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湖心亭看雪》的解读

2024-06-20

对《湖心亭看雪》的解读(共13篇)

对《湖心亭看雪》的解读 篇1

解读湖心亭看雪

原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崇祯”是明朝的年号,开篇就敷上了一层怀旧的色彩。“十二月”,正是寒冬时节,为后文“大雪”埋下伏笔。“大雪三日”,写雪的来势之猛、持续时间之长。“湖中人鸟声俱绝”不从视觉写雪之大,而从听觉的角度写出湖山封冻,人与鸟俱噤声不出,“绝”字传出了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从听觉和心理的角度表现了大雪的威严,也为后文遇见金陵客的意外与惊奇作了铺垫。“是日”即三日之后,“更定”即黎明破晓之时。他所以一定要在大雪三日之后、黎明破晓之时,“独往湖心亭看雪”,必是既不欲见人,又不欲人见。

“拿一小舟”之“一”看似累赘,实际却与后文的“独”、“惟”及几个“一”字互为呼应,创造了一种清灵纯净的意境。“拥毳衣炉火”,以御寒之物衬雪地之寒,也表现了作者的特立独行、任性风雅。“雾凇沆砀”写湖中水气凝成的冰花一片弥漫,天地间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使四种景物一下子全都活动了起来,有了一种动态的融合美,描绘了一幅水墨模糊的雪夜山水图。若只说“天、云、山、水,上下一白”则显得缺少生命的活气与远近高低的层次。天、云是上面的,山、水是下面的,“上下一白”浑茫难辨,足见其大;“湖上影子”依稀可辨,足见其小。相形之下,大者更大,小者更小。作者在由面到点的观察景物的同时,似也蕴含有渺然人生如同沧海一粟之感慨。

“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这句话中的几个“一”字,虽与“上下一白”的“一”字用法不同,却巧妙地将一个微观而丰富的世界置于宏观而简洁的背景之中,共同构成一幅绝美的图画。同时,作者精心锤炼的“痕”、“点”、“芥”、“粒”这几个量词也是极富形象性和层次感的:有远近、有高低、有浓淡、有疏密、有大小。随着视线的移动,景物也渐渐变化,由大到小,由小到微小,衬托出小船在夜色中缓缓行进,展现出一个微妙而灵动的意境。“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实则以意观景,并非以眼所见。因作者自己就在船上,以眼而察则不可能达到这种远观的视觉效果,以意观之,则虚实相生,有一种“心游万仞、精鹜八极”的超脱与空灵。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且是两人,酒炉已沸,可见早就来了。“见余,大喜”,此处妙在作者对自己见到他们的惊奇避而不谈,而从对方的角度写出雪中相逢、巧遇知己的惊喜。“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表现了他们相互之间的赏识,有一种人生难得一知音的感慨。欣喜之余,“拉余同饮”。“强饮三大白”的“强饮”,是说本不能饮,但在此时、对此景、逢此人,不得不饮。为了不辜负自然的美景,为了不辜负知己的盛情,勉力而为,痛饮三大杯。至此,读者方在冷色调的景中感受到了一点暖色调的情。临别问起对方姓氏(先饮后问,性情中人),才知是金陵人客居于此,原来和作者一样,同是异乡人,也是有着相同性情志趣的清雅脱俗之人。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此处写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我们似乎能够看见舟子那喃喃自语、大惑不解的神情,令人回味。这是对全文的绝妙点染,“更有”并非减损作者的“痴”,而是以同调来作陪衬,更加突出作者的“痴”。“痴”在一般世俗上的意义,并非一个褒义词,但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常会把“痴”理解成一种执着专注的追求达到了浑然忘我的那种最高境界,例如“如醉如痴”、“不痴不迷不成才”、“天道酬痴”等等。舟子的话并非有意要说给作者听,而是如前面金陵客“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一样,纯属有感而发,脱口而出。这两句话都用了一个“更”字,表达了一种由衷的感叹,只不过金陵客的感叹是由于惊喜若狂,而舟子的感叹是由于百思不解。

 

对《湖心亭看雪》的解读 篇2

张岱的代表作《湖心亭看雪》, 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景记游, 又不是泛泛地写普通的游山玩水。作于明王朝灭亡以后, 对故国往事的怀恋, 都以浅淡的笔触, 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 但作者的心态, 可从中窥知一二。借用文章结尾“舟子”喃喃的述说, 可谓:“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红楼梦》) 下面试从两个方面来解读。

一、当此之时

1. 年份。

开篇就说, 看雪的时间在“崇祯五年十二月”。“崇祯五年”就是1632年, “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 (1628-1644) 。作者张岱是明末清初的跨朝代之人, 出身仕宦世家。明亡后不仕, 入山著书以终。作文回忆往事, 仍旧延用明代的纪年法, 说明在他心目中, 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鲁迅《藤野先生》里就提到, 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的遗事。其实, 舜水是他在日本取的号, 意为“舜水者敝邑之水名也”, 以示不忘故国故土之情。这都不是一般的抗争与忠贞, 事关朝代之痴, 民族之痴。

2. 月份。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既然“住西湖”, 难道不知西湖何时最美?“十二月” (阴历纪年) 不是万物萧条吗?更兼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人鸟声俱绝”是以声写形, 不见其形, 可见其少;不闻其声, 更见其少。鸟声不起, 风景少趣, 还可以理解;人声不听, 难道赏景就要打折?不错的,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卞之琳《断章》) 周密《观潮》就不只写钱塘潮, 还写了“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 “吴儿善泅”, “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围观民众, 人山人海, “江干上下十余里, 珠翠罗绮溢目”。明知寒冬腊月, 大雪过后, 人鸟声俱绝, 还要去游湖, 去看雪, 也只能看到雪, 可以想见游湖看雪之人, 与众不同。这是心态之痴, 情趣之痴。

3. 时辰。

“更定” (指凌晨时分) 而往, 也足见他本不在看人。写景是游记的表现重点, 作者抓住特定时间, 把特定景物最打动人的地方表现出来, 景中含情。

首先关注“雾凇”。什么是雾凇?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 夜气如雾, 凝于水上, 旦视如雪, 日出飘满阶庭, 齐人谓之雾凇。”雾凇还是其学名, 因为它常常挂满枝头, 人们通常叫它“树挂”。还有许多更为形象的叫法, 美其名曰花者, 亦是林林种种:曰“冰花”, 因为它像盎然怒放的花儿, 取其形态;曰“傲霜花”, 因为它诞生在凛冽寒流侵袭大地、万物失去生机之时;曰“琼花”, 因为它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精美艺术品, 好似“琼楼玉宇”等。观赏雾凇极有讲究:“夜看雾, 晨看挂, 待到近午赏落花。”“更定”而往, 那是“晨看挂”了。天光、山水, 白气弥漫, 浑然一片。

接着又写到“影子”。大雪三日过后, 长堤与水的界限, 远望不堪分明, 所以用“痕”;而湖心亭则更见其小而集中, 许以其“点”。等到弃舟坐亭上, 回首自己的小舟呢, 就跟小小的叶片差不多, 状其曰“芥”;看到自己的小舟上的舟子等, 那就又要比先前望见的一“点”湖心亭, 更小, 只配称两三个小“颗粒”, 松松散散的。高度抽象与概括, 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 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这里需要补充两点。其一, 不要把作者自己也算在“两三粒”之内。他自视形体, 断不会如此渺小;必定有一定的水平与垂直距离, 才可能产生这样的感觉。其二, “惟……与……”一句, “痕”、“点”可以看作去时坐小舟中所望;“芥、粒”则可以看作弃舟坐亭上回望。应断作两句为好, 分别以“惟”、“与”开头。可在“与”字前打逗号;最好打成分号, 再把“痕”、“芥”后均改成逗号, 更显得从容与优雅。

一痕、一点, 原是自然之中人力的存在与骄傲;一芥、两三粒, 正是茫茫雪境中的亮点与动点。包含了诸多变化, 长短、多少、大小, 点线、方圆, 动静, 简洁概括。作者以其准确的感受, 体会到简单背后的震撼力。省俭、简练、自然地描绘事物的特征, 不事雕琢与渲染。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 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 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这是手法 (白描) 之痴, 人格之痴。

二、人际关系

1. 独往。

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 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 况且文章末尾还以“舟子”的喃喃语作结, 这是不是矛盾?应该这么来看, 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 而是有意为之。

其一, 在作者看来, 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这舟子 (船夫) , 虽然存在, 却犹如不存在;顶多也就是俗人一个。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他本来就号陶公, 又号蝶庵居士。

其二, 别看他说“余拿 (挐) 一小船”往西湖, 其实他只是坐船而已, 并不是自己划船。有一个版本, “余拿一小船”, 写作“余挐一小船”。挐, 通“桡” (ráo) , 船桨。此处名词作动词用, 指用桨划。课本把“拿”直接注释成“撑, 划”, 显得突然又生硬。还是写作“挐”好。他接下来不是写到“拥毳衣炉火”吗?你见过拥着毛皮衣服、围着火炉划船的吗?这根本不符合渔家的劳作习惯与实际姿态。花钱雇佣船夫, 送去游湖看雪, 却又无视船夫的存在。把普通劳动者不当人看, 不当自己一样的人看, 这又与他养尊处优相关, 他本来出身于世家贵族, 少时为富贵公子哥。

其三, 为什么先说“舟中人”, 后说“舟子”呢?“舟中人”是否就是“舟子”?所谓“舟中人”除了“我”, 还有“舟子”;还有第三类人, 如随行的。而有那些人在, 还要说“独”往看雪。仿佛你们也就是随“我”而来, 为“我”服役而已, 根本没有个人自主。他也真是眼中无人, 唯我独尊。这是孤傲之痴, 歧视之痴, 独尊之痴。

2. 交往。

“莫道君行早, 更有早行人”, 早已有两人先在亭上, 铺毡对坐。他俩原以为独识其趣, 想不到还会有“我”这样的人。有缘千里来相会, 朋友越多越好, 烟酒本不分家, 当然在惊喜之余, 要拉“我”过去同饮了。

如何回应人家?分四步来说。

其一, “强饮三大白”。什么叫“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不是普通的杯子。又为什么要痛饮三大杯呢?喝酒的人因事迟到, 总觉过意不去, 一上来就要自罚三杯。张某人来迟了, 心甘情愿自罚三杯。酒逢知己千杯少, 一见如故, 都有看雪的情趣。

其二, 心有同感, 一拉就上;来了就喝, 喝则强饮, 豪爽。我有我的独处之兴, 人家有人家的对酌之乐, 喝过就走, 识趣。

其三, 等到别时才问其姓氏, 并非如俗人所为, 先来自我介绍;并非只有某某人才肯“赏脸”, 率性。

其四, 问其姓氏后, 只说是“金陵人”。是对方只这样说吗?那么, 说者也太洒脱。要是“我”只注意到是“金陵人”, 那么, “我”对朋友的身份地位、官职爵位等世俗问题, 并不在意, 也自是一个性情中人。另外, 心事也太重了。金陵人客居杭州西湖, 原本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要不得的事。但是要知道, 金陵何地, 亡明的都城呀。莫非也是“不仕清”之人,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

当然, 鲁迅曾说:“现在看看《陶庵梦忆》, 觉得那时的赛会, 真是豪奢极了, 虽然明人的文章, 怕难免有些夸大。”记“看雪”也有此夸大吧。

一湖冷雪, 一桌热酒, 人在景中, 人与景有机结合起来。人的参与, 给有可能显得冷寂、单调的景物注入了勃勃生机, 敷涂上情感色彩。而人与景的融合, 正是本文的特色。作者借“舟子”之口, 说这些人痴, 包括“我”, 先“我”而在的亭中喝酒人。一个比一个痴, 他俩比“我”还要痴。喃喃地说, 自是不能理解, 而接连不断说个不休, 自是体现了俗人、外人之见。但一个“痴”字, 又何尝不是对张岱最确切的评价呢?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所以, 作者借用 (而不只是引用) “舟子”的话, 实际包含了对“痴”的境界的称赏。也许对“舟子”而言, 张某是痴得不可理喻;而这种痴人, 不也大有人在。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 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至于一个个为什么要这样“痴”, 不能说就没有时势的原因吧。

《湖心亭看雪》的情感解读策略 篇3

[关键词]湖心亭看雪情感解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00020

如何引导学生透过文本表层含义,窥探《湖心亭看雪》蕴含的情感世界,这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课程标准引领下的语文教学,不再一味向学生灌输教参的标准解读,也不再单向还原作者的写作意图,而是在大力拓展学生解读空间的基础上,师生合作实现对文本内涵的重新建构。

当然,情感解读不是任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必然要立足于教学目标、时代背景,对《湖心亭看雪》的情感解读目标进行预设。结合初二学生的认知基础,教师可以把情感解读目标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文本表层展现的“赏雪的痴迷”,二是文本深处流淌的“亡国遗民的苦楚”。

值得注意的是,《湖心亭看雪》粗看起来语言表述上有不少自相矛盾、不合常理之处,细读起来,会发现文本展现的不合理之处,恰恰是作者留给读者的情感解读指南。教师需要引领学生扒开文字间的缝隙,窥探文字背后流淌不息的真挚情感。

一、“赏雪的痴迷”情感解读策略

1.关注“反常的赏雪时间”

“反常”指《湖心亭看雪》的文本表述与学生日常经验存在较大差异。利用“反常”设计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以下,借助教学片断进行具体论述。

师:船夫认为张岱“痴迷雪景”,你认同船夫的观点吗?

生:我认同船夫的观点。从“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一句可以看出雪后的西湖非常冷,没有游客,连鸟都冻得不叫了。张岱能冒着严寒欣赏西湖雪景,说明他痴迷雪景。

生:“是日更定矣”这一句说明赏雪时间为晚上八点左右。这么冷的天气,又是晚上,一般人不会出门赏雪,但张岱去了,这也体现出他对雪景的痴迷。

生:“拥毳衣炉火”这一句说明张岱穿着皮衣,抱着火炉。下雪天,张岱出门也怕冷,但天气再冷,他也要欣赏雪景,真是痴迷。

生:“余住西湖”这句话让人感到张岱的行为怪异。住在西湖边,经常能欣赏西湖美景,一般人可能看腻了,至少不会晚上去赏雪。这也体现出张岱对雪景的痴迷。

师:一般人喜欢西湖雪景,就是有空的时候欣赏一下,而张岱不顾严寒夜游西湖,的确称得上痴迷。

2.关注“不知道乘客人数的小船”

张岱对雪景的痴迷,不单体现在赏雪时间的特殊,还体现在他笔下的小船乘客人数自相矛盾。教师可以抛出“小船上到底有几个人”这样简单而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立足文本,拓展思维。以下,通过教学片断具体论述。

师:小船上有几个人?

生:一个人。“独往湖心亭看雪”说明船上就张岱一人。

生:文章结尾写“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说明船上还有一个船夫,总共两个人。

生: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可以看出不止两个人。

师:到底几个人?

生:小船上或许两个人,或许三个人。古代“三”可以表示数量多,就是说船上可能很多人。

生:至少三个人。“拥毳衣炉火”自然需要照顾炉火的仆人,船上或许还有其他仆人,像书童、丫鬟等。

师:张岱为什么不仔细交代小船上有几位乘客?

生:我想,张岱觉得这些人都不重要,他是去看雪景的,欣赏雪景的只有他一个人。舟子、仆人都是为他服务的,不是去赏雪的。

师:真正去欣赏雪景的只有张岱一个人,所以张岱认为自己“独往湖心亭看雪”。小船上乘客数量的自相矛盾,恰好突出张岱对雪景的痴迷。

二、“亡国遗民的苦楚”情感解读策略

1.关注“一句奇怪的对话”

《湖心亭看雪》中有一句奇怪的对话。张岱问偶然相遇的游客“你们叫什么名字”,游客居然回答“我们是来自金陵的游客”。乍一看,张岱写得莫名其妙,答非所问,深入分析却发现这是引导学生触摸作者情感世界的有效途径。以下,通过教学片断具体论述。

师:这位同学,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生:我叫刘名轩。

师:同学们,我和刘子轩的对话正常吗?

生:正常。

师:“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这个对话正常吗?

生:感觉不正常。张岱问游客姓名,游客们却回答“我们是来自金陵的游客”。

生:还有“客此”一词说明游客们强调自己客居杭州,就是不说自己的姓名。

师:这一句明显是答非所问,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生:我想张岱写文章时忘记了游客们的姓名,就随便敷衍了一下。

生:不可能。就算张岱忘了游客姓名,他可以表述为“我问游客哪里人,游客们回答金陵人”,这样文章就显得通顺了。

生:我想关键在“金陵”,我知道金陵是明朝国都。作者写这一句奇怪的对话,或许就是吸引读者去关注“金陵”这两个字。

师:金陵就是南京,明朝国都。张岱在“金陵”二字背后埋下了很深的情感,等待我们去挖掘。金陵象征明朝,当张岱写《湖心亭看雪》时,明朝已灭亡,所以他想通过“金陵”二字表达对明朝的思念,抒发自己的亡国之痛。至于“客此”二字,是因为张岱觉得自己如同游客,客居在清朝,他的家(明朝)早已经没有了。通过一句奇特的对话,张岱把亡国遗民的痛苦深沉地表达了出来。

2.解读“只有几个影子的雪景”

张岱非常喜欢西湖美景,但《湖心亭看雪》所描绘的西湖雪景非常特别,只有几个影子,这与他平常所描绘的西湖截然不同。“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从解读情感的角度来讲,这段文字同样非常重要。以下,通过教学片断具体论述。

师:张岱主要看到了什么景物?

生:几个影子。

师:居然是几个影子?

生:这句话对影子的描写最详细,除了描绘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就剩下湖上的四个影子:长堤的影子、湖心亭的影子、小船的影子、乘客的影子。

师:我们知道张岱痴迷雪景,难道他痴迷的竟然是几个影子?

生:当时是晚上八点以后,估计什么也看不清,能看到的只有影子。

师:品味一下作者的心情。

生:孤独、寂寞。一眼望去,除了几个影子,天地间什么也没有。

师:静悄悄的夜,白茫茫的天地,只有几个模模糊糊的影子与作者为伴,的确让人产生孤独、寂寞的感觉。其实,这正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心感觉,景物描写与他“亡国遗民”的身份非常贴切。张岱写过一本《西湖寻梦》,为什么叫“西湖寻梦”?因为西湖在明末清初的战乱中化为一片废墟,张岱只能在梦里寻找往日的美丽,寻找那些属于明朝的美好景色。想象一下,写这篇文章时,张岱描绘最多的是几个模模糊糊的影子,从“亡国遗民”的角度来看,这是作者传递内心痛苦的方式。

3.关注“滴酒不沾却大杯喝酒的行为”

(1)张岱酒量与情感解读的关系

这样一来,产生一个重要的问题:张岱的酒量好不好?这直接涉及学生对情感的解读结果。

如果张岱酒量好,那么面对知音(金陵人)时,尽力地一大杯一大杯喝酒就很不自然,无法有效展现他遇到知音时的内心喜悦;如果张岱酒量不好,那么面对知音时,尽力地一大杯一大杯喝酒就显得非常自然、合理,能让学生明显感到他内心的欣喜。

(2)梳理张岱酒量好的依据

不少语文教师受人教版老教材(课程改革前)的影响,认为张岱酒量好。因为老版教材的“强”注释为“痛快”。另外,《湖心亭看雪》课文注释介绍张岱“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很容易造成错觉——张岱既然是富贵公子,总会喝点酒。

所以,当新教材变更“强”字的注释时,不少教师就认为不合理。有的教师依然延续长期以来的教学习惯,按老套路理解“强”字;还有的教师直接避开这个充满争议的注释,教学时一笔带过。

另外,许多教师在执教《湖心亭看雪》时会引用张岱的自我介绍(选自张岱的《自为墓志铭》),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生平。“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乍一看,这段文字给人的印象是张岱的嗜好很多。虽然文字中没有提及张岱好酒,但许多人认为一个吃喝玩乐样样精通的纨绔子弟会喝酒是正常的,不会喝酒反而不正常。于是,这段文字经常被教师拿来作为张岱能喝酒的依据。

(3)张岱其实滴酒不沾

新教材把“强”字注释为“尽力”是正确的,因为张岱酒量极差。《陶庵梦忆》中有一篇《张东谷好酒》,文中介绍张岱的太公非常能喝酒,到后代就失传了。张岱的父亲遇到招待客人敬酒时,总是悄悄地溜走,一辈“滴酒不能沾”“酒只是不吃”。张岱同样是滴酒不沾。

(4)张岱为什么要喝金陵人的酒

既然张岱平时滴酒不沾,他为什么要喝下金陵人递给他的几大杯酒?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想要表达的情感。

浅层的情感解读,张岱把金陵人当做知音,内心欣喜万分,所以大杯喝酒。这样的解读不是很合理。张岱既然滴酒不沾,他面对任何人,包括知音,都可以不喝酒。

深层的情感解读,除了涉及张岱为什么要喝酒,还要思考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喝完几杯酒后,张岱马上和知音告别了。古人总说知音难求,张岱为什么要马上告别知音?

其实,张岱对自己的怪异行为作出了说明,就是接下的一句“金陵人,客此”。“金陵”“客此”是张岱永远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可以想象,张岱不是因为偶遇知音的喜悦而喝酒,他是为了如同游客匆匆而过的故国。那一刻,他是用酒祭奠早已远去的明朝。那一刻,国仇(明朝灭亡)、家恨(许多亲人死于抗清斗争)一起涌上他的心头。于是,喝完酒后张岱马上离开了伤心之地湖心亭,结束西湖赏雪之旅。

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张岱掩映在《湖心亭看雪》浅显文字背后的复杂情感,值得细细解读、品味。

[参考文献]

[1]张岱.陶庵梦忆·西湖寻梦[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2]张岱.夜航船[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湖心亭看雪》中“痴”的理解 篇4

从读者的角度看,张岱又是怎样的“痴”呢?这就必得先了解张岱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家公子,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明朝灭亡后避迹山居,贫困不堪,常至断炊。张岱人生的大起大落,引起他的性情大变,由一个喜欢热闹的俗世中人,变得清高孤傲,融情山水。你看他眼中的雪景:“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整个世界白茫茫一片,让人感到长堤啊,湖心亭啊,小舟啊,小舟里面的人啊,是那么的渺小。一个人,身处这样浑沌一体的白茫茫世界中,真会产生“寄蜉蝣于大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叹哪!在张岱眼里,可能会感觉到只有活着才是本真的,只有山水才是永恒的。文中的“余”已完全与天地融为一体了,天人合一,这是一种山水之“痴”啊!张岱大彻大悟,远离红尘,有了雅情雅致,那他是不是把以前的繁华人生忘得一干二净了呢?不尽然,作者在写时间时,用的是“崇祯五年”,这是明朝年号,而张岱写此文时明朝早已灭亡,可见,作者还在眷恋着故国。写到地名时用了“金陵”一词,“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是明朝旧都,在清朝时称“江宁”了,但作者还是用旧称,可见,他骨子里头认为自己是明朝的遗民。更有两点蹊跷处:文中说“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这里答非所问,作者不记那两人的姓甚名谁,而对他们的客居地“金陵”却写上一笔,实是“金陵”两字里头含着一种遗世情怀啊!再看文章题目,明明夜半冒着寒冷去湖心亭,却不说去“赏雪”,而只是说去“看雪”。一“看”一“赏”,映照其心境。若果有闲情逸致,自是“赏”心悦目一番,只因自己是忠于明朝,而明朝不再,有心抗清复明,却又是一介书生无力回天。他曾坦言自己“学节义不成”,“忠臣邪,怕痛。”(《自为墓志铭》)在这“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绝境里,他自然只能是冷眼相“看”,而不悉心相“赏”了。可见,张岱的心底有一个千千结啊,那就是故国之“痴”。说到这里,对上面的一个疑问似乎也可以回答了,独往看雪,偶遇“知音”,于常人看来,是意外惊喜,但对于张岱,一个历经盛世繁华的纨绔子弟,曾经沧海难为水,现在在湖心亭上一次小小的奇遇只能更勾起他的故国之思,引发他的淡淡哀愁啊!两个萍水相逢的金陵人,如何理解张岱灵魂深处的“结”呵!何况一方喝酒高谈,一方清心独往,本是心境各异。现在“强饮三大白”,而且马上又是分手在即,更有一种“借酒浇愁愁更愁”的怅惘。

张岱的故国之“痴”是植入心灵深处而又淡淡释放的。国破家亡,年届知命,不得不在垂暮之年,以羸弱书生之肩,担起生活之重担。“今昔生活对比,不啻霄壤,真如隔世。”于是他“沉醉方醒,恶梦始觉”,张岱在精神上一方面力求淡定释怀,“痴”于山水;一方面沉湎于昔日繁华时,成就《西湖寻梦》、《陶庵梦忆》等著作。《湖心亭看雪》就出自《陶庵梦忆》,那雪夜里的独往实是有着寻梦之“痴”啊。

湖心亭看雪 篇5

本文为张岱山水小品的代表作,文章以白描手法写景,与叙事结合,表现这个曾经的富家子弟和现时的明朝遗民的失落愁绪和雅趣。教学设计为在读熟的基础上,以“痴”为切口,了解、校正学生对文意的理解,达到落实重点;通过对“独”、“拉”的剖析,对照原文,评析插图,自己作画,以及“相关链接”,落实对白描手法的领悟及作者内心的把握,从而突破难点。拓展阅读的安排,以浅显问题引导学生对寄情山水或白描手法作品的感知。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揭题。布置初读:借文下注或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听范读,给读音特别的字注音(强[qiǎng]饮)。

学生小声自由读;齐读。

2、文中的“余”是什么意思?具体指谁?

文中有人对张岱作出了评价,用的是哪个字?(痴)

小组交流:哪些内容体现了张岱的“痴”。可用文言,也可用白话。

课堂交流。师引导和评价:①用文言原文的,再用白话说一遍;反之亦然。②白话讲述时,有明显错误的,提出来,由别的学生发表见解。③形成“时间”、“行为”和“舟子评价”三个要点的板书。

二、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这个被舟子说成“痴”相公的张岱,在更定游湖时,看到怎样的景色,遭遇怎样的事情。请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勾画。

读“景”。

为什么会“人鸟声俱绝”?这个“俱”字是否可以不用,而成为文言文中常见的四字句:人鸟声绝?从哪个字中可以看出往日湖中常闻的人声、鸟声此时都没有了?此句的“绝”作何解?刚学过的《三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中的“绝”为何作“断”讲?

“上下一白”中的“上下”具体指什么?根据文下注,“一”解释为什么?(全)

请你依照“雾凇沆砀”、“上下一白”画一幅画,先打边框,那么,你会在框内画些什么?为什么这样处理?

师读“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句;学生就有无准确反映文意,评文中插图。请再为“上下一白”补上“长堤、湖心亭、舟、舟中人”。巡视,择一较接近于“痕”、“点”、“芥”、“粒”者,请其分析如此处理的原因。请大家用一两个词语评此画的意境。

“痕”字照应了句中哪个词?(“影子”)

“点”、“芥”、“粒”按照怎样的顺序形容景物?“芥”,比“点”小、 比“粒”大,这个字该怎么理解,阅读“相关链接”:

(1)本地常用语:细得像芥菜籽。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芥”: ①小草。○喻微小的。②芥菜。

请讲出“余舟一芥”的理解。(理解为“像细草叶”。)

请翻译“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句。

(追求句子连贯。)

“粒”比“芥”更小,舟中有没有作者,从哪里看出?(“与余舟一芥”)如此,余人与作者是面对面了,怎么会是“粒”?

小结:神游身外,眼中装着的是一个冷寂、凄清的世界,包括这个世界里作者。

读“事”。

更定湖心亭看雪,张岱约几个人同往?“独”字还让我们读到他怎样的心绪?(孤寂)

如果在“一童子烧酒炉正沸”中加一个逗号,你怎么加?为什么?(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湖心亭看雪教案

标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湖心亭看雪教案,

“拉余同饮”中的“拉”是谁的行为?金陵即现在的何处?他怎么会在杭州?(客此)不是亲朋故友,他为何要“拉余同饮”?(也是“痴”者,引张岱为知己)

文中为何用“拉”而不用“邀”、“请”、“呼”等词,从中你看到了被邀同饮的张岱,起始应该是怎样的?他的拒绝仅仅是礼仪中客套吗?(清高)

2、阅读“相关链接”:《自为墓志铭》节选,结合本文,就张岱性格和此时心境作出评价。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三、熟读成诵,拓展欣赏

1、自由快速读,一口气读尽量多的文句。

齐读课文,读出意味。

2、拓展欣赏。

(1)柳宗元《江雪》

请你猜测政治家柳宗元此时的仕途命运。

(2)《世说新语?王子遒雪夜访戴逵》

王子遒的行为体现了晋朝士大夫的心态,请你用文中的八个字评述。

(3)归有光《寒花葬志》

《湖心亭看雪》以白描手法写山水、寄情思。归有光的作品里,你读到了白描手法又运用到什么对象上?归有光对婢子寒花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板书计划:

三日大雪后的更定

}痴:雅趣 愁绪

独往 拉

【课后体会】

湖心亭看雪的翻译及鉴赏 篇6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在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gēng)定矣,余挐(ráo)一小船,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sōng)沆砀(hàng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jiè),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zhān)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qiǎng)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líng)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gèng)有痴似相公者!”

翻译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居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

这一天初更以后,我乘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西湖雪夜雾气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能(清晰)见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苏堤),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两三个人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书童正在烧酒,酒炉中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的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便拉着我一同喝酒。我痛饮了三大杯就告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和您一样痴的人啊!”

注释

1.【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傻,本文为痴迷的意思。

2.【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3.【是日更定】是:代词,这。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更,古代夜间计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定,完了,结束。

4.【挐(ráo)】即“桡”,撑(船)。

5.【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皮毛衣,带着火炉乘船。毳衣,用毛皮制成的衣服。毳,鸟兽的细毛。

6.【雾凇沆砀】雪夜寒气弥漫。雾凇,云、水气;雾,是从天空下罩湖面的云气,凇,是从湖面上蒸发的水汽,这时因为天寒,凝成冰花。曾巩《冬夜即事》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沆,形容大水。

7.【上下一白】天色湖光全是白皑皑的。一白,全白。一,全;都。

8.【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

9.【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

10.【强(qiǎng)饮】尽力地喝。强:痛快。强饮:痛快的喝。

11.【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

12.【客此】客,做客。在此地客居。

13.【舟子】船夫。

14.【喃】象声词。

15.【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16.【更】还。

赏析

本文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清新雅致的特点,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作者在大雪三日、夜深人静之后,小舟独往。不期亭中遇客,三人对酌,临别才互道名姓。舟子喃喃,以三人为痴,殊不知这三人正是性情中人。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文笔简练,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的功夫,“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永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还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表达了作者赏雪的惊喜,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全文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给人以愉悦的感受。“痴”字(以渔者的身份)表达出作者不随流俗,遗世孤立的闲情雅致,也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美好的情趣。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篇7

《湖心亭看雪》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内容之一,本单元都是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知识积累。单元教学要求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湖心亭看雪》是一篇描写雪景的小品文,出自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之手。文中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勾勒了一个亦真亦幻、凄清淡雅的雪世界。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感:既有独自赏雪的孤寂,又有偶遇知音的欣喜,还交杂着作为亡国遗民的痛心与无奈,而更让读者感同身受的是作者的那份“痴情”、“痴性”,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趣。

作为本单元最后一篇文言文,本文在前几篇文章的基础上起着深化勾连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这实际上指明了文言文教学的方向和预期的学生习得。《湖心亭看雪》作为一篇情、景、事交融的优美散文(小品文、游记),无论是从语言上还是写法上都有可供八年级学生借鉴的地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任务和本课内容及学情,本节课的预期学习效果应体现在以下四点:

1、利用注释或工具书,借助旧知,疏通文意。(理解写的是什么)

2、理解白描手法及融情于景于事的写作特色,并说出其作用。(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3、感悟作者的雅趣和孤高自赏的情怀。(情感目标)

4、用普通话准确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技能性、积累性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情感是通过语言表达的。本文语言简洁雅致,特别是白描手法及融情于景于事写作方法的运用更使得文章言简而意丰。在慢慢地“咬文嚼字”过程中“感悟古汉语语言的魅力,并引领学生走进一类特殊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感受一种别样的审美情趣和孤傲高洁的情感”,应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但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而且多直线思维,还不能全面看问题,因此,品悟文字的精妙和把握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并不是一件易事,这就可能成为他们学习的难点。

四、教学整体思路

本节课以“读”贯穿整节课堂,采用“一线串珠”式方法,设计“导读——译读——疑读——研读——品读——背读——延读”七个环节,层序递进。预期在“品读”环节达到课堂教学高潮。

五、教法

1、诵读法:以“读”作为教学的抓手,由最初的“范读”到最后的“延读”,“读”是整堂课的主线,通过“默读、齐读、寻读、自由读、想象性朗读、虚拟性朗读、创造性朗读”等多种方式,在读中寻找疑问,在读中解决疑点,在读中品味语言,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了解写法。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

2、疑读法:本节课牢固树立问题探究意识,一方面师生围绕问题进行对话,层层深入,深化思维;另一方面,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反复回扣文本、研读文本、感悟语言、品味语言、揣摩语言、领悟内涵、感受情感的过程。因为问题具有定向、整合、导学、引思的功能,从本质上说:是问题驱动了本节课堂教学。

六、学法

1、朗读法:教学中将朗读贯彻到课堂始终,引导学生在朗读、品味、思考的过程中品析词语、体验情感。

2、质疑法:课堂思维从学生开始,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主动发现问题。

3、去字法:从字词的删减入手,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反复品味语言,通过句子前后变化的对比,去想象、去思考、去体味语言的妙处。

4、补白法:通过移情式的体验,想象补白文本以外的内涵,体会作者微妙而复杂的情感。

七、教学内容及步骤

1、导读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前几天我们欣赏了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三峡美景;品味了清澄明澈、静谧美好的承天寺月色;还观看了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钱塘江大潮,山水之旅让我们受益匪浅。现在继续我们的快乐之旅,我们到杭州西湖,随张岱去《湖心亭看雪》,看看今天又将有怎样的收获。

说明:导语重在营造氛围,引领学生进入情境。本文导语设计把学习过程比作“愉快的山水之旅”,一方面回顾旧知,一方面又引出新的未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他们的求知兴趣。

2、译读

1、教师伴竹笛曲《别样的乡愁》范读,学生听读,尽可能随着行踪的变化、景物的呈现,想象并进入所营造的情境之中。

2、指导学生自读:

第一遍:重在整体感知,注意语音(正确、流畅)。第二遍:重在体味情感,注意语流(节奏、停顿、快慢)。第三遍:重在进入情境,注意语气(轻重、抑扬、抒情性)。

3、疏通文意:

①自读:参照脚注、利用工具书、回顾旧知、结合语境、自我揣摩。

②同桌间讨论交流,质疑解难,教师巡视指导。

③学生齐读课文。

说明:文言文教学与现代文有别,必须重视它的文体特点和字面教学。只有疏通文句,才能深入了解文言字词知识,更好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字面教学是个基础,既不能简单感知一下文本就进入下一个环节,又不能牵着学生走“串讲包办”的老路。这里主要通过反复诵读、自主思考、合作攻关来疏通文意,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提醒。“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理解其内容”是《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这既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一种学习能力。

3、疑读

学生默读课文,标出有疑问的地方,小组长归类后把问题写在纸条上交给教师。

综合各组的问题,教师选出如下有代表性问题:

①为什么作者在初更时分驾舟游西湖?

②湖上长堤、湖心亭、小舟,在作者笔下为何是“一痕”、“一点”又“一芥”?

③开头说“独往湖心亭”,后来又写道“舟中人两三粒”,是不是矛盾?

④本文题目为《湖心亭看雪》,为何第2段却详写湖心亭的奇遇?

⑤“问其姓氏”,“客”却未答姓氏,仅写其籍贯及来由,这是为什么?

⑥舟子用“痴”字来形容作者,这个“痴”字有什么含义?

说明: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吕叔湘说:“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们动脑筋,这是根本。”学习文言文,能读懂仅仅是初步要求,还应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发现问题,主动质疑,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产生疑问后,先是学生用递纸条的方式呈现疑问,教师再掌握情况,从中筛选共性、有价值的问题以供研究、探讨。这里的放手让学生自已主动发现问题,摒弃了“请君入瓮”式的预设框框,学生不再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思考。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4、研读

1、因为部分问题在理解上有些难度,这时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解决疑难。

2、教师相机点拨、指导。(这些问题中①、③、⑥相对容易些,②、④、⑤有一定难度)

3、研读后明确。

说明:因为疑读过程中呈现的问题难易有层次,所以有些问题就需要合作攻关,充分发挥团队力量,集思广益。教师把归纳好的问题分成几个部分交给各个小组,每个小组一个问题,让学生先在组内发表各自意见,进行分析讨论,再依次上台讲解本组同学对此问题的看法。在学生合作交流、释疑解难的过程中,会产生智慧的火花,会尝到探究的乐趣。还有些问题学生可能会仅限于表层,不能深入理解,如问题②和④、⑤,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首席”的作用,“穿针引线”,适时地启发、点拨,或纠错匡正,或指明方向,讲在疑难处,讲在最需要讲处。

5、品读

对学生没有提到的问题及易忽视的精彩语句,要引导他们在反复朗读中进行思考、品析、品味、品评。

1、用“去字法”品精美语言:

①古人讲“惜墨如金”,“天与云与山与水”拖沓,“与”字啰嗦,不如“天、云、山、水”简洁,你们说呢?

②如果把“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删掉好不好?为什么?

2、用“寻句法”、“补白法”品孤傲情感: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中往往蕴含着作者情感。快速浏览课文,以“我从文中处,理解了作者的心情”为题发言。

3、本文是如何融情于景于事的?(注意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融情于景的段落思考)

说明:文言文的语言很精练,语意很含蓄,有的还显得朦胧。而学生的视野毕竟有限,在疑读过程中一些有价值的核心问题他们并不一定能发现,如精彩语句妙处、语句背后蕴含的深意等。所以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出有启发性、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有价值的问题,一是用“去字法”品精美语言;二是用“寻句法”、“补白法”品情感;三是理解融情于景于事的写法。在师生共同诵读、品味、探究中,细细咀嚼文中精妙的语言,慢慢体味其独特情感,并从中悟出融情于景于事的作用。这个环节尤为重要,学生的思考、品评、感悟;教师的引导、点拨、明确都在这里显现,随着学生的奇思妙语涌现和个性化的素材生成,情感一步步得到共鸣,课堂教学也在这里达到高潮。

6、背读

指导学生抓关键词,熟读以达到背诵。

说明:屏幕出示有关课文理解的文字,让学生依据提示背诵。

7、延读

介绍相关书籍张岱《西湖寻梦》、张京元《湖心亭小记》、余秋雨《西湖梦》及网站http://www.chinaedu.com/ http://www.yuwen123.com/,对疑读部分未解决的问题,课外延伸解答。

作业:用白描的手法写自已的同桌。

说明:课堂上学生因个性阅读,所以产生的问题不只“疑读”部分出现的那些,教师手中还有一些写在纸条上的疑问课堂上没有得到解答,课下就作为作业让学生结合相关的资料去解答。另外,学以致用,尝试白描手法的运用。

《湖心亭看雪》教案 篇8

1.熟读并翻译全文,积累文言词语。(重点)

2.体会文章语言风格,把握白描手法以及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的写作特色。(难点)

3.欣赏雪后西湖之美,感悟作者超凡脱俗的文人雅趣。

【课时安排】1课时

【预习导学】

1.知识储备:

①《湖心亭看雪》选自 《陶庵梦忆》 ,作者是 张岱 ,字 宗子 ,又字石公,号 陶庵 ,又号蝶庵居士, 明末清初 (朝代)人。作品有《 陶庵梦忆 》《 西湖梦寻 》等。他的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②白描: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2.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1)给加点字注音

更定( gēng ) 拏( ráo ) 毳( cuì )衣 雾凇( sōng )

沆砀( hàng dàng ) 一芥( jiè ) 铺毡( zhān ) 喃喃( nán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 挐一小舟(通“桡”,撑(船))

拥毳衣炉火(用皮毛制成的衣服) 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上下一白(全白)

焉得更有此人(焉得:哪能)(更:还) 强饮三大白而别(强:尽力)(白:酒杯)

客此(在此地客居) 舟子(船夫) 莫说相公痴(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3.整体感知:

(1)作者去湖心亭看雪,看到了怎样的景色?(用原文回答)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古诗中写雪不乏优美的名句,请写出一句与同学们分享。

【预习检测】展示课前预习效果:检测预习导学的内容(小测本听写)。小组评分( )

【课堂探究】

1.请在文中分别标注出叙事、写景、抒情的语句。

2.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但是,“痴”字是对张岱最确切的评价。请简要谈谈张岱“痴迷”的是什么?

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3.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不能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应抓住景物的灵魂,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的愉悦,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作者情感,运用描写方法,以生动的语言对“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进行扩写。

【随堂检测】

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2.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才是“淡妆”(白描),并选一句说说白描的作用。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 √ )

②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 )

③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朱自清《春》) ( × )

④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 ( √ )

⑤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周密《观潮》) ( × )

作用:①句中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对九个景物进行了排列,勾勒了一幅《天涯游子图》。枯藤老树昏鸦,给人的情绪是萧索暗淡的。小桥流水人家,思乡思家的情绪自然地弥漫开来。抬头望远处漫漫古道,听耳边呼啸秋风,看跨下长途跋涉的瘦马,只能断肠!仅28字就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这就是白描。

④句中朱自清仅用“攀”、“缩”、“微倾”这三个极凝练的动词逼真形象地写出父亲攀爬月台时的努力,真实地再现父亲的背影,没有一处过多的形容、修饰、陪衬之类的语言,只是白描、写实,乍读平淡,甚至拙讷,细品却情真意浓,蕴藏深情。这就是白描的力量。

【拓展延伸】

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江雪》诗见课文P205)

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在表达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布置作业】

张岱《湖心亭看雪》 篇9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指出停顿错误的一项( )(1分)

A、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C、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D、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由“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我们可以联想到哪首唐诗?你能把这首诗写下来吗?(3分)

3、找出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 )(2分)

A、是日更定 //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心不在焉

C、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 人声鼎沸

D、更有痴似相公者 // 是日更定

4、文言文常有省略主语的现象,翻译时,我们要把它们补充出来。请把下一段文中省略的主语补充出来。(2分)

(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客此。及( )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5、翻译下面句子(2分)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6、请用简单的句子概括两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五个字(2分)

第一段:

第二段:

7、在此文中,作者用手法表现了西湖雪景,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西湖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古代许多诗人如白居易、苏轼,写下了许多有关西湖的名诗,你能写出两首来吗?(要求至少写两首,要写出标题和作者。多写多加分)(7分)

〖参考答案〗

1、D

2、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C

4、余 两人 余 两人 余

5、略

6、西湖雪景 亭上奇遇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篇10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就文本特点来看,《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山水小品文,也是一篇游记,教学中主要把握住一个关键点:作者如何把叙事、写景、抒情有机结合到一起的。围绕着这个关键点来设置教学目标。对于作者精神世界的理解,考虑到学生年龄和经历,不宜讲得过深,淡淡的哀愁点到即可。另外,文言文年代久远,学生不易理解。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想要了解内涵还是要多读。下面是笔者所设置的学习目标。

《湖心亭看雪》学习目标:

利用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文章,积累文言词句。

在深入理解写景特点(白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了解文章所叙之事,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淡淡的哀愁)。

二、自主先学任务单的制订

“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自主先学,不但要先学,还要“学进去”。为了让学生真正学进去,在课前会下发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单上的任务不是习题,也不只是简单的基础知识,而是能体现课堂教学流程的任务序列。有了这一系列任务,学生就能在课前先思考问题、查阅资料,更能提高课堂效率。此外,在任务单的最后添加一项“知识储备”(关于作者简介及文章中所描述的湖心亭介绍)提供关于本课的相关背景知识,帮助学生自主先学。

《湖心亭看雪》自主学习任务单:

熟读课文,读准字音和断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完成自学收获中的译字译句。

文章写了什么事(按照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几个要素来叙述)?

划出文中的写景句。运用修辞手法扩写这两个句子,与原文对比,体会表达效果的异同。

阅读“知识储备”,通过对课文具体词、句的赏析,说说张岱心情变化的过程,体会他的情感。

将你不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地方标注出来,课堂上共同解决。

三、教师过渡语的使用

“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虽强调学生讲,但也给老师留了十几分钟“讲”的时间。讲的少了就不能讲废话,要简洁精练。

在由“齐读”向“小组讨论”过渡时,笔者要求学生在读书上齐心协力,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断句准确。点评学生齐读的同时,也过渡到了下一个环节,给学生们鼓劲。

在由叙事向写景过渡时,教师则提醒学生思考本文除了叙事,还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这不但完成了过渡,更复习了5种表达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逻辑性、更有条理。

为了让检测反馈更真实的体现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检测用的题目是当堂下发的。不但有题目,还有分值(满分40,及格24分),使学习效果一目了然。学生完成后组内交换批改更保证了成绩的真实性。

四、小结反思的创新

“以学为主”模式中为了让学生讲出来,教师不只在交流展示环节为他们提供平台,也可把小结反思环节当作很好的阵地。

在《湖心亭看雪》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进行总结,说说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非常精妙:“这节课,我们展示了自己课前学习的译字译句,纠正了自己的错误,了解了课文将叙事、写景、抒情融汇到一起的写法,还知道了什么叫做白描,知道了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山水之痴的雅趣、遗世独立的情怀和故国之思的淡淡哀愁。”

五、幻灯片的制作和使用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已经成为时下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湖心亭看雪》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投影重点字句让学生来交流展示,投影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利用电子白板在幻灯片上圈点勾画。另外,教师还可寻找能体现文章的整体情感基调和主要内容的背景图,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感悟文本。

六、板书的设计

“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遵循一切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为主的原则,教师应该做好自身的角色定位,强化引导并不断反思,摸索出教学行走的最佳路径。

读《湖心亭看雪》 篇11

清新淡雅的笔墨令我对作者充满崇敬之情,这是怎样的豁达与开阔的胸襟啊!感谢张岱,能将这好文字留给后人享读。

然而,真正令我感动的是张岱的仕子之情。

张岱是明末清初山阴人,出身于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剧,实为享乐之士。然而明亡后,国破家亡之痛使他不再从仕,入山着书以终。这些情感都在《湖心亭看雪》中显露无余。张岱借西湖看雪之景诠释了一颗不随流俗,遗世孤立的隐逸之心。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拒绝;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通过张岱的描述,我们看到了西湖封洞后,一个粉妆玉砌,银装素裹,万籁俱寂的世界。更令我们感受到作者广阔的胸襟。而这种感受在“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的描述也有。但在作者轻描淡写之中,我却一点也没有感到轻松,而是觉得沉重,觉得沧桑,觉得人生的多变——命运的坎坷加之国家的不幸,带给张岱的是无限的伤痛。然而面对白茫茫一片,心中的喜悦代替了原来的苦楚与怅然,将长天永存的阔大境界全部传达出来。这种宽广更使他深藏心中的愁绪与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溢于言表,令人惆怅又感慨万分。

然而,当作者在湖心亭巧遇知音,最初的孤独寂寞化为欣喜与愉快,三人对酌,临别时才互道姓名。张岱的喜悦却又一次令我悲伤,甚至是可怜。知音难寻,然而,张岱却寻了太久,等了太久,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之下,使得这种喜悦弥足珍贵。尤其是当作者得知三人同是寓居他乡的游子时,对故国之思又在喜悦中弥漫开来。命运真是对张岱不公!

整篇文章用淡淡的笔触将对故国的怀念融于山水写意之中,不露痕迹。但越是隐藏,越是感情的深沉。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 篇12

《湖心亭看雪》是清代文学家张岱的作品,文章描写的是作者观看雪后西湖的美景。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要领着学生理解生词,串讲课文内容就可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但李老师一改以往的教学模式,采用了“文本细读”新教法,引发学生兴趣,课堂节奏张弛有道,知识系统由浅入深,由读促学。

李老师的这堂课整体安排井然有序,条理清晰:对文本关注全面细致,从字词的疏通,到朗读的指导,写景句子的品味及内容主旨的理解等等……正如朱光潜说的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在课堂教学中涂老师抓住文中的一个关键词“痴”解读全文以及张岱所要表现的爱国情感。首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一字来概括张岱的形象——痴,并引导学生去文中搜索哪些方面表现出张岱的“痴”。这里学生先找到了“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学生认为时间之晚,天气之冷,当别人在家取暖时,他选择了独自去看雪景。在这里,学生总结出他这是“行”上的痴。除了“行痴”之外,还有什么呢?学生便更进一步的挖掘课文中的“痴景”、“痴遇”。李老师不单停留文章的表层,更通过对“金陵”理解提升了文章的主题。即由“人痴”延伸到文章的主旨——亡国之思,故国之痛。整篇文章围绕一个“痴”字展开,由情入理,逐层展开。

这堂课除思路清晰之外,其对语言的品味分析更是精湛,体现了“文本细读”的教研主题。如“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中,三个“与”显得拖沓应去掉,你认为呢?老师引导学生抓住一个连词“与”。李老师问学生:“文中的„天与云与山与水‟,作者明明可简洁地说„天与云与山与水‟,为何又非要多添一个„与‟字呢?”这便引发学生的思考,以一个“与”字,用在这里到底有什么好处。后来学生联系整个意境的话,便自然得出。因为那时雾气很大,用“与”可意为因看不清而连成一片,而不用“与”,就给人一种孤立的感觉。当学生有了这层理解之后,再联系后面的“上下一白”,便能感受到一种浩大之气。这便由一字引到一句,再由句引到一种意境,最后发出自身渺小之感。而后再引导学生读出个中的味道。除这里之外,涂老师借用量词替换法,来引导学生去理解古文背后的意蕴,如“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此句中量词的使用妥当不妥当?是不是要改成“长堤一道、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只、舟中人两三个而已”?为什么?

即第一组是原文,第二组将量词替换:痕(道)——堤、点(座)——湖心亭、芥(只)——余舟、粒(个)——人,量词替换后,学生便自然而然体会到替换后的字将破坏原有的浩大之气,且与当时雾气大的环境相抵触,最后引到“人生如沧海一粟”,作为明朝遗民张岱的沧桑之感。对于语言的品味,李老师做到细致入微。在品味这个句子时,李老师还自然地融入了“通过对典型句子的分析抓住了对景物白描的写法,领略到这种写法能抓住事物特点、语言精练、准确。”的教学目标的达成。这时学生纷纷调动自己的思维、积极和同学交流,有的说出了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状浓抹总相宜”等等。但同时课堂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课堂上学生发言略显不足,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对学生的回答没有给予积极的评价。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机智还有所欠缺,总想着自己的设计步骤,学生回答打乱自己的预设后不能及时调整步骤。再是对本文中中国文人的思想内涵挖掘还不够,显出教师的文化底蕴的不足。

我的思考:

一、课堂上出现学生的精彩回答,教师应怎么办?应整合、提升,并给予适当的鼓励评价。

张岱《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篇13

当代作家梁衡在《秋月冬雪两轴画》一文中写到:“有一种画轴,且细且长,静静垂于厅堂之侧。她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争地位,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这就是[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今天我们就学习其中一个画轴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本课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字词,把握文意。(重点)

2.反复诵读,赏析西湖雪景,了解白描手法。(重点)

3.感悟作者超凡脱俗、思念故国的情怀。(难点)

学法指导:

宋代朱熹: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教学板块:

【熟读——走进文本】

一、读准字音

1.学生范读(检查预习)

2.强调字音(读准、读对,强调字音和书写)

读音:崇祯 (zhēn) 是日更定 (gēng) 余挐一小舟 (ná) 拥毳衣炉火 (cuì) 雾凇 (sōng)

沆砀 (hàng dàng) 长堤 (dī) 一芥 (jiè) 铺毡 (zhān) 更有此人 (gèng) 余强饮三大白 (qiǎng) 喃喃 (nán)

书写强调:毳、凇

3.全班齐读(读好,初步整体感知)

二、疏通文义

1.自主学习,小组互助,质疑问难(翻译疏通课文,不好解决的小组讨论和拿到课堂上)

2.过关抢答(文中重点字词和句子翻译的讲解与巩固)

一词多义:

上下一白:全 长堤一痕:一道 更有此人:还 是日更定矣: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是日更定矣:这 是金陵人:判断动词

重点句翻译:

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哪能。更,还。十分惊喜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

人呢!”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莫:不要。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

3.听读视频,加深对课文文意的整体把握。

概括总结本文大意:独往西湖赏雪景,湖心亭上遇知音。

【精思——赏景悟情】

三、赏析雪景

1.找出文中的写景句并赏析,分析雪景句的特点或感受。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湖中人两三粒而已。

比如,环境的肃杀、空阔;天、云、水三景物连在一起浑然天成;描摹景物的简单、突出特点,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孤独。张岱眼中的雪景不同于一般的雪景,用一个字概括特点可为“奇”。

2.白描写作手法

概念: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举例:写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秋思》)

写人:鲁迅先生写长妈妈睡觉摆成一个“大”字。(《阿长与〈山海经〉》)

作者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西湖奇美的雪景,并展现在我们面前。张岱笔下奇美的雪景如何读出?注意读出宽阔的气势——“与”“一白”重音,读出感慨人生渺小、淡淡的孤独——“而已”拖音。

四、感悟情怀

1.思考探究:写出如此奇景的张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用文中一个字概括。

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痴的表现,为何痴?

大雪天独自一人夜赏雪景,异于常人;看到奇美雪景,不禁沉醉其中;遇到金陵知己,强饮三大杯。

体现张岱痴迷山水、超凡脱俗的名士风度。

鲁迅先生曾说,魏晋时政治之诡谲,四海之骚然造成了魏晋多名士。历史上汉末到魏晋,社会混乱而痛苦的历史事实让当时的名士苟全性命于乱世,超凡脱俗不为流俗。如“竹林七贤”的酣饮醉谈,陶渊明的田园生活和梦里那个桃花源。张岱的“痴”确实与他的人生遭遇有很大关系!

知人论世: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碟庵居士,明末清初文学家。出身官宦之家,清兵南下灭亡明朝,他不仕,入山隐居、著书。课文选自作者晚年作品《陶庵梦忆》,当时明朝已亡。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且有一个细节: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已到清朝,他为什么还用明朝年号崇祯来纪年呢?明亡以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避居山中,生活异常清苦,但他发誓不向清廷妥协。

明白了张岱为什么独往湖心亭看雪,为什么他眼中的雪景与众不同,为什么流露出痴迷山水、超凡脱俗的名气风度,因为他心中有故国之思。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联系他的人生际遇,他的这篇作品让人体会到隐约蒙着一层淡淡的怀念和伤感。

一首诗总结全文,结束本节课。“孤舟一寒士,独品满湖冰。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无论我们如何解读张岱和他的作品,或许只有张岱自己能品悟真正的味道吧。带着你对张岱的理解,配乐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拓展练习:

上联:痴人张岱湖心亭看雪寄痴心

下联:闲人苏轼承天寺赏月抒闲情

课下作业:

课外推荐阅读张岱其他作品《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板书:

湖心亭看雪

张岱

熟读 精思

毳、凇 景——奇 人——痴

参考文献:

屈万琼.《湖心亭看雪》案例简析[J].文学教育:上,2013(10).

上一篇:企业靠我发展我靠企业生存演讲稿下一篇:争资跑项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