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乘法和除法2

2024-09-23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2(通用12篇)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2 篇1

小数乘法练习题 小数乘整数

别忘了在积里点上小数点哟!

一、填空。

130×3= 13×30= 1.3×3= 1300×3= 130×30= 0.13×3=

1、不计算,在 里填上>、<或=

198×0.8 198 95×0.9 95 26.4×4=()+()+()+()

2、把3.67扩大10倍是(),扩大100倍是(),扩大1000倍是(3、把560缩小10倍是(),缩小100倍是(),缩小1000倍是(二、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6.5×10= 0.56×100= 3.78×100=

3.215×100= 0.8×10= 4.08×100=

2、用竖式计算

4.6×6= 8.9×7= 15.6×13=

0.18×15= 0.025×14= 3.06×36=

三、根据13×3=39,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积。

。1

168×1.5 168 132×4.6 132 小数乘小数

数小数位数时一定要仔细哟!

一、填空、6.3×16.789的积里有()位小数。、根据47×14=65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0.47×14= 4.7×14= 0.47×1.4= 47×0.14= 0.47×0.14= 470×0.014=、在 里填上>、<或=

196×0.8 196 35×2.5 35 0.78×1.1 0.78 6.2×0.99 6.2))

3

若A×0.56>0.56,则A 1。

若B×0.42<0.42,则B 1。

二、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

乘数比1小时,积一定小于被乘数。()

积的近似数

记得要“四舍”“五入”哟!

一、填空: 1、6.9628保留整数是();保留到十分位是();保留两位小数 一个数的1.5倍一定比原数大。()

一个两位小数乘一个一位小数,积的小数位数最多是三位小数。()4.37×3.8=166.06()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应把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

三、计算下面各题

31.5×24.5 0.8×0.56 4.23×0.028

0.63×1.05 36×0.56 0.32×0.2 1、0.56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2、1千克面粉可磨面粉0.85千克,53.5千克小麦可磨面粉多少千克?

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字。

当A为何值时,下面等式成立:

2.6×1.5+A×1.5+0.15×34=76×0.15

是(2 3 4(1 2 3 4

2);保留三位小数是()、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如果保留三位小数,要看小数第()位。、4.3×0.83的积是(),保留两位小数后约是()。、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后得到3.0,这个数最大可能是)。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近似值4.0和4的大小相等,精确度一样。()、7.995精确到百分位是8。()、一个自然数乘小数,积一定比这个自然数小。()、两个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2.16,这个准确数可能是2.156()

三、计算、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3.58×2 0.5×0.9 0.37×2.4),最小可能是(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5.6×0.506 6.728×3.2 34.3×0.23

连乘、乘加、乘减

别担心,和整数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一、填空:

3减去0.25与4的积,差是()

1、蒙古牛一般体重约320千克,草原红牛体重约是蒙古牛体重的1.32倍,草原红牛的体重约是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

2、甲乙两人共同生产一批零件,甲每小时生产28.5个,乙每小时生产35个,甲在中路途因为修理机器耽误了一小时,5小时后,这批零件全部生产完,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有16个教授,有人带1个研究生,有人带2个研究生,也有人带3个研究生,他们共带了27个研究生,其中带1个研究生的教授人数和带2个和3个研究生的教授总数一样多,问带2个研究生的教授有几人?

乘16的积减去7.15,差是()减去0.8,再加上0.4,得()乘1.2的积,扩大100倍是()

二、脱式计算下面各题。

.9×1.1×4.7 2.7×5.4×3.9

3.6×9.85-5.46 8.05×3.4+7.6 6.58×4.5×0.9 2.8×0.5+1.58 0.5 2.4 3.8

三、列式计算下面各题

3.4与2.45的积,乘1.2,结果是多少?

2、把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用线连起来。

(5+8)×0.4 9×5+9×1.6

4.6×19+5.4×19 5×0.4+8×0.4

9×(5+1.6)(4.6+5.4)×19

1.35乘2.6的积的5倍是多少?

比4.7的1.5倍少3.05的数是多少?

1、一台复读机198.8元,一台电视机的价钱是一台复读机的9.6倍,买这样的5台电视机共付多少元?(得数保留整数)

2、商店购进5箱苹果和8箱梨,每箱苹果重8.8千克,每箱梨的重量是每箱苹果的2.5倍,商店购进多少千克梨?

3.6×4×2.5 3.6×(4×2.5)、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5×(3.8×0.04)7.69×101 46×0.33+54×0.33 0.25×39+0.25 0.125×72、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8+99×9.8 1.25×88

(8×5.27)×1.25

9

4.65×32+2.5×46.5+0.465×430

一、填空。

比较下面两个积的大小

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 的小数点,使它变成 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 A=139.54×2.317 B=139.55×2.316 几位,的小数点也向 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 的末尾用“ ”补足)然 小数除以整数

小博士提示:要记住把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教材连线:

1、口算。

23.6÷10= 10÷4= 3÷6= 0.36÷3=

8.4÷2= 0.05×40= 40÷50= 5.7+13= 6.6÷33 =

2、填空。

(1)下面各题的商哪些是小于1的在()里面“√”

3.6÷2()15.87÷20()7.98÷8()4.95÷11((2)()×15=7.5()×8=90 40.5÷()=15(3)60时=()日 84分=()时

4、计算下面各题。

(1)6÷24(2)52.95÷75(3)84.01÷31(用乘法验算)

智能升级:

1、根据25×5=125,直接写出下列各题得数。2.5×5=()125÷5=()12.5÷25=()1.25÷5=()0.125÷5=()1250÷5=()

2、确定下列各式商的最高位是什么位?然后列式计算。4.95÷11 3.01÷7 280.8÷24 0.646÷19

后按照除数是 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0.36÷1.2=()÷12=()87÷0.03=()÷3=()

375÷0.25=()÷25=()2.4÷0.06=240()=()

二、口算。

0.24÷0.4 7.5÷2.5 4.8÷0.12 2÷0.4 1.5÷3 0.03×10 0.55÷0.11 0.1+0.02

四、计算下面各题

0.396÷1.2= 0.756÷0.36= 27.5÷0.025= 智能升级:

一、有趣的计算。看计算结果,你联想到了什么?

21.35÷3.5= 23.97÷4.7=

19.19÷1.9= 0.2014÷0.053= 5)

二、求未知数x。

8.5–x=0.05 0.75×x=10.5 x÷0.23=0.56 智力: 小明在数学考试时,不细心把一个数除以4.75计算成乘4.75,结果是406.125,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应是多少?

商的近似数

小博士提示:取商的近似数,一定要记得多除一位哟!

一、口算。

4.8÷3= 1.8×0.5= 0.05×4= 0÷5.32=

13.2÷6= 33.5÷5= 3.6÷18= 0.54÷2.7=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5.095精确到0.01是5.10。()

2、求商的近似值一般用“四舍五入法”。()

3、求商的近似值的时候,一般要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三、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324.57÷7≈(得数保留两位小数)7.525÷0.38≈(得数保留两位小数)9÷11≈(得数保留三位小数)32÷6≈(得数保留整数)

2、列式计算

(1)两个因数的积是0.226,其中一个因数是1.5,另一个因数是多少(得数保留两位小数)(2)把15.36平均分成12份,每份是多

循环小数

2、写出下面各循环小数的近似值(保留三位小数)

0.3333„„≈ 13.67373„„≈

8.534534„„≈ 4.888„„≈

3.2525„„ 17.0651651„„ 1.066„„ 0.333„„

3、选择题。(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2.235235„„的循环节是()

①2.235 ②2.35 ③235 ④235

(2)下面各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①3.81 ②3.81 ③3.81 ④3.8

(3)得数要求保留三位小数,计算时应算到小数点后面第()位

①二位 ②三位 ③四位 ④五位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2 篇2

一、关注自主探究

课标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为此,我们应以所教的知识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给予学生充足的时空,放手让其自主探究,使其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探究,学会思考,从而增强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信心。

如在教完“小数乘(除以)整数”后,在教学“小数乘小数”前,笔者就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计算“0.6×0.2”,让其充分调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解决问题。学生算法是:1编故事,即先编一个用0.6×0.2计算的实际问题,再设法计算。2转化成整数乘整数或小数乘(除以)整数,如0.6×10=6,0.2×10=2,因为6×2=12, 所以0.6×0.2=6×2÷100=12÷100=0.12;或因为0.6×2=1.2,2÷10=0.2,所以0.6×0.2=1.2÷10=0.12;3画图形,即画出小数和算式的意义,从而外化结果,先在一个正方形内画出6/10,再把6/10平均分成10份,涂出这样的2份,这就相当于把原来的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涂出这样的12份。由图可知,0.6×0.2=12/100,因为12/100= 0.12,所以0.6×0.2=0.12。(图略)

在展示和交流时,笔者引导其聚焦:这些算法有何共同点?学生发现,都是运用了转化的思想:或把算式转化为故事,或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或把数转化为形。他们充分感悟到了数学思想,积累了探究经验,增强了自主探究能力。

二、关注真正理解

课标指出,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应以理解为基础,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为此,我们不但要让学生知晓“怎么算”,而且要知晓“为何这么算”“还可怎么算”等,以达到实质性的、真正的理解。

如在教“小数乘小数”时,苏教版教材借助主题图和估算,提示学生可把算式中的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相乘后再处理积的小数点。有的教师也就依此教学,学生也依此述理。但学生真的理解了吗?笔者课后问教者:对于3.6×2.8,你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把两个因数各乘10后,积就乘100呢?教者无言以对。笔者又问学生:在计算3.6+2.8,时,如果把两个加数各乘10后,和会怎样变化?有的说会乘100,也有的说会乘10。可见,学生对“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没有真正理解,他们当时仅凭感觉说“理”,或只会模仿教材中的“理”说理,似懂非懂,且浮于表面。怎样才能让学生深刻地、真正地理解算理呢?一是借助事理明理。引导学生把教材中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换算成以“分米”为单位的整数,从而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3.6米 =36分米,2.8米 =28分米,36×28=1008(平方分米),1008平方分米 =10.08平方米,所以,3.6×2.8=10.08(平方米),即3.6×2.8=10.08。二是数形结合明理(如图1)。

先把原来房间的面积看作1份 (图中涂色部分),当长和宽各乘10时,长变为36米,宽变为28米,原来房间的面积就乘了100。为了得到原来的面积,需要把36×28的积除以100,即3.6×2.8=(3.6×10)×(2.8×10)÷100=36×28÷100=10.08 (平方米)。这两种算法都是先把3.6和2.8各乘10,转化成整数乘法,再把所得的积除以100,从而解决了问题,为教材中介绍的算法提供了现实的、直观的模型。

三、关注数学建模

课标注重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把其作为十大核心概念之一而明确地提出来,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为此,我们要从数学建模的角度看待算法抽象,引导学生适时从计算一题、几题中跳出来,关注每题所具有的模型性,猜想一类题的算法,通过不断地分析和比较、抽象和概括,逐步归纳出具有普适意义的算法模型,从而实现对具体情境和算式的超越。如在学生算完例题3.6×2.8和2.8×1.15后,笔者鼓励其从一位小数乘一(两)位小数联想到一位小数乘三、四位小数等,联想到多位小数乘多位小数等,猜想这些题的算法及其共同的算法,从而不断拓展思维空间,逐步建构算法模型,学会建模方法。待其建立算法模型后,要引导学生直接运用它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让其体会模型的价值,增强运用模型解决问题的意识,发展建模思想。

四、关注整体建构

课标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为此,我们不能仅让学生获得一个个具体的、零碎的算法,而应适时沟通相关算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从整体上建构算法,并把数学知识的教学牢牢“拴”在一以贯之的数学思想上。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在复习“小数乘法和除法(二)”时,编排了下题:

我们除了要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发现:把一个数分别除以(或乘)0.1、0.5、0.25,等于把此数乘(或除以)10、2、4,体会到乘除法算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外,还要设法沟通除法算式之间、乘法算式之间、乘除法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用数学思想这根红线“串联”起相关知识,形成一个“算法链”。可这样处理:首先,引导学生探明除法算式是如何转化成乘法算式的。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可以把上题3.6÷0.5转化成(3.6×2)÷(0.5×2)=(3.6×2)÷1=3.6×2,所以3.6÷0.5=3.6×2。同理可 得 ,4.8÷0.1=4.8×10,1.5÷0.25=1.5×4。其次,引导学生探明乘法算式是如何转化成除法算式的。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以把5.4×0.1转化成(5.4÷10)×(0.1×10)=(5.4÷10)×1=5.4÷10。同理可得,2.6×0.5=2.6÷2,8×0.25=8÷4。最后,引导学生回顾探究过程,寻找共同点,即它们都是把其中一个数(除法中的除数、乘法中的一个因数)变成整数“1”,从而实现转化。这样,就使不同的知识在相同的数学思想下“串联”起来,就能增强学生的运用意识,为灵活计算和分数乘除法奠基。

五、关注自主创新

学生在计算时必定会出现许多独特的、新异的思维。为此,教师要切实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小心呵护其创新火花,并积极鼓励其自主求新求异,促使其创新思维不断迸发。

1.鼓励灵活计算

在计算器普及的今天,笔者认为,在建立算法模型后,让学生根据算法进行适度训练以便形成技能,是必要的,但不能让学生反复套用固定不变的竖式进行笔算,以免固化学生的思维,应适时鼓励其根据数的特点和运算律灵活计算,从而发展创新思维。如计算9.9÷0.55,有学生把其转化为990÷55=(990÷11)÷(55÷11)=90÷5=18,或转化为 (5.5+4.4)÷0.55=5.5÷0.55+4.4÷0.55=10+8=18。学生用横式取代竖式,打破常规,别具一格。

2.鼓励竖式革新

如在计算3.6×0.28时,学生自创的竖式如图3,即先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再在横式上点上小数点。同样,在计算1.232÷0.04时,学生自创的竖式如图4,即把被除数和除数都转化为整数。这样可以避免小数点和“0”的干扰,使竖式不容易出错,且与以前学过的整数乘除法竖式几乎一样。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2 篇3

一、教材分析

“小数乘法和除法”在五年级上册共分成两个单元,先教学小数乘整数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再教学小数乘小数和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在这两个单元中间插入“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教学。这样安排有两个原因:一是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内容多。例如用竖式计算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简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等;在用竖式计算中又有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除数是整数、除数是小数等各种情况,其中小数除法还涉及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等知识;为了教学小数乘法和除法,还要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的知识,等等。如果把全部内容集中在一个单元教学,大约需要二十几个课时。在这样的大单元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情绪不容易稳定持久。分成两个单元后,有利于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公顷和平方千米都是较大的面积单位,在进行土地面积计算时经常要进行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公顷与平方米的单位换算。这时,就可以应用第七单元里教学的移动小数点位置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这一规律是探索小数乘小数、小数除以小数计算方法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具体目标,这两个单元精简了有关循环小数知识的教学。在第七单元里不出现除不尽的除法,在第九单元里只结合小数除法中除不尽的实例,指出循环小数的特点,讲述循环小数的概念。在“你知道吗”里介绍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等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有所了解,不作为必须掌握的知识。进行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教学是以整数乘、除法的计算作为知识基础。只是计算时多了小数点的处理这一“新问题”。因此,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教师应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尝试、探究、归纳、总结,去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二、学情分析

进行小数乘整数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在日常生活以及进一步学习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既是小数乘、除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学习和探索小数乘小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基础:学生有了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积、商的变化规律,以及小数乘整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等基础,就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相关运算规律的理解,提高应用四则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

1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单元的知识特点,可以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在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中探索并理解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计算,并会根据具体的数量关系列出相应的乘、除法算式,并通过主动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以及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和笔算。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近似值的含义,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小数乘、除法计算中积或商的近似值;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习用“去尾”或“进一”的方法求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3)使学生探索并掌握由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初步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能主动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推广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中,并能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在观察、探究、实践应用等活动中,体会小数乘、除法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小数乘、除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形成继续学习小数乘、除法的积极意向。并能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教学重、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掌握小数乘整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借助计算器探索,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积、商的变化规律分别进行相应的转化,逐步掌握合乎逻辑的思考方法和计算方法;在帮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逐步突破小数乘、除法计算中的难点,学会正确计算,并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引导学生采用已经掌握了的“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小数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典型课例分析

(注:南师大附小贲友林执教)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68、69页“小数和整数相乘”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借助已有生活经验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整数。

2在观察、探究、应用的过程中,体会小数乘法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学生带计算器。

教学过程:

师:大家买过东西吗?看屏幕(出示购物场景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铅笔,每支0.3元;橡皮筋,每根0.06元;羽毛球,每只0.8元。

出示问题:买2支铅笔要多少元?买9根橡皮筋需要多少元?买3只羽毛球要多少元?

师:你会算吗?

师:请大家观察这3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是的,3道算式中,一个因数是小数,一个因数是整数,都是小数和整数相乘。(板书课题:小数和整数相乘)

评析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条件。

师:为什么这3题都用乘法算?

师:3个问题中,如买3只羽毛球要多少元,就是求3个0.8是多少。请看屏幕,我们在正方形中涂色表示3个0.8。

师:通过涂色,我们进一步知道:求3个0.8,用乘法算。从图中我们也能看出:0.8×3=2.4。刚才我们同学在口答算式时,也说出了这几道算式的结果,你能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吗?

师:大家的算法差不多。这样算,其实凭借的是感觉。但从同学们刚才交流算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计算小数乘整数的时候,都是把它先看做——整数乘整数。

评析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举例说明计算方法,给学生

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师:我们再看一个问题。(屏幕出示)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妈妈买了一个西瓜,正好3千克,每千克2.35元。

出示:5元,够吗?10元呢?

师:你能口算这一题,不简单!如果估算,把2.35元看做3元——

师:也就是说,买3千克西瓜的钱数,比6元多,比9元——少。

师:要用多少元,能不能用竖式计算?请大家试着在作业本上用竖式计算2.35×3。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试做情况。学生出现了两种写法,视频展示。

师:请大家比较,两种写法的计算结果相同,都是7.05,但两个竖式有什么不同?

师:说说你们在写竖式时是怎样想的?

写法1的学生:写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要相同数位对齐,小数乘法的竖式也要相同数位对齐。

写法2的学生:我在课前预习时,看到书上的竖式是末尾对齐。

师:你认为小数和整数相乘的竖式应怎样写呢?

学生争执不下,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

师:我们一起对照竖式,口述回顾刚才的计算过程。(学生说至“三五十五,写五进一,三三得九,加一得十,写零进一,二三得六,加一得七”,教师示意学生“暂停”)这一段计算过程,我们特别熟悉——

师:对!刚才口述的这一段内容,是按照整数乘法的算法在进行计算。所以在写竖式时,末位对齐。当成整数乘法计算之后,还要在积中点上小数点。

师:这一题的积中的小数点点在什么位置?

师:联系这之前我们的估算,7.05元,比6元多,比9元少。积是两位小数,小数点点在7的右下角。关于在积中点小数点,你有什么想法?

师:大家的想法也就是说,积有几位小数,要看——因数。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相同。这是大家现在的猜想。我们来看先前所算的3道题……我们发现与猜想一致。

评析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进行估算、笔算,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计算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懂得估算也是检验笔算的一种方法。在探究计算方法时,教师为学生搭建了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又了解了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竖式笔算。

师:再看几题(屏幕出示)。

师:这几题,算完了吗?

师:对!按照大家刚才的猜想,这几题在积中如何点上小数点呢?

学生口答,教师追问:为什么这样点小数点?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闪烁显示所点的小数点,因数和积中小数部分的数字添加底色。

生:我觉得这几题还没有做完,乘的过程中要点上小数点。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例如第11题,4.76乘2时,积是9.52;4.76乘10时,积是47.6。952、476,都要点小数点。

师:计算过程中点不点小数点,大家的想法呢?

学生陷入思考中。少顷,一位学生起立发言:我认为,计算过程中不点小数点,只要在积里点小数点。计算4.76×12,先算476×12。用竖式计算时,我们是先把小数乘法看作整数乘法进行计算。

评析本课以图示让学生直观感受算之道理:凭感觉“先看做——整数乘整数”,让学生道出算之情理;在教与学的进程中,学生自然获得切身体验,即“小数和整数相乘”与“整数和整数相乘”尽管存在差别,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师:我也赞同他的想法。谢谢刚才两位同学,一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另一位同学通过思考,很圆满地解决了问题,而且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了小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生:第三题,103×0.025,积比103小,这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整数乘法不同。以前,积比因数大;这道题,积比因数小。这就像商场卖东西打折,打折后的价钱比原来少。

师:你学数学的感觉真好!商场打折,计算时可以转化成小数乘法计算的问题,还有你谈到的因数和积的大小之间的关系,这些在今后的学习中都将要探讨。继续看这3道题,积是不是这样点小数点?我们大家所猜想的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相同,对不对呢?请大家用计算器计算这3道题,看看计算结果是多少?

师:通过验证,我们初步确认: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相同。我们在后面学习小数乘法时,还要探讨“为什么相同”这个问题。现在,请大家同桌之间说一说:小数和整数相乘,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同桌互说后全班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后

(学生独立完成。屏幕出示这几题的完整计算过程,学生核对,全对的学生为自己鼓掌祝贺。反馈学生做错的题目,其余学生分析错因。)

评析这里的设计,跳出了教材,又深化了教材,是在教学目标的导向下灵活处理教材的体现。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小数与整数相乘的积,再研究积与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最终得出了小数乘整数的笔算法则。

典型习题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让学生在数学的理解层面上总结出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综合运用整数乘法法则、乘法中积的变化和由于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3项知识,从计算小数乘法的过程中,归纳小数乘法法则。教学时应根据教材给予学生3点提示,引导学生领会教材中的

(3)判断积扩大了多少倍,再缩小相同的倍数。

由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积5694扩大了100×10=1000倍。为了使积等于4.38×1.3,根据积的变化,把整数积5694÷1000=5.694。所以4.38×1.3=5.694。

按照教材引导学生领会“试一试”的3个步骤,再计算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部分需要补0),如0.038×0.25;计算整数乘以小数(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相同),如106×1.25;计算小数乘以整数(积的小数位数与被乘数相同),如0.024×35。

从而得出,做小数乘法,先把小数转化为整数,再做整数乘法,最后在整数积上点上小数点。当小数乘小数时,积的小数点位数等于因数小数点位数之和;当整数乘以小数时,积的小数点位数等于乘数小数位数;当小数乘以整数时,积的小数点位数等于被乘数小数位数。

最后,按照乘法的法则结构归纳小数乘法法则。小数乘法法则结构与整数乘法法则结构相同:乘法法则分为计算范围(数的范围和运算范围)和计算过程(计算顺序和结果表示的方法)。

小数乘法和除法 整理和复习3 篇4

教学目标:

1、学生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实践能力。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 教学重点: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探索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完成12题

读题,明白实践内容和要求,教师指导布置学生在课前完成调查和记录,课堂上交流个人设计的这份午餐菜单是什么?如何从各方面考虑的?根据市场情况,花费了多少人民币?

二、完成13题

提早一周布置学生到当地电信局去了解国内长途电话分时段收费标准,并记录整理下来。

课堂上教师组织先交流学生收集整理的国内长途电话分时段收费标准,弄明各标准的确切意义,讨论根据制定标准计算出书上表中三位同学应付的电话费。

三、评价反思

围绕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回忆相关的学习过程,如实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

四、补充练习

1、填空

①6分钟做12个零件,每分钟做()个零件,每个零件需要做()分钟。

②54.8连续减去()个5.48后得5.48

2、简便计算

4.2×99+4.2 17.8÷(1.78×2)

5.6÷2.7 25.4×13-254×0.3 136.9-(52.3+36.9)12.5×3.2×25

小数乘法和除法》练习题 篇5

一、填空

1.在64.214545……、2.14545……、、0.666……、9.3737、5.901436……中,有限小数有,无限小数有(),循环小数有()。

2.6.00909……这是()循环小数,循环节是(),用简便方法表示是()。

3.0.241241……这是()循环小数,循环节是(),用简便方法表示是()。

4.是()循环小数,循环节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5.把、、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二、判断

1.4.00505可以简写成。()

2.0.363636是纯循环小数。()

3.保留一位小数是5。()

4.3.1415926……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5.()

三、脱式计算。

6.8×0.75÷0.513.75÷0.125–2.751.53+23.4÷7.2

四、应用题

1.一个修路队每天修路0.45千米,6天修路多少千米?

2.一个长方形长为1.5米,宽为0.2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五、思考题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2 篇6

一、填空

1.在64.214545……、2.14545……、、0.666……、9.3737、5.901436……中,有限小数有,无限小数有(),循环小数有()。

2.6.00909……这是()循环小数,循环节是(),用简便方法表示是()。

3.0.241241……这是()循环小数,循环节是(),用简便方法表示是()。

4.是()循环小数,循环节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5.把、、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二、判断

1.4.00505可以简写成。()

2.0.363636是纯循环小数。()

3.保留一位小数是5。()

4.3.1415926……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5.()

三、脱式计算。

6.8×0.75÷0.513.75÷0.125–2.751.53+23.4÷7.2

四、应用题

1.一个修路队每天修路0.45千米,6天修路多少千米?

2.一个长方形长为1.5米,宽为0.2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五、思考题

瓶里装满水,连瓶称1.2千克,把瓶里的水倒去一半,再连瓶称是750克,瓶重多少千克?

以上就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和除法》试题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2 篇7

一、填空:

1.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了四位,然后向右移动了三位,再倍扩大了100倍,则最后的得数是原来的( )倍。

2.13.65扩大( )倍是1365;6.8缩小( )倍是0.068。

3.把7.4343434343……用简便方法写出来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

4.把7.1687保留整数约是( ),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

5.在乘法中,如果两个因数都不为0,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 ),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 )。

6.不用计算,写出:

(1),1.8×0.27的积有( )位小数。

(2),9.12÷0.24的商的最高位是在( )位上。

7.0.7除以0.3,商求到十分位,商是( ),余数是( )。

8.在○里填上“>”、“<”或“=”。

1.46×0.99○1.46 54÷0.18○54 0.57×1○0.57

7.6×1.01○7.6 4.8÷1.5○4.8 35÷0.1○35×10

9. 由48×32=1536,可知480×0.32=( ),0.48×3.2=( )

10.由21.45÷15=1.43,可知2.145÷15=( ),214.5÷0.15=( )。

11.一根铁丝一半一半地剪,剪了两次后还剩4.25米,这根铁丝原来长( )米。

12.一个小数,如果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所得的数比原来增加了69.84,这个小数原来是( )。

13.运动会跳远比赛,小红的成绩是2.85米,小明比小红多跳1.25米,小红比小菊多跳0.23米.这次跳远比赛第一是( )。

14.每一个油桶最多装4.5千克油,购买62千克油,至少要准备( )只这样的油桶。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

1.0.03与0.04的积是0.12。 ( )

2.53.78保留一位小数是53.8。 ( )

3.一个数乘小于1的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 )

4.5.095精确到百分位是5.10。 ( )

5.求商的近似值的时候,一般要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1.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右移动2位,再向左移动3位,这个小数( )。

A、扩大了10倍B、缩小10倍C、扩大100倍 D、缩小1000倍

2.下面各题,积比△大的是( )。(△是一个大于0的数)

A、△×0.98 B、△×1 C、△×1.01

3.□÷0.6=0.12,方框内应填( )。

A、0.72 B、5 C、0.072

4.一个小数扩大3倍后得到的.数比原数大 7.2,原来的小数是( )。

A、21.6 B、3.6 C、2.4

5.一个学校办公室地面是一个长方形,长是4.15米,宽是3.2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得数保留整数)

A、12 B、13 C、 14

四、计算

324.57÷7≈(得数保留两位小数)7.525÷0.38≈(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9÷11≈(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32÷6≈ (得数保留整数)

五、列式计算。(列综合算式)

(1)3.06 除以0.25与68的积,商是多少?

(2)2.5与0.4 的积,乘以2.5 除0.4 的商,积是多少?

六、应用题。

1.甲乙丙城相距263.2千米,一辆客车行了3小时,每小时行76.5千米。这辆客车已经行了多少千米?

2.服装厂做一件男上衣用2.5米布料,现在有42米布料,最多可以做多少件这样的男上衣?

3.张师傅3.5小时生产28个零件,照这样计算,生产140个零件要多少小时?

4.一间课室,长7.5米,长是宽的1.25倍,里面坐48个学生,平均每个学生占地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5.学校购买每张单价是140元的课桌,买了30张还多480元。如果用这笔钱买椅子,可以买40把。每把椅子的单价是多少元?

6.一个周长是300米的长方形鱼塘,长是宽的2倍。如果每平方米产鱼2.25千克,一共产鱼多少千克?

7.小明买了3千克梨和3千克苹果共付20.1元,小芳买了1千克梨和3千克苹果共付15.1元。每千克苹果和每千克梨各多少元?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2 篇8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开学虽然不久,但通过课堂教学及学生的练习作业等反馈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两个班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培养起来,甚至有一部分同学的纪律观念淡薄,;(2)基础不够扎实,大部分同学的书写格式不规范,成绩不理想;(3)学习主动性欠缺,课堂上不喜欢动脑,回答问题的同学是少之又少,对于偶尔布置的一些课外作业很少部分同学才能完成;(4)学习了小数的乘、除法并检测之后,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约有10名同学名将小数的乘、除法与小数的加减法的对位混淆在一起;②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对小数点位置的确定还不够清楚,,有5人对于“0”的取舍还不够明白;③口算训练仍需要继续加强,个别学生对于乘法口诀和简单的加减计算还会出现错误;⑷有一半的同学对于将乘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掌握不灵活,,尤其是乘法的分配律的使用更需要加强巩固;⑤关于列式计算及实际应用上,也有20名同学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欠缺,需要好好培养和辅导.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的性质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法则,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能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将整数运算律推广到小数的简便运算,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

3.让学生用“四舍五入”法求取积、商的近似值。

4.继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为下个单元学习新的应用题做好准备.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例如:教学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时,强调突出这是与整数乘、除法的法则基本一致,主要的不同就是小数点位置的处理;而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更要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也为今后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减运算奠定基础。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与掌握小数乘、除法的意义与计算法则,熟练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与口算及一些简便运算。

2.教学难点:在小数乘、除法运算中确定小数点的位置;能灵活运用简便算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五、单元评价要点

1. 考察学生的运算技巧与运算速度以及运算的准确度.;而且要学生自己是否能通过检验来考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整数运算律具有的普遍意义的了解与推广到小数乘、除法中,对这些知识的加深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要考察开学一段时间以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否提高,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尤其是大部分后进生愿意去学习和提高,教师需要如何去及时调节.

六、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24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计划

课时 授课

日期 备注

1.小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小数

2.积的近似值 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熟练进行小数乘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4课时

1课时 9.3-

9.9

1.连乘、乘加、乘减

运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运算。 4课时

9.10-9.16

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2.一个数除以小数 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熟练地进行小数除法的笔算,并及时检验。 4课时

3课时 9.17-9.26

1.商的近似值

2.循环小数 会用“四舍五入”取商的近似值;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1课时

2课时 9.27-9.30

1.循环节

2.连除、除加、除减

3.整理和复习灵活运用简便算法计算小数除法。

1课时

2课时

2课时 10.8-10.14

单元测试

测试情况

反馈

小数乘法、除法知识点整理 篇9

1、小数乘法

1、积的扩大缩小规律:

1)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外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a倍,积也扩大(或缩小)a倍。

2)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a 倍,另外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b倍,积就扩大(或缩小)a×b倍。

3)在乘法里,一个因数缩小a 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b倍,积就缩小a×b倍。

4)在乘法里,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那么积的扩大或缩小就看a和b的大小,哪个大就顺从哪个。

2、积不变规律:

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a 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a倍,积不变。

3、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1)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2)按整数乘法乘法法则计算出积

3)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点,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若积的末尾有0可以去掉

4、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2)按整数乘法乘法法则计算出积

3)看积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乘得的积的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

5、计算结果发现小数末尾有0的,要先点小数点,再把0去掉。顺序不可调换。

6、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7、小数点的位移规律:

把一个小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

把一个小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

数小数点的方法:

1、数数字

2、数间隔

8、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9、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和整数相同,都是先算乘法和除法,再算加法和减法,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10、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a×(b—c)=a×b — a×c11、积的近似数:保留a位小数,就看第a+1位,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值。

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上的数;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上的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数;„„

(2)按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积的近似值。

13、小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数和的简便运算。

2、小数除法

1、小数除整数的计算方法:

1)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

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后面添上0再继续除。

4)除得的商的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要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2、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一看:看清被除数有几位小数

2)二移: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置,使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位数不足时,用“0”补足。

3)三算:按照小数除整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3、商不变规律:被除数扩大a倍(或缩小),除数也扩大(或缩小)a倍,商不变。简言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4、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a倍,商缩小(或扩大)a倍。

被除数扩大(或缩小)a倍,除数不变,商扩大(或缩小)a倍。

5、求商的近似值:计算时要比保留的小数多一位。

求积的近似值:计算出整个积的值后再去近似值。

6、保留商的近似值,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7、循环小数的定义: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8、是循环小数必须满足的条件:

1、必须是无限小数。

2、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9、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如5.33„„循环节是3。7.14545„„的循环节是45。

10、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省略后面的“„„”号,在第一个循环节上加点。如:5.33„„...=5.3,读作五点三,三的循环7.14545„„=7.145 ,读作七点一四五,四五的循环。..如果循环节有三个及以上,就在头尾的数字上打点。如7.123123„„=7.12311、小数可以分为无限小数和有限小数。小数部分位数有限的叫有限小数,小数部分位数无限的叫无限小数。

12、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

13、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和“去尾法”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14、竖式中的小数点和数位的对齐方式:在加法和减法中,必须小数点对齐;在乘法中,要末尾对齐,在除法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15、除法性质:a÷b÷c=a÷(b×c)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2 篇10

4.8÷3=1.6 1.8×0.5=90.05×4=0.20÷5.32=0 13.2÷6=2.233.5÷5=6.7 3.6÷18=0.2 0.54÷2.7=0.2

2.竖式计算。(保留两位小数)

324.57÷7 ≈46.377.525÷0.38 ≈19.8

3.列式计算

(1)两个因数的积是0.226,其中一个因数是1.5,另一个因数是多少(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0.226÷1.5≈0.15

(2)把15.36平均分成12份,每份是多少?

15.36÷12=1.28

4.把一根 60.3米长的钢管,截成同样长的12段,平均每段长多少米?(得数保留整数)

60.3÷12≈5

答:平均每段长5米。

5.有一批货,计划每小时运22.5吨,7小时可以运完。实际只用5.5小时就完成任务,实际每小时能多运多少吨?(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2.5×7=157.5

157.5÷5.5≈28.63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教案 篇11

课时:2 授课时间:2012年4月11日 授课人:许美斌 教学目标:经历探索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法则过程,掌握和使用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法则。教学重点:应用法则正确地进行有理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

教学难点: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②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零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熟都得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问:什么叫做有理数?

答:整数和分数的统称,例如±1±2.±3…..还有分数,有限小数 那我们这节课就开始学习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

二、进入新课 ⑴有理数乘法:

首先我们来研究下边几个乘法式子:

①5×3=15 这就相当于3个5相加等于15 ②(-5)×3 =-15 这就是相当于3个-5相加等于-15 从①式和②式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把一个因数5换成他的相反数-5时,所得的积是原来积15的相反数-15,。这给我们一个启发: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积的相反数。

③5×(-3)=-15 ④(-5)×(-3)=15 ④可以看作是把③的一个因数5换成它的相反数-5,所得的积就是原来积-15的相反数15 此外,我们将一个因数换成零时,所得的积也是零。

综合以上各种情况,得出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计算体例1.例2.,并由例题2可以得出: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分配律:a(b+c)=ab+ac 应用这些定律,可以简便运算一些题目。讲解例题3→巩固练习P19练习第1题

⑵有理数除法:利用上面①-④,反过来用积除因数,边可以得出有理数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零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熟都得零。讲解例题1和例题2→巩固练习P20练习1 ⑶有理数的乘方

思考:我们在运算有理数加法的时候,如果有5+5+5+5=20这种式子,我们就可以用乘法5×4=20表示。那当有5×5×5×5这样子的式子出现,我们该怎么利用简便的方法来算呢? 答:为了方便,我们可以把5×5记作5读作5的平方(或5的二次方);5×5×5×5记作

2,54,读作5的四次方。

那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即a·a····a,记作n

an,这种运算就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

n做幂。在a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a读作a的n次方。

例:24=16:; 25=32(-2)4=(-2)(-2)(-2)(-2)=16;(-2)5=(-2)(-2)(-2)(-2)(-2)=-32 从以上各例我们可以看出:证书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巩固练习P23第1.2题

补充:科学计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正数记作a×10n的形势,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张计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讲解P24例题..⑷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讲解例题1,2,3→得出规律: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

→巩固练习计算:3×(-3)

3-5×(-2)+71=0 ⑸拓展: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课本P27-28)

三、总结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2 篇12

一、教与学目标:

1、让学生能说出有理数乘法法则,并能应用法则进行乘法运算。2、能体会正数与负数,负数与负数相乘时的符号确定。

二、教与学重点难点:

会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含有负有理数的乘法在计算时如何确定积的符号。

三、教与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四、教与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据《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所公布的数据,近几年我国耕地面积呈现逐年递减的态势。例如,1999年全年耕地面积减少了84.2万公顷,2002年耕地面积减少了168.62万公顷.下面的三个问题,需要采用哪种运算?

1、如果全国耕地面积平均每年增加100万公顷,那么从今年起,3年后,全国耕地面积增加多少?

2、如果全国耕地面积平均每年减少100万公顷,那么3年后全国耕地面积将减少多少?

3、如果全国耕地面积平均每年减少100万公顷,那么3年前全国耕地面积比今年多出多少? 本节教学围绕“层层设问→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归纳运用”这一主线展开,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优化组合,体现了知识的来龙去脉,思路清晰、流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创设情境,设置探究问题,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合作,而发现规律,进而归纳运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创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主导这一教育理念的引路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主导这一教育理念的引路人.从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竞争意识,融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于一体.较好的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因此,学生能理解法则及运用法则.(二)、探究新知:

1、问题导读:

(1)、如果规定增加为正,减少为负,那么上述3个小题该如何列式呢?

(2)、在上述3个式子中你发现积的符号与因数的符号之间有什么关系?积的绝对值与因数的绝对值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2、合作交流:

(1)、小组内合作交流,根据上述提示完成:

两数相乘,同号得,异号得,并把(2)、计算

50

结论:0同任何数相乘都得。

个性化设计:

问题1 水库的水位每小时上升3厘米,2小时上升了多少厘米? 解①3×2=6 答:上升了6厘米.

问题2 水库的水位平均每小时上升-3厘米,2小时上升多少厘米? 解:(-3)×2=-6 答:上升-6厘米(即下降6厘米).

3、精讲点拨:

例1计算

0.58

11 23 31

解析:按照运算法则先看是两个什么样的数相乘从而确定出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得出结果。解:0.580.584

你能仿照上式给出另外两个题的解答过程吗?

(三)、学以致用:

1、巩固新知:

确定下列两数的积的符号:

(1)、5×(-3);(2)、(-4)×6 ;(3)、(-7)×(-9);(4)、0.5×0.7 计算

(1)6×(-9);(2)(-6)×(-9);(3)(-6)×9 ;(4)6×(-9);(5)(-6)×0 ;(6)0×(-6).2、能力提升:(1)、72|11|= ;(8)|2| 22(2)、(9)|-7|×|-3|= ;(10)(-7)×(-3)=

(四)、达标测评:

1、选择题:

(1)、两个有理数的和是负数,积也是负数,那么这两个数()A.互为相反数

B.其中绝对值大的数是正数,另一个是负数

C.都是负数

D.其中绝对值大的数是负数,另一个是正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异号两数相乘,取绝对值较大的因数的符号

B.同号两数相乘,符号不变

C.两数相乘,如果积为负数,那么这两个因数异号

个性化设计:

方法:先确定积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

D.两数相乘,如果积为正数,那么这两个因数是正数(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个数同0相乘,仍得0

B.一个数同1相乘,仍得原数

C.一个数同-1相乘,得原数的相反数

D.互为相反数的两数乘积为0

2、填空题:

(4)、如果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原点的同侧,那么这两个有理数的积是。(5)、一个有理数和它的相反数相乘,积是。

3、解答题: 计算(7)318 5= 4211)×(-)= 24(8)3.60.5(-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存在哪些疑惑?

六、作业布置: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确定积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的乘法法则为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可以采用直接传授的方法,即教师清楚明白地把乘法的符号法则告诉学生,然后通过做习题来加以巩固.这种教学方法具有直截了当的特点,但不利于开启学生思维,更不易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提高观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因此,我采取了上述作法.

上一篇:书面告知书格式下一篇:学校教育发展状况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