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专题教学(通用9篇)
分专题教学 篇1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表明,按照一系列的标准,进行分专题和分组教学,对于克服公共课教学特别是大班教学在管理上的困难、增强学生对公共课的兴趣和重视程度,并最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和育人质量,都有着紧密的关系。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分组教学,改革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2014)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同时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强化思想引领。无疑,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课堂教育教学有效性,对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引导大学生树立并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是一个广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 尤其是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直面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 探索和总结贵州师范学院在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上进行的积极做法和有效经验。
一、分专题分组教学的意义
(一)分专题教学的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世情和国情进行基本概述的一门公共课, 是我国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专题教学,是进行教学改革创新以提高这一课程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有利于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实际存在的种种矛盾,进而提高教学与育人效果。
第一、分专题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师专长和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当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是育人的需要,因而需要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分专题进行教学,可以发挥教师的专业所长, 从而促进教师向更深更专的研究领域发展,从而节约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实现其专业教学技能与科研水平的提高。
第二、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分专题进行教学,特别是专题实践教学,通过积极引导,促使学生关注、思考并分析社会重点和热点问题,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第三、提高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培养学习兴趣来提高教学效果,实践证明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分专题教学由于专题内容丰富多样和教师组团授课, 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教学课堂模式的诸多弊端,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第四、有助于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统一编写的教材,在内容与形式等方面难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与学生关注的热点、重点肯定存在差异,因而,教师需要结合世情、国情、校情以及学科特点, 结合教材大纲和相关学科知识的内容,在坚持“三贴近”原则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整合与挖掘,以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增强课堂教学的可操作性与实际效果。
(二)分组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降低课堂教学管理的难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的一门公共课,考虑到课程性质、课程特点以及教师配备等情况,教学任务相对较重,特别是一些学校所设置的大班教学, 增加了教师维护课堂纪律的压力与困难,而实行分组教学,教师只需借助班长和各小组长的协助管理便可以轻松实现更加高效的课堂纪律管理,从而有助于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转移到教学上来。
第二、有助于实现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无论是大班还是小班,每一个学生在知识文化基础、天赋、性格、兴趣、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性。因此,通过分组教学,有利于弥补每个学生在上述几个方面存在的不足,真正做到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育人原则和精神。
第三、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因此,学习在本质上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交流以实现扬长避短的过程。可见,“分组教学,从某种意义上,给了学生一个团队合作的机会。”[1]当然,除了合作之外,这种分组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热情,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了积极的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组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兴趣”[2],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可见,通过分组教学,不但可以降低管理难度、实现对每个学生的关注, 而且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合作与竞争的条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最终实现育人质量的提升。
二、分专题与分组的具体做法
(一)分专题
为了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必须把教材体系转化为可具体操作的教学体系,结合实际把教材理论转化为教学具体内容, 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此,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组织基础教研室全体教师在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8月第6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具体内容进行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结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以及习近平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和校情学情, 提练形成了若干个既体现教材重点内容又兼具特色且与时俱进的专题。 (参见表1)
提炼与整合专题后,根据各位老师的研究方向和教学特长,对上述专题内容进行选择与分配。 (参见表2)
经过这一过程,教材内容就转化成了各个教师的专业和特长,使得每一个专题的教学都更有针对性专业性,有助于教师主动地钻研专题内容和组织教学,同时也有助于教师的特长发挥和师生互动,使每一个专题教学都可能成为备受学生欢迎的精彩课堂。
(二)分组
为了更好地对班级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根据班级学生人数进行分组, 这是实现科学管理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小组规模上,一般每个小组5~8人,可根据各班的实际人数、专题任务、性别、性格、学习基础、学习兴趣等标准进行灵活规定,以实现分组教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各小组建立后,由其成员集体讨论和协商,推选出该组组长。组长根据该组成员男女生比例以及各自的性格特点等情况,组织大家创制积极、健康、向上的组名和学习口号,负责对该组成员进行学习活动的组织管理。通过分组,化大班教学为小组教学,化教师对班级的个人管理为小组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这一分组模式涉及到学生平时的表现情况,包括班级环境卫生、课堂纪律、课堂参与、自我管理、团队协作等方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班级管理的优化,为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了时间、纪律等方面的保障。下表列出的是贵州师范学院2014级统计学专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分组的具体情况,以供参考(参见表3)。
三、课程班长制
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加强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增强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根据实际情况,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在班级教学管理中推行课程班长制。课程班长制是指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班级教学管理过程中,在上课班级推选或者指定2名学生作为本班本课程代理班长,负责本课程的辅助性教学任务。
推选或者指定的2人作为本课程班长,需分工协作。其中一名班长只负责本班同学平时课堂分数、社会实践分数、读书笔记等数据的记录工作(即记录班长),接受上课老师的指导和本班同学的监督,确保记录的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并符合课程记录要求,每次分数记录需由课程上课教师签字确认。
另一名班长(称为管理班长)负责本课程课前的多媒体、粉笔等教具的准备以及实践报告、阅读心得等作业的收发;同时,告知本班同学上课的专题、教师以及需要阅读的有关书目,并组织各小组讨论等相关教学辅助性工作。
四、引导阅读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种力量。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常态,并在阅读中思考形成问题意识,课程改革小组把阅读作为本课程考核学生的重要方式之一。每学期第一次课,教师在行政班级将阅读书目的相关任务和要求布置给学生。具体任务和要求如下:
(一 )阅读量。在给定的近20本书目中 ,学生任选4本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 阅读进度和任务一般为每月一本,看完之后写下读书笔记并上交(注:每月底最后一次课上交读书笔记)给任课教师。
(二 )读书笔记要求。读书笔记不需长篇大论 ,但要有自己的认识、体会和思考,最好能产生问题意识,严禁抄袭;在字数方面,读书笔记的字数一般在300~500字为宜(必须手写稿并采用统一的稿纸)。
(三 ) 考核。阅读并产生的读书笔记将纳入学生最终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20%,即每篇读书笔记为5分,共20分。教师根据学生读书笔记的态度、质量等标准酌情给分,抄袭按0分记。
(四 )管理 。 学生的读书笔记在内容上涉及社会 、道德 、文化、法律等各个方面,是学生学习与成长过程的重要记录,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管理。 按照任务分工,读书笔记由管理班长收集和整理,由行政教师送给任课教师批阅,在做好评分记录后统一管理。
(五 )参考书目。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使其在阅读中成长成才。要实现这一阅读目标,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要向学生提供优秀的书目。本课程改革小组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了一系列的阅读参考书目(参见表4)。
五、结语
贵州师范学院《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分专题分组教学改革的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表明,紧紧抓住抓好“教材、教师和教学”这三个基本环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切实了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结合教学实际,找到了既是教材重点又是学生关注点的内容,为大学生提供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专题教学课堂,切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极大地增强了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分专题教学 篇2
热点专题突破
关注河南发展
建设幸福家园
命题点一
河南经济
热点聚焦
材料一:中欧班列助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2014年全国铁路第100列开行2014年8月1日,随着早上8:36分80001次中欧班列从郑州圃田集装箱中心站的驶出,这是中国2014年第100列前往欧洲的班列。据了解,自2011年3月19日,首列中欧班列(重庆—杜伊斯堡)成功开行以来,成都、郑州、武汉、苏州等城市也陆续开行了去往欧洲的集装箱班列。截至2014年8月1日,国内各地开往欧洲的集装箱班列共计开行239列,其中2014年已经开行100列。
材料二:为“黄河金三角”发展献计献策
2014年10月10日至11日,“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合作发展河南(三门峡)战略”院士专家智库沙龙在三门峡市举行,围绕“黄河金三角”的组织设计、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发展思路等展开讨论。作为我国首个突破行政区划、跨三省区域合作共赢的综合试验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于2014年4月被国务院批准,这为上述区域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性契机。
相关链接:河南出台《关于服务保障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意见》;河南夏粮“十二连增”,总产继续居全国首位;河南省上半年GDP同比增长8.8%;第九届豫商大会2014年8月28日在新乡举行;“中原粮仓”:农安天下的河南担当;国家批复《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 考点链接
科学发展观
②共同富裕
③经济建设 材料一:郑欧班列开通、中欧班列第100列开行说明了什么?
(1)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2)我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国家。(3)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郑欧班列常态化、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我省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1)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河南交通优势,加强与沿线各国的合作和交流。
(2)有利于促进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我省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我省人民的生活质量。(3)有利于加快我省对外开放步伐,提升我省的影响力,实现中原崛起。
(4)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郑州交通枢纽的优势,推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5)有利于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富民强省。
材料二:加快谋划和建设黄河金三角,将发展蓝图化为美好现实有何重要意义?
(1)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2)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带领干部群众不懈探索的重要成果。(3)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战略选择。(4)是凸显金三角地位、服务全国大局的重大举措。(5)是中原崛起战略的持续、延伸、拓展和深化。
建设黄河金三角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1)机遇: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国家支持中原经济区探
索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区域合作日益密切等
(2)挑战(矛盾):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保粮任务重,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村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三农”问题突出是制约“三化”协调发展的最大症结,人多地少是制约“三化”协调发展的最现实问题,城镇化水平低是制约“三化”协调发展的最突出矛盾 “黄河金三角”的建设要求各省市加强合作,这说明了什么?(1)合作是发展的基础。
(2)合作有利于加强交流与协作,凝聚集体的智慧,共同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3)合作有利于促进经济规划区内各地的协调发展。
(4)合作有利于促进中部地区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进步与发展。
实施三大战略规划,建设富强河南,你有哪些主张?(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大开发促进大发展。(3)实施科教兴豫、人才强省战略。(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建设与人口、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
(5)抓好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6)践行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7)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河南人良好形象。实施三大战略规划,建设富强河南,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本领,建设家乡。(2)关注家乡,热爱河南,积极为家乡建设建言献策。
(3)宣传河南,号召周围的人关注河南发展,自觉为河南经济发展做贡献。(4)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科教兴豫作出贡献。
(5)节约资源,保护我省的环境和资源。(6)知法守法,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7)努力培养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维护河南人的良好形象。命题点二
中原文化
热点聚焦:材料一:河南召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经验交流会
2014年10月24日,河南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经验交流会在郑州召开。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强调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河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文明河南建设工作扎实深入开展。
材料二:第六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开幕2014年9月26日,第六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在固始县华夏根亲园广场开幕。“我们希望以这次根亲文化节为契机,能够推动全球华人华侨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中国侨联副主席康晓萍在致辞中表示,发扬中华文化开放兼容、博大精深的特质,团结凝聚广大海内外同胞的力量,促进两岸和平发展,为民族未来增添福祉。”
材料三:嵩山论坛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献策”
2014年8月23日,备受关注的“嵩山论坛——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论坛”2014年会将在登封盛大开幕。整个论坛将分开幕式、主旨演讲、分组研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专题讲座、闭幕式等五大部分逐步展开,在“天人合一与文明多样性”主题下,与会专家学者将分别探讨“在文化多样性中探索共同价值”“哪种„世界主义‟可以适应多元现代性”,深入推动不同文明的互动和交流。
相关链接:第九个“文化遗产日”;“第五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考点链接
①精神文明建设 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传统文化④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⑤文化遗产
材料一:打造文明河南对河南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高河南省的文明程度和河南人民的文明素质,为河南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2)有利于提高河南人民的生活质量,享受打造文明河南的丰硕成果。(3)有利于促进河南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4)有利于更好地改善河南的社会环境,提升河南的综合竞争力。河南省为什么要致力于推进文明河南建设?
(1)推进文明河南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2)推进文明河南建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
(3)推进文明河南建设是优化发展环境、实施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重要条件。
(4)推进文明河南建设是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开展多种文化活动,弘扬中原文化有哪些积极意义?
(1)有利于宣传优秀的中原文化,增强我省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2)有利于积极吸收和借鉴优秀的文化,促进我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3)有利于增强我省优秀文化的影响力和外界对我省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提高河南的知名度。(4)有利于挖掘我省文化的巨大潜力,增强我省文化的吸引力,推动中原崛起,实现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
(5)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河南的经济发展。
(6)有利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广大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弘扬中原文化,建设文化强省,中学生应该怎么做?(1)要学习、了解、宣传河南文化,提高文化的认同感。(2)要积极参加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3)积极向身边的人宣传河南文化,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袭,为弘扬河南文化作出贡献。(4)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5)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爱祖国、爱家乡。(6)做文明河南人,树立良好河南形象。(7)保护文物,爱护环境。(8)积极宣传博大精深的河南文化,为构建和谐河南做贡献。
(9)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推动河南文化的创新、发展做贡献 材料三
请你分析河南的文化资源优势。
(1)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文化遗产丰富。(2)地处中原,交通便利,方便人们出游。(3)我省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存在深厚的文化底蕴。(4)中原文化绵延数千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吸引力
命题点三
河南人物
:材料一:河南省启动“正能量”人物宣传
2014年9月2日,河南省“我为正能量代言”主题宣传活动新闻发布会在省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举行,宣布启动“我为正能量代言”第一季。这一活动将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宣传先进人物,向全国传递中原正能量。材料二:2014“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2014年9月17日,雅宝家具杯2014“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是我省宣传河南人精神的重要文化品牌。活动自2005年开展至今,先后推出李连成、魏青刚、洪战辉、王百姓、谢延信、胡佩兰、任庆河、张旭等近百位先进典型人物和英雄群体。
相关链接:河南三人上榜“十佳孝贤”;河南“最美人物”; 2014“河南最美村官”。考点链接
①精神文明建设
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材料一:我省开展“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评选、宣传“正能量”人物、评选“河南最美村官”等系列活动说明了什么?
①我省重视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②我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我省大力弘扬中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④我省积极培育文明风尚,弘扬社会正气 我省不断涌现众多先进典型人物和英雄群体的原因何在?
①河南有培育模范人物的土壤;②是河南近年来大力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中原文化的结晶;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深厚的中原文化不断积淀的结果;④是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果;⑤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结果;⑥是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的结果;⑦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的结果。
我省开展“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评选、宣传“正能量”人物、评选“河南最美村官”等系列活动对实现“中原梦”产生哪些积极作用?
(1)有利于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风采,为实现“中原梦”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2)有利于加强河南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河南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实现文化强省。(3)有利于弘扬中原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在学习生活中,你打算如何向河南这些先进人物学习,展现河南人新形象?(1)树立远大理想,热心公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2)积极面对困难,磨砺坚强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3)遵守公共道德,诚实守信,礼貌待人,展示河南人良好形象。(4)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5)爱护公共物品,爱护公共环境,遵纪守法。命题点四
社会建设
热点聚焦
材料一:从薄弱环节抓起 夯实平安基础
2014年10月22日至23日,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满仓到鲁山县调研平安建设工作。刘满仓要求,要用扎实有效的措施夯实平安建设基层基础。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平安建设和信访稳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切实履职尽责。要从薄弱环节抓起,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强化基层平安创建。
材料二:河南提升特殊教育 3至5年,将实现有条件的市县残疾人服务设施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在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将逐年提高……2014年10月20日,在我省召开的残疾人保障“一法一办法”执法检查组全体会议上,提出了惠及我省700多万名残疾人的诸多好消息。
材料三:20种重大疾病特殊用药拟纳入大病保险范围
2014年河南省计划从儿童白血病等20种重大疾病入手,将不在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但临床必需、疗效确切、具有重大创新价值的药品和诊疗项目,经必要的审核后纳入大病保险范围。
考点链接
①平安河南
②和谐社会
③受教育权
④民生 ⑤公平正义 材料一:为建设 “平安河南”,你打算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怎么做?
(1)道德方面:树立远大理想,承担社会责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2)法制方面: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自觉规范自身行为;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请你为夯实平安基础,强化基层平安建言献策(1)加强社会管理,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2)坚持依法治国,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3)加强道德法制建设,强化对特殊群体的犯罪预防工作。(4)加强基层安全生产工作。(5)加强基层社会治安防范控制
材料二:
近年来,河南重视提升特殊教育,免除中职学生的学费,说明了什么?(1)我省高度重视发展教育。
(2)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和改善民生。(3)我省致力于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4)省委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5)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材料三:
河南将20种重大疾病特殊用药拟纳入大病保险范围有何意义?(1)有利于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2)有利于改善民生,让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3)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4)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
为进一步解决我省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请你向省政府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1)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保证公民平等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由和权利。(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4)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5)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医疗、住房、教育等事关百姓生活质量的问题。命题点五
生态文明建设
热点聚焦
材料一:重度雾霾袭击河南
2014年10月11日,中国中东部遭遇的大范围雾霾还在持续。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等7省市约39万平方公里身中“霾伏”。材料二:河南出台节能减排低碳方案
“今明两年,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4%和2.3%;2015年底,95%以上县市可用上管道天然气,全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8%”。2014年10月19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南省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明确今明两年我省节能减排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地方,将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相关链接:淘汰超标黄标车,推进节能减排建设;河南开展城市河流清洁行动计划;郑州、洛阳高新区荣获全国首批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
考点链接:
①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生态文明建设 材料一:重度雾霾将为我省经济生活带来哪些负面影响?(1)影响我省公民生命健康,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不利于吸引投资,降低我省经济发展竞争力。(3)破坏我省生态环境,阻碍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4)不利于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中原崛起战略的顺利实施。
材料二:目前,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与之不相适应的地方?
能源利用效率不高,由此造成的污染和浪费较为严重;工业废气废水滥排滥放,导致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严重;生活垃圾处理不够彻底;白色污染已经影响了人民生活;等等。我省采取多项措施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这对实现中原崛起有哪些积极意义?(1)有利于改善我省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吸引更多投资。(2)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河南。
(3)有利于提高我省人民幸福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4)为中原崛起打造良好的自然基础。
建设“生态河南、美丽河南”任重而道远,我省政府还需为此付出哪些努力?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对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宣传力度,提高我省人民的环保意识;继续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植力度;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专项行动;等等。
综合关注家乡生态文明建设是每位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你打算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怎么做? 树立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节约每滴水、每度电;大力践行低碳生活,自觉做到低碳出行;敢于同破坏资源、环境的不良行为作斗争;积极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向当地部门及时举报非法排污企业;等等。
请你为建设“生态河南、美丽河南”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1)美丽河南连万家,幸福生活靠大家。(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美丽河南。(3)还百姓一方碧水蓝天,留子孙一片青山沃土。(4)发展生态经济,构建生态河南;
热点新题预测:河南省文化部门统计,目前列入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稀有剧种有29个,其中的宛梆、目连戏、二股弦、柳子戏等14个剧种为国家级项目。这些稀有剧种几百年来几经兴衰、蜕变,时下正面临着后继乏人、剧种濒临灭绝的窘境。根据河南省文化厅的“抢救”计划,2014年,河南省将完成稀有剧种百部优秀传统剧目的复排。河南省实施稀有剧种抢救工程
()
A.不利于中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B.尊重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C.表明中原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
D.实现了向文化大省强省的跨越
2014年9月,在青岛打工的两位河南老乡胡阳海、黄春刚舍命抓歹徒;一个多月后,南阳人苏清华在广州勇斗歹徒,被捅三刀……河南的“平民英雄”无处不在。近来,河南“平民英雄”层出不穷,是因为()
A.河南人整体有着艰苦奋斗精神
B.优秀的中原文化深深地影响着河南人
C.河南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河南重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 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宝丰县马街书会,正月十一至十三精彩开唱。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千余名说唱艺人,从四面八方赶到宝丰县马街村,参加这场曲艺盛会,为这场民间文化盛典献礼。
()A.表明不同国家的文化能够和谐发展B.表明中华民族文化比其他国家文化更优越
C.表明我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弘扬D.有利于弘扬中原文化,建设文明河南
新年伊始,在河南“两会”上,我省提出要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这如同一幅色彩绚丽、内容丰富的“河南发展前景图”,在全省人民面前渐渐打开
……
(1)河南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能为建设“四个河南”,实现中原崛起提供物质条件,因此,要着力打造“富强河南”。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由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的,因此,打造“富强河南”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3)打造文明河南能净化社会风气,提高河南人民的文明素养,改善我省的精神面貌,树立河南的良好形象。
分专题教学 篇3
【案例】“分苹果”(北师大版第三册)
师:羊羊村的村长拿出6个桃子,你们能利用平均分的知识帮助他们2个人重新分吗?要每个人都分的同样多哦。用你们的小棒来分一分。(师巡视)
生1:老师,这太简单了,我直接能知道每个人就分3个的。
生2:老师,6个桃子分给2个人,可以直接分的嘛,每人就3个。(学生边说边把6根小棒左右手一分,一边各是3个)
师:好,那你能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吗?
(生动手操作,大多数学生用手把小棒一拨,就分成了2份)
在这个案例中,把6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由于数量较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甚至不用借助小棒就会知道每份有3个。很多学生都是把小棒从中间直接拨开,答案非常正确,老师也认为自己的教学目的已经达到。
在接下来的“每几个分一份”的授课中,我们又发现了问题。当学生把6根小棒每2根分一份时,出现了两种错误:一是,大多数的学生竟然像上节课一样,把6根小棒用手一拨,分成了2份;二是,把6根小棒一根一根地分,分成了2份。
奇怪,为什么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已经轻易掌握的知识在这节课中却出现这样的错误呢?反思教学过程,我们发现,学生分的方法是正确的,结果虽然也正确,但是由于学生把6根小棒直接分开时,教师没有抓住契机给予学生及时的语言提示和操作示范,没有帮助学生掌握一个一个平均分的操作要领,进而也就未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平均分成几份”的意义;这样,就很容易和下节课要学习的“几个几个分一份”混淆。所以,在这里我们一定要强调平均分的过程,帮助学生切实打好学习平均分的基础。
【案例】
师:羊羊村的村长要把6个桃子奖励给喜羊羊和美羊羊,他们都要分的一样多哦。怎么分呢?用你们的小棒来分一分。(师巡视)
生1:老师,这太简单了,我直接能知道每个人就分3个的。
生2:老师,6个桃子分给2个人,可以直接分的嘛,每人就3个。(学生边说边把6根小棒左右手一分,一边各是3个)
师:小朋友,你们分的都很好。那你们想知道村长是怎么分的吗?现在老师扮演村长,谁来扮演喜羊羊和美羊羊?(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师演示:先给喜羊羊一个,再给美羊羊一个。并提问:分完了吗?没有分完怎么办?
生:接着往下分。
师接着演示,每人再分一个,直到分完为止。
师:我们把6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几个?(每份有3个)请把这3句话说完整:把6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3个。(生齐说)
师:我们刚才是怎样分的?
生:每人一个,一个一个的分。
师:请你们在小组里,由小组长带领,扮演村长、喜羊羊和美羊羊,按照村长的方法也来分一分。
学生在小组里分配好任务,很高兴地参与到活动中。
师:你能把这6个桃子分给3个人吗?每人要分的同样多。用你们的小棒自己分一分。(师巡视)你们分的过程要说出来哦!要一边分一边说。
学生们动手操作,老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在这一次的教学中,当学生出现把6根小棒用手左右一分,分成2份时,老师通过扮演村长要给喜羊羊、美羊羊分桃子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演示一个一个分的过程,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一个一个分的过程,紧接着又引导学生把分的结果用三句话表达出来,这样学生对于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就已经很明确。
【案例】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很成功地帮助了羊羊村的村长分了桃子,村长很感谢小朋友。今天,它特意带来了6个苹果,想分给这节课表现最好的小朋友。你们想得到这些苹果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
师:那你们可要听仔细了,听听村长让你们怎么分的。
教师模仿村长的声音:我要把这6个苹果,每2个分一份,可以分几份?(学生很安静,在思考)
生1:老师,我们用来小棒分一分吧。
师:对啊,拿出你们的小棒,分一分。注意再听一遍,是每2根小棒分一份哦,看你分成了几份。(学生动手分一分,老师巡视、指导)
生2:老师,这次的分法和上节课的分法不一样了哦,这次是每次拿2根小棒,不是拿1根小棒了。
师:你说得真好,快动手分一分吧。
师:你能把6根小棒,每3根分一份吗?看看能分成几份?(学生动手分一分)
师:大家不但分得很正确,把这3句话也说得很完整。
师:像大家刚才的这种分法,就是平均分的另一种分法:每几个分一份,看看能分成几份。现在请大家用12根小棒,来分一分,你打算每几根分一份?可以分成几份?动手分一分。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原来12根小棒,每几个分一份,有这么多种分法啊!你们太棒了!大家通过动手分一分,又一次帮助了村长。现在请你们利用新知识帮助小熊和小松鼠分一下水果吧!好,现在打开课本第34页,完成第1题和第2题。小朋友,一定要注意了,你们在做的时候,要拿出笔来画一画,圈一圈,看看是每几个分一份的,就要每几个画一个圈,你画了几个圈,就是分成了几份。现在独立完成。
学生动手画一画、圈一圈,完成练习题。
在这个案例中,大家不难看出,学生对于每几个分一份,通过动手操作,不但很好地把6个苹果每2个、3个正确地分一份,而且能把12根小棒按照自己的想法,每2根、3根、4根,甚至每1根分成一份,并能把分的结果用三句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完全没有出现和6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而混淆。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如果在第一课时中,学生没有体验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一个一个的去分的过程,就会和第二课时的把6个苹果每2个分一份相混淆。数学学科的特点在于逻辑思维的训练,如果我们在备课当中忽略了知识彼此之间的衔接,在授课中没有注重引领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在经历中体验、在体验中形成数学思维,那么,就会容易出现问题。
【反思】
1.备课时注重教材的整体贯穿和衔接。备课时,教师要注重立意高远,布局全篇,每节课都为下节课作准备。平均分有2种情况,一种是本节课的分法,另一种分法是在下节课要学习的把物体每几个分一份,可以分成几份。老师在备课之前应该设想到学生在两节课中将会出现什么问题,并要准备好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如在上平均分苹果这节课时,就考虑到第二节课里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即容易把平均分成几份和每几个分一份混淆。在平均分苹果的教学中,教师就未雨绸缪,对平均分成几份做重点的讲解与要求。
2.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操作,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亲身体会什么是平均分成2份,什么是每2个分一份。在前面的案例中,学生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的方法有多种,用得最多的方法是直接把6根小棒一分为二,并没有真正体验平均分成2份的过程。这时,教师就要给学生指出来这种平均分成2份的方法是一个一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并且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这种方法动手去分一分,体验分的过程。这样做也就为下节课做好了准备,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另一种分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区分两种平均分的不同,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用笔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帮助学生经历从具象到表象,再到抽象的认知过程,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小组加减分补充细则专题 篇4
总概
一、为了建设自主管理实验班,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营造良好班风,提高
学习成绩,建设一个具有友好、团结、合作氛围的班级,特制定此细则。
二、此细则也可规范个人行为,强化责任意识、提升集体荣誉感。
三、此细则不是最终定稿,在班级的学习、建设中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
四、此细则只是作为加减分的标准,并不代表所有的奖励和惩罚措施。
五、小组加减分的分值补课逾越此标准,若出现特殊情况,另行酌情处理。
六、科代表、生活委员、纪律班长掌握加减分职权;学习委员负责统计,出示;
小组长审核;总班长负责全程监督。
加分细则
一、在每次的月考中,总成绩班级的前三名分别给予所在小组5分、4分、3
分的加分奖励。
二、在每次的月考中,在年级名次排名中,凡是有进步的,不管进步大小,都给予所在小组每人1分的加分奖励。
三、在每次月考中,在班级中单科成绩前三名的分别给予所在小组4分、3
分、2分的加分奖励;凡是单科及格的,分别给予小组每人每科1分的加分奖励(注:单科前三名的同学不再享受此项加分)。
四、在每次月考中,小组总成绩平均分班级前五名的小组分别给予10分、8
分、6分、4分、2分的加分奖励;小组单科平均分班级前五名的小组分别给予8分、6分、4分、2分、1分的加分奖励。
五、小组成员中为班级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每人5—10分的加分奖励;为
年级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每人10—15分的加分奖励;获得区或者区级以上奖励的,给予每人20分的加分奖励。
六、在课堂中,表现好的同学,如积极回答问题,遵守课堂纪律,积极讨论
发言,经老师同意后,可以给予每人1—2分的加分奖励(同一个问题,小组不重复加分)。
七、作业完成质量好的小组,经老师同意,可以给予小组一次1—3分的加分
奖励。
八、在年级和学校层面为班级获得加分的(如文明寝室,拾金不昧,清洁卫
生),给予小组3倍的分值(一个小组只加一次,不因多人而累计)。
九、如在一个学月内,一个小组都各尽职守,谨慎行事,没有扣分,那可给
予小组5分的加分奖励。
十、每学月评比的时候,给予安全记录员和教学日志记录员5分的加分奖励。
十一、其余班委享受“综合素质评价为优”的待遇,不给予加分。
扣分细则一、二、三、四、迟到一次,扣除2分。旷课一节或者早退扣除4分。作业没有及时完成扣除2分。课堂上被老师批评,经老师同意扣除2—5分;顶撞老师,不听老师劝导,扣除10分。五、六、七、八、不遵从集体安排(如不统一穿校服)扣除2—5分。不假外出、翻越围墙、打架斗殴、夜不归寝扣10分。违规使用手机扣除10分。违背其余的由学校、年级、班级制定的纪律,根据情节程度扣除2—10
分。
九、在年级被扣分的,扣除小组双倍的分值;在学校被扣分的,扣除小组三
倍积分。
十、若班委违反纪律则还要追加双倍扣分,若是班长级别,则扣除五倍分值。
(班委干部包括科代表、小组长、寝室室长、常任干部。)
十一、如若班委身兼数职,在扣分时不再累加,依照最高分值扣除(比如班长
分层次教学初探 篇5
中学教学大纲把教材分为必选和限选两部分, 基本教材是保证全体学生全面有效学习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选用教材则是体现大纲灵活性的主要措施之一, 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和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某些项目进行教学。教学方法上改革了传统的教学过程, 在实际中遇到一些问题, 了解自己的不足, 从而能对症下药地进行学练, 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首先, 检查预习, 把准目标。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预习情况, 把握好教学的层次目标, 这是“分层”教学的首要环节。目标一般分为浅层次目标和深层次目标。所谓浅层次目标, 即传授知识, 实现认知的智能教育。所谓深层次目标, 即培养能力, 开发智力的开发教育。层次目标的设计是否恰当, 是实现“分层”教学的基础。
其次, 展示提纲, 指导自学。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条件, 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工具, 把方法教给学生, 让学生会学。提纲的设计, 要体现出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完整性、准确性、层次性。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依据提纲, 动口、动手、动脑, 寻求解答问题的方法。
再次, 课堂练习, 分层要求。教师对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注意体现对各层学生的适应性和挑战性。设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习题组和题目,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各取所需”地选择练习, 既保证低层次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 体会到成功的愉快, 又使高层次的学生学有创见, 有用武之地。
最后, 达标检测, 总结提高。要求教师吃透教材, 驾驭课堂, 对学生通过达标检测所反馈的疑难问题, 教师要给予综合归类, 选择具有普遍性和关键性的问题, 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力求使他们自行解决,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解疑后的喜悦, 从而增强求知的强烈愿望。
实施分层次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应注意要彻底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思维定式。教师基本的课堂教学要求应该是:一是为学生提供课堂主动学习的条件;二是把方法教给学生, 让学生会学;三是增强课堂活力,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四是学会倾听学生意见;五是加强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
分专题教学 篇6
关键词:数学教学,分类别、分层次培养
0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院校的教师反映说,学生中无故旷课情况严重,目前高等教育面临的热点问题,就是如何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迟到早退、不认真听课、抄作业等现象进行改善。在学生中间,两极分化的现象十分的严重,好的学生成绩非常优秀,差的学生大多在40分以下,有的甚至得0分。不及格率也在30%左右,有的高达40%以上,我们认为,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师的数量不足,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和教风的问题,也有扩招后学生总体入学水准和综合素质下移、差距增大、学风下降方面的问题,其中,综合素质包括业务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自觉性等。此外,还需要认真解决教学改革中很多深层次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对工科学生分类别、分层次培养的教学方法来解决这一突出问题。
1 工科院校数学教学的突出问题
1.1 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
很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这些都给数学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1.2 数学课教学课时相对不足
一般把教学重点放在专业课的教学和实训上,数学课教学内容多与教学课时少的矛盾成为工科院校的突出问题。工科院校强调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基础理论课教学课时偏少,数学课程教学课时被不断地压缩,给数学课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致使教师匆忙赶课,影响教学质量。
1.3 教材内容结构体系不当
教学内容没有充分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少而精”的原则,现行的数学教材大都偏重数学理论的系统完整性和论证的逻辑严密性,缺少“联系实际,深化概念,注重应用,重视创新,提高素质”这方面的特色,应用性和联系实际不够。数学教学和专业应用相互脱节,目前的教育对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视不够,教学过程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只强调结构严谨。
1.4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落后
由于数学课内容多,信息量大,且以纯理论讲授为主,大多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而课时又少,教师就只能赶时间,久而久之,学生对数学课毫无兴趣,数学课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它与专业课程衔接不紧密,教学方法呆板。久而久之,学生更加反感学习。在目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
2 分类别、分层次教学的具体方法
2.1
将学生按照专业需求,就业需求分为机电类、化工类、经济类,同时为专升本、考研的同学设立考研基地班。
2.2 转变教学观念,整合教学内容,使之更适应工科院校教育的特点。
工科数学教育就不同于理科高校的高等数学教育。工科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工科教育要走“专业型”“实用型”的路子,而不能以“学术型”“理论型”作为人才的培养目标。工科院校的数学课教师要确立实用数学教育的新理念,应强调其应用性、学生思维的开放性、与专业知识的紧密结合性。不应过多地强调高等数学知识的系统完整性、逻辑的严密性、思维的严谨性,要确立实用数学教育的新理念。
2.3 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根据学生类型因材施教
对机电类学生,在要求他们学好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开设简单的矩阵理论代替线性代数,加强学生对特征值,对角化,约当化及谱分析的学习,以便学生能更好的学习专业课;加强傅立叶变化,选修小波变换,分形图形,以有利于电信类学生作信号处理之用;开设数学实验课,选修计算机仿真学,以便于学生在后续课程中能用数学建模、数字仿真的方法解决专业科中乃至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对化工类学生,我们淡化对高等数学下册多元积分的,强化统计学中数据分析方法学习,加开选修课-多元统计分析,这对他们更好的处理实验数据相当有用。对经济类学生,开设经济数学课注重优化与运筹,开设计算方法,运筹学,线性规划,计量经济学等于其专业接轨的课程。对专升本、考研的同学专门开设强化班,再做题方面多加训练,以提高其应试能力。改进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首先,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开设一些实验课,这不仅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使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讨、掌握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还能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实际学习中,它将高等数学教学与计算机功能紧密结合,利用Mathematic,Matlab等数学软件,使学生掌握在计算机中求导数、积分、解微分方程等方法。
其次,在高职数学教学课时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要积极开展数学教学课件的制作,教师应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采用多媒体教学,一方面可以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生动、清晰,借助多媒体强大的图像功能进行演示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它可以缓解课时不足的矛盾,使得一节课的信息量增大。
第三,教师在课堂授课时要尽量化繁为简。高职数学课教学,重要的是学生是否会应用,它不在于对数学公式、定理的推导论证多么熟练,教师的理论水平有多高。重要的是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把抽象、繁琐的理论直观化、简单化,让他们懂得如何利用这一数学理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可供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更易于接受。例如,地球表面是一个球面,可为什么我们平常看到的却是平面呢?一条弯曲度很小的曲线也可以认为是直线,曲面上微小的局部可以认为是一个平面。其实这就是高等数学中的以直代曲理论。
第四,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不能采用“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教师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使学生能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做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我们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启发式教学可以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还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和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的问题,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对他们来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2.4 积极地改革数学课考核形式
根据工科院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数学教学目标要求,坚持“以应用为目的、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创新、提高素质”的理念,采取多种形式并举的综合考核形式。为了有效地配合工科院校数学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我们还应积极地改革数学课考核形式。长期以来,数学课考试形式基本上都是教师出各种题型的试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闭卷笔试完成。考理论的题型多,考应用的题型少;有标准答案的题型多,开放不定答案的题型少。这种考核形式只能部分反映出学生的数学素质,甚至只是反映了学生的应试能力,并不能真正检查和训练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因此,我们应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数学教学目标要求,坚持“以应用为目的、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创新、提高素质”的理念,采取多种形式并举的综合考核形式。
例如,可将学生的总体成绩分成三块:一是平时成绩(占20%),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数学过程的考核,包括学生听课出勤率、上课发言、回答问题、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等;二是开放式考试成绩(占40%),主要是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这部分考核以开卷的方式进行,由学生自行命题或由教师事先设计好题目,规定完成的最后期限,以论文的形式上交并要进行论文答辩,教师根据论文的质量与答辩情况评分;三是闭卷考试成绩(占40%),主要以考核学生基本概念、基本计算和基本应用能力为主,按传统的考试方式限时完成,这部分考核还可以采取事先由教师宣布题型学生出题,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出一份试卷(不许雷同),并做好标准答案交予老师,最后的统一考试试卷的题目将在全班学生试卷中抽取,考试评分30%以学生本人试卷的质量计,70%以统一试卷考试成绩计。这样的考核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端正数学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克服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恐惧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以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可有效地消除高职学生数学考试不及格率过高的现象。
3 分类别、分层次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
从2000年至今近十年来,我一直在自己所带的班级中尝试使用分类别、分层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上课率极高,几乎没有迟到、旷课现象,其他班级的学生也经常来我们班听课;
(2)学生考试成绩大大提高。几乎没有不及格现象,班级通过率平均在95%左右,有的班级甚至达到了100%;
(3)竞赛成绩突出。所带学生有六人三次获国家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五人三次获国家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获省级奖多项;有多名同学参加陕西省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获得一等奖二十多人,二等奖五十多人;
(4)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有30多名同学申请到了学校的创新教育项目,并获奖多项,学生或国家发明十多项;
(5)我本人先后两次被评为陕西科技大学先进授课教师;两次被评为陕西科技大学优秀主讲教师;两次被评为陕西科技大学青年教学十杰;一次被评为陕西科技大学教学标兵;一次被评为陕西科技大学青年教学标兵;一次被评为陕西省青年突击手;一次被评为陕西科技大学优秀教师;一次被评为陕西科技大学师德标兵、一次被评为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两次获得陕西科技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次陕西科技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非数学类专业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工科类本科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J].大学数学,2004,20(1):1-6.
[2]国家教委工程教育赴美考察团.回归工程和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6,(1):37-38.
浅谈分层次教学 篇7
一、分层次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法是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是指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 依照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 对不同阶段的孩子, 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评定, 重新调整层次。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因材施教, 使不同学生都能充分挖掘自身潜力, 并在学习中通过努力奋斗而晋升层次, 它对不同水平、不同需求或不同定位的学生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1. 学生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是第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只有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 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在班级学生不改变的前提下, 将学生划分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即能在教师和C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 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 即能掌握课文内容, 独立完成练习, 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 积极向C层同学请教;C层是拔尖的好学生, 即能掌握课文内容, 独立完成习题, 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 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A层同学的问题。
2. 作业、辅导分层
根据教学任务, 在留作业和课堂练习时, 尽可能地让各阶段孩子都能对所学内容进行强化训练, 这样才能实现巩固基础内容的目的。对A层, 可留些难度相对较低的基础题型, 这样让他们能够稍微加一把油就能完成作业, 让他们能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成功感;也可以通过这样的训练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内容。对B层程度相对好些的同学, 要在难度上提高。对C层要加大开发他们的兴趣, 留作业和随堂练习更要加大难度, 让他们不会“吃不饱”。
3. 评价的分层
测验是检验一个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情况的最有效的手段。而测验中, 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在试题编制中, 依据教学目标, 把测试题分为基础题和选做题, 其中每份测试卷中基础题占80分, 基础题要求全做, 而20分的选做题则由B层和C层的学生完成, 对于C层的学生专设附加题一道10分, 要鼓励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完成本层次的基础上完成部分高一层次的题。这样, 学习困难的学生就有了上进心和奋斗目标。
“分层次教学”之我见 篇8
一、“分层次教学”的基本原则
“分层次教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求老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的重点是老师的“授”一定适应于学生的“学”;老师要针对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习差异分成不同的层次, 再根据这种差异去实施教学, 这种教学能使老师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去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 从而使学生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 学生更能学有所得, 提升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分层次教学”的教学理论
由于人类的认知都是从浅到深、从外到内、从易到难。数学的学习也是如此, 因此“分层次教学”就是根据人类的认知规律, 缩小学生之间的认知差距。老师要根据高中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的方法、基础知识的现状所存在的差异, 进行因人而教, 才能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把数学知识学习好。
三、“分层次教学”的教学实践
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知识理论性较强和计算能力都要求比较高, 如果继续使用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相对比较困难。现在高中生的基础知识普遍不是很高, 大部分学生都有“学不会、学不好”的想法, 从而导致了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尴尬状况。
四、“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存在最普遍的现象就是老师为了应付规定的统考任务, 努力地假日补课, 平时放学了还要加课, 不管学生对已学习的内容懂不懂, 就要他们去“死记硬背”那几个公式和统考点, 以此来达到老师的目的。再者, 现如今的高中学校均以升学率来衡量学校办学的观念, 以升学率的奖金来激发老师的教学思想。于是乎, 就出现了大批老师想方设法、不择手段地去专门提拔和指导那几个所谓的“尖子生”和“有希望升学的学生”, 这样就造成了大多数学生因为缺少老师的关怀和指点所产生的怨恨和反感心理, 使他们感觉到学不学都已经没希望了, 很大程度上就放弃了对数学的学习和热爱, 严重降低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也影响了高中数学的教学素质。
总之, 老师要有为了学生学好、学会高中数学;为了国家培养数学方面的人才这样的道德观念才能更好地教好高中数学课。而“分层次教学”只是教学方法的一种, 希望老师能以人为本, 从根本上让高中生学好数学。
摘要:“分层次教学”的使用对高中生的数学学习素质有很大提高, 它为高中生的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
[1]王存章.分层次教学在高中教学中的运用.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2 (07) .
小学数学分层次教学 篇9
数学培养的是一种思维与科学精神,我们并不奢望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尖子,但如果每一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能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学数学,以及带给我们的收获,那么这对自己和国家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和有价值的。在多数人看来,数学是非常让人头疼的一门学科,即便在小学,也有很多学生对数学缺乏热情。我校专门做过一项相关调查,有25%的学生称“不愿意学数学”,不愿意学的理由中,有31%的小学生说是“因为学不会”,有45%的小学生强调说是数学“太无聊,让人头疼”。一般而言,对于语文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只要努力,考试成绩都不会太差。但数学则不同,随着年级的增高,课程难度会有所增加,有些学生感觉很吃力,开始跟不上,时常出现同一班级内学生学力不同而形成两极分化的情况,为此学校及教师深感忧虑。
国家最新的学科标准里强调,不是每个人都要追求最高的难度,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课程是有必要的。教育专家加德纳也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在一个人身上的表现有不均衡现象。”这说明人存在个性差异现象,因材施教就是要正视这种差异化现象,给予不同的引导和教学,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差异化发展。为此,分层教学的实施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我国从孔夫子时代起就一直倡导“因材施教”,几千年来,万物都发生了变化,如今的教育界都在强调因材施教,使得这一理念有了时代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引进了“分层教学”的概念,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和水平,将他们分成A、B、C三个层次,进行分班教学,这种模式也被称为“跑班制”。这样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定位将更加精准,而“分层也不是一分定终身”,学校每半学期会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一次调整。
由于同一个班级内,学生的梯度拉得很大,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差异比较大,有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一听就懂,而有的学生就需要教师耐心地一遍一遍地指导。根据数学天赋和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这种方式虽有弊端,但对于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而言比较有效。通常,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被划分为一层,除了学习基础知识,可以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多下功夫,让他们获取更多的补充和提升;而对于基础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重新调整教案,在基础知识方面多下工夫,为了就是让他们夯实基础,为下一步提升做好准备。
二、分层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笔者看来,分层教学要取得成功,一定要做好分层工作,它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学生分层
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生入学时的基础、自主学习能力、智力水平、学习习惯、个性特征等。在分层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他们内心的正能量,避免挫伤学生的情绪。
2. 课堂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后,教师要进行走班上课。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
3. 评价分层
评价制度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制定合理的评价制度,以鼓励为主,多种形式综合运用,避免以单一的分数做论断。
在分层教学中,我们以“学生分层—目标分层—分层施教—分层评价—分层提高”为主线,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设置不同的能力要求;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时期,设置不同的指导策略,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
三、分层教学后教师教学工作的转变
将学生分层后,每位任课教师都要改变之前已经习惯了的教学方法,需要及时了解现在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及时解决教学困难。在教学方法上,对于A层学生,教师只用30%的时间讲基础,其他时间进行思维拓展;对B层学生,用70%的时间讲基础,余下时间适当加入一些拓展;对C层学生,教师用90%的时间讲基础,再根据实际情况看是否需要拓展。这样,对于不同的学生而言,每个人都听懂了,感兴趣了,每堂课都有所收获,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总体而言,高水平的学生,教师会设置高层次的课程注重开发其潜能,而学习困难者也将得到更多帮助,可谓皆大欢喜。
在教学方针上,对成绩优良学生,鼓励他们刻苦学习,努力进步,致力于发展性思维训练;对学困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尽量杜绝抄作业抓起,踏踏实实,使每个人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在课堂教学中着重每日练习及时反馈、计算步骤步步规范步步纠错,遇到小学知识漏洞采取边授新知边补旧知的方法推进,教学效果非常明显。针对低层次学生,教师会尽量照顾每个学生的学习感受,按照“低起点、缓坡度、勤反复、多鼓励”的原则开展教学,多关注那些基础差、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他们鼓励。还要重新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把教学的目标变为夯实基础知识。课堂上降低难度后,教师还可经常进行“勾连复习”,课后对部分学生进行手把手辅导作业,特别是对缺乏独立完成作业能力的学生,教师要尽可能地多一份耐心和鼓励。对学习上不自信的学生,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不断给予其鼓励,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分层教学后,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自信心也随之增强。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随着学生学习差距的逐渐拉大,很多学校会实施分层教学,目的是实现因材施教,使每一名学生都获得提高,从而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本文主要对分层教学的优势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希望能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优势,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海英.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J].学苑教育,2010(10).
[2]夏勇军.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22).
[3]张云侠.合理分层有的放矢——谈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J].甘肃教育,2010(24).
[4]严云娟,潘云岚.基于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学生分层的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