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除法余数问题论文

2024-06-06

小数除法余数问题论文(共3篇)

小数除法余数问题论文 篇1

在小数除法中, 是根据商的性质, 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整数来计算的。可是在处理余数时学生往往出现错误, 这也是教学上容易忽视的地方。例如:

竖式上的余数明明是3, 而真正的余数却是0.3, 这是怎么回事?为弄清这个原因, 我用了下列几种方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

(一) 扩大法。

计算13.8÷2.7时, 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为138÷27。这时余数也相应扩大了10倍, 也就是说3是扩大10倍后的余数, 所以真正的余数必须缩小10倍, 即3÷10=0.3。

(二) 分解法。

13.8可以看成是138个0.1, 2.7可以看成是27个0.1。13.8÷2.7的过程可以看作是将27个0.1看成1份, 138个0.1中含有这样的多少份, 余多少个0.1。余下3个0.1, 也就是0.3。

(三) 定位法。

从竖式上看, 3是在原被除数的十分位上, 它并不是3, 它的位置值是0.3。

(四) 添加法。

给原式数字添上单位名称, 让其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近, 以便于理解。13.8元÷2.7元=138角÷27角, 余数是3角, 即0.3元。

(五) 还原法。

将余数放入原式验证, 即: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即:2.7×5+0.3=13.8, 可见余数是0.3而不是3。

以上方法, 可使学生算理清楚, 答案准确。

小数除法余数问题论文 篇2

师:现在正是草莓收获的季节,(课件出示草莓园图片)

师:喜羊羊和美羊羊也去摘草莓了。但是它们两个遇到了难题,你们愿意帮帮它们吗?

师:喜羊羊摘了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

(把6个草莓贴到黑板上,在旁边贴3个盘子。找学生上黑板摆一摆,让学生边摆边说摆的过程)

师:喜羊羊谢谢你的热心帮忙。

师:摆的结果是?

(生:摆了3盘)

师:摆完了吗?

(师随生汇报板书:摆3盘,正好摆完)

师: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师随生汇报板书:6÷2=3(盘))

师:算式中6、2、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6表示:共有6个草莓,2表示:每2个一盘,3 表示:摆3盘。)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太好了,你能像他一样说一说6,2,3分别表示的意思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 算式中有各部分名称,6是?2是?3是

(生:6是被除数,2是除数,3是商)

师:嗯,你们的小脑瓜可真聪明!这不,美羊羊还不高兴呢,我们快去帮帮它吧。

美羊羊摘了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帮它也摆一摆吗?

(把7个草莓贴到黑板上,在旁边贴3个盘子。找学生上黑板摆一摆,让学生边摆边说摆的过程)

师:你摆的很棒!

师:摆的结果是?

(生:摆了3盘,还剩1个)

(师随生汇报板书:摆了3盘,还剩1个)。

师:那剩下的一个怎么表示呢?能把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师:你们的想法很好。在数学上我们把剩下的用六个点表示。

(一边说一边板书,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2,摆了3盘=3(盘)还剩1个......1(个)

师:在这个算式里,7是?2?3?那剩下的1叫什么呢?(余数)(在1下面板书:余数,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

师:一起读两遍。(读余数)

师:这个算式读作:7除以2等于3盘余1个。

师:男生一起读一遍,女生一起读一遍。

师:你知道这个算式中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7表示共有7个草莓,2是每2个一盘,3是共摆3盘,1是剩余1个)

师:你回答的很精彩。

师:谁再来说一下。同桌互相说一说吧。

师:美羊羊的草莓摆的结果和喜羊羊的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次摆没有剩余,这次有剩余。)

师:像这样把物品平均分完后有剩余的算式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师:刚刚你们都表现非常棒,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份礼物,组长悄悄地从桌兜里拿出信封,是什么礼物?

(生:糖)

师:仔细听哦,如果你们能漂亮的完成孟老师的任务,那这些糖就送给你们了。

看活动要求(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1、把你们小组信封里的糖平均分给每个人,最后组长分的结果是什么?

2、把分的结果写成算式,在练习本写一写。

师:明白了吗?

(生:明白)

师:开始。

(学生活动,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完成的小组用坐姿告诉老师。

师:好,停。表扬这一小组动作最快。

师:哪一小组想汇报你们的想法?

师:你们小组汇报吧。

(生;3个糖,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1个,算式是:3÷3=1(个))

(课件出示表格)

师:你们小组最勇敢,老师为你们点赞。

师:哪个小组还想汇报?

(生;4个糖,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1个,还剩1个。算式是:4÷3=1(个)……1(个))

师:你们的汇报也很棒。

师:还有哪个小组和他们的不一样?

(生;5个糖,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1个,还剩2个。算式是:5÷3=1(个)……2(个))

师:掌声送给你们。

师:你们来吧。

(生;6个糖,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2个,算式是:6÷3=2(个))

师:你们也要说,来吧。

(生;7个糖,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2个,还剩1个。算式是:7÷3=2(个)……1(个)

师:最后一个机会给你们。

(生;8个糖,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2个,还剩2个。算式是:8÷3=2(个)……2(个)

师:孟老师手里有9个糖,平均分给3个人,猜猜分的结果是什么?

(生:正好分完。)

师:10个呢?,余几个?

(生:余1个)

师:那11个呢?余几个?

(生:余2个)

师:你们真聪明!

师:你发现了余数怎么样?

(生1:余数每次加1)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生2:余数总是1、2)

师:你的眼睛真亮!

师:余数和除数比呢?

(生:余数比除数小。)

板书:余数<除数

师:孩子们,你们太棒了!

一起读两遍。

师: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

(课件出示,余数变颜色)

师:除数是?余数是?(重复这句话,一直到验证完)

师:那如果除数是4,余数可能是?(语速放慢)

(生:1.2.3)

师:如果除数是6,余数可能是?(语速放慢)

(生:1.2.3.4.5)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了有余数的除法,我们一起看看吧

(课件出示练习)

师:拿出活页练习单圈一圈,填一填。

师:你来说一下你的想法吧(放到投影上,让学生一边指着一边说)

师:老师很欣赏你的回答。

(课件出示 ÷6=5......)

师: 可以填()

师:如果方框里填1,可以填几呢?爱动脑筋的孩子下课以后可以先想一想,下节课我们再一起研究。

师:孩子们,时间过的很快,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老师希望你们都可以做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的孩子。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篇3

1、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进一步感受要根据实际需要取商的近似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灵活运用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P35第6、7题

(1)P35第6题

问:“最多可以做几个蛋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最多”?

理解后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吃完蛋糕,我们还要吃点水果,果农民正在运葡萄,请你们帮忙算一算,需要几个纸箱?

(2)P35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分析过程,并讨论结果的处理?(为什么这样处理?)

对比第6、7题,有什么不同之处?

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有时要用“进一法”,有时要用“去尾法”。

2、判断下面各题如何处理结果?

(1)有110米的布,做儿童套装,每套用布2.3米,能做多少套?

(2)有110吨的煤,用载重2.3吨的小车运,需运多少车?

3、问:你们还发现生活中哪些问题也是用“进一”法或“去尾”法来解决的呢?

教师可请学生将搜集的问题进行汇报。

二、指导练习

1、解决下列问题

(1)一筒橙汁粉450克,每冲一杯需要14克橙汁粉和8克方糖,冲完这筒橙汁粉,大约需要多少克方糖?(P35第9题)

提醒学生橙子粉瓶上隐藏了450克这个条件;学生在计算450÷16时就要遇到取商的近似值,然后再用取的近似值与9相乘,这种情况是学生第一次经历。因此,教师要给以必要的指导或提示,避免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走过多的弯路。

(2)电信局为新建小区的680户居民安装宽带网,工人平均每周安装70条,电信局需要几个星期才能安装完?

请学生先在小组内谈谈自己的想法和解题思路,然后再在练习本上独立练习,指名演板,集体订正。

2、P35第8题

如何处理结果?组织学生讨论,鼓励他们说出理由,在交流中,自己发现不足校正。

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P35第10题

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不同方法

4、小结,请学生说说感受。

三、课堂练习:P35第9题。

课后小记:

困惑:练习六第9题到底是用四舍五入法、还是用“进一法”或“去尾法”?用四舍五入法的同学认为问题是求“大约需要多少千克方糖”;用去尾法的同学认为条件中指明“每冲一杯需要16克橙子粉”,所以不足16克橙子粉就无法冲一杯;用进一法的同学认为条件中指明“冲完这瓶橙子粉”,所以即使还有剩余也必须冲完。但到底用哪种更合理,更符合题目要求呢?

练习六第10题学生出现两种解法:

解法一:50000/10000*6.3*4=126(吨);这种解法是将一个月看成四周,求的是8月份这片森林“大约”可以吸收多少二氧化碳。

解法二:50000/10000*(6.3/7)*31=139.5(吨)。这种做法则是先求出一天可吸收的二氧化碳,再求31天共可以吸收的二氧化碳。

在这里应该用第二种方法列式。因为题目明确指出要求的是“8月份这片森林一共可以吸收多少二氧化碳”,即隐含了8月有31天这个条件。如果问题改为“平均每个月这片森林一共可以吸收多少二氧化碳约多少吨”时则可用第一种解法,因为每个月的天数不确定,既有可能是28、29天,还有可能是30、31天,但无论有多少天,一个月都大约有4周。教学目标:

1、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掌握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教学难点:分析并理解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教学用具: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

(1)小黑板出示练习

①张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平均每头奶牛产奶多少千克?

②张燕家养的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平均每天产奶多少千克?

(2)指名读题,独立分析。(3)指名叙述分析过程。

第①题 学生:求平均每头奶牛产奶多少千克,就要把总产奶量是220.5千克平均分成3份,一份就是每头奶牛的产奶量。

第②题 学生:求平均每天的产奶量,就要把总产奶量平均分成7份,一份就是一天的产奶量。

根据学生分析,列式计算。220.5÷3=73.5(千克)220.5÷7=31.5(千克)2.谈话。

从刚才同学们的分析过程中,可以看出你们的解题思路很清楚。今天我们就在以前学习应用题的基础上继续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 教学实施

1、尝试学习例11。(1)板书例题。

张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平均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2)读题,理解题意。

(3)独立思考,尝试分析数量关系。

(4)提问:能不能一步算出平均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不能)

(5)小组交流分析过程。2.分析解答。(1)提问:既然同学们都说不能一步算出来,那么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引导学生用数量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2)小组代表叙述解题思路。

(甲:先算平均每头奶牛一周的产奶量,再求平均每头奶牛每天的产奶量。

乙:还可以先算3头奶牛1天的产奶量,再求1头奶牛1天的产奶量。)(3)其他小组发表对这两种算法的看法。(4)根据这两种解题思路列式计算。老师各指两人扮演:

220.5÷3=73.5(千克)220.5÷7=31.5(千克)73.5÷7=10.5(千克)31.5÷3=10.5(千克)3.观察对比。

例题与练习题有什么不同点? 观察思考后全班交流。

(学生:练习题是一步计算,例题需要两步完成。)4.老师质疑。

题中“7天”这个条件是怎么得来的?(一周有7天)5.拓展。

(1)板书教材第32页“做一做”。(2)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3)请同学从量的关系描述解题思路。(4)同伴交流。归纳解题思路。方法一:

先算出一共要付多少元? 列式 14.5 × 2.50 = 36.25(元)再求平均每人付水费多少元? 列式 36.25 ÷ 4 ≈ 9.06(元)方法一:

先求平均每人用水多少吨? 列式 14.5 ÷4 =3.625(吨)再求平均每人付水费多少元? 列式2.50 ×3.625≈ 9.06(元)提示:由于钱的单位是元、角、分,我们计算时以元为单位,所以结果要保留两位小数。

上一篇:宪法监督的模式下一篇:三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