责的新三元结构的环境管理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政府虽然起主导作用,但同时明确企业和个人的职责,并通过各种媒介宣传手段培养全民自觉参与意识的规定也是非常必要的。正因为日本的循环经济政策充分考虑了“产业——民间——行政”的循环,才实现了对垃圾的全程控制,使日本在建设循环经济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1.政府是治理垃圾污染的引导者

政府是治理垃圾污染的责任主体之一,其发挥主导作用的途径有:一是科学制定废弃物处理规划;二是制定完善废弃物处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三是实施促进废弃物处理和循环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四是开展政策宣传、倡导全民环保,推进企业与公众的自觉参与。

2.企业是治理垃圾污染的推动力

经过反公害运动后,日本企业逐步意识到环境保护对于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主动强化治污意识,积极配合政府实施各项环保政策并进行自我管理,逐步实现环境污染治理方式由“被动治理”向“主动治理”的转变。

3.公民是治理垃圾污染的主力军

垃圾问题关系到全社会的每一个人,治理垃圾污染,应该从每一个公民自身做起,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民是治理垃圾污染的主力军。东京注重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宣传,不断增强公众对实现垃圾零排放(或低排放)社会的意识,发挥居民在治理垃圾污染方面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首都北京面临着城市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垃圾处理结构不合理、垃圾处理新设施建设困难、垃圾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北京市在2009年4月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中,将“增能力、调结构、促减量”作为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目标。从现在起到2015年的几年,是北京垃圾治理至关重要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时间节点上,认真分析总结日本东京治理垃圾污染的经验,对于探索建立适合北京的垃圾治理模式,推动北京垃圾污染治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上一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标准格式下一篇:我国当前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及解决思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