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

2024-06-10

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精选10篇)

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 篇1

义务教学校经费支出科目分类,支出比例国家标准

篇一:小学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管理办法 各区教育局: 为规范和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5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鄂政发〔2008〕61号)精神,我局制定了《武汉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武汉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办法 二O一O年八月二十五日 附件

武汉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免除城 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5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鄂政发〔2008〕6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是指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校。第三条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包括财政安排的预算公用经费和免除的学杂费资金。第四条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是指保证中小学正常运转、在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开支的费用。

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办公费、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学生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水电、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不得用于工资福利、对个人和家庭补助、基本建设、偿还债务等支出。

为便于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加强公用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根据财政部制定的《2010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以下简称《科目》),中小学公用经费的支出范围为“商品和服务支出”中办公费、印刷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招待费、维修(护)费、专用材料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等15个款级支出科目和“其他资本性支出”中办公设备购置 费、专用设备购置费(只含图书资料购置)等2个款级支出科目。各学校应按《科目》要求,对公用经费进行明细核算,以准确反映学校公用支出状况。

第五条 根据中央和省里的相关规定和我市公用经费补助标准,确定我市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即小学生均515元、初中生均715元。

第六条 各区应按上述最低标准予以保障并逐步提高。有条件的区可以根据本区财力情况按高于上述基准定额标准安排公用经费。

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中不包括按教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和职工培训经费。

第七条 教师培训经费除按教职工工资总额度的1.5%安排外,还需按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开支的差旅费、伙食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同时市、区财政继续按《武汉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安排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项资金。

第八条 区级教育部门在提出分配中小学公用经费意见时,应主要依据在校学生人数,同时又要兼顾不同规模学校运转的实际情况,适当向小规模学校和办学条件相对薄弱的学校倾斜,保证各中小学校和教学点的基本要求。

第九条 中小学校要按照轻重缓急、统筹兼顾的原则安排 3 使用公用经费,既要保证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基 本开支,又要适当安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活动经费开支。

第十条 中小学校应当按照规定,制定本校公用经费内部管理办法,细化支出范围与标准,加强实物消耗核算,建立规范的经费、实物等管理程序,厉行节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中小学校要建立物品采购登记台账,建立健全物品验收、进出库、保管、领用制度,明确责任,严格管理。

第十一条 中小学校购置仪器设备、教学办公用品及图书资料等,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原则上实行政府采购,并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统一纳入中小学预算。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规定,由区级有关部门组织政府采购。

区级有关部门要将批准的公用经费物品采购计划书面通知到各有关学校;向学校提供物品时,须同时向学校提供物品清单,包括物品的种类、数量、型号、单价、供货单位等内容。

第十二条 中小学校要将公用经费使用情况每学期在校内外公布,接受师生和群众的监督。第十三条 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管理,加强监督,定期组织检查,对不按规定使用公用经费的, 对不能保证公用经费投入,或挤占、挪用、截留、平调学校公用经费行为 的,要按有关规定,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并追究相关人员和有关领导的责任。4 第十四条 各区教育部门应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市教育局备案。

第十五条

本办法发布之日起实施。

篇二: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暂行办法 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暂行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使用管理,严格规范公用经费支出,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中小学校财务制度》及《山西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和《晋中市财政局、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财务管理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公用经费使用范围及分配原则

第一条 中小学公用经费是指保证中小学校正常运转,在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开支的费用。具体开支范围包括: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校园环境整治、校园文化建设、水电、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债务等方面的开支。

为便于中小学校加强公用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根 5 据财政部制定的《2012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我县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二级会计核算科目定为以下两大类23款:一类是:商品和服务支出共20款,分别为 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专用材料费、劳务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 其他交通费用、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一类是:基本建设支出共3款

分别是房屋建筑物购建、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含图书的购置);各学校应按《科目》要求,对公用经费进行明细核算,以准确反映学校公用支出状况。

第二条 中小学公用经费分配,主要依据学生人数,同时兼顾不同规模学校运转的实际情况,适当向办学条件薄弱的学校倾斜,以保证规模较小学校和教学点的基本需求。同时分类别制订公用经费分项开支定额标准,保障学校教学业务的正常开展。

第二章 经费预算编制管理

第三条 公用经费使用实行预算管理制度。各校在每学期开学初要严格按照科学合理、规范透明的原则进行公用经费预算编制,既要保证学校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基本开支,又要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解决难点,集中财力 办大事。学校公用经费预算要落实到具体科目、项目,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不留缺口。所编制的经费预算须经学校民主理财小组或教代会审议通过后,在财务公示栏予以公示,并填制《公用经费支出预算表》,报县教育局计财股、核算中心备案。

第三章 经费审批管理 第四条 全县义务教育学校使用公用经费,须先根据编制预算安排,经局计财股负责人、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审核批准后,方可从学校基本账户中支取。

各学校申请公用经费时,须带上拨付经费的使用凭证(发票)、账目到县教育财务核算中心进行审查。审查内容主要包括:有无乱收费、坐收坐支、收入不入账现象;公用经费支出是否合理,有无人员经费等方面的开支;有无乱招待、乱发或滥发教师津补贴;票据是否合法、合理,报销手续是否齐全;有无产生新的债务;账目是否做到日清月结,账务处理是否科学规范等。凡审查不合格的学校,将暂停审批资金拨付。

第四章 经费使用管理

第五条 学校各项收入应在七天内全部缴入基本账户,如需使用,须经申报县财政局审批后方能支取。严禁坐收坐支,严禁以支出发票抵收入缴款,严禁收入不入账。

第六条 根据国务院《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 7 指导意见》精神,2009年1月1日起,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实施绩效工资后,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外自行发放任何津补贴和奖金。

第七条 各中小学校要按照轻重缓急、统筹兼顾的原则安排使用公用经费。既要保证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基本开支,又要适当安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活动经费开支。

中小学校应当按照规定,制定本校公用经费内部管理办法。细化支出范围与标准,加强实物消耗核算,建立规范的经费、实物等管理程序, 建立物品采购登记台账,建立健全物品验收、进出库、保管、领用制度,明确责任,严格管理。厉行节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第八条 中小学校购置仪器设备、教学办公用品及图书资料等,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原则上实行政府采购。并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统一纳入中小学预算。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规定,由县级有关部门组织政府采购。

第九条 学校财务管理坚持“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实行分校设账、集中核算、加强事中监督的管理方法。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和县国库支付中心负责监督学校严格按计划使用资金,除少量零星支出必须用现金支付以外,符合转账要求的一律转账支付,拒绝支付不合法、不合规的票据。

第十条 学校公用经费使用采用联批制度。校长是学校公 8 用经费管理使用的第一责任人,各校要严格执行《会计法》和有关财务制度,严把票据审核关。所有报销票据必须有经手人、验收人(或证明人)签字,报账员审核,分管财务的负责人审批才能报销。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要据实列支,不得以“白条”或其他不规范的票据入账。所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具备凭证的名称、填制日期和编号;接受凭证单位的名称、业务内容、数量、单位和金额;填制单位的名称和财务(会计)专用章。做到支出项目全面、真实、完整。对弄虚作假、营私舞弊、伪造涂改原始凭证等违法违纪行为,将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县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

第十一条 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严格工程项目审批。专项资金必须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有关规定,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基建

项目应严格按照申请、立项、审批的程序进行工程项目建设。工程项目决算须经审计才办理结算。凡属预算资金安排的项目,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工程支出由建设项目学校根据工程进度,提出拨款申请,报经县教育局审核,县财政局进行复核后,将资金从专户直接拨付给项目单位指定的银行账户,同时告知县教育会计核算中心。

第十二条 规范收支报账程序。9 12.1、学校审核签字:所有报销票据必须有经手人、验收人(或证明人)签字,报账员审核,分管财务的负责人审批才能报销。报账员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分别填制收入报账单、支出报账单和转账通知单,由报账员签字,到县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报账。

12.2、核算中心审核:各项支出的票据先由县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副主任、主任逐级审核,2000元以下的单项.cSPengbo.CoM 蓬 勃范 文网:义务教学校经费支出科目分类,支出比例国家标准)支出报经县教育会计核算中心负责人审批。

12.3、学校预借款和2000元以上的单项支出在学校、核算中心审核的基础上,报教育局领导审批。

12.4、各校报账员应根据收支报账单登记收入、支出备查账,缴存财政专户备查账,固定资产备查账和往来款备查账,并将报账单装订成册,妥善保管,以便对账与备查。

12.5、学校的报帐员因工作调动或因故离职,必须办理移交手续,由县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派人监交。

篇三:义务教育学校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办法2 中界完小

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机制改革实施办法

为切实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的使用管理,规范公用经费支出,确保公用经费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中心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第一章 公用经费来源及使用范围

第一条 学校公用经费是维持学校正常运转所必须的经费。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来源主要包括财政核定的生均公用经费、杂费。

第二条 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水电、取暖、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

第二章 公用经费使用管理原则与办法

第三条 我校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使用管理原则:集中监管、统筹使用、分级预算、计划调控。

第四条 学校会计加强对各学校公用经费预算编制指导及使用的监管。学校费用由校长核准、经手人 “两签”后,再报教管中心审批列支。学校费用收支仍在教管中心账套内分部门核算,以准确反映学校的财务收支情况。

第五条 公用经费管理实行自下而上的预算编制制度。年初,统筹管理的经费由学校根据本校实际需要进行公用经费预算编制,报教管中心初审。统筹使用的经费由中心学校牵头,学校校长参与进行费用预算编制。后由教管中心的公用经费预算进行审核,最后报教育局核准和财政局备案后执行。学校要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统筹兼顾、规范透明、高效顺畅的原则安排使用公用经费,既要保证学校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基本开支,又要适当安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活动经费开支,更要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解决难点,集中财力办大事。学校公用经费预算要落实到具体项目、科目,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不留缺口,确保每一分钱用到学

生身上。第六条 公用经费执行支出实行自上而下的计划管理。学校预算及使用计划经上报并核准下达后,应严格按计划执行。学校要制定实施预算计划,在学校内部把预算执行职责落实到具体岗位。

第七条 建立、健全学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重大财务事项或活动资金支出超出2000元必须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但一次性超过2000元支出项目须书面请示教管中心研究同意,方可实施。‘

学校要对照预算的总体目标,定期分析公用经费在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确保经费的正常使用。

第三章 公用经费使用要求与标准

第八条 公用经费使用要严格按照教育、财政部门核定的预算及内控计划执行,做到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学校公用经费不得用于教师奖金、福利(按规定标准计提的福利费除 外)的开支、不得用于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债务等方面的开支。第九条 相关公用经费支出项目执行要求与标准。

1、教师培训费

按照学校日常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培训费、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住宿费以及大型培训讲座等费用的开支。

2、差旅费

?学校要建立健全出差审批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出差人数、天数和差旅费用。?差旅费开支范围:包括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

3、交通费 交通费的开支范围:指汽车燃料费、租车费等。租车费是指师生集体外出需租车而发生的费用。凡所租车辆须有合法证明材料,学校不得租用非法车。

4、设备购置费

设备购置费:指学校购置仪器设备、教学办公用品及图书资料等。符 合政府采购条件的,由上级有关部门组织实行政府采购。

5、维护维修费:指不改变用途的各种设备(不包括车船 13 等交通工具)日常开支的维修费用;各种房屋建筑物的不改变用途的维修费用和平房不改变结构、不增加面积的落地翻修费,校内公共设施,如道路、管道等设施的日常维修费用;房屋内部的装修及内部管线等改造支出;为保证网络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日常维护支出。

第四章 公用经费管理使用的开支计划和公示监督检查

第十条 学校应按照教体局《中小学义务教育保障经费财务管理暂行规定》及本校经费预算测算表编制全年公用经费使用开支计划。

第十一条 学校要建立规范的经费、实物、固定资产等管理制度和程序,厉行节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各校要建立物品采购登记台账,建立健全物品验收、进出库、保管、领用制度,明确责任,严格管理,做到账实相符,安全有效。每学期学校对帐物建册进行自查,定期组织核查。

第十二条 学校要将公用经费使用情况定期在校内公布,采用上墙公示,接受师生的监督。同时,要定期进行公用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资金收支管理。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2年5月起试行,如本办法规定要求与上级部门规定要求有抵触的,则按上级规定要求执行。

附:义务教学保障经费及公用经费支出科目分类、支出比例。14 中界完小 2012年4月30日 马上乡中心校

义务教学保障经费及公用经费支出科目分类、支出比例

一、商品和服务支出约占公用经费总额70% 1(办公费占10%,反映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日常办公用品、书报杂志等支出;2(印刷、试卷资料、图书购置费占6%,反映日常印刷费用的支出;3(取暖费占15%,反映取暖用燃料费、热力费、炉具购置费、锅炉临时工工资、节煤奖等支出;4(维修(护)费占10%,反映日常开支固定资产(不含交通工具)维修维护费;5(教师培训费占5%,反映在教师的继续教育,教学教研等方面开支的资料费、伙食补助、培训场地费等;6(商品和服务支出其它科目(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租赁费、专用材料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等)经费支出占20%。

二、其他资本性支出约占公用经费总额20%。

1(办公设备购置费占8%,反应用于购置纳入固定资产核算范围的办公家具和办公设备的支出,其中课桌凳购置不少于5%;15 2(专用设备购置费占5%,反映用于购置装备教学用计算机设备、电教室设备、体育设备、音乐设备等支出;3(大型修缮占5%,反映用于校舍资本化(如围墙、厕所、车棚等)的各类大型修缮的支出。三(突发事件应急预留资金不少于公用经费总额的10%。

支出 国家标准 科目 经费 义务 经费支出分类科目表 经费支出明细科目 16

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 篇2

一、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全面预算管理执行力度不够

一是预算编制程序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学校负责人重视不够, 不能及时组织各部门负责人进行充分酝酿和论证, 而是直接推给财会人员一手完成编制全过程, 校长及分管领导缺乏必要的研究、审核及批准。二是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 主要表现在:目前大部分中小学预算编制采用增量预算法, 仅凭往年的决算情况来编制, 没有考虑到学校实际情况, 使公用经费预算规模逐年增大, 导致公用经费预算松弛, 经费浪费。三是公用经费预算执行进度不合理, 没有加强预算执行的内部管理制度。学校有钱就花, 没有统筹考虑全年用款计划, 造成公用经费使用过程中前松后紧。

(二) 公用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印刷费及办公耗材费支出比例较大, 而学生艺体发展, 教师培训、图书购置费比例较小, 造成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在于公用经费除工会经费、培训费等有比例标准外, 大多公用经费项目如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电话费等没有固定的分配标准, 从而导致经费开支随意。

(三) 公用经费使用效益评价机制及审计监督制度不健全

由于缺乏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公用经费使用效益评价体系, 目前对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使用效益进行评价时, 更多使用的只是各种教学硬件设备的达标率, 而预算支出完成率指标又只能反映出学校对预算的执行完成情况, 不能用于对学校经费投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从学校内部来看, 学校对财会工作重视不够, 大部分学校把会计当作收付款、记账的工具, 没有让会计参与到经济活动管理的全过程, 财务人员没有发挥对公用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作用。从公用经费管理模式来看, 实行集中核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 学校经费使用通过结算中心审核, 学校容易产生依赖心理, 对经费的规范、合理使用监管力度不够, 积极性不高, 不利于经费管理。

二、规范公用经费管理, 提高公用经费使用效益的建议

(一) 完善预算编制体系, 提高预算管理效果

首先, 预算编制应当从基层开始, 全面审查核实现有财产物资, 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紧密统一, 鼓励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参与预算, 组织各部门负责人组成预算编制小组, 进行充分考虑论证, 共同编制公用经费预算。其次, 预算编制程序应当参照中央部门预算“二上二下”的编制程序, 采取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摒弃传统的以上年的预算数据为基础的增量预算法, 采用更为合理的零基预算法。学校各个部门在学校整体计划指导下, 提出各部门预算方案, 由学校预算管理部门进行汇总, 并进一步组织各部门商讨研究, 提出预算总方案。预算执行过程中, 要了解每一笔预算的流向, 及时发现问题, 处理问题。强调预算的刚性, 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数额进行规划, 超预算部分应该履行必要的预算调整程序, 重新执行预算批复程序。适时测评预算执行进度, 可以按月或按季度考核评估预算执行进度情况和资金投放的合理性, 及时发现预算执行差异, 分析差异形成原因, 促进公用经费按预算执行, 避免预算执行前松后紧。

(二) 调整经费支出结构, 合理量化经费支出

学校应该本着“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原则, 明确支出范围, 量化支出标准。对公用经费中的特殊项目, 有的应该明确规定使用的量化比例控制, 例如:教师培训费、日常维修费、图书购置费等, 有些应该明确规定支出的上限金额, 例如:招待费、差旅费、报刊订阅费等。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会议费、外出旅游性活动, 确保经费真正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常规性费用如水电费、办公费、电话费等如果与往年支出相比出现较大变化, 要查明原因, 及时处理, 避免浪费。财会部门应根据《中小学会计制度》的规定及《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经济分类中类级科目“商品和服务支出”具体明细项目规定的经费支出范围, 正确恰当进行明细项目的核算, 严禁会议费在培训费中列支, 或者在会议费中列支招待费, 避免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含混不清, 杜绝人员经费和项目经费占用公用经费的现象。

(三) 建立健全公用经费使用绩效考评制度

公用经费使用效益考评主要考评公用经费预算比例的计划性、使用情况的完整性、收入支出情况的变动性、支出项目的结构合理性等方面。除了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公用经费使用效益进行民主评议外, 还应该采用可量化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 除利用预算支出完成率指标用于考核学校预算完成情况外, 还应利用公用经费支出占教育经费支出的比率指标, 与学校以前年度及兄弟学校相同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用于考核学校公用经费支出项目的结构合理性。

(四) 强化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审计监督力度

中小学校应当建立健全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内部信息公开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以及各种责任追究制度, 学校可以设立督导处, 定期检查和公示学校的公用经费使用情况, 也可以通过学校教代会, 公布学校上年度公用经费支出情况。教体局、财政局作为中小学校的主管部门, 应当定期联合审计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公用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及时纠正违规使用公用经费的行为, 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崔运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理论与实务[M].上海:立信会计, 2015-1-1.

[2]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研究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3-4-28.

[3]毛太田.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3-9-1.

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 篇3

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

将享15年免费教育

本刊讯 2016年秋季学期起,我区将开始推行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享受15年免费教育新政策,包括学前教育3年、义务教育9年、普通高中3年,共15年。具体认定工作由扶贫部门负责,是否符合相关条件可向当地扶贫办咨询。由于建档立卡是针对农村贫困户而言的,因此15年免费教育对象不包括城市的贫困户。15年免费教育中,学前教育阶段免费是指免除保教费,在民办幼儿园上学的受助对象可参照同地区同等级公办园的标准执行。(桂文)

至2018年“全面改薄”

投入达296.2亿

本刊讯 未来两年,我区将持续加大“全面改薄”的投入力度,预计到2018年,投入的资金达296.2亿元。这些资金用于校舍建设,购置学生用床、图书、实验实习设备、音体美器材、数字教育资源和计算机等,全区将有1.8万多所学校受益。据悉,该项资金来源于各级财政,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50.75亿元,地方财政投入145.45亿元(自治区本级财政安排资金近100亿元)。截至目前,我区已落实该项资金177亿元,完成了计划的60%。(桂文)

所有高职高专院校

今年全面放开单独招生

本刊讯 今年,我区所有高职高专院校将全面放开单独招生,考生通过高职院校相关测试获得单招资格后,不需要再参加全国统一的普通高考。据悉,高职单招对象为符合2016年普通高考统考报名条件的考生,以及在2016年3月15日前户籍、学籍迁入我区的考生;高职对口中职自主招生的对象为户籍在我区的中职往届生,以及学籍在我区的中职应届毕业生或二年级在校生。(杨娜)

3个案例获第四届

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

本刊讯 日前,由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推选颁奖暨创新成果展示活动在京举行。该活动通过候选案例征集、公众投票、专家评选3个阶段,最终从全国1 200多个案例中评选出140个创新实践项目和优秀个人。我区有3个案例获奖,分别是自治区教育厅的“建立多元办园机制 破解学前教育入园难”、柳州市教育局的“众创空间教育平台将每个学生培养成‘创造者’”、广西纺织工业学校的“校企合作系统化培养壮锦民族技艺人才”。(周仕敏)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送教下乡培训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等乡村教师培训指导文件,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将送教下乡培训纳入乡村教师全员培训规划,制定送教下乡培训周期计划与年度计划,原则上同一乡镇同一学科每年送培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2天。《指南》提出,培训团队应深入乡村学校现场,通过课堂观察、师生访谈、工具测评等方式,找准乡村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问题选择契合主题的课例,采取说课、上课、评课等方式提供示范教学,提出教师研修任务。

教育部多措并举力促

解决儿科医生短缺问题

近年来,教育部通过加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持续扩大研究生层次儿科医师培养规模、部委省共建医学院校等措施,致力于解决儿童医院少、儿科医生缺、孩子看病难等问题。今后,教育部将从深化面向基层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工作、扩大儿科医学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承担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强儿科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入手,继续推进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教育工作,并要求38所高水平的医学院校增加儿科专业研究生招生数量,力争到2020年,儿科专业研究生在校总数达到1万人,以满足社会尤其是学校对儿科医生的需求。

高校不得招收与艺术团

需要无关的特长生

教育部近日部署了2016年高校高水平艺术团招生工作,要求各有关高校按照宁缺毋滥、择优录取的原则,切实提高选拔质量,严格控制招生规模。教育部指出,高校艺术团招生规模不得超过试点高校上一年度本科招生计划的1%,原则上仅面向高校组建的音乐、舞蹈、戏剧类艺术团;未设立艺术团的试点高校不能安排相应艺术团招生,不得招收与艺术团需要无关的艺术特长生,试点高校公示合格考生人数不得超过学校艺术团招生计划的2倍。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政府公布了2016年的10项民生工程,其中一项是由政府出资为全市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注册的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该项目将惠及全市23.26万名幼儿,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幼儿因意外伤害造成的医疗负担,解除家庭和幼儿园的后顾之忧。青岛市由此成为全国首个由地方政府出资为学龄前儿童购买意外伤害险的城市。

陕西省:将秦腔等地方

特色文化纳入美育课程

日前,陕西省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学校开设以音乐、美术等为主体的美育课程,有条件的可增设秦腔、剪纸、腰鼓及其他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内容。小学阶段美育课时总量不低于总课时的9%,有条件的可按总课时的11%开设;初中阶段课时不低于总课时的20%。普通高中应在美育课程基础上开设舞蹈、影视等能体现地域特色的教学模块,保证美育类必修课有6个学分。建立学生课外活动记录制度,将学生参与社区乡村文化艺术活动、学习地方戏曲和民间艺术、欣赏文艺演出、参观美术展览等作为综合素质测评内容。

重庆市:开通教育政务

“双微”平台

日前,重庆市正式开通了重庆教育政务微博、微信“双微”平台,微博平台将及时发布教育最新动态、重要信息及各类权威资讯;微信平台设置了“微新闻”“微官网”“微联盟”3个一级栏目,除了公布资讯信息、公告公示、重要文件等,还公布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中小学及教育机构的官方微信,以打造“重庆教育官微联盟”。“双微”平台为该市师生和家长提供了了解教育动态和进行有效沟通的途径。

最近,美国新泽西州实施了新的教师评估办法,将原来“满意”“不满意”两种等级细化为“优秀”“良好”“部分合格”和“不合格”4个等级。而此前的考核中,该州教师的考核成绩由行政管理人员的意见决定。实施新办法后,行政管理人员的评分比率占考核成绩的85%,剩下的15%则来源于学生在考试、小测试及在其他项目中的成绩和表现。据该州相关人员预测,实施新的评估体系后,可能会导致教师差评率上升。

俄罗斯开展大学生

学业独立评价试点工作

日前,俄罗斯在莫斯科国立法律大学、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等6所高校开展了大学生学业独立评价试点工作,涉及国家与法律、历史、数学、社会学、法律伦理学、宪法、罗马法、俄罗斯历史、经济学原理、物理等10门课程,共有372名大学生和18位高校教师参与试点。根据相关规定,参与试点工作的大学生今后的知识水平考核工作将由其他学生和其他高校的教师负责。

(除“本刊讯”消息外,其他消息根据人民网、新华网、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世界教育信息》等整理)

小学公用经费使用方案(范文) 篇4

为加强我校公用经费管理,规范公用经费支出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中小学公用经费是指保证中小学正常运转、在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开支的费用。

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水电、交通差旅、邮电、日常专用材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

根据财政部制定的《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财预〔2006〕13号),中小学公用经费的支出范围为:《支出经济分类科目》“302商品和服务支出”类级科目下的1、办公费

2、印刷费

3、咨询费

4、手续费

5、水费

6、电费

7、邮电费

8、物业管理费

9、交通费

10、差旅费

11、出国费

12、维修(护)费

13、租赁费

14、会议费

15、培训费

16、招待费

17、专用材料费

18、劳务费 19 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20、取暖费”等20个款级支出科目。

二、教师培训费在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中按5%安排,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开支。

三、学校要按规定在公用经费中足额安排信息技术费,用于教学资源和软件的购置以及网络信道费用支出。

四、学校要按规定严格控制招待费支出。

五、公用经费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基建债务等方面的开支。

六、中小学公用经费是学校经费综合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按生均标准列入预算,实现收支平衡。

七、加强实物消耗核算,建立规范的经费、实物等管理程序,厉行节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八、建立物品采购、登记、保管、领用制度,明确责任,严格管理。

九、中小学校购置列入公用经费管理的仪器设备、教学办公用品及图书资料等应当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统一纳入中小学预算,并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规定,由县级以上(含县级)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政府采购。

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 篇5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县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不断促进财政工作创新,深入推进我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按照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工作安排,本课题组于2009年4月下旬在县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对我县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本次调研采取实地听汇报、查看账据、账实核对、召开学校负责人座谈会、询问相关人员等多种形式,基本掌握了目前我县农村中小学校公用经费的管理使用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财政投入的公用经费基本情况。

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实施以来,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逐年大幅增加,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007年中央核定我省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为:小学173元/生。年、初中233元/生。年,2008年提高到小学255元/生。年、初中375元/生。年,2009年提高到小学300元/生。年、初中500元/生。年,所需资金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共同承担。近两年来上级财政及县财政投入我县教育部门的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专项资金12480.2万元,其中:2007年4385.8万元,2008-1-

年5294.4万元,2009年截至目前为2800万元。

二、教育主管部门分配到校基本情况。

根据国家及省关于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资金的管理要求,我县教育主管部门根据不同规模学校的实际,较为科学地分配中小学公用经费,并适当向办学条件薄弱的学校倾斜。两年来共向369所中小学校拨付公用经费9223.84万元,截止2008年底,尚有456.36万元公用经费结留在县教育核算中心帐户。

三、学校公用经费使用管理基本情况。

我县农村中小学校基本能够按照省财政厅、教育厅《安徽省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7‟198号)的要求使用公用经费,大部分中心学校无截留、挪用、平调现象,没有发现学校用公用经费安排基本建设投资和偿还债务,保证了学校正常教育教学业务的开展。2008年全县28所中心学校对其下属非统管学校的账务进行了统管。财务制度较为健全,会计核算基本规范。检查所到学校都能根据县教育局制定的《寿县中小学财务管理办法(暂行)》,结合本乡镇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财务统管实施细则,部分学校能够严格履行发票审批手续,做到有经手、有证明、校长一支笔审批,大额支出有些学校能做到先会议研究,再办理相关手续,开支透明度较高。只有少数中心学校按照规定,制定了公用经费内部管理制度,细化支出范围和

标准。

四、公用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预算编制不规范。

2007年以来,我县实施了部门预算改革,部门预算的编制水平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然而农村中小学预算没有严格按照规范的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进行编制,收入预算只突出了财政供给的主渠道地位,对其他项目的收入却没有可遵循的编制原则。基本支出预算中的 “商品和服务支出”、项目支出预算中的“其他资本性支出”没有按照统一的科目及科学合理的标准细化编制,导致学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无章可循,除“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外的事业支出随意性较大,编制的预算和执行的结果基本没有关系,即不利于规范支出行为,也不能够保证资金使用效益。

2、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基础薄弱。

截止目前,我县321所小学只有34所的财务纳入县教育核算中心统管。小学年公用经费的30%由教育核算中心统一核算,其余287所小学的年公用经费近3000万元,由各中心学校统管,集中报账核算。调研中发现,由于缺乏专业会计人员,缺乏对国家相关政策及财经法律法规的了解,各中心学校核算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着会计核算科目使用混乱、报账不及时、票据使用不规范(非统管学校白条入账现象比较普遍)、经费支出没有严格的范围、标准和管理程序、资产管理较为混乱、无“账”可查等现象。

3、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不规范。

虽然省财政厅、教育厅制定了《安徽省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7‟198号)、我县教育主管部门修订了《寿县中小学校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但是,我县却没有根据上级的政策要求和本地的实际情况,具体制定并实施可操作性的相关制度、办法。资金的分配、审批、拨付没有严格的规定,公用经费支出范围不严格、支出结构不合理、安排使用无原则。调研中了解到,有些学校用公用经费列支工资福利及其它不合理支出,从支出结构看:“其他工资福利支出”占公用经费的比例一般在10%-20%之间,少数学校高达50%以上;“交通费及差旅费”占公用经费的比例一般在4%-8%之间,少数学校高达22%以上;“会议费及培训费支出”占公用经费的比例一般在5%-10%之间,少数学校高达50%以上;“招待费支出”占公用经费的比例一般在4%-10%之间,少数学校高达15%以上;“医疗救助支出”占公用经费的比例一般在1%左右;“其他支出”占公用事业经费的比例一般在5%-10%,少数学校高达24%以上。公用经费管理不严,造成少数乡镇中心学校对非统管学校的公用经费分配存在统筹、平调、截留现象。公用经费没有按照专项经费的管理要求,单独核算。非统管学校会计核算不规范,账务设臵没有统一、规范的制度要求,备用金的领取与发放、公

用经费的支出与报账、银行存款等会计业务发生无必须的备查账,绝大部分学校无固定资产备查账。“其他资本性支出”没有规范的购臵程序和标准,购臵无计划,维修无预算。

四、加强公用经费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1、规范和完善部门预算编制,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校预算编制制度。科学规范的农村中小学预算管理制度,是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措施,是规范农村中小学经费管理的关键环节。财政及教育主管部门应按照国家及省相关规定编制规范的农村中小学预算。收入预算按照有关规定将各项收入全部列入预算;支出预算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优先保障学校基本支出的合理需要,基本支出预算要按照国家统一的“目”级科目进行细化编制,然后本着“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原则,安排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所需的项目支出。

2、加强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严格按照《预算法》、《会计法》以及省财政厅、教育厅制定的《安徽省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7‟198号)的要求,把好支出审核关,各项支出要据实列支,严禁虚列虚支、虚报冒领和挤占挪用,不得以“白条”以及其他不规范的票据充抵支出。加强学校备用金的管理,制定备用金领用办法和限额标准。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做到账实、账账相符。规范收费行为,加强事业收入、其他

收入的管理。加强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依法设臵会计账簿,明确核算程序,规范会计行为。中心小学以下的学校应配备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专(兼)职会计工作人员。财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会计人员培训,提高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应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组织学校按规定编制学校预算,合理合规使用资金,把好支出审核关。实行财务公开,推进民主理财,确保资金安全、规范和有效使用。

3、制定我县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办法。根据国家及省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结合我县实际情况,从资金范围、资金使用、资金管理、会计管理、审计监督等方面,制定出适合我县农村中小学校公用经费支出管理的具体办法,进一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的科学化、精华化管理。

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 篇6

落实及拨付自查报告

2013年被教育部确定为“教育经费管理年”,高增乡中心小学依照〈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对中小学校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通知〉,对我校进行了账务管理和教育公用经费落实情况的自我检查,现把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校实行了校财局管的管理模式

自2011年起我县实行了校财局管的管理模式,我校将学校的财务和资产集中到县教育局直接或间接管理,规范了学校的“收”、“支”、“拨”、“购”、“督”,保障了学校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在不变的原则下,实行了财务规范、专业和科学管理,这样从源头上、制度上规范了我校的会计工作秩序,优化收支结构,预防和制止学校财务收支中可能发生的违规违纪行为,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使会计职能真正得到发挥。

二、我校教育经费的拨付和落实情况及结余资金的使用情况

2013年1月1日起至2013年9月30日止,上级财政部门向我校划拨教育经费共计606000元。其中中央资金为532000元,省级资金为59200元,县级资金为14800元。我校已使用经费444763.5元,加上2012年我校结余的教育经费87584.96元,我校现剩于教育经费为248821.46元。我县校财局管办规定对于学校上年结余的公用经费累计到今年使用,但需重新编制预算。学校对于每笔公用经费的支出都首先作好预算,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审核,严格按照预算编制去进行各项的“收”、“支”、“购”。

三、县级对我校财务的管理监控和学校内部的会计控制制度

县级部门严格要求学校在教育经费的使用上一定专款专用,用到刀刃和实际上,严格实行经费预算,按照经费使用计划对我校各项的“收”、“支”、“购”进行了有力监督,并定期对学校的固定资产和经费情况走访、调查。这样从源头上、制度上规范了我校的会计工作秩序,优化收支结构,预防和制止学校财务收支中可能发生的违规违纪行为,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使会计职能真正得到发挥。

学校内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校内财务控制制度,确定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下设分管财务的副校长,出纳掌钱并作好现金日记账的登记,报账员负责对原始票据的审核和报账工作并作好会计账薄的登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权和义务,对学校财务进行层层管理,统一规划。对货币资金的收入、支出、结余以及各项财产物资的采购、验收、保管、领用、销售等活动进行控制、防止贪污、盗窃、滥用、毁坏等不法行为,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基础。学校定期在校内作好校内财务的公示。

四、学校资产管理情况及存在不足

学校已建立固定资产总账,但暂无一级明细账,有会计报表,会计账薄。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如报账员、出纳暂无会计从业资格证,因此县校财局管部门定时对各乡镇有关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进行不定期的培训,(本人假期因县校财局管部门的安排到省教师继续教育学院参加了《中小学财务制度培训》并获得证书一本,并预计11月份参加考试),因为学校无资产管理部门所以并无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学校固定资产的购进都是通过校内会议,并编制预算后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方可购进。我校对固定资产的报废和转让首先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写好报告,经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报废和转让,并作好报废和转让登记。

以上是我校结合省厅有关《账务管理和教育公用经费落实情况的自我检查》的通知要求进行自检后所作的自查报告,如有不是之处,望领导指示予以纠正。

高增乡中心小学

公用经费问题的申请 篇7

县教育局:

我校成立于2011年7月,位于城南坪兴寨一华里处,是一所全封闭式寄宿制完全中学。我校初中部现有6个班330余名学生,教职工28人。

十年来,我校初中部为上级学校输送了一批批合格的新生,有力的配合了为我县“两基”攻坚工作,缓解了城区学校大班额和教师工作超负荷的现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县农民工子女进城读书难教育难的问题,为我县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社会的稳定和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十年来,我校的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常规管理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交口称赞,多次受到县委县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奖励。

办学十年来,学校法人代表王智勇先生已投入800余万元资金致力完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的待遇、对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进行扶助和奖励、对学校的各项硬件设施进行完善„„。但个人的财力毕竟有限,相比同级同类学校,我校在各项设施方面因资金缺乏还存在诸多不足,比方说实验仪器配备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实验无法进行和操作;音、体、美、卫等学科的器材配备不足,图书配备不足,学生的课外知识相对缺乏,视野不够开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学楼、学生宿舍等硬件设施也相对较差。再加之,我校85%的学生来自农村留守孩子,寄宿制学校收费标准仍是2001年标准。当前大环境下,物价上涨,教师工资、师资培训、网络、水电费、现代设施设备的投入、办公费等支出比原先大大增加。这更是让原本捉襟见肘的学校财务不堪负重。

为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让全县的学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让更多的家庭更多的学生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教育政策;也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我们智成中学特向县教育局提出申请,诚恳地请求上级解决我校关于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问题。

13公用经费管理办法 篇8

一、公用经费是指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在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开支的费用。

二、细化支出范围与标准,加强实物消耗核算,建立规范的经费、实物等管理程序,厉行节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三、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含教学计划内的社会实践活动)、文体活动、水电、取暖、交通差旅、邮电通讯、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保证学校公共服务体系正常运行。不得用于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不得用于校舍建设、专项设备购置等形成固定资产的资本性项目支出。

四、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中,教师培训费支出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安排。

五、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安排使用公用经费,既要保证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基本开支,又要适当安排保证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活动经费开支。

六、公用经费预算要清晰反映学校公用经费的所有的收支项目,做到完整准确,公开透明。

七、定期公布公用经费使用情况,定期进行公用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分析,确保教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公用经费管理使用情况自查报告 篇9

一、活动意义

开展“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活动和“文明餐桌”行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干部职工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树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缕半丝恒念物力维艰”的理念,努力从源头和过程上制止各种铺张浪费行为的发生,提高公用经费的使用效能,津补贴规范发放和招待费管理规定得到有效执行,中央和省、市关于勤俭节约和廉洁自律的相关规定得到有效落实,向全局干部职工大力普及餐桌文明知识,推广餐桌文明礼仪,倡导节约用餐行为,提高文明用餐素质,使干部职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廉洁自律”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形成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良好风尚,全面营造文明节俭的良好社会风气。

二、实施办法

1、制作并在餐厅门口摆放“实施文明餐桌行动,倡导用餐文明行为”、“文明餐桌公约”告示牌。在餐厅墙面、柱面张贴以“文明用餐、节约惜福”为主题的张贴画。

2、以手机短信形式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文明餐桌公约”及“文明餐桌行动”口号宣传。

3、教育干部职工吃多少盛多少,用餐不剩菜、不剩饭;

讲营养,不挑食;

讲秩序,不喧哗;

讲究卫生,注意形象,文明用餐。

4、节约用电用水。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推广使用节能灯具,做到出门随手关灯,杜绝“白昼灯”等能耗空放现象;

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电器设备不使用时要及时关机,下班前切断电源开关;

办公场所空调温度设置要适当;

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安装或更换节水型龙头和卫生洁具,防止跑冒滴漏,水龙头尽量开小,用完随手关闭,避免“长流水”现象。

5、充分利用网络办公,加快推进无纸化办公,减少纸张文件的印制;

应双面用纸,钢笔书写,减少圆珠笔或一次性签字笔的使用量;

严格控制通讯费用支出,根据工作需要,正确选择电子邮件、电话、挂号、普通邮件等通信方式,提倡言简意赅,缩短通话时间。

6、加强公车使用管理和出差管理。严禁公车私用;

严格执行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和定点保险制度;

压缩车辆修理费、燃油费等支出,严格维修报批和报销手续,坚决杜绝私车费用在单位报销现象。

三、活动要求

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 篇10

一、预算单位公用经费支出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用经费定额管理尚需完善 目前,行政单位的预算由基本经费和项目经费两部分组成,财政部门对基本经费中的公用经费预算实行定额标准管理。公用经费按定额标准进行分档,部分单位实际预算安排人均公用经费最高与最低相差数额较大,且同一定额标准的单位人均公用经费也存在较大的差距,预算标准与实际执行脱节。公用经费除财政按定员定额安排外,还通过各单位的自筹资金和项目经费安排,按定额标准安排的公用经费占公用经费预算总额比重不到一半。本人认为虽然财政部门要求部门预算编制采用零基预算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基数法仍被普遍沿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公用经费预算定额标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部门之间行政经费苦乐不匀的问题,离真正意义上的零基预算尚有距离。

(二)公用经费支出挤占项目经费 一是业务招待费、会议费等预算编制标准较低,部分公用经费无标准,实际支出存在普遍超标准现象。目前,业务招待费按照单位公务费一定比例编制预算,已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特别是随着部门间跨地域的行政业务交流活动的增多,招待费用支出明显增加。目前,会议费、物业管理费等项目无预算编制标准,对此类费用主要是按单项核定,存在一定的随意性,造成部门间的差距及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加大了对资金监管的难度。

二是预算约束力不强。一些部门单位对行政经费支出控制不严,预算资金混用、占用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项目经费使用权掌握在部门和单位手中,因此不少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项目经费与公用经费支出使用界限不清,一定程度上挤占了项目经费。此外,财政性资金的绩效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为下拨的专项资金被闲置、移用、出借的问题,部分出借经费用于弥补公用经费、设备购置,财政性资金在下属单位长期挂账等情况,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对下属二、三级预算单位的监管不力。如有的部门下属子单位较多,业务涉及面广,收费项目多,监督机制相对滞后,部分经济业务“下沉”至下属的二、三级单位进行核算,产生违规情况;财务管理薄弱,部分收支未按规定入账、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账实不一致,固定资产产权关系不清,管理不规范, 固定资产长期未清理等问题;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存在违规征收等问题。

(三)公车管理及交通费用控制不严

相关职能部门未按制度规定及时对预算单位的人、车增减情况进行核实,车辆购置、编制核定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大部分单位实际配置或使用的车辆数大于编制数,交通费用超过预算定额比例较高,个别单位交通费超过预算执行数额较大。

部分单位车辆资产产权不明晰、入账不及时,借用下属及相关单位车辆情况较多,车辆过户手续未办理。对一些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报销的费用放到公务用车维修、保养项目中,公务用车的成本高出社会车辆的几倍,交通费用逐年上升。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有主观上的因素,也有体制机制等客观因素,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一)预算编制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有一个逐步建立、完善的过程,预算管理的改革需要循序渐进,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来逐步解决。近年来,财政部门每年都出台预算编制政策,规定了预算编制原则和要求,但实际预算编报不够细化、完整。目前,公用经费支出中包括差旅费、通讯费补贴等福利性支出,在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不能增加的情况下,造成部分单位挤占项目经费,以自筹等资金弥补公用经费不足。

(二)预算执行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对预算执行还没有明确的绩效标准和考核制度,使得对行政成本控制情况的评价缺乏基础。特别对于接待费、会议费、差旅费开支现有制度建设尚不完善,有的制度出台较早,与现实情况脱节,难以实施;有些虽有制度规定,但比较笼统,操作性不强,只能依靠各单位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来控制,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随意性较大。部分支出

上一篇:商务日语求职简历下一篇:企业6s管理规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