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近似数教案

2024-09-19

小数的近似数教案(通用7篇)

小数的近似数教案 篇1

小数的近似数

第1课时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例1(教案)

一审: 二审: 主备:程良芳 协备:张媛

一、教学目标: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保留的位数不同,求得的近似数的精确度也不同。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根据要求改写成近似数。

245600985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

省略百万位后面的尾数是()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

四舍五入到百位是()

2、合作学习: 出示例1:0.984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和整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

3、展示交流:

首先要理解保留整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还可以怎样表述?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是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仍然采用“四舍五入”法,看省略部分的最高位,是5以上的数,省去后在前一位加l,是4以下的数舍去。

4、点拨拓展: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5、巩固提升

完成教材第53页“做一做”。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三第1题。

6、课堂总结:说说求近似数的方法?

7、板书设计: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0.984≈0.98

0.984≈1.0

0.984≈1

8、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一审: 二审: 主备:程良芳 协备:张媛

一、教学内容:P54:例

2、例3及做一做。

二、教学目标:

学会把较大的整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三、教学重点:把较大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难点:把较大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容易丢掉计数单位或单位名称。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2、合作学习: 学习例2:

(1)提问:把384400 km改写成用“万千米”作单位的数,应该用多少来除?

(2)应该把384400缩小多少倍?

(3)小数点应该向哪个方向移动几位?

说明:为了简便只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0

3、展示交流: 例3 木星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亿千米(保留一位小数)? 说出改写方法。

778330000 km=7.7833亿千米

如果要求保留一位小数怎么办? 说出保留一位小数的方法 7.7833亿千米≈7.8亿千米

4、巩固提升: 完成做一做

5、板书设计: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84400 778330000

6、教学反思:练习十三

千米=38.44万千米 km=7.7833亿千米 ≈7.8亿千米

小数的近似数教案 篇2

拿到教材,大部分教师会采取自主学习、自主迁移的方法进行教学,重在“法”的指导,忽视了“理”的存在. 一节课下来,课堂效果可谓扎实高效. 课后访问学生: “为什么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一位小数时为什么只看百分位就可以了? 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学生一脸茫然. 这样的教学果真高效吗? 面对静态呈现的教材内容,我们该如何动态解读教材,充实教材,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呢? 下面,笔者就结合《求小数的近似数》中的三个具体片段来谈,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片段一】理解“为什么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由于学生有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近似数的知识基础,借助自主迁移掌握方法并不困难,关键在于方法背后的道理. 借助数轴,帮助学生直击问题本质. 具体如下:

根据小数的意义,学生找到了数轴上3. 84所在的位置. 学生还发现了3. 84距离3. 8近一些,所以3. 84≈3. 8. 紧接着,教师追问道: “你还能找出近似数是3. 8的两位小数吗?”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3. 83,3. 82,3. 81这几个小数, 而且发现了这四个小数百分位上都是比5小的数,符合了 “四舍”的原理.“3. 89保留一位小数,近似数是多少? 为什么?”教师接着问道. 有了刚才的学习经验,学生很快明白了3. 89≈3. 9的道理. 教师趁热打铁再问: “你还能找出近似数是3. 9的两位小数吗?”话音刚落,学生就说出了3. 86, 3. 87,3. 88这几个小数. 那3. 85呢? 它所在的位置到3. 8和3. 9的距离是一样的. 实际上我们都会习惯地将其往上估,因此得到3. 85≈3. 9. 仔细观察这四个小数,学生发现百分位上都是满5的数,符合了“五入”的原理.

就在这不断追问、不断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彻底明白了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近似数背后的道理了: 只要在数轴上位置接近3. 8的,保留一位小数近似数都是3. 8; 位置接近3. 9的,保留一位小数近似数都是3. 9.

【片段二】理解“保留一位小数,为什么只看百分位就可以了?”

在上一环节中,学生已经明白了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近似数背后的道理. 但是,对于“保留一位小数,为什么只看百分位就可以了?”这一问题仍然存在困惑. 同样可以借助数轴帮助学生化解困惑. 具体如下:

教师出示数轴,先引导学生找到3. 841所在的位置,观察数轴上3. 841到3. 8和3. 9之间的距离. 学生发现: 3. 841离3. 8近一些,在保留一位小数时约等于3. 8. 基于这样的认知经验,引导学生在数轴上不断找点,不断追问: “3. 842呢? 3. 843呢? 3. 849呢? 3. 8499呢? 3. 8499999呢? ……”一连串对话下来,学生发现: 这些数只要不超过3. 85, 所在的位置都比较接近3. 8,在保留一位小数时都约等于3. 8.“到底是哪个数位上的数决定了它们在保留一位小数时都约等于3. 8呢?”这是关键性的一问,学生通过观察这一组数据发现了: 是百分位上的4决定的. 也就是说: 只要百分位是4,不管千分位、万分位上的数是几,这些数在保留一位小数时都约等于3. 8.

那如果是3. 87251793或3. 85000000呢? 学生同样可以借助数轴,发现这两个数距离3. 9近一些,保留一位小数时都约等于3. 9. 充分的对话交流中,学生对“保留一位小数时只看百分位就可以了”可以说理解得既透彻又到位.

【片段三】理解“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为了突破教学难点“2. 04保留一位小数后到底是2,还是2. 0? 这个近似数末尾的0到底该不该去掉?”从而理解 “保留的小数位数越多,求出的近似数就越精确”这一知识点点. 在在教教学学时时可可以以出出示示如如下下数数轴轴:

由于数轴体现了数与形的联系,将数与直线上的点建立起了对应关系,从而使抽象的数有“形”可依. 借助数轴, 引导学生在“找一找、圈一圈、画一画、议一议”的活动中,直观感受到近似数是2的取值范围在1. 5 ~ 2. 5( 不包括2. 5) 之间,范围比较大. 而近似数是2. 0的取值范围在1. 95 ~ 2. 05( 不包括2. 05) 之间,范围比较小. 所以,近似数2. 0比2的精确度要高一些. 也就是说: 保留的小数位数越多,近似数的精确度就越高. 正因为这样,在表示小数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一旦去掉了小数末尾的0,精确度就发生了变化. 这样一来,本课的教学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篇3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求一个近似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使学生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小数的精确程度越高;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旧知类比迁移方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新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感知近似数的应用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按照不同的要求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引导学生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保留小数位数的多少与精确程度的关系。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 四年级 数学(下册) 第四章第四节。

教学方法:类推法、讲解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反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小黑板、黑板相结合。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师:我们在四年级上册学过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你们知道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吗?学生思考回答。(“四舍五入”法)

(2)师:那么,“四舍五入”法的含义是怎样的?学生交流讨论回答。(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就要看它后面那一位是幾,大于或等于5的向前进“1”,小于5的直接舍去后面的尾数)

(3)①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小黑板出示)

986534 58741 31200 50047 398010 14870

②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小黑板出示,学生快速思考作答)

32□645≈32万 47□429≈48万

新课学习:

1.谈话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复习了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和小数打交道。同学们,仔细想想,你们在哪里接触过小数?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回答。(如:在商店、菜市场、书本作业本的价格等等)

师:我们生活中处处有小数,但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没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有时需要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举例说明:如在菜市场买菜时,电子秤上显示8.13元,而菜摊老板只收你8.1元)这是为什么呢?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板书)

2.教材73页例1(多媒体呈现主题图)

(1)豆豆身高是0.984米,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求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

师:图中小红说豆豆身高约为0.98米,小明说豆豆身高约为1米。那他们是怎样得出豆豆的身高的近似数的呢?

(2)让学生以4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应该采用什么办法求小数的近似数?(提示:整数是如何求近似数的?是否可以采用“四舍五入”法来求呢?)

(3)归纳小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同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相似,都可以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板书:四舍五入法)

(4)讲解:①0.984保留两位小数,就是要把小数部分第三位及后面的尾数省略,也就是精确到百分位,根据“四舍五入”法,小数部分第三位是“4”应该舍去,所以0.984≈0.98。②0.984保留一位小数,就是要把小数部分的第二位及后面的尾数省略,也就是精确到十分位,根据“四舍五入法”小数部分第二位是“8”应该向前进一,而前一位也就是十分位上的数是“9”,9加上进位来的1得10,十分位上满十向个位进一。所以0.984≈1.0。

3.让学生想一想,积极思考:0.984≈ (保留整数)

教师讲解:保留整数就要把小数的第一位及后面的尾数去掉,也就是精确到个位,根据“四舍五入法”,小数部分第一位是9,应向个位进一,所以0.984≈1。

(1)教师总结:求小数的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要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2)注意两点: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来取小数的近似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上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上是几;以此类推。采用“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②求近似数时,在保留的小数数位里,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三、思维拓展

1.0和1数值相等,那么,它们的精确程度是不是相同的呢?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呢?

师:近似数是1.0的小数范围在0.95与1.04之间,而近似数为1的小数范围在0.5与1.4之间;在数轴上可以直观清楚地展示出它们的精确范围,所以近似数是1.0比近似数是1精确的程度要高一些。(在黑板上画数轴表示)

师引导学生小结: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就越高。在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四、课堂练习巩固

(1)教材74页做一做(求下面小数的近似数)。

(2)完成教材练习十二第1、2两题。

五、作业安排

(1)教材76页第5、6题。

(2)数学作业本75~76页(江西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意引导学生从找整数的近似数迁移到找小数的近似数。并且在讲解的过程中注意与求整数近似数的比较区分,提醒学生要按照不同的要求来找出小数的近似数;在遇见连续进位的找小数近似数的题目时,注重详细讲解,让学生多练习;对于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这一注意事项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时刻提醒。

七、板书设计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方法:“四舍五入”法

注意: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0.984≈0.98(保留两位小数) 0.984≈1.0(保留一位小数)

↑ ↑

小于5,舍去 大于5,向前进一

0.984≈1(保留整数)

大于5,向前进一

小数的近似数教案 篇4

(3)巩固:将下面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2.582 12.807 0.849

(4)怎样将一个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

看千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数大于4,就向百分位进1;千分位上的数小于或等于4,就将百分位后面的数舍去。

2.自主探究保留一位小数的方法

(1)但是最后小商贩说零分钱不要了,妈妈又该付他多少元呢?

学生回答:将4.625保留一位小数,看百分位的2,比4小就舍去。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案

(2)巩固。

将下面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2.582 12.807 0.849

(3)说一说怎样将一个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

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大于4,就向十分位进1;百分位上的数小于或等于4,就将十分位后面的数舍去。

3.迁移类推,总结方法。

(1)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将一个小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方法,现在你能试着完成下面的练习吗?

出示:将下面的小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整数,保留三位小数。

6.0778 31.5784

保留整数:6.0778≈6 31.5783≈32

保留三位小数:6.0778≈6.078 31.5783≈32.578

(2)说一说怎样将一个小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整数、保留三位小数?

保留整数的方法:看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于4,就向个位进1;十分位上的数小于或等于4,就将个位后面的数舍去。

保留三位小数的方法:看万分位上的数,万分位上的数大于4,就向千分位进1;万分位上的数小于或等于4,就将千分位后面的数舍去。

(3)怎样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小数的近似值,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吗?两个人一组先互相说一说。

(4)汇报交流,得出方法。

要保留几位小数,就看要保留的位数的下一位上的数 ,如果这个数大于4,就向前一位进1,如果这个数小于或等于4,就舍去。

4.巩固拓展

出示:将2.953分别精确到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各是多少?

(1)“精确到个位、十分位、百分位”是什么意思?

精确到个位表示保留整数;精确到十分位表示保留一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表示保留两位小数,……

(2)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反馈答案

教师要根据学生答案的情况,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保留一位小数出现的两个答案:

2.953≈3.0 2.953≈3

师:哪个答案正确?小组讨论讨论。

出示讨论题:

(1)近似数是3.0的两位小数的取值范围是多少?近似数是3的两位小数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2)3.0和3表示的取值范围一样吗?哪个更精确?

(4)全班交流讨论的结果,最后教师利用课件讲解道理。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篇5

教学从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在引入环节,在菜市场买菜时,总价是8.53元,而售货员只收8元5角钱,这就是在求8.53这个小数的近似数。在创设情境环节,也结合生活实际,创设了邻居家的孩子“小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这样很自然地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巩固环节,再出题让学生说出把7.85元精确到元、精确到角分别是多少钱,这样把学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还原与生活,应用与生活。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这个环节我是让学生看书自学的,在讲完第一个小题0.664≈0.66后,我让学生比较了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使学生很快就明确了求小数的近似数要把尾数部分舍去;在教学完0.974≈1.0后,让学生讨论“0”能不能舍去,使学生明确了“0”如果舍去了,小数部分没有数字就没有保留到十分位;在教学0.984保留整数时,也让学生充分讨论了小数部分要不要加“0”。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篇6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教师们都已知道,而家长们却不是很清楚,在辅导孩子学习时经常是脱离生活而纸上谈兵。本节课的教学是专为我校家长开放日而设计的。要求学生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进一步掌握四舍五入法,丰富所学知识。我的设计分如下几个环节:⑴创设情景、揭示课题⑵复习铺垫,促进迁移;(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4)独立学习,掌握知识。⑸畅谈收获,体验成功。

【片断与反思】

【片断一】

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师:昨天老师到银行办事,只见一位老爷爷和银行工作人员在争论着。原来老爷爷的利息单上写着税后利息:9.547元,银行工作人员付给爷爷9.5元,爷爷觉得不合理,两人发生了争论。你能判一判:付多少利息钱给爷爷比较合理呢?

生一:我认为应该付给爷爷9元5角4分,因为人民币的单位有只有元、角、分,第三位小数应该省略。

生二:我有不同意见。第三位小数是“7”,它比5大,如果直接省略不妥当,,应该向前一位进1,所以应该付给爷爷9元5角5分。

师:现在存在分歧了,你能谈谈你的处理意见吗?

(学生交流片刻,一致认为应该付给爷爷9.55元)

生三(若有所思):我听说人民币还有比分更小的单位是厘。不过我没见过几厘钱。

师:你真是个见识多广的孩子。确实,生活中有“厘”这个单位,1分=10厘。由于这个单位太小了,在实际生活中很少用到它。

生四:我发现在买东西的时候也没有用到“分”了,都是几元几角了。

师:你确实很会观察。现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了,“分”这个人民币单位几乎从生活中取消了。平时涉及到“分”时,一般都“四舍五入”到“几角”了。

生五:那我觉得应该付给爷爷9元5角钱。

生六:我认为应该付给爷爷9元6角钱。

群生一:9元5角

群生二:9元6角(声音越来越大,争论得面红脖粗)

师:好!争吵总该有个说理依据。今天我们学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之后,你就会非常轻松地解决生活中这类现象了。(出示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反思】

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化的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为了创设更好的教学情境,了解教材内容体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应选择既贴近学生生活,又紧扣教材知识内容的实际问题作为情境,这里从学生熟悉的“存钱得利息”生活情境中引入,在讨论、说理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学“求小数的近似数”是生活所趋。把它作为实际背景来区分准确数和近似数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使学生感受数学与人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用数学的意识和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片断二】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出示例题:

例1.李明在运动会中的跳远成绩是2.953米,你知道他跳远成绩的近似数是多少吗?

接着明确提出要求:

1.保留两位小数2.保留一位小数3.保留整数

然后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发表意见,说出结果及想法。

1、保留两位小数

师提示思考:保留两位小数要看哪一位上的数?

(1)学生独立探索。

(2)小组交流。

(3)反馈后总结:要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省略百分位后面的数,要看千分位上的数。运用四舍五入法,“千分位上的3不满5,舍去。

2.953≈2.95

师讲解: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师:6.587你会保留两位小数吗?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吧。

2、保留一位小数

(1)小组合作学习。

(2)组内交流,组长汇报交流结果。自己总结:要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省略十分位后面的数,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是5,省略尾数后向十分位进1。十分位上9+1=10,满十又要向前一位进一,连续两次进位。

2.953≈3.0

师:近似数3.0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生一:可以去掉,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

生二:0不能去掉,如果去掉就保留到了个位。

师:现在有两种不同意见了。你赞同哪一种说法?小组交流交流。

生交流后,一致认为:0不能去掉。

师:确实,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它起到“占位和表示精确度”的作用。

师问:刚才我们已知道“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那么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哪一位呢?

生齐答: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个位。

3.保留整数

师:你认为该怎样处理呢?把你的意见和同桌交流。

点名汇报: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要省略个位后面的数,要看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9满5,省略尾数后向个位进1。2.953≈3

(二)小结: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要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要省略个位后面的尾数,把十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要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就要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把百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

【反思】

在数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数学教学中,要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根据这一理念,本环节教学时,例题1不是课本中的例题,是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而编制的例题,目的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在相互交流和反思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教学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新知的全过程。在小组交流中把学生的思维充分暴露出来,加深学生对“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理解。教师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所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实际问题还是理论问题都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并编拟成科学的探究程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是分层次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①保留两位小数”的方法上,坚持启发式,让学生多说多讨论,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自己发现和掌握有关规律。教师再帮助分析讲解,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在教学“②保留一位小数”时,则问得较少,使学生能根据刚才的知识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而“③保留整数”我根本不用讲解,学生就能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了。

【片断三】

独立学习,掌握知识。

(一)教学例

2.豆豆身高0.984米,我们可以说豆豆大约高﹎﹎﹎﹎米。(你想保留几位小数就保留几位小数)

学生思考,自由保留小数位数回答出0.984米的近似数,老师板书,请其余的同学说说分别保留了几位小数。

生一:0.984米≈1米

师:你知道他是保留了几位小数?

生二:他是保留到整数的

生三:这个数也表示精确到个位

生四:0.984米≈1.0米

生五:这个结果保留了一位小数

生六:也是精确到十分位

生七:我还会保留两位小数0.984米≈0.98米

生八:保留两位小数又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二)师:今天我们学习的知识就在课本第73面。请认真看书73页,核对一下刚才例2中的结果,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

如果没有疑问,就请找出书中你认为需要掌握的知识,做个记号。然后大声地读出来。

【反思】

传统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新教材要求只是通过几个问题,几句话,做适当的引导,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留给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不仅能教会学生与他人合作,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而且能培养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因此,在本环节的设计中,我把课本中的例题作为兴趣例题2,发散学生思维,让他们想如何保留就如何去做,既尊重了学生,又掌握了知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要特别重视学法指导,注意发挥教材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使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现代科学日新月异,知识的海洋博大无比。我们教师不能也不可能教给学生所有的知识,但是我们可以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学会学习,学会看书掌握知识。这种学习的技能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益。

【片断四】

畅谈收获,体验成功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生一:我学到了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生二:我知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也要用四舍五入法

生三: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

师:那么现在,你再会解决“老爷爷得利息”这个问题吗?

生:(干脆利落)会

师:老爷爷的利息单上写着税后利息:9.547元,你能判一判:付多少利息钱给爷爷比较合理呢?

生一:我认为这个问题就是求小数的近似数。

师:你觉得在实际生活中应该保留几位小数比较合理呢?

生二:我觉得在实际生活中,应该保留一位小数。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的用到人民币最小的单位是角。

生三:9.547元≈(9.5)元

群生:(欢喜地)对,应该付9.5元

师:你发现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小数?请你大声说出来。你想精确到哪一位?考考你的同桌吧。

生同桌互练。

师:小数的近似数在我们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课余留心观察,看还有什么地方有了小数近似数,下节课大家再来继续交流。

【反思】

学生学习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是必要的日常生活的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学生在解决完“正确处理老爷爷的利息”后兴奋不已。然后又“参与寻找生活中的小数”过程中,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学生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点评与拓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执教者立足于从现实生活入手,创设教学情景,生成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交给学生学习方法。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灵活地处理教材:《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能拘泥于教材。教材中以单独一个例题(量豆豆的身高)出现,执教者巧妙地做了变动,从生活实际引出学生跳远的成绩2.953米,然后重点教学。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中用数学,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把教材的例题作为次重点例2,让学生看图,想保留几位小数就保留几位小数,学生掌握了知识,也提高了兴趣。这些构想和尝试体现了教师对教材使用的科学态度,也表现出了对新教材处理的灵活性。

开放的教学风格:《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学会从数学学习中发现问题,通过合作交流,主动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弄清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体现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理念。执教者从“爷爷的利息”入手,生成了问题。然后充分尊重学生,让他们谈谈该如何处理……整节课教师在为学生创设民主、开放、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教学与方法”、“生活与数学”、“教材与课堂”这些关系的处理,从本节课我们可以看到高老师正在努力尝试……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2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的含义。教学难点是近似数的连续进位问题。

成功之处:

1、复旧引新,沟通前后知识间的联系。课始出示: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目的是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减少学习中的盲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结合主题图,创设了同学们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巩固环节,让学生说出把盛维维的身高1.584米精确到分米、厘米。这样把学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还原与生活,应用与生活。

3、深刻体会保留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到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个位。

4、重点比较,保留整数的1和保留一位小数1.0的区别。通过在数轴上的取值范围,使学生体会到保留整数1的取值范围在0.5~1.4,保留一位小数的1.0的取值范围在0.95~1.04,保留整数的1和保留一位小数1.0虽然大小相等,但是精确度不一样,保留的小数位数越多,就越接近准确值,也就更精确。

不足之处:

1、练习时间有点少。

2、个别辅导不够。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3

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四舍五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从上学期学生的各个项目反馈来看,掌握得还是比较乐观。而小数的知识刚刚习得,为此本堂课对于大部分学生新知识的理解,我个人觉得难度不是很大。所以本堂课,我把教学重心放在学生对于理解求小数近似数的三种表述,如何根据要求表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以及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随便改动。

课堂上,将1.666……怎样表示更恰当。学生呈现了2元,1.7元,因为在之前的练习中我们已经接触了给物体正确标价.当学生提出这样的观点的时候,立刻引起其他学生意见,这样的表示不够合理,当以元为单位时,应该是两位小数.故,马上有学生想到改为1.70元.我顺势板书1.70元.看者这个数字底下学生议论纷纷,心急的学生脱口而出:“这个1.70怎么来的?”我们继续倾听学生自己的理解.在表达的过程,学生自己也 意识到了错误所在,同学们也明白了错误根源.此时我提出,“以元为单位,小数部分保留了几位?”“省略的是哪一位后面的尾数,”“是舍还是进,看哪一位?”这连续的三个问题,帮助学生整理思考的过程。同时也连接了“保留两位小数”“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二者之间的联系,以及回顾四舍五入方法。

掌握了保留方法之后,再引导学生区分在求近似数时1.0和1之间的不同之处。学生自己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生生交流中明确近似数中的0不能随意去掉。

最后讨论取值范围。

整堂课前奏非常顺利,学生看似一下子就能掌握基本方法,顺利完成任务。但是总感觉学生的上课热情不高,时常观察到学生懒散地坐着,思绪也肆意放飞,心不在焉。课堂节奏绵软无力。可见课堂的趣味性有待提高。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4

教学目标:

1.结合豆豆测量身高这一现实情境使学生知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深对小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2.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根据学习目标,结合课本内容,我制定了两个学习任务:

1.探究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2.比较理解近似数1和1.0。

下面就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进行简单的分析:

在激情导课环节,我先创设菜场买菜付钱情境,又结合课本的主题图,创设了邻居家的孩子“小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然后回忆整数的近似数方法,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在民主导学环节,任务一是让学生探究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学生先自学,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学懂的知识。最后运用学会的方法解决问题。进行展示时,主要依靠小组,组间交流互动。让学生总结出求近似数的方法。当学生还有表达不完整的时候,我再进行补充小结。在这里,我主要强调“精确”到某一位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即省略这一位后面的尾数。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求近似数的方法。关于近似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问题,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设计了任务二比较理解。

. ≈1 ( )

. ≈1.0( )

1.思考有几种填法。把能填的数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2.小组同学说一说近似数1和1.0的不同之处。

在学生展示交流完毕,我又出示了数轴图,目的是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近似数1和1.0意义的不同,精确程度的不同,1.0比1更精确。由此得出“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在检测导结环节我采用了课堂检测单,检测题围绕学习目标,检测学生对当堂知识的理解。第二题是结合生活实际提出,目的是再次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知识的发现者。

在进行小组交流时,由于一开始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显得有点沉闷。可是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逐渐的打开了思路,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不但自主探索到求近似数的方法,而且理解了为什么表示近似数时末尾的0不能去掉。可以说两个任务的呈现都比较合理,有可操作性,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方向非常明确。任务二的呈现稍显难度,但这也是这堂课的亮点。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为学生直观的理解知识搭建了合理的平台。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觉得应该在钻研教材方面下大功夫,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用教材,呈现合理的学习任务。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一定要努力处处为学生着想,时时为学生服务,课课让学生精彩!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5

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我把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化的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了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我从学生熟悉的“整数四舍五入”和“学生量身高”的生活情境中引入,在讨论、说理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学“求小数的近似数”是生活所趋。把它作为实际背景来区分准确数和近似数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人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增强了用数学的意识和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数学教学中,要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根据这一理念,本环节教学时,例题1是课本中的例题,目的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在相互交流和反思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我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新知的全过程。在小组交流中把学生的思维充分暴露出来,加深学生对“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理解。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所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实际问题还是理论问题都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并编拟成科学的探究程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是分层次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①保留两位小数”的方法上,坚持启发式,让学生多说多讨论,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自己发现和掌握有关规律。教师再帮助分析讲解,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在教学“②保留一位小数”时,则问得较少,使学生能根据刚才的知识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而“③保留整数”我根本不用讲解,学生就能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了。

传统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新教材要求只是通过几个问题,几句话,做适当的引导,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留给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不仅能教会学生与他人合作,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而且能培养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因此,在本环节的设计中,我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想如何保留就如何去做,既尊重了学生,又掌握了知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要特别重视学法指导,注意发挥教材在学生学习中的作

用,使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现代科学日新月异,知识的海洋博大无比。我们教师不能也不可能教给学生所有的知识,但是我们可以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学会学习,学会看书掌握知识。这种学习的技能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益。

这节课是掌握知识教学,在上课之前自己感觉整节课的设计挺不错的,开始的分类,由放到收,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而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主观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的设计,总体感觉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在结构上,我也注重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较紧凑。

但是上完之后,我总觉得:学生掌握得不是很好,尤其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这里需要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但学生的逆向思维似乎都比较欠缺,这是我对学生在能力上的估计不足。整节课时间比较紧张,后面巩固练习和课小结的环节有点匆匆过场的味道,与自己曾设想的场景有一定的差距。自己激励性的语言还欠缺,这也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课堂气氛也不够活跃。

总之,我觉得通过这一节课我学到了好多,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课程,要考虑到学生。在今后的日子里,还得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6

已学内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反思内容:学生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掌握较好,基本能够根据题目要求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然而对于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就不乐观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以前学生学过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而今天所学的是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这就增加了难度,学生不知小数点后面的小数部分该如何处理。

第二:前面刚学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学生往往把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和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相混淆,错把改写当成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针对以上情况,解决办法:一方面给学生讲清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方法相同,后者的改写是移动小数点,其实前者也是移动小数点,只不过运用了我们后面所学的小数的基本性质,把小数点后面的零去掉了。另一方面,讲清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和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单位的数有什么区别:求近似数需要省略后面的尾数,所以求的是一个数的近似数;而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或八位,加一个单位就可以,没有改变数的大小。

第三,多讲多练,在不断的重复练习过程中,让学生自悟。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7

学生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掌握较好,基本能够根据题目要求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然而对于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就不乐观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以前学生学过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而今天所学的是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这就增加了难度,学生不知小数点后面的小数部分该如何处理。

2、前面刚学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学生往往把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和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相混淆,错把改写当成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针对以上情况,解决办法:一方面给学生讲清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方法相同,后者的改写是移动小数点,其实前者也是移动小数点,只不过运用了我们后面所学的小数的基本性质,把小数点后面的零去掉了。另一方面,讲清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和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单位的数有什么区别:求近似数需要省略后面的尾数,所以求的是一个数的近似数;而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或八位,加一个单位就可以,没有大小的改变数的大小;

3、多讲多练,在不断的重复练习过程中,让学生自悟。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8

教材是用一位小朋友的身高的近似数来引入新课的:豆豆的身高是0.984米,小芳说约是0.98米,小明说约1米,通过说法的不同引出争论。我先和孩子们一起复习了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为新课做好准备和铺垫。然后通过类比的方法,以生活中常遇到的购买商品这项事情为例,引出语句“省略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后面的尾数”,接着让学生试着说出这些语句还可以怎么说,及时小结还可以说成“精确到什么位”、“保留几位小数”,最后让学生们自己看书上的例题,并做相应的习题。

整节课下来,我觉得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第一,引导学生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位,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我是尽量让学生自己说出这些语句的,小结后还让学生熟读,再闭上眼背诵。第二,让学生自主探索“保留整数”的含义。在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本以后,我让学生试着把豆豆的身高保留二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整数,这样逐步过渡,让学生找出规律。第三,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求小数的近似数。这也是我比较看重的,要区别“填鸭式”教学,这个环节最有说服力。

不足之处也很明显:虽然课堂上孩子们踊跃发言,但是,这样的课堂进程对我这样的课堂驾驭能力差的老师是个负担,使练习量大打折扣,所以作业情况有点两极分化,还好,作业完成得不太好的孩子都是日常生活中听说反应比较缓慢的,约占全班人数的十分之一。他们出现较多的问题是不能准确写成符合要求的小数:比如4.985要求保留两位小数,错写成一位小数。还有,学生对小数不同数位的对应位置还不够熟练,可能因为前几节课刚讲授完“统一单位”,没有给他们好好进行小复习。小数这个单元内容比较多,更需要及时复习。通过教参,我还发觉了遗漏了一个环节:“保留不同位数的小数求得的近似数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哪个近似数会更精确一些?”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9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在学习之前,我先让学生复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重点把握了三个教学重难点,即: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精确到什么位;省略什么位后面的尾数”这些要求的含义;表示近似数的时候,小数末尾的“0”必须保留,不能去掉;连续进位的问题。

1.从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

在创设情境环节,结合教科书的主题图,创设了邻居家的孩子“小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巩固环节,让学生说出把4、85元精确到元、精确到角分别是多少钱,这样把学习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还原与生活,应用与生活。

2.注重过程,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

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这个环节我是让学生看书自学的,在讲完第一个小题0.984≈0.98后,我让学生比较了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使学生很快就明确了求小数的近似数要把尾数部分舍去;在教学完0.984≈1.0后,让学生讨论“0”能不能舍去,使学生明确了“0”如果舍去了,小数部分没有数字就没有保留到十分位;在教学0.984保留整数时,也让学生充分讨论了小数部分要不要加“0”。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虽然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与整数的近似数相似。而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主观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在求小数的近似数时却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最典型的就是他们忘了精确到哪一位,以为精确到哪一位就是看哪一位。还有些同学甚至“连环进位”,让他保留两位小数,他就把千分位、百分位、十分位的数都往前进一了。这不仅说明这些同学基础差,还说明了反馈练习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反馈,我们就不知道每个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也就不能帮助接受能力弱的同学,提升有巨大潜力的学生了。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10

教学从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在引入环节,在菜市场买菜时,总价是8.53元,而售货员只收8元5角钱,这就是在求8.53这个小数的近似数。在创设情境环节,也结合生活实际,创设了邻居家的孩子“小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这样很自然地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巩固环节,再出题让学生说出把7.85元精确到元、精确到角分别是多少钱,这样把学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还原与生活,应用与生活。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这个环节我是让学生看书自学的,在讲完第一个小题0.664≈0.66后,我让学生比较了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使学生很快就明确了求小数的近似数要把尾数部分舍去;在教学完0.974≈1.0后,让学生讨论“0”能不能舍去,使学生明确了“0”如果舍去了,小数部分没有数字就没有保留到十分位;在教学0.984保留整数时,也让学生充分讨论了小数部分要不要加“0”。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11

本节课教授的是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在学习之前,我先让学生复习了求整数求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并举例说明了具体做法,让学生明确了整数的尾数是改写成“0”。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也是这节课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这个环节我是让学生看书自学的,在讲完第一个小题0.984≈0.98后,我让学生比较了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使学生很快就明确了求小数的近似数要把尾数部分舍去;在教学完0.984≈1.0后,让学生讨论“0”能不能舍去,使学生明确了“0”如果舍去了,小数部分没有数字就没有保留到十分位;在教学0.984保留整数时,也让学生充分讨论了小数部分要不要加“0”。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我个人认为本节课最成功之处就是让学生比较了小数与整数近似数的方法,学生在掌握了新知的同时,对学过的知识也做了较好的复习。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12

在数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

在教学中,我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根据这一理念,本环节教学时,例题1不是课本中的例题,是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而编制的例题,目的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在相互交流和反思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教学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新知的全过程。在小组交流中把学生的思维充分暴露出来,加深学生对“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理解。我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所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实际问题还是理论问题都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并编拟成科学的探究程序。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是分层次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①保留两位小数”的方法上,坚持启发式,让学生多说多讨论,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自己发现和掌握有关规律。然后再帮助分析讲解,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在教学“②保留一位小数”时,则问得较少,使学生能根据刚才的知识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13

教材解读:

本节课教学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材以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为素材,设计了三个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索。先通过例1,引导学生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1.496精确到十分位,再通过例2,引导学生用同样大方法把1.496精确到百分位,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上面求出的两个近似数,理解保留的小数位数越多,求出的近似数越精确。教材安排“试一试”与例题不同的是,这里取近似数的过程中需要把百分位舍去。并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中引入生活实例,通过探究、互动、总结、归纳等活动,让学生掌握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要注意结合具体情境求小数近似数,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保留的小数位数越多,求出的近似值越精确。

目标预设:1、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使学生初步了解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表示的精确程度,理解求得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3、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学生经验:学生已经掌握了把大数目改写成整万、整亿数和整数近似数的知识,为本节课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奠定了基础。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昨天老师到银行办事,听见一位老爷爷和储蓄员在争论着。原来老爷爷的利息单上写着税后利息:9.547元,储蓄员付给爷爷9.5元,爷爷硬要9.6元,你觉得付多少比较合理?

学生回答后,问这个数据是怎么得到的?

今天我们学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之后,你就会解决生活中这类现象了。(出示课题)

二、复习铺垫

1.把下面的叙述换一种说法:

(1)全国有小学生145371600人。也可以说:19全国大约有小学生(万)人。

(2)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299800千米。也可以说:光的传播速度大约是每秒钟(万)千米。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32□645≈32万 47□05≈47万

(1)独立完成。

(2)校对答案。

(3)说说求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

板书:求近似数一般用四舍五入法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出示例题:

例1.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496亿千米。

接着明确要求:

精确到十分位是多少亿千米?

精确到百分位是多少亿千米?

精确到整数是多少亿千米?

然后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发表意见,说出结果及想法。

1、精确到十分位

思考:精确到十分位就是要保留几位小数?

(1)学生独立探索。

(2)小组交流。

(3)反馈:要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省略十分位后面的数,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9满5,进一。

1.496亿千米≈1.5亿千米

讲解:精确到十分位,就是保留一位小数。

2、精确到百分位

(1)独立完成

(2)组织交流。

精确到百分位就是要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省略百分位后面的数,要看千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6,省略尾数后向百分位进1。百分位上9+1=10,满十又要向前一位进一。

1.496亿千米≈1.50亿千米

问:近似数1.50末尾的0能去掉,为什么?

学生讨论:明确:不能去掉,去掉就不符合要求了。

教师总结:0不能去掉,它起到占位的作用。

3、比较精确度。

问:1.5和1.50哪个更精确?

学生讨论后汇报想法。

想法1:1.5是精确到十分位的结果,1.50是精确到百分位的结果,所以1.50比1.5更精确。所以1.50末尾的0不能去掉。

想法2:近似值是1.5的两位小数在1.45-1.54之间,而近似值是1.50的三位小数在1.495-1.504的范围更大,所以1.50比1.5更精确。

4、精确到整数

(1)独立完成

(2)组织交流。

精确到整数就要省略百分位后面的数,要看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4,

省略小数点后的尾数。

5、教学“试一试”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引导学生比较与刚才例题的区别,进一步明确什么时候应四舍,什么时候应五入。

(二)小结:

教师提出问题:求小数近似数应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知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两点:

(1)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

如果要保留整数,就要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2)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

(三)、教学“练一练”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电评时引导学生在两方面进行比较:

(1)按不同精确要求求近似数的比较。

(2)取一个数的近似数与把一个数改写

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的比较。

第二小题练习完毕后,再要求学生把改写后的小数和求出的近似数分别放入原来的语言环境中读一读、比一比,体会到用“万”作单位的小数及其近似数的应用价值。

四、练习巩固,拓展应用

1.填空:

①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根据需要用法保留小数数位.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位……

②近似数的结果一般地说6.0要比6精确.因为6.0表示精确到了()位,6表示精确到了()位,所以6.0后面的“0”不能丢掉.

2.判断题(用手势表示“√”或“×”)

①3.97精确到十分位是4.0。()

②把9.996精确到百分位是10.00。()

③8和8.0的大小相等,它们的精确度也相同。()

④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应该去掉。()

3.“练习七”第五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检查反馈。

说明:把王强身高精确到百分位,体重精确到个位,让学生体会到实际应用中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近似数的精确程度。

4、“练习七”第6题。

(1)组织学生观察、比较,说说哪组的两个数是等值。哪组的两个数是近似。

(2)独立填写后再组织汇报交流。

5、“练习七”第7~8题。

学生独立审题并解答。

6、解决前面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9.547元≈()元

5.小数的近似数在我们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课余留心观察,看什么地方有了小数近似数,下节课来大家交流。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七”第4题。

六、收获提炼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吗?

七、课后反思

1、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课始,先让学生明确探索的目标,给学生以思维的方向。课中,引导学生从求整数的近似数迁移至小数,使学生的探索思维多角度、多层次展开,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从而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2、新课程注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我认为在特定的课堂时空中,要让没有多少探索经验和能力贮备的学生完全自主地“找”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也实在有些勉为其难。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适度地加以引导,做到了放得“开”,收得“拢”;放得适度,收得自然。

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同时有效地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14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在学习之前,我先让学生复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 法——四舍五入法,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重点把握了三个教学重难点,即: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精确到什么位;省略什么位后面的尾数”这些要求的含义; 表示近似数的时候,小数末尾的“0”必须保留,不能去掉;连续进位的问题。

教学从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在引入环节,在超市买菜时,总价是7、53元,而售货员只收7元5角钱,这就是在求7、53这个小数的近似 数。在创设情境环节,结合教科书的主题图,创设了邻居家的孩子“小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巩固环 节,让学生说出把4、85元精确到元、精确到角分别是多少钱,这样把学习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还原与生活,应用与生活。

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省略百 分位后面的尾数。这个环节我是让学生看书自学的,在讲完第一个小题0。984≈0。98后,我让学生比较了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使学 生很快就明确了求小数的近似数要把尾数部分舍去;在教学完0。984≈1。0后,让学生讨论“0”能不能舍去,使学生明确了“0”如果舍去了,小数部分没 有数字就没有保留到十分位;在教学0。984保留整数时,也让学生充分讨论了小数部分要不要加“0”。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但在“保留几位小数、精确到什么位、省略什么位后面的尾数”都出现以后,没有把它们之间的联系梳理出来,这样就会给学生造成要求太多记不住的麻烦。如果让 学生明白保留两位小数就是要精确到百分位,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也是要精确到百分位,学生审题后就会自然地归到精确什么位,看什么位进行四舍五入的思维模 式,这样就有了更加清晰的思维。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15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的含义。教学难点是近似数的连续进位问题。

成功之处:

1.复旧引新,沟通前后知识间的联系。课始出示: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986413 35628 65214 90088 ,目的是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减少学习中的盲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结合主题图,创设了邻居家的孩子“小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巩固环节,让学生说出把4、85元精确到元、精确到角分别是多少钱,这样把学习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还原与生活,应用与生活。

3.深刻体会保留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到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

4.重点比较2.5和2.50的区别。通过在数轴上的取值范围,使学生体会到2.5的取值范围在2.45~2.54,2.50的取值范围在2.495~2.504,虽然大小相等,但是精确度不一样,2.5表示精确到十分位,2.50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不足之处:

1.学生对于保留整数就是看十分位上的数是否满5,但对于精确到十分位就是保留整数的逆向理解有些困难。

2.对于典型题中形如9.956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学生还是存在不知如何进位的问题。

再教设计:

1.加强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的含义的逆向理解,使学生深刻体会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

实数与近似数错例剖析 篇7

例1写出一个有理数和一个无理数, 使它们都是小于-1的数:_______、_______.

【错解】-2和21/2或-21/2和-51/2等.

【剖析】本题对写出的数有两个要求: 一是有理数和无理数各一个,二是它们都小于-1.错解中前者忽视了第二个要求,后者忽视了第一个要求.

【正解】如-2和-21/2或-9/2和1-51/2等等.

【点评】解答这类开放题,答案不唯一, 一定要看清题意,弄清要求,这样才能正确作答.

例2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准确数, 哪些是近似数.

(1)一双没洗过的手带有80 000万个各种细菌.()

(2)王明同学的身高为1.62米.()

(3)杯子里有水30 ml.()

【错解】都是准确数.

【剖析】认为没有“大概、大约、左右”这样字眼的数据就是准确数,没有考虑数据的实际意义,导致错误.

【正解】都是近似数.

【点评】解此类题,不应简单地去找表示近似数的字词,而应仔细读题,理解题目的背景,结合实际意义来确定数据是否近似数.

例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近似数3 000万和3千万的精确度相同.()

(2)近似数1.5×104精确到十分位.()

(3)长城总长约为6 700 010米,精确到1 000米结果是6 700米.()

【错解】(1)√;(2)√;(3)√.

【剖析】对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以为精确到哪一位就是看乘号前面的最后一位;对于带有单位的数考虑了精确到哪个位置,但把后面的数位遗忘掉了,从而导致出错.

【正解】(1)×;(2)×;(3)×.

【点评】近似数3 000万应该是精确到万位,3千万应该是精确到千万位,对于这类数,不能只看最后一个数在哪个数位,应结合单位来确定精确到哪个数位;1.5×104应是精确到千位,对于这类数可先将数据还原,然后看乘号前面的数最后一位位于还原后的数据中的哪一位,就是所精确到的数位;6 700 010米精确到1 000米的结果应是6 700 000米或者6 700千米,这类数是求整数近似数,不能将精确到的那个数位后面的0省略掉.

例4有一个数值转换器,原理如图, 则当输入的x为64时,输出的y是().

A.8 B.2 (2)1/2

【错解】当x=64时,算术平方根是8, 故选A.

【剖析】输入x后,取其算术平方根,若结果为无理数,则可输出;若结果为有理数,则不可输出,需将这个结果再输入,直至是无理数为止,才可输出.现在输入的x为64时,其算术平方根是8,是有理数,不能作为结果;再输入,其算术平方根是2(2)1/2,是无理数,符合要求,可输出.

【正解】选B.

【点评】本题通过数值转换器给出计算程序,考查实数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图形中给出的有关信息,正确判断运算的结果是否符合输出数的要求,若不符合,还需再次输入,直至满足要求后才能输出.

【剖析】符号“”代表开平方,也起着括号的作用,对于这类被开方数是加减运算形式的计算题,要先进行根号内的运算.

例6在数轴上找到表示101/2的点.

【错解】∵101/2≈3.16,∴ 在数轴上表示101/2的点如图1所示.

【剖析】未审清题意,将无理数取了近似数后在数轴上标出大致位置,导致出错.

【正解】在数轴上以3和1为直角边作直角三角形,如图2,则斜边为101/2,再以0点为圆心,101/2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A, 则点A就是数轴上表示数101/2的点.

【点评】解这类题,要先考虑被开方数是哪几个完全平方数的和,例如本题被开方数10等于1和9的和,就能以它们的算术平方根1和3为边构造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可知斜边即为101/2,再借助圆规画弧,在数轴上找到要求的点的位置, 解题时要注意保留作图痕迹.

例7设3451/2的整数部分为a,小数部分为b,求(a+b)2+(3451/2-b)2的值.

【错解】∵3451/2≈18.57,∴a =18,b = 0.57,

∴(a +b)2+(3451/2-b)2=18.572+182= 668.844 9.

【剖析】对于无理数的意义认识不够, 错将无理数用近似数表示,导致小数部分出错.

【正解】∵182=324,192=361,

∵324<345<361,∴18<3451/2<19,

∴a=18,

∴ 原式=(a+b)2+a2=(3451/2)2+182=669.

上一篇:学无止境学习心得下一篇:《耶路撒冷》读后感:心间圣地