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的知识点(共12篇)
高中语文的知识点 篇1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深刻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语文小说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小说的知识1
归纳主题
概括小说主题的技法
(1)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2)对主题的挖掘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
从作者背景看、从人物特征看、从情节发展看、从语言情感色彩看、从整体倾向看。
(3)对主题的概括常用这样一些基本术语:
①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②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③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④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⑤表达了什么情感。
高中语文小说的知识2
品味语言特色
1.品味语言特色的技法
(1)体会、琢磨和分析该作品的语言是否简洁、生动、传神、得体,是讽刺还是幽默、诙谐还是庄重、含蓄或深沉的风格,将这种语言风格与文章的主旨联系起来考虑。
(2)要注意把相关词语放入语境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特别注意语句深层含义的挖掘,要能依据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态度、文中人物的性格,读出言外之意。
(3)具体在鉴赏语言时,可从遣词造句(如包括用词、句式,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语言风格(如:朱自清,自然淡雅,用工笔写意蕴;周作人平和冲淡,用淡笔写浓情;鲁迅,苍劲雄健,刚健之中见哲思等),语体角度(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去鉴赏。
(4)熟知各种修辞格及其修辞功能,在鉴赏中能灵活运用。
2.解题技法
(1)常见设问模式
①分析文章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②举例分析文中人物的语言有哪些特色。
(2)解题思路
要明确语言特色包括词语的表现力,句式特点,语言风格,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等。其中语言风格有含蓄与直接、淡雅与华丽、庄重与幽默、典雅与通俗、柔美与朴实等;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指语言符合人的身份、展现人的性格、表现人的情感,有时体现地域特色,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乡土气息)等。
高中语文小说的知识3
鉴赏形象
1.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
①外貌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的描写。
作用: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透露人物的内心活动,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显示人物性格变化等。
②心理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或思想变化进行具体刻画。
作用:细腻真实地突出了人物的思想,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
③语言描写:包括对话描写、独白描写等。
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同时也能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显示人物的身份、地位,间接地表现其它人物和景物,交代事情原委、推动或预示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等。
④行动描写: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动作的描写。
作用:刻画人物性格。
⑤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
作用:刻画人物性格,使形象栩栩如生,深化主题,推动情节的发展,营造一种氛围,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不借助于人和媒介物的烘托,直接刻画。侧面描写借助于对媒介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人或物。
2.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首先要结合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然后结合社会现实分析人物形象折射的社会现象及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等。
3.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它的作用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1)为主要人物服务,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2)揭示或凸显主旨;(3)若是线索人物,自然是贯串全文的线索。
4.物象的作用
如果小说中引入特别重要的物件,其基本作用不外乎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等。有时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文章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分析人物形象
身份(思想)B.社会背景(活动舞台)C.情节(活动过程)
D.言行(心理)E.创作意图F.比较
高中语文小说的知识点
高中语文的知识点 篇2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逢注音为pang阳平。而不读feng阳平。《季氏将伐颛臾》:“今夫颛臾, 固而近于费, 今不取, 后世必为子孙忧。”注释为:“费, 音bì。”“费”属敷母;而没有注成“费, 音feì”。阿房宫, 音e pang gong, 秦宫名。“房”注音为pang阳平, 而不读feng阳平。属奉母。番禺的番字读pan阴平, 而不读fan阴平。“古无轻唇音”这条古音韵知识是清朝钱大昕提出的。是条重要的古音韵学规律。古无轻唇音, 是指中古 (从隋唐到北宋) 以后的f、v轻唇音, 在上古 (魏晋以前) 是没有的, 要读成b、p、m。以上显然是“古无轻唇音”的正面例证。
“古无舌上音, 知彻澄三母, 以今音读之, 与照穿床无别也, 求之古音, 则与端透定无异。”古无舌上音, 照今天理解, 即普通话念zh、ch、sh (来源于“知”、“彻”、“澄”) 的字, 上古读成d或t。现代形声字, 体现了知彻澄与端透定之间的历史联系。如:颠滇巅以真为声旁, 但这些以真为声旁的字现在却读为“填”tian阴平, “颠”dian阴平, “滇”dian阴平, “嗔”chen阴平, “真”zhen阴平, “缜”zhen上声, “镇”zhen去声。单:音dān、shàn、chán, dān保留了上古音, shàn、chán是中古以后才出现的。以“单”为声旁的字, 若在普通话中不读dān却又分不清是zh、ch、sh还是z、c、s声母时, 则可以断定它为卷舌音。如:“禅、蝉、婵”读chán, “阐”chǎn, “禅”shàn。
高中语文的知识点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知识;语文思维;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本质目的之一,而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在现有课本知识的学习基础上,对知识的进一步提炼和升华。但是,在目前的语文教学里,部分学校仍旧保留着满堂灌的教育方式,老师只管讲,学生只管记,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严格制约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也仅仅局限于表面的课本知识,更深层次的教学内容无法充分挖掘,学生的想法更是得不到创新。因此,将语文知识向语文思维转化已是迫在眉睫。
一、培养语文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语文思维具有交流性、渗透性、广泛性等特点。语文思维的交流性不仅包括文字书信方面的交流,还包括话语交谈方面的交流,学生通过与老师的交流,不仅有利于扩展思维,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语文思维的渗透性则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扩展,俗话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充分说明了思维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而语文思维的广泛性则是在实践中体现出来,对于相同的知识、不同的思维方式就展现出不同的知识层面,有的人习惯理性思维,有的人习惯感性思维,理性思维的人倾向于用道理讲事实,而感性思维的人则更倾向于用情感打动人。因此,由语文思维的特点所知,语文思维能的培养在高中课堂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引导作用。
二、培养语文能力的策略
(一)扩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
所谓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横向发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则需要老师挖掘更多的教学内容,以做到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高中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还在培养提升阶段,只有不断地引导学生独自思考,从事物的表征现象发掘内在的本质,才能有效地提升高中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更应该注意把握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根据每个学生思考问题角度的不同,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上的提高。例如,在学习《赤壁赋》时,文章开头就用大量的词句描写了景色和自然风光,词中的“清风”“明月”“山景”“水波”等描写景色的词语生动形象,就好像我们也成了游玩观景的客人,并与诗人一起泛舟于湖上,此时,老师应该提出质疑:苏轼在整首词中为什么要大量地使用描写景色的词句?如果换成是自己写这首词应该从哪方面着手?从侧面让学生思考写景怎么才能更好地抒情。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要让学生欣赏诗词表面的东西,更要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把握整首词的主旨[1]。
(二)分析教学案例,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
高中学生语文知识的传授不应只局限于课堂上的课本知识,而是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方式,结合课外资料,上课时设置必要的场景,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知识的获取是一个由量到质的提升过程,通过讲解课本上的内容,锻炼学生置身于课文中的场景中去,并根据课文中的内容提出质疑及富有创新性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在选读《史记》中《屈原列传》这一课文时,老师首先向学生介绍屈原当时所生活的社会背景,由于当时楚王被奸臣蒙蔽,导致当时社会政治动乱,民不聊生,以至于屈原被人陷害,最后被迫用投江来唤醒楚王以及世人。其次,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是自己是屈原,会不会用投江来唤醒世人?如果屈原不死,那么他会用什么方式来拯救当时的社会现状?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自然而然地就去思考,并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及人物性格特点给出自己的见解,以此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用发散的思维去解决问题。
(三)开展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辩证思维
高中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一个思维能力不断得到锻炼和提升的过程。老师在上课的同时通过设置新场景、引用新材料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引导学生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客观的态度思考问题,避免主观性。例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开展一些具有辩论性题目的课题,比如《发掘人才是否需要考试》,通过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将学生分组展开辩论,此过程中需要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不断地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并在引经据典的过程中尽全力去说服对方。通过回答问题,不仅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升了语言功底,并且引导学生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四)结合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
独立思维能力是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应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课外阅读,设置模拟场景,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由此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例如在学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一课时,老师应先设置模拟场景,将学生的眼睛蒙起来,坚持一堂课,以此让学生体验海伦·凯勒在黑暗里生活的世界,老师除了在向学生讲授海伦·凯勒失明、耳聋的遭遇的同时,更要让学生明白光明的来之不易,将自己现在的学习环境与海伦·凯勒的艰苦对比,在那样如此困难的条件下,海伦·凯勒仍旧没有放弃对光明的向往,同时让学生思考健康的我们是否常常忽略了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事情。通过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作者当时生活的环境,从而锻炼了学生独自思考的思维能力[2]。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的简单讲解,而是对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俗话说“授之人以鱼,不如授之人以渔”,只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知识的主体作用,才能使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楚梦.高中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 2013(35).
[2]贾甄.高中语文教学中“以情激趣”思维的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3).
高中语文常用的文言知识点 篇4
根据语境正确推断实词词义
语境,即上下文 。上下文对词义具有制约和提示作用。一般地说,不管一个词有多少义项 ,在具体的语境中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含义。因此,必要的知识储备与较强的语境意识结合起来 ,就是我们“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关键。 所以,平时要注意做必要的知识积累 ,阅读文言文篇段时要细心体察语境 ( 上下文 )的意思。要力戒孤立、片面。
由于文言文单音词居多,这一现象特别突出。它们中有一个是本义,其余为引申义,要注意从本义推断引申义,结合上下文确定词的正确含义。
①本义。指最初造字时表示的意义。如:朝,本义是“早晨”。(朝令夕改)
②引申义。指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与本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如:朝,早晨是大臣朝见国君的时间,故由“早晨”引申为“朝见”(率天下诸侯而朝周);朝见的地方也叫“朝”,故引申为“朝廷”(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再引申为“朝代”(改朝换代)现代汉语中也有,如“深山”--道理很深(深刻、深奥);友谊很深(深厚,深刻);夜深人静(时间久);颜色太深(浓、重)
③比喻义。用比喻的方法形成的词义。如:爪牙,比喻武臣(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现代汉语中也有如“乱扣帽子”(坏名义或罪名) 冻结资金(阻止流动或变动)
④了解词义的两种引申方式。
A:连锁式。
寒:冷--寒冷季节--缺乏冬衣而受冻--贫寒--恐惧、害怕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大渡桥横铁索寒
B:辐射式。
节:竹节--木节;关节;季节;节操;节拍
一节复一节,千枝破万叶
盘根错节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清明时节雨纷纷
单于壮其节
钿头银篦击节碎
例1:“引”,
①会意字,由一弓一箭组成,本义是“拉开弓”,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 尽心上》
②“拉开弓”引申为“拉”, “左右或引相如去”
③“拉”引申为“拉长”,“岸木影下布,水鸟时引吭”《宣州环波亭》
④“抽,拔出”,“马蹶,坠地,引佩刀刺马杀之”《宋史 太祖纪》
⑤“拿”,“引绳而束缚之”《中山狼传》
⑥“带领”,“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史记 田单列传》
⑦“承担”,“公卿各引咎自则”《北史 周武帝纪》
⑧“举荐,提拔”,“奖引后进,如恐不及”《欧阳修传》
⑨“延请”,“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⑩“退却”,“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赤壁之战》
例2: “一”
①一人,一桌,一扇,一抚尺而已。(数目,自然数的开始。)
②长烟一空(全部)《岳阳楼记》
③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④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曹刿论战》
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相同、一样)
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专一)
例3: [卒](zú)
1.名词
①步兵,“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②古代军对编制,一百人为卒,“全卒为上,破卒次之”(《谋攻》)
③差役,“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左忠毅公逸事》)
2.动词
①死,“初,鲁肃闻刘表卒”(《赤壁之战》)
②完毕,结束,成全,“庶刘侥幸,保卒余年”(《陈情表》)
3.副词
①终于,“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cù)同“猝”,突然,仓促,“五万兵难卒合”(《赤壁之战》)
检测
①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①(答应)
②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②(赞许、赞同)
③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③(表约数)
④曳屋许许声《口技》 ④(拟声词)
⑤吾头颅如许。 ⑤(这样)
高中语文的文言文知识点 篇5
1、璧有瑕,请指示王 指示 古义:指给……看
今义:领导机关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要点及要求、步骤和方法时所使用的一种具有指导原则的下行公文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去 古义:离开 今义: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
亲戚 古义:亲人,包括父母和内外亲属今义:指和自己有血亲和姻亲的人
3、于是相如前进击 前进 古义:上前进献 今义:上前,向前行进
4、布衣之交 布衣古义:平民 今义:指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价衣服
5、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美人 古义:指秦王的嫔妃 今义:指容貌美丽的人,多指女子
6、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 古义:扬言,到处说 今义:一般指比较正式的言论,用来表明某种主张
7、汉亦留之以相当
相当 古义:抵押 今义:两方面差不多,配得上或能够相抵
8、闻汉天子甚怨卫律
怨 古义:埋怨 今义:痛恨
9、皆为陛下所成就
成就 古义:栽培,提拔 今义:取得的成绩,业绩
10、我丈人行也
丈人 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妻子的父亲
11、且陛下春秋高
春秋 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12、武等实在
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13、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币 古义:财物 今义:交换各种商品的媒介,货币
14、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亲近古义:亲近的侍臣 今义:形容词,(双方)亲密而接近;动词,(某方对另一方)亲密地接近
15、公车特征拜郎中
特征 古义:特地征召 今义:可以作为标志的显著特点
16、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除 古义:殿阶 今义:去掉
17、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下车 古义:官吏初到任 今义:从车辆上下来
18、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高中语文窦娥冤的知识点 篇6
楔 子,故事的序幕:二人亮相,悲剧开始;窦父赶考,留下孤女。窦娥出。
第一折,故事的开端:蔡婆遭劫,二张搭救;父子逼婚,窦娥严拒。窦娥苦。
第二折,故事的发展:驴儿下药,误杀亲父;窦娥蒙冤,被判斩刑。窦娥冤。
第三折,故事的高潮::窦娥怨恨,指斥天地;三大誓愿,昭示清白。窦娥恨。
2、人物形象
窦娥是一个苦命善良、安分守己、有主见、刚强而富有反抗精神的封建社会的童养媳。
苦命:三岁丧母,七岁离父做了童养媳,十七岁完婚,不上两年丈夫离世,被流氓恶棍纠缠,惹上人命官司,最终含冤被斩。这样把一连串的不幸遭遇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就产生了浓厚的悲剧的效果。
善良孝顺,安分守己:对于自己凄苦的身世,年轻守寡的窦娥以为这是命中注定的,为了来世的幸福,她要侍养婆婆,为丈夫服孝,听婆婆使唤。从这里可以看出她的善良与安分。在公堂上受审时,她被打得昏死多次,也不肯屈招;可是一听说要对婆婆动刑,她不忍心婆婆受苦,于是赶紧阻拦衙役,招认是自己药死了“公公”。被押赴法场的路上,她央求刽子手绕过前街从后街走,因为不愿让婆婆看见了伤心。
有主见,刚强:窦娥冤窦娥坚决抵制蔡婆含糊应允的婚事。蔡婆胆小、怕事、怯弱,她眼看难以将张驴儿父子打发走,又感念他们的救命之恩,就想干脆答应和他们成亲了事。这样窦娥的处境就比较孤立,可是她毫不退让,反复劝告蔡婆,使蔡婆不能贸然行事。张驴儿父子一时不能如愿。张驴儿的父亲被药死后,张驴儿进行要挟,她毫不畏惧,情愿和张驴儿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审时,她被打得血肉模糊,昏死多次,也不肯屈招,仍辩白自己的冤屈。
反抗精神:她誓死不放过张驴儿,被判处死刑的她唱道:“我做了个衔冤负屈没头鬼,怎肯便放了你好色荒淫漏面贼!”前往法场受刑时,她埋怨天地、质疑天地、责骂天地。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向世人申明自己的冤屈。
3、三桩誓愿
誓愿内容 所用典故 誓愿实质
血溅白练 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希望刑场上的人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六月飞雪 飞霜六月因邹衍 表明自己的清白,冤情足以动天
亢旱三年 东海曾经孝妇冤 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这三桩誓愿,一愿比一愿深刻,一愿比一愿强烈,层层深入,反抗精神依次上升,斗争矛头更加明确,不可颠倒。三桩誓愿的提出都是先宾白,再用曲词强化。曲白相生,语言朴素而富于感情,把窦娥为其冤屈而抗争的精神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切而感人。并且都运用了典故,用明君、忠臣、贤媳作比,强调自己蒙受的冤情之真之深,也暗示了自己三桩誓愿都能实现。三桩誓愿的实现都借助了超现实情节,突出了窦娥的反抗精神及其感天动地的巨大力量,同时也符合普通百姓的审美心理,充分体现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富有奇异的浪漫色彩,使得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
4、悲剧原因
A、直接责任人:张驴儿父子——以强欺弱,以恶欺善。
B、主要责任者:太守桃杌——吏治腐败,贪赃昏聩(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C、间接责任者:窦天章——热衷功名典押女儿。蔡婆婆——懦弱动摇引狼入室。赛卢医——既是造恶者也是助恶者。
5、矛盾冲突
戏剧是通过矛盾冲突来塑造人物、表达主题的。《窦娥冤》中有三个层面的矛盾冲突:1、社会冲突(高利贷盘剥、流氓恶霸的横行、吏治腐败);2、道德冲突(改嫁与守节);3、意志冲突(不安于现状与不得不安于现状、不相信鬼神与不得不相信鬼神)
6、主题思想
通过写窦娥屈打成招从而被押赴刑场杀害的悲惨的情景,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吏治的腐败,揭示了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及在它的庇护下流氓恶棍的横行,反映了人民深重的灾难和坚定的反抗精神。
7、曲词特点
第一、抒情性强,反复渲染人物的感情。
元杂剧中的曲词普遍具有抒情性强的特点,并且对人物的感情反复渲染,务尽务透,这一点和诗词作品强调含蓄蕴藉、点到为止大不相同。如本剧第一折里的“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等几段曲词,是表现窦娥对自己的命运的悲叹的。她先说自己“满腹闲愁”,老天知道了都会伤感;再尽情倾诉自己愁苦的情状:每日寝食不安,日夜受煎熬,看到烂漫的花枝、圆圆的月亮,也只能加倍觉得伤心断肠,心里是说不出的焦虑、烦闷,眉头总是紧锁着;接着她感叹自己的愁苦没有尽头,随即简略回顾了她不幸的人生遭遇;最后她无可奈何地宽慰自己,把自己的不幸命运归因于前世注定,为了来世的幸福,此生她要好好积德。这几段曲词将窦娥内心的痛苦、愁闷表现得淋漓尽致,动人心弦。
再如《滚绣球》,抒情性:悲愤地质问天地(直抒胸臆)、痛切地指斥天地(高亢激越)、大胆地否定天地(满腔怨愤);音韵美:呼告、对比、对偶、反问、反复(强化情感、句式整齐、节奏鲜明、音韵和谐)
第二、朴素本色,贴合人物的性格和处境。
本剧是由窦娥一人主唱的,她的唱词朴素通俗,多用当时流行的俗语,大量引用民间故事、历史故事。此外,作者对人物在特定时候的心理把握得很到位,设计的唱词非常贴切,剧中的人物因此就好像就在我们眼前一样。如第三折“快活三”“鲍老儿”两支曲词,这是窦娥临刑前和婆婆诀别时的唱词。她一面为自己的身世伤心,一面向婆婆“交代后事”。她反复唱“念窦娥”,表现了她在生命即将结束时回想起自己的不幸身世悲不自胜的心情。她向婆婆“交代后事”:“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这几句唱词看起来平平淡淡,实则意蕴无穷,极为动人。它让人感受到窦娥这位生命无端被戕害的青年妇女对生命的留恋,而她临死前对婆婆提出的要求之低,又表现了她在婆婆面前一贯的善良与温顺。
拓展:
1、窦娥是被昏聩的官吏屈判成杀人死罪的,却在第三折“滚绣球”一曲里责骂天地,在三桩誓愿中又指望天地,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窦娥原本善良本分,认为自己之所以屡遭不幸,很可能是因为前世做错了什么,此生只有好好奉养婆婆,才能修得来世的幸福。她的心愿很卑微,可是先有流氓张驴儿破坏在前,接着有昏官桃杌毁灭在后,他们联手剥夺了窦娥的生存权,将她逼上了绝路。原本坚信官府能辨明她的冤屈的窦娥怎能不万般委屈、愤慨呢?而呼天抢地,这是人们在遭受巨大打击时近于本能的一种反应。从深层意义上来看,在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为了便于统治人民,往往以青天白日自喻,官府的公正、清明和天地的公正、清明一样,是不容怀疑的。表面上看,窦娥是在斥骂天地,实际上暗含着对一整套用以维护人心、统治百姓的封建秩序的怀疑和斥骂。因为窦娥已认识到,自己的冤案不只是由桃杌造成的,她原以为上级会复勘案件,完全没有料到自己马上就被押赴法场受刑。另外,窦娥的唱词里对不合理的黑暗社会现实的抨击,超出了一己遭遇的性质,具有广泛概括的意义,因此有着鲜明的社会批判的性质,这一点更多体现了剧作者的思想高度。不过,掌握不了自己命运的窦娥还是无法摆脱对天地鬼神的信任和仰赖的,她也相信自己的冤屈一定能感动天地,所以在临刑发誓愿时,她满心期盼天地能主持公道:“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咒骂、指责天地,最终却又不能不依靠天地申明自己的冤屈,这是窦娥的命运的可悲之处,也是封建社会里普通百姓哀呼无告的普遍状况。
2、解读刘兰芝、祥林嫂、窦娥几位女性形象,谁更有反抗精神?
刘兰芝明白婆婆要驱逐自己,丈夫要求也无济于事,事情无法挽回时,她没有坐以待毙,等着被遣,而是变被动为主动,主动“遣归”,早早起来“严妆”,把自己打扮得美艳动人。刘兰芝变被动为主动,表现了极强的自尊心、积极维护自己的人格、个性坚强的特点。祥林嫂和窦娥都不同程度地受着宗教思想的影响,但从她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各异。在窦娥的身上,表现出百折不回、生死不渝的抗争精神,向命运、向不公平的世道宣战。这是祥林嫂无法企及的。
3、根据关汉卿的《窦娥冤》改编的戏曲作品有不少,其中有的剧作在情节上和原剧相比有较大改动。下面是程砚秋改编的京剧《六月雪》的主要剧情(有两种结尾),试和原作进行比较,说说你认为哪一种最好,并谈谈理由。
秀才蔡昌宗进京赶考,佣户张氏之子驴儿随往。驴儿垂涎昌宗之妻窦娥,途中将昌宗推入河中,回家假说昌宗失足落水而死。蔡母悲痛成病,想吃羊肚汤,驴儿又在汤内暗放毒药,不想被驴儿的母亲吃下,当即身亡。驴儿于是诬告说蔡母杀害了他母亲,县官动用严刑逼供。窦娥不忍婆婆受苦,挺身含冤代罪,被判斩刑。行刑正值六月,忽然天降大雪,县官惊恐异常。窦娥的父亲窦天章,时任八府巡按,前来楚州巡查,解救了窦娥,同时,蔡昌宗也并没有死,窦娥一家团圆。(另一种结尾是:窦天章来楚州一带巡查时,乡民替窦娥喊冤,于是将张驴儿抓获。但当他赶去搭救窦娥时,窦娥已屈死于刑刀之下。)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教学得失谈 篇7
笔者在刚接手高一班级时做过调查, 85%的学生认为自己对语法似懂非懂, 掌握不够;这个数据里面又有17%的学生甚至连最简单的“主、谓、宾”都不了解。这些语法知识薄弱的同学对涉及语法的病句修改一头雾水, 划分不了层次, 更别说文言文了。 针对这些现象,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认为要做好以下方面的转变。
一、不再淡化处理, 强化学生语法意识
在早此时候的语文课改中提出的 “加强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能力”[1]等改革方案所引发的关于“淡化语法教育”的争论已经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甚至出现由“淡”到“弃”的局面。 之所以会这样, 主要是因为《考纲》这根“指挥棒”在发挥作用, 高考翻译当中的“句意”分的提法模棱两可, 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把握不好“度”, 对于语法要如何教, 教到何种程度, 平时如何检验语法教学效果等问题, 教师没有明确方向, 举棋不定。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 语法教学在有些教师和学生眼中属于“高投入, 低产出”的教学模块, 大量时间精力投入, 繁杂不堪却很难在答卷中有明显提高。 这使得一部分老师和学生对语法知识模块望而却步。 针对这个问题, 笔者在课堂上反复强调翻译必须遵循 “字字落实” 的翻译原则, 将答案中的句意分转化成得分点, 要求学生在看文言文的时候, 忽略答题要求, 全盘理解。 这样做的好处是, 学生开始重视一些原来忽视了的语法现象, 比如《项羽之死》中的“项王军壁垓下”, 学生在翻译的时候, 结合以前教过的《鸿门宴》中的“沛公军霸上”的军是理解成“驻军”, 更缺乏思考能力的同学很容易把两个军字理解成一样的意思, 仓促之下把原句中的“壁”忽略了。 在要求他们划分这句的句子成分之后, 学生才找到问题所在。“项王军”是主语, “壁”才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原句省略了垓下这个地点前的介词“于”, 补充上去之后, 发现这些还涉及介宾结构后置的倒装。 这样的教学实例在书中非常多, 每次都强调后, 学生也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一眼能发现句中的语法现象, 这样坚持下来, 学生不仅语法学好了, 而且对文言文的兴趣更浓厚了, 文言文这个模块的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另外, 语文教材和考试内容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翻遍语文课本, 内容本身基本不直接涉及语法。 文言虚词不再以选择题的形式考后, 试卷当中就没有了直接专门针对语法的题目, 这就让教师和学生有了语法教学不重要的错觉, 但事实是语法知识在语文教学的中无处不在, 考点也是暗扣在题目当中。 因此, 语法教学的淡化处理也会付出相应代价, 其结果就是学生语法基础薄弱, 由“点”辐射到“面”, 学生的理解能力、实践能力与解题能力都受到很大影响, 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 语法教学的淡化是否“矫枉过正”了。 任何问题脱离了实际情况去谈都是不全面的, 语法教学淡化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不能轻视。 虽然这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 但一线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调整方向, 自己不能“轻视”语法, 教师要花心思将“隐形的语法考点”挖掘出来, 还原课本, 展现给学生, 引导学生重视语法, 学会运用语法知识。
二、打破初、高中的语法教学的隔阂, 实现有效链接
笔者教过一年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教学也有自己的方向和特点, 教授的重点基本都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会文章或诗词的情感, 比较重视培养学生进入教学情境的过程体验, 但扎扎实实地系统地学习语法比较少, 比如学生可能比较容易理解文章内容, 这种体验式的东西对他们而言难度不会很大, 但真正要深入字词, 分析句子语法时能力就显得不足。 当学生进入高中阶段时, 接触到要求更高的文言文或者词句分析时, 开始觉得难度加大, 学得比较吃力。 相对的高中的语文教师也是按照高中的教学要求上课, 高中课本也没有设立专门的语法学习章节, 并且绝大多数教师并不了解学生初中的学习情况, 总以为这些语法知识在初中就应当掌握了, 只是涉及地方会提及, 也很少花大量时间系统地教, 于是两头都忽视了, 没有有效衔接。 这就需要语文老师转变观念, 本着“一盘棋”的观念, 以提高语文素养为目标, 在初中阶段进行适当讲解。 高中教师在全面讲文言文之前先做好语法的复习和强化, 笔者就是在每年的高一教学前, 先花几个课时的时间, 从基本的成分讲起, 把语法知识讲清讲透, 并把语法知识会在病句和文言文中出现的考点和考查方式交代清楚。 解决基础再开始讲课文, “磨刀不误砍柴工”, 多年下来发现效果比较好。
三、改变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实效
在教学实践中, 许多教师已经意识到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但提起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语法知识, 如何让学生愿意钻研语法, 就变得很困惑。 讲语法知识, 往往留给大家的印象就是枯燥, 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课堂反应较慢, 难有互动, 教师教得辛苦, 效果却不显著。 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在教学方法上存在不足, 以往都是“满堂灌”, 教师不停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却没有让学生参与进来, 自己摸索, 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教给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使得学生可能掌握了知识, 没有掌握方法, 碰到没教过的题目解决不了, 学生能力没有实际提高。 笔者在教《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时, 一开始打算自己讲, 但发现课文内容长, 语法多且复杂, 为培养学生的兴趣, 我在课前设置了学习小组, 将课堂任务按段落分配到小组中, 通过小组讨论整合再形成答案, 板书出来。 学生对课本里面的“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语法现象找得很全面, 课堂气氛很好。这样做既能减轻任务量又能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 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会合作和积累。 另外, 组以组之间, 我也让他们互相设置难题, 拷问对方, 这样既能强化知识点, 又能发现学习中的问题, 学生学习语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另一个不足之处在于, 以往讲语法都单纯教授语法知识, 在学生眼里, 艰深难懂, 教师很少将语法知识联系生活来讲, 这样, 语法教学就被“架”在一个高而空的位置上。学生体会不到学习语法知识的妙处和用处, 缺乏兴趣, 语法教学当然就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有时为加深学生的印象, 我在讲文言文时, 将难懂的句子转变成现实生活中非常好理解的现代汉语的句子, 学生一对比, 一目了然。 除此之外, 我还设置一些小练习考查学生, 比如让学生用文言文形式写一个请假条, 提出要包含哪些句式。 学生觉得很新颖, 很快就动手, 自己造句, 其乐无穷, 交上来的请假条我挑比较好的板书出来, 也把有问题的拿出来, 让学生自己做小老师, 动手改, 这样, 他们很容易记住大家犯过的语法错误, 对学习语法不再排斥。
等学生都有了学习的兴趣, 就要解决“用”的问题, 也就是举一反三的能力。 往往有学生说, 我知道这个是倒装就是没把它倒装过来。 这时别着急责怪学生, 老师要做到让他们学会使用这些知识点。 笔者会设一个课堂前五分钟提问环节, 我向学生发问, 经常我会故意说错, 让学生找。 也会在知识积累上和他们一起努力, 制作一些班级教材, 学生和老师一起收集资料补充, 定期更改, 考查。 久而久之, 学生记的东西越来越多, 用起来得心应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现阶段, 我们要把目光放在如何搞好语法教学上, 而不是要不要重视语法教学上, 学生的学习情况已经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因此, 我们不能忽视语法教学, 应该将语法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抓, 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语法知识的基本规律,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教学真正实现工具与人文的统一。
摘要: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不可忽略, 高中语法教学作为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 却长期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 没有得到应有重视。高中语文教师要改变现有观念, 合理改进语法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实践中更好地完成语法教学这个教学任务。
关键词:高中语法,语法知识,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近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如何学习高中语文知识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 人文味 情感味 文学味 新闻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3-0032-01
一、增加人文味,让学生在人文气息中成长起来
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让这些精神同化学生,进而内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品德修养、气质个性和人际交往中获得提升。高中语文在教学内容上就具有极强的人文性特征,很多都是人类优秀思想的成果,对高中生的品德修养、气质修为具有一定的熏陶作用,可以滋润学生的心田。语文教学应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突出人文精神的宣传,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突出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给学生一定的精神洗礼。具体来说就是要教师在教学中认真的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并且把这些所谓的人文教材通过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内化到学生的心灵,让学生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和感悟,体会到真善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健全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具备健康的身心。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真的整合教材和学情之间的关系,让自己的语文课堂充满人文精神,实现新课改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现“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获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确立“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愁苦而终穷”的高尚人格。
二、增加情感味,让学生的心灵富有情感
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按照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实现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就目前的高中语文教材来说,其内容更具有人本性和人情味。语文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师生之间交流情感和探究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了解作者,感悟作者写作意境的过程,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释放文章中的情感味道,增加课堂教学的人情味,升华学生的情操,激活他们的情感,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下成长和成才。课堂中,人情味的注入需要教师认真的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并且能通过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能给学生宣传某些思想情感,并且能让学生做出一定的反思和情感的内化。高中语文教材中牵涉到很多的情愫,有爱国情怀、有浓厚的亲情、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这些情愫的表达恰恰可以帮助教师实现课堂教学的人情味。比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这篇文章时,恰恰可以帮助学生能进一步的了解和感悟父亲的形象,了解自己父亲对自己的期望和关爱,引导学生学会理解父母,孝敬父母,进而实现人情味的教育,实现情感的共鸣。
三、提升文学味,让学生提高素养意识
语文课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来增加学生的文学素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不难看出,在对文章的选择上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有诗歌、有古诗词、有小说、有童话故事、有科技散文等等,这些都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向学生讲授了不同文学载体的赏析、鉴别和创作的方法,如果学生能有效的掌握这些资料,学生的文学素养就会有一个质的提升,那他们的文学素养自然也就提高了。据统计,现行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文学类作品所占的比例都在60%以上。由此可见,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让语文教学实现“诗化”,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是多么重要。高中语文学习的目的就是能让学生学习之用,通过学习的知识能进行文学创作,语文课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文学基本功夯实的过程,通过一点一滴的文学素养的积累,最后能让学生创作出充满文学色彩的文章,这就是说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需要高中语文课堂中给与知识的普及和写作方法的指导。
四、连接新闻味,做好学习的导航者
对于教育教学来说,任何时候都要做到与时俱进,特别是现代社会,社会的发展节奏迅速,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结合当先的先进理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那教出来的学生也是很难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对于高中语文的教学来说也是如此,新形势下语文教学应该突出自身的工具性、引导性和辅助性的作用,要有效的嫁接新闻,体现语文教学的与时俱进,将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仅仅的捆绑在一起。语文课堂上,教师恰当地导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闻类知识,可以创设新颖独特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激情,陶冶他们的情操,激活他们的思维。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民生,鼓励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批判精神,让课堂这一小天地,成为学生的人生导航标。
五、结语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篇9
2、完:臣请完璧归赵(使……完好无缺)
3、前:乃前曰(名作动,上前)
4、舍: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5、间(jiàn):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
6、廷:卒廷见相如(名作状,在朝堂上)
7、毕、归:毕礼而归之(使……完毕、使……回去)
8、刃:左右欲刃相如(名作动,杀)
9、西:相如奉西入秦(名作状,向西)
10、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作动,尊敬)
11、急:大王必欲急臣(形容词使动,使……急,逼迫)
12、衣(yì):乃使其从者衣褐(名作动,穿上)
13、先、后: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14、破: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15、交:为刎颈之交(动作名,朋友)
16、宽: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形作动,宽待)
17、使:秦王使使者告赵王(前一个使,动词,派遣)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篇10
2、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3、 语言风格: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简洁、质朴无华、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悲凉。
4、思想感情术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5、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拟人、排比、对比、双关、起兴、反复、设问、互文、用典、象征、寄寓、寄托等。
6、表现手法:
主要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渲染、衬(烘)托(包括正衬和反衬)、联想想象、白描、悬念、比兴、动静结合、动静相衬、以动写静、列锦(名词罗列)、虚实结合、欲扬先抑、寓褒于贬、明褒实贬、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情景理合一等等。· 分析手法:卒章显志、开门见山、对比、怀古伤今、寄寓、用典、象征使用、叠词
7、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借事(折柳、登高、凭栏、用典)抒情、以乐景抒哀情等。象征、衬托、烘托、抑扬、对比昭应、虚实结合、比兴。
浅析高中语文知识铺垫方式 篇11
【关键词】高中 语文知识铺垫 教学方式 优化
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促进了教学手段的完善和创新,从而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不仅要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水平,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的语文科目高考,这就使得高中语文具有知识量大和知识结构复杂等特点,这就给高中语文教学增加了一些难度。高中语文知识铺垫不仅能丰富学生语文知识,而且也为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展开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本文探究高中语文知识铺垫方式,并提出优化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从而全面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知识铺垫的意义
高中阶段的语文具有知识量大、知识结构复杂的特点,高中语文知识铺垫对高中语文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可以有效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量,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达到顺利实施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只要找到语文学习的规律,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找出高中语文规律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语文教学内容的设计。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知识的学习主要体现在阅读与理解中,使学生在语文阅读和理解中积累与掌握语文知识,并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语文版高一语文教材《阿房宫赋》的课文中,在学习“逦”字的过程时,教师要让学生对“逦”字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将其充分掌握和运用,然后将“逦”引入到“弃掷逦迤”这一词汇中,从而有效掌握“逦”字,并将整个词汇记忆下来,使得学生将词汇运用到语文写作中进行实践,完成一个字到一词的学习过程,实现语文词汇学习的目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的铺垫,将各个知识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建一个完整的语文知识结构体系,有利于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
二、高中语文知识铺垫方式
(一)优化高中语文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更好地进行语文知识铺垫
1.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树立学生正确的语文观念,这是开展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和真实有趣的语文教学情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学设施设备落后,教师即使想为学生上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也是爱莫能助。甚至教师在备课中常常因缺少教学备课资料,使得上课时课堂枯燥无味,很难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大大下降。而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讓教师可以把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在课堂上,例如,微课、多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既丰富教学内容,又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还为高中语文的铺垫做好充分的准备,更丰富教师的备课教学资料,使得课堂教学妙趣横生,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另外,从多媒体的角度上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文本、图画、音频、视屏等功能,将语文内容的抽象逻辑思维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立体图像形式,带给学生视觉上冲击的同时,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语文课文内容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并且多媒体动画的带入感,可以激发学生的无限联想,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和丰富。
例如,在高一语文版语文教材中《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功能,向学生们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那段历史,明确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体会作者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观察联想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为学生打下牢固的语文知识基础,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了学生能自主性和探究性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从而有效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创造思维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两种方法,一是观察法。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提升的前提条件就是观察,因为首先要看到才能够充分的联想和想象。因此,在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善于观察,能看到事物的细微之处和特别的地方,从习以为常的平淡事物中也能找到闪光点。在语文教学中,比较广泛普通的观察法就是顺序观察与对比观察。在很多语文教材中,文章中妙笔生花的内容描写都是依靠作者细微的观察能力而实现的,所以教材中的文章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多观察的经验和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至关重要,为高中语文的铺垫做好充分的准备。也让学生从观察中思考的同时让观察与思考合二为一,从而提高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二是联想与想象。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的基础之上的,联想是通过某人、某事或者是某物联想到另一种人事物的思维,而想象是人通过看到或是听到的表象,在脑海中进行深加工从而形成新的形象的过程,联想和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景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无限的想象和联想,加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学生的推理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探讨,来进行思维上的碰撞,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为高中语文的铺垫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有效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生活化的读、写训练做好铺垫
从语文的本质上看,语文内容大多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高中语文知识铺垫除了从语文教学中积累,还可以从学生的真实生活中积累。在语文知识积累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方能使得学生持之以恒地进行知识积累,从而有效提高语文综合能力。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而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仅需要教师的辅助和引导,还需要学生自身对语文学习的坚持和自觉。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多看课外书,在课外书中读到好词好句好段时都可以习惯性地记录下来,从而在课后时间通过自身的日积月累不断增加语文知识储备。从高中阶段学生语文学习的角度上看,语文知识的积累为写作能力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中阶段的语文写作不仅锻炼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在高考中获得理想的语文成绩,因此,写作能力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高中作文写作中,需要大量的写作素材,而这些素材就是学生长期所积累的语文知识。但就目前而言,有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完成后会给学生布置很多硬性作业,这些硬性作业占挤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和积累时间,使学生进入一个被动学习和被动积累的环境中,严重影响了高中语文知识的铺垫。因此,教师要转变这种教学观念,在合理的“量”的基础上要重视“质”的转化,使得课后作业可以发挥出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每周阅读至少一篇课外文章,并对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领悟做好总结,对文章中好词好句记录下来,教师每周安排一节“课外阅读交流会”,让学生在交流会中将文章和好词好句分享出来,帮助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实现语文知识的共享,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和语文写作能力。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高中语文知识铺垫方式与教学建议的分析,了解了高中语文知识铺垫不仅丰富了学生语文知识,同时也为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展开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有利于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宫黎黎. 开展高一语文教学实践,做好高中语文知识铺垫[J]. 新课程(中学),2013(12):40-41.
[2]沈万凤.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9.
[3]张蔚蔚. 新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2015.
高中语文的知识点 篇12
关键词:苏教版教材,知识体系,人文性,工具性
韩雪屏先生认为, 广义的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 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如字、词、句子的知识, 段与篇的知识, 语法、修辞、逻辑的知识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凭借理解或记忆获得的, 因而也可称为记忆性知识或语义知识。
“程序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 用来说明学习者‘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它实质上是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 主要用于对外办事实际操作, 因此也称为操作性知识、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从一定意义来说, 这些知识就是言语的技能或者有助于形成言语技能。程序性知识的掌握, 必将促进学生养成多种言语技能。
“学习策略, 指的是在学习情境中, 学生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调用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如果对比于先前魏书生提出的“知识树”, 我们可以看出“知识树”尽管也呈现一定的体系, 但是仍然属于静态的、记忆型的知识, 也即韩雪屏先生提出的陈述性知识。而韩雪屏先生提出的知识系统不仅包含静态的知识, 还有动态的操作方法/操作系统, 应该说更为全面, 更为系统。我们以此来研究苏教版的知识体系构成。
苏教版教材没有采用粤教版、人教版知识链接的方式, 而是在练习题中以问题的形式和课下注释来强化知识体系。课下注释主要是文化常识和作家简介。而其他的关于字、词、句、修辞、表达技巧等知识借助练习题来传授的。
如果我们根据韩雪屏先生的知识体系进行分类统计的话, 可以统计出:
从上文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苏教版并不是不重视知识体系的建构, 而是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呈现———内化在习题中, 而不是像粤教版、人教版, 采用资料链接的方式。
2.苏教版选文呈现的知识体系并不是单单的静态知识结构, 还包括程序化的知识———操作技能的训练。但是苏教版缺乏构建策略性的知识。这也是其他几套教材欠缺的。
如果我们具体结合相应的习题内容:
例一必修一P44: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 如《劝学 (节选) 》中的“劝”、“绝”、“假”, 《师说》中的“说”、“相”、“传”、“贻”等。利用工具书, 了解这些词的义项, 看看本书的注释是否有道理。类似的词, 两篇文言文中还有一些, 请你再找几个出来。
本专题的文章都是谈读书学习, 论述的方法却大不相同。请你想一想, 这三篇文章的作者是如何有创意地表达各自见解的?课外选读名家名篇, 和本专题的文章作比较, 了解说理方法的多样性。
例二必修二P63
掌握一定的读图方法, 对理解图片的内容和艺术特点很有帮助。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两组图片取材、画面构成的认识, 归纳读图要领。
例三必修四P75:
在本专题的文体研习中, 我们接触了一些与古典诗文欣赏相关的词语, 如“起伏”、“才思”、“语次”、“意象”、“点染”、“叠字”等。还可举出一些, 如: (1) 衬托, 即通过描写景物来陪衬烘托情感。 (2) 缘情体物, 即本着自己的真实情感, 对景物细致地体察, 写出景物的特点。 (3) 婉转, 即通过转折、对比的手法含蓄地抒发情感。 (4) 理趣, 即在形象生动的景物描写中蕴含哲理和智慧。 (5) 典丽, 即在行文中注意运用典故, 修饰词藻。请从我们学过的诗文中, 找出能用上述词语鉴赏或品味的地方, 并注意在今后的学习中留心积累, 加以灵活运用。
…………
根据以上习题, 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
1.苏教版对知识的定义并不特别注重, 而是着重于对知识的理解。如例一中对说理方法, 并不局限于其定义, 而是能够说出“多样性”。
2.苏教版教材对知识掌握的要求是希望通过学生的自主归纳, 得出相应的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并且要求能够灵活运用。
而且, 这种自主归纳是一种充分的信任状态———相信学生能够完全掌握或完全实现习题所要求的任务, 完成相应的目标。唯有如此, 才能灵活运用此前的程序性知识, 进而更深层地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如果此间学生出现一定的懈怠或失误, 那么学生的知识体系必定是不完善的, 甚至有部分是不正确的。
3.由于苏教版编排是话题单元的性质, 打乱文体顺序, 首重于作品的人文性、思想性等。那么, 由附着于此后的习题呈现出来的知识体系则必然是混乱无序的, 如例一所示。那么, 身陷于庐山中也必将不能识别出苏教版知识系统的真面目。如此, 反而不如人教版、粤教版知识链接的方式来得更为直观简洁、井然有序。
我们比照一下《美国高中第三册语文教材》 (《普能提斯厅文学教程》) 、《一个男孩和一个男人的故事》的课后习题。教材介绍了悬念的创作手法———描写既不确定而又危险性的细节, 既要回顾原文的创作手法, 又要求进行再运用———创作“悬念”。这样的知识体系循序渐进, 学生的学习也然扎实。
“学生的认知结构总是与教材的知识结构密切相连的。这种相互联系表现在, 一方面认知结构会对知识的摄取产生直接的影响:学生可以凭借良好的认知结构和这种结构的迁移不断获得新知识;而认知结构不完善则容易产生负迁移, 导致难以接受新知识。另一方面, 教材的知识结构可以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好的教材结构可以简化知识, 生成新知识, 有利于知识的运用, 使学生建立精确的、高度分化的认知结构;差的教材结构则恰恰相反, 容易使学生的认知结构趋于模糊、混乱。”
综合各国母语课程, 在基础教育中, 总体取向是以语言知识为主, 以文学知识为辅。“考察英国、德国、日本等国的母语课程, 语言知识一般包括语法知识 (如词类、词组、词语功能、句子成分和句型) 、词语识别、拼写、语言组织、语言的变化更替、交际语言的背景知识等;文学知识则包括文本的类型、作品流派、文学风格等。”
谷公胜先生在谈及《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础性问题, 解释到:“教科书必须面向全体学习者, 从为国家培养合格公民的高度出发, 为所有的受教育者铺设发展的阶梯。教科书要确立学科知识为本位的倾向, 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全面发展, 为学习者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科书不能以少数精英为对象而忽视全体使用者的共同需求。”我们可以看出, 必修教材的基础性体现为几个方面
1.全面性———面向全体的学生, 是全体使用者的共同需求;关注学科知识本位, 面向学生的全面素养。
2.可持续性。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语文的知识点】推荐阅读:
高中语文常用的文言知识点08-12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的暑期复习计划11-15
高中语文知识整理06-11
高中语文背景知识教学07-31
高中语文鸿门宴知识点09-01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知识点10-15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08-30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07-20
高中语文必修二蜀道难知识点12-07
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衔接材料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