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鉴赏

2024-09-18

文言文鉴赏(通用6篇)

文言文鉴赏 篇1

一些研究文言文教学的论文谈到有些教师通常把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注释和翻译上, 讲究“字字落实, 句句过关”, 恐有遗漏, 甚至“字斟句酌”, 对一些专家都感到困惑的文言词语也不放过, 学生成了被动接受字、词、句的工具。有些教师教法僵化, 按一定的程式介绍了作者、时代背景后, 就开始逐字逐句地串讲, 讲完后再进行所谓的“内容概括”、“中心归纳”。教师“独霸课堂”, 喋喋不休, 出现了“学生懒, 老师勤”的现象。学生觉得“学文言文难, 难于上青天”, 文言文教学“少、慢、差、费”, 课堂气氛沉闷。其实最能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自读课文”, 是教师的一块自留地, 精耕细作, 再加上自己的独创, 兼之博采众长, 教师就能将文言文运用得娴熟自如。

一、精心导入, 激发兴趣

导入, 是教师在讲授课文之前, 围绕课文用一段话引入新课, 对学生起引导激趣作用。解题导入是必不可少的, 有些文章的题目, 不是点明了所写中心, 就是概括了主要内容或者表明了文章的文体。有的可以介绍文章的背景资料, 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如教《出师表》时, 可以先介绍“表”的特点和当时三国的形势, 这对于理解诸葛亮的忠心耿耿大有裨益。有的可以通过介绍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讲授《送东阳马生序》时, 可以先让学生列举古代人勤奋好学的例子, 如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等故事。此外, 我们还应该适时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服务于文言文教学, 让学生从声音、文字、图像等方面整体感知文言文的魅力, 这些手段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顺应初中学生心理和能力发展规律

初中生经过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 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概括能力, 以及一定的文史知识和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从儿童时期过渡到青少年时期, 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觉得自己长大了、懂事了、走向成熟了。于是他们在学习、生活中, 希望得到尊重, 希望有自己的发言权, 希望获得成功的快乐, 喜欢表现自己。

教师把文言文“自读课文”的学习和课堂完完全全地交给学生, 自己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是按规律办事, 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 而任何事物只要遵守规律、不违背规律, 就会蓬蓬勃勃地发展。“自读课文”是学生大显身手的天地, 学生当然高兴。他们觉得老师尊重他们, 认为他们有能力, 能够自己学习, 这是老师对他们的信任。

三、多维评论, 含英咀华

文言文是古人留给今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大多数文言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 值得我们反复琢磨、细细推敲。我们要肯定学生对教材的独特理解, 鼓励学生对教材进行纯朴评价, 这些都是阅读再创造的具体内容。如“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等蕴含了做人处事的道理的优美文章。此外, 还要理解文言文中包含的“人文”因素, 如学生个体阅读时产生的情感体验、独特理解、个人感悟等, 可借此提高自身修养、提升道德境界。如阅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时, 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理解,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有学生认为这是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 有学生认为被官场抛弃的作者能有这份闲情欣赏大自然美景是难能可贵的, 有学生认为这既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 又有自己不能尽忠朝廷的抱怨。这些多元评价都是值得肯定的, 是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课文进行理解得出的结论。

四、培养自学能力,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教师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是为了将来学生不需要教师的帮助, 自己可以在课外博览群书、刻苦钻研, 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学习或步入社会后, 读书学习会成为他 (她) 生活中的第一需要。

这是信息时代和全球化时代的要求, 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首先必须培养人们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喜欢读书的习惯。这个世界变化特别快, 只有了解它、熟悉它, 这个世界才会有你的一席之地, 这时广泛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 无论是读书还是上互联网, 都要求有较强的阅读或自学能力。

五、方法指导, 强化训练

方法指导是训练的基础, 训练的内容是学生获得的文言基础知识, 练是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必要手段, 练是学生不断积累文言文知识的过程。首先, 要指导学生掌握文言文基本知识结构, 文言文基本知识结构主要包括通假字, 如“寒暑易节, 始一反焉”中“反”通“返”;古今异义, 如“妻子”一词在现代文中指老婆, 而在文言文中则是指老婆和孩子;词类活用, “陈胜王”中的“王”是“为王”的意思, 名词作动词;一词多义, 如“寡人反取病焉”、“则久已矣”中的“病”的意思分别是“辱”和“困窘不堪”。此外, 还要对常见的文言句式进行指导, 让初中学生比较好地掌握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及一些固定的句式结构。在学生初步掌握的基础上挑选一些能体现归类思想的重点语句和句式, 让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 不断积累丰富初中文言词汇量, 对于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是大有帮助的。

六、教师要做“服务者”而非“管理者”

在以往的教学中, 教师往往担任管理者, 侧重于“传道授业”, 忽视“解惑”。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 教师首先将重点、难点和需掌握的东西都传达给大家, 在学生看来一切足矣, 没有需要再问或者疑惑的问题。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接受知识的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笔者认为, 教师做“服务者”就是侧重“解惑”的职责。在初期的教学中, 教师是移动的百科全书, 学生在遇到不理解的内容时可以直接寻求帮助, 除非必要, 教师不能将自己的观点或是自己的好恶传达给学生, 教师只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自学和理解, 不能对学生提出纲领性的条条框框以束缚思维;在后期的教学中, 教师以“服务者”的身份将从学生那里搜集的信息整理成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 在总结的时候对不同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

摘要:目前, 学生觉得“学文言文难, 难于上青天”, 文言文教学“少、慢、差、费”, 课堂氛围沉闷。传统教学方式已严重束缚学生的思维, 遏制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因此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成为当下语文教师迫在眉睫的工作。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自学能力,文言文鉴赏

文言文鉴赏 篇2

“文公亲自戴盔披甲,跋山涉水,经历艰难险阻,征讨东方诸候国,虞、夏、商、周的后代都来朝见秦国君王,这就已经报答了秦国过去的恩德了。郑国人侵扰君王的边疆,我们文公率诸侯和秦国一起去包围郑国。秦国大夫不和我们国君商量,擅自同郑国订立盟约。诸侯都痛恨这种做法,要同秦国拼命。文公担心秦国受损,说服了诸侯,秦国军队才得以回国而没有受到损害,这就是我们对秦国有大恩大德之处。

“不幸文公去逝,穆公不坏好意蔑视我们故去的国君,轻视我们攘公,侵扰我们的淆地,断绝同我国的友好,攻打我们的城堡,灭绝我们的滑国,离间我们兄弟国家的关系,扰乱我们的盟邦,颠覆我们的国家。我们攘公没有忘记秦君以往的功劳,却又害怕国家灭亡,所以才淆地的战斗。我们是希望穆公宽免我们的罪过,穆公卜同意,反而亲近楚国来算计我们。老天又眼,楚成王丧了命,穆公因此没有使侵犯我国的图谋得逞。

穆公和攘公去逝,康公和灵公即位。康公是我们先君献公的外甥,却又想损害我们公室,颠覆我们国家,率公子雍回国争位,让他扰乱我们的边疆,于是我们才有令狐之站。康公还不肯悔改,入侵我们的河曲,攻打我们的涑川,劫掠我们的王宫,夺走我们的羁马,因此我们才有了河曲之站。望东方的不通,正视因为康公断绝了同我们的友好关系。

文言文鉴赏 篇3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是: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从《语文课程标准》的规定中不难发现,课程标准只是对写作提出了几点笼统的要求,大致是说最终都写什么样的文章,但是对如何写作这样的文章却缺少建议。2013年人教版语文教材编排了写作内容,不仅仅是以前的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了,从编排的意图来看,写作已经提上日程,逐渐被重视,但是与单元的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并不大。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下册语文的阅读和写作分别是:

从单元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来看,教材编排不是按照文体编排,而是按照主题,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方面横向编排,没有纵向的系统,写作自成体系,很多阅读和写作编排关系不大,如描写要生动,仅编在了动物单元,写景、写人的单元同样涉及到描写,而且更加需要。为了更好地将写作教学贯彻落实到平时的教学中,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尽量保持阅读和写作一致

阅读内容编排是以主题为主,口语交际与写作的内容就应该和单元主题保持一致,写法上应该为写作提供借鉴,不应该脱节。如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是动物单元,但是写作口语交际是马的世界,并没有让写动物,阅读和写作联系不大。编排的主题是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进行编排的,只有横向的联系,没有纵向的连贯性、系统性,而写作还没有和主题内容一致,自成系统,阅读和写作严重分家,如果不能保证四篇阅读一致,至少选择一篇典型的阅读进行写作教学,如设计一篇情境随笔化阅读和写作统一。如学完写景的单元可以设计一篇实地观察景物的文章,把在本单元用到的写景方法运用到写作之中,我曾经在教完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的课文后,设计了一篇随笔化作文课《感受秋天》,带领学生去校园或公园感受秋天的变化,要求学生写出景物的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并能做到情景交融。学生兴致勃勃而且高质量地写出了带有生活和文学色彩的文章。

二、教研组增加集体备课时间,确立教学重难点

学校应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检查,将小组备课落到实处,课备得不够充分不如不上,备课主要是确定好本课和本单元的重难点,围绕重难点集中设计教学内容,另外,备课小组要有整体感,考虑到单元的联系、本册和其他册的联系,做到真正熟悉教材,不重复啰唆,在阶段学习中把该学习的内容夯实,如在教授九年级(上)第三单元小说单元时,可以根据课文的主要特点确立导学案设计的重点。《故乡》是以人物的变化揭示主题,可以侧重分析人物形象;《孤独之旅》多处运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我的叔叔于勒》则侧重情节的巧妙安排进一步刻画人物形象,所以可以分别从小说的三要素其一去体会小说的阅读和写作。

三、确立六册书的阅读和写作具体的教学目标

每课目标、每单元目标、每册目标,都要考虑到六册教材,最好按照文体划分,争取做到连贯、具体,避免初三进行总复习时,很多习题和板块学生没有接触,如仿写、漫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阅读技巧等还要耗费时间系统化,在初一、初二这个阶段就应该对这些内容进行有序地接触,落实到导学案中。这个过程应该很费时费力,必须依靠集体的智慧,如果能让每位教师了然于胸,就都可以做到高屋建瓴了。

四、阅读教学进行单元授课,侧重落实阅读考点并为写作打好基础

七年级学会记叙文阅读,八年级学会说明文阅读,九年级学会议论文阅读。比如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是说明文单元,可以在一篇典范的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中学习判断说明方法,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学习九年级(上)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议论文单元时,学习寻找议论文的论点,梳理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根据论点补充论据等中考考点。而记叙文单元除了教授阅读知识还要注重写作重点,如七年级(上)第三单元写景单元中《春》用多种修辞写景;《济南的冬天》抓住景物的特点。教学时每一课时侧重一点即可,写作时学生自由选择方法写景。再如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和七年级(下)第三单元都可以用作写人教学,用多种描写方法写人,写人要抓住特点,传记要抓住人物的主要性格和最大贡献等进行有梯度的写作教学。一篇文章重点学习一个方面,如果设计导学案时这样去把握教材而不是面面俱到,才能真正地做到用教材,让学生在感悟中掌握阅读和写作的方法。

五、利用学校和班级举办活动的契机进行写作教学,写后按照阅读教学内容进行修改

利用活动写作可以做到书写真情实感,随时记录,如军训、艺术节、作文比赛、演讲比赛、法制讲座、汇操表演等。但是前提是教师在学生参加活动前就要为学生布置写作要求,如重点观察哪些人、哪些事,按照什么顺序观察,如何注重详略,怎样提炼主题等,写完作文再根据要求进行修改讲评,与近期学习的写作内容保持一致,如果一味地写而不注重提示和讲评,这样的写没有多大的进步,反而会让学生失去写作的兴趣,而变成只为应付作业。

文言文鉴赏 篇4

一、在诵读与品鉴中感悟文本中语言的音韵美

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 比如《陋室铭》 (刘禹锡) 《岳阳楼记》 (范仲淹) 等在语言的组织层面均具备句式整齐、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等美学特质。教学时,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顺课文的前提下, 对其语言加以细细品味, 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以教学《陋室铭》为例。我曾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思考与品味下列问题:这篇铭在语言上, 相对于我们学过的王安石的 《伤仲永》, 节选自《资治通鉴》的《孙权劝学》等文言文而言, 具有怎样的艺术特点?给我们怎样的审美感受?学生通过细读深品后纷纷畅所欲言:

生:《陋室铭》虽然以骈句为主, 但也有散句。读起来有一种参差错落的美感。

生:这篇铭中的骈句比如‘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等句式整齐, 节奏分明, 音韵和谐, 给人一种听觉上的和谐之美。

生:《陋室铭》中的“孔子云:‘何陋之有?’”是散句。如此骈散结合, 使文章语言显得错落有致, 给读者带来和谐悦耳、抑扬顿挫的音乐美。

…… ……

最后, 我总结说:“同学们对《三峡》一文语言的品鉴非常到位, 也颇有心得。这正是我们今天学习《陋室铭》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现在, 我们再次有表情地高声诵读这篇课文, 以此深切体味这篇文章语言的音韵美。”

二、在诵读与品鉴中感受文本中描写的自然美

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 诸如《醉翁亭记》 (欧阳修) 、《湖心亭看雪》 (张岱) 、《三峡》 (郦道元) 等, 均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祖国江山的秀美抑或壮丽。教学时, 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深品的途径感受蕴含于其中的自然美景, 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以教学《三峡》为例。我曾采用下列途径与步骤引导学生鉴赏《三峡》文本中描写的长江之水与长江沿岸的壮丽景色, 起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首先, 我在课前从网络下载了14 张从不同角度拍摄三峡壮美景色的图片, 制作成幻灯片, 并插入背景音乐《三峡情》。新课导入时, 运用多媒体设施播放供学生欣赏。然后, 引导学生边欣赏图片边诵读课文, 找出与幻灯片中的图片相对应的课文中的语句, 并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三峡》描写了哪些自然美景?这些自然美景给自己留下怎样的审美体验?最后,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下面是部分学生的发言:

生:七百里三峡气象万千, 美不胜收。

生:三峡之水, 四季不同, 动静相生, 摇曳多姿, 尽收眼底, 令人心驰神往。

生:三峡山峰高俊, 江流汹涌, 河水清澈, 瀑布飞悬, 猿鸣哀婉, 渔歌悲凉, 景中融情, 情随景迁, 生动传神, 自然和谐。

生:三峡水“清”, 树“荣”, 山“峻”, 草“茂”, 观之, 亦诗亦画, “良多趣味”。

三、在诵读与品鉴中感知文本中人物的情怀美

文言文文本中人物的情怀美包括下列两个方面。其一, 文言文作者的高尚情操与美好品格。比如:“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这是作者刘禹锡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和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怀, 再如“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作者范仲淹胸襟开阔, 以天下为己任, 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忧国忧民的无私奉献精神;还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作者周敦颐鄙弃名利富贵, 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的具体表现。其二, 是文言文文本中主人公的高尚情怀或者伟大抱负或者君王气度。比如《陈涉世家》 (司马迁) 中主人公陈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远大理想与伟大抱负;再如《唐雎不辱使命》 (刘向) 中主人公唐雎面对强敌不畏强暴、大义凛然、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高尚品质与智慧;还如《隆中对》 (陈寿) 中刘备礼贤下士任人唯贤的君王之风等。阅读教学上述文言文课文时, 我往往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课文、鉴赏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等途径, 引导学生深切体味作者或者文本中描写的主人公的高尚情操或者美好品格, 以此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以教学《爱莲说》 (周敦颐) 为例。我首先引导学生找出文本中描写莲高贵品质的语句, 而后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何如此推崇甚至高度赞美“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秋声赋》文言文鉴赏解析 篇5

《秋声赋》文言文鉴赏解析

悲秋,是中国古代文人感怀悲己的永远主题。

《秋声赋》,欧阳子继《醉翁亭记》后的又一名篇。只是欧阳修五十三岁时,有感于“秋”所作。它骈散结合,铺陈渲染,词采讲究,是宋代文赋的典范。

文章首先以秋声起兴。一开始作者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从静到动,令人悚惊的秋夜奇声,营造了一种悲凉气氛。“初淅沥以潇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作者的想象力极其丰富,听到这秋声,想到了夜袭敌军的战士人马行军的声音。这也形象的描写出这秋声之大,之壮,之猛烈。正是秋天的潇飒。作者用风声,波涛,金铁,行军四个比喻,从多方面和不同角度,由小到大,由远及近地形象地描绘了秋声状态。并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情景交融,从而自然的引出下文。

而后第二段,作者悲秋之情油然而生。“此秋声也。胡为乎来哉?”作者从“色”,“容”,“气”,“意”四方面写出秋得特点,其色颜容貌似乎呈现眼前,其栗冽之气似乎穿透衣服直刺肌肤,其萧条之意似已围裹全身。本段语言清丽,四字一句,读来音律优美。紧接着第三段,作者又从社会和自然两个方面,对秋声进行了剖析和议论。秋天是行刑的季节,是战争的象征,所以有肃杀之气;秋天是商声,悲伤的意思;是夷,杀戮的意思。万物过盛就当杀戮。此时作者身居高位,饱尝仕途艰险,故而对秋伤怀。

第四段是文章主旨一段,作者通过无情的草木与万物中最有感情,最有灵性的人的对比,抒发议论。“百忧感其心,万物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此句说明人的忧伤劳累皆由心生,都是外物对于人施加的`压力。是自己无穷无尽的忧劳伤害了自己,又何必去怨恨秋声的悲凉呢?尤其是朱颜老去,乌发皆白,都是老去的过程,“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由此可见,作者之所以感到秋声之悲凉,其根源不在秋声,主要是当时作者面对国家和自己的处境而产生的忧思所致。这也使文章悲秋的主题得到升华。不再是仅仅因秋之萧瑟而伤己之忧伤,而是由对人生忧劳,生命凋萎的深沉叹息。

最后作者又带领我们进入那个“星河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的清冷世界。结尾处秋虫的和鸣,衬出作者的感慨与孤独。而“童子莫对,垂头而睡。”又是作者心无所依,无人可诉的凄楚。

读完《秋声赋》给我最大感触的是“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一句。这句是作者年逾五旬对人生沧桑的感慨。人的忧伤困苦都是人自己造成的,而不是秋天到了,人自然而然的悲伤。都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是人的心境差异造成了景物的情感差异,因人被外物所制,在秋天看的的都是衰败的情景。此文借赋秋声告诫世人:不必悲秋、恨秋,怨天尤地,而应自我反省。

文言文鉴赏 篇6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主要包括从整体上了解作品所描绘的人物、景物;了解形象的典型性和独异性。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主要包括分析语言所传达的情感;分析作品所运用的修辞格以及作用、效果;分析语言的风格与艺术魅力。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分析作品在构思谋篇、材料选择、人物刻画等方面的艺术特色及其表达效果;鉴赏作者运用表达技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主要包括文章的思想内容是什么,有怎样的社会意义、现实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价值判断是什么等。

实事求是地说,虽然“鉴赏评价”这个考点是较高层次的要求,但是真正在高考试卷中亮相的频率不是很高。究其原因,不外乎如下两个方面:一是这个考点是对“古代诗文阅读”而设,更多地落实在“诗”的考查上(本文只谈“文”不论“诗”);也因为其难度不低,所以古代诗歌的鉴赏题是学生心头的痛,得分率一直不高。二是文言文的阅读选段虽然立足于“浅易”,但是因为缺少鲜活的语言环境,没有实际的语用实践,学生读着“浅易”的选段时好像并不感到其“浅”、“易”;因此,命题者也不愿意为难考生,而是避难就易。

仅以近几年的高考试卷而论,似乎也只有2003年的全国卷,2005年的上海卷、浙江卷,2006年的浙江卷、上海卷有限的几套试卷考到了“鉴赏评价”。

如2005年浙江卷第14题: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借他人之口,揭示出褒城驿由宏丽变为破败的原因,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民风奢靡的不满。

B.文中“举今州县皆驿也”承上启下,是连接二、三两段的关键,表明天下凋敝与驿站破败事异而理同。

C.文章借题发挥,以一驿之兴废推及天下之盛衰,寓议于叙,切中时弊,有小中见大之妙。

D.因官制不善而吏治败坏,因吏治败坏而生民困顿,文章将批判的锋芒指向了朝廷。

这就是对“鉴赏评价”的考查。A之“借他人之口”、“含蓄地表达”,B之“承上启下”,C之“借题发挥”、“寓议于叙”、“小中见大”等说法比较集中地指向了表达技巧;A之“揭示出”、“表达了”,B之“表明”,D之“将批判的锋芒指向了朝廷”等文字比较明确地指向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正确的选项是A,因为它的理解停留在浅表层面。

又如2003年全国卷第15题:

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史家的眼光,评价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隋炀帝则爱好阿谀逢迎。

B.强调“表动则景随”,裴矩由隋入唐后,其品性也由卑下而趋于高尚。

C.借用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的事例,说明君王表率作用的重要性。

D.启示后世君王,治国时应当注意从裴矩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

考题语料由《旧唐书·裴矩传》和《资治通鉴·唐纪八》两段组成,题目要求联系文章所述及的裴矩的行迹来正确认识司马光的议论:“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这是“评价”层面的考查,涉及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综合考察原文后,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应该选出来的是B项,因为它误读了原文。司马光说得很明确,是“君明臣直”、“非其(裴矩)性之有变也”。

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即使是较高层次的“鉴赏评价”的考查,也常常是在Ⅰ卷中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的(结构独特的上海卷姑且置之不论),而且常常是要求考生“选误”。

概而言之,无论题目怎样命制,只要它属于“古代诗文阅读”的范畴,就必须认真阅读你所面对的那篇“古代诗文”,真正把它读懂,这是解题的基础。毕竟,“万丈高楼平地起”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因为是选择题,只要仔细地审读命题者所提供的备选的说法,同时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是否言之有据,即所说内容在选段内是不是有过硬的依据。旁逸斜出的无中生有,生拉硬扯的强作因果,纠缠不清的张冠李戴等是题目设置时常见的干扰手段,解题者胸中一定要有这些知识储备;是否言之有度,即要说在恰当的分寸上,实事求是。既不能无限拔高,也不能恣意贬损。

上一篇:课堂情境创设论文下一篇:后3G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