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文言文(精选8篇)
故事文言文 篇1
1.掩耳盗铃
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自知》
【原文】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者②。欲负而走③,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④,钟况然有音⑤。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⑥。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译文】智伯消灭范氏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准备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
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
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胡涂了。
2.请君入瓮
出处:唐•张鷟《朝野佥载•周兴》
【原 文】
或告文昌右丞周兴与丘神绩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鞠之。
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与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来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译 文】
唐朝女皇武则天,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两个最为狠毒,一个叫周兴,一个叫 来俊臣。他们利用诬陷、控告和惨无人道的刑法,杀害了许多 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则 天手里,内容竟是告发周兴与人联络谋反。武则天大怒,责令 来俊臣严查此事。来俊臣,心里直犯嘀咕,他想,周兴是个狡 猾奸诈之徒,仅凭一封告密信,是无法让他说实话的;可万一 查不出结果,太后怪罪下来,我来俊臣也担待不起呀。这可怎 么办呢?苦苦思索半天,终于想出一条妙计。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把周兴请到自己家里。两个人你 劝我喝,边喝边聊。酒过三巡,来俊臣叹口气说:“兄弟我平日办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认罪,不知老 兄有何办法?”周兴得意地说:“这还不好办!”说着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来俊臣立刻装出很恳切的样子 说:“哦,请快快指教。”周兴阴笑着说:“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你 想想,还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来俊臣连连点头称是,随即命人抬来一口大瓮,按周兴说的那样,在四 周点上炭火,然后回头对周兴说:“宫里有人密告你谋反,上边命我严查。对不起,现在就请老兄自己钻 进瓮里吧。”周兴一听,手里的酒杯啪哒掉在地上,跟着又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说:“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3.高山流水
出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
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翻译:音乐才子俞伯牙喜欢弹一曲《高山流水》,却没有人能够听懂,他在高山上抚琴,曲高而和寡。终于有一天,有一个砍柴的樵夫经过,听懂了他的《高山流水》,这个人就是钟子期。俞伯牙的知音是钟子期,他们约好两年后见面,可是两年后钟子期却没有露面。俞伯牙多方打听才知道,原来钟子期已经病死了,不可能再赴他的约定,俞伯牙悲痛欲绝,他知道子期是唯一能够听懂他音乐的人,如今子期已死,再不会有人听懂他的音乐了,于是他在子期的坟头摔了他心爱的琴,也表示他对知音的敬重和珍惜。这就是那段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伯牙痛心疾首怀念子期,人们用此感叹知音难觅。
4.望梅止渴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
原文: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译文:有一次,曹操率领部队行军时一时没有找到水源,士兵们都干渴难忍。于是曹操传下命令说:“前面有一篇大梅林,梅子结满枝头,既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们听了这话,都流出口水,靠这种办法,使部队坚持走到前边有水源的地方。
5.盲人摸象
出 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洪进禅师》
原文:
《大般涅盘经》三二:“尔时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汝 见象耶?‟众盲各言:„我已得见。‟王言:„象为何类?‟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译文:
从前,有四个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可他们看不见,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齿。他就说:“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个又大、又粗、有光滑的大萝卜。”高个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不对,不对,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来。“你们净瞎说,大象只是根大柱子。”原来矮个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呢,却嘟嚷:“唉,大象哪有那么大,它只不过是一根草绳。”
6.拔苗助长《孟子•公孙丑上》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译文:
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的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以为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
急于求成,一心只想让庄稼按自己的意愿快长高,结果落得一个相反的下场。
7.入木三分 《书断•王羲之》
原文: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 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卫夫 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 涕曰:„此子必蔽吾名。‟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译文:
晋代王羲之,字逸少,是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在父亲的枕中看到古代的《笔说》,就偷来读。父亲(发现后)问:“你为什么偷我秘籍?”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说:“你看《笔说》。”父亲见他小,怕他不能守住秘密。就对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后,我再传授给你。”王羲之诚恳的请求父亲:“现在就给我用吧。倘使等到我成人,恐怕会埋没幼年的才华。”父亲很高兴,于是就给了他。不到一个月,书法便大有长进。卫夫人见了后,对担任太常官的王策说:“羲之一定是看了《笔说》,最近看他的书法,已有了老成稳重的风格。”泪流满面地说:“这孩子一定会比我还有名。”晋帝时,朝廷在北郊举行祭祀大典,更换祝版时,工人削去他的字,渗入木板三分。
8.闻鸡起舞 《晋书•祖逖传》
【原文】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译文: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9.望梅止渴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
原文: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译文:有一次,曹操率领部队行军时一时没有找到水源,士兵们都干渴难忍。于是曹操传下命令说:“前面有一篇大梅林,梅子结满枝头,既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们听了这话,都流出口水,靠这种办法,使部队坚持走到前边有水源的地方。
10.盲人摸象
出 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洪进禅师》 原文:
《大般涅盘经》三二:“尔时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汝 见象耶?‟众盲各言:„我已得见。‟王言:„象为何类?‟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译文:
从前,有四个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可他们看不见,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齿。他就说:“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个又大、又粗、有光滑的大萝卜。”高个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不对,不对,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来。“你们净瞎说,大象只是根大柱子。”原来矮个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呢,却嘟嚷:“唉,大象哪有那么大,它只不过是一根草绳。”
11.刻舟求剑《吕氏春秋.察今》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就在船帮上刻下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等船靠岸,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船已走了很远,而剑却没走,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哲理评析]
故事中楚国人滑稽可笑的做法违背了哲学中物质与运动关系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位物质的存在方式。也就是说,整个宇宙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不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具体说,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人类社会到思维领域,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文中的楚国人,虽然看到了船、水、剑的客观存在,却忽视、否认了它们的运动,是一种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的错误表现。
故事文言文 篇2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 但也是一大难点。说它是重点, 因为文言文是中国悠久文化和历史的结晶;说它是难点, 也恰恰是因为它的年代久远, 无论是词汇, 还是语法都与现代文相距甚远。因此, “高耗低效”似乎成为了文言文教学的代名词。
如果说普通中学的文言文教学尚能“高耗低效”的话, 那么, 职业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恐怕就是微乎其微了。
究其原因, 当然是与职高生自身的素质密切相关的。职业高中的学生从入学之初, 其语文基础就与普通中学的学生有一定差距, 再加上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态度等等的差距, 必然导致学习效果的差异。
但是, 作为教师, 我们不能够把职高生文言文教学实效性低的责任完全推卸到学生素质的问题上。仔细反思一下, 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是不是也陷入了某些误区, 从而导致教学实效性的低下呢?
二、文言文教学的定位
同样是文言文教学, 给予不同的学习目的和不同的学生基础, 普高教学的重难点应该侧重于文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而职高教学的重难点应该侧重于人文情感的启发与教育, 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文学修养。如果, 我们按照旧有的观念, 将普高文言教学的目的和方法强加于职高学生的身上, 这样的教学无异于揠苗助长, 其教学实效性必然微乎其微了。所以, 要提高职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 首要前提就是为职高的文言文教学准确定位———培养学生浅易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能记住一些名句名篇, 理解文言文的思想感情, 感受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有了这样一个定位, 我们职高的文言文教学不妨放下紧绷的神经, 寻找一种较为轻松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
三、运用“故事”提升文言文教学实效性
在文言文教学中, 学生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莫过于“晦涩难懂”。“晦涩难懂”, 就静不下心来听;静不下心来听, 就耐不住性子学。循环往复, 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 从何谈起。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 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要想引起职高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故事”应该是最好的载体之一了。将文言文教育融于故事情节之中, 让学生在享受故事的过程中, 学文言, 懂文言, 从而改变职高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尽可能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
(一)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 职高学生本能的, 就有抵触情绪。因此, 设计一个好的导入, 对促进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文言文学习状态,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尤为重要。用“故事”导入新课, 就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要学习文言文, 必须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作者、出处、创作意图、历史背景等等, 这些内容都是“故事”导入最好的素材。如《六国论》所涉及到的文学常识就包括:战国时期秦国的连横, 六国的合纵;北宋时期对外的政策;苏洵创作《六国论》的根本目的等等。将这些文学常识, 在新课开始前以故事的形式讲述给学生, 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又寓知识于故事, 让学生在津津有味中掌握应该掌握的文学常识, 同时也引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好奇心和积极性, 为下面的正式教学作好知识和情感上的铺垫。
(二) 故事讲解———体验情感。
等到进入了文言课文的正式学习, “故事”的作用依然不可忽视。职高学生的文言文基础本来就比较薄弱, 对于文言文中字、词、句的理解, 或多或少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对于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言课文, 如《左忠毅公逸事》、《张衡传》等,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将课文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听懂了故事, 也就理解了课文的内容。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也就更加易于掌握课文中的字、词、句等文言文基础知识。当然, 职高教材中也有不少理论性较强的文言课文, 如《师说》《〈论语〉十则》等。对于这样的一类课文, “故事”的作用就更加重要了。如果说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 学生尚且有点兴趣, 能隐约看懂。那么, 理论性较强的文言课文, 无疑就是学生的致命弱点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时不时地举些例子, 化抽象的理论为形象的故事, 降低课文的理论性, 也就是降低学生理解课文, 掌握文言知识的难度。文言文学习不仅是理解课文, 掌握文言知识的学习, 更为重要的还应该是一种文学情感的体验。尤其是对于职高的学生。他们没有升学的压力, 没有良好的文言文基础。他们不需要过多纠缠于文言文的语法知识。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体验课文情感, 提高文学修养, 培养人文素质。用“故事”来讲解课文, 正是抛开文言文表层的语法、理论知识, 直接深入课文情感的最具实效性的方式之一。
(三) 故事拓展———培养能力。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 最终目的都要转化为能力的培养, 语文也不例外。文言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培养学生能力的责任。一篇文言课文内容讲解的结束, 并不代表这篇课文教学的结束。《师说》传递的是一种尊师重道的思想。这种思想不仅仅是韩愈和韩愈所处的时代需要宣扬的。那么, 从古至今, 都还有哪些尊师重道的“故事”呢?一个关于“故事”的问题, 就将《师说》从书本里拉到了生活中, 就将文言文从古代拉到了现实。课后“故事”的拓展, 是情感的迁移, 更是能力的培养。情感上, 学生通过“故事”把文言文、书本里的情感自然地迁移到现代的, 生活中的情感。原本遥不可及的东西, 竟然如此贴近自己的生活, 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 陡然拉近。消除了这种隔阂, 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自然就提高了。学生寻找“故事”的过程, 本身就是一种联想、创新能力的培养。讲述“故事”时, 是对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点评“故事”时, 更是对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的综合培养。作为文化基础课的一部分, 文言文教学由此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充分体现了为职高学生培养专业素养而服务的教学新理念, 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故事”贯穿于文言文教学的始终, 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到调动学生体验情感, 以及最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为职高学生的专业而服务, 将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发挥到最大。这一教学方法能够实施的前提是对职业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准确定位, 是对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旧有观念的转变。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 对职业高中文化课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从而真正明确教师教学的目标和学生学习的目的, 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高耗低效”的教学效果, 将教学的实效性落在实处。
摘要:本文针对职业高中文言文教学实效性较低的现状, 重新定位职高文言文的教育教学, 灵活地运用“故事”这一形式, 贯穿于文言文教学之中,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领学生走入文言文的世界, 从而提高职业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
故事文言文 篇3
[关键词]文言文兴趣故事法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20010
初中文言文如《桃花源记》《与朱元思书》《岳阳楼记》等,都是经典美文,充满着神奇的美的力量。但多少年来,文言文基本的教学模式始终是“八字真经”——“字字落实,句句清楚”。一篇血肉丰满的美文,被肢解得支离破碎。这种模式遏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令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篇沦为学生难以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残羹冷炙”。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笔者认为,要激活文言文教学这潭死水,兴趣就是源头活水,故事就是最好的载体之一。将故事融于文言文教学中,能让学生在听故事、说故事、读故事、写故事的语文活动中,尽可能地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
那么,文言文教学又该如何借故事之力扬兴趣之帆呢?下面笔者以《伤仲永》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一、听故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初中生从下课到上课,精神很不容易集中,教师更加需要一种及时有效的方式来带领学生进入课堂。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采用故事导入,无疑是一种理想的方式,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迅速地把学生带领到相应的情境中去,为后面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笔者在执教《伤仲永》时,首先让学生聆听《程门立雪》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南宋理学家杨时能够学有所成,被奉为“程氏正宗”,成为国家有用之才,依靠的绝不仅是神童的聪明伶俐——四岁入书塾,七岁能写诗,八岁能作赋,而是他平生求学的专诚——他在四十岁时,还专程跑到湖南向程颐求教,留下了“程门立雪”这样尊
师重道的千古美谈。借此引出另一故事,即所学课文《伤仲永》中另一神童方仲永的故事,从而在比较中引起学生对方仲永最终沦落为一个普通人的思考。
这样,上课伊始就拧紧学生的心弦,把他们指引到一个美妙的故事世界里,既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致,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学习中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说故事——复述课文,体验情感
进入课文的正式学习后,故事的作用依然不可忽视。文言文学习不仅是理解课文,掌握文言知识,更为重要的应该是一种文学情感的体验。对于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言课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将课文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用复述故事的方式来理解课文,正是抛开文言文表层的语法、理论知识,直接深入课文情感的最具实效性的方式之一。
笔者在执教《伤仲永》一文时,就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工具书快速阅读课文,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按照事件发展的三个阶段,复述课文故事。
学生通过复述从中获得了情感的体验:有“神童”之称的方仲永,五岁就能指物作诗,却因被父亲当做造钱工具,“不使学”,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到二十岁左右,竟沦落为一个普通人。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接受后天教育。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如能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复述课文故事,就能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价值目标,有目的地品味和审视课文的每一个细节,对于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意蕴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如此,学生就能处在“高屋建瓴”的位置,要突破教学的难点就显得容易多了。
三、读故事——拓展延伸,美丽心灵
学生对故事有极大的阅读兴趣,教师不妨配合课文补充一些相关的故事,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强化印象,加深体会。这些故事或许当时只在学生心中激起了一层小浪花,但日积月累,就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塑造一颗美丽的心灵,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甚至可以启迪学生今后的人生。
在执教《伤仲永》时,笔者就让学生品读富有乡土气息的故事——《江郎才尽》。学生品读之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江淹在浦城期间能够“梦笔生花”,主要是在当时“蛮荒”僻远的浦城吸收了营养,激起了才思,才华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诗文题材新颖别致,文辞绚丽多彩,音韵铿锵优美,笔下自然生花。江淹离开浦城,结束放逐生涯,其后宦途得意,行文运笔大不如前,人们叹息“江郎才尽”。其实并不是江淹的才华已经用完了,而是他官位显赫,政务缠身,应酬繁多,疏于动笔。
“江郎才尽”与方仲永“泯然众人矣”有个共同点,都是忽视了后天的学习。学生从中得到“美”的教育——绝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忽视后天的教育。
补充这样的故事,讲述人世的是非、人性的善恶、人事的曲直、人生的悲喜,给学生带来了极其强烈的心灵震撼,使他们明白什么是美的善的,什么是丑的恶的,怎样与他人相处,怎样善待自然,怎样面对人生,怎样看待世界等。可以这么说,故事是最美的精神之花,能够美丽学生的心灵。
四、写故事——贴近生活,提升素养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最终目的都要转化为能力的培养,语文也不例外。文言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提升学生素养的责任。故事的编写,是情感的迁移,更是能力的培养、素养的提升。
心理学研究表明,临下课前的5分钟左右学生较易疲劳,注意力分散,学习处于被动状态。这时候,故事能再度唤起学生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让学生在故事中巩固新知,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
笔者在执教《伤仲永》的课末,就要求学生发挥想象,不改变原文情节,续写方仲永“泯然众人矣”之后的故事。有学生就这样写道:
方仲永沦为普通人后,机缘巧合,竟穿越到三国,遇见了吕蒙。吕蒙告诉仲永:自己原本只是吴下阿蒙,后在吴王孙权的几番劝说下,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才开始博览群书,学习知识,经过努力,终于学有所成,让同僚刮目相看。仲永大受触动,幡然悔悟,回到自己的时代后,从此脱胎换骨,每天都认真地学习,虚心向别人请教,最终成为一个不但精通文学,而且上懂天文,下晓地理,学富五车的人。
这样的续写,保留了故事的主要情节,抓住了方仲永的言行特点,并运用了现代意识进行改造、生发,使文本焕发出新的活力。当然,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对文章的咀嚼、形象的理解、主题的领会的基础上,抓住空白,进行细节补充,让故事情节更生动,人物形象更丰满;还可以引导学生换个角度,移个视角,在大胆想象的基础上,贴近生活实际,巧妙地进行故事新编。
总之,故事贯穿于文言文教学的始终,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到调动学生体验情感,以及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将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发挥到极致。每当学生听故事时,他们旺盛的求知欲就会感到极大的满足;学生说故事的过程,丰富了语言积累,培养了语感,发展了语言;学生品读故事的过程,其实就是综合培养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学生编写故事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联想力、想象力、创造力的训练。
当然,语文课不是故事会,教师在运用故事教学法时,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搞活课堂气氛,猎奇探秘是必要的,但切忌喧宾夺主、本末倒置,防止哗众取宠、以讹传讹、过犹不及。
[参考文献]
傅智红.让小故事“点靓”语文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2011(10).
文言文小故事 篇4
【原文】
相剑者曰:“白所以为坚也,黄所以为牣也,黄白杂则坚且牣,良剑也。”难者曰:“白所以为不牣也,黄所以为不坚也,黄白杂则不坚且不牣也。又柔且锩,坚则折,剑折且锩,焉得为利剑?”剑之情未革,而或以为良,或以为恶,说使之也。故有以聪明听说,则妄说者止;无以聪明听说,则尧、桀无别矣。
【译文】
鉴赏剑的人说:“白色表示坚硬,黄色表示韧性,黄白色夹杂就表示其(剑)坚韧,好剑埃”为难他的人说了:“白色表示没有韧性,黄色表示不坚硬,黄白色夹杂就表示其(剑)不坚硬也没有韧性。并且柔软(刀口)就会锩,坚硬就容易折断,剑容易折断并且刀口又会锩,怎么能称为利剑呢?”剑的特质没有改变,有的认为它好,有的认为它很差,是说出来的。所以有聪明的人听人说话,就可以让吹牛的人住嘴;没有明辨是非的人听人说话,那就与尧(贤明君王的代表)和桀(暴君的代表)都没区别了。
评点:
文言文成语故事 篇5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1),国人尽服之(2)。公使吏禁之(3),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4)。”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5)。
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6),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晏子对曰(7):“君使服之于内(8),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9),而卖马肉于肉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10),则外莫敢为也(11)。”
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月(12),而国人莫之服(13)。
【注释】
(1)灵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公元前581年至前548年在位。好:(hào)喜好。丈夫:成年男子。 (2)服:穿。 (3)使:派遣。 (4)带:衣带。 (5)相望:彼此看得见,指到处。 (6)寡人:寡德之人,君主对自己的谦称。 (7)对:回答。
(8)君:您,对对方的尊称。内:指王宫内。 (9)犹:如同。
(10)何以:即“以何”为什么,疑问代词作介词“以”的宾语而前置。
(11)则:那么。莫:没有人。否定性无定指代词。为:指穿。
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训练 篇6
(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①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①长:做首领。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子无敢食我也:(2)兽见之皆走: ..(3)吾为子先行:(4)故遂与之行: ..2.翻译下列句子(1)天帝使我长百兽
(2)子以我为不信
3.根据故事内容给题目写出相应的成语。4.请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1)“何不试之以足?”(2)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而置之其坐 通(2)反归取之 通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先自度其足 何不试之以足 B.宁信度 无自信也 ....C.郑人有且置履者 遂不得履 D.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3.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1)反归取之()(2)何不试之以足()(3)至之市而忘操之()()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
5.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可相信尺码而不愿相信自己的脚”?
列子学射
列子①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问:“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②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请于关尹子()(2)又以报关尹子()..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2)因释其耒而守株 ..(3)冀复得兔(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 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宋人为什么不会再得到兔子?
5.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一类人?它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未穷青之技()(2)秦青弗止。()..(3)响遏行云。()(4)薛谭乃射求反()..2.翻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3.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一毛不拔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方拔一根()(2)既欲做人()..(3)拔之()(4)不胜痛叫()..2.翻译画线句子。
3.文中有一成语是,它的意思是: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⒈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楚人有涉江者().(2)其剑自舟中坠于水().(3)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4)舟已行矣,而剑不行().2.翻译句子。
(1)是吾剑之所从坠。(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 现实生活中,也不乏类似于刻舟求剑这样的故事,请你举出两个事例来。
揠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2)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3)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4)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2.宋人疲倦的原因是什么?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1.解释加点词:
(1)田登作郡,自讳其名()(2)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3)触者必怒()
(4)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2.翻译下列句子。
吏人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译文: 3.这个故事的大意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达,即:
4.你认为,田登是个怎样的人?
愚人食盐①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②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③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④食盐。食已口爽⑤,返为其患。
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至于他家(愚人)B.更为益盐(增加)C.况复多也(再)D.返为其患(通“反”)2.翻译句子。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3.文中“愚人”之“愚”具体表现在哪里?造成这一表现的原因是什么?
4.文中“主人与食”的“食”和“便空食盐”的“食”解释上有何区别?
5.这则短文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道旁苦李
王戎①七岁,尝②与诸③小儿游④。看道边李树多子⑤折枝⑥,诸儿竞⑦走⑧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⑨。
1.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尝与诸小儿游
②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2.你认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 请:(2)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说:(3)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好: 2.请你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的大意:
3.这则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3.南郭处士本不会吹竿,可他却为齐宣王吹竽多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参考答案
《郑人买履》译文:有一个想买鞋子的郑国人,事先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上它。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忘了带尺寸,就对卖鞋子的人说:“我忘了带尺寸。”就反回家拿尺寸,等到他又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脚去试一试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狐假虎威
1.(1)不(2)跑(3)你(4)因此
2.(1)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2)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3.狐假虎威
4.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假借别人的权威,招摇撞骗的人,也说明做事如果不加以分析,往往被假象迷惑。)
郑人买履
1.(1)坐-座(2)反-返 2.D 3.(1)尺码(2)履(3)到、往;尺码 4.(1)(你)怎么不用其所长脚试试它呢?(2)(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啊呀。5.因为他是因循守旧的教条主义者。(言之成理即可)
列子学射
1.(1)向(2)告诉
2.你知道你射中的缘故吗?
3.说明了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道理。
守株待兔
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那个农民便放下他的犁耙,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野兔没有再获得,而他自己也成了宋国人的笑柄。
1.(1)跑(2)放下(3)希望(4)自己
2. A
3、兔子是不会再得到了,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4. 因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只是一个偶然现象。
5.讽刺了企图不劳而获的人,同时也说明了当时政策的腐败,讽刺官员的愚笨 启示: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薛谭学讴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自己就以为学完了,于是便告辞离开。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那歌声使树木振动了,使空中的飞云停住了。薛谭(听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能回来(继续学习唱歌),(从此)一辈子不敢再说回去的事了。
1.(1)尽(2)不,没有(3)阻止(4)道歉 2.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再也不敢说要回家。3.有,是他那知错能改,变骄傲为虚心的态度。
一毛不拔
译文:一猴子死了,被带到地府见到了冥王,求冥王让他转世为人。冥王说:“想要做
人,就必须把你身上的毛拔干净。”说完就叫夜叉动手拔猴子身上的毛,只拔了一根,猴子就忍受不了拔毛之痛,冥王笑着说:“畜生,看你连把根毛都受不了了,要怎么做人!”
1.(1)才,刚;(2)已经;(3)代词,代“猴毛”;(4)忍不住 2.看你一毛不拔,又怎么能做得人?
3.一毛不拔;原意是一根毫毛都不肯拔出来,形容十分吝啬自私。
刻舟求剑
译文: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刻下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1、吕氏春秋 吕不韦
2、①渡江 ②从 ③寻求 ④但是
3、①我的宝剑是从这儿掉落下去的。②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荒唐了吗?、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拔苗助长
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的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以为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
1.拔 疲倦 干枯 给苗锄草 2.拔苗所致。
3.围烧“尊重自然规律,违背规律,欲速则反为害”来答即可。
【寓意】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讳,避讳,畏忌人家直称的名字 称为 违背,冒犯 全,全部 当差的书写告示说:“本州按照惯例放火三天。”并把告示牌挂在街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田登为了让百姓避讳自己的名字以致闹出了笑话,可见,他是一个典型的思想僵化而又爱依仗权势作威作福的专制蛮横的封建官僚。
愚人食盐
1.(1)给(2)原因2.愚人发现食物因盐好吃之后就空口吃盐。3.做事要把握尺度,不能走极端;认识事物不能一知半解。(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
七、《处之不易》1.啖:吃。肴:莱。其:他。以:因为。2.殷仲堪刚任(做)荆州刺史,正赶(遇或碰)上水灾荒年3.人不能因为身份地位的变化而改变原来的品行、志向
八、《邴原少孤》1.C.2.略3.言之有理即可
九、《东坡诗文》1.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2.(1)像(2)这(3)夸耀(炫耀)3.士大
道旁苦李
1.①曾经和很多小孩子一起玩。
②(这棵)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2.我认为王戎是一个聪明、善于观察思考的孩子。
滥竽充数
1.请求 高兴 喜欢
2.滥竽充数
故事文言文 篇7
事实上, 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也常常 感到学生 对文言文学习没有 兴趣, 甚至对文 言文有一 种莫名的 恐惧感。有的教师没有给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 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没有在文言文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和改变, 更没有想到解决眼下问题的好办法。有的学生学习方法也不对, 认为学文言文就是会翻译就行了, 于是, 买一本翻译书, 把文言文当做现代文来学;有的学生则是依靠死记硬背, 肢解文章。因此, 我们经常 会看到这样的现状:教师备课时, 花了大量时间弄清每个字词的意思, 然后在课 堂上很费 力地逐字 逐句讲给 学生听;除了少数学生在拼命地记字词的翻译外, 多数学生昏昏欲睡, 反应冷淡, 课堂气氛非常沉闷。这种现 状导致的后果就是, 教师不喜欢上文言文课, 学生要不是为了考试, 大多数没兴趣学习文言文。
如何化解眼下文 言文教学 和文言文 学习的困 境?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一、激发兴趣
首先, 我们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克服因大量的文言字词带来的阅读障碍以及由此带来的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恐惧感, 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 便是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我们要让学生感觉到, 学习文言文不只是为了对付考 试, 也不能简 单地用“有 用”“没用”来衡量, 而要让学生深刻地意识到今天为什么还要学习文言文。
1.文言文是沃土, 它凝聚了 中华民族 的智慧和 思想, 是中华文化的宝藏。学习文言文, 可以从中 吸取民族语言和民族思想的精华, 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如今, 孔子学院在世界各 地遍地开花, 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热情高涨, 作为中国人, 岂能对自己优秀的民族文化漠视不顾?
2.学习文言文, 可以帮助 我们了解 当时的社 会现状, 倾听先民的声音, 了解古人生活和思想状态, 从中寻取今人的生存智慧等。比如, 诞生至今 已有2500多年历史的《孙子兵法》, 是美国西点军校和哈佛商学院高级管理人才培训必读教材, 也是影响了日本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郎一生的经典, 通用汽车CEO罗杰·史 密斯更认为它应是商界必备的实战手册。
3.“腹有诗书气自华”, 学习文言文, 可以帮助我们修身养性, 更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思想认识, 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 提高自己的素质。比如, 在吟诵《陋室铭》《桃花源记》《爱莲说》等经典作品时, 实际上就是在与古人对话, 与古人交流, 并且从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追求和精神寄托。
4.每个中国人都有自觉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 不能让民族优秀的文化在我们这一代断了层。有人说, 今人的重任就是记住历史的刻痕,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5.学习文言文, 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文言文的文辞之美, 可以帮助我们训练语感, 在品读赏析时无形中提高了语言能力和鉴赏能力。同时, 我们也可以从学习过的文言文中, 寻找到写作资源, 借鉴到写作技巧。
二、授之以渔
帮助学生认识到了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 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后, 接下来更为重要的是, 怎样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文言文不太难, 而且学有所得, 这就需要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具体方法。
1.课堂上, 尽量减少对文言知识, 尤其是文言语法知识的分析讲解, 重视学生对文章内容和文章思路的整体感知与理解, 避免学生认为学文言文就是简单枯燥的字词翻译。
2.引导学生更多地品味文言文中的思想之美、文辞之美。比如学习必修二的《诗经·氓》, 不能只是简单地介绍《诗经》“六义”, 不能简单地只是引导学生把诗歌读懂, 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聆听三千年前华夏先民的吟唱, 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的大辉煌。一首短短 的诗歌, 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有鲜明的人物形象, 有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有对社会不公的控诉……即使在今 天看来, 那个女子的形象依然真实丰满, 亲切鲜明。《诗经》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 让我们领略到了中华民族“文学的源头”的艺术魅 力。我想 , 站在这样 的高度帮 助学生解 读文本, 深度阅读, 定会深深地吸引学生, 感染学生。
3.在学生整体理解文章内容和行文思路后, 要帮助学生学会“读懂”文章的方法。比如:
(1) 借助语言环境、语法特点, 推测关键词句的意义和用法。
(2) 培养学生自己解决文言字词意思的能力。我们引导学生用“译读”的方法进一步检验对文言字词、文言语法的掌握, 即用手指着文言文的原文, 不看注释, 不看笔记, 不看译文, 大声读成现代文, 遇到“卡壳”的地方, 顺手勾画, 继续读下去, 之后回头看, 一篇文章字词有障碍的地方多则也就十几二十处。接下来把遇到的问题,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翻资料、问教师问同学的 方式, 再加之教师适时提问、适时点拨, 学生基本能做到字字落实, 把课文内容弄通弄懂。这样, 既培养了学生 的自学能力, 也训练了学生的语感以及根据语境推断词义的能力, 非常高效, 也非常受学生欢迎。
(3) 教会学生 做文言文 试题。没有理 想分数的 支撑, 学生是不会主动进行文言文学习和文言文训练的, 教师必须想办法让学生品尝到“甜头”, 即教给学生做题的方法, 让他获得理想的考试成绩。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 文言文考试题神秘的面纱下是有方法可循的, 文言文的学习和训练肯定是有效的。比如, 在指导学生做翻译题的时候, 我归纳出了“四个一”的方法, 即划一划 (划出朗读节奏) , 找一找 (按照赋分, 找出采分点的地方, 重点翻译) , 补一补 (如果是省略句, 一定要把省略的地方补充完整, 句子意思才表达得清晰完整) , 顺一顺 (翻译完后, 要整体读一 遍译文, 看看合不 合文意, 合不合逻辑, 有没有语病) 。一段时间训练下来, 学生养成了很好的做文言翻译题 的习惯, 做题能力 也相应的 得到了提高。
三、阅读
在高中阶段, 要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应试能力, 仅仅依靠教材内几篇文言文的学习, 显然是不够的, 必须要在有一定厚度的文言文的“土壤”上, 才能孕育出更好的花朵和果实。因而, 我们加强了对学生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指导, 加大了对学生课外文言文阅读量的要求。比如, 在高一上 学期, 要求学生 阅读司马 迁《史记》中的10篇“世家”、10篇“本纪”和10篇“列传”。因为《史记》的文字较为浅显, 初高中教材从中选取的篇目也比较多, 而这三部分大多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 有一定的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鲜明, 学生阅读起来困难不大。再如, 高一下学 期, 要求学生 精读《论语》。下面, 我以《论语》的课外阅读指导为例, 谈谈具体的阅读指导方法。 (注:为了方便学生阅读和教师指导, 全班学生一起买了《〈论语〉译注》一书进行阅读。)
1.读。在阅读课上, 全体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 不看注释, 自行阅读《论语》原文, 读完教师指定的一章后, 对自己搞不懂的字词, 马上查字典, 或者看注释和原文翻译, 直到把所读内容全部读懂。
2.诵。在初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学生大声朗读原文, 反复熟悉课文, 逐步加强理解, 直至背诵。我们常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学 生通过反 复诵读, 由读对、读通到读懂。每 个月, 进行一次 《论语》“班级吉 尼斯”背诵活动, 学生到科代表处进行背诵, 评选出当月背诵《论语》成绩最好的学生, 给予表扬奖励, 这也极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
3.思。《论语》是仅次于《圣经》的世界第二大畅销出版物, 它的思想价值毋庸赘言。千百年来, 它深刻影响着中华 文明, 甚至影响 了东南亚 乃至世界 上其他地区。但在今天看来, 里面的一些思想或言论有一定的局限性, 也决定了其中不乏需要我们批判地吸收的地方。因此, 学生在精读时, 我提出了“取其精华, 思其糟粕”的阅读要求, 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圈点批注, 随时写下阅读心得;读完一章, 好好思考一下, 哪些“精华”开启了自己的心智, 哪些“糟粕”引起了自己的思考。再加之阶段性写读书笔记, 开交流分 享会等, 把阅读的 效用最大 化。学生不仅要“读懂”, 更要“读深”, 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比如, 有学生在读书笔记中写道:“《论语·季氏》中, 孔子曰:‘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友直, 友谅, 友多闻, 益矣。友便辟, 友善柔, 友便佞, 损矣。’孔子认 为有三种有益的朋友, 分别是正直的人, 讲信用的人, 见闻广博的人。还有三种有害的朋友, 分别是曲意奉承内心无真诚的人, 当面恭维背后毁谤的人, 花言巧语而无学问的人。这对自己交友甚至为人处世有了很大的启发, 启发自己要做怎样 的人, 交怎样的 朋友。”也有学 生写道:“《论语·为政》篇中, 子曰:‘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孔子分明是在提倡‘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如此这般, 社会责任感从何谈起?怪不得现实社会中, 在面对他人处于困境中时, 有那么多冷漠的看客!”同时, 我还建议 学生多多阅读名人读《论语》的感悟, 比如于丹的《〈论语〉心得》等, 领会名家从中感悟到的智慧, 借此开阔自己的视野, 提高自己的认识。
4.用。在教学中, 我发现学生的作文经常存在“缺氧”的现象, 缺少作文素材, 缺少深度分析。为了进一步把阅读的作用最大化, 我想除了引导学生从《论语》中汲取到思想智慧, 还希望学生能把论语中的一些故事、一些名言等记下来, 充当自己的作文素材, 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克服写作时无米下锅、空讲道理的窘境, 让自己的作文锦上添花。
文言文教学的确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但是只要我们勇于探索, 大胆实践, 还是能够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学生的新路子。我通过“激趣”的办法, 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文言文的魅力和价值, 克服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恐惧心理和抵触心理, 培养了他们对文言文的亲近感。接下来, 我授之以渔, 激活文言文的教学方法, 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具体方法, 让他们学有所得, 学有所获。最后, 通过延伸拓展阅读, 变传统的教 师讲深讲透为学生的学深学广学透, 不断开拓学生的思维, 将文言文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建立新的课堂教学结构, 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努力使文言文教学走出低效的怪圈,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以中学语文教学重难点的文言文阅读作为切入口和突破口, 详实地介绍了文言文教学中的具体措施和做法, 并把文言文课外阅读这一较少有教师涉足的领域作为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读—诵—思—用”四个步骤, 进行文言文课外阅读。从教师“课内教”到学生“课外学”, 将学生文言文的知识学习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探索出文言文教学的一条新路子。
文言文理解要重视文言语法 篇8
宋代洪兴祖《楚辞补注》在“思君其莫我忠兮”句后有注释:“言众人思君,皆欲自利,无若己欲尽忠信之节。忠,一作知。补曰:‘此言君不以我为忠也。’”我们知道,洪兴祖《楚辞补注》先列王逸原注,而后补注于后,逐条疏通证明。“补曰”以前的内容为东汉王逸《楚辞章句》中对这一句的本来注释,“补曰”以后的内容为洪兴祖对原来注释的补充,可以明显看出王逸与洪兴祖对“思君其莫我忠兮”的理解是有差异的。再看宋代朱熹《楚辞集注》卷四在“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贱贫。事君而不贰兮,迷不知宠之门”下有注释:“‘忠’一作‘知’,‘而’一作‘其’,‘门’叶弥贪反。言我思君意常谓群臣莫有忠于我者,则是贵近之臣皆不能致其身矣,故忘己之贱贫而欲自进以效其忠。然其进也,亦但知尽心以事君而已,固不怀二以求宠也,是以视众人之遇宠而心若迷惑,不知其所从人之门也。”
对比王逸、洪兴祖、朱熹三人对“思君其莫我忠兮”的注释,我们可以将他们的观点分成两类:王逸的“无若己欲尽忠信之节”与朱熹的“莫有忠于我者”意思比较接近,说的都是他人不及屈原尽忠信之节;而洪兴祖的“此言君不以为我为忠也”则与前一种观点迥然不同。
对于“思君其莫我忠兮”这一句话的理解,笔者更倾向于认同洪兴祖的观点,屈原想表达是:我思君王却无人以为我忠。原因如下:
一、从语法的角度来看
首先,这句话牵涉到宾语前置的古汉语语法。上古汉语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现象相当普遍,在《楚辞》中这种宾语前置的现象也是常见的,如例(1)、(2);《楚辞·九章·惜诵》中这种语法现象也存在,如例(3)。特别值得说明的是,王逸和朱熹的注释里面都指出“‘忠’一作‘知’”,“莫我知”无疑是“莫知我”语序的转换,这也就更能说明“莫我忠”就是“莫忠我”语序的转换。所以“思君其莫我忠兮”还是理解成“思君其莫忠我兮”比较适合当时的语法。
(1)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楚辞·离骚》)(“吾”作前置宾语)
(2)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楚辞·离骚》)(“我”作前置宾语)
(3)退静默而莫余知兮,进号呼又莫吾闻。(《楚辞·九章·惜诵》(“余”作前置宾语)
其次,这句话牵涉到古汉语中的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上古汉语中的意动用法也很常见,在《楚辞》中这样的意动用法也较为常见,如例(4)、(5)、(6)。这里的“忠”字正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即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4)余既不难夫离別兮,伤灵修之数化。(《楚辞·离骚》)(“不难”即“不以离别为难”)
(5)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轻绝!(《楚辞·九歌·湘君》)(“轻”即“以断绝关系为轻”)
(6)放山渊之龟玉兮,相与贵夫砾石。(《楚辞·惜誓》)(“贵”即“以砾石为贵”)
二、从《楚辞》中所反映的思想情感来看
屈原抱忠贞之心,而不为世人(包括楚王)所理解的心声的表露可谓比比皆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倾诉出来的是小人因嫉恨而对屈原行恶语中伤之事,而楚国国君则是“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楚王不但不体察“余之中情”,反而听信各类谗言对“我”勃然大怒。屈原一心为君为国,却屡遭小人陷害,没有人能够理解他,但屈原仍不改其“初度”,即使流放在外,远离故国,形容枯槁,也始终一心忠君为民,“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之拳拳忠心及伟大的爱国情怀,让今天的读者都不能不为之动容,为之震撼。所以“思君其莫我忠兮”正是屈原的这种拳拳忠心不为他人理解的真切表白。
三、从逻辑的角度的来看
屈原表述的“思君其莫我忠兮”如果理解成“没有人比我更忠贞”的意思,那么屈原自我矜夸、自我标榜的语气则表露无遗,笔者认为这是不符合屈原的真实的写作意图的。
综上所述,今人在读古代文言文作品时,不宜想当然地按照现代语法去理解文言作品,应注重古人行文之时的语法习惯与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古代作品的理解更深刻,才能走进古人创作作品时的内心深处。
(尹喜艳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 51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