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词义

2024-10-26

文言文词义(精选8篇)

文言文词义 篇1

文言文学习中, 最大的障碍莫过于实词词义。许多学生面对文中生涩的词语不知所措, 结果影响了阅读和做题。其实对于学生来说, 虽然平时积累有限, 但是文言实词并不是无法解决的。只要抓住基本规律, 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具体来说, 以下八种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一、利用文言文句法特点

文言文中并列结构如排比句、对偶句往往是帮助判断词义的绝佳标志, 位置对称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 这样就可以由已知的词性、词义推知未知的词性、词义。例如, “灭六国者, 六国也, 非秦也;族秦者, 秦也, 非天下也”一句中, “族”与“灭”相对, 都作谓语, 可判断它们意思一致。

二、巧妙利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

汉字的表意性可以帮助我们从字形推知字义。汉字中的形声字占绝大部分, 其义符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 “禾”和五谷有关, “月”与肉有关, “皿”和器具有关, “系”和捆绑有关, “纟”与丝织品有关, “贝”和金钱有关, “歹”和死亡有关。又如, “若少屈, 冀得一归觐”一句中“觐”字, 偏旁从见, 结合语境, 可以知道它的意思是“拜见”。再如,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一句中“系”字, 根据字形结构可知组的意思是“绳索”。

三、通过语法分析

文言文中的一些词语, 在不同的语境之中, 可能具有不同的词性, 意义也就不会相同。因此, 我们可由句子成分确定词性, 进而确定它的词义。例如, “又田皆有主, 使自救其地, 必不惮勤”一句中的“勤”做“惮”的宾语, 应该是个名词, 根据语境可知, 意思是“辛苦”。再如, “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一句中, 根据“腰”在句中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它是动词, 作谓语, 意思是在腰间佩戴。

四、借助成语或现代词语

成语很好地保留了文言性, 借助成语可以有效推断出文言词语的含义。例如:

1. 收天下之兵 (短兵相接) 。

2. 声非加疾也, 而闻者彰 (欲盖弥彰) 。

3. 臣从其计, 大王亦幸赦臣 (言听计从) 。

以上这几个例子, 括号内是成语中加点词的词义, 我们平时是比较熟悉的, 借助这些熟悉的词义, 我们就可以推断出文言语句中加点词的词义。

五、利用上下文语境

一个词一般有多种意义, 只有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之中, 它的意义才是确定的。所以, 我们一定要学会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即根据上下文推究词义。例如:

1.《伶官传序》中“盛衰之理, 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一句, 联系下文“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与其所以失之”的经验教训, 我们就能很容易地推断出“人事”就是“人的作用、人的主观努力”之义。

2.《石钟山记》中“郦元之所见闻, 殆与余同, 而言之不详……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一句中“言”字, 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知道在句中意思是记录、记载。

六、联系课文旧知识

高考所考查的词语, 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相应落脚点。在考卷中, 对于某些较难理解的词语, 我们可以用心想一想, 它在哪篇课文中学过, 意思是什么, 哪种含义与这个语言环境切近, 然后细致比较, 从而推断它在此处的含义。因此, 课内学过的知识一定要记得扎实, 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例如:

1. 不速之客, 可以联系《六国论》“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 这样我们自然知道“速”是招致的意思。

2.“齐人追亡逐北”, 可以联系《过秦论》中的“追亡逐北, 伏尸百万, 流血漂橹”, 这样我们很容易找到解释。

七、根据文化常识推断

1.《鸿门宴》中项羽季父, 我们可以根据古代兄弟排行的顺序伯仲叔季知道季父意为叔父。

2.《信陵君窃符救赵》中“公子从车骑, 虚左, 自迎夷门侯生”一句, 我们都知道古代座次以左为尊, 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 足见信陵君对侯生之尊敬。今人有“虚左以待”一语。

总之, 学习文言文尤其是实词词义的推断还是有明确的规律可循的, 只要用心掌握好这些规律, 文言词语的难题将迎刃而解。

文言文词义 篇2

“常见文言实词”是指考查范围,包括通假字、异读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新大纲中列出了120个重点实词,基本上都在课本内出现过。所以,在第一步识记积累的基础上,便要掌握一些实词推断的基本方法。

一、冷僻的字尝试字形推断法:

汉语的造字法(尤其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这四种)为我们推测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的帮助。根据字形推断出词的大概意义范畴,再根据上下文,就可以确定词的具体含义。通常来说,凡形旁从“禾”与五谷有关;从“贝”与金钱有关。如:“不赂者以赂者丧”

赂即贿赂。

例:①金就砺则利

(《劝学》)

②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劝学》)

③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秋水》)

⑤生而眇者不识日

(《日喻》)

解析:

①“砺”,“石”旁。推断它可能与一种“石”有关,查字典得到“砺”:“磨刀石”。

②“骐骥”,“马”旁,可能是一种“马”,准确义项为“骏马”。

③“昳”,“日”加“失”,联系上下文“形貌昳丽”,联想到“昳”可能表现的是一种美丽,这种美丽让“日”失掉光彩。

④“涘”,水旁,当与“水”有关,“水边”义。

⑤“眇”,从目从少,联想到少目的含义,可推知为眼盲。

以上介绍了推断实词词义时应掌握的三个技巧,当然它们不是灵丹妙药,只是在释义困难时可以拿来试一试。对实词的理解,关键还是看这个词所处的具体语境,一切推断的技巧都应在具体的语境中发挥作用。

1、引导练习:

(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

绳索(2)金就砺则利

(《劝学》)

磨刀石(3)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

踩、踏,翻译时可以引申为“据守”

2、小试身手:

(1)平民虽平价不能籴

买进粮食(2)自放驴,取樵炊爨

(3)可以独飨白粲。

飨,食用; 粲,米一类的东西(4)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双目失明

二、通假推词义法

1、引导练习:

(1)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2)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2、小试身手:

(1)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

“顿”通“钝”:不锋利(2)以身徇国

“徇”通“殉”,捐躯,牺牲(3)张仪至秦,详失绥堕车,不朝三月

“详”通“佯”,假装

方法指引: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是理顺文句的一种障碍,但我们只要根据通假字规律,就可以推出本字的含义来。通假是文言文使用词语的特殊的语法现象之一,用了通假的词语从通假的角度去理解才符合语境。

三、对称结构推断法

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在同一位置上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相对或相反。

例句:

①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六国论》)

②通五经,贯六艺

(《张衡传》)

③栗深林兮惊层颠

(《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过秦论》)

⑤时浓雾半作半止

(《游黄山记》)

解析:

①②③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可以互为释义。它们的义项分别是①更加②精通③使„„战栗震惊。

④句中“蒙”和“因”的意思相近,“因”解释为“沿用、沿袭”,由此再结合“蒙”的上下文可以推断“蒙”为“继承”义。

⑤句中“作”和“止”的意思应该相反,“止”是“停止”义,那么可以反向推知“作”当为“起来”义。

1、引导练习:

(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破——下,攻下(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反义对文,“终日”意为“整天、时间长”——“须臾” 意思为“时间短”

(3)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

灭——族,消灭

2、小试身手:

(1)齐人追亡逐北

亡——北,逃亡的人(2)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用——以,被任用(3)非世而恶利

厌恶名利——反对世俗

练习:解释下列词语1 ①岭峤微草,凌冬而凋;并汾乔木,望秋先损

②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③通五经,贯六艺

④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徙隶则心惕息

⑤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

牧:统治,治理

⑥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反复吟玩

治:安定,太平⑦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殚:竭尽

⑧饥岁之春,幼弟不饷;穰岁之秋,疏客必食

穰岁:丰年

① “凌”和“望”是反义对文,由“凌”的意思“越过”就可以推知“望”的意思是“未到”。②“沐”与“浴”相对,由“弹冠”“振衣”可推知,“沐”是“洗头”,“浴”是“洗澡”。③由“通”可知“贯”的意思为“通晓,精通”。

④前后两个分句意思相近,见到“狱吏”就吓得磕头,看见“徒隶”心里就感到“恐惧,害怕”。

方法指引:

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列结构较多,在对称的句式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有相同、相近,或者相反、相对的特点,利用它可以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

四、邻字推断法

例如: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2、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同义复词:“敝”:疲劳 再如:

1、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同义复用。“冲”即“幼”,意思是“年幼”。

2、(2006年湖北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徒高谈虚论

徒:只是 B及有试用,多无所堪

堪:胜任 C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

纠:纠正 D本为羁旅

羁旅:寄居 C项“纠”与“劾”同义对举,当为同义复词,“劾”是“弹劾”的意思,因此推知“纠”应为“检举、告发”之义。

五、语法分析法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一个“朝”字就有三种义项:

①早晨——朝服衣冠

②朝廷——于是入朝见威王

③朝见——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这里“朝”的三个义项之间的区别还比较明显,但是有些文言实词的几个义项间的差别却不是很明显,如《劝学》文后练习中“绝”字的5个义项:

①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以为妙绝

④佛印绝类弥勒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这时要想一下子给以准确的解释就比较困难。笔者以为利用语法结构先来确定多义词的词性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在词义上差别很大,但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还是一致的。除了一个特殊句式——“倒装句”以外,文言文中的句子也是按“主+状+谓+定+宾”的顺序排列的,所以其相应成份上的词的词性也与现代汉语相一致。即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谓语一般是动词,定语一般是形容词,状语一般是副词。所以我们翻译实词时就可通过分析这个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所充当的成份先判定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义项。如对上文中“绝”字的解析如下:

①句中“绝”前面是主语“群响”和一个字“毕”,这里“毕”不可能是谓语而只能是修饰“绝”的状语,否则结合上下文讲不通,由此可推知这个“绝”在句中的语法成份当是谓语,是动语,译为“停止”。

②句中“绝”字修饰的是宾语“境”,可知“绝”在这里当是形容词作定语,解释为“与世隔绝的”。

③句中“绝”修饰的是形容词“妙”,句中成份当是副词作补语,可意译为“到了极点”。

④句中“绝”修饰的是谓语动词“类”,当是副词作状语,解释为“非常”。

⑤句中“绝”后面跟的是宾语“江河”,推测可能是动词作谓语,译为“渡过”符合上下文的语境。

以上对“绝”字5个义项的分析,倘能一眼看出词义自是最好,倘不能一眼看出,则很有必要由分析句子成份入手以首先确定词性。纵观五、六两个单元文言文后的实词练习,此方法皆很实用。

例如:

1、左右欲刃相如

刃,做动词用,指“杀”

2、将军披坚执锐

披和执,做动词,坚固的盔甲,锐利的兵器

3、履至尊而制六合做名词,登上

4、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状语,乘车)

5、未报秦施而伐其师

(名词,恩惠,好处)

6、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动词,责备)

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名词,过错)

8、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动词,看)

9、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名词,景色)

10、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名词,宫殿)小试身手:

1、(优孟)多辩,常以谈笑讽谏(2005年全国Ⅲ卷)辩,应是名词,辩才,口才

2、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应是名词,柴

3、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短:揭短,说坏话 解释词语:

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动词,向西、南方向开)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动词,推崇)塞者凿之,陡者级之

(动词,开凿台阶)

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把„„当作鱼肉(任意宰割)】

君子病无能也,不病人之不知已

(担忧,忧虑)

六、运用旧知法

(一)联系课本中学过的同一文言实词

例如:张苍罢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 可联系:《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意思是:偏爱。再如:除南清河太守 可联系:李密《陈情表》“除臣冼马”,意思是:授予官职。

再如: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译文: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为自己服务,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的。

可联系:《师说》: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004年全国:

岁凶,汝旁诸县多盗

凶:不吉利 联想:《齐桓、晋文之事》“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凶:庄稼收成不好 2005年湖北:

李超,字魁梧,淄之西鄙人

鄙:粗俗 联想:“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边境、边邑)“越国以鄙远” 《烛之五退秦师》(把„„当作边邑)鄙:边邑

(二)借助于成语中的相同语素

例如: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可联系:成语“疾风劲草”、“欲盖弥彰”、“相得益彰”

——疾,大;彰,明显、显著。

2、善才绳之

可联系:成语“绳之以法”——制裁

3、斯言虽小,可以喻大

可联系:成语“家喻户晓”、“不言而喻”——明白,通晓

4、(07年福建)今姑贷汝

可联系:成语“严惩不贷”——宽恕、饶恕 还可联系成语,名言警句,“以旧解新”,“以熟解生”。

如: ①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日薄西山

接近

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不速之客

招致,招引

③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

疾风知劲草 强

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求全责备

寻求,寻找 联系成语: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 敝帚自珍

(破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

望而却步

(后退)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前倨后恭

(傲慢)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望风披靡

(倒下,后退)举类迩而见义远

闻名遐迩

(近)势拔五岳掩赤城

出类拔萃

(超出)

七、语境分析法

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我们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例如:①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②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两句同出《石钟山记》,①句根据前文语境可知,“言”为“叙述”之意。②句我们联系整篇文章的语言环境及历史背景来看,渔工水师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所以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实原因,却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故“言”为“记载”之意。

根据具体的语境推断,就是我们常说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依据上下文语境和常理逻辑的判断,借已知的信息去推求未知信息,这是最重要的方法。例如:庆封出猎,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虿诛封。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齐人以为让,又去鲁而如吴。王予朱方,荆灵王闻之,率诸侯以攻吴,围朱方,拔之,得庆丰„„乃杀之。

诛: 讨伐

方法指引:

语境法也就是根据上下文相互制约的关系,推断出该词的含义。“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要把握一个实词的含义,决不能离开它生存的语境,有时上下文之间存在着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这恰恰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

高考文言文翻译中词义的“推断” 篇3

1.根据字形推断词义。如:

(1)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家中窥见(这种情形)的人,都诧异惊愕,不能猜测(我)的意图。(2006年江西卷)

“瞷”,与“目”、“间”有关,可推断为“从间隙中看”,即窥视、窥见。

(2)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家门前种有一棵槐树,枝繁叶茂,(善人公)时常在树下煮粥给饥民吃。(2007年湖北卷)

“糜”从“米”,词义在“米”字上;现有词语“糜烂”,可知“糜”为“烂米”,即“粥”。

2.根据通假推断词义。如:

(3)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百姓,是我们的百姓。发放粮食救济他们,有什么不好?(2006年江苏卷)

(4)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土木工程再度兴起,百姓被征集调遣搞得疲惫不堪,这不是用来侍奉上天的做法。(2006年江苏卷)

(5)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于是想到我对书的(痴迷),确实与刘伶对酒(的痴迷)没有什么区别,正担心刚刚发誓却又随即违背。(2006年江西卷)

(6)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君王不向往王道,不追求仁政,(侍奉国君的人)却谋求使国君富有,这是让像夏桀一样的暴君富有啊。(2006年福建卷)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候不用原来该用的字,而用另一个跟它的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因此,我们可以从字音找到字的通假关系,用本字来解释通假字。上述几例中,都考查了对通假字的理解。例(3)中“振”通“赈”,译作“救济”;例(4)中“罢”通“疲”,译作“疲惫”;例(5)中“畔”通“叛”,译作“违背”;例(6)中“乡”通“向”,译作“向往”。

3.根据已知词语推断词义。如:

(7)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有人)屡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但没有读过。(2006年上海卷)

“披”,成语有“披古通今”、“披文入情”等,可推断为“翻阅”、“阅读”。

(8)向之笑者,咸求假焉。——先前嘲笑他的人,都来向他求借。(2006年安徽卷)

“假”,成语有“狐假虎威”、“假途伐虢”,可推断为“借”。

(9)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害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2006年天津卷)

联系“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可推知“无乃……乎”为“恐怕……吧”。

(10)从衣文之媵七十人。——使七十个穿华丽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随。(2007年湖南卷)

“文”本义为花纹,“衣文”就是穿着有花纹的衣服(华丽的衣服)。

(11)夫子若有不豫色然。——您似乎有不快乐的样子。(2007年福建卷)

成语有“不豫之色”,可知“豫”为“喜悦”、“快乐”之义。

(12)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接连几代为农夫,父亲因仗义为朋友而死,儿子因尽忠为国君而死。(2007年江苏卷)

句中的“死”是文言文中的为动用法,《陈涉世家》中“死国可乎”中的“死”即是这种用法。为动用法的翻译一般可采用“为(谁、什么)而(怎么样)”的格式。

4.根据词的构成(同义复合词、反义复合词)推断词义。如:

(13)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有了小的过失,又不忍督责鞭笞。(2006年湖北卷)

“捶楚”为同义复合词,“捶”是“打”的意思,可推断“楚”在此与之同义(楚,本为名词,指用来打人的荆条)。“捶楚”即“鞭笞”、“责罚”。

(14)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如果想治理天下(或“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还能有谁呢?(2007年福建卷)

“平治”是同义复合词。这里“平”和“治”作形容词用,是“太平安定”的意思;作动词用,是“治理”的意思。当然,视作使动用法,译为“使……太平”也是可以的。

(15)身虽瘁臞,犹未有益。——自己即使憔悴、清瘦,还是没有益处。(2007年湖南卷)

“瘁臞”为同义复合,可根据“瘁(面带黄色、憔悴)”推断“臞”为“清瘦”之义。又可根据字形(“臞”为“癯”的异体字),推断“臞”为“清癯”、“清瘦”之义。

5.根据句子的构成(同义对举、反义对举)推断词义。如:

(16)而其弊常丰缛而寡实。——但它的弊病常常(在)词藻华丽缺少实际内容。(2006年湖南卷)

“丰”和“寡”是一组反义词,据此可推断“缛”和“实”互为反义。“寡实”指缺少实际内容,可推断“丰缛”为词藻华丽(缛,本指华丽的装饰)。

(17)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您因为一人的赞美而召用我,一人的诽谤而赶走我。(2006年全国卷Ⅱ)

句中“誉”和“毁”、“召”和“去”分别互为反义。借助“誉(称赞)”可推知“毁”为“诽谤”,借助“召”可推知“去(使……离开)”为“赶走”。

(18)与其得罪于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与其从能够提升我、能够罢免我的君王(那里)获罪,不如在不能把我怎么样的百姓(那里)忍受怨恨。(2007年江西卷)

《出师表》中有“陟罚臧否”,本句中“陟”与“黜”反义对举,“黜”为“罢免”、“废黜”之义,可推断“陟”为“提拔”、“提升”之义。

6.根据句式推断词义。如:

(19)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2006年重庆卷)

“崇俭”即“崇尚节俭”,“虑远”即“思虑深远”,“喜奢”即“喜好奢侈”,由此可推断“乐近”与“虑远”相对,为追求眼前的快乐之意,即“及时行乐”。

7.根据语法结构推断词义。如:

(20)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老朋友中有来送礼的,他都不接受。(2006年辽宁卷)

“遗”常用为动词,当“赠送”讲,在句中作“致(送)”的宾语,应理解为名词“礼物”。

(21)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2006年江苏卷)

“衣冠”的陈述对象为“槐”(人名),名词活用为动词,翻译为“穿衣戴帽”。

(22)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已经用刑法处置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的自新之路。(2006年重庆卷)

“目”带宾语“之”,显然用作动词,译为“看待”。

(23)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郭生因此感激狐狸,常常置办(美味的)饭菜,供给狐狸吃喝。(2007年广东卷)

“德”的对象为“狐(狐狸)”,应作动词理解,“感激(恩德)”之义。

(24)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谢晦高兴,不再设置防备,全部精锐部队遍布江面,顺流而下。(2007年江苏卷)

“设”为动词,“设置”的意思,据此可推断“备”为名词,指防守的设备。

8.根据语境推断词义。如:

(25)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一把竹椅,用它来坐;一张木床,用它来睡。(2006年江西卷)

句中的“床”字应作何解?联系下文的“坐”可推断为“椅子”。“榻”则可根据“卧”推断为“床”;现代汉语中有“下榻”一词,据此也可推断句中的“榻”应理解为“床”。

(26)吾于此人,不足久矣。——我对于这个人,不满意已经很久了。(2006年上海卷)

句中的“不足”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不足”,根据语境,应翻译为“不满意”。这句话表明了李德裕对白居易的态度。李把白的文章沉入箱子,蒙满灰尘,根本不看;碍于刘禹锡的面子,拿出来打开,但马上又卷了起来。这是为什么呢?他的一番话道出了个中缘由:“吾于此人,不足久矣。其文章精绝,何必览焉!但恐回吾之心,所以不欲观览。”原来他对白居易抱有成见,不满意他已经很久了,不想任用他。李德裕明知白居易的文章写得好,却从来不看,是怕看了以后改变自己对白居易的看法,说明李德裕是在有意压制白居易。文章最后拿贾谊与之类比,强调了白居易和贾谊一样,虽然才能出众,但遭人贬抑,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这样前后贯通起来看,“不足”只能理解为“不满意”。

(27)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所以说“夔一个人足够了”,不是“夔一只脚”(一条腿)。(2007年天津卷)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鲁哀公问孔子:“乐正夔只有一只脚,是这样的吗?”)鲁哀公为什么要问这样的问题呢?文章接着讲述了其中的缘由。“夔”精通音律,是舜帝任命的“乐正(乐官之长)”。夔“正六律,和五声”,使天下大服。有人想增加乐官,舜帝说:“……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意思是说,夔能调和音律,使天下太平,像他这样的人有一个就足够了,不再需要增加什么人了。结果“若夔者一而足矣(像夔这样的人有一个就足够了)”被传成“夔一足(夔只有一只脚)”,与原意大相径庭,文章正是用此例来论证“传言不可以不察”的观点。因此,句中前一个“足”应理解为形容词“足够”,后面的“一足”是“一只脚”的意思,“足”应解释为名词“脚”。

要准确地推断词义,往往需要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互相印证。在所有的推断方法中,结合文意来理解词语的意思是最重要的。

总之,文言词义的推断,一要充分利用已知信息,二要充分观照语言环境。因此,文言词义的推断能力实际上是一种以基本知识为依据的综合思维能力。

文言词义联想推断法摭谈 篇4

关于创新和发现, 新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 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 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敢于探异求新, 走进新的学习领域, 尝试新的方法, 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

基于这种提倡创新发现的理念, 在多年文言教学实践中, 笔者带领学生有效践行了一种活学活记文言词义的方法———联想推断法, 也就是运用已知或已记住的文言相关知识, 通过积极有效的联想, 推断、发现未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一种创新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 就对这种联想推断法的几种形式分类论述之。

一、常用语联想———此中有真意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一脉相承, 早已浸润于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时至今日, 在广泛沿用的常用语汇中, 依然保留着古汉语历久弥坚的身影, 流传着许多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而这恰为这种联想推断法提供了条件。

先举一简单的例子。“者”是一文言常用词语, 作助词用时,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 在九曲黄河润泽的这片国土上, 即使一位目不识丁的老者, 他也绝不会听不懂“记者”“作者”“死者”“目击者”“获奖者”“挑战者”“勇者无敌”“胜者为王”这些带有文言助词“者”的常用语的意义, 更不用说有过一定文言阅读量的广大中学生。大量的“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 (常用语境) 早已把这个文言常用词语完全融入了现代汉语常用语之中。因此, 在教学文言助词“者”的意义和用法时, 我就引导学生联想以上这些带有文言助词“者”的常用语, 通过揣摩归纳这些常用语汇的意义, 同学们就能轻而易举地理解、识记文言助词“者”的这种意义和用法了。

再来看文言虚词“之”。它的很多种意义和用法在现代汉语常用语中都能找到清晰的印记。教学中, 我们同样可以通过联想一些常用语汇轻松推断、归纳出它的多种意义和用法。

(1) 结构助词, 相当于“的”。见于“丝绸之路”“世界之最”“自由之声”“二分之一”等。

(2) 代词, 指代人或事物。见于“公之于众”“置之度外”“既来之, 则安之”等。

(3) 指示代词, 相当于“这、那”。见于“之前”“之后”“之间”等。

(4) 语助词, 放在主谓结构之间, 取消其独立性。见于“桃之夭夭”“兴之所至”“德之不高”等。

(5) 语助词, 协调音节, 无意义。见于“溜之大吉”“手之舞之”“久而久之”等。

(6) 语助词, 宾语前置的标志, 无意义。见于“何惧之有”“何陋之有”“学之不讲”等。

其他的如“而、也、何、所”等文言词语的意义或用法也都可以在一些常用语汇中找到验证, 这里不再赘述。通过联想常用语汇推断、归纳出文言词义, 可谓“得之易”也;而后又在常用语境中无数次地玩索、回味, 可谓“记之牢”矣。

二、复合词联想———感君缠绵意

古汉语中有许多以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单音词为词根的并列式同义复合词, 如行旅、愿望、谤讥等, “行”即“旅、旅客”, “愿”即“望、希望”, “谤”即“讥、谴责”。文言阅读中, 有时我们正可以利用同义复合词的这个特点做出由此及彼的联想推断, 从而轻松化解疑难。如教学《种树郭橐驼传》一段文字, 我就引导同学们做出了以下这些复合词联想推断。

问者曰:“以子之道, 移之官, 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 官理, 非吾业也。然吾居乡, 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若甚焉, 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尔耕, 尔植, 督尔获, 早缫而绪, 早织而缕, 字而幼孩, 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 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吏者, 且不得,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若是, 则与吾业者其亦有乎?”

(1) 移之官理———联想“治理”一词, 推知“理”即“治、治理”。

(2) 若甚怜焉———联想“怜爱”一词, 推知“怜”即“爱、怜爱”。

(3) 官命促尔耕———联想“督促”一词, 推知“促”即“督、督促”。

(4) 勖尔植———联想“勖勉”一词, 推知“勖”即“勉、勉励”。

(5)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联想“慰劳”一词, 推知“劳”即“慰”, 为“慰劳”之意。

(6) 且不得暇———联想“闲暇”一词, 推知“暇”即“闲”, 为“闲暇”之意。

(7) 故病且怠———联想“懈怠”一词, 推知“怠”即“懈”, 为“懈怠”之意。

(8) 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联想“类似”一词, 推知“类”即“似”, 为“类似”之意。

当然, 根据联想推断出的词义只是一种可能的词义, 还需根据具体的语境作进一步的确认。下面几种联想推断法也是如此。

三、成语联想———还顾望旧乡

成语既是现代汉语常用语, 又脱胎于古汉语, 成语中的词素往往保留了其在古汉语中的一些基本意义。因此, 有时候, 当我们遇到陌生不解的文言词语, 就可以联想含有这个词语的某个或几个熟知的成语, 借助成语的意义推断出该文言词语的意义。如:联想“不刊之论”推知“刊”为“更改”之意, 联想“不足为训”推知“训”为“法则、准则”之意等。

再以教学《游褒禅山记》一段文字为例:

夫以近, 则游者众;险以远, 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 不随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 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 而又不随以,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之, 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 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针对以上加点的文言词语, 我引导学生做出了以下这些成语联想:

(1) 夫夷以近———联想成语“化险为夷”“赴险如夷”“夷为平地”等, 推知“夷”为“平、平坦”之意。

(2) 而人之所罕至焉———联想成语“人迹罕至”“罕言寡语”等, 推知“罕”乃“稀少”之意。

(3) 而又不随以怠———联想成语“消极怠工”“孜孜不怠”“笃新怠旧”等, 推知“怠”乃“松懈”之意。

(4) 无物以相之———联想成语“吉人天相”“辅相天地”等, 推知“相”为“辅助”之意。

(5) 然力足以至焉———联想成语“心不在焉”“善莫大焉”等, 推知“焉”为兼词, “于此”之意。

(6) 其孰能讥之乎———联想成语“孰能无过”“孰轻孰重”“孰是孰非”等, 推知“孰”为“谁”之意。

四、文句联想———门前旧行迹

高中生, 尤其是高三学生, 已有大量的课内和课外的文言阅读, 拥有可观的文言知识储备, 因此, 教学中我就引导他们在遇到陌生的文章中难解其意的文言词语时, 不妨开动脑筋努力寻找之前所学课文的什么句子中恰好含有这个词语, 而这个句中该词语的意义又是我们已知的, 然后据此推断出新的文句中该文言词语的意义。这就是所谓文句联想法。

以下面这则全国高考文言阅读语段为例。

来护儿, 字崇善, 未识而孤, 养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 甚有感训, 幼儿卓荤;初读《诗》, 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 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其志, 及长, 雄略秀出, 志气英远。会周师定淮南, 所住白土村, 地居疆场, 数见军旅, 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 宇文忻等镇广陵, 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进位上开府, 赏物一千段, 仁寿初, 迁瀛洲刺史, 善政, 频见劳勉, 炀帝嗣位, 被追入朝, 百姓攀恋, 日不能出境, 阕上书致请者, 前后数百人。 (节选自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II)

针对文段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我们可做出如下文句联想———

(1) 养于世母吴氏———联想《师说》“不拘于时, 学于余”句和《伶官传序》“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句, 推知“于”为“被”之意。

(2) 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联想 《将进酒》“会须一饮三百杯”句和《望岳》“会当凌绝顶”句, 推知“会”为“一定”之意。

(3) 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联想 《苏武传》“单于壮其节”句, 推知“壮”乃意动用法, 意为“认为……壮, 钦佩”。

(4) 以善政闻———联想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勇气闻于诸侯”句和《逍遥游》“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句, 推知“以……闻”为“凭借……闻名”之意。

(5) 累日不能出境———联想 《张衡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累召不应”句和《王羲之题扇》 (《兰亭集序》延伸阅读短文) “后为其父误刮去之, 门生惊懊者累日”句, 推知“累”为“多”之意。

(6) 诣阕上书致请者———联想 《桃花源记》“及郡下, 诣太守, 说如此”句和《隆中对》“由是先主遂诣亮”句, 推知“诣”为“到”之意。

“联想无限自由。”实际文言阅读中, 几种联想方法常常是多管齐下, 各显其能。就拿上文所举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II选段来说, 除了上述文句联想外, 还可灵活运用其他几种联想方法。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教学设计 篇5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教学设计

江苏省盱眙中学 封士亮【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准确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学会知识迁移,提高解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考点导读—方法总结(考题导析—规律总结—方法点拨)—训练拓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文言实词的学习进一步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讲练议结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

一、【故事导引】隆庆时,绍兴岑郡候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己,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小组合作】请问文中的“弄璋”“ 弄瓦”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寻找有效信息:“我夫人有娠”(娠:怀孕)“果双生一男一女” 答案:弄璋:生男 弄瓦:生女

二、请你猜测一下下面两个句子中的划横线的词的含义。

1、“有飞骑犯法,善才(人名)绳之”,你能准确解释“绳”这个词吗?

2、“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有异言,则杀之。道济趋下阶,叩头曰:‘武皇帝在上,臣道济如有异心,速殛(jí)之。’”你能推断出“殛”的意思吗?答案:绳,制裁。通过成语“绳之于法”可以得知。殛,诛杀。通过语境可以得知。在文言文的复习中,实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虽然历年来高考文言文实词大多来自课本,但由于语境的变化,加上词语词义本身的丰富性,我们要准确把握文言实词的词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解答技巧,无疑对我们是有帮助的。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掌握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

一、通假分析法【因例说法】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2、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倍”通“背”,违背

3、畔主背亲 “畔”通“叛” 背叛

4、被鹤氅衣。“被”通“披”,穿着 【方法阐释】通假分析法:通假字在古代汉语中运用相当普遍。对于一个词,当我们用本义及其引申义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时,我们就应该想一下它是否借用为与其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另一个词。【小试牛刀】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2013年高考全国卷)答:分析:振通“赈”,救济

2、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2011年高考全国卷)答:“长”通“掌” 执掌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杖剑谒太祖于临濠 杖:拿着 B.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

翼:保护C.徇镇江、丹阳、丹徒

徇:掠取 D.贼非吾主敌,盍趣降 趣:归顺【答案】D 【解析】趣:通“促”。副词,马上、迅速。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11重庆)

A.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 籍:登记 B.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 趣:通 “趋”,前往 C.使者采木且及柳 且:将要

D.公仰视木顾使者曰 顾:回头看【答案】 B【解析】趣:cù,通假字“促”,催促,督促的意思。文言实词的理解不仅仅要掌握它的常用义项,更需要娴熟地根据上下文进行甄别

二、字形分析法【因例说法】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 ①殒身不恤(牺牲)②抚军厚赉成(赏赐)③系燕父子以组(绳子)④丰则贵籴,歉则贱粜(卖出米)⑤冀得一归觐(拜见)【方法阐释】字形分析法:汉字是表意文字,“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字多能直接反映出其本义;形声字占汉字总量80%,它的形旁往往是表意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表意的形旁来推测这个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补充】

1、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与兵器有关

2、从“马、牛、羊、豕、犭、鸟、虫”者与动物有关

3、从“(言)、辶(走)、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小试牛刀】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的含义:

1、“有牧人御众之才”(统治,治理)

2、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小箱子)

3、迨诸父异爨,东西多置小门。(灶台,烧火煮饭)

4、“彀士十万人”(弓箭手)(田地)

5、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6、直言不讳(因有所顾忌而不敢或不愿说)

7、生而眇者不识日(瞎,双目失明)

三、知识迁移法【因例说法】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09年海南、宁夏卷)A.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摄:代理B.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婴:环绕C.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薄:削弱D.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 乘:追逐【分析】第一项中可见史记选读中“周公乃践祚代成王摄行政当国”,摄:代理;第二项中而刘夙婴疾病,婴:缠绕;第三项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薄:迫近。第四项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乘,追逐,这里指一个接一个地出现。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①汝罪宜死,今姑贷汝。贷: 解释“贷”的意思:(联系成语——严惩不贷,贷即宽恕。)②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速→不速之客→招致、邀请)【讨论总结】成语中保留大量文言词语,可以帮助推断词义【方法阐释】知识迁移法:高考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或者我们熟悉的成语、词语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来确定试题中的实词词义。另外,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小试牛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分析】浪遏飞舟。《沁园春.长沙》;阻拦,截断

2、诸贵假以劲弓:【分析】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借给(语段阅读)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2013年高考广东卷)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夙儒张覃者未第 第:科举考中 B.推辱主帅 推:追究C.不痛绳之 绳:捆绑 D.复命知益州 知:掌管【分析】参考答案:C、约束 制裁 痛绳(严厉地制裁)联系成语——绳之以法,以法律纠治不法之人。指犯罪者接受法律的制裁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登景泰二年进士 登:升职。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录:记载。C.振巩昌、临洮饥民 振:救济。D.勒石纪之而还 勒:铭刻【分析】参考答案:A、考中,考取 联系成语——五子登科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①势拔五岳掩赤城(拔→出类拔萃→超过,胜过)②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薄→日薄西山→靠近)③吾亦望汝副其心(副→名副其实→符合)

四、结构分析法【因例说法】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追亡逐北(败逃者、打了败仗逃跑的军队)2.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尽、竭尽)3.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腰佩、腰戴)4.祠祝毕,刍狗捐;淳精流,糟粕弃(丢弃、抛弃)[简析] “帽”与“环”相对,“带”与“腰”相对,“带”为动词,“腰”也为动词,“腰佩”之意。

4、祭祀祷告结束了,刍狗就应抛弃;醇酒已经流出来了,糟粕就要抛弃。“捐”和后文中“弃”对应,故解释为“丢弃、抛弃”。【方法阐释】结构分析法:文言文中对偶句、并列词句很多,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这些对应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反,相近(相同)。【小试牛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 ①人众车舆:(众多)②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遭受)③讲章句,课文字而已:(学习)④ 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其小善:(大体,大的方面)

五、语法分析法【因例说法】解释加点的词语

1、范增数目项王。(目,处在谓语的位置上,词性为动词,解释为用眼睛示意)

2、有飞骑犯法,善才(人名)绳之。(之为代词,绳处在谓语位置上词性为动词,解释为制裁)

3、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处在宾语的位置上,词性为名词,解释为险固的地势)

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处在主语的位置上,词性为名词视力)【方法阐释】语法分析法: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除了“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外,文言文的句子是按“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的顺序排列的。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小试牛刀】解释加点的词语

1、履苍莽中:(“履”在本句中充当谓语,应该解释为动词“踏”。)

2、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官:谓语,动词,做官。)

3、妻马氏,解衣更母湿衣,奉糜食母,抱衾寝母。(“寝” 为使动用法,意为“使……就寝”。)

4、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多”带上了宾语,活用为动词,意为“赞美,赞赏”。)

六、语境分析法【因例说法】解释加点的词语

1、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欺骗”)2、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褒义,顽皮)【方法阐释】语境推断法: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我们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有些句子的实词还需借助句子外部语境来推断,才能上下贯通。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文言实词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推断出其意义。【小试牛刀】解释加点的词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13四川)履祥尝谓司马文正公光作《资治通鉴》,秘书丞刘恕为《外纪》,以记前事,不本于经,而信百家之说,是非谬于圣人,不足以传信。乃以《尚书》为主,下及《诗》、《礼》、《春秋》,勒为一书,名曰《通鉴前编》。A.知向濂洛之学 向:崇尚 B.造诣益邃 邃:精深C.履祥倾赀营购 赀:钱财 D.勒为一书 勒:镌刻【答案】D、编纂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13江苏)丰在台省,常多托疾,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丰疾未满数十日,辄暂起,已复卧,如是数岁。A.其父不愿其然 然:这样 B.及即尊位 及:等到C.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制:节制 D.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 诫:警告【答案】C,制度【综合训练】薛潭学讴①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注释:①唱歌解释加点字:①未穷青之技:

②自谓尽之: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翻译划线句子译文:

文言实词词义巧推断 篇6

1. 运用形训,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解释词的本义。

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例(1)径造庐访成。造:到

例(2)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觐:拜见

“造”形旁为“走”,而“庐”是处所,不难推断与此相关联的词义应该是“到”、“去”,“造”字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等)显然与句义不符合。“觐”的形旁为“见”,“归”是回家,故而可判断“觐”释为“拜见”是正确的。

2. 运用声训,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解释假借义。

例(3)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例(4)伯王之业,不从此也。

“翼”与“翌”字形相似,读音相同,“翌”的含义是“次于今年、今日的”,则“翼日”就是“翌日”,即“第二天”。“伯”与“霸”声母相同,古音接近,句中的“伯”就是“霸”的通假字,“伯王之业”即称霸称王的功业。

3. 借助成语来推断词义。

解释文言实词时,如果能联想到含有这一语素的成语,理解词义就省时省力了。

例(5)在官清恪,未尝闻私。 恪:谨慎而恭敬

例(6)吾亦望汝副其此心。 副:符合

例(7)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给:满足自己

例(8)善才绳之。 绳:捆绑。

今有成语“恪遵功令”、“名副其实”、“自给自足” “绳之以法”。以上成语中加点词的词义,我们平时相对熟悉。借助它们,可以做出判断:例(5)、例(6)、例(7)正确;例(8)对“绳”的解释有误,应释为“依法处置”。

4. 借助句内语法结构来推断词义。

例(9)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确实

例(10)其罪当与童贯等。等:(童贯)等人

例(11)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

例(12)登辞疾不受。疾:急速

“信”可以作名词(如释为“信用”)、动词(如释为“相信”),也可以用作副词(如释为“确实”)。分析例(9),句中“难求”是谓语,而“信”修饰“难求”,作状语。状语一般由副词或形容词充当,再结合语境就容易判断“信”是“确实”、“实在”之义。分析例(10),句中主语为“其罪”, “与童贯”是状语,而“等”应该是句子的谓语。所以它是“一样”、“等同”之义,而非“等人”、“等等”。再看例(11)句中的“樵”作“取”的宾语,应该是名词“柴”,所以解释为“打柴”明显有误。例(12)中的“疾”也是名词,谓语是连动式“辞”与“受”,“疾”是“辞”的原因,前面省略介词“以”,联系上下文,应译为“病”。

5. 借助较整齐的句式来推断词义。

古人为文讲究铺陈对偶,注重节奏和谐,常常使用一些结构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同或相对的句子。把握住相关句子的结构特点,推测词义的准确性就会明显提高。

例(13)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

解释:“圣君治国”,必须发现它与“亡国破家”之间的对应关系,弄清它们有相同的语法结构,才能明确这不是主谓短语,而是并列短语,才能准确地回答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

“亡国破家”与“圣君治国”是对文。

6. 根据上下文来推断词义,即“因文定义”。

例(14)得全首领以没。 全首领:指保持高位

例(15)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绝食;断绝饮食

文言文词义 篇7

1.1汉语词义系统理论。

汉语词义系统理论, 是指词义是成系统的。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引申义和引申义是互相联系的, 它们构成词义系统。

1.2汉语词义系统理论应用的前提。

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只适用于探求词的本义。在文言文实词教学中, 有时我们需要探求词的引申义。我们要利用汉语词义系统理论解决实词教学的问题。利用这一理论的 前提是, 我们要做好两项工作, 一是探求词的本义, 因为词的引申是以词的本义为起点的。而且词的本义决定了词引申的方向。 二是沿着引申的一个或几个方向, 整理引申的系统。

2.汉语词义系统理论在中学文言文实词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在中学文言文中, 新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120个实词, 有一部分实词出现了直接与字形切合的本义, 我们可以把本义作为利用汉语词义系统理论教学的起点。也有一部分实词没有出现本义, 但是出现了引申义, 可以把引申义作为利用汉语词义系统教学的起点。还有一部分实词, 可以引进它的本义或引进它的今义, 把引进的本义和今义作为利用汉语词义系统理论教学的起点。

汉语词义系统理论的运用, 需要学生积累的词义相当丰富。然后, 利用这一方法。让学生理解一个词的本义, 进而理解这个词的引申义。或者让学生理解一个词的引申义, 进而掌握这个词的其他引申义。所以, 这一方法的运用, 在高中二年级或三年级比较合适。

2.1利用已学的本义或相关引申义进行新的词义教学。

2.1.1本义见于中学文言文, 利用本义实施引申义教学。

倍:《说文》:“倍, 反也。从人, 咅声。”段玉裁注:“以反者覆也, 覆之则有二面, 故二之曰倍。”

(1) 本义为违背、背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翻译:希望您具体地跟项王说我不敢背叛项王的恩德。 )

上老老而民兴孝, 上长长而民兴弟, 上恤孤而民不倍。 (《大学》。翻译:在上位的人扶养老人而百姓兴起孝敬之风, 在上位的人尊敬兄长而百姓兴起尊敬兄长之风, 在上位的抚恤失父的孩子而百姓不违背统治者。 )

(2) 引申义“增加跟原数相等的数”。《正字通·人部》则认为“物财人事加等曰倍”。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珠翠罗绮溢目, 车马塞途, 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观潮》。翻译: 在岸边十余里间, 满眼都是华丽的服饰。许多车马使交通堵塞, 这一带的物价突然比平时高出许多倍, 在江边, 租赁看棚的人非常多, 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会空闲。 )

(3) 引申义“越发、更加”。增加跟原来的数相等的数就更多了, 由“增加跟原数相等的数”引申为“越发, 更加”。

田家少闲月, 五月人倍忙。 (《观刈麦》。翻译:农民家里很少有空闲的时间, 五月里人们更加忙碌。 )

2.1.2相关引申义见于中学文言文 , 利用相关引申义实施新的词义教学。

安:在中学文言文中虽然没有出现“安”的本义, 但是出现了“安”的引申义“安定、安全、平安”等意义。我们可以把“安”的这一引申义当做起点实施新的词义教学。

(1) 安定、安全、平安。此为“安”的引申义。

兹安然无恙, 非神灵慑服, 安能得此? (《麻叶洞天》。翻译: 现在平安无事, 如果不是神灵慑服, 怎么能够这样。 )

(2) 稳、安稳。“安定”就意味着不用到处迁徙。引申出“稳定”。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翻译:怎样才能得到千万间宽广的房子, 来庇佑天下的百姓, 让他们都高高兴兴, 风吹不动雨打不动, 像山一样安稳。 )

(3) 安适、安逸。能安定下来 , 安稳地居于某处 , 就是“安适”“安逸”的。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翻译: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臣, 外部没有敌国外患, 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这样, 人们才会明白, 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 而安逸享乐必将导致灭亡。 )

(4) 代词, 表疑问, 相当于“什么”“什么地方”“哪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赤壁赋》。翻译:旌旗遮蔽天空, 他面对长江斟酒, 横握长矛赋诗, 本来是一代英雄, 然而如今在哪里呢?)

(5) 副词 , 表疑问 , 沛公曰 :“君安与项伯有故 ? ” (《鸿门宴》。翻译:沛公说:“你怎么与项伯有交情? ”)

2.2本义没 有 见 于 中 学 文 言 文 , 先 引 入 本 义 再 实施新的 词 义教学。

在中学文言文中, 虽然没有出现文言实词的本义, 但是可以引进它的本义, 把本义当做起点, 实施新的词义教学。例如:

堪:《说文》:“堪, 地突也, 从土, 甚声。”本义“地面突起处”。

(1) 引申义“胜任, 能承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土部》: “堪, 言地高处无不胜任也……”引申之, 凡胜任皆曰堪。

妾不堪驱使, 徒留无所施。 (《孔雀东南飞》。翻译:我不能胜任你们的使唤, 白白留着, 也没有用处。 )

(2) 引申义“经得起、受得起”。 能胜任的就经得起 , 受得住。由“胜任、能承担”引申出“经得起、受得起”。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雨霖铃》。翻译: 自古以来多情之人都为离别而感伤, 哪里能够忍受在这清秋时节分别。 )

(3) 引申义“可、能、可以”。由“胜任、能承担”引申出“可、能、可以”。

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 季鹰归未? (《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翻译:不要说鲈鱼美味, 秋风吹尽了, 季鹰回乡享福了吗? )

摘要:本文分析了汉语词义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前提, 并举例阐述了汉语词义系统理论在中学文言文实词教学中的应用。

教会学生利用成语掌握文言词义 篇8

【关键词】自主探究;学习方法;常用成语;理解记忆;文言词义;事半功倍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09)6-0065-02

初学文言文,往往感到很难。难学的原因,当然可能涉及到文字、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但对初学者来说,学习文言文最常碰到的障碍还是在词义方面,即对某些词语的意义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记忆。强行硬记,记得头昏脑胀,不久又忘了,效果很不好。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利用新旧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自主学习。为了实践新课程理念,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些文言词语可以利用现代常用的成语来理解和记忆的学习方法。这样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识,不仅容易记忆文言词义,还加强了成语知识的积累,一石二鸟,互相印证,效果极佳。在这里我把这种方法总结出来与大家共勉。

汉语的历史悠久,古今词义变化很大,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困难。而现代有不少常用的成语也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同其它语言材料相比,成语的结构和意义都比较稳定,变化较慢。因此,在今天常用的某些成语中还保存着一些古代文言的痕迹和特点。这些痕迹和特点主要表现在词汇方面。

从古到今,汉语词义的发展不外这样几种情况:一、某些词是古今都有的,词义也基本没变;二、某些字古今都有,意义也基本没变,只是在古代它是可以单独使用的词,到了现代汉语中,它成了词素,不能单独使用,只能和别的字结合构成新的词;三、有些词古代有,现在没有了;四、有些词古今都有,但词义有变化。这其中,第一种情况不会对读文言文造成太大困难,我们不去管它。至于后面三种情况,在学习中我们都可以从某些成语中得到帮助和启发。

一、古今都有的词,但古代是单音词,现代是双音词

有不少字古今意义基本未变,但在古代是词,今天变成了词素。例如“目”字,本义是“眼睛”,在古代是单音词。今天一般只用来构成“题目”、“目的”、“比目鱼”等双音节或多音节词。可是在不少成语中,它却还能独立地表示“眼睛”的意思,例如“目不转睛”、“目不识丁”、“瞠目结舌”、“眉清目秀”、“獐头鼠目”、“鼠目寸光”、“目瞪口呆”、“掩人耳目”、“一目了然”、“有目共睹”、“耳目一新”、“目中无人”、“目空一切”、“目不暇给”、“道路以目”、“满目疮痍”、“横眉怒目”、“鱼目混珠”、“琳琅满目”、“目光如豆”、“一目十行”等。这些成语中的“目”都当“眼睛”讲。可以使我们在感性上对“目”字的独立地表示一项意义更加习惯。包含这类字的成语俯拾皆是。下面再举一些例子。如“面”,意思是“脸”。今成语有“面不改色”、“面红耳赤”、“人面桃花”、“人心如面”、“人面兽心”、“面黄肌瘦”、“面面相觑”、“面如土色”等。“面”字在这些成语中都独立地表示“脸”的意思。再如“释”字,有“放下”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用在“释放”、“假释”等词中,在“爱不释手”、“如释重负”、“手不释卷”等成语中也都独立地表示“放下”、“放开”的意思。这样的例子还有“半途而废”的“途”,“不辨真伪”的“伪”,“狼奔豕突”的“奔”,“焚琴煮鹤”的“焚”,“朝三暮四”、“朝秦暮楚”的“暮”,“摇尾乞怜”的“乞”等。

二、古有今无的词

有些文言文中的词,在现代一般不再用了。例如“秣”字,意思是“喂(马)”。这个词现在基本上消亡了。但在一些成语中还保存着,如“厉兵秣马”、“六马仰秣”。像这样的词还有“投畀豺虎”的“畀”。“分道扬镳”的“镳”,“不胫而走”的“胫”,“一蹶不振”的“蹶”,“以邻为壑”的“壑”,“越俎代庖”的“俎”、“庖”,“破釜沉舟”的“釜”,“呜呼哀哉”的“呜呼”、“哉”,“功亏一篑”的“篑”,“揠苗助长”的“揠”,“罄竹难书”的“罄”,“管中窥豹”、“管窥蠡测”的“窥”,“分我杯羹”的“羹”,“不稼不穑”的“穑”等。这些成语今天还是比较常见的。对其中古有今无的词的词义,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些成语来加深记忆。

三、古今汉语都有,但今古词义都不同(这是我们学习的难点,这些词又大体分两类)

一类是古今词义完全不同的。这种词的古义在成语中保存到今天的不多。如“绸”,古代是“缠绕”义。今成语有“未雨绸缪”。“绸缪”出自《诗经·豳风·鸱鸮》:“绸缪牖户”,字面意思是“缠缚窗子和门户”。指鸱鸮在未下雨前就啄树皮修补窝巢。可见 “绸缪”原本也是“缠绕”义。今天说“未雨绸缪”,其中的“绸缪”是“绸缪牖户”的简略形式,用以比喻事前就准备或预防。知道了这个意思和出处,也可以加深我们对“绸”字古义的记忆。再如“造”字,在今天一般用“制造”义。“造”的本义是“前往”、“到(某处)”。保存这个意义的成语有“登峰造极”、“登门造访”等。

另一类是古今词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别。这一类词中,古义保存在今成语中的例子很多。例如“穷”在今天的意思是“缺少钱财、生活和生产资料”,与“富”相对。而在古代,“穷”的意思是“极”、“尽”,今成语有“穷极无聊”、“穷凶极恶”、“穷奢极欲”等,其中的“穷”就是“极”的意思。再如“穷年累月”、“势穷力竭”、“山穷水尽”、“永世无穷”、“图穷匕见”、“日暮途穷”、“理屈词穷”、“穷途末路”等例子中的“穷”都是“尽”或“尽头”的意思。由“尽头”引为“在困境”的意思,如“穷寇勿追”、“穷则思变”。还引为“寻究其尽头”的意思,如“穷理尽性”、“穷源竟委”等。“穷”的“极”、“尽”等意思在现代汉语其他场合下很少用,但在成语中却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这也证明成语确实比其他语言材料稳固,变化慢。

再如,“色”在古代也当“颜色、色彩”讲,但更常用的意思是“脸色”、“神色”。现在单用“色”字一般不能表示这类意思了。但在成语里,这样的例子却很多,如“勃然作色”、“喜形于色”、“不露声色”、“色授魂与”、“五色无主”、“大惊失色”、“面不改色”、“正言厉色”、“色厉内荏”、“谈虎色变”、“声色俱厉”等。“涕”字,今天用在“鼻涕”一词中。古代它的意思是“眼泪”。今成语有“痛哭流涕”、“破涕为笑”、“泣涕如雨”、“涕泗滂沱”等。其中的“涕”都是“眼泪”。“兵”字今天最常用的意思是士兵。它的本义是“兵器”、“兵刃”。用这个意思的成语“短兵相接”、“厉兵秣马”、“弃甲曳兵”、“兵不血刃”等。

属于这类情况的例子还有:“楚楚可怜”的“怜”,意思不是“怜悯”,而是“喜爱”,“可怜”在这里就是“可爱”、“招人喜欢”,而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可怜”。“不胫而走”、“望风而走”的“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跑”;“爱财如命”的“爱”意思是“吝惜”、“舍不得”,而不是“喜爱”;“完璧归赵”、“体无完肤”、“褐衣不完”、“覆巢无完卵”的“完”的意思是“完整”或“完好”,而不是“结束”;“币重言甘”的“币”意为“礼物”、而不是“钱币”;“学而不厌”、“贪得无厌”的“厌”意思不是“厌烦”而是“满足”;“无偏无党”的“党”是动词,意思是“偏袒”,而不是名词,意思与今天常用的“政党”、“党派”等差别很大;“日中为市”、“门庭若市”、“市井之徒”的“市”不是“城市”的意思,而是“做买卖的地方”,即“集市”;“劝百讽一”、“劝恶扬善”的“劝”意思是“鼓励”、“勉励”,而不是“劝说”;“口尚乳臭”、“乳臭未干”、“无声无臭”的“臭”,意思是“气味”,读“xiu”,而不读“chou”,意思也不同于今天说的“香臭”的“臭”。再如,“金城汤池”,这个成语,其中的四个字都与今天常用的意思有差别:在这个成语中,“金”的意思是“金属”,而不是“黄金”;“城”的意思是“城墙”,而不是“城市”、“城镇”(“城”的这个意思还保存在“兵临城下”、“城下之盟”、“众志成城”等成语中);“汤”的意思是“热水”,而不是今天说的“菜汤”、“米汤”那一类意思(“汤”字的“热水”意还保存在“赴汤蹈火”、“扬汤止沸”等成语中);“池”的意思是“护城河”,而不是“池塘”、“水池”。“金城汤池”,就是“金属造的城墙,灌热水的护城河”,意指防守严密。所以后来又有成语“固若金汤”。“金汤”就是“金城汤池”的简略说法。这样只要想到“金城汤池”这个成语,其中四个字的常用古义就都能记住了。

上面例子中举到的成语,有的保存了一些古有今无的词,有的保存了一些字在古代常用的意义。我们就可以在学习文言文时,每当碰到这样的字或词,就可以注意一下今天有没有包含这个字的成语,并弄清楚成语中这个字的意思是不是与古代常用的意思相同。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对某些字、词在古代的意义和用法加深记忆,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我们准确的理解某些今天常用的成语,可谓一举两得。

上一篇:智能家居总线分析下一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