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在文言文中的作用特点

2024-09-30

“其”在文言文中的作用特点(共4篇)

“其”在文言文中的作用特点 篇1

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即使跟踪这一体系的发展变化, 提升自身的核心服务价值, 扩展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能力。因此, 如何扩展高校图书馆在社会服务体系中的核心价值, 多元化建设其服务方式和服务理念, 也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思考。

1 高校图书馆自我服务机制透视

纵观高校图书馆的“自我服务机制”的理论文献, 有两个最为鲜明的特征:一是置于高校教学和科研关系中的自我服务, 二是在针对高校师生, 图书馆自我信息资源建设能力与资源利用能力之间的, 以文献资源利用服务为基础的自我服务。两大特点的本质就是服务特征和服务范围的不同, 前者是图书馆面向外来者、及自身的服务分配, 后者是图书馆内部的各类建设及配套的服务。

1.1 自我服务评估和保障机制

如果要从实例的角度来剖析高校图书馆的自我服务机制, 就需要从自我服务评估和保障机制作为切入点, 来深入剖析高校图书馆自我服务机制, 原因有三:1) 自我服务评价和保障机制是高校图书馆自我服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特征。2) 自我服务评价和保障机制集中的体现了服务主体、服务客体、服务质量、服务方式的比重分配问题、服务能力问题、制度建设问题。3) 可以借此来评估社会服务能力, 及完善面向社会对象开放服务的方式。

1.2 自我服务现状分析

高校图书馆自我服务机制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对象、资源、技术和特征。

1.2.1 对象

在这一服务体系中, 对象主要包括本校师生和图服务书馆工作人员, 这两个对象构成自我服务体系的核心和能动性因素。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读者的服务需求也在向着个性化、社会化和互动化的方向发展。而图书馆工作人员, 就需要从服务理念上转变过来, 要从传统的封闭的、被动的、体力型的服务理念转变成为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多样化的、知识密集型的服务模式;另外一方面, 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 要求服务主体在工作中认真钻研和探索, 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发挥专业特长, 为高校图书馆从自我服务型的服务机制向社会服务性的机制的转变, 做好准备;第三是需要培养创新一时, 顺应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节奏的变化, 善于捕捉变化的契机, 善于促进图书馆工作的变革和更新。

1.2.2 资源

传统的自我服务机制主要的信息资源大都以纸质文献的形式出现, 但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 从馆藏纸质资源向数字化、网络化资源发展, 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以往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包括从出版商或数据库商买来的信息资源, 还包括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不同的方式所搜集、整理的资源。但是在新形式下, 不仅仅是这些, 读者的评价、留言、建设的规章制度、各类规范等等信息都将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2.3 技术

技术是图书馆提供自我服务的手段和方法。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图书馆的建设方式、发展方向、服务手段、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 在从高校图书馆自我服务机制向社会服务机制转变的过程中, 需要一批新型的技术来支撑这一机制的转变。但是需要指出的是, 尽管技术在图书馆的服务体质的变革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但是技术只能作为图书馆提供服务的手段和工具, 而不能作为决定性的因素, 高校图书馆在利用技术提供自我服务和社会服务的同时, 不能忽略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能动性, 并结合读者的实际需求, 将两者充分融合起来, 利用技术这一手段, 实现技术人性化。

1.2.4 特征

服务是图书馆的核心业务, 自我服务与社会服务本质就是服务,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高校师生、及社会对象的信息需求不断变化,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也在不断发展和深化, 表现在几个方面:

1) 网络化。现在高校图书馆的联网资源和数字化信息资源收的图书馆的网络化的功能变得异常强大, 高校师生和社会对象无须亲自到图书馆享受服务, 只需要通过网络就可以享受这一切。

2) 可扩展。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 使得高校图书馆的对象可以依据自身的建设要求, 从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各个方面, 进行扩展。

3) 个性化。由于现在网络信息的急剧增加, 其中伴随许多无效信息和垃圾信息, 读者就需要图书馆能够依据他们的要求, 来提供最适合他们的信息服务, 以便即使的获得对他们有用的信息, 这就要求图书馆建立合理的个性化服务平台。

4) 公开化。信息技术的发展, 为图书馆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也为图书馆的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了更多的要求, 通过这一机遇, 充分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 为图书馆建设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带来新的思想。

2 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认识和思考

这是由于这一系列的变化, 就使得高校图书馆具备了为社会服务的各种良好的条件, 但是, 任何一个机制的转变必须要对信息的机制有详细的认识和思考, 并且需要建立一个过渡机制。

2.1 社会服务对象的设置

就目前而言, 国内高校的自我服务意识比较强, 离真正的社会化还有很大的差距, 国内高校图书馆一般在服务本单位的同时很少提供公开资源。有部分允许社会人员、校外个人或校外团体的身份申请服务, 但是这些服务一般是有偿、有专业性资源的访问限制, 鉴于这一现状,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现状建立一个过度社会服务机制。

将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对象可以初步分为校友和游客。校友服务主要是针对毕业于本校的校友, 为满足其终身学习的需求, 提供一个在线使用资源和服务的平台。在具体的操作方面, 通过身份认证后, 校友可以享受这样一些服务:

1) 书目参考和资料推荐服务;

2) 书刊借阅、电子资源访问服务;

3) 为专业性较强的服务请求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4) 提供开放性数字化信息资源访问服务;

5) 其他相关服务。

母校图书馆开通针对校友的社会服务, 可以使毕业校友的信息需求在熟悉的信息环境中得到满足, 一方面可以解决其工作方面的问题, 另一方面也使他们了解学校的发展, 拉近与母校的距离, 对于学校的发展也是一个好的机会。

而一般的游客, 则可以向他们提供一些开放数据库来开展初步的社会服务项目。

2.2 着力建设社会服务项目

在国内高校之间建立校际合作项目, 在与社会企业之间建立校企服务合作项目, 在与社会人员之间建立服务合作项目。比如:

1) 少年儿童服务项目

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 向青少年儿童提供在线学习资源服务, 或者面对面文献资源服务, 让他们学会利用高校图书馆的知识和资源, 利用这些服务项目, 帮助青少年学会结识新朋友, 学会彼此了解和分享, 学会在实践中学习新的知识, 学会在乐趣中学习新的技能, 帮助他们健康的成长。

2) 校际合作服务项目

充分利用各个高校的地理特征和学科建设特征的不同, 构建校际合作服务项目, 完善彼此之间的服务缺口, 互助互补, 促进学校和图书馆的发展。

3) 综合性服务项目

依托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 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将公共服务和高校优秀的知识, 及人类发展的广泛经验综合起来, 为公众和外来机构提供发展支持和专业服务。学校未来发展的关键是社会知识的聚集, 无论在任何时代, 用知识联系学者、学生和社会对象, 都是社会及高校发展共同点, 而这一点也是图书馆工作的特殊之处, 这就要求图书馆需要不断提供优质的和新型的服务, 但是单靠自身是很难办到的, 需要广大的社会对象的支持。

3 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除了肩负服务本校师生这一本质工作之外, 还需要帮助社会对象解决知识与信息方面的需求, 让社会对象真正充分利用高校所特有的信息资源和资源资源, 也是高校提高自身社会影响力的一个快捷的途径。但是, 就目前而言, 我国高校面向社会对象的服务, 尚局限在为社会对象提供有偿服务, 而缺乏相应的公众服务, 在这方面上需要做出大量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徐克谦.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131-135.

[2]Alumni Services[OL].http://www.mannlib.cornell.edu/services/alumni/index.cfm.

[3]杜佳, 马费成.中、美及欧盟信息政策法规建设比较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6 (1) :34-38.

“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 篇2

[摘 要] 文言文的教学,目的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文言文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诵读法。在朗读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诵读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文言文敏锐而强烈的感知力。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诵读;范读;品味;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 1671-1270(2009)1-0064-01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很多学生却不喜欢文言文。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可能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因此学起来感觉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文言文教学占据着相当的比重,无论从继承传统文化的角度还是积累古人字、词、句、章等技巧的角度,都占有极其特殊的地位,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有效途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诵读的方法和步骤。

诵读方法可分六步进行。

一、学生预读

要求学生在老师上课前自己先读课文,主要目标是:读准字音,准确停顿,把握节奏;了解有关作家作品常识;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二、教师范读

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文言诵读水平,揣摩文本,反复练习,范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为学生模仿诵读树立榜样,使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乃至背诵中感受到文言诵读的魅力。学生只有在教师的诵读中分享到了诵读的愉悦,才会产生自己诵读的强烈动机,进而去尝试诵读。对每篇文言课文的教学,我都坚持范读,目的在于影响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当然,我也经常放范读录音带,让学生认真听规范的优秀的朗读,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又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还可以使学生听出一些朗读的“门道”,掌握朗读的技巧。

三、学生练读

在学生朗读时,首先应要求学生做到吐字清晰、字正腔圆,发音正确、规范、清楚。其次,教师要对学生文言诵读进行技巧指导, 让学生在文言诵读中体会到文言学习的快乐。教师要为学生诵读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每篇文言文的教学至少要用一课时指导学生诵读,对于要求背诵的课文还要作背诵指导,让学生读出句内停顿、重音、语气、节奏,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细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初步掌握文言断句、重读的规律。这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正确的反应能力。例如:朗读时的句读停顿要正确,这直接关系着对文章的理解。

在朗读中,还要正确读出语气。文言文中语气复杂而多变,不仅要读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而且要读得强弱缓急分明,这就要求较好地了解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如《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中,扁鹊的几次劝告一次比一次急迫,而蔡桓公的几次回答一次比一次不耐烦,在朗读时就要注意语气和情感的变化。

四、教师解读

通过语言分析,具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表现出来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或思想倾向。我比较常用的方法有:1、让学生对照注释并参照工具书完成。2、结合语境,从句子结构和上下文去深入理解疑难词语和句子的含义。3、翻译课文或课文片断,以求深入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1、“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3、“补”,就是增补。翻译要注意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介词、省略宾语等。在大家做翻译题时,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完整,否则译文易句意不清、不通。

4、“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5、“调”就是调整。文言文中变式句时常出现,有主谓后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等四种类型。翻译时调整好语序,才能便于翻译,否则译文易颠三倒四,给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6、“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五、学生品读

学生就思想内容、章法结构、表现技法、语言艺术、艺术风格等方面对文章进行文学和美学的鉴赏性阅读。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力求熟读成诵。更为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这样可以让学生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丰富语言,积累材料,训练语感,培养素质。我常用课堂专题讨论的方法,落实重点难点,分析解答课后“思考和练习”中的语言训练题。如我在上《桃花源记》时,就让学生讨论品味: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

六、学生诵读

背的方法要讲究科学性。先要口熟,反复朗读是基础。其次要利用支撑点,就是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记准若干昭示文意的关键语句,包括名句、佳句以及段落的起结和衔接上下文的语句,用它们作为支撑点将全篇(段)贯穿起来。第三,要掌握文章的理路。即努力探索作者为文之用心,特别是要弄清楚文中各个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作者行文方式上的一些特点。在指导学生背诵时,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记忆方法,如:化整为零,分段背诵;相互背诵,查漏补缺;反复背诵,突破难点,以及理解记忆法、尝试记忆法和协同记忆法等,来提高学生背诵的实效;还可以用古人行文中常用的结构修辞法(含对偶、对举、衬托、排比、设问等)、骈句、韵文等帮助记诵。

“其”在文言文中的作用特点 篇3

一、热河文庙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

(一)、文庙是清代皇帝遵儒重教的场所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所建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二千年的文化影响深远,文庙作为儒家思想的实物载体,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尊崇。热河文庙作为清代重要的祭孔场所,由乾隆皇帝本人亲自选址、规划建造而成。1779年5月热河文庙即将建成之际,适逢乾隆皇帝来承德避暑,他不顾舟车劳累,直接来到文庙巡视,行过瞻礼、拈香后方才离去。同年7月7日,乾隆皇帝又参加了文庙隆重的落成典礼。据统计,清朝皇帝共在此举行祭祀仪式34次,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其他寺庙。

(二)、承德清代教育中心

自康熙皇帝建避暑山庄开始,承德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名号不掌于职方,形胜无闻于地志”的小村庄发展为初具规模、欣欣向荣的都市。但承德的教育几乎还是一片空白,这与承德作为清朝夏都的地位太不匹配了。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期间,礼部尚书曹秀先提议兴建学宫,以填补承德教育的空白。乾隆皇帝大为赞同,遂下令按照北京孔庙的规则修府学、建文庙。热河文庙遵循了中国古代教育“因学而庙”的特点,为左庙右学的形式,东院为尊经阁藏书楼,中间为祭祀先师孔子之所,西院为府学,全称承德府学教授署。热河文庙从建制上考证为中国三大孔庙之一,与北京孔庙、山东曲阜孔庙齐名。它不仅是当时大清陪都祭祀孔子之处,还是承德府及所属州县的教育中心。

除去皇帝祭祀,热河文庙在平时是不对普通百姓开放的,只有在府学生员入学时例外。当年,每当州、县考试结束后,考中秀才的学子都要在当地官员的带领下,从棂星门进入文庙,登桥跨泮池,入大成殿礼拜谒先师孔子,然后到西院的府学教授署拜见教官,整个入学仪式称为“入泮”。入泮作为隆重的入学大礼,象征学子师承圣人,开始接受正统教育。

府学作为清代官办教育机构,是为国家培养、选拔预备官员的地方。承德府学在当时掌管着承德地区、赤峰地区、朝阳和阜新地区的教育管理及科举考试。可以说,自热河文庙建成,承德地方“人始知读书,乃知奋勉”。在此后100多年的科举考试中,承德府学子屡屡考中,曾经出秀才400余人,贡生56名,举人164名,进士22名。不仅为承德的教育史展开了辉煌的篇章,也为当时的社会树立了尊重文化知识的价值取向。

(三)、承德现代教育的发源地

清朝末年,在西方侵略者的战火和铁蹄下,中国已经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已经到了危急存亡的重要时刻,以四书五经和八股取士为主的封建教育已经难以适应国家岌岌可危的形式需要。要救亡图存,改革教育已势在必行。古老的热河文庙,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开始废科举、兴新学,成为承德现代教育的发祥地。1903年,在承德府学下属的振秀书院创办了热河中学堂,成为承德最早的中学。1906年,历时130年的承德府学教授署正式撤销,在原址上成立了承德府劝学所,管理承德全府的教育改革,彻底掀起了推行现代教育的浪潮。

承德最早的女子小学出现在这里,开创承德女子受教育的先河;承德最早的女子师范学校也在这里,培养了承德第一批女性小学教师;现代知名的承德一中和特色办学的承德八中等多所学校都源于这块教育的圣土,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毕业生。

二、热河文庙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

(一)、中国多民族国家团结、统一的历史见证

寺庙中的御制“平定台湾告成热河文庙碑”,最为明确地记录了清代乾隆晚期发生在台湾省的一件史实,碑中记述了平定台湾的历史事件,有利的证实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碑中记文还可以使我们略见一些与缅甸等国的关系,更好地了解清帝在承德处理边疆事务,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历史活动。碑刻《清高宗御制承德文庙补咏战胜廓尔喀之图序》、《十全记》明确记录了10次乾隆皇帝评定民族分裂叛乱的史实,虽有为封建统治者歌功颂德之嫌,但也确实记录了中国多民族国家团结、统一的史实。

(二)、儒家文化的载体

如今的热河文庙供奉着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四配、12哲、129位历朝历代在儒家思想文化体系中具有较高造诣的先贤、先儒,承载着中国2000余年儒家思想文化的精髓。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学以孔子为宗师,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崇尚“仁义”和“礼乐”,提倡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忠恕分开来讲,忠指诚实无欺,尽心尽力地为对方考虑和谋事。恕指以己量人,即以仁爱之心待人。从积极方面讲,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重视家庭伦理,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修身齐家为本,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因而在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平民教育和伦理道德的培养。这些都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如何发挥热河文庙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一)从儒家思想体系中汲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用成分

文化淬炼时代精神,文化凝聚奋斗力量。任何先进文化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样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用成分,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形成全民族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我们可以把哪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传统,更具有现实意义。

1、人文主义精神

人文主义精神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人在宇宙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扮演什么角色,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些问题是人生的重大问题。对它们的不同解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观和人文道德追求。儒家的人文精神则反映了积极的入世态度。历代儒家都具有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品格,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把建功立业、经邦济世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把个人的完善与天下百姓的福祉联系起来,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不在彼岸世界,而在现实社会、现实人生。这种人文精神与佛、道人生观形成对照。

2、华夏民族主义及爱国主义精神

儒家思想中包含的华夏民族主义精神严于华夷之分,强调华夏文化优于域外文化,以民族、社会、国家、集体、家庭及家族的利益为重,民族性高于个性,群体重于个体,社会重于个人。这些精神培育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亲和力、凝聚力。由此,中国文化历来重视个人对民族、社会和家庭应尽的责任。这使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民族、国家的前途命运为重的观念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崇尚的人生价值准则。因而爱国主义和献身精神形成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这使得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内在凝聚力,海外华人无不受到华夏民族主义精神的感召,而认同于中华文明。

3、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

孔子提倡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强调并实践“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人生态度,重视“刚毅”,表现出积极有为的精神。《易传》将此精神进一步发展,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反映了中华民族越是遭受挫折,越是奋起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这是这种精神,激励着炎黄子孙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奋勇进取,不屈服于邪恶势力,坚持与外来侵略和外来压力作斗争。这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奋发和自立精神。

4、崇尚气节,讲求操守的精神

崇尚气节,保持民族尊严和人格尊严,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之一,是中华民族生存、繁衍的内在生命源泉,也是促进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儒学对此精神的形成影响甚大。孔子提倡“杀身以成仁”,孟子主张“舍身以取义”,教导人们做一个有气节的人,为了追求“成仁”、“取义”,不惜牺牲个人生命。孟子提出养“浩然之气”的思想,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这些精神熏陶感染了无数坚持真理,不怕牺牲的志士仁人,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境界。从而,崇尚气节,讲求操守的观念作为先进的中国人立身处世的普遍性原则,对于砥砺民族精神具有重大意义。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民族精神,才使得中华民族及其炎黄儿女在逆境下坚守信念,面对外来侵略,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英勇奋斗,造就了一大批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谭嗣同、邓世昌等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复兴而勇于献身的民族英雄。当前发扬这种重气节、讲操守的民族精神,以保持民族尊严和人格尊严,有助于振兴中华,促进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二)把构建工作巧妙地溶于系列文化礼仪活动之中

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简单说教肯定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我们根据文庙的实际设计出一系列文化礼仪活动,通过广大市民和学生的亲身参与,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形式多样、满足各年龄层市民需要的礼仪活动,使广大市民能够从全新的视角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激发当代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品格,在青年时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讲正气、做贡献,树立新时代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荣辱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扬尊老爱幼、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传统美德,将热河文庙作为学习传统文化的第二课堂,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从而构筑起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传统古代礼仪不仅是歌、舞、乐、礼的融合统一,更具有相当重要的文化内涵。例如,开笔礼作为我国古代人生四大礼之一,俗称启蒙,是我国古代对少儿开始识字洗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标志着少儿从此开始进入学习阶段。举办开笔礼仪式可以让儿童在凝重庄严的仪式中,感受中华民族传统的勤学苦习、尊师孝亲、崇德立志、仁爱处事的文化精粹。冠笄之礼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是汉民族重要的人文遗产。华夏先祖对于冠礼非常重视,所谓“冠者礼之始也”,《仪礼》将其列为开篇第一礼,绝非偶然。如今的成人礼仪式,意在激发青年人关于责任、仁义、孝廉等正面价值观,启发青年人爱国、进步、理性、奋进等崇高的精神品格,为参加成人礼仪式的青年们翻开人生的崭新篇章。

“其”在文言文中的作用特点 篇4

一、恰当利用方言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古汉语语音现象

学生学习文言文时,第一步应该扫清字词障碍,而字音就成了他们面临的第一个困难,文言文中有些字又比较生僻,学生容易对文言文望而却步。而语音演变具有不平衡性,它只在一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起作用。因此,一种语音演变往往在有的方言中发生,在另一些方言中不发生。而那些没有发生演变的发言语音就可以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古汉语中的一些语音现象。

如在《鸿门宴》中“……项王曰:‘赐之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彘”字,学生在学习时容易搞错它的发音,我告诉学生在宝鸡一带“猪”读作“豸”zhì,这样,学生对“彘”字的读音印象就深刻了。

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我再举了一个例子。我说,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古典诗词读起来似乎并不押韵,这是因为时代变化了,语言发展了,语音起了变化,某些字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已经发生了变化,自然不能押韵了。而这些音可能还存留在方言里,如: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本诗中的韵脚“斜”“家”“花”三个字从现代汉语读音来看不押韵,而在陕西渭南大部分地区以及客家话梅县话等南方方言中“斜”读xiá。例如:“墙上的画贴成斜斜(xiáxiá)子了。”学生觉得很有意思,这才恍然大悟。

二、恰当利用方言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文言文词义

古汉语中的一些词义学生不太容易理解,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方言,有些词义就会迎刃而解。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词的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包括词义范围的变化、感情色彩和词义轻重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多困难。

1.借助方言可以理解文言文词义范围的变化现象

词义范围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和词义的转移。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容易忽视词义的变化,用现代汉语去解释一些古词词义,如果借助方言中留存的一些古词词义,学生会很容易理解词义的变化。

如:《孔雀东南飞》:“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这里的“床”已经不是现代所说的床,它已经发生了词义的转移,是“长凳子”。我告诉学生陕西合阳方言中把“长条的坐榻”叫“床”,把小凳子叫“床床”。这样,学生对这里的“床”就能很好地理解了。

2.借助方言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词义感情色彩和轻重的变化

文言文中的一些词的感情色彩和轻重在现代汉语中发生了变化,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用现代汉语去推测它在文言文中的色彩或轻重,这就给学生学习文言文带来很多问题,适时恰当借助方言可以帮助学生轻松理解这种变化。

如在教学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时,课文中有“可以无饥矣”“黎民不饥不寒”,同时也有“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学生问这里的“饥”与“饿”是否可以互换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从古汉语角度讲,“饥”和“饿”是同义词,但是二者存在意义轻重上的差别。“饥”表示一般意义上的饿,“饿”是因长久吃不上饭,饿得很严重,已经是一种病理现象。为了使学生对这两个词理解深刻,我借用今天关中方言里这两个词义来区别这两个词。我告诉学生,在今天关中方言里,老一辈人话里的“饥”保留了古代这一意义,肚子饿了,关中人说“肚子饥咧”,如“还不收工,肚子都饥咧。”只有非常饿时才用“饿”,而且一般还要加上程度副词修饰,如“饿很”“饿太太”,意为非常饿。所以,这里“饿莩”不能说成“饥莩”,因为“饥”程度太浅,而“饥”也不能换成程度深的“饿”。

三、恰当利用方言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文言文语法

文言文语法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很枯燥,在教学中必须借助一些方法使文言文语法学习生动起来,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提高,而方言中就留存有一些文言语法现象,恰当借用方言中的一些语法来解释文言文语法,能使学生觉得文言文语法原来如此生动,教学效果自然会很好。

如在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文中有一句“恐惧殊甚”,这里的“殊”“甚”都是“非常”的意思,放于形容词“恐惧”后,这种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大相径庭,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我告诉学生关于方言程度副词的使用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不同,一般大多是在形容词或副词后加程度副词“很”“太”或“很很”“太太”,如“害怕很”“多太太”等,这种语法结构正好与这里的“恐惧殊甚”结构相同。

总之,只要我们善于把握,勤于发掘,方言可以在古汉语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也会大大提高。

上一篇:机械设备维护保养计划下一篇:沧州市农村信用社优质文明服务规范管理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