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学生学好化学

2024-07-02

怎样使学生学好化学(共11篇)

怎样使学生学好化学 篇1

新初三学生怎样才能学好化学?

一、 课前搞好预习:

预习时要注意除了要全面地预习一节教材,把握一节书的整体内容外,还要在不懂地方划上记号,并试着做一做课本上的练习。这样在听课时带着问题听讲,既能使自己学习主动、有兴趣,又能提高听讲效率。

二、 提高听课效率:

在听讲时要带着自己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听,不仅要记住老师给出的结论,还要注意得出这个结论所用的思路和方法,要要勤于思考,力争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所学知识。那种只知道记答案、得数,只重“结果”而轻“过程”,忽视学习思维方法的听讲是难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上课时要认真、细致地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而不是为了图热闹、看稀奇。要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如果不这样操作可能会出现什么后果?实验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对于实验原理、仪器装置、操作步骤、注意事项都必须弄清、记熟。

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作一些笔记,要学会巧妙完整地记笔记,要在听清楚老师所讲内容的基础上,记重点、难点、疑点和课本上没有的内容。课后应全面系统地整理笔记,这是提高每个同学的化学悟性也是将知识消化、理解的过程。

三、 课后经常复习:

复习是对知识的巩固、记忆的过程,是进一步落实课本知识为自己知识的过程。化学学科知识点既多又分散,有不少需要记忆的概念、符号、数据、化学方程式等,及时复习和记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复习一定要及时,对当天所学知识的复习,所花时间不多,但十分重要,贵在持之以恒。每学习一个阶段后复习时,要注意知识的拾漏补缺,要重视知识的整体归纳和总结,要做到理解透彻,将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灵活和综合地运用。

四、作业认真完成:

作业是同学们学懂会用的体现,做作业时要先复习,把所学知识理解之后再做作业,切忌边翻书边做作业。做题时不要满足于解法、答案是否正确,关键在于要理顺所做题的思路、把握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规律,掌握了规律就能驾驭知识,迁移知识。如果把平时练习和考试中做错的题目积累成错题集,每隔一段时间把这些题再重新做一遍看看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把已经掌握的题做上标记进行淘汰,使不会的题逐渐减少,这样既有针对性,又节省时间,可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化学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地总结和完善,抓住化学学科的特点,掌握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轻松愉快的心情须利完成九年级化学的学习。

6大快速地记忆化学元素符号方法

一、拼音法

钠(Na)、钡(Ba)、氟(F)、钨(W)、锂(Li):这些元素名称的汉语拼音与该元素的元素符号相似,如钠元素(Na),“钠”的汉语拼音为nà;钡元素(Ba),“钡”的读音由汉语拼音“b”的发音与英语字母“a”的发音拼成;氟元素(F),“氟”的读音的声母为“f”,钨元素(W),“钨”的汉语拼音的声母为“w”;锂元素(Li),“锂”的汉语拼音为“lǐ”。

二、形象法

有些元素的元素符号可采用形象的方法记忆。例如,钨元素(W),可以联想白炽灯内的钨丝,酷似“W”形;硫元素(S),可以联想起弯弯曲曲的小溪中的流水,形如“S”状;氧元素(O),可以联想圆圆的太阳形状;钾元素(K),可以联想到剪指甲时张开的剪刀的形状。

三、谐音法

如金元素(Au),可以设想这样的情景:有人突然看到地上有一块金光闪闪的金子,他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发出“哎哟”的惊叹声,这“哎哟”的发音不正是英文字母“Au”的发音吗?

四、韵语法

其一:按字母对比记忆法。

如:金银铝氩“A”开头,“B”字开头钡和溴,钙铜碳氯先写“C”,“M”领头锰和镁。

常用元素符号按英文字母顺序对比记忆:

A:Ag(银)、Al(铝)、Ar(氩)、Au(金)。

B:Be(铍)、B(硼)、Ba(钡)。

C:C(碳)、Cl(氯)、Ca(钙)、Cu(铜)。

F:F(氟)

H:H(氢)、He(氦)、Hg(汞)。

I:I(碘)。

K:K(钾)。

L:Li(锂)。

M:Mg(镁)、Mn(锰)。

N:N(氮)、Na(钠)、Ne(氖)。

O:O(氧)。

P:P(磷)、Pb(铅)。

S:S(硫)、Si(硅)。

W:W(钨)。

Z:Zn(锌)。

其二:前二十种元素五个一组记忆法。

氢(H)氦(He)锂(Li)铍(Be)硼(B),

碳(C)氮(N)氧(O)氟(F)氖(Ne),

钠(Na)镁(Mg)铝(Al)硅(Si)磷(P),

硫(S)氯(Cl)氩(Ar)钾(K)钙(Ca)。

其三:金属活动顺序表(也便于以后应用)。

钾(K)钙(Ca)钠(Na)镁(Mg)铝(Al),

锌(Zn)铁(Fe)锡(Sn)铅(Pb)氢(H),

铜(Cu)汞(Hg)银(Ag)铂(Pt)金(Au)。

五、联想记忆法

碳元素符号:C英文单词Coke(可乐)是碳酸饮料所以碳---C

铜元素符号:Cu人体中如果有大量铜元素对人体有害所以我们要对铜元素说:“seeyou”谐音Cu

硅元素符号:Si龟很长寿所以不死“死”读作“Si”

氧元素符号:O人要呼吸氧气才能生存,“O”就像人张嘴呼吸

硫元素符号:S硫的谐音“流”,S就像流水

氦元素符号:He氖元素符号:Ne拼音“hai”“nai”

氮元素符号:N氮气被认为是无用的气体“没有”英文“No”所以氮元素是“N”

氢元素符号:H氢气密度很小,很轻,常做成氢气球往上升符号“H”就像一个梯子,让你往上爬

钙元素符号:Ca联想“Ca”锅钙

钾元素符号:K甲乙丙丁中甲排行老大是king所以是“K”

锰元素符号:Mn猛男(Mengnan)

镁元素符号:Mg美丽的女孩Meigirl

铜元素符号:Cu铜生锈变成青绿色感觉酸酸的,象醋(Cu)

铝元素符号:Al过量铝元素对人体有害可能会导致老年痴呆症不能“Al”—“安老”

磷元素符号:P磷片“P”

钡元素符号:Ba钡是宝贝“Baby”

锌元素符号:Zn锌元素对大脑发育有利,所以补充锌元素是“长脑—Zhangnao”即“Zn”

银元素符号:Ag即“Angel”

汞元素符号:Hg喝汞“Hegong”

六、分散记忆法

对于课本中给出的常见元素的符号,如果集中在一节课里,记忆密度过大,难以全部识记。结合前面内容的渗透,若将它们按各自特点用上述方法分散识记,每次记几个,则可大大降低识记的难度。

还可以自制元素扑克牌,在卡片的正面写上两三个元素符号、背面写上相应的元素名称。每天记忆几个,同学之间相互提问,比赛记忆,相信很快就能记住了。

★ 老师,您听到了吗

★ 感恩您

★ 您美丽校园

★ 假如未曾遇见您

★ 您作文700字

★ 妈妈,您别走

★ 教师节的征文:永远做您的学生

★ 盼望为您分担高三学生作文

★ 妈妈您听我说四年级学生作文

★ “妈妈,您辛苦了”

怎样使学生学好化学 篇2

数学被称为“百科之父”, 当孩子会说话时大人们便教孩子数数, 从这个现象我们足以看出数学知识的重要性。目前的数学课本从形式上也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 每一课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把它表达出来, 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 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有更广泛的发挥空间, 应该注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使学生想学数学、愿学数学。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创设生活情境, 引出数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 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 让数学贴近生活, 要尽量创设一些生活情境, 从中引出数学问题, 并以此让学生感悟数学问题的存在, 引发一种学习需要, 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例如, 在教学《数一数》时, 我先让学生观察教室, 让他们寻找教室中能看到的数, 例如数人数、桌子等, 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 寻找校园中都有哪些数。还让学生说出与自己有关的数字, 看谁说得多、说得好, 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在自己的身边, 自己的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这就增强了学数学的兴趣。

二、巧用电教投影, 激发学习兴趣

如教学小学数学第一册——认识图形 (一) , 我安排了一节拼图课:先出示可爱的“小铃铛”投影, 让学生数一数各种图形的个数。通过投影, 使学生形象地看到各种图形的组成。然后, 教师再次利用投影, 用四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 并指导学生用学具拼图形。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投影仪拼图。经过以上活动, 学生的注意力已被这先进的教学手段所吸引。此时, 哪有学生不想用投影仪展示自己的作品?

三、多角度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途径。现在的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练习题具有不唯一性的特点, 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 鼓励学生养成多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刚开始, 当我提到有不同的答案, 谁能回答时, 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 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我慢慢提示着, 鼓励大家, 积极思考的学生立刻举起手, 有的能答对, 有的有点偏离, 但明显看出大家都想积极表现自己, 都在努力思考。我认为:无论是否答对, 是否偏题都应给予表扬和鼓励, 这样大家的积极性会更高, 以后更敢于发言, 提出不同见解, 从而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 用不同的方式去思考问题, 用不同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充分让学生认识到解决同一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四、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在教学中, 我经常联系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体会数学, 贴近他们的生活素材, 让学生懂得学以致用。都说“知识就是力量”, 只有实践才能发挥知识的作用。许多学生在学校成绩优秀,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不能独立完成。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联系起来, 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每上一节课, 教师首先应给学生提出一些实践性的问题, 教师教的过程就是引导的过程, 然后让学生将刚学到的知识利用上。这样, 学生亲身体会、练习, 能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例如:学习了“位置”这一课, 让学生说出自己在教室的位置, 认清前后左右的相对性。又如:认识钱这一方面的知识, 进行游戏表演, 让学生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本”, 买“笔”等, 让学生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 剩余多少, 买了多少东西等实践性的问题。再如:在教学“千克”和“克”时, 让学生到生活中观察几件物品的包装, 记下他们的重量, 在交流时, 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现实的问题, 如:方便面包装袋上印着总量70克, 面饼65克, 从而知道调味袋和包装重5克。食用盐包装袋上印着净含量500克±10克等实际问题。在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后, 我拿出了一瓶插花, 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这些花组成了哪些图形?当然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形状的图形, 让学生在图形变换中欣赏数学的美, 从而有意识地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留心观察, 敢于质疑, 大胆探索去获取知识, 不仅是对书本知识的印证和补充, 更是一种对生活的适应。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探究, 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让学生经历了一次知识发现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 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 把数学真正融入他们的现实生活之中。

怎样使学生学好数学 篇3

在数学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都还不成熟,所以老师的准确示范与讲解是十分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老师的示范与讲解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具有导向功能,能够引导学生做出规范的动作。老师准确的示范与讲解有利于学生不断地调整在学生大脑中的动作表象,形成准确的定向映象,进而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可以调节学习的状态。但是示范与讲解也需要老师的正确运用,示范者的身份、示范的准确性、示范的时机、示范的情节都是对老师的一大考验,例如,在老师的讲解和示范中,就拿讲解数学应用题来讲,老师在讲题中的速度、分解动作,并且要简明扼要地讲一些重点使学生更好更准确地理解题意。在讲解时老师要语言简洁、概括与形象化,要应先强调最基本的概念,然后再介绍应注意的细节,不仅要讲解动作的结构和具体要求,还要讲包含的基本原理。当老师与学生有谈论时这就证明老师的讲解让学生有了共鸣、有了兴趣。老师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在实践中去验证,要尽量用以前学过的动作和知识或者是概念来加强对新知识的认识和学习。

在学习中不仅老师的讲解是重要的,学生自己的练习也是重要的,如果只是听老师讲,那么这种记忆和理解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学生自己亲身去实验和经历才能更好地去学习。因此,练习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随着学生的练习次数的增多,动作的精确性、速度、协调性等会逐步提高,但是老师要注意,刚开始学生对新的知识会有一定的新鲜感,开始的时候接受和进步都会很快,但是中间明显的有暂时的一个停顿期,后期的进步又会比较慢,但是老师要在学生对知识疲劳的时候坚持住,正确地引导学生,在最后的结果中,老师就会发现学生学习的整体趋势是进步的。与此同时,老师也要注意练习的量,并不是越大越好,并不是什么样的练习方式都有助于掌握动作技能。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就在于对练习量的把握和对练习方式的选择。

这就是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点小小见解,老师是学生学习中重要的角色,当然老师也要好好地扮演这个角色,通过自己对教学的敏感度,例如我们的听觉、触觉、动觉来获取学生的学习信息,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操作结果和操作过程来作为反馈意见,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毫无疑问,反馈教学在老师的教学中是很关键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考试、测验,以及完成作业的程度,以此去判断学生的学习状况,去更好地教导,更有针对性地指导。

我相信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中会让老师的教学更加有成效……

怎样使学生学好化学 篇4

一、听课

学习化学的主渠道是课堂,善于听课是学好化学的前提。课堂上的“听”不仅用耳,还要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手、脑、眼、耳并用,才能发挥最佳效率。

二、笔记

笔记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记老师的讲授提纲,课本上已有明确记载的概念、方程式可简记或不记;第二,记老师讲课的要点和分析比喻,记自己听课的深刻体会;第三,我们的课堂笔记不求全,但求新;要敢于取舍,遇到没有听懂的问题,立即做好记录,一时记不下来的内容可做记号、留空,课后再去钻研并补全笔记。

三、书面作业

小学生怎样学好语文 篇5

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可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建议家长从现在开始在五个方面一定要下狠心:

1、督促孩子规规矩矩地写字。

2、清清楚楚地说话。

3、仔仔细细地读文章。

4、踏踏实实地做练习。

5、认认真真地写小作文。

高中学生怎样学好语文教案 篇6

一、高中学生怎样学好语文

(一)勤记忆。

这里的记并不同于英语语法的死记硬背,而是指理解地记。例如:当新学一个生字“丽”的时候,你只需理解了这个字的含义是“好看的,漂亮的”这个意思,你便能举一反三地理解出“秀丽”、“壮丽”、“美丽”等一大幸和“丽”有关的词语。长期如此,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懂了许多的字、词。

(二)深感悟。

有的同学最怕在测验中出现那些写出文章中心思想的题目。其实要过这一关也很容易。那就是在读文章之时用心去读,用心去感受。当我在读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时,我是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感受、领悟:当家境衰败的时候,父亲还处处关照着孩子的一丝一毫,就像我的父亲在关爱我一样,这时一阵感激之情顿生。如此下来,我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轻松地理解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善联想。

在学习古诗时,我推荐用这种方法来理解诗句、记忆诗句。在老师帮助同学们解释出一句诗句时,同学们就可闭上双眼,仿佛自己穿过了一条时空隧道,回到了诗人所描写的境界中。比如:在学习《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两句诗时,在我们的脑海中可以想象出一块种着蔬菜的菜地,绿油油的,一条婉蜒的小溪绕着菜田,推开小屋的门,对面的两座山把青翠的颜色送到了你的眼前。就在这样的联想中,你已经不知不觉地记下了这两句诗的意思。看,理解诗句的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四)多练笔。

作文,一个让许多学生头痛的难题。其实也不算什么,只要你记住这几个字:阅读、积累、练笔。从多阅读好的课外书到积累好同、好句,最后勤动笔写文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到了关键 时刻,自然而然就“下笔如有神”了。

二、学好语文不再愁的十条规律

生活离不开语文,高雅的心灵生活更是出自美好语文的熏染。

然而,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其实,语文是容易的:母语习得,自然天成;语文又是艰难的:微言大义,弦外有音。语文是有趣的:唐诗宋词,英雄美人:语文又是枯燥的:古文百篇,成语如山。

语文是快乐的:风花雪月,刀枪剑戟:语文又是痛苦的:咬文嚼字,浩如烟海。

苦海无边,何处是岸?勤奋是舟,规律做桨;老师导航,顺利抵港!

首兴趣:知而好,好而乐。

首先,我们要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个培养过程,古人分为三个阶段:知之、好之、乐之。先说“知之”:走进语文,不抵触,不反感,不因对以前的老师、教材和考试的印象而迁怒语文;能如此,方可初尝语文的甘霖。再说“好之”:日日操习,用心投入,不懈怠,不放弃,不因外界干扰、其他学科和考试分数而离开语文;能如此,方可欣赏语文的漫天红霞。后说“乐之”:处处留心,养成习惯,言谈举止,一笑一颦,莫非语文;能如此,方可进入语文的神仙洞天!

次自主:观千剑,操千曲。

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强调的就有自主学习的重要。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师的“教”不会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只能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求理解,才能逐渐达到“自会读书,自能作文”的境界。

企图靠老师讲得好、深、透,学生只管默默聆听、记忆就学好语文,这种想法已被无数事实证明:此路不通!因此,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作好自主学习规划,加大自主练习的力度,自奋其志,自求其通,也是一条极重要的语文学习规律。

必多写:思欲丽,笔磨秃。

同学们学语文所为何事?我以为可以用十二字概括:丰富心灵、明白事理、完美生活。这就是要锻炼自己的感性和理智,我简化为“思欲丽”:情感思想要富赡犀利!现实中,我们许多同学只会作题,从来不注意自己感性和理智的锻炼,其情思通常表现出两个缺陷:一是“浅”:情感幼稚化,思维平面化,既无深情,也无遐思;一是“窄”:生活面窄,导致了关注的主题窄,既少阅历,又缺大气。要纠正这两个缺陷,使自己的情思“深”、“广”,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同时,必得加上一个字:“写”!“写”可以酝酿和升华情感,“写”可以廓清和锻造思想。“思欲丽”,必多写!

坚持写日记,这是许多伟大成功者的良好习惯;至少要坚持每周练习写作两次:生活札记一篇,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鲜活素材;读书笔记一篇,养成阅读习惯,整理读书收获。三年里,能写到三至五万字,是基本的量的要求。如此,方可谓:“笔磨秃”。

定多读:破三春,汇九流。

在你学习的这三年中,要下定决心广泛而深入的阅读,这就叫“勘破三春”。阅读时,要涵盖古今,包举文理,融会中外,首重哲学,这就叫“融汇九流”。

举凡人类心灵智慧的结晶,能开眼界、除迷狂、启思维、美德行、富心灵者,均可大读特读。尤请注意:不要只读文学作品,只读中国作家。

强积累:有诗书,有成竹。

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就是模仿,模仿的榜样(模板)应该是什么呢?当然是前贤今人的成功之作。茅盾背《红楼梦》、苏步青熟读《古文观止》的例证,当是大家熟知的。通过长期的艰苦的积累,在头脑中建立起丰富的“语言范式”,形成“兴奋灶”,这就是我们要追求的“腹有诗书”。

运用这些“范式”,模仿着“说”,模仿着“写”,先求其“形似”,后求其“神似”,最后求其超越。这样,就很容易有学习个充实感、成就感、条理感,就不会再感到语文学习空泛、无力、不可捉摸。这种状态可以称为“胸有成竹”。

重感悟:思千载,想万物。

古诗云:“心有灵犀一点通”。怎样才能作到对语文学习“心有灵犀”呢?首先,要广见博闻(多读)、反复尝试、积累范式,因为灵感总是出现在辛苦劳动之后的彩虹;其次,要养成联想和想象的良好习惯,力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决不压抑、束缚自己灵感的飞翔;再次,要努力营造平和清明而又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沉浸其中,体验品味,不急于求成;最后,要敢于相信自己的直觉,相信自己通过积累、模仿而形成的灵感思维的有效性。

经过多次成功的灵感闪现,就要总结自己感悟的角度、方式、条件,把它变成自己进一步学好语文的利器。

细思考:学而思,思而得。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记》也强调:慎思、审问、明辨,就是要谨慎的思考,审慎的发问,明确的分辨。在语文学习中,欲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先要多思:不论哪个学习环节、何种学习任务中,决不盲目接受任何未经自己思考的东西,这样方可保持自主性,提高学习的兴趣,使多读有味,多写有效,积累有益;次求深思:决不浅尝辄止,而要多方追问,务求水落石出,直至原形毕露;后求善思:不钻牛角尖,而是随时以元认知策略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克服情感干扰,理性分析和接受老师的点拨、同学的帮助,方可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建立起融通、灵慧、深刻、严密的思维个性。

求精熟:启而发,点而悟。

语文学习欲求“精熟”,贵在得名师“点拨”,因此学生必须懂得一点教师“点拨”的道理。

点拨之妙,首在得“人”: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态、不同的性格,教师会以相应的方法点拨他,或要言不繁,或铺路架桥,或举例引导,或反向激将,或重申基础,不一而足;点拨之妙,次在得“时”:学生要积极思考,主动暴露自己,以便老师点拨在关键之时,教师则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思维状态的外在表现,决不放过点拨良机;点拨之妙,还在得“度”:引而不发,导而不灌,开而不塞,拨而不代,只要学生有所感悟,明确了方向,就不再浪费其时间,不再代替你思考,让学生真正去自主学习。

有个性:思结果,成一家。

语文是发展学生心灵的学科,语文学习的最终指归是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修养、鲜明的个性。当然,这里的“个性”,从狭义讲,是指语文学习规律的系统化、个人化,也即形成有每个学生自身特色的语文学习理论,即所谓自成一家。

这就必须:首先建立元认知策略,形成监控自己思维、感悟流程的习惯。在长期的语文实践中,不断总结升华,强化有效的正确的习惯,纠正无效的错误的做法。其次是学会总结反思,通过计划总结的方式,课堂笔记的方式、作文后记的方式、试卷分析的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理性思维的层次。其次是学会交流共享,通过课堂发言、同学交流师生讨论的方式,吸收对自己学习经验的有益的指点;还可以通过网络论坛发表,接收同好者的反馈,不断完善自己经验的表述方式及实质内容。最后学会实践检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恭行。通过实践检验,我们可以收获成功的喜悦,我们更应该善待失败的苦涩,这是不可替代的人生经验,也是形成个性化语文学习经验的必然历程。

要跳出:课内法,课外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学习语文最重迁移。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最终的成功,还在于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语文求生存、谋发展。为了实现语文学习的良好的正向的迁移,我们在学习中必须:①跳出语文课程学语文。从政治科学观察思考问题的哲学方法,从历史科学成功人物的人生经验,从地理科学各国各洲的风土人情,从数学科学严密的推理逻辑,从理化科学细致的观察功夫,从美术音乐科学艺术鉴赏的规律和经验。②跳出语文课本学语文。

三、高中语文答题公式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附: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志”的区别

在诗歌里,“情”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一般都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出来的;“志”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理想、抱负、情操、品格等,一般都是通过对物的描写表达出来的。例如,宋人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及对新事物的喜爱之情,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属于言志。

(三)“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四)描写的角度

如何使学生学好思想品德 篇7

一、激发兴趣, 快乐学习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 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才能诱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 从而自觉自愿地投入学习, 真正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呢?一是外因方面, 这主要是从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变化上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就要我们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因材施教。例如,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使用计算机、幻灯片、录音机、图片、幽默的语言等多种媒体工具来丰富课堂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诱发其学习的兴趣。其次是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来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巧妙设置悬念, 让学生去自主探究;通过分组活动、组织辩论, 让学生竞赛;通过创设情境, 角色扮演, 让学生去体验感悟。以这些方式, 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 达到快乐学的境界。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 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 都要注重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探索欲, 使学生对知识感到新奇、有趣。二是内因方面, 就是学生本身,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探索知识的强烈愿望。另外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以良好的师生关系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要适应学生的发展, 创造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学生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诱发出对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 就能全神贯注地积极思维、有了兴趣就能克服困难, 探究科学的奥秘、有了兴趣学习就不再是负担。因此, 在教学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使之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学习、掌握知识, 提高学习效率,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走出课堂, 联系实际

思想品德课是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的习得和养成的课程。其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 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磨练学生的道德意志。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融入社会。所以在教学中, 教师应善于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实际中寻找教育源泉, 让自己的学生走出课堂, 步入生活。生活是一本“无字书”, 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要让学生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要让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生活。例如, 定期组织学生去参观烈士陵园、博物馆、武警支队、少教所等;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查、社会调查, 并鼓励他们根据调查结果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在学校举行“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识竞赛、在国旗下讲话等,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感悟人生的真谛, 找到做人的尊严和生命的支撑点, 从而建构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

三、加强读写, 夯实基础

“读”与“写”是一项很重要的学习方法, 在思品课教学中尤为重要。阅读是对知识点的再现、再认。通过阅读能够梳理知识, 理清层次, 建构知识网络, 明确知识点的位置。每读一遍课文, 学生的感性认识就会再进一步, 越能深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另外, 老师在授课中不可能面面俱到, 通过阅读, 可使学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通过阅读, 学生的语感增强, 可以提高用政治术语来表达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 学好思想品德做笔记也相当重要, 书写笔记可以积累资料, 提高书写能力, 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记忆, 有利于我们对知识的归纳总结。总之, 加强读写, 可以提高我们的基本功, 为学好思想品德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转变角色, 提高素质

教师必须转换角色, 要从过去“知识的传授者”, 自觉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的关系, 教师是学生平等的交流者。作为教师, 应尊重、理解、宽容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要善于构建一个轻松活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 充分尊重学生。教师应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大胆探索, 并在探索中学会学习。要从研究学生学法入手, 从学生发展的需要确定教学方法, 避免以教师的兴趣代替学生的兴趣, 以教师的意志代替学生的意志。同时,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通过业务培训、教学观摩 (心得) 、说课与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育科研、教学创新改革等方法, 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为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 教师是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对象,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 必须“立德树人”, 不断提高学识和修养, 才能有效引导学生怎样去做人和学习, 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打动学生。这样才能上好思想品德课, 使学生喜欢上思想品德课。

参考文献

[1]《如何在新课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中国教师报》

新课标下如何使高中生学好化学 篇8

另外,刚步入高中的学生,面临着初高中的衔接和顺利过渡问题:一是心理问题,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在心理上没有准备好;二是知识问题,初高中的知识难度和量差异较大,学生一时接受不了。

一、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采用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学校现有的条件,常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从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把学习内容制成幻灯片,有些实验不能实际操作的可以播放视频,直观、清晰,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愉悦的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聯系实际教学。教学中要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4)情景教学。创设与本节课学习内容相关的情境,使学生耳目一新,进入兴奋状态,教师更要精神饱满的面对学生,这样能给学生以振奋和鼓舞,使学生能自觉、积极思考,思维灵活,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5)口诀记忆法。化学知识点既多又散,记忆起了非常困难,所以为了便于记忆,常把它们编成口诀。

2. 对学习目标进行巩固和验收。

(1)教师要有真对性的设计作业内容。

①教师给学生留的作业要依据以下认知体系:知识——理解——识记——巩固提高——形成技能技巧——解决问题。

所以作业内容要由浅入深,有梯度、有针对性,以免出现吃不饱现象。②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差异设计作业题,要让每位学生都有所学、有所获,不至于产生放弃的现象。③要对作业及时验收,认真细致的批改,并且要详细讲评。

(2)要有阶段性测评和验收。每一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测验,然后进行卷面分析,根据验收结果进行查缺补漏,从而使学生更进一步提高。

二、学生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课前预习。对于新课程来说,课前预习十分关键。这就要求学生在接受新知识前,先自己翻书预习,并利用辅助教材自己自学,这样就会对老师将要讲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于不懂的地方,下节课要注意听,那些知识书上没有的要及时记好笔记,只有预习才能提高听课质量,才能更好地理解重点和难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 课堂认真听讲。学生在课堂上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听课,集中精神,认真听课。学生在课堂的状态对于他接受新知识的快慢至关重要。要想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听课效率,就必须主动质疑,有问题问了,就证明自己听讲了,证明自己跟上老师的步伐了,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了,否则没问题问,就是自己没听讲。还有,不能盲目的记笔记而不抬头听课,老师讲课的速度有张有弛,一定要紧跟老师,一方面要理解知识点,记住知识点,另一方面也要听清老师的解题技巧,不停的理解、反思、发问。这样才能巩固加深对本节课的记忆和理解,边听边记。甚至笔记可以后补,也要分清本节课的主次,扎实听好课,然后再用笔记来巩固。由此,课堂要以主动的听课思考为主,记笔记为辅,除此之外,还要注重课堂知识小结,每节课后,自己写写反思,这样有利于加深记忆,以便做好同一类型的题。

3. 做好作业。听课只是对知识的理解阶段,做作业是对知识的巩固提高阶段,所以做作业要认真、细致、及时,不能应付了事,为了完成任务而做作业,要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形成技能技巧。

中学生怎样学好初中地理呢 篇9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主要讲述自然界形成的地形、地势、气象、气候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在中国地理中,我们主要学习中国地形的三级阶梯、南北地区分界线、中国的河流、山脉、平原、高原;在世界地理中,主要了解世界上的主要大洲、大洋、各大洲大洋之间的分界线,世界上重要的水道等等。

在地理学中,有一块是非常重要的,经常会作为大题来考,那就是气象和气候。气象会考比如降雨是怎么形成的、锋面雨和地形雨各有什么特点、冷锋和暖锋有什么不同;而气候方面呢,可以考全球分为几大气候、每种气候的特点是什么、根据一个城市的气象特点,判断一个城市属于什么气候。总之,这类题目设置十分灵活,需要同学们对每一种气象和气候的特点都深入了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人文地理

中国人文地理主要讲述中国的人口构成、民族分布特点、铁路、矿产、交通等等;世界人文地理主要讲述世界人种分布状况、各国的发展水平、南北差异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等等。

在学习中,要掌握好各国的特点,学会与自然地理相结合,分析各国的经济发展潜力以及未来的挑战,做到活学活用。

地理信息系统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式也在发展,新的地理学分支应运而生,那就是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结合地理学与地图学以及遥感和计算机科学,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的领域。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合成3S系统,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新的方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如各类导航软件的应用。

对初中生而言,地理信息系统只需了解,但多关注这方面新闻,你会被GIS所吸引,比如如何制作酷炫的GIS地图,如何开发各种GIS软件,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学习地理知识,有一个小窍门,一定要熟记各种“最”,比如: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最大的湖泊等等,这是考试中常见的题型。

地理学囊括了自然环境,人文,地球,生物,地质,气象等,包罗万象。学习好地理知识,既可以方便现在(比如乘车旅游知道选哪条路线),又可以预见未来(比如对一些地质灾害的形成了解后,规避风险),何乐而不为呢?

想学好初中地理吗?你得先建“脑地图”!

怎样才能学好地理呢?

一会用图

小升初的学生年龄较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理解力较弱,很多抽象的知识需要借助地图和地球仪来理解。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在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因而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比如:游览动物园,在园门口就有一幅游览图,可以很快找到自己喜欢的地方,有序游览,同时节约时间。

1.建立脑地图,胸怀天下

手中四幅图和一个小地球仪,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准备四幅地图:世界政区图、世界地形图、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有条件的最好贴到墙上,至少贴两幅(中国和世界的各一幅),随时可以查阅信息。准备一个小地球仪,一目了然,胸怀天下。旅游的时候先要查阅地图,找找去的地方在哪里?这些地方有什么特色?气候怎样,准备什么样的物品?……对所去的地方大概有个了解,慢慢地建立脑地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为地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2.学习方法要改变,切忌死记硬背

小学到初中学习方法从传授性到理解性,由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向更完整的系统的知识系统转变,小学生更注重机械化记忆,死记硬背结论为主,初中生开始转向理解记忆,从观察、讨论、实验等方面提高地理的思维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要变被动为主动,养成提前预习的好习惯,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否则可能因为不适应初中生活,成绩下滑。

举一例可见一斑,如:学习地球仪的纬线知识。

3.准备一个改错本:及时整理错误的题目,并画简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无图不成题,不会读图析图,只靠死记硬背基础知识,要提高地理成绩那简直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4.学会画知识树:学完一章要及时整理所学内容,让知识成串,提纲挈领,并找出知识间的联系,加以理解,厚积薄发。

二收信息

平时可以从电视或广播、报刊、地理图书、访问互联网等收集地理信息,开阔眼界。

三常思考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疑是思之时,学之端”。边学边思,要善于提出地理问题,分析问题,比较事物的差异,从多角度地观察、认识某些地理事物和现象,辩证地分析问题。

四重实践

怎样使学生爱学、乐学并创新 篇10

美术课程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主渠道,这种教育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辅助者,以学习者的平等心态参与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去,协同合作,师生互动,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在新的课程改革教学活动中,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成为有健全人格,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

一、改变传统教法,优化教学手段

教学时,只有变程式化的传统教法为活泼生动的新教法,才能透发学生的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学习参与状态。如我在教学生《原色与间色》一课时,准备了三个玻璃杯,分别装上半杯红颜色、蓝颜色、黄颜色的水。老师让学生辩认这三种什么颜色?学生很快回答:红、黄、蓝。教师因势利导,这就是今天我们学的三原色。板书课题《原色与间色》然后再循循善诱,那什么是间色呢?老师给同学们变个“魔术”,大家先猜一猜这三杯水两两倒在一起(应有多余的试验杯)会变成什么颜色呢?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下子调动起来了。由学生亲自演示,分别变成了橙、绿、紫,教师小结:橙、绿、紫就是间色。再进一步深化:间色+间色又是什么颜色呢?学生演示变黑色。教师小结:这就是复色。学生对这节课记忆深理解透,会终身受益,这样的课堂就变得“活”了,像这样新颖的引入方法还有很多,如谜底猜测法、故事导入法、音乐感受法、表演展示法等。

二、直观演示,激发兴趣 在教学时,使用实物、图片、模型、幻灯机、投影仪、辅以形象化的语言,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能起到非常直接的作用。如:我在教第七册《优美的校园》时,先以“解说员”的身份带学生参观(图片),通过直观的视觉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再利用电教手段,讲解透视,让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出校园的造型特点,从而达到了引导学生由感性思维逐渐转向理性思维的目的。

三、改变单一课型,课型活用

美术课的课型主要有:欣赏、绘画(写生画、记忆画、想象画、创作画等)、工艺(设计、制作、剪贴)。教学时,我注意不把这些课型孤立起来,而是根据实际进行再结合再创造。如绘画与工艺相结合,欣赏与绘画创作相结合,特别是把欣赏融入绘画课与工艺课中。

美术课是一种视觉语言训练的基础课,学生应学习运用各种表现手法进行视觉形象创造。因此,教师要力求开拓学生对美术视觉形象创造的视野,尽量为学生提供不同文化,背景或不同生活经验中的资料,鼓励学生自由选择,组合创新,并通于变换材料工具,以丰富学生的表现手法,并平衡学生造型能力的差异。如我在讲第七册《写生》课时,亲自把学生带到树林中,让学生观察夏天的树叶的形状和颜色,并进行写生,到秋天树叶变黄了,然后再进行实物写生。

平时美术课还要经常把学生带到野外,观察大自然中的万物。如:树木、花草、昆虫等。让他们了解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只有所见,才能有所感。有条件的地方可带学生到风景区、名胜古迹游览观赏,使学生接受更多的新生事物。澳门小歌手小容韵琳,初到北京来,当记者问她北京最新奇的东西是什么?她奇怪地说:“北京的树没有叶。”这就是她从小在澳门长大,没有经过严寒的冬天,就不知道冬天树会落叶的。这说明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走出运河。只有经常深入生活、了解自然,才能创造出优秀的绘画作品。

四、运用灵感,即兴创作

浅议怎样学好初中化学 篇11

[关键词]乐学;兴趣;效率;精讲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同农业、能源、材料、资源开发、国防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对实现我国“四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矗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內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自己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点滴体会。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无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他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们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例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另外我们还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目的即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发现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二、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学完碳这一章时,我们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分析,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例如在总复习时,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还应具有对教材探索、创造和对知识进行筛癣归纳、补充的能力。

另外要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给学生创造条件。教师可设计某一实验、检验内容,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设计完成实验。也可把部分课堂演示实验直接改为学生实验,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有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

实验证明,只有在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精讲多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还可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有利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上一篇:重启国有企业改革之路在哪里下一篇:综合办公室廉政风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