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练习

2024-09-09

湖心亭看雪练习(共10篇)

湖心亭看雪练习 篇1

《湖心亭看雪》综合练习

【基础巩固】

1.根据要求检索下面的字。

(1)用音序检字法查“更定”中的“更”: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

(2)用部首检字法查“雾凇”中的“凇”:先查部首( ),再查( )画。

2.下面与“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强”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年富力强

B.强词夺理

C.倔强执拗

D.争强好胜

3.下列黑体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是日更定矣 是非曲直

B.上下一白 一见如故

C.惟长堤一痕 惟命是从

D.更有痴似相公者 自力更生

4.下列句子中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A.湖中M人鸟声M俱绝

B.一童子M烧酒

C.湖中M焉得M更有此人

D.余M一小舟

【文段专练】

阅读《湖心亭看雪》,回答问题。

5.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看雪的时间: 。

(2)看雪的地点: 。

(3)看雪的氛围: 。

(4)看雪的`方式: 。

(5)看到的雪景: 。

6.“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7.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写堤、亭、舟、人?

8.作者以舟子的喃喃自语收束全文,有何用意?

9.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能力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金山夜戏

[明]张 岱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①。日晡②,至北固,舣③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e④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仆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⑤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揉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选自《陶庵梦忆》)

[注释]①兖(yǎn):兖州,位于山东省。②日晡(bū):傍晚时分。③舣(yǐ):停船。④e(xùn):喷洒。⑤韩蕲王:南宋名将。

10.解释下面句子中的黑体词。

(1)余道镇江往兖

(2)已二鼓矣

(3)盛张灯火大殿中

(4)呵欠与笑嚏俱至

11.下列句子中的黑体词“之”与其他三项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是( )

A.或以钱币乞之

B.久之,目似暝

C.露气吸之

D.传一乡秀才观之

12.翻译句子。

(1)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2)剧完,将曙,解缆过江。

13.深更半夜,作者突然跑到金山寺去唱戏,从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性情?

湖心亭看雪练习 篇2

关键词:张岱,陶庵梦忆,湖心亭看雪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湖心亭看雪》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文言文。这是学生在八年级所学的一篇文字较为简单的文言文。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 记录了“独往湖心亭看雪”这一事件, 表现作者对于西湖雪景的痴迷。教材在第六单元的单元说明中说到“山水景物, 曾经引起古代文人的无限情思, 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油然而生”, 授课者认为, 如果将此篇文章分析仅仅停留在歌咏自然山水未免流于表面, 如能在文章主旨上进一步发掘, 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1. 知识储备:

学生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 了解文言文的常见知识点 (如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省略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 。

2. 文言文阅读能力:

能够自主阅读简单的文言文,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经过小组讨论学习, 能够基本掌握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的翻译。

3. 学生思维特点:

思维比较活跃, 能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积极主动的探讨和研究。思维比较发散, 有时不能集中在问题核心上, 从而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 良好的思维习惯有待于培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文言文基本内容, 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依据文本内容, 品析文本, 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 学生理解作者“痴”的精神内涵, 引领学生能够理解古人的闲情雅趣、情有独钟和与天地对话的精神追求, 从而也能做这样的人, 增加自己生活的情致, 能够与自然精神相通, 从自然中汲取力量, 获得心灵的澄澈。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理解文章基本内容, 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 依据文本内容, 品析文本, 理解文章主旨, 理解作者“痴”的精神内涵。

难点:

理解作者“痴”的精神内涵。

五、设计思路

以课本为依托, 在学生掌握课文翻译基础上, 进行问题探究。

力求使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研读、问题探究, 深入理解文本, 从而把握文章主旨, 感悟作者的人生境界, 感受文字的魅力。

再教《湖心亭看雪》 篇3

一、读文,引出白描

第一步,笔者让学生认真阅读《湖心亭看雪》,找出其中描写雪景的语句。学生很快从课文中找出以下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接着笔者让学生说一说这两句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学生回答是描写后,再让学生思考什么是描写手法。学生回答出较为准确的结果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描写从繁简的角度分类可分为哪两类。学生回答出细描和白描后,教师接着分析什么是细描。所谓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那么什么是白描呢?白描,就本义而言,是指美术上的单纯用线条描写不加彩色的画,如铅笔画、木炭画、某种毛笔画等。它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

第二步,小结。文章中写西湖雪景的文字就是属于白描手法。它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有韵味地进行高度的抽象和概括,形象地写出景物的形与神。

二、讲解,体会白描

笔者在课前准备了两幅山水国画,上课时悬挂在黑板上。左侧一幅为白底黑墨线勾勒的山水,不着任何色彩,脉络清晰,简单纯洁;右侧为水墨渲染画成的山水,浓墨重彩,以色块的深浓浅淡来表现山水树木的质感。然后让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这两幅图有什么不同?通过两幅画直观的对比让学生理解白描的特点,同时激发学生对白描这一写法的探究欲望。

通过两幅图的对比,让学生了解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的是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运用到写作中,所谓白描就是不加烘托,不做过细的渲染和雕凿,不用艳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饰语,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练的语言写出鲜明生动的形象,达到传神的效果。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存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文学上的白描,也叫素描,是指文句简略、不加渲染的朴素描写。

三、品读课文,推敲白描写景的语言特点

学生再读课文“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此时湖上冰花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一片混沌。惟有雪光能带来亮色,映入作者眼帘的“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寥寥几笔,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

教师提问:这么丰富的内容是否运用了大量加以修饰、渲染的形容词,或用了许多陪衬之类的语言呢?学生回答,没有!教师又问:这几句写景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简练!

教师再问:这么丰厚的内涵是否运用了大量华丽的词汇?学生回答,没有!教师接着问:丰厚的内涵却没运用大量华丽的词汇进行细致描绘,其字面意思几乎连小学生都读得懂,这可见它的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朴素!这时笔者及时板书总结,白描写景语言特点:简练、朴素。

教师过渡提问:是不是只要具备了简洁、朴素的特点就是白描呢?学生可能一时回答不上来,这时笔者就出示写景语句“天云山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引导学生运用换词的方法进行比较品析。原句“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改句“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

教师提问:原句叠用三个“与”字有何好处?

学生分析,原句叠用三个“与”字使四种景物一下子全都活动了起来,营造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给人、天、地之间茫茫一片浑然一体的感受,更能衬托出上下一白水天一色磅礴浩渺的壮观之美和天地苍茫的浩大气象。而且浑然天成,衔接更自然,语气更连贯,有一种音韵之美。改句去掉这三个“与”字,“天云山水”就好像有了明显的界限似的,读起来也一顿一顿的,语气生硬,不如原句读起来顺畅。可见,这三个“与”字并不多余。并不是字越少就越简练,要考虑是否得体传神。

最后总结白描写景的语言特点:一是用语简洁,不加渲染;二是用语朴素,不崇尚华丽;三是求传神。

四、描摹,品味量词的妙处

引导学生品读完文章后,笔者问学生,如果把原句中的“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换成“一道、一座、一艘、两三个”好不好,为什么?学生异口同声说,不好!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好呢?为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笔者让学生拿出纸来画一画“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看怎样画才恰如其分。大约五分钟,大部分同学从冥思苦想中欣喜地放下了笔。笔者让几个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有不同的意见再上来补充。通过对学生各种绘画的比较,学生彻底理解了白描手法与量词精当选用的妙处。

以画面阐释美文,也是一种恰如其分的表达。遇到抽象的概念或说法,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自己思考与分析,以画入境,相得益彰,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练习,分辨白描

为了让学生彻底掌握白描手法,笔者还设计了一些句子,让学生辨一辨,下面哪些句子运用了白描写法。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豪雄。”等。

六、练笔,内化白描

当学生掌握了白描手法后,笔者及时地安排了一个作业,让学生运用白描手法,描写见过的一处景物,注意抓住特征来写。把知识内化为能力,升华教学目标。

总之,《湖心亭看雪》文质兼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淡雅致的西湖雪景,白描手法的运用娴熟老练,浑然天成;写景、叙事、抒情水乳交融,浑化无迹;文中所展示的作者高雅脱俗的情怀,颇让我们这些生活在都市忙碌不堪的人唏嘘感叹。如此精美绝伦、形神兼备的小品文,学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教它是一种享受,学它是一种愉悦。

湖心亭看雪练习 篇4

一、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并解释

1.拥毳衣炉火( )________

2.雾凇沆砀( )________

二、填空:《湖心亭看雪》选自《 》,作者是________,字宗子,又字石公,号________,________时人。作品有《 》、《 》。

三、用原文回答问题

1.作者写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____,____!”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2.翻译句子: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3.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4.请有原文处填上舟子所说的话,并说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有什么用意。

【参考答案】

一、1.cuì,鸟兽的细毛。2.hàng dàng,白气弥漫的样子。

二、陶庵梦忆;张岱;陶庵;明末清初;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三、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四、(一)1.(1)焉:哪里;更:还 (2)强:痛快;白:指酒杯 2.(我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3.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喜悦之情,特别是“强饮”表现了作者豪迈的心情。 4.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赞赏,作者的确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同时这种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作者心中的淡淡愁绪。

附《湖心亭看雪》译文:

湖心亭看雪 篇5

明确:(展示板书)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地点――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两个金陵人(舟子、小童)

事件――看雪。

三.品读赏析

(一)看雪的时间――更定时分,冬天的凌晨,这正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冷到什么程度呢?――“湖中人鸟声俱绝”。 (翻译)

这个时候,别人都在干嘛?作者为什么偏偏选择这个时间去赏雪?这说明了他怎样的志趣?他到底要赏什么?(他追求的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他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反映他拥有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趣。

(二)人物――作者是一个人去赏雪的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可是明明有舟子,作者为什么又说是“独往湖心亭看雪”呢?(他为什么不把舟子拉上一块看呢?――他认为舟子看不懂。)这个“独”字反映出他怎样的个性特点?――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

舟子不懂他的那份超脱世俗的情趣,那有人能懂吗?――有,湖心亭对坐饮酒观雪的两个金陵人能懂。

作者是怎么介绍这两个人的?一起读出来。

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两人的名字写出来,而只写出他们“是金陵人,客此”?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客此”,说明这两人也不是杭州人,都跟作者一样是客居他乡的游子。有同样的情趣,有同样的遭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金陵人”,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知道明朝开国时定都哪里吗?(明朝开国之初的五十三年(1368~14)建都在长江下游的南京。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后,南京成为明朝的留都。)作者点出“金陵人”,暗示引起了他对故国的思念。

文中还有一句话也能表现他的故国之思,找一找是哪句?如何体现的?――崇祯五年十二月。纪年的方法多种,如年号纪年、干支纪年、公元纪年。他偏偏选用明朝的年号纪年,身在清朝还念念不忘明朝时候的事情。

3.事件――看雪。作者一大清早跑到西湖来赏雪。作者看到了怎么样的雪景?

找出描写雪景的句子。齐读。请同学起来翻译一下。

明确:“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①诵读。

②雪后奇景的赏析(讨论:这段景物描写的特点?)

A.写景的顺序。共两句话。概括一下,第一句是对什么进行描写?第二句又是对什么进行描写?这是从整体到局部地描写。

在整体描写部分,又采用了由上到下的顺序。

在局部描写部分,又采用了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的顺序。

B.修辞――夸张,排比,比喻(“一芥”,一根小草)。

C.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哪些词语体现作者抓住了景物特征?“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D.思考:作者还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来写景?看谁预习得最仔细。

明确:白描。什么是白描?(习题一・2)

白描――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法就是白描。

(抓住事物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用词较少,没有华丽的辞藻)

诵读“白描”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那怎么理解“白描“的手法呢?你们可曾听过这样两句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白描”就是――“淡妆”。

四.迁移训练

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淡妆”,哪些是“浓抹”。如:

①“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②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 (√)

③那乌鸦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⑤两岸连山 (√)

⑥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

⑦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豪雄 (×)

⑧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 (√)

⑨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月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

练笔:写两段描写文字,一段“淡妆”,一段“浓抹”。师点评。(提示:可以写人物肖像,可以写景物;可以写学校的花坛,可以写街上的小景;可以写花草,可以写树木;可以写春天的景色,也可以写冬天的景色。)

同学们理解了白描的手法,现在再回过头来看课文这段景物描写,别看它只有短短的两句话,实际上却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起来回顾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文章写了什么事?――到湖心亭看雪。看到了什么景?――雪景。你从这些写景叙事的文字中读出了怎样的感情?――故国之思(思念)、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偶遇知音之乐(愉悦)、孤独落寞的伤感(伤感)之情。此正谓: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情事交融。

写景、叙事、抒情融于一炉,这正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湖心亭看雪》教案 篇6

了解作者及写作年代,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理解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体会本文清新淡雅的意境和严整而富于变化的语言。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掌握白描写作的手法。

体会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导入新课〗

冬季最令人高兴的莫过于下雪了,那飘扬着的雪花,凝聚着对大地的热爱,从无垠的天幕洒落,在我们头顶飞舞,抚摸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热烈、静穆、自由。下雪啦,多好!

雪带给我们的感受?--静穆、纯洁、纯净、阔大而辽远--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咏雪》,谢道韫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成为咏雪的佳句,谢道韫因此被誉为“咏絮之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末张岱的小品《湖心亭看雪》。阅读课文,动脑思考,看看张岱是如何抓住“看”字写雪的。〖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著有《石匮书》《史阙》《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yuan集》《快园道古》《夜航船》等。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平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明清名家小品精华》第583页)。文体:《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小品文。〖理清文章线索〗 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记叙文的要素--看雪的时间、目的地、人物、事件? 明确: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目的地--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及两个金陵人?(舟子、小童); 〖合作探究〗

(一)既然题目是《看雪》,现在我们就共同来品味张岱眼中的雪世界。请大家在文中找出描写雪景的句子并加以评析。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通过听觉写景,写出了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瑟缩不敢外出,寒噤不敢作声,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一个“绝”字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唐人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视觉)二者虽写法不同,但达到了同样的艺术效果。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前一句作者连用三个“与”,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写全景,突出天地茫茫,阔大辽远之势,即着眼于“大”字。移步换景,变换角度,作者又连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表现了随着小舟的缓缓行进,湖中景物依稀可辨的景象,同时它们的排列由大至小,突出“小”字。

本段文字写景所用手法为白描,你能否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举出一两个例子并加以分析。『品味白描手法的妙处。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以景生,景以情存,情景相生。本文写景有两句,先从大处下笔,“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描写雪后西湖全景,设造了静寂、空旷、混沌的境界;接着,作者落笔眼前,写西湖近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眼前景物的渺小,微弱,与旷远莽苍的大自然进行对比,渲染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的一种人生情绪。作者写景,使用白描手法,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卷。人物云天、高低远近、浓淡疏密,人与自然在精神世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谐。然而,宁静之中,我们仍然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漂泊无依、茫然、无奈的伤感。』

本段文字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透过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让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如“苍海一粟”的深沉感慨。有孤独、落寞之感慨;有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此正谓: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学生再朗读体味)

你能在文中再找出一些能表现作者此种情怀的词或句子吗?并分析。(独、痴)

(二)难道真的无人拥有如此情趣吗?看来不是,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还有谁有这样的闲情雅致。(湖心亭对座饮酒观雪的两个金陵人)作者在巧遇时的心情如何?

--惊喜、愉悦(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叹虽发之于二客,实为作者的心声,但作者并不说自己巧遇知音的愉悦、惊喜,反写二客,此正所谓“文如看山不喜平”,足见作者用笔之巧。(强饮三大白)自己本不善饮,但对此景,当此时,逢此人,却不可不饮,而且连饮三大杯,由此我们可以想象“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名句。

--惆怅。知己难觅,难求。为此古人曾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慨,而我不经意之间,却遇到了,但紧接着却又是无奈的分别并且难有后约之期。想及如此,怎能不令人惆怅、怅惘!本文叙事是线索,写景是重点,抒情是灵魂。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做到了景有含情,情景交融,情事交融。作者在写景、叙事中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脱俗,卓然独立。湖、山、人共同构成了极具艺术境界的画面。

〖赏析〗本文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作者在大雪三日、夜深人静之后,小舟独往。不期亭中遇客,三人对酌,临别才互道名姓。舟子喃喃,以三人为痴,殊不知这三人正是性情中人。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文笔简练,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分组完成下列问题〗

1、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找记叙文的要素,看雪的时间、目的地、人物、事件。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目的地--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及两个金陵人?(舟子,小童)事件---看雪?(仅仅是看雪吗?还有看人)

2、全文共两段,请简要介绍各段的大意。第一段总写雪的环境和雪夜舟中看雪。第二段写亭中与人共饮。

3、寒冬腊月,大雪三日,夜深更定,作者独游西湖,钟情山水的独特个性却遇上了知音人,他在湖上邂逅了两位客居杭州的人。默读此段,找出表现独寂的夜游者相逢的心境的词。见余大喜“中的”大喜“既是亭中人的惊喜,也是作者夜游的独特心境。作者落拓不羁,放浪于山水之间的高雅情调得到了应和。

4、高雅的情调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理解的,舟子用”痴“字来形容作者,这个”痴“字还有什么深意吗?

作者借舟子的一个”痴“字点题,表现特有的感受,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浊孤独的独特个性。

5、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试举例分析说明。

此文是小品,全文不到160个字,篇幅短小,语言严整而富于变化,文字简约,内涵丰厚。如”独“、”大喜“、”雾凇沆砀“等。

6、从小品文的角度,试分析此文的特点。

本文是张岱小品中的名篇,有美的情趣,美的意境,美的韵味,美的语言。〖达标训练〗

一、课堂讨论:对”西湖“诗文的认识有哪些?

二、自测题。

1、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C)。A、惟长堤一痕B、一童子烧酒

C、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D、余拿一小舟

2、下面句中加点字与”客此“的”客“用法相同的是(C)A、顾之,客请与予对局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C、以河为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D、有两人铺毡对坐

3、湖上的长堤、湖心亭、小舟,在作者笔下为什么是”一痕“、”一点“、”一芥“? 因为湖上雾浓,所以长堤、湖心亭看似”一痕“、”一点“、”一芥“,形容船小。

4、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试将与本文作比较,两者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情感上有何异同?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描写手法表达感情

《湖心亭看雪》白描清高自赏,淡淡愁绪 《江雪》烘托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前者属白描,西湖奇景与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后者属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前者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后者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知识网络〗 线索重点灵魂 景中含情

湖叙事写景抒情 情景交融 心移一痕

天空步一点局部孤独落寞

纯美的《湖心亭看雪》 篇7

“文如其人”, 固然有一定的依据和道理, 但将作者所写的每一篇文章, 都穿凿附会地发掘出宏大意义。每个人的性情, 也一定与家国大义联系在一起, 就未免有些牵强, 甚而影响到我们对一篇美文的欣赏。长久以来, 对作为一篇课文的明张岱所著《湖心亭看雪》一文的解读, 我认为, 就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

张岱, 又名维城, 字宗子、又字石公, 号陶庵。是公认的明代著名散文大家。世家出身的优越的身家背景让他在年轻时有条件过着富家子弟的生活, 可以游山玩水阅历广泛, 又涉猎诗书茶艺无所不通, 为后来的散文写作奠定了基础。明亡之后, 抗清不举, 张岱也曾经以“披发入山”行为表示自己的民族气节。在慢慢接受了去国不再的现实后, 他冷静下来, 在《陶庵梦忆序》中, 用形象的文字描绘了自己当年状貌以及心理的觉醒。他说自己当年披发入山的情形, “駴駴为野人。故旧见之, 如毒药猛兽, 愕窒不敢与接。作自挽诗, 每欲引决, 因《石匮书》未成, 尚视息人世。然瓶粟屡罄, 不能举火, 始知首阳二老, 直头饿死, 不食周粟, 还是后人妆点语也。”[1]当年决心不可谓不大, 然终于明白过来, 有些气节之说, 更是后人为满足一已私欲的粉饰。正视自己处境之后的张岱, 变得心智清明。回忆曾经有过的繁华人生, 检视目下的情境, 他不是绝望, 而是更加清醒。人生不过如梦, 应该以更平和的心态学会珍惜和欣赏, 用局外人的眼光去回忆曾经有过的生活, 更多了一份淡然和悠远。他后来专心著作, 成就了一位明末清初的大散文家, 其小品文声誉极高。往昔流连其中的江南山水风光, 风俗民习, 繁华的生活等, 在追忆之间, 就有了耐人回味的意蕴。因为是怀旧, 而所谓“旧时”也恰是已去的明代, 所以他的怀旧就被解释为对旧朝的怀恋, 进一步演变为“故国浓浓的思念之情”, 这就有了意识形态的味道。文章就不止于“小我”的个人抒情, 而是“大我”的家国忧思了。这也成了以往人们解读《湖心亭看雪》时先入为主的出发点。

张岱曾寓居杭州, 对杭州的景物及四时风情非常熟悉。以西湖为背景的散文也有几篇, 与《湖心亭看雪》齐名的还有《西湖七月半》等。七月半游西湖, 是当时杭州人的一个风俗。张岱发现了生活中很有讽刺意味的现象, 看看景之人, 远比看景有意思的多。他用清醒的眼光看看七月半之人, 用讽刺的语调描绘了游客中被他分为五大类的各色人等, 文字简洁生动, 寥寥数笔, 勾勒出了湖光山色, 舟车灯火, 人物情态, 无不有声有色, 让人有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 如见其形之感。

如果将《西湖七月半》与《湖心亭看雪》在张岱的散文中从互文的角度进行欣赏, 就可以发现《湖心亭看雪》其实与《西湖七月半》一样, 也是作家对西湖一景的欣赏和描绘, 只不过是一个写闹, 一个写静, 而闹与静之间, 作家想要突出表达的, 是他对一种人生境界的赞扬和追求, 对一种人的品格的标榜和自赏。与爱国无关, 与悼明也无关。

全篇《湖心亭看雪》, 仅有短短不到二百字的篇幅。

崇祯五年十二月, 余住西湖。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 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 有两人铺毡对坐,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 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 客此。及下船,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2]

文章上半写景, 下半写人。写雪后之静的“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 并没有创新之意, 因唐诗中早有“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之语。真正决定了这篇小品艺术价值的, 其实就是后面几句静中之物的描写。对雪后西湖景物的文字描绘, 收到的却是中国山水画的效果。“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宛如铺就了一幅雪白的上好宣纸, 而后的“湖上影子”数句, 勾勒画中景物, 同时绘画者形象如在目前, “长堤一痕”, 绘画者屏息宁神, 笔尖轻中有力, 在宣纸上刻下细细的一道墨痕。“湖心亭一点”, 则是绘画者抬起身来, 端详许久, 而后果断地画纸上重重放笔, 轻轻一转, 一点墨迹演绎出一座小亭。再后的运笔就放松多了, 随意画出一芥扁舟, 剩余的笔墨轻点几下, 是所谓“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古人评王维的诗, 盛赞其中妙就妙在“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其实《湖心亭看雪》也是美就美在, 文中有画。与王维不同的是, 王维的诗中有画意, 而张岱的散文中还有画笔。“痕”“点”“芥”“粒”等量词的使用, 不仅仅为文章增添了形象感, 更增强了动感。这是张岱这篇散文中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他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文字精致的魅力, 向我们证明, 用朴素自然的文字也能营造出诗情画意的美学效果。

下半对人的描写, 其实未脱张岱散文创作的窠臼。张岱在包括《西湖七月半》等多篇散文中, 都在着力宣扬和肯定着一种精神品味和人格魅力。这就是孤芳自赏, 卓然独立, 自视甚高而又渴求知己。在《西湖七月半》中, 他描绘了第五类人的情趣格调与众不同, 与凡夫俗子不可同日而语, 在纷乱俗世中, 自能领略天地之妙, 尽享清诗雅韵之美。同是“竹肉相发”, 在俗人, 不过是装点门面之恶俗之举;在遗世高人, 则是同气相求知音共赏的名士之风。清高遗世, 名士风流, 其实是张岱一直追求的生活态度和生活品味, 以此来解读《湖心亭看雪》的下半, 就不难理解文中所说之情。一直以孤标傲世自居的张岱, 忽然发现他的特异之举原来却不乏同好, 已有两人先他于湖心亭中, 煮酒相对。引为知己之余, 也令张岱自惭弗如。所以结尾引舟子“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之语, 于贬中寓褒意, 作者得意与自赏之状也跃然纸上。

历来对《湖心亭看雪》的赞扬, 除了对其文章写法, 更因其开篇有时间说明“崇祯五年十二月”, 所以被人评为“怀恋旧朝”, 说明张岱无时不心存抗清复明的爱国大义。文章的思想内涵一下子被提高了, 文章的力量也就被加强了, 文章的价值也就突显了。借文章的各种附加值来提升文章的意义, 似乎已经成了中国阅读界的一个惯例。而微言大义, 按图索骥的分析方法, 让中国文学的审美行为变得“不可承受之重”, 让愉快的阅读变成思想的苦行。试问如果张岱不标明是“崇祯五年十二月”更应以何时间标出呢?毕竟古时不似现代, 大陆台湾对立之日, 尚有公历及民国之区别可以选择。

一篇好文章的构成, 完全可以有审美意义与思想价值两个方面, 甚至更多的考量因素。但只具有其中一项, 也不失为一篇好文章。何况对于文学作品来说, 美的价值应当不低于思想的份量, 这是文学独立于世的基本依据。张岱说到底, 是中国明清时代的一个优秀文人, 他的人格追求, 也没有超出中国历史上名士之风。所谓孤芳自赏, 桀骜不驯等等, 并且以自己的价值标准看待世俗中人, 品评时多了点刻薄少了些宽容。张岱行文, 优越感昭然可见, 但许多点评文章却说其于文中因独自赏雪, 流露出“淡淡哀愁”, “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令人匪夷所思。以往对《湖心亭看雪》一文的分析, 有过多的意识形态的解析, 我认为, 会一定程度上消弱了文章本身的审美价值。当然较之再前, 我们还是可以认识到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已经消弱了很多, 《历代文选》[3]曾经是最有权威的一个散文选本, 所选文章, 直到今天, 依然难有超越者。但是在介绍到所选散文及作者时, 无不加上批评之语, 认为张岱散文中所追求的情趣, 都有“封建社会”的遗韵。当下的我们不再会用社会和阶级的区别去评价一篇作品了, 但一定要加上高尚情操, 其实也是异曲同工之举。

中国散文发展到明清时代, 较之此前有了很大变化。明清散文让散文更加平易近人,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不那么“意识形态”化了, 不那么“宏大叙事”了, 今人认为散文所独具的题材的日常化和广泛化, 表达的自由性和平易性等散文特性, 基本上是在明清时代被奠定。这无疑与张岱等明清时代有代表性的散文家的追求有关。明清时代的散文特点, 使得人们称呼起明清散文时, 多喜用“小品”一词, 将明清散文与有黄钟大吕风格的先秦两汉散文及唐宋古文加以区别。张岱当时所开创的这种小品写作风格, 直接影响了现代散文中的小品写作, 现代小品中讲究的自我与性灵的人格修养, 追求的闲谈与闲适的文章品格, 以及幽默的艺术, 基本上都是张岱时代的延续。从这个文体发展的角度认识张岱的散文, 我们会意识到他对中国散文创作发展带来的极大贡献。

摘要:明代著名散文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历来被作为散文名篇选入课本中, 但对它的解读一直存在一个误区。将作者所写文章与家国大义联系在一起, 是中国意识形态主导下的一种审美习惯, 借文章的各种附加值来提升文章的意义, 似乎已经成了中国阅读界的一个惯例。而微言大义, 按图索骥的分析方法, 让中国文学的审美行为变得“不可承受之重”。对于文学作品来说, 美的价值应当不低于思想的份量, 这是文学独立于世的基本依据。张岱当时所开创的小品写作风格, 直接影响了现代散文中的小品写作, 现代小品中讲究的自我与性灵的人格修养, 追求的闲谈与闲适的文章品格, 以及幽默的艺术, 基本上都是张岱时代的延续。从文体发展的角度认识张岱的散文, 我们会意识到他对中国散文创作发展带来的极大贡献。

关键词:张岱,孤标傲世,审美意义,自我性灵

参考文献

[1][2]《陶庵梦忆》, 张岱, 《美化文学名著丛刊》朱剑芒编, 上海书店, 1982年印行。

我看《湖心亭看雪》中的痴 篇8

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是李先生认为,张岱选择在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更定时分独往湖心亭看雪,是因为张岱没有一个和他一样有心看雪的志趣相投的朋友。“他不想被俗人扰了雅兴。他想独品一湖雪。”

二是张岱来到湖心亭后发现“金陵客约了朋友,烧炉煮酒,把个湖心亭搞得热气腾腾地”。李先生认为这一幕大煞风景,张岱苦心经营的独品一湖雪的氛围被破坏了。

三是在张岱与金陵客的交往中,李先生认为他们“在语言和行动上都是不对称的,并不和谐”。“见余”,金陵客大喜,发出“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主人口吻似”的感叹。“这多少会让张岱在不期而遇金陵客的惊奇之余产生一点点失落感”。张岱不发一语是因为不想说,也无惊喜可言。金陵客“拉余同饮”,张岱“并不是很情愿,只是碍于情面才应付陪饮的”。“而 别”喝完就走,看来张岱“似有些敷衍之意”。从“而别”的“而”和“及下船”的“及”两个字,“也可以看出张岱好像已经有些不耐烦的意味了”。

四是李先生认为“张岱骨子里和金陵客根本就是不同性格气质的人。只可与雅者言难为俗人道也”。金陵客“只不过是找个清净的地方喝酒而已,并不是真正在欣赏雪湖”。

李先生基于以上四点理由得出了张岱用金陵客的俗反衬自己的雅,反衬自己对西湖的一片痴心的结论。对于这一结论,我认为还有必要再斟酌一番。下面,让我们循着李文的思路加以考辨。

一、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是因为他没有一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吗?

李先生认为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是因为他没有一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只要读过张岱其他的作品,就不难发现这不是事实。《陶庵梦忆》中有《陈章侯》一文,文中就回忆了张岱与画家陈章侯月夜泛舟西湖的往事。可见张岱是有志趣相投的朋友的。那么张岱为什么选择在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更定时分独往湖心亭看雪呢?我想这与张岱的西湖情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曾说:“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西湖之于张岱,既是他往昔衣锦繁华的象征,又是他今日国破家亡的见证,更是梦中的理想乐园。”“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雨雪、昼夜,在张岱眼中,西湖都是美的。晚明嘉兴人汪珂玉有“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之说。也许是因为西湖的雪景毕竟是不常见的。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雪景就更罕见了。更定时分,在夜色的衬托下,西湖的雪景又有别于白天。痴于山水的张岱怎么可能放过这样好的领略西湖别样风韵的机会呢?所以他当然会选择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时刻去西湖。无论有没有朋友陪伴,都丝毫不能影响他的欣赏西湖雪景的兴致。他独往湖心亭看雪或许是那夜一时兴起,兴之所至,所以欣然独往。

二、金陵客烧炉煮酒破坏了张岱苦心经营的独品一湖雪的氛围吗?

《湖心亭看雪》选自张岱的散文集《陶庵梦忆》。在《陶庵梦忆》中有《龙山雪》一文。记叙的是张岱雪夜游龙山,酒曲佐兴的情景。文中写道: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之,竟不得醉。”可见,在这样的天气,夜晚欣赏雪景是非常寒冷的,是很有必要喝酒御寒的。如果在这样的时候,能喝上一杯热腾腾的酒无疑是令人愉快的。所以,我认为金陵客在湖心亭烧炉煮酒,并没有破坏张岱赏雪的心情。既然张岱并不是想独自欣赏西湖的雪景,那么当金陵客盛情邀请他喝酒时,想必他会欣然接受。张岱并没有苦心经营“独品一湖雪的氛围”,金陵客烧炉煮酒当然也不会破坏这一氛围。

三、在张岱与金陵客的交往中,他们的语言和行动不和谐吗?

李先生认为“见余”,金陵客大喜,发出了“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主人口吻似”的感叹。这一感叹真的有“主人口吻”吗?在大雪三日后湖中人鸟声俱绝的夜晚,金陵客大概没想到能遇到和他们一样冒着严寒来欣赏西湖雪景的人。所以金陵客见到张岱大喜,认为是遇到了志趣相投的知音。因而发出了“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从金陵客的这句感叹中,只能听出他把张岱引为知音的喜悦,听不出金陵客视自己为西湖主人之意。想来张岱听到这句话时,也不会有失落之感。

李先生认为金陵客“拉余同饮”,张岱“并不是很情愿,只是碍于情面才应付陪饮的”。这也是说不通的。金陵客与张岱素不相识,这从下文的张岱“问其姓氏”可以看出。既然他们素不相识,张岱就没有必要碍于情面应付陪饮。即使盛情难却,那最多喝一杯也就罢了。怎么会“强饮三大白”?李先生把这句话中的“强”理解为勉强,即不愿意喝酒,但碍于情面勉强喝酒。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准确的。“强”在这里确实可以理解为“勉强”。《说文解字》中说“勉,强也”。可见,“强”有“勉”之意。《汉语源流字典》中“勉”的其中一种含义,就是“力量不够或不情愿还尽力去做”的意思。也就是说,“勉强”这个词其实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力量不够还尽力去做,另一种是不情愿还尽力去做。在《湖心亭看雪》中,“强”解释为“不情愿还尽力去做”于情于理不合。那么是否可以解释为“力量不够还尽力去做”呢?从张岱的《龙山雪》一文“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之,竟不得醉”中,可以看出张岱的酒量并不大,他本以为用大杯喝酒是会醉的,但是因为天气太冷,“积雪欱之,竟不得醉”。在湖心亭,素不相识的金陵客拉他同饮,他虽酒量不够大,但还是“强饮三大白”。张岱的这一举动说明他也是把金陵客视为知音的。在这里,把“强”解释为“力量不够还尽力去做”,是完全说得通的。endprint

李先生认为从“而别”的“而”和“及下船”的“及”两个字,“也可以看出张岱好像已经有些不耐烦的意味了”。“而”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然后”。“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是说“我尽力喝了三大杯然后才告辞”。“及”在这里是“到……的时候”的意思。“及下船”是说“到下船的时候”。从这两句话中并不能读出张岱有丝毫不耐烦的意味。

由此可见,在张岱与金陵客的交往中,他们的语言和行动是和谐的。

四、金陵客是俗人吗?

李先生认为“张岱骨子里和金陵客根本就是不同性格气质的人。只可与雅者言难为俗人道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金陵客“只不过是找个清净的地方喝酒而已,并不是真正在欣赏雪湖”。金陵客在这个寒冷的夜晚来到湖心亭只是为了找个清静的地方喝酒吗?我以为不然。大雪三日后的夜晚有多寒冷,从张岱“拥毳衣炉火”的举动就可以感受得到。如果金陵客仅仅是为了找个清静的地方喝酒,他们何必自讨苦吃,跑到这样一个寒冷的地方受冻?找个温暖而又安静的地方喝酒,不是更惬意吗?这样的地方在杭州应该容易找到吧!所以,金陵客在那个夜晚来到湖心亭应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欣赏西湖雪后的奇景。在这一点上,金陵客与张岱是完全一致的。如果说张岱是“雅者”,那么金陵客就绝不是“俗人”。

李先生认为张岱用金陵客的俗反衬自己的雅,反衬自己对西湖的一片痴心。对于这一结论,我不敢苟同。因为金陵客并不俗,所以张岱并没有用金陵客的俗反衬自己的雅的意思。我们设想一下,当张岱兴致勃勃地独往湖心亭看雪时,遇见了俗不可耐的金陵客,本不想喝酒的他被迫喝了三大杯酒,那是多么令人扫兴的事啊!张岱偶遇金陵客发生在明亡以前,《湖心亭看雪》写于明亡以后。在阔别西湖多年以后,张岱说“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记忆中的西湖,对于张岱来说,是“梦中的理想乐园”。如果遇见金陵客是那么令人扫兴,张岱有什么必要在多年以后还特地写一篇文章记叙这件往事呢?又有什么必要把它收入《陶庵梦忆》这部散文集中呢?想必那一夜的奇景,那一夜的奇遇对于张岱来说都是美好的回忆,所以在时隔多年以后,张岱对那一夜的情景还会记得如此清晰。从《湖心亭看雪》中,我们确实能读出张岱的“痴”。但是,别忘了,同样“痴”的还有金陵客。

参考文献:

李明哲《一片痴心在雪湖——重读〈湖心亭看雪〉》,2013年11月《语文学习》,第56、57页。

张岱《西湖梦寻》第7页,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

胡益民《张岱评传》第290、291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张岱著 林邦钧注评《陶庵梦忆注评》第20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湖心亭看雪》教案 篇9

师: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最美在西湖。许多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生花妙笔描摹了西湖的美。

打开记忆的背囊,分享一下你所熟悉的诗句中的西湖。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

师:同学们分享的诗句中,西湖多姿多彩,但是明代的汪珂玉却说过这样一段话: “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学生齐读)

师:他认为西湖最美的是什么景?(雪景)然而他又感慨很少有人能够领会到这一点。今天,我们就去认识一位能够真正领略山水之绝的人,他就是张岱,让我们走进《湖心亭看雪》,领山水之绝色、悟作者之情怀。

二、读美文,整体感知

师:这是明清时期的一篇小品文,文中有很多容易读错的字,你们有30秒钟的准备时间,敢挑战的就勇敢的举起你的手。

师:全部正确,向他学习,每个词语读两遍。

(有错误时:咱们同学都读的跟他一样吗?学生纠错后。嗯,第一位同学是我们班的勇者担当,第二位同学是汉字小英雄。)

师:扫清了文字障碍,请同学自己大声地朗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清句读,一会找同学展示朗读。

师:同学们朗读的兴致盎然。哪位同学为我们展示一下呢?(女生读一段,男生读二段)

师:这两位同学为我们开启了朗读之旅。谁能来评价一下他们的朗读呢?从字音、句读两方面评价。

师:两位同学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让我们捧书端坐,大声地朗读这篇美文。(生:齐读)

师:从同学们洪亮的声音和整齐的朗读中,我看到了你们的自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再朗读课文,对照课下注释,自主学习,积累重点词语,疏通文意,有疑问的时候可以向小组成员寻求帮助。

那两个小组把你们积累的重点词语板书在黑板上?回去后继续疏通文意!

(生:自主学习)

两个小组展示翻译

师:同学们对文章的字词句都有了准确的理解。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生:张岱在下雪后,到湖心亭看雪,遇到金陵人的故事。)

师:概括的很到位。张岱是一个怎样的人?能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吗?

三、精读赏析

1.咬文嚼字品痴行

师:张岱确实是一个痴人,张岱的痴先表现在行为上,我们先来咬文嚼字品痴行。文中的哪个字最能表现他的痴呢?

生:绝。因为绝写出了大雪之后,湖中一片安静,什么声音也没有。

师:嗯,这个绝不仅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雪后的冷清寂静,还给人一种森然寒意。作者偏偏选择这时候看雪,表现作者冒寒赏雪的雅兴。可见他的痴。老师突然想起,我们之前学过的一首诗《江雪》,好像意境相似。

生:老师,我觉得独也能体现出他的痴。因为他是独自一人去看雪的,而不是跟很多人一起,表现他超凡脱俗的情趣。

师:我们赏雪,一般会选择什么时候?以怎样的方式赏雪?这样的奇人张岱,眼中的景色定然是与众不同的,来到湖上,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让我们和张岱一样身临其境赏雪景

2.身临其境赏痴景

师:哪位同学来读一读张岱眼中的雪景。

(生:读)

师:痴人眼里出痴景。这片景奇在哪里呢?写出了什么样的景色?同学们边自由朗读边思考,然后跟小组成员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生A: “天云山水,上下一白”,一个“一”字,写出天地间一白茫茫的,浑然难辨的景象。给人一种苍茫、辽阔的感觉。

师:分析的特别好。你能尝试着读出那种感觉吗?同学们觉得他读的怎么样?生评价——语速应该慢一点)

师:在你的朗读下,老师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片空阔的白茫茫的世界。

师:还有哪个小组有别的想法?

生B: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写出了雪的大,人和景的渺小;跟前面的苍茫辽阔形成对比,会让人产生一种孤独的感觉。

师:你理解的真深刻。你能读一读吗?

师:大家说我们在读这一句的时候,语速应该(慢一点),语调呢(低一点)?

(生:低一点,要越来越低,因为后面作者写的时候给人感觉越来越小,最后好像都没有了一样。)

师:哪位同学再来试一试?读出了人和景越来越渺小的感觉,也读出了作者内心的那种孤独。下面,我们一起将整片雪景朗读一遍。

师:在咱们同学的朗读声中,我仿佛置身于这片雪景,仿佛融入到一幅画中。如果说把这一片雪景画成一幅画的话,你觉得应该浓墨重彩,极力渲染呢,还是轻描淡写,简单勾勒的一幅水墨画呢?所以这两句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有没有运用大量的修饰语,细致地刻画雪景?

师:这种写法用在文章上就是白描。用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事物的形象,不过多的渲染。给我们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 让我们带着这样想象,试着齐背这段文字,把景融入到自己的内心。

3.知人论世悟痴情

师:如此奇景,又寄寓了作者怎样的痴情呢?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不料早有两人铺毡对坐,饮酒赏雪了。“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为什么要强调他们是金陵人呢?“金陵”这个地方有什么特别的吗?“金陵”这是明朝的称呼,他乡遇知音,这两个金陵人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呢?其实在第一段中,也有一个称呼是属于明朝的,“崇祯五年”可是明朝再也不存在了,所以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对故国的无限眷恋)

师:我们了解张岱的生平经历。张岱的前半生和后半生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原因是什么?明亡后,张岱入山著书一直到死。他主要写了两本书《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书名中都有一个梦字,张岱自己告诉我们书中内容“想余生平……”,所以书中缅怀了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故国,在张岱的生命里,是永远地痛。

四、悟奇情

师:(音乐起)哪位同学来读一读?(找一名读的很好的同学)

师:这位同学深情的朗读,让我们走进了西湖,走进了张岱的梦,走进了他的家国情思。

(以他为榜样,我们再次捧读课文。机动时间)

师:在世人眼中,他如“痴”人一般,”在他自己心中,五十年来人生恰似一梦。

(板书:痴心似梦)(将“奇”画出来)

师总结:

《湖心亭看雪》教案 篇10

1.反复朗读,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3.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

4.初步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

5.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

3.初步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屏示诗句: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些诗句写的是同一个地方——杭州西湖。

二、介绍湖心亭与作者

1、湖心亭:位于西湖中,据说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岛,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在山上建成亭阁,取名“湖心亭”。湖心亭四面环水,花柳相映,绿水盈盈环抱,青山苍苍遥峙,水色山光一片,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2、张岱: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shàn)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明亡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

(1)课文选自《陶庵梦忆》,忆——这是一部回忆录。写于明王朝灭亡之后,表现了对故国往事的怀念。

(2)作者的家乡是哪里?——山阴(即今天的浙江绍兴)。而他寓居的地方是?——杭州。这说明作者身在他乡,客居异地。

(3)“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不想给清廷做事。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补充:明亡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在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他的文章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

三、朗读

1.听范读,标注字音。

2.自由朗读。

3.齐读。

四、理顺文章大意

1.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圈画翻译难点。

2.交流难点,翻译全文。

参考: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

这一天初更以后,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冰花一片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湖心亭是白雪中的一点,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芥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米粒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面对面坐在那儿,一个小书童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想不到湖中还会有这样痴情赏雪的人!”便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问他们的姓名,(他们回答)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上一篇: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下一篇:告诉青奥,南京准备好了500字作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